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教学设计

时间:2024-04-11 10:01:45 教学资源 投诉 投稿

《猫》教学设计汇编(15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猫》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猫》教学设计汇编(15篇)

《猫》教学设计1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波斯猫、燕子、蜜蜂和青蛙的头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斯、滋、决、衔、软、绵、碌、糖、箱、蹦、呱、哼”12个生字。

  2.理解波斯猫和燕子、蜜蜂、青蛙对快乐的不同看法。

  3.通过教学,让学生懂得“劳动创造快乐”的道理。

  4.培养学生自主积累语言的能力,边读边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燕子、蜜蜂、青蛙说的话。

  教学难点:

  通过波斯猫与燕子、蜜蜂、青蛙的对话去理解波斯猫为什么觉得不快乐,而燕子、蜜蜂、青蛙却觉得快乐。

  教学流程:

  (一)情景激趣,导入新课。

  1.动画出示波颠猫自我介绍:“我是波斯猫,我的一只眼是蓝色,另一只是绿色。我吃穿不缺,衣食无忧,但我却感到很不快乐。哎,这可怎么办呢?”(教师相机解说:“这只波斯猫没有快乐,于是,他就出去寻找快乐,它都找了谁?结果怎样呢?”)

  2.揭示课题: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

  (二)学习生字,初步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多拼读几遍。

  2.小组内循环读课文,把读错的字找出来,互相纠正。

  3.出示生字词,学生开火车读

  4.再读课文:想一想,为什么波斯猫不快乐?(不需回答)

  5.说说快乐的滋味是什么?

  6.自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

  (三)朗读训练,理解课文。

  1.不知快乐是什么滋味的波斯猫努力去寻找快乐,他去问谁了呢?请你再读读课文,用--划出。

  2.学生自由朗读,老师巡视。

  3.指名回答,课件出示波斯猫与燕子、蜜蜂、青蛙的对话过程。老师相机板书:燕子 蜜蜂 青蛙

  4.你知道它们的快乐是什么吗?

  请三位学生以阅读的方式来表达。

  <2>请三位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来表达。老师相机板书:造泥窝 酿蜂蜜 捉害虫

  5.齐读第2、第5、第8自然段,提出本课学习的重难点:为什么燕子、蜜蜂、青蛙觉得生活是快乐的,而波斯猫却不觉得呢?

  6.学习第2~3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

  思考:燕子是怎样造泥窝的?(用“~~~~’’从课文中标出来)所以它得很快乐。

  <2>完成填空:燕子(            ),觉得睡在里面很快乐。

  <3>自由读燕子说的话,并说说你的体会(老师相机结合课件指导学生读“一口一口”,读出造窝的辛苦,并板书)

  <4>指名读第3自然段,读出波斯猫瞧不起的语气。

  <5>分角色朗读,思考回答:为什么睡在软绵绵的沙发上的波斯猫没有感到快乐,而睡在泥窝的燕子却感到很快乐昵?

  <6>学生反馈,老师板书:劳动创造快乐

  7.小组内学习4~6自然段

  出示学习要求:

  a.一起熟读课文。

  b.讨论完成填空:蜜蜂(            ),觉得酿蜜特别快乐。

  c.说说你从中懂得了什么?还有什么没有弄懂的?

  <2>小组内学习

  <3>学生反馈学习情况,老师相机结合蜜蜂酿蜂蜜的资料和过程的课件指导学生朗读好“千千万万”,从而体验蜜蜂酿蜜的辛苦,并理解:同样是蜜糖,为什么波斯猫没有觉得快乐,而蜜蜂却觉得特别快乐?(板书:千千万万)

  8.学习第7~9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你懂得了什么?

  <2>填空:青蛙(            )觉得是它的最大快乐。

  <3>学生质疑。

  <4>师生在熟读的基础上共同解决疑问,老师相机板书:蹦来蹦去

  9.你明白快乐是什么了吗?你的快乐又是什么?

  1O.多媒体出示儿童歌曲:《劳动最光荣》,学生跟着一起唱。并说说自己的劳动是什么,你打算怎样创造你的.快乐。

  11.学习最后一段。

  讨论:波斯猫为什么找不到快乐?并指导好朗读。

  12.你们能帮助波斯猫吗?想对它说点什么昵?

  (四)课外延伸,巩固含义

  1.说说你这节课的收获。

  2.以《找到快乐的波斯猫》为题编一段故事板书设计:

  23 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

  燕子  一口一口  造泥窝

  蜜蜂  千千万万  酿蜜糖  劳动创造快乐

  青蛙  蹦来蹦去  捉害虫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决、波、温、软、睡、寻、算”7个字和认识偏旁:横山头。

  2.以《找到快乐的波斯猫》为题编一段故事。

  3.分角色朗读,更深地体会“劳动创造快乐”的道理。

  4.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主积累语言的能力。

  教学重点:

  会写“决、波、温、软、睡、寻、算”7个字和认识偏旁:横山头。

  教学难点:

  会用那7个生字分别说一句话。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检查认读生字词的情况。

  2.有感情得朗读课文,回忆:波斯猫为什么找不到快乐?波斯猫怎样做才会找到它的快乐昵?找到快乐的波斯猫是怎样的呢?(把自己编的故事说一说)

  (二)分角色朗读,并演一演

  1.把课文和自己遍的故事结合起来,小组内分角色朗读,并演一演。

  2.选四个好的同学在同学们前面演一演,其他同学评一评。

  (三)展练习,拓展思维

  1.燕子觉得(      )很快乐,蜜蜂觉得(      )特别快乐,青蛙觉得(      )是他最大的快乐,使我明白了(      )才是真正的快乐。

  2.牛伯伯觉得(      )很快乐,清洁工人觉得(      )很快乐,(      )觉得(      )很快乐……

  3.给课后第3题的句子加上标点

  4.我想对波斯猫说:“。”(四)书写,运用生字。

  1.读一读要求写的字,并说说这些字的哪些偏旁你是认识的,哪些是你不认识的。(学习偏旁:横山头)

  2.自主识记生字

  3.指名说识记生字的方法,并运用它来组词,用所组的词说一句话。

  4.自主观察每个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班内讨论如何书写。

  5.指导书写,让学生描红,再独立书写。

  (五)自主积累词语。

  把你在这课中学到的词语填在“词语花篮”里,并读一读。

  板书设计:

  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

  决定     波纹     温暖     柔软     睡觉

  决  决心  波  波浪  温  温饱  软  软弱  睡  睡眠

  坚决     波动     温和     软绵绵    睡袋

  寻找     计算

  寻  寻觅  算  计算

  寻死     算计

  教学反思:

  《没有快乐的波斯猫》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讲:波斯猫不知道快乐是什么,因而去找燕子、蜜蜂、青蛙询问,最后还是不明自快乐是什么。而学生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从燕子、蜜蜂、青蛙的话去懂得“劳动创造快乐”的道理。

  教学了这篇课文,我觉得以下的几点是我在教学中做得比较成功的:

  1.以读为主,以学生为本。《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本课我就让学生通过有目的性的自读、小组合作读、个人读、齐读等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通过充分的朗读来理解燕子造窝、蜜蜂酿蜜、青蛙捉害虫的辛苦。体会他们快乐,明白波斯猫为何不快乐及值得“劳动创造快乐”的道理。并且我在教学中注重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在熟读的基础上说自己对“燕子、蜜蜂、青蛙为什么觉得快乐。而波斯猫却不觉得快乐”的理解。学生因为对课文熟悉了,有的学生就说:“燕子一口一口地衔泥来造窝,创造窝的过程很辛苦,所以他很快乐。有有的学生就说一“燕子的窝是自己造的,是通过自己的劳动才得到的,所以它很快乐。”有的学生说:“蜜蜂通过千千万万朵花中才来花粉,才可以酿成蜂蜜,他劳动得很辛苦,并且它的劳动创造出了成果,所以它特别快乐。“有的学生就说:“青蛙一天到晚蹦来蹦去捉害虫是一件辛苦的事情,但想到能帮助人们保卫庄稼,知道劳动有了回报,就觉得是它最大的快乐。”有的说:“波斯猫不劳动,总依赖主人给它东西吃,所以它不会觉得快乐的。”……这样,通过读、说,学生自然而然地就懂得了“劳动创造快乐” 的道理。

  2.让学生精读课文有关段落,学会品词品句,读有所悟。“抓住关键词语读好句子”是语文课上最常用的教学方法。老师先出示句子问学生:句中哪些词语写出了……机械性的教学令学生索然无昧。所以我教学《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时,我就让学生按要求找到句子并划出,然后让学生读通句子,读好句子,在读句的过程中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句意,深入感悟文中的情感。学生读得好,说得更好,一位女生说,她从“一口一口”体会到燕子衔泥造窝的辛苦;另一男生从“千千万万”感悟到蜜蜂采蜜酿蜜的辛劳,读时声情并茂。老师再用资料补充:一只蜜蜂往返飞行10次,采集1500多朵花才酿成一滴蜂蜜。此时,学生的情感油然而生,饱含激情的朗读至今另我难忘。有了以上两句句子教学基础,学生自然而然读出青蛙整天蹦来蹦去捉害虫的快乐情感,学生读好了句子,也懂得 “付出劳动获得成果”的道理

  3.让学生在歌声中体会情感,受到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要深入钻研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徜徉其中,放飞心灵与文本对话,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塑造良好的人性和健全的人格。”所以我就在第一课时让学生从文字上懂得“劳动创造快乐”的基础上唱《劳动最光荣》,让他们在从文字中感悟升华到在情景中感悟“劳动创造快乐”的道理,在他们意味未尽的时刻,让他们说说自己的劳动是什么,打算怎样去创造快乐。让他们在说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受到思想的教育。

  4.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所以我们的教学离不开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起源于口头表达能力,因此我除了通过学生与文本、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的对话中去培养学生的口头语言外,还在上第二课时时让学生编故事。说说找到快乐的波斯猫是怎样的。当学生的思维闸门一打开,他们就会想象奇特,丰富多彩。有的说波斯帽猫后来认真思考了燕子、蜜蜂、青蛙的话,知道了自己不劳动是找不到快乐的,所以它开始去捉老鼠了。每捉到一只老鼠,它的心情就特别高兴,还感觉到了主人给他的蜂蜜特甜、炸鱼特香。有的说波斯猫知道了劳动能创造快乐,所以他天天去捉老鼠,帮助主人把家里的老鼠都捉完了,他还去邻居家捉,他从此就过上了快乐的日子,知道了快乐是什么之味了……这样,学生就把读书、说话、情感陶冶三结合起来,对文本有了一个更深的感悟:劳动能创造快乐。

  5.学以致用。在写字教学中,我让学生在识记生字的基础上,运用生字来组词,并用所组的词说一句话。学生就来劲了,有的说:“决(决定)我决定认真把我的字写好。”有的说:“决(决心)我想把知识学好的决心已定,谁也不能改变。”有的说:“波(波纹)我往潮水里扔石子,水面上就出现了波纹。”……虽然这些句子还很简单,但他们会用这些字来组词,造句,说明他们对这些字的字义已经掌握了,在有限的时间里运用,这就足够了,把句子说具体,我们可以慢慢再引导。

  在成功之余,还存在着缺点;

  1.没有及时调动小组学习的气氛。当学生小组学习的气氛有点沉闷时,老师应该及时地进行引导,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从而更好投入到合作交流之中去。

  2.教师在分角色朗读前提出的要求不够具体。以致学生在表演中出现了不连贯的现象,没能更好地把文本中的情感通过表演表现出来,真的很可惜。

  内容简析: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讲:波斯猫不知道快乐是什么,因而去找燕子、蜜蜂、青蛙询问,最后还是不明白快乐是什么。而学生主要是通过学习课文,从燕子、蜜蜂、青蛙的话去理解“劳动创造快乐”的道理。

