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锅盔的二黄散文

时间:2022-10-06 08:49:38 短篇散文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卖锅盔的二黄散文

  黄老板曾经是我的学生。他现在是人五人六的了,但学生时代的黄同学确是一个拎不清的人,书读不进去不说,还专门搞恶作剧。他排行老二,故有同学送他一雅号叫“二黄”。一次下乡劳动,有人在稻田里看到一窝耗子惊叫起来,二黄听到后,一个箭步跳将过来:“不要动,闪开,让我看看。”这小子哪里仅仅是“看看”,他两个手指一夹,把一只白生生的才出世的小耗子送进口中,并且故意张着大嘴要别人看,当场吓昏了一位女生。就这么一个捣蛋鬼,自然与升学无缘。他随父出外打工时,路过县城,还专门到我这里来过一次,半是告别半是感谢我这个班主任。

卖锅盔的二黄散文

  之后,我一直没有黄同学的消息,忽一日,在离我住处很近的一个街道转角处又看见了他,严格说来,这时的黄同学已经是黄老板了。不过,黄老板仅是个小老板,所拥有的资产只有一间逼仄的五六平米的小屋和屋檐下一个竖着的、被改制成烤炉的汽油筒以及一张厚实笨重的原生态木桌——黄老板做起了小本微利烤制锅盔的生意了。别看不起这不起眼五毛钱一个的锅盔,黄老板的生意还蛮红火,最主要的原因是他的锅盔与众不同,不是硬梆梆的面饼,里面有软和的面和葱花、盐巴、花椒相融得十分亲密,烤出来的锅盔一层一层的,而正反两面黄而不焦、油光可鉴,上面还潇洒地散落着少许芝麻。于是,不长时间,黄老板的锅盔竟有点闻名遐迩的光景了。更有趣的是,鉴于他的雅号路人皆知,他索性把他的锅盔定名为“二黄”。

  黄老板书没读进去,脑瓜却一点不笨,对顾客心理研究颇有心得。他见锅盔生意日隆,就操弄起兵法上的欲擒故纵。某日,他当众宣称还有别的事情打点,锅盔每天只卖早晚两个时辰,这一下,他的摊点前时不时会排起长队,急着上班和要赶回去煮晚饭的人个个延颈企踵。常听得有人着急地喊叫:“二黄,利索点,来个二黄。”听了叫人忍俊不禁。

  有一回,我和今日的黄老板昨日的黄同学坐在他的木案前闲谈。他说他出门打工,颠沛流离,受气不少,只得忍气吞声,故做了个有心人,留意把手艺搞到了手后,炒了老板的鱿鱼,回到家乡自谋为生。他高兴地对我说,他要下足工夫,精益求精地把“二黄”做成名牌。果然没有几年,“二黄锅盔”成了本地名小吃,和久负盛名的川北凉粉、酸辣米粉老牌俊秀平起平坐了。当然,此时的“二黄锅盔”已经不在逼仄的屋檐下被打点出炉了,黄老板在本地繁华地段开了一家有模有样的“二黄锅盔”专卖店。

  黄老板闯荡江湖多年,规矩是懂得的,做生意货真价实奉公守法。比如他的“有模有样的专卖店”纳税就很足额守时,常得到税务部门的表扬,久而久之,量变导致质变,黄老板成了小有名气的企业家了。这个年月,企业家是很受推崇的,于是年近不惑、小有积蓄的黄老板与结发妻子离了婚,又迎来了新的爱情,他的新妻是一位大学毕业生。在婚宴上,娇妻小鸟依人般地靠在黄老板身旁听他侃侃陈词。在我的印象中,他说了一箩兜话,除了关乎爱情,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宣称要开“二黄锅盔”连锁店。

  后来,大概是因为洋快餐的冲击或是商场竞争激烈或是人民大众的口味变得越来越刁钻,黄老板的连锁店最终没有开成。在挫折面前,黄老板寻思,单一品种的确不如优势互补,何不顺应养身健康的潮流另辟蹊径?于是当机立断,热热闹闹地把“专卖店”转换成“二黄暖心粥屋”,匾上这六个大字是当地书法名流的杰作。粥店的规模不小,有几十种名目繁多的粥加上他的宝贝“二黄”供顾客享用,还是坚持早晚两个时辰营业,跑堂的伙计有十来个,生意十分兴隆。黄老板和老板娘也没空闲着,黄老板依旧白衣白裤白帽子,亲自操刀烤“二黄”,他的大学生老婆则坐镇收银台,管钱记账。看那阵势,大有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当年在邛崃“当垆卖酒”的风采,叫人羡煞。

【卖锅盔的二黄散文】相关文章:

卖早点的阿姨散文10-06

卖白酒的业务员散文10-07

卖晨报作文06-11

卖男装口号10-17

卖海鲜的标语10-27

卖豆腐作文10-21

卖玩具标语12-28

卖苋菜美文10-06

卖枣的美文10-06

卖小吃的夫妇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