《一个都不能少》电影观后感

时间:2023-08-24 11:32:01 观后感 投诉 投稿

《一个都不能少》电影观后感

  细细品味一部作品以后,你有什么总结呢?让我们好好写份观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你想知道观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个都不能少》电影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个都不能少》电影观后感

《一个都不能少》电影观后感1

  《一个都不能少》电影改编自《天上有一个太阳》,讲述的是一个山村代课教师魏敏芝风行高老师的嘱托“一个都不能少”从而展开的故事。

  这是一个关于教师责任的电影,他能唤起人们心中的久违的那种对教师敬重。我们在这个电影中能看到一个乡下淳朴的孩子是怎样用自己尚且稚嫩的身躯扛起如此神圣的职责,他的知识虽然不是很多,也只有小学毕业,但他有那种让人为之敬佩的精神,也正是这种精神,让我们一代又一代教师用言传身教哺育出一代又一代的优秀学子。

  电影开篇,就是环境的介绍,导演希望每个人都知道这个电影发生的地方,是一个那么让人无力的地方,无力与天去斗争。望眼黄沙,满世界都充斥着自然界有力的怒吼,似乎叫嚣着要把这的人类赶出他的地盘。而在就在这无尽的黄土中,有着一个小小的身影一步一步的走向他的岗位。用了这种蒙太奇的手法,也许就是导演想要告诉大家的,知识并不比那有力的自然逊色,甚至更胜一筹。

  到了学校,高老师不是很满意,因为来的老师学历太低,可是村长找遍了邻村也没有找到小学以上愿意来的教师,可见这里的教育事业可以说跟城里是天差地别,连小学毕业都可以当老师。最离谱的是高老师考察她的方式居然是唱歌和抄课文。试想这样的老师能交出什么样的学生呢?无非与她样了。也许我们可以从里边看出什么——学历与责任无关。

  最开始我看的时候,以为她做的完全是为了那代课的五十元钱,我们也不难在其中看出导演流露出的那种感觉。最容易迷惑的就是魏敏芝追着高老师离开的拖拉机要钱的镜头,让所有人都以为他是为了钱。高老师也是为了让她看好学生,许给了她十元钱。每一个人在看的时候我觉得都会自觉不自觉的想到都是钱的驱使,让他才冲动的去县里找学生,但是转换一想就不对了。他去县里所需要的路费已经远远超过了高老师许诺给他的十元钱,所以这里边固然有他的性格使然,但我觉得更是一个人民教师的职责,他为的是自己的责任。去县里追回的不仅是一位学生,更是作为教师的一种责任,一种良心。

  回过头我们再看一看整个代课过程中,魏敏芝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改变。起初,她刚到的时候直接就抄课文,抄完什么都不管了,学习委员让她管她也不管,这是他为了钱对付的一种表现。但是由于她的疏松管教,班级里最调皮的张惠科把桌子弄倒了并且弄撒了粉笔。而这粉笔也正是学校里最紧缺的资源,学习文员很是心疼,可是我们明显可以看见她并不是很放在心上,但是后来调皮的张惠科把学习委员的日记念出来的时候,我觉得他是被触动了。这是一个分界线,他以后的行为都是自觉的出发的,并不是为了钱,是为了责任。

  当村长带着市里招体育特长生的老师来到小学,非常不负责任的将一名学生带走的时候(没有告诉孩子的父母),他却把这名学生藏起来了,并且倔强的没有告诉村长。还是张惠科给村长打的小报告。而她又在开走的车子后面追出了很远,甚至村长调侃她跑得快。从中我们也不难看出她倔强的性格,以及对于“一个都不能少”的坚守。

  然后就是重头戏,魏敏芝去县里寻找因为家里贫困上不起学而打工的张惠科,这个倔强的孩子在寻找村长未果后,竟决定自己去寻找辍学的孩子。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勇气,不仅仅是履行对高老师的嘱托,也是她倔强性格的体现。

  从中我们也可看出作为一个偏远山区村长的无奈,一改还应该上小学的孩子就出打工,我觉得这是任何一个人都不愿意看到的。之前魏敏芝去张惠科家里他的母亲也是迫不得已才让去打工的,我们可以从镜头中看到他家里局促的空间摆放着个各式各样的东西,窗台上摆满了药品。电影的后来也交代他的父亲早逝,而他却依然乐观,我想从中我们应该看清楚一些东西。

  电影的暗线就是告示叮嘱魏敏芝的话“一个都不能少”,为此她特别做了点名册,而且点名最终也派上了用处。另一条暗线就是魏敏芝与学生们的关系。从一开始所有学生都认可,还需要村长帮助维持秩序,到后来所有学生帮助他去搬砖、蹭车,再到最后城里好心人给他们捐的粉笔能让他们每一个人写一个字,把高老师也写上去了。这就是一种转变,也是对于人物形象的个性表现。

