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教学设计

时间:2023-06-27 13:41:08 教学资源 投诉 投稿

颐和园教学设计集锦15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颐和园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颐和园教学设计集锦15篇

颐和园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这篇讲读课文具体描写了颐和园的美丽景色,赞美了祖国园林艺术的辉煌成就和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

  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首先弄清游览颐和园的顺序和文中所写的几个景色的方位。然后,着重理解几个主要景色的特点,抓住最能表现特点的重点词句,展开想象,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学习目标】

  1、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受到热爱祖国的思想教育和爱美情趣的陶冶。

  2、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进行表达的。

  3、学会本课新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受到热爱祖国的思想教育和爱美情趣的陶冶。

  2、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进行表达的。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看课件,你想说什么呢?

  二、学生自学

  1、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2、解决生字词。

  3、小组交流自学情况。

  4、小组代表汇报,集体纠正问题。

  5、自己读课文,要求正确。

  6、两人一组互相检查,要求正确流利。

  三、理清脉络,概括段意

  1、轻声读课文思考。

  2、小组讨论。

  3、代表发言,阐明理由:

  第一部分:(1)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第二部分:(2~5)分别介绍了长廊、万寿山、昆明湖的特点。

  第三部分:(6)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清。

颐和园教学设计2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⑴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⑶了解颐和园的内容,质疑──讨论:

  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的,从课文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

  ⑷找出描写景物的句子,体会特点。

  2、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质疑──讨论自主、合作的了解课文的内容。

  ⑵通过体会句子,学会抓住特点进行描写。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关键

  1、了解颐和园的内容,质疑──讨论:

  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的,从课文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词。

  2、粗知文章内容,学习头尾两段。

  3、了解游览顺序。

  教具准备

  放大的颐和园插图。

  教学过程

  一、揭题,简介颐和园

  1、生自由介绍颐和园:

  最好由游览过此园的学生上台介绍,可出示图片、相片,不管去过的,可凭见过的图片或想象讲一讲。

  2、师归纳:

  北京西郊有一座规模宏伟的古典园林名叫颐和园。它原名“好山园”,后又名“清漪园”,是古代皇帝寻欢作乐的'行宫。清朝的慈僖太后执政后,为把它作为避暑游乐之地,竞移用海军费用,重加修建并改称“颐和园”。国内各种园林建筑300余间。该园善用地形,构造巧妙,形成“景外有景,园中有园”的布局结构,是我国建筑技术与艺术的结晶。

  解放以后,这个园成了旅游胜地。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自主识字。

  2、出示词语进行速记。

  3、了解疑难词语的意思:

  画肪:指装饰华美、专供游人乘坐的船。

  琉璃瓦:内层用较好的黏土,表面用琉璃烧制成的瓦,形状像半边粗竹筒,外部多是绿色或金黄色。鲜艳、发光,多用来铺宫殿或宇宙的屋顶。

  横槛:本课指横嵌的肪形栏板。

  三、理清全文思路

  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

  人、事、景、物。

  写景的文章开头与结尾一般采用什么样的结构写,大家说说:

  总分总。

  看书,找出头尾两段,看看主要讲什么?

  开头主要讲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结尾主要讲颐和园到处都是美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这开头与结尾是什么关系?

  首尾呼应。

  剩下的自然段围绕着颐和园的美丽来写呢?

  四、理清2~5自然段的思路

  自由读2~5自然段完成练习:

  2~5自然段是按照──的顺序写的。

  (方位)

  画出表示方位顺序的语句。生自由画后汇报。

  生1: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生2: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生3:登上万寿山。

  生4: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师引导:到了昆明湖还游览了什么?

