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学习教师的心得体会

时间:2022-03-02 10:18:37 学习心得 投诉 投稿

外出学习教师的心得体会

  当我们经过反思,对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好好地写一份心得体会,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工作和学习。那么如何写心得体会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外出学习教师的心得体会,欢迎阅读与收藏。

外出学习教师的心得体会

外出学习教师的心得体会1

  本次学习,名称是“xx市教育局‘现代教学创新与实践’高中英语名教师高级研修班”,市教科所的xxx老师领队。总共50人参加了本次学习班。在简短的开学典礼上,首先讲话的是华东师大教育科学学院的陈晓峰主任,其次是xx市教科所的领队老师——xx虹老师。

  本次学习总共听了17位教授、博导和教研员的讲座报告。每天早上8:30开始上课,11:30下课。下午从两点开始,到5:30结束。专家们的讲座,内容广泛,有跟英语课改有关的内容,也有跟心理健康、有效教学、教学策略、科研能力等有关的内容。英语教学部分我已经粗略地在英语组的组会上传达。下面我主要跟大家谈一谈一些英语教学之外的总体体会。

  体会之一:教师要转变角色,让自己成为新课程下的反思型教师

  华东师大课程与教学系的吕良环教授认为,在新课程下,教师的角色已经变化。她认为,新课程下的教师角色应该是:1、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新课改下的知识传授者。2、教师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3、教师成为研究者。

  她认为,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角色已有如下变化:1、知识传授者依然是新课改中的角色,但不再是教师唯一的或常规的角色。2、教师改变过于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努力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同样,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具体表现在:1、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有效途径。2、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发展元认知能力。3、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许,我们会问,什么是“元认知能力”?

  还有,教师还要成为研究者。也就是说,每一位老师都有能力、并且应该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研究和改进,提出改进意见。

  体会之二:教材要“二次开发”,要基于教材,超越教材。

  俞红珍教授认为,目前教师有两种教材观:一种叫“圣经式”的教材观,另一种叫“材料式”的教材观。她认为,这两种教材观分别代表了传统教学和新课程教学,其中孰优孰劣是显而易见的。她认为,“材料式”的教材观更注重服务意识,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更注重过程导向,更灵活,更有助于教师专业的自主发展。

  俞教授认为,通过教材“二次开发”,能达到这样几个目的:1、适应情景,促进教材个性化;2、弥补教材的内在缺失;3、缩短理论与实践的距离。

  俞教授认为,教师的基本立场有两点:

  1、“基于教材”:挖掘教材的内涵,珍视教材的价值;从教材出发,了解教材,研究教材,“吃透教材”。

  2、“超越教材”:拓宽教材的外延,凸显教材的功能。教材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教学情景具有独特性和动态性。

  新课程倡导教师创造性地和个性化地运用教材,赋予教师“二次开发”的权利,拓展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和空间,也使教师的专业成长有了合法的土壤。教师对教材的“二次开发”意味着教师不再是外部课程的被动消费者,而是积极的开发者。它要求教师摆脱对教材的过分依赖和崇拜,积极、自主、合理地选用和开发教学资源,应对教学情景中的种种不确定性。教师不仅要具备课程意识,还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这种知识和技能不能仅停留于观念层面,而且也应该存在于教师的实践生活。教师通过教材的“二次开发”过程,不断丰富着自己的课程知识,创造着新的课程经验,成为自己专业生活的主人。

  体会之三:教学设计应以问题为基础

  华东师大心理学院的庞维国教授认为:教学设计应该以问题为基矗因为基于问题的教学具有这样的一些特征,就是: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同时,学习发生在小组中;教师是学习的辅助者或引导者;通过真实的问题,学生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技能;学生还通过自主学习获得新信息,又通过分析和解决有代表性的问题获得学习能力。

  庞教授认为,问题的功能设计有大致有五种,分别是:1、用于引发学习兴趣的问题(problem-initiated learning);2、用于引导学生的深入思考的问题(problem-assisted learning);3、用于检验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的问题(problem-solving learning)4、引导迁移、应用的问题(task-based learning);5、用于激发生成、创新的问题(problem-based discovery learning)。

  他认为,基于问题的教学过程必须体现出这五个方面的特点:1)真实的问题情境; 2)学生的自主探究;3)合作讨论;4)教师点拨;5)技能的应用。他认为,基于问题的课堂,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训练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产出创造性的思维成果;活跃课堂气氛。

  庞教授认为,目前我们的学生虽然双基牢固,但探究问题的能力弱,创新思维能力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差,这跟我们没有基于问题基础的教学设计是有很大的关系的。

  体会之四:要真正让家常课“有效”起来

  李政涛教授认为,一定要尽力把我们的课上成家常课。他说:公开课相当于宴会大餐,而家常课则是家常菜,宴会大餐我们偶尔吃一顿还行,吃多了就会生病,还是吃家常菜的好。公开课虽最能锤炼人,但家常课最养人。家常课是最真实的课,虽有缺撼,但有发展的空间。在这样的课堂上,我们在成长,学生也在成长,那么课堂就有效了。李政涛教授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做到:

  (一)抓住一个关键字:“实”

  李教授认为,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一些可供参考的基本要求,即可以去努力做到“五实”:扎实、充实、丰实、平实和真实。

  1、“扎实”——一堂好课应是一堂有意义的课。对于学生来说,至少要学到东西,再进一步锻炼能力,进而发展到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需求。有意义的课,也就是一堂扎实的课,不是图热闹的课。

  2、“充实”——一堂好课应是一堂有效率的课。一是看对全班多少学生有效率;二是看效率的高低。效率高的课,才称得上是充实的课,有内容的课。

  3、“丰实” ——一堂好课应该是有生成性的课

  。即一节课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的真情实感、智慧的交流,这个过程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的生成。这样的课可以称为丰实的课,内容丰富,多方活跃,给人以启发。

  4、“平实”——一堂好课应该是常态下的课。课堂的价值在于通过师生碰撞,相互讨论,生成许多新的东西,这样的课称为平实的课。要淡化公开课,多上研讨课,不管谁在听课,教师都要做到旁若无人,心中只有学生。

  5、“真实”——做到了以上几点,这种课应该是一堂有待完善的课。它不可能十全十美,它应该是真实的、未经过粉饰的、值得反思的、可以重建的课。只要是真实的,就有缺憾,有缺憾恰恰是真实的指标。

  (二)理解一个关键词:“有效”

  总的来说,要有“三效”。一是“有效益,就是能够达到教学目标;二是“有效果”,就是学生能够发展;三是“有效率”,处理好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具体来说,要有“八效”。

  一是“全效”,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明星学生;二是“广效”,视野要宽广;三是“远效”,成效能持续长远;四是“深效”,深度解读教材和学生;五是“强效”,关注兴趣和需要; 六是“准效”,准确解读教材和学生;七是“速效”,直接对准目标;八是“奇效”,能化腐朽为神奇。每一个“有效”,李教授都举了很精彩的例子。因时间关系,我只选其中一个例子跟大家分享。李教授引用了一个李镇西老师曾讲过的故事。故事说:年轻的周老师问同学们:世界上有著名的四大宫殿,是哪四个?学生不知道,有一个学生说故宫,其他都不知道,这时一个男孩子故意装坏,说还有“子宫”,学生哄堂大笑,这个男生知道自己闯了祸,很紧张。看周老师怎么处理--她走到学生面前,摸着他的脑袋说:“你说得对。理由是--因为子宫的确是人类最伟大的宫殿。同学们,周老师,包括所有的人,都是在这伟大的宫殿里孕育,谈到她,不能用轻率的口吻,要充满对妈妈的尊敬。当然,这节课谈的是建筑上的宫殿,你的问题,留在生物课上讨论。”周老师化解了一触即发的冲突,而且不经意间给孩子们上了关于生命关于母爱的教育。

