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有味》读后感

时间:2023-06-03 11:18:59 海洁 专题读后感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人间有味》读后感(通用15篇)

  读完一本书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人间有味》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间有味》读后感(通用15篇)

  《人间有味》读后感 1

  初识《人间有味》是在掌阅电子书上,现在是信息时代,电脑、手机成了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我的手机上有一个阅读APP,就是掌阅。我被掌阅上电子书所吸引,它上面很多书都是免费,由于它用起来十分方便,它的VIP有很多很多免费阅读的书,而且都是名著和新书,排版有非常漂亮,字体还可以调节,我渐渐的变成了它的VIP,习惯用它来进行阅读。《人间有味》扉页上的一句话: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一尝。——汪曾祺。这立刻吸引我翻开书页,慢慢研读,很少有一本如此诱人的书,在短瞬间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毕竟我也是个没大有时间读书的人。

  于是在不着急赶路的公交车上,在吃完晚餐后的闲暇时光,除了看看新闻,学习一下强国,然后就开始《人间有味》的阅读。后来,学校又专门为我们读书团队购买了纸质新书,我就更加如视珍宝,随身携带,一有空闲便沉浸其中。

  汪曾祺先生在书的开头介绍了许多四方美食,其特殊点、做法及不解之缘,每一道菜什么来头,又是什么烹饪方法,尝起来是何种滋味,娓娓道来,平添了些生活情趣,从他写作出版过去了这么多年,现在读起来还是很接近我们的生活,很多食物和风俗还能有些影子,能勾起了我们的想象。像那些个油滋滋作响,菜冒出腾腾热气,香味扑面而来的画面浮现在眼前,挥之不去。像那些“格炸炸,格炸炸”、“起火升到天上,哧——,灭了”犹在耳畔。然而无论在外面吃到多美味的食物,对美食的记忆却永远停留在母亲忙碌的背影里。汪曾祺先生怕是感触到我的`心思,他随后写道许多家乡美食,汪先生是高邮人,特别对高邮咸鸭蛋进行了详细描写,真想吃端午的鸭蛋了。对于其他美食的描述有详有略,虽然语言简洁幽默,却丝毫没有减弱他的思乡之情,愈是简略,这种感情愈发浓重,一切尽在不言中。我也有些思念家乡的煎饼、糁(sa)汤和炒鸡了,等新冠肺炎疫情散去,可要出去大吃一通。

  引人入胜的,除各色美食外,正是这些幽默有趣的人和故事。现代社会,我们大多人都象被鞭子抽打的陀螺,高速地旋转,快节奏的生活,让我们喘息压抑。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更加明白,我们之所以为人,离不开这一生烟火气,所谓食色性也。我甘愿做个俗人,让生活慢下来,享受这美好时光,爱我所拥有的一切。

  汪曾祺先生的散文从生活出发,诙谐的语言背后藏有对人生、对生活的态度和智慧,善于留心,你也会发现生活的乐趣和美。人,若能春赏百花,夏听蝉鸣,秋享枫月,冬遇浩雪,如此周而复始,长久轮回,该是何等幸运!我们若能在四季轮回里穿行回往,听溪声流水潺潺、望青山松涛阵阵,不枉此生,且听风吟且漫行,此等人生怎能无趣?

  愿我们不枉来此生,放下迷茫,治愈心灵,在不知所往的芸芸众生实现自己的价值。

  《人间有味》读后感 2

  在《生活榜》这本杂志上看到这样一段话:“热爱美食的人,一定是一个有情趣的人;擅长美食的人,一定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能将美食以文记之的人,一定是个大雅之人。”本是用来形容苏东坡的,但是最近看汪曾祺的《人间有味》,发现里面记录了大量的美食,读来令人垂涎,这段话用以形容汪曾祺先生真是再合适不过,汪先生真是一个有生活情趣又热爱生活的大雅之人。

  汪曾祺先生的热爱美食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吃到过、记录下来,美味的余韵尚存,有一股诗意的烟火气。现代社会不乏美食,也不乏热爱美食之人,只是现在很多小年轻标榜自己是吃货,节假日总是刻意去一些网红餐厅等地寻找好吃的东西,然后,在微博、微信上晒给大家看,把吃吃喝喝这件事弄得有点别扭,一刻意就不那么雅了。

  读汪曾祺先生笔下的美文,从文字中就能看到他是一个非常宽厚的人。他说“总之,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尝。对食物如此,对文化也应该这样。”很多人,吃东西,爱酸就只吃酸,不碰一点点辣,不愿意轻易尝试一点点甜,俗称的偏食,对食物偏食容易营养不良,对文化偏食,就容易狭隘,就要不得了。

  让我觉得汪曾祺先生宽厚的是他在书中写得关于右派的事,他说:“我当了一回右派,真是三生有幸,要不然生活就更加平淡了”。被划为右派是要被批评的,要吃点苦头的,他却把这件事当成是生活中一件有意思的.事,还庆幸,经历过世事后就会发现这样的的心境是极其不易的。生活中总是会有很多的不如意,流言蜚语、磕磕碰碰,大部分人的反应或悲悲戚戚、或气愤难当,绝不会把其当做是一件“幸事。”汪曾祺评价自己是一个“恬淡平和”的人,我想他的性格里应该带有“静”这种气质吧,宋儒的诗“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也许,只有静才能观照万物,对人间生活充满盎然意趣。

  在评价他们方面,汪曾祺也是极其宽厚的,他写楼里的大妈“我们楼里的大妈们都活得有滋有味,使这座楼增加了不少生气。”他笔下的大妈是贤惠。勤快、爱干净的,而不是被人笔下的三姑六婆,爱嚼舌根的。如果在生活中,有一个领导,拿了下属代笔的文章读,最后还露馅了,那一定是要被人喷口水的,但是汪曾祺笔下的郝校长

  ‘露馅’确是“老老实实,不装门面”,你看,多宽厚。

  正是因为汪曾祺爱美食,爱生活,所以活着的状态都是向上的,看人看事,都一股吃东西时的畅快,是充满生机的。万物皆有心,人间的人、人间的事,人间的食物都“酸甜苦辣”各有其味,无所谓好或者不好,有些是主菜,有些是调味品,都是经历,都这值得经历。

  《人间有味》读后感 3

  初见《人间有味》这本书,感觉没有什么稀奇,只是膜拜王老先生的大名而去翻阅。

  初读后觉得就是一本描写各地饮食的一本书,一页页读取后,觉得文字清淡如水,感觉不到有吸引力,加之里面很多不认识的字,要通过查阅才知何意?越读越没了兴致。

  看着汪先生清浅的语言,自己的疑问渐增,为什么这些平淡无奇的大白话,却能在文学刊物上不断发表呢?为什么一本246页的小书,竟如此多人喜欢呢?

