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课文教案

时间:2023-02-18 14:34:26 晓怡 教案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高一语文课文教案(精选15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一语文课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语文课文教案(精选15篇)

  高一语文课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2.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文章的整体思路。

  2.学习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学生自主探究;多媒体辅助。

  【课时分配】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并解题

  初中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叫《马说》,《马说》实际上是“说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说老师”,说“从师风尚”的文章,叫《师说》。

  “说”是一种文体,偏重于议论,可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

  二、作家作品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作品收录于《昌黎先生集》。

  韩愈和柳宗元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提出了“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语言质朴,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优秀散文传统、倡导古文运动,把当时的文体从矫揉造作的骈体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古文的基础,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写作背景

  魏晋以来,门第制度十分严格,分为高门和寒门,门第观念严重破坏了从师学习的风气。到唐代,魏晋以来形成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关于韩愈写此文的背景,从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一段可见一斑。柳宗元说:“由魏晋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敢于反抗流俗,倡言师道,勇气可贵,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四、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看书下注释,初步理解文章含义,不清楚的地方作出标记。

  2.教师板书需正音的字:

  愚(yú) 句读(du) 谀(yú) 经传(zhuàn)

  郯(tán) 苌(cháng)聃(dān) 蟠(pán) 巫(wū)

  3.请学生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并注意断句,声调等。

  五、分析课文第1段

  (一)朗读:齐读;单读。

  (二)学生根据注解自己疏通文意。把第一段分为三层,学生分A、B、C三组,每组一层。然后每组推举代表,向大家翻译课文。

  (三)总结本段的语法文言文知识:

  1.通假字:受-授

  2.古今异义

  学者:古-求学的人;今-在学问上有较高造诣的人。

  无:古-无论;今-没有。

  众人:古-普通人;今-很多人。

  3.一词多义

  之:

  ① 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 人非生而知之者

  ③ 吾从而师之

  ④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⑤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所以:

  ①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②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③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乎:

  ①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②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③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④ 其皆出于此乎

  也:

  ①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② 吾师道也

  ③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师:

  ②③④⑤⑥⑦

  (2)理解分析

  ①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教师的职责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③从理论上阐明从师学习的必要性。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④择师的标准。

  “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凡先闻道者我就可以拜他为师。

  ⑤从师的原则。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学生当堂背诵第1自然段。

  六、布置作业

  1.背诵第1段。

  2.课后练习二、三、四。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1.课后练习二、三、四。

  2.补充讲解

  (1)通假字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

  ②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

  (2)虚词

  ①之:

  古之学者:之,助词,的。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之,助词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之,取独

  句读之不知:之,倒装标志

  作《师说》以贻之:之,代词

  ②其:

  其为惑也:其,代词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人称代词

  其可怪也欤:其,副词,表推测

  于其身也:其,人称代词

  (3)词类活用

  ①耻学于师 (形→意动)

  ②吾从而师之 (动→意动)

  ③句式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倒装)

  二、分析课文

  1.第2段。

  (1)请学生朗读

  (2)分析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明确:承上启下。

  ②“师道”指什么?

  明确:“师道”是从师原则和风尚,指上文中所讲的“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③从师的风尚不再流传,是因为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为了批评“耻学于师”的人,作者从哪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论证?

  明确:

  a.古之圣人

  今之众人

  结论:“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b.爱其子

  于其身也

  结论:“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士大夫之族

  结论: “师道之不复,可知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3)背诵

  2.第3段

  (1)学生朗读。

  (2)分析

  ①本段引用孔子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

  明确:“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②总结:“圣人无常师”语出《论语?子论》,包含着广泛学习的意思。要想得到广泛的知识,就要向许多内行人学习,在这方面,孔子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韩愈从“圣人无常师”出发,针对当时社会现实,提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很有意义。

  (3)背诵。

  3.第4段。

  (1)分析:

  ①作者用哪些话明确表示了他的立场?

  明确:“不拘于时”,表示他反对“耻学于师”的坏风尚。

  “能行古道”,表示他赞成以道为师的从师风尚。

  ②“古道”中的“道”指什么?

  明确:儒家道德。

  ③本段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说明了写作缘由。

  (2)背诵。

  三、本文写作特点

  1.语言上,多用整句,对句,便议论更生动,说理更深刻。

  例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古之圣人”,“今之众人”等。

  2.论证上有破有立。

  例如:第1段,教师职责,择师标准。(立)

  第2段,师道不传的原因。(破)

  第3段,推知“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论断。(立)

  3.对比论证。

  四、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附:板书设计

  师 说

  一、解题:说,一种文体。

  二、韩愈及本文写作背景

  三、分析

  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论据:

  “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

  “爱其子”与“于其身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

  四、写作特点

  1.有破有立 2.对比论证

  高一语文课文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1、了解体会作者对秦亡的原因的看法,以及文章的写作目的。

  2、了解唐代文赋的特点及与骈体文的区别。

  3、体会本文骈散结合的特点,背诵全文。

  一、导入

  六百三十年前的元代,济南名士张养浩来到潼关,面对残垣断壁,满目疮痍,心中伤感无限,于是一声长叹便化作千古名曲《山坡羊》: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当其时,千年古都咸阳早已荆棘遍地,蔓草丛生,已经一千一百年不复见三百里阿房宫了。

  遥想当年,始皇登基,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大业已成,意气风发。据史书上说,秦始皇每吞并一个诸侯国,便令工匠仿照该国的宫室式样,再造于咸阳。将虏获的各国美女、珍宝,纳入其内。昭示自己扫六合,混天下之丰功伟业。据《史记》载,秦代宫殿,关中有三百座,关外有四百多座。如此犹嫌不足。统一中原后第九年,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和他功过三皇,德配五帝的身份大不相配。于是,他在昔日周文王和周武王的都城之间,大兴土木,开始兴建一座规模空前绝后,壮丽无与伦比的不世之宫。此宫还未正式命名,有人称为朝宫。阿房宫仅仅是此宫的前殿。

  这是一座怎样的宫殿啊!《史记》载阿房宫前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汉书》载阿房宫东西五里,南北千步。换算成现代计量法,阿房宫前殿东西宽690米,南北深115米,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我们一个标准的教室大约是56平方米,我们一整个学校才8万平方米,而阿房宫的一个前殿就有我们一个学校那么大,容纳万人绰绰有余。而在西安的阿房宫遗址,地基面积竟达54万平方米,堪称震烁古今的第一大宫!遥想其曾经的雕栏玉砌,朱粱画栋,我们真恨不得掀开历史的重重面纱一睹它的风采,或是坐时光机器去拦下楚霸王那野蛮的一把火,保留下这千千万前人无数心血和智慧的结晶!可惜,如今的我们,也只能透过杜牧的一篇辞赋,来寻觅其往昔的绝世风采了。

  朗读

  杜牧,晚唐诗人,与李商隐齐名,人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见书)他最有名的是他的咏史怀古诗和七言绝句。大家熟悉的有:

  怀古诗: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河湟)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七绝: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山行)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江南春)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赠别)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寄扬州韩绰判官)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遣怀)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秋夕)

  赋:刘勰《文心雕龙诠赋》 :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赋的内容是体物写志,是通过摹写事物来达到抒发情志的目的,而在艺术上注重铺陈,语言上使用华美的词藻。此外,赋很讲究声韵的美。它借助长短错落的句子、灵活多变的韵脚以及排比、对偶的调式,形成了一种自由而又严谨、流动而又凝滞的文体,既适合于散文式的铺陈事理,又能保存一定的诗意。

  二、整体感知

  1、读完文章,我们明显的可以发现文章可分为几部分?

  [明确]两部分:[幻灯]

  第一部分1-2节 体物,阿房宫的雄伟壮观和宫中荒淫、奢侈的生活。

  第二部分3-4节 写志,交待作这篇赋的本意,向当世统治者发出警告。

  梳理第一小节

  (1) 下面我们先来看体物中的第一小节。这一节介绍了阿房宫的雄伟壮观。给大家三分钟的时间,结合课后练习一的1.2.3看看第一小节。

  (2) 请同学回答第一题,哪几句写的是阿房宫的来历?

  [明确][幻灯]六王毕阿房出

  请同学回答第二题,哪几句写的是阿房宫的外在形势?

  [明确][幻灯]覆压三百余里流入宫墙

  请同学回答第三题,阿房宫的本体构筑

  [明确][幻灯]五步一楼而气候不齐

  这样一理,大家很清楚这节可分为几层呀?(三层)

  (3) 第一层

  我们请位同学来翻译第一层

  强调:毕:完了,指被秦国所灭。一:统一,数词动词

  兀:山高而上平,这里形容山上树木已被砍尽。形动

  我们说第一句四个三字句,短短的12个字写得非常好,对的十分工整,增一字嫌多,减一字嫌少。既写出了秦始皇统一天下的豪迈气概,也写出了阿房宫兴建营造的非同凡响。李白说过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大家想想,要把蜀山上所有的树木通过难于上青天的蜀道运到关中,阿房才出,这是多么劳命伤财呀。这12个字实际上已经涵盖了作者的感情基调,是褒是贬呀?(贬)

  请大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六王为什么会毕,四海为什么能一。等我们学完本文,将请同学来回答这个问题。

  (4) 第二层

  阿房出了,那么它的规模怎么样呢我们来看第二层。请同学翻译。

  强调:构:构造,建构。折;转折。走:奔向,趋向。注意走在古时是指跑,如《石壕吏》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本文这里是奔向,趋向。

  这四句交待了阿房宫的地理位置,突出了它利用自然、巧夺天工的气派。接着又由渭水和樊川的流入宫墙,过度到第三层对阿房宫建筑特点的介绍。

  (5)第三层

  同学翻译

  强调:五步一楼的一:数词,和前面的不一样。

  缦:萦绕。回:曲折,迂回。象我们今天所说的回廊、峰回路转都是此意。

  檐牙高啄;比喻,突起的屋檐像鸟嘴向上噘起。

  抱:环绕。

  钩心斗角:古今异同。古:宫室建筑的结构错综精密。今:各用心机,明争暗斗,互相倾轧。

  落:量词,犹座。

  霁:和《滕王阁序》中的云霄雨霁的霁意思相同,本指雨停,引申为风雨停,云雾散,天放晴。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通感修辞。用触觉去状摹听觉,象《荷塘月色》中的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气候:古今异同。古: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今:天气(雨雪阴晴)

  歌台暖响而气候不齐用了夸张衬托的手法,借写歌舞的冷暖,描写阿房宫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的现象。

  在这一层里,大家看看一共写到了哪些建筑?

  〔明确〕楼,阁,廊,檐,长桥、复道

  (6)从刚才的分析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这节从三个方面写了阿房宫的宏伟瑰丽。我们齐声朗读一遍。

  7.梳理第二节

  (1) 第一节说到歌台暖响舞殿冷袖,这些载歌载舞的是谁呀?下面我们来看第二小节。给大家几分钟的时间看看这节说了什么。

  〔明确〕这节写阿房宫里的美人和珍宝,揭露秦朝统治者奢侈的生活,上文所说的唱歌跳舞的是妃姘媵嫱,王子皇孙。

  (2) 请同学翻译前两句

  妃姘媵嫱;注音读音。

  王子皇孙:这里指六国王侯的女儿、孙女。不包括男性

  下:方位名词动词。辇:原义:人拉的车,这里名动,乘车。

  朝歌夜弦:歌、弦:名动。为:成为

  妃姘媵嫱,王子皇孙这些人为什么要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明确〕因为六王毕。这既回应了六王毕,又暗示秦统治者的前途,再次显露了作者的贬义。

  那么这两句写的是什么?(写妃姘媵嫱的由来)

  (3) 下面我们从明星荧荧读到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

  这几句写的什么内容?(宫人的生活情况),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排比)

  请同学翻译。

  强调;明星:明亮的星光,而现在专指有名的电影演员,运动员等

  绿云:比喻女子乌黑的头发。腻:脂膏。

  杳:状语,深远,不见尽头,不见踪影,杳然的意思。之:动词。到去。

  尽、极:互文,极力,尽量。

  缦:同慢,迟缓的引申义。缦立:久立。和前面廊腰缦回的意思不同。

  这里不直接写宫人众多,而是用明星、绿云、渭涨间接写出宫人的众多,手法十分高明。写宫女,是为了写秦始皇的荒淫无道。宫车天天过,尚且还有宫人不得见者三十六年,在表现宫女命运悲惨的同时,揭示了秦始皇骄奢淫逸的生活。

  (4) 接下来,由写人到了写物,同学翻译。

  这里的收藏、经营、精英指的都是金玉珠宝等物,大家看看经营和我们现在的意思一样吗?

  铛:名作动,把它当作铛。

  这些六国的珍宝,在秦人眼里,却不爱惜,这里由写人的被欺辱写到物的被践踏,通过这一系列的描写,对秦始皇进行了无情的鞭挞。

  (5) 那么,大家看看这节可以分为几层呀?(三层)

  (6) 读第二小节

  8. 总结一、二节

  在这两小节里,作者以精练、生动的笔墨写了阿房宫的兴建、规模、用途,虽然没有发议论,却已寓议于叙中,至于作者究竟怎样议论的我们下节课再讲。

  第二课时

  一、 教学要点

  讲解第三四节,完成课后练习

  二、 教学内容及其步骤

  1. 昨天我们讲了课文的第一、二节,我们知道这是体物的,今天我们将学习写志的三、四小节,首先请大家读三、四小节。

  2. 昨天给大家留下了一道思考题,为何六王毕,四海能一,请同学回答。〔明确〕第二节中燕赵之收藏倚叠如山这段描写写出的.六王的骄奢荒淫,不爱惜自己的人民,我们知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到了篇末,更明确的指出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拘秦。这就是六王毕的原因,而秦能一统四海的原因就不言可知了。如果秦能耐吸取六王的教训,那么就不会迅速族灭,可是它是怎么做的呢?我们来看第三小节。

  3. 讲解第三小节

  (1)嗟乎一词经常在文言文中出现,什么意思?(唉)表示感叹,一个嗟乎引出了下文的议论。

  (2)请同学翻译嗟乎用之如泥沙

  强调:秦:秦朝统治者。爱:喜欢。念:顾念。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省略主语秦,之代搜刮到的东西。

  锱铢;这里用它的引申义,指细微。

  尽锱铢和如泥沙状语后置。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一个人的心思,就是千万个人的心思啊。这是什么心思呢?(想要过得好的心理。)

  这句话说的是什么?

  〔明确〕斥责秦统治者只图私利而不顾人民,横征暴敛,挥霍无度的罪行。〔幻灯〕

  (3)使负栋之柱不敢言而敢怒连用了六组使多于的比喻排比句,尽情得揭露了秦王朝的奢靡。〔幻灯〕

  同学翻译

  使:致使。南亩:不是指南边的田亩,这是个典故,语出《诗经七月》洗彼南亩,因为古时农家田亩多向南面向阳之处,后来文言文就常用南亩代替田亩。

  磷磷,参差:定语后置。

  九土;九洲,泛指全国。

  城郭:城墙。城市。古代的城指内城,郭指外城,两字连用表示城。

  呕哑:象声词。这里形容乐器声嘈杂聒耳。市;闹市,集市。

  秦统一四海,功不可没,然而却不思如何巩固政权,横征暴敛,使得天下人不敢言而敢怒,我们反复强调人民的力量是强大的。那么,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4)同学翻译

  强调:独夫。骄固:骄横顽固。归纳固的用法:顽固;稳固(《谏太宗十四疏》固其根本本来,诚然(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叫:呐喊,引申为起义。举:被动,被攻占。一:数词。

  可怜:这里指可惜。古今异同。今:值得怜悯。

  这里概括写出了秦始皇的无道,导致农民起义,宫殿被毁,进而走上自取灭亡的道路。可怜焦土中的可怜二字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明确〕流露出作者无穷的感慨,威震四海的秦王朝在农民起义的土崩瓦解下,迅速灭亡,而覆压三百余里的阿房宫也在顷刻之间化为灰烬,唐朝当时正处在秦的景况之中,杜牧目睹现实,感慨万千,不安和忧愤溢于言表。

  (5)读第三小节

  4、讲解第四小节

  同学翻译。

  强调:族:名作动,灭族。天下:指代天下的人民。

  使:假使。 爱:关爱,爱护。

  这里总结了六国和秦灭亡的历史叫云,并且向当世统治者发出了警告。最后一句:秦人不暇自哀。后人指的是谁?(唐朝的统治者) 鉴:意动,以之为鉴。

  后一个后人指的又是谁?(唐统治者之后的人)

  这里作者以四个哀警示世人,提醒当权者一定要爱其子民。

  5、学完了整篇课文,我们请位同学总结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明确〕〔幻灯〕通过描写阿房宫的兴建及其毁灭,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经验,向唐朝统治者发出警告,表现出一个封建时代正直文人忧国忧民、匡世济俗的情怀。

  6、那么再请位同学归纳本文的写作特色

  〔明确〕(1)想象。整篇建立在想象的基础之上。

  (2)比喻明星荧荧,开妆镜也,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都是比喻。

  (3)夸张 一日之内,..而气候不齐使负栋之柱

  (4)排比 第二三节用了大量的排比〔幻灯〕

  高一语文课文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一、了解人物通讯的写法。

  二、快速阅读,筛选信息,归纳内容要点。

  三、学习杨利伟执着坚毅的精神,培养英雄的气质和真正的男子汉大英雄。

  教学重点:

  1、速读训练,概括内容要点。

  2、了解真英雄背后的艰辛。3培养英雄气概、男子汉精神。

  教学难点:同重点1、2

  教学设想:1、速读概括的训练。对时间的快速把握,对内容的准确概括。2媒体的准备。歌曲与视频的激情导入与引伸。3深入讨论,了解英雄的本质,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理想。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看神五升空的潇洒画面。英雄潇洒,太空如履地而行,几千年飞天梦一朝实现。

  什么叫英雄?怎样的人才算得上是英雄?

