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读后感

时间:2022-10-05 23:20:26 专题读后感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读后感

  读完某一作品后,从中我们收获新的思想,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读后感。在写读后感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读后感

  《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读后感篇1

  最近,读过一些关于教育的书,其中李希贵的《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本书是李希贵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访学期间,和美国教育专家、教师一起分析课堂,碰撞教育智慧的经历。在这36天里,作者完全沉浸在哥大教育学院民主教育的浓厚氛围里,近乎贪婪地寻找着一切可以学习的机会,如饥似渴地吸收着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营养。这36天是智慧激荡的36天,也是作者深入思考、审问的36天。这些思考极有价值,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了解中美两国教育精髓的极好的视角。

  作为一个教育者的思考日记,整本书里的情感绝不掩饰、不做作、不奉承,记录的是真实的感受,追问的、反思的是当前教育现状中存在问题,正是这种记录、追问和反思,引起了我的共鸣,甚至是给我很大的震撼。

  “平等”是我们新课改的一个重要观念,作者一上来就提到了美国人对我们提到的问题:“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吗?”,美国教育专家从作者带去的几节课的录像中找到种种不把学生当课堂主人的细节,如“请坐下”;美国教育专家竟然模仿着录像课的老师手指往下一点的动作说:“学生回答了问题还不知道坐下吗?为什么老师还要这样手指一挥,要知道,孩子这样一点面子都没有。”他还认为中国的老师总是“抓”着学生,一个个地提问题;而专家点评课时又几乎都围着老师转,基本上不关注学生。虽然,这一连串的质疑让李希贵颇为尴尬,但确实让他有所反思:我们在口号上喊着平等,但骨子里远没有平等的意识和行为。

  给我印象更深刻的是通过这本书我了解到在美国的中小学校中,不管是管理,还是教学,他们都极其重视“生活细节”,越具体的问题,越能够引其教师与管理者的重视,他们研究的是“小问题”。就拿两国的学校守则来看,美国重视对学生日常生活习惯的培养,而我们则重视其行为品质的培养,同样是道德习惯教育,美国比较注意生活小节,我们却喜欢把目标定得很高。

  在教育测量与评价方面,美国也很重视应试,只不过,他们能够以科学的方式优化应试教育,能够通过多次考试来衡量学生的素质,在作业方面,也总能以富有创造性的问题让学生自主地完成,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寻找答案。

  在这短暂的教育观察中,作者所发现的是中美两国在教育观念甚至文化制度上的巨大差别,他在寻找,更在反思自己的`人生阅历,他要“等一等自己的灵魂”,让那杂乱的思考变成有启发性的文字,而此时,我们所读到的,便是他对教育的执着追求。

  我相信,读过这本书的人尤其是教育工作者,应该会有很多触动。如何将先进的理念切实地融入生活,如何更好地组织好课堂的每一分钟,如何让学生的生活因为教育而真正得到拓展改善,是实际教学中面临的一个个切实课题。我们的教育该走向何方,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可以做些什么?我们真的需要好好思考。

  《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读后感篇2

  寒假读了李希贵校长的《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一书。该书记录了我国著名教育工作者李希贵校长在2005年以访问学者的身份来到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与那里的教授和中小学的老师们一起开展研究的36天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悟。自己读这本书的时候更多的还是关注课堂教学方面的,下面就谈谈自己读这本书的感受。

  一、“我只有说,才能想”。

  李希贵校长在于戴维先生商讨学生合作学习中如何保证小组成员有效学习时,戴维先生表示“我只有说,才能想。”意思是说只有在表达的过程中,才能产生更多、更好或者更有价值的想法。也就是让学生进行公开活动,让学生把自己的说、写或者其他学习活动在同学的视野下进行,向同伴展示。书中的“公开活动”与我校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有兴致,会倾听;有交流,会思考,有主见,会表达”学生标准不谋而合。在教学中我们鼓励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积极的开展小组合作,与组内同学进行交流,这其实也是建立了学生大胆发言的基础上,很多时候合作的成果就是在一个同学抛砖引玉引发其他同学思维碰撞交流下产生的。学生在说的过程中,学会了梳理自己的思维,也等于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反思我们的教学,虽然已经在朝着“公开活动”的方向发展,但还是有些畏首畏脚,我们应该继续坚持,让每个人都能充分的在组内发发言,让每个人将来都能上讲台发言,梳理收获。这还需我们教师不断的学习和思考,改变教学和学习方式,充分利用评价手段促进“公开活动”的开展。

