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3-09-28 08:56:55 教案 投诉 投稿

中班教案锦集(10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班教案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教案锦集(10篇)

中班教案 篇1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复习6以内的数数。

  活动目标:

  1、通过猜猜,找找,拼拼等活动,让幼儿进一步掌握6以内的数数及认识数字。

  2、培养幼儿学数的兴趣,发展思维力。

  3、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4、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房子6幢。

  2、动物照片拼图每组一盒

  3、1---6的数卡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找房子

  1、师:花园里,有许多漂亮的房子,我带你们去看一看。(出示教具)数一下,这里共有几幢房子?(6幢,幼儿口手一致点数)

  2、师:这些房子都是小动物住的,它们告诉我,每幢房子的门里面都有一个数字,让我们来猜一猜,是什么数?a、红房子里是个比2大1的数,那是几?(3)猜出后请幼儿找出数字,放在板上,验证。b、绿房子里是1、2、3、4、5、6里面最小的一个数,那是几?(1)方法同上c、咖啡色房子里是排在4后面的一个数,它是几?(5)d、蓝房子里的数是1、2、3、4、5、6里面最大的一个数,那是几?(6)方法同上e、1到6这些数里面,还有哪两个数没有猜过?(4和2)紫色房子里的数比黄房子大,想一想,它该是数字几?(4)f、剩下黄房子里的数又是几啊?

  二、拼房子

  1、师:这些房子里住着哪些小动物?只要找到它们的照片我们就能知道了。

  2、教师示范拼照片。如:这张卡片后面有个数字4,再找一张后面有4个圆点的卡片拼在一起,翻过来,就是一张小动物的照片。那你们等会找的时候,一定要记住先拿数字的卡片,再去找几个圆点的`另外一张卡片拼在一起。

  3、幼儿操作。要求拼出动物照片后,马上用手遮起来,不要让老师看见,等会老师来猜。

  三、猜动物(二进制)师:我这里有三张小动物的照片,等会儿你们看看这些照片,有你的小动物就讲有,没有的讲没有,让我来猜猜看,你拼的是什么小动物照片,它是住在几号房子里的?

  四、送小动物回家 师:我们游戏做好了,现在该把这些照片送到它们家里了。

  1、让幼儿分别将照片按后面是数字几送到几号房子。

  2、请幼儿说说几号房子是什么颜色的,里面住着什么小动物。

  教学反思:

  本节课没有纠正幼儿说的内容的对与错。游戏有点复杂,幼儿的年龄太小,对于老师说的汉语有点难听的不太懂。教具不太吸引人。再上一次,我将准备一些更好的教具,更有趣的游戏。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箭头标记。

  2、知道箭头标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

  3、感知方向标记在生活中的意义,养成初步的方向感。

  4、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5、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老师乘电梯录像。

  2、关于箭头的运用的PPT课件。

  3、有箭头标记的实物(药瓶、口香糖等)。

  4、箭头图标卡片。

  活动重难点:

  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箭头标记。

  理解箭头标记的意义,有初步的方向感。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提示语:小朋友,你们坐过电梯吗?那今天老师要来考考你们了,老师带来了一段录像,看看录像里的我坐的电梯的方向是哪里的?

  2、幼儿观看完录像后提问: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幼儿讲述后小结:小箭头会说话。)

  (评析:此环节的活动取材于幼儿的生活,能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以拟人化的口语引导幼儿积极地投入到下环节的活动。)

  二、认识生活中的箭头

  1、提问: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箭头?它告诉我们什么?

  2、结合幼儿的回答点击PPT课件展示相应的'图标:

  路面:告诉我们方向;

  医院(安全出口):为我们的安全着想;

  信号灯:为我们的交通带来了方便;

  口香糖:告诉我们怎样打开包装……

  (PPT的展示能引导幼儿清晰、细致地观察画面,帮助幼儿回忆表述,并方便让幼儿进行归类与总结。)

  3、出示药瓶:为什么打不开?有几个箭头?(结合投影仪)应该怎么做?(同时告诉幼儿一个人的时候不要打开药瓶)

  4、出示老师找到的箭头(包装箱上、轮胎上、跳舞毯上等)引导幼儿了解生活中更多箭头的作用。

  5、小结:今天我们知道了,小箭头有的告诉我们方向,有的为我们的安全着想,有的为我们的交通带来了方便……有了小箭头可真方便呀!