  (十七孔桥)

  现在完成练习:

  长廊──万寿山脚下──万寿山──昆明湖──十七孔桥

  五、总结

  我们了解了颐和园的美丽景色,作者是怎样把处处景点写具体的,下一节课再读。

  六、作业

  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听写:

  宫殿长廊油漆栽满昆明湖清爽阁楼

  2、复习昨天学过的2~5自然段的游览顺序:

  (方位)顺序,游览了(长廊)──(万寿山脚下)──(万寿山)──(昆明湖)──(十七孔桥)

  二、讲读课文

  大家自由读课文。

  最喜欢读哪一段就先说哪一段:

  采用的方法与以前的一样,先找喜欢的段、句、词,再说好在哪,最后再感情朗读。

  生自学5分钟。

  听取汇报。

  生1、生2、生3各说一段,师为了结合方位顺序讲,故意选取最后一段──昆明湖。

  1、精讲昆明湖第5自然段:

  方法同上:

  找、说、读。

  自由读。

  自由汇报。

  师以小调形式询问阅读情况。

  ⑴昆明湖的美丽景物有哪些?

  (堤岸、石桥、小岛、石桥)

  ⑵大家当当导游介绍这些景物:

  生1讲堤岸:以他自己的语言讲,注意不能忽略长、式样不同、倒垂的这些特点。

  师适时予以提示,同时鼓励学生用学过的词汇、诗词、修辞来讲具体景物。

  请一生上台画堤岸,大家想象:

  长长的堤岸像什么?

  (龙)

  师想象创设:

  婉蜒的龙,正腾游上岸,伏在岸边,翘头欲向天空飞去,却迷恋这美丽的昆明湖水,久久不肯离去。

  问生:美不美啊!

  (美)

  大家一起把这么美的景物读一读。

  再请一生上台画杨柳,请大家齐诵《咏柳》等课外学过的有关柳的诗、词或由生想象自己补充。

  想象句:“万条垂下绿丝绦”;千条万枝笑春风;长腰柔摆舞春风。

  (尽量鼓励学生大胆说)

  现在一起读两处景物,要求读出美来,读出对景物的爱来。

  湖心岛、十七孔桥一样讲法,注意强调十七孔桥的特点:

  上百根石柱、上百只小狮子,姿态不一。

  要求读出趣味:

  齐读,抽几个记性好的学生找几句优美的来背一背。

  2、讲万寿山及山脚:

  我们已经游览过了昆明湖现在向万寿山迸发。

  ⑴大家知道文章的每个自然段的第一句都交代了地点,我们由昆明湖去万寿山也应该怎样交代于句呢?

  生自由说后归纳:

  走过昆明湖,就来到万寿山。

  昆明湖的水,倒映着万寿山,我们向万寿山走去。

  绕过昆明湖,就是万寿山。

  师启发,那我们不看山底,直接登山了,同意么,不同意,就从山脚看起。

  走过昆明湖,来到万寿山脚下。

  ⑵自由读第3自然段:

  把看到的景物用“ ”画出来。

  汇报景物:

  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佛香阁。

  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要读出大殿的美。

  ⑶自由读第4自然段:

  来到了山脚,想不想往上走,想,就先讲一句介绍方位的话。

  (“登上万寿山”)

  方法同上:

  找、说、读。

  师注意:

  由“掩映”一词挖掘山的神秘美,出示简笔画讲词义:景物一半被绿树所遮只露出一半。由“耸立”一词讲建筑物的高大。

  再注意:由“镜子”“碧玉”讲比喻的好处,使所描写的景物变得生动、具体。方式可飞用比较句对比着讲、体会。

  师归纳:

  万寿山这一段先写近的景物,再写远的景物,从“向东远眺”这一语句可以看出这一方位顾序。

  出示练习:

  要求读出美。

  接下来该去哪里?

  (长廊)

  怎么交代顺序?

