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面积教案

时间:2022-08-21 09:10:29 教案 投诉 投稿

圆的面积教案合集8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圆的面积教案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圆的面积教案合集8篇

圆的面积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苏教国标版五年级下册103-105页及练一练和练习十九1-3题。

  教材分析:

  本课时内容是在学生已掌握了圆的基本特征和圆的周长公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圆的面积公式。通过3个例题教学,采用两种不同的的策略,推导出圆的面积,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的合理性。

  教学时,一要重点引导学生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圆面积及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的过程中,发现圆的面积和以它的半径为边长的正方形面积之间的近似关系;二要把握两个关键环节:一是圆可以转化成过去所学过的什么图形;二是转化成的这个图形与原来的圆有什么联系。最后通过应用实践让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功体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学情分析:

  1、学生已有知识基础

  在学习本课内容前,学生已经认识了圆,会求圆的周长,在学习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图形的面积时,已经学会了用割、补、移等方式,把未知的问题转化成已知的问题。因此教学本课时,可以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

  2、对后继学习的作用

  圆面积的计算是今后学习圆柱、圆锥等内容的重要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圆的面积的含义。

  (2)经历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和掌握圆的面积公式。

  (3)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体验实验操作、逻辑推理的学习方法。

  3、情感与态度:

  感悟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体验发现新知识的快乐,增强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正确掌握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

  1.CAI课件;

  2.把圆16等分、32等分和64等分的硬纸板若干个;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投影出示草坪喷水插图

  师:请大家观察这幅插图,说说从图中你能发现数学知识吗?

  学生观察、讨论并交流:

  生1:我能发现喷水头转动一周所走过的地方刚好是一个圆形。

  生2:这个圆形的半径就是喷头喷水的距离,也就是5米;周长就是喷水所走过的路线;

  生3:这个圆形的中心就是喷头所在的地方。

  师:请大家说说这个圆形的面积指的是哪部分呢?

  生4:被喷到水的草坪大小就是这个圆形的面积。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求喷水头转动一周浇灌的面积有多大。(板书:圆的面积)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课件先出示一个正方形,再以正方形的一个顶点为圆心,边长为半径画一个圆,请学生观察:正方形的边长与圆的什么有关系?如果半径是r,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板书:正方形的边长=圆的半径r

  正方形的面积=r2

  2、猜想:圆的面积是正方形面积的多少倍?你是怎样想的?

  3、教学例7

  ⑴谈话:刚才我们猜想圆的面积是正方形面积的3倍多,下面我们用数方格的方法来研究。

  ⑵课件出示例7第一幅图表,请同学们按照图表的要求数一数,算一算,把表格填完整,再在小组里交流。

  ⑶小组汇报(实物投影展示学生填写的表格)

  ⑷刚才我们通过一个圆验证了我们的猜想圆的面积大约是正方形面积的3倍多一些,而一个圆还不足以说明问题,我们再找两个圆用同样的方法验证。课件出示例7的第二幅图表,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⑸小组汇报交流

  ⑹谈话:通过猜想、验证,我们都认为圆的面积是正方形面积的3倍多一些,我们知道正方形的'边长等于圆的半径r,正方形的面积等于r2,那么圆的面积与它的半径有什么关系呢?

  板书:S=r2×3倍多

  [设计意图]

  让学生仔细观察正方形和圆的关系后大胆猜想圆的面积是正方形的多少倍,接着从学生熟悉的“数方格”初步验证猜想,为进一步探索圆的面积公式作准备,获得的结论与例8推导出来的公式互相印证,能使学生充分感受圆面积公式推导过程的合理性,加深对有关圆形转化方法的体会。

  三、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回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

  (1)以前我们学习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请同学们回想一下,这些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2)通过回忆这三种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你发现了什么?

  (3)能不能把圆转化为学过的图形来推导出它的面积计算公式呢?

  2.推导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1)拿出已准备好的学具,说说你把圆剪拼成了什么图形?

