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糕的作文

时间:2022-07-12 08:40:48 作文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松糕的作文(精选32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松糕的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松糕的作文(精选32篇)

  松糕的作文 篇1

  刚会走路的小孩子,出门上学的大孩子,双鬓斑白的老孩子,提起松糕,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出一种软糯香甜的感觉呢?

  刚出炉的松糕身披一件棕色的大衣,挺着一个六棱形的.大肚子,点缀着几颗圆滚滚的红枣以及零星一点桂花。整个糕点被笼罩在一片白色烟雾中,浓雾里又透露着一股微微的香甜味,别有一番风采。看着看着,令人想摸一摸,触碰上去,软软的,糯糯的,还有一点黏劲。看了想摸,摸了又想尝一尝,把手指放入嘴中,吮了吮,一股香糯的感觉充斥着口腔,还带有一丝丝甜味,光是这一点点就令人沉醉,何况是一大块呢?

  我赶忙趁热拿了一块塞进嘴中,用牙齿咀嚼着,软软糯糯的感觉顿时塞斥了整个肺腑,回味无穷,像水果一样带有一点甘甜,又如麦芽糖一样粘牙,又好似还有一点年糕的嚼劲,这种味道浸润着整个胸腔,流淌着全身。

  奔进厨房,只见妈妈熟练地拿起一碗粳米,完全浸润在水里。良久之后,妈妈将粳米捞出,不断地揉搓它,细小的粳米竟在妈妈的揉搓下变成了一块小面团,就如一个大胖小子。她一手搓着面团,一手拿过白糖洒在上面。原来,松糕的那丝甘甜是白糖的功效,我趁着妈妈不注意,偷偷撒了一把白糖在上面。妈妈又抄过一瓶浊酒,倒于面团中,搓了好一段时间便开始发酵,我轻轻碰了一下,软极了!发酵完后,妈妈将面团放在容器中,放了几颗红枣和一点点桂花,20分钟后,又一个松糕出炉了,香气弥漫着整个房间,我的口水也忍不住滴了下来。

  妈妈告诉我,大年二十五炊松糕是很悠久的风俗,“糕”同“高”,寓意来年节节高升,而方方正正的形状也告诉我们做人要正直!原来松糕历史源远流长,寓意深刻,源远流长至今,我继续吃着松糕,品味着松糕的味道,这味道背后蕴含着过年的喜庆已经悠久的历史底蕴!

  松糕的作文 篇2

  说起温州小吃矮人松糕,那可是远近闻名啊。你知道为什么叫“矮人松糕”吗?这和它的发明者身高有关系哦。那是20世纪四十年代初,有个温州人叫谷进芳,他在鹿城区五马街口摆摊子制作松糕,他做的松糕用材料很考究、制作过程也精细。因为谷师傅个头矮小,人们就亲昵地称他做的松糕为“矮人松糕”。矮人松糕用的是纯糯米,等糯米用水磨碾成细粉,再挑选猪臀尖的肥肉丁做佐料、拌以桂花和白糖,放在蒸笼里证熟了,再用刀切成一块一块。

  现做现卖的矮人松糕,个头不是很大,但分量十足,深受大家的喜爱。谷师傅的这一手绝技在民间传承下来,为了纪念他,大家就把这猪油糯米白糖糕,称为“矮人松糕”。 奶奶是个“矮人松糕迷”,尤其是冬天的时候,她每天都是要吃上一小块松糕的。可惜她自己不会做,每天清晨要走一段路到市场去买回来。松糕买回来的时候并不起眼,白白嫩嫩的的外表,和普通的松糕没什么两样。奶奶在锅里填上水,放上竹子编织的小匾,松糕上面洒着桂花和白糖。我问过奶奶:“为什么不用铝匾啊?用竹匾不好洗,而且也容易坏。”奶奶说:“虽然用铝匾很方便,可是蒸熟了以后,味道就差远了。”嘿,奶奶真不愧是“矮人松糕迷”,对松糕的吃法都有研究呢?松糕新鲜出炉的时候,最吸引人的莫过于香味了,一股清凉的.白糖香气,夹杂着淡淡的桂花香,让人闻一闻就要陶醉的。奶奶用小刀切成一小块一小块放在盘子里大家分享。我总是心急得等不及拿筷子,用手抓了一块就咬,松软软的,甜蜜蜜的,酥软中带着甜味的感觉一直从嘴里往肚子里弥漫,最后扩散到全身的,让我感觉到仿佛是飞上了云端。松糕是要趁热吃的,如果等凉了,味道就差了点。

  我虽然很享受那种美味,却不敢多吃。因为有一次,我贪嘴吃得多了,撑着肚子坐也不是躺也不是,感觉十分别扭。说了这么多,大家一定口馋了吧,如果你来温州,千万不要错过尝一尝“矮人松糕”哦。

  松糕的作文 篇3

  记得三年级的时候,妈妈要带我去外婆家,在路上妈妈说要买个好吃的东西送外婆。到了一条巷口,妈妈带着我和弟弟、妹妹下车,向一位阿婆买了一盒方形的礼盒,我吃了一口,舌间传来淡淡的奶香甜味和软嫩的.Q感,我急忙问妈妈这是什么?妈妈说这叫“松糕”,从此我爱上了白嫩的雪花糕!

  妈妈知道我们喜欢吃松糕,于是上网查了一些关于松糕的制作方法。妈妈买了一些制作的材料,试着要做做看,一家人都兴奋地围在餐桌旁,看着妈妈做松糕的处女秀。当松糕从冰箱端出来后,我们争先恐后地大吃起来,虽然因为妈妈的比例没有拿捏好而失败了,但是我们仍然很有义气地全部吃完。妈妈看大家这么捧场,就再接再砺四处探询制作松糕的秘诀。

  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和失败,爸爸和我们仍旧对妈妈充满信心,只要是妈妈做出来的松糕,一定全部吃光。终于“皇天不负苦心人”,妈妈做出了又白又嫩的松糕,不但外观漂亮,吃起来绵绵密密的,比阿婆卖的还要好吃!

  现在松糕已经成了妈妈的拿手点心,不论是邻居或亲戚,常常指名要妈妈做这道甜点。每次吃 到松糕的时候,我就想起妈妈的辛苦没有白费,妈妈的用心和不怕失败的毅力,让我对松糕糕有着一份特别浓厚的感情。

  松糕的作文 篇4

  我的家乡在温州,温州十分美丽,者的一种食物我十分喜欢吃——矮人松糕。哎?矮人?这名字可笑吧,据说是在1943年抗战后期。那时有个温州人叫谷进芳,他在城区五马街口设摊制作松糕,边炊边卖。因其用料考究、制作精细,很是出名。因为谷进芳个头矮小,就称他做的松糕为“矮人松糕”。

  此糕均选用纯糯米,过水磨成细粉(越细越好),拌以腌渍了几天的猪臀肥肉丁,并配以上等桂花和白糖拌匀,炊熟成板,切成方块出售。松糕既松又软,甜中有咸,清香可口,不粘牙,很是爽口。

  现做现卖的矮人松糕,吃起来松软绵糯,点缀于上面的桂花更是让它清香无比。这松糕趁热吃时甜蜜糯软,待稍凉时再吃更有韧劲,而且越发的香。除了这种用白糯米制成的矮人松糕之外,还有一种用血糯米制成的`松糕,也非常香甜。

  来到温州的朋友们,一定要来尝尝矮人松糕,必定让你们回味无穷!

