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开学第一课教案

时间:2023-08-30 11:05:56 诗琳 教案 投诉 投稿

2023年历史开学第一课教案(通用10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203年历史开学第一课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2023年历史开学第一课教案(通用10篇)

  历史开学第一课教案 1

  一、课程目标

  了解隋唐科举制的主要内容。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主要情况,了解它给隋唐社会带来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隋朝创立科举制度的原因、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带来的变化、科举制度的影响等问题,培养学生从具体历史事实引出结论的能力。通过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共同学习、互相促进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科举制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进步,是隋唐繁荣的因素之一,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使学生认识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组成部分。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科举制创立和逐渐完善的过程。

  教学难点:科举制的作用和影响。

  四、教学过程

  导入:

  讨论:如果你是皇帝,你将如何选拔人才为你所用?

  科举制的诞生:

  学生对比学习:隋唐以前的选官制度和科举制

  科举制的完善:

  学生设计:科举制发展线索图

  科举制的影响:

  小组讨论:科举制的'影响

  方案一:讨论:在此之前的选官制度、科举制、现今的选官制度对比

  方案二:课堂小论文:科举制度之我见

  方案三:同学们了解了我国古代的考试制度以后,请你想一想:你对现在学校的考试制度和考试的形式有什么合理化的建议吗?能否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制作一份有关的建议书或计划书。

  今天的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

  历史开学第一课教案 2

  [课标内容]

  知道詹天佑、侯德榜等近代科学技术方面的重要人物及其成就。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通过分析中国近代虽然科学技术落后,却出现了詹天佑、侯德榜等杰出的科学家和专家的原因,初步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组找寻资料、讨论和上台讲故事等方式,感知科学技术专家的杰出贡献,体会科学技术对于兴国强国的重要作用,积累近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状总的知识,并使学生学会在交流中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近代杰出的科技专家詹天佑、冯如、李四光、侯德榜为救亡图存、振兴国中华,努力赶超世界先进科技水平、热血报国的赤子之心,认识到科技成就取得源于不迷信外国权威和勇于挑战困难,源于在继承前人学识基础上的大胆创新,培养学生爱祖国爱科学的良好品质。

  [重点和难点]

  重点:詹天佑、李四光、侯德榜三位科学家处于世界前列的科技成就。

  难点:詹天佑、李四光、冯如、侯德榜四位科学家和专家取得世界前列的科技成就所具有的精神品质的共性。

  [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一、詹天佑和京张铁路

  二、冯如和飞机制造

  三、李四光和地质力学

  四、侯德榜和“侯氏制碱法”

  [小结]

  让学生讨论:四位中国近代科技专家取得重大成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引导学生形成对他们的共性认识,明白成为一个优秀科技人才所必需的条件,继承和发扬他们立志图强、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以及热爱祖国、努力为国争光的壮举。

  [作业]

  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

  历史开学第一课教案 3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

  白话文运动的星期和推广;文字简化

  2、思想、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学习白话文运动和汉字简化,让学生初步了解汉语文字和文字表达方式在近代发生的变化,有助于学生认识近代文化的发展趋势,形成顺应时代发展的正确价值观。

  3、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对课文中问题的.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分析原因和结果的联系能力。

  (2)通过小组收集关于文字沿革的数据,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并形成自己见解的能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板书设计

  一、白话文运动

  1、文言文白话文通俗易懂、口语化

  有利于文化的普及

  2、主要倡导者:胡适、鲁迅、郭沫若

  二、文字改革

  1、原因

  2、繁体字简化字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略。

  (新课教授)

  现代汉语白话文与简化汉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精神最显著、最有成效的两个结晶品,它对中国文化的现实与未来有着难以估量的深远影响。

  (问)为什么要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材料一:P101“读与思”

  材料二:文言文一段

  材料三:白话文一段

  (学生活动)

  (1)通俗易懂、口语化

  (2)有利于文化的普及

  (问)有哪些人积极倡导这一运动呢?

