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节作文

时间:2023-04-10 15:27:33 写景作文 投诉 投稿

家乡的节作文合集八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家乡的节作文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家乡的节作文合集八篇

家乡的节作文 篇1

  全世界有很多节日,中国有很多传统节日,我的家乡韶关也以其独特的方式过着属于我们的传统节日。在众多的传统节日中,我最喜欢端午佳节。原因不是因为屈原,不是因为什么。就因为我是在端午佳节那天出生的。

  端午佳节是个非常热闹的节日,家家包粽子、吃粽子,这是端午佳节必定的习俗,各式各样的粽子都有形状多多,在农村,我们还会包个书包形状的送给弟弟妹妹们挎在腰边带回学校边走边吃。味道多多,有甜的、咸的、香的、辣的',甚至连苦的都有。不过好像因为地方不一样,包出来的粽子各味不相同,每个地方的人基本上只习惯于自家包的,对于其他地方包出来的味道些许人都不太习惯的。比如说我就不习惯,因为馅料不一样,我还是喜欢吃自家包的粽子。

  在端午佳节还有一个不可缺的活动——划龙舟。在宽广的江面上,放下三四条龙舟,十几个人奋力划动船桨,一人坐龙首敲锣,一人坐舟中打鼓,众人齐喊“一、二”“一、二”,其阵势可与惊涛骇浪相媲美。岸边围观的群众顶着热辣的阳光,还依然不忘为自己喜爱的龙舟呐喊助威。再观向江中,几条龙舟犹如猛斧破江早已赛得你死我活。外国来的友人纷纷拿起相机快速地拍下这一幅幅壮观的场面,生怕以后再也见不到如此的伟观。

  每逢佳节倍思亲,就是连肚子也是想家的,心里装着亲戚们,肚子用来想家里的美食。这不,肚子又呱呱叫了。

家乡的节作文 篇2

  一年一度传统的节日——端午节又到了,带花绳、带荷包、吃粽子,甭提多高兴了。

  我们家乡被中国民俗学会命名为“香包刺绣之乡”。20xx年6月,“庆阳香包绣制”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可有名了。每年端午节前夕我们庆阳市都要举办独具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节——香包节为端午节拉开帷幕。香包,古称香囊、佩帷,亦称“荷包”,庆阳当地农村称其为“耍活子”,是劳动妇女奇托希望、祈祷幸福的产物。传说,“香包”是当地妇女在端阳节制作各种小动物形状的绣花荷包,给孩子们佩戴在身上驱恶逐魔、逢凶化吉。这种精湛的手工艺术被诚嗣保留下来,成为现代黄土高原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衷心祝愿。

  在庆阳,香包无处不在,随处可见。它挂在农村老汉的旱烟袋上,戴在乡里孩子的头上,穿在农家姑娘的`身上。到了初五这一天,大小孩子都要戴香包,尤其是孩子,前胸、后背、肩上缀满了各种各样表示吉祥祝福、驱邪镇恶的香包。这一天的庆阳,大街小巷和岭上塬下,更是香包的博览会,城镇乡村香气四溢,可谓“香飘十里,陶醉八乡”。这天上,大人们早早起床,还采回艾草和柳条挂在门庭上避邪。从山间提回“药水”沐浴,洗去晦气。到了中午全家人坐在一起举行丰盛大会餐来为端午节胜利闭幕。

家乡的节作文 篇3

  吃重阳糕 重阳的饮食之风,除前所述的饮茱萸、菊花酒,吃菊花食品之外,还有好些,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吃糕。

  在北方,吃重阳糕之风尤盛。据《西京杂记》载,汉代时已有九月九日吃蓬饵之俗,即最初的重阳糕。饵,即古代之糕。《周礼》载饵用作祭祀或在宴会上食用。汉代又记有黍糕,可能与今天的糕已差不远。蓬饵,想必也类似于黍糕之类。至宋代,吃重阳糕之风大盛了。糕与高谐音,吃糕是为了取吉祥之意义,因而才受到人们的青睐。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有“糙花糕”、“细花糕”和“金钱花糕”。粘些香菜叶以为标志,中间夹上青果、小枣、核桃仁之类的糙干果;细花糕 有3层、2层不等,每层中间都夹有较细的蜜饯干果,如苹果脯、桃脯、杏 脯、乌枣之类;金钱花糕与细花糕基本同样,但个儿较小,如同“金钱”一 般,多是上层府第贵族的`食品。

  据说,早年不家用发面饼夹上枣,栗诸果的, 或以江米、黄米面蒸成粘糕饼,似“上金”、“下银”的花糕。

家乡的节作文 篇4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要到来了。我们家乡可是一个传统乡,什么传统节日都要按古代留下来的这样做。

  先来介绍一下我们家乡传统做法,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任何传统节日都要按古代传下来所说的做。

  先来说说吃粽子。每次端午节我们全家人团聚的时候,奶奶都包了二十几个粽子,然后蒸起来,最后,不用猜你们也知道,当然是香喷喷的粽子登场了。等一下,我要去拿粽子吃了,我稍后再介绍下一个,“奶奶,给我留一个!”

