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4-03-14 07:31:42 教案 投诉 投稿

【经典】实用的中班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经典】实用的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根据故事情节熟悉音乐,并随着音乐的变化换动作,学玩音乐游戏《风中的小鸭》。

  2、创编刮大风和刮小风时的动作。

  3、遵守游戏规则与同伴共享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

  二、活动过程:

  1、在优美抒情的《化蝶》乐曲声中,边做蝴蝶飞舞边愉快地进入教室与同伴交往。(事先请几位小朋友坐在教室中,表示“花”,进行蝴蝶找花的活动)

  2、复习歌曲《柳树姑娘》

  a、齐唱歌曲

  b、进行简单的表演

  3、学玩音乐游戏。

  a、欣赏故事:早晨,鸭妈妈带着她的`宝宝们,摇摇摆摆地来到草地上走走,

  到池塘里游游,走走,玩得真高兴。突然,天变了,刮风了,风一会大,一会儿小,鸭宝宝们吓得不知如何是好。鸭妈妈说:“孩子们!别害怕,只要我们紧紧地抱住大树,躲在大石头后面,大风就不会把。

  b、倾听音乐,感知乐曲ABA结构,并联想故事情节。

  c、在座位上做随乐动作。A段音乐用双手食指合拍地点双腿,表示鸭走和自 由游泳动作。B段音乐控制不动。

  d、在教室内自由找空间做鸭子游泳动作,B段音乐控制不动。

  e、创编括风动作。

  倾听B段音乐,区分乐曲中的力度变化,并随乐动作,教师反馈部分幼儿 动作,供幼儿交流、学习。

  f、全体幼儿随B段音乐做括风动作。

  g分角色游戏。

  部分幼儿扮“风”坐在座位上,其他幼儿扮演小鸭,随乐游戏。

  h、交换角色。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感受袜子的不同用途和特征,逐步形成“双”的概念。

  2、能大胆表达自己生活中的经验。

  3、尝试自己整理袜子。

  活动准备:

  各种袜子、放袜子的盒子或篮子2~~3个、干净的活动场地、贴有袜子的画面、一个装有一双袜子的漂亮盒子。卷筒纸心、橡皮经。

  活动过程:

  一、 引题,激发幼儿兴趣。

  1、教师和幼儿席地而坐,教师取出装有各种质地、大小不等袜子的盒子并做晃动状,请幼儿猜猜里面有什么宝贝。

  2、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样东西,你们瞧,这是什么呀?

  3、你们猜猜这盒子里面有什么宝贝?

  4、你为什么这么猜?

  5、猜了那么多我们看看里面到底是什么吧。(教师取出盒子里的袜子。)

  二、 认识袜子,感受袜子。

  1、原来盒子里装的是袜子,你们今天穿袜子了吗?把脚伸出来让我看看。我们来比比谁的袜子好看。(教师每个幼儿的袜子看一遍)

  2、小朋友的袜子都很漂亮,我们来比比谁的袜子好看。

  3、你的袜子哪里好看呀?

  4、我今天也从家里带来了好多双袜子,请小朋友帮我说说哪一双最好看?为什么?

  5、原来我们的袜子上有花纹、图案,还有美丽的花边,真好看。可是为什么我们要穿袜子?

  6、原来穿袜子可以保暖、把小脚保护好;穿上袜子很卫生,让脚变得干干净净;袜子还很漂亮,穿在脚上很美。我也穿了漂亮的袜子,给你们看看好吗?

  三、 欣赏老师的袜子。(教师脱掉鞋子,一只脚穿了袜子,一只脚未穿。)

  1、老师的袜子漂亮吗?

  2、哦,原来袜子要两只一起穿的,那我得穿上另一只。(教师从箱子里取出一只小袜子套在脚上。)

  3、样对了吗?

  4、原来袜子的大小也要一样呀,那再换一只吧。(教师箱子里取出一只同样颜色但是花纹不一样的袜子套在脚上。)

  5、这样对了吗?

  6、你们有没有不穿袜子的时候?

  四、整理袜子。

  1、教师作接电话状,提供盒子或篮子供幼儿整理袜子用。

  2、喂,你好,我是李老师,你找我有事吗?哦,可以的,我相信他们会愿意帮助你的,好的,再见!

  3、知道刚才是谁打我电话吗?告诉你们,是妞妞家的.妈妈打我电话了。她要我们帮她一个忙,整理袜子,把袜子叠好放进篮子里。因为她家的袜子好多,而且很乱。我们一起来帮妈妈整理袜子好吗?(幼儿从分散的筐里取出袜子配对并折叠。)

  4、学习如何折叠袜子!

