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10-07 09:55:35 教案 投诉 投稿

实用的小学语文教案通用(9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实用的小学语文教案通用(9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默读课文,在默读中体会小猫的得与失去卡罗尔内心的情感变化,感悟卡罗尔对小猫的喜爱,感受小动物带给人们的生活情趣。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案例(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听声音,引导同学们猜一猜都是哪些动物的叫声。(播放一些学生熟悉的动物声音)

  2.放小猫的叫声,让学生再听一听。(贴猫的图片)

  3.播放猫的录像片,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及对小猫的了解。

  4.有一个小女孩,她叫卡罗尔,她不仅喜欢小猫,并想想拥有一只自己的小猫(课题补充完整)

  二、自读择法,整体感知

  1.学生读课文,引导学生在书上对字、词或不明白的地方选择自己喜欢的符号做上标记。

  2.引导学生说出本节课都想学会什么?

  3.同学们提出问题,教师加以归纳总结。

  (1)会认本课的15个生字。

  (2)为什么卡罗尔要登广告要小猫。

  (3)为什么卡罗尔又要登广告把小猫送人。

  (4)卡罗尔看到那么多的'小猫时,心情是什么样的?

  (5)小猫送人以后屋里什么声音都没有了,冷冷清清的,连滴滴答答的钟声都听得见?卡罗尔心情是什么样的?

  (6)有感情朗读自己喜爱的词句。

  4.引导学生说出平时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并且教师提出默读这种学习方法的具体要求与方法:不出声,不指读;用眼看,用心悟,引导学生用这种方法来学习。

  5.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三、自主感悟,交流讨论

  (一)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和词

  1.正音:kǎshìchúcènɡ

  2.指导学生结合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字词

  3.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

  4.摘果子游戏(指读字)

  5.开火车游戏(指读词)

  (二)

  1.汇报学习第一自然段情况,理解“一直”一词。理解引起事情的原因:为什么卡罗尔要登广告要小猫。

  2.汇报学习第一──第二自然段

  引导学生抓住“扑扑”,“门铃一直响个不停”,“晚上家里可不得了了”理解卡罗尔登广告要小猫的作用。让学生展开讨论,充分发挥想象力。还有哪些“不得了了”的情况存在,引导学生体会此时卡罗尔的情感变化,即喜欢又无奈。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这种情感。

  3.汇报学习十二──十五自然段

  引导学生读懂“卡罗尔很伤心,整整一天她都在和小猫告别”屋里什么声音都没有了,冷冷清清的,连滴滴答答的钟声都听得见。引导学生默读,来理解卡罗尔此时的心情,体会登广告把小猫送人的作用,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建议。

  4.齐读最后三个自然段:引导学生理解“叫”、“蹭”、“终于”等词的意思,体会卡罗尔此时“得与失”的心情。发挥想象力,想象卡罗尔此时的神态,鼓励学生多读课文,体会两则广告给人们带来的戏剧性的有趣的故事情节。

  5.有感情朗读课文中自己觉得有趣的内容;尊重学生的独到见解。(注重指导学生读出“趣”字所在)。

  四、激发想象,品味升华

  1.联系课文内容,想象一下卡罗尔和她的小猫今后的生活会是什么样的。

  2.齐唱《小猫咪》。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一、复习生字、词语

  全家奇妙却是精彩球赛关掉

  换球员写字音乐完全

  二、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1.课文围绕“奇妙”一词展开,文章奇妙在那里?

  学生读第2~5小节,找找奇妙藏在哪里?(学生自读课文,找一找,划一划)

  2.学生分组讨论,奇妙在哪里?

  3.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点拨引导。

  (1)身为球迷的爸爸关掉球赛,换成京剧。

  (抓住这一点,询问学生爸爸为什么这样做,爸爸表现怎样?教师引导学生带着爸爸孝顺母亲的感情读读这一节)

  (2)奶奶放弃了自己喜欢的京剧,换足球频道,奶奶不看电视看我们,和我们一起拍手欢笑。

  (引导学生朗读课文,体会老人对儿女子孙的浓浓爱意。如果学生读不出这种感情,教师范读指导)

  (3)关掉球赛,看音乐舞蹈。(引导学生说说为什么会这样呢?)