  设计理念:

  1.以读为主,通过学生有目的性的自读、小组合作读、个人读、齐读等多种形式的读,在熟读的基础上理解课文、感悟课文。

  2.以学生为主,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机会,通过师生合作、小组合作、探究、交流、自学感悟等,分享学习的快

  教学目的:

  1.认识“斯、滋、决、衔、软、绵、碌、糖、箱、蹦、呱、哼”12个生字,会写“决、波、温、软、睡、寻、算”7个字和偏旁:横山头。

  2.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波斯猫和燕子、蜜蜂、青蛙对快乐的不同看法。

  3.通过教学,让学生懂得“劳动创造快乐”的道理。

  4.培养学生自主积累词语的能力,边读边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认识12个会认字,会写7个生字。

  2.理解燕子、蜜蜂、青蛙说的话。

  教学难点:理解波斯猫为什么觉得不快乐,而燕子、蜜蜂和青蛙却觉得很快乐。

《猫》教学设计2

  李俊湘

  《猫》是郑振铎小说的名篇,作者用朴实的言辞将三次养猫的故事娓娓道来,意境深远、含蓄、沉郁。其文笔朴素精美,感情深沉真挚,有很高的人文价值。本文篇幅较长,用一课时讲完,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我认为

  教学生

  所以,此课教学我设计了三大板块:

  试图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同时培养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和概括叙述的表达能力。课堂上学生认真积极,实现了这一目标。

  在这一环节的最后,我出示了说明文《猫》,通过比较学生很快明白了说明文与散文的不同,导出散文写物是为写人、写人的感情,自然的引出第二个板块。

  二、找表达感情的句子,品味文章深情:

  这一环节是重点,而

  所以用时最多。因为初一学生年龄小阅历浅为帮助他们理解体会,所以我设计了“假设你的小猫死了??”“假设你的小猫被抱走了??”以及教师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来引导学生理解品味。这一设计联系实际使学生有话可说,课上学生“骂死他”这样的回答的确是真情流露。

  在这一环节中文我注意了详略的安排:前两只小猫略,第三只小猫详。这样为感悟文章的道理做好铺垫。达到了理想的效果。从而引出散文的终极目的是让人明理。

  三、说感悟,明道理。

  这一环节学生发言的人数多,说出了自己的认识,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最后联系学生的作文,让他们明白了:通顺的叙事+真挚的感情+深刻的道理,是同学们努力的方向。

  以上这三个板块由浅入深,逐块推递,让学生自由说话、至而理清作品、品味感情、领会深意、感悟人生、学会做人。

  课上完了,目标也实现了,教材挖掘得也够深了。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也很积极主动。回顾这堂课,自己并不十分满意,觉得最大的遗憾是:

  学生自由说话了,学生主动说话了,但学生说的还是少,老师讲的还是多。

  分析原因:1、因为课前听说我上课的班是整个年级最差的一个班,所以,一上课我就信心不足,老是怕完不成教学任务,学生一不发言我就说。2、学生预习情况比我估计的要差。学生一说慢了或说错了我就着急。3、传统的教学观念的`“余毒”还影响着我,有问题就急着要答案。

  当然在学生活动中,教师的“介入”肯定是需要的,他需要通过艺术的“介入”来调控活动方向,来增强活动的厚度。可是,教师的这种“介入”应该控制在怎样的一个“度”上,才不至于?

  另外我还有一大收获,那就是要“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舞台有多大;施展的才能就有多大。”今后我会把课堂变成学生的最大的舞台。

《猫》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读准读通课全文,理解词句含义,体会文章风趣的表达效果。初步理解对“动物”母爱的歌颂。

  教学重点:

  对字、词、句的音、形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

  大量文言色彩的词汇运用及比喻的`使用。

  教学方法:

  指导自读

  教具: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生命,生命就是活着,做自己的事。”热爱生命,关注生命,歌颂生命,珍视生命,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反思自己行为而发出的真诚呼唤。今天我们来学习当代著名现代散文家,学者梁实秋写的《猫的故事》。

  二、明确学习目标。

  三、课文导读:

  1、看题注,识记作者:梁实秋(1903———1987)著名文学评论家、散文家。翻译家、曾与徐志摩闻一多创办新月书店,主编《新月》月刊。后千至台湾。历任台北师范学院英语系主任。英语教研所主任,文学院院长,国立编译馆馆长。本文选自《梁实秋雅舍全集》。

  2、标注段号,快速阅读课文,在文中圈划标注字音字义。

  3、读完课文后,互相交流阅读感受,说说本文语言给你一种什么感觉?

  行文简洁,看似漫不经心,东拉西扯,却字字句句都经细心推敲。

  4、谋篇立意与层次结构,本文以时间和事情的发展为顺序,用欲扬先抑的手法,逐步展示了猫伟大的母爱,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人文情怀,读来令人感动。按照故事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可分为四个部分。

  (1)开端,猫对我生活的干扰。

  (2——5)发展,我不堪其扰,对猫进行了适度的惩罚。

  (6)高潮,看到了感人的一幕,对猫刮目相看。

  (7)结局,猫一家悄然离去。

  四、巩固检测:

  (小黑板)

  1、作者

  2、《全解》

《猫》教学设计4

  一、这篇文章是散文还是小说?

  教学这篇文章,首先要思考的是它的文体。像散文?像小说?很写实,很有解读诱惑力。

  这篇作品很难把它当做小说来读,这就是郑振铎小说的特别之处。小说的最高境界就是觉得它不像小说,它是真的。作者的儿子郑尔康曾经回忆父亲写这篇文章的背景:“我家的猫,也有遇到灾难的时候……自从上述那两件‘猫的事件‘发生不久以后,父亲便写了他的《家庭的故事》的第一篇《猫》。”这说明,本文所记的并非作者亲身经历,借这件事来阐述自己对生命价值和人性的思考和态度才是本意。《猫》写在1925年11月7日,地点是上海。此前,作者与茅盾、叶圣陶等发起成立了“文学研究会”,主编《小说月报》,倡导“为人生”的现实主义创作。郑振铎深受“五四”时期“科学、民主、博爱”思想影响,但在那个时候,他思想上极度“彷徨”如鲁迅,看不清更找不到中国的出路。于是,1925年到1927年,他创作了16篇组成写实短篇小说集《家庭的故事》,《猫》是其中的第一篇,从一个独特的视角观照社会,审视人性。

  小说,我们就更能解释文章的情节设置的巧妙性与刻意性。为什么前两只猫那么漂亮,而且一只比一只有型?为什么“我”的难过会更加增多?为什么会有两只美丽的鸟儿?为什么第三只猫会特别注意并凝望它?为什么有只黑猫闪过,又正好捕捉到了小鸟还让我看到?为什么我觉得对不起第三只猫两个月后它又死去,而且是忽然,是死在邻居的屋脊上?为什么我最后永不养猫?

  小说,我们才能更深刻的思考文章的思想。它究竟要说些什么?

  二、文章在诉说什么?

  初读《猫》一课,我们很容易就可以找到爱护弱小动物,关爱卑微生命这样的主题,学生们也能够很容易地在文中读出这样的主题。徐志耀老师在《启蒙生命的责任——郑振铎<猫>解读》中说:“我们在教学中这样一个问题常常无法回避:为什么作者在文本写道‘自此,我们家永不养猫’,如果仅仅是关爱弱小的生命,他完全可以如当今社会很多动物保护主义者一样,继续收留那些流浪的猫犬,用自己的关爱来弥补无心的过失。他没有这样做,说明文章的主题绝不应局限于这个层次上,其中还包含着作者更深层的思考。”最后一只猫虽然丑陋,可也是一个鲜活生动的生命,“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让我们感觉如此温暖,安静,美好。可是“我”却无情地去棒打它,甚至“以为惩戒的还没有快意”。 “我”的暴怒、虐待,“我”的被针刺过的良心,“我”的妄下断语,没有判断明白带来的冤苦等,这个层面上的理解学生都能读出,文章也明明白白地写出来了。那么,教学要教什么?语文教学,不仅仅要教孩子能读出的东西(重温也是一种教学),更要教出他们应该要读出却还没有读懂的东西,而且,教法不是告知,是在教师的点拨下感悟体验最终收获。回到文章深处阅读,我们会问,针刺良心,刺出了什么?“我”严于律己、自我解剖又得出了什么?“永不养猫”的负罪感的背后又是什么?人性的多面性!生命的平等、自由的诉求!维护生命价值的可贵!尊重生命的漫长的路,强弱之分的社会状态,人性中的凶恶、冷酷、残暴和阴暗的暴露提示着人性中善良、仁爱、公平、正义等美好一面的觉醒。文中的“我”剥夺了小猫的生命,“我”的忏悔和负罪又说明什么?过深的解读对初一学生而言,自然不适合,但一点都不去思考文本的深度,教学必然走向浅表化。我们应该教学生认识到:判断未明,勿轻结论;否则,既伤人,又害己。而且,我们还应该通过郑振铎先沉重的笔触去感受“一个时代知识精英对生命的尊重与高度的责任感”,语文,才是一种文字的精神的滋养和唤醒。

  三、“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

  第二只猫走失后,“我也怅然的,愤然的,在咒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这里的“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引起了我的深深思索。第三只猫,是不是也可以这样诉说,它不是也被这些“不知名的”夺走了所爱的东西吗?生命,尊严,平等,自由,价值等,这是猫的所爱,也是所有生命的必须。这些“不知名的”是什么?人性中的丑陋、阴暗面,自私,残暴,地位等等。这样一想,文章的情节被打通了,文章的理解也更加顺畅了。这堂课,我们就来找这些“不知名”的东西,就来思考“我们所爱的东西”,作者写作的目的就从这里亮堂开来。

  四、几只猫?

  文章写的是养猫的事情,但标题不是“养猫”,是“猫”。

  本来文本写的是“我”和四只猫的故亊。 “可是,绝大多数的老师却只讲前三只猫,好像文本中就没有第四猫一样,这说明我们语文教学文本解读问题是不小的。因为不讲第四只猫,就证明没有读懂这文,极大地流失了《猫》文的审美趣味和价值,尤其是不能将此文上升到更加“有用”的境界。”(徐江《不能忽略第四只猫而且是“黑猫”》)徐教授说:“一个语文老师需尝试锻炼之,给初中生作出上述归纳以薰陶学生,使他们对文本内涵有升华性认知,为进入高中作操作性归纳打下基础。语文阅读所谓“感悟”者,此之谓也。当今阅读教学效果低下,老师少此意识、少此能力是重要原因之一。”这里的“尝试锻炼”,很让人感动。只为考试而教学的教学,最后必然只有一个冰冷的分数,而为语文能力为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生命质量而展开的教学,奠定的才是人生的基础(包括分数)。小说(或者就说散文),要读出更多的意蕴和深刻,教学,要让学生在文字中折腾?作者隐喻在文本里的是什么,猫仅仅是猫吗?

  小说要展示的是社会百态万象世相。

  三妹最爱猫,我呢,也“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二小时的光阴,那时太阳光暖暖地照着,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可第三只猫丑,难看,三妹“对于它,也不加注意”,这就不是真爱猫的真爱生命的人。而“我”的棒喝,“妻子”的怒骂,陌生人顺手抱走第二只猫等等,都足以证明人性中的负面因素。我们咒骂着抱走猫的人,却用自己的冷酷残暴和武断毁灭着一只猫。若不好好拯救,走出怎样的心灵污泥,我们未来的遭遇又何尝胜过那只死在屋脊上的猫?至于张婶,她最没地位,最是可怜,“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她自己不就是那只任人咒骂的可怜的猫吗?可是她,也“向来不大喜欢”比她更低一级的猫。这就是“我们”,“我们”也是猫!