  (2)学生小组讨论。

  看拼成的长方形与圆有什么联系?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3)课件演示:请看大屏幕,把圆分成16等份,拼成了近似平行四边形,再分成32等份,拼成近似的平行四边形,再分成64等份,拼成近似长方形,你发现什么?(如果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会越细,拼成的图形就会越接近于长方形。)

  (4)你能根据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吗?

  生边答师边演示课件。

  生答:因为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圆的面积相等,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宽相当于半径。

  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所以圆的面积=周长的一半×半径

  S=πr×r

  S=πr2师小结公式S=πr2,让学生小组内说说圆的面积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5)读公式并理解记忆。

  (6)要求圆的面积必须知道什么?(半径)

  四、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1教学例9

  (1)课件出示例9;

  (2)说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3)学生自己试做;

  (4)讲评,注意公式、单位使用是否正确。

  2师:“老师的家中新买了一张圆桌,你们想看吗?(教师用电脑显示图片)为了保护好桌面,我想为桌面配一块和桌面一样大的玻璃,但不知该画一块多大的玻璃?(电脑中标示出桌面直径)。

  五、全课总结,课后延伸:

  1、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圆面积的计算方法,我们是怎样探索出来的?

  3、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猜想、动手操作把圆转化成近似的长方形来验证猜想,这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大胆猜想,勇于探索,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六、布置作业

  1.第107页的第1-3题。

  2.找出身边的圆,同桌合作量一量半径,算一算面积(完成实验报告单)

  测量物直径(厘米)半径(厘米)面积(平方厘米)

  七、板书设计:

  圆的面积

  S=r2×3倍多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圆的面积=周长的一半×半径

  S=πr×r

  S=πr2

  教学反思

  本课时从生活中喷水头浇灌农田这一生活场景引入,使学生理解了推导圆面积公式的必要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来。在强烈的求知欲望驱使下,学生凭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发挥自己的想象,从估计到公式的推导;从数方格到剪拼成学过的平面图形。在学生掌握了面积的含义及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认识了圆,会计算圆的周长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时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重点引导学生将圆割拼成已学过的图形,组织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从而正确掌握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圆的面积教案 篇2

  一、以旧引新(6分钟)

  1.复习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和圆的面积公式。

  2.回答下面各圆的面积。

  1.说出S正=a2、S圆=πr2

  2.左圆面积=π×22=4π

  右圆面积=π×(2÷2)2=π

  1.边长是5cm的正方形面积是多少?

  5×5=25(cm2)

  2.如果r=4cm,则圆的面积是多少?

  3.14×42

  =3.14×16

  =50.24(cm2)

  二、动手操作,感知特点。(15分钟)

  1.探究外方内圆图形和外圆内方图形的特点。课件出示两种图形,

  思考:

  (1)外方内圆的图形是怎样组成的?它有什么特点?

  老师明确:外方内圆的图形称为圆外切正方形。

  (2)外圆内方的图形是怎样组成的?它有什么特点?

  老师明确:外圆内方的图形称为圆内接正方形。

  2.引导学生画一个边长为8cm的正方形,然后在这个正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

  3.引导学生在圆内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

  4.将图形分解,分解为同一个圆的外切正方形和内接正方形两个组合图形。

  1.

  (1)外方内圆的图形是一个正方形内有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等于正方形的边长。

  (2)外圆内方的图形是一个圆内有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对角线等于圆的.直径。

  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然后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画的——以正方形的边长为直径画一个圆,正方形对角线的交点是这个圆的圆心。

  3.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说出作图的方法并明确:正方形的对角线等于圆的直径。

  4.小组合作,将一个图形分解为同一个圆的外切正方形和内接正方形两个组合图形。

  3.请画出一个半径是4cm的圆,并画出它的外切正方形和内接正方形,并说明画法。

  三、探究思考,解决问题。(10分钟)

  1.计算圆外切正方形与圆之间部分的面积。

  (1)课件出示半径为1m的圆外接正方形。组织学生讨论计算方法。

  (2)组织学生算出正方形和圆之间部分的面积。

  2.计算出圆内接正方形与圆之间部分的面积。

  课件出示半径为1m的圆的方形组合图形,组织学生讨论计算方法。

  1.