  学生有感情的读这一小节,读出家庭成员间互相关爱之情。

  (4)互敬互爱,为了他人的快乐,放弃自己的爱好。

  示课文第五小节:每个人心里都装着一个秘密,这个秘密是什么?(对他人的关爱)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

  读课文的二、三、四小节,完成练习。

  因为爸爸爱奶奶,想让奶奶……所以……。

  因为奶奶爱我们,想让我们……所以……。

  因为我们爱妈妈,想让妈妈……所以……。

  四、感悟诗歌,课外延伸

  配乐朗读小诗,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五、指导写字。

  六、自问自答:

  带着问题观察课本中的插图,“看了图,你看到了什么?”既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这节课我把重点放在了识字上,采取灵活的方法引导学生识记生字。从文中来又到文中去,从课内到课外。先让学生自主交流识记生字方法,接着让学生带拼音读生字,去掉拼音认读生字,然后到课文中找生字组成的词语,最后自己进行组词。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基础上,让学生自己交流自己是如何记住生字的。学生畅所欲言,有熟字加偏旁,增减笔画,看电视识字等等。“这个字,你从哪里学到的?”体现了识字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从生活中识字的意识。

  在初读课文时,我首先让学生找出文中不好读的词语,集体解决。既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又为学习课文扫清了障碍。也体现了学习课文的层次性。

  由于我对低年级教学的重点---识记生字的教学,还掌握不到教学的技巧,在课堂上对要会写的字能加以一一指导学生怎样书写,并让学生即时书空,可能学生的记忆会更深。

  一年级语文下册看电视教案

  一、谈话导入,引出主课题

  师:同学们晚上在家喜欢做什么事?

  生1:我晚上在家喜欢做作业。

  生2:我正在养蚕,要去寻找桑叶。

  生3:我一般在家看电视。

  师:喜欢看电视的同学请举手。

  师:哇,那么多,看来电视已经成了我们大家的好伙伴了,那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围绕“看电视”这个话题一起来交流。

  [电视是不少学生最直接,影响最大的娱乐工具,要把“看电视”这个活动主题引入课堂中,应设好第一道门槛。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全过程中,教师都合理地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活动主题,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参与实践的内在动机。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晚上在家喜欢做什么事”导入,既折射出学生平时的生活状况,自然而然地提炼出活动主题,并从中形成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二、多向互动,衍生子课题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最近正在热播那些好看的电视节目吗?

  生1:我知道福建电视台正在热播的《八大豪侠》很好看。

  生2:我最近喜欢看的是《白蛇传》。

  师:听了同学的介绍,真想一饱眼福,除了连续剧,同学们还喜欢看那些电视节目?

  生3:我最喜欢看少儿频道的《天眼》。

  生4:我知道,它每一集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师:大家喜欢的节目真丰富,那你问过高年级的同学最喜欢那些电视节目吗?课外我们再去调查清楚。

  (板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是……

  2.师:前几天,我在网上看到一篇习作《电视食人》,电视也会吃人?怎么回事呢?想听一听吗?谁愿意帮老师朗读一下小习作?(学生朗读)

  师:读得真好,老师谢谢你,并把掌声一起送给你。(学生主动大声鼓掌)同学们听完这篇小习作,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生1:看电视太浪费时间了。

  生2:如果是谈情的节目,我们就不应该看,看了对自己反而不好。

  生3:经常看电视会影响我们的学习。

  师:同学们的感受真深刻,是呀,小作者因为沉迷于看电视,从而使成绩一直下降,看来看电视和学习的关系真密切!

  (板书):与学习有什么关系?

  3.师:难怪有的同学在看电视时要挨父母的骂,有吗?谁来谈谈自己的亲身体会?

  生1:我在看电视时,妈妈就会说:还不快去写作业,整天就知道看电视。

  生2:妈妈一看见我在看电视,就马上关掉开关。

  师:你认为父母会无言无故的反对我们看电视吗?你知道他们对我们看电视有什么看法吗?放学后,我们就去问一问好吗?

  (板书):父母对看电视的态度。

  三、捕捉问题,进行拓展

  师:不知不觉,我们已经谈论了三个话题,关于看电视,你还想到什么问题?

  生1:看电视有哪些好处?

  生2:看电视会近视吗?

  师: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同学们认为呢?

  生:我知道看电视会让人近视。

  师:请看这样的一幅图,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生:一个小男孩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

  师:这样做好不好?为什么?