  五、我的教学设计——xx

  1、三次养猫的共同点是什么?(亡失,难过)——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这个设计,有很强烈的阅读意识。既考量整体阅读,又需要归纳比较。

  2、找出三次“难过”的语句,从“更”“比”字的鉴赏中感受“我”的心情和文章的主要写作手法。

  ①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可怜这两个月来相伴的小侣!当时只得安慰着三妹道:“不要紧,我再向别处要一只来给你。”

  ②我也怅然的,愤然的,在咒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

  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

  ③我心里十分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至此,我家永不养猫。

  ——“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你证明能看出“更”难过?“比”又说明什么?

  (天灾——人祸——己过,“一缕酸辛”“只得安慰”“也”——“也”“好久”——“十分难过”“良心受伤”“永无”“永不”)

  “更”——文章的重点在第三只猫上,“比”——文章的主要写法是对比。

  我很喜欢这个设计,很轻盈,又很厚实,文章的结构、重心、感情和手法,都在其中。我为自己点赞!

  3、读第三只猫的语段,思考:是什么因素导致我妄下断语?

  ——阅读小说,就是要利用主问题挑起理解争端,多角度涵盖文本的内容和思想元素。这是我这堂课的最重要的问题,集中在第三只猫上,不去做三只猫的外形、习性、来历和地位等的比较(这些比较就是零零碎碎的寻找,缺乏思考深度,学生肯定找得出)。教学,要有聚焦点,要有发力点。课堂,是我们展开阅读碰撞的课堂。

  哪些因素呢?我想学生的回答有:猫的“凝望”(作案动机),猫的“好像”吃着什么,猫畏罪潜逃,现场鸟的死状,张婶的无言,妻子的咬定……(教学中,果然是这里呈现高潮,学生的解释多角度)

  学生容易忽略的是猫的被厌恶,这点其实很重要。它的“若有若无”,被人“不大喜欢”“觉得难看”,还有主观上的不改变自己不进取,“仍不改”,都为故事情节的推进设下伏笔。而这一点又可以回到猫的本来特点上,很自然地和前两只猫比较。

  这样,“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怎么理解“于是”中的情感?语言品味,感悟文字温度,在语言文字中寻找作者隐藏的东西。

  这样,借这个主问题,把教学引向重点,又充分发挥学生的阅读个性,关键是落实文中语言,回答要有文本依据。同时,这一部分文字中,多个人物的语言神态等描写非常精彩很见性格,要引导学生反复读好,读出人物的特征为后面文本主旨理解做好铺垫。

  4、猫死了,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那猫一定也有要说的,如果你是那只猫,你想说什么?——小说体验阅读,为主题解读蓄势。

  5、第三只猫死了,按“我”的话说,“怅然的,愤然的,在咒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夺走的是猫所爱的什么?“不知名的”又是什么?

  ——这里,开始为深化理解做思考了。“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良心的背后,什么在失去?这个问题指向很深。

  ——生命,猫死的是生命,但所爱的也被夺去了:尊严,平等,自由,价值,诉说和辩护的权利……不知名的是什么?是棍棒,是怒斥,更是我们人性中的凶恶、冷酷、残暴和阴暗等等。这样一思考,我们就慢慢地走向《猫》最要诉说的人性和生命观。

  6、文章还写到几只猫?

  ——黑猫逃走了,但逃不脱它的命运。张婶呢?我们呢?我们何尝不是这个世界中的渺小的猫?反思,才能真正感受到“生命的新鲜和美好”,才能发自内心地去尊重每一个生命。夏目漱石《我是猫》说:“得来不易的机会,会让所有的动物去做原来不喜欢做的事。”没有人是孤岛,无数的远方和行人都和我们有关!这个问题是一个借力打力的问题,源于文本,又进入现实,这就是文学给我们的力量!我努力想奉献给学生们的,”是我们对他们鲜活生命体的关爱,是他们在成长中应该获得的,在未来生活中应该具备的一些语文素养。“(xx老师语)

  附:课文是昨天晚上八点才知道的,以前从未教过这文章,毕竟在高中。时间紧,难免粗浅,但确确实实有我语文思考的印记。教完后,觉得“如果你是那只猫,你想说什么”这一小说体验式的阅读可以删去,直接奔到“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这一环节,并且在“生命”提示后,追问“猫除了生命,还有什么所爱的东西被夺去了”,这样课堂又会在思考阅读后掀起又一个高潮。《猫》真是一篇好文章,我相信我能教出更美的它来!——xx

《猫》教学设计5

  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木禾2个字。认识2种新笔画。

  2、训练学生观察能力及自主识字能力。

  3、感悟汉字的形象性,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激发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

  学习重点

  识记6个生字,会写2个字。

  学习难点

  据象形字的特点,识记生字。

  教具准备

  古、今生字卡片,田字格小黑板,多媒体课件,小皇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课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小朋友们特别聪明。能用多种方法来学习这六个生字(口耳木日月火)。一起来读一读这几个生字。(出示生字卡片)

  二、学习新课

  过渡读得真好!把这几个字记得又准又牢,这节课再让我们表现一下吧。你们看,老师请来了谁(月亮姐姐)对,这节课月亮姐姐就要带我们做闯关游戏。首先请大家闯第一关请用多种方法认识六个生字。

  1、学习兔:

  首先,我们就从所要学习的六个生字中找出一个一起学一学,好不好?这个字笔画最多,我们就先把它所表示的实物请出来(多媒体课件显示兔和兔子的彩色图片)先看一看,它怎样读?

  (生齐读tu兔)怎样记住它?(生反馈,师加以评价)

  谁能给它找朋友?谁能说一句话?我们都知道兔是一种动物,那你对兔子的了解有多少呢?(反馈并读读小白兔的儿歌)

  小结学法同学们真了不起,刚才你们用读读记记说说的方法就把兔学会了,那剩下的5个生字打算怎么学,老师教还是自己学?,自己学的小朋友把手举高。

  师行!你们一定能想出更多的办法,学的时候如果遇到困难怎么办?

  2、小组学习生字。

  3、反馈交流谁来说一说你学会了什么?(从字音、字形、扩词、说话等方面去交流)

  字音强调羊的后鼻音,竹的翘舌音。

  字形强调字形与事物的形状相像。

  交流到鸟的时候,让学生说说你知道那些鸟并适时得进行爱鸟的教育。

  小结好,现在同学们往前看,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今天的六个字与它所表示的实物也非常像,这样的字叫──象形字。

  三、巩固

  1、齐读同学们看着图能把这些字认得很好。现在我们离开图片,相信大家也能认得好。(出示卡片。)(生齐读)

  2、同桌对读齐读得也不错,那是不是每个同学都认识这些字呢?同桌同学你考考我,我考考你。(同桌之间拿生字卡片相互检查)

  现在这六个生字都学会的同学,请你,把手高高地举起来。那谁能给这些字娃娃们分分类,学生分类并说理由。

  四、课间操

  接下来我们离开图片做一下找朋友的.游戏,好吗?(出示古字与今字)边找边唱找朋友的游戏,找完再把字贴在黑板的音节上。现在我宣布第一关顺利通过,看看第二关是什么内容?

  五、写字

  (课件显示第二关书写木、禾字)让我们写木、禾两个字。这个也难不倒我们,对不对?

  1、认识笔画:

  在学写字之前,让我们先认识两种笔画,第一种笔画丿(撇)从右上到右下,起笔重,越来越轻,收笔时比较快(板书),第二种笔画丶(捺)从左上到右下,起笔轻,越往下越重,收笔时更重,稍稍顿一下轻轻收起。(生分别练习两种笔画,注意书写姿势)

  2、学习笔顺规则:

  现在我们又认识了两种笔画,加上上一节认识的一和竖。一共是四种,如果四种笔画在一起,我们应该先写谁,后写谁?现在老师说两条笔顺规则,看谁听得准,记得牢。先横后竖,先撇后捺。

  3、观察并书写:

  (出示田字格的字)让我们先仔细观察,并说说该写在哪那里?(师生书空)木字一横写在上半格里,竖写在竖中线上,一撇一捺起笔在一横一竖的相交处,收笔要比竖高一些,竖不是带针尖的。(生练习写木)

  最后练习写禾,一撇写在上半格里,是横撇,要短而平,下面与木写法相同。(生练习写禾字)写完的同学请把你的小手骄傲地举起来。看来大家都很能干,月亮姐姐说要来点难得,不知你们敢不敢挑战,好让我们挑战第三关。

  六、课堂提升

  编一编,选用本节课学过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生字说一两句话或编一个故事。

  七、欣赏、延伸

  月亮姐姐直夸我们厉害,就为我们带来了一段汉字的演变过程的录象做为奖品,想看吗?那就让我们边看边猜,看谁猜得快,好吗?看完了你想说什么?对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也有许许多多这样的象形字,课后让我们去找一找吧!

《猫》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掌握本课基础生字词。

  2.概括并比较三只猫的不同来历、外形、性情和在家中的地位,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

  3.体会作者对三只猫的感情,感悟作者在第三只猫死后的悔恨之情,思考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重难点

  1.概括比较三只猫的不同来历、外形、性情和在家中的地位,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

  2.体会作者对第三只猫特殊的感情,感受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学情分析

  这篇文章故事性强,情节跌宕起伏,三起三落,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本文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根据学生特点以及教学实践经验,七年级的学生仍较多地沿袭小学保留下来的喜爱诵读的习惯,这正是本课加强诵读教学的一个便利条件。但本文蕴含的世态人情较深奥,七年级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适当点拨,应该让学生多诵读、多体会、多谈自己的看法。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对人物描写已经基本掌握,但对于细节描写的了解较少。通过本文,可以培养学生在细节方面的鉴赏能力。

  课时分配

  2课时

  教学设计(设计者:)

  教学过程设计

  一、新课导入

  猫,是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小动物,很多家庭中都养过。有些作家也有这样的爱好,当然,除了养,他们还喜欢写写,除了你们熟悉的'老舍先生以外,还有一位作家叫郑振铎。他的笔下也有猫,而且还不只一只,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郑振铎的《猫》。(板书)

  二、读课文,清清楚楚现猫样

  1.自由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检查预习,这些字你们认识吗?