  所以,推动自己读完整本书的不是书的魅力,而是这个疑问。

  且读且思,且读且注,为了把里面的生字弄明白,把我存了十几年的古董字典都翻出来了。

  古人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还真说的没错,越读它越明白,越读它越有意思。

  读到后半部分,自己越发喜欢这本书了,忍不住又将前面的几篇再拿来品读。

  《人间有味》,此味是生活之味,不仅是让你大快朵颐的美味,还有浓浓的家味,更有汪老先生深深的人情味。

  书中各地的美食讲的很多,也很细致。

  自己本身也是吃货,对美食没有抵抗力,也写过几样饭食,但读过汪先生的美食记录,才觉自己文字的矫揉造作,才知自己那是刻意的修饰,亦知自己的肤浅。

  汪老的文章里面有食物的故事,有食物的渊源,有食物的选料,有食物的吃法,更有对食物的品评……读罢文章,流进胃里的不仅是口水,还有这一样美食的系列知识。

  不过有些美食也只能想一想了,恐怕没有这个口缘啊!你比如汪老爷子说吃的鵽(duo),也读zhuà。

  他说一辈子没有吃过比鵽更香的野味了,我就琢磨,汪老你一辈子还吃过鵽,我们还没一辈子,30多年没吃过,以后再也吃不上了——新冠病毒造孽。

  第三辑里全是动人的回忆,浓浓的家味。白手起家的祖父,名人之女的.祖母,堪称全才的父亲,早逝的母亲,两任继母,还有出家当道婆的保姆。

  叙述起来,似有淡淡的忧伤,又觉是对自家的自豪之感。

  对家乡、家人回味,是人间第一味,因为你走多远,心里全是对家地眷恋,这滋味,游子最清晰。

  并且在外吃再多的山珍海味,珍馐美馔,都比不上家里的一碗清汤面条,韭菜水饺,那里有家的味道。

  第四辑更是生活之味,有趣的地名,有趣的文化,有趣的事情、有趣的名人轶事。

  人活一生,弹指一挥间,多一些有趣的发现,有趣的经历,有趣的朋友,这才是生活本来的滋味,何必让自己委屈、忧郁、烦恼呢?

  人间有味是清欢。最滋味的东西,在最平凡人的平淡生活中。一次美食后的咋舌,一段陪伴家人的时光,一日三朋两友的遛弯,皆是最美的回味。

  人间有味,味在人间。

  《人间有味》读后感 4

  “人间有味是清欢,所有含蓄婉转、深沉内敛的事物,都只是为了更好地沉淀,洗尽铅华,

  人间有味是清欢读后感。如果有一天,当你踏遍岁月千山万水,尝遍世情风霜百味,依旧可以回到最初的明朗、清白,则为真正的朴素、真正的清欢。”

  央视节目《百家讲坛》中的于丹《论语》心得一经播出就给大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于丹这个名字也似乎走进了人们日常的社会生活当中,很多人因此了解、认识了于丹。而我真正的开始了解于丹,是因为半首诗的缘故。“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这两句正是出自北宋词人宋祁《玉楼春·风前欲劝春光住》的下片。于丹在这两句诗的后面写到:中年况味,手中的酒杯换了茶盏,不劝斜阳。甚喜,这句简短的话中所潜在的境界正是我想在青年转变中年过程中所追求的,尽管过去从未仔细研究过于丹教授的作品,但仅此一句就让我从内心感受到我与于丹教授在精神上的追求有某些志同道合。

  “当你因为没有鞋穿而哭泣的时候,想想那些失去双脚的人”。我们都知道在这个宇宙当中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是相对的,同理,当我们静下心来仔细想想的时候会不会发现,幸运与不幸亦是如此呢?其实人人都有一些被别人羡慕的幸福,但不要虚构着别人的幸福,浪掷了自己手中握住的价值。正如于丹教授所说,如果想明白这一点,也许你的日子也在被别人暗暗羡慕着。小时候总觉得自己拥有的太少,所以以此抱怨父母、抱怨家庭,而逐渐长大以后才发现,原来一直以来都真的只是自己想要的东西实在太多。至今我还会被老同学调侃说,还记得上小学那会儿,每天穿着花衬衫坐着小车上下学。回想起十几年前还是孩子的时候并没觉得那有什么特别,但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原来我也被很多同龄人羡慕。

  现在我时常觉得自己很幸运,在经历大大小小的坎坷以后,生活带给我的更多是成长与成熟,而不是伤害。

  “有很多人用了毕生的努力,默默完成了对别人的成全”。人生没有所谓的弯路,我们都是顺着每一步才抵达今天,所有的偶然与必然,只要你信任这些生命的成全与托付,总会对历史的轨迹和当下的.容颜做出解释。站在现在,你会知道你的未来应该要成为什么人,你怎么才能不辜负曾经的成全与托付,你怎么才能在无常当中一步一步把恒常走得更好。人生就是一个循环,一个有幸福感、被成全的人,他会不断用善念去成全别人。善良与爱,才是人性中最蓬勃的种子,可以薪火相传。

  在成长的路上,我们一直被父母成全;在求学的路上,我们一直被老师成全;在职场的路上,我们一直被领导成全……我们如今的被成全与托付,难道不是为了将来对别人的成全与托付么?将来的某一天,我们也要为人父母、也许还要为人师长、为人领导,不是吗?

  漫漫人生,有味清欢。一念既起,就拼尽心力在当下完成,那一刻当下,也就算是真正实在的拥有了。

  《人间有味》读后感 5

  一点昏黄泼墨跃然纸上,随水墨晕染开来的浓墨幻化成点点微黄的淡彩,遂其形状又似海边日出时分,天边金黄色的一抹淡云——若动、若静。黄色泼墨下是一点饱和碧色之泼翠,随水渗开,好似中国古代水墨山水中远处的青山。书的封面中,碧色与黄色交染不知是苍山青翠了斜阳,还是霞光的微黄温暖了青山。

  这一暖、一冷两色调泼墨的晕染中,人间有味是清欢的主题,以行书之笔浮现在此书封面中央,书法浓墨与泼墨晕染开的淡彩交相辉映。翻开中国水墨古典风的书面,伴着淡淡墨香的灵动文字,我也追随作者,行走山川、渡过江河,走过于丹先生走过的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杭州,醉梦西湖畔,寻找前世在湖边丢掉的一湖烟波;踏着丽江穿越千年的青石拱桥,聆听桥边吱呀呀的水车转动着潺潺溪水,伴随着布农铃叮咚作响,依稀看到千年马帮从山中向我们慢慢走来;走进巴黎那氤氲着玫瑰花香与琥珀色酒香的小巷深处的红酒坊,捧起一只酒杯,轻轻地从木质酒桶最下面的龙头中拧出一杯红酒,把酒杯放在手心,用手心温暖着杯底,慢慢地摇,品着慢慢摇出的酒香,回味曾经踏遍千山万水、尝遍世情风霜百味的岁月,体会逝水流光中那些生命的瞬间。