  松糕的作文 篇5

  每天早上吃早饭的时候,我可能会去买一两个松糕吃,但是买来的松糕比起奶奶做的,味道那就差远了。

  要知道以前,我对松糕没有什么好感,认为松糕粘粘的,很难吃,一见奶奶要做松糕,就溜没影儿了。

  记得一次,我考试考差了,心情很糟糕,回到家,正好看见奶奶在做松糕:一大团面粉,看似很笨重,却被奶奶的手转得像表演杂技似的,刚刚在这儿,一眨眼又跑到那儿去了,不一会儿,几个松糕成型了。这时候再弄来一点儿豆沙放在里面,然后放在锅蒸会儿,几个香喷喷的松糕就出炉了。

  我心情不好,一时慌乱,竟吃了一个松糕。我刚吃一口,突然想起松糕都很粘,就停下不吃了。可谁知印象中的粘不但没有来,细细咀嚼还有一丝豆沙的甜味。吃了一个,忍不住还要一个,从此,我便喜欢上了吃奶奶做的松糕。

  就这样,我每天至少吃松糕吃三个,早、中、晚各享受一份,直至有一天,奶奶要去东北,我就不能再吃她的松糕了,偶尔去买一些回来,没奶奶的.好吃。妈妈做的,还是没有奶奶做起来的味道,我只能天天盼奶奶快点回来。

  唉,想念奶奶熟练的手法,想念奶奶的松糕,想念和奶奶在一起的时光。

  松糕的作文 篇6

  近些年,每临春节,总要蒸几笼松糕。

  那年五月,父母从温州探亲回来,带回了两个松糕,乐呵呵地招呼我们品尝,聊起蒸松糕的往事,激活了我那尘封的记忆……

  儿时,新年将临,便是母亲最忙的日子。过了小年(腊月廿四),母亲就忙着蒸松糕了。下班后,母亲将加工好的米粉拿回家来,熬糖浆、搓粉块、过筛、上笼……哪次都得忙到下半夜。有时父亲不在家,母亲就让我坐在灶前陪她,给我指派加柴烧火的差。跳动的灶火烘热了我的脸,也温暖了我小小的身子。期盼着能最先尝一口热乎乎、香糯可口的松糕,心里喜滋滋的,精神格外亢奋。我时不时从灶后探出小脑袋儿,看一眼冒着热气的蒸笼,不由地在心里焦急地念叨:“怎么还不熟啊?”——然而,这样的话是绝不能说的。母亲说,蒸松糕时不能乱说话,要不松糕就蒸不熟了。曾经,家里就发生过蒸不成松糕,只好沮丧地改蒸糖年糕的事。是否谁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已经记不得了。但儿时小小的心里,不禁平添了几分神秘,越发觉得蒸松糕不是件容易的事。

  临近春节时,学校发了箱瓯柑。同事说瓯柑皮厚肉少,还有些苦味儿。贬者居多。父亲一打开纸箱就说:“嗯,是瓯柑。”迫不及待地品尝着,连声说:“好吃!好吃!比芦柑好吃!”母亲边吃边点着头:“是瓯柑,但不及家乡的柑甜,苦味儿也不足。”他们这哪里是在品柑,他们品的是家乡的味道,就如他们念叨家乡的松糕那样。于是,萌生起一个念头:何不尝试蒸松糕,以慰藉父母的思乡之情。

  要蒸松糕,首先得备好炊具。蒸松糕的蒸笼是颇有讲究的:蒸屉必须是活动的,便于取出蒸熟的松糕;蒸笼得有脚,将蒸屉高高架起,一来避免翻滚的水浪舔湿笼里的米粉,二来要管住升腾的蒸汽,使之顺从地由笼底穿粉而过。这样的蒸笼,三明是买不着的,即便在温州,据说也不容易找到。二姨说,松糕蒸笼是要订做的。无奈之下,只能因陋就简,土法上阵了:我买回了一个22厘米的圆柱形的调料盆,请五金铺的师傅切割了底,在盆壁上敲出四个眼来,旋上螺钉,架住活动的蒸屉,一个简易的松糕蒸笼就这样成了。

  加工了三斤米粉,可以试着蒸松糕了。刚吃过午饭,母亲就叮嘱我们不准随便说话,而后乐呵呵地张罗着蒸起松糕来。父亲也顾不上休息,不时地走过来瞧瞧。第一笼上锅后,很快,松糕面上就透出了缕缕白色的轻烟。母亲轻舒了一口气,开心地说:“可以了。”果然,不多时,第一块松糕出笼。再蒸第二笼,许久也不见蒸汽从松糕面上腾起,母亲说:“这一笼蒸不熟了。”还真让母亲说着了,夹生的松糕只能再上蒸锅补救。如此这般,蒸出的糕便不再松软了。

  同样的操作,为什么会产生两种不同的结果?如今,我自然不会再相信母亲的那相当玄乎的说法,料定是某个细节上出了问题。于是,我细细地对比着两次操作中的微小差别,思考着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入夜,竟然无法安静读书,疑问一次次固执地闯入脑中。翌日,才一睁眼,答案竟毫无来由地恍然掠过心头:是水!第二笼下锅时,锅内的水虽然还有不少,但已经够不着松糕蒸笼的脚了,沸腾的水扬起的蒸汽,悄悄地从锅边上溜走,像吊脚裤般悬着的松糕蒸笼的脚是拢不住蒸汽的。没有了足量的穿粉而过的`蒸汽,松糕便蒸不熟了——一定是这样,我十二分地肯定自己的推断。

  父母听了我如此这般的一通分析,不置一词,双双结伴出门了。不多时,两老提着十斤米粉回来了。哈哈!卯足了劲想蒸成松糕的不只我一个人啊!

  下午,我们又忙开了,厨房里蒸气腾腾。每一块松糕出笼后,母亲都不忘往蒸锅里加上足量的水,再接着蒸新的一笼。事实印证了我的推断,松糕一块接着一块摆到了餐桌上。此时,在我们眼中,每一笼松糕都如同出浴的娇儿,如此地讨人喜爱。

  第二天,吃过早饭,父母就出门去了,喜滋滋地为老乡,还有他们的朋友分送着松糕。我想,伴随着松糕送出的,定然还有老人那一腔与友人分享的思乡情怀吧。

  如今,蒸松糕已成了我春节前的一道必做题。只是,劳作的间歇总是不由地想起父亲来。

  松糕的作文 篇7

  过年了,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过年方式,而我的家乡——温州也有着独具一格的年味儿——做“松糕”。

  大年三十,妈妈带我来到了热闹的市场,让我感受一下过年的气氛。突然我发现前面围着一堆人,排着长长的队伍。“莫非有什么好吃好玩的?”满怀好奇心的我赶忙往人群中钻,想一探究竟。钻入人群一看,原来大家在“捣松糕”啊!

  只见一位大叔把一些糯米放进了碾子里,然后卖力地磨起来。看着他费力的样子,我不解地问:“叔叔,为什么要用人工磨呢?用机器磨不是更省力吗?”叔叔停下来,抹了一把头上的细汗,看着我认真地回答道:“孩子,机器里磨出来的粉哪能跟人工比!机器里磨的粉虽然更细,但是机器磨出来的粉不如人工磨出来的香,人工磨的粉才更美味,更健康,更有人情味啊!”听着大叔的话,我心想:怪不得还有这么多人排着队等呢!

  我继续往前走,看到一个大妈把刚才磨的粉装在一个模具里,又从坛子里拿出用盐腌制过的猪肉,均匀地铺在上面,然后再盖上一层糯米粉,再铺上一层猪肉,最后再盖上厚厚的一层糯米粉。这些腌过的猪肉夹杂着糯米粉,清香四溢。我问大妈为什么这肉特别香?大妈告诉我,原来这些肉都是精选猪的臀部肉切成丁,放入盐中腌制六天之后才能拿出来,和糯米粉搅拌均匀后,略带咸味的油渍会渗透到糯米中,这样做出的松糕才会甜而不腻。我不禁感叹:要想做出美味的松糕,工艺还真挺复杂的啊!