  (1)观察图形的特点,讨论计算方法并尝试汇报交流。

  (2)分别算出这个圆和正方形的面积:

  S圆=3.14×12=3.14m2

  S正=2×2=4m2

  S阴=S正-S圆

  =4-3.14

  =0.86m2

  2.观察图形,发现圆的半径与正方形的关系,讨论计算方法并尝试汇报交流。

  4.王师傅做一个零件,零件的形状是圆内接正方形,已知圆的直径为12cm,你能计算出正方形的面积吗?

  四、拓展应用。(5分钟)

  1.如下图,已知圆的半径是3cm,求这个圆和正方形之间的面积。

  2.下图中正方形铜球的直径是22.5mm,中间正方形的边长是6mm,求这个铜球的面积是多少?

  1.读题,审题,明确题意后,尝试独立完成。

  2.独立完成,然后全班汇报。

  5.计算阴影部分的面积。

  ×102π-102≈57(cm2)

  五、全课总结。(5分钟)

  1.谈谈这节课你有哪些体会。

  2.布置作业。

  学生谈本节课学习的收获。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圆的面积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引导学生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和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并渗透极限、转化的数学思想。

  3、在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中,运用转化的思考方法,通过让学生观察“曲”与“直”的转化,向学生渗透极限的思想,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

  圆面积的计算公式推导和运用。

  课前准备

  一个大圆、剪刀、小正方形。

  课时安排:1课时

  授课人

  授课时间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交流:(出示一个圆)我们已经认识了圆,说说你对圆的了解。

  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

  教师引导交流:如果圆的半径用r表示,周长怎样表示?周长的一半怎

  样表示?

  学生做出回答。

  教师引导交流:圆的周长和直径、半径有关。大家猜想一下,圆的面积与谁有关?

  二、探索尝试,解释交流。

  教师引导交流:同学们的猜想对不对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验证一下。

  大家可利用昨晚把圆剪开后,拼成的图形展示一下,看看发现了什么?

  全班汇报交流:谁想先来展示一下?(学生回答)

  教师引导交流:你能让平行四边形的.底再直一点吗?

  学生领悟: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是扇形,拼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

  学生领悟:多分几份,平行四边形的底就会直一些。

  教师引导交流:对,如果把圆平均分成8份、16份、32份会怎么样?

  教师引导交流: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分成128份呢?如果把这个圆平均分的份数越来越多呢?

  教师引导交流:对,把圆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就越近似于平行四边形。

  教师引导交流:若把其中的一个小扇形平均分成2份,取一份放在另一边,平行四边形就变成了什么图形?

  师:这样就把求圆转化成了求长方形。

  教师引导交流:你认为转化成的长方形与圆有什么关系?

  生:他们的面积相等,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宽相当于半径。

  教师引导交流:你能根据它们的关系,推出圆的面积公式吗?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圆的面积=c÷2×r=πr×r=πr2

  教师引导交流:如果用s表示圆的面积,那么圆的面积公式可以写成:

  s=πr2

  教师引导交流:黑板上的这个圆半径是10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三、巩固练习

  1、请同学们利用公式,求出“神舟五号”飞船预先设定的降落范围是多大。

  建议:可以先画模拟图,然后想办法得出比预定范围小了多少平方米。

  2、自主练习第1题。

  3、 自主练习第2题。

  给出圆的直径求圆的面积,必须先求出圆的半径,再求圆的面积。

  4、 自主练习第3题。

  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札记:

圆的面积教案 篇4

  教学内容:圆的面积。

  教学目标:

  1. 通过操作,引导学生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 激发学生参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分析、观察和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 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极限思想。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圆的面积。

  教学难点:圆面积公式的推导。

  学情分析:本课是在学生掌握了面积的含义及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认识了圆,会计算圆的周长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时要注意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

