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阅读教学设计

时间:2023-12-11 13:23:51 剑锋 教学资源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说明文阅读教学设计(通用10篇)

  作为一名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说明文阅读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说明文阅读教学设计(通用10篇)

  说明文阅读教学设计 1

  教学目的:

  1、探究说明文阅读的规律,总结阅读说明文的技巧;

  2、把握说明文的句子关系,掌握析总分的图示方法;

  3、能够运用析总分法解决说明文阅读的相关问题;

  4、提高说明文阅读的解题应考能力;

  5、培养探究文章奥秘的`欲望与能力,培养对祖国语文的热爱之情。

  教学时数:

  30分钟。

  课型设想:

  1、复习课型,总结前一学段说明文学习成果并提高之;

  2、教学资源以综合运用教材资源为主,以换新角度,异向思维,开拓学生思维空间,培养多向思维、发散思维的意识与能力;

  3、“引—导—练”一条龙,“探究—领悟—练习”一条龙;

  4、本课重点解决析总分法及其应用。

  5、本课难点为图示法;

  6、本课为小型课,30分钟,注意把握时间。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小结近期说明文学习,激发学生探究说明文阅读规律的欲望;

  引出怎样分析说明文、怎样解答说明文阅读题等一系列问题。

  二、析总分

  1、探究练习一:《中国石拱桥》首段。

  2、探究练习二:《大自然的语言》第8段。

  3、探究练习三:《大自然的语言》第9段。

  三、总结解题规律

  1、析总分的应用:

  1)说明方法的分析;

  2)说明要点的概括;

  3)说明角度与方面;

  4)段意与对象特征。

  2、规律总结:(板书)

  总分与并列,层级要分清;总是分的总,分是总的分。析分须知总,析总须知分;中心在于总,方法在于分。

  说明文阅读教学设计 2

  教学目的:

  使学生初步掌握现代文阅读试题答题方法,通过练习使学生巩固提高现代文阅读试题答题方法、技巧和能力。

  教学重点:

  现代文阅读试题答题方法的指导

  教学难点:

  现代文阅读试题答题能力的提高

  教学方法:

  归纳法、讲练结合法(以练为主)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强调现代文阅读的.重要性

  二、讲授新课

  (一)现代文阅读试题考查内容与形式

  中学考试中的现代文阅读篇目一般选自课外,记叙类文章是初一阶段的重点,也是中考的重点,命题侧重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积累运用、感知理解、揣摩体味等方面。

  (二) 现代文阅读试题答题方法

  1、基本要领: 整体把握,顺藤摘瓜

  2、步骤:(读文章共两遍)

  第一遍:先整体粗略阅读全文,大致感知文章大意即可;[宜快]

  第二遍:再结合试题(顺藤)找到相关的'段、句,深入理解文章,找出或归纳出答案(摘瓜)。[宜慢,并回读检查]

  (三)掌握常见题的解题技巧和注意事项:

  ①“积累运用”部分一般考查字词的注音、解释,成语和名言警句的背记运用,此类题目要求平时要多积累字词和点滴知识,对于确实未见过的陌生词语可结合语境(上下文)揣摩分析。

  ②问指示代词“这、那”所指内容:多从代词前面文字中找答案。

  ③问语句、语段的作用: (要从两方面考虑)

  一从结构上,常起A承上启下过渡、B总领下文或C总结上文的作用;

  二从内容上,常有A开篇点题,B设伏笔、C作铺垫、D深化中心、E点明主旨(画龙点睛)等作用。

  ④问文章、段落的结构形式:

  注意总分式(A总分、B分总、C总分总); 层进式;并列式。

  ⑤问文章线索:注意那些在文中多次出现的字眼。

  ⑥问文段大意:找中心句,注意段首句、段尾句。

  (如无中心句)归纳段意: 本段(概括或具体)写了“谁——干什么”。

  (或“什么——怎么样”)

