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视

时间:2021-02-01 17:14:00 作文 投诉 投稿

凝视

凝视1

  我抬头凝视着,哦,夜空呦,美得那样不真实!

  ——题记

  略冷的寒风一阵阵扑入我们的怀抱,我和朋友手挽着手漫无目地的踱步在月光下,在灯光照射下,我们的影子拉得长长的,月光也少了几分姿色。

  在不知不觉中我们来到了未名园,在长凳上紧挨着坐下,“看那边,好美”,我顺着手指指的方向望去,电视塔在夜空下妖艳的闪着光,不时地变换着华丽的衣裳。我的目光就这样被吸引着,久久凝视着不愿离去。

  那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呀,墨蓝的天空没有一丝杂质,连星星都不愿意探出脑袋来。只有一轮明月散发着幽光,与电视塔顶上的金光遥相呼应着,一个清幽,一个华丽。电视塔孤傲的挺立着,不时变换的外衣时而白,时而红,时而紫,时而蓝。那光芒点亮了周围的墨蓝,就这样一片天,一轮月,一个塔构成了无以伦比的美丽的夜景画。我真恨自己不能用最先进的相机照下这惊世骇俗的美,无法用最好的手法绘出这无以伦比的秀。我就这样久久凝视着。

  随着黑夜的侵袭,寒风也越来越放肆,一棵小树就这样猝不及防的闯入我的视线。夜越来越深,天却不会完全变为黑色,夜空的容颜从深红到褐色,最后是近似黑的深蓝色,我第一次发现夜空原来这么美。那棵干枯的小树上挂着一轮明月,不免让我感到有些凄凉,冬天将至,树木的华丽早已被夺去,再加上夜的灰暗,月的孤单,让人怎样也无法联想到红灯酒绿。一片天,一轮月,一颗枯树,就像不用笔墨勾勒的中国画一样具有别具一格的神韵、诗意。我就这样久久凝视着。

  我凝视着,凝视着夜的清纯,我想白昼不懂夜的黑也同样不懂夜的美。哦,夜空呦,我拜倒在你的美下;哦,夜空呦,我佩服你的诗意、优雅;哦,夜空呦,我敬佩你的低调,不张扬。我就这样久久凝视着,凝视着夜的美……

凝视2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其中蕴含了各种滋味,但不去凝视生活,不用心去感悟生活,生活的真谛是不会浮出水面的。

  我们常常因为考试的失败,父母的期望,小小的心儿受不了压力,常常自己偷偷的躲在黑暗角落里哭泣。为何上帝如此不公平?为何我们努力了也得不到回报?心儿重重地堕落了下去,拒绝一切美好东西。其实不是这样的,我们要认真找出自己不足的地方,努力补上自己的不足。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总是用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就会多一份感激,少一分抱怨。

  生活的片断犹如点点风帆,随波逐流,顷刻间,即消失的无影无踪,只留下一片生命的大海和天边合而为一。我站在生命的海边玩耍,总觉得自己太平凡,太渺小。烦闷的我躲了起来,生活从此平淡,与世无争。但这静得像沉睡的夜一般的生活,有着更多的孤独与苦闷。于是,我再次返回轰轰烈烈的大海,重新扬帆出发。我突然明白--生活无法逃避,只有面对。

  生活,真的很难解释清楚。它永远是个无法破译的谜。青年人喜欢随心所欲的生活,所以总是打破常规;老年人喜欢按部就班的生活,所以总有看不惯的事情;男人感受生活的轮廓,所以总是粗枝大叶;女人感受生活的细节,所以总是细致入微。有人因无所事事,而让生活变得烦恼;有人因无所用心,而让生活变得毫无意义;有人因无动于衷,而让生活变得麻木;有人因无所适从,而让生活变得无可奈何。一万个人便有一万种生活。因为“生活的真谛”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同的,每一个人对生活的感悟也都是不同的。以你特有的方式,去经历生活,去感受生活,去感悟生活,去品味生活,让生活好好地进行下去吧!