  屏幕展示注音字:污涩怂恿一缕蜷伏怅然诅骂红绫惩戒

  订正读音,每个词齐读两遍。

  2.郑振铎先生在文中写了三只猫,这三只猫在不同的时间段曾经生活在同样一个家庭中,却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经历了不同的生活,也给一家人带来了不同的感受。

  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根据提示,为三只猫制作猫咪小档案。

  第一次:花白猫

  (1~2)第二次:黄猫

  (3~14)第三次:丑猫

  (15~34)

  来历从隔壁家要来的舅舅家要来的遭人遗弃拾来的

  外貌花白的毛,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浑身黄色的毛色花白,并不好看,又很瘦,毛被烧脱了好几块之后,样子更难看了

  性情很活泼更活泼有趣不活泼,忧郁,懒惰

  在家中的地位宠物宠物若有若无,大家不喜欢,不大注意它

  结局病死被一个过路人捉去了被我打伤致死

  对我的影响一缕酸辛怅然、愤恨、诅骂路人更难过得多,永不养猫

  三、再读课文,由浅入深解猫意

  1.朗读赏析

  在这三只小猫中,你最喜欢哪一只猫?请选读课文,找到对那只猫进行描写的语句或语段,大声、反复、有感情地朗读。并尝试用如下的句式说说。

  我最喜欢第________只猫,因为它________,正如课文中所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久不养(失爱)

  2.案件还原。

  为什么第三只丑猫的亡失给作者带来更大的震撼,甚至要“永不养猫”了呢?有一件事情的发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请选读课文17~28自然段,还原当时的案件审理过程。

  芙蓉鸟被害案

  案发现场情况:鸟儿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板上都是血,羽毛松散,好像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犯罪嫌疑人:第三只猫

  犯罪嫌疑人作案的可能性:

  ①案发前的表现:对黄鸟似乎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子上,对鸟笼凝望很久。

  ②案发后的表现:躺在阳台上晒太阳,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

  对犯罪嫌疑人的惩罚方式: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还以为惩戒得不够。

  师:直到这家人的一对芙蓉鸟中的另一只也遇害,真正的凶手才浮出水面。它就是那只黑猫,可惜此时第三只猫已经不知去向。回过头来再想想,这四个字应该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

  3.聆听静思

  这起案件最终被定位为一场冤案。作为文中的第三只猫,如果还有机会,它会吐露怎样的心声呢?请静静聆听。

  我是那只被作者妄下断语而悲惨处死的猫。我知道他们不喜欢我,甚至于讨厌我。因为一个眼神,就被他们怀疑成“罪犯”。在这之前,有一家主人曾经收留过我。我很高兴,因为主人把我当掌上明珠,所以我也会经常帮忙捉鼠。可是那天邻居送来一只新猫,看上去比我可爱多了。自此,我就常受欺负,主人也渐渐地冷淡了我。我开始变得有点忧郁,后来我就离开了。我开始觉得一切都是黑色的,而要在这黑色中找到一点白色,可能吗?我绝望到了极点。其实,我很感激收留过我的人,可我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他们总是“以貌取猫”?对于芙蓉鸟的死,我的确抱以悲愤。你们为什么要怀疑我?我虽是万物之灵,却无法言语。只能悲楚地叫;只能,只能飞快地逃!当你们拿起木棍打过来时,我在无谓地辩白:“不!不是我!”我在无望地哀求:“不!别打我!”然而我又在坦诚地表示:无论如何,我都要感谢你收留我。我又在真心地安慰,打吧!如果能让你的快乐多点,痛苦少点。然后,我死了。我感谢黑猫的出现,让我沉冤得雪。

  不过,一切都过去了。如果有来生,我愿意再回到芙蓉鸟的主人身边。虽不能变成一只芙蓉鸟,但我想,至少能够缓解他内心的痛苦,让他的良心舒服一点。其实,动物和人一样,都有丰富的感情,如果主人能够对我们好一点,我们会过得更好!

  四、看生活,由此及彼晓人心

  1.静心思索:作者为什么永不养猫?

  2.生思考,作答。

  小结学生答案:对于这个受过更多伤害的小猫,“我”非但没有给过它宠爱,还将太多的指责、不信任套在它的头上,更为严重的是自己的冲动还将它的生命断送了。“我”永远不能面对的,与其说是猫,不如说是那个不能原谅的自己。

  齐读文章第30自然段。感受作者的情感。

  补充作者资料:郑振铎(1898—1958),我国现代作家、学者、翻译家。倡导写实主义的“为人生”文学。创作主张:“文艺的对象,应该是被侮辱与被践踏的血和泪”,作者主张写人生,就不单单要表现一个人,主张文艺的对象,应该是被侮辱与被践踏的血和泪,就不应该只是一只猫。文中所表现的的人和猫的故事,其实就是生命和生命之间的故事。其实,无论是奉养、抚养、喂养都需要好好的善待。

  五、写内心,诉诸笔端倾真情

  在假期中读书看到这样的句子,突然觉得放在这节课的结尾很合适:

  时间无情第一,它才不在乎你是否还是一个孩子,你只要稍一耽搁,稍一犹豫,它立马帮你决定故事的结局。它会把你欠下的对不起变成还不起。又会把很多对不起,变成来不及。

  人说猫有九条命,假如第三只猫没有死,你能替文中的“我”给天堂中的第三只猫写一封简短的道歉信么?希望你们的对不起可以来得及。

  结束语:

  动物是人类的生存伙伴,有了它们,世界才能丰富多彩,生机盎然。在这个日益拥挤的地球村,动物和人类享有同样的生存权利,我们应该关爱动物,善待生命!

  【板书设计】

  猫

  郑振铎

  猫:生命之美命运之悲

  情:养猫之乐失猫之悲

  悟:猫之命运人之得失

  文:语言之妙结构之巧情节曲折首尾照应鲜明对比第一人称

《猫》教学设计7

  【教材解读】

  《猫》是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15课,作者是老舍先生。这篇课文以朴实而生动的文笔介绍了猫的性格古怪和刚满月小猫的淘气可爱,感情真挚,文风亲切自然,语言平实,毫无雕琢,读后令人难忘。

  《猫》是第四单元中的一篇课文,第四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是写动物的,选编《猫》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继续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意境,体会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二是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用具体事实表现动物特点的描写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1、通过阅读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内容;

  2、了解大花猫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时候的可爱,学习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出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过程和方法目标:

  以“自读,感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架设文本与学生间的交流平台,使阅读教学成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和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习作者用事实说话的写作方法,体会老舍先生的语言魅力。

  【教学难点】

  1、 体会文中作者是怎样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2、 产生仔细观察事物的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课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出示以猫为背景的课题 猫),喜欢这种小动物吗?用一两句话说一说喜欢的理由好吗?

  (引导学生用准确的语言说一说喜欢猫的理由。)

  有一个人也非常喜欢猫,他除了喜欢猫之外,还有一项了不起的本领——写文章。于是,他专门为猫写了一篇文章,文章写得太好了,就被编入了我们的教材,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猫》。板书:猫 (作者:老舍)

  学生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扫清字词障碍。

  过渡:之前老师布置大家用“五步读书法”预习了课文,下面,老师来检查一下大家预习的效果。

  三、梳理框架,重点学习1——3自然段。

  过渡:老舍先生是一位伟大的作家,凡大作家写文章最讲究的一点就是选取适合的材料。老舍先生写《猫》也是这样,他不是面面俱到,而是选取了两种猫来写,一是成年的大猫,一是未满月的小猫。下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全文,看看哪里写的是成年大猫,哪里写的是未满月的小猫。

  根据学生回答,归纳并板书:大猫(1—3);小猫(4)

  师:下面,我们就重点通过1——3自然段的学习,感受老舍先生的语言魅力,体会其蕴含于字里行间对猫的感情。

  (一)学生分自然朗读课文。(教师借机点拨,指导投入感情读书。)

  (二)再读课文,划出中心句。

  师: 1——3自然段是围绕一句话展开写,同学再默读速想:1—3自然段围绕哪句话写的'?

  (猫的性格的确有些古怪。)请同学们把这句话画下来吧。像这样根据了一段或几段主要意思的句子,叫什么句?(中心句)

  过渡:1——3三个自然段都是围绕:猫的性格的确有些古怪来写的。下面,我们先来学习第一自然段。

  (三)请同学们认真默读第1自然段,想一想:这一段写出了猫哪些古怪的性格?

  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归纳并板书:老实 贪玩 尽职

  1、 指生读“老实”句。

  师:这两句话有什么关系?作者用了一种方法,让我们觉得这猫真的是太老实了?(学习作者用“事例”写猫的方法,真实可信。)请同学们用线画下举例子的句子。(师在大屏幕上涂红)

  2、请大家再看一看“贪玩”“尽职”的句子里,哪是举的例子?(指生回答)也画下来。(师在大屏幕上涂红)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理解运用两个关联词:任凭……也…… 非……不可……

  3、师生合作读课文。师读:猫的特点的句子,生读:举事例句。

  小结:这种举事例的方法,有什么好处?(真实可信,内容具体。)

  过渡:第一自然写了猫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那么二、三自然段又写了猫哪些古怪的性格呢?

  (四)请同学们小声读课文,画下最能表现猫性格古怪的句子。

  交流汇报。

  第二自然段:指生朗读“高兴”句子。

  1、老舍先生从哪两个方面写了猫高兴时的表现?(动作 叫声)让学生圈出写猫动作的词:蹭、伸、跳、踩。

  2、从这几个词你觉得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猫?(调皮、淘气、捣乱)这么调皮这么淘气,还给老舍先生捣乱,老舍先生为什么还喜欢它呢?(引导学生体会老舍先生爱猫如子的感情。)

  3、猫的叫声连用了四个词,还有一个特殊的描写声音的词——“咕噜咕噜”,只有在什么情况下,猫才会有这种“咕噜咕噜”的声音?

  4、淘气

  哪些地方写猫的淘气,找出关键句。还有从几方面写小猫的淘气?

  体会到:a.什么东西都玩

  b.玩起来不怕率跟头,也不怕撞疼

  c.胆子越来越大,逐渐开辟新的游戏场所。

  耍个没完

  小猫:淘气 枝折花落

  四、小结:

  在这一段中,老舍先生直接用事实说话,让我们真实地感受到猫古怪特点。而且,老舍先生用了极富变换的动词、拟声词、恰当的关联词把猫的调皮、好动、可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让我们感受了他的语言魅力。有人这样评价老舍的语言:(大屏幕出示)一、用字,活中求变;二、句式,长短相间;三、修辞,真切自然;四、语言,传神有味。

  五、拓展作业。

  老舍先生的爱好非常广泛,除了爱养猫外,还爱打拳、唱戏、说相声、养花等等。尤其是对花的喜爱非同一般,为此还写了一篇《养花》的文章。请大家认真阅读,重点标画:体现老舍先生爱花的句子。

《猫》教学设计8

  力求突出课文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人爱猫,猫亲人的美好情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享有个性化的、的开展空间,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同时也不无视语文根底知识、根本能力的训练,力求两者的和谐统一。

  这是学生接触的第一篇老舍先生描写动物的文章,课文细致、生动地描述了猫的古怪性格和它满月时的淘气可爱。尤其是在写猫的性格时,是将看似矛盾的事情一一列出,使猫的性格古怪鲜明生动。老舍先生对猫爱同儿女,无论是古怪还是淘气,在他眼里都是十足的可爱,而且老舍先生是通过平实无雕琢的语言将猫的形象描写的栩栩如生。全文字里行间流露着对猫的喜爱之情,对生活的热爱,“人爱猫、猫亲人”,为我们创造出一个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

  课文中采用了总分式的构段方式,按猫的性格古怪和满月小猫的特点可以把文章分成两大局部,第一局部以“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为总起,第二局部以“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为全段总起,同时,也以“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为过渡句,将前后两局部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

  本组是小学阶段第一次提出了用比较的方法来阅读。本课课后就以“阅读链接”的形式推荐了周而复和夏丏尊写猫的片断,意在引导学生与老舍先生的《猫》进行比较。通过比较,不仅可以感受作家笔下栩栩如生的动物形象,还可以了解课文在表达上的不同特点。

  本文结构完整,层次清楚,言浅显易懂,优美朴实。对已经有一定阅读能力的四年级学生来说可以放手让学生在充分朗读的情况下,自主、研究、感受。

  学生:预习课文

  教师:查阅相关资料、教学课件。

  通过引导学生有层次地、反复地朗读课文,从读中理解、读中品析、读中感悟。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景,让学生深切体会到猫的可爱和对猫的喜爱之情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古怪、任凭、屏息凝视、变化多端、跌倒、枝折花落”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继续练习默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局部。

  3、通过抓重点词句,理解大猫的性格,小猫的淘气可爱,体会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感受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4、激起学生热爱生活的`情趣,激发课外观察动物的兴趣。

  难点:体会对猫的喜爱。

  教学过程

  乡镇意见

  个人意见

  第1课时

  一、导入(联系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对新课产生亲切感)。

  揭示课题,介绍:

  1、哪些小朋友家里养过猫?你们仔细观察过猫吗?猫给你们什么印象?