  (三)思考三个问题: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

  至于“教什么”李教授有“三个原则”:一是,学生已经会的和懂的不教,只教不会不懂的;二是,学生自己能学会的,能读懂的,不教,教如果你不教学生就学不会的,或者教了之后会更有进步和发展的;三是,你现在教了,学生也不会也不懂的,不教。

  至于“怎么教”,李教授谈到怎样听名师的课的问题。他认为,名师就像参天大树,树上会开花结果,我们不能但从别人那里摘来的只摘花摘果,而应该要善于“嫁接”思想的根,否则,到手的花会枯萎,到手的果也很有限。

  至于“教到什么程度”,李教授认为,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校、本班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四)必须明确“五个点”,就是:知识训练点,能力培养点,方法习得点,习惯养成点,考试关注点。

  “有效”的家常课怎能评判?李教授有三个观点:

  一是看学生,看学生变化了没有?发展了没有?二是看教育效果的持久性,走进课堂与走出课堂是否一个样?三是看有无生长感。要想使教学具有生长感,要找到“三个点”:找到“挑战点”,给学生一种挑战;找到突破点,突破难点和障碍点;找到提升点,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提升。“不生长”的课堂是无效的课堂,“被生长”的课堂是僵化的课堂,“自生长”的课堂是绿色的课堂,师生“共生长”的课堂是理想的课堂。

  以上是我学习的部分心得体会。在上海18天,我听了很多专家的讲座(展示)。他们渊博的知识,敏锐的思想,高超的智慧令我感触很深。在颁发结业证的那一天,我代表我们小组作感言发言,我是这样说的:十几天的研修学习,我有三点感触:一是眼界决定境界,听报告十多天胜过自己摸索十几年;二是理念决定信念,要真正课改,必须理念先行;三是态度决定高度,只要肯做、愿做、多积累、多总结、多反思,总能找到好办法。

  最后,我想说,生活是给自己看的。精彩也好,平淡也好,所有的路都得自己走。好的心态能让我们活得更加淡定与从容。因此,我们必须学会爱自己。借用李政涛教授的话说:爱自己,就要栽培自己!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奋斗方向,有自己的理想情怀。每一个教育者,都要有理想。我们不能只看眼前,因为眼里只有眼前,我们就只能拥有眼前,就不会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教师应该是现实的理想主义者!这样的人,他不会逃避现实、不会回避现实,而是扎根于现实,让理想变得更实在!这样的人,从不屈从于现实、从不抱怨现实,而是想方设法让现实变得更美好!

外出学习教师的心得体会2

  3月16日,我校全体数学教师到育才学校去听课学习。我听了两节数学课,真的是感受颇深,受益匪浅,让我充分领略了课堂教学的无穷艺术魅力。现就这次学习谈一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一、收获

  1、出去听课比在学校闭门造车受益要快要多,要来得直接。

  2、真实――课堂教学应该追求的境界

  在我们的观摩课教学中我总是觉得雕琢,事先准备的痕迹太过浓重,我自己的体会就比较深刻,当然我所说的并不是不备课一点准备都没有,而是不应该把每一句话每一个答案都要事先给

  学生灌输,害怕再作课中出现纰漏,我以前确实就有过这样的顾虑,因此当一节课在我不停的灌输给学生,然后在作课时,就觉得我的每一句话,学生的每一个答案都是准备好预设好的,而不是适时生成的,虽然按部就班成功的完成了一节看似完整的课堂教学,其实却缺少了真实性,多了几分虚假。听了两位教师的课后,我觉得在教学中他们做到了真实的教学,首先教师为学生创造广阔的思维空间,使学生暴露思维的真实,例如六年级的那节课,在他的教学中没有一种固定的答案,而是拓展了思维的空间,这样学生的思维很活跃,即时生成的答案各式各样,让人找不到雕琢的痕迹,很真实。其次,学生畅所欲言,让学生凸显个性的真实,

  3、情境――创设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有效的手段

  我记得朱乐平老师说过教学情境的设置应注重来自于生活,并不是每一节课都要设置与生活紧密结合的情境,而是尽量贴近于生活,这样学生学习起来便于思考操作,同时也能在生活中加以应用。特别是像我们学校的学生更要注重与生活实际的结合,因为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解决生活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的手段方法,掌握技能。所以情境的创设需要我在生活中教学中多观察,多思考,多操作。

  4、三维目标的整合――课堂教学的更高要求

  我们的教育观点从最开始的注重教书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到提倡育人的重要性,我们的观念都有了逐级的改变,那么现在课改又提出了“三维目标的整合”,所谓的“三维目标”就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道德与价值观”,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尽量做到这三个目标的整合,而且是“品之有味,寻之无迹”,如在三年级数学课的教学中,她通过教学让学生体会到了,不同的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去评定都会有不同的结果和答案,那么做人就是这样我们不应该以一种标准去看待我们周边的人、事,我们要从多角度去思考一个问题,所以这节课就是在这样的看似在作练习的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学习知识,提高了学生分析判断事物的能力,同时也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做到了“三维目标的整合”。

  5、亮点――让课堂教学生辉的装饰品

  能让听者有畅所欲言的欲望的课就是一节好课,能够让听者回去就可借鉴操作的也是一节好课,我觉得一节好课并非是很完美的,哪怕只有一个亮点,能够引起大家共鸣,我觉得都是好课,其实那位六年级老师的课并不是像我想象中的那么好,而且在我们学校应用起来未必就很实用,但是在他练习的设计中,他采用了层层递进、小组合作,并让学生进行质疑,我感到了教学的效果非常好,这就是一个亮点,使这节课生辉。

  6、教师素质之高,学生习惯之好。是我们该思考如何去做。

  二、自我反思

  总之,听了两位教师的课,看了气势宏伟的广播操,我充分认识每一次外出学习对于我都是一种反思和激励,让我在欣赏别人精彩的同时发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课前认真解读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合理的教学流程;课后认真反思,坚持写好教学后记;多看书学习,多做笔记,不断提高自己教学业务水平。

外出学习教师的心得体会3

  我有幸到东莞和中山学习,在这四天的参观和学习中,老师们的精彩展示,不仅令那些学生们陶醉,而且对于正在语文教学路途上摸索前进的我来说,收获很多。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

  第一、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

  无论是低年级还是高年级,教师授课前首先要吃透教材。听完不同学校老师的课后,我认为他们对教材的把握都有独到之处,能够抓住重点施教。无论是教师的引导还是朗读,都能恰到好处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突出教学重点。

  第二、注重学习习惯的养成

  如:东莞长安中山小学的老师,不仅教会学生学习,还很注重学习过程中良好习惯的养成。特别是上课时强调正确的坐姿,在课堂教学时注重学生正确的书写习惯,在学习中,该校的老师也介绍书写是需要全校长期坚持抓,并不是短期内可以出成果的工程,而且还要投入一定的资金。

  第三、构建“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效率

  在中山东方小学的学习中,使我认识到高效课堂的内涵,就是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效率。学校的老师对高效课堂有准确的把握和理解:优化课堂教学目标和要求,优化课堂教学内容,优化课堂教学过程。课堂教学围绕这三个方面把三维目标落到实处,使教学过程民主、科学,使学生知识和能力得到最大提高。

