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有多长》教案

时间:2023-03-30 09:30:46 教案 投诉 投稿

《铅笔有多长》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铅笔有多长》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铅笔有多长》教案

《铅笔有多长》教案1

  教学目标:

  1、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掌握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感受分米、毫米的实际意义,积累测量经验,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2、能根据情境选择长度单位,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体会单位的实际意义,初步发展估测意识。

  3、通过寻找生活中“1分米”、“1毫米”的事物,加强对分米和毫米实际意义的体会,并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练习。

  教学重点:

  通过测量活动,体验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

  教学难点:

  用分米、毫米表示物体的长度,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交流,复习旧知。

  1、猜测老师的身高。

  师:经过一个学期的共同学习,我们已经是老朋友了。现在,谁知道老师的身高是多少?大胆地猜一猜吧!

  学生猜测。

  师:我来告诉大家,我的身高是1米64厘米。

  (猜测教师的身高是我精心设计的与学生的课前交流,不仅能创设轻松融洽的课堂氛围,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而且学生在表述时会自然而然的用到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的知识,为下面的学习与探究进行铺垫。)

  2、回忆米和厘米

  师:老师的身高,用到了两个长度单位,是哪两个?(米和厘米)谁还记得米用哪个字母来表示?厘米呢?你们能用手比比一米有多长吗?那一厘米有多长呢?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说说,用手比一比。

  (由于本课必须在具有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知识基础上进行探索,所以我在介绍过自己的身高后,及时复习两个长度单位,开展“说”字母的表现形式,比长度大约有多长,想两者之间的关系,三个连贯的小活动,既避免学生在下一环节操作中的陌生感,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

  二、操作感知,探究新知

  1、测量吸管的长度。

  师:(出示吸管)小朋友们都有一根吸管,拿起来看一看,想一想,估计一下。吸管大约有多长吗?

  学生说说,并说明理由。

  师:我们估计的准确吗?用尺子认真的量一量。

  学生量一量,说说结果。

  (吸管是教师自制的学具,它们是统一长度单位10厘米。这是因为在备课时。我认为教材设计的第一次“让学生估测10厘米长的铅笔”不够现实,于是用自制的吸管代替。这样便于课堂操作,省去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更有效的节约了课堂学习时间。课程改革实验提倡的一个观点就是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教师既是教材的使用者,更是教材的创造者,把教材看作是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工具,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完全可以对教材进行再创造。)

  2、认识“分米”

  师:老师告诉你们:吸管的长度是10厘米,也可以说是1分米。10厘米就是1分米。分米可以用字母dm表示,1分米可以写成1dm。在你们的尺子上找出1分米长的一段,用手比一比。学生用手比一比。

  师:请你用手势表示出1分米大约有多长。你比得准确吗?可以把吸管放上去比比看,仔细看看并记住1分米有多长。闭上眼睛能想象出1分米大约有多长吗?想出来了再睁开眼睛用手势比给同桌看一看,互相用尺子量一量,看谁比得更准确。

  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请小朋友用眼睛仔细地找一找吧!看看自己的身体上、学习用品,也可以想想一些教室里的物品和家里的物品。

  (由于长度单位的认识、长度空间观念的建立,具有很强的抽象性,所以在认识“1分米大约有多长”的活动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活动时间,帮助学生建立1分米长度的空间观念。第一步,我先让学生估测吸管大约有多长,再用工具准确测量,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初步感知1分米。第二步借助尺子、吸管用手势反复比出1分米的长短,建立1分米长度的观念。第三步利用生活中的物品,加深对1分米长度的认识。)

  3、探究米、分米、厘米之间的关系。

  师:刚才,大家找到了那么多生活中大约是1分米的物品,那你能在米尺上找到1分米吗?找一找,米尺上从哪儿到哪儿是1分米?2分米从哪儿到哪儿?5分米呢?

  指名指一指。

  师:想一想,分米和米之间会有什么关系呢?请你们四人小组在一起讨论讨论。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通过指一指米尺上的1分米、2分米、5分米从哪儿到哪儿,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长度单位分米。

  在找的活动中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答案,从0—10是1分米,从30—40厘米是1分米,从15到25

  厘米也是1分米,不仅是数感的培养,更为学生创造了开放式探究学习的方式)

  4、认识毫米

  师:刚才,大家吸管测量得非常认真,现在请你们拿出一根较短的铅笔,用尺子量量铅笔有多长?

  学生量一量,汇报。

  师:刚才大家量的铅笔的长度有的是整厘米数,有的是几厘米多几小格,有的是几厘米少几小格,请你们看一看尺子,仔细数一数1厘米中间有几个小格?

  学生数数,说说。

  师:大家的意见不一样!老师把一厘米放大了,我们一块儿数一数,1厘米中间有多少个小格。

  多媒体课件展示动画,共同数出1厘米中间有多少个小格。

  师:1厘米中有10小格,谁知道每小格的长是多少?对每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毫米可以用字母mm表示,1毫米可以写成1mm,谁能说说1厘米等于多少毫米?现在,谁能再准确的`说出你刚才测量的铅笔有多长?

  学生说说。

  师:1毫米大约有多长呢?拿出1分硬币,先看一看硬币的哪一部分长度大约是1毫米?用尺子量一量看,你看得对吗?对,1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你能用手势比一比1毫米大约有多长吗?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住一分硬币,(平放)把硬币小心地取出来,看一看,1毫米大约有多长!

  (学生铅笔的长度是不同的,在学生动手测量发现不一定是整一数时,在内心能产生一种思索,需要用一个比厘米更小的单位来表示,于是就自然引出长度单位毫米。另外,学生有了“1分米”的知识作为基础,在认识毫米时,可以适当的缩短时间,使课堂节奏有松有驰。课改后,要求教师对每一节课的设计要有弹性,根据课堂进程,及时变化。由于可能有部分学生课前就知道一些毫米的知识,在介绍毫米时,要根据当时孩子们的状况及时调整,学生可以自己认识的事物教师不要越俎代雹。)

  5、小游戏:“神奇的手指”

  师:刚才,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下面,我们做个小游戏,好吗?(好)请把学具轻轻向前推!游戏的名字是:神奇的手指。注意听清要求:仔细看老师的手指,先闭合,然后慢慢张开。如果你认为手指之间的长度大约是1毫米、1厘米、1分米,就及时喊停,看谁观察得最仔细,估计得最准确。

  教师手指闭合,学生估测,教师注意用工具检测学生估计得是否准确。

  请同桌的两个同学互相玩游戏,注意用工具及时检验你估计的长度是否准确。

  (当学生情绪渐落到低潮时,教师要注意设置一个或多个情景活动,进一步调动学生,来形成一个新的学习**。在认识了两个长度单位后,由于学具较多,学生又有爱动爱摸的天性,部分学生可能会产生一些浮躁的情绪。让学生收拾好学具,用动感的小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仅能巧妙地调控课堂,更是对所学的长度单位的系统整理。)

  三、回顾整理,交流收获。

  师:大家游戏玩得真开心,下课以后,大家还可以继续玩!现在,注意看黑板,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汇报

  四、实践应用,巩固反馈

  1、判断。

  师:利用我们学过的知识,可以解决很多生活中的问题。下面,让我们判断,这些话说得对吗?

