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进化教案

时间:2022-04-03 11:07:38 教案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人类的进化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类的进化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类的进化教案

人类的进化教案1

  课题:

  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二节人类的进化

  b课型:

  新授课

  教学b目标:

  1.知识目标

  ①通过资料分析、识图比较,描述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重点)

  ②知道现代人种的分化,说出自然选择在人类进化中所起的重要作用。(重、难点)

  2.能力目标

  ①通过观察图片及比较人类进化四个阶段的特点和不同种族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②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

  ②认同人类的进化仍在继续的观点。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

  本节课按照“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点拨建构-达标检测”的教学流程,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在教材中找到答案,然后小组交流提出质疑,最后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建构知识,师生共同总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自学、交流、分析资料、观察图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观察、分析问题和组织语言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

  1、查阅有有关周口店和龙骨山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的录像资料。

  2、备课、制作课件、编写导学案。

  学生:预习本节内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提问5分钟 多媒体出示问题:

  1、从古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是哪一步?其中什么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呢?

  2、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是什么?

  3、你知道人类起源于古猿的直接证据是什么吗?

  复习回顾上节所学,回答问题:

  1、直立行走是从古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劳动起了决定性作用。

  2、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志:能否直立行走

  3、学生齐答:化石 温故识新,强化知识的识记和落实。并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

  激趣导入5分钟

  过渡: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提起化石,我们中国有一个文明世界的地方—北京周口店。在那里发现了北京猿人化石。播放:周口店龙骨山及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的图片。

  简述: 观看图片,以愉悦的心情进入思维状态。

  北京周口店的龙骨山是一个我们为之骄傲的地方。1929年我国人类学家裴文中在周口店龙骨山的山洞里发现了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此后,科学家又陆续发掘出了许多北京猿人的化石、所用过的石器和用火的遗迹,这一系列的发现从而使人类进化的轮廓基本明确,那么你想知道人类的进化历程吗?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人类的进化。

  板书:第二节 人类的进化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学生的探究学习进行了铺垫。

  探究新知25分钟

  (一)人类进化的历程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31—33页“分析与讨论”的图文资料,完成以下题目。

  从“露西”骨骼来看,她的上肢和下肢是否有区别?根据四肢和骨盆的形态,想象一下她的运动方式是怎样的?

  2.在发现能人化石的地层上,还发现了简单的石器和使用过的兽骨,这说明了什么?

  3.在北京猿人居住过的山洞里发现了灰烬的遗迹,这说明了什么?想一想:学会使用火对人类的进化有什么好处?北京猿人用图中所制造的石器做什么?从石块的形状来推测,北京猿人在使用工具方面已具有了什么能力?

  4.从“露西”到北京猿人,脑容量逐渐增加。这对人类的进化会有哪些方面的影响?

  5.人类的进化通常分为哪四个阶段?

  合作交流:同学们自学得很认真,下面请同学们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记录疑问。

  点拨建构:课件展示化石图片及问题引导学生回答,建构知识。

  1.从“露西”骨骼来看,她的上肢和下肢是否有区别?根据四肢和骨盆的形态,想象一下她的运动方式是怎样的?

  2.在发现能人化石的地层上,还发现了简单的石器和使用过的兽骨,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独立阅读教材31-33页的内容,完成自主学习中的题目。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自学成果。

  跟随老师一起建构知识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

  1.“露西”的上肢较细短;下肢较粗长,四肢和骨盆与现代人相似,说明她很可能采取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

  2.说明可以制造简单的工具。

  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分析资料、观察图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组内合作解决部分疑问,教师在巡视过程中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动脑思考,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

  3.在北京猿人居住过的山洞里发现了灰烬的遗迹,这说明了什么?想一想:学会使用火对人类的进化有什么好处?北京猿人用图中所制造的石器做什么?从石块的形状来推测,北京猿人在使用工具方面已具有了什么能力?

  4.从“露西”到北京猿人,脑容量逐渐增加。这对人类的进化会有哪些方面的影响?