  (下了万寿山,来到长廊)

  3、讲长廊要求生自学此段:

  注意点:

  ⑴方位顺序要讲到:

  长廊──长廊两旁。

  ⑵景物有柱子、栏杆、长度、间数(这里采用了数字的方式,具体地交代了长廊的长)、横槛、花木。

  4、归纳出“美”后齐读长廊这一段。

  三、总结

  今天我们先学( )再学( )和( ),最后学( ),每一段开头都介绍了方位:来到昆明湖;绕过昆明湖来到万寿山脚下;登上万寿山;下了万寿山来到长廊。

  如果你去游颐和园你能这样游览?不能还得按一定的方位顺序,还得从大门进入,先游长廊,再游万寿山脚和万寿山,最后游昆明湖。这说明写作也得按一定的顺序写。这一切景物都是美丽的,这几个白然段都围绕着1和6自然段写,这头尾两段各起什么作用:总述与总结,这叫首尾呼应。

颐和园教学设计3

  教养方面:

  1、认识本课15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3个。正确读写:“大殿、长廊、绿漆、神清气爽、金碧辉煌、堤岸、隐隐约约”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叙述的顺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育方面:了解祖国灿烂的文化,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发展方面:学习课文写景状物的叙述顺序以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2至5自然段开头一句的作用,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

  2、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课文,积累、运用语言。

  教学难点:

  领悟并学习作者按游览地点变化、抓住特点写景的方法。

  教学方法:

  以读为本、情境教学法、探究性学习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初读课文,学习学生所选择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引题,板书课题,交流资料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多读几遍。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课件检测掌握生字的情况。

  3、快速默读课文,把课文第二至第五自然段开头的第一个句子画下来,边读边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颐和园的,颐和园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4、汇报,相机板书:长廊万寿山下万寿山昆明湖

  5、引导、点拨:作者是按一定的游览顺序介绍颐和园的。

  6、课件出示:聘请导游(怎样才能做好导游)

  三、再读课文,把描写你所喜欢的景点的段落多读几遍,想想为什么喜欢它。并用自己习惯用的标记方式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四、按照学生的意见,选择学习内容

  引入学习描写长廊的相关段落,重点学习第二自然段,体会长廊的美。

  1、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质疑。

  2、集中交流:

  在学生谈体会的.过程中,利用插图、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了解长廊的特点,体会、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对于学生不理解的地方,组织学生讨论,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以及自己的感受谈体会,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

  3、师生共同朗读、背诵,深入体会、感悟长廊的美。

  引入学习作者描写万寿山的相关段落,体会在万寿山脚下和登上万寿山后所感受到的不同的美。

  四人小组用学法合作探究学习,全班交流、展示学习成果。

  五、创设情景、拓展思维,进行语言训练。

  1、结合课文、参考相关的资料,用自己的语言,采取自己喜欢的各种形式让学生展示自己。(自由组织导游词)

  2、同伴合作,演导游

  3、竞聘导游、评价

  4、学生自由展示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总结全文,竞聘导游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二、用学法学“昆明湖”的相关段落

  三、质疑问难、回读全文、理清课文结构

  四、环境教育

  五、阅读收集到的关于“颐和园”的资料,联系课文,组织召开“资料信息会”,汇报形式如下:

  1、朗读摘抄下来的自己喜欢的句、段,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2、编写导游解说词,竞聘“颐和园”的小导游。

  3、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其他方式汇报。

  板书设计:

  10

  颐和园

  美丽的大公园

  长廊

  万寿山下

  万寿山上

  昆明湖

颐和园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长廊、柱子、神清气爽、建筑、佛香阁、金碧辉煌、宫殿、葱郁、掩映、朱红、隐隐约约、堤岸、雕刻、狮子、姿态不一”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4、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

  1、让学生感受颐和园的美丽景色,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发民族自豪感。

  2、学习本课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课前准备:

  1、颐和园风光图或录象片。

  2、学生课前查阅有关颐和园的资料。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师激情引入,导入新课:

  她,构思巧妙,建筑精致,全国各地有名的园林都能在此看到影子,有“皇家园林博物馆”之称;她,被誉为“世界几大文明的有力象征”,是中国的“世界遗产”之一,园内的长廊还被列入“吉尼斯世界记录”之中。她,就是北京的颐和园。今天,我们一起来细细游赏这个美丽的大公园。

  板书课题,读课题,认读“颐”字。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先请你们自己跟随课文去游览颐和园。(老师要求同学们带着问题去观赏美景,既游览了美景,又自己解决了问题。)

  1、请生自己提出自学的要求,师归纳总结:

  (1)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标出生字在文中的位置,理解词语意思并想办法记住生字。

  (3)在文中标出作者描写了颐和园的哪些景色。

  (4)有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多读几遍课文,联系上下文,争取通过自己的努力将它弄懂。

  2、指名朗读课文,检查自学情况。

  3、指名小组合作学习。

  (1)议议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颐和园的?