  ⑦问语句含义:要从文章主旨中心去分析,表述要准确、通顺。

  ⑧问文章写作特色:可从文章选材、结构布局、语言、立意等角度考虑。

  ⑨问阅读后的体会见解:要注意观点正确、健康,注意言之有理。

  (四)课堂练习:学生训练后,教师评点明确

  说明文阅读教学设计 3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特别是描写王熙凤外貌的一段,读通顺、掌握朗读技巧,理解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朗读、探究、交流、自主学习中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王小嘎子、严监生、王熙凤三个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去亲近名著,阅读名著的兴趣。

  二、重点与难点

  1、重点:感受三个人物形象,重点体会王熙凤这一人物形象。

  2、难点: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

  三、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预习课文,扫清生字障碍。

  四、教学设计

  (一) 画面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学生运动会中跳高比赛的图片。这样熟悉的画面、动作,应该怎样用文字生动形象地描写人物的特点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人物描写一组,学习作者是怎样写人物的。板书课题。

  (二) 初读课文,切入重点片段

  请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前蓝色文本框里的阅读提示,看哪一个同学最先理清人物描写一组中描写了哪几个人物形象。(小嘎子、严监生、王熙凤)

  师:这些人物形象都很吸引眼球,但这个“凤辣子”已经等不及了,迫不及待的要出来和大家见面,就让我们先去会会她吧,看看她到底辣不辣?

  (三) 品读片段《“凤辣子”初见林黛玉》

  1、请同学们借助文中拼音和课文下的注释自由地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边读边思考王熙凤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课文哪些地方体会出来的?将这地方做上记号。

  2、师:这个片断是古白话文读起来有点绕口,同学们在读书时有没有碰到不好读的地方,让我们来相互提醒一下吧!(第一段中间部分)

  师:这一段都是在写王熙凤的穿着打扮,指导学生先读头上戴了攒珠髻,绾着挂珠钗,项下戴着璎珞圈,裙边系着玫瑰佩,身上穿着窄裉袄,外罩银鼠褂,下罩洋绉裙。引导学生读懂课文自上而下描写了王熙凤的穿戴。再读中间修饰这些服饰颜色、材质等的词语,最后连起来读,在修饰词前后注意停顿。

  3、这段华丽的衣着打扮描写,可以看出王熙凤是个怎样的人?

  4、刚才我们是从王熙凤的衣着描写上体会她是个怎么样的人,现在同学们来看看她出场时说了哪些话,看视频,注意听她说话的声音和语气,然后评价一下。授课时学生说出哪句就品读哪句。

  (1)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着:“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师:她来迟了,还未露面就放声大笑,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她生怕别人不知道吗?体现她什么性格。

  (2)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的打量一回,便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志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师:林黛玉,听了凤辣子这话,你心情怎么样啊?

  师:贾母啊,她说你的外孙女儿真标致,像你的嫡亲孙女一样,你听了这话,心情怎么样?

  师:一句话,外孙女高兴了,亲孙女高兴了,贾母也高兴了,这真是“一赞三颂”啊,厉害不厉害?

  (3)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

  师:很多人说王熙凤是个语言学家,你看短短一段话,50多个字,却关心到了林黛玉的方方面面。女生来读一读,体会体会。

  师:听了这样一番话,林黛玉能不感动吗?可她一连问了这么多,黛玉回答没有呢?让你们看看课文后面的`原文: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师:是啊,同学们,如果王熙凤真的想知道答案,她在说这一段话时,至少一个地方应该停一停。那王熙凤问这么多却并不想知道答案,她说这些话是什么目的啊!(讨好贾母,炫耀自己的权力。)

  (4)“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

  师:王熙凤真的忘记老祖宗了吗?(时时想着老祖宗)

