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福会》观后感

时间:2023-11-02 12:31:21 秀雯 观后感 投诉 投稿

《喜福会》观后感(精选8篇)

  当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每个观看完影片的人都有不一样的感受与想法。你想知道观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喜福会》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喜福会》观后感(精选8篇)

  《喜福会》观后感 1

  《喜福会》是一部关于女人的电影,是一部关于女人对幸福的追求的电影,是一部关于女人灵魂的自由的电影。

  电影中人物很多,但是人物背后却始终是三种主角支撑:奶奶、母亲和女儿。奶奶在中国经历她的人生,母亲从中国移民到美国,女儿在美国长大并成家立业,三者连成一条完整的文化迁移链条。奶奶主角身上有十分强烈的晚清妇女观念残留:社会地位低、遭遇指腹为婚、在婚姻中永远处于弱势、自卑、容易满足、隐忍等等……然而她们表现的出的对自己女儿的爱,哪怕是在那个将女人当成传宗接代的生育工具的社会中,这种爱和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女人对自己骨肉的.爱没有丝毫不同,没有丝毫的卑微。母亲主角因为战乱因缘际会来到美国,重新拥有家庭,开始另外一种文化寄居的人生,她们到老年的时候已经喜欢聚餐、抽烟、打麻将,讲着一口近乎流利的美国英语,但是每一个在美国过着快乐晚年生活的母亲主角的背后,都深深埋藏着在中国所经历的一切关于婚姻的痛苦回忆。女儿主角已经是另外一块大陆文化的产物,她们只能在老照片里、书信里、或者他们的母亲的皱纹里才能稍微想象在那个遥远的陌生的国度里,有自己的根。

  尼古拉斯凯奇在《战争之王》里的画外独白,让画面的魅力散发的更加彻底,在《喜福会》里也不例外。叙事线索的切换在超多旁白女声的连续中显得格外流畅,虽然线索很多,但是却梳理的很清晰。里面出现的种种文化符号,都或多或少让我们熟悉、震撼:农村妇女和富家女主人坐着定下自己幼小女儿的未来婚姻;母亲跪坐着紧抱自己淹死的孩子;“makeatoast”式的ABC聚会;死者回魂观念对生者的威慑力;玉坠的代际传承;一夫多妻;没来由的性……绝大部分的符号,都在表现女人在那个时代的所代表的价值和地位。

  血脉亲情是电影表现的一大主题,但是电影还探讨了另外一个隐性主题:婚姻。虽然我没结过婚,好像说婚姻会显得自己很幼稚,也许本来就很幼稚。但是正是这样,我才能以局外人的身份来看待婚姻这个东西。从电影里倒是不难提炼出婚姻的价值共识:尊重、沟通、理解、给彼此自由。毋庸置疑,在电影中,几乎所有女人的命运都是以婚姻为转折点的。奶奶主角在中国为人妻,在婚姻中的地位是和自己孩子的性别捆绑在一起的,生儿子和生女儿将意味着母亲在婚姻中的方位千差万别;母亲主角来到美国,一边是自己在中国的残破婚姻,转过头来却还要寻找对婚姻的延续;女儿主角呢,则已经完全具备了美国婚姻观,男女间没有了敬畏和未知,他们交谈更彻底,却同时也为这种彻底付出代价。电影里出现的婚姻男性大都是强势、胜利者、不用承担职责和痛苦煎熬的主角。有人说婚姻中男女的地位的这种天生不平等是以性为起点的,那就是说它是与生俱来的?(这个探讨能够写本书了)它甚至直至这天仍然强烈的影响我们的观念以及我们这些年轻人在讨论未来时不自主所具备的立场……女权主义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滥觞也与此不无关系,但是我个人仍然坚持男女平等。婚姻是一个旅程,我们规定了和期望着它要和生命同时走到尽头,所以在开始旅程时我们总要满怀信心。

  曾梅最后见到自己两个孪生姐姐的镜头,昭示着叙事链条的首尾相接,算是圆满的结局,她的姐姐梗咽着喊出“妹妹”的时候,我也跟着梗咽。女人的灵魂自由有多么重要,此刻又有多少人会在意这一点呢?