  二、让“讨论之球”在学生中传递

  虽然“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我们的课堂教学还是基本停留在教师精细的预设中,教师就像排球中的二传,橄榄球中的四分卫那样起着场上核心和决定比赛胜负的角色。正如书中写了一节中国的《可能性》的课中一样,教师提出问题后,让学生讨论,然后就一直在耐心的等待正确答案的出现,等进入到教师的预设和节奏中来,变迫不及待的进入到下一个教学环节中。对教师来说,课堂讨论的`着眼点是解决问题,不是寻找正确答案,应认真关注大部分学生中隐藏的困惑和问题。如果我们还是站在传授知识的角度,一味地由教师为学生解答问题,讨论肯定陷入“以教师为中心“的泥沼。日本学者佐藤学认为,在真正的课堂讨论中,”讨论之球“的特色应是“教师——学生1——学生2——学生3……教师”进行。教师只有当讨论陷入僵局或者陷入歧途时,才做一些引导性的介入或者修正。

  这其实与我们学习的生本教育有很多相似之处,也是我们一直期待的课堂学习状态。学生在彼此的补充、建议、质疑中使发言相互编织在一起,而这些具有内在联系的讨论和发言,促进了学生思维并真正关注了问题的解决。这时的学生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人,而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参与者。

  通过读这本书我们简单的了解了美国的教育,更多的反思了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不足。就像李希贵校长在书中写到,对于希望“凿壁借光”的人们来说,也许更多地可以从中有所收获。

  《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读后感篇3

  李希贵的《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他以独特的视角,以一个中国教师的身份,在36天里,在美国的课堂里,感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方式,他常常惊讶于东西方教育既显而易见又难以察觉的相似和不同。因此把自己在美国校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用笔娓娓道来,与我们分享。

  由于中西教育理念和方法不同,我只谈自己的一点真实感受。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吗?”这个问题还需要回答吗?在国内,这个耳熟能详的句子,已经在校园里响彻了20多年,它甚至已经成为我们的一个原则性口号,以至于到今天,大家感到已经无需再提了。但在看中国教师的课堂实录和点评中,直率的美国同行戴维先生却发问: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吗?因为他发现了一个又一个的细节与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相悖:录像师只摄教师,很少摄学生。老师说话有字幕,而学生的发言却没有;学生回答问题需要得到老师的批准才能站起来,坐下去;点评课上老师们点评的精力也大都放在了授课教师的身上,他们对授课教师在课堂上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关心备至,而对学生活动的关注却又少之又少……

  学生如果是课堂的主人,在自己的“地盘”上,还用如此小心翼翼,如此不受重视吗?如果我没有看到李老师这真实的美国教育之旅,自认为能营造和谐温馨的教学氛围,能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足以把学生当成是课堂的主人了,因为我们一直这样说,也一直这样做。没想到老外却如此关注细节,如此关注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我甚感惊讶。我们评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往往是对教师的教大加评论,很少关注学生的学,只注意教师要怎样教,分几个环节,哪些是重点。而对于学生来说,我们只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一步步引导学生走上我们设计好的路程,然后我们圆满无误地直奔目的地,最后我们以学生的成绩一锤定音。这就是我听到的,看到的,也是这么一路走来的中国式的教育。

  因为中西教育方式的不同,我们无法比较什么,比如说学生在课堂上需得到教师的许可才能起立或坐下。这是中国教育文明礼仪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因为我们的课堂是一个有五六十人组成的大课堂,和美国的小班化教学远不能相比,如果没有一定的规矩学生岂不乱作一团,课堂教学一定无法正常进行。

  我们再看哥大的校园里,在伟大的.教育家杜威雕像旁边,挂着并不是哥大历任校长的大幅照片,而是那些优秀的清洁工和守门人。因为“每一个岗位都可以创造奇迹,也理应受到尊重。”在哥大,厨师可以成为专家,图书管理员也可以成为专家,校园里处处洋溢着对“小人物”的尊重。在点评课例时,李希贵还专门强调除了要请专家点评外,必须请一些美国优秀的教师参与进来。没想到又受到美国同行的反问“难道中小学教师不是专家?”。在他们眼里中小学教师就是专家。可在我们国人的眼里,教育专家是在那些在教育科学研究所里、在高校象牙塔里、那些满腹经纶到处作报告的学者。我们这些小人物如果谁敢自诩为专家,那会被人们笑掉大牙,会以为神经有点不正常呢。难怪李希贵感慨万千,“千百年来,我们始终不能在校园培养出自己的教育专家,教师压根儿不敢有这样的理想。”这大概就是中外教育理念的差别。

