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时间:2024-04-10 07:45:16 教案 投诉 投稿

大班教案优秀(10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教案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教案优秀(10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观察梨子、苹果等水果的颜色,以水果的颜色为题材创编儿歌。

  2、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活动准备

  1、梨子、苹果、葡萄、西瓜等水果的图片(正面没涂色,反面涂有颜色)。

  2、水果挂饰(梨子、苹果、葡萄、西瓜)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今天呀,我们班来了几位小客人。是谁呢?现在,就请它们出来和大家见见面。”

  1、教师逐一出示苹果、梨子、葡萄、西瓜等水果图片(没涂颜色的一面),并引导幼儿说出是什么水果。

  2、“仔细看看,它们有颜色吗?”(没有)

  3、请幼儿说说苹果是什么颜色的,说对了,老师则将图片翻过来,即红红的苹果。

  4、用同样的方法,请幼儿说说其它水果的颜色,如说对了,老师则将该水果的图片翻过来,即黄梨子、紫葡萄、绿西瓜。

  二、编儿歌《水果歌》

  老师告诉幼儿要根据水果的颜色来编儿歌。

  1、给苹果编。

  老师先编一句:什么水果红红的?启发幼儿编第二句:苹果苹果红红的。告诉幼儿把老师编的一句和小朋友编的一句连起来,儿歌就编好了。@_@我是分割线@_@ 2、给梨子编。

  由老师编第一句:什么水果黄黄的?启发幼儿说出“梨子梨子黄黄的。”

  3、给葡萄编。

  “现在我们给葡萄编。谁来编第一句?”请一能力强的'幼儿编第一句:什么水果紫紫的?再由大家编出第二句:葡萄葡萄紫紫的。

  4、请幼儿把刚才编的儿歌连起来念一遍。

  什么水果红红的?苹果苹果红红的。什么水果黄黄的?梨子梨子黄黄的。什么水果紫紫的?葡萄葡萄紫紫的。

  5、“小朋友们编的儿歌真好听。现在我们再给西瓜编。谁会把两句一下子编出来?”

  请幼儿模仿前面的句式编出:什么水果绿绿的?西瓜西瓜绿绿的。

  6、请幼儿试着把编的儿歌连起来念一遍。

  7、集体再念一遍,可边念边动作。

  三、游戏:水果歌。

  请幼儿戴上水果挂饰,练习儿歌。如老师(或个别幼儿)问:“什么水果红红的?”戴苹果挂饰的幼儿则站起来说:“苹果苹果红红的。”戴其它挂饰的幼儿则不可以站起来。

  四、鼓励幼儿回家后把其它水果编进儿歌,并念给爸爸妈妈听。

  区域设置和日常活动组织在语言活动区放置其它水果图片,引导幼儿为它们编《水果歌》。@_@我是分割线@_@ 与家长沟通计划

  可请家长带幼儿认识更多的水果,了解其颜色,并将其编进儿歌,建议家长邀请邻居家的小朋友一起参加创编,体验成功的快乐,增进孩子之间的友谊。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设计背景

  本班幼儿在遇到困难时不能很好的面对总是希望得到教师、父母的保护。因此本次在让幼儿学习儿歌的同时知道应该怎样面对困难,并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能用普通话有感情的朗诵儿歌,体验对比小熊从不敢走过桥到勇敢过桥的心理活动。

  2、感受小熊过桥的心情,懂得碰到困难要勇敢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

  3、培养幼儿用音乐形式将儿歌表达出来。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5、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在活动过程中要让幼儿理解并感受小熊过桥当时的心理变化。并能够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出来。了解在小熊遇到困难时乌鸦、鲤鱼分别是怎样做的。当小朋友遇到困难时又应该怎样做。

  活动准备

  1、背景图,小熊、鲤鱼、乌鸦图片。

  2、小熊、鲤鱼、乌鸦汉字卡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提问:“小朋友,你看过什么样的桥呀?大家去走过桥吗?”请幼儿说说自己见过的桥和走过的桥是什么样子的。教师出示背景图。“今天有只小熊要过桥,可它要过的是一座小竹桥。”教师提问:

  (1)小竹桥是什么样的桥?(很窄、没有栏杆)

