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撞墙》有感

时间:2022-10-07 23:56:40 专题读后感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读《撞墙》有感

读《撞墙》有感1

  《撞墙》这篇文章是一篇文言文,故事大致是这样的:师父东郭子命令三个弟子去襄阳,指明向南而行。一根筋的大,二弟子无论是遇到湍急的河流还是坚实的石墙,都不停三弟子的劝告,径直向前,最后双双送命。

  三弟子很聪明,他知道师父指明的是大方向,所以不会像两个是个那样白白送命。从三师弟身上我们可以领悟到一些社会生存法则。无论在事业上还是生活中都不能一根筋,那样只会是你吃更多的亏,走跟多的弯路。凡是多留个心眼,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在学习上,我也遇到过这样的问题,老师在布家庭作业时,一道很难的'题目老师给了我们提示,可是回到家怎么做也做不出来,到了第二天才知道老师提示给错了,做对的人都是用其他方法的。就这样,一根筋的毛病让我吃了一个哑巴亏。

  大,二两位徒弟看似愚蠢,其实一根筋也有它的好处,说不定他们两个哥们的事迹传遍大江南北,两人的雕像被刻在东郭子的家中,用来告诫其他徒弟要向他们学习誓死听从师命的精神,这何尝不是一种成功?一根筋的人往往在固执地做一件事时,他们的坚持不懈可能会打动别人,他们的事迹也会传遍,从而变得名声大噪。所以一个真正聪明的人,更应该能伸缩自如,该一根筋时就一根筋,该灵活时就灵活。

  灵活能让人们少吃亏,而关键时刻的一根筋跟能让人步入成功的殿堂,这或许是我们能从这篇文章学习到的。

读《撞墙》有感2

  执着和固执,两个看上去十分相近,关键就在于变通。执着不一定要牢牢遵守规则,关键时会进行变通,而固执就与之相反,只会死板地执行要做的事。

  故事中的两个撞墙的人就是很好的例子。本来指个路在我们生活中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可这两个却把师傅指的路当做不可违背的命令一般。有桥不走,偏走水路,差点被淹死;有墙在前方,不绕过去偏偏使劲撞。这行为用固执来说都有点不对,似乎是“愚蠢”更适合。唯有南宫无忌有理智,没有像这样。

  试想一下,如果所有人都这样。那会怎样?古老的丝绸之路估计根本没法开出,轮船刚出港口一会就触礁了,汽车横冲直撞。而明朝的朱棣,靖难之役时一个城一个城地打,效果甚微,后来绕过别的城池直奔京城,很快就取得了胜利。所以,变通是很重要的,它能决定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也是执着与固执最大的区别。

  学会变通,绕过思维中的盲点,才不是固执,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读《撞墙》有感】相关文章:

读《窃读记》有感11-18

读《窃读记》有感10-06

读《读碑》有感范文10-06

读窃读记有感04-28

读《窃读记》有感11-26

读《心灵处方有感》有感10-06

读《窃读记》有感作文10-06

读《窃读记》有感范文10-06

读《窃读记》有感通用01-06

读飞鸟集有感读飞鸟集有感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