  (2)认真读每个自然段,想想作者抓住了每个景点的什么特点来向大家介绍?

  (3)议议自学中不理解的地方。

  4、小组汇报学习情况。

  师:说说作者按什么顺序介绍颐和园的?(生说,师板书:长廊--万寿山脚下--佛香阁前--昆明湖)你怎么知道的?

  师小结:文中四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都写出要游览的地方,因此这篇课文是按照作者的游览顺序来介绍颐和园的。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和第六自然段。

  1、游览了颐和园,你觉得颐和园给你留下的总的'印象是怎样的?(板书:大、美)

  课文哪一部分很明确地为我们指出来?(引导学生找出第一、六自然段)

  2、这是什么写法?(首尾照应)

  3、指导朗读。看到这么大和美的颐和园,你的心情怎样?(生说:惊喜、喜爱)我们就带着这种心情来朗读这两段吧!

  四、总结。

  同学们真不错,游览也挺仔细的,我们感受到了颐和园的大、美,也从中体会到了作者心中的喜爱。那你喜欢颐和园那一处景色的景色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五、作业。

  巩固要认的字,练习要写的字。

颐和园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文中部分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1—3自然段,感受颐和园的美景和课文的优美语言。

  3、学习作者移步换景、过渡连接的表达方式,仿写一段话。

  教学难点:

  练习有感情读文,从语言文字中想象,体会颐和园的美景。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的写法。

  教学准备:

  课件、生手机有关颐和园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看图,引出课题,导入新课

  1、出示颐和园风景的图片,问:你知道这是哪儿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2、板书课题,注意“颐”字里面是个扁扁的口。

  是的,在我国首都北京西郊,有一个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它就是颐和园,那里有令人陶醉的`自然风光,又有梦幻神奇的建筑。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颐和园,去领略那里的风采。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词,了解大意。

  1、自由读文,要求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2、指名分行读,重点提醒“堤、耸、舫”三字的读音。(开火车读)

  3、这些词语你理解了哪个?

  4、指名读文,想:颐和园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大、美)课文中有两处直接点明颐和园很美,在哪儿呢?(提示文章总分总的写法)

  5、谁能用一两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交流资料,了解历史

  1、课文的第一句话点明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那么,你对颐和园有什么了解?(交流资料)

  2、课件出示图片,师小结。

  3、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第一自然段。

  四、研读课文,领略美景

  这么美的地方,我们赶快去瞧一瞧吧!

  1、了解游览顺序

  ①默读2-4自然段,划出表现游览顺序的句子。

  ②指名说作者的游览顺序。(板书)

  2、领略长廊之美

  ①自由读文,同桌说说你感觉到长廊有什么特点?是从书中的哪些句子中知道的?

  长一眼望不到头(颜色美、形状美)

  七百多米长273间这句话用了什么方法说明长廊的长?

  读句子

  美画(内容多、题材多样)

  花(品种多、数量多)

  ②那么,文中的佛香阁和排云殿景色如何?选一处你最喜欢的景观自学,写批注。

  3、领略建筑之美

  ①佛香阁高耸立

  美形状美八角宝塔形三层

  颜色美闪闪发光

  ②排云殿大一排排

  亮金碧辉煌

  ③小结,练习背诵。

  五、练习写话

  选取自己印象最深的一次游览活动,回忆当时的游览顺序,写一段话。

  六、颐和园的美景还有很多,让我们继续期待下节课昆明湖和十七孔桥之旅吧!