  吃完了粽子,我再来介绍赛龙舟。“咚!”这是什么声音?原来是龙舟大赛开始了,这是比赛开始的`响声。只见龙舟队员一个劲儿的往前划,每个龙舟都以飞快的速度划向终点……

  这就是我们家乡端午节的习俗,我也想去赛龙舟啊!

家乡的节作文 篇5

  我的家乡在南方的一个边远小镇。每到端午节,无论是田间地头,还是大街小巷,人们谈论的都是花粽叶、竹叶、包毛叶、粽叶、糯米、腊肉。

  总之人们都在忙着准备呢!我家也不例外,妈妈买粽叶婆婆切腊肉、剥花生,爸爸买糯米。

  吃过晚饭,我们一家围坐在一起,开始包粽子了。我惊奇地问婆婆:“怎么会有紫色、红色、黄色的糯米呢?” 婆婆说:“那得靠两种植物了,按照我们民间的说法,第一种就是:羊咪咪花了,用它的花朵煮水,在泡糯米就成金黄的了,第二种就是:小定叶,大家别看它名字怪怪的,其实它还是位魔术师呢!你从外表看是看不出是什么颜色的',要煮了才知道它的颜色是可以变化的,有玫瑰色、红色、紫色、还有的时候是紫红的。”“这么神奇呀!包出来的粽子味道肯定不错,”我说。婆婆又说:“不一定,最关键的一点是,包好粽子后,一定要用水泡六、七个小时,这样煮出来的粽子才又香又糯。”

  第二天一早,家家户户都在忙着煮粽子,阵阵米香从各家各户的门里、窗户里飘出来,整个乡镇都浸泡在浓浓的米香里,连身上,头发上都是这种淡淡的米香,如果你到这里来,一定会爱上我们的粽子。

家乡的节作文 篇6

  记得很小很小的时候,我和姥姥还住在很深很深的巷子里,一池寂寥清水无端地让荷花烂漫,荷花与荷叶簇拥得很有自生机,讨人欢喜。

  总是这个时候,姥姥告诉我,端午到了。

  我部民满心欢喜地缠住姥姥,告诉她,“今天要买粽叶啦!”“今天要买糯米啦!”姥姥可能正在侍弄她的豆角架子,黄瓜秧子,终于被我缠的不耐烦了,笑着宠溺地点了点我的额头,“你呀,真是个小馋猫,明天上街去买总行了吧。”我笑嘻嘻地点了点头。

  清晨,天还蒙蒙亮,浑浊不清。我便早早的从订上跃起,拍拍正在熟睡的姥姥,“快起来,快起来!”姥姥迷糊地揉揉眼,看窗外还是灰蒙蒙一片,又看了我急切的眼神,吧了一口气,“我的小祖宗,我真是怕了你了。”便起床了。

  到了集市,天刚亮了,暖橙色的光鲜妍明媚地洒在我和姥姥的肩上。已经有几个老人挑着一担担的粽叶来卖。

  姥姥看中了一个老人的粽叶,粽叶上挂着晶莹可人的露珠,圆滚滚的,甚是可爱。那绿的也十分自然,不加修饰,纯粹干净的不像 凡尘中的物什。

  挑糯米也是细活,姥姥用手掬一把糯米,轻轻的拨动着白皙的它们,凑近鼻子闻一闻,是否正宗香甜。

  咱们最后提着大袋的粽叶和糯米回家了,而时间早已过了响午。

  姥姥回家后,一遍遍的清洗粽叶,淘洗糯米,然后有簸箕两样分开装好。

  在阳光下,姥姥细心地将双手握住粽叶,然后一支手灵巧地将粽叶拐个弯,尖尖的下底便出来了,一面留着空三角形像个漏斗样子的就是盛米的。然后随手抓一把糯米,竟然数量刚刚合适,往里一洒,再三下五除二的把它包好,一个歌唱家的粽子就出来了,精巧的竟像一个艺术品,让人爱不释手。

  每个粽子都在姥姥那双灵巧的手下诞生,每个熟练的动作都是那么的温柔。调皮的阳光在姥姥不算太花白的'头发上跳着舞,一切都那么和谐美好,仿佛时间都不愿走动,让这些都永远存在。

  第二天早上,太阳早已开起,姥姥拍醒我,轻声说:“粽子熟了。”

  烧了一早上的灶火已渐燃渐熄,大锅里还咕嘟冒着些微的水泡,粽香浸过那口大锅的四周,弥漫在农家小院的上空。

  我抓起一个烫手的粽子,轻轻拨开它清香的外衣,晶莹的糯米和那种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香甜向我扑面而来。我忍不住咬一大口,那种糯香的甜蜜让我齿间留香,回味无穷。

