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设计:登上地球之巅

时间:2024-02-02 11:29:41 教学资源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语文教学设计:登上地球之巅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学设计:登上地球之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文教学设计:登上地球之巅

语文教学设计:登上地球之巅1

  创意说明:这是一篇通讯,它真实、准确、及时地报道了人类登山史上的一件大事,课外必须了解有关背景。教学本文,力求再现情境,借以直观感受,并迁移课外,从中有所感悟。

  教学步骤:

  一、描述画面快速默读全文。

  按时间顺序将文章内容切分为以下几个画面,学生续说画面,再现情境。可同时辅以播放喜马拉雅山和珠穆朗玛峰的光盘和图片,加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效果。

  1.海拔8500米以上的冰雪世界,四位登山队员轻装出发……

  2.岩壁陡滑,“第二台阶”挡住了去路……

  3.天渐黑,四人缓步前行……

  4.刘连满留下,他昏迷了……

  5.夜已黑,点点星光闪耀,三人辨认着路途……

  6.一次史无前例的无氧攀登开始……

  二、揣摩语言

  师生共绘突击“第二台阶”和刘连满牺牲自己为队友这两幅最感人的画面,引导紧抓文中极富表现力的词句,走进人物的精神世界。可尝试如下方法揣摩词句,比较体味:

  1.力求复活形象化的动词,在“活”的表演中直观呈现人物动作。如“他用双手插进岩缝,脚尖蹬着岩面……”,一“插”一“蹬”显示岩壁垂直、光滑之态,可见突击“第二台阶”的难度。

  2.删减词句,对比效果:

  “……他们穿着特制的镶有钢爪的高山靴也难踩稳”,如删掉“也”,效果怎样?(特制的高山靴在陡滑的山路前无能为力,“也”字有力地体现了登攀艰难的程度。

  “登上‘第二台阶’的岩顶后,他们才发觉,由于体力减弱,他们攀登整个‘第二台阶’,共花费了五个多小时……”(如去掉“才”,不足以表现他们以全部精力凝聚于攀登,不足以体现时间是攀登艰难的有力证明。)

  “他们的安全,对于他来说是更大的幸福和更大的胜利……”删去“更”比较效果。(队友的安全、自己的生命,孰轻孰重,天平的指针偏向前者,“更”不正是为他人无私奉献自己精神的写照吗?)

  “他用双手插进岩缝,脚尖蹬着岩面,使出全身力量一寸一寸地上升”。(删掉“一寸一寸”,不能突出上升速度的缓慢。)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为何不直接说“时间在过去”?(四肢愈来愈麻木,心脏因缺氧跳动愈加急促,这样的状况,一分一秒多么难熬!而此时的刘连满活着的愿望如此强烈,在分分秒秒中其内心经历了何等复杂的斗争!)

  3.改换词句,参照原文,反复品味。如“……而用在攀登这最后三米岩壁的时间,却长达三个小时”,将“三米”改为“几米”,“三个’改为“几个”如何?(用确数而不用约数,确切体现距离与时冈的强烈反差,表明这是一段特殊的行程。)

  三、回味迁移

  人类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止,挑战自我、超越极限的赞歌不断。回读课文,再迁移课外,撅取精彩文章、精彩片断共同晶读,学生将又是一次心灵的震颤、情感的升华。

  1.回读课文,整体感受。

  2.援引课外精彩片断,品读升华情感。

  [资料整合平台]

  1.课文背景资料

  ①1960年和64年,郭超人冒着生命危险,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跟随中国登山队先后攀登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码峰和希夏邦马峰,曾登抵海拔6600米的`高度。他在登山日记中记下了当时的感受:“一只看不见的魔掌压迫着你的胸脯,紧捏着你的喉管,你需要用很大的力量张开嘴,吸入你需要的空气。每一步都不轻松——并不是你的腿酸痛或者无力,而是你已经没有力量把你这双几乎已经麻木的腿移动。”

  ②“文传驯水,情系珠峰,半纪风云留彩笔;社峙环球,论标喉舌,一生心血献新华。”这副沉重的挽联高度准确地概括了郭超人一生的事功业绩、道德文章。

  2.课文扩读材料

  拉斯顿终于决定用随身携带的一把8厘米长的折叠刀给自己的右臂实行截肢。他忍着钻心彻骨的剧痛,用刀子在自己的右臂前肘处一下下地割起来。鲜血大量溅涌而出,染红了压住他右臂的巨石,并流淌到地面。也不知过了多少时间,最后,拉斯顿的右臂终于被切断了。由于大量失血,他差点晕厥,然而,他仍从身旁的急救箱中取出杀菌膏、绷带等物,给自己被切断的右臂做紧急止血处理。流血止住后,他决定徒步走出峡谷。