  数学书厚约5毫米。一拃长约10分米。

  小红身高138厘米。课桌高约7厘米。

  1棵大树高5分米。跳绳长2毫米。

  2、估一估,量一量。

  除了判断别人的话是否正确,我们还可以测量自己喜欢的物品。

  多媒体课件出示表格及要求。

  选择自己喜欢的物品先估一估,再量一量。

  学生动手量,全班交流。

  (数学来自生活,自然最终也要回到生活中去。在孩子们掌握了本节课的内容之后,我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物品进行估计和测量,将数学知识运用在自己的生活中。这样有利于孩子们进一步培养长度观念,而且也让孩子们对数学更加有兴趣。)

《铅笔有多长》教案2

  教学内容:

  新课标北师大版第四册铅笔有多长;教材P40、P41。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铅笔长度的活动,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实际测量,学习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3、通过“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

  教学重点:

  实际感受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学习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1分米、1毫米的认识,“估一估”实物的长度。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米尺、1分硬币、10厘米铅笔若干(按小组分)。

  学具:学生直尺、长约1分米、1毫米的物品。

  教学过程:

  一、谜语引入

  身穿花衣裳,个子细又长。写出漂亮字,需要它帮忙。请同学们快快猜一猜,它是谁呢?

  铅笔不仅仅可以写出漂亮字,还可以帮我们学习数学知识呢?这节数学课我们一起测量铅笔有多长。我们已经学过哪些有关长度单位,用手势比一比,1m、1cm大约有多长?

  二、探索分米

  1、估:老师给同学们发了1支铅笔,请你估测这枝铅笔有多长?说说你是怎样估测的?(听取汇报)

  2、量:同学们估测的结果不一样?怎样才能得出准确的结果呢?请你们用直尺量一量这支铅笔的长度,边量边说一说你是怎样量的?(抽生一边汇报,一边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

  3、知:你们知道吗?10厘米的`长度还可以用1分米表示,即1分米=10厘米,分米是比厘米大一些的长度单位,用字母dm表示,即1dm=10cm。

  4、比:在直尺上找出1分米的长度,用手势表示出来?我们的身体是一把尺,从中指尖开始量手掌,到哪儿长1dm,再用手比一比。

  5、找:找一找教室中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是1分米?

  6、小组活动:(1)在米尺上找出1分米的长度,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2)用长1分米的铅笔去量1米的长度,能量几次?你知道了什么?

  揭示:1米=10分米1m=10dm

  7、老师给你们准备的铅笔是你们丢掉的,为自己算一算,每人丢一分米长的铅笔,10人丢了多长的铅笔?全班50人,共丢了多长的铅笔?大约有几个小朋友那么高?多浪费呀!希望同学们爱惜学习用具,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三、自学毫米

  1、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铅笔,用认识分米的方法:估、量、知、比、找去认识新的长度单位,遇到困难时,请书这位好朋友来帮忙,自学书40页(2)部分内容。比一比,谁学得最认真,自己学到的知识最多?

  2、听取汇报,质疑。

  3、课件演示,得出1厘米=10毫米,即1cm=10mm。

  四、尝试练习

  1、游戏:用手势比一比下列长度:1米、1毫米、10厘米、1厘米、1分米、10毫米、10分米。

  2、课件出示:(1)填出适当的单位。(2)解决问题:小猴一家比身高。

《铅笔有多长》教案3

  〖教学内容

  北师大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铅笔有多长》

  〖教学目标

  1.在实践活动中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

  2.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了解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

  3.在活动中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4.发展估测意识,提高估测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概念。

  2.理解掌握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

  〖教学具准备

  课件、尺子、学具、铅笔、A4白纸

  〖教学设计

  (一)认识分米

  1.设置情境,质疑导入

  (1)请同学们猜测老师的身高。(表示身高时用到了米和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

  (2)用合适的单位填空。课桌高7()。(用m和cm填都不合适,激发学习需要。)

  2.独立探索,发现新知。

  (1)汇报交流,引导学生想像:如果有一个比厘米大而又比米小的长度单位就好了。

  (2)小组讨论:这个单位规定为多长合适?学生讨论。(得出以10厘米为一个单位比较好。)汇报并说明理由,从而引出分米。分米可以用字母dm表示,1分米可以写成1dm。

  (3)在尺子上找到1分米(不一定从0刻度开始)。你的尺上一共有几个1分米?同桌互量从手腕到指尖有多长;量一量,估一估,身边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用手势分别表示出1分米、2分米的长度。

  (4)讨论米、厘米、分米之间的'关系。(板书)

  3.对儿歌:巩固。嗨嗨,让我们大家来比一比,比什么?比比米(分米、厘米),一米(分米、厘米)到底有多长?1米(分米、厘米)大约有这么长。(学生用手势表示)

  (二)认识毫米

  1?设置情境,质疑导入。

  (1)帮助淘气量一量他的铅笔有多长。(尺子上的1小格表示什么?)

  (2)学生动手操作,测量铅笔的长度。(课件演示测量结果的放大图--6厘米3毫米。)

  (3)看到这个测量的结果,你想说些什么?问些什么?(引导学生质疑:格尺上的1小格表示什么。)

  2?自主探索,发现新知。

  (1)教师或学生讲解:格尺上的1小格表示1毫米。

  让学生拿出手中的尺子找到1毫米。(使学生了解:尺子上任意1小格都是1毫米。)用一个字概括出1毫米的特点。(小、细、短)

  (2)在学具袋中找到长度、宽度或厚度是1毫米的物体。(如:一块七巧板的厚度)

  用手势表示出1毫米的长度,怎样验证手势是否准确?(用拇指与食指轻轻捏住厚度是1毫米的物体,再用另一只手将其取走,拇指与食指之间的空隙大约是1毫米。)

  (3)生活中你在哪儿听说过毫米这个词?(课件演示:近10天降水量分布图、蜂鸟图、35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图、世界上最薄的手机图和最薄的笔记本电脑图、眼睑及脚底皮肤的厚度比较、手指甲及脚趾甲生长速度比较等。)

  (4)知道1厘米=10毫米。

  (课件演示)淘气和笑笑为了1厘米长,还是10毫米长这个问题而争吵。数学博士认为:1厘米与10毫米同样长。

  为什么数学博士要这样说呢?听了他的话,你明白了什么?(引导学生理解:1厘米=10毫米;进行长度比较时,不仅要看数字,还要看长度单位。)

  自己在尺子上数出10毫米。

  (三)复习巩固,应用提高

  1.估一估,量一量。

  2.看图说出回形针和课本的长度。

  3.画出折出宽度为30mm,2cm,5mm,1dm的长方形。

  4.淘气的日记

  (1)20xx年9月11日星期四天气:小雨

  今天早晨,我从2分米长的床上爬起来,来到了卫生间,拿起1毫米长的牙刷刷完牙后,急急忙忙地洗脸,吃早饭。学校离我家不远,大约有90厘米,上学路上我看见有一棵高2厘米的树被风刮断了,连忙找来了一根长1厘米的绳子把小树绑好。我跑步赶到学校,看到老师已经在教室里讲课了,我赶紧从书包里翻出1毫米长的钢笔和4米厚的笔记本,认真地做起笔记。

  改正用错的长度单位。淘气有没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2)20xx年10月14日星期二天气:晴

  下课了,我发现教室里的一块玻璃坏了,于是,我赶紧量好玻璃的尺寸记下来,让爸爸帮我们重新安好。可是,爸爸拿着玻璃来到学校时,却安不了,这是为什么?我该怎么办?

