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教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下册《阳关三叠》教学设计

时间:2024-03-23 12:28:09 教学资源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广教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下册《阳关三叠》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广教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下册《阳关三叠》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广教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下册《阳关三叠》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本课根据雷雨声主编的初级中学课本《走进音乐世界》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神州古韵——音乐长河中的故事》中的“吟唱古代歌曲——阳关三叠”进行教学设计。

  二、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二年级的学生。学生在本单元学了“音乐故事之三——孔子与诗经”,从诗歌起源初步了解了“诗”与“歌”的关系;另外,学生在初一历史里已学过中国古代史,了解了春秋战国时期和唐朝的历史背景,接触了孔子、王维、王勃等历史文化名人;初二语文课本也讲授了古诗《阳关三叠》、《送杜少府任蜀州》的相关知识。在此文化理论的基础前提下,我再根据学生喜爱流行歌曲,关注港台明星等特点,设计了本节课

  三、教学目标

  1、技能目标:

  (1)准确演唱《阳关三叠》主题

  (2)为歌曲《阳关三叠》丰富表演形式

  2、情感目标:

  (1)通过《阳关三叠》的学习及处理,体会“别”情。

  (2)通过对古诗词、古文化的了解,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

  3、拓展目标:

  初步感性认识到“诗”与“歌”的关系,并为古诗《送杜少府任蜀州》谱曲

  四、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在立足教材,发展教材的观点上,灵活根据学生情况及具体实践设计的《阳关三叠》。希望同学们通过语言与音乐节奏的关系——诗词语言与音乐创作的关系——“诗”与音乐旋律的关系——诗歌谱曲的创作实践这样一个教学脉络,掌握课本所要求的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更进一步的扩展课文知识点、培养学生创造力及发挥音乐的美育和德育功能,增强学生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初步感性认识古诗词歌曲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语文、历史及音乐的已学知识进行创作

  五、教学方法

  欣赏法、对比法、创作法、体验法、分组合作法

  六、教学教具

  多媒体、古筝、各种不同的类似于皇冠的头衔、王维与孔子的脸谱面具等

  七、教学过程

  步骤

  教学过程

  教的活动

  学的活动

  课件展示

  设计意图

  课前十分钟

  导向性聊天

  引导学生谈对古典音乐及流行音乐中以古诗词谱曲的了解与看法

  畅谈对问题的了解及看法,也可通过各自擅长的艺术表演形式展示自己的见解

  背景播放轻音乐及古诗歌谱与画面的专题导向性课件

  增进师生了解程度,为学生提早进入本课状态做好准备

  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教师自我介绍

  教师用有感情朗诵古诗名句串联的方式自我介绍,配于中国水墨写意画的问好句画面

  为本课基调及情趣奠定基础

  导入新课

  体会古诗词歌曲的不同风格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各类古诗词歌曲

  欣赏、听辨、讨论播放曲目的风格,跟唱熟悉的曲目

  播放由王菲《但愿人长久》、《静夜思》、李鸿基《滚滚长江东逝水》、诗经《关雎》的音乐主题的视频连接专题。

  通过由学生所熟悉的流行歌曲入手,让学生觉得古诗词歌曲近在身边,并产生学习兴趣及学习动力继续探讨性学习“诗”与“歌”

  进行新课

  1、让学生背诵《送元二使安西》,体会歌词内涵

  引导学生根据语文已学过诗歌的内涵来体会诗自身的语言节奏

  通过背诵及感性想象,假设性思考吟诵诗的速度、情绪及语言节奏

  播放背景音乐

  体会诗词的“说”“念”与音乐节奏

  2、加仿古时书生吟诵动作

  引导学生自己设计仿古时书生读书的简单舞蹈动作

  一句诗设计动作后,边跳边吟,体会情景。

  情景画面

  体会“诗”“歌”“舞”的关系

  3、教师边弹古筝边范唱《阳关三叠》

  情景画面

  运用民族乐器,让学生更原汁原味的体会中华文化

  4、学唱《阳关三叠》主题

  教师用古筝为学生伴奏,第一遍引导学生想象箫的音色及歌曲情绪用“WU”来哼唱旋律,声音要轻、飘、如歌如泣。

  学生边跳边随琴学唱,第一遍哼唱,第二遍唱谱

  情景画面

  体会“诗”与音乐旋律的关系

  5、游戏“作者头衔连连看”

  制作各种不同的类似于皇冠的头衔及王维的脸谱面具

  请一位同学戴王维脸谱。要求同学们将头衔准确的戴在“王维”头上

  情景画面

  让学生在游戏中了解词作者并体会古名人的多才多艺及艺术间的相通原则

  6、让学生分组为《阳关三叠》丰富表现形式及内容

  引导及点拨

  让学生为《阳关三叠》编创伴奏音型、伴奏乐器、伴舞等

  《阳关三叠》的范唱画面在循环播放

  培养学生创造力

  知识拓展

  演情景剧及集体作画

  《阳关三叠》唱的是友情,同学们用情景剧及集体作画的形式表现歌曲

  一人演诗人,一人演友人,有人抚琴或吹箫,有人扮酒保或掌柜,有人扮城门守卫,有人演群众。其余的合作创作背景画。

  《阳关三叠》的范唱随专题视频在循环播放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下课仪式

  引导学生小结

  请学生代表说画的、演的、奏的表现什么

  用自己的语言,根据本课所学,结合自己的创作思路谈

【广教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下册《阳关三叠》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阳关三叠》教学设计04-10

《阳关三叠》教案04-03

《阳关三叠》教案(精选11篇)06-06

冀教版美术教学设计03-07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西出阳关无故人》教学设计05-12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学反思07-27

沪教版五年级下册《母校》教学设计02-17

冀教版小学数学教学设计03-03

鄂教版《语文乐园二》教学设计09-30

鄂教版《语文乐园三》教学设计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