  伴着阵阵书香,我仿佛走进了作者的昆曲老师周铨庵先生与她的爱人谢锡恩老师他们位于胡同里大杂院的家,我想,那一定是个安静而又清爽的初秋午后,夏季的蝉鸣和空气中的余热还尚未散尽,高爽的天空带给了我们夏去秋来的丝丝微凉,大杂院古老的青砖院墙畔,百年老杨树上苍老的绿叶和灿灿的黄叶还在老树干上错落着,一阵风过,一簇簇叶儿,金黄、苍碧,簌簌飘飞,有的飘到远方的马路,有的寻找新的土地,化泥、护花,有的则飘过青砖院墙,飞进周铨庵老师与她老伴儿朝夕相伴的大杂院儿里的小平房。屋里的泥地,斑驳不堪,正中间放着蜂窝煤球炉子,旁边是把旧躺椅。谢锡恩先生靠在躺椅上,吱吱呀呀地慢摇,翻开一卷书页泛黄的线装诗集。周老师则在屋里端茶倒水,手持简陋的茶具,嘴里还哼着最爱的昆曲儿。二老夕阳之年深居陋室而吟曲作诗的淡淡清欢,那份与君相伴便是晴天的`暖流,也流进作者的心田,随着作者灵动的笔墨,跃然《人间有味是清欢》的书章,让我们伴着幽幽书卷香气,感受着于丹先生从孩提时代行至知天命之年,一路走来的心路旅程。眷恋着孩童时代的作者端午节时手腕上系着的五彩绳;怀念着来不及与作者说再见就匆匆离世的张主任、耿总;珍惜着与爱人、家人、学生相处的分分秒秒,学会爱,更超越爱,把细水流年雕刻成生命的印记,在成长中遇见更好的自己,找寻心安的归处,回到最初的明朗、清白,开一卷水墨淡彩,轻吟一句——人间有味,最是清欢。

  《人间有味》读后感 6

  那人、那事、那食物和那巷口……所有的一切在汪老笔下都是那样鲜活与美好,读《人间有味》,悟百味人生,那文字虽简单,字里行间却透漏着生活的无限美好,让人向往之。

  一个人、一道菜、一顿饭,或是一次相约……生活的点点滴滴,都可以用文字记录并珍藏,汪老那样的用心、用情,有爱、有意,他用文字书写生活,让生活随处充满阳光,温暖每个小时光,初读《人间有味》就已深深地喜欢,不仅仅喜欢那酸甜苦辣咸的人间至味,更喜欢那深刻的人生哲理。

  “苦瓜是瓜吗?”这一问题,是由于小孙女的一句话引发了汪老先生的思考,而且他还查阅《辞海》了解相关问题的实质。不仅仅如此,汪老还由此联想到作家、评论家,他说:“应该承认苦瓜也是一道菜。谁也不能把苦从五味里开除出去。我希望评论家、作家——特别是老作家,口味要杂一点,不要偏食。不要对自己没有看惯的作品轻易地否定、排斥”。是的,我们不能把一切事物局限于自己的思想范围内,看待事情要有更广泛的视角,对于同一件作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以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但是不能随意否定或是诋毁。

  一件小事就引发如此多的思考,更有探索事物背后哲理问题的意识,如若不是用心生活,又怎会有如此成就?其实,生活中的很多小事,就看我们用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多点心思,多点乐趣,多点思考,多点成长。

  我还特别喜欢“多年父子成兄弟”那一篇文字中美好的父子关系。汪老说:“我的孩子有时叫我‘爸’,有时叫我‘老头子!’,连我的孙女也跟着叫。我的亲家母说这孩子‘没大没小’。我觉得一个现代化的、充满人情味的家庭,首先必须做到‘没大没小’。父母叫人敬畏,儿女‘笔管条直’最没意思”,我特别赞同汪老的这一观点。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活,哪怕是儿女,也应该由他们自己设计他们的现在和未来,作为父母过多的干涉儿女的生活是不明智的,而且让人厌烦!我们要明白,生活是要每个人亲自生活的,不能代替,更不要试图用理想的模型去塑造什么人,我们应该在生活中感受生活的美好,成长自己的成长。

  再看看我们老师,有时候过多的操心学生的事,甚至超越了一定的界限,代替父母做了一些他们该做的事,反而影响了我们自己的生活和情绪,这是万万不该有的。我们要引导和帮助学生,让他们更好地成长,但是不能代替他们生活,更不能强迫他们做一些我们觉得理想的事情,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方式,我们只管做好自己分内的事,还要留点时间好好享受生活的美好。

  就像汪老,用文字,更用心书写生活,把每个日子过成诗,要生活更要享受生活。

  《人间有味》读后感 7

  初见《人间情趣》这本书,觉得并无异样,只为拜读王先生之名。

  第一次看的时候,还以为是一本描述各地饮食的书。一页一页的看完,感觉文字淡如水,没有吸引人的感觉。此外,里面还有很多陌生的字眼。我读得越多,我就越不感兴趣。

  看着王老师朴实无华的语言,我的疑惑渐渐多了起来。为什么这些朴实无华的文字不断出现在文学刊物上?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一本246页的书?

  所以,推动我看完整本书的不是书的魅力,而是这个问题。

  我阅读和思考,阅读和注释。为了看懂里面的生词,我把自己收藏了十几年的古董词典都翻了出来。

  古人云:书如药,善读书可治愚。的确,越读越懂,越读越有意思。

  看完后半部分,我越来越喜欢这本书了,忍不住把前几篇又看了一遍。

  《一味人间》,这滋味就是生活的味道,不仅是让你大快朵颐的美食,还有浓浓的'家味,还有王先生深厚的人情味。

  书中各个地方的美食都非常详细。

  我自己也是个吃货,对食物没有抵抗力,也写过几顿饭,但是看了王老师的美食记录,才发现自己的文字是矫揉造作的,才发现自己被刻意美化了,而且我也知道我很肤浅。

  王老师的文章里有关于食物的故事,食物的起源,食物的选择,食物的吃法,食物的评价……看完文章,不仅口水连口水都流进了胃。这是同一系列的美食知识。

  但有些美食只能想想,恐怕没有这种缘分吧!