  生活是一个无法破译的谜,一万个人就有一万个谜;生活是一部无字的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读法;生活是一道无解的题,无论怎么演算都是徒劳。

凝视3

  初一时的我是个不合群的家伙,总是认为大家都有很多缺点:a贪钱,b小气,c冷漠……所以那时我没有什么好朋友,所以每天害怕下课,害怕寂寞,害怕一个人独处。

  直到奇怪于一个朋友人际关系处理的好,便去问。她不说,只是笑。再后来有次与她一起走,遇到班上一个极难缠的同学,她居然主动打招呼。那同学一开始有些惊诧,后来便与朋友聊得火热了。后来她告诉我,其实那位同学看上去挺烦的,心眼却是极好的。

  我恍然大悟。原来只要主动与人交流,就会发现他人的优点。然后因为这优点,他人在自己眼中便也不那么讨厌了。仅仅只是放大了优点而已,却发现a热心,b是刀子嘴豆腐心,c重情义……

  其实生活又未尝不是如此呢?

  信步公园,会看到儿时捉蟋蟀的青草地上匍匐着几个小男孩;漫游小巷,会看到卖烧饼的夫妇在说着悄悄话,额前一滴晶莹的汗珠;行走大街,有小孩将手中的气球放飞,母亲在一旁嗔怪着安慰;楼台凝望,远处湖天相接的地方被雾气掩盖,只留下一只青色的鸟渐渐远去;闲散湖边,柳树下绿荫掩映的地方,一袭白衣的女子驻足于石凳旁,眉宇间有欢喜漾开……看到这些,嘴角不禁浮起一丝微笑。原来,只要用心去注视生活,美好的地方竟是如此之多啊!

  即使大人们长告诫我们这个社会坏人很多,我仍旧固执的相信世界的美好。一味地想着社会的阴暗面,只是徒增烦恼罢了。用心地注视生活中的优点,反而会获得更多。亲情,友谊,善良,诚实……这些事无时无刻不发生在我们身边,但只要将这些优点放大一点,心中就会少一点芥蒂,少一点隔阂,你就会发现生活的真谛。

  冲一杯热牛奶,用匙子轻轻搅动。握着乳白色的还冒着热气的马克杯,心中竟温暖了许多。

凝视4

  总有一些人值得我们尊敬,总有一些事值得我们学习,总有一些崇高值得我们凝视。

  凝视崇高,崇高是什么呢?在人生的旅途又该怎样去追寻呢?

  当看到她在炮火纷飞的战地忙碌的身影时,我才明白崇高是一种奉献社会的精神。

  作为一名战地新闻记者,玛丽·科尔文深知生命随时都有可能结束在炮火中,但她从来没有畏惧过,她说:“我注重的是战争中的人性。”在战火燃烧的时候,她揭露真相而不是掩盖事实;在危险到来时,她挺身而出而不是躲避现实。在她工作的30年里,她不惜亲临战线,以身犯险,只为将战争真相报道给全世界,最后以身殉职,为事业而献身。

  这种崇高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凝视,更值得我们学习。学会奉献社会,社会才会更美好。

  当我看到她用鼻尖在电脑上打字时,才明白崇高是一种坚强和执著的信念。

  赵晨飞,被人们称为“用鼻尖打字的天使女孩”,因患重度脑瘫而一生与轮椅为伴。她的双手不听使唤,她却用脸颊、鼻尖和下颌代替双手,自学电脑,并用鼻尖打字,在网上发表诗歌与日记。在她成长的历程中,她经历了多少酸甜苦辣,付出多少心血与艰辛。面对人生的苦难,她没有放弃希望,而是惜时勤学,快乐生活,用鼻尖奏响悠扬的生命之歌。

  这种崇高的执著与坚强值得我们凝视,让我们学会在人生苦难中不放弃希望,用执著的信念去引领我们从黑暗走向光明。

  当我们看到儿女对父母的关怀照顾时,才明白崇高是一种感恩的可贵品质。

  从“乌鸦反哺”“羔羊跪乳”这些动物身上感受到的感恩,到社会生活中的孟佩杰对养母的不离不弃,“马路孝子”帮母亲扫大街所呈现的感恩,时时告诫我们“感恩”是亘古不变的情怀,应常怀感恩之心。

  感恩这崇高的品质值得我们凝视。孝是人间不变的真情,懂得感恩的人最值得尊敬。我们应从身边小事做起,一声问候、一杯热茶、一个电话……这些简单的小事就能为孝心添砖加瓦。

  奉献、执著、感恩……这些品质是崇高的,我们凝视崇高,并学习这些崇高的品质,让这些崇高的品质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熠熠闪光。