  在中山东方小学的听课中,我发现他们的课堂是紧扣“高效课堂”理念,采用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每个小组都有好、中、差各种学生,搭配学习,有利于后进生的日常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课堂都分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扩展训练几个板块,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切实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在课堂最后,有学生进行小结,梳理本课所学内容,加深学生的印象。教师也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有了初步的掌握。尤其是在课堂环节采取教师少讲,给予学生更多时间和机会进行必要的合作和展示,使全班学生分享彼此的学习成果。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方面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学习机会积累教学素养。

外出学习教师的心得体会4

  正如一位专家所说,外出学习重要的并不是收获了多少知识,而是在专家引领下所做的自我反思。是呀,笔记记了一厚本,以后真正能用到的又会有多少呢?那些空泛的大道理记不住多久,也产生不了多大的影响,倒是那些教学中真实发生的甚至是微不足道的小故事,却最能给心灵带来震撼和洗礼。11月28日,学校组织了综合组部分教师来到了凤山实验小学进行参观学习,大家深感不虚此行,收获多多。

  经过参观校容校貌、设备设施、听取学校领导给我们介绍绍该校办学情况,对我的触动很大,很受启发和教育。首先,是他们那种服务精神,团结精神。走进他们的学校,给我一种感觉,不管是老师还是其他工作人员,都是那么认真。我想正是他们的这种服务精神,才让学生喜欢,让家长放心,让社会都承认。其次,是他们学生那种自觉和勤奋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课堂上,同学们动手的积极性很高,课堂次序维持的很好,当老师提出问题时,他们很积极地思考和回答;当老师让他们看书并思考问题时,他们又非常地专著去思考,整个课堂显得既严肃又活泼。相比较而言,课堂上我们的学生就显得不够积极活跃。 凤山实验小学的领导对我们说:我们做每一件事情都要认认真真去做,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做,不求十全十美,但要把它做得尽量完美,一定会倾尽自己所能”。他的话让我深思很长时间,是啊,我们既然是教师,拥有天下最光辉的职业,就应该尽心尽职,对得起这一行业。同样,教师既然走上讲台,就应该上好每一堂课,对得起学生,对得起家长,对得起社会。

  通过对比学习中,除去对知识的学习和吸收,更多的是自我的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反思自己的课堂,反思自己的专业成长。我想这次学习引发的反思能成为我不断前进的动力,能成为成功的敲门石,能成为我坚定航向的指路标。只有把学到的知识技能转化成自我前进的内驱力,我才会在教学中有所成。

  一、学习他们教师的敬业精神

  在课堂听课活动中,教师教态都十分规范,课堂组织紧张有序,当堂训练扎实有效,而且各个教师的课堂都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敬业精神已经在教师身上得到完美展现。他们一定做出了艰辛的努力,才会有今天的收获。敬业本质上就是工作观,他们的工作观值得我们学习,

  二、学习他们高效的自主学习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在学习活动中必须自主、合作、探究、体验,这一点在来自省小学的课堂中体现得十分到位。他的教学理念十分先进,在听课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已经内化为他们自己的行动。教师巧妙的创设情境,学生在情景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小组合作交流、班级合作交流。带着问题来、带着问题走,教师引导学生以准确简练的语言,对课堂知识进行总结、评价、反思。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有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让学生学会了合作,承担责任。

  三、实践了才会汇集成河

  庄子说过:“始生之物,其形必丑。”任何东西的形成必须经过不断的实践、不断的修剪、不断的完善才成型的。专家们当天有关评课,其内容自成体系,脉络清晰自然,让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更懂得了如何去评价一堂课,怎样来评价,以什么样的方法等等,非常具体。由此,我想到这样完善的内容是与专家们多年的亲身实践,不断分析总结分不开的。如果我们也用同样的态度去对待我们的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定会有所收获。

  感谢领导给了我这次考察与学习的机会,使我真切地了解到了其它学校的教育现状,有机会解读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获得了许多教育改革的信息,触发了我许多教育灵感。相信在我今后的工作中必将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它必将成为我人生的一段重要历程,给我留下难以磨灭的记忆!

外出学习教师的心得体会5

  20xx年x月x日至7日,我有幸到卢氏县城关镇中学参观学习,通过这短短两天的参观和学习,我的收获是实实在在的。这短暂的学习之旅,我感受到了校园以及教室里那种浓厚的学习氛围。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热情,紧张有序的合作也深深震撼了我。以下则是我的点滴体会:

  体会一、成功的关键在于“细节”

  卢氏县城关镇中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可以说是非常成功和精细的。在参观校园的时候,那些励志标语、宣传语可谓是“到处都有”,教室黑板上标有警句,教室前后方都拉有警示横幅,“‘满堂灌,照本宣科是最差的课’,是在‘毁’人不倦”,教室外墙有优秀作文展示,教室的前后都有堂清表,周清表,也悬挂了好人好事记录薄,班级情况通报表。校园里,可以说只要见到墙壁就会见到鼓励学生学习的哲语,试问,有了这样的环境,学生的学习意识能不增强吗?学生自己也是非常注意细节的,在他们的口袋里,会发现都有一本口袋本,上面记录着小的知识点,在排队等饭,排队上操时都回拿出来读一读,看一看,记一记。再问,有了这样的学习态度,学生能不学好吗?

  体会二、教师都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以身作则,做到了“为人师表”。

  “教书首先强已,育人者先律已”教育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的工作,而人的教育是要倾注爱的,做一个有着高尚师德的教师,应该是最基本的要求,师德是教育的灵魂。有爱心的教师才能培育出有责任心的学生,在城关镇中学,我体验到了学校的老师都有着极强的责任心,对学生学习有着极大的耐心和对工作也有着很高的热情。

  学校的教师对于自己的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活情况做到了了然于心,做到了心中有数。每周的学习任务也做到了个个落实,个个过关。

  体会三、构建“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效率

  在城关镇中学的学习中,使我认识到高效课堂的内涵,就是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效率。学校的老师对高效课堂有准确的把握和理解:优化课堂教学目标和要求,优化课堂教学内容,优化课堂教学过程。课堂教学围绕这三个方面把三维目标落到实处,使教学过程民主、科学,使学生知识和能力得到最大提高。

  在城关镇中学的听课中,我发现他们的课堂是紧扣“高效课堂”理念,划分出各个团队,采用团队竞争的方法,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每个团队都有好、中、差各种学生,搭配学习,有利于后进生的日常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课堂都分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扩展训练几个板块,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切实

  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在课堂最后,有学生进行小结,梳理本课所学内容,加深学生的印象。还有,课堂最有效的一个环节就是“堂清”了,每个教师课前发给学生一张小卷子,当堂训练,当堂清理知识点。教师也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有了初步的掌握。尤其是在课堂环节采取教师少讲,给予学生更多时间和机会进行必要的合作和展示,使全班学生分享彼此的学习成果。并在教学中适时跟进,检测、反馈,以多种形式巩固学生的学生的学习成果,是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更高。

  以上就是本人的一些体会,在今后的教学及管理工作中我要不断落实,力争做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在爱中实施教育,践行“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无愧于教师这个一职业,也为了实现心中的理想信念,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定会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学习,更加努力,提高素质,完善自己,书写灿烂美好的未来。也只有这样,才能不虚此行。

