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读后感

时间:2023-09-22 07:22:46 读后感 投诉 投稿

文化苦旅读后感汇编(15篇)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化苦旅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文化苦旅读后感汇编(15篇)

文化苦旅读后感1

  读完余秋雨的《文化苦旅》这本书,最大的感触就是对于文化的理解。实则,文化是一种精神,一种追求,一种压迫,一种力量!文化是美丽的、痛苦的、感人的、悲愤的,是包容一切的!一切,对于某些人来说是世界;而世界,对于某些人来说是文化了。这本书中,让我感触最大的就是《废墟》一文了。

  雪峰是伟大的,因为满坡掩埋着登山者的遗体;大海是伟大的,因为处处漂浮着船楫的残骸;登月是伟大的,因为有挑战者号的陨落;人生是伟大的,因为有白发,有诀别,有无可奈何的失落。这个是作者发自内心的告诫!没有废墟,就没有文化;没有文化,就没有我们,没有亚洲、没有欧洲、没有美洲、没有非洲、没有大洋洲,当然更没有中国!废墟是必然的,他的建筑者从垒上第一担土的时候就知道,不管这建筑多么雄伟、多么壮丽,依旧有他日后的落寞与孤寂;不久,废墟会被掩埋,将会有新的非虚诞生。它的过程是同样的,终有一天他会蓦然倒下,没有昔日的雄伟与一切,最后甚至被人淡忘这个就像人生,每一个人都是一方建筑,由往年的辉煌,有如今的黯然,然而终究免不过变成废墟;社会也是这样,一个建筑到了,另一个新的建筑就会产生来取而代之。再美丽的人生,终于会成为废墟的。

  人生的伟大建立在废墟上;历史的悠远建立在废墟上;文明的初始建立废墟上;文化的开端建立在废墟上。

  废墟不仅如此,像作者所说,如果在现代,黄鹤楼可以装电梯;阿房宫可以作宾馆;滕王阁可以辟商场。这个不是繁荣,这个才是文明真正的废墟!荒漠化感情、淡忘以往、摧残文明,若是圆明园重建,得来的是一颗没有耻辱感的`心,抹去的是,熊熊的大火,强盗的劣迹,昨日的中华文明!

  有时,或许废墟比建筑要好得多。废墟真正表达的,似乎是唱响一曲对于现代的文明的悲歌,废墟,是现代的产物,是现代的建筑,或许它的重要不能与天安门、故宫相比,但是,后两者所代表的只是中国古人的伟大,前一者让我们永记耻辱,还有一种渴望,一种呼吁!

文化苦旅读后感2

  看了余秋雨的这些散文我感触颇深,他的每一篇文章都带给我一次心灵的洗礼,很是震撼,但最让我喜欢的还是他的《废墟》这篇文章,它里面的话深深地影响着我的思想,在极大数的人都认为完整才是美的时代。他却提出了一个能够说是另类的想法——废墟也是一种美,也许嫩绿的叶子象征着希望,可是谁又能否定飘落的秋叶就不是一次生命的轮回吗,就不是另一个新的生命的开始,落叶是人们心中“废墟”的代表,可是它却赋予着别样的精彩,难道不是吗?

  圆明园曾代表着皇家高贵的身份和无尽的财富,可是现在当我们再回首过去时,看见的又是些什么呢?是一幅残缺破烂不堪的景象,我们已经很难去想象它曾经拥有过的那些光辉岁月。当有人提出修复圆明园的'时候,有些人却站出来否定了,因为即使修复了它原有的容貌又能怎么样呢?