  5.人类的进化通常分为哪四个阶段?过渡:通过对化石的分析,科学家得出人类的进化过程通常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那么这四个阶段的人类有什么不同呢?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34页完成表格人类进化阶段生活年代脑容量制造工具火的使用南方古猿

  3.说明能够使用火。使用火烧烤食物,吃烤熟的肉食,用火御寒、狩猎、照明等。北京猿人所使用的石器明显经过加工,分别有各自不同的用途。由此推测北京猿人在逐渐适应直立行走的过程中,已具有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了。

  4.脑容量的增加推进了人类的进化,使早期人类具备了制造和使用工具的条件。

  5.人类的进化过程是: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阅读教材34页,完成表格小组讨论交流后小组代表回答:四个阶段的不同之处: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脑发育的程度不同,会不会用火。

  鼓励学生举手抢答,给他们表现的机会,激发竞争意识。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回答,不断补充完善,开拓思维。以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能人直立人智人合作交流:通过学习,你能找出各阶段人类最典型的特征吗?各阶段的主要不同之处是什么?

  点拨建构:课件展示人类进化的四个阶段图

  总结:课件展示思考:为什么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劳动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小结:“劳动是生物改变环境、适应环境的主动行为,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当然有利于进化”,总之劳动使人类的身体得到协调发展,最终变成了自然界中的强者。也可以说是劳动创造了人。

  学以致用:

  (目标1)在以下四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的答案填在相应的括号内。

  A.南方古猿

  B.能人

  C.直立人

  D.智人

  (1)最早直立行走的是 ( )

  (2)最早制造工具的是 ( )

  学习小组交流后积极回答问题。将表格填写完整跟随老师总结其变化,体会人类的进化历程。观看课件学生抢答:“劳动使人的脑容量增加,促使人在劳动中产生了语言。

  独立完成后,小组内交流答案。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目标明确,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通过合作学习训练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观看课件,了解人类进化的过程发生了哪些变化,认同人类的进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直立行走的姿态最先与现代人相同的是 ( )

  (4) 最早进行人工取火的是( )

  (5) 最早使用火的是 ( )

  (6)会制造和使用骨针的是( )

  (7)脑容量基本与现代人相同的是( )

  (8)唯一不能制造工具的是 ( )

  (9)四肢骨在长度、形状等方面最早与现代人基本相同的是( )

  过渡:人类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不断进化,适应环境的能力逐渐增强,那么进化到今天,现代人种又有什么不同呢?现代人种的分化过渡:从生物分类学上来说,生活在世界各地的人类,是否是同一个物种?为什么?接下来我们学习现代人种的分化。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35-36页,完成以下题目

  1、现代人类分为四个种族:_________人、 _________人、 __________人、________人。

  2、四个种族从生物分类学上来说,他们同属于__________种,不同种族都具有鲜明的__________特征。

  3、不同的人种之间,可以彼此通婚,并拥有大致相同的________,其差别是极其微小的。

  4、人类的不同种族在上的差异,是人类在一定的地域内经过作用逐渐形成的。

  合作交流:阅读35页表格中的材料,分析交流以下题目:

  1、不同的种族分布在地球上不同的区域,他们与气候条件相适应的体质特点有哪些?

  2、有人认为不同的人种起源于不同的.祖先,并把人类分为“优等”和“劣等”。请谈谈你对这种观点的看法。

  3、人类的不同种族在体质特征上的差异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4、人类的进化是否仍在继续?运用激励的语言对学生的发言予以评价。

  课件展示人类的四个种族图片点拨建构:

  自学教材,小组讨论,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

  (1)蒙古利亚人、高加索人、尼格罗人和澳大利亚人。

  (2)同属于一个物种--智人种、体质

  (3)基因

  (4)自然选择积极探讨,合作完成:

  1、四个种族的代表说出自己种族的特征,其他组成员补充。蒙古利亚人:皮肤黄色,头发黑而直,头部几乎成方形,面部扁平,鼻小。高加索人:皮肤呈浅色;身体较为粗壮、高大,以减少热量散失;鼻子高窄,鼻孔通道较长,以预热吸进的空气。尼格罗人