外出学习教师的心得体会6

  本次的一天旅程到此结束了,我们把这次的外出培训当作一次旅行。我们带着轻松、快乐、自在的心情去参加这次旅行,为什么会说成旅行呢?因为我们一路观光、一路欣赏、一路学中玩,玩中学。这次的旅行还真的学习不少,收获不小呢。从清晨踏着一缕阳光来到集合地。abc的姐妹们一起准备着,我们怀揣着好奇、激动的心情向目的地出发,我们共分成了六组,每个园都是打乱的分,目的也是让我们互相认识,了解。有共同合作的意识,能够团结友爱,互相照顾,就像一家人一样。

  也让我再次感受到abc是一个大家庭。觉得很温馨,本次我们有三个任务,第一个任务是每组要有队名、队呼、队歌,在旅行的车途中我们一边念着队呼,跳着队舞。我们第五组是火热队:火热加油!加油火热!气氛火热!比赛火热!一路上的心情很喜悦,很兴奋,在第二个任务中通过设计队牌我学会了团队合作。配合很重要。积极创新,认真,虚心听取队员意见,共同合作完成任务。同时在中分村通过老红军的讲解也让我们了解了谭震林的丰功伟绩、和历史故事。在进行最后第三个任务时对老师们都是一次挑战和学习,集体编群舞,这个任务挑战了老师的临场发挥,团体合作精神,也展示了六组老师们的才艺。每组都很创新。每组都表现很精彩。通过这次外出培训我受益良多,对头头拍拍,转圈、鸟语鸟巢的游戏使我们回味无穷。在游戏中锻炼老师各方面的能力,在游戏中体验快乐,我觉得我很享受每次比赛的乐趣,也认识了新朋友,一天的行程也很丰富多彩,我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机会,我也一定还会参加,这些都是我的收获,加油!姐妹们。加油abc!

外出学习教师的心得体会7

  为了开阔班主任的教学视野,增强班主任管理理念,提高业务能力和工作热情,我校全体班主任在曾校长、黎主任的带领下赴广东中山实验小学参观学习,整个参观活动过程安排紧张而有序,内容丰富而充实,为确保学习活动取得扎实效果。

  学校要求我们带问题去,带着思考回,真正把这些学校的经验学到手学进脑,以更好地结合本校实际开展班主任管理工作。本次我们学习带着太多的仰慕和激情,以及诸多的疑惑,分别听取了校长有关学校介绍和班主任有关班级管理的经验介绍及心理辅导课。我的感触颇多:要抓养成教育来培育良好的班风;班级管理不是缺少规则而是缺少规则执行的持久度;让学生在体验中接受教育……

  现将学习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学校管理精细到位

  俗话说的好,思路决定出路,细节决定成败,通过观察他们的校园,发现他们每项工作都非常细致,如在卫生环境上几乎看不到一片纸屑。学校的教室、图书角的布置突出学生为主的文化氛围,物品摆放整齐有序,学生彬彬有礼。

  二、今后班主任工作思路:做幸福快乐的班主任

  1、转变观念,充满激情投入、深入班级,获得第一手资料,班主任的观念应与言行一致。坚持多做。

  2、转变看法,人不是被事情困扰,而是被事情的看法困扰。我们要多看到学生的好。多表扬少批评。

  3、班主任要有爱心,学生与班主任之间应该多互动,多交流,多听听他们的心声。

  4、尊重学生,从学生的角度来理解学生。宽容学生的错误,欣赏学生。

  5、让学生充满灵性,让学生自主学习。

  6、心理疏导,学生一般有品行性错误、日常性错误、安全性错误、心理性错误。我们应该用不同的方法来正视这些错误。

  7、善于反思提高,多多看看关于教育的书籍。

  这次组织班主任外出参观学习活动,体现了学校对班主任队伍建设的重视和对班主任工作的关心。通过这次学习,收获很多,要把这次参观学习的知识运用到我们今后的工作中,真正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收获,学有所得,提升自己的工作干劲,不断的加强学习,多磨练良好习惯。不断适应国家教育事业的需要,为立足本职,搞好班主任工作打下基础。

外出学习教师的心得体会8

  学习是伴随教师终身的大事,为学习先进校外教育管理经验,进一步推进我县校外教育的深入发展,我有幸于2013年11月随同县教育局领导及各校教导处主任共90多人,赴重庆、宜昌等地参加了考察学习。由唐局长带队为我们考察团安排了考察学习单位,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考察的几个教育场所谈谈我的收获和想法。

  一、考察总体印象

  1、浓厚的文化氛围

  这次学习共考察了4所学校,走进每一所校园活动场所,你将立即被它的具有特色的文化氛围所吸引:整体的规划因地而异,创设了有利于学生行为发展的文化氛围,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随处可见,名人的塑像成了默默无言的教育者,甚至于每一块草坪、每一面墙壁、每一个角落都洋溢着校外教育的激情。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东方红小学的棋文化特色,校园的棋文化无处不在,让学生在玩耍中都能体会到各种棋的魅力。

  2、独特的办学理念

  我们参观考察了涪陵十四中、蜀都小学、鸡公岭小学、东方红小学四所学校,总的感觉是,不断创新办学理念,注重营造文化氛围,特别是蜀都小学的养成教育,让人受益匪浅,从管理到教学,从教师到学生,处处时时能够给人一种人文化的理念。虽然每个学校的办学理念各有特色,但质朴的作风、踏实的工作是始终不弃的根本。从每位校长的介绍来看,都有自己的办学独特之处,他们面向全体学生,使全体学生都能享受到学习、活动的成功和快乐。真正体现了朱熹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二、收获与反思

  这次考察带给我们的收获是全方位的,认真反思,我们除了在硬件方面与这些学校无法相比之外,在办学、教学、管理等很多方面也确实存在很大的差异。

  此次的外出参观学习首先是我们了解了发达地区教育场所的建设和发展,以及管理模式和特色,开阔了视野,激活了思路。这对于在今后的工作中,制定我们的发展规划,推进龙山教育的科学化管理,促进活动中心跨越式发展有着非常大的帮助。在此次的参观学习中,感受最深的有三点:一是学校的管理要精细,二是懂得创新,三是培训育人要讲究方法。

  在参观考察几处知名学校之外,教育局还安排我们游览了一些名胜风景区,让我们感受文化的深厚底蕴,其中游三峡对我的影响很大,我是一名初二的语文教师,这个学期的第一篇课文就是刘大杰的《巴东三峡》,从刘大杰的笔下,我了解到三峡的惊险,沿途风景的迷人以及西陵峡、巫峡、瞿塘峡各有的特色,但文字能传达的感情毕竟有限,做梦也没想到这次能有机会一睹三峡的风采,一路上,我用心去观察,用心去聆听,不仅深切的感受到了刘大杰、郦道元、李白等文人笔下的风光,还体会到文章之外的乐趣。回到学校我想再把《巴东三峡》上一遍,给学生仔细讲解我在三峡的真切体会,我相信,这种体会比再多的文字都要来得实际。除此之外,让我有所感触的是旅游区人的精明。他们会想着各种法子,让你心甘情愿的将口袋里的钱掏出来、消费掉。这就使我想到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都在积极探索教师育人的方法,尽管我们的出发点和动机都是好的,但由于采取的方法不一样,收到的效果却是大不一样。这就如同同样都是让游客往出掏钱,有些采用心里疏导,有些却采用哄骗,偷窃甚至抢夺等手段,虽然都是让游客掏出了钱,却引起了游客的反感和恐惧。因此我们在教育培训学生的问题上要多动脑子,多想法子,使学生高高兴兴、快快乐乐地接受教育,实现教育的理想境界。