凝视5

  很久以前,在陆地和海洋的交界处,有一对争强好胜的好朋友:小海和水滴。小海能造浪,海浪强大;水滴,世上仿佛没有比它力量更小、势力更弱的了。

  它们一直在比拼,从古至今,不曾停止。它们比过的无数场,最终都是以小海的胜利告终。

  一天,水滴在想比赛内容:“谁先打湿沙地上那块布?不行,小海随便飞个沫肯定就弄湿了。谁先把海上的那块泡沫弄烂?不行,小海一个浪过去它就裂成两半了。谁先把海上的塑料袋携回陆地上?不用想也知道没戏……咦,这块石头好像不错,看起来十分坚硬,估计小海不能一下子把它摧毁。”

  心动不如行动,水滴把计划告诉了小海。小海自大的说:“我看那石头就那样,我打几个浪就把它打烂了。”小海经过长期和水滴的比试,已经在潜意识里认为自己无所不能。

  水滴从空中跳下,狠狠地砸在那颗石头上,“咚”的一声,水滴以为自己砸出了一个坑,实则没有发生任何事,仅仅是石头上有些水渍。水滴又尝试了一整天,发现没有任何变化,便沮丧起来,它决定尝试最后一次然后放弃。

  随着一声“啪”响,水滴放弃了。正准备向小海找理由换一个比试项目时,它惊奇地发现自己一直砸的地方有一个微小的坑,小到不容易发现。这使它欣喜万分,以前从未赢过小海的经历,让它下了决心,一定要赢。

  于是,水滴就日复一日,不分昼夜地延续着它的倔强。

  一天,一月,一年,十年,百年……在这长久的努力中,时间一直在凝视着那块石头:见证着石头从肉眼几乎不能发现的小点到深达五厘米的深坑,十厘米、二十厘米、一米直至贯穿。水滴也被凝视着,从一心期待到回头丧气,一脸疲惫再到满脸期待,如此往复。

  当水滴贯穿石头后,它的内心充满了喜悦,把小海找来。小海说:“这不轻轻松松吗?看我两下子搞定。”小海发起了它引以为傲的海浪,但于事无补;小海生气地全力挥动,但依然无功于事。小海仅坚持一天,最终放弃了。

  水滴获得了它一生的第一次成功,之后也获得了很多成功,在它想放弃时,它就会回来凝视这块石头。

凝视6

  一个普通的周五,我提着沉重的书包,或许是书包的缘故,使我的脚步更加缓慢。出了教学楼的一个小门,一阵凉风向我吹来,我闻到凉风的惬意,也浇灭我心中的不安与热火。

  我向黯淡的天空望凝视,一弯新月显得格外明亮与幽静。它若隐若现,就好像大半部分面积被黑暗笼罩,却仍有一丝希望与明亮。但又让我惶恐,就好像我已经预料到——它的另一部分也将被黑暗笼罩。

  我顺着路来到地下的劳技教室。有一片区域是属于我们组的,我朝着那个方向走去。看着未完成的半成品,心里有些不知所措,也不知从何下手。画画并不是我的长处,对于我画的画,不忍直视。我冷冷地看着画板,没有作为。仿佛是时间已经够长,我开始渐渐恢复意识,总感觉一股正能量从心底涌出。我果断放弃画画,开始另一项工作。合理的分配工作也使我们的进度变得快了不少。我恍惚意识“你看,心情好了,智慧也就来了”,大概在我不顺的时候,还是要快乐的,毕竟——总要有个结束。

  一般到点准时饿,伙伴与我一起来到食堂。这时也没有那么多人了。我们这几个人占四张桌子,我一直安静地吃饭,可能是太饿了,且也不知道要说什么。

  出了食堂,我放慢脚步远离伙伴。我驻足,朝着学校大门的中心再次凝视。月亮剩下的一点亮也不见了,只剩下漫天的暗色。黑暗还是笼罩了它。我就顺着小路走回教室,途中向左望去,月亮不见,但教学楼的教室还是亮着。

  遗憾的心情伴我来到劳技教室,但直到我看到她。我穿过空气,穿过门框,穿过桌子,穿过伙伴,也要来拥抱她。我们紧紧相拥,感觉两颗心的相拥,安慰了我。她坐着看我,我在完成任务;她站着看我,我在完成任务;她离开的时候,我已完成任务离开。我们一起走过教学楼,我透过教学楼一层的玻璃,看到我们班的同学。原来不止我一个人在等候夜幕的降临。她和他们,都在努力,也在陪伴我。