  学生讨论,分析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忘记加上窗框的宽度。)

  (3)20xx年10月29日星期三天气:晴

  今天,老师给我们出了几道题,可是,我怎么想也做不出来。我想,老师大概出错题了吧?请大家帮我看一看。(思考题,不作全班要求。)

  1()-9()=1()1()-59()=1()1()-99()=1()1()-999()=1()

  5.手指游戏

  (1)教师边说边演示:手指兄弟亲又亲,大哥挂帅高高站,二哥是首我是尾,我是小弟表毫米,米到毫米记得牢,手指叉开表进率,相等空间代表10,大哥二哥有秘密,等待我们去揭密。

  (2)学生互相动手表演。

  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大哥二哥到底有什么秘密呢?明天我们就一起来揭密。

  (四)全课小结,拓展延伸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想了解哪些数学知识?

《铅笔有多长》教案4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测量,了解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2.通过测量铅笔长度的活动,知道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

  3.通过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发展估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

  了解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疑

  1.我们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

  米(m)厘米(cm)

  2.用手比一比1米和一厘米有多长?

  3.你能正确使用这些长度单位了吗?

  (1)房子高约4();(2)一支铅笔长18();

  (3)米尺长100();(4)课桌高约7();

  二、互动解疑

  1.认识分米

  (1)猜一猜课桌高约7什么呢?

  板书:分米dm

  (2)探究分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你对分米还有哪些了解?

  1分米=10厘米1dm=10cm

  (3)剪一剪,1分米到底有多长?你能从纸条上找出1分米,并把它剪下来吗?

  (4)想一想,周围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为1分米?

  (小棒、光碟盒的'长度……)

  (5)我们的直尺的长度大约是几分米?(2分米)

  2.米与分米之间的进率

  (1)请同学们在米尺上找出几个1分米,并汇报

  0——10 10——20 40——50 90——100

  (2)1分米与1米之间的关系

  ①在米尺上数出1米里面有10个1分米,1米=10分米。

  ②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100厘米里面有10个10厘米

  所以1米=10分米1m=10dm

  3.认识毫米

  (1)请你先估算一下数学课本的长、宽、厚大约各是几厘米?

  (2)讲述:当不够1厘米时,为了测得更精确,我们要用比厘米还小的长度单位:毫米。

  ①关于毫米,你都知道些什么?

  1厘米中间有10个小格,每一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所以1厘米=10毫米1cm=10mm

  ②建立1毫米的表象

  A:一张IC卡,先估一估,再量一量它的长、厚度。

  B:课堂练习本,先估一估,再量一量。

  4.阶段性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个新的长度单位“厘米和分米”,现在我们一共认识了四个长度单位,今后我们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可以用米、分米、厘米作单位。如果测量比较精确,我们还可以用毫米,这些长度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1米=100厘米1分米=100毫米1米=1000毫米

  三、实践运用

  1.填一填

  2dm=()cm 70mm=()cmm 800cm=()m

  6m=()dm 80cm=()dm 3m=()cm

  2.画线段

  ①20mm ②3cm5mm ③2dm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练习本的长约();课桌宽约();一栋楼高();

  数学书厚5();小亮身高135();课桌高9()。

  四、总结评价

《铅笔有多长》教案5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42、43页《铅笔有多长》――分米和毫米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测量铅笔有多长的活动,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了解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估、量活动,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动手操作能力和估测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实践活动中学数学、做数学、用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重难点

  重点:实际感受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学习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提高估测能力。

  难点:建立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的表象。

  四、教学准备:

  2分钱硬币、直尺、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谜语:身穿花衣裳,身体细又长。写字和画画,都要用到它。(谜底:铅笔)

  引入课题《铅笔有多长》(板书)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分米

  (1)教师出示一枝10厘米长的铅笔,让学生测量。

  (2)教师讲授10厘米还可以用1分米来表示,即1分米=10厘米,分米用字母dm来表示,1分米=10厘米还可以写1dm=10cm。

  2、认识毫米

  (1)建立1毫米的表象

  1)让学生先估自己最喜欢的铅笔的长度,再测量。

  2)当学生发现测量结果不是整厘米数时,引导其说出具体是几厘米多几小格,并问每一小格是多长。

  3)教师讲授毫米可以用字母mm表示,1毫米还可以写成1mm。

  4)借助2分硬币启发学生用手势表示出1毫米,让学生亲身体验1毫米的长度。

  5)请学生在自己身上或身边寻找长度是1毫米的物体。

  (2)了解毫米和厘米的`关系。

  1)让学生观察直尺并思考:1厘米中间有几个小格,1厘米等于几毫米?

  2)通过多媒体课件模拟放大镜把尺子放大,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在1厘米的中间有10个1毫米的小格,1厘米=10毫米,即1cm=10mm。

  3、引导小组研究、讨论米、分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其中米和分米之间的关系作为重点。

  4、填一填,说一说。

  (三)巩固反馈,学以致用。

  课后习题练习。

  (四)全课小结,交流评价。

  1、师生交流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适当加以补充。

  2、观看《钱市胡同》的视频。

《铅笔有多长》教案6

  昨天我执教了《铅笔有多长》这一课,课下后有如下一些思考。

  《铅笔有多长》这一课,目的是让学生认识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建立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观念,并且体会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这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并为学习千米作准备。同时这部分知识对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来说也是个难点,极容易混淆。我根据新课标的精神,抓住教材的实质,精心地设计了教学过程,使其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1、 让数学与生活紧密结合。

  教学设计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现实的理解水平,还要抓住学生心理、思维的形象性、直观性特征,在创设情境以及教学过中,要贴进学生的生活,注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同时还要注重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去观察、操作、思考,从而获取知识。

  本课从估计老师的身高,到动手测量铅笔的长度,测量铅笔盒的长度,还有测量1分钱硬币的厚度,课桌的高度等等,都为学生建立长度的观念打下了牢实的基础。

  2、灵活地去处理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合理地安排教学层次、设计教学过程。

  遵照教材所提供的课题,适当地调整了教学内容的编排顺序,使教学环节衍接更合理、自然。在教学时我让学生先认识毫米,能与教材所提供课题结合的更巧妙和紧密。对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更有帮助。