  ——胡适、鲁迅、郭沫若

  (学生活动)举例说明

  (实践操作)翻译白话文诗歌

  1、由学生选择一首熟悉的唐诗

  2、翻译

  3、交流朗读

  4、点评

  (白话文诗歌欣赏)感受特点

  (看一看)

  马马龟龟亿亿

  (问)为什么要简化文字,原因在哪里?

  (生答)略。

  (学生活动)辨认繁体字和简化字。

  (小结)略。

  历史开学第一课教案 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要求学生掌握秦朝暴政;大泽乡起义的过程;张楚政权的建立;项羽的巨鹿之战;刘邦进逼咸阳和秦的灭亡;楚汉之争及其后果。

  2.能力与过程:从众多的史实中分析战争发生的原因以及分析战争胜败的原因。

  3.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爱国、爱民的教育,体会到“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教学重点:

  陈胜、吴广起义和秦末农民战争推翻秦统治的经过。

  教学难点:

  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教法:阅读指导法

  学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公元前209年7月的淮北平原,突然下了一场罕见的大暴雨,这场雨一连下了十几天,淹没了道路,雨刚停歇,就有许多人聚集在大泽乡的山坡上,因为这场雨延误了他们去渔阳守边的行期,按秦法规定,误期当斩,面对着死亡的威胁……(他们最终做出了怎样的抉择?结果如何?同学们想知道吗?)下面我们就一起去研究秦朝末期的那段历史。

  二、新课探究:

  1、引导同学们自主阅读导入框的文字和图片。(媒体显示图片)

  学生思考:这些都说明了什么?学生们自然会想起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在古代修建这样庞大豪华的宫殿群,需要怎样的艰辛劳动?

  2、分组讨论(四人为一组)

  话题:秦的暴政表现在哪些方面?

  各小组讨论后派一名代表发言,(教师引导)收集归纳整理。(媒体显示)

  秦的暴政表现在:徭役和赋税很重,刑法残酷,秦始皇死后,秦二世的统治更加残暴。(举例说明)不仅如此,宦官赵高掌权,政治变得更加黑暗。秦朝暴政在人民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3、学生自主思索:

  在这种情况下,你知道人民会怎么样?最初点燃战争的“导火线”呢?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媒体显示)

  战争的直接原因:(遇雨误期)

  战争的根本原因:(秦的暴政)

  4、分组学习:“陈胜、吴广起义“

  历史开学第一课教案 5

  教学目标:

  1、识记我国主要的远古居民元谋人、北京人生产生活情况、距今年代以及氏族生活的特点等。

  2、通过探究山顶洞人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等问题,体验独立思考和归纳比较的过程。

  3、认识中国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周口店古人类遗址是的世界文化遗产,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学习重点和难点:

  北京人基本概况;所讲内容距今久远,只有依据考古发掘成果进行科学推;故事激趣,导入新课,解读学习目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歌曲《大中国》中唱到“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长江和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长江和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在这里诞生了我国最早的人类——元谋人和北京人,你想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吗?

  二、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知识模块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自主阅读课本P2内容,完成第1题。

  1.简述元谋人的生活状况。

  (1)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

  (2)生活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3)生活状况:会制作工具和知道用火。

  (4)历史地位: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古人类。

  知识模块二北京人的发现

  自主阅读课本P3内容,完成第2题。

  2.简述北京人的生活状况。

  (1)生活年代:距今约70~20万年。

  (2)生活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

  (3)使用天然火。

  (4)靠狩猎、采集为生。

  知识模块三北京人的`特征

  自主阅读课本P4~5内容,完成第3~4题。

  3.简述北京人的特征。

  (1)北京人的头骨、前额低平、眉脊较粗、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

  (2)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

  (3)生活状况:使用打制石器,过群体生活,会使用天然火并保存火种,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上的里程碑。

  历史开学第一课教案 6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土地改革的必要性,明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了解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基本完成,掌握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2.有效利用课本插图,收集整理或向家人、长辈了解有关土地改革的信息,理解和认识解放后的土地改革,构成正确的历史概念,学会收集、分析、整理信息。