  我们朝校园门口走去,凝视天空。我突然明白月亮消失不见的原因——原来它跑到我的心中了。

  生活的一角大概也不只有月亮。

凝视7

  面前是一杯水和三片柠檬。

  窗外是晚春中的蔷薇。

  拿起柠檬片放到水里面,看它们慢慢沉到杯底,吐出一颗颗晶莹的水泡。缓缓上升到水面,啪的一声破碎。

  有一片柠檬不屈地浮了起来。

  它嫩黄的身躯不停摇摆着,努力想爬出玻璃杯。但没有用,水的浮力只能载着它漂浮到这个程度。充满果汁的细胞紧紧挤在一起,显出恐慌的样子。

  柠檬片停止了所有的动作。

  细胞们议论着到底是继续奋斗,还是就此沉沦?一些要奋发的细胞为了生存的空气又努力了起来,一些细胞放弃了,纷纷破裂。

  这唯一一片具有奋斗意识的柠檬片又一次摇晃了起来。

  破裂的细胞什么都没有留下,只有那小得几乎不存在的柠檬汁证明它曾经来过。那些努力争上游的细胞为了生存还在不停地挣扎着。

  柠檬水泡好要十二个小时。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

  那些努力过奋斗过的细胞们,有些坚持不住的纷纷破裂,化为柠檬汁,有些则顶着缺氧的难受,拼命挣扎,为争夺一口氧气。

  而那两片柠檬呢?

  早已化为柠檬汁嫩黄的身躯已失去了原有的活力,蔫蔫在杯底仄歪着。

  十一小时五十九分五十九秒。

  十二小时。

  一杯清澈的水变成了淡淡的黄色,那片柠檬终于沉了下去,但绝不留遗憾。

  已经是深夜了。

  夜晚,蔷薇花开得越来越艳丽,像是到了生命最巅峰也是最后的时刻,不顾一切地开放,怕是秋意太深,这花海终将谢去。

  面前是一杯水。三片柠檬已走过了它们最巅峰也是最后的时刻,但仅仅是那片奋斗努力过的柠檬。

  我无法将那片柠檬的果汁分离出来,就像无法在众多的情感里找到属于努力的那颗水珠。想必,一定是极其动人的吧。

  蔷薇花架在夏季离开之后,只剩下满树墨绿色的枝条,还有一点点干枯的花蕊在风中摇动,像是留恋盛夏自己努力绽放的香气,只留下绿叶在凭吊逝去的花红。

  柠檬水很酸。

  只要努力了,奋斗了,纵使身灭,也已无憾。

凝视8

  我家阳台的昙花在我家待好几年了,而我见它开花时的次数却少之又少。

  昙花,是花中可称之为“天仙”的花。她雪白的身躯一层层包裹着花蕊,绿叶轻托起她轻盈的身体,像金庸笔下的小龙女那般不食烟火。多少人想一看她的容颜,又有多少人有耐心等待看她的容颜。

  我家那一坛昙花,不开花时,就是一盆高大的绿色盆栽,平淡无奇,叫人没有想看的欲望。但当那朵洁白的花苞出现时,它就将在场所有的花都比了下去。她还未开放,就有人日思夜想她的芳颜。我看着那朵轻柔却又抗得住大风的小花苞一点一点长大,她长成花骨朵儿时,我已经等不及了。但我第二天起身去前看时,没看见盛开的花儿,而是看见已经凋谢了的昙花。它把自己最美丽的那一刻留给了自己。

  其他的花都对此感到不理解,是啊,她们争先恐后的开放,开得娇艳,努力把自己最美丽的那一刻展现给世人看,努力维持着盛放的模样,好生狼狈。其实,花花绿绿开得杂乱无章的花丛并不能吸引人们驻足观看,反叫人乱了心,迷了眼。她们震惊于昙花对世人的不屑和对凋零的坦然。她们做不到辛辛苦苦扎根吸取水分每天努力生长等到开花后却无人知晓,她们不仅对昙花感到不解,甚至还觉得她愚蠢。