  3、精心设计教学活动。

  新的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同时注重学生的活动体验。因为学生在活动中脑、手的结合能促进思维的发展,合作、自主性的学习又能促进个性的发展。我让学生多次在合作中操作和探究,讨论和交流。如:观察、探究直尺厘米间的`小格的长度、数量,测量铅笔长度、橡皮长度、课桌高度,一分钱硬币的厚度,在米尺上每1分米处系绳等等,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发现和理解,从而把握米、分米、厘米、毫米间的关系。

  总之,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过程的设计、学习活动的编排都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这是新的课程理念所提倡的,也是我们每个人要认真领会和遵循的,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真正地充满活力。我也坚信我将继续为我的学生们奉献我的活力和智慧。

《铅笔有多长》教案7

  1、经历测量身边常见物品长度的具体活动,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体验学习毫米、分米的必要性以及它们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2、借助直尺感受1毫米、1分米的长度,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3、通过估一估、量一量、想一想、演一演等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估测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类推能力、合作意识以及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材与学生分析:

  本节课是以厘米这个长度单位为纽带,将米、分米和毫米联系起来。借助测量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表象,认识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教材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多种活动,建立丰富的表象,逐步形成空间观念。让学生通过观察、数一数尺上的刻度,动手量一量,用手势比一比,动口说生活中的实例等多种活动,感知、体验、建立丰富的表象。让学生在进行估测、实际测量比较、验证的过程中强化表象,从而逐步形成空间观念。每次测量时,都要先估计,再测量,让估测活动贯穿于整个测量过程之中。

  学生对测量的方法已经掌握,有一定的用直尺测量的能力。对毫米和分米虽没有正式的接触,但在生活中对毫米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由于生活中学生缺乏测量物体长度的经验,又很少用到分米、毫米这两个长度单位,所以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表象很难建立。

  设计思路:

  鉴于学生的认识,课堂上教师应尽量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合作探究来解决问题。培养他们在学习中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以及学会学习的能力。结合学生的动手操作,充分调动起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每个学生都融入其中,体验到动脑的乐趣。这也就是让他们先自己探索获取信息的一种途径,同时也培养了合作意识。教师从旁引导,走出关键的一步,其余交由学生尝试完成。

  教学策略:

  本课时的一个教学难点就是学会正确测量,为了突破这个难点,让学生自学,然后,分组测量物体的长度,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估测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类推能力、合作意识以及数学学习的兴趣。单位化聚也是本课时的难点,先让学生完成练习,再讨论单位化聚的规律,突破了这个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能在具体的情境中估计并测量物品的长度。

  2、难点: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资源:

  两人一把米尺,直尺、借书卡、1元硬币、一张光碟。

  教学过程:

  情景引入:

  老师带来了你们的两个老朋友,大家想知道它们是谁吗?出示米和厘米并贴在黑板上。问:这两个老朋友能帮助我们做什么?这是长度单位家族中的两兄弟,米和厘米用什么字母表示?你能用手比画出1米和1厘米的长度吗?(学生比画)

  同学们还想认识多几个长度单位朋友,帮助我们测量物体长度吗?下面来进行一个小组比赛,在比赛中认识长度单位朋友。

  设计思路:

  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无处不在,我们应该和它们成为好朋友。

  一、活动一:估一估、量一量。

  (要求:合作把结果填在表格中,同时不影响其它小组的思考,最后小组评比出优秀成员)

  1、我们还学过了用尺子量物体或线段的长度,同学们还记得测量的方法吗?下面我们来个小比赛,看谁能准确地测量出这三条线段的长度,不过老师有个小要求:就是在测量每条线段之前,先来估计线段的长度写在()里,再用尺子进行测量,看你的估计和实际测量是否接近。在测量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可以在小组内交流。

  2、学生活动:测量线段。

  3、汇报发现(出现不够整厘米数怎么办?)

  导入:第三条线段比2厘米多出了5个小格,但是又不够3厘米,我们写2厘米或3厘米都不太准确,有办法解决吗?(用毫米表示)

  板书:毫米mm

  4、揭示长度单位:毫米

  同学知道得真多!你能汇报你的发现吗?(由学生说出:当

  不够1厘米时,为了测量得更精确,我们要用到比厘米还小的长度单位:毫米,如果学生不能说出,由老师引导)。

  二、自行探究,建立模型

  活动二:找毫米

  1、感知毫米

  1mm到底有多长呢?(课件演示)

  板书:1厘米=10毫米

  小结:量比较短或者比较精确的物体时,我们需要用到毫米,直尺上任意1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

  2、由于毫米非常短,你能借助铅笔进行比画,在尺子上找出1mm有多长,告诉你的同桌吗?

  3、请找出3mm的长度与同桌互相判断找对了没有。再找5mm,8mm呢?你能找出10mm的长度吗?你有没有发现什么?

  板书:1厘米=10毫米

  1m=10mm

  4、1厘米等于10毫米,那么2厘米等于多少毫米呢?3厘米?

  5、动手测量,再次感受毫米的长度。

  请每组的组长从学具盒中迅速地拿出(借书卡、1元硬币、光碟盒等)放在桌面上,组织本组同学先估一估每种物品的长度大约是多少?再进行测量。

  设计思路:让学生对一个物体的长度提前有一个不具体的感官认识,同时也培养学生初步的估测、测量能力,体验学习毫米、分米的必要性以及它们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合作精神)

  名称

  我的估计

  我的测量

  借书卡厚度

  1元硬币厚度

  1张光盘厚度

  三、活动三:找分米

  1、引入:除了米和厘米外,我们今天又学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毫米。量比较短或者比较精确的物体时,我们需要用到毫米,那如果要测量书桌面的长,我们选择毫米做单位,大家认为合适吗?有更好的选择吗?

  测量稍长的物体时,我们用分米做单位会比较方便。

  板书:分米dm

  1、1dm到底有多长呢?(课件演示)

  板书:1分米=10厘米

  1dm=10mm

  2、用手比画出1分米大概有多长。

  3、1分米=10厘米,即10厘米就是1分米,你能找出1米有多少分米吗?请四人小组在米尺上找一找。

  4、介绍1柞和中指尖到手臂肘窝的长度。

  5、闭眼回想四个长度单位有多长,再听老师口令比画它们的长度。

  四、活动四:说一说、排一排、选一选。

  1、说一说:我们一共有几个长度单位朋友了?

  2、排一排:请四个学生扮演长度单位家族中的几兄弟,让学生把他们从大到小排一排。

  3、选一选: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练习本长约2()课桌宽约4()

  一栋楼房高24()数学书厚约5()

  小亮身高是135()一把直尺长约20()

  4、下面的说法对吗?说一说你的理由。

  跳绳长2厘米

  课桌高7米

  粉笔长75分米

  五、活动五:说一说,评一评

  1、你有哪些收获?

  2、你觉得本节课哪些地方最吸引你?为什么?