  学法指导:教学本课时,重点引导学生提出将圆割拼成已学过的图形,组织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圆片。

  学具准备:把圆片分成十六等分,并按课本图所示,剪拼并贴成近似长方形。

  教学设计: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 前面我们学习了圆、圆的周长。如果圆的半径用r表示,周长怎样表示?( 2πr)周长的一半怎样表示?(πr)

  2. 课件:出示一块圆形的桌布。如果要给这块桌布的边缝上花边,是求什么?(圆形桌布的周长)

  3.课件:出示一块圆形的镜框。如果要镜框配一块玻璃,至少需要多大?是求什么?(圆的面积)谁能指出这个圆的面积?谁能概括一下什么是圆的面积?请同学们用手摸出学具圆的面积。

  3. 提问:如果圆的半径是2分米,你能猜猜这块玻璃到底有多大?(同学们纷纷地猜测,有的学生可能说这个圆面小于所在的正方形面积)

  这块圆形玻璃有多大,就是要求圆形的面积,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怎样计算圆的面积。(板书课题:圆的面积)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 回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

  (1)以前我们学习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请同学们回想一下,这些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学生回答,师用课件演示。)

  (2)通过回忆这三种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你发现了什么?(发现这 三种平面图形都是转化为学过的'图形来推导出它们的面积计算公式。)

  (3)能不能把圆转化为学过的图形来推导出它的面积计算公式呢?

  那么同学们想一想,圆可能转化为什么平面图形来计算呢?

  2. 推导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1)拿出已准备好的学具,说说你把圆剪拼成了什么图形?

  (2)学生小组讨论。

  看拼成的长方形与圆有什么联系?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3)课件演示:请看大屏幕,把圆分成16等份,拼成了近似平行四边形,再分成32等份,拼成近似的平行四边形,再分成64等份,拼成近似长方形,你发现什么?(如果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会越细,拼成的图形就会越接近于长方形。)

  (4)你能根据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吗?小组讨论一下。

  生边答师边演示课件。

  生答:因为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圆的面积相等,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宽相当于半径。

  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所以圆的面积=周长的一半×半径

  S=πr × r

  S=πr2

  师小结公式 S=πr2,让学生小组内说说圆的面积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5)读公式并理解记忆。

  (6)要求圆的面积必须知道什么?(半径)

  3. 利用公式计算。

  (1)用新的方法算一算:刚才的玻璃到底有多大?看谁刚才猜得较接近。(学生计算并汇报)

  (2)出示例3,学生尝试练习,反馈评价。

  提问:如果这道题告诉的不是圆的半径,而是直径,该怎样解答?不计算,谁知道结果是多少吗?

  (3)完成第95页做一做的第1题。

  (4)看书质疑。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 求下面各圆的面积,只列式不计算。(CAI课件出示)

  2. 测量一个圆形实物的直径,计算它的周长及面积。

  3. 课件演示: 用一根绳子把羊栓在木桩上,演示羊边吃草边走的情景。(生看完提问题并计算)(羊吃到草的最大面积即最大圆面积是多少?)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自己运用了什么方法,学到了哪些知识?

  五、布置作业

  1. 第97页的第3题和第4题。

  2. 找出身边的圆,同桌合作量一量半径,算一算面积(完成实验报告单)

  测量物 直径(厘米) 半径(厘米) 面积(平方厘米)

  板书设计:

  圆的面积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圆的面积=周长的一半×半径

  S=πr×r

  S=πr2

圆的面积教案 篇5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7-68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求圆面积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并能运用公式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操作,小组合作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分析、观察和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

  德育目标:

  渗透极限思想,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念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

  正确计算圆的面积

  教学难点:

  圆面积公式的推导

  学具准备:

  水彩笔、剪刀、附页1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请看一幅图,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信息?

  只要知道了圆的面积,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圆的面积。

  二、新授

  1、什么是圆的面积?

  (1)涂出一个圆的面积

  (2)用自己的话说什么是圆的面积?

  2、回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用什么方法推导的?

