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科学习心得

时间:2023-02-16 17:30:32 学习心得 投诉 投稿

数学学科学习心得2篇

  当我们经过反思,对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不妨将其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让自己铭记于心,这样有利于培养我们思考的习惯。一起来学习心得体会是如何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学学科学习心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数学学科学习心得2篇

  数学学科学习心得 篇1

  今天,我有幸参加了临高县教育局师培办组织的小学数学学科知识培训活动,受益颇深!

  在培训学习中,我聆听了陈凤云老师的讲座,充分领略了专家广博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给我带来了全新的视角和思想洗礼,引发我对自己教学和自己专业发展的不断思考。学习虽然短暂,我的收获很多,现将学习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理论知识得到提升,教学观念得到更新

  首先,陈凤云老师从小鸭子上台阶的故事开始,做了《课堂,一个智慧生成的地方》的报告,给我今后的教学很多启发:长期以来,由于受“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一思想的影响,教师始终把自己摆在一个高高在上的“教者”的位置,由于这种思想的根深蒂固,“满堂灌”、“填鸭式”等旧的传统教学模式就成为长久以来的课堂状态,教师不自觉地变成了课堂的主人,学生自然而然地变为被动地“接受者”。实际上,这种课堂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素质教育是背道而驰的。

  如今,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构建和谐课堂教学思想,要求学生由被灌输的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识的主动构建者,而教师的角色则有“传授知识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要变“演员”为“导演”,把学生由学习中的“配角”变为学习中的“主角”。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教师要整体把握教材,沟通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沟通书本世界和学生生活世界的联系,把教学的知识放在一个知识体系里,而不是孤立地学习,把知识串起来,形成知识链,知识树,形成一个知识网络。有结构的、有联系的知识学生就容易掌握。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要重视沟通数学知识本质之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内容结构化。在教学中突出数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在教学中的核心地位,重视数学概念、数学原理的早期渗透,用直观的形式让学生感知抽象的概念,重视原理和态度的普遍转移,注重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本身的学习兴趣。

  二、把课堂的重心从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

  下午,陈凤云老师还给我们上了一堂教学示范课,课中陈老师大胆把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讨论、回答问题,把原先较为沉闷的气氛营造成民主、平等、轻松的课堂氛围,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体验、感悟。成功的课堂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创造一种和谐愉悦的气氛,让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才能激发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热情。提高课堂质量必须把课堂的重心从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去选择教学方法。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的实际水平。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去确立课堂的目标。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觉性最大限度的释放出来,让课堂活起来,让学习动起来,手、口、眼、脑并用,认、知、情、意、行并行,让学生的思维充分的活动起来。如果整堂课中,学生没有一点疑问,没有提出一个问题,这样的课不能算是一节好课。无论在课堂上还是日常生活教师都应尽量创造机会让学生发问,鼓励学生敢于探索,敢于发表不同的意见,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活跃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三、加强学习,创新课堂教学的方法

  通过此次学习,使我认识到教学过程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提高课堂效率就必须既要提高教师授课效率又要提高学生听课效率,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生要创造性的学数学,数学教学就要充满创新的活力,因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创新课堂教学的方法,使学生从“学会”上升为“会学”。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两者都得到提高,并将两者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产生的效果。

  数学学科学习心得 篇2

  我认真听了陈凤云老师的报告讲座,使我受益匪浅,感悟颇多。陈老师在报告中讲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一些理念,讲到六年级复习备考的方法和策略,还讲到了最令我感兴趣的一点“如何关注差生和转变差生”。“如何关注差生和转变差生”工作是老师们谈话最多的话题,也是最令老师们头疼的工作。“如何关注差生和转化差生”工作是老师教育教学管理的重点工作,也是衡量老师教育教学管理能力的水平。结合我自身感受,结合农村学校的现状,我认为农村学校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差生多。这些差生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厌学或学习兴趣不高、纪律散漫、学习态度不端正、喜欢骂脏话和爱捣蛋等等,总之一句话学生很皮,爱捣蛋,难管教。造成差生这些现状,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参考:

  1、教育是双边性的。

  老师和家长都有承担对学生管教的责任,学生不单单光靠学校和老师管教,最主要是靠学生家长的管教,教育专家们都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在无形中影响自己的孩子,懂得从小重视管教孩子的家长,自己的孩子不会差。教育是双边性的,最主要是教师要学会沟通,老师除了跟学生沟通外,最主要是跟学生家长沟通。目前农村家庭教育都存在相同的一些问题,农村多数学生家长都比较忙,为生计而忙奔波,致使很多家长们都无暇照顾孩子的学习,有空也是随口督促“学习了没有”或“作业做好了没有?”的话,这样致使孩子们学习的自觉性较差;还有一些学生家长长期到外面去打工,把孩子留给爷爷奶奶照顾,致使有一些爷爷奶奶由于年龄大而无力对孩子地管教,有一些爷爷奶奶比较宠爱自己的孙子,对自己的孙子随意放任;

  另外,有一些家长教育观念和方法不同,才导致孩子学习观念转变。以上问题造成学生不想学习、不爱学习或不写作业,整天看电视、看录像或泡网吧等等坏习惯,只有通过沟通才能发现学生存在问题,是教师处理好学生问题的关键,也是促进学生向前健康发展的动力,提高育人效果的重要环节。对于存在问题的'学生,若不能及时与学生家长联系、沟通好,光靠教师单方面的教育,那么学生就有可能无法改掉坏习惯,学习无法进步,就容易向“坏”的方向发展。

  只有通过沟通好,教师和家长建立彼此信任,相互了解,共同找出学生在学校和家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共同想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以便学生在两边教育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2、制度约束失衡。

  目前社会出现一些现状:只有犯错的老师,没有犯错的学生;只有严厉制裁错误的老师,没有严厉制裁错误的学生;加上教育“砖”家们和社会偏向学生的言论,造成现在学生身份地位极高,辱骂或殴打老师常有发生,甚至有一些家长都参与辱骂或殴打老师,致使现在学生误认为自己是未成年人应受到法律的保护,欧打老师不犯法或杀人不偿命的想法,造成很多老师不敢管或管不了的现象,造成“严师出高徒”演变成“纸上谈兵”。

  3、教师的身份地位。

  尊师重教是一种社会风气,是一种美德,也是教育兴国的保障。国家要发展经济,离不开人才的培养,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师,所以教师起到国家兴旺发达的关键。一个国家教育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懂得尊师才能重教,提高教师的身份地位才能兴县兴国。

  4、多投入教育经费才能兴教。

  多投入教育经费,提高教师生活待遇,改善教师工作环境,改善农村学校硬件和软件设施环境,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教育才能得到快速发展。

  总之,教育双边性失衡,制度制约失衡,教师身份地位无法保障,教育经费不足,职称评定聘任开火车等问题有可能导致教师工作积极性低落,教育下滑,造成差生越教越多。

 

【数学学科学习心得】相关文章:

数学学科学习心得02-15

初中数学学科学习心得09-29

数学学科教师学习心得02-07

参加小学数学学科知识培训学习心得03-24

学科素养学习心得12-27

数学学科总结01-28

数学科总结03-15

语文学科学习心得01-26

小学科学新课标学习心得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