  生1:我觉得不好,这样很不卫生。

  生2:还有,我们会只顾着看电视而忘了吃饭,久了会对胃不利。

  师:我在报纸上还了解到看电视连续剧会使人变傻呢?看电视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有很多方面,你认为应该怎样做,才能了解到它的不良影响呢?

  生:我去课外书上查找。生:还可以询问大人,上网……

  师:那好,我们就来比一比,谁课外找到的最多,我们就把他评为我们班的“优秀小调查员”。

  (板书):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师:继续看图,从图上你还看到什么?

  生1:我看到了一个时钟,时针指向12点。

  生2:小男孩在看电视时把声音放得很响。

  师:中午12时还在看电视,并且把音量开得那么大,这样的行为对吗?

  生:这样做不对,因为大人正在休息,声音太大会影响别人的睡眠。

  师:这种行为是有些不文明,平时你还看到同学看电视时出现那些不文明的行为吗?想到的请举手。

  生1:我在看电视时,一见到坏人,就会讲脏话,骂得很大声。生2:在看电视时,别人跟我打招呼,我就听不见,对他们不理不睬,我知道这样是不礼貌的。

  师:看来,同学们都注意到了看电视的一些文明礼仪。

  (板书):有哪些文明礼仪?

  师:同学们仔细调查,看看谁是我们的文明小使者。

  师:谈了这么多的话题,我们来轻松一下好吗?谁来说一则好听的广告语给大家听听

  生1:人之初,性本善,哎哟哟,胃得安。

  生2:看前面的帅哥清爽帅气,看帅哥的发型清新有型,有飘影,更自信。

  师:同学们说的广告语又有趣又有意义,这样老师我也来露一手:创作一则看电视的广告语给同学听好吗?“看电视、有选择、知识更广博,WatchTV有节制,生活丰富多彩。”(学生热烈鼓掌)谢谢,同学们课外也可以搜集并创作一些广告语。

  (板书):受欢迎的广告语。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在主题生成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重要。中年级学生接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时间不长,提出子课题时往往人云亦云,思考问题局限于浅层面。但通过交流“我喜欢的电视节目”,谈对《电视食人》小习作的`感受,了解父母对看电视的态度,学生思考问题的针对性较强,对沉迷于看电视的危害感受更深刻,拓宽了学生的思维层面。然而在这一环节的教学时没有及时发现其中涉及的子课题偏向于看电视的“弊”,导致对看电视的“利”指导不到位。因而,教师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注重生成,保护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教师要有敏锐的捕捉课堂信息的眼光,引导学生生成新的有价值的问题资源。]

  四、制定计划

  1.师:导语、围绕“看”电视这个话题,我们聊了许多有趣的话题,(师生共同整理归类,确定子课题并给子课题编上序号)。

  师:你能选出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问题吗?请你在一分钟内快速选择,选好了请举手?

  2.师:接着,我们来开展“对号入座”的游戏,请听清楚要求:这是第一组、第二组……请选择第一个问题的同学坐到第一组的位置,依此类推。在对号入座的过程中要注意做到“快、静、齐”,我们比一比那个小组的速度最快,听口令:“一、二、三开始。”(学生快速入座)

  3.师:同学们的表现真不错,接着我们开始制定活动计划,请各个小组的组长先到后面邀请本校的指导老师入座。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通过读懂课文内容,从查理的变化中,感受到查理那种善良、 乐于助人,举止言行很有“好汉”的风范,及杰西的真诚,对朋友的理解、尊重从中所受到的人性美的教育。

  3、 对课文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

  预设流程

  一、过渡引导,读题质疑

  1、 本组课文,我们围绕着“爱”这个主题,学习了哪几个感人的故事?(交流)今天,我们要一起去认识一位好汉——板书:好汉。你们认为好汉应该是怎样的`人?(交流)

  2、 这位好汉的名字叫——查理(补充课题,读题)

  3、 读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 根据导读提示的要求和自己的疑问自读课文,读通读顺。

  2、 检查学生读书情况。(几个难读的长句子。)

  3、 讨论交流: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感人的故事?

  好汉查理开始并不是好汉——板书“非好汉”,后来为什么又称他是好汉呢?——板书:好汉?

  三、默读课文,聚焦“好汉”

  1、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查理是个好汉?默读课文,从中找到理由,找到一处,标上1,找到二处标上2,以此类推….