  如今,我再也吃不到那么美味的粽子了,我是那么想念家乡的粽子,家乡的端午,还有您,我亲爱的姥姥……

  我念想着家乡的端午节,它卷着浓浓的粽香,永远都蛰伏在心灵深处不会消失。

家乡的节作文 篇7

  在每一年的农历五月五日是我们家乡的端午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插艾叶,包粽子。

  临近端午节,人们开始忙着采摘新鲜的芦叶,他们在芦苇丛中边采芦叶边唱歌。清清的河水缓缓地流着,欢快的歌声在河面上荡漾。

  端午节那天,我们一家一大清早就忙开了。先把晒干的'芦叶煮透,再把芦叶折成一个漏斗状,舀一大勺洗干净的糯米放进去,中间加入一两颗红枣或一些花生,最后把“漏斗”的口盖住,沿着“漏斗”的边把剩余的芦叶紧紧地缠绕上去,用线一捆,一个三角形的粽子就包好了。我也乐呵呵地在旁边帮忙,可芦叶在我手里就像个调皮的精灵,一点儿也不听使唤,不是这头松了就是那里散了。这个时候我就惊叹于阿姨婆婆们心灵手巧的手艺了:她们会包各种各样的粽子,有香包粽子、枕头粽子、小脚粽子……口味五花八门,有香甜的枣粽子、咸鲜的肉粽子、香辣的火腿粽子……田野里,小路上,到处都弥漫着粽子的清香,人们的脸上放射出兴奋的的光芒。他们提着粽子,你送给我,我送给你。把幸福与甜蜜相互传递,把劳动的果实与同伴分享。

  端午节丰富多彩的活动还有好多,动人心弦的赛龙舟,富有创意的画彩蛋,喝驱邪防虫的雄黄酒……人们沉浸在欢乐的节日中。远方的客人,欢迎你们来做客哦!

家乡的节作文 篇8

  家乡有许多节日,好多我早已淡忘了。由始至终不会忘记的还是家乡的端午,一想起它,内心一种油然而生的兴奋,至今都仍然回味无穷,历历在目。至于它的源起,相信大家早就有所耳闻了。

  端午,是一年之中必不可少的节日,据我们当地人说这天到大山上去游玩,就能治百病,如果再吃些野果之类的东西那就“更胜一筹”了,家乡的老人们把这一游称之为“游百病”。这一说虽说没有科学道理,但是当时在长辈们的“吹捧”下,天真无邪的我们始终深信不疑。依稀记得,小时候,在端午节这天,村里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就会一大早不约而同地来到村口集合,浩浩荡荡的向渴慕已久的大山“进军”。

  这天,经过跋山涉水之后,迎来了阵阵的鸟语花香,蝴蝶在草丛间偏偏起舞,阿娜多姿,蜜蜂也毫不逊色,为它伴奏,悦耳动听,虽不能与金曲互相媲美,但是这是原滋原味的天籁之音呀!好不令人醉生梦死。儿时的我们最喜爱不过的当然要算是在草丛间找野草莓了。野草莓它与市场上卖的草莓截然不同,它个儿不大,颜色也不一样。虽说难找,可一番忙碌之后,各自都“硕果累累”,忙着带回家好与父母一起分享,也暗自在心里默默祝愿他们健康长寿。

  不必说繁花似锦的百里杜鹃,更不必说景色迷人的黄果树瀑布,单是家乡的“人间仙境”就是许多人的心之所向。人间仙境是指神仙坡,它是家乡人们在端午节时游玩的地方。神仙坡地势险要,海拔极高,山路斗折蛇行,盘曲而上,拨云弄雾。必须用汗水浇灌你才能“一览众山小”。这儿最精彩不过的是异彩纷呈的文艺节目,这些节目大多是由苗族同胞们自编自演,他们多才多艺,以此来显示家乡的地灵人杰。

  如果这其中非要评个高低的.话,当然是要算苗族滚山珠了,我应当怎样来形容他呢?

  假如我是一位诗人,我就要写出行云流水般的诗来描绘他们的变幻多姿的舞步;假如我是一位画家,我会用各种色彩点染他们清扬的眉宇与绚丽的服饰;假如我是一位作曲家我会用动听的音符来构成此起彼伏的音阶传达他们清脆的铃声;假如我

  是一位雕刻家,我会在玉石上摸拟出他们充满了活力的苗条灵动的身材,然而,我什么也不是,我只能用贫乏的文字来描绘这惊人的奇葩,就像白居易所说:“珠炫转星宿摇,花蔓斗龙蛇动”。

  朋友,如果你愿意到我的家乡来,我会为你作引导,如果你喜欢我家乡的舞蹈,我会为你作介绍,来吧!我远方的朋友。

【家乡的节作文】相关文章:

家乡的节作文11-10

实用的家乡的节作文10-22

家乡的葡萄节作文03-09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01-29

家乡的元宵节作文03-26

家乡的重阳节作文02-07

家乡端午节的作文08-10

精选家乡的节作文3篇04-02

家乡的青瓷宝剑节作文04-01

家乡的刀杆节作文04-03

Copyright©2013-2024duanmeiwen.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