  昙花只在深更半夜开,在静谧漆黑的夜晚里,她那一抹白高高地挂在枝头上,比明月还要皎洁。昙花一现,随而凋零。花瓣残败,只有暗香如故。它曾经悄悄的来,步伐轻盈,留下芳香;它又静静的走了,一如来时那样优雅,只留下一抹剪影。生命,理应如此;美丽,理应如此。生命虽然短暂,却有些瞬间会成为永恒。真正能让人心动的美丽,未必需要天长地久。比如深夜里的一杯热茶,忧伤时的一句安慰,坎坷中的一个搀扶,逆境中的一句鼓励……

  有多少人慕名而来,又因没有耐心匆匆离去。昙花当然不傻,她要将自己最宝贵、最美丽、最动人心魄的时刻给值得的人看罢了。如果有真心人去等待它,那自然是极好;倘若没有,那孤芳自赏也是极好的。

  不要说昙花清高,孤傲,它只是将自己最美丽的一瞬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之中。

凝视9

  如果说古代的女孩的一生都要被围在一个庭院里,望着始终如一的蓝天白云,东升的太阳和四季辗转的飞鸟。无论享受着什么样的荣华富贵,也仍旧解脱不了被禁锢的灵魂,那么现在的孩子呢?我们在一个陌生的城市中来来往往的陌生人互不理睬,甚至边眼神和微笑都不舍得给予,就算是跟父母在一起,每天也不过是晚饭的一小段时间罢了。至少,我们的身体看似是自由的,不是吗?

  一年,一个月,一周,一天,一节课。

  一扇窗,一扇门,一杯水,一角生活。

  我们大多时间在学习,对着一扇窗,背后是一扇门,一杯水,掺着整个冬天都不变的中药,陪着,一天。

  抬头看向窗外,高大的梧桐树竞没有一片叶子,连一片枯黄的都没有。只留下干枯无力的枯树枝,被冷风推着,被迫弯下了腰。远处的电线上站着几只小鸟,它们竞不是粽棕色,而是灰色的,立在那里,一动不动,摇摇欲坠。后面的天是灰色的,本该刺眼的阳光被烟雾遮盖了一层又一层,办留下一个淡淡的光晕,在天边的天空中无尽凄凉。突然好象又很羡慕那些只拥有四角天空的孩子们,至少那里的天是蓝的,太阳是暖的,小鸟是快乐的。一角生活,想,想象。

  上课了,老师讲着,思绪却飘远了,窗外还是灰蒙蒙的,红色的砖瓦,不再反射着太阳的光耀,而是被覆盖。本就气氛紧张严肃的学校此时此刻更像是一个巨大的牢笼,隐不可见,但却不透光,不透气,压得人喘不过气,昏昏沉沉,一天,一角生活,压抑,狂。

  凝视着这一角生活,我们在这个城市中无比渺小,天天忙忙碌碌,拼死拼活,为的不过是一个目标。但是谁又快乐呢?是有钱人快乐,有权人快乐,普通人快乐,孩子快乐,还是灰色的麻雀快乐呢?谁会说呢?对谁说呢?反正,我不快乐。

凝视10

  午后,静静地沐浴在温和的阳光下。凝视生活,细数着那些阳光灿烂的日子,脑海里浮现出奶奶温柔宠溺的微笑,充斥在心湖的是说不出的温暖。

  缕缕阳光透过密织的纱窗渗进来,宛如贪玩的孩童,睡在浅色的地板上,不一会儿静谧的房间就只剩下它浅浅的呼吸声。无意间瞥见阳台上那个略显沧桑的身影,是奶奶。她的腰间系着一条蓝色的粗布围裙,她坐在阳台的柜子旁,柜子上放着一大碗肉馅和两袋馄饨皮。奶奶又在为我包馄饨了。

  奶奶用勺子挑起满满一勺肉馅,倒在馄饨皮上,用勺背慢慢地将肉馅抹匀。奶奶用她那粗糙的.大手小心翼翼地将馄饨捏好,微微整理下,便将它轻轻放入一旁的大盘子里。奶奶不厌其烦地重复着刚才的动作,盘子快要装满了,那些馄饨就像奶奶精心呵护的孩子,整齐地排着队,可爱极了。

  奶奶没有上过学,不识几个字,便一心为我做各式各样的美味:糖醋排骨、酱烧茄子……想让我长得高高的、胖胖的。我从小就挑食,特别是肉,无论如何都不愿意吃。于是奶奶就想到了包馄饨。两撮香菜,加上几滴芝麻油,光是看就食欲大增。奶奶包的馄饨皮薄馅多,每一个都是鱼丸一般大,目的就是为了让我多吃肉。