  《人间有味》读后感 8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民以食为天”,吃,作为对每个老百姓而言最日常、也是最离不开的一件事,汪曾祺如何来描述的呢?他的每一篇文章都很朴实,没有至高的道理,也没有华丽的词藻,只是娓娓的说着关于不同城市的不一样的食物。

  人如其食,食物总是与人联系在一起。纪录片里那些生动鲜活、令人垂涎的影像背后,是反映了人们生活环境和生活态度的亲身经历。

  脑海里关于上小学的那段儿记忆中,最持久、最深刻、最能让我信手拈来的,莫过于上学的日子里,不论刮风下雨,每天必来一客的煎饼果子。

  记得那时每天上学都要路过一个早点摊儿,摊儿上那个不知名姓儿的妇女,却用一双粗糙发红的手,娴熟地在烧热的铁盘上,用一柄木工用的胶水刷似的小刷子,往上头刷上一层白色的面糊,那面糊不薄不厚,恰到好处。待到面皮边缘微微翘起,再用一只手伸进炉子旁边的菜篮里,依旧娴熟地掏出两枚鸡子,朝着铁盘边上轻轻一磕,黄澄澄的黄儿、亮晶晶的蛋清,瞬时溢满在整张面皮上。这时另一只手上来了,涂面糊的刷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把手柄已经褪去最初时的鲜亮、被时间覆上沧桑的油烟泥垢的三角形扁平铲子,那铲子在摊贩儿的手里被耍的,让人看着简直眼花缭乱。也不知怎么的,覆着一层“金缕衣”的蛋饼竟已经摊好了。

  要是你以为鸡蛋煎饼果子是随到随拿、随拿随走的,那只能说明你没吃过鸡蛋煎饼果子,至少,你肯定没吃过好的鸡蛋煎饼果子。好的鸡蛋煎饼果子可撩人呢!就在你刚起床,胃里头刚刚有点儿饿的那点儿意思的时候,就这么在你的眼前晃悠,晃得你直追着摊贩儿问:“要好了吗?要好了吗?”摊贩儿永远带着心知肚明的笑,轻轻地说上一句:“要好了。”勾得你馋虫子在五脏六腑来回钻了个遍,才终于操起最后的一只沾满了甜面酱的刷子,在你叫的菜啊、肉啊、肠啊上头粗粗的打个滚儿,撒上一把翠绿的葱花儿和香菜碎,把它们全包进那件“金缕衣”里头,终于再塞进一个薄薄的白色塑料袋里,抠出那个可供你,或提或抓的圆圈儿,此时,方可慢慢欣赏鸡蛋煎饼果子摊儿前,那张等急了的小脸儿。

  那还是在物质条件远不及当今社会富足的上世纪末,我还记得那会儿的超市里,一块长条形的德芙牛奶巧克力都算得上是小学生口袋里的奢侈品。而今,不过是20年的光景,舟山到上海的`鲍鱼,珠海到成都的石斑,广西到北京的蔬菜,昆明到新疆的菌类,今天的物流和今人的胃口,大大加快了食材迁徙的速度,路途之上,行色匆匆的已经不止是人,食物也在传播流转,聚散之间,衍化出不同的形态和风味。这是巨变的中国,人和食物,比任何时候都走得更快。

  中国人对食物的感情多半是思乡,是怀旧,是留恋童年的味道。所以人大约多是喜欢怀旧的,就像我从来不肯忘记二十年前的那一客鸡蛋煎饼果子,从触及牙齿开始,直到滑进我的胃,那停留在我口腔里短短的数十秒,带给我的身心愉悦,那是我这种贪嘴的孩子永远不会褪色的回忆。

  这些味道,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乡亲、念旧、勤俭、坚忍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间,让我们几乎分不清哪一个是滋味,哪一种是情怀?

  《人间有味》读后感 9

  初读《人间有味》,我感受最多是汪老对美食的热爱,在这富有滋味的文字里,我仿佛看到汪老就坐在我对面,用筷子头去戳那通红流油的高邮双黄鸭蛋,吱,红油就冒出来了,让人垂涎欲滴,欲罢不能。亦感受到他伫立在街头闭着眼睛耸着鼻尖去寻找空气中糖炒栗子的香气的模样。还有秋天一到,胃口大开,一群人围在炙子旁边足瞪长凳,解衣磅礴,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的剽悍豪霸之气,徜徉在各色美食之间,好不快意的人生。

  再读《人间有味》我体会到汪老淡然豁达的生活态度。虽经历曲折岁月,但他的文字,总是去发现事物的美好,去探寻人性中至真至善的一面。遇事不消沉沮丧,让安静内化于心,洞悉生活点滴,从容自在地生活,把平淡的日子过得不平淡,诗意的享受人生。

  三读《人间有味》我竟将自己沉浸其中,随着这位老者的娓娓道来,将自己的思绪杂糅进去,把我拉回到充满温情的故乡,见到了我日思夜想的故人。我想,汪老在耄耋之年追忆垂髻之际,文字中亦处处流淌着浓浓的乡情。他再尝尽天下美味后,最中意的还是故乡的味道,故乡的情。“我很想喝一碗咸菜慈姑汤,我想念家乡的雪。”情真又意切。

  人生忽如寄,莫辜负了茶、汤和好天气。的确,人生短暂,我们不应把大好的时光浪费在无谓的争吵、莫名的悔恨中,而是要学会懂生活,爱生活。所幸,在对待生活的态度上,我与汪老不谋而合。此生就要用一副好胃口、一双好眼睛、一颗至纯的心,去尝尽世间美味,去看尽人世山水,去爱尽人间温情,切莫辜负了这快意人生。

  一副好胃口——尝尽世间美味

  吃是学问,是讲究、是品味、是风俗、更是文化。我虽不会煮饭,但对吃却比较有研究,可谓“小吃货”一枚。

  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一尝。每每去到一个地方,除了观赏秀丽的景色外,我最关注的还是当地的特色美食。在广西待了一周,也连续一周体验了不重样的粉——螺蛳粉、牛肉粉、羊肉粉、肠粉、南宁老友粉、桂州米粉…….唯独钟爱螺蛳粉,闻起来臭,吃起来鲜香无比,令人大呼爽哉。回来时买了一箱带回办公室,好多同事竟和我一样爱上了这股特殊的味道。吃罢去淘宝搜寻螺蛳粉,已不是当地正宗的味道。去年十一,我们开车一路向南将江苏省几个重要城市逛了个遍,在连云港的海头品海鲜,排两三个小时队伍只为了品尝扬州茶社的早茶,早茶不单是喝茶,主要指早点,三丁包、烫干丝、虾丁馄饨、扬州炒饭。说实话,当品尝到早茶时,与内心期待还是有差距的。花了30元买的一份正宗扬州炒饭竟不如我爸用四五个鸡蛋帮我做的爱心蛋炒饭。南京的鸭血粉丝味道还是不错的,我喜欢吃螃蟹,因此一切与螃蟹有关的食物我都没有任何抵抗力,更何况蟹黄汤包这么有名气的美食。插着吸管的包子我还真是头一次见,狠心花四十大洋买了一个,托在手上,兴奋不已,迫不及待地唆了一口,好吧,心凉了一半,我还是更怀念妈妈做的小笼包。苏州的大闸蟹和东坡肉还是值得品尝的,公蟹的膏、母蟹的黄,香气弥漫整个鼻腔。东坡肉被码的整整齐齐,麻将块大,红的透亮,色如玛瑙,夹起一块放在嘴里,软而不烂,肥而不腻,堪称美味。镇江的醋、内蒙的烤全羊、泰国的榴莲山竹、北京的烤鸭、成都的麻辣火锅也令人回味无穷。在舌尖与味蕾的激情撞中,我们亦了解到当地的饮食文化和风土人情。

