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近代史》有感优秀

时间:2023-12-11 08:34:34 读后感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读《中国近代史》有感优秀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中国近代史》有感优秀,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中国近代史》有感优秀1

  读了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然后又翻了以前高中的近代史教材,其中对林则徐的描述不太一样。

  高中教材中是民族英雄林则徐,而这本中国近代史中对民族英雄只字未提,于是我到网上搜索资料,重新认识了林则徐。

  林则徐为什么被称为民族英雄,应该有以下几点原因:

  1、为官刚正不阿和清正廉洁使他获得了“林青天”的美名。

  2、禁烟运动1839年,作为钦差大臣到广州负责禁烟,期间他刚正不阿,禁烟手段强硬,他在广州期间鸦片贸易几乎被阻断,更有著名的虎门销烟,展示了清政府禁烟的决心。

  3、他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林则徐到广州之后,慢慢意识到外国的军器比中国先进,于是开始翻译外国刊物,搜集外国资料。后来这些材料给了魏源编入了《海国图志》。这部书提倡以夷制夷,并且以夷器制夷。

  我从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里看到了比较客观的对林则徐的评价,而不是过分的神化。

  说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第一人并没有什么问题,他在鸦片战争后,给友人写的信里很好的总结了失败:

  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彼之放炮如内地之放排枪,连声不断。我放一炮后,须辗转移时,再放一炮,是技不熟也。求其良且熟焉,亦无他深巧耳。不此之务,既远调百万貔貅,恐只供临敌之一哄。况逆船朝南暮北,惟水师始能尾追,岸兵能顷刻移动否?盖内地将弁兵丁虽不乏久历戎行之人,而皆睹面接仗。似此之相距十里八里,彼此不见面而接仗者,未之前闻。徐尝谓剿匪八字要言,器良技熟,胆壮心齐是已。第一要大炮得用,今此一物置之不讲,真令岳、韩束手,奈何奈何!”

  这是他的私信,他请他的朋友不要别人知道,他并没有站出来指出整个社会的.落后。

  人有历史局限性,林则徐是当时社会的精英,是清政府最好的士大夫,但是我们也要看清他并没有超载历史,并没有站出来推动愚昧落后的中国向前进,但是我们也没有办法苛责他,当时的中国在没有经历过一翻苦难之前是绝对不会清醒的。

读《中国近代史》有感优秀2

  今年暑假,我阅读了蒋廷黻先生写的《中国近代史》一书,这本书用简明的语言讲述了中国近百年的历史演变,文化冲撞,历史大事件及重要历史人物。

  清朝中后期,英国为逆转中英贸易局势,不断向中国输入鸦片,直到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英国派远征军侵华,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国内,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起义爆发,最后被曾国藩镇压。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后高速发展,在中日甲午战争中胜利,后来与其他西方列强签订的各项不平等条约让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迫使清廷开始实行变法和新政,但变法和维新并未成功。孙中山先生提出三民主义,组织同盟会,发动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建立中华民国。随后国内军阀混战,直至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中国人民终于团结起来,进行全民抗日。

  清朝后期的国人仍不知西方列强之强大,而且对国际局势没有清楚的认知,尚以“天朝上国”自居。在鸦片战争失利中,国人还是麻木不仁、妄自尊大、不肯做出改变,概因国人守旧性太重,而且士大夫阶级缺乏大无畏的精神,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纵使是有远见之士,也害怕清议的指摘。

  中国在经历过数次签订不平等条约和改革失败后,爆发了辛亥革命瓦解清朝。但中国却不可能这么快进入民主时期,因为此时中国面临更多的障碍,如国民程度之低劣,国民经济之困难等。中国又因军阀混战无法统一,中国的.近代化进一步推迟。

  于是孙中山先生创立黄埔军校,加紧培养人才,让中国在近代史这条大路上迈进。中国,走上复兴之路。

  在我看来,中国在19世纪未能进行根本上的变法和维新,与国人的思想有很大的关系。国人因循守旧,不肯接受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和制度,思想被禁锢并更加腐朽。这时,只有像孙中山、毛泽东这样的伟大领袖才能带领中国和中华民族走向复兴。而他们麾下又出现一批像周恩来、邓小平这样的人才,为中国的强盛做出巨大贡献。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中华民族的顽强、不屈和对国家富强的渴望推动中国在复兴之路上不断前进。作为中华少年,我们应顺着时代的浪潮,努力学习,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最后,感谢您的阅读,谢谢!