颐和园教学设计6

  【教学内容】

  这篇讲读课文具体描写了颐和园的美丽景色,赞美了祖国园林艺术的辉煌成就和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

  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首先弄清游览颐和园的顺序和文中所写的几个景色的方位。然后,着重理解几个主要景色的特点,抓住最能表现特点的重点词句,展开想象,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学习目标】

  1、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受到热爱祖国的思想教育和爱美情趣的陶冶。

  2、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进行表达的。

  3、学会本课新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受到热爱祖国的思想教育和爱美情趣的陶冶。

  2、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进行表达的。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看课件,你想说什么呢?

  二、学生自学

  1、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2、查字典解决生字词。

  3、小组交流自学情况。

  4、小组代表汇报,集体纠正问题。

  5、自己读课文,要求正确。

  6、两人一组互相检查,要求正确流利。

  三、理清脉络,概括段意

  1、轻声读课文思考。

  2、小组讨论。

  3、代表发言,阐明理由:

  第一部分:(1)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第二部分:(2~5)分别介绍了长廊、万寿山、昆明湖的特点。

  第三部分:(6)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清。

颐和园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会认“颐、耸、阁、舫、眺、堤、态”这七个生字;会写“殿、廊、柱、栽……”十一个字。

  2、会正确地读写”神清气爽、金碧辉煌、葱郁、堤岸、眺望、姿态不一”这些词语。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及长廊/万寿山/昆明湖的美景。

  4、体会作者的写作特色。

  【教学重点】

  1、体会文章结构严谨,文脉清晰的特点及感悟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2、字词的书写。

  【教学难点】

  字词的书写,体会文章的写作特色感悟颐和园的美景。

  【教学过程】

  一、出示多媒体──观看颐和园美景图

  1、看颐和园的图片:

  同学们,游览了雄伟的长城后,今天老师想带着大家去另一处地方看看。

  2、揭示课题:

  这么美丽的风景是哪里呢?

  ⑴出示课件:

  18、颐和园

  ⑵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初步体会作者写作的思路

  1、自由地读课文,要求:

  ⑴自由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⑵边读边思考颐和园带给你怎样地感受。

  2、检查生字词:

  出示课件:

  颐和园、柱子、栽种、狮子、朱红、大殿、长廊、耸立、琉璃瓦、佛香阁、金碧辉煌、葱郁、画舫、几乎、远眺、堤岸、姿态不一

  先指名读──再齐读。

  3、整体感知:

  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反馈交流:

  导:读了课文后你能来说说颐和园是个怎样的公园吗?

  ⑴学生找到第一段“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导:你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来回答吗?

  齐读第一段──指名回答读了这句话后,你知道了颐和园的哪个特点?

  (大、美)

  老师插入一个知识:

  颐和园占地290.8公顷=29080000平方米约5000个校园大。

  导:了解了这个知识后你想说些什么?

  齐读这句话:

  带着你的感受来读读这句话吧!

  ⑵学生说“美丽”找到最后一段“颐和园到处都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

  齐读这句话──指名回答读了这句话后的感受。

  引到第一段导:

  请不同的学生找。

  三、再读读课文,理清课文思路

  1、自由读2~5段:

  说一说小作者游览美丽的颐和园时,一共去了几处地方,在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画出来。

  2、反馈交流:

  导:小作者先游览了哪些地方,再游览了哪些地方呢?

  (长廊──万寿山──昆明湖)

  导: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句子看出来的呢?

  3、理清文章思路: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走完长廊,就来到有名的长廊”、“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了”。

  板书:

  长廊──万寿山──昆明湖

  导:我们从这些句子中明白了作者游览的顺序,下面就让我们随着作者一起去游览美丽的颐和园吧!

  四、精读课文

  引:你最喜欢颐和园哪处景点呢?选择相关的段落认真读一读。

  交流:

  1、精读第二段:

  齐读第二段读了这段话后你体会到了这是一条怎样的长廊?

  ⑴出示长廊的图片:

  我们一起先去领略一下这条美丽的长廊看看他的魅力吧!一起读!

  ⑵读完后问感受:

  我觉得这是一条很长的长廊。

  在文中找句子:

  “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

  齐读这句话──讲说明的方法读了这句话后你想说什么?