  一双好眼睛——看尽人世山水

  汪老曾说:“口味单调一点、耳音差一点也还不要紧,最要紧的是对生活的兴趣要广一点。“他爱旅行和吃食。七十岁生日时还在感慨”悠悠七十犹耽酒,唯觉登山步履迟。“岁月不饶人,赏景需趁早。

  一双眼,可以览尽百鸟河川,阅尽天下奇景。在某个时刻,踏上列车,背上行囊,忘掉生活的喧嚣,走过一个又一个陌生的城市,去感受旖旎的自然风光,绚丽的民族风情,悠久的历史文化,将内心放空,许自己一份宁静。

  何不去远方?我仍记得三台山梨兰相会的浪漫,登上泰山之巅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新年第一天4点钟爬起来去海边看日出的激动,尽管为此付出了感冒一周的代价。

  何不去远方?三五好友,一路向北,直奔草原,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策马奔腾,率性而为,躺在草地上去摘唾手可得的云彩,还有开着越野车冲进草原最深处。在那里,没有网络,没有信号,没有工作的忙碌,没有烦事的困扰,我们听着呼麦,拉着双手,围着篝火尽情地舞蹈歌唱。

  何不去远方?带上爱人,感受桂林山水的壮丽,九寨沟的鬼斧神工。感叹泰国大皇宫的奢华,体验芭提雅的浪漫与激情。

  旅行的意义在于给平凡的生活加点乐趣,让日渐枯萎的内心变得充盈,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一颗至纯的心——爱尽人间温情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果不其然。汪老的家乡是水乡,耳目之所接,无非是水。水影响了他的性格,也影响了他细腻温情的作品风格。汪老的童年是温馨美好的,从极具浪漫主义和诗人气质的祖父、谈人格女的祖母到多年父子成兄弟般随和的父亲,再到对他关怀备至的母亲和保姆大莲姐姐。这些故乡童年的永久记忆,在经历了长长的时光隧道之后,沉淀了最美好、最纯净的感情。他可谓被童年疗愈一生,以致在暮年回望来时路时,滤掉了曾经有过的痛苦、丑恶,留下的尽是温情和宁静。

  在那个叫做故乡的地方,有我们父母亲眷、邻里乡亲和成长的回忆。他们都说我是“蜜罐“里长大的孩子。我还记得每次上小学的路上碰见爷爷,他总是会从胯袋里翻出几元钱塞到我的手里。后来我上了大学,放假回家陪奶奶聊天,临走时她又会钻进里屋,拿着二百块钱塞进我兜里,任凭我怎么拒绝都无济于事。这个精明的老太太,总会慢思条理地说出某一年哪一天几时发生了什么事。她清晰地记得我们每个人的生日,就最后走的时候,嘴里依旧喊着我的名字。我并不是他们唯一的孙女,但他们却是我挚爱的人。

  读到汪老的城隍、土地、灶王爷这一章时,我好似突然回到儿时,小年那一天下午去爷爷奶奶家,必是有糖瓜吃的。每到逢年过节,奶奶的正堂桌子上总会摆放着鸡、鱼、豆腐和炸粉皮。两根长木筷摆在中央,周围满是点心和水果。小时自是不懂其含义,有时会趁奶奶不注意偷吃一块点心。在这方面,她是极虔诚的,现在想来,这是她终生执念的'信仰,因为有这份信仰在,她在很多事情上都特别讲究。每年的正月十六一大早,她必会早早站在我家门口,嘱咐我妈要为我和哥哥们做“巧米珠“,坚决不能做糊豆,以期盼我们今年在学业上明明白白,有所收获。

  家附近的水库,有我最美的回忆,夏天晚饭后,大家围坐在水库旁,聊着过去,说着现在,幻想着未来。妈妈时常带我去游泳,她觉得这是我们应该掌握的技能之一,所以我是女性当中为数不多会游泳的人,蝶泳、蛙泳、仰泳、狗刨都不在话下。正因对游泳的喜爱,还有过因逃课去玩被老师重罚的经历,也有过与小伙伴们水下嬉戏,一时忘我,鼻梁被碰断的痛苦遭遇。秋天雨季时,正是我们追逐打闹时,在水库旁用泥巴垒河坝,用瓶子提鱼,虽然会因满身泥巴被妈妈批评,但是依然阻挡不住第二天前往的热情。小时候的冬天,水库的冰结的极厚。大哥二哥用自行车或轮胎在冰上拉着我从东头到西头,从南头到北头,心里的火热早已把天气的寒冷抛之脑后。

  爸妈是极正直又富有爱心的人。在我印象中,家里总会不时来人请我爸帮忙,两三句后,他便跟随那人出了门。大家也会在事后送来东西表示感谢,但每次都会被拒绝。小时候,经常会有很多老人挨家挨户讨饭吃。偶尔路过别家,我会听到大声的“没有“咆哮而出,由于年龄小,惧怕他们的面孔,我快速的跑回家。当老人来到我家门前时,妈妈总会拿出两个煎饼,卷上一包菜递到他们手中,有时还会端一碗水送给他们喝。我躲在门后,静静地看着。妈妈的善举对我影响深远,以致现在,遇见乞讨者,在周围所有人都劝我说她是骗子时,我仍愿拿出一些钱递到他们手中,或许他们是骗子,但更是老者。

  故乡的美食总是带着许多印记,让人流连忘返。成家后,每次回家聚餐,大哥总是要求做小时妈妈做过得窝窝头,贴在菜锅周围的发面饼。而我,也时常会让爸爸给我炒一份蛋炒饭,里面虽然没有饭店里精致的配料,却有人世间最美的味道。