读《中国近代史》有感优秀3

  一提到中国近代史,不知道大家是怎么想的,反正我就感觉到了两个字:可恶。当然,这是说外国人的。每每当我看到外国人如何如何霸占中国领土,如何胡搅蛮缠,使得中国政府晕头转向,答应他们无理的要求,我就觉得十分地愤恨:外国人,你们怎么能如此不要face呢?可是,当我看了《中国近代史》这本书后,我原先的一些片面的想法得到了一些改变。

  书中一开始便指出了中国人的三种心态:“怨妇”心态,“泼妇”心态,和“情妇”心态。这让我有些难以接受,可是随着我渐渐地深入读了下去,我发现作者说的也是不无道理。不仅如此,书中作者不少描写的`地方都没有怎样偏向中国人,反而是指出了中国很多愚昧和不合理的地方。这便让我原先一看到近代史便发热的脑袋变得冷静了些。毕竟,不管中国人如何掩盖,事实就是这样:晚清亡国了。而我们呢?出于一种“爱国主义”,便是大肆宣扬外国人如何如何狡诈,蛮横,而对中国失误的地方,则是轻飘飘地一笔带过,这便让我的思想出现了一种误区。思考问题也变得片面起来,觉得中国人是很无辜的样子,一切都是外国人侵略我们的错。可是,如果中国不弱小,外国人又怎么会打上中国的主意?如果中国采取了正确的措施,外国人的计划有怎会得逞呢?

  这本书,给我的思想敲了警钟,它不仅告诉了我不少关于晚清的知识,更告诉了我:思考问题,不要太片面。

读《中国近代史》有感优秀4

  最近翻看了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薄薄的一本,所以一口气读了下去。这本书是作者赋闲汉口时,花费两个月时间一气呵成的。尽管如此,却并不意味着它的内容肤浅。蒋先生本人是近代的留洋博士,修的历史学。或许正是他在国外学习到大量德国史和意大利史的资料,对致力于国家统一的英雄人物所震撼,因此他衷心地希望中国能摆脱中世纪的困顿,建立一个富强民主的国家。这本书是他对当时的中国的深深思索。它主要讲的是以中国当时怎么一步步学习西方,探索救国救民的方案。

  大家都知道,中国的近代史要从西方的对外殖民战争讲起。因为一场浩浩荡荡的`革命,英国工业革命,这场革命带来进步生产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产能过剩,使人们先前对生存能力的恐惧自然消除,反而激发了西方人对外扩张的本能。当时是的俄、意、日国家都是在这种外界环境压迫下,走向了现代化。而当时的中国,靠着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闭关锁国,一直等到西方列强用洋枪洋炮打开中国大门。中国自古以来的贸易制度让那时中国真的没有感觉到有改变的必要,有着稳定的农业经济,完全满足人民的生活所需。而且在那之前两千年中国人充满优越感,因为周边那些国家确实在文明形态上相较落后。所以中国并没有在工业革命和新航路发现后跟上世界步伐。当时的中国政府不明白他们所面对英国、法国并不是过去的蛮夷,英法等工业国家并不是到中国来朝拜进贡,而是贸易。那时的中国,继续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根本不知道工业革命将给人类带来怎样的变化,因而中国错过了其中一个外国人马戛尔尼来华提到的重构近代国家关系的机会,此后引发鸦片贸易,又因鸦片贸易引发战争,中国由此错过数十年发展机遇,直至两次被打败,方才有人意识到时代不同而思考改革。

  中国遭遇西方人的攻击或许是不可避免的,但中国在被攻击的过程中完全有机会有可能转祸为福化险为夷,像日本等许多后发展国家一样大胆接受西方文明。以中国的人力物力,倘若像日本那样接受了科学机械,重构中国文明,那么中国不仅会与西方强国并驾齐驱,而且一定会在国际上重塑中国文明的辉煌。历史是不会改变的,而历史的经验我们是可以汲取的。所谓“穷则变,变则通”,谁排斥改革谁拒绝创新,谁就会落后于时代。因此,我国正在大力倡导的创新改革正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之道,也必将永远处于进行时。

【读《中国近代史》有感优秀】相关文章:

中国近代史读书心得03-02

读《中国教师》有感(优秀15篇)09-05

读《乡土中国》有感02-07

读感动中国有感03-14

读《中国文脉》有感05-19

读乡土中国有感03-20

读《中国人的精神》有感07-06

读《中国人的光荣》有感10-30

读《感动中国》有感(精选29篇)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