  3、能不能用剪、拼的方法把圆转换成我们学过的图形?

  4、学生拿附页1进行剪拼,看能转换成我们学过的什么图形?

  5、学生汇报后,课件演示。

  6、得出结论:分的等份数越多,拼出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无限地分下去,最终拼出的图形就是长方形、

  7、转化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原来的圆有什么关系?

  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以下两个问题:

  1) 转化后长方形的长相当于什么?宽相当于什么?

  2) 你能从计算长方形的面积推导出计算圆面积的公式吗?

  8、汇报讨论结果,师板书

  圆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

  =长×宽

  =πr×r

  =πr2

  9、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

  1)r=5cm,求圆的面积

  2)课始主体图中的问题

  3)书P703.

  三、总结:

  小结本课知识,提出要求,希望大家能运用我们今天的所学所得解决我们生活中遇到的更多问题。

  板书设计:

  圆的面积

  剪、拼==》转化

  圆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

  =长×宽

  =πr×r

  =πr2

  S圆=πr2

  教后反思:

  本课的教学首先让学生在实践中操作感知,理解圆的面积的具体含义。接着让学生回忆旧知,引导学生应用旧知类比迁移。这样,既实现了有意识地学法指导,又帮助学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策略。然后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剪拼的时间,也是有意识地给学生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然而尽管给了比较充足的时间,学生能够完成剪拼后转化成学过的其它图形的还是少数。因此运用了多媒体课件演示,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帮助学生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进而加深对圆面积公式推导过程的理解。引导学生通过实验,采用转化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利用等积变形把圆面积转化为近似的长方形,讨论推导圆面积计算公式。最后安排了坡度适当、由易到难的练习题,使学生由浅入深地掌握了知识,形成了技能。

圆的面积教案 篇6

  教学内容:圆的面积第67—68页圆面积公式的推导。例1及做一做的第1题。练习十六的第1、2、5题。

  教学目标:

  ⒈使学生理解圆面积的含义,理解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⒉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抽象概括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⒊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圆面积的含义。圆面积的推导过程。

  教学难点:圆面积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已知r,周长的一半怎样求?

  2、用手中的三角板拼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并说出这

  些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s=abs=a2s=ahs=ahs=(a+b)h

  二、新课。

  1、什么是圆的'面积?(出示纸片圆让生摸一摸)

  圆所占平面大小叫做圆的面积。

  2、推导圆的面积公式。

  (1)演示:将等分成16份的圆展开,问可拼成一个什么样的图形?

  若分的分数越多,这个图形越接近长方形。

  (1)找:找出拼出的图形与圆的周长和半径有什么关系?

  圆的半径=长方形的宽

  圆的周长的一半=长方形的长

  长方形面积=长宽

  所以:圆的面积=圆的周长的一半圆的半径

  S=r

  S圆=r=r2

  3、你还能用其他方法推算出圆的面积公式吗?

  (1)将圆16等份,取其中一份,看作是一个近似的三角形,三角形的面积是这个圆面积的。这个三角形底是圆周长的,三角形的高是圆的半径。

  因为:三角形面积=底高

  圆面积=

  =rr

  =r2

  (2)将圆16等分,取其中两份,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面积是圆面积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是,三角形的高即一个半径,

  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圆面积=r

  =r8

  =r2

  还可以取3份、4份等,同学们可以一一推算。

  三、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例1一个圆的直径是20m,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已知:d=20厘米求:s=?

  r=d2202=10(m)

  s=Лr2

  3。14102

  =3。14100

  =314(平方厘米)

  2、根据下面所给的条件,求圆的面积。

  r=5cmd=0。8dm

  3、解答下列各题。

  (1)一个圆形茶几桌面的直径是1m,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公园草地上一个自动旋转喷灌装置的射程是10m。它能喷灌的面积是多少?