  “怎么了?还没睡?是不是我在这儿影响你了?”奶奶注意到了我,说着便准备收拾离开。“哦,没事。今天不太困,你忙吧。”我慌忙拉过身旁的毯子盖在身上,半眯着眼,悄悄地继续观察。奶奶依旧在包馄饨,对折、沾水、扣紧,依旧是那么娴熟。只不过动作更加轻微,时不时抬头看一看我。

  阳光下,奶奶洁白的头发闪着亮亮的光泽,略胖的脸上沟壑纵横。她那粗糙的手指被柔柔的阳光紧紧包围着,也泛着亮亮的光泽。这才想起,她已年过六旬;这才明白,她那机械的动作里,慢慢的是爱。一股暖流淌过心尖,顿时溢满心房。

  温暖的阳光下,空气中,氤氲着的是奶奶对我浓浓的爱。

凝视11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喧闹的城市里,有一栋灰色的家居楼。新年将近,一盆昙花被放在了某个阳台上,昙花被主人放在了角落,牡丹和玫瑰是阳台的主角,没有人关注它……

  昙花刚从花市被买来时,只是一个长着花骨朵,周身都是浅绿色的绿植,细叶簇拥着的两个花苞显得格外娇弱。另外两盆花—牡丹和玫瑰,买回来时都已经开一半了,现在更是开得十分“精致”。昙花有些委屈,为什么她们都开花了,我却没有一点要绽放的感觉?难道是我还不够努力吗?于是它每天努力吸收养分,在牡丹与玫瑰向人们展现她们魅力时,它依旧展开叶子努力进行光合作用。可天不如人愿,一周一周地过去了,它还是没有开出一朵花,它有些懊恼,甚至想放弃……

  牡丹看昙花迟迟不开花,在玫瑰面前对它嘲讽道:“哈,我们旁边这个它真的是一朵花吗?这么久了,都没有开花,我想它是开不出来吧,那两个白的苞,不会是假的吧!”牡丹摇曳着它的大红蓬蓬裙,趾高气昂地俯视昙花说:“你个没有用的废物,连花都开不出,还好意思叫自己昙花?就算你能开出来又怎样,还不是照样被我与玫瑰比下去。”

  面对牡丹的嘲笑,昙花没有放弃,它知道,也比所有人都明白:只要不懈努力,它能开花,因为它是花。

  在皎洁的月光下,它沐浴着月光,昙花微微颤动,像一个夜间小精灵翩翩起舞,它知道它要开花了。花苞缓缓翘起,淡黄色的外衣慢慢打开。牡丹与玫瑰忘记了呼吸,风儿忘记了吹拂,蝉儿忘记了鸣叫,它们都停止了动作,等待目睹昙花的真容。它在期盼、等待,不屑的眼神中绽放……它盛开白色美丽的花,历经3个小时的美丽舒展,娇媚动人,后来,卷成灯笼朵朵……

  无人不感叹于昙花之美。自此,没有一个人嘲笑它了,转瞬即逝的美貌足以让人留连忘返。昙花在众人的凝视下,完成了它的使命,完成了属于一株昙花的使命。

凝视12

  风,拂过我的面,撩起我的发丝,也撩起了那一段回忆。

  小学上作文课时,老师又送了一个惊喜,让我们去观察银杏树!我们迫不及待地跑到操场,站在树旁,仰视树叶。可那时风还没来,银杏叶还没跳舞,我们先观察起树干。听老师说,这棵银杏树的年龄比我们大很多。也难怪,皱纹密密麻麻地分布在它身上。

  风来了,来得很及时,正是我们笑声飘荡在空中时。风牵着银杏叶,挽着阳光,一圈一圈地飘下。可它不止带来银杏叶,还带来了更多的欢声笑语。我们举起手想接住银杏叶,一抬头,黄色的蝴蝶互相推攘,像一个精灵落入我们的手中。阳光使劲儿地想挤入我们的眼帘,可蝴蝶的热情早已溢出,阳光只露了点儿脸。

  “沙沙”声络绎不绝,一次又一次从耳边滑过。大家的头被“银杏雨”滴到,个个向他人炫耀。都说一件事的结束,标志着另一件事的开始。对的,大家各自拿着一片银杏叶,来到校干道旁的流水边,准备比赛。