  通过上面的步骤,松糕已经有了雏形。不过精雕细琢的工艺还在后头呢,只见大妈用一根扁平的竹条在松糕的最上层轻轻一刮,原本凹凸凌乱的糯米粉立刻变得平平整整,好像铺了一层厚厚的白雪,那么松软,那么细腻!大妈又拿出了一些桂花、芝麻,把它们轻轻地撒在上面,白白的松糕上就像绽放着一朵朵梅花,特别漂亮!最后一步了,大妈把装好的松糕一层一层放在了高高的蒸笼中,好像叠罗汉似的,越叠越高,最顶层的'松糕架上冒着白白的蒸气,就像一缕缕轻烟直穿云霄!看着层层松糕和那缕缕上蹿的白气,就像这个松糕给人们带来的寓意:来年步步高!我想:这就是为什么温州人过年每家每户都要捣松糕,吃松糕的原因吧!

  最让人期待的就是松糕出炉了!放进模子里蒸好的松糕拿出来时就有各种形状了:有方形、菱形、圆形、梅花形;也有像小白兔、老虎、狮子等动物形状的,喜欢哪个就吃哪个!看着松松软软的松糕我忍不住也尝了一口:松糕既松又软,甜中有咸,清香可口,不粘牙,很是爽口!我觉得松糕不仅是寓意年年高,也表示吃着松糕,人们的日子便甜甜蜜蜜,生活快快乐乐吧!看着身后长长的队伍,我想:这样的等待也是一种味道,是“松糕”给温州人带来的一种年味儿!

  在回家的路上我叮嘱妈妈,等回杭州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带一份松糕回去。因为这松糕,不仅包含着浓浓的年味,更包含着温州人浓浓的乡情!

  松糕的作文 篇8

  在家乡汀州,客家人逢年过节,你一定会在他们的餐桌上发现一盘热乎乎、黄亮亮,还飘着油香的圆形糕点。那便是长汀的美食灯盏糕。

  灯盏糕,顾名思义,因形似古代圆形灯盏而得名。手艺精湛之人所做的灯盏糕,油香四溢,口感膨松细腻。而手艺欠佳者所做的糕则油腻硬实,吃两个下肚就毫无食欲。那么,为什么两者差别如此之大?原来灯盏糕的制法和炰法中可大有文章呢!

  灯盏糕的原料是大米与黄豆。在以前,每逢制作灯盏糕,人们便会用石磨将大米与黄豆细磨成浆。其中黄豆的多少直接影响了糕的香味与膨大程度。磨好的大米与黄豆和以水,再洒些葱花,一盆白色的灯盏糕原料便完成了!如果你靠近细闻,一股米香杂着豆香就会扑面而来,这是大自然的味道。

  随后,架起一灶火,倒上一锅油,用大火将油烧热。在油开之时,拿出圆勺(一种底部为圆形平面的专门炰灯盏糕的勺)放入油锅中预热,再向圆勺中打一些原料,将圆勺左右轻摇,令原料铺平。这时,快速将其浸入油中,“吱啦吱啦”,油不停翻腾着,叫嚣着。轻抖圆勺,糕受热膨胀,在浮力作用下,“扑哧”一声从锅底冒出来,活像一个鱼吐了一个大泡泡。渐渐地,初成形的糕瘪了下去,可香味却升了上来,钻入鼻孔,使胃打起了鼓。

  待灯盏糕底面透出金黄,便可用筷子给它翻个身,让它两面都炰透。也有只炰一面的,正面只用勺子浇几勺热油。两者口感有别,各取所需。炰好的糕用筷子夹在一个漏勺里沥油。刚出锅的糕外围酥脆,中部软香膨松,咬入口腔,清香油溢,那香味在唇齿间间久久不离去。

  灯盏糕如此美味,早就收割了长汀人的胃,与其文化交融了。我们这儿就有一首童谣:“灯盏糕,膨膨起,没铜钱,喉(方言,馋的意思)得死。”表达出一代人对灯盏糕的喜爱之情。

  灯盏糕还因形似圆,所以是团圆的`象征,在大年三十年夜饭桌上,这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灯盏糕还因为中间膨胀,还是一个人事业发达的象征,早年亲朋好友间互赠礼物,灯盏糕也会出现其中。

  灯盏糕已作为一种汀州饮食文化的代表,刻在长汀人的脑海中。在外的游子,每当看到圆圆的月亮,是否会想起圆圆的灯盏糕,继而心中涌起一片乡愁呢?

  松糕的作文 篇9

  当你听到“灯盏糕”三个字是不是会想,“它是方方甜甜的糕点呢?”其实啊,它是圆圆的,有点咸的。据说在元末明初温州的刘伯温义军攻打温州城时,和城内义军联络暗号为“等斩”糕。温州的俗话“等斩”和“灯盏”是同音,所以这个用油炸出来的糕就叫成了“灯盏糕”。

  现在我来讲讲它的做法吧!先把大米和黄豆磨成粉,加水和成黏稠的浆。倒入大汤勺里,让稠浆粘满汤勺,倒掉多余的。首先抓一些萝卜丝,打个鸡蛋,放一大把肉末,再加一点萝卜丝,用另一把汤勺把这些压紧压平。再一次倒一些稠浆,最后和汤勺一起滑入又大又滚烫的油锅。要等外面的皮变硬时才可以拿出汤勺。用汤勺翻动灯盏糕,让它在滚烫的.油锅里翻滚。过了一会儿它就可以出锅了。

  拿着那烫手的灯盏糕,我放到嘴边使劲地吹着。迫不及待地咬了下去,里面飘出了萝卜丝的香味。又香又脆的外皮咬起来发出“咔咔”的声音。紧接着又是一大口,金黄色的皮和美味的萝卜丝一起掉进了我的嘴里,脆脆的萝卜丝嚼起来发出“沙沙”的声音。接着鲜美的鸡蛋、可口的猪肉在我的嘴巴里混合起来,真是太美味了。一个大大的灯盏糕被我狼吞虎咽地吃完了。我觉得没尝够,还想再来一个。

  温州有很多名小吃,有鱼饼、鱼圆、松糕、馄饨、麦饼但在我的心里,灯盏糕是最好吃的。

  松糕的作文 篇10

  两面金黄,香味扑鼻,酥脆爽口,没有什么比这更好吃的了!

  说起灯盏糕,你可能会想到我们家乡的传说故事,元末明初的刘伯温义军攻打温州城时,约定的联络暗号等斩糕。而我会想到扬帆路的“芳翠灯盏糕店”,这家店主的这一传统手艺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了,听店主阿姨说,“芳翠”是她的大名,所以这家店就叫“芳翠灯盏糕店”,我觉得这家店应该叫“史上最好吃的灯盏糕店”,当然那样的话,店铺会大得多。

  这是一家夫妻店,叔叔的手艺可好了!他能把最难控制的米浆调得刚刚好,最好吃的白萝卜丝也是出自他的制作手艺,先洗净、去皮,用精盐腌制,萝卜的苦涩味尽除,接着拧干,去水分,最后拌上一些葱花。看着就让人胃口大增。

  里面还可以加上不同的馅,比如瘦肉、咸蛋黄,笋丝,虾仁他这里的蛋黄可不是一般的蛋黄,是本地鸭蛋腌制的金黄的多油的蛋黄,我最想尝一尝蛋黄味的.灯盏糕了!

  炸的过程有些复杂:先要让米浆铺满勺子,在里面放上些白萝卜丝和肉丝,也可以加上咸蛋黄,再把它压实,接着又浇上一层米浆,放进滚烫的油里炸。只见叔叔把勺子往油里一放,周围立刻冒出许多密集的白色的泡泡,灯盏糕像个小孩子似地,调皮地离开了勺子,游进锅底。一会灯盏糕浮了上来,再炸到两面金黄,就可以出锅了。

  这样做出来的灯盏糕可好吃啦!如果不信,你可以去吃吃看哦!