  见多方能识广,这次外出考察给我的感触是令人欣慰的,相信许多人将考察所得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进行尝试,能迈出可喜的一步。因此,我们有理由推论,只有给予教师更多走出去的机会,才能让教师了解新理论、新方法,进而切实提高校外教育工作者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推动龙山教育全面快速发展。

外出学习教师的心得体会9

  在林校长及各校行政领导的带领下,我们参观学习了**公司。现将外出学习中自己的所见、所闻、体会及今后努力的方向总结如下:

  首先我们参观展览厅,为看到这么多尖端技术产品而折服;参观示范区,为第一次近距离观察这些产品生产而叹服。听着工作人员耐心的讲解,原来懵懂的头脑顿悟了不少。终于知道了什么叫"机械制造及陶瓷机械生产"了。终于了解到家居装修中如何进行节能环保,终于"开窍"了不少。此外,作为广东省重点企业,中国机械制造百强企业,这家公司不仅注重技术研发,产品生产,还很注重员工素质的培养。在参观生产线时,我们会时不时的看到一些温馨的标语,如"今天工作不安全,明天生活无保障";"请保持车间整洁,还你我舒适环境"在参观过程中,和一位工人阿姨闲聊了两句,从她亲切的话语中,不难发现,在这里工作,挺舒服的。从走廊往车间里看,很多工人都是笑着干活的,给人感觉工作很自在,()没有压力。这不就证明了,让员工舒服的工作,他们才会更加投入。"科学管理,高效服务,不断创新,持续发展","勤,诚,学,勇,和""追求卓越,挑战极限"这是该公司在用实际向我们展示他们自己的企业文化。我想,正是因为这良好的企业文化造就企业的成功。

  通过参观学习,我认识到这家企业能够创造出今天如此辉煌骄傲的成绩,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是企业的管理理念令人信服。邯郸市飞腾蔬菜包装有限公司作为私人企业,管理规范程度高,工人服务意识强,生产效率高,企业负责人思路开阔,具有远见卓识,注重企业文化建设,注重技术实力,注重企业发展潜力,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二是企业精神极具优越。"团结拼搏,求实奉献’的企业精神,让员工感到团队的力量是伟大的,以至于他们更努力的工作,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与技术创新中。

  三是员工本身的工作理念强。企业每位员工都本着永恒的发展,永恒的服务理念去对待自己的工作,注重技术管理方面的自我发展,在企业负责人的领导下,齐心合力共同把企业推向国际市场,实施"走出去"战略。

  学习企业文化,何尝不是一个在学习做人做事的过程?此次企业文化之旅,我还看到了我们企业人员那种高素质的体现。正是我应该向大家学习的。

  与她们相比,我的工作就是天堂。舒适的工作环境,适度的工作强度,让我由衷的对以后的工作充满了信心,学习了她们的工作精神以后,我决定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学会知足。俗话说:知足者常乐。我们要学会知足,更何况我们工作本身就得以让我们知足。

  二、懂得奉献。无论干什么都要"干一行,爱一行",我们要热爱自己的工作,要学会付出,勇于付出,为金融行业,为信用社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勇于超越自我。人要活到老学到老,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我要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知识水平,在以后更广的工作平台中展示自我。

  四、团结同事,提高凝聚力。人心齐,则士气足,士气足,则百事兴。企业的凝聚力是企业快速发展的保证,只有员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使企业力量集中,步伐迅速。

外出学习教师的心得体会10

  10月22—24日,我参加了由临沭县组织的小学语文优质课评选活动。作为一名教师,任何一次外出听课都是我们学习的大好机会,从中可以取得真实课堂教学中的经验。在县进修附小小学我听了九节课,学到了很多,感受很深,收获很多,感受如下:听他们的课就是一种享受。置身于课堂教学中,其中,来自进修的一位老师更是将《蒙娜丽莎之约》分析的无比透彻,更是博得了所有听课教师的阵阵掌声。执教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教师气定神闲,信手拈来,不时激起一个个教学的浪花赞叹之余,更多是深深的沉思,为什么会有如此的魅力?

  1。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

  老师的语文功底扎实,语文素养要高,深入研读教材。例如:教师在文章的指点,列举问题等方面,他们都明确指出,便于学生理解并从文章中找出,尤其是对于自主学习能力较强的中学生来说,教师的辅助指导所起的作用是无比大的。

  2。驾驭课堂教学能力要高。

  巧用心思,精心设计,从学生出发备课是必不可少的。从这些节课可以看的出来,由于在备课时已经预测到学生会提这样的问题,因此,这些老师在指导学生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显得尤为巧妙,具有艺术性。整个过程她都没有作正面的解释性回答,而是让学生描述自己的答案,在言语实践中自然感悟问题的答案。

  3。简简单单教语文,静下心来钻课文。

  当学生提出问题时,他们没有简单化处理,而是引导学生来联系自己,从实际出发,进而得到情感世界的升华和丰富。

  这些老师通观年龄,都比较年轻,相对来说也是一名新教师,却彰显出非浅的功底和教学智慧。榜样就在身边,我要更加努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三天之中,感受颇多,教文本的同时,更注重能力的培养,在熟读中体味作者的情感,实现作者与读者的心灵共振,语文课很有语文味,是几位老师的共同之处。回顾自己十多年的教书生涯,比较之下,顿生感慨:教书难,教好书更难!身为新课程改革一线的语文老师更应该锤炼语文功底,加强文化底蕴,焕发语言魅力,这样才能真正成为一位不负众望的好老师。

外出学习教师的心得体会11

  9月底,我有幸随学校学生德育管理教师团队赴深圳、惠州、广州等一些职业院校进行了培训考察。我非常珍惜这次学习机会,严格守纪,虚心学习,勤于思考,充分利用参观学校、开会交流等时间与对方老师们交流,带着问题去考察,和同事们沟通探讨,相互学习。通过几天的学习考察活动,使我开拓了视野,发现了差距,增长了知识,受益非浅。现将主要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总体感受

  此次培训考察分为开会研讨交流和实地考察两个阶段,时间紧、任务重。但我感觉整个培训考察行程安排科学、内容设置丰富、理论结合实际、针对性较强,虽然只有短短几天,但收获颇丰。这些南方一线城市先进可行的发展理念、整洁优美的学校环境、各具风格特点的管理理念和方式、活力无限的教师与学生,都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二、主要收获和体会

  先进可行的发展理念。在深圳职业技术学校的交流中,副校长介绍了学校的优质资源和特色,提到了“校企合作”是伴随学校与专业发展而自然产生与发展的,学校的优势不但在于有政府的投资力量,更有素质高、能力强的一只师资队伍,他向我们介绍了新入职教师要接受的一系列入职培训计划和模式。学校也非常重视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每3年就会有1个课程建设指导文件出台。在学校文化建设主要通过五个方面:1是人才培养方面;2是文化传承与建设;3是送文化进社区;4是校园文化;5是校园环境的建设等,学校还大力在加强学校的管理体系,强调职业人的素养,突出以德树人,结合学校、学生和城市特点,充分发挥共青团的力量,专门成立“文化育人研究中心”等专业的思政课教育系统。我们在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参观了各实训基地与教室,整个实训环境呈现出环境、文化、经济和谐发展,展现出了一座融于生活、引领生活、创新生活,让学生更好地学习与发展的面貌。