  《喜福会》观后感 2

  《喜福会》讲述了四个移居美国的中国家庭的故事。这部电影描写了母女两代人之间的冲突和后来的相互理解的过程。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吴苏圆和她的女儿June之间的故事。

  在这对母女身上,中国传统文化与美国自由精神发生了冲突。苏圆在战争年间被迫遗弃了两个女儿,就只好把希望寄托在第三个女儿June身上。她为了与一个朋友的围棋冠军女儿竞争,就让June去学钢琴。然而June对妈妈的做法很是反感,在一次钢琴表演中失败了。母女二人吵了一架,后来进入“冷战模式”。

  中国的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苏圆一直督促甚至催促June练琴,实际上是为了有资本在那个让女儿学围棋的妈妈面前炫耀。后来当June受不了爆发时,苏圆也没有强迫她重新学。虽然这确实是自私的表现,但更多的是蕴含着的母亲对女儿的爱和成功的迫切渴望。

  苏圆当年遗弃的两个女儿并没有死。片尾,在苏圆去世以后June前往上海与两个姐姐相会。她把母亲给她的一根鹅毛送给了两人,完成了母亲的遗愿。影片开头出现的就是这根鹅毛,这是苏圆当年移居美国时带来的`一只天鹅身上的。后来天鹅遗失了,只留下了一根羽毛。这样的情节颇有“千里送鹅毛”的感觉。June同样千里送鹅毛,只不过送的是母亲对女儿们的期望,希望她们成为像白天鹅一样纯洁、高尚的人。June带着这根寄托了母亲的祝福和盼望的鹅毛与另外两人相逢的情节,总让人无比感动。女儿终于消解了对母亲的不理解,更彻底地明白了母亲对她最深沉的爱。

  苏圆从中国带去美国的天鹅毛,在片头片尾都出现了,而它代表队美好愿望也同样贯穿着母亲苏圆的一生。每个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儿女平安一生,生命中充满快乐和幸福。“喜福会”中“喜”“福”的不是打麻将的四位牌友,而是她们的女儿们。生命中总有喜悦与幸福,这也许才是影名喜福会的真正含义。

  《喜福会》观后感 3

  一个女孩做童养媳进入一个地主家庭,在某种层面,她更像是一个仆人和生育工具,被婆婆教导三从四德,逼着吃药让她可以早点生孩子,盼着孩子生出来之后,如果是个女孩,婆婆脸上的期盼和笑容就一下子淡了下去,开始新的一番喂药,盼孙子。

  如果你觉得这个婆婆是简单的坏和没人性,那么你就错了,因为或许在很多年前,她也是一个童养媳嫁进地主家,被婆婆的婆婆逼着生子,最终熬到当了婆婆。

  有句话叫做“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你也不禁思考“同是远嫁他人家的妇人,又相煎何太急”呢?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女性受的摧残不可谓不强,我们都容易把摧残背后的那只手,聚焦在一个恶毒的婆婆身上,聚焦在一个软弱或滥情的丈夫身上,聚焦在说闲话的乡里乡亲身上

  但或许“自相残杀”又被“男人迫害”的女性们,实际是被困在了对男性和女性的深层认知和定义上,她们都走不出来。

  这种认知中,女性的价值感来自于丈夫,来自于拥有男性后代,来自于良好的行为带来的`认可,她的价值感并不来自于她自己这个独特的个人本身。

  可怕的是,沉浸在这种认知和逻辑中的,不只是男性们,还有女性们本身,甚至于,她们沉浸更深,就像传统社会中,逼迫女性最深的,往往是那些深深沉浸在对女性角色错误认知中的婆婆或母亲们。