  ---杨利伟,搭乘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成功飞天,中国成为第三个踏入太空的国家,实现了几千年的飞天梦,整个世界为之惊呼。他以自己的壮举和英姿,赢得了每一位中国人的尊敬,同时也让全世界为之瞩目。也因此被授予“航天英雄”荣誉称号。这是祖国对英雄的最高褒奖。

  现在,我们一起学习《中国青年报》记者冯春梅、刘程采写的通讯《英雄潇洒走苍穹》。

  二、速读,了解大致内容

  从标题《英雄潇洒走苍穹》你认为文章会写什么?看完后与你想象的一样吗?

  速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

  1、 按照新闻的结构,给文章划分层次。

  2、文章为了突出人物形象,讲述了杨利伟的一些事迹,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件事。 从这些事迹上,我们可以感受到杨利伟身上具有怎样的品质?

  三、细读,深入了解课文内容

  点拨:

  1、 按新闻结构,划分文章层次

  导语:(1、2)飞天第一人,青年人的偶像

  正文:(3-13)英雄的奋斗。

  结尾:(14、15)英雄的风采 。

  2、文章写了杨利伟感人的事迹

  克服“空间运动病” 地面训练 水上训练 控制体重 与障作?br>

  3、从全文内容看与标题的衔接性。作者意在表现什么?

  本文实际上并救未详写如何潇洒升空的过程,而是写潇洒的背后付出的艰辛。

  遨游太空进行前所未有的探索,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他是怎样做到潇洒的?潇洒的背后付出多少与众不同的汗水?

  通过这些事,全面深入地表现出杨利伟顽强拼搏、刻苦训练、意志坚强而刚毅质朴,正是这些可贵的品质才能使他潇洒地在苍穹行走!

  (二)、探究,英雄潇洒的背后是什么?

  1、认真阅读通讯的正文部分,思考每一部分的主要意思。

  由学生小结:

  (1)“一连串的满分记录”:从杨利伟的飞天梦到“十八岁”入招“飞行员”,到被“选定”“执行飞行任务” 到“首飞航天员梯队”,经过自己刻苦的努力,杨利伟的成绩都是最优秀的,是一连串的满分。

  (2)“突然,他产生了错觉,身体仿佛倒了过来”:在太空中,杨利伟遇到种种困难,凭借平时良好的训练、自己顽强的意志力,他终于“战胜了艰险,也战胜了自己”。

  (3)“师长,让你说中了,现在我就像学生一样坐在教室里”:杨利伟始终像一个学生样努力为飞天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完成了关于业务、技术理论与实践的准备,训练思想和顽强的意志力。

  2、潇洒的背后,你看到杨利伟与众不同的付出吗?从文中找出比较描写的部分。平常人怎样,杨利伟怎样?

  三、作业

  1、朗读课文,感受航天英雄对科学真理的执著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2、完成课后习题一、二、四

  3、资料积累:英雄故事及故事的背后,着重了解英雄背后的事迹。

  第二课时

  重点:了解人物通讯写法,对英雄本质的深入认识。

  一、复习导入:本文具体写了哪些内容?为了表现怎样的主旨?

  文章写了杨利伟感人的事迹,如克服“空间运动病” 地面训练 水上训练 控制体重 与障作?br>

  通过这些事,全面深入地表现出杨利伟顽强拼搏、刻苦训练、意志坚强而刚毅质朴的形象。

  二、了解人物通讯的写法

  本文是人物通讯,你从本文看出人物通讯有什么特点?

  (1)以典型事例反映人物的精神品质,事实具体、真实。

  (2)选材集中表现主题、突出主题、具有典型性。

  (3)适当的抒情议论,采用能集中表现主题的细节。

  (4)组织加工材料,注意谋篇布局。本文采用小标题的形式,突出每个部分的内容。

  三、延伸

  朗读《问天下谁是英雄 》

  问天下谁是英雄?叩苍天,烈日当空,

  起风云,挟雨电,变幻更无穷。

  然混沌世界,还须盘古劈,女娲巧手,炼石补天洞。

  问天下谁是英雄?忆往昔,秦王赢政,

  毕六王,统四海,营建阿房宫。

  然孟姜弱女,哭倒了长城;项羽一火,烧掉了秦庭。

  问天下谁是英雄?叹蜀相,诸葛孔明,

  炼赤壁,演八阵,尽展卧龙雄。

  然五丈原上,遗恨随秋风,中原未统,壮志难畴成。

  问天下谁是英雄?留美名,美髯关公,

  独刀会,走单骑,驰骋纵又横。

  然麦城脚下,赤兔马蹄重,青龙偃月,傲气将蜀轻。

  问天下谁是英雄?看今朝,华夏精英,

  升神五,缚江龙,经济日图腾。

  数风流人物,农工商学兵,敢叫日月,步履随我行。

  四、说说你了解的英雄故事及故事背后的可歌可泣的事迹。

  民族英雄,爱国故事,见义勇为英雄,“天路”青藏铁路建设者们,他们感人的故事的背后鲜为人知的事迹。

  五、教师总结

  杨利伟本人曾经说:在飞天的征程上,不仅充满了艰辛,风险也时刻存在,许多勇士还为此付出了生命,但征服太空,是航天员的神圣使命,作为一名军人,就是要时刻准备奉献和牺牲。 他不仅达到了崇高的思想境界,有无坚不摧的毅力,更有脚踏实地干起来的勇气。他不愧是我国的“航天英雄”!

  所以羡慕英雄的潇洒,更应当向往英雄的境界,学习英雄的精神,做好充分的准备,实现每个人心中的飞天梦想。

  高一语文课文教案 篇4

  课文分析:

  课文《老人与海鸥》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十多年前,老人在湖畔偶遇一群北方飞到昆明越冬的红嘴鸥。从此,老人与海鸥结下了不解之缘。每逢冬季来临,海鸥便成群结队地来到翠湖之畔,老人也像赶赴约会似的,每天到翠湖之畔去喂海鸥,风雨无阻。他视海鸥为儿女,给它们起名字,喂饼干,照顾伤病的海鸥。久而久之,海鸥与老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然而有一天,老人去世了。海鸥们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后又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儿女”,不忍离开自己的亲人。课文结构清楚,可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通过老人喂海鸥、呼唤海鸥的名字、与海鸥亲切地说话等事例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后一部分则通过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等悲壮画面,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课文语言朴实,平凡中包含深情,令读过的人无不为人与动物这样真挚的感情而动容。

  教学目标:

  1、在情感朗读中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的真情,了解真情是文章的灵魂。

  2、学习描写海鸥动作的词句,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动物是有灵性的,它们是我们亲密的朋友,我们对它们所付出的任何一份感情,都能得到他们的加倍回报。

  3、通过学习课文的细节描写,学会如何真实具体地表达感情,并进行语言积累。

  教学重点:

  练习以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含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深入感受老人对海鸥的深情

  师:同学们,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想老人与海鸥相依相随的许多画面一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像(播放老人与海鸥和谐相处的录像,学生观看)。

  师:看后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谈感受)

  师:说得真好!一个充满着温情的词语:亲人。老人与海鸥就像——(生接说)亲人一样。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那动人的情景,感受那份浓浓的亲情。(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欣赏老人爱海鸥的录像,欣赏老人爱海鸥的录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力求使学生感受到这样一位普通的退休工人,同时更是一位特殊的老人,他把所有的感情都寄托在海鸥身上,这种与海鸥之间难以割舍的浓浓的情感,在音乐的渲染下更让人动容,也为第二课时,体会海鸥对老人的情谊埋下了情感上的伏笔。

  二、自渎悟情——感悟海鸥对老人的深情

  1、师渡:当我们大家都沉浸在老人与海鸥的这份亲情、和谐与幸福之中时,一个不幸的消息传来了(出示PPT)生读“没想到过了十多天后,忽然有人告诉我们,老人去世了”。

  2、师:老人在世时曾对人们说过他的愿望:他说当他离开人世时希望能够把他的遗像放大,带到翠清边,让他再看一眼他的“儿女们”,人们完成了他的遗愿,但就在把他的遗像带到翠湖边时,却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请同学们自由读15——19自然段,边读边想,哪些句子让你感动,并与同桌交流。

  (1)快速朗读,画出文中最让你感动的部分。

  (2)从字里行间,你感受到了一种什么情感?能用一个词来形容此时此刻海鸥的心情吗?

  海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书,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放手让学生自学,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获得初步的阅读体验。

  3.老人把海鸥当作亲人,海鸥也把老人当作亲人,文中的哪些地方写出海鸥是老人的亲人?

  4.汇报交流

  预设:

  A.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1)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大不一样”,提问:海鸥的叫声与姿式与平时会有怎样的“大不一样”?

  (2)师:老师从你们的回答当中知道了,海鸥此时是焦急的、悲伤的,(出示PPT)海鸥们连声呼唤,他们似乎在说什么?

  (3)师:同学们,海鸥们一声声热切的呼唤有惊讶,焦急,还有悲伤,谁能把这种感觉朗读出来?

  师:我分明看到了一只焦急热切而又悲伤的海鸥,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把这段话读一读。(生齐读)

  师渡:海鸥们“翻飞盘旋、连声鸣叫”,老人却始终一动不动,海鸥们终于明白:老人已经永远永远地离他们而去,于是,在翠湖边上,它们为老人举行了一场特殊而感人的葬礼。哪些地方能够体现海鸥对老人的一片亲人般的深情呢?。

  B.“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

  (1)师;你感受到了什么?从哪个词感受到的?

  (2)如学生说到“瞻仰”,理解瞻仰的意思。瞻仰指恭敬的看,一般指对伟人的尊敬,老人是伟人吗?(学生讨论汇报)

  (3)你能读出海鸥对老人这种亲人般的温情,还有对伟人的尊敬与爱戴吗?(指名读)

  C.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1)师:你体会了什么?(生发表意见)

  (2)师;好,同学们,闭上你的眼睛,现在你就是一只海鸥,把你最好的祁祷与祝福送给老人吧!(生闭上眼睛祁祷)

  师:睁开你们的双眼,把这份守灵时诚挚的感情读出来。(生有感情地齐读)

  (3)师:十多年了,几千个日子,老人每天都来,可有一天老人没来,第二天老人还是没来,直到第三天的时候,老人才步履蹒跚地来了。(音乐响起,画面是老人喂海鸥)喂海鸥的时候,他坐到了地上,身子弯成了弓一样的弧形。这3天,他只吃了一碗面,觉得好点了,就赶来看海鸥了。可这一看竟成了诀别了。同学们你们读16自然段描写海鸥的句子,老师读描写老人的句子。

  师:同学们很善于抓住重点词句,用心体会,这是很好的学习方法,我们继续交流。

  D.“当我们不得不收起遗像的时候,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漩涡中脱出身来。”

  (1)师:这一段都值得大家好好体会,出示PPT:谁有信心读一读这一段。

  请一生读。

  (2)师范读,把“扑”字读成“飞”字,引导学生讨论行不行?(学生讨论汇报)

  (3)师:看来,这两“扑”含义很深,情意更重,写作时,用词要反复推敲,将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老师感动了,这里面的焦急、悲伤依依不舍是多浓的一份情感,生死都愿意相随。一只只海鸥扑过来,形成了一道(生接)白色旋涡。

  师:这是一场怎样惊心动魄,让人为之动容的葬礼,同学们再自由读一读这段,读出海鸥们一片深情。

  生自由读,再请两生到三生个体读,请生评价。

  师:读得真好,今天,老师把当时两张真实的照片带来了,(一张是排队瞻仰守灵时的照片,一张是海鸥“扑”过去的照片)出示PPT,师配悲伤小提琴曲《离开你的那一天》沉重解说:海鸥们站成两行,他们一动不动为老人守灵,在心里轻轻地呼唤着:“老人,生前你没有儿女,就让我们做你的儿女,让我们为你守灵,为你祁祷吧!老人的遗像不得不搬走了,海鸥们不顾一切的扑过来,大声鸣叫:不,不要搬走这张照片,让我们再看我们的亲人一眼,给他鞠个躬吧!”同学们,拿起你的书,我们一起再来有感情地读第16、17自然段。(生深情齐读)

  5.同学们用心想一想,究竟是什么原因会发生这样的意想不到?(生汇报)

  师:正因为老人生前对海鸥奉献出无私的爱,所以才会有海鸥意想不到的举动。(板书)看着这样悲壮的场面,这不禁又让我们想起老人精心喂鸟的情景(出示喂鸟画面)回读:

  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师:“节奏”是音乐的灵魂,谁知道节奏与什么有关?

  师:那老人喂海鸥的节奏是怎样的?

  生:老人喂海鸥的节奏也是时而快时而慢的。

  师:那老人喂海鸥为什么时快时慢?

  师:多由意思啊!表面上看来是海鸥依着老人的节奏在起起落落,而事实上是老人在依着海鸥的节奏边走边放。(指名读)

  海鸥来的多了,吃得快了,请你欢快地读读。(生①读)

  海鸥来得更多了,吃得更欢了,请你更欢快地读读。(生②读)

  海鸥吃得心满意足了,老人也放慢了速度,谁能这样来读读。(生③读)

  师:这起起落落的海鸥,翻飞的白色,谱成了一篇------(生:有声有色的乐谱)

  师:在这有声有色的乐谱里,你听到了什么?

  师:除了海鸥的声音你还能听到什么?

  师:你们又仿佛看见了什么?

  师:你们看到了那么多,听到了那么多,感受到了那么多,能不能把这段话读一读,先自己练练。谁想读:(指名读)

  师:十年来,每逢冬季来临,老人风雨无阻,像照顾儿女一样,与海鸥相依相随,共同谱写着这首美妙的歌—学生读(变换成的诗,配以《致爱丽丝》音乐)?

  过渡:多美妙的一支歌呀!可如今却变成一首悲情的哀歌,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设计意图]

  语文教学要“以读为本,读占熬头”,特别是阅读教学中,如果离开了声情并茂的朗读,只是理解内容,那样的阅读教学是残缺的'。阅读教学一定要要以读代讲,以读悟情。课文中描写海鸥的句子写得非常生动传神,也十分感人。教学中我会将朗读和体会结合起来,在学生品味理解课文后适时指导学生朗读。特别是引导学生回忆现实生活中人与人告别时的场面,来引导学生体会海鸥为什么为老人守灵,理解文中为什么用“扑”而不用“飞”。文本与生活的结合,会使学生很容易体会到海鸥对老人那深厚的情谊,很自然地通过朗读流露出来,加上采取不同方式的读(范读、指名读、引读、男生读、女生读、师生赛读,齐读)激起学生朗读的兴趣,真正达到以读代讲,以读悟情的目的。

  三、想象写话——深入品味老人与海鸥至死不渝的亲情

  1、师渡:是啊,老人的心里归牵挂的还是海鸥,海鸥们对老人也是依依不舍,我想,他们一定还有好多好多的话想向彼此倾诉,让我们一起来帮他们完成这个心愿吧!