  (2)如果走在这座小竹桥上感觉怎样?(摇摇晃晃的)

  (3)小熊过桥时心里会怎样想呢?老师讲一个《小熊过桥》的故事给大家听一听。

  二、讲故事,帮助幼儿理解、熟悉故事的内容,并认读汉字:

  1、教师出示字卡,告诉幼儿故事里有这些动物,并引导幼儿认读字卡。

  2、操作字卡,讲故事再朗读儿歌一遍。

  3、提问引导幼儿说说小熊过桥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从哪句儿歌里看出来的?引导幼儿说出(立不稳站不牢,走到桥上心乱跳。妈妈、妈妈快来呀!快把小熊抱过桥)让幼儿与教师一起用害怕的声音来念一念。再次提问:小熊不敢过桥,乌鸦和流水是怎么做的?(头上乌鸦哇哇叫,桥下流水哗哗笑)并让幼儿说一说,你们觉得它们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不对,因为它们在笑话小熊)

  4、幼儿跟念儿歌一遍(注意用害怕的声音,语气来朗诵这一段)提问:如果你们是小熊你们敢过桥吗?你会怎么做?小熊到最后到底有没有过桥呢?我们一起接着往下看。

  三、欣赏儿歌第二段:

  出示图片一边操作,一边有感情的朗诵第二段。提问:谁听到小熊的声音跳出来啦?(鲤鱼。学习念:河里鲤鱼跳出水)小鲤鱼对小熊说了什么?(小熊,小熊,不要怕!眼睛向着前面瞧!)鲤鱼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对,它在鼓励小熊过桥)在鲤鱼的帮助下小熊过桥了吗?学习(一二三,走过桥)小熊过桥后心里是怎样的?(很高兴,开心,学习念。小熊过桥回头笑,鲤鱼乐得尾巴摇)小熊过桥后你们高兴吗?(高兴)请幼儿用高兴的语气来念这段儿歌。

  四、完整欣赏儿歌:

  1、小熊开始很害怕,不敢走过桥,后来在鲤鱼的帮助下勇敢走过桥。那我们一起来给这首儿歌取个好听的名字:《小熊过桥》

  2、教师完整的朗诵儿歌,幼儿有感情的跟念。

  五、讨论:小朋友,你们喜欢儿歌中哪个小动物?为什么?

  六、教师总结:

  小熊在第一次过桥时很害怕,它后来克服了困难,勇敢地走过了小竹桥。以后,小朋友在遇到困难时也要勇敢地克服,要做一个不怕困难,勇敢的孩子。

  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本班幼儿的积极性还是很好。但本班幼儿年龄偏小,因此在活动中幼儿对教师的提问,以及对小熊的心理变化不是很理解,也不能较好的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出来。在以故事的形式和情景表示的方式方法上我也没有较好的让幼儿充分了解小熊在过桥时的心理变化,由于没有实物体验,因此幼儿也只能通过自己的感觉来判断小熊当时的心理变化。本班幼儿在语言表达方面还是有所欠缺,在对乌鸦、流水、鲤鱼的做法上让幼儿说说谁对谁不对时,本班的幼儿基本能判断谁对谁错,但是却不能完整的说出为什么。在活动过程中互动的环节也是没有较好的考虑,互动的环节较少,没有让幼儿自己亲身体会小熊在过小竹桥时的心情,在这方面还是有所欠缺。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应多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幼儿亲身体会,在游戏中进行学习。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名称

  蚂蚁排队走

  活动目标

  1.练习排队齐步走,初步尝试左右分队走。

  2.通过互相配合,能够很好的协作完成游戏。

  3.培养幼儿的集体观。

  活动准备

  大的报纸团或皮球作“豆子”。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1.幼儿活动身体,纠正个别操节。