  5、我们小朋友真聪明,整理的真棒,那么你们能告诉我你们是怎么整理的吗?()

  6、小朋友整理的都很好,妈妈说谢谢你们,夸你们都是孝顺的孩子。这些袜子乱了整理起来真不方便,以后妈妈洗干净晒干后的袜子就要像小元宝一样的放在一起,这样找起来就方便了。

  四、活动延伸:

  1、每天袜子朋友都和我们在一起,可是袜子穿脏了怎么办?

  2、你会洗袜子吗?

  3、上次我们大哥哥大姐姐们进行了自理能力比赛,下次我们也一起进行穿袜子比赛好吗?

中班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医院是幼儿熟悉的地方,生活经验丰富,因此在游戏中常常有生病看病的游戏情节。但同时,因为幼儿到医院看病时,都是成人带着,对到底是一个怎样的过程是不清楚的。另外,还有部分幼儿非常害怕看医生。为了帮助幼儿大致了解医院及医生的看病过程,为游戏的开展提供经验,进行此活动。

  因为医院的环境不适合实地参观,因此,以录象、照片来辅助教学,并充分地运用家长资源。因为幼儿对各自的家长平时都比较熟悉,所以,将医生家长请到活动中来,在和老师和幼儿的互动中轻松地进行,对幼儿获得经验,体验医生工作的辛苦都相对容易。

  整个活动的内容比较多,因此,分为两个环节进行。第二个环节其实也是为幼儿再次巩固掌握医院里主要部门的作用提供了机会,同时,正好可以和游戏连在一起,可以请家长作为指导医生进入游戏,帮助幼儿将活动中获得的经验及时的迁移和运用。

  活动目标:

  1、理解看病的大概流程,知道医院的几个主要部门及其作用。

  2、初步了解医生护士的工作,体验他们工作的辛苦。生病时不害怕看医生。

  3、为医院游戏丰富经验。

  4、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与讨论。

  5、愿意欣赏散文,感知散文语言的优美,风趣。

  活动准备:

  1、照片、录像、标记牌、看病流程图(挂号、门诊、收费、配药)2、邀请儿科医生徐医生(家长)参与活动3、有图的字卡:问、看、听、摸4、针筒、娃娃一个活动过程:

  环节一一、理解看病的主要流程和医院的主要部门。

  1、理解幼儿对看病流程的原有经验。

  师:小朋友身体不好的时候,爸爸妈妈会带我们上医院看病,那是不是到了医院就去找医生的呢?

  2、介绍看病流程及主要部门的作用。

  师:前几天,老师也去医院看病,还拍了录像,看看老师是怎样看病的?

  (请幼儿看录像)提问:录像里老师是怎样去看病的,你看清了吗?

  (根据幼儿回答出示相应流程图,并进行提问。)为什么要先挂号?(先确定哪个门诊)挂号后干什么?老师是到哪个医生那里看病的?医生看完病做了什么?

  有了药方是不是就去拿药了?(先到收费处划价付钱)药在哪里拿呢?(药房)请幼儿按看病的.顺序排列流程图。

  3、大致介绍医院的其他区域。

  师:上次××小朋友发烧,医生还让你打针,那打针的地方在哪里呢?

  (根据幼儿回答出示注射室照片)其实,医院里还有很多地方,你知道吗?它们都有什么用?

  二、观察了解医生的工作,体验医生工作的辛苦。

  1、通过和徐医生交流以及幼儿互动的方式进行介绍师:今天,老师把一位医生请到了我们班,看看他是谁?我们一齐向他问好。今天××小朋友的爸爸穿了什么衣服呀?徐医生,你是看什么病的?

  徐:我是专门给小朋友看病的,在儿科门诊。医院里还有很多其他的门诊,如……师:今天你是不是正好休息呢?

  徐:不是的,昨天晚上夜班。医生的工作和有些工作不同,医院里有很多病人,有的一直需要医生的照顾,随时观察,晚上也不能离开。

  师:医生的工作真的很辛苦。我们在睡觉休息的时候,医生还在工作。

  师:这几天,××小朋友一直不太舒服,我们请徐医生看一下。

  徐:是吗?以后不舒服要及时去医院看病,以免病情加重。

  2、观察了解医生看病的过程。

  提问:刚才徐医生是怎么给××看病的?

  (根据幼儿回答出示相应的文字图片:问、看、听、摸并通过提问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为什么这样做。)提问:刚才,徐医生问了些什么?为什么要问呢?(了解病情和症状。)提问:徐医生,小朋友咳嗽为什么要看喉咙?用什么器具?(手电筒和压舌板)为什么要用?

  徐:因为咳嗽会引起喉咙红肿或者发炎,如果这样的话,必须及时消炎。

  师:徐医生除了"问"、"看"还干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

  (认识听诊器)请小朋友上来试着听听心跳声和呼吸声。

  小结:原来,医生在看病时要问问、听听、看看、摸摸,有时还要用一些器具。那徐医生,××小朋友要不要打针呢?