  那些曾经遭受过的屈辱历史就能消失在历史的记录里吗?答案是当然不会了,残缺的圆明园,一个废墟一般的存在,也是一种美,另类的一种美,因为这个残缺般的废墟的存在才让我们更加牢记了历史惨痛的教训和惨象,废墟是一种美,残酷而真实存在的美。它是不会因为它的不完整而被世人所遗弃,相反的,人们只会更加记得它,它将会永远的被人们珍藏在心中最深的那个角落。

  在《文化化苦旅》中我能感受到余秋雨那深厚的文功底,在中国悠久的文化发展史上,有许许多多杰出的才子,他的文章并不是最华丽最优美最感人肺腑的,但却是令我感触最深的,他的文章教会了我许多的哲理,我也能感受到来自他内心深处的真切想法,看完这本书,我被深深地感动了,那纯朴简单的文是我思想上的一次撼动,是我精神上的愉悦,更是我心灵上的一次完美震撼。

文化苦旅读后感3

  第一次接触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是在语文读本中。是那篇《东坡突围》,那充满着委婉的情愫又隐隐夹杂着些许力度的文字。,充斥着一中莫名的力量,吸引着我使我在这委婉的文字前感受作者的无奈、悲愤、期盼和希望。我甚至能从那几乎没有什么感叹号的语气和平淡的字里行间听到作者在呼唤。看到他因惋惜而握紧的双拳。

  而如今,我终于有幸坐在书桌前,用洗的发红的'手轻轻地揭开了它的面纱,开始了我的心灵版“文化苦旅”。

  读这本书的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作为一个孩童。搬上一个小板凳在树荫下听长辈讲故事,一个个平淡而深邃却又不失趣味的故事,就这样通过这位长辈的嘴,传入了我的心中。讲故事的过程中,讲故事的人一直不急不慌语、重心长地讲出讲述着每个细节,语气是那么平淡,却充满了无限的魅力。讲故事的人就这样不动声色地,把听故事的人引进了一个又一个问题与思考中去,讲故事的人也许并没什么情感,而我这个听故事的人则在自己的思考中幻想中汹涌澎湃。

  在这“平淡”的讲述中,我又听到了一些仿佛与那平淡不相符的节点,我一开始并不理解,可当我看到外国传教士拉走了一车车敦煌经文,而王圆篆却只握着手中的白银而窃喜;当我看到被两个士卒捆绑并谩骂着的落魄的东坡居士在河岸狼狈而行的时候;当我看到奄奄一息的巴金先生这位老人在生命最后的时刻还忍受着诽谤与谩骂的时候。我又听见了无声的怒吼和无言的反抗。此时我突然明白这文化苦旅中的“苦”字:一丝忧伤却又不失希望,在疲于面对种种困境时,却让你我又充满了对文化乃至生活的希望。

  我相信,他会伴着我走完我的“人生苦旅“。

文化苦旅读后感4

  “他的生命奔泻出淋漓而又洒泼的墨色与线条,躁动的笔墨后面游动着不驯和无奈。”余秋雨先生这样就座谈论他。

  徐渭,乡间老人常称“徐文长”,他的故事不尽传说。他曾遭遇复杂的家庭变化,参加过抗倭斗争,九次自杀未遂,还因误杀妻子而坐六年大牢。他的一生在平常人看来几乎是不可思议的,甚至是癫狂的。但正是这种富有悲剧性的人生,让徐渭在他的作品中注入了情感。他是一位画家,一位作家,更是一位“才华横溢,具有充分国际可比性的大艺术家”,但这份伟大的艺术背后是他一生的不幸与坎坷。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人生经历像徐渭一样的人即便是有,也无法做到将生命中的凄厉化为一幅幅本体悲剧的色彩和线条。

  一幅优秀的艺术作品,必定是作者用尽毕身所学,倾尽身心,将自己的思想与情感,亦或是愁绪与思索融入其中。而懂得欣赏的人总是能够在万千庸常的作品中一下子被吸引,透过这幅作品搭建起和作者沟通的桥梁,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描述的心境,深入灵魂,了解他的生命经历和变化,这是一幅好作品本身应具有的魅力。

  生活中的人们无法时常接触到这些与心灵相契合的.生命之作,自然而然无法真正理解作品的意义,以及作品背后的人的情感。而因这种时空限制上的人与艺术的隔离又孕育不出能真正描绘艺术的艺术家,造成了如今“人疏离艺术,艺术疏离人”的恶性循环。