  四、作业。

  课本P70第1、5题。

圆的面积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通过圆形草坪的实际情景提出圆面积的概念,使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理解“圆的面积就是它所占平面的大小”。其次教材直接提出问题:能不能把圆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来计算面积?由于让学生完全自主的探索如何把圆转化成长方形是有很大难度,但是教材给出了提示,让学生利用学具进行操作,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发现院的面积与拼成的长方形面积的关系,圆的周长,半径和长方形的长,宽的关系并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最后教材安排了例题,应用面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已知直径,先求出半径,再求出面积。

  学情分析:

  1. 充分利用已学过的数学知识和教学思想方法进行教学。如,教学圆的面积的.含义时,可以先让学生回忆已学过的图形面积的含义,并进行分析对比,使学生认识到它们的共同点都是指图形所占平面的大小。

  2. 要充分利用直观教具,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自主探索,例如,教学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时,可以先让学生把教材后面所附的圆形做成学具,在教师指导下,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自行决定等分成多少份,自由的分一分,剪一剪,拼一拼。最后把拼成的加以比较,使学生看到。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会越细,拼成的图形就会越近似于长方形。

  教学目标

  1.了解圆的面积的含义,经历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2.能正确运用圆的面积公式计算圆的面积,并能运用圆面积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估一估和探究圆面积公式的活动中,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初步感受极限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及应用公式计算

  教学难点:探究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圆的面积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已知圆的周长求圆的面积的解题思路与方法,理解并学会环形面积。

  2、培养学生灵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3242528292202

  267

  2、思考:

  (1)圆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怎样计算?二者有何区别?

  (2)求圆的面积需要知道什么条件?

  (3)知道圆的周长能够求它的面积吗?

  二、新课。

  1、教学练习十六第3题

  小刚量得一棵树干的周长是125.6cm,这棵树干的横截面积是多少?

  已知:c=125.6厘米s=r2

  r:125.6(23.14)3.14202

  =125.66.28=3.14400

  =20(厘米)=1256(平方厘米)

  答:这棵树干的横截面积1256平方厘米。

  3、教学环形面积。

  (1)例2光盘的银色部分是个圆环,内圆半径是2cm,外圆半径是6cm。它的面积是多少?

  已知:R=6厘米r=2厘米求:s=?

  3.14623.1422

  =3.1436=3.144

  =113.04(平方厘米)=12.56(平方厘米)

  113.04-12.56=100.48(平方厘米)

  第二种解法:3.14(62-22)=100.48(平方厘米)

  (2)小结: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S=R2-r2或S=(R2-r2)

  (3)完成做一做:一个圆形环岛的直径是50m,中间是一个直径为10m的圆形花坛,其他地方是草坪。草坪的占地面积是多少?

  三、巩固练习。

  1、学校有个圆形花坛,周长是18.84米,花坛的面积是多少?

  选择正确算式

  A、(18.843.142)23.14

  B、(18.843.14)23.14

  C、18.8423.14

  2、环形铁片,外圈直径20分米,内圆半径7分米,环形铁片的`面积是多少?

  3、课堂小结。

  (1)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是什么?

  (2)求圆的面积时题中给出的已知条件有几种情况?怎样求出圆面积?

  已知半径求面积S=r2

  已知直径求面积S=()2

  已知周长求面积S=()2

  (3)环形面积:S=(R2-r2)

  四、作业

  课本P70第4、6、7题。

  教学追记:

  本堂课,在我带领着学生利用教具进行操作,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主发现圆的面积与拼成长方形面积的关系,圆的周长、半径和长方形的长、宽的关系,并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教学环形的面积计算时,我充分放手给学生,让学生通过思考讨论领悟出求环形的面积是用外圆面积减去内圆面积,并引导他们发现这两种算法的一致性,同时提醒学生尽量使用简便算法,减少计算量。

【圆的面积教案】相关文章:

圆的面积教案09-20

圆的面积教案范文08-01

圆的面积教案15篇02-24

圆的面积教案14篇02-26

圆的面积教案(精选23篇)02-28

圆的面积教案(15篇)02-27

圆的面积教案(精选20篇)04-04

圆的面积教学设计教案11-05

圆的面积教案(精选14篇)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