  生想象写话:

  (1)假如你是一只老人曾经喂养过的海鸥,面对天堂里的亲人——老人,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2)假如你是天堂里的老人,回忆与“儿女们”海鸥相伴的一幕幕,面对悲痛欲绝的海鸥,你会对它们说些什么?

  2、生写,交流。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意在引导学生在理解、感悟、积累和运用语言文字过程中,渗透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体会情感和人文价值,使语文课堂的“语文味”更浓些。引导学生超越文本,升华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悟,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主旨,引导学生从课文中体会到人与动物之间的美好的情意,让学生读懂作品,领悟真谛,通过超越文本的读书让学生变得智慧、变得美丽。

  四、拓展升华——人与动物和谐相处

  1、师:多么诚挚的语言,多么动人的情感,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故事感动了很多很多的人,后来,人们在翠湖公园里建立了一个雕塑(出示PPT),师解说:老人依旧满脸慈祥的笑容,周围,海鸥翩然翻飞,多么和谐的场面!同学们,这就是那位老人,让我们用最神圣的队礼向这位平凡而又伟大的老人表达出少先队员们最崇高的敬意!

  2、师:生活中,像老人一样爱护动物的人还有很多,有你,有我,有大家,我们现在来听一首歌:《丹顶鹤的故事》,希望我们每个人都来关爱动物,都和动物和平共处吧!

  [设计意图]

  本环节的教学设计意在使学生用心灵颂读,用心灵倾听,用心体验,用心灵表达,“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使学生们带着收获,带着思考,带着信心,走向新的课堂,开始新的探索。

  高一语文课文教案 篇5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知道这种盆景植物的名称吗?(常春藤)这是老师喜欢的一种植物,老师喜欢它的原因

  有两点,我先说第一个原因,那就是它的颜色——绿色。绿色是希望之色,是生命之色;它不仅是芸芸众生喜爱之色,也是文人墨客歌咏之色。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位喜爱绿色的现代散文家陆蠡写的一篇散文《囚绿记》。

  2、指明一学生上黑板写上课题和作者名字。教师给作者名正音。

  3、简介作者有关情况。(学生圈划、朗读课文后面注释中的有关内容)

  二、释题:“囚绿”就是把绿色囚禁起来。

  作者为什么要囚绿呢?要求学生带着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高声朗读、轻声朗读、一个人读,找个伴儿一起读等不同形式)自由朗读课文。

  教师明确要求:标注段落,圈划疑难字词。或结合课后注释,或同学相互讨论,合作解决,实在不能解决的,也可当场求助老师。

  三、教师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明确本文的线索。

  1、作者为什么要囚绿?(因为他爱绿)

  2、他把绿“囚”牢了吗?(他后来把绿释放了)

  3、离开了绿,他对绿的感情又是怎样的呢?(他对绿充满了思念)

  教师归纳板书:恋绿囚绿释绿思绿

  四、研读“恋绿”的部分(第1—7小节)。

  1、学生速读课文。指明学生找出表现作者爱绿感情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

  情。教师适当引导讲解,在学生找出后,或组织学生齐读,或组织分组读,在读中与作品直接对话,感知这篇散文的语言风格。

  2、创设情境:假设学生是作者,要直接抒发对绿的喜爱之情,与绿直接“对话”,要求学生以课文第五小节一段话“绿色是多宝贵的啊……也视同至宝”为例,变换人称、有感情地表述,直接抒发对绿的喜爱之情。

  五、研读“囚绿”部分。(第8—11小节)

  1、作者因为爱绿而囚绿,课文那些语句写出了他绿友的爱之深?指名朗读文中有关语句。

  2、教师再次展示常春藤盆栽,要求学生观察它的枝条向一个方向伸长即向着阳光方向生长的

  外形特点,揭示喜爱它的第二个原因,即追求光明的性格。提问:作者得到“绿”了吗?找出文中的有关语句来说明。

  【学习目标】

  1.积累字词,了解文章结构,把握主旨。

  2.反复读文,体会作者的情感,感知散文的语言风格。

  作者简介

  陆蠡(1908—1942),原名圣泉,浙江天台人。现代散文作家、翻译家。1931年毕业于上海国立劳动大学,后与友人创办泉州语文学社。1933年至1934年在泉州中学教书,同时开始写作散文。1935年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编辑,业余从事散文创作和翻译。1938年创办科学、文化综合性杂志《少年读物》。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进驻上海租界,由于在沦陷后的上海坚守文化工作岗位,他于1942年4月13日被捕,不久由捕房转到虹口日本宪兵拘留所,刑审数月,惨遭杀害,时年34岁。

  陆蠡是现代文学史上卓有成就的散文作家。他以散文诗集《海星》步上文坛,崭露头角。后来又出版了散文集《竹刀》和《囚绿记》。他的散文从琐细的生活情节中,挖掘出某种耐人寻味的人生哲理,透出了作者真诚、淳朴心灵的闪光,作品大都瞩目现实社会和下层人民的贫穷疾苦,通过对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淳朴的优良品质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的颂赞,表现出作家爱国忧民的高尚情怀和可贵品格。在艺术上,那乡野泥土的气息,忧郁动人的故事情调,优美清丽的文笔,严谨的构思,形成他自己独特的风格。其文笔缜密、漂亮、醇厚,感情深沉、诚挚、朴实。

  背景资料

  本文选自《中国现代散文(1918~1949)》(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四卷,写于1938年秋,当时正是抗日战争时期。

  【问题说明】

  “囚绿”就是作者囚禁窗外的常春藤,作者通过破碎的窗口把窗外的常春藤柔条牵进作者居室。因为常春藤是绿色的,故简称“囚绿”。本文通过写作者赏绿、囚绿、放绿、思绿的过程,表现了作者对光明和自由的向往之情。

  【课文分析】

  这是去年夏间的事情。

  段解:交待事情发生的时间(1937年夏天)。单独成段,说明这事情让作者难忘。

  我住在北平①的一家公寓②里。我占据着高广不过一丈③的小房间。砖铺的潮湿的地面,纸糊的墙壁和天花板,两扇木格子嵌④玻璃的窗,窗上有很灵巧的纸卷帘,这在南方是少见的。

  段解:作者介绍所住公寓的大小、地面、墙壁、天棚、窗户、窗帘,突出其简陋的特点。

  窗是朝东的。北方的夏季天亮得快,早晨五点钟左右太阳便照进我的小屋,把可畏⑤的光线射个满室,直到十一点半才退出,令人感到炎热。〔句解:光照时间长,小屋内炎热。〕这公寓里还有几间空房子,我原有选择的自由的,但我终于选定了这朝⑥东房间,我怀着喜悦而满足的心情占有它,那是有一个小小理由的。〔句解:屋简陋、狭小、炎热而作者却选择了它,并且感到喜悦而满足,给读者留下悬念,很自然地引出下文了。〕

  这房间靠南的墙壁上,有一个小圆窗,直径一尺⑦左右。窗是圆的,却嵌着一块六角形的玻璃,并且左下角是打碎了,留下一个大孔隙,手可以随意伸进伸出。圆窗外面长着常春藤⑧。当太阳照过它繁密的枝叶,透到我房里来的时候,便有一片绿影。我便是欢喜这片绿影才选定这房间的。〔句解:选定此房的原因。〕当公寓里的伙计替我提⑨了随身小提箱,领我到这房间来的时候,我瞥见⑩这绿影,感觉到一种喜悦,便毫不犹疑地决定下来,这样了截爽直使公寓里伙计都惊奇了。〔句解:作者这样热爱绿色,让伙计感到非常惊奇。〕

  段解:作者因为窗外有常春藤而选择了此房居住。

  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句解:作者喜欢绿色的原因。〕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我欢喜看水白,我欢喜看草绿。我疲累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我急不暇择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绿也视同至宝。当我在这小房中安顿下来,我移徙小台子到圆窗下,让我面朝墙壁和小窗。门虽是常开着,可没人来打扰我,因为在这古城中我是孤独而陌生的。〔句解:作者喜欢绿色的原因。〕但我并不感到孤独。我忘记了困倦的旅程和以往的许多不快的记忆。我望着这小圆洞,绿叶和我对语。我了解自然无声的语言,正如它了解我的语言一样。段解:“我”怀着喜悦与满足的心情选择了这狭小而潮湿的房间是因为有一绺(liǔ)青藤为伴,不再孤独,陌生的“我”与绿叶“对话”,忘记了不快;象征生命、希望、快乐的绿色滋润“我”那颗等焦了的心。这一部分为下文写“囚绿”作了充分铺垫。

  我快活地坐在我的窗前。度过了一个月,两个月,我留恋于这片绿色。我开始了解渡越沙漠者望见绿洲的欢喜,我开始了解航海的冒险家望见海面漂来花草的茎叶的欢喜。人是在自然中生长的,绿是自然的颜色。

  段解:绿色让“我”快活地度过两个月,让“我”感悟到了绿色对处在逆境者的重要性。

  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看它怎样伸开柔软的卷须,攀住一根缘引它的绳索,或一茎枯枝;看它怎样舒开折叠着的嫩叶,渐渐变青,渐渐变老,我细细观赏它纤细的脉络、嫩芽,我以揠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下雨的时候,我爱它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

  段解:观赏常春藤伸须展叶,变青变老、雨中摆舞,“我”感到慰安与希望。

  忽然有一种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我从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我的屋子里来,教它伸长到我的书案上,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

  段解:为了这绿色装饰简陋的房间,抚平抑郁的心情,点燃心灵的希望,“我”自私地囚住了这绿色藤的两枝柔条。绿的枝条悬垂在我的案前了,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的喜悦。从前我有个时候,住在乡间的一所草屋里,地面是新铺的'泥土,未除净的草根在我的床下茁出嫩绿的芽苗,蕈菌在地角上生长,我不忍加以剪除。后来一个友人一边说一边笑,替我拔去这些野草,我心里还引为可惜,倒怪他多事似的。〔句解:作者酷爱绿色是有渊源的。〕段解:“囚绿”后,绿色枝条旺盛地生长景象,给“我”带来了空前的喜悦。

  可是在每天早晨,我起来观看这被幽囚的“绿友”时,〔句解:由“绿色”到“绿友”,称呼的变化体现了作者感情的变化。〕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植物是多固执啊!它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我对它的善意。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可是我囚系住它,仍旧让柔弱的枝叶垂在我的案前。〔句解:对“绿友”爱之深,恼之切。〕

  段解:“绿色”固执地向阳方向生长,辜负了“我”的爱抚与善意,损害了“我”的自尊心。恼恨后,我决定仍囚住它。

  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我渐渐不能原谅我自己的过失,把天空底下的植物移锁到暗黑的室内;我渐渐为这病损的枝叶可怜,虽则我恼怒它的固执,无亲热,我仍旧不放走它。魔念在我心中生长了。〔句解:“魔念”是指作者自私自利的心灵。〕

  段解:青藤失去阳光后嫩黄、细瘦、娇弱,“我”虽然产生了恻隐之心,但魔念占了上风,我仍不肯放绿。

  第二部分(8~11):囚绿。作者着(zhuó)意表现他囚绿的固执和青藤不甘被囚的执著。

  我是原打算七月尾就回南京去的。我计算着我的归期,计算这“绿囚”出牢的日子。在我离开的时候,便是它恢复自由的时候。

  段解:作者原先打算七月末回南京离开北平时,恢复青藤的自由。

  卢沟桥事件发生了。〔句解:点明写作背景。〕担心我的朋友电催我赶速南归。我不得不变更我的计划;在七月中旬,不能再留连于烽烟四逼中的旧都,火车已经断了数天,我每日须得留心开车的消息。终于在一天早晨候到了。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句解:发自内心的对自由、光明的呼唤。〕我把瘦黄的枝叶放在原来的位置上,向它致诚意的祝福,愿它繁茂苍绿。〔句解:祝愿天下向往光明和自由的人得到永久幸福。〕

  段解:第三部分(12~13段):放绿。作者“放绿”的同时是呼唤自由与光明。点出了文章的主题。

  离开北平一年了。我怀念着我的圆窗和绿友。有一天,得重和它们见面的时候,会和我面生吗?

  段解:本段是文章的第四部分:思绿。含蓄表达了作者对日寇铁蹄下的同胞的惦念与牵挂。

  高一语文课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文章的主旨。

  2、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3、品味精练准确、清新隽永、优美动人的语言。

  [教学重点]

  1、结合语境揣摩词语、语句的含义,体味作品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2、感悟景语和情语浑然一体的妙处。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关于描写荷花的古诗文名句

  1、宋代诗人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

  2、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阅读提示

  (1)配乐朗读或自由朗读。

  (2)给文章每个段落标号,找出文中表现作者心情的语句。

  (3)抓住关键词语,理出作者游踪,探究作者情感路线。

  2、分析结构

  教师启发指导:从作者行踪变化看,让学生概括每段内容。

  观荷缘起:第1段: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心境:“颇不宁静”)

  去荷塘:第2段: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第3段:行在小路时的感受。(追寻清冷、幽僻的环境)

  观荷塘:第4段:月色下的荷塘。

  第5段:河塘上的月色。

  第6段:荷塘四周的景物。

  离荷塘:第7、8、9段: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三、文本研习

  问题1:夜深人静之时,作者为什么会突然想去荷塘边散步?

  主要是由于“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夜深人静之时本应好好休息了,但许多事情剪不断,理还乱,就想到去荷塘散步,以此来排遣内心的烦恼!

  全文就是围绕“颇不宁静”这一心情展开的,它就像是一支乐曲中的主旋律!

  问题2:为排遣不宁静,作者散步的游踪是怎样的?

  游踪:家——小路——荷塘——家

  问题3:一夜畅游,朱自清找到了心灵的宁静吗?

  学生可能回答“找到”或者“没有找到”

  到底找到没有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作者心情是怎样变化的。

  请看第3自然段的内心独白,我们先一起来朗读这个自然段。

  问题4:这一段独白到底流露了朱自清怎样的心情?

  尽管有哀愁,但更有一种淡淡的喜悦之情!作者只有这幽僻的,环境之中,才感到自己成了一个自由的人,才能够抛开尘世间的喧嚣和烦恼。——可见作者对现实的不满!

  “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流露出作者为能够暂时得到自由,欣赏荷塘月色而淡淡喜悦。——可见作者幻想超脱现实!

  明确线索

  明线:游踪(带上门-荷塘上的月色-月色下的荷塘-江南旧俗-回家)暗线:情感(心中颇不宁静-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思乡愁-不宁静)

  四、找出文眼、理清脉络、分析情感

  1、文眼:心里颇不宁静

  2、脉络:心里颇不宁静--觉得是个自由的.人--我什么也没有--想起采莲的事

  3、情感:

  不满现实(求静)—寻求超脱(得静)—回到现实(出静)

  ‖ ‖ ‖

  反映淡淡的哀愁 得到淡淡的喜悦 仍是淡淡的哀愁

  五、赏析语句

  找出有代表性的语句进行赏析:

  1、全文首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起笔的目的是什么?可联系撰文时间启发学生讲讲有关失败情况,说明作者思想状况,弄清他为什么要写荷塘月色之美,发思古之幽情。

  2、第3段,作者在路上一段抒情独白(“路上只我一个人……这是独处的妙处”)此段抛开了写景,是否偏离了文章的中心呢?

  抛开了写景直抒胸臆也反映了作者痛楚心态,蕴含对现实的不满。实际上,这“情”离不开“景”,正是在那幽僻路上,抒发“独处”之情。

  六、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4、5、6自然段,体会情景交融的特点

  第二课时

  一、课前检测

  二、新课导入

  提问:由课题可以知道,本文属于写景散文,即写“荷塘”和“月色”,课文哪些段落是描写这两种景物的呢?