  (节选自《登山勇士断臂求生》)

  提示:峡谷探险被巨石压住右臂,绝境被困五天断臂拯救自己,这是懦弱与勇气的较量,也是自我意志的考验。

  一路上陆陆续续凑在一起的我们居然也成了一个不小的队伍,蜿蜿蜒蜒地散落在山间的小路上。爬高上低,山腰间的这条小路逐渐显露出它的峥嵘来。紧贴着半山腰开凿的小道不足半米宽,有些地方仅仅可以

语文教学设计:登上地球之巅2

  预习要求

  1、充分预习,了解珠穆朗玛峰的有关知识,搜集与课文有关特别是刘连满后来情况的资料。2、熟读课文,能概括内容。

  3、掌握字词(课后、文中)

  4、圈点好词句。

  教学目标

  1、提高速读课文、概述课文内容的能力。

  2、叙事要注意详略,选材要有典型性。

  3、体会探险队员表现出的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与崇高的奉献精神。

  4、体会环境的描写的作用

  教学重点

  提高复述的能力,感悟登山勇士的优秀品质和献身精神。

  教学难点

  体会环境的描写的作用。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青藏高原》,出示喜玛拉雅山和珠峰的相关图片。

  在上课之前,请同学们看看屏幕,这就是世界最高峰,被称为地球之巅的珠穆朗玛峰,请一位同学来给我们介绍一下有关这座山峰的具体情况。

  珠穆朗玛峰的神奇、美丽是人类的向往,其北坡被许多登山家认为连飞鸟都无法越过,是一条充满死亡的路线。1960年5月,中国人把鲜艳的五星红旗插上了地球之巅,那激动人心的一幕,那成功的喜悦,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依然可以领略,让我们共同欣赏《登上地球之巅》这篇文章。

  二、检查预习

  1、解决字词问题

  (1)课后生字词一人领读

  砭骨履践崔巍养精蓄锐齐心协力头晕眼花腰酸背痛勇往直前

  (2)文中生字词峰巅滞留缭绕窒息匍匐迸散斩钉截铁

  (3)解词

  砭骨:刺入骨髓,形容使人感觉非常冷或疼痛非常剧烈。

  履践:踩踏。崔巍;形容山高大雄伟。

  养精蓄锐:养,休养。蓄,积蓄。养息精神,积蓄力量。

  齐心协力:众人一心,共同努力。

  勇往直前:勇敢的一直往前进。

  2、师: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你能在题目前加上一些信息来概括课文内容吗?

  生:中国登山队员王富洲、屈银华、贡布于1960年5月25日凌晨登上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

  三、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把登山队员突击主峰的经过划分成几个阶段,在原文中画出相关语句。然后讲述这是一个怎样激动人心的过程。

  明确复述重点:

  (1)5月24日9时30分,海拔8500米以上的冰雪世界,登山队员王富洲、刘连满、屈银华、贡布出发。

  (2)岩壁陡滑,第二台阶挡住了去路。他们冒着严寒,刘连满甘作人梯,帮助其他队员登上第二台阶。用了五个多小时。

  (3)天渐黑,由于缺氧,刘连满留下,其余人冲顶。

  (4)刘连满将救命的氧气留给他人,写下遗言信。

  (5)夜已黑,在8830米左右的地方无氧攀登。

  (6)凌晨,登顶成功。

  师:同学们对课文内容很熟悉了,我们在读课文的过程中,非常真实地感受到了那种艰难,但是,队员们却克服了重重困难,成功登上了顶峰。

  四、合作探究,分析人物

  师:反复诵读刚才大家提到的内容。思考:我们的队员能够登顶成功的原因有哪些?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学生的回答可能有:

  (1)他们有坚强的毅力。

  如第五段但他仍咬着牙坚持前进和第七段刘连满的眼前冒着金花,两腿颤抖,呼吸也变得沉重。但是,刘连满一直坚持着。还有第十四段:他担心自己在昏迷中停止了呼吸,战友们不知道他的氧气筒里还保存着氧气,他又挣扎着坐起来,用铅笔在日记本上给战友们留下了一封短信。挣扎一词体现了他的艰难与毅力。