  我们首先要亲近艺术,体会这许许多多描绘多样内心世界的美,才能让越来越多的艺术亲近人,消除人与艺术长久以来的隔阂。反观艺术家们,或许有时是他们深远而犀利的眼光,特立独行的表现无法引起普通人的共鸣,于是他们的作品渐渐埋没在历史的尘烟中。如果现代艺术家们能从精致入微的笔墨趣味中寻找生命的契合点,我想可能会更好。

  毕竟,“人民和历史最终接受的,是坦诚而透彻的生命”。

文化苦旅读后感5

  这本新编的《文化苦旅》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中国古代精神文明,中西方文化对比与近代中国对文化的阻碍。后两部分分别来自余秋雨老师的《千年一叹》、《行者无疆》、《吾家小史》。因为三部分写作时间不同,文笔、内容均有较大差异性。

  就文学性来说,刚开始读时觉得行文对仗、词藻优美,但过多的堆砌显得有些腻,特别是《天人对话》最后一段,很优美但有些多余。我想将文化苦旅的第一部分(至《风雨天一阁》)推荐给即将高考的学生,会对考试的行文有很大帮助。

  就内容来说,这本书在文化方面带给我很多启发。书里一些超前的观点也在现在得到了印证。我本是冲着传统文化而来,但这本书也让我意识到,在当今社会文化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原《文化苦旅》中的《牌坊》《寺庙》让我们看到文化是如何通过时间的洗刷去粗取精流传下来的;《道士塔》让人体会到文物遭到窃取的心痛;《都江堰》《阳关雪》《宁古塔》更是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坚韧和血性。可是反观现在,部分文人和作为文化传播介质的媒体似乎无法认清自己的职责,让文化传播变了味。精华被人慢慢淡忘,粗劣的却被部分保留了下来。这种潜移默化温水煮青蛙般的影响跟一次大型文化灾难又有什么区别呢?

  除了文化方面的思考外,我也从本书的第二、第三部分得到一些别的感悟。比如:媒体的作用是什么?是掀起舆论增大关注度还是如实报道做沟通的桥梁?还有,什么是言论自由?一些没经过验证且危害到他人的言论也是自由的么?再如,在社会大环境下,是随大流顺应社会还是维持心中的一把秤勇于做自己?

  总体来说,第一部分让人从各个方面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精神;第二部分升华文化,通过与其他国家文化的对比,了解自身文化的特殊性;第三部分通过文化引出现代社会争论热点。推荐想进行文化熏陶的朋友读第一、二部分;推荐想进行深度思考的朋友读第二、三部分。选择需谨慎,越往后越累,累脑又累心。

文化苦旅读后感6

  读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我不禁想问什么是文化?我百度一下文化,各种各样的解释在网上流传,各种关于文化的词条相继排列。编辑词条的不是一个人,这就导致了问题:各家观点杂糅组成一个定义,各种各样的定义解释着同一个名词,这些都是网上词条共有的问题。对于文化的解释,我更倾向文化是历史的沉淀。无论是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文艺科学在内的意识形态,还是文化的物态、制度、行为、心态四层次,都是历史积累沉淀的结果。

  既然是苦旅,旅途当然就不能是欢乐的。文化的传承远比文化形成要艰难。比如四大文明中的埃及尼罗河流域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和两河流域文明,都在传承过程中遭到毁灭,唯独中华文明一脉相承,绵延千年而不绝。即便如此,中华文明在传承的过程中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文化事物遭到破坏甚至是毁灭,这最好的例证就是莫高窟了。当王圆箓一次次“整理”他的庭院的时,当外国“学者”一次次运走用低价购得的古籍时,当中国官吏一次次以资金不足拒绝保护石窟时,我想莫高窟肯定在西北凛冽的风中哭泣。落日染红了天,血色一般的晚霞犹如中国文化伤口正滴着血呢……

