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一课时的教案

时间:2023-03-06 09:47:52 教案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一课时的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一课时的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一课时的教案

《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一课时的教案1

  1.通读课文,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2.重点学习1—4自然段。通过反复地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小女孩的“可怜”,引起心灵的震憾,产生情感的共鸣,为学习小女孩擦燃火柴产生“幻象”部分奠定浓厚的情感基础。

  1.查阅有关安徒生的资料。

  2.通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看一看:安徒生的画像;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图片。

  2.听一听:Flash动画歌曲《天堂火柴》。

  3.读一读: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夜——大年夜。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在街上卖火柴。她无助地一声声地喊着:“卖火柴……谁来买我的火柴……”

  一、走近安徒生

  (出示安徒生画像)学生交流课前查阅的有关安徒生的资料。

  二、题目导入,归纳主要内容

  课文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大年夜的故事。大年夜指的哪一天的夜晚?西方国家的大年夜与我们中国的“除夕之夜”有些相似。谁说一说,你的除夕之夜是怎么过的?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怎样过她的“大年夜”的?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此环节要注意引导学生抓住天气、时间、小女孩的衣着及结局来归纳。)

  三、读议结合,领悟“可怜”

  1.(出示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图片)这就是卖火柴的小女孩。她是怎样卖火柴的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1—4自然段,边读边划出引起你注意的句子,并想想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或个人读,或小组读;或默读,或出声读;教师巡回指导)

  2.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体会到什么?(板书:可怜的小女孩)

  3.怎么能看出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可怜的小女孩?哪位同学愿意选一两句话读一读或结合课文说一说呢?(学生自由交流,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采用“边读边想象”的方法、“比较法”等读出或说出小女孩的.“可怜”。)

  重点导读预设:

  “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夜——大年夜。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在街上走着。”(出示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图片)问:你看到了什么?(冷)学生可联系实际简谈自己的大年夜;再读。

  “小女孩只好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抓住重点词:只好、红、青。

  “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钱。”重点词:三个“一”。联想:她没吃过一点东西,没有一点惊喜!

  “可怜的小女孩!”注意标点符号。

  “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重点词:又冷又饿、哆哆嗦嗦。

  “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个钱,爸爸一定会打她的。”由小女孩缺乏疼爱体会她的“可怜”。

  “再说,家里跟街上一样冷。他们头上只有个房顶,虽然最大的裂缝已经用草和破布堵住了,风还是可以灌进来。”想象提问:小女孩的可怜仅仅是这一天吗?

  4.(出示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图片)可怜的小女孩!在又冷又黑的大街上卖火柴的小女孩!她多么渴望有人来买她的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有人根据这个故事编了一首歌——《天堂火柴》,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前半部分。(动画播放)

  从同学们的表情我可以猜想到你的心情。下面请同学们再看大屏幕,看一看小女孩是怎样卖火柴的。

  出示:

  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夜——大年夜。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在街上卖火柴。她无助地一声声地喊着:“卖火柴……谁来买我的火柴……”

  谁来读一读?

  四、习作拓展,想象“可怜”

  小女孩是怎样卖火柴的,作者并没有详细地描写。但我们可以想象到这一整天小女孩会有什么样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啊!你愿意根据你的想象从一个小方面补充一个细节吗?

  学生课堂习作。指三四名交流。

  五、设疑结束,预设新课

  “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带着微笑,死了。”为什么可怜的又冷又饿的小女孩带着微笑离开了人世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一课时的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从理解重点词句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体会作者由现实生活所展开地合理想象。

  3、能理解课文思想内容,激起对资本主义社会里贫苦儿童悲惨生活的同情。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1、从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和作者想象的合理。

  2、从最后三个自然段的含义深刻的语句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里蕴含着的'意思3,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年的大年夜你们是怎样过的?(生……)大年夜本来是很高兴的,一家人在一起吃团圆饭,有鸡、鸭、鱼、虾等好菜,大家生活在这里是幸福的,但在沙俄统治下的俄国人民却过着悲惨的生活,有一个小女孩,她在大年夜还要在街上卖火柴,你们想知道她在街上卖火柴发生了什么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安徒生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板书课题]只要你认真学习,就知道小女孩究竟发生什么事了。

  二、学习生字新词

  1、检查自学情况,指名读生字,师生正音。

  2、讲字形,用色笔标出易写错的笔顺。

  3、开火车读生字,组词。

  4、边读边写,识记生字。

  三、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一)、学生边听课文录音边看课文边思考:(1)小女孩是个怎样的孩子?(2)你对这个小女孩有什么感觉?