  (1)如果学生能说得比较细致,就及时予以鼓励:你真会观察!已经学会了和大作家老舍先生一样去仔细地观察事物了。

  (2)如果说的只是粗线条的:你们所说的猫如果要老师画出来的话,我就画不出来了,因为你们没有把猫的形象说具体、细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老舍先生笔下的猫是怎么样的。板书:猫2、介绍老舍。可让学生先说,教师补充。(板书:老舍)老舍原名舒庆春(板书),又叫舍予,是我国著名的小说家和戏剧家,被誉为“语言”(板书),代表作品有《四世同堂》、《龙须沟》、《茶馆》、《骆驼祥子》等。他除了写作,生平还有两大最突出的爱好,一是养猫,二是养花。《养花》我们也会在六年级的时候学到。让我们先在《猫》这篇课文的字里行间去感受老舍的语言魅力,去体会他的情感世界。

  二、自学课文。

  小朋友自己读课文,看能不能读懂。不懂的自己做上记号。(有读不通的多读几遍)(学生初读)

  出示词语:尽职抓痒稿纸咕噜闭息凝神遭殃彼此任凭逐渐无忧无虑性格古怪粗细各异

  温柔可亲变化多端枝折花落生气勃勃天真可爱检查词语:

  正音(1)请一个同学能把它们读一遍

  (2)请同学们地读一遍,读不通的多读几遍

  (3)齐读词语。

  (4)请你找出你觉得最难写或最容易写错的两个词语,在课堂练习纸上抄写两遍。同桌交换检查、修改(5)讲解多音字:的、了、闷、和、折这篇课文中,写了哪些猫?

  生:(大猫和小猫),分段就可以把前面写大猫的作为一段,把后面写小猫的作为一段。小朋友每一小组一个自然段,再读一遍。找一找你找到了(怎样)的猫。抓住重点词语。生:老实、贪玩、尽职、勇猛、胆小、可爱三、讲读课文。

  1、结合放幻灯,以及平日观察,具体描绘一下猫的这些形象。每表达一个形象,要求概括一下自己对猫的印象。

  △(放幻灯①:猫在睡觉)学生表达:猫很老实。(释:无忧无虑)板书:老实

  △(放幻灯②:猫出去玩)学生表达:猫很贪玩。板书:贪玩△(放幻灯③:猫等老鼠)学生表达:猫很尽职。(释:尽职)板书:尽职

  (突出:“非……不可……”)

  2、点拨:猫又是老实,又是贪玩,又是尽职,那么课文上是怎么把这些不同的特点联起来的呢?你们再读读课文,特别注意课文中连接的词语和句子。

  (“说老实吧,它确实……”;“可是……”;“说这贪玩吧,确实是呀……”“可是……”)3、比较读

  这两种句式语气有什么不同?

  ①说它老实吧

  ②它很老实

  ①说它贪玩吧

  ②它很贪玩

  比较读

  再比较比较,体会体会

  “说它老实吧”“说它贪玩吧”,我们体会体会,这种语气给你什么感觉?(并不完全这样)

  4、根据板书指点:

  说它老实(可是)贪玩

  贪玩(可是)尽职

  指点:说它老实,它是乖,可是,它又贪玩;说它贪玩吧,它是贪玩的,可是,它又尽职的。所以课文开头第一句就说:“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这些就是猫的古怪的表现之一。

  启发:其实猫就是猫,白天睡大觉,晚上捉老鼠,没事东跑西跑,根本谈不上什么古怪呀,老实呀,乖,贪玩呀,尽职呀。但是为什么这么写呢?(爱猫,觉得猫像顽皮可爱的小孩似的,所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这样就把爱猫的感情表达出来了)

  5、指导朗读。现在我们看,谁能把对猫的爱表达出来。 6、继续读,在第2自然段中,你觉得哪几句是主要的,能概括全小节内容的,把有关的语句划下来,准备自己讲解。

  (可划的词语:它要是快乐,能比谁都温柔可亲,它假设是不快乐,一声不响。)

  这一小节请小朋友自己读读、想想、讲讲。例如层次怎么分,详略怎么样运用的什么表现手法,用词造句,甚至标点符号的作用都可以讲。

  要点:

  (1)“它要是快乐,能比谁都温柔可亲”后面用了冒号,表示下面写猫的温柔可亲。(温柔可亲)

  (2)快乐时的温柔可亲是详写的,不快乐时一声不响,写得简略。(板书一声不响)

  (3)写快乐,着重写了猫的不同叫声。突出有关词语:长短不同丰富多腔变化多端粗细各异

  (4)猫并无快乐与不快乐之分,这里运用拟人的手法,表达了对猫的感情。

  7、指名读第二节,要把你们刚刚讲的冒号、层次、感情,用停顿和语调表达出来。

  8、现在我们来看整个的第一段,写大猫的性格,分了哪几层来写。(三层:各是3个自然段)

  9、回忆板书

  第3自然段进一步写出猫的性格。你们能用一对反义词把这一节的内容概括一下吗?(板书:怕、勇猛)10、用上关联词语把它们联接起来。“既……又……”“虽……但更多的是……”

  11、现在我们来看整个的第一段,写大猫的性格,分了哪几层来写。就前一课出现的板书指点。说它老实(可是)贪玩

  贪玩尽职

  古怪温柔可亲一声不响

  怕勇猛

  这些方面,课文中哪些写得详细(老实、尽职、温柔可亲、勇猛。根据学生答复,在上面这些词上用彩色粉笔做上着重号。)为什么写猫的老实、尽职、温柔可亲、勇猛比写猫的贪玩、一声不响、胆小要详细呢?(原因有二:一方面是爱猫,就把猫的长处写得详细,二方面事实上猫的优点是主要的,不然的话,怎么会许多人家养猫,又怎么会爱猫呢?)

  12、根据板书和有关词语回忆复述1、2、3自然段。(略)师:只要我们热爱生活,用心去感受,就能像老舍爷爷那样——不但发现美,欣赏美,而且能创造美,愿同学们都能成为生活中的有心人。

  猫

  说它老实(可是)贪玩

  贪玩尽职

  古怪温柔可亲一声不响

  怕勇猛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2个字。正确读写“无忧无虑、任凭、贪玩、尽职、温柔可亲、勇猛、凝视、生气勃勃”等词语。掌握多音字:的、和、折、

  2、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总分式的构段方式,体会怎样具体生动描述成年猫的古怪性格以及小猫的淘气可爱的性格,并体会如何表达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局部。

  4、激起热爱生活的情趣,激起课外观察动物的兴趣。

  学生:预习课文

  教师:ppt课件

  了解是怎样写出猫的性格特点的。

  在阅读中体会“猫的性格实在是有些古怪。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谈话:刚刚我们一起做了一个猜常见动物的游戏。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

  动物是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它们或可爱,或勇猛,或温驯,我们因为它们的这样或那样的特点喜欢它们。今天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一位动物朋友,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各种形态猫的图片)

  一、导入(联系学生生活,让学生对新课产生亲切感)。

  (师):哪些同学家里养过猫?谁来说说你印象中的猫?

  (生):猫很淘气、贪吃、小猫很可爱。

  (生):我奶奶家有一只猫很贪吃。有一次吃饭,爬进我奶奶家的锅里了。

  (生):猫有时候很可爱,有时候也令人讨厌。有一次,把家里东西都偷吃光了。

  (师):猫有时候贪吃、淘气,但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欢乐。有一位著名的作家,名字叫老舍,他非常喜欢猫,还特地为猫写了一篇文章呢!我想你学了课文,一定会喜欢猫的。

  二、整体感知

  (师):同学们已经自学了字词,我们一起把这课的词语读一读。

  生齐读词语。

  (师):词语读得整齐、响亮。那课文你会读吗?自己读读课文,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想一想:课文哪些自然段写了大猫,哪些自然段写了小猫。给课文分段。学生汇报。

  三、教学第一段

  (师):朗读第一段,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一)了解大猫性格古怪

  (生):我读懂了猫很老实。/有时候猫很贪玩。/猫捉老鼠时很尽职。/猫很古怪,快乐时温柔可亲,不快乐时一声不出。/猫很胆小,又很勇猛。(加粗字为教师板书)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一下子把猫的性格全找出来了。老师请你选择一个或两个猫的性格读一读,注意动脑筋,把句子读好,读美,读出自己的感受。开始吧!

  学生朗读后,教师请学生个别读。结合教师、优秀学生范读,重点词语的理解,让学生读好、读美句子。

  (师):看黑板上的板书,老舍先生写出那么多的猫的性格(齐读),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生):这些词语的意思都有些矛盾。

  (生):每一行中的两种性格的意思是相反的。

  (师):看看课文上是怎么把这些性格联系起来的。(说它……确实……可是……)用上面的句式说说第二、三自然段的内容。

  出示:说它温柔可亲吧,确实是呀,可是()学生练说。

  (二)品词品句,体会对猫的喜爱之情

  (师):猫的性格这样古怪,喜欢吗?再读第一段,哪些句子最能反映喜欢猫?

  (生):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比较读: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个脏脚印。

  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师):男生读第一句,女生读第二句。想想你是用什么感情读的。

  (师):读一读,你读出了什么感情?你更喜欢哪一句,把它读出来。

  (生):我用快乐的语气读第二句,我从句子里体会到老舍爷爷很喜欢猫。

  (生):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

  (师):猫的声音有长有短,有高有低,好似什么?

  (生):像唱歌、说话。很令人喜欢。生再读这个句子。

  (师):老师觉得猫捉老鼠时,老舍爷爷也特别喜欢。谁能来模仿一下猫捉老鼠的样子。

  出示填空:闭息凝视——()

  一连就是几个钟头——()(专心、耐心、决心)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生齐读猫捉老鼠的句子,读出专心、耐心、决心。

  (师):课文的字里行间洋溢着老舍爷爷对猫的喜爱,我们一起再读读第一段,读出味道。

  学生男女合作读第一段。

  (三)总结猫的性格,学习摘录法

  (师):想想这段主要写了什么。这段是围绕哪一句来写的?我们可以把这句话作为第一段的段落大意,这种方法叫做摘录法。

  四、作业:稳固词语

  古怪、老实、无忧无虑、尽职、闭息凝视、温柔可亲、变化多端、勇猛,从中挑出两到三个,写出猫给你的印象。

  1、使学生了解课文生动具体地表达了猫的古怪性格和刚满月小猫的淘气可爱,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培养学生在观察中抓事物特点的能力。

  3、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体会“踩印几朵小梅花”、“淘气”、“绝不会”等词和词组所表达的感情。

  4、学会生字新词,会用“无优无虑”、“生气勃勃”造句。

  5、背诵课文第4节。

  学习用“摘句法”归纳段意,是重点;体会猫的性格有些古怪,满月小猫的淘气可爱,感受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对猫的喜爱之情,是难点。

《猫》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掌握本课基础生字词。

  2.概括并比较三只猫的不同来历、外形、性情和在家中的地位,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

  3.体会作者对三只猫的感情,感悟作者对第三只猫死后的悔恨之情,思考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4.形成关爱动物,善待生命,尊重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

  概括比较三只猫的不同来历、外形、性情和在家中的地位,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对第三只猫特殊的思想感情,感受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方法:

  诵读教学法、讨论法、提问法、引导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1.同学们,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你能说说自己所喜爱的动物以及和他们之间所发生的故事吗?猫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种小动物。很多家庭因为猫惹人喜爱而养它。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他家也曾养过三只小猫。从养这三只小猫的过程中,他领悟到了一些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究竟是什么样的哲理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郑振铎先生的散文《猫》。 2作者介绍。

  郑振铎(1898-1958),福建长乐县人。现代作家、文学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

  一。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全国作协理事等职。1958年10月率中国文化代表团前往阿富汗等国进行友好访问时,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历史参考图谱》《中国俗文学史》《欧行日记》《海燕》《山中杂记》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读准生字词。

  污涩(sa )怂恿(sǒng yǒng):鼓动别人去做。

  婢女(bì)蜷伏(quán ) 惩戒(ch?ng) 怅然(chàng):不愉快的样子。

  诅骂(zǔ) 红绫 (líng )

  2.全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找出有关起止段落,划分文章结构。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划分层次。

  (2)学生小组讨论,教师抽查解答。

  明确:课文写了三次养猫的故事,据此,文章可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段):写第一只猫的故事。

  第二部分(3-14段):写活泼可爱的第二只猫不幸亡失的故事。

  第三部分(15-34段):写第三只猫的亡失让我难过自责。

  三、精读课文,合作探究。

  1.找出描写三只猫的来历、外形、性情和在家中的地位的词语句子。

  第一只猫 第二只猫 第三只猫

  隔壁要来的 舅舅家抱来的 张婶捡来的 花白的毛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 浑身黄色,很可爱 毛色花白,并不好看,瘦,毛被烧脱了几块,更觉难看。

  活泼较第一之更活泼,更有趣,会捉鼠 天生忧郁,不活泼,懒惰宠物宠物若有若无,不大喜欢死亡丢失死亡

  四、品读课文。

  1、文章生动的记叙了我家三次养猫的经过。其中,前两只猫活泼、有趣,找出相关句子作分析。

  A“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 (写出了小猫玩耍时的动态和情态。)

  B“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写出小猫的脑袋、眼睛随着蝴蝶的飞舞而转来转去并伺机捕捉的样子。)

  C“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隐身在阳光隐约的绿叶中,好像在等待着要捉捕什么似的。”(小猫的淘气、顽皮让我们会心一笑!)