  故乡赋予了我们诸多珍贵的回忆,没有包袱,没有杂念,只有欢声笑语,只有简单温馨。

  人生何其美好,一草一木、一虫一鸟都为我们勾勒出盎然有趣的人间。生活不是满地鸡毛,也不是追索不到的阳春白雪,是一场且走且歌的旅行,左手携着烟火,右手覆着年华。因为爱生活,所以更会生活,因为心底有烟的暖,有火的温,所以一路前行,有方向,有底气,毫不畏惧。虽有时经历风雨,心底依旧有期盼彩虹的淡然与宁静。

  《人间有味》读后感 10

  这本汪曾祺的《人间有味》读完已经快有一两年了吧,还是单位办公室还没搬的时候买的,一起还买了一套的《人间草木》,那本塑封都还没拆哈哈哈。由于长期处于工作繁忙与个人怠懒的死循环中,读书进度停滞了很久,但是又手贱中间又采购了几波,也是有些塑封都没拆,想着不能这样了还是要把书捡起来看。

  读书这个事情因为买的都是自己感兴趣的,或是题材感兴趣或者作者喜欢,亦或是纯粹书名好听、封面好看,但是睡前开着台灯翻阅纸质书的确是可以让人心神安宁,在忙碌又迷茫的日常喧嚣中寻求一丝平静。目前在读的是《红与黑》,每次时隔好几个月才想起来要看书,然后没坚持几天就放弃了,当然跟这本书很冗长也脱不了干系。最近能稍微规律了一些,于是上周立下了flag准备今年一定要看完《红与黑》然后写一篇读后感,突然想起来《人间有味》还没写,这本书本来当时是想作为读书分享的素材,想来现在,于是在量子阅读网络文学放松心情的间隙,决定还是抽出空来赶紧结束这本书的任务!

  最开始看书的初衷是因为腰封后边写了作者的一句话,“活着多好呀。我写这些文章的目的也就是使人觉得:活着多好呀!”。我发现作家都是善于生活和思考的人,生活中琐碎的小事能被他们用或质朴或深刻的词句描述出来,会被他们在想象的空间里予以加工、重构,展现新的艺术价值,可真是太厉害啦!所以要多写,不然怎么成为大文豪哈哈哈!

  回到这本书本身哈,“人间有味”,顾名思义讲的是人间的味道,全书分为四个部分:

  (1)四方好食,记录的是昆明、家乡、北京等各地的美食与习俗(众所周知逢年过节总离不开吃);

  (2)至味在人间,内容相对挺杂,有饮食、文学、文化等相关研究,也有类似菜谱的具体吃食的做法;

  (3)吾家小史,这回讲到了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生活中接触到的人作为原型,被作者写到了其他的文学作品里面了;

  (4)那时巷情,是对北京的胡同生活与友人的一些记忆。

  在回顾梳理内容的时候发现,其实这本散文集的标题的“味”不局限于饮食的“味”,而是人生百味,以饮食为切入,一方面唤起读者对生活的热爱,另一方面也记录着有关生活有关人的珍贵记忆。读文字的时候只觉得文笔十分质朴亲切,仿佛一位朋友有时候在追忆你们过去共同经历的时光,有时候在跟你对着食谱开始这种食材怎么做好吃,有时候也会引经据典正经说一说文学,除了经常一边读着一边开始查字典(的确好多不知读音不懂意思的`字词),每一篇读下来的感受是十分温暖熨帖,然后可以安稳入眠的状态了。

  现在回味起来感触最深的还是四方美食的部分了,由于工作性质会去到天南海北,能够品尝到各地特色,对于作者这句“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一尝”觉得还是非常正确的,口味如此,对生活的态度也如此,包容自己和他人,包容愉悦与忧愁,总能自在一些。

  回到正题,这次读后感的主要内容不整那些高大上的,跟汪曾祺老先生一样怀旧一下,整理记录一下我吃过的四方美食和小故事。接下来看下一条推送吧,图文并茂记了一些流水账!

  《人间有味》读后感 11

  汪曾祺先生的热爱美食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吃到过、记录下来,美味的余韵尚存,有一股诗意的烟火气。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而中国美食在不同地区也有不同的特色。特色小吃的味道有时不仅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记忆中回忆的美好味道。记忆就是这样奇怪的东西,它看不见摸不着,却藏在一口回忆的味道里。回忆的味道融入到食材中,每一次吃过以前儿时、读书时的特色美味,味道就像刻录的光盘,一分一秒的掠过,由味蕾转存至脑海,回忆与感慨涌上心头,心中暖洋洋的,让自己更加充满斗志的迎接着每天的到来。

  书中一篇讲到过桥米线,是昆明菜的代表作,这家米线一是汤好,汤面一层鸡油,看似毫无热气,而汤温在一百度以上。二是片料讲究,鸡片、鱼片、腰片、火腿片,都切得极薄,而又完整无残缺,推入汤碗,即时便熟,不生不老,恰到好处。汤是米线的灵魂,美味吃到了人的心里面,体味着美食感触很深,让自己更加有动力去奋斗,去创造生活的美好。在美味中体验生活,活着其实就是一种心态的表现,人生有度,过则为患,我们都是平凡的人,不是为做出惊天动地的事情,但是也要做不负此生的凡人。努力的活着不是为了表现自己,而是为了更有意义的活着,让生命更加充实,没有什么捷径也没有什么诀窍,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使生命从量变到质变。生活不是赌博,自己也不是先知,未来皆有可能,细细想想人生处处都有难题,无论你是狼狈的摔倒,还是圆滑的变道,都不会改变命运。

  食物的滋味是酸甜苦辣,生活也是各有滋味,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谁都逃脱不过。每个人都该有自己的.精神领地,为自己留一方静谧、思考的净土。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经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走法,不同的道路也有不同的风景,选择不同但是各有各的精彩,境由心造,相由心生,要懂得任何经历都是财富,要实现梦想,就要一直往前走,把握当下,珍惜现在。

  《人间有味》读后感 12

  如果不是在“叙事者·共读”里,我永远不会读汪曾祺的书,但是,四月份共读书目是他的《人间有味》,恰逢我能够静下心来的心态,于是,感觉不错,尤其是无聊的时候,看本书吧,茶桌上好几本书,翻看之后,兴趣不大,就起身去寻找我的《人间有味》。

  那么这本书的魅力是什么呢?首先,我觉得这本书没有世俗的一些东西,比方说铜臭味,比方说名利场,比方说成功学,更没有美色。而有的是什么呢?我觉得,如果只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幸福”。