  (四) 学生自读自学《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临死前的严监生》

  学生自学第一、二个片断,用刚才的学习方法,边读边感悟,找出能反映人物性格的词句。

  1、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的动作

  小嘎子:精神抖擞、蹦来蹦去、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占上风。

  胖墩:踏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沉着稳重。

  两个人摔的过程:推拉拽顶,扳,钩,别,推,摔了个仰面朝天。

  作者主要采用了动作描写的方法,准确使用了一系列的动词,也兼人物的心理活动的描写,生动的刻画了两个人物不同的特点。

  2、临死前的严监生

  严监生是一个很有钱的人,他的病一天天加重,总不得断气,亲人们都围在他的病床前,他是什么样子?(伸着两个指头)两个指头是什么意思?众人们猜测他的心思,几次猜不中他是什么反映?(不同程度的摇头)

  这个片断作者就是抓住了两个指头和摇头的细节变化,把严监生吝啬的特点表现的淋漓尽致。

  (五)习作练习

  1、出示课前导入的图片,请学生用2~3句话描写跳高的小男孩。

  2、点几个学生展示一下,学生点评。

  3、师总结。

  五、板书设计

  人物描写一组

  凤辣子 外貌描写 语言描写

  小嘎子 动作描写 心理描写

  严监生 细节描写

  说明文阅读教学设计 4

  学习目标:

  1、了解说明文的有关知识

  2、用说明文的知识解读说明文

  3、能写作简单的说明文

  学习重点和难点:

  用说明文的知识解读说明文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用你所知道的表达方式提问,引出说明文这种文体。

  二、讲解说明文的相关知识,包括说明文的`概念,说明文的分类、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和说明文的语言特点等。

  三、快速浏览课文《你一定会听见的》《牧鹅散记》《大自然的语言》《长河落日扁》,根据前面所讲的有关说明文的知识,解读这几篇文章。

  1、这几篇说明文的类别分别是什么?除《牧鹅散记》是事物说明文外,其余三篇文章都是阐述事理的说明文。

  2、说明对象

  《你一定会听见的》的'说明对象是声音,《牧鹅散记》的说明对象是鹅,《大自然的语言》的说明对象是物候或物候现象,《长河落日扁》的说明对象是落日。

  3、说明顺序

  明确这几篇文章的说明顺序

  4、说明方法

  从这几篇文章中分别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找出例句。

  5、说明文语言

  这几篇文章哪些句子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并找出例句,分析其作用。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选作一题)

  1、仿照《母鹅散记》写一篇介绍动物生活习性的小短文。

  2、仿照《你一定会听见的》前三段的写法,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描绘出你心中的声音。

  教学后记:

  由于初次进行群文阅读,学生对这种教学方法不太习惯,所以上起来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顺利,学生学习起来效果也不是很好,今后还需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说明文阅读教学设计 5

  一、指导目标:

  1、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2、指导学生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从课内知识运用到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让学生在好书推介活动中认识更多有益的课外书籍,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指导重点:

  归纳整理人物描写的方法,从课内知识运用到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课前准备:

  学生从自己课外阅读的书籍中,找一些自己喜欢的人物的描写,仔细阅读。

  四、指导课时:

  一课时

  五、指导过程:

  (一)导语设计

  在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无一不是为表现人物性格,突出文章中心服务的。通过对这些描写的分析,我们可以对人物形象有更加明确的认识。

  (二)人物描写方法归纳

  1、通过语言描写看人物。语言描写又叫对话描写,它既能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又能表现人物品质,还能反映人物的身份、年龄、职业特点及文化修养。生动的语言描写能给读者“闻其言,见其人”的感觉。如《孙权劝学》中“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一句,就形象地写出了吕蒙的自得和对赞叹受之无愧的坦然。

  2、通过外貌描写看人物。如《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从“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的描写,我们能看出闻先生作为学者潜心学术的兀兀穷年;从“他走到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的描写,我们又能看出闻先生作为民主战士的大义凛然,无所畏惧。

  3、通过神态、动作看人物。俗话说的好“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言为心声”,神态动作就是无声的语言了。在《最后一课》中,都德只让韩麦先生作了一个手势,就把韩麦尔先生的爱国热情和他即将离开课堂的极大痛苦表现出得淋漓尽致。