  3.认识、掌握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认识到土地改革的作用与抗美援朝的胜利一样,都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为即将到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准备了条件。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基本完成。

  理由:新中国成立以后,在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广大人民迫切需要土地。土地改革的`胜利,极大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政权,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创造了条件。

  教学难点: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理由:课本表述较为简单和理论化,需要结合材料和数据让学生理解土地改革完成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对国家政权的巩固作用。

  三、教学策略

  经历过土地改革的还大有人在,能够提前布置学生作采访调查,先自行了解这段历史,对于本课教学大有辅弼。教师可采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进行本课教学。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搜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提前预习课文,向家人了解土地改革的历史。

  五、教学过程

  1.学生课前读书

  2.导入新课

  教师: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占全国三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需要进行土地改革以获得土地。这天,我们一齐来学习第3课,了解一下这段历史。

  3.教师播放视频《百年中国·土地改革》(约4分30秒),学生观看,初步了解土地改革历史。

  历史开学第一课教案 7

  【课标要求】

  1、知道中国历史朝代名称。

  2、识记历史朝代更替顺序。

  3、探讨朝代更替原因和规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记住朝代名称,重点朝代建立年份、开国者。

  2、记住朝代顺序,理解记忆朝代更替歌诀,锻炼学生的速记能力。

  3、理解朝代更替的规律及原因,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多媒体展示《中国历史朝代更替一览表》(以下简称“一览表”),培养学生对朝代及更替的整体认知能力。

  2、利用提问探讨方法,培养学生对中国历史发展规律的分析能力。

  3、通过对原因剖析,培养学生的理解概括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总结历史规律及发展变化的原因,学生认识到历史向前发展的必然性,以史为鉴,知兴衰得失,继往开来。

  【重点难点】

  一、重点:朝代更替顺序。

  二、难点:朝代更替的`原因及规律。

  【授课类型】

  自设专题综合课。

  【版本及教材】

  岳鹿版,涉及七八年级历史共四册。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复习课本相关内容。

  【教学方法】

  讨论法、探究法、列表法、歌诀法多法结合。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回顾一下,你知道中国哪些朝代?你能完整说出朝代更替的顺序吗?(点学生回答)从同学们的回答可看出,同学们对朝代更替掌握得不够全面和准确,为了便于同学们更全面准确掌握朝代更替顺序、发展变化的规律和原因,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中国历史朝代更替》。

  二、问题引导

  问:中国第一个朝代的名称是什么?建立于何时?建立者是谁?都城在哪里?第一个朝代的社会性质是什么?

  历史开学第一课教案 8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中国近代史呈现出两条鲜明的主线,其中之一就是外国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收复新疆》则是这条主线的一个重要体现,在中国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历史知识积累得较少,若要掌握较抽象的历史概念,就必须运用浅化机制,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教学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才能逐渐培养起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因此本课设计:课前师生共同搜集有关收复新疆的'资料。可以说,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辩论、讨论的发言更是体现学生课堂上的主体参与。

  三、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阿古柏侵占新疆的罪行和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史实,掌握新疆行省的设置。

  ②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对“海防”“塞防”之争的讨论,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①“海防”“塞防”之争。

  ②收复伊犁的重要性和付出代价的必要性。因为中国用一大块土地和大量的赔款去换取一座山城,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说是难以接受和理解的。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回顾上节课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间,以及最终的结果和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阿古柏侵占新疆

  学生阅读11页“导入框”和本目课文内容,根据教师的提问在书上划出或标注答案。

  1、根据13页地图,标明阿古柏入侵新疆的路线。(“浩罕国”→喀什噶尔→天山以南→[北疆]乌鲁木齐→吐鲁番等地)

  2、有人说阿古柏“一仆二主”。请问他的“二主”是哪两个?(英、俄)其中哪个国家直接出兵占领伊犁?(俄)