  这一组句子,从细小的方面写尽了前两只猫的活泼可爱、顽皮淘气。这样的描写,叫做细节描写。它可以使文章生动而富有情趣。

  第二课时:

  一、研读课文,

  1.体会作者一家对三只猫的不同感情以及猫亡失后作者的感情,找出文中具体表达的句子。 第一只猫:“三妹常常取了一条红带,或一根绳子,在它面前来回地托摇着,它便扑过来抢,

  又扑过去抢。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两个小时的光阴,那

  时太阳光暖暖的照着,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

  “我心里感着一缕的酸辛,可怜这两月来相伴的小侣!”

  第二只猫:“我们都很为它提心吊胆,一天都要‘小猫呢?小猫呢?’查问个好几次。” “三妹常指它笑着骂道:‘你这小猫呀,要被乞丐捉去后才不会乱跑呢!’” “饭后的娱乐,是看它在爬树。”

  “我也怅然的,愤恨的,在诅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自此,

  我家好久不养猫。”

  第三只猫:“但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顽游,好像是具有天生

  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

  “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

  “三妹有时也逗着它玩,但没有对于前几只小猫那样感兴趣。”

  “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一顿惩戒。”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第一只猫“很活泼”,“我”看着三妹逗猫玩的融融泄泄的生活情景“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当猫无故病死后“可怜这两月来相伴的小侣”并为之“酸辛”;当第二只“更有趣,更活泼”的猫在周围邻居冷漠的观望中被那些“过路人”捉走后就“怅然”、“愤恨”、“诅骂”,在这段生活经历中展示的“我的人性”充满爱心,表现得十分宽容、温馨、善良和光明。然而在“芙蓉鸟事件”发生后的“我”,不仅只凭主观猜测“妄下断语”,面对猫这个弱小、可怜的动物“怒气冲天”、“拿木棒追打”、“心里还愤的,以为惩戒的还没有快意”,人在动物面前恃强凌弱,则充分暴露了人性中凶恶、冷酷、残暴和阴暗的一面。不过,当“我”明白这只丑猫并非是罪魁祸首后,良心受到了谴责。

  2.说说为何“我”对第三只猫的死比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第二只猫丢失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第三只猫死后,作者又写道:“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试着联系课文中的描写,体会这两句话中包含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因为第三只猫的死责任在“我”。“我”的'主观臆断,断定鸟是它咬死的,暴怒之下“我”用木棒打它,它受到冤苦无处辩诉,最后死在邻家屋檐上。“我”认为是“我”把它害死的,而且这个过失是无法补救的。

  这句话在内容上是对全文的总结。"我"目睹了前两只猫的不幸后,又亲自制造了第三只猫的悲剧,深感负疚,为了不再看到这样的悲剧重演下去,"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这句话与文章的开头遥相呼应,在结构上形成了首尾呼应的特点。

  二、把握文章的写作特点

  跳读课文,想一想,本文最显著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1、情节曲折,结构严谨。

  文章围绕中心叙写了三个故事,每个故事都以养猫的亡失为线索都具有相对的完整性。三个故事又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组成一串,构成一段家庭养猫的悲剧史:得猫——养猫——亡失——再得猫——再养猫——再亡失——复得猫——复养猫——复亡失,永不养猫。情节三起三落,层层推进。

  2、首尾呼应和伏笔的设置。

  衔接呼应表现为:开头交代几次养猫的结局,抛出线索,总领全文,末了以“我家永不养猫”收尾,开拓深意,呼应开头。三个故事之间又有过渡段贯通弥合。

  伏笔的设置表现为:第一只猫忽然消瘦预示其病死;写第二只猫街上乱跑,预示其被人捉走;写第三只猫凝望鸟笼,预示其被冤打致死。所以这些都起到了穿针引线,连珠缀玉的作用,把三个故事和各个故事之间的情节缀连成有机的整体,浑然天成,天衣无缝。

  三、拓展延伸

  1.如果你是第三只猫,你会对作者或是人类说些什么呢?

  “我终于离开这个痛苦的世界了!”

  “希望你们能善待我们!生命是平等的。珍惜每一个生命,善待每一个生命,尊重每一个生命。”

  “你伤害了我,我恨你们!人类太自私了,太残酷了!”

  凡事不能单凭印象,主观臆断,更重要的是弄清事实;对人对事不存偏见私心,要宽容、 要仁爱,要同情弱小者。

  2.你代表作者或人类对第三只猫说些什么?

  “我错了,请原谅我吧!虽然永无改正过失的机会了,但是我从此学会了珍视每一个像你这

  样的小生命,不会因为弱小、残疾等原因无视或歧视你们。”

  在不合理的社会中,弱小者总是饱尝着生活的不幸,不受欢迎的人往往会成为冤案的牺牲 品;人的个性需要自我完善,才能避免不幸。

  所以人和动物之间、人和人之间、生命与生命之间都需要宽容和理解,都应该尊重与被尊重、都应该相互信赖。

  3.在生活中,你是否也曾经错怪过家人、朋友及所有身边的人或被人误解呢?把事情的经过说给其他同学听,并和同学们讨论一下,怎样才能减少彼此之间的误解。

  总结

  本文写的是猫,作者却巧妙地借物抒情,曲折地表达了同情、怜爱弱小者的思想感情。本文组织材料的特点是前后连贯、首尾呼应,文章在结构上严丝合缝,条理清晰。

  郑振铎先生的《猫》,让我们有了许多感悟。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当我们发现自身的不足时,一定要努力寻找自己的优点、发扬长处并让它超常发挥。这样,你的命运才有可能改变。因为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同学们,不论走到哪里,你们一定要让自己成为最好的——最绿的小草,最纯的水滴,最亮的星星??

  动物是人类的生存伙伴,有了它,世界才能丰富多彩、生趣盎然。在这个日益拥挤的地球村里,动物和人应该享有同样的生存空间。这个单元的五篇都是写动物的佳作。阅读这些文章,不但可以激发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还可以引发对人和动物关系的深入思考。推荐课外两篇文章冯骥才的《珍珠鸟》和老舍的《我家的猫》,看看他们是如何和小动物相处的。

《猫》教学设计10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猫虎歌》

  创编并表演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聆听和演唱歌曲《猫虎歌》,感受音乐所描绘的动物形象。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创作兴趣及创造能力,积极与同学合作编创表演,用肢体语言表现本课主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育学生爱护人类的朋友----动物,提高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分析:

  1、我揣摩了孩子们爱听故事的心理,以故事为主线来贯穿整节课。先由讲故事的方式导入课题,然后在故事中开展歌曲教学,最后也以创编故事,表演故事的方式拓展本课的寓意,从而创编并表演故事的情节。

  2、 在歌曲的教学上,我着重抓住歌曲中出现的难点作为突破口进行处理,如衬词“也也也和结尾处的教学,尽量使教学充满童趣,调动儿童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从而用更有趣诙谐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 能用清晰的咬字、吐字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理解这首“风趣”有歌曲。并用肢体语言表现出来。

  教学准备: 多媒体 电子琴 头饰 等。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师:同学们好,欢迎大家来到音乐课堂。请大家和我一起喊出我们音乐课堂的口号:“师:音乐课堂,生:歌声飞扬,师:音乐无限,生:快乐无限。Yes”今天,我把“森林之王”大老虎请到我们的课堂上,请你们来看一看,(出示课件)这就是“森林之王”——大老虎,是不是很威风啊?

  生:是,很威风,但也很漂亮。(欣赏老虎图片)

  师:看,老虎不知什么原因发怒了,一声狂吼,吓得小动物们浑身发抖,一个个逃的不止去向,。这是谁?这么不怕死,还在草地上玩呢。

  生:是小猫……

  师:快看,老虎向小猫跑过来了,小猫来不及躲闪,怎么办呀?同学们,快动脑筋,给小猫出个注意,怎样才能逃过老虎的追杀呢?(师显得很着急)

  生:小猫会爬树,老虎不会爬树。(生争先恐后,各抒已见)

  师:小猫听到同学们的喊声,快速的.爬到了树上,逃过了老虎的追杀。其实,猫和老虎之间还有一个好听的故事:你们想吗?

  生:想

  师: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老虎曾拜一只猫儿为师傅学本领。猫师傅就将本领一一传授给了老虎,老虎想到自己的本领已经学到手,如果能吃掉猫,那就是“天下第一”了,哎!没想到猫师傅防备了老虎的野心,留下一招“爬树”的本领没有教给老虎,当老虎要吃掉“师傅”的瞬间,猫儿灵巧地爬上了树,老虎的野心才没有得逞。

  这段传说还有一首好听的歌曲,让我们欣赏一下吧。

  二、新授

  1、播放多媒体,学生聆听歌曲。

  师:听完歌曲感受是什么?(歌曲很幽默,很欢快)

  2、再放歌曲,小声随唱。

  师:师生讨论歌词内容,指名学生边演边读歌词。读出情感。

  生:提出难点。共同解决难点。

  3、学唱歌曲

  (1)师慢速弹琴,学生轻声哼唱第一段歌词。

  (2)师范唱第一段歌词,学生聆听学唱。

  (3)介绍前倚音,体会前倚音的作用。学生能够准确地演唱。

  (4)生提出在演唱中需要帮助的地方,请会唱该句的同学唱一唱,并做小老师教一教。

  (5)集体演唱第一段歌词。

  (6)同样的方法学唱第二段歌词。准确演唱结束句的节奏。

  (7)情绪处理。集体演唱歌曲,(表现猫的狡黠的神态,摇头晃脑的姿态,体现歌曲幽默,风趣)

  4、请两组学生分别演唱歌曲,唱出猫儿和老虎的语气和神态。师生互评。

  5、有感情的唱歌曲。

《猫》教学设计11

  教学内容:

  会写8个生字。学习课文4—10自然段。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检查认读生字词的情况。

  2、有感情朗读1—3自然段。回忆:波斯猫为什么感到不快乐而燕子却觉得很快乐呢?

  【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识,为学习新知识垫基础。】

  二、学习课文,朗读感悟。

  (一)学习4—6自然段。

  思考:波斯猫询问了谁?蜜蜂怎样回答的?波斯猫又是怎样认为的呢?