  松糕的作文 篇11

  我吃过许许多多的美食:北京的烤鸭、金华的火腿、高邮的咸鸭蛋每每提及这些,我想到的却是那香气四溢的灯盏糕。

  灯盏糕是浙江温州的特色名点,历史很悠久,在元末明初,刘伯温义军攻温州城时,以等斩糕作为城内义军的.联络暗号,温州俗话等斩和灯盏同音,于是便有了灯盏糕。

  今天,我们慕名来到了芳翠阿姨的灯盏糕店,学习其制作方法。我们到达时,店里已开始营业,冒着热气的油锅内,摆着长柄的特制圆勺。阿姨熟练的用汤勺舀了一勺米浆放入右手的圆勺内,接着,轻轻晃动勺子,让米浆均匀的铺在圆勺内。听说米浆是用大米和黄豆混合磨成的,调制得非常粘稠。

  随后,又夹起一小勺馅平铺在米浆上,馅料主要有萝卜丝和肉丁,萝卜用刨子刨成丝,然后加盐去涩,挤干水分,再加上葱花;肉切成丁,加酱油调味。

  最后,又往圆勺内加入一勺米浆,将馅料包裹其中,灯盏糕大致的轮廓就完成了。

  接下来就是油炸阶段了。盛了灯盏糕的勺子一放入油锅内,就响起了嗤哩啪啦的声音,油面上也浮出了很多小泡泡。漫溢成圆状的米浆在沸油中迅速发酵,充气成圆球形,渐离圆勺浮出油面。阿姨拿起一把夹子,将灯盏糕轻轻地在油锅内推动。慢慢地,灯盏糕的外皮变得金黄,一股诱人的香气也蹿了出来,这时的灯盏糕已经熟了。

  灯盏糕出锅后,阿姨用纸袋装上递给了我,我望着眼前金灿灿的灯盏糕,轻轻地咬了一口,哇!好脆!灯盏糕皮薄馅足,入口又香又脆,满嘴都是萝卜丝的清爽。我又咬了一口,鲜嫩的肉滑进了我的嘴里,香脆的皮配上爽口的萝卜丝,真是令人回味无穷。

  这就是灯盏糕的传统制作方法,简单又独特。期待有一天能亲自尝试,并做出一样的美味的灯盏糕。

  松糕的作文 篇12

  我走在街道上。突然,一股独特的香味涌入我的鼻中。我细细一闻,可真香啊!我顺着香味开始寻找这美食。果然,在不远处我看见长长的队伍。我往前一凑,原来是在买温州特产——灯盏糕呀!我抵不住这香味的诱惑。便说:

  “老板,给我来个灯盏糕。”

  “好嘞!”老板热情地回答道

  我看着老板熟练的手法,将沾了水的面粉均匀地铺到料上,地下再一铺,就可以进行炸。看那白色的面粉在油中慢慢的变成金灿灿的外皮,看着都让人流口水。慢慢地从锅中飘起出一股香味,拿金黄的外皮好似发着光。终于老板从锅中拿起灯盏糕。那诱人的颜色,我恨不得立马咬上一口。

  我把热乎乎的灯盏糕捧在手中。我轻轻地咬上去,里面白色的萝卜丝在脆脆的外皮中显得很柔软。里面的`肉仿佛在我的嘴中跳舞,脆脆的外皮用牙齿一咬便立马碎开。这些混合在一起有一种独特的老温州气息。我每咬一口就好似回忆着以前的老温州,让人难忘。此时我的嘴里一直回荡着那独特的香气。我大口大口地要到中间,再咬口。那味道真是非同凡响,那脆脆的外皮融合在了软软的白萝卜丝中,围绕在我的牙齿旁边,跳跃在我的舌尖上,让我回味无穷。

  “小妹妹,让开一下。”后面的人说。这时我才发现,我一直站在原地不动。我连忙,靠边走了走,看着手中的灯盏糕。我一口把它塞到嘴中,把袋子扔到垃圾桶中。

  我闻了闻,手上还留着那诱人的香气。我望了望那灯盏糕还想吃。可是口袋中已经没钱了。

  松糕的作文 篇13

  我的小时候,住在奶奶家,奶奶经常出去打麻将,去之前总会给我买两三盒豆沙糕吃,那个豆沙糕是土黄色的,摸起来软软的,一不小心就会被我捏个粉碎,吃到嘴里又甜又沙。

  说来也巧,奶奶家旁边正好有一家商店,那可是村子里唯一的一家商店,里面只卖各种零食,豆沙糕就是其中一种。

  我经常去商店买零食,可从来没买过豆沙糕。记得有一次,我又去买零食,老板看我是老顾客啦,就免费送了我两盒豆沙糕。开始我还以为是什么糖呢,我先拿了一块,可是不小心,太用力了,直接把小巧的豆沙糕捏成了粉末。我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训,轻轻的拿起豆沙糕,在小心翼翼的放在嘴里,顿时香甜的滋味满嘴都是,接下来我成功把其它的全部吃了下去。

  从那次开始,我就爱上了豆沙糕那又甜又沙的'感觉。

  几年之后,小商店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家大超市,超市里还有卖豆沙糕,包装看上去花花绿绿,很精美,但豆沙糕却一点都不好吃。

  我真怀念童年的豆沙糕!

  松糕的作文 篇14

  说起瑞安的特色小吃灯盏糕,我就口内生津,情不自禁地想起它那独特的美味来。在瑞安的各种小吃中,我独爱灯盏糕。

  为什么叫灯盏糕呢?大概因为它的形状像古时油灯的灯盏,但我倒觉得它更像一个鼓起来的大饼,像一个变了形、吃胖了的金色的圆。

  灯盏糕的制作手法,我只是粗略地了解过一些:先准备面糊、白萝卜切丝、肉末、虾仁等佐料,在一个如灯盏的大汤勺上糊上一层面糊,并逐次加入白萝卜丝、肉末、虾仁,再浇一勺面糊在上面,淹没萝卜丝等馅料,然后将大汤勺浸入油锅,炸至金黄酥脆。

  灯盏糕虽说是油炸的,但它不似别的油炸食品、吃多了会腻的那种。这可能取决于白萝卜丝的新鲜清味所致。灯盏糕外焦里嫩,入口即感觉到裹在外层边缘香脆的薄饼,接着便是清爽感觉,带着鲜味的萝卜丝,两种味道在舌尖交融、弥漫,形成了一种奇特又香淳的感觉。每吃一次,都是味觉上的享受,特别喜欢它那香脆清爽的口味,百吃不厌。

  我记得儿时特别爱吃灯盏糕,那时我所在的幼儿园地处繁华的虹桥路。虹桥路那边的小吃摊很多,一放学我就拉着外婆,吵着要吃灯盏糕,外婆说我嘴挑儿,只选最贵最好吃的那一家,并且总喜欢吃新鲜出炉的。有时放学后走了老远的一段路才想起来,还没吃灯盏糕呢,于是巴巴的又转回来吃了才解嘴。外婆说,别的小吃这么多,偏要吃它。

  现在酒席上有精致的.小灯盏糕,样子好看,小巧玲珑的,虽吃起来不似儿时味道,但还是爱不释手,总会多吃一点。有时在放学路上,或在瑞安老城区后街上偶遇灯盏糕小摊,我都会欣喜前往、驻足观看,然后大快朵颐。

  灯盏糕,不仅是在于它的美味,更在于它总会让我想起幼儿园放学的时光;总会想起我儿时经常光顾的小店、小摊;总会想起拉着外婆的手走在虹桥路后街弯弯曲曲小路上,听外婆用瑞安话唠叨着。

  松糕的作文 篇15

  芡实糕最早是由安徽西递古镇的村民制作,一直流传到现在,到现在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芡实糕是一种软嫩可 口的特色糕点。这次姐姐去安徽写生,在那里给我带回来了一些安徽特产芡实糕,让我回味无穷。

  由于路途遥远,行李太多,姐姐仅仅给我买了两盒芡实糕,一盒桂花味的和一盒原味的。我迫不及待地先打开了原 味的,一股奶香的味道扑鼻而来,馋的我垂涎三尺。我用手掰下来一块,放进嘴里,软,香,甜,美味极了。刚入口有点像吃馒头一样的感觉,后味是甜甜的奶香发糕味,里面还有添加有芝麻,味道特别香。

  接着我又把桂花味的打开,迎面向我扑来了一股桂花的清香味。桂花味的芡实糕比起原味的芡实糕让我吃起来更加津津有味。桂花味的芡实糕像夹心饼干的样子一样,上面和下面是普通原味的芡实糕,但中间是不一样的颜色,带有褐色般的`颜色,看着非常有食欲,让人一看就口味大开,我掰下来了一块,又尝了尝,吃起来口感更细腻、更有嚼劲,桂花的香味特别浓,好吃极了!过了一段时间,我的嘴里仍然还有着芡实糕的香味,芡实糕真是一种美味的糕点啊!