  2.练习排队齐步走,尝试左右分队走。

  基本部分:游戏《蚂蚁排队走》

  1.请幼儿3-4人组成一组,扮成蚂蚁。要求:第一个幼儿直立走,两手作触角;第二、第三个…幼儿,双手抱住前面一个孩子的腰,分别弯腰作身体。

  2.请一组组的`“蚂蚁”排好队行走,注重互相的配合,不摔跤,不踩到别人。

  3.在终点放置一些物品作“豆子”。请“蚂蚁”从起点到终点,再返回,比赛搬豆,看哪组搬得快。

  结束部分:幼儿练习传球。

  反思

  幼儿对动作的掌握比较快,但由于求胜心切(比哪组跑得快),所以进行游戏的时候不注重动作要领,针对问题作了改动,先不要求哪组快,对孩子说看看哪知小蚂蚁最漂亮最整齐。孩子注重了动作,表现很好。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名称:制作冰糖葫芦

  活动目的:

  1、通过幼儿自己动手串糖葫芦获得生活经验,培养幼儿动手能力。

  2、体验亲自制作糖葫芦的快乐,获取制作传统食品的相关经验。

  活动准备:山楂苹果香蕉冰糖蜂蜜锅电磁炉竹签油糖葫芦两串《冰糖葫芦谁买》绘本《冰糖葫芦》歌曲

  活动过程: 故事导入:孩子们,你们都喜欢吃冰糖葫芦吗?下面我来讲一本关于冰糖葫芦的故事。

  孩子们,故事听完了。你们喜欢吃冰糖葫芦吗?看这是什么!你们知道他是什么味道的吗?让我们一起听一首糖葫芦的儿歌吧!

  老师有两个问题:

  A糖葫芦的名字是怎样来的呢?谁知道?

  配课教师答:因为原来的糖葫芦只有两个果,一个大的在下面,一个小的在上面,用一根竹签串起来象葫芦一样,所以叫糖葫芦。

  B糖葫芦都是用山楂做的.吗?

  配课教师答:糖葫芦是我国传统的食品,一般是由山楂制作的,再配以精制的糖,味道香脆、甜美、好吃极了!现在人们制作了各种各样的糖葫芦,有巧克力糖葫芦、牛奶香酥糖葫芦等等,简直数不胜数。现在比较出名的是北京的"全福德"糖葫芦、天津的"李老太太"糖葫芦。

  串糖葫芦说了这么多有关糖葫芦的事情,大家一定都流口水了吧!(拿出山楂)现在,我们一起串糖葫芦吧!

  观看蘸糖葫芦老师演示,孩子们观看。

  品尝糖葫芦一起合唱歌曲《冰糖葫芦》,活动结束。

  活动注意事项: 请孩子将自己的手洗净;孩子亲自串糖葫芦时注意安全;在观看老师制作糖葫芦时请孩子不要靠近前面,以免烫着;在品尝时一个人吃一串,避免影响午餐。同时注意地面卫生。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探索操作中感知识字的奥妙,并初步认识这三个字,丰富幼儿的语言词汇

  2、通过

  游戏

  扩大幼儿的'识字量,

  活动准备:

  1、教师教材用具

  2、识字卡片图画,生字识字卡,几,用,鱼。

  3、幼儿每组一份字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请幼儿观察,

  2、出示“几”的图画,让幼儿观察,

  3、请幼儿说说图片上有几只动物,从而引出“几”字,

  4、请幼儿用完整的一句话说说图片内容,

  4、教师出示字

  “几”并教幼儿念读,(学习“用,鱼”教法同上)幼儿观察这三个字,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将字形象化教师带领幼儿逐一念读字宝宝,

  游戏部分:

  1、由老师说字音,幼儿迅速举起相应字卡,

  2、老师举起字卡,幼儿迅速读出字宝宝,

  3、教师注意照顾个别幼儿,

  4、把字宝宝送回家,(即把字宝宝送到相应的图片身边)

  5、教师最后带领幼儿逐一念读字宝宝。

  活动延伸:

  1、请家长在家也利用游戏的形势在生活中认识并观察识字的乐趣,

  2、启发幼儿在生活中也可以把看到的图片用完整的语句说出来,

  3、鼓励幼儿主动学习,帮助能力较差的幼儿能用完整的语句说出图片的内容。

大班教案 篇6

  一、设计意图:

  新《纲要》在科学领域中明确指出:“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 “三脚架”在人们的生活中运用得比较广泛,但是孩子们可能关注得比较少,有时候就算见到了也不一定会注意它、探究它。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孩子们在玩彩棒的时候,无意中把很多根彩棒直立着靠在一起竟没有倒下,孩子们对此很惊奇,于是产生了设计这样一个活动的想法,试图通过活动引导幼儿进一步关注身边的科学现象。活动中,让幼儿自主探索“三脚架”支撑的原理,激发幼儿科学探索的兴趣。