  通过自主探究,了解现代人种的分化,以及他们之间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的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让他们把自己讨论和思考的结果说出来,在讨论和交流中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并提高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蒙古利亚人:起源与温度地区,其肤色和身体特征的适应性具有黑白两色的过渡性;皮肤黄色,头发黑而直,头部几乎成方形,面部扁平,鼻小。高加索人:起源于较为寒冷的地区。该地区阳光直射,光线较为微弱,紫外线也弱,当地居民体内黑色素含量低,皮肤呈浅色;身体较为粗壮、高大,以减少热量散失;鼻子高窄,鼻孔通道较长,以预热吸进的空气。尼格罗人:起源于热带赤道地区,长期居住在此地的人群逐渐形成一系列适应性特征:皮肤内黑色素含量高,以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保护皮肤内部结构免遭损害;鼻孔通道短,嘴唇厚,体毛少,便于散热;头发卷曲,使每根卷发周围有许多空隙,有隔热作用,保护头脑不受损伤。澳大利亚人:指分布在澳洲的原有人群,其特征是黄褐色或黑棕色皮肤,可以避免阳光过度照射,波形或卷曲头发有隔热作用。

  小结:一般地说,人类的不同种族在体质特征上的差异,是人类在一定的地域内经过自然选择的作用逐渐形成的。总之,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演变过程中,人类的出现是最晚的。人类的祖先制造和使用工具,既是人类求得生存的手段,也是人类进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劳动创造了人类本身,也选择了人类本身。

  小结提升:同学们这节课表现的很出色,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还有哪些疑惑?对照学习目标,认真梳理一下吧!

  皮肤内黑色素含量高,以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保护皮肤内部结构免遭损害;鼻孔通道短,嘴唇厚,体毛少,便于散热;头发卷曲,使每根卷发周围有许多空隙,有隔热作用,保护头脑不受损伤。澳大利亚人:其特征是黄褐色或黑棕色皮肤,可以避免阳光过度照射,波形或卷曲头发有隔热作用。

  2、谈观点:没有优劣之分。

  3、是自然选择作用。

  4、是,科学技术促进人类的不断进步。畅谈收获梳理归纳知识,识记重点知识。

  通过分析让学生认识到不同种族在体质上的差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使用规范性的语言归纳总结,形成小的知识体系。

  当堂训练10分钟

  A类:(目标1、2)

  1、人类的进化通常分为南方古猿、 、直立人和四个阶段。

  2、现代人类从生物学上来说,属于同一个物种——_____________。

  3、现代人类可分为四个种族:蒙古利亚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澳大利亚人。

  4、一般说来,人类的不同种族在特质特征上的差异是人类在一定地域内经过____________作用逐渐形成的。

  B类:(目标1、2)

  5、人类进化四个阶段中,最关键的阶段是( )

  A.南方古猿

  B.能人

  C.直立人

  D.智人

  6、2008年奥运会在我国首都北京成功举办,我们采用的是我们祖先的“钻木取火”这一神圣而古老的方式采集圣火。据你判断,下列最先开始用火的是( )。

  A、能人

  B、南方古猿

  C、直立人

  D、北京猿人

  C类(目标1)

  7、化石研究表明,人的进化过程经历了大约四个阶段,下图为颅骨的变化示意图,显示了人类发展的过程,请分析回答:

  (1)图甲表示 ,图乙表示 ,图丙表示 ,图丁表示 。

  (2)从图中可以看出,人类进化的过程中,颅骨的形状是在不断变化的,这主要取决于 ,其中最接近现代人水平的是[ ] 。

  (3)人类进化过程中最关键的一个阶段是图[ ] 。

  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由组长进行批阅后,在组内交流答案,落实堂清。

  通过练习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答题速度和规范,做到“堂堂清,课课清”,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板书设计

  一、人类进化的历程

  南方古猿 能人 直立人 智人

  二、现代人种的分化

  高加索人

  蒙古利亚人

  智人 尼格罗人

  澳大利亚人

  教学反思:

  1、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遵循“先学后教”的教学思想,运用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点拨建构”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启发性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自学,通过学生组内交流,提出疑问,然后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引导学生建构知识,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走进科学家的探究历程,在观察和思考中愉快地学习。这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课堂充满了活力,新课改理念得到了落实。

  2、课堂上借助多媒体播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自学、交流、抢答、比较填表等形式突出学习的重点,突破难点。

  3、注重知识的落实,做好“堂堂清,课课清”,真正提高课堂效率。

  通过教学检测的效果看,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

  复原图

  丁

  甲

  乙

  丙

人类的进化教案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 能说出人类与现代类人猿共同起源于森林古猿。