  (评析:以日常生活中一直看到的箭头作为活动内容,幼儿通过说一说、看一看、做一做直观地知道了箭头的奇妙用处,较好地完成了活动目标2。)

  三、巩固对箭头标记的认识

  出示箭头图标卡片:

  1、引导幼儿边看图边做动作:老师还带来了小箭头,看看是什么意思呢?你能边看图片边来做做看吗?

  2、我们的教室里还有好多好玩的东西,请你和好朋友看箭头去玩一玩。

  (评析: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来表现箭头方向,在提高幼儿方向感的同时渗透了其他领域中的内容,并在游戏活动中加深对箭头标记的印象,愈教于乐,活动目标3也得到了达成。)

  活动反思:

  本活动是我根据社会活动《各种各样的标记》生成出来的,目的在于引导幼儿从对自己的小群体生活环境的关注,过渡到身边熟悉的社会环境及社会行为规范的认知。我为活动设定了三个目标,其中,目标1通过引导幼儿认知社会生活环境中常见的箭头标记,使幼儿进一步理解箭头标记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以及与人们的社会行为关系;目标2、3意在使幼儿初步形成的社会认知转化为一种社会行为技能,培养幼儿初步理解并遵守社会生活规则。

  整个活动我设计成了三个环节,在活动环节1中,我通过让孩子观看录像、给同伴介绍自己在生活中见到过的箭头,使幼儿在与同伴的交流、讨论中分享彼此的经验;在活动环节2中,我注意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幼儿学习的主动性,让幼儿在贴近生活的积极交往活动中,了解有关箭头标记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并总结了箭头标记的重要性,加深对箭头标记的理解,其中综合了语言、健康、社会与数学等方面的内容。这样的活动有效地调动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在看看、说说、听听的过程中完成了活动目标。

中班教案 篇3

  对活动素材的分析:

  《在农场里》的主题目标是1、观察比较,了解家禽、家畜不同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2、喜爱动物,有兴趣了解家禽、家畜和人们生活的关系。故事《小鸡叽叽》和音乐《小鸡出壳》是小主题《小鸡小鸭》中的一个素材点,说的都是小鸡从鸡蛋中孵化出壳、成长的一个过程,因此我们可以把这两个素材有机地结合,让孩子了解这个过程,观察小鸡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从而产生喜爱小鸡的情感。

  对幼儿的发展:

  小班时孩子了解了小鸡的名字、外形特征,尖尖的嘴巴、黄黄的毛等,但对于中班的孩子来说,仅仅了解小鸡的名字、外形特征已远远不能满足了。孩子对小鸡的出生、孵化等还是比较好奇的,根据《在农场里》的主题目标,我们可以让孩子对小鸡是卵生的,通过孵化才能出壳,出生时的形态、生活习性等有更多地认识,体验到鸡妈妈伟大的母爱,从而使他们更加喜爱小鸡。

  自己的设想:

  在活动设计中我把对小鸡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融入在每一个细节中,通过故事《小鸡叽叽》可以让孩子讨论,了解小鸡出生时的过程、形态,可爱的成长变化,体验妈妈的伟大(联系到自己妈妈)。通过音乐《小鸡出壳》来扮演小鸡,亲身体验,对这个过程加深了印象,进一步亲近了小鸡。

  活动目标:

  1、了解小鸡出生时的过程、形态,可爱的成长变化;

  2、喜欢小鸡,体验鸡妈妈爱小鸡的情感。

  重点:

  喜欢小鸡,了解小鸡出生时的过程、成长变化等。

  活动准备:

  课件、小鸡出壳音乐

  活动过程与价值分析:

  活动环节

  环节一

  出示鸡蛋,引起幼儿兴趣。瞧,这是什么?

  你知道,这里面有什么?如果鸡妈妈孵化,会有谁?小鸡长得怎么样的?