  1、小组朗读课文。

  2、自由读蜜蜂说的话,并说说你的体会。(抓住重点词“千千万万 ”, 体会蜜蜂酿蜜的辛苦。)

  3、讨论:蜜蜂为什么觉得自己是快乐的,而波斯猫为什么没有觉得快乐?

  4、学生反馈。(板书:采花酿蜜 辛勤劳动 吃蜜糖 不劳而获)

  5、说说你从中懂得了什么?

  6、指导朗读。

  (1)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波斯猫与蜜蜂的对话呢?(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2)指名朗读波斯猫与蜜蜂的对话。其他同学评价。

  (二)学习7-9自然段。

  出示学习要求:

  1、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1)一起朗读课文。

  (2)讨论,完成填空:青蛙觉得( )是它最大的快乐。

  (3)说说你从中懂得了什么?

  2、学生反馈学习情况。(相机板书:捉害虫 保卫庄稼)

  3、指导朗读。

  (1)小组成员合作读波斯猫与青蛙的对话,比一比谁读得好。

  (2)派代表读。(同学评价,教师相机指导。)

  (三)学习最后一段。

  1、齐读。

  2、讨论:波斯猫为什么找不到快乐?

  3、指导朗读。(结合完成课后第3题)

  【 设计意图:由扶到放,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学会学习。】

  三、分角色朗读课文。

  【 设计意图:再读课文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拓展延伸,明文悟理。

  1、说说波斯猫为什么找不到快乐?你有什么办法帮助波斯猫找到快乐?

  2、你明白快乐是什么了吗?你的快乐又是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的学习从课本联系到生活,使语文学习实践化,生活化,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准字音。

  2.自主识记生字。

  3.指名谈识记生字的.方法,并运用它来组词。

  4.自主观察每个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班内讨论如何书写。

  5.指导书写。(教师范写学生认为难写的字)

  6、让学生描红,再独立书写。

  7、教师讲评。

  【设计意图:让学生先看,再说,然后写,教给学生写好字的方法,让学生把字写好。】

  六、作业设计。

  1、抄写生字词。

  2、在家里或班里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体会劳动的快乐。

  七、板书设计:

  11 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

  燕子 衔泥造窝 波斯猫 睡沙发

  蜜蜂 采花酿蜜 吃蜜糖

  青蛙 捉害虫保卫庄稼 吃炸鱼

  (辛勤劳动 快乐) (不劳而获 不快乐)

  劳动创造快乐

《猫》教学设计12

  本课教学设想:

  本节课通过说,读,想,演,积累。来学习这篇课文,在理解课文的同时,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同时培养学生的表达表演能力。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生活给我们带来的乐趣。从而更加热爱我们的生活。此外积极开展积累与运用。让学生充份从课文中汲取营养,打好良好的语文功底。

  教具准备:动画录相带

  一、说说我喜欢的小猫、(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同学们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可爱的小生灵,他们的到来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美丽,可爱,小猫就是其中的一个。你喜欢它吗?说说你对它的印像。

  二、读读我喜欢的小猫(分析课文理解课文)

  著名的现代作家老舍先生也十分喜欢这些可爱的小精灵,那么他的笔下又是怎样一幅妙趣横生的群猫图呢?让我们去看看吧。

  1自读课文,找到你最感兴趣的部份,这部份的文字与你心中小猫的形象最一致。

  2老实,贪玩,尽职,高兴,不高兴,胆小,勇猛

  1)请你来读一读这段文字,你从哪些地方读出了小猫的老实(贪玩,尽职,高兴,不高兴,胆小,勇猛)

  2)评一评,他读得如何?怎样读能更好的读出小猫的可爱形象?

  3)说一说你从哪些词感受到了小猫可爱的形象?

  在学生读的过程中,通过提问深入理解课文:

  如: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猫的"贪玩"的?(找出并板书重点词语:一天一夜、任凭……也。)

  猫的尽职又表现在什么地方?(找出并板书重点词语:闭息凝视、非……不可。)

  理解词语:为什么从"闭息凝视"、"非……不可"这些词句中可以看出猫是"尽职"的?(讨论后明确:从"闭息凝视"可以看出猫捕捉老鼠时的专注的精神;从"非……不可"可以看出猫等不到老鼠决不罢休的决心。)

  问:课文在写猫的"老实"与"贪玩"之间,"贪玩"与"尽职"之间是用一个什么词连起来的?(讨论后明确:连接"老实"、"贪玩"和"尽职"这三个内容的词是"可是",懂得"可是"这个词在文中的作用:意思上是起转折作用,语句上是起连贯作用。)

  轻读课文,思考:猫的"老实"、"贪玩"、"尽职"的性格与"古怪"有什么关系?(讨论后明确:"老实"与"贪玩"是一对矛盾,"贪玩"与"尽职"也是一对矛盾,而这些矛盾性格都集中在猫的身上,因此,猫的性格是古怪的。)

  集体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节。

  指名读第二节,思考并讨论:猫高兴时给人的感觉是什么?(结合解释:温柔可亲。)课文是怎样从猫的动作和叫声两方面写猫的"温柔可亲"的?(板书:蹭、跳、叫唤、咕噜。)

  提问:这里的"几条小梅花"指的是什么?为什么将脚印比作小梅花?这个比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对猫的叫唤用了"丰富多腔"、"变化多端"来形容,可以看出什么?(讨论后明确:作者把猫的脚印比作"小梅花",把猫的叫声说成"丰富多腔"、"变化多端",可见作者是多么喜爱猫。)[

  再问:课文又是怎样写猫不高兴时的表现的?(板书:无论……也)

  默读第三节,想想猫的古怪性格还表现在什么地方?(明确"胆小"与"勇猛"。)哪些词语反映了猫的"胆小"和"勇猛"?(讨论后板书:藏起来、不要说……就是……)

  4)齐读课文,共同体会作者笔下的小猫

  三、想想小猫的世界(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想象)

  如何你是一只()的小猫,它高兴或是不高兴的时候会有怎样的语言或想法呢?你能演给大家看看吗?

  我是一只老实的小猫……

  我是一只胆小的小猫……

  我是一只……的小猫……

  四、演演我喜欢的小猫(内化理解,培养学生表达表演能力)

  让学生们寻找自己的合作伙伴,去演一演这些可爱的小猫,一方面对课文有更深刻的理解,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表达通力和表演能力。

  五,体会主人的心情

  看到这群可爱的小猫你有怎样的感情呢?说给大家听听。我们的老舍先生和你们一样,面对这些充满灵性的小爱伙,心中有说不出的喜爱之情,通过耐心细致的观察,小猫的形像才能跃然纸上。我们也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你会发现周围有那么多可爱的事物,让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

  再次有感情朗读一遍全文(可配乐)

  六,找找描写小猫的词语(积累词语,灵活使作词语)

  边积累边运用,在课文中积累词语并让学生造句。并给予指导,对不正确的地方进行指导。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花猫性格古怪和它小时候淘气可爱的特点;

  2、抓重点词句,进一步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文。

  4、按一定顺序,有重点地观察一种小动物,学习作者真实、具体的写作方法,练习写一个片段。

  难点:

  了解大花猫性格古怪、它小时候淘气可爱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猫》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会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的”“折”;理解19个新词语的意思,能用“逐步”“无忧无虑”造句,领悟“可是”在语句中表示的转折作用,能用“说它……可是……”的句式说一段话。

  2.初步学会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第4自然段。

  二、过程和方法:

  1、品词品句,反复诵读,感受作者的语言,感受作者的情感。

  2、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灵活运用多种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和观察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运用摘录法概括两段课文的段落大意,整体感悟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猫难以捉摸的性格及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第一教时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学习字词,了解课文大意并给课文分段,研读第二大段。

  教学流程

  —、揭示课题,介绍作者:

  1、板书:猫。知道猫吗?熟悉猫吗?请熟悉的同学来能说说你印象中的猫?

  2、指名说。

  (1)如果学生能说得比较细致,就及时予以鼓励:你真会观察!已经学会了和大作家老舍先生一样去仔细地观察事物了。

  (2)如果说的只是粗线条的:你们所说的猫如果要老师画出来的话,我就画不出来了,因为你们没有把猫的形象说具体、细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老舍先生笔下的猫是怎么样的。

  3、介绍老舍。可让学生先说,教师补充。(板书:老舍)

  老舍原名舒庆春(板书),又叫舒舍予,是我国著名的小说家和戏剧家,被誉为“语言大师”(板书),代表作品有《四世同堂》、《龙须沟》、《茶馆》、《骆驼祥子》等。他除了写作,生平还有两大最突出的爱好,一是养猫,二是养花。《养花》我们也会在六年级的时候学到。让我们先在《猫》这篇课文的字里行间去感受老舍的语言魅力,去体会他的情感世界。

  二、初读课文,理解文意:

  1、请同学打开课本,自学课文:

  a、充分的读(板书),一遍不过瘾就读两遍(有读不通或者印象深刻的句子多读几遍)

  b、放声朗读后再默读,边读边看看有哪些生字要引起注意,哪些词语无法搞懂,划出来自己联系上下文或者运用工具书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做上记号

  2、检查自学:

  ⑴.字词

  在生字方面有特别想提醒同学们的或者还有哪些词语无法解决但是要特别想知道的,现在提出来。

  ⑵指名通读课文,检查读通读正确的情况,及时反馈。

  听的同学听仔细,哪里读错了,还要再想想课文写了什么?

  3、理解课文内容

  课文主要写了哪两种猫?(板书:大猫小猫)

  来做做有意思的填空题:谁能在括号中加一个数量词,说说课文写了几只大猫、几只小猫?并找出理由。

  (一只)大猫,填“一只”的理由是什么?(它)是的,作者就是通过仔细观察家中的一只大猫生动地写出了猫的性格。(一群)小猫:这么填的理由是什么?(它们)想一想,我们在“一只”前可以填一个什么词来说明大猫的性格特征。(古怪的)那在“一群小猫”前呢?(可爱的)

  齐读:(古怪的)(一只)大猫(可爱的)(一群)小猫,下面,我们就要用这些词语帮助我们做3件事。

  A、第一件事是要它帮助我们给课文分段,你认为可怎么分?

  生交流,作“||”记号。

  B、第二件事是要它帮助我们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讲了什么?讲了一只大猫很古怪。请你能在课文中找出相同意思的一句话来概括吗?——划出总起句,“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齐读。

  这一句在第一段中是什么句?根据这句话,你怎么概括段意?(直接摘录)

  第二段又讲了什么?(——小猫可爱)你能在课文中找出相同意思的一句话来概括吗?——也划出总起句,说一遍段意。

  C、好,下面我们来完成第三件事:你能根据这些词语或者划出来的两句话,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吗?

  (生个别练说——生自己站起来自由说)

  你更喜欢哪种猫?

  三、研读第二段(小猫)

  1、研读总起句:满月的小猫更可爱。

  反复读这一句,说说读懂了什么?(抓住“更”字)说明大猫也很可爱,但是小猫更可爱,这句话还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反复读读这段,想想你是怎么体会到这一点的?

  3、交流

  (1)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真是贪玩,因为淘气而可爱)

  (2)一根鸡毛,一个线团……耍个没完没了。(顽皮玩得时间长,不知疲倦)

  (3)……跌倒马上起来,再跑再跌。(敢于尝试,不怕失败,玩得尽兴

  (4)……撞疼了也不哭。(勇敢)

  (5)……逐渐开辟新的游戏场所。(无处不玩,这么小的猫还懂得找地方玩,真可爱)

  (6)它们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枝折花落。(最可爱的你认为是哪两个词语?)