  4、通过心理描写看人物。如果说语言、外貌、神态、动作是从“外在”的.描写看人物,有时难免会有“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之“隔”的话,那么心理描写就是“拨云见日”、“一览无余”地看人了。从心理描写中看到的人是完全真实的人!看《鲁宾孙漂流记》中的一段吧:“我认为自己前途很暗淡……当我们遇到坏事的时候,我们应当考虑到其中包含的好事,同时也应当考虑到更坏的情况。”鲁宾孙之所以成了鲁宾孙,是这堂无声的“心理课”的结果。“阳光总在风雨后”,是心灵的较量让鲁宾孙从一个怨天忧人的人变成了真正的“硬汉”。

  (三)课内人物描写对比阅读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

  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深受科举制度毒害而又好喝懒做四肢不勤的孔乙己。

  “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起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

  反映了范进几十年来追求功名富贵达到了神魂颠倒的地步。

  (四)课外名著人物描写赏析

  “于是三人乘马引从者往隆中。离草庐半里之外,玄德便下马步行,正遇诸葛均。玄德忙施礼,问曰:“令兄在庄否?”均曰:“昨暮方归。将军今日可与相见。”言罢,飘然自去。玄德曰:“今番侥幸得见先生矣!”张飞曰:“此人无礼!便引我等到庄也不妨,何故竟自去了!”玄德曰:“彼各有事,岂可相强。”三人来到庄前叩门,童子开门出问。玄德曰:“有劳仙童转报:刘备专来拜见先生。”童子曰:“今日先生虽在家,但今在草堂上昼寝未醒。”玄德曰:“既如此,且休通报。”分付关、张二人,只在门首等着。玄德徐步而入,见先生仰卧于草堂几席之上。玄德拱立阶下。半晌,先生未醒。关、张在外立久,不见动静,入见玄德犹然侍立。张飞大怒,谓云长曰:“这先生如何傲慢!见我哥哥侍立阶下,他竟高卧,推睡不起!等我去屋后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云长再三劝住。玄德仍命二人出门外等候。望堂上时,见先生翻身将起,忽又朝里壁睡着。童子欲报。玄德曰:“且勿惊动。”又立了一个时辰,孔明才醒,口吟诗曰:“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孔明吟罢,翻身问童子曰:“有俗客来否?”童子曰:“刘皇叔在此,立候多时。”孔明乃起身曰:“何不早报!尚容更衣。”遂转入后堂。又半晌,方整衣冠出迎。”

  通过语段中的人物描写分析人物性格。

  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有政治抱负。关羽:稳重、顾全大局。张飞:鲁莽、直爽、粗暴。

  (五)赏析名著,分析人物

  1、学生分组讨论,在自己喜欢的名著中找出人物描写的语段,并做出赏析。

  2、学生汇报阅读体会。

  (六)总结

  许多名著中塑造出来的人物性格鲜明,形象栩栩如生,他们活脱脱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欧也妮—葛朗台》中的吝啬鬼葛朗台;《红楼梦》中多才又善感的林黛玉;《简爱》中自强坚韧的简爱;《水浒传》嫉恶如仇又粗中有细的鲁智深……

  让我们置身于文学艺术殿堂,漫步于文学艺术长廊,与这些鲜活的人物交朋友,感悟人生魅力,提升文学修养。

  说明文阅读教学设计 6

  一、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等基础知识,能够运用地理语言阅读地图,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和地理图表的基本技能。

  2、通过阅读各类地图、计算、比较等方式培养读图能力,建立地图的空间概念。

  3、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比例尺的相关知识(含义、公式、大小的比较)、方向的辨别。

  【难点】

  1、地图上方向的辨别。

  2、运用比例尺公式计算两点间的实地距离。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谜语导入。设置谜语:“容纳千山万水,胸怀五湖四海,藏下中外名城,浑身绚丽多彩。”并提问:同学们知道老师说的是什么吗?学生能够猜出是地图,并借此引出课题《学会阅读地图》。

  环节二:新课教学

  1、地图的含义及三要素

  PPT展示《台湾省卫星图》、《台湾省地图》,学生读图并思考以下问题。

  【问题】

  什么叫做地图?