  对,这只鸡蛋里藏着一直可爱的小鸡,也藏着一个有趣的故事。认知鸡蛋,知道鸡蛋可以孵化小鸡,引起孩子听故事的兴趣环节二

  讲述故事——《小鸡叽叽》提问:鸡妈妈怎么孵化,小鸡是怎么出壳的?(温度、时间等),体验鸡妈妈伟大的爱

  小鸡叽叽在蛋壳里想做些什么事?小鸡看到外面的世界,有什么反应?

  小鸡是怎样长大的?(晒太阳、吃喜欢的东西等)(课件观看)通过故事,了解小鸡的孵化、成长的过程,体验鸡妈妈的伟大环节三

  歌表演:小鸡出壳1、欣赏歌表演第一遍

  师:今天我们也来做一只从蛋壳里出来的小鸡好吗?

  (1)蛋壳是怎么样的'?(圆溜溜的)

  (2)它可能会怎样出壳呢?(钻出圆圆的脑袋、胖胖的身体、小脚等)

  2、共同分解动作

  (1)随着音乐初步学唱学跳。

  (2)集体共舞,体验小鸡出壳,更加喜爱小鸡。幼儿扮演小鸡,亲身体验小鸡出壳、成长的过程,对小鸡孵化、成长的过程有了更深的印象,从而更加喜爱小鸡。活动后的反思:

  运用故事,了解了小鸡的外形特征(圆圆的脑袋、胖乎乎的身体等)、出生的过程(需要时间、温度孵化),体会到了鸡妈妈伟大的爱以及小鸡的成长过程(晒太阳、吃喜欢的东西)。还通过猜测小鸡在蛋壳中想些什么?来丰富故事的内容,孩子的想象比较积极,如:小鸡叽叽想知道自己的妈妈长什么样。小鸡叽叽想看看外面风景漂亮吗?小鸡叽叽想和好朋友出来做游戏等等。

  最后通过歌曲《小鸡出壳》,让孩子来做一只小鸡,亲身体验小鸡出壳、成长的过程,从而更加喜爱小鸡。孩子非常地开心。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游戏中发现不同的乐器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2.学习游戏玩法,听辩不同的音色做不同的.动作。

  3.能在活动中感受愉快的情绪。

  活动准备:各种小乐器

  活动过程

  1.教师逐一敲奏乐器并请幼儿说出乐器的名称。

  小朋友们,今天有许多乐器朋友来做客,你们猜猜看它们是谁?

  2.交代玩法:

  教师敲奏一个乐器,请幼儿用动作来表示这个乐器的声音。

  3.让幼儿学做游戏:

  先幼儿听辩声音来做动作。

  再让幼儿背对教师单靠听觉来做动作。

  最后请个别幼儿上来做游戏,感受游戏的快乐。

中班教案 篇5

  设计背景

  幼儿园的孩子们,对生活中各种各样弯弯的东西是熟悉的,也是他们感兴趣的,我想:怎样将抽象的弯弯与具体的事物相结合,让孩子在探索、交流、游戏中去感知各种弯,知道不同的弯有不同的名字?所以设计本次活动“从生活中引入,利用形象的教具帮助理解”,在层层递进的环节设计中来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

  活动目标

  1、认识特殊的弯:8字弯3字弯。

  2、观察发现生活中的弯,并尝试用自己的方法制造弯。

  3、运用肢体语言感受弯。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重难点

  重点:感知了解特殊的弯;

  难点:弯折电线创造性造型。

  活动准备

  各种带弯的物品。用来制造弯的材料。教具(电线围成的.蝴蝶和数字8)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

  1、引出弯

  2、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弯弯物品

  3、幼儿相互介绍手中的弯弯。

  4、送弯弯回家。

  二、基本环节

  1、认识特殊的弯。

  3字弯————教师出示教具蝴蝶(幼儿找弯,用手感受弯,用语言描述弯)

  8字弯————教师出示数字8

  2、制作弯

  3、作品分享(数码相机现场拍摄,大屏幕展示)

  4、身体部位上找弯(例如:眉毛、耳廓等等)

  三、结束环节

  身体造型表现弯(音乐舞蹈)