  她们始终顺着这种“逻辑”来进行自己的生活,来教育自己的女儿,认为是生命本身就是苦,却没有想过是这种“逻辑”本身或许就并不正确。

  文化和思想的迫害,是透过人来进行的,像怪圈的迷宫,但是是需要改变的,女性需要顺服的品质,但独立并且值得被尊重。

  《喜福会》观后感 4

  《喜福会》所讲述的是四位华人移民妇女和她们在美国长大的儿女各自之间的故事。小说的题目《喜福会》原是母亲们打麻将的聚会。这些妇女移居美国已有几十年,但她们仍念念不忘从小受过的传统教育,恪守着中国几千年来渗透于妇女血液之中、几乎已成为天性的封建男权的思想。她们共同的理想就是要严格教育、管束自己的女儿,使她们能逃脱自己这一辈女人的命运,成为她们眼中幸福的女人。然而,对于母亲的管束,女儿们则以各自不同的方式一味反抗,在这个种族、阶级、性别不平等的美国社会里,两代女性上演了一出由相互争斗到殊途同归、相互认同的悲喜剧。在这出悲喜剧中,给人留下印象最深的不是人物口中道出的事情,而是那些她们无法启口、无法触及、讳莫如深的事情,是沉默背后的东西。在那里,沉默已经变成了一个象征,它那巨大的毁灭性力量摧毁着女性赖以生存的自尊、自信和勇气,使她们在沉重的压抑之中丧失生存的潜力。然而一旦打破沉默,这毁灭性的力量就会立刻消失,被压抑已久的人性就将得到复苏,平衡和谐的关系就会得到恢复。《喜福会》中母女们的悲欢故事大部分都是以沉默和打破沉默这条主线编织起来的。

  《喜福会》给我们的.启示之一就是:在美国,所谓的多元文化,也就是亚文化与主流文化持续一致的新格局,从本质上来说但是是一场掩人耳目的把戏,是对亚文化的同化和心理侵略的掩盖。那么,与其他少数民族的女性一样,华裔女性只有重新找回原本的自我,打破文化的沉默和性别的沉默,按照自己的方式自尊、自信、自主地应对生活,才能最终进入“喜与福”的境界。

  《喜福会》观后感 5

  一直以来很少有机会看电影。这次完整地看了一部荣获柏林电影节银熊奖的《喜福会》,让我深受感染,华裔导演与演员,也可算是中国式的好莱坞片吧。

  影片讲述了四对母女的命运与生活,纯真的自我心理剖析让听了很了然。四个苦命的中国女人在国内历经磨难分别去美国,再跟美国人创造的第二次婚姻后又有了各自的女儿。恰好,四个女人也成了多年的朋友,各自情谊都很深,影片开始真正切入主体是母亲对各自女儿谈起早年的时光,悲惨的命运,吃人的礼教,薄薄的人情,不公正的婚姻,赤裸裸的封建压迫与惨昧的性,把整个近代中国社会刻画得淋漓尽致。总之,个个故事都是悲喜交加,从母亲的母亲再到婆家的家史,从逃沦的岁月到安逸的晚年,从中国的重庆到美国的旧金山,画面不停地在两地之间转换,故事也一个比一个更惨,更出人意料,把整个人的心都和剧中人物连接了起来,这她们担心,为她们惋惜,为中国的过去悲哀,也为人性感到惨淡,剧中的光线也跟周围环境谐调的很好,明就亮的出奇,像一面镜子,暗时凄凉可怕,病态的中国也许就是这样吧!

  这四个母亲都是在中国出生成长的,在中国遭到不平等待遇,有的是公婆家的劣待,有的是娘家的排斥,有的是亲丈夫的暴力对待,在这样一个大黑锅下容易使人的性格变质,温柔的也会变为严酷的,渐渐地,她们觉得自己不适合这个时代,这个环境,于是走上了逃亡与流浪之路,从中国一直漂到美国,再也不回中国,把自己的后半辈寄托在他乡,把自己的生命延续到了异乡。她们不能让自己的后代重蹈自己的前辙,于是当她们的`女儿长大成人时,母亲对女儿的婚姻格外观注,生怕女儿会走错。母亲毕竟走过坎坷比女儿多,于是第二段故事就出来了。女儿的不幸与母亲的担忧构成了一网他乡的浪清,更是对资本主义社会加以揭露,人情与金钱,善恶与美丑,挚热与冷漠,从面构勒出现代社会的不幸,现代人之间的沟壑,这种不幸的生活遭遇达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终究会穿过极限,整个影片也加以预示,最后在一片亲人的眼泪中结束了影片。