  芡实糕的美味离不开它的制作方法,是非常有考究的,首先要选用新鲜的芡实,经过晾晒、研粉等工序后才能开始 制作芡实糕,最后把它蒸熟就制作完成了。而且芡实糕不仅仅是糕点,它还具有很好的药物作用,它可以补脾益肾、固 涩还有慢性腹泻的功能,每天食用一些对身体有很大的好处,芡实糕在糕点中也是一宝啊!

  第一次吃到纯正的安徽西递芡实糕,芡实糕的美味让我难以忘记,芡实糕的香味真是令我陶醉,让我沉醉在这沁人 心脾的香味中无法自拔……

  松糕的作文 篇16

  在家乡,我爷爷算得上是响当当的人物,他做的海棠糕闻名遐迩。在他的店前,从早到晚都排着长长的队伍。

  爷爷把一圆形的铁板放在烧得很旺的炉子上,铁板有十个模子,先快速地用菜油抹一遍,再用勺子在模子里均匀地放上面浆,在面浆上拌上半勺加工好的豆沙,在炉上晃动均匀,熟后放在边上待用。接着又把平整的铁板放在炉上,上面撒上糖和红绿丝,等糖热化后,就把做好的待用半成品平压在炉上的铁板上,海棠糕在铁板上不断转动。爷爷手法轻盈,动作娴熟,一气呵成。

  刚出炉的海棠糕发出“嗞嗞嗞”的声响,热气腾腾,色泽如琥珀般温润,光滑透亮,犹如少女的肌肤。清香扑面而来,让人如痴如醉,勾起在场人的.食欲。每次海棠糕出炉,总有一群孩子围着喊:“爷爷……海棠糕!海棠糕……爷爷!”爷爷总是笑眯眯地说:“不急不急,一元一个,老少不欺。”当时的我虽饥肠辘辘,但我想到爷爷在做生意,强咬了一下嘴唇,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我闲逛于街道两旁的摊贩间,穿梭在各家商店的柜台边,但海棠糕是我每天唯一想吃的美味,成了我童年的美好记忆。

  一年冬天,我到爷爷那里度寒假。一天,我从外面回到家里,看见桌上放着还冒热气的海棠糕,心里甜滋滋的,情不自禁地用双手捧着,慢慢欣赏,真有点舍不得吃。我先把海棠糕的周边咬下,细细嚼,慢慢咽,脆而香,再一大口,甜而滑,松而软,豆沙的香甜和素油的清香随着热气一起沁入心肺,真是天下美味!海棠糕,我童年中最美味的记忆。

  松糕的作文 篇17

  小时候,总跟着奶奶去村里的戏堂看戏。台上紫色的托宝塔,绿色的魔鬼斗夜叉,各个凶神恶煞,还不时“哇呀呀呀”地叫唤。看的我是战战兢兢,猛的一场鞭炮炸响,泪就伴随着哭声喷涌而出。

  奶奶心疼得发抖,赶忙将我背出戏堂,我却更哭闹了。奶奶脸上的皱纹更加紧锁了:“不哭不哭,你在这等会儿,我给你买吃的。”我痴痴地望着她离去的背影,便心生了一种期待。一会儿功夫,一个黄灿灿,充满浓郁油香的灯盏糕就出现在我眼前。我大嘴一张,一口咬了下去,一股“小饼如嚼月”之意油然而生。和着留下的泪,更有那奶奶的紧锁的眉头,随着嘴的一张一合,滋润着心的田地……

  今天,我仍对灯盏糕情有独钟。大多的缘故,在于自己在人生跋涉的旅途中,渐渐咀嚼出了一些岁月的味道。

  在家门口的小摊上买个灯盏糕,驻足在小摊旁,看着老师傅做灯盏糕。老师傅的铲不比寻常炒菜的锅铲,通体黝黑,铲把弯成上弦月的模样,连着一块圆圆的平平的黑铁板。老师傅稳稳地将裹藏着晶莹剔透萝卜丝儿的糕浆放进热油内,一趟一趟,一阵阵“呲啦啦”的脆响,白色的浆瞬间胀成了一个个巴掌大的灯盏糕,圆圆的、黄黄的、鼓鼓的漂浮在油面上,老师傅老道地将它们翻个个儿,待两面都变成金黄色,再不慌不忙地用竹筷夹起,叠放在漏勺里,待油滤尽,搁在饭甑中。简单的过程,美妙的享受……

  晚自习后,踩着脚踏车,伴随着车轮的吱吱呀呀,哼着小调,在黑暗中向家的方向前行。路旁的一盏盏的熄灭,好像这大地在一天的喧闹过后,安然入睡。不敢打扰,只管前行。忽一抬头,发现一盏黄晕晕的灯光忽明忽暗在风中摇弋。是做灯盏糕的老师傅。便欣然一问:“大爷,这么晚了,还不回家呀?”老师傅习惯性眯着眼睛,满脸的'皱纹却绽放开了,呢喃着:“就回,就回啊。”踩上脚踏车,在漆黑中继续前行。俶尔,一束灯光在我身后亮起,投向我远方的路。我一回头,老人正用黄晕晕的灯炉指向我,如此慈祥、和蔼。我在心中遍地呢呢:“大爷,谢谢您!”

  此后,每当晚自习回家,我脚步就更有力量。因为,我知道,总有那么一盏黄晕晕的灯在等着我,等着照亮我前行的路……

  直到有一天,“咣当”一声,锅铲坠地,那盏灯儿永远熄灭在我的身后。老师傅矮矮的个头,款式陈旧的皮衣,红黑的面庞,永远定格在了我的脑海中。

  如今,我远离家乡,异地求学,很难回家一趟。偶尔回来小住,也不常外出。但总会腾出些时间,倚在家门口的窗台上,望着老师傅日夜坚守的地方,泪流心中,回味那不变的黄晕……

  灯盏糕,如豆的一盏灯,晕晕黄黄,柔柔静静地亮着。灯盏糕的味道,脆脆的,细腻到心底……

  松糕的作文 篇18

  我们老家每年都会做一次大糕。一年只有一次呢,可难得了!

  先在家里做好酒酿,把大米浸泡一天一夜,再把两者加在一起用机器加工一下。然后,把加工好的米糊搅拌均匀。接下来,它就要睡在草窝里了。它嫌草窝不够温暖,“一觉不起”了。后来,奶奶又在下面放了热水袋,还盖了厚实的被子,保准他明天就起床!

  还没到做大糕最佳时间,我们就到了“等候区”等候。不一会儿,做大糕行动开始了。先把米糊滴成一坨坨的小米糊,再放进蒸笼蒸十分钟。我们在原地转着圈子,都因没事干而感到无趣。第一笼终于出来了,我们争先恐后地来到了“打印区”。看着这些又圆又小的大糕,口水就不由自主地流下来,为了让它使乖,我就抓了一个大糕吞进肚子。哇!今年的大糕小,一口一个,美味大爆发!你一个,我一个,他一个,没多少时间,第一笼就被我们全干光了!接着,第二笼出来了,我熟练的操纵着:在他们每个糕上面都戴一个花花领结。一开始我和表姐都很活跃,但是到了后来,我们俩却因为太过劳累而退。然后我和表姐做了最独特的大糕。毛氏大糕和沈氏大糕,个头大,味儿美。因为我俩的'退出,姐姐就得“继承”我们的位子。她做得疲倦了,就用了简便的方法:直接把热气腾腾的大糕放在缸上打印,怪不得今年的大糕都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大家分工合作,三四个小时就做好了。别看它外表傻乎乎的,吃起来可是很美味的!