  徐:不需要,吃药、打针或者挂盐水要看病情的需要,有的只需要多休息多喝水就行了。平时也要注意多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和免疫力才能不生病或者少生病。

  师:我们一起谢谢徐医生。那××小朋友,刚才徐医生给你看病时你害怕吗?为什么?

  小结:医生在看病时态度都非常好,讲话声音轻轻的,动作也轻轻的,很温柔。所以我们不用害怕看医生。

  环节二1、讨论:每个地方设计什么标记。

  师:老师想到一个问题,刚才我们说医院很大,有很多地方,是怎样让人不搞错的呢?(有牌子)那我们有医院游戏,你们能不能想想用什么办法也让大家一下子就看清楚?

  (根据讨论确定用画来做标记)师:挂号的地方可以画什么做标记?(依次进行讨论)2、设计活动请幼儿自由选择画哪个地方的标记,并根据每组中间的流程图照片坐到位子上。

  3、将大家画好的标记分类在前面的板上,并请幼儿选出认为最好的贴在牌子上,放到游戏中去。

  活动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幼儿初步了解医生和护士的工作情况,认识了一些医疗器械,个别小朋友对医院的恐惧感逐渐消除。在活动中,个别幼儿会一直忘记自己手中的仪器是干什么的,教师适当的给予提醒。还有部分幼儿说到打针就怕即使是假的,通过这次活动,部分幼儿觉得打针也不是很恐怖。幼儿通过这次活动也加深了预防疾病的意识,目标基本完成。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 喜欢走迷宫体会成功的喜悦。

  2. 掌握走迷宫的一般方法,学会检查。

  3. 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4. 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 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1.幼儿会认读数字1------7.2.幼儿用书,不同大的迷宫图各一张

  活动准备

  1.让幼儿复习数数

  2.将幼儿进行分组

  活动过程

  一.感知了解

  <一>.接示课题。引发兴趣

  < 二.>.引导幼儿复习了解走迷宫的方法

  1.出示迷宫图,让幼儿感受迷宫的结构,让幼儿数一下一共有几条路

  2.请幼儿上来先找一下入口和出口,再试着走迷宫

  3.老师在幼儿尝试的过程中启发幼儿了解走数字迷宫的要求

  4.带领幼儿分析遇到岔路口高如何进行选择

  5.根据方法检查幼儿是否走正确

  <三>,分组操作

  1教师介绍不同的'迷宫图让幼儿根据兴趣进行选择。老师讲解活动内容和玩法

  2.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视指导,重点指导能力较差的小组

  二.交流归纳

  1.展示结果,小组间相互交流检查

  2.展示个别幼儿的作业。

  3.集体讨论修正

  三.讨论归纳走迷宫的方法

  教学反思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孩子们都以极高的兴趣在进行参与,通过活动幼儿能较好的掌握走迷宫的一般方法,并且能正确的找到路线,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有极大的自由操作的空间和时间,并且在此过程中组内成员间学会了互相交流讨论在此过程中孩子们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感和成功感,空间智能也得到了提高。

  如果在重新上这节课,我会让孩子们尝试自己设计迷宫在和孩子们一起搭建迷宫并且培养幼儿学会检查。

  活动设计背景

  中班幼儿的有意注意时间很短,这节课是走迷宫,它能有效的提高幼儿的有意注意和对空间的把握,帮助幼儿学会整体观察和思考,并在游戏活动中学会互相帮助以及勇于挑战的品质,在以前的数学课中我班幼儿也进行过走迷宫的活动但是孩子们的能力差距很大很多幼儿在活动进行中不知不觉就迷路了有的孩子差不多每条路都试走完才能找到正确的路线,在此过程中一部分幼儿会失去耐心。今天有准备了一节走迷宫的活动课讲数学活动融入走迷宫的游戏中希望孩子们在学习之余提升自己的经验找到好的方法。

  小百科:迷宫指的是充满复杂通道,很难找到从其内部到达入口或从入口到达中心的道路,道路复杂难辨,人进去不容易出来的建筑物。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喜欢朗诵儿歌,感受各种汽车的功能与人们的生活的关系。

  2、理解儿歌内容,能有表情地朗诵儿歌。

  3、养成仔细倾听的习惯,提高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

  4、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5、乐意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过程:

  1、猜谜语引入主题,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

  指导:①多种方式朗诵,引导幼儿认真倾听儿歌内容。

  1)有表情地朗诵鼓励幼儿认真倾听,初步理解儿歌内容。

  提问:儿歌的题目是什么?

  儿歌里有什么车?

  2)结合课件朗诵儿歌,帮助幼儿进一步感知儿歌内容。

  儿歌里说了什么?