  相对于文化遭到破坏感受到的这种痛苦,在旅途中所受到的舟车劳顿之苦更像是一种历练,一种在文化面前的虔诚仪式,余秋雨拜访过众多名山大川,不止一次谈到路途之苦,同时也引述了其他古人的路途之苦。相对于古人来说,现代人受的苦就要少得多了,缆车汽车和沿途的`旅馆酒店为游人打点好了吃住行的一切,而古人则是自备干粮,露宿山野,历经劳顿之苦才能看到期盼已久的山川景色。正是有了这样的旅行,山川变得不再是山川,而是在一次次迎接游客中不断沉淀下来文化。名山本只是山,有了文化积淀名气在大了起来。

  《文化苦旅》尽管写出了文化传承的不易,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文化也是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当它鲜活地呈现在你面前时,你不会觉得那就是文化,你会觉得那是你生命中的一部分而且是不可分割的。

文化苦旅读后感7

  看了余秋雨的这些散文我感触颇深,他的每一篇文章都带给我一次心灵的洗礼,很是震撼,但最让我喜欢的还是他的《废墟》这篇文章,它里面的话深深地影响着我的思想,在极大数的人都认为完整才是美的时代。他却提出了一个能够说是另类的想法——废墟也是一种美,也许嫩绿的叶子象征着期望,可是谁又能否定飘落的秋叶就不是一次生命的轮回吗,就不是另一个新的生命的开始,落叶是人们心中“废墟”的代表,可是它却赋予着别样的精彩,难道不是吗?

  圆明园曾代表着皇家高贵的身份和无尽的财富,可是此刻当我们再回首过去时,看见的又是些什么呢?是一幅残缺破烂不堪的景象,我们已经很难去想象它以往拥有过的那些光辉岁月。当有人提出修复圆明园的时候,有些人却站出来否定了,因为即使修复了它原有的容貌又能怎样样呢?那些以往遭受过的屈辱历史就能消失在历史的记录里吗?答案是当然不会了,残缺的圆明园,一个废墟一般的存在,也是一种美,另类的一种美,因为这个残缺般的废墟的存在才让我们更加牢记了历史惨痛的教训和惨象,废墟是一种美,残酷而真实存在的美。它是不会因为它的不完整而被世人所遗弃,相反的,人们只会更加记得它,它将会永远的被人们珍藏在心中最深的.那个角落。

  在《文化化苦旅》中我能感受到余秋雨那深厚的文字功底,在中国悠久的文化发展史上,有许许多多杰出的才子,他的文章并不是最华丽最优美最感人肺腑的,但却是令我感触最深的,他的文章教会了我许多的哲理,我也能感受到来自他内心深处的真切想法,看完这本书,我被深深地感动了,那纯朴简单的文字是我思想上的一次撼动,是我精神上的愉悦,更是我心灵上的一次完美震撼。

文化苦旅读后感8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的代表作,我读后收获颇丰。这本书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历史、文化散文,散点论述,探寻文化,另一部分是回忆散文。全书从《道士塔》的漫漫黄沙开篇,和着异乡漂泊者的脚步声结束,从两千多年前李冰的都江堰直读到两千年后非常时代的吴江船,这是一场名副其实的苦旅。

  《文化苦旅》这本书介绍了一处处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与历史古迹。但你千万不要因此认为读余先生的书会心旷神怡,轻松自在。整本书还没读完,我就已经被民族意识唤醒后的沉重与悲哀压的喘不过气来。在我们欣赏历史留给我们的有形“著作”——古迹时?谁又会去潜心探究这一处处古迹背后到底隐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而余先生恰恰做到了。他运其妙笔,给我们的心灵写下了“震撼”两个大字……