  三、鉴赏、分析课文的景物描写部分

  (一)诵读、鉴赏第4段

  1.指明一个学生朗读。

  2.提问:这一段写什么景,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明确:月下荷塘美景,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4个方面。

  3.提问:作者是怎样从这4个方面描绘这月下荷塘美景的:请找出这些句子,展开想象,阅读品味它的妙处。

  (1)思路点拨:手法、作用、分析

  示例:

  荷叶:“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荷叶的风姿。由“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两者不仅相似,而且写出其动态美。

  (2)小组合作

  (3)成果展示(选)

  (第1组)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袅娜”写出荷花的饱满盛开状,“羞涩”写荷花含苞待放,赋予物以人的感情。三个比喻,分别描绘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写出了荷花的神韵,倾注了作者的主观感情,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

  (第2组)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通感,“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飘渺、沁人心脾等,其间感觉的转移伴随想象的跳跃。“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的事物,把“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烘托出几分幽雅和宁静来。

  4.师生共同小结本段写景重点。

  本段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手法,描绘了月下荷塘的美景,这些手法令人浮想联翩。更绝的是全段不着一个“月”字,却处处有月。

  5.齐声朗读课文第4段,品味其写景特点。

  (二)诵读鉴赏第5段(仿照第4段的鉴赏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分析)。

  1.齐声朗读。

  2.提问:本段写荷塘上的月色,月色本是难写之景,作者借哪些景物,写出荷塘上月色的特点?

  明确:叶、花、树,写出了月色朦胧飘渺的特点。

  3.提问:月色本是难状之景,作者用了一些传神的动词:(如:“泻”“浮”“洗”“画”等),描绘出了可感的月光形象,试结合语境分析这些动词的特点。(可分成4组讨论后回答)

  明确:

  泻——既照应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动感。

  浮——写深夜水气由下而上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描绘雾的轻飘状态。

  洗——写“叶子和花”在月光映照下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状态。

  画——有“人为”动作含于其中,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倩影”,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

  4.师生共同小结:本段虽着意写月色,但又处处不忘荷塘,用几个传神的动词,从不同角度写出淡月辉映下荷塘里雾光叶色、水气交相杂糅而形成的朦胧景象,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

  5.齐声朗读第5段,体味作者写景的高明手法。

  (三)诵读、鉴赏第6段

  1.齐声朗读。

  2.提问:本段写了荷塘四周的景色,与课文第2段照应,试比较两段写景的异同。(阅读比较后回答)

  明确:相同:都写了荷塘四周景物,都写了树、小路。

  不同:第2段重点写了小煤屑路的寂静、阴森,写得简略。而本段则以树为着眼点,由近及远,写了树色、烟雾、远山、灯光,再由静到动,写到蝉声、蛙声。

  3.提问:本段写月下荷塘的景色,作者选用了一些叠字叠词(如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重重、阴阴、隐隐约约等),试结合语境,说说这些词语的妙处。(学生阅读后回答)

  明确: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写出了树的错落有致,既开阔又有立体感,用语平实自然。

  重重、阴阴、隐隐约约——传神地描述出特定环境中的景物特点,不仅写出了树木之多,而且加强了叶色的浓重气氛。

  4.师生共同小结。

  叠字叠词的运用,不仅传神地描写了事物的特征,而且照应了第2段中“蓊蓊郁郁”的树,“阴森森”的小路,读起来节奏鲜明,韵律协调,富有音乐美。

  5.齐声朗读第6段,体会其特点。

  四、课堂小练笔《雨中校园》

  1、要求:抓住景物特点,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写一段情景交融的抒情片断,字数300字左右。

  2、美文选读

  五、布置作业

  高一语文课文教案 篇7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手法。

  2.认识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3.掌握“以”“其”等虚词的用法,以及词类活用和一词多议的词语。

  4.背诵全文,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

  教学设想

  1.“即事明理”的写法学生比较陌生,这既是本文的难点,也是重点,指导学生理清记叙和议论的呼应关系,力求讲得透辟一点。

  2.让学生利用课文注释,使用工具书自己串讲翻译,必要时教师进行点拨、解难,培养自学能力。

  3.凡是要学生辨析、积累的实词和虚词,除弄清它在本文的含义和作用外,还要引导学生联系读过的文言思考一下曾经出现过的意义和用法,使之反复巩固,温故知新。

  课时分配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初中时我们学过《醉翁亭记》,“记”即游记,代表一种文体。作者一般借记游而进行议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像《醉翁亭记》,作者借写山水之景,而表现了“醉能同其乐”和“太守之乐其乐”的与民同乐的观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游褒禅山记》同样也借记游表达了自己的观点,那么,作者表述了怎样的观点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作家作品及文章写作背景。

  1.关于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9),字介甫,号半山,宋朝临川(现在江西省临川)人,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后被封为“荆国公”,人称“王荆公”。

  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又是一位诗文大家,散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长于说理,精于修辞,间有情韵深婉之作。他的作品今存《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2.关于本文写作背景

  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12年后(1070年)拜相。他不顾保守派反对,积极推行新法。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与本文的观点也有相似的地方。

  三、课内预习。

  对照注释细读课文第1、2两段,借助工具书弄懂疑难字词。

  四、讲读第1、2段:

  (一)指名朗读、口译。如有疑难则请其他同学回答或由教师点拨。

  重点掌握以下词、句(作适当板书):

  1.一词多义:

  (1)“卒”:①死。“卒葬之”。

  ②终于。“卒相与欢”。(《廉颇商相如列传》)

  ③士兵。“夫以疲敝之卒……”(《赤壁之战》)

  (2)“文”:①碑文,整篇文章。“其文漫灭。”

  ②文字。“独其为文”。

  ③华美、有彩饰。“舍其文轩”。(《公输》)

  (3)“道”:①道路。“有碑仆道”。

  ②说、讲。“何可胜道也哉”。

  ③道理。“传道受业”(《师说》)

  ④正确的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4)“极”:①尽,-尽情享受。“极夫游之乐”。

  ②至多,最多。“亦极七八万耳”。(《赤壁之战》)

  2.词性活用:

  (1)“舍”:筑舍定居。名词活用为动词。“始舍于其址”。

  (2)“名”:①命名,称呼。名词活用为动词。“名之曰褒禅”。

  ②说清楚,说明白。名词活用为动词。“而莫能名者”。

  (3)“穷”:穷尽,走到头。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3.“……者……也”表示判断的两种形式:

  (1)表示单纯的判断,“者”前是主语,“者”后是谓语。如“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家也”。“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合判断,“者”在②这里除了表示停顿语气外,还有提示原因的作用。如“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二)引导学生讨论问题:

  1.概括这两段的.段意,指出主要使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提示:记叙游山的见闻和经过。主要使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

  2.游记一般要写出景物的方位,使之在读者的印象中产生空间概念,形成立体感。试以华山洞作为参照物,说出禅院、仆碑、前洞、后洞的方位。

  提示:禅院在距华山洞五里的西面,因为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仆碑在华山洞西面百余步的地方,因为仆碑是作者从禅院东去华山洞的路上看见的;前洞就是华山洞,前洞的“前’是相对于后洞的“后”而言的;后洞在华山洞北面五六里的地方,因为华山洞在“华山之阳”,“由山以上”则是北面了。

  3.第1段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仆碑及仆碑上的文字?

  提示:写仆碑是为后面议论埋下伏笔,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体现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是后面议论中提出“深思慎取”的依据。

  4.第2段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

  提示:略写前洞(19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多处设比:①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②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对比;③“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三)全班朗读课文两遍。

  五、布置作业。

  1.将文中出现的有“其”字的句子全部找出来,并归类整理。

  2.预习3、4、5段,借助课文注解及工具书试口译。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其”字在文中有二十处之多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型:①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那些”。②人称代词,相当于“它”(他)。③人称代词,表领属关系,作“它(他)的”讲。④人称代词,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我们”、“自己”。⑤语气词,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难道”。如“其孰能讥之乎”。

  二、讲读课文第3段。

  (一)指名朗读、口译第3段:

  重点掌握如下词、句:

  1.一词多义:

  (1)“观”:①观察、看。“古人之观于天地……”②景象。“非常之观”。③建筑物的一种,读,“大王见臣列观”。(《廉颇简相如列传》)

  (2)“得”:①能够。“不得极夫游之乐”。②心得、收获。“往往有得”。③融洽。“与公甚相得”。④得到,获得。“某得八焉”。(③、④均《王忠肃公翱事》)

  (3)“夷”:①平坦。“夷以近”。②铲平、削平。“今操蔓夷大难”(《赤壁之战》)。③我国古代对少数民族及外国的一种蔑称。“南抚夷越”。(《隆中对》)

  (4)“相”:①帮助、辅佐,读。“无物以相之”。②宰相、丞相,读。“操虽托名汉相”(《赤壁之战》)③互相,读。“卒相与欢。“(《廉颇商相如列传》)。

  2.古今异义:

  “非常”:本文义为“不寻常”、“非同一般”,是两个词。如:“非常之观”。不同于现代汉语表程度的副词。

  3.虚词:

  “以”:作介词用:①因、由于。“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②用来、拿。“无物以相之”。作连词用,相当于“而”:①表并列。“险以远”。②表承接。“由山以上”。

  4.句子:

  (1)“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双重否定句,强调“志”的重要。(2)“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中间省略了“而不至”之类的话,翻译时要补出,否则意思不连贯。

  (二)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1.本段着重写什么?

  提示:写游褒禅山的心得体会,抒发自己的感想,即第一句中所说的“有叹”。

  2.这一段可分几层意思?你对作者在文中所说的道理如何评价?

  提示:五层意思:①用一“叹”字紧承上文,领起全段。②以古人作为立论的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③拿世人的避难就易,同古人的“求思”精神对比。④阐述宏伟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⑤强调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梅”。

  作者揭示了“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首先要有志,虽然有矢志不渝的决心,但力量不足也不行,尽管志向坚定,力量充足,然而到了幽暗昏惑之境地,如果没有外物相助,也不能至。既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反映了作者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体现了作者朴素的辩证观点。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这对于我们治学、处事、创业都有很大启发。

  三、讲读第4段。

  (一)指名朗读、口译。

  重点掌握如下词、句:

  1.一词多义:

  (1)“悲”:①感叹、叹惜。“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②悲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③哀怜。“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捕蛇者说》)

  (2)“胜”:①尽。“何可胜道也哉”。

  ②能承担,禁得起,。“沛公不胜杯构”(《鸿门宴》)。

  ③优美的。“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

  ④胜利。“终不能加胜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2.词性活用:

  (1)“谬”:弄错,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后世之谬其传……”

  (2)“传”:流传下来的文字,动词活用为名词。“后世之谬其传……”

  (二)引导学生讨论如下问题:

  在本段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这一观点是怎样生发出来的?

  提示:作者认为治学不应当轻信盲从,以讹传讹,而应该“深思慎取”,也就是要经过自己头脑的认真辨析思考,然后谨慎地采取其中合理的部分,摒弃那些有谬误的东西。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

  作者从第一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联想到“古书之不存”,从“音谬”联想到“谬其传”,的情况不可“胜道”,自然地得出治学必须“深思慎取”的结论,逻辑十分严密。

  四、讲析第5段。

  这一段是补叙,交代同游者籍贯、姓名和写作本文的时间并署名。思考:同游者的姓名没有出现在正文里,而是记在这段文字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提示:能使行文简洁,避免横生枝节。

  五、问题讨论。

  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的?(试从①过渡衔接;②两部分在文字上的前后呼应;③游山与治学处世两者的内在联系这三方面思考)

  提示:①两部分之间使用了过渡句:第二段最后一句“不得极夫游之乐”开启下文,第三段第一句“于是余有叹焉”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使文章前后衔接,过渡自然。

  ②文字上前后呼应,意思贯通,起照应作用的句子有“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和“其下平旷……记游者甚众”;“险以远,则至者少”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好游者不能穷”、“来而记之者已少”;“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和“其见愈奇”;“非有志者”和“怠而欲出者”;“随以止”和“遂与之俱出”;“可讥”和“人咎”;“在己为有侮”和“悔其随之”;“仆碑”和“有碑仆道”;“古书之不存”和“其文漫灭”;“谬其传”和“音谬”。前文的记叙正是为议论部分埋下伏笔,使议论有依据。议论部分是记叙的深化,是从具体事物中悟出来的含有哲理的感想。

  ③作者把治学处世比作游山,抓住它们之间的共同点: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态度。

  六、全班齐读课文。

  七、布置作业。

  完成课文后练习一、二、四题。

  高一语文课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 学习小说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2. 分析小说中两个主要人物的人物形象。

  (二)过程与方法:

  1. 梳理小说的情节,体会作者精巧的构思:对比描写和出人意料的结尾。

  2. 分析解读人物,体会小说所揭示的人性的光辉与黯淡,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联系生活,感悟小说所揭示的人生哲理,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解读小说中的两个主要人物,理解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小说所揭示的人性的光辉与黯淡。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感悟小说所揭示的人生哲理,启迪同学们联系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方法

  探究法、对话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著名作家钱钟书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叫《窗》,说人们最初建造房子的时候是没有窗户的,后来,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再建造房子的时候便有了窗。透过窗,屋子里的人可以看到外面精彩的世界。里面的人在看到外面精彩世界的同时,外面的人也窥探到了屋子里面的秘密,那么,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澳大利亚作家泰格特的小说《窗》,看看里面又会有怎样别致的故事……

  二、学习目标:

  1. 学习对比手法的运用,品析人物形象

  2. 梳理小说情节,体会作者精巧的构思:出人意料的结尾

  3. 联系生活,体会小说所揭示的人性的光辉与黯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三、检查预习结果:

  消遣(qiǎn) 一泓清泉(hóng)

  玫瑰(guī) 栩栩如生(xǔ)

  草坪(píng) 争奇斗研(yán)

  俯瞰(kàn) 气喘吁吁(xū)

  窄小(zhǎi) 五彩斑斓(lán)

  手肘(zhǒu) 津津有味(jīn)

  挪动(nuó) 扣人心弦(xián)

  四、体裁:小小说

  小:篇幅短小

  新:立意创新

  巧:构思精巧

  奇:结尾惊奇

  五、情景再现,复述情节:

  时间:“曾住过”表明这是过去发生的事情

  地点:一家医院的'病房

  人物:两位病人

  环境:病房十分窄小,仅能容两个人,设有一扇门和一个窗户

  开端:近窗病人和远窗病人关系融洽

  发展:远窗病人从“享受”到“困扰”

  高潮:远窗病人见死不救

  结局:远窗病人看到的是光秃秃的一堵墙

  六、互帮互助,共同探究:

  为了帮助别的同学理解这篇小说,你可以提出哪些问题来帮助同学们理解文意?

  同学们各抒己见,共同探究,共同解决问题

  重点明确问题:

  一、靠近窗户的病人为同伴描述的“窗外景色”是真的吗?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二、为什么这个故事的结局是如此的出人意料?同样的窗口,为什么昔日的病友能看到美丽的风景,而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

  三、小说以“窗”为题,有什么作用?