  “六民教育”。在惠州商校,我们有幸见到并聆听了全国职教专家邓庆宁向我们介绍他们学校的办学育人特点和模式。惠州商校为学生打造了“阳光1000”成长计划——中职学生成长规划的教育模式,是塑造学生“职业人格”的主要方向。以塑造“职业人格”为主线,接受到六个维度的教育和实践,“十德”养成教育、职业生涯教育、学长启导自我教育、师生主体团队教育、社团活动实践教育、工学结合四环一体教育等。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和人文精神,使学生实现由自然人格向职业人格的上升,由学校人逐步向职业人、社会人的转变。惠州商校创造性地实施“职业人格”教育模式,使学生具有健全的现代人格,掌握现代职业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和社会能力。据此而施行的“主体团队”育导模式、学生自主选择授课教师的教学模式、“中专→大专”一体连读的教学模式、双专业同时修读的“三个平台”教学模式、“首席教师”模式、综合素质测评模式、“专业+企业+职业”的教学创新模式,充分体现了惠州商校全新的教育价值理念。他们将人文教育的精神和环境育人的思想融入校园文化活动之中。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学校文化活动已成为学校为提高学生整体素质而实施的重要教育内容,惠州商校有全省首屈一指的校园文化和学生社团活动,每年一大盛事,就是举办职业技能竞赛周。学校还在学生中开展十项目标教育活动,即该学生本学期必须完成的十项目标。该活动是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主教育的目标教育模式。

  培育特色,打造品牌。在广东技术师范学院里,我们与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社科部主任汪永智老师一起座谈,他向我们介绍了广东中职德育研究与学习的一些经验和探索,也使我们受益匪浅。

  这次参观学习,大家互比互学,通过学习,共谋发展,也感受到沿海地区和学校的巨大变化,感受到职教发展的浓厚氛围。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他们的热情,看到发展的巨大成果,更重要的是我们汲取了很多有价值的经验,并开阔了眼界,更加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观念,他们的许多发展理念和工作措施很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

外出学习教师的心得体会12

  20xx年10月11日至20日,在校领导的精心组织安排下,我们一行10人从学校出发奔赴本次学习目的地—山东省济宁市进行了为期十天的学习。在这短短的几天时间里,我们先后在济宁一中新校区、济宁一中老校区、济宁学院附属中学进行了参观学习。期间观摩了课堂教学并与授课教师交流互动,聆听了学校领导的专题讲座,另外还参与了济宁一中新校区课堂教学听课评课活动。这次学习,使我深受启发,受益匪浅。下面主要谈谈我在参观学习后的几点感受和收获:

  1、规划合理,高端大气。

  最吸引我的是它们的校园文化:一个个整体的规划,创设了有利于学生勇于进取的文化氛围,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随处可见,当地名人的塑像成了默默无言的教育者,每一块墙壁、黑板、楼梯、暖气包、

  甚至于每一块草坪、每一个花坛他们都合理地的有效地利用,每一个角落都洋溢着教育的激情。学校在公寓楼及教学区都有开水和温开水,在实验室、音乐美术舞蹈等各功能室、模拟动物园到处能体现出学校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新校区规划立足于二十一世纪教育的发展趋势,着眼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求,追求高水准的素质教育特色及文化教育氛围。坚持“标准化、现代化、信息化、人文化、生态化、国际化”,科学前瞻、以人为本,高起点、高水准规划,实现现实与未来、整体与局部、功能与环境、效率与效益的和谐统一。总体风格既体现百年老校的文化积淀,又突出现代化名校的时代神韵;既彰显儒家文化、运河文化的熏染特色,又与湖光水色、生态自然的北湖新城融为一体;既充满儒雅凝重的学院书香,又饱含活泼健康阳光人文的青春气息。

  2、以人为本,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整个校园均充满了以学生为主的校园文化氛围,从校园到宿舍,从操场到教学楼,从走廊到教室,让学生成为校园的主人,让学生的名言、作品和荣誉成为激励学生学习、转变学生行为的准则。如"请享受无法回避的痛苦",“没有艰辛,便无收获”“投资未来的人,是忠于现实的人”“正课与自习一分钟也不让自己闲下来,紧张而积极,你的收获会让你更加喜悦”,"脚踏实地山让路,持之以恒海可移"。这些名言会激励学生严于律己,做事坚持不懈,很实用。学校充分利用校园环境教育学生并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利用教室走廊墙壁,随时给学生提供学习的机会。

外出学习教师的心得体会13

  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和学校的安排下,我于20xx年8月21日至8月31日有幸参加了有市县教育局组织的,在陕西师范大学具体举办的“金昌市小学骨干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的为期10天的培训,受益匪浅,现将学习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更新了教育教学理念。

  时代在不断进步,社会在不停前行。同样,教育教学理念也应与时俱进。埋头苦干是必须得,但抬头望头也是必要的。一味埋头苦干会迷失道路,偶尔抬头望天才能看清方向。特别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纵深发展,很多教育教学中的深层次问题不断地暴露,这时候更需要理论的指示与专家的引领。对于我个人而言,这次培训无疑是一场“及时雨”,不仅对理清新课改中的种种关系有帮助,而且对突破新时代教育教学中从在的一些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思路与方法。

  如陕西师范大学赵克礼教授的《教育应使人智慧》的专题报告。首先分析了当前教育的各种缺失,指出当前的教育还是“精英教育”“应试教育”,忽视了人的素养的培养。怎样改变这种现状?他提出从中国古代优良传统找良方,将“孝”“信”“义”“耻”“礼”“忠”“枨”等纳入语文课堂,将人的精神基础打牢,提高人的素质。

  陈青萍教授的专题报告《教师的职业幸福》和王淑兰教授的专题报告《教师的心理健康》都关注了教师的身心健康。社会压力、职业压力让我们的教师生存不易,需要学会自我调节,需要乐观的工作生活。需要学习教育心理学,尤其是人民教师。同时,现在的教师需要有反思精神,需要掌握教育学知识,才能成长为学生喜欢的教师。

  总之,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现在的教育越来越偏离正常的轨道,越来越朝着急功就利与速成的方向发展,教师的生存和发展越来越受到挑战。这些都需要在理念上纠正与更新,使我们的教育不离其本质。

  二、更新了教育教学知识。

  教师是一个永新的职业。这里讲的“新”主要指知识的更新与教学艺术的更新。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应始终站在时代文化前沿,把住时代文化发展的脉博;应始终站在科学知识岸边的摆渡人,传承知识与文化;应是学生灵魂的塑造师与精神垃圾的清道夫。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必须时时保持充电的状态,此次培训无疑是一次良好的机会。经过培训,就我个人而言,不仅在学科知识方面得到一次全面的补充,而且在教学艺术方面得一次新的补充。又如,张华教授的《小学语文教学艺术》的专题报告。对课堂观察的概念进行了深入的阐释,提出这是聚焦课堂的教学研究的最直接的方式方法。

  总之,教育是一门艺术,需要老师不断的自己更新,才能更上一层楼。

  三、观摩了专家名师风采。

  此次培训活动的一大特色就是理念联系实际。不仅聆听了专家的解读,而且近距离地学习了名师的教育教学艺术和班级管理艺术。

  马俊华老师讲的《优化教学的途径与方法》,强调新课程中,青年教师应有所作为。校本教研不能丢,专业成长方才有动力。如若深入多思考,目标达成就不成问题,都很有指导性。

  李涛老师讲《减负增效与创新教育》的报告,完全是自己的实践的梳理和总结。李老师提出,教育是一项爱的工作,只有全身心地热爱,才能有所成绩。教学工作如此,班级管理亦如此。在报告中,李老师用自身的实例很好的诠释了“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事业”的真正内涵。