  2、估一估,量一量。小组评价(在选中的脸旁边打:)

  名称

  我的估计

  我的测量

  借书卡厚度

  1元硬币厚度

  1张光盘厚度

  3、选一选:小组评价(在选中的脸旁边打:)

  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毫米、厘米、分米、米)

  练习本长约2()课桌宽约4()

  一栋楼房高24()数学书厚约5()

  小亮身高是135()一把直尺长约20()

  4、下面的说法对吗?说一说你的理由。

  跳绳长2厘米

  课桌高7米

  粉笔长75分米

《铅笔有多长》教案8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铅笔长度的活动,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实际测量,学习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3.通过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

  教学准备

  教具:米尺、1分硬币、钱币若干(按小组分)。

  学具:学生用尺、长约1分米、1毫米的物品。

  切入举偶

  谜语引入。

  身穿花衣裳,

  个子细又长。

  写出漂亮字,

  需要他帮忙。

  同学们开动小脑瓜,快快猜一猜,它是谁呢?(铅笔)

  对了,这节课我们一起量一量铅笔有多长。(板书课题)

  对话平台

  玩中学

  一、认识分米。

  1.估一估。

  先利用已有经验估一估,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

  a)课前老师在每个学习小组的书桌里悄悄地放了一支铅笔,赶快把它找出来,放在桌面上,请同学们睁大眼睛,结合已有的测量经验估测一下,这支铅笔有多长,填在书中表格中。

  b)交流、汇报。说说你是怎么估出来的。

  2.量一量。

  在估一估的基础上进行实际测量,验证估测结果。

  (1)看来同学们估的长度都不一样,要想知道这支铅笔到底有多长,你能想出有根据的好办法吗?(用尺子量)

  (2)动手实践。亲自用尺测量铅笔的长度,并把结果填在书中的表格里。

  (3)汇报结果。验证于估测的差距。

  3.说一说。

  通过交流,熟练掌握1分米的实际长度以及分米与米、厘米之间的关系。

  (1)你们知道10厘米是多长吗?用手表示出长度来。

  板书:10厘米就是1分米。

  (2)介绍分米。

  分米是比厘米大一些的`长度单位,在国际上可以用符号表示出来,谁给大家讲一讲。(指名介绍)

  分米、厘米之间的关系你们会用符号表示出来吗?指名上前写,其他同学在笔记本上完成。

  全班齐读公式。

  (3)活动。

  a.让我们用分米为单位量一量教室里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b.再拿出格尺,快速找一找从哪儿到哪儿之间的距离也是1分米?

  c.指名汇报。

  (4)观察直尺,然后讨论出米、分米、厘米之间的关系。

  汇报、板书、齐读。

  二.认识毫米。

  1.量一量。

  引导操作,设下疑问。

  每个人的书桌上都有橡皮,请你用直尺量一量橡皮的长度是多少?

  用厘米做单位量出物体的长度,有时不是整厘米数,因而得不到准确的结果。

  要想比较准确地量出物体的长度,你们有什么办法?

  那么谁知道比厘米还小的长度单位是多少?

  2.议一议。

  让学生尝试探究新知,牢固地建立起新的认知结构,形成表象。

  (1)1毫米到底有多长?它与厘米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我们一起在观察和操做中获得这些知识。

  (2)观察直尺,完成表格,然后讨论厘米与毫米的关系。

  (3)指名汇报。

  3.说一说。

  进一步加深对毫米的认识。

  请大家继续观察直尺,1毫米到底有多长?估计一下桌面上的学具,哪一个厚度大约是1毫米?再动手量一量,检验一下你的判断准确吗?

  2.量一量。

  解决疑问,让学生真正感受毫米的作用。

  大家已经认识了毫米这个长度单位,现在我们以毫米为单位再量一下橡皮的长度。

  这次量的结果与开始比,哪一个数据更准确呢?

  学中做

  1.完成练一练的第1题。

  请同学们先估一估,再量一量。比比看,谁估测的最接近?

  2.完成练一练的第2题。

  可充分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同桌互检。在做前,教师要给予适当提示:画线段时勿忘记画出两个端点。

  3.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4.在( )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3.判断

  4.请为同一种物体选择不同的单位。

《铅笔有多长》教案9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四册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的活动体验1dm和1mm的长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动手能力;

  2、初步理解1dm、1mm、1cm、1m之间的关系;

  3、通过估、量的活动,发展估测能力。

  教学过程:

  活动一:认识分米

  (一)估一估,量一量

  1、今天学习一个新的单元测量。图上这支铅笔,你有什么办法,说说这支铅笔有多长?

  2、你估计它有多长呢?把你估计的填在表格里。你怎么估计的?

  3、量量看吧,把你量的结果也填在表格里。

  4、量得铅笔有多长呢?

  5、10厘米还有个名称是什么?

  对!10厘米就是1分米。也可以反过来说,1分米等于10厘米。用字母表示就是:1dm=10cm

  (二)找一找

  1、在尺子上找找10厘米,用手比划一下,看看有多长?这么长就是1分米。

  2、在尺子上找其它的1分米。

  3、画一条一分米长的线段。

  4、量量看你的手掌,大约有多长呢?

  5、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有1分米?

  (三)想一想

  1、1米里面有多少个1分米呢?说想法,在尺子上数一数。

  2、分米对我们生活有什么帮助呢?

  3、当量比较长的物体时,我们就可以用分米做单位来测量了。

  4、估计一下,数学课本大约有多少分米呢?

  5、量量看吧

  活动二:认识毫米

  我们认识了1分米的长度和用字母表示,知道分米与厘米和米的关系。现在来看第二支铅笔,自学第二支铅笔这一部分的内容,然后告诉大家你知道些什么?(字母表示、长度、与厘米的关系等)教师梳理:

  1、毫米的作用。

  2、1毫米有多长?用手比划一下,你有什么感觉?;拿出你的一分硬币,你发现什么了?象这样的长度就大约有1毫米。

  3、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有1毫米。

  4、估计数学课本的厚度有多少毫米呢?量量看。

  5、画一条长二十毫米的线段。

  6、1厘米里面有多少个毫米呢?1分米里呢?1米呢?(小组里讨论一下)

  7、到现在为止,一共学习了哪几个长度单位?你知道它们的区别吗?