  六、拓展延伸,探究结尾:

  故事结尾“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想象和感慨……

  七、联系生活,感悟哲理:

  人性的黯淡:环境污染、食品污染等

  人性的光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等

  课堂总结:

  一扇小小的窗户,不仅是一简单的“物”,还是心灵的窗户,映照了美与丑不同的灵魂,它是上帝的眼睛,让我们看清了人性的光辉与黯淡,一个利己,一个利他,一个热情,一个冷漠,一座是高尚者的墓志铭,一张是卑鄙者的通行证,正如北岛的一句名诗: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让我们在生活中,用至仁、至善、至美的心灵,用黑色的眼睛去寻找美丽的风景,把这美丽的风景送给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人。

  作业布置:

  有一句谚语说得好:“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每个人的人生道路上,都会遇到种种困难,在他人遇到困难时,伸出你的友爱之手,去帮他一把,余香就不仅仅留在手中,还会沁入你的心脾。

  请结合上述内容,自选角度,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短文。

  高一语文课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苏轼的生平和思想,了解词的写作背景;学习辛弃疾精选典故使语言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运用技巧;品析语言,把握《声声慢》的意象及愁情;感受豪放派和婉约派的词风。

  思维发展与提升理解词中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提高学生鉴赏能力;理清词的脉胳结构,揣摩辛弃疾借古讽今的写法;学会想象和联想。

  审美鉴赏与创造学会鉴赏诗词的方法,提升审美能力。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苏轼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领悟辛弃疾的抗敌救国的雄心壮志和报国无门的忧愤;在学习优秀诗词中体悟、浸染,提升文化品位。

  教学重点理解词作的内容,体会苏轼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品味词中典故,通过典故的赏析深入了解辛弃疾的内心所思;把握意象,体会李清照的愁情。

  教学难点掌握借古咏怀诗、借古讽今诗的鉴赏方法;领悟辛弃疾的雄心壮志和报国无门的忧愤;深入探析李清照表现“愁”的艺术手法,并能迁移运用。

  教学方法诵读品悟法、合作探究法、情感体验法、对比阅读法。

  教学课时

  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宋词鉴赏概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块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远从《诗经》、《楚辞》及《汉魏六朝诗歌》里汲取营养,又为后来的明清对剧小说输送了有机成分。直到今天,她仍在陶冶着人们的情操,给我们带来很高的艺术享受。

  二、开展研习

  学习活动一:了解宋词及流派

  活动引领:宋代是词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耸立着争雄对峙、相映生辉的两座奇峰:这就是以柳永、李清照为旗帜的婉约派和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请大家说说这两个派别的区别。

  题材的广阔和狭窄是豪放派与婉约派最显著的区别。纵观婉约派“以婉约清丽为宗”的词人作品,数量浩繁而题材狭窄,绝大部分是写伤离送别、男女恋情、酣饮醉歌、惜春赏花之类。而豪放派则完全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藩篱。苏轼以一个革新者的勇气,把词从“娱宾遣兴”的工具改造发展为独立的抒情艺术;把词从“樽前”“花间”推向较为广阔的社会人生。

  在词的形式上,婉约派与豪放派也走着两条不同的路子。婉约派词人一般都更注重词的形式,视音律上的规则为法度,视语言上的清规戒律为法宝。他们的作品醉心于谐音合律,刻意于雕章凿句,而豪放派则不为形式所羁,而是充分调动形式,为表现内容服务。

  在词的题材、内容的广阔上豪放派超出了婉约派,在艺术上两派各有长短。婉约派在形象的描绘刻画方面有独到之处,尤其是白描手法的运用,能够达到“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六十一家词选例言》),在丰富词的艺术表现方法上是一大贡献,在抒情的委婉含蓄上有成功之处,能造成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显得典雅工丽,然失之缠绵悱恻,无昂扬之气。而豪放派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结构上跳跃动荡,纵横潇洒,造成一种开阔、健朗的艺术境界,格调显得清超豪迈,为婉约派所不及,但在具体形象以及人物心理状态的细致描写和刻画上稍逊于婉约派。俞文豹《吹剑录》有一段记载: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耆卿?”对曰:“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子,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这段话是对婉约派与豪放派不同词风的形象概括和生动说明。

  学习活动二:介绍作者及背景

  活动引领:师生共同搜集、整理诗歌作者和创作背景知识,展示如下:

  1、苏轼(1036—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2、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济南人。南宋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早年与党怀英齐名北方,号称“辛党”。青年时参与耿京起义,抗金归宋,献《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数次起落。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寄于词中,其词以豪放为主,风格多样,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婉;其词题材广阔,善于化用典故,抒写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多有谴责。有词集《稼轩长短句》传世。

  3、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4、《赤壁怀古》创作背景:这首词写于元丰五年(1082)。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差点丢了性命。后经多方营救,免于死刑,同年年底被贬到黄州,任黄州团练副使。1080年至他游览黄州城外的赤壁矶,1082年再次游览赤壁山水时,词人面对赤壁遗迹,触景生情,思绪万千,吟唱出了这首千古绝唱。

  5、《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作背景:本词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当时辛弃疾六十六岁。韩侂胄当宰相,积极筹划北伐,闲置已久的辛弃疾被起用为浙东安抚使,后又受命担任镇江知府,戍守江防要地京口。从表面上看,朝廷对他似乎很重视,实际上是利用他那主战派元老的招牌作为号召而已。辛弃疾到任后,积极布置军事进攻的准备工作,但他又清楚地知道自己很难有所作为。辛弃疾支持北伐抗金的决策,但对独揽朝政的韩侂胄轻敌冒进的做法忧心忡忡,他认为应当做好充分准备,绝不能草率从事,否则就会重蹈覆辙。辛弃疾的意见没有引起南宋当权者的重视,他来到京口北固亭,登高眺望,怀古忆昔,心潮澎湃,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词中佳作。

  6、《声声慢》创作背景:此词是李清照后期的作品,具体写作时间待考。有人认为作于南渡以后,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丈夫去世,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无法排遣,于是写下了这首《声声慢》。有人则认为是中年时期所作。

  学习活动三:诵读诗歌

  活动引领:四读诗歌,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读明情感。

  一读,读准字音,读清句读

  字词正音:

  故垒(lěi)纶巾(guān)樯橹(qiánglǔ)早生华发(fà)

  初嫁了(liǎo)还酹(huánlèi)佛(bì)狸祠下舞榭(xiè)

  巷陌(xiàngmò)金戈(gē)元嘉(jiā)戚戚(qī)

  二读,同桌互读,读出语气

  三读,教师范读,把握情感

  四读,师生共读,初步感知

  附: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鉴赏《念奴娇赤壁怀古》。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解题

  (一)激趣导入

  播放《三国演义》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视频。

  那些曾经叱咤风云的英雄,就像这滚滚东流的江水,一去不复返,他们隐藏在文学作品中,幻化成历史的回声,在我们的耳边回荡。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就和一段历史有关。

  (二)解题释意

  这首词的题目是什么?

  明确:《赤壁怀古》。“念奴娇”是词牌名,词牌名是词的格式的名称,它限定了一首词的字数、句数、韵律(平仄、用韵、韵脚)。“赤壁怀古”是词的题目,它是一首词主要内容的集中反映。

  (三)明确怀古诗鉴赏方法

  1.从题目中可知这首词属于什么词?

  明确:怀古词。

  2.怀古诗概述。

  (1)定义:诗人以历史事件、人物、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吟咏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借古讽今等目的。

  (2)赏析方法:了解史实——明确意图——体悟情感——掌握技巧。

  (3)写作思路:眼前景(事)→昔日事(景)→心中情(抒怀∕讽今)。

  (4)关键:在鉴赏怀古诗词时要抓住历史人物或事件与时局和诗人自己身世之间的连接点。

  3、当苏轼登上赤壁矶,面对滚滚而逝的长江水,他想到了哪些古人?由这些古人引发了什么身世之感?

  二、文本研习

  学习活动一:整体把握

  活动引领:自由朗读诗歌,初步理解诗歌内容。

  1.自由朗读诗歌。

  2.提问:这首词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上片写游赤壁所见之景,下片缅怀古人,抒发人生感慨。

  学习活动二:赏古迹美景

  活动引领:师生共同赏析诗歌上阙景物。

  1、男生齐读上阕。

  2、提出问题,小组讨论后,抽学生作答:

  (1)在词的上片,作者看到了哪些景?

  明确:大江故垒赤壁乱石惊涛千堆雪

  (2)“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三句中哪几个字用得非常妙,作者为什么描绘这些景象?

  明确:“乱”——写出岸边岩石山崖之险怪;“穿”——写出陡峭山崖直插云霄的高峻;“惊”——本意为马受惊狂奔,写出了江水的汹涌;“拍”——突出了惊涛骇浪与江岸搏击的力度;“卷”——突出了波涛力量之浩大。

  这三句运用对偶、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从姿态、气势、色彩等方面描绘赤壁的奇景和长江的气势,也暗写了下片赤壁之战惊心动魄的场面,表现了作者豪迈的意气,渲染了气氛。

  (3)“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两句在全词起什么作用?

  明确:这两句承上启下。“江山如画”表达了词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激情,由写景过渡到写人,总结上片,引起下阕。

  3、小结上阕:作者先以波澜壮阔的长江为背景,点出赤壁战场之所在,写了它的险要地势,对当时的英雄缅怀,充溢着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集体朗读并试背上阕。

  学习活动三:解胸中块垒

  活动引领:解读诗歌下阕,理解诗人寄寓。

  1、女生齐读下阕。

  2、提出问题,小组讨论后学生作答:

  (1)下阕扣题写“怀古”,咏怀的对象是谁?请同学们勾画出描写“咏怀对象”的'句子,理解这些句子,看看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这一形象的?这一形象有什么特点?

  明确:作者咏怀的对象是周瑜。“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写周瑜幸福美满的婚姻;“羽扇纶巾”写周瑜的打扮,表现了周瑜的儒雅风流;“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写周瑜的功业,表现了周瑜的英姿勃发。总之,作者笔下的周瑜是一位英姿勃发、儒雅风流、功成名就、生活美满的大英雄。

  (2)作者咏怀周瑜的目的是什么?其中寄寓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苏轼的生平和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来分析。

  这首词写于元丰五年(1082)。苏轼(1036—1101),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同,受小人陷害,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差点丢了性命。后经多方营救,免于死刑,同年年底被贬到黄州,任黄州团练副使。1080年他游览黄州城外的赤壁矶,1082年再次游览赤壁山水时,词人面对赤壁遗迹,触景生情,思绪万千,吟唱出了这首千古绝唱。

  宋哲宗时,旧党当权,苏轼被召还为翰林学士;新党再度秉政后,他又被贬惠州,再贬儋州,后死于常州。苏轼曾总结自己一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周瑜PK苏轼

  人物周瑜苏轼

  年龄34岁47岁

  婚姻幸福美满三十丧妻

  外貌英俊儒雅早生华发

  职务东吴都督团练副使

  遭遇功成名就功业未成

  明确:通过描写周瑜少年英雄的形象,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慨。周瑜年仅34岁就在赤壁之战中取得胜利,成为英雄。而自己年将半百,却身遭贬谪,功业无成,怎能不在感慨万分中生发仰慕之情呢?苏轼对周瑜进行赞美,也是在慨叹自己。词人写周瑜“雄姿英发”,而自己“早生华发”,怀古思今,对比鲜明,反差强烈,既显出周瑜的少年得志,又显出自己的壮志未酬,意在感慨自己报国无门,渴望自己能够建功立业。

  3、总结下阕内容。

  第一层描写周瑜的形象,第二层抒发对身世的感叹,咏史、抒情自然结合。

  学习活动四:悟诗人情怀

  活动引领: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作者发出了“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感慨,你认为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

  分小组讨论,派代表发言。

  老师总结:尽管有“人生如梦”的感叹,但作者的人生态度还是比较洒脱的,“一尊还酹江月”,作者在怀古中表达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在饮酒赏月中实现了对人生挫折的超脱,用达观来解决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人生短暂,江月永恒,壮志难酬,豪情长存。

  三、总结提升

  1、以《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鉴赏为例,总结怀古诗词的特点:

  (1)怀古实为伤今

  (2)多将当时的国事身世写入

  (3)上片多为写景,下片多为抒情议论

  (4)多用典,借历史人物事件讽喻现实

  (5)风格多为雄浑豪放悲壮

  2、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这两首都是怀古之作,都是借景抒发自身的感情,但从人文精神、人生体验上着眼,二人有没有差别?

  明确: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主要是悲叹自己华发早生,壮志未酬。

  这是对于自我人生价值的关照,是道家个体精神的集中体现;

  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主要是对于国家命运、前途的担忧,是对社会的关照,这是儒家“居高位则忧其民,退居江湖则忧其君”的兼济天下精神的体现。

  附: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鉴赏《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到辛弃疾,我想用一个的网络流行语来形容他:行走的荷尔蒙。此言不虚,有诗文为证:

  “少年握槊,气凭陵、酒圣诗豪余事。”——辛弃疾《念奴娇》

  “我识君真相,乃青兕也,力能杀人,幸勿杀我。”——义端和尚

  “眼光有棱,足以照映一时之豪;背胛有负,足以荷载四国之重。”——友人陈亮

  由此可以看出辛弃疾是一代英雄,今天让我们走近《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去了解这位英雄的真性情。

  二、文本研习

  学习活动一:诵读诗歌

  活动引领:反复诵读诗歌,感悟诗歌情感基调。

  1、学生自读。

  2、教师范读,学生学读。

  4、教师提问:这首词的感情基调?

  明确:悲凉、悲壮、悲愤,可见辛弃疾是一个悲情英雄。

  学习活动二:理解词意

  活动引领:结合注释,疏通生词,读懂大意。

  1、解释词语

  风流总被英雄的业绩

  金戈铁马兵强马壮

  元嘉草草草率、仓促行事

  赢得仓皇北顾落得

  可堪回首不堪,哪堪

  寻常巷陌普通

  烽火扬州路宋时行政区域名称

  2、疏通词意。

  学习活动三:探讨用典

  活动引领:用典是辛弃疾词的特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用典极具代表性。请同学们用圈点勾画法找出文章的用典,并指出这些典故的来源及其作用。

  (一)初识典故

  小组合作探究:

  1、有几个典故?

  2、在文中分别是哪一句话?

  3、它们分别与谁有关?

  4、请分别用一句简练而完整的话来概括这些典故及其用典意图。

  老师总结:本词中共用了五个典故,它们分别是:

  古人古事意图

  孙权建都京口,雄踞一方叹英雄后继无人

  刘裕起兵北伐,骑士如虎表建功立业雄心

  刘义隆草率出师,仓皇而逃劝为政者勿草率

  拓跋焘率兵追击,建立行宫谏为政者勿忘本

  廉颇年纪虽老,尚且能战望为政者用人才

  备注1:孙权其人

  曾经在京口建都的孙权。孙权是三国时吴国的皇帝,他在南京建立吴都,并且打垮了来自北方的侵犯者曹操的军队。孙权以区区江东之地,抗衡曹魏,开疆拓土,造成了三国鼎峙的局面。在此引用孙权之典,不但是即景生情,而且是对南宋政权苟且偷生,偏安江左的极大不满,是对长期以来投降主和派的强烈谴责。

  备注2:刘裕其人

  刘裕曾在京口住过,两次从京口起兵,生擒了燕王和秦王,成就了北伐的大业。作者借赞扬刘裕,讽刺南宋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出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

  备注3:刘义隆其人

  刘义隆是刘裕的不肖之子,好大喜功,冒险北伐,结果大败,北魏军一直追到长江边,刘义隆只落得仓皇北顾。“赢得”二字沉痛万分,悲愤之至。这三句暗指南宋近事,隆兴元年(1163)宋孝宗用张浚北伐,在符离集遭到大败。作者希望当局接受历史教训,不要轻举妄动。引用这一典故有力地证明了辛弃疾在北伐中有正确的战略思想及讲求实际,他力主用兵又决不苟同韩侂胄之冒进。

  备注4:拓跋焘其人

  佛狸是拓跋焘的小名,曾追击王玄谟的军队至长江北岸的瓜步,在瓜步山上修建了一座行宫,后成佛狸祠,佛狸祠是侵略者武功的象征,而瓜步山下的同胞却早已忘掉这一点,在那里欢天喜地地祭社,在这“喜庆”之中包含了多少麻木与耻辱。作者写此情景在于从反面激励人们只有收复失地,光复祖庙,才能使同胞免除灾难,同时也是指责南宋统治者偏安一隅,忘了收复失地。

  备注5:廉颇其人

  秦国攻打赵国,赵王想起用廉颇,于是派使者去察看,廉颇在使者面前一顿饭吃了一斗米饭,十斤肉,然后披甲上马,显示自己尚能为国效力。报者却云:“一饭三遗矢。”终未被用。辛弃疾虽身居抗战前线却并未受到重用,政敌在时刻窥探着任何可利用的机会迫害他,所以他不禁想起了廉颇。辛弃疾以廉颇自比,表示自己年事虽高,尚有余勇,为国效力。

  (二)深研典故

  此词用典繁富,虽偶有人评曰:“微觉用事多耳”,但明代杨慎在《词品》:“辛词当以《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为第一”,更多的人盛赞辛词用典贴切,请同学们认真研读本词,找到典故之间的联系。

  第一组:孙权和刘裕两典切题中之“京口”

  孙权建都京口,以一个帝王的身份打败了来自北方侵略他的曹操,确保国土不受侵犯。

  刘裕出生在京口,为了恢复中原,率兵北伐,气势好像猛虎一样,把盘踞中原的敌人一下子都赶回北方去了。

  不同之处在于一个是贵族英雄,一个是草根英雄,两个例子类举,并不显得重复。

  第二组:刘义隆和拓跋焘切国家时势两个典故之间是因果关系

  刘义隆的草率出兵,结果大败,被拓跋焘追至江苏六合县的瓜步山上。

  同时刘义隆的北伐失败又和其父亲刘裕的胜利北伐形成了对比。

  第三组:廉颇的典故

  作者虽然年纪老大,可仍然有一颗力图收复中原的进取之心,但是一个“凭”字写出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伤,作者自比廉颇但又不如廉颇,廉颇尚且有人去问一问,而自己连个问的人都没有。

  教师总结:由此可以看出辛弃疾用典可谓环环相扣,使整首词呈现出含蓄沉潜的艺术魅力。

  三、总结拓展

  1.归纳主旨

  作者通过追忆孙权建功立业、刘裕北伐的英雄壮举,表达了对英雄的仰慕之情;通过回想刘义隆草率北伐惨遭失败的情景,告诫当朝的北伐者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通过回忆当年南下之时的情景,表达了自己虽年事已高,却雄心不老,仍渴望建功立业的志向。

  2.描摹英雄

  北固亭上的辛弃疾已经不是简单的一幅图片,一个剪影,他已然化为了一个符号,孤独的悲情英雄的符号,下面同学以《北固亭上的辛弃疾》为题写一段话,来描摹英雄形象。

  示范展读:

  北固亭上的辛弃疾

  登亭远眺,残阳如血,晚风吹来,吹动了你的衣衫,却吹不散你心头的忧伤——英雄难觅,故土难收,知音难遇,让拥有一腔热血、一身武功,满腹韬略的你黯然神伤,两行热泪夺眶而出,又有谁来替你拭去。

  光阴似箭,流年如水,四十三年了,你一直做着自己的英雄梦,梦回吹角连营,梦里金戈铁马。那义薄云天说的是你吗,那热血难凉说的又是你吗?是的,“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说的正是铮铮铁骨的你,只可惜你生在了一个错误的时代。

  一个人的怒吼抹不开一个时代的苍凉。你痛斥,“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你痛苦,“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你期待,“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但是,一个错误的时代只能成全一个伟大的词人,却不能成全一个伟大的英雄。

  在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我依稀看到了你横溢的才华化为缕缕墨迹,在纸上虎啸生风、横刀立马,我依稀听到了你豪放的歌声,在格律中,化为剑啸,至今铿锵!