  一个都不能少给我们的震撼是无法言喻的,而它勾勒出来的画面也会让你觉得不可思议,你会在内心一直有一个这样的.声音“现在怎么会有这么贫困的地方”?可是事实就是事实,不会给你思考的余地,他只会用现实狠狠的击碎你幼稚的幻想。我也记得以前经常有捐款希望工程的活动,似乎多了我们也就麻木了。城市舒适安逸生活已经将我们变得麻木自私,失去了人类应有的仁慈。知道这个影片深深的冲击了我内心深处那块禁闭的土壤,将我猛然唤醒回现实。这个电影不仅是为了反映一个问题而存在,更是教会了大家反思,反思我们的教育到底公平不公平。在城市里魏敏芝所遇到的“好人”,也是一脸冷漠,没有往日电影里“活雷锋”的热情,但这才是真实的。导演在魏敏芝写寻人启事的时候叠化处理的大妈,就是现代人冷漠的最佳变现。以及魏敏芝找回了张惠科回去的路上记者问道:“你在城里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张惠科说:“要饭!”多么刺耳的话啊!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体会城市的繁荣,就像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公平教育,这对于我们五千年文化历史的国度,是多莫大的讽刺啊!

  柏杨在《丑陋的中国人》中说‘我们这样大的一个国家,有资源,有人口,八亿或者十亿,齐心协力的话,我们在亚洲的情况,哪里会不及日本?’我们客观的说,日本的教育就比中国好的多,这就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不同,也可以叫做差距。俄罗斯总统普京说过,用教育事业赚钱的国家,是一个不合格的国家。由此可见我们的教育存在如此多的问题,不得不说是一个不太美丽的事情。

  《一个都不能少》其实很简单,他要反应就是如今中国的教育的问题,而我们在这当中可以看见很多的教育的问题,这就是电影要表现的。影片的结局很温馨,每个孩子都可以写上自己喜欢的字,而不是在纠结于没有粉笔。同时社会各界也已经注意到了他们,给他们捐款捐物,似乎卡你起来很完美,但是我们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发生的根源,是因为贫困,但是应该从根本上解决问提,靠捐款不是长久之计。

  电影结束了,责任的追寻也告一段落。但我们的心灵不能结束,我们的感动不能结束。也许我们做不到去帮助他们,但我们可以珍惜自己拥有的,不让自己在幸福中迷茫。

《一个都不能少》电影观后感2

  从年初在北影的看片室看过几部贺岁片之后,许久没有看国产影片,听说今年的市场票房极为惨淡,我想这一定是市场低谷,不是勤奋的电影人的问题,于是将市场上的D版搜集一通,在昏暗的电影院Hi-8取景器里观摩起国产大片来。

  首当其冲的当然是中国顶级电影大师张艺谋的东东《一个都不能少》,张氏在影坛沉寂两年、历经意大利歌剧《图兰朵》和中国皇家文化熏陶之后,把目光从捉摸不定的都市(《有话好好说》)再次转向乡村。从世界繁华的大都市回到中国贫瘠的乡村,张导倍感中国农民的质朴,于是决定在其新现实主义风格上在推进一把,并一反以往的发行作风,现实地紧贴主旋律(中国希望工程的宣传),并随片商带着两个质朴的农村娃走遍大江南北广做宣传,这些都使观众在想,张艺谋对新作品是很自信(亦或很不自信)。

  新现实主义风格似乎是张力图延续和发展的脉络,在其经历了不成功的尝试作品《代号美洲豹》和数年积累之后,《秋菊打官司》一炮走红,引起国内外的震惊,国际影坛称之为将意国新现实主义推进了一步,达到了及至,成为经典作品。乘势之下,张艺谋准备开始进城。这时,张在生活和工作上发生变故,与合作多年的女演员分手,同时与多年的创作心态脱轨,积愤懑之下,张有话要说;也在所有观众注目之下,要证明自己的艺术魅力仍在,张有话要说;于是,在剧本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在主要演员不甚合意之下,在不熟悉的都市里,张《有话好好说》喷薄而出;尽管剧本先天不足,尽管演员减色,尽管因难于表现观众所熟悉的都市生活而使用镜头技巧副作用,《有话好好说》还是有感而发的,还是有戏的,尽管有评论认为张艺谋时代即将终结。

  在影坛沉寂两年,国际电影界风起云涌,伊朗电影异军突起,阿巴斯的乡村题材现实主义风格给影坛吹过一缕清风;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走过了《有话好好说》之后,张导回归农村。