  然在这本书中,我感受最深的却是他那篇《信客》。《信客》写的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乡间的事,那时候通信手段很落后,对外的通信往来主要依靠一种特殊职业的人——信客,他大约相当于在乡村与城市之间奔波的乡村“邮递员”。没有信客,好多乡人就不能联系上出远门的亲人。在很长的时期中,信客沉重的脚步,是乡村和城市的纽带。文章首先说的是这里的'一个老信客,曾有一次为在上海的打工仔送红绸,而恰好他也要为一远亲送一分礼,于是就裁下了客户窄窄的一条红绸扎礼品,图个好看。没想到上海那位又托另一个人给家里带来口信,说收到红绸后看看两头有没有画着小圆圈,以防信客做手脚。这一下老信客就栽了跟头,四乡立即传开他的丑闻,以前叫他带过东西的各家都在回忆疑点,好像他家的一切都来自克扣。但他的家,破烂灰黯,值钱的东西一无所有。小小的一件事毁了老信客一生的名誉,老信客申辩不清,满脸凄伤,拿起那把剪红绸的剪刀直扎自己的手。这就是失信的结果,哪怕只有仅仅的一次。

文化苦旅读后感9

  久远的历史之路,鲜花耀眼,可那鲜花一旁的古树,却衰老沧桑,不知经历了多少的风吹雨打。漫漫的历史长河,实则就是一次苦涩的旅行,看似梦幻缥缈,宛如仙境,可那湖水之下的礁石,却伤痕累累,不知承受了多少次波涛的冲击。

  看完了《文化苦旅》,我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新的理解和认识。可以想象,在荒凉的大漠中,远处,一队人牵着骆驼缓缓走过,驼峰上挂着的是一卷卷的珍宝,骆驼的.源头便是那著名的莫高窟石洞......《道士塔》这篇文章让我知道原来莫高窟竟经历了这样一次耻辱的短暂历史。耻辱不仅是盲目愚蠢的王道士,也不仅是当地的县长及其他官僚,更是我们整个的中华民族。这便是我们文化落后的下场。就像作者所说:“诺大的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

  文物的流失不应该把责任归因于任何一个人,那是历史对整个中国的嘲讽。不过,正是由于有了这种让我们国人愤慨的历史,才有了我们的反省和进步。

  尽管莫高窟受了那么多的委屈,可他依然宏伟,伫立在沙漠中诉说着从十六国的前秦时代到元代的艺术生命。那些富有张力的色流,是生命的舞动。“人世间最有吸引力的,莫过于一群活得很自在的人发出的生命信号。”

  整本书,带着浓厚的文化气息,还赋予着余秋雨的深练文笔,很多话语都令我深有感悟。我觉得这本书值得我们仔细研读三遍,才能体会出作者对文化的坦诚和赤子之心。虽然是游记,却也是散文。优美而富有哲理性的语句,虽没多少华丽的辞藻,但却充分的让我们感悟自己心中的文化,去追溯那过往的风景。

  这本文化散集,通过一些地方,一些事物,一些对故乡的回忆,一些对文化的走向,聚集而成。作者认为,中国文化本身就是一场苦旅,它的真实步履是落在这大地上的,它是中华民族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带来了我们对前尘的回忆,思考以及对未来的希望。

  我相信《文化苦旅》不仅仅只有我领悟的这么多,我愿意追随余秋雨先生的足迹,发现更深层的真谛。

文化苦旅读后感10

  自从余秋雨先生走遍世界山河,以新奇的视角写下《文化苦旅》这本书后,引起了全国人民出门旅行的浪潮,可是却没有出现第二本《文化苦旅》。

  为什么呢?