  (2)他们头脑冷静,想出办法克服困难。

  第七段刘连满想出做人梯的办法,帮助其他队员登上第二台阶。

  (3)队员们团结协作的精神,特别是刘连满那种崇高的献身精神。

  如:他毅然蹲到岩壁前,让别人踩在他的肩膀上,然后慢慢地站起来,让别人的双手能抓住岩壁顶端的支撑点攀登上去。在这样的高度上,做任何一个细小的动作,身体都有严重的反应。刘连满的眼前冒着金花,两脚颤抖,呼吸也变得沉重。毅然表明刘连满已经做出牺牲的准备;慢慢地站起来,眼前冒着金花,两脚颤抖,呼吸也变得沉重这些动作描写都体现了他自我牺牲的精神。

  还有第十三段:他决定,宁愿自己忍受窒息的痛苦甚至死亡的威胁,也要保最后一点氧气留给战友。刘连满将救命的氧气留给他人,并写下遗言信。

  师:我们每一个人最终都会面临死亡的恐惧,可是最可怕的是去选择死亡,有多少人有这样的勇气呢?刘连满也有对生的渴望,但是他选择了死,他的伟大就在于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坦荡的面对死神。我们想想,是什么力量让他作出这样的选择呢?

  生自由回答:是强烈的爱国精神,坚定的'信念……

  教师小结:正是这样的精神力量使他们在大自然对人类生命极限的挑战中赢得了胜利,为祖国赢得了荣誉。所以文章表现的不只是三人登山的胜利,或是他们四个人的胜利,而是集体的胜利和祖国的胜利。希望同学们从本文学习探险队员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崇高奉献精神,从而去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五、质疑讨论,各抒己见

  师:课文中有不少写景的句子,请在书上勾画出写景的句子,讨论一下这些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前后四位同学讨论分析。

  朝着云雾茫茫的珠穆朗玛峰巅勇敢地迈进,冒着零下30摄氏度的严寒,在陡滑的岩壁上登攀,……从这些都可以看出登山过程环境恶劣,非常危险,同时更好地体现了登山队员们不畏艰险,勇于和环境作斗争的精神。除尽力渲染恶劣的自然环境外还描写了珠穆朗玛峰的景色。如:阳光灿烂,珠穆朗玛峰尖锥形的顶峰耸立在蓝天之上,朵朵白云在山岭间缭绕不散,夜色浓重,珠穆朗玛峰山岭间朦胧一片,只有顶峰还露出隐约的轮廓。夜色更深沉,山上山下到处都是一片漆黑,只有点点星光在空中闪耀等,这样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二者相结合,起到一张一弛的阅读效果。

  教师归纳:交待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场景等,渲染了恶劣的自然环境,烘托了气氛,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六、联想体验,拓展延伸

  师:刘连满在整个攀登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还差点牺牲,同学们,你们说,刘连满是不是英雄?

  生:是。

  师:你知道刘连满后来的情况吗?

  学生的回答可能有:

  当年登顶的队员有的作了领导,有的当了记者,而刘连满生活很困难,被分配到哈尔滨电机厂一车间作了一名普通工人,退休后还要给人打更以维持生活。三个孩子下岗,老伴没工作。住的一套陈旧的小房子是省长批示后,厂里照顾给他的。

  师:刘连满又是怎样看待自己的遭遇的?他是否满腹怨恨呢?

  学生的回答可能有:没有。他说,生活要从低水平看,工作向高水平看。还说,人不能都当官,都当官,就没兵了。

  师:英雄遭遇困顿却无怨无悔,这是一个心胸多么广阔的人啊!刘连满从小就没有父亲,靠母亲要饭把他养大。当母亲不能要饭了,他八九岁出去过流浪生活。所以刘连满特能吃苦,

  最容易满足,处处替别人着想。这是普通劳动者身上所具有的优秀品质。(板书:英雄本色)

  七、布置作业,收束全文

  同学们,当所有的华夏儿女为自己的祖国的强盛感到骄傲时,我们更应该对那些默默无闻为祖国做出贡献的人们产生由衷的敬意。同学们,学习本文后,相信你还有很多话要说,参考我们搜集的材料,请你以《我看刘连满》为题写一写自己的感受。要充分发表个人的见解,写在周记本上。