  二、活动目标:

  1. 探索用彩棒撑起彩泥的方法,发现“三脚架”支撑的原理。

  2. 尝试制作三脚架,体验成功的快乐。

  重点(难点):探索用彩棒撑起彩泥的方法,发现“三脚架”支撑的原理

  三、活动准备:

  Ppt课件、彩棒、彩泥、筷子、乒乓球、海洋球等。

  四、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玩一玩彩棒

  1.出示彩棒和橡皮泥,引导幼儿探索、发现将橡皮泥撑起来的方法及 “三脚架”支撑的原理。

  2.幼儿交流操作结果。

  师:你最少用了几根彩棒?你是怎么摆放这几根彩棒的?

  3.教师小结:最少用三根彩棒,只要上面固定,下面分开摆成一个三角形,三个角不大也不小,就能又方便又稳固地把彩泥撑起来。人们根据这个发现做了很多有用的架子,并且还给这种架子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三脚架”。

  二、说一说“三脚架”

  1.请幼儿说说在生活中看见过的“三脚架”。

  2.出示图片,说说“三脚架”在哪里?它有什么用?

  3.教师演示PPT,引导幼儿欣赏生活中的“三脚架”。

  三、做一做“三脚架”

  1.师:欣赏完了这么多有趣的“三脚架”,那你们想自己也来做一个“三脚架”吗?

  出示生活中的材料:筷子、吸管、铅笔、布条、皮筋等,请幼儿尝试制作“三脚架”将球撑起来。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既然是三脚架,想想应该用几根?”

  3.欣赏幼儿制作的三脚架。

  四、延伸活动:进一步探索

  除了我们刚刚用到的材料,还可以用什么材料来制作更牢固的三脚架呢?

  通过幼儿自主探索,发现“三脚架”支撑的原理,培养幼儿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图片讲述生活中的.“三脚架”,提升幼儿的知识经验。

  幼儿在操作过程中,既理解、掌握了相关的知识点,又体验了探索的乐趣、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了幼儿对科学探究活动的兴趣。

  教师评语:

  老师在教学设计中选题很好,体现了让孩子在探索中学习。但孩子主体性和主动性还不够。如果老师能提供一些生活中的图片,让孩子去发现和探索,逐步寻找答案。老师真正成为孩子活动的参与者就更好了。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利用不同的材料制造人工雨。

  2.创造下雨情景,感受想象创造的乐趣。

  活动过程

  (一)说说我认识的雨

  1.小朋友,你们看到过下雨吗?你们看到的雨是从哪里来的?

  2.下大雨时是怎么样的?什么声音?(哗哗哗)下小雨时是怎么样的?什么声音?(淅沥沥)可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示

  3.你知道雨有什么用吗?

  (二)探索人工降雨的'方法

  1.参观材料:老师准备了很多材料,请你用小眼睛仔细看一下

  (1)幼儿参观

  (2)交流:你看到了什么材料,教师根据幼儿说的,逐一出示材料

  2.引导幼儿探索人工降雨的方法:

  你们能用这些材料把水变成雨吗?

  教师提出操作要求:选你喜欢的材料找一块空地进行尝试,注意不要将水弄到自己的身上或别的小朋友身上。

  幼儿自由探索

  (1)可乐瓶降雨

  (2)管小雨

  (3)海绵雨

  (4)树叶雨

  (5)牙刷雨

  (6)小手来降雨

  3.请幼儿分享自己是怎么样人工降雨的,演示降雨的方法

  (三)给花草树木下场雨

  活动反思

  孩子们对雨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喜欢用手接雨,喜欢穿着雨具玩,喜欢雨敲打瓶子的声音,雨一停,他们就感到失落了。爱玩水是孩子们的天性,我们在班级里准备了那么多制造雨的材料,在平时活动后或者午饭后的时间让孩子玩一玩水,降降雨,以满足他们活动的欲望。同时让他们了解花草树木也是需要水的,鼓励孩子用这些方法给小花小草浇浇水。