  活动三:练一练(第一题),小组互助。

  《铅笔在多长》教学反思

  一、开展体验性的学习方式,激活学生思维。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最有效的学习是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它能给予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和情感体验的时空,激发学生的思维。

  《在铅笔有多长》一课中,通过估一估,量一量、找一找、想一想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探究,认识分米、毫米,体验并建构1分米和1毫米的空间观念和它们与其他单位间的关系。在体验长度单位的意义活动中,学生的回答极其精彩。分米可以用来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毫米太小了,可以量很短小的物体的长。在体验米、分米、厘米之间的关系时,学生讨论出 10厘米就是1分米,10分米就是1米,1米里面有1000个1毫米。

  这样教学,激活了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深化相关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更好的掌握数学有效的学习途径,提升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成功的愉悦。

  二、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解读他们的体验和思维。

  学生是数学活动的主体,体验性学习为每个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舞台,学生的发展是有差异的,因而当学生面对新的问题时,他们会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眼光来审视客观世界,他们解决问题的过程便是一个极富个性的过程。

  在《铅笔有多长》教学时,认识1分米后,提出问题,你还能在尺子上找到其他的1分米吗?学生有的说从10到20、20到30、30到40等等,还有的学生发现不一定是整十数的,还可以1到11、2到12、5到15等,最后还有学生总结出起点到终点的个位都是相同的,这样刚好就是10厘米。至此,教师再进行一个定论:也就是说,只要够10厘米就是1分米。

  再如,体验1毫米的长,伸出你的手,比划1毫米的感觉,学生说太小了,比蚂蚁还小呢,蚂蚁都有几毫米呢 ,这些感觉就说明了学生在脑中已经形成了1毫米的`初步感受了。同时,他们也体验到毫米的作用,量很短小的物体的长度,还有当不是整厘米时,认识毫米就知道多几小格就是几毫米了,教师理解了,适时进行点拨:也就是能帮助我们测量更精确,对吗?

  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欣赏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去体验探究学习的过程,在这样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上,学生随时会闪现与众不同的想法,耐心听取每一个学生的发言,激励他们把自己的内心世界表达出来,从中解读他们的体验和思维,这样才能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三、本节课的不足

  《铅笔有多长》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建立1分米和1毫米的空间观念,并能进行估计、测量。除了让学生说和想以外,更重要的是进行针对性的练习,加深他们的感受。本节课就在这方面忽视了,没有进行针对性的操作训练,以致学生建立的观念不够扎实,两个单位的作用只停留在理论上,不会学以致用。

  四、困惑

  本节课没有能够加强针对性的练习,最主要因为让学生探索和交流需要有足够的时间,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于是练习的时间就无法达到充分。那么,如何处理好探索交流与技能训练之间的关系呢?

《铅笔有多长》教案10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1dm、1mm、1cm、1m之间的关系;

  2、通过测量的活动体验1dm和1mm的长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动手能力;

  3、通过估、量的活动,发展估测能力。

  教学重点:

  1、体验1dm和1mm的长度。

  2、1dm=10cm 1m=10dm 1cm=10mm

  教学难点: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回忆米和厘米的长度

  师:一年级我们已经学过了米和厘米,你还记得1米、1厘米有多长吗?

  生1:1米大约是小林的身高。(小林的身高大约1米)

  生2:1厘米大约是一个手指的宽。

  ……

  师:这两个单位“娃娃”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身边,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生1:教室的门高大约2米。

  生2:我的文具盒的长大约是18厘米。

  ……

  2、设疑

  师:同学们都非常善于观察。老师想考考你们,谁知道我们的课桌高大约是7( )吗?

  生1:7米。

  生2:不可能,那不比姚明还高了吗?

  生3:是啊,那人怎么能坐上去呢?

  生4:米和厘米都不行,如果用米太长了,如果用厘米又太小了坐不了。

  ……

  (学生经过一会儿争论后,大部分学生处于沉思状态)

  师:别急,今天我们学了以后你就能解决了。

  〔反思:低年级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快,遗忘也快。特别是不常用的数学知识或较抽象的数学知识学生更容易回生,所以在学习新的长度单位以前复习旧知是必要的。这样不但有利于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更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复习的过程中我安排了这样一个环节,让学生争论课桌的高大约7( ),目的是让学生产生知识上的冲突,一种新的长度单位的学习,成了学生自身的欲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

  活动一:认识分米

  1、估一估,量一量

  师:请同学们从学具盒中拿出一支吸管,估一估它大约有多长,并说说你是怎样估的。(同桌同学互相说一说)

  生1:大约8厘米,我是一小节一小节的数的。(用手比1厘米)

  生2:大约10厘米,我是感觉出来的。

  师:让学生用尺子量一量。

  生:10厘米。

  师:你知道吗,像这样10厘米长的我们还可以用一个新的单位来表示,就是1分米,用字母dm表示。(带学生读三遍,书空一遍)

  2、感知米和厘米的关系

  师:你能用食指和拇指比一比1分米大约有多长吗?并在本子上画出1分米的线段。(同桌同学互相验证)

  (学生活动,教师参与小组中指导)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谁知道1分米=( )厘米?

  生:1分米=10厘米

  师:可以用字母表示为:1dm=10cm(引导学生读一读)

  3、体验1分米的长度(加深学生对1分米的认识)

  师:分米这个单位“娃娃”现在也在我们的身边你能把它给找出来吗?

  生1:我的铅笔长大约是1分米。

  生2:我的学具盒长大约是1分米。

  ……

  4、感知米和分米的关系

  师:同学们都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请同学们从学具盒中拿出米尺来,你能从米尺中找出1分米吗?(同桌同学互相交流)

  生1:从0―10厘米。

  生2:从20-30厘米。

  生3:只要它们相差10厘米,这一段就是1分米。(掌声)

  师:你观察得很认真。谁知道1米=( )分米

  生:1米=10分米

  师:用字母1m=10dm表示。(学生读一读)

  5、解决问题

  师:现在谁知道我们的课桌的高大约是7( )?

  生:7分米。

  (反思:通过以上的活动,同学们基本上都能认识1分米的长度。)

  活动二:认识毫米

  1、铅笔有多长

  师:请同学们拿出一枝铅笔来,估一估它大约有多长,然后量一量。(同桌同学互相交流验证,师参与引导)

  生1:我的铅笔长15厘米。

  生2:我的铅笔长10厘米多一些。

  生3:我的铅笔长13厘米又3小格。

  师:是啊,有时我们在量的时候发现不是整厘米数的怎么办呢?(让学生想一想)

  生:是不是也可以用一个新的单位来表示呢?

  师:是的,我们可以用“毫米”来表示,用字母mm表示。(学生读一读)1小格就是1毫米,数一数1厘米里面有几个1毫米?

  生:10个。

  师:我们就说1厘米=( )毫米,用字母怎么表示?

  生:1厘米=10毫米,用字母1cm=10mm表示。

  师:现在谁能读出它的铅笔有多长吗?(请那些不是整厘米长的同学读一读)

  2、感悟1毫米的长度

  师:请学生拿出一枚一分硬币,像老师这样量一量它的厚度(由于学生对“厚度”这个词可能不理解,所以教师做示范是必要的)有多长?

  生:1毫米。

  师:把一分硬币用拇指和食指捏一捏,并轻轻地把它从手指中抽出来,看一看它在我们的手指中有多长。(让学生把自己比出来的长度与同桌交流加深对1毫米的感性认识)

  3、加深对1毫米的感性认识

  师:你见过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毫米的呢?找一找并与同桌交流。

  生1:我的本子的厚度大约1毫米。

  生2:尺子的厚度大约1毫米。

  生3:蚂蚁的长度大约3毫米。

  ……

  〔反思〕

  1、《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依据这一理念,利用学生已有的测量经验,我在教学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时,以活动为主线,设计了两次估一估,量一量的活动,让学生在情境中生疑引探。通过捏一捏,画一画,比一比,找一找让学生体验并感悟分米和毫米的长度,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概念。

  2、本节课学生学得非常积极,主动参与面广,课堂氛围宽松、和谐,学生的思维没有受到束缚。在活动中,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和表达,感受到了探索数学知识的乐趣,感受到身边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生活中,培养了学生“做数学”的乐趣。

  三、梳理长度单位

  师:通过这次活动,你认识了些什么?你觉得你的表现怎样?哪一位同学表现最棒?