  活动延伸

  生活中细心观察,寻找更多的弯弯带到幼儿园和朋友分享。

  活动反思

  带领着幼儿进入了一个弯弯的世界中。在开始的时候,让幼儿面对各种物体,并引导他们去发觉和体验与之相关的造型、作用和乐趣,再让幼儿用他们熟悉的材料和方式去创造探索一个弯弯的世界。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学习按物体量的差异,进行正逆排序(数量7以内)

  2、能够独立的取放,操作材料

  活动准备: 1、高矮不等的花朵6个

  2、人手7个高矮不等的大树图片、空白纸一张(用于贴图片)、胶水、抹布

  活动过程:

  1、游戏活动

  ⑴引导幼儿观察人物队形①游戏师:今天我们来做个游戏,我请坐的神气的`小朋友上来做。(请5个高矮不等的幼儿上台)他们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呀?(高矮不同)②排队师:你们自己来排排队,看怎么样才能让队伍站的更整齐。

  下面的小朋友,谁来帮帮他们啊?

  你是怎么来帮他们排队的?你是怎么排的或你是按什么规律排的?(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

  ⑵各组活动师: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来比赛,看哪个小组排的好,排的快,还要说出你们是按什么规律来排的!

  起立,把小椅子塞进去,像早上出去做操一样排队,123组站在桌子后面,456组站在桌子前面,面对面站好。

  我数123,你们就开始排队,你们对面对都要看好的,看谁排的又快又好。

  2、介绍材料、幼儿操作活动

  ⑴请幼儿观察自己盘子里面的卡片师:那我们小朋友也来看看自己桌子上的卡片上有什么啊?

  有几个?那他们一样吗?哪里不一样?(高矮不同)

  ⑵学习按物体量的差异排序

  ①请幼儿按顺序给自己的大树朋友排队师:现在老师要请小朋友们给自己的大树朋友来排队,每人拿一张白纸,把自己的大树朋友排在白纸上,给他们来排排队。

  ②师:我请小朋友来说说看自己是怎样来给大树朋友来排队的?

  (教师请1~2名幼儿展示、介绍自己的操作结果,说说自己是按什么顺序给大树排队的。)

  ③引导幼儿进行逆向排序师:有没有不同的排法,用不一样的方法来给大树来排序?

  (展示用不同方法排序的幼儿作品)师:我们来看看他是怎样排的?这样排对不对?(从高到矮和从矮到高这两种方法都棒)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讲卫生、爱清洁、喜欢洗澡,初步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2、通过活动激发幼儿体验乐于帮助他人的乐趣。

  3、鼓励幼儿大胆讲述,用简短句讲出图片的主要内容,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重点:教幼儿在身体脏了或夏季出汗多的情况下,乐意洗澡,学会洗澡,知道洗澡会给人带来清洁、舒服的感觉。

  活动准备:故事《小猪变干净了》挂图五幅、脏娃娃或脏玩具若干。

  活动过程:一、导入部分

  “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故事,是关于小胖猪的,你们愿意听吗?”

  “想知道这只小胖猪的身上发生了什么事情吗?”直接引出故事《小猪变干净了》。

  一、基本部分

  (一)、欣赏故事《小猪变干净了》

  提问:1、朋友们为什么不愿意跟小猪玩了?

  2、小猪最后是怎么变干净的?

  3、小结:小猪不爱洗澡,浑身脏乎乎的,所以小动物们都不愿意跟它玩,最后在小白鹅的'帮助下,小猪变干净了,朋友们也都愿意跟它玩了,真喜欢像小白鹅这样愿意帮助别人的朋友。

  4、如果我们身边有位像小猪一样不爱洗澡,比爱清洁的小朋友,你喜欢跟他玩吗?那你会怎么做呢?