  这是一部生活性戏剧,揭露性十分强烈的影片。

  《喜福会》观后感 6

  《喜福会》是一部1993年的老片子,影片以四对华裔母女和他们的家庭故事为背景,跨越近百年时间,讲述了他们的悲欢离合。它是一部女性自我觉醒的史诗,讲述了心怀国仇家恨的女性们的不同遭遇,仿佛一副波澜壮阔的画卷。

  女主角莺莺,在遭遇花心公子之后,奉子成婚,婚后却受尽折磨,自尊被随意践踏,后来以至于精神恍惚而错杀爱子;安美,目睹母亲嫁入豪门为妾,过着屈辱的生活,为了保护自己吞下鸦片自杀;苏珊,在战争中不幸患上疟疾,迫不得已含泪将双胞胎女儿遗弃;林多,四岁就被指婚,成年后嫁入婆家却因为不生孩子而遭受打骂。

  影片是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女性的真实写照:没有权利选择自己的婚姻,结婚后逆来顺受,“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没有自己的独立人格和经济地位,甚至只是传宗接代的工具。即使身处那样的悲惨境地,这几位女性也没有接受命运的安排,而是捡拾起碎了一地的自尊,一点点把它拼好,擦干眼泪,离开故土到异国他乡,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

  女人,本就不易。特别是在封建社会,“三从四德”、“贞节牌坊”等成为钳制在她们头上的紧箍咒,她们不得已压抑自己苟活于世。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女性已经从受尽心酸屈辱的祖母辈渐渐成长为具有独立人格和经济地位的新一代女性;那种觉醒力,也像种子一样在她们心里逐渐生根、发芽,顽强地疯长——她们不再压抑自己,在职场打拼,和男人并驾齐驱,不再吞忍生活和婚姻给她们的苦难,而是尊重自己内心的声音,用伤痕累累的灵魂唤醒对爱的渴望,对生活的热爱。

  影片一开始就讲了一个老妇人和天鹅的故事:老妇人买下天鹅,漂洋过海到美国,但是移民官夺走了她的天鹅,只剩下一片羽毛;老妇人把羽毛给了女儿,并告诉她:“这羽毛虽不值钱,却是来自遥远的国度,一直载负着我的期盼。”“天鹅”是高贵的象征,寄托着母亲们对女儿的良苦用心,希望她们像天鹅一样“高贵、漂亮”,被珍惜,被好好对待。也正是这种期待和用心,使她们对女儿的爱是那么深沉,甚至有些沉重,因为她们不愿意看到女儿再次遭受她们的`痛苦,再次被卷入悲惨生活的漩涡;也正是因为这种期待,使她们和女儿之间相爱相杀,甚至把女儿当成自己炫耀的资本和工具……当母亲一天天老去,女儿渐渐长大,理解了母亲的选择,母亲的良苦用心,那种隐藏在冰层下的深沉的爱,才慢慢显现出来,母女之间渐渐和解。

  这不禁使我想起中国式的亲子关系,父母不善于夸奖自己的孩子,讷于表达自己的感情,文化上的隐忍和谦虚,似乎遮盖了深藏于父母心中的那种深深的爱;再加上父母那一辈所处的特殊年代,也许他们经历了我们无法想象的苦痛,而将这种苦痛的后遗症无意识加之于我们身上,才造成了我们和父母之间的相爱相杀——既深爱彼此,又相互伤害。创伤是可以代际遗传的,当我们站在更广阔的背景下去了解父母、理解父母,也许我们就会变得更加宽容,我们会在心中逐渐和父母和解,和自己和解。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当那种觉醒力如一颗顽强的种子从你的内心生长出来,你会越来越懂得自己,懂得父母,懂得朋友,懂得所有人。