  设疑过渡:如果你是清朝的官员,面临着新疆地区这么严重的危机,你会考虑怎么办?(先让学生合上课本,在小组里自由表达,然后要他们打开课本看看当时实际上是怎样处理这场危机的。)

  历史开学第一课教案 9

  一、教学目标

  适应知识与能力

  1、要求学生掌握人文主义思潮兴起的历史背景及其核心主张。

  2、要求学生理解文艺复兴的概念,掌握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理解文艺复兴的历史影响。

  3、要求学生掌握新航路的原因和历史条件、开辟者、航行路线、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

  4、通过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画知识结构示意图,培养学生会用示意图清理复杂历史线索和压缩历史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人文主义思潮”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人文主义思潮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成为文艺复兴运动的指导思想感情。

  2、通过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文艺复兴时代光辉的文化成就,认识到文艺复兴是思想文化领域的一场伟大的革命,具有反封建和反神学的进步性,为近代资产阶级文化奠定了基础。

  3、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和影响,使学生认识到新航路的开辟需要具备一定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更需要航海者的勇气和决心,认识到新航路的开辟有着重大而深远的积极影响,但同时也为欧洲开辟了殖民掠夺的道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文艺复兴

  2、新航路的开辟

  难点

  1、人文主义思潮的阶级本质。

  2、文艺复兴的历史影响。

  3、新航路开避的原因、历史条件及其影响。

  三、教学对象分析

  针对学生对文艺复兴、新航路的开辟两件事情知道的比较少,要求学生做好两个准备

  1、课前按教师的布置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等历史课程资源,搜集关于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等资料。

  2、回顾中国古代的有关内容,作好关于欧洲开辟新航路与中国郑和下西洋的异同的讨论的准备工作,写出相关的历史小论文,以便课上交流。

  四、教学策略及教学方法

  1、准备好文艺复兴的背景、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等资料,提前做好讨论欧洲开辟新航路与中国郑和下西洋的异同的指导步骤和总结发言。

  2、布置学生进行关于文艺复兴的背景、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等相关资料的搜集。

  3、利用挂图、幻灯片等形式,将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代表人物和新航路开辟的过程生动地展现给学生,以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4、引导学生学生讨论,用辩证的方式总结和评论“文艺复兴”。

  5、通过引导学生画知识结构示意图,组织学生总结本课,回忆和巩固知识。

  历史开学第一课教案 10

  一、说教材

  1.本课的地位

  本课从人们积极地利用干旱地区自然条件出发,阐述人类是如何改造自然,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区域生活。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干旱地区发展绿洲农业的措施及特点,让学生知道在干旱地区水是生命的源泉,从而提高科学合理利用水资源的自觉性,与此同时,让学生感受新疆人民的智慧和情感。

  2.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和本人对教材的理解,并结合学生的实际,设计了如下的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新疆作为干旱地区发展绿洲农业的措施、特点和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法指导培养学生阅读提问能力、综合联系能力、自评互判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在干旱地区,水是生命的源泉,因此科学合理地利用有限的水资源,是干旱地区人们生存与发展的关键。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新疆发展绿洲农业的措施。

  教学难点:对坎儿井开凿和利用的理解。

  二、说教法和学法

  1.说教法

  ●问题情境法: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学习的动力,是思维的'火花,通过让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探究学习法: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所以,我在教学中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2.说学法

  把联系阅读法、感受信息法、讨论法与学生的各种活动结合起来,从而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三、说教学流程

  (一)歌曲导入创设情境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情绪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在课堂上播放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创设一种积极的教学情境,以形象的视觉效果引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感受新疆的风土人情,激发他们主动参与课堂的热情。

【历史开学第一课教案】相关文章:

初三历史开学第一课教案(精选7篇)08-23

《开学第一课》教案12-09

开学第一课教案07-13

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09-09

春季开学第一课教案01-11

【荐】开学第一课教案02-04

【精】开学第一课教案02-04

开学第一课教案【热门】02-04

开学第一课教案【精】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