  2、 知道人类是由于环境的变化,在与自然环境的艰苦斗争过程中逐渐进化来的。

  3、 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2、能力目标:

  1、通过指导学生课前收集有关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的资料等,培养学生收集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2、对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的探究,打开学生思路,使他们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比较问题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以科学的态度认识人类的起源和进化问题,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以及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

  2、培养学生树立珍爱生命、热爱劳动、爱惜我们的家园——生物圈及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

  课前准备:

  教师:查阅、搜集有关生物进化论和神创论观点的资料等。

  学生:搜集有关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资料、现代类人猿的分布以及生活状态的资料。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2、 难点: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教学过程:

  师:猜一猜:“什么动物早晨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晚上用三条腿走路?”

  生:人

  师:关于人类起源的争论有数百年的历史, 现在仍有许多问题是悬而未解的。在这方面你们都知道些什么呢?想了解些什么呢?

  生:(简单的小组交流后,学生各抒已见,提出自己的想法、观点)

  师:介绍古希腊司芬克斯的传说和狮身人面像的有关知识。

  师:说到人类的起源,就不得不提到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和他的《物种起源》。 请各小组同学交流一下课前搜集的这方面材料。

  生:(小组讨论交流)

  生1:1859年,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他在这本书中暗示了他的观点将会给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重要的思路和线索。后来他在其他著作中,比较明确地指出,人类和其他动物一样是进化来的,并推测人类与大猩猩和黑猩猩有亲缘关系。当时许多科学家坚信神创论,因此,达尔文进化思想的支持者与神创论观点的支持者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生2:关于人类起源的辩论,是在科学家赫胥黎与威尔伯福斯兰教之间进行的。事情发生在1860年6月牛津大学大不列颠学会的一次会议上,争论的焦点是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达尔文的观点在这次辩论中最终取得了胜利。后来,达尔文在比较了人类和类人猿的相似处之后提出,人类和类人猿是由共同的祖先进化来的。

  师(提问):你们知道人类和类人猿共同祖先是什么呢?

  生(回答):森林古猿。

  师:对。下面你们观察课本第33页几种现代类人猿图片,结合生活经验回答下列问题:这些类人猿今天分布在地球的哪些地方?它们的生活方式有什么共同点?

  生:(小组合作进行观察、讨论,组间进行补充)大猩猩生活在非洲西部和东部的赤道地区;黑猩猩生活在非洲中部和西部的热带雨林中;长臂猿生活在南亚和东南亚地区以及我国的云南省;猩猩生活在亚洲的加里曼丹和苏门答腊的热带森林中。它们依靠从森林中获取的果实、嫩芽、昆虫等食物生存。它们没有制造工具和改善生存环境的能力,也不能像人类那样进行语言和文字的交流。

  师(提出疑问):为什么人类的数量在急剧增加, 而类人猿的数量却在日益减少呢?请谈一下你们的观点。

  生:(小组讨论、组间交流、补充)

  生1:人类具有发明和创造各种技术和工具的本领,使得人类适应自然、改造自然、改善生存条件以及利用医药卫生加强自身保健的能力不断加强,这些都使人口数量急剧增加。相反,现代类人猿不具备这些能力。

  生2:人类不断开发现代类人猿赖以生存的森林,人类对现代类人猿的乱捕乱杀和环境的严重污染等,都使现代类人猿的数量减少。

  师(提出问题):类人猿在形态结构上确实与人类有许多相似之处,但究竟在哪些方面和人有根本的区别呢?

  生:(观察、讨论、交流、回答)

  生1:运动方式不同:类人猿主要是四肢行走;而人类则是直立行走。

  生2: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类人猿可使用自然工具但不会制造工具;人类可制造并使用各种简单和复杂的工具。

  生3:脑发育的程度不同:类人猿脑的容量约为400 L,无语言能力;人脑的容量约为1200 L,具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

  师:由此可见,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是动物进化到最高阶段的'产物,但人类已超出了动物界,人与动物有着本质的区别。在距今1 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在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请同学们观察森林古猿及其生活的图片,尝试着描述出它们的生活状况。

  生:森林古猿在茂密的森林里,主要过着树上生活,以群居生活为主,以树上的果实等为食物。

  师: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森林古猿的一支逐渐进化成为人类呢?