  《喜福会》观后感 7

  四对母女八个女人的一台戏,演出了人世间的辛酸苦辣,流露出人世间的冷漠与真情。

  一、封建社会的女性

  四位母亲在中国传统的社会中都因受到压制和伤害而前往美国寻找新的希望。无论是毫无感情出于无奈的娃娃亲,还是花花大少给予的伤害和羞辱,或是由于意外受人强暴而被家人拒之门外,又或是命悬一线时抛弃了自己的孩子,都无不反应出中国旧社会女性地位的低下和忍气吞声的现象。她们每个人,在过去都活得像一座孤岛,然而在她们相遇后,过去受的伤使她们产生了心灵间的共鸣。

  二、母女之间的真情

  母亲将过高的希望强加于女儿身上,造成了母女间心灵的隔阂。错误的爱的方式,逼着孩子丧失了自我和信心。孩子小时候为了满足母亲虚荣心所承受的压力,终将转变成孩子长大后习惯性自责与自我的丢失。尽管母亲有母亲的苦衷,但孩子也有孩子的难隐之言。母亲精明干练的掌控,女儿精明干练的挣脱,在这场母女的博弈中,双方都在掌控和挣脱中迷失了自我,而最终还是只能在彼此谅解中找到自我。在母亲眼中,给予女儿的`希望是爱的代名词。而在女儿眼里,来自母亲的希望可能正是遮蔽希望之光的乌云。

  三、清楚自己的定位

  在婚姻生活中,一方的过度的谦让以及不求回报的爱只会让对方觉得理所当然。在封建社会中女性毫无抵抗的忍气吞声只会让奴役与女性的男权愈加变本加厉。只有当你清楚自己的风格和定位,才能在他人轻视你之时保持尊严,在外界之音否定你之时坚守自我,在深陷泥潭之时仰望星空,在回首萧瑟之时坦然感慨也无风雨也无晴。

  《喜福会》观后感 8

  电影《喜福会》(The Joy Luck Club)以插叙的方式和细腻的手法将四对华裔母女的故事缓缓道出。四位母亲,她们生长在中国,准确的说是生长在解放前的旧中国,而她们每一位的心中都深藏着一些不幸的遭遇和或多或少悲痛的回忆。四个女儿,她们生长在美国,接受美国的教育和文化,竭力融入美国社会,她们一方面抗拒母亲的施加给她们的希冀,另一方面身上已经不可避免地带有了母亲潜移默化对她们的影响。

  片头的独白说“老妇人记得多年前于上海,曾花费不菲买下一只天鹅。旅途中,她告诉天鹅说,在美国我会有个像我的女儿,在那儿,她无需仰仗丈夫鼻息度日;没人会看低她,因为她将说得一口流利的英文;我要她成为一只比期望中还要好上一百倍的天鹅。这羽毛虽不值钱,却是来自遥远的国度,一直载负着我的期盼。”这一根鹅毛承载的是母亲沉甸甸的期盼,她不希望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悲剧重演,希望女儿不像她一样是只不起眼的鸭子被人驱赶,她希望女儿成为一只高贵的天鹅自由自在。母亲希望女儿能承袭她的愿望和期盼,能过上母亲理想中的天鹅般的生活。

  “她们忧心忡忡,虽然女儿们已经说得一口流利的英文,但却轻忽了她们来到美国的梦想。”女儿们在这一场文化冲突和交融中艰难地寻找属于自己的文化身份而不得。同时这一场文化冲突和交融集中表现为四对母女在相处中的矛盾、误解以及沉默。女儿们想极力摆脱中国式的文化模式,但最终还是无法超越自己的`文化之根,仍落入与母亲相似的命运中去了。“我们宛如上楼梯,一步又一步,或上或下,永远重复着相同的命运。”所幸,最终母女们能坦诚地交流,女儿们理解了母亲们的苦心,母亲们也卸下了心中的担忧。这一场跨文化的交流终于有了好的结果。