  松糕的作文 篇19

  我的第二家乡在常州,这里的特产数不胜数。有天目湖鱼头、湟里牛肉、横山桥百叶等美食;也有梳篦、留青竹刻等全国闻名的工艺精品。而在我看来,最吸引我的当然是在常州小有名气的麻糕了。

  刚出炉的大麻糕色泽黄润而不焦,上面洒满了一粒粒小黑芝麻,就如同一棵生机勃勃的向日葵,上面长满了它的果实——葵花籽,在阳光的照耀下金灿灿的。又像是一位慈祥的母亲紧紧地抱着许多顽皮的孩子,十分引人注目。从麻糕上不时飘出一阵阵浓郁扑鼻的香味,令人垂涎欲滴。轻咬一口,啊!香脆松软、皮薄酥重、甜咸醇厚,使人赞叹不已,吃了一个又一个。如果仍不过瘾,还可以把麻糕包装好带回家慢慢品尝。

  麻糕虽然好吃,但是制作方法却十分难:先将大约35公斤的面粉放入面缸,倒入熟猪油,揉搓均匀后便做成了油酥。然后,将面粉和酵种放入面缸,加入热水,和成面团。等它发酵后,再把用热水溶化的碱液倒入,揉成发面团。将猪板油洗净后,撕去膜衣,剁成茸,放入盆内,加入精盐拌匀。接着,把发面搓成长条,摘成每只重约35克的面剂,将面剂压成圆皮,包入油酥,收口捏拢后略压扁,用擀面杖擀扁,自左至右卷起,再擀扁推长,自外朝里卷起,再略压扁,做到边薄中厚,然后包馅。根据客人的口味,甜麻糕每只包入白糖约25克,咸麻糕每只包入咸板油馅约20克、葱末约10克,收口捏拢后再略压扁,用擀面杖擀成约1厘米厚、17厘米长、中腰宽12厘米的腰状糕胚。用热水100克把馅糖调成液体,分别涂刷在糕胚表面,再逐块蘸满芝麻,翻转糕胚使芝麻面朝下,然后双手略蘸清水抹在糕底。最后,将糕胚贴入烧熟的炉中,每炉可贴20块,用小火烘烤。炉口盖上水钵,大约4分钟后即可成熟,然后将麻糕轻轻铲出,美味的麻糕就算彻底完工了!

  麻糕最受欢迎的时候当然是在早上。有的人在早餐店点上一碗豆浆,两块麻糕,吃起来简直是一种享受;有的`人吃麻糕时配上一碗热腾腾的豆腐汤,便成了一道早餐精品。

  另外,麻糕历史悠久,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关于它的由来,还有一则有趣的小故事呢:清咸丰年间,常州城内浮桥头有一个茶社。为了招揽顾客,老板不仅免费供应茶水,还兼卖自制的麻糕。当时麻糕方便脚夫、挑夫干活,加上它是椭圆形的,吃的人又大多是穿草鞋的劳动者,所以大家就叫它“草鞋底”。一天,一个车夫对麻糕师傅王长生说:“我是干力气活的,起码得吃三块麻糕,这样吧,我给你一个铜板,你给我包三块麻糕的馅心和一块皮,可以吗?”王长生欣然同意。于是,最早的常州大麻糕便诞生了。

  怎么样,听了我的介绍,你是不是早已心动了呢?快来常州和我一起品尝这美味的大麻糕吧!

  松糕的作文 篇20

  别人的家乡端午节都是吃粽子的,唯有我们家乡一枝独秀。

  我的家乡一到端午,村里放满了艾叶,从村头到村尾,艾叶的清香一线贯通地弥漫了整条村子。艾叶不单只是我们端午节的装饰物,我们的端午吃食也跟艾叶有关。

  可能你们很多人都没有听过这种吃食,但正因为这样,才能显出这种吃食的特别之处。没错,这种吃食就是标题上写着的“艾草糕”。

  艾草糕也不是人人都会做,大都是一些中年或老年的妇女,而她们的孩子也会在旁边观看,学习这门手艺。

  首先要把艾叶捣烂,把渣和汁液分开收集,再把糯米捣烂,和艾叶渣和在一起搅拌,然后捏成方块状,再放在竹席上晒干,这是个要非常有耐心的过程。一共要晒上一天,这期间要每隔两个小时都要把糕翻面。不要以为这样就结束了,晒干的艾草糕十分黏手,要把糕清洗过滤一遍。用清水洗会洗去它原有的味道。这时候,当时压缩的汁液就派上了用场。用艾叶汁过滤一遍后,再晾干,艾草糕就软嫩而不黏手,清香而不甜腻。

  一到端午节,家家都摆出了事先做好的艾草糕,喝着艾草糖水,咬上一口艾草糕,感觉全身的经络都疏通了,真乃人间之一大美味啊!幸好祖上流传下来的'手艺没有被历史长河和战争的烽火淹没,不然世间上就少一道珍馐了。

  我们家乡的“一枝独秀”有没有令你味觉顿开,直流口水呢?想尝尝吗?嘿嘿,你们家乡肯定没有,想吃就来我的家乡吧,保证你能大饱口福。

  松糕的作文 篇21

  一天,妈妈下班回来,用兴奋的语调说:“我可带回来大麻糕了!哇,好香啊……”我眼前一亮,一下跑到妈妈面前,夺过她手里的袋子。

  一打开袋子,一阵妙不可言的香味扑鼻而来,溢满了整个房间。我闭上眼睛,陶醉地闻着这香球。妈妈拍拍我的肩膀说:“别只顾着陶醉了,我来给你讲讲大麻糕吧。”妈妈好像一个优秀讲解员似的滔滔不绝地介绍起来,“常州大麻糕,其实是一种具有强特口感和风味的椭圆形大烧饼。它选用精白面粉、优质芝麻、白糖、精盐等原料,经过和面、搅拌、搓揉、包馅等许多道程序精制而成......麻糕一出炉,香味浓郁扑鼻,色泽黄润而不焦,咸甜适度而不腻,香酥可口而不脆……”哇,我光听听口水都流出来了。

  我看着大麻糕,酥黄酥黄,仿佛咬一口就会酥掉了大牙。那层白花花的芝麻更是充满诱惑地向我招手:“吃我啊!一口就保你终身难忘!”我咬了一大口,顿时一股又酥又香甜的`味道充满全身,酥到了脚底心儿。我再卷一口芝麻,白花花的芝麻在我嘴里翻滚着,又是一种特别的香味儿从我的舌尖流淌、散发出来,我全身为之一震。我再咬一口,那糖馅儿甜而不腻,和着芝麻的香,外皮的酥,全部齐刷刷地向我袭来,我被彻彻底底地征服了!我大口大口地吃,芝麻和碎屑沾了一脸。

  妈妈笑着说:“瞧你那馋样儿,别噎着了!”