  四、促进教师自身的成长

  教育的发展,关键在教师的成长。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基石,学校的软实力来自己于拥有

  一支业务能力强,团结敬业的教师队伍。对于个人而言,教师的成长不仅是时代的要求,更是适当现代教育的需要。此次培训,很多专家与同仁重点谈了教师如何规划自己的成长之路,成为名师,成为教育家。

  如陕师大赵精兵教授《现代教学艺术》的报告。从全球科技发展的高度以及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出发,指出教师不应是

  “蜡烛”,要有可持续的文化知识储备,那就要学会做研究,成为专业化的教师。而研究应该来自教育教学实践,又要回归课堂,服务课堂。单国老师《小学教学资源整合与应用》的讲座,提出教师对课例进行研究,加强对文本的解读和探究,提倡及时反思。课例研究的价值在于:拓展教学视野、发展反思能力、唤醒主体意识和培养问题意识。又如,衣新发教授的《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的专题报告。对中西教育进行比较,得出各有利弊,应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结论。今天的教师角色应该转变,由教学主体向学习伙伴转变;由知识传授向导学转变。

  五、结识了全市教学名师。

  此次培训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参加培训的都是全市教学一线的精英、名师,对教育教学都是自己独到的见解。所以此次培训又是一个非常好的相互学习的机会。8月126日下午的沙龙开得很成功,大家将自己教学中的经验互相交流。下午的说课比赛又展示了各自的风采。同时,还是建立友谊的纽带,平时只能在报刊杂志见到名师的老师,通过此次机会,终于可一睹尊容,亦为乐事。创办的QQ群,成为了大家交流的平台。

  六、提高了专业知识水平,拓宽了专业知识结构。

  作为一名教师,不但要有扎实的功底而且要有丰富的知识。在课堂上才能传授给学生各方面的知识。而这次学习对我来说是享受了一顿国际知识的大餐。在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期间,每天上6个小时的课,老师讲的内容很多,速度很快,比较紧张,培训的老师,既有教学经验丰富、专业能力出众的.年轻教师,也有带硕士生、博士生的学术权威。老师们专业理论扎实,实践经验丰富,讲课深入浅出 。

  通过学习,我不但学到了很多教学经验,而且,上课老师老师和教授们的乐观向上和严谨治学的态度也给我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其中对我印象最深也是我最喜欢的一位是赵精兵老师。他专业知识娴熟,上课生动活泼,上他的课即轻松又能学到知识,他是一个充满生活情趣快活的人,同时也是一个能把快乐带给周围的人,他的课正如她所提倡的一样,实施给人传递乐观和积极的信息。他讲到,讲台就是教师的舞台,一旦站在这个舞台上,教师的台词,教师的表现,教师的上课内容应该都是需要进行精心至少是认真准备的。尤其是第一堂课,是我们向学生介绍课程内容、课程特点并初次与学生接触沟通,向学生展现自己的重要演出。如果老师的第一次演出精彩到位,以后继续努力,你的观众自然不会减少。如果你的表现平平,或者在学生的眼里并不怎样的,以后观众不捧场也是正常的事。就像我们不愿意看那些蹩脚的没有水平的演出,或者不高兴听那些在大会上长篇大论的报告一样。所以,教师的第一堂课至关重要。所以这样的老师以这样的治学态度教学,学生非常信服,也受老师的影响,潜移默化的培养了认真严谨的品格。老师的身教远远胜于言教,在此,我深有体会。

  总体能参加骨干教师的培训,我感到十分的荣幸,我珍惜这次机会。

外出学习教师的心得体会14

  20xx年11月22日—11月28日,深秋季节,在市进修学院徐长安主任带领下,我们一般人赴xx师大学习培训,同时到、xx十六中两所学校进行教育考察活动。在这六天时间里,我们听了专家做的《教师的专业发展》、《信息技术》、《老师如何爱岗敬业》、《教师情绪管理与压力应对》的专题讲座;在考察两所学校过程中,通过参观学校环境、听取校长汇报、观摩课堂教学等方式,深刻感受到了两所名校的丰厚的文化教育和鲜明的办学特色,他们先进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具有特色办学模式和民主氛围的课堂教学,使感触颇深。此次学习考察之行,让我开阔了眼界,更要好好学习他们的长处。清楚地意识到,观念要更新、角色要转变,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1、幸福从教,必须由被动服从型教育向创新型发展教育转变

  树立教育人是快乐情感理念,一名教师必须具有强烈的成就需要,而一旦有了强烈的成就需要,他就会锐意进取,敢于冲破妨碍创新的清规戒律,并养成求异思维以及人无我有,人有我先的意识,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教师自身的事业心和工作动机,也会在追求创新的过程中得到提升。听了《老师如何爱岗敬业》讲座后,更是有很大的触动,他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敬业、爱业、乐业的故事,讲述他由一个普通的高中毕业学历的人能一步一个脚印发展到研究型教育专家,评为中国十杰,这体现的一个人终身学习,持之以恒的信念。这启迪了我们这些中年教师如何在教书中去体会生活,感悟乐业,发现自我。,坚持“新我超越旧我”。

  2、教师专业发展要重视教育科研

  我们参观了xx师大附中,体会到他们非常注重科研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职业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社会发展更要求培养大批创新人才,要求学校重视教育科研行为的开展,迫切要求教师增强科研意识,自觉充当科研型教师的角色。教师参与科研、承担课题,可以大大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推动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顺利进行。例如,研究课堂有效性,探讨教师授课一定要完整吗?授课必须是有效的,学生学习要完整,教师授课未必面面俱到,关键要让学生的学习过程看得见,学习质量看得见。

  3。积极参加数字校园与数字民主建设

  在听了xx师大教授作的《谈数字校园建设》后,感受到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之快,课件的制作越来越先进,我们确实要与时俱进,终身学习,否则一定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被学生所淘汰。今天知识经济环境下的人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激烈、更富挑战性,由此也导致了今天的教育比以前更具竞争性。处在这样一种环境下,教师惟有具备竞争意识,敢干竞争,善于竞争,成为竞争的强者,才能创造出最大的教育效益,并成为一名真正专业的教育工作者。而今,谁先掌握了先进教育技术,并能高效应用,谁将成为教育行业引领者。

  4。尽心教书,培养饱满有品位的人

  听了xx十六中校长一席话,深受启发,对教育的本意有了更深层面的理解,成绩的好坏不是教育好坏评判的唯一标准。我们不仅要有卓越的教学能力,而且要具有良好的社交活动能力,注重谋求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结合,立意培养饱满有品位的人。

  考察时间很短暂,只有短短的六天,然而给我们的启发都是很大的、是长远的。下一步应该静下心来,研究社会需要我们培养怎样的人才?我们怎样培养人才?怎样从学生实际出发,为学生的发展进行有效的教育?怎样从莆田实际出发,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些都是确实需要思考的。我们这年龄段的教师,如何突破自我走向卓越?如果思维固化,模式固化,则不进则退。应该努力创建自己风格、有自己主张、有自己品牌。我们需要开阔视野、转变观念、重新定位,我们没有理由不把工作做好,也相信大家和我一样学有所思、学有所获,希望学校多为教师提供这样学习的机会。