  Readygo!银杏叶似被流水的热情感染了,一个劲地往前冲。叶随着流水跌宕起伏,水也流到了叶的表面,亮晶晶的。在大家的加油声中,所有“小船”都奋力拼搏,流向鱼池里。大家跟着各自的“小船”,生怕被卡住了。可总有一两个“小船”因太累而停住了。就算流水再怎么推它,它也不肯动了。“小船”的主人可着急了,拨动着落叶,过了一会儿还是被卡住了。一旁的银杏树站着,微微将树枝低下,凑过来看热闹。比起叶落前,现在的它不再那么华丽了,却还是挡得住天空一角。

  比赛完了,看着一地的落叶,不禁将它踩得“沙沙”响。捡起一片落叶,仔细观察,没了水分,它变得干枯,各种各样的黄色分布在叶面。每一片叶子,都曾记录过我们的笑声,记录过我们之间点点滴滴温暖的事。可每一片叶子掉落,并不代表那些笑声、温暖的事不复存在,而是代表更多的笑声、温暖的事将会发芽。凝视着银杏树,嘴角自然扬起。风,又开始带来许多欢乐。

  现在,抬头,凝视着你,你这棵让我们欢笑,让我们拥有更完美的童年的银杏树,请继续保持,让以后的每个孩子都不曾错过如你一样金黄的童年。

凝视13

  您的白发,您的眼神,您的笑容,都已深深地在我心中打下了烙印。

  小时候,我和奶奶一起住在乡下。时光总是那样美好。每到初夏,奶奶总会带我到田边、池塘边、山间去玩耍。她也总会在池塘边折几根五月芒来,编一匹小马,这小马栩栩如生,就好像真能跑起来一样,奶奶没读过书,把五月芒叫成巴茅草。有一次,我问奶奶:为什么要编马儿呀?奶奶注视着我:因为我的大孙女属马啊!我笑了,奶奶也笑了。

  相信的白天好像要长一些,放晚学后,还可以玩很长时间。我跑到奶奶常带我去过的田野里,池塘边,山头上到处的玩耍。我蹲在池塘边,看着鱼儿虾米到处的游动,五月芒也在微风中轻轻摇摆,天渐渐暗了,鱼虾也都看不见了,风不知什么时候也停了,只有那一大片五月芒矗立在塘边,凝视着我。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不久,我要上初中了,爸爸妈妈把我带到县城里上学,临走时,奶奶在门口凝视着我,我的眼眶也已红润了,但却连一声招呼都没有打就走了。

  一次归省,我问奶奶为什么不跟我一起去城里,奶奶只是望着我,笑笑,却不说话。还是爸爸说:你奶奶年纪大了,不想折腾了,她已经在乡下呆习惯了。我反复咀嚼着爸爸的话,并反复回忆着奶奶的眼神。

  住在小区,夜晚的高楼中,我常常在梦中见到一大片一大片的巴茅草。奶奶在巴茅草林中编着马儿,奶奶凝视着手中的马儿,那是关爱的眼神,那是期盼的眼神,那是似水的眼神,我向着奶奶走去,梦,却醒了!

  终于,我又可以回家看奶奶了,奶奶特意杀了一只鸡。吃饭时,奶奶问我:大孙女觉得城里好,还是乡下好?我不假思索地答道:乡下好!奶奶又问:想不想奶奶啊?我不太好意思地答道:想。这一顿饭吃了很长时间,奶奶却只吃了几口,她一直在跟我唠叨,生怕我又要很久才回去一次。临走前,奶奶拿了几个她编的马儿给我,。奶奶凝视着我,她笑了,我也笑了。

  现在,我时常在梦中梦见一大片五月芒,五月芒里还有奶奶,还有我

凝视14

  每天两点一线,在学校与家之间奔跑,步履匆匆。路边拐角处的那只挂在树上的小小石榴却让我驻足。

  这是一处落寞的拐角,常年受到冷落,土地贫瘠,荒草丛生。旁边是建筑工地,飞扬的泥沙把草木都盖得灰蒙蒙的。而那棵小小的瘦弱的石榴树就在这里生根发芽。它身形崎岖,枝干猥琐,远看似一个行将就木的小老头,卑微到尘埃里。