  松糕的作文 篇22

  清明节放假,我看到奶奶做了好多团子,就问是什么?奶奶回答说:“这些是艾糕。”我刚想说一点都不像,奶奶就说:“给你,用这个打出来就是艾糕了。”我接过一看,原来是打艾糕的工具。就这样,我就和奶奶在家做起了艾糕。

  我听奶奶说:“把团子放入工具里,再把工具拍在板上,这么简单,我听完后想了想。说完我就把两个团子放到工具里面,一打!“竟然做好了。”我惊讶地下巴都掉了出来,之后我一直装团子,打,装团子,打,装团子,打……一直到奶奶说:“响声太大了,你别拍了。我不甘心,想:用手压出来不也是糕吗?我趁着奶奶去厨房拿艾,跑过去拿起一个就按,奶奶出来看到我在用手按,急忙来阻止我,说不能用手按,要用工具,可用工具打又怕打得太响。课坐在沙发上我又坐不住,我的好奇心又使我看向奶奶做艾糕,奶奶桌子旁的艾应该可以玩一下。我的“坏”点子又冒了出来。我悄悄走向房间,又从房间的过道偷偷走到奶奶背后,我无声无息的`,奶奶并没有察觉到。就在这时,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下子到了放艾的盆子旁边。我用手捏着艾,觉得很好玩,奶奶看到了,说:“晨晨,别动。”“咔嚓”一张照片留在了我的记忆中。

  你们说:我小时候是不是很调皮。

  松糕的作文 篇23

  中国有许多特色小吃。有北京的烤鸭、云南都过桥米线、山西的羊肉泡馍......而我们常州的特色小吃是常州大麻糕。

  常州大麻糕不仅很好吃,而且样子也很好看:椭圆的形状,金黄色的外皮,里面稍有一些黄,稍有一些白,内层包裹着已经热化了的糖汁。

  它虽然好吃,但是做起来很困难。要先把面粉加上适度的水,拌混了,把它反复地搓、反复地捏、反复地揉,还要掌握好了放多少糖,上面还不能有缝隙儿,不然上面的'皮一拿出来,就会掉。

  品尝一个大麻糕,它果然名不虚传。刚刚拿到手里,就会闻到一股香味儿扑鼻而来,轻轻地咬一口而,味道不太甜也不太淡,外面那层吃起来,酥酥的,松松的,里面那层吃起来软软的,好吃极了,让人吃了一块还想吃第一块还想吃第二块,就算是肚子已经填饱的人,闻到那香味儿,也会想要吃的。

  它还被列为《中国小吃谱》收品种当中的一种,还在1983年被评为了江苏省名特产食品,在1985年获得了市优质产品的称号呢!

  松糕的作文 篇24

  一说起吃,大家一定会滔滔不绝地报出一大串菜名。可不管这菜名多么地吸引人,就是没法使我热爱、偏爱。令我热衷的食品只有一个,那就是嵌糕。

  嵌糕是一种状似饺子的东西。虽然外面是和饺子一样的白色皮,但是里面不像饺子那样单调。拨开外面那白色的皮,一道“彩虹”跳入你的眼帘。有红红的萝卜,黄黄的土豆,绿绿的青菜

  真是五花八门。也许在你的要求下,老板们还会在这中型肥胖的嵌糕中加入油澄澄的灯盏糕、极有嚼头的红烧肉、脆而不腻的油条,使这嵌糕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型肥胖者”。让人忍不住就想咬上一口,往往一个嵌糕下肚,就能迅速停止那烦人的“空城计”。买嵌糕只要几个子儿,就能让你吃上一次农家菜大综合。

  糕摊在温岭街头十分常见,但是有名的却只有几处,比如贪吃街的石板屋、五角场这些糕摊,在城区是颇有名声的`。人们往往不惜套远路,也要赶来,因此,这些糕摊都是生意兴隆、人满为患。买糕的人往往围着长桌挤成几圈争相购买。现如今温岭嵌糕随着温岭外出商业人士越来越多在很多地方的市场周围都可以看到有些温岭人在那里买嵌糕的身影而且生意都非常的好。温岭人喜欢嵌糕的情节几乎已经成了一种文化,渗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不光温岭人热爱吃嵌糕,只要吃过嵌糕的人绝大多数都爱吃。因为一桶热嵌糕入胃,一切寒冷烟消云散,你就会觉得自己仿佛是在温暖的春天。

  这就是嵌糕,一种让人难以拒绝的美食。

  松糕的作文 篇25

  比起在上海过年,我还是更喜欢在崇明老家过年,这里可以感受到不一般的热闹和欢快,充满了年味的气息。爷爷奶奶和爸妈一起忙碌着贴春联、挂灯笼、采购年货招待亲友们。

  除夕的早上,我就和奶奶一起忙活起来,奶奶跟我讲述“蒸崇明糕”的步骤和细节,我在旁边兴致勃勃地边看边听。在奶奶的指导下,我第一次学习蒸糕。

  首先,准备一个大的不锈钢盆,倒入磨好的糯米粉和一定比例的米粉,逐渐加入适量的'热水,我照着奶奶的姿势和模样进行均匀地搅拌,这个环节很重要,直接影响到糕的口感,哈哈!我感到非常地激动和欣喜!接着,倒入事先切碎好的核桃肉、红枣粒、金桔粒和白糖,再次进行搅拌。最后,把搅匀好的食材铺在垫好纱布的蒸笼内,把蒸笼架四周塞好毛巾,搁在烧得滚热水的灶头上,一层层细心地蒸起来。

  大年夜夜晚,鞭炮声震耳欲聋,家人亲戚们齐聚一堂,围坐在爷爷奶奶精心准备的一大桌美味佳肴面前,品尝着香糯可口的崇明糕是我这个春节最幸福难忘的时刻啊!

  松糕的作文 篇26

  今天是重阳节,我刚一觉醒来就看见妈妈端上来一碗热气腾腾的重阳糕。它是椭圆形的,金黄金黄的,闻上去还有一股桂花香呢!我咬了一口,糯糯的,甜滋滋的,就像吃了蜜一样。我三下两下就把它给搞定了。我又来到了楼下,再吃了一大碗的重阳糕,奶奶在一旁笑眯眯地说:“真是个小馋鬼!”

  妈妈说:“重阳节又称菊花节,是老人们的节日,所以我们要尊敬老人,关爱老人。孝敬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听了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孝敬老人,那么就会让这个世界充满欢乐。

  到了吃午饭的时间了,我怎么也吃不下饭,因为我的肚子已经给重阳糕撑得鼓鼓的.了。

  九月初九,小朋友!你们千万不要忘记这个特殊的节日哦!

  松糕的作文 篇27

  今天是重阳节,我和妈妈去外婆家吃晚饭。外婆说:“今天是重阳节,我们一起来做重阳糕!”我一听,一蹦三尺高,大声嚷着:“我也要做,我也要做!”

  收拾干净了桌子,外婆端出一盆浸湿后又晾得半干的米粉,把它们倒在一个大竹匾里,我激动得直搓双手。我卷卷衣袖,搓搓小手,深吸了一口气,准备大干一场。第一步是和面,和以往不同的是,这次是用糖水和。外婆给我倒了一些糖水,我便开始揉。“我揉,我揉、我揉揉揉……”我自己为自己鼓劲。由于用力过大,铁盆被我弄得“咯噔”响。可是我的手不一会儿就酸了,使不出劲来。面团还总是不听我的话,粘在盆子的壁上不下来。于是我便用手指挖。这一挖,弄得手上黏糊糊的。外婆赶紧说:“在手上抹点干面粉。”面团差不多成形了,也越来越柔软了。我将面团一分为二,将面团按成面饼,现在要给这半成品“化妆”啦!先用红丝绿丝做几条红红绿绿的头发,眼睛一只紫一只红,鼻子只有一条线这么细,嘴巴是用瓜子做的,脸上还五颜六色。真不知道这块重阳糕烤好是什么样的。是黑乎乎的,还是白白胖胖的.?只见外婆那也快做好了,外婆把细细的,白白的米粉一勺一勺放入蒸笼里,轻轻地、小心翼翼地压平,再用小刀把它们切成一块块菱形,再小心地撒上红丝、绿丝和黑芝麻,最后,我们把蒸笼放在蒸锅上蒸。外婆说:“只要我们再耐心等上二十分钟,就可以吃到又松又软的重阳糕啦!”