  2、交流理由,教师相机归纳。——板书:好汉!为什么用叹号,不用句号(实实在在、不折不扣、真正的好汉。)

  3、查理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这和哪些人或事有关呢?找一找

  4、评价杰西和罗伯特先生对查理的影响。(相机指导读关键的对话。)

  5、教师小结:是杰西和罗伯特先生的善良、热情乐观、真诚、信任、理解和尊重改变了查理,原来“爱”是可以改变一个人的。

  6、假如现在你是这个镇上的人,你会怎么评价查理呢?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暑假就要结束了,杰西也要回家了,这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他们俩会说些什么呢?(看插图,想象练笔。)

  2、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3、老师这儿还有一个故事,或许你会发现更多——补充《苏珊的帽子》,简单说说体会。

  4、师小结:原来,爱不光包括,鼓励、信任、关心、体贴,也包括,信任、理解、尊重,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会对爱的内涵有更深刻的理解。

  5、推荐阅读:《爱的教育》、《感动小学生的100故事》、《美德的种子》。

  板书设计:

  好汉查理

  非好汉

  |

  好汉!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 学习7个生字,学写8个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 感受春天给大自然带来的勃勃生机。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感受春天给大自然带来的勃勃生机。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出示课题。

  大地沉睡了整整一个冬天,当花儿,草儿,鸟儿,鱼儿们又活跃起来的时候,谁来了?(春天)同学们喜欢春天吗?谁能用歌声表达出你们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呢?

  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春的颂歌,出示课题。颂就是赞美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这首歌的歌词就在我们语文书的第一课里。请大家读一读第一课,想一想,是谁给大自然带来了变化?把带生字的词多读几遍,记住生字。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生初读课文。

  2.请生读课文。正音。回答刚才的问题。是春风给大自然带来了变化。(板书)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请生再读课文,思考春风给大自然送来了什么?做上记号。

  2.全班交流。

  春风唤醒了沉睡的大地,给大自然送来了和暖的空气,也送来了勃勃的生机。(板书)

  春风还唤来了毛毛细雨,给干涸的小溪带来新的'生命。(板书)。

  四、精读课文,品味词句。

  1.学习课文2自然段。

  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的2自然段,想想勃勃生机是什么意思,从课文哪些地方能看出来?

  (1)原野上,小草活力。(板书)

  你感受到什么?(从率先、鲜绿、活力等词以及小草的姿态来理解生命力的旺盛。)师指导朗读。

  (2)各种花朵春天已经来临。(板书)

  你感受到什么?(从不甘示弱、纷纷、艳丽、漫山遍野等词以及省略号表示的花很多来理解。)师指导朗读。

  2.过渡。

  春风不光让草原上充满了勃勃生机,她还唤醒了沉睡了动物们。下节课就请同学们自己找一找那些春天中可爱的动物朋友们。

  五、学写生字。

  刚才我们见到了小草们弯腰,花朵们不甘示弱地宣布春天的来临,他们就来教我们写这四个字:弯、甘、宣、临。

  1. 出示生字。

  2. 请生说结构特点,注意事项。

  弯:上扁下长,两点向外。

  甘:也是甘甜的甘,第一横长,中间只有一横。

  宣:宝盖头下面一横短,最后一横长。

  临:左边是两竖,第一竖短,第二竖长。

  3. 师范写。

  4. 生练写。

  5. 作业讲评。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春风给草原带来了勃勃的生机,还记得小草和花儿的样子吗?

  生背诵有关句子。

  二、精读课文,品味词句。

  1.学习课文3、4自然段。

  春天中的动物们又是怎样展现它们的活力呢?请同学们在四人小组里读读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选出读得的同学,呆会向全班展示。

  2.朗读展示。(展示2到3个小组)(视机板书)

  小组代表读课文。

  问小组内其他成员:你们推选他来读,从他的朗读中你们体会到了什么?感受要说得细腻些。

  既然你们体会得好,相信你们也能读得和他一样棒,小组一起来读一读。

  三、学习最后一自然段。升华全文。

  师:春天给世界带来了如此热闹的景象,请大家带着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板书)

  四、拓展视野,发挥联想。

  这首春的颂歌其实并没有唱完,还有好多美妙的景象有待我们去发现,同学们,你们眼中的春天还有哪些美妙的景象呢?

  五、学写生字。

  小鸟在枝头上唱出了清脆的歌声,蜜蜂探访花朵,小鱼追逐嬉戏,它们也来教我们写字了,瞧:(枝、脆、访、逐)写这几个字要注意些什么呢?