  3.布置作业

  《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是咏史怀古词,请进行比较阅读,然后思考两篇作品的思想情感和艺术手法有何异同。

  附:板书设计

  第四课时

  教学要点鉴赏《声声慢》。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解题

  1.导入新课

  她是临水照花的乱世美神,她是忧时伤世的赤子精魂,她是登峰造极的沧海愁人,她是旷古绝今词坛奇女,她是两世之交最伟大的词作家、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词人。“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她就是李清照!

  2.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1155),宋代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人。她工诗,能文,更擅长词,且通晓金石鉴赏。

  (1)少女不知愁滋味

  李清照生于北宋,父亲李格非兼通文史,母亲王氏也能文,家庭环境的熏陶,使她自幼便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早有文名。她十九岁结婚,丈夫赵明诚当时在太学做学生。他们志趣相投,生活幸福美满。

  (2)中年识尽愁滋味

  公元1127年金人攻破洛阳,徽、钦二帝被掳,高宗即位,建立了南宋小朝廷。不久,李清照一生的收藏几乎全部被焚毁。两年后赵明诚不幸病死,这时李清照四十六岁,从此开始了国破、家亡、夫死的悲惨旅程。她的作品也失去了年轻时清新可人、浅斟低唱的风格,转为沉郁凄婉。《声声慢》便是这时期的代表作。

  二、文本研习

  学习活动一:初读感知“愁”情

  活动引领:学生朗读诗歌,初步感知词作的感情基调。

  一读:用低沉舒缓的语调和语气吟读。

  提示:“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如今有谁堪摘”“怎一个愁字了得”这几句,要在字里行间渗透的感情:低沉舒缓,在低沉中有激情,舒缓中有快慢缓急。

  二读:突出词句中的重音。

  提示:例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中的“冷冷”“惨惨”、“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中的“最难”、“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中的“正”“却是”“旧时”、“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中的“独自”“怎生”等,要重读。

  三读:读出惨淡的意境、凄清的氛围。

  提示:字字含情意,寂寞的处境、悲惨的心境、凄清的环境等,要渗透在沉郁、舒缓、抑扬有致的语气语调中,通过对重音、语气、语调的把握和对意境的感受,以声传情,表情达意。

  学习活动二:解读通晓“愁”意

  活动引领:四人一组合作探究,解读诗意。一人朗读诗歌,一人解释重点字词,一人疏通词意,一人改词成文。

  1、了解字词:这首词用口语写作,好懂好读。

  2、词义检测。

  戚戚:悲愁、哀伤的样子。

  乍暖还寒:忽暖忽冷,气候变化无常。

  将息:养息,休息。

  黄花:菊花。

  敌:对付、抵挡。

  憔悴损:枯萎、凋零殆尽。损,在词中相当于“极”,表示程度很深。

  有谁堪摘:有谁能与我共摘?堪:可以,能够。

  独自怎生得黑:一个人怎样挨到天亮。怎生:怎么、怎样。

  次第:光景,状况。

  怎一个愁字了得:一个“愁”字怎么能概括得尽呢?

  3、理解词意

  教师点拨:从语言层面疏通词作大意,是把握诗歌内涵的基础。那么,怎样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呢?常用的方法是“四字综合法”,即:调——调整语序;补——补充空白;删——删减反复和表意不实的词;意——妙解修辞。比如“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应调整为“正伤心,雁过也,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应调整为“黄花憔悴损,堆积满地,如今有谁堪摘”。

  4、改词成文

  请同学们在自主理解的基础上,把全词改写成一篇优美的现代抒情散文。要求:忠实原作,语言优美。

  学习活动三:研读品味“愁”心

  活动引领:“愁”,是《声声慢》的主旋律,这无处可寻、无处不在、无可奈何的忧愁,是怎么表现出来的呢?词人是怎样写愁心、愁绪、愁情的?

  提示:可以从字、词、句入手,可以从意象、意境入手,可以从表现手法入手,可以从结构入手。请选好一个点进行赏析,然后互相交流。

  学生交流的内容预设:

  1、妙用叠词抒发悲情。

  (1)渲染了悲凉氛围,奠定了哀婉、凄凉、愁苦的感情基调。

  (2)加强了语气,极有层次地表现了词人愁苦的心情。

  (3)增强了词的音韵效果,富有节奏感和音韵美。

  “寻寻觅觅”写动作,“冷冷清清”写环境。“凄凄惨惨戚戚”写内心的孤独、寂寞和哀伤。七组叠词的运用,很独特,这是高妙的笔法。

  2、在完整的叙事中抒发哀情。

  作者在这首词中用了“赋”的手法,赋,就是铺叙,就是描述,通过细腻地描写一个故事来抒发感情。这个故事是她一个人的故事:一个人喝酒,一个人遐想,一个人看着长天大雁飞过,一个人看满地黄花零落;一个人独守窗前,追思过往,听雨打梧桐,彻夜难眠。这就是她的故事,在完整的叙事中抒发了哀情。

  3、巧用意象,托物寄意。

  全词通过淡酒、秋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等意象,营造了冷清凄美的意境,传递出孤寂愁苦的心情。

  淡酒:并非酒太淡,而是愁太浓,酒力压不住心愁。

  晚风: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晚风渲染愁情。

  孤雁:象征悼亡之悲、怀乡之思。

  黄花:比喻憔悴的容颜、孤苦飘零的晚景。

  梧桐:一叶知秋,牵愁惹恨。

  细雨:雨滴梧桐,敲碎人心,是哀伤、愁丝的象征。

  4、运用联想、想象,虚实结合,追忆深情。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这是想象和联想,是虚写,有雁飞过,作者心生感慨,就联想到,这可能是曾经为我们传书的那只鸿雁啊!它曾经见证过我们的美好生活和爱情,而现在看到我这样孤单悲愁憔悴的样子,它会不会也感慨万千呢?

  这几句的意境因想象使词作的境界陡然升华。更显得开阔,更显得浪漫。

  5、直抒胸臆,极言愁情。

  “怎一个愁字了得”,直抒胸臆,吐露无限愁情。

  当李清照沉浸在这种冷清凄美的意境中不能自拔之时,她发出了呼告:“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此时此地,此情此景,已经不单单是用一个“愁”字可以概括得了的。作者为何而生愁,到底命运在李清照身上刻下了哪些烙印呢?就让时间老人来告诉我们答案吧!

  1084年:李清照生于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

  1101年:李清照18岁,与时年21岁的太学生赵明诚在汴京成婚,婚后两人情投意合,共赏文物。

  1127年:金灭北宋,夫妇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火中焚为灰烬。

  1129年:赵明诚孤身赴任,身染重病,八月十八日去世,此时李清照46岁。

  1130年:李清照追随帝踪,流徙浙东一带,孤苦飘零。

  1156年:李清照没有子嗣,凄然一身,悲苦地离开了人世;无人知道死于何时,葬于何处。

  由亡国到丧夫,孤苦飘零,晚景凄凉,没有子嗣,孤独离世。了解这些史实之后,你能更深刻地理解李清照的愁苦了吧?到底《声声慢》中的愁是一种什么样的愁呢?

  明确:情愁——独居之寂寞家愁——丧夫之哀国愁——亡国之恨。

  这首词综合运用多种手法来渲染悲愁,运用多种手法来写孤独、哀伤、悲情,写得情文并茂。

  学习活动四:扩读拓展“愁”情

  活动引领:我们再来看几首李清照国亡南渡、夫死孀居阶段的词,就会发现,那简直就是一个愁的天地,一个愁的牢笼,可谓是愁肠百结。

  “愁”情对对碰(老师读题目,同学们读词句)

  悼亡凄惨的《临江仙》: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

  感时伤身的《永遇乐》: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

  思乡借醉的《菩萨蛮》: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愁苦无眠的《添字丑奴儿》: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愁,不仅重得载不动,浓得化不开,广得没有边。可见,“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实在是词人无比悲愁的人生最痛苦的哀叹。

  最后,化用她的同乡,同样是南渡词人辛弃疾的词句,对风华绝代却命运凄惨的李清照,掬一把心酸的、敬仰的泪水——“更能消、几番风雨”!

  李清照,你无限的悲愁,要经历几番风雨才能消解?

  李清照,你绝代的才情,又岂是几番风雨所能消磨!

  三、比较赏析

  本课三首词刚好代表了豪放和婉约两大流派的风格,请阅读后分析,三首词的豪放或婉约的风格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学生讨论发言后明确:

  ①从题材上看,苏词描写的是古战场情形,表现作者对古代豪杰的凭吊,字里行间透露出豪壮雄浑之感;辛词由京口风光引出历史人物,将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笔调沉雄凄婉,意境苍凉悲壮;李词则以眼前庭院内秋景写出了处境的冷清,心境的清冷,悲苦愁绝。

  ②从主题上看,苏词反映了意欲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尽管壮志难酬,但词中并未露出哀婉之情;辛词表达了雄心犹在但不受朝廷重用,难以尽展其才的苦闷心情;李词则流露出强烈的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偏居之苦。

  ③从表现手法上看,苏词和辛词都是借古抒怀,托古喻今;李词则用细腻的白描、委婉抒情。

  ④从语言上来看,苏词和辛词都是读来豪气干云,壮丽之情油然而生;李词读来感伤婉转,是一种怨苦凄悲之感。

  高一语文课文教案 篇10

  【教学要点】

  1、理清情节发展脉络。

  2、精彩片断赏析。

  3、项羽人物形象探究。

  【教学过程】

  一、齐读课文,抽查正音情况。

  二、学生复述故事情节(板书)

  范增献计

  宴会前项伯夜访起因

  (1、2)张良定计

  刘项约婚

  刘邦请罪

  宴会中范增举玦

  (3、4)项庄舞剑经过

  樊哙闯帐

  刘邦离席

  宴会后张良献礼结果

  (5~7)无伤被诛

  三、精彩片断赏析

  三起三落,情节张弛有效,波澜起伏如下图:

  玦项剑项帐项

  举羽舞伯闯王

  增不庄翼哙款范应项蔽樊待

  四、项羽人物形象探究(分组讨论主要人物——项羽。)

  提问1:项羽的性格特点如何,依据是什么?

  明确:沽名钓誉,缺乏政治远见;曹无伤告密,立即决定进攻;项伯游说,便放弃进攻。

  刚愎自用:谋士范增献计,先纳计后食言。宴会上范增举玦,项王不应。

  胸无城府,有不忍之心;脱口出卖曹无伤,经刘邦一番貌似心诚的话语吹捧,便放弃进攻,对武士樊哙的态度更是如此。

  寡谋轻信,轻敌自大;对项伯不辨亲疏,对范增置若罔闻。

  (答案不惟一,有理有据即可。)

  提问2:项羽的性格特征是如何体现出来的?作者是如何刻画这一人物形象的?(学生讨论)

  教师点拨:

  (1)作者善于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形象。文章在“项羽是否发动进攻,刘邦是否安然逃席”的矛盾中展开情节。

  (2)对比烘托也是刻画人物的主要手段。文章对刘邦的刻画,突出其善于用人(与项羽约为婚姻,对张良言听计从)、能言善变、狡诈多端、当机立断(诛杀曹无伤)的'性格特征,这些都是为突出主要人物项羽服务的。

  拓展:鸿门宴上刘、项性格的较量,不过是“楚汉相争”的缩影,要充分认识项羽的性格,不妨选以下三个片段:

  秦始皇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高祖常徭咸阳,纵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解说:项羽直率粗犷与刘邦胸有成府判若分明。

  秦末,怀王与诸将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当是时,秦兵强,常乘胜逐北。诸将莫利先入关。独项羽怨秦破项梁军,奋,愿与沛公西入关。怀王诸老将皆曰:“项羽为人剽悍猾贼。项羽尝攻襄城,襄城无遣类,皆坑之,诸所过无不残灭。今诚得长者往,毋侵暴,宜可下。今项羽剽悍,不可遣。独沛公素宽大长者,可遣。”卒不许项羽,而遣沛公西略地。

  解说:在灭秦战争中,刘邦大军几乎兵不血刃,秦军即闻风瓦解。反观项羽却一路苦战,在刀光剑影、腥风血雨之中来到咸阳时,已是姗姗来迟。

  项羽已定东海来,西,与汉俱临广武而军,相守数月。当此时,彭越数反梁地,绝楚粮食,项王患之。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解说:性格急噪与老_巨猾对比鲜明。

  提问3:性格特征对领导人物的成败起决定性的作用。试结合课文分析,作者司马迁在客观冷静的叙述中寄寓了什么样的情感,赞叹、惋惜,抑或兼而有之?(学生讨论)

  ……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急,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袭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自矜功伐,奋其斯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悟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解说:作者是把项羽当作悲剧英雄来写的,他一方面号称“西楚霸王”,另一方面由于自矜功伐而致“乌江自刎”的悲剧。既有赞叹,又有惋惜。

  五、分角色朗读

  选六个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其中选两个朗读基础好的学生担任主要角色项羽、刘邦,其他四个学生分别担任范增、项伯、张良、樊哙,由担任项伯的学生读叙述文字。

  教师指导:本文故事性强,人物形象丰满,朗读应注意突出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及情节发展的张弛有效。

  正如我们上面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一样,项羽一听到刘邦欲王关中的消息,立刻大怒,应读出其怒不可遏的情状来;第二天刘邦赴宴一段谦词卑礼的请罪,他又显得洋洋自得,失口将曹无伤告密一事和盘托出。应读得“得意忘形”。刘邦,赴鸿门假意屈从,言辞中用透出谦卑、伪饰。另外,老谋深算、正直不阿的范增,老练透辟的张良,豪壮威严的樊哙,都应在朗读中使其栩栩如生,让人物自己开口说话,如在眼前。至于情节,在矛盾的展开中,时松时紧,应学会动用朗读渲染气氛,使听者身临其境。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背诵课文三、四段。

  2、结合课文学习,谈谈你对项羽这一英雄人物的看法。写一篇随笔。

  高一语文课文教案 篇11

  一、预习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课文。

  二、导入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因事说理:要“深思慎取”,要“尽吾志”。苏轼《游石钟山记》又是怎样写的呢?