  这是一部改编自华裔作家小说,由华裔导演执拍,由华裔演员主演的好莱坞电影。因此整部戏处处可见跨文化交流、传播以及冲突中的真实细节。首先是语言,影片以英语为主,母女间的对话也都是英语,主人公君还要求阿姨们不许讲中文以防她们打麻将作弊。因为君(包括其他的女儿们)听不懂中文、看不懂中文,也不会说中文。语言有很多种作用,包括交际、情感表达、表达身份,还有区分文化。母亲和女儿语言上的隔阂也是造成她们多年来交流失语的一大重要因素。并非母语的英语或许难以传达母亲们的良苦用心,更难以向女儿们传递传统的文化。其次是喜福会,喜福会是君的母亲苏一手操办起来的,是每周联络起四个母亲的一场重要的聚会。母亲们在喜福会里寻找文化的认同和慰藉,在这里她们可以打麻将,可以做中国菜,可以用中文拉家常。这一种聚会的形式和意义类似于同乡会。这是外国人所没有的。每一个中国人都或多或少有一点乡土情结,他们的根深深地种在中国的土地里,种在家乡的土地里。不管走得多远,那一缕的乡思也会牵扯着出门在外的游子,引他们频频回望故乡。中国人对族群文化很看重,有很强的过去时间导向,所以不仅是海外,国内的各个省市也都有大大小小的同乡会存在。一群有相近文化背景的人能够通过同乡会寻求陪伴和慰藉,也能更好地保存下他们的传统文化。然后是高低语境,当安美阿姨端出她的拿手菜——蒸鱼时,她说“这道菜做的不好,味道有些淡,请包涵”,这是中国人表示礼貌的自谦,或者说是极其含蓄的自夸。而不懂中国文化的理查则理解为蒸鱼的确味道不好,自作主张地帮安美阿姨倒了许多酱油在菜里。当然后果是非常尴尬的了。这一场景很充分地表现了不同文化间的高低语境。在高背景文化中,一条信息的语言部分所包含的信息比较少,而大部分信息隐含在沟通接触的过程中,涉及到参与沟通人员的背景、所属社团及其基本价值观,比如亚洲国家和拉丁美洲国家。而在低背景文化中,信息表达比较直接明确,语言是沟通中大部分信息的载体,比如美国、德国和斯堪的纳维亚国家。所以处于低背景文化的理查自然不会领会处于高背景文化中的安美阿姨所说的那些自谦的话语。

  影片中幼年的女儿们跟母亲的回忆,让我想起一份研究,关于在美国的父母的认可对孩子的影响。研究者观察了孩子对父母认可的重视度,当研究者告诉孩子们测试的成绩将会告诉他们的父母时,亚裔孩子明显会更加努力希望展现更好的成绩,而美国孩子则几乎没有任何变化,反而他们会问:“So What?!”可以看出,即便这些华裔的孩子成长在美国,接受美国教育,与美国人交流,而且或许也能进入美国上流社会,但是那些文化里的烙印是磨不去,那些家庭中潜移默化的影响也是挥之不去的。而且他们与生俱来的东方面庞以及烙印在骨子里的传统价值观使他们在美国圈子里又被排斥为“他者”。

  值得一说的是,这些家庭里两代人的交流的确存在很大的问题,因为上一代人往往持有中国式的文化,而下一代人往往既不愿承袭老一辈的文化又不能完全进入到西式文化圈内。这样艰难的家庭交流是东西方跨文化交流的一个缩影,可以看出东西方文化在思维模式、言行风格等都有巨大的差异。但是也正如影片最后那样,要跨越这样的隔阂必须双方都坐下来坦诚地交换意见,相互谅解、求同存异。

【《喜福会》观后感】相关文章:

喜福会观后感(通用5篇)07-17

喜福会读后感内容07-13

福祸的作文05-02

平安是福的句子04-14

吃苦是福作文10-22

福字的组词06-26

吃亏是福作文01-12

平安是福_800字08-07

罗斯福的名言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