  1.出示生字。

  2.请生说结构特点,注意事项。

  枝、脆、访都是左右结构,不能写分家,脆、访左窄右宽。

  逐是半包围结构,先里后外,弯勾从第一撇中间起笔,注意三撇的位置。

  第七笔是点。

  3.师范写。

  4.生练写。

  5.作业讲评。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师:同学们,中外战争史上这场闻名的赤壁之战就在两节课的时空内留在了我们的心里,相信这场战役一定深深地震撼了大家,每个人的内心肯定有许多话要说。那么假若你就是曹操当时身边的一个谋士,亲身经历了赤壁这一战,你有什么话要对曹操说,请给他写一封信,谈谈你的看法。

  或者请你以21世纪小学生的身份向三国时代的曹操写一封信,谈谈你对这场战役的认识。也可以设想曹操当时在打了败仗之后,在向全军大会上,会如何向他的将士们本次战役。请你选择一种情景写下来。

  于是学生把阅读课文后的感悟与看法流诸成了以下的文字:

  1、致曹丞相的一封信

  曹丞相:

  您好!

  自从赤壁之战吾军被吴、蜀以3万败80万之后,汝可安好?此役,我军大败之因,吾了以下几点:

  其一、此次周瑜联合孔明敌我,我军自智斗不过其也;

  其次、此番黄盖使出苦肉之计,周瑜又假冒蔡、张二人,使汝将其二人斩之,我军武力大打折扣;

  其三、我军刚以少胜多败袁绍,而汝太轻敌也;

  其四、大战之日,东南风大作,火势才得以蔓延,可谓“天败汝也”。

  但此役尽为一教训,而后诸如此类之战仍有许多,汝万不可轻敌,亦勿须自卑,毕竟“胜败乃兵家常事”。汝做为一乱世枭雄,万不可轻易放弃。

  祝我军早日完成统一大业。

  谋士徐玮琎奉上

  公元332年

  2、曹操在败仗会的

  各位将士们:

  大家好。

  这次赤壁之战,我们不但没有取胜,而且伤亡惨重。但失败是成功之母。经过这次教训,我也吸取了许多经验。归纳起来主要以下几点:

  第一,是我太骄傲了,因为上次官渡之战的胜利就骄傲自满,轻视了对方的.实力。现在80万大军惨败在3万小数下,真是惨痛啊。

  第二,是我太异想天开了,这也是骄傲引起的。黄盖是周瑜手下的一名老将,向来对国家忠心耿耿,他怎么会轻易投靠我军呢?

  第三,一个大错,就是我错杀了蔡瑁。如果我当时没有杀他,让他继续帮我练水兵,也不会造成今日我军死伤惨重。

  从今天起,我军要重新整顿兵力。以后,一定能完成统一大业。

  (呼号)曹军必胜!曹军必胜!

  3、一个小学生写给曹操的信

  孟德大将军你好:

  我是21世纪的一个小学生,是《三国演义》的忠实读者,在阅读三国的历史时,晚辈十分佩服将军的聪明过人,官渡以少胜多,使袁绍痛失颜良、文丑两员大将,谋士许攸也弃袁绍而去,最后将军大烧袁军粮库,袁军不战而败,这胆略令晚辈佩服之至。

  不过在阅读你与周瑜的赤壁之战历史时,晚辈有几个想法想与将军交流交流。一、将军应该知道轻敌是兵家大忌吧,那次黄盖来信,将军怎么会那么轻而易举地就相信了呢?你想,黄盖是孙权手下一员大将军,对孙权忠心耿耿,他们施行的那么一点苦肉计你怎么就看不出来呢?真是令人吃惊。二、让晚辈来分析一下这场战役中的各种因素吧。首先将军的兵士都是北方人,不识水性,而孙权军都是南方人,对水性了如指掌,虽说孙权军队才3万人,你军有80万人,可是,真打起来,你并不能占到什么便宜,你怎么就没有注意到这点呢?其次,那几天东南风很急,而且江面上波浪滔天,周瑜用火攻,恰恰是给你以致命的一击,这说明这一战周瑜军是经过了周密的安排的;第三,你军的船用铁索连着,想逃都逃不了,真是作茧自缚啊。因此,在晚辈看来,这场战役是你在错误的地点、错误的时间、错误的战略下打的一场错误的战役,实在令后人叹息。