  我们静静等待着,不一会儿,一阵甜滋滋的香味悠悠传来,重阳糕蒸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找到了自己的杰作,迫不及待地掰了一小块放进嘴里。“好香啊!”我感叹道:“没想到重阳糕如此美味,我还是第一次吃到自己做的重阳糕呢。”

  松糕的作文 篇28

  在星期天,我组织了去绍兴博物馆做清明糕的小队活动,参加小队活动的成员有宣澍苗、陈燮和、谢子轩、任佳雯。

  我们来到了做清明糕的场地,讲解员阿姨为我们讲解了清时节的由来,还给我们讲了关于清明糕是陈太平的故事。还让我们读了三首关于清明节的古诗。阿姨给我们带来了艾草让我们闻,我又一次见到了艾草,它散发出像百合花的清香。接下来阿姨分给我们每人一个绿粉团让我们揉,告诉我们要把绿粉团揉到没有裂缝为止。可是我揉了很长时间,小粉团好像在和我玩似的,一直让小裂缝出现。阿姨告诉我要用手掌去揉,我终于把小粉团揉好了。我把小粉团切成8小块,然后要把豆沙放进去,再用各种图案的模具把一个个放了豆沙的小粉团压三下,艾糕就完成了,我只做了七个艾糕,有米奇、小猫、愤怒的'小鸟等图案,我还把两小块拼在一起做了一个超大版的艾糕。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果----艾糕。阿姨们为我们准备了一个个小盒子,我们把做好的艾糕都带回了家。

  回到家,妈妈把我的艾糕蒸熟了,尝了一口,啊!自己做的艾糕真是太好吃了!

  松糕的作文 篇29

  正月初九,是我们民间一个重要的节日,就是封建人士所说的“天公生”,这其中就包含着一项活动:做龟糕。这龟可不是那活生生的小乌龟,而是一种十分美味的夹馅年糕。这不,我们家也没闲着,一家老小都加入了这项“看似平凡却又十分重要”的事业当中。

  做龟糕总共分为三步:一揉二包三印面,而我的工作就是这第三步:印面。印面就相当于给龟糕印上花纹。我先拿起模板往一个已经包好的龟糕上一按,哎呀,按偏了!没办法,只好重新再来.可是命运女神好像总跟我作对似的',接下来的几个龟糕,花纹不是偏左就是偏右,不是按得太深就是按得太浅,看得我连继续做下去的信心都没有了,可是一想到龟糕出锅那诱人的香味,我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做下去。终于,在我的“勤奋努力”下,我终于在第n个龟糕上印下了一个还算完美的花纹。我顿时信心大增,又一连做了十几个龟糕。还在上面盖了几个章,最后就是看着我亲手做的龟糕被送进了厨房……

  后来,因为送人的原因,我并没有品尝到那可口的龟糕,但我决定:明年的“天公生”,我还要做龟糕,并且一定要吃个够!

  松糕的作文 篇30

  “你和雪梅糕皆为我所珍视。”

  我口中默念,手指轻抚上这一行在照片背后的字。笔迹说不上多好看,却是一笔一划仔细写的,足以见其蕴含的用心。照片上是我和一个老婆婆的合影,她手中端着一盘雪梅糕,我仿佛又感受到了那记忆中的香味。

  婆婆笑的温婉,一如当年的雪梅糕,平淡却动人。

  小时候过年后的那段时间,父母会带我去老伯父那住上一阵子。那是个我叫不上名字的北方小城,每逢冬日必会下雪,像我这种打小便在南方长大的孩子真是爱惨了那儿的雪。未被污染,称得上是洁白无瑕。我喜欢裹着大棉袄,不顾自己冻得通红的脸跑去雪中玩。每每被父母责骂不多穿衣服时,都会跑去隔壁的婆婆家“避难”。

  婆婆种了满院子的梅花,我一进去就能感受到扑鼻而来的香。不浓,是一份丝丝缕缕的怡人。这时婆婆就会招呼着我过去,吃她刚出炉的雪梅糕。其实我只在婆婆那吃到过,糕点上被她用花汁画上了梅花。婆婆说做雪梅糕很讲究,所有的时间和火候都是要恰到好处的,就连梅花的采摘都要精挑细选,一点也不能马虎。

  有一回我问婆婆,为什么我在别的地方吃不到雪梅糕?她叹了口气,慢慢地抬起头,看着墙上的一幅遗像,眼底是我看不懂的.悲伤:“制作雪梅糕是我老伴他们家祖传下来的手艺,别地吃不到的。”我歪歪头,只知道这种气氛下不要讲话的好,乖乖应了声。

  婆婆的文化水平不高,但也会写几个字,十岁那年我将要离开时,她突然反常地问我能不能和她照一张像。婆婆年轻时也是个美人,但是在老伴去世以后就不肯照相了——身边少了一人。照片洗出来之后她竟拿起了多年未动的笔,一笔一划地在照片后面缓缓写下了那几个字。我站在旁边看着,她愣愣神,抬起头问我:“能不能晚点再走,在陪婆婆一会儿?”

  我想到收拾好的行李,摇了摇头,兴奋地抱起照片和她道别,在她的眼中渐行渐远。

  又过了半年,我从妈妈的口中得知婆婆去世了。她走的很祥和,只是院中的梅花纷纷枯萎,再也不盛放。我又想起了婆婆常挂在嘴边的笑,和她巧手下来做出来的雪梅糕。都已成了过去,就那么,封存在了回忆里。

  “你知不知道你也是我的珍视。”我喃喃,照片一角被眼泪打湿。

  松糕的作文 篇31

  即使隔着厚厚的厨柜玻璃,枣子仍然能闻到蜜糕散发的浓浓甜香,他每次放学都要经过“甜坊”,为的就是能看看蜜糕美味的'模样,闻闻那让人垂涎欲滴的香气。

  所谓的“甜坊”,就是在街边的小店铺,里面卖各种甜点,但是都很贵,对于像枣子这样的穷孩子也只能看看,闻闻,想想罢了。

  对的,枣子的确是个穷孩子,爸爸妈妈在外地工作,很少才能见一面,奶奶很久便去世了,只有爷爷每天都照顾着他。虽然一日三餐都有,但是就是把爷爷的都让枣子吃了,也未必能填饱肚子。

  枣子遗憾地看了蜜糕一眼,便走了。

  松糕的作文 篇32

  第二天放学,枣子仍然在“甜坊”前停留了下来。看着一个小孩子牵着爸爸的手走出店里,还边吃着蜜糕,不错,是蜜糕!就是枣子梦寐以求的蜜糕!

  看到这里,枣子咽了口唾沫。“爸爸爸爸,蜜糕真好吃啊!”“好吃吗?爸爸还给你买。”“嗯,爸爸也吃。”小孩子把蜜糕举在爸爸嘴边。

  “嗯,好吃,你快吃吧!”爸爸轻轻咬了一小口。“好!”

  枣子想着他的爸爸。但是他爸爸在很远,很远的地方。因为岁月的流逝,枣子对爸爸的记忆淡化了许多,甚至连爸爸长什么样子都忘了。

  忽然,枣子的同学胖拉走了过来,当他推开店门时才发现了正发呆的枣子“咦,枣子,你怎么不进去啊。”

  枣子浑身颤抖了下,他觉得脸火辣辣地炽烧着。他甩甩头:“唔,我不进去。”胖拉耸耸肩,推开门进去了。

  当枣子再见胖拉边吃着热乎的蜜糕边走出去时,他的.羡慕变成了少有的沮丧。枣子有些难过,但他并不知道的是,离他很近的树旁,有着一个苍老的影子。

【松糕的作文】相关文章:

《福气糕》教案02-16

枫泾状元糕作文10-29

松优秀作文03-03

《福气糕》大班教案11-18

马拉松的作文04-23

黄山松作文04-22

黄山奇松作文02-18

松的作文300字07-20

松的作文600字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