大班教案 篇8

  一、主题来源

  饮茶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茶叶、茶具、茶道是中国人生活文化的特色之一,是我们引以为豪的民族文化,茶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茶的作用家喻户晓,茶的名称、种类、特色以及茶具的品种更是五彩纷呈。对于这些,孩子已有初步的了解。但孩子们在生活中所接触到的只是关于茶的一些零散的知识经验,他们对茶叶茶道茶具的印象以及其中所蕴含的美的体验并不是很深刻,为了让孩子们全面感受中国的茶文化,体验美好的事物,于是,在我们班确立《快乐茶社》这一主题并进行了研究与实践。

  二、主题开展及具体活动

  在认识各种茶叶时,老师和孩子们一起搜集了大量的实物,如叶茶、花茶、果茶等等让孩子们用各种感官去观察它们。

  T我收集的茶食品

  认识各种茶叶之后,我们就请小朋友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收集各种各样的茶食品,拓展了幼儿的知识经验。

  T茶文化

  茶叶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在主题进入“茶文化”阶段,孩子们被名目繁多的茶叶所吸引,对茶叶的由来更是充满了探索欲望,为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增长幼儿的知识,我们请来了对茶道颇有研究的王老师开展了关于“茶”的教育教学活动。

  活动中,结合师幼事先准备好的茶具和茶叶,王老师详细介绍了一套茶具及其作用,帮幼儿归纳出平时常见的几种茶叶;随后,王老师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向幼儿介绍着“如何泡茶”以及泡茶时应注意的事项。接着,请幼儿进行品茶。在品茶的过程中有的幼儿还踊跃地提出了自己的发现:泡茶前后茶叶的变化、茶水的'颜色及味道等。

  本次活动通过让幼儿亲自动手制作茶饮料、设计茶壶、制作糕点,使幼儿在为祖国文化自豪的同时,锻炼了动手实践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活动反思

  茶是我国的传统饮料。在我国,茶的品种繁多,制茶的工艺各种各样,“饮茶”的方式各不相同,可以说“茶”蕴涵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本活动通过让幼儿亲自动手制作茶饮料,使幼儿在为祖国文化自豪的同时,锻炼了动手实践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团结协作的精神。对于这些,我对我们班的主题活动进行了反思:

  1、课程内容“生活化”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生动鲜活的,生活能引发幼儿参与的兴趣和学习的愿望。以“茶”为例:有一天早上,章老师泡了一杯菊花茶放在桌上,一朵朵小花在开水中变得越来越大,小朋友都围上来看,觉得很好奇。王烨告诉我:“老师,我爸爸也喝这种茶。”沈怡文说:“我爸爸喝的是茶叶。”...听着幼儿七嘴八舌地说茶,我意识到幼儿对“茶”产生了兴趣。于是,我们将此话题拓展成一个主题活动,与幼儿一起全面地搜寻了关于茶的许多资料,建成一个主题网络,开始了全面的探索活动。主题的提出正是在幼儿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加以提升。因为主题的选择来源于生活,来自于孩子的生活经验,所以孩子们非常感兴趣。

  2、课程实施手段“生活化”

  我们不仅选择幼儿的生活作为教育的内容,而且还通过幼儿的生活来进行教育,既把生活作为教育的内容,又是把生活当成教育的途径。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手段来说,“快乐茶社”这个主题的实施过程也就是一个生活的过程,我们请家长带孩子们去参观茶场,试着采茶,观看和亲身体验茶的制作过程;在认识茶的品种时,老师和孩子一起搜集了大量的实物,如叶茶、花茶、果茶等等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在感知茶具的特性、功能时,我们和孩子一起搜集了许多的茶壶、茶杯、茶道工具等,让孩子亲眼观看、亲手制作、亲口品尝,感受了生活中有了茶的乐趣......这不仅仅是一个社会生活的实践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生活化的学习手段不仅引起了孩子的兴趣,更萌发了孩子积极主动探索实践的欲望,使孩子们在亲身体验中习得知识、获得能力、发展思维。

  3、将知识经验还原到“生活”