外出学习教师的心得体会15

  感谢学校给了我参加了“全国第十届小学数学课赛一等奖获奖教师暨名师经典课堂观摩研讨会”的机会。虽然只有两天,但内容却丰富多彩,有来自全国著名教育专家朱乐平、汪培新、夏青峰及全国赛课一等奖获得者许洋、徐文艳、杨荣老师共6节示范课及三个讲座。名师们以他们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生动活泼的教学语言,精湛娴熟的教学技艺,随机应变的组织教学能力以及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知识视野、数学素养、文化底蕴、创新思想、人格魅力,深深折服了在座的每一位教师。回头细看,真是一次愉快的精神之旅,收获之程。下面谈谈我的几点体会和感悟与大家分享:

  (一)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与培养。课改的今天,小学数学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课堂呢?朱乐平老师在讲座中用PPT为我们比较了新老教材的不同设计形式和设计理念,让我们清楚了新老教材的最大区别是:新教材是放开的。更让我们清楚了今天的小学数学课堂应该结合教材内容,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应该让学生了解和熟悉数学思想方法,了解它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起的作用。曾听专家讲过,若干年后,保留在学生记忆中的是什么?数学的一些知识与技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忘记,而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数学思想方法却能保留下来,并在他的学习、生活、工作中发挥强大的作用。

  想想也确是如此。而我们教师奉之宝典的《课程标准》,在它的理念中也悄然发生了变化。由原来强调的“两基”(即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显然改成了“四基”,即增加了基本思想方法和基本活动经验。看来,在教学中重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远远不够,还要重视让学生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体验知识的形成及其发展过程,还要在教学中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及其应用。虽然增加的只是简单的几个字,却能够带来教学的革新。在此理念引领下,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安排等等,都会发生变化。“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就如许洋老师执教的《神奇的莫比乌斯圈》。

  这是我第一次听数学课中的实践活动课,感觉很新颖,同时也觉得更丰富了数学课堂。许老师先让学生猜猜能不能把一张长方形纸条变成一条边、一个面?再让学生动手操作,用彩笔画一画是不是只有一条边、一个面。还有在后面研究“从莫比乌斯圈面的二分之一处剪会事什么情况?”时,许老师也是先让学生们想想,再用剪刀动手剪一剪。教学设计中着重体现了“猜想——验证——结论”这一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给每个学生带来的不仅是数学知识,还给了学生自主安排的机会。方法由学生摸索,找出方案学生自己解决,结果由学生来评价。这样,学生就有了探索新知的欲望,能够不拘泥于书本,不依常规,积极提出自己的新见解、新发现、新思路。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思路畅通、灵活、有深度。

  (二)情境创设,到底该怎么创?新课程改革的前几年大小各级的数学课都把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提高到了很高的高度,仿佛不创设情境这就不是一节好课,于是出现了绞尽脑汁为创设情境的局面;后来新课程改革走向深沉后,大家又觉得情境的创设越来越机械化、程序化了。正如夏青峰老师在讲座中说到,他们学校在开展教研活动时,如果提前跟老师说了明天要听课,那在新课开始时必定是创设情境;而如果是随堂听课那新课开始时必定是复习题。为什么呢?难道创设情境就一定比复习题好吗?“不要认为什么好,什么坏,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才是硬道理。”夏老师说他在新课开始时最常用的问题是:“关于这个知识,我已经知道些什么?”既复习了旧知,又为新知的学习埋下了伏笔。当然,我并不是说创设情境就不需要了,关键是要看怎么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和对策》这篇文章中,找到了创设情境的几个方法,感觉很好,与大家分享:

  1、情境的创设要有童趣,也要合理。情境创设不是一时之事,教师应当深入挖掘情境与数学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使情境为整节课的进一步发展和学生今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铺垫。

  2、创设情境要务实,具有时效性。只有务实,才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把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以问题的形式有意识、巧妙的寓于各种各样的生动具体情境之中,就容易引起学习的认知失衡,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积极主动投入到探索性的数学学习活动中去。务实具体体现在:(1)要有“数学味”,要有利于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关注现实生活,应该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和技能提供支撑,为数学思维的发展提供土壤。(2)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因此情境的创设不一定要在课的开始,也可在课的中间或课快要结束的时候,只要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情境创设在时间上是可以灵活安排的。

  3、情境创设要具有挑战性,也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好情境中蕴含的问题要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坡度,要能够使学生的认知产生不平衡,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保证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但有的情境看似生动、有趣,却缺乏思考价值。

  第3页(三)数学课堂应留给学生充分思考与探索的空间。这几节课都充分体现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特别是朱乐平老师执教的《圆的认识》一课时,充分感受到了这一点。新课开始,朱老师就直接点题,再“请同学们试一试,你带来的圆规是不是可以画出圆?你是怎样画的?”接着,朱老师用课件出示了一个圆(标有圆心),“请同学们说说这是什么?”出示半径,“这是什么?”(半径)用自己的话说,“什么是半径?”“再自己说说什么是直径?”还有后面的“整容活动,什么是圆?圆的特征是什么?”这些教学过程,都是学生自己在探索、自己在总结,自己得出结论。

  老师只是在旁边引导。而且,发现朱老师在每次学生说完后都会等一下,留下学生思考的时间,然后再问:“你们听懂了他/她说的吗?你再来说说。”非常重视学生“听”“说”和“思”的能力的培养。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的:“一个真正的教师指点他的学生的,不是已经投入了千百年劳动的现成的大厦,而是促使他们去做砌砖的工作,同他们一起来建造大厦,教他建筑。”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大胆放手,激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交流,把想象的空间、思考的时间、思维的过程还给学生,教师为辅,主要是引导、点拨、纠偏、调控,不仅使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而且要让他们会学、要学、乐学,富有创造性地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认知的主体。

  (四)改巩固型家庭作业为尝试型作业。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家庭作业仍是教师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的家庭作业设计与新理念存在着很大的差距:题目形式封闭、单一,往往教师的要求是一刀切,内容依然沿袭着巩固知识为主,作业形式多是纯文本性的简单、机械的课后练习,既缺少落实新课程三维目标,又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由于以上种种因素,导致学生对家庭作业产生了厌烦、逆反等心理,甚至当成一种负担(有的以不完成作业来抵制),影响了他们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心理健康的发展。面对这一现状,对家庭作业的改革创新势在必行。夏青峰老师在讲座中提到他们学校正在尝试一种新的作业布置与批改形式:尝试性作业。所谓尝试性作业就是在学习新知之前,学生通过自己的预习,而完成新知后面的练习。这种练习既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的家庭作业时刻充满着新奇与挑战,也把预习作为了家庭作业的范畴。真的是一个很好的作业尝试。

  总之在本次学习中每一位老师的课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们创新的教学方法,对细节巧妙的处理,还有课堂的高效性都是需要我去慢慢品味和学习的。当然,学习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把学到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并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促进自己不断提高。要学习的太多太多,我想用一句话来勉励自己:让我们全心全意地收获生活中的每一天,在平凡的日子里感受生活的美好,在耕耘里感受劳动的快乐和收获的期待。

【外出学习教师的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教师外出培训学习的心得体会02-24

英语教师外出学习心得体会02-19

高中教师外出学习心得体会02-18

教师外出培训学习的心得体会7篇02-24

教师外出交流学习心得体会02-19

小学教师外出学习总结08-08

教师外出听课学习心得体会11篇02-28

教师外出学习心得体会汇编15篇02-28

教师外出参观学习心得体会(15篇)02-27

教师外出学习心得体会(集合15篇)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