  (通过总结让学生对本节课知识进行梳理,并通过自己对自己的评价,自己对他人的评价,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发展学生反思评价能力。)

  四、游戏:“火眼金睛”

  师:同学们现在你能从你手的物品中找出几条不同长度的边吗?再估一估各条边的长分别是多少?(以小组为单位观察物品)

  (反思:通过这个游戏,学生都能找出不同长度的边来,并能恰当地选用分米和毫米作单位。)

  全文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都能认识分米和毫米,并能掌握分米和毫米的具体长度。但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和发现还不是很好,有待今后教学中注意引导培养。

《铅笔有多长》教案11

  教学目标

  1、 通过测量钢笔长度的活动,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实际测量,学习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3、通过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

  教学重点

  感受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学习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具:米尺、1分硬币

  学具:格尺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谜语引入。

  身穿花衣裳,

  个子细又长。

  写出漂亮字,

  需要它帮忙。

  同学们开动小脑瓜,快快猜一猜,它是谁呢?

  对了,这节数学课我们一起量一量一起量一量铅笔有多长.(板书课题)

  2、提问引入。

  看看谁有超强的记忆力,想一想,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长度单位?

  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大家一起拿出格尺,看看除了厘米外,还有发现什么?

  学生:我发现尺子上还有1小格1小格,仅有米、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是显然不够的,在测量或表示物体长度的时候,有时还需要比厘米还小的单位,有时也需要更大的单位,你们想知道究竟是什么吗?这节课我们共同来研究。

  二、动手实践,小组合作。

  1、估一估。

  (1)小组里说一说,你是怎么估计的。

  课前老师都让每个小组准备了一枝铅笔,快把它找出来,放在桌面

  上,请同学们睁大眼睛,结合已有的测量经验估测一下,这枝铅笔有多长?填在书中表格里。

  (设计意图:教师课前富有神秘感的设计安排,学生会感到新奇有趣,估算的热情空前高涨,教师给予学生独立观察估计的时间和空间.)

  (2)交流、汇报。

  师:说说你是怎么估出来?

  生:我的手从拇指到中指大约是10厘米,我的铅笔有两个这样子的

  长,所以我估计这根铅笔20厘米长。

  生:我估计这根铅笔的一半是10厘米,所以我估计我根铅笔有20

  厘米长。

  生:老师,我是用中指估计的,我的中指大约有6厘米,这根铅笔大

  约有3个这样的长还多一点,所以我觉得这根铅笔有19厘米长。

  生:老师,我看了看,这么长(他用手比了比),我就觉得铅笔大约是

  20厘米。

  生:1厘米是这么长,我看这根铅笔这么长,应该有18个这样的1

  厘米,我也觉得这根铅笔大约有18厘米长。

  (设计意图:学生意见可能会不统一,要让学生充分发表个人意见,只要说的有道理,就要给予肯定,教师还要指导学生会针对别人的发言补充自己的意见。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中。)

  2、量一量。

  (1)看来同学们估的长度都不一样,要想知道这枝铅笔到底有多长,你能想出好办法吗?这们大家就不会再有争论了。(用尺子量)

  (2)动手实践。大家都把尺子拿出来,量一量,并把结果填在书中

  的表格里。

  (3)汇报结果。

  (4)说一说你估计的跟你量出来的数据相差多少,以后要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实测来看看估测验结果,让学生感受测量的过程、思想和方法,发展空间观念。)

  3、说一说。

  (1)、你们知道10厘米是多长吗?用手比给老师看一下。

  老师告诉大家,你们用手比出来的10厘米就是1分米。(板书:10厘米就是1分米。)

  (2)认识分米。

  分米是比厘米大一些的长度单位,在国际上可以用什么字母表示,你知道吗?

  (学生质疑。)

  生:我知道,我看书本的,是dm。

  生:老师,分米是什么呢?

  生:分米要怎么量呢?

  师介绍。

  师:分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你们知道怎么表示吗?

  生:1分米=10厘米。(还有的的学生举起了手)

  生:我还知道3分米是30厘米。

  生:我也知道70厘米是7分米。

  生:我想1米=100厘米,那1米=10分米,老师你说对吗?

  生:老师,我看到10厘米是1分米,10分米是1米,我想厘米满10向分米进1,要是分米满10就向米进1。那米满10要向什么进1?

  师:你们能把这些长度单位从大到小排排队吗?

  板书:米 分米 厘米

  10 10

  全班齐读公式。

  (3)实践活动。

  A、再拿出格尺,快速找一找从哪儿到哪儿之间的距离也是1分米。

  生:从1-10。

  生:我有意见,应该是从1-11,这样才是10厘米。

  生:我是从3数到13的。

  B、让我们用分米作单位量一量教室里物体的长度。

  D、指名汇报。

  (设计意图:在学生观察、讨论归纳出分米和厘米间进率关系的基础上,又让学生结合测量具体物体的'实践,体验出1分米的实际长度,并形成表象,从而建立起新的认知结构。)

  三、认识毫米。

  1、量一量。

  师:你们有橡皮吗,请你用尺子量一量橡皮有多长?

  生汇报。

  生:我量出来,比2厘米还多一点点。

  生:我也是,我量出来不是刚好4厘米,还多一些。

  师小结:用厘米作单位量比较小的物体,有时不是整厘米数,这样子量出来就得不到准确的结果了。要想比较准确地量出物体的长度,你们有什么办法?那么谁知道比厘米还小的长度单位是多少?

  2、 一议。

  i.1毫米到底有多长?它与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我们一起在观察和操作中获得这些知识吧。(出示表格)

  观察刻度 厘米数 中间小格个数 每小格长度 共有几毫米

  0-1

  4-5

  9-8

  ii. 观察直尺,完成表格,然后讨论厘米与毫米的关系。

  师生共同完成1组,再让学生自己实践。

  生:我发现,从4-5也是1厘米,所以就跟第一行一样了。

  生:我也发现了,从0-1、4-5、9-8相减一下,就全都是1

  厘米了,也就全部一样了。

  3、说一说。

  师请大家继续观察直尺,1毫米到底有多长?用手比一比。

  生:就像两个手指的那条缝。

  师:估计一下桌面上的学具,哪一个厚度大约是1毫米?再动手量一

  量,检验一下你的判断准确吗?

  b)量一量。

  大家已经认识了毫米这个长度单位,现在我们以毫米为单位再量一下橡皮的长度。

  学生汇报。

  这次量的结果与开始比,哪一个数据更准确呢?

  c)想一想。

  师:再想一想生活中,什么东西也是1毫米。

  生:扣子的厚度。本子的厚度。鸡蛋的厚度。铅笔中间那根铅。指

  甲的厚度。衣服的厚度。玻璃

  (设计意图:认识毫米这一环节引导学生操作,针对操作中的存疑,而进行巧妙的设颖,不断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使学生产生动力,向未知领域探索、冲击。)

《铅笔有多长》教案12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第三册《铅笔有多长》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的活动体验1dm和1mm的长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动手能力;

  2、初步理解1dm、1mm、1cm、1m之间的关系;

  3、通过估、量的活动,发展估测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测量铅笔的长度,亲身体验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

  难点:通过体验活动,形成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的感性认识。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出示多媒体课件。)星期天,小猴子蹦蹦跳跳地要去数学游艺宫去玩,到了游艺宫门口,刚要进去,有—个声音在说:“小猴子,要想进入游艺宫,必须完成门上的题目。”小猴急忙跑过去一看,只见上面写着:

  先估—估,再量出铅笔有多长。

  它急得抓耳挠腮,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帮小猴解决这个问题吗?