  小结:我们小朋友都应该愿意洗澡,洗得干干净净的,这样别人才愿意跟你玩,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成为爱洗澡讲卫生的好孩子。

  (二)、教师出示图片,边看图片边讲故事,引导幼儿讲述图片上的主要内容,动物对话,以角色游戏的方式请小朋友表演故事内容。

  (三)、谈话活动:你爱洗澡吗?是怎么洗的?需要什么东西?洗完后有什么感觉?小结:出汗或身体脏了的时候应该洗澡,要从头到脚洗得干干净净,之后,我们会感觉很舒服、很清爽。

  二、结束部分

  我帮娃娃洗澡

  (让幼儿帮娃娃或玩具洗澡,引导幼儿正确使用香皂,并注意不要把自己的衣袖弄湿。)

中班教案 篇8

  活动设计背景:

  本班有的幼儿在排队时特别活跃,不能快速进行排队,在排队行进过程中总是左右摇摆,使队伍歪曲,且学生在摆动过程中易摔跤,发生意外。

  活动目标:

  1、学会遵守幼儿上学规则,以及生活中的各种规章制度。

  2、为小动物的排队编号,试利用图片编故事。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遵守排队秩序,学会安全排队。

  难点:看图片编号,试编一个合乎情理的故事。

  活动准备:

  幼儿教学用书A 《排队买票》

  教学挂图《排队买票》

  活动过程:

  1 看挂图,看一看图片里有哪些动物?

  --- 小朋友仔细观察图中有哪些可爱的小动物?

  --- 小鸡、小狗、小猪、小兔、小松鼠、长颈鹿、小老鼠、大老虎

  2了解图中发生了什么。

  ---他们在哪里?干什么?

  ---游乐园,排队买票,去游乐园玩。

  3给小动物们编号。

  ---看小动物们排队,给队伍排号,看看谁排第几?小鸡是第几啊?

  ---第一。

  第二是……?

  ……

  ……

  --- 长颈鹿是第几呢?

  ---(七嘴八舌答案毫不统一)

  ---不知道了我们就一个一个数。(老师指学生数)

  ---1、2 、3 、4 、5 、6 、 7 。

  ---现在知道长颈鹿排第几啊?

  /---第7。

  ---最后一个是小狗。

  ---以后我们不知道数字后面是几了,就从头数一数,这样就知道了。

  再看图片说一说图片中发生了什么事?

  ---小狗要先买票,他欺负小鸡。

  ---那后来呢?

  ---长颈鹿把他调到后面去了。

  ---小朋友看图片讲一讲这个故事。(老师引导幼儿讲故事)

  ---听了小朋友的故事我们排队的时候可不可以插队?

  ---不可以,应该好好排队,一个一个地买票。

  教学反思:

  幼儿在学习中理解能力其实很高,有的超出了教师的设想,他们的心理在一定程度上较成熟。教师应考虑到目前儿童的认知水平,适当提高对幼儿认知水平的情景假设。使教学最大程度接近幼儿最近发展区。

  在教学过程中幼儿的回应出乎老师的意料,他们能准确把握课本中的'图片所的含义,并将其用语言表达出来。只有少数认知水平发展缓慢的学生不能及时了解课文的含义,在老师的引导下也能理解课文的内容,慢慢认识到课文背后的意义——遵守规则,不能随意破坏规则。从而教师引导学生遵守学校的规则,交通规则,以及一些约定俗成的规则习惯。

  通过本课程我应该及时纠正自己对幼儿认知水平的认识,针对本班不同儿童的发展设计课程,使每个儿童通过学习都有收获,有所发展。在教学中还应该加强教学组织策略的学习,使幼儿在学习中既能收获知识,又能收获快乐。

  以后再上本课我希望能在课程中加入一个排队的游戏,让幼儿能及时学以致用,同时在游戏中快乐成长。

中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启发幼儿的动脑筋的能力,能发现物体“站不稳”的原因。

  2)幼儿能尝试在操作中找出让物体“站得稳”的方法。

  3)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探索精神。

  4)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5)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活动准备:

  毛巾、卡纸等站不稳的物品,积木、纸盒、橡皮泥等站得稳的辅助材料。

  活动过程:

  (1)以情景引入课题,引起幼儿对问题思考的兴趣。

  师:今天宝宝商店请小朋友去帮忙整理各种物品,要求我们想办法使所有的物品都能稳稳当当地“站”在货架上。

  (2)引导幼儿观察发现物品“站”不稳的原因。

  引导幼儿观察发现物品“站”不起来或“站”不稳,并找出原因。如:布木偶因材料太软而站不起来

  (3)指导幼儿探索使物体站得稳的`方法。

  ⑴幼儿自由结伴,自选材料进行探索

  ⑵互相介绍和演示探索结果

  ⑶师生共同归纳物体“站”得稳的方法:

  ①增大接触面的方法:如筷子用橡皮筋扎一头,另一头撑成三角形。

  ②加重的方法:如把站不稳的空瓶子加水。

中班教案 篇10

  一、 活动内容:比较轻重

  二、 活动目标:

  1.感知物体的轻重,能用多种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正确运用“轻”、“重”表述物体比较结果。

  2.初步理解轻重的相对性,并按物体轻重进行正、逆排序。

  三、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已具备对轻重的初步认识。

  物质准备:

  (1)花片、积塑、石头、核桃、积木(2)幼儿天平人手一架;

  (3)排序板(4)花片、积塑、石头、核桃、积木图片人手一套

  (5)记录表幼儿人数一份(6)示范记录表二份

  四、活动过程:

  (一)学习比较两个物体的轻重,能正确运用“轻”、“重”词汇表述比较的结果。

  通过师幼互动游戏“抱一抱”,引导幼儿通过目测比较两个物体的轻重。

  (1)师:老师和小朋友,谁重?谁轻?为什么?

  (2)学习用“ ”符号表示物体轻重。

  师小结:我们用眼睛一看就知道了老师比小朋友重,小朋友比老师轻。

  (二)能用多种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

  (1)出示大袋和小袋,引导幼儿通过提一提比较两个物体的轻重。

  师:雷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两个袋子,小朋友猜猜,这两个袋子哪个轻?哪个重?

  小结:看来有时候眼睛看到的不一定准确,这时你可以用手掂一掂,再判断物体的轻重。

  (2)出示苹果和梨,介绍天平,通过工具称一称,比较两个物体轻重。

  师:雷老师还给小朋友带来了苹果和梨,小朋友猜猜,哪个重,哪个轻?(介绍天平)

  小结:比较物体的轻重有很多方法,可以用眼睛看一看,用手提一提,还可以用工具称一称。

  (3)幼儿操作,尝试用多种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

  第一组:乒乓球和实心球

  第二组:花片和积木

  第三组:实心球和绿球

  师:(1)请小朋友比一比它们谁重,谁轻?

  (2)你是用什么方法判断的?

  (三)比较和讨论三个物体轻重,初步理解轻重的相对性。

  师:(请出两个小朋友)(1)你们知道它们谁重?谁轻?你是怎么知道的?(幼儿讨论)那么老师和小朋友谁轻,谁重?

  (2)为什么一会儿说这个小朋友重,一会儿说它轻?他到底是重还是轻?

  (3)小结:看来这个小朋友是重还是轻要看它和谁比。

  (四)进行3个物体重量的正、逆排序练习。

  师:请小朋友根据我们三个人重量给它们排排队,怎样排呢?

  (五)提供材料(石头、积塑、花片),介绍材料的名称及操作方法。

  (1)幼儿操作,按照排队的顺序,用图片把它插在排序板上,师巡回指导。

  (2)师讲评幼儿操作情况。

  (六)自然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将5种材料(核桃、积木、石头、积塑、花片)投放到数学区让幼儿继续比较。

  活动反思:

  今天我执教的内容是省领域中下《比较轻重》。数学教学应当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以幼儿的实践体验为主线,通过体验生成,方法引入,推理,来展示幼儿比较轻重的思维过程,使幼儿获得数学思考的方法。由此我设计了:情境中体验、活动中探索、操作中提升这三个环节来构架起本课的教学过程。

  情境中体验:(1)老师和幼儿抱一抱比较轻重,一个生活化人情化的真实情境导入让全班的气氛顿时活跃了起来,孩子们的话匣子一下子就打开了,“小孩比大人轻,大人比小孩重。”’孩子马上从自己的知识储备中找到了问题的关键。至此,至此引入课题“今天我们就来玩比轻重的游戏。’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中班教学活动教案10-10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综合教案:舞龙_中班综合教案07-08

中班的教案11-05

中班教案03-01

中班教案(精选)08-31

(经典)中班教案09-18

[精选]中班教案09-18

中班教案【经典】09-22

中班教案(精选)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