  当孩子获得了一些知识经验之后,我们鼓励他们将之运用到生活中去。让孩子体验到知识运用的成功与快乐。孩子习得的知识与经验也只有回归到生活中去,才能获得真正运用知识的机会,才能获得成功的快乐,培养一个会运用知识,会生活得人,才是我们教学的真正归宿。要把新知识新经验再应用到实现生活当中,我们安排了一个“苗苗茶社”和“茶吧”的区域活动,主要以咨询、品尝、买卖的方式来展现此次主题活动中孩子的收获。当然,仅仅一个区域活动并不能代表孩子真正已经掌握了所有的知识、会运用知识,更多的时候,我们还是要在日常生活让孩子们运用已有的经验去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生活对幼儿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对幼儿而言,生活是重要的学习内容,也是重要的学习途径。幼儿的一日生活、与幼儿有关的社会生活及幼儿的游戏都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我们要善于从幼儿的生活出发,利用幼儿身边的人和事,利用幼儿熟悉的环境,以适合幼儿的方式,去组织我们的教育活动,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发展!

大班教案 篇9

  活动目的:

  1、知道并理解作品,能复述故事中部分相同结构的语句,丰富相应的词汇。

  2、结合已有经验掌握粗与细、大与小、厚与薄、长与短这几组相对概念。

  3、体会小老虎经创造性重组变修路的惊喜。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一本

  2、丰富幼儿有关城市方面的知识。

  重点:知道并理解作品,能复述故事中部分相同结构的语句,丰富相应的'词汇。

  难点:结合已有经验掌握粗与细、大与小、厚与薄、长与短这几组相对概念。

  活动过程:

  一、引发幼儿自由阅读幼儿用书,初步感知连环画《山里来了小老虎》。

  二、教师分段讲述故事并提问,引导幼儿完整地感知、理解故事。

  教师讲述故事至"来到了修马路的建筑工地。"引发幼儿的倾听兴趣。

  教师讲述"小老虎王王在工地上看来看去。"至"压路机说:#39;现在不行,等我下班吧!"提问:小老虎王王在工地上看来看去。它看见了谁?它们说了什么?

  教师讲述"天亮了,"至"哇!这下小老虎王王变成了什么?引发幼儿新的倾听兴趣。

  教师讲述"清洁工阿姨"至"小老虎回答司机说"不是"提问:都有谁看见了小老虎变成的奇怪东西。他们注意到了什么?问了什么?小老虎又是怎样回答的?它究竟变成了什么?

  三、教师再次讲述故事,重点引导幼儿复述故事的第二和第四部分。注意引导幼儿发现粗与细、大与小、厚与薄、长与短几对相对概念,同时,在图片及教师动作的提示下,引导幼儿逐步独立复述相同结构的语句。

  四、引导幼儿分析小老虎的性格特征。

  五、师生共同小结,进一步体会创造组合的惊喜。

大班教案 篇10

  第一阶段 3年2月26日-----3月19日情况分析:

  经过一学期的培养,幼儿能根据表演的需要更改或增添情节或角色,会寻找现场现成的废旧材料布置场景,游戏后能分类收拾玩具,大部分幼儿能处理游戏中的纠纷,积极投入游戏,但个别男孩子在表演时不够投入,容易分散,表情还停留在西喜怒两种区别较大的表现方式上。

  一游戏目的:

  1通过对作品的理解,能在角色对话、动作、表情等方面有所创新,积极地参与表演。

  2能正确处理游戏中的纠纷,会较正确地自己和别人。

  二游戏主题:(预定)

  1《金鸡冠的公鸡》

  2《小蝌蚪找妈妈》

  三游戏

  1物质准备:

  头饰:公鸡、画眉鸟、猫、小蝌蚪、青蛙、鸭妈妈、小鸭、大鱼、鹅、乌龟道具:荷叶、房子、六弦琴,池塘。

  2知识经验准备:

  幼儿已能复述故事四游戏指导:

  第一次指导:

  1教师出示头饰:"上次老师给你们讲了《金鸡冠的公鸡》,你们还记得里面有哪些人物吗?讲了哪些对话?"请幼儿一起来复习故事里的对话。

  2引导幼儿思考:

  (1)狐狸来骗过几次公鸡呢?他说了些什么话?

  (2)可以用哪些动作和表情来表现公鸡的贪婪和狐狸的狡猾呢?