  这片几乎没有绿色的枝叶中,一只小小的石榴被慢慢孕育出来,它不同于我们往常看到的石榴那样硕大饱满,相反,它小得可怜,若不是定睛去看,绝对发现不了这个小生命。它总体呈青绿色,上面遍布着许多丑陋的焦黄色的斑点,或许常年缺水,果实凹凸不平,蜷缩在这片黄中带绿的枝叶里。天气转凉,偶有寒风袭来,石榴树的枝干冷得发抖,它也跟着轻轻打颤。

  在我看来,这是个毫不起眼甚至有些丑陋的果实,可就是这个微渺的生命,浸透了石榴树所有的精华。小树拼命地生根,吸取营养,把汲到的为数不多的养分逼进果实里。能少长些叶子,就少长些,能少挥发些水分,就少挥发些,省下的养分就给这个被寄寓了众多希望的小生命。它在满是辛酸的养分中成长,所以它没有华贵的外衣,没有壮硕的体魄,但当我轻轻抚摸它时,它坚硬顽强的心着实让我震撼,让我心生敬仰。

  这,便是生活吧。

  生活中没有一帆风顺,总有些风风雨雨让人劳神费心、身心疲倦,就如小树经历的寒冰艳阳、雨露风霜,生活也不可能给予每一个人丰富的资源、美好的开端,就好像小树生长的那片贫瘠的土地。可是,生活也同样不会让人陷入绝境,总会有关爱把苦涩的日子滋润,总会有那么一天,在有爱相伴的日子里,苦难熬成了花朵。风雨中,酿出果实来,即便满是酸涩,苦尽甘来,再品时,便又溢出丝丝甜意。

  停住路边,我凝视着这小小的生命,思绪万千。

  在细微处,这是一只不足为奇的石榴,在广大里,它却蕴含着一种别样的生活。

凝视15

  恍然间,一片深浅有致的幽紫色映入眼帘。

  它开得这样盛、这样密,仿佛这世间都是它的舞台,它举着喇叭放声高歌,向全世界宣布“我就是最美的牵牛花!”它紫得很嫩,嫩得可以掐出汁儿来,从上到下,由深至浅,美得很梦幻。喇叭状的花瓣包裹着几絮娇嫩的花蕊,花丝根根分明,白中透黄,是那么干净。花药暗暗的黄,如欲滴的蜂蜜般醇厚,不太壮实的花托,支撑着花朵精彩绽放。就是这样一片极美的牵牛花,不亚于任何名花,就这样纯粹地开着,可谁又曾想到它不堪回首的过往。

  也许,这就是机遇吧。

  一年前的初夏,我也曾见过它的颓废。考试失利的我埋着头,一声不响地踱着步,内心已然如乱麻相绕,慌乱不堪。微微抬头间,眼帘中突然出现了一片牵牛花,却不是我希望的那样生意盎然——它与我一样,是颓废的。花根有气无力地托着蔫儿了的花骨朵。我见此万分不悦,怒瞪了它一眼后,头也不回地走开了。

  又过了些许时日,再一次的考试成绩略有了些起色。我似乎又瞧见了希望,在那个墙角再次邂逅了那片牵牛花,有些牵牛花还未开放,但冥冥之中一份生机萦绕在心头。它已不再沮丧,我恍惚间看到它蓬勃待放的样子,那片片花瓣,万分期待冲出束缚,绽开那个独属于它的笑脸。不管牡丹玫瑰开得怎样盛,它只为自己蓄最足的力,开最美的花。眼前的花骨朵儿又振作了起来,盛满生命的酒酿,花托是那么的苍翠有力。我不再厌恶它,付诸一丝笑意,给即将绽放的最美的花。

  一片无人问津的牵牛花,如野花般的牵牛花,那又如何?

  自古文人也爱,也颂野花,唐有韦庄的“野花芳草,寂寞关山道”;宋有“野花吐芳不择地,幽草吹馥宁只春”。你瞧,纵使牵牛花出身卑微,无人赏识,亦可留芳道旁,绽放自我,不与百花相攀,独散一世芬芳。

  它无意争奇斗艳,只愿自我精彩。牵牛花是如此,人亦是如此。不必刻意相争,一生但求无愧于心,实现自我价值,便是最精彩的人生。

  回过神来,继续低头凝视,又是一片深深浅浅的紫,一片最美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