  汪曾祺的童年是幸福的,有父亲的陪伴,三位母亲的喜爱,还有三婶的偏爱,所以,汪曾祺从小就是生活在衣食无忧,备受疼爱的环境里。

  汪曾祺的求学生涯也是幸福的,读到他的书才知道,他的很多书是在茶馆里写成的,并且,他的大学时期,风气很正,大家都是读书,码字,起码他是在这个圈子里。

  我最羡慕的是汪曾祺后来的生活,可以去老舍家里做客,和老师沈从文密切来往,还有赵树理,总之,想到一句话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多么令人向往,大家以文为友,高聚一堂,期间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流,真是其乐融融,令人难忘。真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至于汪曾祺所遇到的美味,则更是不胜其数,当然,还要遇到他这位“什么都敢吃”的美食家。至于美味,我也略有感触。

  我记得自己小时候,大约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过年的时候,住在农村的我们一家子进城采购年货,买了好多好吃的,其中就有肉制品。回到家里,大人切了一个肉球,哇,那叫一个香啊,类似于今天的金华火腿,我拿着一片,站在家里小院子最南端、也就是前边邻居的屋后墙跟的几棵杀了好几年的横着放的榆树棒上,上下荡呀荡呀,吃呀吃呀。边玩边吃,那心情,可来劲了。

  到了现在的.城里,吃过无数的酒席和饭店,最喜欢自己家跟前的一家馆子。小河虾上来了,那叫一个“酥”。原来吃小河虾嚼完之后,只剩一嘴皮,吱吱楞楞的,现在,小河虾的须子都很舒展,只不过炸的透酥,本来的皮硬倒成了亮点,吃不够的感觉。接着上来三鲜馅的饺子,咬开看到韭菜还是嫩嫩的绿色,入口是生韭菜的辣,但随之而来的,是满口的鲜,最后是美,味美。

  除了食物,我觉得啤酒也是可以说一下,可能由于我姥爷是橱子,我妈妈喝酒,我爸爸也是好这口,而我,有点小酒瘾,但我没勇气挑战白酒,有一年我和爸妈带着一瓶好酒去看我二大爷,在饭店坐定上菜之后,我给他们倒完酒之后,爸爸怂恿我喝口尝尝,我遵命端酒,喝了一大口,我尝到酒的绵柔之香,从此吓得我对白酒是敬而远之。因为,我感觉到了未来的危险,凡是这样的事,我都是决绝地告别。但我允许自己来点啤的。

  尤其是夏季,炎热酷暑,来个凉菜,再来个肉串,喝上一口,有点苦,有点麻,真是爽口。这大约也是人间之味,也可能是人生之味。

  人间有味,人生在于遍品之。

  《人间有味》读后感 13

  《易·系辞》云: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这几句话的大体意思是:“乾道以平易显示其智慧,坤道以简约展现其功能;平易容易使人明白,简约容易使人顺从;易知的东西容易使人亲近,易做的事容易使人成功;使人亲近的则可以相处久远,容易成功的(事业)可以逐渐做大。可以长久是体现贤人的道德,逐渐做大则是贤人的事业。”这几句话逻辑严密,层层推进,用来概括我此时此刻的阅读感受正合适。

  仍记得去年3月月12日我加入了叙事者团队,张静老师耐心细致的教我如何开微博交作业,还会按时提醒我交作业,无耐自己这个“低差生”肚中无墨,一直交不出一篇像样的文章来,我想自己要想“气自华”最快捷的方式就是“腹有诗书”。

  每年四月都是学校的读书月,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看的最多的当属与语文教学有关的书籍:《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觉者为师》系列、于永正的《我怎样教语文》、蒋军晶的《让学生学会阅读》等等,这些教师专用床头书被我一遍遍的品读,如同一盏盏明灯在我困惑时给我指引。

  今年四月份我们叙事者团队共读的书目是汪曾祺的《人间有味》,初读这本“食谱”,我就被汪老先生笔下的各路美食深深的感染,极强的画面感让我浮想联翩,以至于合上书竟对先前的“粗茶淡饭”开始嫌弃起来。可是这真的仅仅是一本“舌尖上的美食”吗?迟疑后,我再次捧起这本书,原来人间不但有味,还藏有一颗赤子之心。

  味在至真,唯暖相依

  高邮的咸鸭蛋、小西门马家牛肉馆、故乡的元宵……每每被点到名的特色美食,无不饱含着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一则《论语》一句情,一盏茶香一座城,无论是祖父对口中的“孟子反”还是家乡人的“喝早茶”,读起来都极具生活的香气,仿佛那家小院儿里有着魔力,让人流连忘返,放下书仍让人牵挂,那熟悉的味道,熟悉的身影,熟悉的城市和熟悉的小暖。

  走遍万水千山,吃遍大江南北,汪先生把不变的真情留在了齿间,这份对美食的爱也是对生活的'真,唯有一个爱生活的人,他的笔下才有那字字珠玑的美好,他的心中自有一种情趣,自有一颗豁达的心,让人每每品读,心中被温暖。

  味在宽泛,博览中西

  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总之,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尝,对食物如此,对文化也应该应该这样。王先生的观点我非常认同,不论是咸菜文化还是宋朝人的吃喝,还有立春的吃萝卜习俗,都将文化和美食紧紧相连,唯有口味宽泛一点,我们才能从不同的食物比较中体会出各地饮食习惯的不同,性情习俗的不同,地域文化的不同。也就是南北文化无优劣,中西饮食文化也无优劣,其区别只不过是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的生活方式或者饮食方式的不同罢了。

  红日巡天过午迟,腹中虚实自家知。

  人生一饱非难事,仅在风调雨顺时。

  一本《人间有味》让我品到了文字背后的小暖,虽不能让汪先生那般尝遍东南西北,但也让我下决心用阅读充盈自己的味蕾,又是一年读书月,人间有味,香意浓浓,书有百味,其乐融融。

  《人间有味》读后感 14

  从二月中旬进入叙事者群,悠忽间,我参与阅读和写作已经有三个月了。二月份共读的是方华局长的《做有温度的教育》,三月份共读的是傅佩荣教授译解的《大学》和《中庸》,四月份共读的是汪曾祺先生的《人间有味》。

  初读《人间有味》第一辑“四方美食”,只觉得作者是个资深“吃货”,看着他介绍昆明的一些名菜,如“过桥米线”、“培养正气”的汽锅鸡;东月楼的锅贴乌鱼、酱鸡腿;映时春的油淋鸡、雪花蛋、桂花蛋;新亚饭店的过油肘子;护国路白汤羊肉;小西门马家牛肉馆的牛肉;甬道街的红烧鸡……真是看得我“口水流下三千尺”,只恨这昆明离得太远,不然非得跑去好好吃一顿。

  这样一位“资深吃货”,到底是何许人也?然后就找“度娘”:汪曾祺,1920年3月5日生于江苏省高邮市,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怪不得书中多出提到老舍、沈从文等名家。