  同学们,有探险就会有牺牲,但是人类从没有因此而停留下脚步。希望大家不断挑战自我,去探索一切未知的世界。战胜学习生活中的一个个珠穆朗玛。

  教学板书:

  登上地球之巅

  坚毅品质

  集体力量英雄本色

  牺牲精神

  爱国精神

语文教学设计:登上地球之巅3

  教材分析

  本单元编选的几篇课文都是展现人类探险活动的文章。这些文章都展现了人类对探险的执著和渴望,任何的艰难险阻都无法阻止人类迈向新领域的脚步。《登上地球之巅》是一篇通讯,作者用生动的语言,真实地写出了中国人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壮举。描述了年轻的中国登山队员从珠峰北坡攀缘而上,踏过千年的冰封,克服重重的困难,把鲜艳的五星红旗插在了地球之巅的事迹。登山队员的大无畏精神,让每个学生受到心灵的震撼,使这些怕苦怕累的中学生为之触动。充分发挥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功能,起到熏陶感染的作用,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通过阅读,读者定能体会到那登山全过程的惊心动魄、成功的自豪以及喜悦,从而可以感受到队员的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气概。

  学情分析

  初一的学生感性思维活跃,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具有一定的概括能力,想象力也非常的丰富。但对于篇幅过长的文章,马上抓住文章主要内容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应予以方法的指导。

  教学目标

  1、练习快速默读法,复述概括故事内容,提高学生概括课文的能力。

  2、了解通讯这种新闻体裁的特点,学习叙述有详有略、详略得当的写法。

  3、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掌握抓住景物的特点来描写的方法。

  4、感受登山队员不怕艰险、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学习探险队员表现出的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与崇高的奉献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2、感受登山队员不怕艰险、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学习探险队员表现出的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与崇高的奉献精神。

  教学过程:

  一、 课前音乐、图片欣赏导入:

  (多媒体展示珠峰图片,背景播放歌曲《珠穆朗玛》)

  1、师:通过刚才的欣赏,你能用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来概括珠峰的特点吗?(交流)

  2、珠峰高达、巍峨、雄伟壮观、万丈巉岩,高耸入云,被喻为世界第三极。

  (出示幻灯及珠峰简介,齐读)

  师:环境如此艰险、恶劣、似乎不可逾越,然而,我国的登山运动员早已在四十多年前将其变为现实,1960年5月24日,他们成功的将鲜艳的五星红旗插上了地球之巅!(出示图片)

  登山成功后,随从登山队采访的记者郭超人以最快的速度发表了长篇通讯报道《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登上地球之巅》亦出自这篇通讯。

  (出示课题,板书课题及体裁)

  二、课件反馈:

  (1)介绍“通讯”体裁;(2)了解作者;(板书)

  (3)易错字词点拨;(板书)(4)引导学生结合课文语境理解词义。

  三、朗读,感知:

  1、带问题速读课文,思考:队员们登上珠峰峰顶经历了几个阶段?分别用简短的语言概括出每一阶段的主要内容(出示默读要求:三要四不要)

  2、同桌合作解决问题:登山队员如何登上峰顶?分几个阶段?

  3、交流阶段:登山队出发(轻装上阵,准备登顶)------刘连满甘做人梯,突出第二阶段------留下氧气,甘愿牺牲------无氧登峰,完成壮举。(出示幻灯片)

  4、同桌相互说说登顶经过。

  四、问题探究:

  中国登山队员在突击珠峰时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靠什么克服地呢?(轻佻读课文、快速找出)

  板书:------缺氧、黑夜、寒冷、体虚、高山反应、路险。

  板书:-------团结协作、奉献、顽强的毅力……

  五、 研读赏析:

  1、师:文中登山队员的壮举令我们中国人民无比自豪。他们身上的无私奉献、勇于牺牲的精神让人感动,他们的团结协作、上下一心,更让人震撼!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令你感动的句子,练习有感情的朗读,并说说令你感动的原因(要求:找句子、抓关键词,揣摩、思考:语气、情感该怎么处理、怎么表现,在读中去感受登山队员的英雄壮举和伟大精神)

  例如:令我感动的句子是: 因为:

  朗读处理:

  2、交流、指导读、点拨、导学。

  3、登山成功后,报纸上刊登的照片只有三人,没有刘连满,为什么?他自己放弃的吗?如果你是主编的话,你会把他的照片一起登上去吗?此时此刻,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六、拓展:(作业布置)

  (1)英雄们的故事感动着你,感动着我,感动着整个中华民族。接下来,感动中国组委会邀请你为登山英雄们写一段“感动中国颁奖词”。(要求用到至少一种修辞手法,如排比、比喻…..)