  《石钟山记》是一篇考察性的游记。写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夏季,苏轼由黄州赴任汝州的旅途中。文章通过记叙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说明要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的道理。

  三、范读

  放课文朗读录音,或教师示范朗读。

  四、朗读

  学生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注意节奏和感情。

  五、结合课后练习,疏通文意,积累语言

  1、词类活用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使……发出声音,动词的使动用法)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目,用眼睛看;耳,用耳朵听。均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席,像卷席子那样;包,像用布包那样;囊,像用口袋那样。均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

  若人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祝寿,名词用作动词。)

  函梁君臣之首,人于太庙(用木匣装,名词用作动词)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筑舍定居,名词用作动词)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舟,名词用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舟行”的“舟”表示“行”的方式,有“以舟(介宾短语)”的意思,可以译为“乘舟”,但要注意,这样译并末准确表达“舟”作为状语的语法特点。

  2、句式

  古之人不余欺也

  “不余欺”即“不欺余”,否定句中代词宾语置于动词之前。

  六、理清思路,把握结构

  1、第一段写什么内容?

  第一段,提出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以及对这两种说法的怀疑。可以分为三层。

  第一层,引《水经》上的话,交代石钟山的处所,紧扣题目,点出石钟山,引起下文。

  第二层,提出六朝人郦道元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说法,点明人们对此说法的怀疑态度,用钟磬置水中不能发声的情况对郦说质疑,说明“水石相搏”之说难以取信于人。正因为对郦说“人常疑之”,才引起后人的异议,这就由郦道元的说法导出唐人李渤的说法。

  第三层,提出李渤的说法并质疑。李渤也在“人常疑之”的“人”之列,于是就有他“访其遗踪”的行动。他亲“访”遗踪,亲“扣”其石,亲“聆”其声,理应无疑。作者表明自己对李锐的怀疑,并以处处有石,石石能扣而发声,反驳李说,说明扣石发声之说难以置信。

  对这两种说法,看起来是相提并论的,但实际上是有先有后,有主有次的。对两说的分别怀疑,提法上也有所不同:用“人常疑之”,说明人们对郦说的疑惑,这里的“人”是否包括作者,没有明说,这是一种客观记叙,作者没有轻率地判断郦说的是非;用“余尤疑之”,强调自己对李说的否定,这里的“余”字,就明确地表示了作者对李说的态度。对郦说“人常疑之”和对李说“余尤疑之”,这两疑引出作者探访石钟山的行动,为第二段的“固笑而不信”和夜游石钟山,以及结尾的一“叹”一“笑”,一“简”一“陋”作铺垫。

  2、郦道元、李渤对石钟山得名由来各有什么说法?为什么对郦道元的说法“人常疑之”,对李渤的说法“余尤疑之”?(用课文原话回答)

  [明确]第一问: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李渤)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浮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

  第二问: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3、第二段写什么内容?

  第二段,记叙实地考察石钟山,得以探明其名由来的经过。可以分为三层。

  第一层(“元丰七年……得观所谓石钟者”),点明探访石钟山的时间、同行者和缘由。

  因为对石钟山得名由来已存“疑”念,所以作者乘自己赴任临汝并送长子苏迈赴任饶州德兴之便,顺道考察石钟山,正好借此释疑。这一层紧承上文。

  第二层(“寺僧使小童持斧……余固笑而不信也”),写访问寺僧。

  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发声,表明他们相信李渤的说法,也说明李渤的说法影响很大。这一段回应李说,“择其一二而扣之”,“因笑而不信”,分别照应第一段的“扣而聆之”,“余尤疑之”。寺僧的做法既然不能使人满意,就有了作者下面月夜考察的行动。

  第三层(“至莫夜月明……古之人不余欺也”),写月夜考察游石钟山的经过。

  先交代探访石钟山的时间是“莫夜月明”时分,同游者是长子苏迈,方式是“乘小舟”,地点是“绝壁下”。

  然后写绝壁下的情景:看见的是“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的大石;听到的是“云霄间”鹘鸟的“磔磔”的惊叫声,以及“山谷中”鹳鹤像老人边咳边笑的怪叫声。描绘出一幅阴森可怖冷清凄厉的石钟山夜景,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动有静,有形有声,十分逼真,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段描写着力渲染阴森可怖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亲身探访的不易,为下文批评“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伏笔。

  转而写作者在“心动欲还”的时候,忽然“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使“舟人大恐”,而作者却被吸引了。他“徐而察之”,发现“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人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查明了发出“噌吰”之声的原因。但事情并未到此为止,下面又起波澜。作者在“舟回至两山间”的时候,发现入港处有“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与风声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回”不是“返回”的意思,而是“掉转”的意思。“舟回至两山间”,不是船返回到两山中间,而是船掉头转行至两山之间。如果解释为前者,就会令人疑惑不解,为什么去的时候没发现“大石当中流”呢?另外,“回”的本义是“旋转”“回旋”,在古汉语中的常用义是“掉转”;现代汉语“回来”的意思,古代汉语一般用“返”不用“回”。作者对两处声音的考察,极为细致深入,处处印证了首段的郦说:“微波人焉”和“与风水相吞吐”,分别照应“微风鼓浪”;“山下皆石穴罅……涵澹澎湃而为此也”和“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分别照应“水石相激”;“噌吰如钟鼓不绝”和“窾坎镗鞳之声”,分别照应“声如洪钟”。这就不仅证实了郦说,而且以详补“简”,为末段叹郦说之“简”作好铺垫。

  最后写作者对苏迈的谈话。“因笑谓迈曰”的“笑”不同于前面“笑而不信”的“笑”。前者是表示怀疑和否定的笑,这里是释疑后轻松愉快的笑,表现了作者探明真相后的得意、兴奋。作者在谈话中将两种声音与“周景王之无射”和“魏庄子之歌钟”相联系,肯定自己的考察结果,点出以钟名山命名的缘由。又以“古之人不余欺也”肯定郦道元的说法,言语之间生动地显现了作者的确信和欣喜。

  在这一段,作者以自己的目见耳闻,证实并补充了郦道元的说法,进一步否定了李渤的说法,为末段的议论提供了事实依据。

  4、文中是怎样描写月夜绝壁下的情景的?这段描写与下一段的哪句话照应?经过实地考察,作者认为石钟山得名由来是什么?(用课文原话回答)

  第一问:“大石侧立千尺……或曰此鹳鹤也”,这段描写与下—段的“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照应。

  第二问: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深浅,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

  有大石当中流……如乐作焉。

  5、第三段写了什么内容?

  第三段,写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感想,表明写作意图。可以分为三层。

  第一层,“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句话,语气强烈,以反问的方式表示充分肯定的意思,点明了全篇的主旨,是作者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后所得出的结论、所总结的事理,是作者的心得。

  第二层分析世人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从两方面说。一方面是说正确说法不能流传的原因,有三点:一是“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是说郦道元的说法是正确的,可惜“言之不详”,致使“人常疑之”,得不到人们的承认;二是士大夫不做实地考察,“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三是“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不能言”是说不能为文,并非不能说话。郦说失之于不详,士大夫能为文而“莫能知”,“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为文,这就是石钟山得名由来在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的原因。然后用“而”字转到另一方面:“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是说李渤之类的“陋者”,主观臆断,“自以为得其实”,这是得以有李渤的错误说法和后人以讹传讹的原因。

  第三层分承上面所说的两个方面,点明写这篇游记的目的。“叹郦元之简”是肯定郦道元的观点,而又叹其太简略。“笑李渤之陋”是否定李渤的观点,并讥笑其浅陋。这就表明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传播自己的见解,证实、补充郦道元的观点,纠正李渤的观点。

  6、作者在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以后,悟出什么道理?在他看来,世人为什么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由来?在本段结尾,他对郦道元和李渤的说法各持什么态度?(用课文原话回答)

  [明确]第一问: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第二问: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大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第三问: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

  7、文章是按什么来组织材料的呢?

  以石钟山得名由来为线索。

  六、布置作业

  查阅有关资料,思考:石钟山得名的由来有哪些说法?什么说法比较科学?怎样看待苏轼的结论?

  高一语文课文教案 篇12

  单元学习重点

  1、掌握说明对象的特征,理解说明顺序,探究说明方法和技巧,体会说明文语言或简明或严密或生动的特点。

  2、训练学生筛选信息、概括要点、整体把握材料的能力。

  3、培养学生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学习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

  9、南州六月荔枝丹贾祖璋

  教学重点:

  1、了解文中介绍的有关荔枝的科学知识,理解作者引用的史料及诗文。

  2、学会筛选相关信息并概括要点,逐步培养学生阅读科技说明文的能力。

  3、体会科学小品所具有的科学性、思想性和文学性。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点拨法、竞赛激励法、延伸拓展法

  学法指导:

  初读课文—分组讨论—跳读找出文中引用的句子—阅读迁移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语设计

  荔枝自古以来就一直被视为水果中的珍品。史载杨贵妃最爱吃鲜荔枝;苏东坡也作诗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明朝更有人对它推崇备至,作《荔枝歌》曰:“海内如推百果王,鲜食荔枝总第一”,索性把它奉为“百果之王”了。作为“百果之王”的荔枝,它的生态结构有什么特点呢?生产培植上有什么特殊的情况和问题?请看本文是如何介绍的。

  二、解题

  1、作者简介

  贾祖璋是我国著名的科普作家。生于1901年,浙江海宁县人。早在20世纪30年代,他就有《中国植物图鉴》等专著,1931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他的《鸟类概论》,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现代鸟类学著作。他创作了大量的科普作品,解放前曾写《鸟与文学》《动物珍话》《生活素描》等,解放后出版的有《生物学碎锦》。

  贾祖璋的科普作品大多以绚烂多彩的生物为写作对象,把丰富的科学知识、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融为一体,有着相当高的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他的科学小品清新优美,富于诗情画意。如果说,杨朔象写诗那样来写散文,那么,贾祖璋是象写散文那样写科学小品的。他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曾荣获1976年10月—1979年12月新长征优秀科普作品奖一等奖。

  2、文体简介

  本文是科学小品,属于说明文。所谓小品就是随笔之类的小文章,科学小品则是介绍科学常识的文艺性说明文,既有很强的科学性,又有一定的文学情趣。这种文章,知识性强,既有一般说明文简明准确、条分缕析的特点,又有清新诱人的诗意;既寄托着作者的深情,又充满着浓郁的时代气息。

  3、解题

  文章是介绍荔枝这种水果的,题目为什么不用《荔枝》而借用一句诗——《南州六月荔枝丹》?

  明确:“南州六月荔枝丹”短短7个字,包含了荔枝生长的地域,成熟的时间以及鲜明的色泽。以这句诗作标题,能激发人丰富的想象,并且有文学气息,同文章本身的语言风格是一致的,当然比以《荔枝》作标题要好。

  三、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说明顺序

  全文可分两大部分

  一、(1-10)主要说明荔枝的形态和果实特点。

  二、(11-14)主要介绍荔枝的生产情况。

  外壳

  颜色

  形状

  大小

  板书设计

  一、引出说明对象

  外部形态

  内膜

  果肉(假种皮)

  种子(果核)

  荔枝果(由表及里)

  内部结构

  荔枝的生态

  (具体说明)

  荔枝花

  二、荔枝的生长特点

  产地-书谱-移植-产销

  发展意见

  教师总结:科技说明文通常采用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文章的观察顺序,由表及里、由外到内的说明顺序属于空间顺序,从主要到次要的说明顺序属于逻辑顺序。合理的说明顺序可以使科技说明文条理分明,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最便于把事物说准确、说清楚的顺序是最好的安排;要清楚地说明一种事物往往要几种顺序配合交织;顺序应符合事物本身的条理;顺序应符合人们的认知习惯;顺序应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说明一种事物的顺序不是唯一的;科学小品的顺序可借助散文构思;以此带彼的顺序能节约文字等等。

  四、精读课文,聚焦说明方法

  这篇文章在介绍有关荔枝的科学知识时,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举例说明,并体会其作用。

  明确: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引用、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列图表等。

  本文使用的有: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引用(引用中有比喻、对偶、夸张,形象而有诗意)等。

  古代诗文、文献资料、谚语等本文引用达十余处之多。这样既丰富了文章内容,扩大了知识面,加强了说明效果,同时又使文字生动活泼,富于变化,具有较强的文学韵味,因而也更能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既能了解有关的科学知识,又能获得一种文学享受。

  五、精读课文,深层探究,自由质疑

  1、文章开头引用白居易的`《荔枝图序》,仅仅是为了引出说明对象吗?

  明确:不仅仅是为了引出说明对象,而且总领全文。课文从荔枝的外壳说起,照应了“壳如红缯”句;写果实,从壳膜写起,照应了“膜如紫绡”句;写果肉,照应了“莹白如冰雪”。所以,引用《荔枝图序》既引出说明对象,又总领全文。

  2、为什么要写荔枝不耐贮藏这一特点?能否从文中删去?

  明确:贮运固然不属于果实本身,但与果肉关系密切,理应介绍。

  3、有关荔枝花的文字能否删除?为什么?

  明确:有荔枝果实想到花,有花才有果,所以附带介绍花,给人完整的印象。

  六、揣摩语言,体会本文的科学性、文学性

  1、出示《辞海》中的条目“荔枝”《辞海》中的“荔枝”条目,它的文字平实,多用科学术语;而课文是一篇小品,兼用文艺性笔调。

  2、本文语言的科学性集中体现在用词准确、周密。文学性集中体现在大量诗词典故的运用上,既使说明形象生动,又使文章诗意盎然。

  七、总结

  本文以短小的篇幅、丰富的知识,饶有兴味地介绍了有关荔枝的科学知识,既有一般说明文简明准确的特点,又有清新怡人的诗意,知识与思想并重,诗情盎然,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科学小品。把握说明顺序,理解说明方法,探究说明技巧,感受语言魅力是学习科学小品的四大要素。

  《南州六月荔枝丹》一文给我们的启示是:在科学小品的创作中,高度的科学性是第一位的,艺术性要为科学性服务。富于诗意的标题,形象的比喻,故事的穿插,优美诗句和珍贵文献资料的运用,皆因揭示了荔枝世界的奥秘才得其所,皆由揭示了科学的魅力才有价值。

  八、写作特色

  1、科学性和文艺性的有机结合

  2、多种说明方法综合运用

  3、科学性、思想性、文艺性、准确性的完美统一

  九、作业

  仿照课文,用文艺性的笔调写一篇短文,介绍你家乡出产的一种水果(或其它特产)。广泛搜集有关资料,力求写出这种水果中蕴含的文化意味。

  十、阅读文侣的《花粉》

  10、《物种起源》导言达尔文

  教学重点:

  1、准确把握文章的重要信息,正确认识文中的科技内容。

  2、筛选重要信息和关键词句,理解文章的结构和思路。

  教学方法:讨论点拨法、情景教学法、换位阅读法

  学法指导:初读明确课文重点—研读筛选主要信息—探究突破重点难点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语设计

  大家一定记得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中,把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和马克思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相提并论。一百多年前,达尔文的思想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看法,一百多年来,这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作为跨世纪的新一代,你了解达尔文吗?你知道进化论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打开达尔文的进化论之门——《物种起源》导言。

  二、解题

  “导言”即“绪论”,也称“引言”,是学术论著或一篇文章开头的话。一般说明全书的主旨和内容及有关问题等,作出介绍、说明。这篇课文是科学论著的导言,以介绍和研究写作经历,说明发表原因,以表明自己的著作必有据,没有妄下结论;然后说明自己研究的思路,阐述理论的根据,点出主要观点,并扼要介绍了《物种起源》一书的内容和联系。

  序言的内容宽泛,对原作内容是否具体说明对内容介绍的多少都没有明确要求。序言写作无定体,或叙事、或抒情、或议论、或说明、或兼而有之,都是可以的。而导言则侧重于议论、说明。文学作品一般有序言无导言。学术著作有导言,还可有序言。学术著作再版几次可以有几篇序言,但导言只有一篇。

  三、介绍达尔文及其进化论

  1、查理罗伯特达尔文(1809-1882年),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22岁从剑桥大学毕业后,以博物家的身份乘海军勘探船“贝格尔号”做历时五年的环球旅行,观察并收集了动植物和地质等方面的大量材料,经归纳整理和综合分析,形成了生物进化的概念,于1859年出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一书,成为生物史上的一个转折点。随后出版了《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人类起源及性的选择》等书,进一步充实了进化学说的内容。

  2、关于《进化论》

  也称《演化论》,旧译《天演论》。生物进化论是研究生物进化、生物发展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规律的科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部门。进化论一词最初是拉马克提出的。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奠定了进化论的科学基础。而现代生物学的发展,促进了生命起源、物种分化和形成等进化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认为生物最初从非生物演化而来的。现代地球上生存的各种生物,有共同的祖先,它们在进化过程中,通过变异、遗传和自然选择,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种类由少到多。马克思认为达尔文的进化理论是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细胞学说和进化论)之一。