  《人间有味》这本书前面的两部分写的都是地方美食、特色小吃,让我感受到作者汪老先生对生活的热爱和沉醉,不由地就想起大文豪苏东坡。同样是文人,诗词歌赋精妙;同样爱美食,生活处处真性情。据说“东坡肉”“羊蝎子”都是苏大学士发明的。

  汪曾祺先生说:“一个文艺作者,一个作家,一个演员的口味最好杂一点,从北京的豆汁到广东的龙虱都尝一尝;耳音要好一些,能多听懂几种方言,四川话、苏州话、扬州话。否则是个损失。”当然,口味单调一点,耳音差一点,也还不要紧,最重要的是对生活的兴趣要广一点。

  我们知道,一盘好菜应该是色、香、味、意、形、养六者的结合体。而要做出这样一盘菜,就要关注做菜的整个过程——备菜要细,炒菜要活,品菜要慢。做菜过程中,人的心思得到锻炼,技能得到培养,欲望得到满足,心情得到愉悦。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心思也得到了锻炼,能力也得到了培养,欲望也得到了满足,心情也得到了愉悦。

  做菜的乐趣不仅仅在于吃菜,更重要的是做菜的过程。好课的乐趣也不仅仅在授课的效果上,更主要的是在过程的体验上。好课强调的不只是老师教的如何,更主要的是学生学得怎么样。上课和做菜,尽管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但是两者有很多相似之处。

  真性情的人都热爱生活。我的音乐老师——郑老师,是一位非常优秀的老师,她带领我走进了音乐的殿堂。郑老师不仅教学优秀,桃李满天下,更难得的是做得一手好菜。记得正月里,老师总会喊上我们几位离她近的徒儿到家中小聚,然后夫妻俩齐上阵,水里游的,山上跑的',栅栏边飞的,菜地里长的,经过老师的烹饪均是色香味俱佳,让我们手不释“筷”。郑老师还说,上课也像做菜一样,同样的内容,设计的程序不同,教学的手段不同,学生们的兴趣就不一样,课堂效果肯定不同;同样的原材料,制作的方法不同,添加的佐料不同,做出的口味就不一样,那么食客们的感受和反响肯定不同。

  上海市音乐特级教师陈璞也说:优秀教师为什么要会烧菜?首先,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必然是热爱生活、拥抱生活的人,而烧菜就是平凡而无法回避的生活。其次,用日常的食材搭配出色香味俱全的菜肴,恰如教学设计一般,其实是对整体设计思维和想象力的锻炼,也是把审美与技能的结合。最后,当遇到这样无法外出吃饭的时候,起码还可以自给自足。左手琴棋诗画,右手烟火凡尘,有时惘然彷徨,有时欣然大笑,这就是人生!

  我个人从不追求美食、美味,生活上比较简单,只是觉得每日三餐能够饱腹即可。虽然谈不上“上得厅堂下得厨房”,不会做大餐,但是日常生活的饭菜还是能经营的。像我做的“丝瓜鸡蛋肉片汤”就是儿子的最爱。

  话说回来应该源于“懒”!因为但凡为了口福,必然需要跑腿采购新鲜的原材料,然后一番拣、掐、洗、涮,刀工、火候,一样都不能怠慢,等煮熟起锅,摆上桌必然色香味俱全,然后一伙人风卷残云,一桌子光盘。随即又是收拾一厨房的锅碗瓢盆,这样一番折腾少不了三小时。估计吃那美食也就十来分钟。这样一对比,我总觉得划不来,吃点什么不好,只要能填饱肚子。这么说来,我是个缺乏生活情趣的人。但是我也并不讨厌厨房,讨厌做饭,只是觉得生活中还有很多事需要我们去做,如果把时间总是浪费在一日三餐上面,难免有点奢侈。

  但是按陈璞老师的意思,如果一位老师不会搭配菜肴就不会设计教材内容;不会烹饪菜肴就上不出精彩的课堂。所以要想当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不能只会弹琴唱歌,还得学会做菜,把不同的原材料怎么搭配,怎样加工,怎样烹饪才能成为一盘人人喜爱的菜肴?这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能力。我会朝著名师们指导的方向努力!

  《人间有味》读后感 15

  这本书是我的高中好友再毕业之际送给我的,一直没有时间来好好品味这本书中的清欢。

  清欢。一个淡雅的字眼。它出自苏轼的浣溪沙“细雨斜风作小寒,淡烟疏柳媚清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廖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想必林清玄的《人间有味是清欢》就是从这里有感而发的吧。

  林清玄眼中的清欢、是在清静中。享受淡雅的欢愉,是一种闲适,清静,自由与舒服的生活状态。年轻时,喜好处处游玩。或饮一壶茶或爬一次山。但是。现在旧地重游时、却发觉,现在的一切都如加快了脚步,再也找不到原来的那种感觉了。现有的是汽车喇叭的”嗡嗡作响”。街上行人匆忙的脚步、就连茶楼。也是烟雾的是汽车喇叭的”嗡嗡作响”。街上行人匆忙的脚步、就连茶楼。也是烟雾环绕。让人喘不过气。

  “清欢”是生命的减法。在我们舍弃了世俗的追逐和欲望的捆绑。回到最单纯的欢喜、是生命里最有味道的情境。

  “清欢”就是丰子恺笔下的“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闲见南山”清欢……………代表这是一种高雅的文化。双休日,与家人去登山。“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这好像是登山的`抱负境界、但在山道上。全是熙熙攘壤的游人,远远望去。像一条长龙、期间还不夹杂着商贩的叫卖声。爬到山顶。却看不到成片的松林,而是满眼的高楼大厦,“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也只能是脑海中的景物了、吹过来的风夹杂着污浊的空气。连“清”都没有更别说“清欢”了。

  “清欢”是不受物质的束缚的。没有外在条件的。它是发自内心的情意、只要心中有情、到处都有清欢。

  这世上,不是只有烈酒才能醉人,不是只有热恋才会刻骨,有时候,一份清淡,更能历久弥香;一种无意,更能魂牵梦萦;一段简约,更可以维系一生。

  尘路,相逢,唯愿自然;相守,铭记,淡能成全。以笔简修心性,待某一天老去了,岁月的一种清欢,便可在文字里慢慢邀菊修篱。生命,依旧人忙心闲,只是,心思早已开成了一朵闲花,依着阳光静静蔓延芬芳……

  人间到处是清欢、在孤灯下翻着富有墨香的书。或提笔挥毫、或饮一口茶,体会茶香充满。

【《人间有味》读后感】相关文章:

人间有味是清欢美文04-15

人间有味是清欢的美文04-03

人间有味是清欢作文02-16

人间有味是清欢人生感悟01-21

人间有味是经营作文800字09-28

人间有味是清欢作文15篇02-16

人间有味是清欢作文700字(精选94篇)05-23

有味作文04-18

津津有味造句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