  《一个都不能少》是张艺谋用农村非职业演员、客观镜头讲述的一个简单的故事:只上过初中的农村女娃魏敏之为挣村长许愿的50元钱而到水泉小学当代课老师,任务只有一个,就是看住剩下的28名学生,一个都不能少的交给探亲回来的正式老师;期间,调皮学生张慧科为家还债跑到城里打工,魏敏之追到城里费尽千辛万苦终于将他找回。

  简单的故事、平淡得几乎没有的情节,让人怀疑没有编剧;客观的镜头视觉,使观众像是拿望远镜在偷窥,时间长了,观众自然是烦了。

  若是在《生活空间》,100分钟的电影,可能就是20分钟的“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但这是电影。

  影片结构,很简单的三段式:魏敏之给小学代课、魏敏之进城找学生、大团圆地回到乡村。从编剧角度看,影片剧本明显的有“主题先行”之嫌;或许是张导又看到了某一条新闻而触发了灵感,使“一个都不能少”这个意念抹杀了许多有“戏”的内容线索,如村长在拖欠了好几年教师工资的情况下,答应给代课女娃50元钱的线索、张慧科用情报交换村长的5角钱的细节和升国旗、县里长跑选手选拔等情节,均是有戏可挖的,但都给主题让了路;相反,与故事内容进展无关连的东西,如喝可乐却为了丰富内容而强加了进去,形成了没有节奏的情感递进。

  上半部为观众所不熟悉的(张导熟悉的)环境中,相对丰富的细节,对观众的口味是个调剂,吊起了观众的胃口,遗憾的是在内容编排上缺少章法,生硬的将观众的心理由没有大门的操场上关进了狭小的教室里,再通过没有过渡的张慧科失踪,引发进城寻找张慧科。下半部是观众所熟悉的(张导不熟悉的)环境中,更为单调的情节,缺乏细节的内容,使人感觉到车流人往的县城远不如荒漠般的乡村,在张艺谋的眼里城市比《秋菊打官司》更等而下之了,成了没有半点人情味的地方。没有情节的内容加上远远的客观镜头令观众对自己熟悉的环境越看越没了兴致,及至片尾,是大家在电视新闻中司空见惯的媒体场面,自然是掀不起高潮,甚至还在留恋片头的细节。

  风格,是张艺谋追求的主题;这就引起了人们对现实主义的再审思,艺术是真实的再现生活还是真实的反映生活?现实主义是形式的追求还是内在的追求?确实,追求真实的`再现生活不如生活本身好看,《一个都不能少》不如《生活空间》好看。

  有位老师说的好:新现实主义风格的电影在中国会不会走到非职业演员、非职业摄影、非职业导演、非职业剪接呢?

  再看《一个都不能少》所表露出的真实内涵,和希望工程是决粘不上边的,张艺谋在影片中渲染出乡村的质朴,质朴到村长仅用小小简单的计策就可以调理到山村平静无事——对高教师施压、对小魏老师施骗、对张慧科施诱等反衬出乡村的质朴可爱,有一种安全感;相反,城市是什么?在小魏眼里,城里人都是怪物;在城里人眼里,小魏如同电线杆一样,可以视而不见;在客观的眼里,城市没有一个热心人,就连带张慧科来城里的女娃也学得城里人的叼蛮、懒散;城市是陷阱,以至城市的媒体是什么?是城里人戏弄农村人的工具,很职业、很包装了的主持人,对土里土气的小魏进行城里似的采访,自然使小魏惊慌失措,相反,与城里人不同,机器(摄象机镜头)却显得温和,使小魏如同见到了久违的张慧科而真情流露,全片没有一个魏敏之的特写镜头,却在电视中出现魏敏之的特写镜头,说明了媒体的主观性——电视节目是由媒体按需采编的,所以,片尾时,城里的电视台派车将小魏和张慧科送回山村时,面对城里的捐款采访,张导没有表现出一丝的激动,相反,却由张慧科说出向往城市但惧怕城市的话:对城市印象最深的要饭。

  《一个都不能少》一推出,马上有评论家说此片给张艺谋时代划上了一个句号,这当然不是广大中国观众的期望,大家希望是更多的电影人,创作更多的电影模式,把中国电影推上一个层次。

【《一个都不能少》电影观后感】相关文章:

电影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12-03

电影《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03-10

一个都不能少电影观后感11-26

电影《一个都不能少》的观后感12-04

电影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07-15

电影《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7篇11-19

电影《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4篇11-21

电影《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6篇11-26

电影《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6篇)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