  地图的三要素是什么?

  【学生活动】

  (1)地图是运用各种符号将地理事物按一定比例缩小。

  (2)三要素:图例、比例尺、方向。

  【教师总结】从两个地图的'对比中可以得出地图的含义,引导阅读地图的语言,及地图的.三要素。

  2、图例

  教师PPT展示《常用图例图》,学生读图回答。

  【问题】

  什么叫图例?

  【学生回答】图例是对地图上各种符号和注记的说明。

  【教师总结】从图中我们能读到,图例是对地图上各种符号和注记的说明,可以提供阅读指南,更好地阅读地图。

  3、比例尺

  教师PPT展示《台湾省地图》、《朝阳区地图》,学生读图回答。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并展示。比例尺的含义、公式、表示方式有那些?

  【教师总结】比例尺的含义是:指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的缩小程度。公式是: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表示方式有: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大小比较:数字比例尺,分子为1,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强调要注意单位的换算统一。

  环节三: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回顾总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

  作业:课下结合校园鸟瞰图,选择合适的比例尺,绘制校园平面地图,下节课展示。

  四、板书设计

  说明文阅读教学设计 7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小说的三大要素、基本结构和部分写作技法,学会运用小说的基本理论指导本单元小说学习。

  2、过程与方法:理论与实例相结合,演绎思维与归纳思维相结合,将理论与作品分析融于一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爱读小说、会读小说的良好品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小说的主要理论。

  教学难点

  小说阅读与鉴赏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

  探究、讲解、讨论

  教具准备

  小说的阅读与鉴赏

  一、小说的三大要素

  1、人物:原型法、杂取法

  2、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线索

  3、环境:⑴自然环境 ⑵社会环境

  二、小说的'阅读和鉴赏

  1、阅读和鉴赏的条件

  ⑴生活经验 ⑵审美观 ⑶把握特点

  2、阅读和鉴赏的层次

  ⑴从语言入手,把握整体形象

  ⑵对主题进行理性思考

  ⑶品味语言、思想、结构等精妙之处

  教学过程

  互动感悟

  一、谈话导入:

  文学作品的四大样式是什么?诗歌、散文、戏剧可能有人不喜欢读,但是似乎很少有人不喜欢读小说,结合自己的感受试分析其中原因。

  二、中国小说发展脉络

  1、古代神话、传说(《山海经》、《穆天子传》)是志怪小说的源头→干宝《搜神记》

  2、先秦散文(《论语》、《孟子》、《庄子》等和历史著作(《左传》、《战国策》、《史记》、《汉书》、《后汉书》等)是志人小说的基础→刘义庆《世说新语》

  3、唐传奇(《柳毅传》、《碾玉观音》)→宋话本(明拟话本)→元明清长篇小说(章回体)、短篇小说(拟话本、笔记体)

  学生明确四大文学作品样式,通过感性比较,说说小说的主要特征。

  教师介绍有关文学常识,联系学生已有知识适当举例,激发学生对小说的探讨欲望。

  4、现代小说和当代小说

  三、小说的三大要素

  1、人物

  ⑴人物典型化的方法

  ①原型法:以一个最熟悉的原型为基础,综合与这个原型相近或相似的同类人物的爱好、教养、性格、气质、境遇和心理等方面的共同特征,创造出个性和共性相统一的典型人物形象。

  ②杂取法:在深入地观察、体验、分析、研究社会生活中各阶层、各行各业人物的言行和心理活动的基础上,高度概括某类人的共同性格特征,将其浓缩到一个性格鲜明的人物身上,塑造出有思想深度的人物形象。

  2、情节

  ⑴结构:

  ①基本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②特殊结构:倒叙等(如《祝福》)