  3)配节奏朗诵儿歌,引导幼儿进一步感知儿歌的`趣味。

  这些车穿什么样的衣服?大,考吧、幼,师,网是干什么用的?

  ②集体交流,师生共同梳理儿歌内容。

  1)幼儿两至三人一组相互交流学习。教师观察,知道幼儿对诗歌了解的程度。

  老师朗诵时你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用简单的图示梳理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

  2、学习儿歌:小汽车指导:①看图示朗诵儿歌,幼儿熟悉内容。

  ②完整的朗读儿歌两遍,进一步熟悉儿歌内容,感受有节奏的旋律。

  如果你是邮政车,你会怎样送信件包裹?

  如果你是救护车,你救治病人时是什么样的心情?

  如果你是消防车,你开车去灭火会怎么样?

  ③幼儿有表情;生动完整的朗诵儿歌。

  "现在我们都变成了小汽车,把这首儿歌有表情;生动的朗诵出来,好不好?"

中班教案 篇6

  中班科学领域教案《蛛网商店》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关注竹子的生长,感受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尝试在自主阅读图画书的过程中,理解故事内容,理解小狐狸住空中小屋的故事情节,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设计思路:

  本课时通过故事是让孩子了解小狐狸的“空中小屋”是从哪里来的。能仔细地观察画面,对故事情节发展和任务对象做出大胆的推想。并清除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通过对故事情节的了解体验同伴间相互帮助的情感。

  活动共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通过封面导入,引导幼儿观察封面,引发对图画书的兴趣;第二环节,尝试前后关联地阅读画面理解故事,第三环节,幼儿的经验迁移。

  活动目标:

  1、尝试在自主阅读图画书的过程中,理解故事内容,理解小狐狸住空中小屋的故事情节。

  2、关注竹子的生长,感受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

  3、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4、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活动准备:

  图书

  活动过程:

  一、封面导入(通过封面导入,引导幼儿观察封面,引发对图画书的兴趣。)

  竹笋、竹子生长过程视频播放,我们看看,春天这种植物叫什么?我们餐桌上也有,它的名字叫什么?

  今天讲的这个故事和竹笋有关。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图画书,我们一起来看看封面,封面上有什么?

  2、可能说的是什么?

  小结:通常封面会告诉我们一些关于这本书的很多信息。比如:故事的名字、大概内容。那空中小屋到底是什么样的房子呢?

  二、自主阅读图画书(尝试前后关联地阅读画面理解故事。)

  1、小鸟的家

  1、小鸟的'家在哪里?

  小狐狸可以和小鸟一样做这样的空中小屋吗?

  小结:因为小鸟有飞的本领,它喜欢在树上飞来飞去,所以它把家安在了树枝上。可惜小狐狸不会飞。

  2、小松鼠的家

  1)小松鼠的家在哪里?

  小狐狸和小松鼠一样造一个一样的空中小屋吧?

  小结:原来,小松鼠有爬树的本领,喜欢在树上窜来窜去,所以它把家安在树洞里。可惜小狐狸不会。

  3、小狐狸的空中小屋

  小狐狸把家造在哪里?

  小结:小狐狸为什么要住在那么高的地方,请大家一起跟着老师从头开始看图书吧。

  三、完整阅读故事——经验迁移(为小动物想办法。)

  1、为什么小狐狸的小屋会在空中?

  2、原来,竹子会长高,所以小狐狸的房子被竹子给顶了起来。有什么办法帮助小狐狸从小屋里下来?小动物想了什么办法?

  小结:其实,春天是个万物生长的季节,不仅是竹子,其他许多的花草树木也都会生长,会发生变化。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和好朋友一起在空的时候到花园里去寻找春天!

  教学反思:

  一次科学活动的开始,应该来自幼儿已有的经验,一次科学活动的结束,并不是真正的结束,应使幼儿有进一步的探索可能,成为获取经验的开始。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们老师要尽其所有、创设各种学习环境,让幼儿能够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用脑思考,全身心地积极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中获得知识,学得经验。

  小百科:商店,一般是指商品开架陈列,顾客自我服务,货款一次结算,以经营生鲜食品、日杂用品为主的经营商。是一种消费者自我服务、敞开式的自选售货的零售企业。以经销食品和日用品为主,它是二次大战后发展起来,最先在欧美兴起,现在在欧美十几个国家中己有超级市场20万个。语源:翻译自store,"店"为后缀。1866年张德彝将巴黎的商店称作"铺户或铺店"(《航海述奇》)。"商店"收于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中班教学活动教案10-10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教案03-01

中班的教案11-05

中班教案(精选)08-09

(精选)中班教案11-22

中班教案(经典)11-27

中班教案[经典]11-28

中班教案(经典)11-30

[经典]中班教案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