  (二)、自由读课文,按故事情节的变化把课文分为三段

  (三)、讲授第一段

  (1)教师范读课文

  (2)师:在万家喜庆团圆、都在准备丰盛菜肴过年的大年夜,在又冷又黑的晚上,小女孩还要在大街上卖火柴,她可怜吗?从哪些地方能看出来?从课文中找出有关句子:

  天冷极了,下着雪,而小女孩却“关着头赤着脚”在街上走着,“光”是不是没有头发?是指什么?(是指没有帽子戴)从这里可以看出小女孩很冷。

  “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的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钱”从这里可以看出,小女孩已饿了一整天。“她爸爸会打她的”、“家里跟街上一样冷”从这里可以看出小女孩家里没有温暖,没有人关系疼爱她,小女孩很可怜。

  (3)如果你是小女孩,你会想些什么?(指名讲,鼓励学生想到什么就讲什么)

  (四)再自由读课文,可以小组读,个人读,找出你喜欢的一段。

  四、巩固练习:

  辨字组词:

  烤()焰()烘()橱()

  考()掐()哄()厨()

  五、结束语:

  同学们,究竟小女孩想的跟你们想的一不一样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一课时的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学会3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2、能根据标题给课文分段。

  3、能读懂第一段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初步感受资本主义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激发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能读懂第一段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

  (一)导言揭题:

  大家一定看过《安徒生童话》吧,谁来说说你还记得哪些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就是其中的一篇。《安徒生童话》的作者是安徒生,他是丹麦人,素有“童话之王”之称。

  故事发生的什么时候?(大年夜)对我们大家来说,这是一个怎么样的日子呢?那卖火柴的小女孩又是怎么过她的大年夜的呢?

  (二)预习检查:

  1、完成检查题: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喷香(pen pen)火柴梗(geng geng)划火柴(hua hua)

  挣钱(zheng zheng)几乎(ji ji )擦着(zhao zhe )

  (2)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腿脚不灵活,走路缓慢,摇摇摆摆的`样子。()

  ○精巧细致,质量很好。()

  2、认读词语:

  烤鹅裂缝冻僵舒服台布精致填满圣诞树灵魂强烈

  (三)根据小标题分段落:

  1、默读课文,完成练习。

  课文记叙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这个故事是按

  顺序写的。先写,接着写,最后写。

  2、浓缩小标题。

  卖火柴擦火柴最后写

  3、根据小标题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1----4)第二段(5-----11)第三段(12----13)

  (四)学习第一段:

  1、整体感知,了解大意。

  快速小声读第一段思考:读了第一段课文,小女孩留给你什么样的印象?文中哪句话最能概括这一意思?

  2、部分入手,精读理解。

  (1)课文哪些词句具体写出了小女孩很可怜?用“”划出有关词句。

  A点拔、引导教学其中一句。

  抓住重点词来读读。

  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在街上走着。

  B放手自学其余三句。

  a还有哪些词句也写出了小女孩的冷?

  小女孩只好赤着脚走路,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

  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

  她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里坐下来,蜷着腿缩成一团,她觉得更冷了。

  b学法迁移:根据重点词理解句子。

  C讨论:这四个句子写冷的程度上有什么不同。

  D朗读指导。

  这些重点词的音要拉长些,读到最后用发抖的感觉烘托出小女孩越来越冷的感觉。(练-------指--------评--------指-------齐)

  (2)还有哪些地方写出了小女孩很可怜呢?

  (“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还写出了饿。“饿”可以看出小女孩很可怜,写“饿”的词句还有吗?)

  (3)这么冷,这么饿,她为什么不回家呢?可以看出什么?

  (因为家中无人疼爱,还因为家里和街上一样冷。)

  (4)小结:刚才,我们从小女孩的冷、饿、无人疼爱体会到她很可怜。这些都是比较清楚能看出来的,其实书中还有别的地方也可看出小女孩的可怜。

  (5)揭示学法,扶学第一句。

  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

  A讨论:

  a这句话写什么?(拖鞋大)

  b如何理解?(前半句是什么意思?后半句中的破折号表示什么?,从中说明了什么?)

  B朗读指导。

  C学法归纳。

  (6)运用学法,学习第二句。

  雪花落在她的金黄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不过她没注意这些。

  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

  A讨论:

  ○“这些”指什么?她忘不了什么?

  ○这说明了什么?

  B表情朗读。

  3、回归整体,深化理解。

  (1)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出了小女孩的可怜的?

  (2)对比我们和小女孩的生活说话。

  (3)朗读第一段。

  (五)略学第三段。

  1、她最后的结局是怎样呢?

  2、自由读,找一找,小女孩死时的神态。

  3、设置悬念:

  为什么这样可怜的小女孩会带着微笑死去呢?作者为什么这么写?

  (六)布置作业。

【《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一课时的教案】相关文章: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03-25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08-25

《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教案01-17

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教案03-03

《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优秀教案08-26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反思03-20

卖火柴的小女孩优秀教案03-06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精选20篇)02-14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精选3篇)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