  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如:主要是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的影响。

  师:下面我们先来讨论一下环境的变化与人的进化之间的关系? 生:(阅读、分组讨论:环境的变化)东非大裂谷两侧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部分热带雨林变成了稀树草原,使得一部分森林古猿被迫到地面上生活。

  师:在东非大裂谷地带,古人类学家发现了世界上最多的早期古人类化石,也就是石化了的遗体、遗物等。想一想,为什么在这里会有这么多的早期古人类化石呢?

  生:可以说明人类的始祖在非洲。

  师:请你们推测一下古人类当时的生活状况?

  生:(阅读、回答)

  生:要点:1:生活在裂谷东部高地的森林古猿,本来生活在茂密的森林中,后来由于环境的剧烈变化,森林面积的大量减少,一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到地面上生活的那部分森林古猿,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自身结构的变化,一代一代地向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下肢用来支撑体重和行走,逐渐变得粗壮有力;而前肢则解放出来,能够使用树枝、石块等来获取食物、防御敌害,臂和手也逐渐变得灵巧。

  生2:“露西”时代的古人类就处于这个阶段。他们能够使用工具,相当于使自己的四肢得以延伸,捕猎和御敌能力都大大增强了。

  生3:“东非人”时代的古人类,不仅能使用工具,还能制造简单的工具,提高了工具的效能。

  师:对。又经过若干万年,古人类制造的工具越来越复杂;复杂而精巧的工具的制造和使用,又促进了脑的发展,使他们能够想出各种办法来解决困难;在劳动中产生了语言,而且大脑的语言中枢日益完善;丰富的语言,使他们相互之间能更好地交流与合作。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

  生:(分组表演)请一位同学选择三位好朋友,自己想好一句话并告诉其中一位, 要求他只用表情或动作把这句话的意思传给第二位,由第二位再用同样的方式传给第三位朋友。最后由第三位朋友用语言表达出原意来。

  师:通过这样的过程,原话的意思改变了没有?由此可见,语言在生活中是多么的重要!语言使我们大家能进行很好的交流。没有语言而仅用肢体去表达,会产生很多的误会。因此,我们在生活中应充分而恰当地运用语言。用语言进行交流也是动物与人的本质区别之一。

  师:下面在你们观察人类起源与发展的示意图后,请指出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哪些方面是逐渐变化的?

  生:(观察、小组讨论交流)

  生1:运动方式使人的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半直立行走→直立行走。

  生2:劳动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不会使用工具→使用天然工具→制造和使用简单的工具→制造和使用包括电脑在内的各种复杂工具。

  生3:赤身裸体→懂得御寒、遮羞。

  师:在与大自然严酷的斗争中,人类变得越来越强大。人类现在被称为“生物圈的主宰者”,改变环境的能力远远超过其他的生物。人类是否应与自然界和谐发展?

  生: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适应环境的生存下来;不适应环境的被淘汰掉。人类虽然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员,但人类的一切活动必须尊重生态规律,人类应与自然界和谐发展。

  师:现代类人猿还能进化成人吗?

  生:不能。现代类人猿已经适应了现在的环境,不能再进化成人类了。

  师:曹植有首诗,批评哥哥曹丕对他的迫害:“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结合本节课,应当怎样理解?

  生:曹植把自己比做豆子,把哥哥比做豆茎,釜中的豆子对釜底的豆茎说:“我们本是同一棵根上生长出来的,你为什么急于煎熬我,把我煮烂呢!”这首诗以形象生动的比喻,说明兄弟本来像手足一样生于一体之上,所以不应该互相残杀。

  师:那么,人猿同祖,现代类人猿是人类的近亲,也是生物圈中的成员,同样享有在地球上生存、繁衍的权利,我们应当加强保护。具体应该怎样做呢?

  生:人类应加大对现代类人猿等各种野生 生物的保护措施,如加强宣传的力度, 贯彻执行野生动物保护法,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它们生活的森林环境,坚决制止一切破坏它们生存的行为等。

  师:也希望你们能把所说的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

【人类的进化教案】相关文章:

《人类的语言》教案06-22

走进化学实验室教案11-16

《人类的好朋友》教案01-19

《人类的老师》教案03-08

《人类的语言》教案7篇03-17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教案02-24

教案:人类的起源和发展03-12

大班水与人类教案03-23

人类文明的摇篮教案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