  但你也给后人留下了活的战争策略,那就是以己之长,攻敌之短、知己知彼,正确决策、抓住机会,周密安排。不知将军是否有同感,也不知将军现在是否已经明白了其中的事理。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简析:

  课文写的是在圣诞节到来之前,小女儿金吉娅把应该给家人买礼物的钱买了一个洋娃娃,送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需要帮助的女孩。赞扬了金吉娅的爱心和她的善良品质。整篇课文处处洋溢着爱的思想、美的情感,时时闪烁着人文的光彩。

  教学理念:

  本课的设计重在凸现语文课的“文”味。“语文教学的目标,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字的技能。”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始终在“听、说、读、写”的活动中习得语文。让学生在“听说”实践中锻炼听说能力,在默读、朗读中走进文本

  走进人物的心灵世界,同时引导学生理解具体词语语句的“画外之音、言外之意”。

  学情分析:

  1.本文表现的是外国儿童的生活,文本中的援助中心、圣诞树及给予树等内容,学生不太熟悉。教师采用重点语句的理解,充分让学生感受。

  2.对文本中金吉娅的爱心和善良品质,学生基本能理解。而难点在于让学生通过文本的阅读,理解金吉娅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大家庭中,充分感受到了母爱和手足之情。教师采用鼓励学生在文本中发现“爱”,让学生在字里行间找到金吉娅所受到的爱。

  3.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情趣,他们一直在享受着被爱的甜蜜,但不太懂得去爱别人。本文的主人公金吉娅是他们的同龄人,她的行为最容易被同龄人接受,被模仿,因而要通过反复品味文章的语言来唤醒沉睡于他们心中的爱。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出10个生字组成的词语,正确地写出由12个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读懂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能从课文的重点语句中学会如何体会、感受、体验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

  2.学会积累好词佳句。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从课文中体会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关爱,懂得如何去表达对他人的关心和爱护。

  教学重点:

  通过妈妈感情的变化,体会金吉娅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是本文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是本文教学难点。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策略

  1.本文的教学将采用以读代讲,以读促悟的方法,让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一步步发现金吉娅身上蕴藏着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

  2.创设情境场。为学生创造了听、说、写的实践机会,从而感受语言学习的魅力和由此带来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导入谈话

  1.今天我看到大家晶莹莹的眼睛,让我感受到大家很幸福,但是你们知道吗?在我们身边还生活着一些非常渴望得到别人帮助的人,在她们的世界里,缺少着亲人的关爱,圣诞节来临之前,一棵援助中心的给予树,为他们架起了一座爱的桥梁。那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这篇课文,一起再来重温着爱的故事。齐读课题。

  2.学生:齐读课题。

  二、学生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读文悟情,探究释疑

  1.教师:读了课文,你的感受是什么?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

  2.让学生带着感受读一读 我紧紧拥抱着金吉娅。

  2.教师:妈妈此时的感受和你们一样,很激动,(板书)

  但是妈妈由始至终都是这种感情吗?

  3.教师:让学生找一找妈妈心情发生了哪些变化?

  用直线在课文中画下相关句子

  4.教师:一个叫金吉娅的小女孩在圣诞节到来之际到底送给了我们什么?让我们再读读课文,看看金吉娅送给了我们什么?

  学生: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5.学生质疑或教师提问:什么是如愿以偿?仁爱的意思是什么?

  学生:愿望得到实现。仁爱就是同情、爱护和帮助人。

  6.教师:文中哪些语句可以体现金吉娅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的品质?找出来,读一读。

  预设学生:

  句子1:妈妈,我拿着钱到处逛,本来想送给您和哥哥姐姐一些漂亮的礼物。后来,我看到了一棵援助中心的‘给予树’。树上有很多卡片,其中一张是一个小女孩写的。她一直盼望圣诞老人送给她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于是,我取下卡片,买了洋娃娃,把它和卡片一起送到了援助中心的礼品区。

  (1)小女孩有什么愿望?想想一下卡片上会写什么?

  (2)看到卡片上的内容金吉娅会想什么?此刻你就是金吉娅你心里会怎么想?

  (3)从金吉娅的做法中,你体会到什么?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句子2:我的钱就……只够买这些棒棒糖了。可是妈妈,我们有这么多人,已经能得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什么都没有。

  (1)体会省略号的作用。

  (2)你从金吉娅的所说所想中体会到了什么?

  (3)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7.妈妈听了金吉娅的话后,有什么变化?妈妈一开始就是激动高兴吗?