  3、请个别幼儿示范表演。请其他幼儿说说他们表演得如何。

  4、请幼儿协商角色分配,选择场地及表演道具。

  5、提出要求:

  (1)要用恰当的语调、表情、动作形象地扮演角色.

  (2)与同伴友好合作,共同商量表演的角色与场地布置。

  (3)要爱护玩具。

  6幼儿游戏,教师重点指导幼儿有表情地进行表演。要求幼儿与同伴友好合作。并提醒幼儿大胆进行表演。

  7、:评选在表演中注意语调、动作、表情变化的最佳小演员。并请表演得较好的一组幼儿上来表演。鼓励大家向他们学习。

  第二次指导:

  1以上次游戏情况引入。

  "上次我们班玩了一个好玩的表演游戏,叫做什么啊?你们觉得在表演的时候哪个角色最难表演?要怎么表演更好呢?"

  2出示纸偶,再次讲述故事,让幼儿更好地分清各角色的性格和外形特征,说说要怎么样来表现角色性格。

  3、提出要求:

  (1)用恰当的语调、表情、动作形象地扮演角色.

  (2)与同伴友好合作,共同商量表演的角色与场地布置。

  (3)要爱护玩具。

  4、请幼儿自由组合,选择场地、扮演角色。协助幼儿强配弱,促进共同发展。

  5、幼儿游戏,教师重点指导能力较差的幼儿解决游戏中出现的'问题。鼓励幼儿较夸张地表现人物性格特征。

  6、讲评:

  (1)请幼儿一起说说刚才在游戏中遇到哪些问题,请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

  (2)请个别表现较好的幼儿上来表演。

  (3)表扬在游戏中能协商能解决问题的幼儿,要求大家向他们学习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三次指导:

  1与幼儿共同回忆故事内容引入,"你们还记得《金鸡冠的公鸡》的故事内容吗?那请你们来说说故事里的情节及对话。并加上自己的动作和表情。"

  2、表扬能创造性地表现角色性格的幼儿,请他们示范表演某一片段。

  3、提出表演的要求:

  (1)注意表情的变化,动作应符合故事情节,并想办法创编和别人不一样的动作。也可自己创编合适的故事情节。

  (2)要与同伴互相商量找代替品,更好地进行游戏。

  4、幼儿游戏。

  (1)教师重点启发幼儿运用较丰富的表情表现角色的心理。

  (2)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大胆创编故事情节。

  (3)观察幼儿寻找替代品进行游戏的情况,给予一定提示。

  5、讲评:请若干名在表情方面较突出的幼儿示范,组织幼儿互评。说说他们在哪些方面表现得较好。并评选出今天的最佳小演员。

  第四次指导:

  1以谈话形式引入,启发幼儿说己喜欢故事中的什么角色,并说明原因。

  "大家都已经表演过《金鸡冠的公鸡》了,那你们最喜欢哪个角色啊?为什么呢?"

  2、请个别幼儿上来表演故事中精彩的片段。

  3、提出游戏要求:

  (1)碰到困难要与同伴协商处理,互换角色。

  (2)保管好游戏材料,爱护玩具。

  (3)要大胆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4、幼儿按意愿选择主题、场地、道具、分配角色,与同伴友好合作。

  5、幼儿游戏,教师重点指导幼儿正确处理游戏中的纠纷。提醒与同伴友好合作,一起完整地表演故事。

  6、:表扬会爱惜并好玩具的幼儿。并请幼儿来说说刚才在游戏中遇到哪些问题,觉得谁的表现最好,说说为什么。并请大家向他们学习。

  第二阶段:3年3月26日---4月16日情况分析:

  经过前阶段的练习,幼儿对作品的主题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能用动作,不同的语调创造性地再现角色特点,表演时的表情也丰富了,游戏常规也逐渐形成,但在爱惜、收拾玩具方面,个别幼儿还不自觉。因此本阶段还将继续加强培养。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01-21

大班教案【精选】08-05

大班教案(精选)09-30

大班教案(精选)09-30

(经典)大班教案10-03

[精选]大班教案08-26

大班教案(经典)08-04

(精选)大班教案08-04

[经典]大班教案08-04

【经典】大班教案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