  我开始思考余秋雨先生看世界的态度与角度。余秋雨创作的历史并不是抽象的历史,他试着与历史对话,与历史共鸣,在自身与历史的交谈中形成了他独特的文风、独特的情怀。他厌倦了虚伪的官场,正如东晋陶渊明一般,他想着离开案头,换上一身远行的装束去旅行,他并不同一般人一样为了轻松、为了猎奇、为了开阔眼界而出行,而是为了“寻找一所横亘千年的人格学校”。

  正是因为这种意图,使他与世界文化更近,使他的“苦旅”倒不像苦旅,而是一场人文、自然、历史的盛宴。

  纵观全书,并没有多少优美的词句,华丽的辞藻,其间多的是睿智的语言,是一篇篇通俗的故事。余秋雨先生也并未对山水名胜作具体的描写,只是笔锋一转,便描绘出了一幅幅浓郁而又深沉的人文图景,紧跟着便进入了直抒式的咏叹,继而以纵横四海的气势挥洒着对中国古文化历史的种种遐想与议论。它解读了历史的苍凉与大漠黄河文化的兴衰,以一种全新姿态去评价、思考人生与未来。

  作者是以一个文化人的`姿态,站到了时代的角度上,淋漓尽致地表现着自己的观点。身为一个普通人,我们是否能用这种不一样的专属于自己的、适合自己的角度去观察、去审视这个世界呢?如果做到了,余秋雨先生的文迹与足迹就不会再让我们望尘莫及了吧?

  或许余秋雨先生也正是像我们一样由一个普通人慢慢走来,带着不一样的眼光与角度,渐行渐远,却终究走出了他的“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读后感11

  中华文化,说是人文文化,不如说是自然生态文化,中华文化从长江,黄河,高原点滴累计!在我看来,宗教和时间是让人从热血沸腾的状态冷却下来,因为人有敬畏之心;科学和高速让人从淡然到沸腾,可是却耗废了生态文化!

  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感悟最深的是苦,人只有经历过苦才能有沉淀,中华文化,虽说是泱泱大国传下来的精粹,虽然自带文弱书生的软病气息,那也是经历了种种苦楚才积累沉淀下来的!宁古塔的流放文人,敦煌的多灾多难!近代文人巴金等巨匠经历的那场浩劫而涅槃重生!种种苦难,打不垮的压不倒的中国人脊梁!所以坦然面对人生种种苦楚,是祖先传给我们血液中最大的财富,这也许就是我们常说的不要怕吃苦的来由吧!呵呵!

  以前对于余秋雨,并无甚好感,总觉得青歌赛长上的文化评委,卖弄嘴皮子,和缺乏文化素养的选手卖弄一下。读过北大授课时,感觉他倒是个有学识的人,读后感学问一次,在我看来,就是博闻强记,多读几本书,产生种种感悟而已。当然,看过文化苦旅,感觉就是他读书很多,学识渊博,这本书基本上就是他的考察笔记兼有抒情散文!印象比较深的就是那句话:书和路是分不开的,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二者分不开。

  我也有点体会:也许任何一个名胜风景,缺乏学识的`人到了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但是这处一旦被赋予了文化内涵,那么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更多的是他的历史背景了。看过这本书,依然觉得,学识渊博的人有个共同之处:胸襟广阔。是啊,如果没有广阔的胸怀,何来有容乃大?余秋雨评价中华文化有一点很对,中华文化兴起于长江、黄河、淮河沿线,这些文化自带了中国文人固有的文弱气息。在文化传承中,有一个人物不可忽略,康熙,他的学贯中西,对于学识不偏不倚令人赞叹,这个不偏不倚建立在学贯上,另外他一改文人的虚弱,是个健壮的人,有了健壮的身体,才能让文化进一步升华!健康,健康,我会为之追求的。

文化苦旅读后感12

  每每合上这本书,我的心里总是有一抹酸涩的、似曾相识的恍惚的感觉,挥之不去。这是被作者那种怀揣天下、悲天悯人的胸怀在抑郁中膨胀的情感所感染,夹杂着难以名状的无奈。

  就拿给我印象最深得《道士塔》来说吧。

  我感伤于作者所见的这座道士塔——“什么也没有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成了一片静白”;感伤于王道士的彻骨的麻木——贪图蝇头小利而将民族利益全然弃置不顾;也感伤于“今天,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只得一次次屈辱地从外国博物馆买取敦煌文献的微缩胶卷,叹息一声,走到放大机前。”已经什么都没有了——物质上的,精神上的。