  这句话说明了长廊的长(列数据)。

  ⑶这条长廊很美丽。

  在文中找句子:

  “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

  齐读这句话──说说读了这句话后,你有什么感受(景色十分美丽)。

  导:如果当时正值,秋高气爽,丹桂飘香,伴着徐徐微风,你正走在这条长廊上,深深地呼一口气,你会感到怎样?

  指名请同学读──齐读。

  ⑷朗读体会:

  ①找到“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读了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

  ②再次齐读第二段:

  带着你们的感受,伴着音乐,我们一起再来读读第二段吧!

  2、精读第三段:

  ⑴找到“佛香阁”“排云殿”:

  走完长廊后作者又去游览了哪些景物?

  ⑵教学“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

  ①找出这句话:

  文中是怎样来描写佛香阁的呢?我们一起来读读。

  ②齐读这句话。

  ③读了这句话后你有什么感受?在图中找一找作者所说的佛香阁是哪个建筑。

  ④看完图后,再自由地来读读这句话,谈谈佛香阁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地方?

  (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

  解释“琉璃瓦”。

  理解耸立,体会佛香阁的高。

  ⑤想着佛香阁的样子,带着你的感受再来读读这两句话。

  ⑶教学“排云殿”:

  ①找到“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

  导:作者又是如何来写排云殿的呢?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这句话,说说作者在描写排云殿时哪个词语用得好?从这个词语体会到了什么?

  ②理解“金碧辉煌”:

  从这个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③齐读这句话(先看图,排云殿):

  这一排排金碧辉煌的排云殿多么漂亮啊!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一句话。

  3、精读第四段:

  ⑴找到:

  宫殿、昆明湖、城楼、白塔。

  导: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作者是在哪个角度看的?看到了那些景物呢?

  ①找到“宫墙”:

  齐读这一句话。

  文中用了怎样的语言来写宫墙的呢?

  ②体会掩映。

  ③从这个词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互相衬托,互相遮掩。)

  ④体会颜色:

  找到描写表示颜色的词语谈谈你的感受?

  ⑵找到昆明湖:

  看着这么美丽的昆明湖,我们一起把作者的语言来读一读吧!

  出示:

  “正前面,昆明湖……”

  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

  朗读指导:

  读得轻。

  齐读这一句话。

  ⑶体会“滑”:

  拓展:

  假如此时你正坐在船上,听着悠悠地桨声呼吸着新鲜空气你有什么感受?

  ⑷找到“城楼和白塔”:

  ①作者是怎样观察到城楼和白塔的。

  ②齐读第四段。

  4、齐读第三四两段:

  导:我们在万寿山脚下,抬头看到了这些美景,让我们伴着音乐,随着作者再去走走吧!

  5、第五段:

  ⑴自由地读第五段:

  找到“堤岸”,读相关的句子。

  ⑵找到“小岛”读相关的句子。

  ⑶找到“十七孔桥”:

  导:说说十七孔桥有什么特点吗?

  桥洞多──找词语

  柱子多──找词语

  狮子多──找词语

  想象一下狮子会有哪些形态?

  齐读2~5自然段。

  导:作者一路带我们去游览了那么多的景点,让我们再次去感受一下吧!

  五、结课、布置作业

  1、提醒难写的字,及容易写错的字:

  栽、雕、廊。

  2、画词语、抄词语。

  【板书设计】

  18、颐和园

  美丽的大公园

  长廊:长、奇、美

  山脚:佛香阁、排云殿

  万寿山

  山上:宫殿、昆明湖、城楼、白塔

  昆明湖:长堤、小岛、十七孔桥

  【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材要有开放性和弹性。教材的开放性表现在教材要和生活实践相结合,要课内外结合,要学用结合。作为教师要突破教材对学生教育的禁锢,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而不能成为教材的奴隶,应该做教材的主人。

  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选择自己认为最美丽的景色通过读、赏,感受颐和园的美,整个教学思路设计得比较清晰,但是实际教授起来感觉有些乱,对学生的问题把握不到位,归根到底是对教材的钻研不透。