  4、指导朗读

  讲得都不错,不知道能不能有感情的读出来,使我们在你的朗读中体会到小猫的可爱。先练读。

  你有把握读哪一句就读哪一句,读出小猫的可爱。

  怎么才能读好?交流心得。(读的时候眼前重现小猫玩的情景边读边想象)

  你从字里行间还体会到什么?(老舍对小猫的爱)哪里体会到?

  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们,它们是那么生气勃勃,天真可爱。(加个关联词)

  是呀满月的小猫在老舍的眼里就像一群孩子,他们淘气、天真、生气勃勃,实在太可爱了。哪里舍得责打它们。即使弄坏了老舍心爱的花草。

  再带着对小猫的喜爱之情读读。

  现在你能体会到老舍的语言魅力了吧,确实,带给读者很大的精神享受。

  5、据你观察,小猫还有哪些可爱之处?老舍没有写到的

  6、小结

  为什么说不好,有的说不出来?那老舍为什么写得这样棒?(用心观察,投入感情)

  四、延伸作业

  1、你也投入自己对小猫的喜爱之情,用心去观察,写写那可爱的小猫,可以接着老舍的文章再写,也可以另外写一个片断,到时候我们比比谁写得更棒!

  2、阅读老舍先生的其它文章,感受语言大师的语言魅力!

  《猫》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遵循这个原则,这节课我在设计上进行一些的尝试。课上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教师参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合作来完成学习任务。教完《猫》这一课后,我的最大感受是感动,我为课堂上学生的那份热情而感动。除感动之外,还反思了一下这节课的得与失。

  得:

  1.在教学中力求体现民主性,平等性,创设了轻松愉快,民主平等的氛围,教师以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2.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如让学生自学课文生字词语,在读书、思考、问题讨论等多项生生合作完成的学习活动中,教师真正地站在了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位置。

  3、挖掘文章的人文性,对学生进行情感的熏陶。

  失:

  1.对课文的深度和广度挖掘的不够。

  2.导入介绍作者时时间花费过多。

  3.没有关注到全体学生,有一部分学生一直没发言,只是当听众、观众。

  4.有的提问设计不够具体,没能把话递到学生嘴边儿。

  5.课上学生读书不够。学生读书不充分,讨论问题、理解问题费时费力。

  这节课后我的感想也很多,课程改革中的学生在变,教师更要变,新的课程需要教师要有全新的教育理念,需要教师加强文化修养,除了本专业扎实的知识外更要有多方面的才能,不但有渊博的学识,还要有敏捷的思维,较强的应变能力,善于捕捉学生思维的火花,因势利导,使其燃烧发光,需要我们教师认真地思考我们的教学,如何在教学中增强学生主动探求的兴趣,增强学生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通过这上课,我认识到课前备课固然重要,课后备课(回头看)更利于教师的教后反思,及时反馈教学实践的信息,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养成思考的习惯,从反思中感悟,实践中出真知。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尽管我一直在努力,但仍然留下很多遗憾,要是再有机会教同样的内容,我想我的“教案”会重新改写。

《猫》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谜趾搔授侥”5个生字,积累词组“猜谜、眼睁睁、传授、侥幸”,辨析形近字“趾—扯,挣—睁,侥—绕,断—继”,能正确使用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文中讲述的这个故事的内容。

  3、在日常生活中要有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防心术不正,居心叵测的人。

  4、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名家名篇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巩固复习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质疑问难。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把文中关于猫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出示猫和老虎图片)在你的印象中,猫是怎样的?那老虎呢?

  在我们今天所学的这篇课文里,猫和老虎的关系可不同一般。(板书课题)齐读。

  这里的“先生”指的是什么呢,预习过课文的同学就知道课文中用了另一个词解释,那就是——师傅(板书)读好这个词(单独读时是第四声,连成词时读轻声)

  2、课文中,课题后面有个①代表什么意思?打开书,读读注释,你能用一两句话介绍一下你所知道的鲁迅吗?

  3、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讲鲁迅小时的故事,文中第一人称“我”指的就是鲁迅。

  二、学习课文第一节。

  1、鲁迅的童年生活丰富多彩。在一个夏天的夜晚,鲁迅在干什么呢?

  出示:那是一个夏天的夜晚,我躺在一株大树下的小饭桌上乘凉。祖母摇着芭蕉扇坐在桌旁,给我猜谜、讲故事。

  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谜”的写法,形声字。指名读。

  2、指导朗读句子:

  3、就在这悠闲、惬意的时候,平静被打破,忽然——

  出示:忽然,桂树上沙沙地有趾爪的爬搔声,一对闪闪的眼睛在暗中随声而下……

  (1)先请你自己来读读这句话,特别注意读准红色显示的两个词语的读音。

  (2)指名读句子重点开火车正音:趾爪、爬搔

  (3)你知道这出现的是什么吗?怎么知道的?

  (4)这只猫下树了吗?从哪个词看出?(随声而下)

  结合这句句子,这里“随声而下”的声指的是……(趾爪的爬搔声)

  三、品词品句,深入理解第二节。

  过渡:猫究竟是不是老虎的先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第二节,并找一找答案,用直线划出有关句子。

  1、指名读第二节,正音“角色”

  交流后出示:老虎本来是什么也不会的,就投到猫的门下来。猫就教给它扑的方法,捉的方法,吃的方法。

  (1)指名读

  (2)那么你觉得猫是一位怎样的`先生呢?指名回答,简单地说说理由。

  2、不仅如此,读读下文,你还有怎样的感觉?

  出示:猫是早知道它来意的,一跳,便上了树,老虎只能眼睁睁地在树下蹲着。

  引读

  3、刚才同学们说的都很有道理,我这有一个词,涵盖了你们刚才所说的,那就是高明。(板书:高明)结合刚才你们的发言,能将猫高明的原因说清楚吗?

  4、(出示第二节句子)引读

  5、老虎的来意是……指名回答

  6、的确,猫、虎,一个在树上,一个在树下,双方对峙,它们各有所想。下面就请你来动手写写。(出示:填空)

  指名交流、男女生分读

  四、引读第3节:(出示:第3节)

  1、其实,不仅祖母故事中的猫、虎心有所想,听着这个故事的人也在想。在鲁迅看来,猫能逃过一劫,是……(侥幸的)“侥幸”的意思就是……

  幸而……否则……

  对呀,要是猫将上树的本领交给了老虎,那么……

  2、高明的猫真是有先见之明啊!从祖母讲的这个寓言故事中,我们可以悟到……(出示:善良的人要小心防备那些心怀鬼胎、心术不正的人。)它的意思就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五、小结:

  1、这篇课文篇幅短小、语言简洁,其中却蕴涵着深刻的道理,这其实也正是鲁迅先生作品的一大特点。

  2、介绍鲁迅的少年朋友闰土,日本导师藤野先生,还有他笔下的人物孔乙己。

  板书:

  猫是老虎的先生

  ↓

  师傅

  教老虎扑、捉、吃的本领

  高明

  早知道老虎来意,没有教给它爬的本领

  教学反思:

  备课前,我查阅了很多与课文相关的资料,了解到这篇文章是从鲁迅先生写的《狗·猫·老鼠》中节选的。它由温馨的回忆开始,为下文蓄势。表面上看这仅仅是百姓口头流传的故事,其实,鲁迅先生是想通过这个故事,告诫善良的人要小心防备那些心怀鬼胎,心术不正的人。

  鲁迅先生的文章比较深奥,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感悟出这么深刻的道理的确很难。所以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水平,在教学中,我把目标定位在了解故事内容,从这个故事内容的本身悟出一些道理。我班的个别学生对文字已有较好的感悟能力,并积累了一定的语言文字。他们愿意在课上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且想象力颇为丰富。在设计本课教学时我通过读、讲,想像来组织课堂教学,以填空、引读形式推进教学。“老虎学会了扑、捉、吃的本领后,心想:要是___________,就__________;猫是早知道它的来意的,爬上了树,心想:要是___________,就__________。”通过这个练习,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尽情发挥他们个性化的想象,用各种各样的语言表达,达到发挥想象的目的,并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教学最后,我还设计了拓宽环节,引导学生认识鲁迅的朋友、导师以及笔下的人物,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猫》教学设计15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正确读写“无忧无虑、任凭、抓痒、稿纸、丰富多腔、摔跟头、跌倒、胆子、开辟、遭殃、责打”等到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了解大花猫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时候的可爱,学习作者真实具体的表达方法,体会课文蕴含的感情。

  4、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和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了解大花猫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时候的淘气可爱。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抓住事物特点的写作方法和真实、具体的表达方法。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猫这种可爱的小动物大家都很熟悉,有不少人喜欢猫,养猫。我国的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生前也非常喜欢猫,养过猫。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猫》就是他长期细致地观察猫写下的。课文是怎么写猫的?写了猫的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学习。

  二、生自学生字词,并检查自学情况

  三、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1、课文主要写什么?题目告诉了我们课文重点介绍的是猫。课文写了几只猫呢?

  2、课文主要从几方面来写?

  四、学习第一部分内容

  1、自学存疑。

  2、小组讨论:

  ⑴ 猫的性格“古怪”表现在哪几方面呢?

  ⑵ 作者为什么说大花猫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谁也不理,它什么样“都怕”,可又很“勇猛”,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⑶ 作者是怎样把大花猫的特点写具体的?

  3、指导感情朗读。

  五、布置作业

  1、练习感情朗读课文。

  2、自学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生字词。

  2、指名朗读课文第一部分,感受大花猫的可爱。

  二、学习第二部分内容

  1、提问:

  大花猫小时候是什么样子呢?它又有什么特点?

  2、自主读书、思考。

  3、组内交流。

  4、班上汇报。

  5、讨论:

  作者是怎样写出猫小时候的淘气、可爱这一特点的?

  6、组内交换意见,并指名汇报。

  7、找出你认为最能表现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的句子,给大家读读。

  8、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三、回顾全文,体悟作者观察、描写的方法

  1、点拔:

  这篇课文重点介绍的就是猫的性格特点。大花猫性格古怪,小时候又很淘气,作者是不是讨厌它?

  在作者的心里和笔下,家中的猫就像个既可爱又顽皮的孩子一样。文中有许多语句真实地表达了作者对猫的喜爱 之情,请找出来读一读,并说说自己的体会。

  2、说一说作者为什么把猫写得如此逼真?

  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把自己觉得好的句子摘抄下来。

  3、留心观察一种小动物,写一篇日记。

  【教学反思】

  一、整体切入,纲举目张

  在深读课文时,从解题引发,抓住主线,突出重点,坚持从整体切入课文,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引导学生纵览全文,把握整体。

  教者大体分三步组织教学:

  1、从题入手,抓住主线,认识猫的数量。

  2、自主发现,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猫的特点。

  3、自由择读,抓住具体表现,体会猫的可爱。每一步都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功效,实现了高效的阅读教学。

  二、阅读自主,行动自由

  教学中较好地运用了选择机制,实施了弹性化的教学设计,使学生的阅读具有较大的自由度。

  如阅读内容的`自我选择:这是只怎样的猫呢?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自己的阅历、自己的认识、自己的体验,自由表达带有个性化的理解;如阅读情感的自我选择:挑出自己觉得猫最可爱的地方谈谈体会,读出情感。学生有权决定谈自己最喜爱、谈自己能谈的。这样做,开拓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空间,给了每一位学生同时、同等参与学习的可能。你的一点,他的一点,相互交流,在教师的点拨勾连下“点”又组成了“面”,升华了学生的认识。

【《猫》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猫教学设计10-12

《猫》的教学设计04-30

《猫》教学设计10-07

《猫》教学设计03-11

《猫》教学设计03-05

猫教学设计03-11

猫的教学设计03-08

课本《猫》教学设计09-24

老舍猫的教学设计05-08

《猫》优秀的教学设计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