  ⑵线索:

  ①常用线索:人(《祝福》中的“我”)、物(《项链》中的“项链”)事件、时间

  ②双线结构:如《药》:明线“华家”,暗线“夏家”。

  3、环境

  ⑴自然环境:设置背景、烘托气氛、反映心理……

  ⑵社会环境:交待时代背景、揭示主题……

  说明文阅读教学设计 8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字头歌”押韵的特点。

  2.理解课文内容,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的兴趣,感受阅读的乐趣。

  3.朗读时要有节奏感。

  教学重难点

  试着编一编字头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读字头歌)

  瓜娃娃

  小娃娃,去买瓜。

  买了冬瓜和西瓜。

  甜瓜南瓜小黄瓜,

  苦瓜菜瓜哈密瓜。

  买回家,送给我的好妈妈。

  读一读,说说这首儿歌有什么特点么?引出“字头歌”的概念

  二、学习《腿儿》

  1、自己借助拼音读一读《腿儿》。

  2、指名读,正音。

  3、出示句子,指导朗读儿化音。

  三、学习《小孩儿,小孩儿》

  1、自己借助拼音读

  2、指名读、正音

  3、这篇字头歌共有几句话?前后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4、练习打拍子有节奏地读一读。

  四、再读

  1、指名分句读

  2、联系生活,说说两条腿的动物、四条腿的'动物、六条腿的动物、八条腿的动物都有哪些?

  五、编字头歌

  每人编一句,再串起来读一读。

  教学反思

  孩子们首次学习“字头歌”,他们大都读不好儿化音,在阅读指导时我做了强调。低年级课外阅读的指导得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入手,使他们形成习惯,感受阅读的乐趣。练习打拍子读的形式,符合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提高了朗读能力和识字能力。

  说明文阅读教学设计 9

  一、 指导目的:

  1、让学生在好书交流会中认识更多有益的课外书籍,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的过程中让孩子体会到读书的快乐,阅读的乐趣。

  2、在活动中,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形成初步的鉴赏能力。

  4、在活动中进行团结互助的思想品质教育。

  二、指导重点:

  让学生认识更多有益的课外书籍,激发阅读的欲望。

  三、指导难点:

  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四、课前准备:

  要求每位同学都准备一本自己最喜欢的课外读物,并准备向别人推荐自己的好书的发言稿。

  五、设计理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外阅读首先要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因此,本教学设计旨在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让学生由“要我读”变为“我要读”。同时引导学生到图书馆去借阅课外书,并在阅读过程中爱护图书。

  六、指导过程:

  (一)、导入,激起阅读欲望

  师:同学们!今天又到我们课外阅读的时间了,高兴吗?老师给你们出一个谜语:千层宝典一翻开,黑白纵横一排排,历代往事它记载,知识没它传不开。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生:齐答书

  师:经常读书会使我们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一个与书相伴的童年,是充满美好和温馨的。还记得关于书籍的一些名人名言吗?

  学生交流关于书籍的名人名言。

  师:今天我们要进行的阅读活动是——阅读-终生的承诺(教师板书课题 )

  (二)好书推荐交流活动

  师:谁愿意说说多读书对我们都有什么好处?

  生自由回答。

  师:同学们读书有这么多的好处,老师真希望你们天天以书为伴。

  师:学校图书室和阅览室是我们课外阅读的基地,是我们学校生活中的一个乐园,你们愿意来这里阅读吗?学校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还能节省开支为我们选购大量优秀读物,我们能不好好阅读吗?(生齐答:不能)

  师:上周老师向你们推荐了一批优秀读物,你们都读完了吗?下面请同学们把自己最近读的书向别人介绍一下,也可以谈谈读后的感想和启发。

  1) 小组交流。咱们先在小组内介绍,选出你们小组内最喜欢的书再向全班介绍。

  2) 班内交流。

  老师注意到各小组在介绍时,每个人的脸上都是笑眯眯的,老师猜想,你们的书一定非常有趣,而且老师还发现你们的口才越来越棒了,下面咱们一起分享各小级最受欢迎的书。

  (各小级派代表介绍)

  (三)交流读书的方法。

  师:刚才同学们读的书中,既有中国的,又有外国的,既有现代的,又有古代的,既有文学方面的,又有科学常识方面。这才叫博览群书呢!有人说:“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既然你们这么喜欢读书,读什么样的书才能对我们有所帮助?