  学生:妈妈一开始很生气。

  8.教师:妈妈一开始为什么很生气?

  学生: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

  9.教师:沉默不语是什么意思?金吉娅为什么沉默不语?你体会到金吉娅在想些什么?把你的体会读出来。

  学生:一方面为没能给大家买到更好的礼物而难过,一方面她也害怕妈妈的责怪)

  10.教师:小组讨论,妈妈的态度为什么有这么大变化?

  学生:因为妈妈从金吉娅的身上感受到了她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

  11.教师:我们从金吉娅的身上感受到了爱,为什么金吉娅能够有这样的爱心、同情心?找出句子来说说?

  12.学生:(1)母子之爱

  (2)手足之爱

  13.教师:出示最后一句话,再读,体会句子的含义。

  14.是啊,在这个圣诞节中,金吉娅的一家分享着圣诞礼物。谁知道分享是什么意思?

  15.在这个圣诞节中金吉娅的一家仅仅分享了礼物吗?还分享着什么?还有谁也分享着?

  设计意图:借助对“给予树”形象的丰满,进一步丰富爱的内涵,课文中还有几种不易发现的爱,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一找。例如,“母子之爱”和“手足之爱”,母亲在家里并不宽裕的情况下,仍然给每个孩子钱让他们买圣诞节礼物,这是母子之爱的表现;妈妈听完金吉娅的陈述后,没有责备她,却为她的行为而感动,也是母子之爱的表现。买礼物前,孩子们“希望送出最诚挚的祝福,收到最甜蜜的笑容”,这是手足之爱的表现;买完礼物后,孩子们“你给我一点儿暗示,我让你摸摸口袋,不断让别人猜测自己买了什么礼物”,这也是手足之爱的表现。这两种爱,是为金吉娅对陌生人的爱做铺垫的,更衬托出金吉娅对小女孩的爱的可贵。同时我们也可以感受到,金吉娅的“给予”行为虽然源于她善良的本性,但和她成长在这样一个“爱”的家庭氛围中也有很大的关系。

  四、拓展延伸,爱意回荡

  1.假如你就是那个小女孩,你接到这盼望已久的礼物时,你会怎么想?

  把你想说的写下来。(时间允许,可在堂内解决)

  2.你觉得这棵给予树还给予了我们什么?它还可以叫什么树?

  3.其实在我们国家像这样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爱有很多很多,大家发现了没有?(时间允许,可在堂里解决)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9个生字。

  2、正确,较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词语的反义关系。

  学习重点:识字学习

  难点:较流利地朗读学习

  准备:音乐磁带学习

  方法:自主学习为主学习

  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1、讲一讲平时看到的认为美的或丑恶现象的例子。

  2、引导归纳,谈话导入

  二、朗读课文

  1、初读感知

  ⑴自读课文,圈出生字学一学

  ⑵朗读展示,把自己最喜欢的内容读给同伴听。正音,评议

  ⑶引读课文,感受词语的意思及反义词的特点

  2、再读入情

  ⑴把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⑵播放歌曲《爱的奉献》。

  ⑶讲讲身边助人为乐的'人和事。

  ⑷朗读单元引言

  三、指导认字

  1、小黑板出示相关词语,认读正音

  2、小组自学要求认识的字3、交流识字经验,发现识字方法

  四、熟读课文,巩固识字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巩固生字,会写8个字。

  2、流利地朗读课文。

  3、在识字,朗读的过程中,陶冶美好的情操,树立关爱他人的感情。

  学习重点:朗读学习

  难点:朗读感悟学习

  方法:朗读学习

  准备:田字格小黑板,生字卡片

  学习过程:

  一、复习回顾、复习字词

  1、抽读词语卡片,评议纠正

  2、多种形式读词语

  3、读其他生字

  4、组词,扩展说话

  二、诵读课文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诵读课文。

  1、同桌读

  2、自由选择伙伴读

  3、读给伙伴听

  4、自己小声读边读边品位课文的思想和韵味

  三、指导写字

  1、结合范写,观察字形

  2、书空,描红,临写

  3、展示,评议,提高四、扩展活动

  收集反义词,试着组成几句对子。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文本细读: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作者针对城市树木惨遭破坏的现象,以一份调查报告的形式,从现象、调查、分析、建议四个方面,有详有略、主次分明地进行了阐述。我们可以清楚地听到作者对破坏生态者深深的谴责和发出的爱护绿色家园的呼吁。