  就是在这座破败的塔前,就是在这座写满了屈辱的历史的塔前,终于有一个人用心去走过。作为一个爱国文人,没有什么比卖国求荣更被他厌恶的了。在这身心俱痛的苦旅中,他用笔者杆枪,把热血洒在纸上。

  作为读者,搭载着作者的动人心弦的文字,跟着他一起笑,一起哭,不经意间把一个个生僻的角落,变成我心目中的故乡,只是总伴随着些许意料之外的起伏跌宕。爱国热情,被一次次地唤起;心中关于道德的防御底线,也一次次地被冲破。合上书,留下一个黯然神伤的我,和心中念念不忘的“故乡”……

  正是因为读过这些文章的沉重,叫我很难有办法把阅读坚持下去。猛然间发现,我从这本书里隐隐看到了柏杨先生的《丑陋的中国人》的影子,并不是说作者相互抄袭,而是对于中华民族的爱恨交织的感情都贯穿在他们的文章中。这个沉重的话题我们似乎已经说得太久,有些乏了。

  中国的江山好的.一塌糊涂——有白色浪滩、贝壳拥挤的“天涯、海角”,有像调色盘中那样深蓝的九寨沟的水,有浓郁着古老祥和的气息的平遥古城……这些只是我所走过的地方罢了,我知道我的足迹还没有遍及到祖国更好的土地上。真心希望,作者和我的奢望能变为现实,也让今后的旅行成为纯粹的游山玩水,别再布满如此多的惹人心伤的苦难。

文化苦旅读后感13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会离去的终将离去。

  ——题记

  我曾拜读过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一书。当时,我对《家住龙华》这篇文章并没有什么深刻的感受。然而几天前,我又想起这篇文章,便又找出书,读了一遍,却读出了一种独特的共鸣。一定会有人说:“我读过,是一篇很凄凉的文章,你一个学生,能有什么共鸣?”不要着急,且听我慢慢道来。

  是啊,我并没有感受过那种与同仁阴阳两隔的'感觉。可是就是这样,我生出了一种发自心底的赞同。我想,这种苦涩我也曾有过吧。我在他乡,坐在草坪上,仰望星空,在浠沥的小雨中吐露自己的内心,自言自语的说出来,苦笑着,便有苦涩。临行前,要回乡了,望了望身后即将离开的,既熟悉又陌生的,有过一段美好回忆的地方,却是又有一些苦涩,一些冷清。

  在生命的几十年里,总有一些自己所悲伤的吧?朋友,知己,却如那熟悉的陌生人,莞尔一笑便闪过了,生命是独自走来又独自走去的。正如他所说,“一个又一个,一代又一代,飘然而来,溘然而逝。”

  有一位哲人说过,我们一生会与十万余人相遇,与数万人打招呼,与数以千计的人成为朋友,与数百个人成为知音,与几个人亲近,可到了最后,只有你一个人。

  我希望,告别不会痛苦,因为弱势的我不能承受如此的悲伤,我更希望,没有告别。他是教授,我是学生。有如此共鸣是我的荣幸。我想灵魂不一定归于冷清与沉潜,希望他们归于内心的平静吧……

  “希望也只是希望罢了,何况这实在是一种奢望。”

  这是余秋雨先生在本书的自序中说的最后一句话。作为游历国内“文化山水”之人,他的希望即是笔下的的文字“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

  而我的确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了,这人文山水所留给他的苦涩与释然。

文化苦旅读后感14

  《道士塔》,抒发的是中国文人的切肤之痛,“我好恨,恨我没早生一个世纪,使我能与你对视着站立着……”然而更多的是一种反思,“偌大的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当欧美的学者纷纷赶赴敦煌,风餐露宿,在沙漠里燃起阵阵炊烟时,中国官员的客厅里也正茶香缕缕,这是何等的讽刺!然而一切都已零落成泥化为历史,再去谴责谁也是苍白无力,这场文化浩劫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惋惜、愤怒,更多的应该是反思。

