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罗浮山散文欣赏

时间:2022-10-05 23:32:16 短篇散文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问道罗浮山散文欣赏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之前的两句是: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我们暂且不论吃了那么多荔枝是否会上火,但可以说,正是罗浮山的美景,勾起了苏东坡对荔枝美味的回忆。

问道罗浮山散文欣赏

  罗浮山由许许多多山峰组成,是由东北向西南延伸的一条山脉,从惠州城出发,沿高速向北不远,就是罗浮山了,下高速,顺着笔直的大道一路前行,平缓的山坡上不时会出现一座寺庙或道观,妻子建议游览朱明洞景区。那是道教名扬天下的道场,行驶一段距离,左手边有一条小溪,小溪的对面,能看到朱明洞景区的大门。

  过了桥,迎面是一座三开间的石牌坊,穿过牌坊,是一个小小的广场,广场对面是景区新建的山门,样式仿古,七开间单檐歇山顶,门匾两侧的门额上,绘着几幅八仙传说图。

  一进山门,两侧山峰对峙,中间的山谷像是被围墙紧紧夹着的甬道,我们的视线只能一直往前看过去,正前方横亘着一堵三四层楼高的水坝,水从石缝中淅淅沥沥的流下,仿佛旧时人家的大门后立着的影壁。顺着坝旁拾级而上,站在大坝顶端,两边的山势顿觉平坦舒展,眼前是一个长方形湖泊,纵深约五百米,横长近百米,湖面大气开阔,有曲桥从左侧一直延伸到湖心,湖中心曲桥的尽头,建有一座六角攒尖亭,湖的四周杨柳依依,微风徐徐,心旷神怡之余,精神为之一振。远远的望去,湖对面的岸上,有汉白玉筑就的高台,高台上矗立着一座道观,正门上方“冲虚观”三个大字清晰可辨,在遥远后山的烘托下,更突显出道观巍峨耸立。

  顺着湖旁的大路懒懒地往前走,终于到达冲虚观前。正面只有单门,与寺庙一般开一大两小的三门不同,门不宽,但很高,显得不成比例,门上方竖写“冲虚观”三个大字,右下留款再建于清同治年间,两侧的围墙墙壁呈“八”字型展开,进门后绕行,从后门跨出,眼前是一个四方天井,天井前供着烧香的香炉,烟雾缭绕,透过烟雾往前看,正对着的就是道观的主殿,原来冲虚观只有一进,进深不远。跨进主殿,里面供奉着道教遵奉的三位主师爷,左右两边还有偏殿,似乎横向开间较多,需要供奉的神灵看来多级别相当。天井两侧的厢房都变成了出售供品和纪念品的商铺,其中一家商铺的门口有口上锁的井,这就是传说中的包治百病的神井了,可惜看不到井底,饮不得灵泉,只能过过眼瘾,胡思乱想一阵。

  出了冲虚观,还没回过神来,一位中年男人闪到我身旁。这位男士开口便说:“我看您仪表不凡,鸿运当头,可惜心太软,难成大事,要不要给您算一卦?”

  我呵呵一笑答道:“不必了”。这次我可没心软。一把年纪,还做痴心妄想,那必是病得不轻,不该算命,该看心理医生了。再者说了,一家人乐乐呵呵,两家人结伴出游,其乐融融,这就是鸿运当头,啥幸福不幸福的,非逼着小民谈大道理,还是莫言说得好------这个我可真不好说。

  绕着冲虚观右拐,路旁有一块大石头,上面几个朱红大字说明这里是当年苏东坡巧遇村姑的地方,村姑莞尔一笑,喜得东坡吟到:“村姑回眸胜仙姑。”孔子说:“食、色,性也”,东坡先生真是性情中人。

  再往前二十余步,有一个正八边形的深坑,坑里有一个正八边形的小池子,池里水满满的,这就是传说中东晋道士葛洪和他妻子修建的炼丹池,池旁一座两米不到的石龛,也是正八边形的,四面石块围合,密不透风,传说是葛洪炼丹灶。围着丹灶转悠几圈,愣是闹不明白:制丹药的材料从哪里注入?又从哪里导出?炼丹的柴火从哪个洞口塞进去?连炼丹的门路都没搞清楚,看来求道也只能说:心向往之了。

  可我愚心未泯,还想瞻仰葛洪等历代得道高士曾经生活和潜心求道的宝地-----朱明洞。翻开旅游地图,六个脑袋凑到一起,十二只眼睛像细筛一样的把巴掌大的地图过滤来、过滤去,就是找不到朱明洞。经过旁人的指点,顺着后山山间小道前行,转了一个大弯,跨过一座小桥,赫然看见一个人工建造的圆形洞口写着“朱明洞”三个大字,再次在图上搜寻,原来这里改称:“元帅楼”。据说这里曾经住过解放后授衔的七个元帅。跨进洞口,感觉如何形容呢?两个字:失望,三个字:太失望,四个字:相当失望。眼前一块不大的椭圆形平地,围绕着平地建有一座毫无特色的二层平顶小楼,占了半个周长,和五六十年代城市的筒子楼没有任何区别,据说当初邀请苏联专家兴建,还有两位元帅定稿监工的,看来隔行如隔山,打仗你们行,建筑嘛?咱们以后找个没人的地方再说,好吗?

  顺着来时的路往回走,重回湖畔,驻足不前,《道德经》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或许“道”,便是这生生不息、滋养万物的山水。

【问道罗浮山散文欣赏】相关文章:

叹息散文欣赏10-07

落花散文欣赏07-11

领路散文欣赏10-07

断想散文欣赏10-06

隐逸散文欣赏10-06

穿越散文欣赏10-06

依恋散文欣赏10-06

溯散文欣赏10-06

秋池散文欣赏10-06

呼唤散文欣赏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