  课文起笔提及小树生长的自然环境还是非常不错的,这与“分析”中的“今年气候比较适宜树苗生长”相照应,也暗示出小树的死亡肯定另有原因。

  然而事情并不像预想的那样。在第二自然段的描述中,盛夏来了,小树却枯萎了。小树的生命状态与先前形成了鲜明对照:开始是“成活”了,现在却“枯萎”了,甚至成了一根木棍或被人锯断了。“怎么春天刚种的小树,这么快就死了?”这篇调查报告就是以这一问题为切入点,来贯穿全文的。

  在这两段短短的文字中,我们还可以体会到作者情感的变化:小树成活了,小作者“心里真高兴!”。从一个“真”字和句末那个重重的感叹号里,我们可以感到作者心里对绿色生命的珍爱、对勃勃生机的渴望。

  在“调查”中,作者简要介绍了自己的调查方法与调查结果。

  最后,小作者根据自己的调查情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列举出小树非正常死亡的若干原因。有理有据,真实详尽。

  在报告的最后部分,作者向园林部门提出了小小建议,向全社会发出了呼吁——“坚决制止毁树的不良现象”。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13个会认的字,掌握11个要求会写的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体会作者在进行调查时的情感变化。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继续学习从课文题目入手提出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留心身边事物,多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绿色生命的关爱之情。

  策略与方法:

  合作交流,读中感悟。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字、词典。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于课题处质疑,导入新课。

  1、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2、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提出问题,探究文本内容。让学生说说:“读了课题后,你想到了什么?想问些什么?”

  二、略读课文,粗知文章大意。

  1、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自由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喜欢的方式解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用课件出示文中的生词,指名读,开火车读。

  3、限时让学生读完这篇课文,思考:“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的?”

  三、再读课文,突破疑点。

  1、学生再读课文,要求一边默读、一边想:“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个方面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并鼓励学生主动与他人交流读书的感受。

  2、注意要引导学生紧紧抓住文本中具体的语言文字来谈感受、谈体会。切忌上成科学课或思品课。同时,本文提供给了学生一个写调查报告的文本范例。所以,在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学着运用。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认读本课生字卡片,组词,并说句子。

  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

  3、指导重点字的书写,如注意这四个字占格各有不同:“耐”左窄右宽;“垃”和“污”右窄左宽;“贩”则左右相同。

  4、引导学生们说说:“你还知道有哪些偏旁是这样的?”教师可告诉学生这是中国汉字的一种布势规律。

  五、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开展一次社会调查活动,做一份调查报告。

小学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欠、元、包等8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认钟、零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知道时间是不等人的,我们应珍惜时间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知道时间是不等人的,学会珍惜时间。

  教学方法:合作识字,自主、合作朗读。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出示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感知一分钟。

  同学们默读课文一分钟,老师来把握时间。

  二、初读课文。

  l.学生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圈出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又同桌互读课文,纠正读音。

  3.指名分自然段读,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习生字词。

  1.认读生字,读音指导。

  2.小组合作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叹、哈:都是四字旁。

  钟、迟、闹:都可以用熟字加部件来记。

  3.扩词,帮助识字。

  4.认清字形,指导书写。

  元、欠:上窄下宽。

  包:将巳写在勺内,写紧凑。

  钟、叹,哈:都为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迟:半包围结构,第四笔为点。

  闹:半包围结构,门里是市字,写时里面部分要写得紧凑。

  四、巩固练习。

  1.抽生字卡片,指名读。

  2.完成找找说说,看谁组的字最多。

  钅十中=钟 门十口=问 口十欠=吹 口十合=哈 井十辶=进 门十市二闹 尺十辶=迟)

  3.教师指名学生读读自己组的`字,并用这个字组个词,加深记忆。

  第二课时

  一、复习。

  l.指名读生字卡片。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二、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说说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闹钟将元元喊醒后,元元想再睡一分钟。)

  (板书:再睡一分钟)

  2.齐读第1自然段。

  重读一分钟,表现出一分钟的无足轻重。

  三、学习第2自然段。

  1.自由读这一自然段。

  (元元在路上遇到了什么事?)

  2他是怎么说的?

  (板书: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08-30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08-14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09-02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09-17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09-17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09-22

小学语文教案[经典]09-12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12-30

小学语文《泉水》教案01-10

小学语文教案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