  (2)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三题。

  七、小结:

  中国登山队员以自己英勇无畏的精神成功登顶,创造了世界登山的奇迹,也向世人展示出中国人的豪气与强烈的集体协作精神与崇高的奉献精神。实现了几代人的梦想!

  同学们,大胆的向未知世界探索吧!为了你心中的梦想,去努力攀登你的理想之巅吧!

语文教学设计:登上地球之巅4

  知识目标:

  1丰富有关珠穆郎玛峰的有关知识

  2了解人类征服珠峰的探险知识

  能力目标:

  1、速读课文,复述故事,提高学生概括课文的能力。

  2、学习抓住特点进行生动的景物描写。

  德育目标:

  学习探险队员表现出的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崇高的奉献精神。

  教学重点:

  快速阅读并简洁概括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景色描写的作用

  教学用具:

  多媒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珠穆朗玛峰》图片

  导言设计:1960年5月,英勇的中国登山健儿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从珠穆朗玛峰北坡成功登顶,书写了世界登山史上的新纪录。郭超人,北京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奔赴西藏,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从事新闻工作。当时,他作为随登山队采访的一名记者,直接或间接了解到这次登山活动过程中的许多感人故事。登山成功后,郭超人以最快的速度写成长篇通讯报道《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并发表。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登山成功那一刹那的喜悦与幸福吧。板书文题和作者

  二、检查预习,掌握字词的音、义

  1注音

  峰巅()砭骨()崔巍()滞留()窒息()匍匐()

  2释义

  砭骨;刺入骨髓,形容使人感觉非常冷或疼痛非常剧烈。

  履践;踩踏。崔巍;形容山高大雄伟。

  养精蓄锐;养,休养。蓄,积蓄。养息精神,积蓄力量。

  齐心协力;众人一心,共同努力。

  勇往直前;勇敢的一直往前进。

  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理清思路。

  请几位同学用简洁的语言概述几名登山队员突击主峰的经过。

  指名学生回答,有不完整的地方鼓励其余学生补充,教师明确。

  四、合作探究,揣摩运用

  多媒体展示思考题

  1登顶过程中,很多困难对生命构成了威胁,作者着意描写了哪些困难?你如何看待这些困难?三个队员最终从北路登上了世界最高峰。你如何看待这种胜利?

  2文中刘连满的形象最为感人、难忘。在登山活动中他的哪些行动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从中表现了他的什么精神?

  3、中12段引用扬赫斯班在《埃非勒士峰探险记》中的那句话的作用是什么?是否有些离题?

  4、文中的优美的写景句无疑是文笔的精华,请找出这些语句并体会其作用。

  五、课堂活动:

  1充分发挥想象,仿照文中写景的语句,试着写几个表现夜色美的句子。

  2角色复述,理解人物

  ①学生选择角色,从不同方面有详有略地复述故事内容,表现人物性格。

  ②从中国年轻的`登山队员身上你看到了哪些令你感动的优秀品质呢?

  六、联想体验,互动释疑

  四人小组提问释疑,全班交流解决。

  七、课堂小结

  “无限风光在险峰”,正是因为有了英雄们的挑战地球之巅的壮举,珠峰,一个令万千人顶礼膜拜的圣地,一个令旅游者心驰神往的盛境,才香世人展示了她的神秘与伟岸。重温往事,我们更有理由相信人类征服自然的脚步走得更稳健、更远。

  八、布置作业

  假如你成功地登上珠穆朗玛峰,站在珠穆朗玛峰项上,你会有哪些话要说的呢?写一篇登山后的心得体会。

【语文教学设计:登上地球之巅】相关文章:

登上地球之巅语文教案10-08

《登上地球之巅》教案02-26

《登上地球之巅》读后感10-05

读《登上地球之巅》有感2篇10-07

高山之巅作文10-11

华山之巅作文10-07

西山之巅作文10-06

观上海之巅作文08-29

《地球的公转》教学设计05-03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