  四、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具体分析1-7段

  方法:通过阅读,整体感知课文,并初步筛选出文章的关键句;通过议论交流,整体把握全文;通过简洁的段意概括,筛选关键词语表达。

  1、整理成书的过程——长期考察

  写作过程2、提前发表的原因——实事求是

  3、内容过简的说明——谦逊审慎

  4、物种由演变而来——决不轻率

  基本观点

  5、介绍研究的方法——亲身实践

  6、家养变异的作用——不避缺陷

  7、强调观点的正确——毫不动摇

  2、欣赏、品味1-7段(思考解答问题)

  ①透过1-7段说明的文字即关键句,我们可以看到达尔文怎样的一种精神和人格魅力?在文章中找出能够体现这种精神的文字?(见课文标注处)

  教师板书:长期考察、实事求是、谦逊审慎、决不轻率、亲身实践、毫不动摇、不避缺陷

  总结:从文字的表层意义的阐明深入到文字的深层含义的探究,从了解伟大的科学家的基本观点、理论深入到追求他的精神世界、人格魅力,可以看到达尔文尊重客观现实、深入细致,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这是值得我们青少年借鉴、学习的地方。

  ②《物种起源》导言主要内容集中在哪几段?筛选出作者阐明的关于物种起源问题的主要观点。

  主要内容集中在4、5、6、7段(各段主要观点见课文标注处)

  筛选主要观点(见第7段总结):A。“创造论”是错误的;B。生物的种不是不变的;C。自然选择是物种变异的最重要的条件。

  ③板书设计

  推想:物种、变种——演变而来,不是创造

  怎样变异

  外界环境、气候、食物

  《物种起源》导言内部习性、倾向

  研究途径

  主要内容观点家养动物遗传变异

  栽培植物人类选种

  观点

  深信:物种不是不变的

  确信:自然选择是变异条件

  五、语言特点

  本文语言准确、严密。作者讲究选词,讲究用结构复杂的句式表达周密谨严的意思。

  (教师选择例句,作适当点拨)

  高一语文课文教案 篇13

  一、目的要求:

  1、明确《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关于语文教学的目的要求及语文学习的特点。明确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即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初步明确怎样才能学好语文,怎样培养学语文的兴趣。

  3、明确高考对语文学习的要求。

  二、教学重点:初步明确怎样才能学好语文,怎样培养学语文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明确语文学习的特点。

  四、教学设想:

  高中生面临与初中阶段不同的学习,要让学生明确高中语文学习的特点,明确高中语文学习的目的,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不断提高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以及应对高考的的能力,语文的第一节课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第一节课让学生明确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并结合高考试题,让学生明确应考的要求,都是有必要的。第一节课的准备工作,可以将《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以及20xx年高考试题印发给学生,先让学生预习,思考初中是怎样学语文的,有哪些好的学习方法,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

  准备工作:印发《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及20xx年语文高考试题。(一课时)

  五、教学步骤:

  1、由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中关于语文的性质导入新课: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里有两层意思:第一,交际工具,即交际性,实际上也就是它的实用性,这符合大语文教学观,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好其他学科、今后的工作和继续学习,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二,文化性,传承人类文明,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提高国民素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引导学生从这两个方面谈谈学语文的体会。

  3、讲述语文学习中兴趣的培养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发展健康个性和形成健全人格。

  首先,兴趣是人类创造力的源泉。人们对天空有兴趣,才会用望远镜去观察天际,用宇宙飞船去星际遨游,用无线电信号进行星球对话,进而去发现宇宙的全部奥秘。人们对足下的土地感兴趣,才会建起无数宏伟壮观的建筑,创造了金字塔、万里长城这样的伟绩。人们对生活感兴趣,才会去发掘生活的美,去讴歌生活,留下众多不朽的诗篇。

  对语文感兴趣,就要多读多写多感悟,这样才能提高语文的交际水平,才能使自己有丰厚的文化底蕴。

  其次,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是对过去的遗忘,是对现在的不满,是对未来的憧憬。没有创新精神,他的心灵就“如同一沟绝望的死水,春风吹不起半点沦漪”。

  大家都还记得,中央电视台春节文艺晚会的一个节目,问罗丹的一个雕塑作品《思想者》中的人物为什么没穿衣服,我们的大人们暝思苦想,不知怎么答为好。可孩子们却 不加思索的回答到:他大概是在想他应该穿什么衣服。例如,一位大学的教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圈,问这是什么,大学生们又是暝思苦想,最后有一个同学吞吐着说,大概是一个不规则的圆吧。同样的问题让幼儿园的孩子们回答,答案却是丰富多彩的(太阳、月亮、地球、月饼、眼睛等等)。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我们的思想被封闭了,我们越学越死了,没有了想象力,没有了创造力。

  近年来的语文高考试题,特别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的考查,如近几年的全国语文作文试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答案是丰富多彩的”,“面向大海”,“买镜”等等,这些作文题目,如果没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就很难写好这类的文章。创新精神的显现,在学语文中不要僵死的答案,可以发挥想象,也就是说答案可以丰富多彩。如在一道小学语文测试题中让学生回答“雪化了变成了什么”?标准答案是“雪化了变成了水”,可有的孩子回答:“雪化了变成了春天”,老师竟判了零分。这样做就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20xx年全国语文高考试题,就出现了这样的问题:“你是否同意这一说,为什么?”“是否同意”,就是说不要统一的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就行。

  再者,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近几年的高考题,无论是阅读题,还是作文题,都注重了帮助学生提高识别真善美和假丑恶的能力,加大疏导正误、优劣的力度,提高辩证思辨能力,以达到完善学生人格,提高审美情趣的目的。如奉献爱国、勇敢忠贞、淡泊忍让和俭朴改过、尊老爱幼、文明礼貌的修身之道,又关心反对腐败、廉洁爱民、刚直守正、严于利己、宽于待人、求贤若渴、任人唯贤的为政之法,还重视刻苦勤奋、严谨惜时、求真务实、注重方法、多观察、善思考、勤积累的求学之道,更应具备自强自立、勇于探勇于拼搏、坚持实践、勇于创新的精神。

  4、讲述高中语文教学的目的:

  《大纲》规定:高中语文教学,要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文字的水平,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可现代文阅读的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奖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请同学们看《20xx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卷》,完全是按照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所出的试题。有关语文教学内容和要求,请同学们认真看《高中语文大纲》的高中语文教学的目的。(序号的黑体字部分需板书)

  同学们结合老师讲的,谈一谈初中是怎样学语文的',有哪些好的学习方法,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

  5、具体要求:

  (1)《大纲》后面列出的课外阅读的书目,有条件的同学把这些书全买到,可终身受用。也可以在班级组织图书角,同学们将这些书集在一起,互相传阅。还加上这样一些篇目:《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选》、《水浒传》等等,以及大家喜爱的优秀的书籍。必须准备的:《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词典》。

  (2)准备一个周记本、练习本、作文本。

  (3)成立语文兴趣小组,包括:成立文学社团,办文学小报。平常还可结合语文单元教学举行一些语文课外活动,如演讲比赛、诗歌朗诵比赛、口头作文比赛、辩论赛等等。还可以开展每天讲一个小故事、每天背一首小诗、每天三分钟的演讲等活动。

  6、结束语:宋代理学家朱熹告诉我们:“博学之,审问之,审思之,明辩之,笃行之。”这是做学问之道,在语文学习中只要我们广泛的涉猎,一点一点的积累,深入的思考和鉴赏,我们一定感到有无穷的乐趣,到那时我们遨游在语文这个广博的学海中,一定能收获到许多,一定会受益无穷。

  最后让我们在散文《寻找语文》、《与语文同行》中结束今天的课。(可让学生课前准备,然后朗诵)

  7、布置作业:写一篇体会:我这样学语文

  (附):散文

  寻找语文

  真正的语文应当到生活中去寻找。

  天边流过一丝云,你觉得这云真好,淡淡的,轻轻的,任意东西,自由自在。这时你就是在学语文。初升的朝阳光芒万丈,你觉得它生机勃发;如血的残阳映红西天,使人无限留恋,这时你也在学语文。到自然中去寻找语文吧!语文是那巍巍的昆仑,语文是那奔腾的长江;语文是名城故都里国色天香的牡丹,语文是荒郊野外随风飘散的蒲公英;语文是那无声的冷月,语文是那静谧的荷塘;语文是秦皇岛外滔天白浪里的 打渔船,语文是暴风雨中高傲飞翔的海燕,语文是青天里的一行白鹭,语文是沉舟侧畔的万点白帆……

  语文给了我们聆听美的耳朵,发现美的眼睛,领悟美的头脑。语文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从老子的口中娓娓道来,语文伴着腾腾的杀气被当阳桥的张飞一声吼出。语文在忧国忧民的范仲淹笔下流淌,语文在浔阳江头琵琶女的琴弦上回荡。语文带我们到景阳岗的青石上感受惊险,送我们到天姥山的仙人洞里体验神奇。语文让我们深味“逝者如斯夫”的感慨,“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忧愁,“心远地自偏”的悠闲,“待从头,收拾旧山河”的壮志豪情。

  与语文同行

  语文是一条河,绵绵流淌的是上下五千年的智慧;语文是一座山,巍巍挺立的是纵横几万里的尊严;语文是一首诗,字里行间悸动的是独行的灵魂;语文是一幅画,色彩光影调和的是缤纷的世态;语文是一位纯洁的天使,她闪闪的光芒招引着我们与她同行。

  与语文同行,我们便开始了上下求索。诗无达诂,与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她的神秘,她的魅力,她的圣洁,更激发了我们“欲穷千里目”的豪情,于是,我们这一群追赶太阳的人簇拥而至,无论是鲜花盛开、蝶飞凤舞,还是大雨滂沱、道路泥泞,我们一样沉勇而执著。

  与语文同行,便是与快乐相拥。我们每天都徜徉在美丽富饶的文字之中,与纯真的心灵沟通,与古圣先贤对话,与清风明月相伴,与天光云影交流。今天,你可能是唐朝的一株柳树,矗立在古风河畔;明天,你可能与领袖一起伫立橘子洲头,指点江山;明天,你可能走近巴尔扎克,涵咏他沉郁而睿智的思想。

  高一语文课文教案 篇14

  教学目标:

  了解鲁迅生活经历和思想发展过程;

  理解写作《呐喊》的缘由及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含义。

  教学设想:

  鲁迅先生的文章,从来都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我们要学习鲁迅先生的文章,最主要的是,要学习他“针砭时弊”,“揭示病根”的务实文风,学习他“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骨气和“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这应该是可以贯穿和落实到鲁迅先生所有文章的教学中。

  具体到本文而言,我们认为,应将重点放在鲁迅先生为何要创作《呐喊》这一问题的探讨上,在引导学生阅读本文时,深入思考,探讨分析,最终解决这一问题,则其他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教学目标也就达到了。

  教学方法:

  点拨、讨论、讲授。

  教学过程

  一、明确学习本文的主要目的及所要领会

  的中心。

  二、自读全文,划出叙述个人生活经历中列举的典型事例,勾画出说明写作《呐喊》的缘由的句子。

  三、完成课后“练习”。

  阅读指导内容与步骤

  基本思想:《呐喊》是鲁迅1918—1922年的短篇小说集,共收集短篇小说14篇。《呐喊》体现了作者彻底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精神,在中国现代文学具有划时代意义。

  本文是这部小说集的序言,写于1922年12月。作者在序言中回顾自己从19世纪末至“五四”时期的生活经历、思想发展及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说明了写作《呐喊》的缘由和自己的创作态度,表现了鲁迅不断追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革命精神。

  阅读练习

  一、理清思路,掌握全文结构。

  提示:全文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至“再没有青年时候的慷慨激昂的意思了”):叙述自己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思想发展过程。

  两层:1.总写(第1自然段);

  2.分叙青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及思想发展过程。

  第二部分(从“S会馆里有三间屋”到结尾):介绍写作《呐喊》的缘由和他为革命而创作的文艺观、创作态度。

  两层:1.写自己创作小说的动机;

  2.说明创作《呐喊》的指导思想、小说成集时的心情和小说的命名

  二、按拼音完成词语,并解释所填的字词义。

  (zhì)铺(zú)业久(wéi)

  不(míng)一钱不(dàn)于前驱

  愤(mèn)反(xǐng)

  三、如何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说的“我在年轻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这里的“梦”指的是什么?

  提示:“梦”是理解全文的主要线索,也是“文眼”之所在,通篇叙事线索可列为“好梦”——“寂寞”——“呐喊”。应着重弄清它们的含义。“梦”是指作者年轻时候的生活追求和理想。由于这些美好的希望、理想都未能实现,所以后来回忆起来,就如同梦幻一段。

  高一语文课文教案 篇15

  一、齐读

  学生齐读课文,温习巩固,加深理解。

  二、研讨

  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表现了怎样的精神?后人认为,作者的结论也是片面的,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让学生查阅有关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资料,或发给学生有关资料,让学生阅读、思考、讨论,畅所欲言。

  [明确]苏轼为了弄清石钟山得名的真相,不避艰险,亲身探访,是难能可贵的。虽然由于种.种原因,他考察得出的结论,不完全正确,但这种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第三段提出结论,也就是本文的中心:“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话无疑是正确的。

  虽然后人有了新的看法,认为石钟山是因山形像覆钟而得名的,今人经考察又认为石钟山是因“形”和“声”两方面而得名的。苏轼的说法不完全正确。但并不能因此否定苏轼的努力。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本来就有一个过程,而且后人对苏轼说法的'怀疑、察疑、释疑,正是和苏轼的不迷信古人,不轻信旧说,不主观臆断,而自愿亲身实地观察的精神一致的。

  三、比较

  比较《石钟山记》与《游褒禅山记》两篇文章。

  让学生思考、讨论,畅所欲言,老师引导、点拨、归纳。

  相同点——

  通过记游来说明道理,叙议紧密结合,前后呼应,事、理浑然一体,这是两篇文章写法的相同之处。它们与一般游记不同,不重山川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它们也不同于一般议论文的写法,而是通过记游来说明事理。

  不同点——

  1.叙议结合的安排和文章的结构不同。《石钟山记》全文分为议论、记游、议论三部分,先议沦,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抒发感想。它的第一段是质疑,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表示怀疑,属议论部分;第二段是解疑,通过实地考察探究石钟山得名由来,属议论部分;第三段是结论,在质疑、解疑的基础上得出要认识事物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臆断其有无”的事理,属议论部分。第一段议论是第二段记叙的前提,第二段记叙是上下两段议论的中间环节,第三段议论是第一段议论和第二段记叙的自然归结,全文为“议论——记叙——议论”的三段式线性结构,一脉相承。这是与《石钟山记》具有考察性质这一特点分不开的,《游褒禅山记》的文章主体分为记游和议论两部分,前面记游山,后面发议论,它的记叙和议论是上下相对、两相配合的二合结构。

  2.议论事理的不同。《石钟山记》通过质疑、释疑得出事理,事理极其简明,仅为一句话,不加阐释,也无须阐释。《游褒禅山记》借记游内容为喻,对事理作逻辑严密的深入阐释,充分论说,有更多的说理成分、更强的论说文特点。

  3.记游的不同。《石钟山记》的记游部分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从整体来说是记叙,但其中又有不少描写,既以叙事过程的波澜起伏取胜,又以景物描写的生动形象取胜,叙事、描写交相烘托。夜游石钟山的一段记叙,既贯穿了考察的完整经过,又通过对怪石鸣禽的逼真描写渲染环境气氛,也有探究两处声响原因的描写,还有作者议论兼抒情的踌躇满志的感慨,写得饶有兴味。《游褒禅山记》的记游部分扼要地交待游山的经过,概括地叙写景物,以记叙的简要明白取胜。

  4.文章风格不同。前者缘事寓理,将记叙、议论与描写、抒情熔于一炉,率性而至,毫无凋琢痕迹,行文简洁而又随笔挥洒,轻快自如,写得颇有情致。后者借端说理,记叙、议论丝丝入扣而毫无旁骛,刻意追求,逻辑严密,析理精微,说理透辟,笔锋刚健有力。

  四、作业

  将本单元所学的词类活用进行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