  板书课题:铅笔有多长。

  二、探究新知

  (一)学习分米。

  1.师:我们用小棒代替铅笔,请小朋友们把老师给你们准备好的小棒拿出来,先估计有多长,填在发给你们的练习纸上。然后动手量—量有多长,并好记录。再在小组内交流—下,你是怎样测量的。

  小组活动,教师到各小组内巡视、指导。

  小组活动完毕后,教师让1:学生汇报测量的结果与方法,在全班交流,(教师板书:10cm。)并和学生一起总结出测量时注意的事项:

  ①0刻度线与物体的一边对齐;

  ②物体的另一边对着哪一个刻度就是几,眼睛正视直尺和物体的另一边(不能斜着看)。

  汇报完毕后,让学生比较一下自己估测的值与实际测量的值相差多少。

  2.学习表示方法。

  师:小朋友们,在一年级时,我们学过米可以用哪个字母表示?(生:m。)厘米呢?

  (生:cm。)我们刚才测量的小棒长度10厘米就是1分米,分米可以用dm来表示,那

  么1分米还可以写成什么?(生:1 dm。)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1分米=10cm

  或1 dm=10cm。让学生读几遍。

  3.师:在你们的`帮助下,小猴测量完铅笔的长度后,门开了,里面是碰碰车,小猴

  高兴地坐上去,咦?怎么不动呢,这时,一个声音说,“做完下面的题目,你才能玩碰碰车。”1 m=( )cm,1 m=( )dm。

  小猴很快就填上了,开始玩车去了。

  同学们,你们会做吗?并说说理由。

  让学生口答,并多让几个学生说说是怎样想出来的。(教师板书。)

  (二)学习毫米。

  小猴子玩了碰碰车后,又想去划船,但是在船上也有一道题,要做正确后,船才能动。

  出示:小朋友,你已经学会了怎样去测量物体,下面请你测量一下这枝铅笔有多长。

  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小棒(6㎝多3个小格)和小猴一起测量这枝铅笔,然后汇报。

  (学生:6厘米多一些,6厘米多3个小格。)

  师:1厘米中有几个小格?(生观察后回答:10个。)

  师:每个小格的长就是1毫米,所以1厘米= 。(生:10毫米。)(师板书。)所以这枝铅笔的长是 。(生:6厘米3毫米。)同学们帮小猴完成了这道题后,小猴可高兴啦,蹦蹦跳跳地去划船去了。

  师:同学们请想一想,1分米有多长?1毫米有多长?用手势比划一下?看看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先让学生商量一下,再让几个学生回答,教师指导。)

  三、巩固练习

  小猴划了船,又想去玩别的玩具,他每玩一次,都会碰到一道题,小猴利用所学的 知识把每道题都做对了,把数学游艺宫逛了个遍,同学们,你们也来试着做做这些题吧。

  1.课件出示第1题,让学生自己先估计一个值,再用尺子量,集体改正。

  2.课件出示第2题,让学生试着自己独立完成,教师巡视、点拨;然后集体订正。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做的。

  3.让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图,然后让学生讨论、解决。

  课后反思:

  上完《铅笔有多长》后,我的心里沉沉的,好像压着一块石头,蛮不是滋味,这两天来课堂中的一些片断总是在脑海中重复播放着,想着如果能重来一次,也许会做得更好:

《铅笔有多长》教案13

  教学目标:

  1通过估计与测量等活动,知道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初步建立长度单位的观念,发展估测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初步明确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会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成功的快乐。

  3、通过自评与互评,发展学生的反思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测量铅笔的长度,亲身体验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

  教学难点:通过体验活动,形成1分米和1毫米的感性认识。

  教学过程:

  [活动流程]

  活动一:目标——通过估计、测量与联想,产生1分米长度单位,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1、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估一估10厘米红色纸条的长度,记下来,再量一量它的长度。

  [教师要善于捕捉“创新资源”,如发现不从尺子0刻度开始量的学生要加以表扬或奖励,如没有发现学生采用这种方法,教师可进行启发引导,体现测量方法的多样性。]

  2、教师引疑自答“象这样10厘米长还可以用什么单位表示呢?10厘米也就是1分米”。让学生用拇指和食指的间隙比一比1分米的长度。

  教师介绍“1分米”也可以“1dm”,学生读三遍,书写一遍。

  3、教师引导学生想一想,1分米是几厘米?

  (教师板书:1分米=10厘米,1dm=10cm。)

  4、教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1米是多少厘米?1米是多少分米?

  (教师板书:1m=100cm1m=10dm)

  5、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你见过什么东西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估计学生会说:手掌长大约是1分米,半支铅笔长大约是1分米,尺子的一半长是1分米等。]

  活动二:目标——通过测量、观察与联想,产生探究的欲望,建立“毫米”的长度观念。

  1、让每个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长6.3厘米的黄色纸条。先估一估长度,记下来,再量一量长度,记下来,然后看看估得怎样。

  [估计学生会疑问,纸条长“6厘米多一些”“6厘米多三格”怎么记?]

  2、教师自问自答“是啊,遇到不是整厘米的`怎么办,这就要求我们学习新的长度单位‘毫米’。”然后介绍,1厘米中的1小格长是1毫米,让学生用拇指和食指的间隙比一比1毫米的长度。

  教师介绍“1毫米”“1mm”,学生读三遍,书写一遍。

  3、引导学生观察,1厘米中有几个小格?(10个小格),1厘米等于几毫米?(10毫米),板书:1cm=10mm。

  4、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有哪些东西长度大约是1毫米?

  [估计学生会说:纸皮、硬币、小圆片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等。]

  反思:

【《铅笔有多长》教案】相关文章:

铅笔有多长教案04-05

《铅笔有多长》的教学反思03-04

《铅笔有多长》教学反思02-17

铅笔有多长教学反思04-09

《铅笔有多长》教学设计04-14

《铅笔有多长》教后反思04-07

铅笔有多长教后反思04-07

铅笔有多长教学反思15篇04-10

铅笔有多长教学反思(15篇)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