  生:要读健康的.,有意义的书。(预设)

  师:你说得很对,读书要有选择地读,内容积极、健康向上的书才能对我们有帮助。大家在阅读的时候一定积累了不少读书经验和读书方法吧,谁来说一说,你都是怎样读书的?你有哪些方法?

  (四)交换图书,认真阅读

  下面时间就请同学自由交换各自手中的图书,在交换的时候,顺便向你的同学介绍一下,没有换到自己满意图书的同学,还可以到图书室去选。选好图书以后,请同学们用老师教给你们的方法来读。都要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又发现了不少好书,学到了不少好的读书方法,我也发现了同学们都很喜爱读书。我很高兴,希望大家课后在不影响学习的基础上尽情地来图书室借阅吧。

  说明文阅读教学设计 10

  教学目标:

  1、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知识,明确中考议论文的考察要点

  2、掌握议论文阅读答题的策略和方法

  3、提高议论文的阅读分析和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议论文阅读答题的策略和方法

  教学方法:

  归纳法、专项训练法

  教学过程:

  一、议论文知识点回顾

  (一)议论文及其三要素

  1、什么是议论文: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和讲道理来阐明作者观点的一种文体。

  2、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1)什么是论点:作者对文中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观点或主张。

  中心论点和分论点:表明主要见解,能统率全篇观点的是中心论点;只能统率局部的观点的是分论点。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是统率和被统率的关系。

  论点特点:要求正确、严密。

  (2)什么是论据:作者在文中所使用的证明论点的材料、依据。

  论据种类: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什么是事实论据:有事例、史实、统计数字等;

  什么是道理论据:有名人名言、革命理论、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等。

  论据特点:要求准确、典型、真实。

  论据作用:无论是哪一种论据,都只有一个作用:证明中心论点、分论点。

  (3)什么是论证: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纽带。

  常见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

  论证特点:要求严密。

  (4)三要素小结

  论点——需要证明什么

  论据——用什么来证明

  论证——怎样证明

  (二)议论文的结构

  1、一般结构:是根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次序来安排的。体现在结构形式上就有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

  2、 各部分作用:引论(开头)担负着提出问题的任务;本论(正文)是主体部分。结论(结尾)是分析论证的结果,担负着总结全文或强调中心论点,明确认识或提出希望的任务。

  (三)议论文的`分类

  1、从论证的方式分,可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

  2、什么是立论和驳论:

  立论:针对客观事物或问题,直接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其理由,表明自己的态度。

  驳论:指反驳别人的主张,证明别人的主张是虚假的、错误的,从而确立起自己正确的主张。

  3、立论和驳论的共同点:立论和驳论都是一种证明,无非一个是从正面证明其正确,而另一个是从反面证明其错误。它们可以使用基本相同的论证方法。

  二、考点说明

  1、能准确把握议论文的论点(包括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并能用自己的话正确概括出论点。

  2、能概括分析论据(事实论据与道理论据),能分析论据对论证论点的作用。

  3、能把握论证方法(包括事实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理解这些论证方法对论证论点的作用。

  4、能分析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即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5、能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6、体会议论语言的严密性、生动性。

  7、能对文章提出自己的见解。

【说明文阅读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阅读教学设计03-17

语文阅读教学设计03-09

阅读教学教学设计06-10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03-10

小学群文阅读教学设计07-20

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05-29

关于阅读教学设计(通用10篇)05-19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15篇03-28

《我爸爸》绘本阅读教学设计05-24

走月亮阅读教学设计(通用7篇)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