  还记得“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吗?这就是阳关,《阳关雪》里大雪苍茫凄迷,千年之前渭城窗外柳色青青,千年之后苇草飘荡,层层叠叠的群山积雪,全是冰海冻浪。天地苍凉一枝骨,曾经的文人骚客,在这千年之中,历经沉浮,消逝。阳关的兴衰,阳关的.历史的深邃苍凉可想而知。游历了西北大漠,还有温婉的江南情调。《江南小镇》里的清雅镇邑与雕刻精致的石桥,《西湖梦》里绝美的西湖,风情绰约的苏小小,传奇色彩的白娘娘,《白发苏州》里的红颜薄命的西施,风流落拓的唐伯虎,都是文人心底的思念与企盼,是人生苦旅的起点和终点。

  《风雨天一阁》、《青云谱随想》则直接将笔触触向文人的良知,展现出中国文人艰难的心路历程。从西北大沙漠到江南小镇,从万里长城到洞庭一湖,我们看到了有“天府之国”之称的李白的故乡,见证了都江堰的价值,重温了白帝托孤的典故。“大地默默无言,只要来一二个有悟性的文人一站立,它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也就能哗的一声奔泻而出”。

  《文化苦旅》用一个个跳动的字符,追寻着文化灵魂与生命的真谛。品一杯茗茶,读一本好书,感喟作者的多情,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文化苦旅读后感15

  算起来,这本《文化苦旅》在我家的时间已经算够长的了,大约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要妈妈为我买书,她就帮我择了本《文化苦旅》。

  当时我并不知道余秋雨,也看不懂这本书,只是在写读后感时,还似懂非懂地谈些感想,其实跟这书,关系不大。因为因为感觉内容不是很通俗、有趣,所以我就把它撂在一边,一晃就是六年。

  六年中,我也曾试着去读,可都半途而废。

  今年暑假,在整理书橱时,我发现发了它,并再一次打开了它。我慢慢地被书中的历史、游记所吸引。从莫高窟的中华民族痛失瑰宝到风雨天一阁那座仅存的藏书楼,从沙原隐泉到洞庭一角,又从吴江船到牌坊。

  作者走过的每一地方,似乎都蕴藏着那么多中华历史。有时候真想自己也能懂得中华五千年历史,每当走到一个地方,都能想起此地过去的故事和故人的评价。

  读这本书,就像和作者一起,从中国的西北走向江南。偶尔,作者也会停下来,写一写腊梅或是写写自己的藏书,或者在每个清静的雨夜里想起,夜雨诗意。

  但是作者永远者没有忘记,真正的.山水不光只是山水,更有着"人文"。正如他自序中所说:"每到一个地方,总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气压罩在我的全身,要摆脱也摆脱不了。这是中国历史文华的悠久魅力和它对我的长期熏染造成的。"

  是的,在西天凄艳的晚霞下,我看见了王圆麓,那个敦煌石窑的罪人;在罗池庙里,我看见了失落的柳宗元;在都江堰,我看见了大愚又大智,大拙又大巧的李冰,在天柱山我看见了华发苍然的苏东坡。

  我一直在想,为什么叫做文化苦旅?慢慢得,我明白,"苦旅"苦在历史的重压,苦在历史的逝去,苦在古人的远离,更苦在文人心里的敏感。

  读了这本书,不仅让我略懂了作者,更让我读懂了中华民族历史的一丝细脉。

【文化苦旅读后感】相关文章:

《文化苦旅》有感范文09-05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04-19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12-12

文化苦旅学生读书笔记05-23

《文化苦旅》心得体会06-13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范文03-07

文化苦旅读后感08-16

《文化苦旅》读后感09-01

文化苦旅的读后感09-19

《文化苦旅》读后感【精选】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