  我无法改变什么,但我开始审视自己,思考教育,努力将这种思考向着“以人为本”的教育靠近,努力做一名好老师。

  《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读后感篇4

  看了《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内心的感触颇深,对教育家李希贵敬佩之情也油然而生。从他的书里,我们不仅能了解西方发达教育的理念及一些具体的操作模式,更难能可贵的是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我们教育上缺少的细腻和灵性,感受到了中国未来教育的曙光。同时,也让我对我的二十四年的教育之路有所感悟。

  自从跨进幼儿园的大门之后,我知道做一名幼儿教师是不容易的,而要做一名爱孩子的幼儿教师更不容易。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幼儿教师的要求、水平、自身素质也越来越高:“立志高一点,做事多一点,嘴巴甜一点,眼界宽一点,心地善一点,脑筋活一点,微笑真一点,感情深一点,行动快一点,说话轻一点,脾气小一点,理由少一点。”这十二字方针道破了做一名合格幼儿教师所具备的基本要求。怎样做好一名爱孩子的幼儿教师呢?要用真心去爱孩子,要用快乐去感动孩子。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的我,首先要热爱和尊重每位幼儿。走进孩子的童心世界,了解每位孩子的性格特点,感情世界、和家庭情况。用平等的眼光去对待每位孩子,使孩子同时也喜欢你,愿意和你玩,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在一日活动中要时时关注他们。哪怕一个鼓励的眼神,拉拉手、摸摸他的头,都传递着我们对孩子的爱。我们还采用多鼓励、多表扬的方式,多发现孩子的优点。在教育活动中及时给予孩子评价,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同时也是对孩子的一种肯定。如:哲哲小朋友的画画基础不是很好,每次画面都是脏兮兮的,色彩也不够鲜艳。有次他画了一幅花树,他在花树里画了各种各样的花,每朵花都涂上了同一种鲜艳的颜色,照理说我们中班要求他们学习渐变色,但是对于他我放低要求,能用同一种鲜艳的'颜色均匀涂满就可以,哲哲这棵花树颜色比以前鲜艳,画面也干净,我奖了两颗五角星给他,没想到高兴得叫了起来,回到座位上告诉了同伴:我得到了两颗五角星;放学时奶奶一进门他就跑过去把好消息告诉了奶奶,“奶奶,我今天得到了两颗五角星”,奶奶表扬了他。奶奶、哲哲都露出了笑脸。现在每次画画他都很认真。爱是建立良好师幼关系的“基石”,是打开教育之门的“金钥匙”,是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滋补品”,而作为新世纪的幼儿教师,我们要从多个方面教育孩子,使孩子的身心都得到健康的发展。用慈母般的爱去温暖孩子的心灵,用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位孩子,必能与孩子之间搭建起“爱”的桥梁。

  不记得是谁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便学会谴责;如果孩子生活在恐惧中,他便会忧心忡忡;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便学会自信;如果孩子生活在受欢迎的生活环境中,他便学会钟爱别人;如果孩子生活在友谊中,他便会觉得生活在一个多么美好的世界。”那么,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快乐的环境中呢?我想,他的心情一定是快乐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是营造快乐环境的根本,我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甚至只是一个小小的眼神,都是孩子快乐的源泉。如:那天饭后我带班,在阴暗的大树下让幼儿看故事书,正正搬着椅子出来,我说:“你找阴暗的地方坐下吧!”可正正却说:“我今天就坐在许老师身边吧!”当时,我忙说:“好、好、好”他就这样坐在我身边看书了。原来小朋友连这么一点时间也不放过,愿意和老师坐在一起。孩子乐意和我在一起,与我交往是我最大的快乐和满足。

  我选择了这个职业,就要争取做到最好。让我们以激情为旗,用青春作注,拼一个无悔的青春!

【《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读后感】相关文章:

美国之旅作文02-03

美国之旅作文10-07

美国之旅作文(精选44篇)10-23

我的冒险之旅作文10-30

我的梦幻之旅作文05-28

我的太空之旅作文06-02

我的游学之旅作文11-08

我的探险之旅作文11-17

我的乡村之旅作文06-26

我的温泉之旅作文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