  课堂上要引导学生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鼓励学生对不同意见展开争论,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迸射出火花,从而对课文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通过用新课程崭新的理念上课,我觉得新理念已经在慢慢的渗透到学生的思维中去了,这是值得欣慰的。

颐和园教学设计8

  【学习目标】

  1、学习课文写景状物的叙述顺序以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2、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颐和园》。颐和园是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是个拥山抱水景色秀美的地方,它以无与伦比的园林艺术的魅丽,倾倒了无数的中外游客,被人们赞誉为人间天堂。

  2、这节课通过观察图画,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写好游记的方法。

  二、整体感知

  1、下面,我们就随作者一起去游览这又大又美的颐和园,大家仔细看,认真听,想一想录象主要介绍了颐和园哪些景点?

  (播放录象)

  2、交流:

  颐和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作者是怎么描写颐和园的景色的?谁能说说课文从哪儿到哪儿是具体描写颐和园的?

  (第2~5自然段)

  4、自己读读这个部分,思考: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游览颐和园的?

  填空练习: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 )。走完长廊,就到了( )脚下。从万寿山下来,就是( )。”

  明确:

  作者描写了长廊、万寿山、昆明湖这三个景点。

  教师板书:

  长廊、万寿山、昆明湖

  三、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课文哪个自然段写长廊?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介绍长廊的?

  2、交流,教师相机板书:

  廊内──廊两旁

  3、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

  长廊给你留下的印象是怎样的,它有什么特点?

  交流明确:

  长廊又长又美。

  ⑴ 感觉到长廊的长,你是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出来的?

  ⑵ 那么,你又从哪些句子体会到长廊的美?

  ⑶ 长廊不仅又长又美,而且连它周围的环境也怎么样?

  ⑷ 在这么美的长廊游览,游人的心情怎样?

  4、看长廊图片。

  5、出示句子:

  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指读,思考:

  这句话中哪儿写得好?为什么?画多而美,作者描写具体生动,用词准确。

  6、欣赏着精美的画面,感受着周围美好的环境,现在我们仿佛就在游览长廊。让我们把长廊又长又美的特点读出来,好吗?

  (齐读第二自然段)

  7、小结:

  长廊真美啊,1990年它以其独特的建筑形式,丰富多彩的绘画,被评为世界上最长的画廊。

  四、学习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1、接下来我们学习写万寿山的这部分内容,请大家默读三、四自然段,边读边想: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万寿山的景色的?

  交流板书:

  山上、山下

  2、那么作者在山下看到了什么景色呢?

  指读第三自然段,读后交流:

  佛香阁、排云殿。

  3、谁来读读描写佛香阁和描写排云殿的句子?其他同学想想佛香阁和排云殿有什么特点?

  指读,出示句子,自读谈体会。

  4、谁再来带着感情读读这一自然段,让同学们通过你的朗读,体会到万寿山的雄伟壮丽。

  5、接下来我们看看作者登上了万寿山,又看到了怎样的景象?请大家边读边划出描写颜色的词语,想想它们在句子中的作用。

  读后交流。

  6、这段中还有哪些景物也写得很美?

  ⑴ “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

  指导朗读句子。

  ⑵ 出示句子:

  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

  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7、万寿山的景色特别美,你能把这种美的感受、美的心情表达出来吗?

  齐读第四自然段。

  五、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

  1、过渡:

  课文第三、四自然段描写了作者在万寿山脚下和登上半山腰所见的景物,突出了万寿山雄伟壮丽的特点。从万寿山下来,作者又来到了哪里?

  2、指读,思考:

  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点?重点描写了哪个景点?

  结合学生回答板书:

  堤岸──湖心岛──十七孔桥 重点写了十七孔

  3、那么十七孔桥有什么特点呢?你能不能从文中的语句中体会出它的特点?

  桥洞多,狮子姿态不一。

  4、出示句子:

  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指读,从“姿态不一”体会到古代雕刻艺术的伟大。

  齐读句子。

  六、总结全文

  1、刚才我们学习了课文2~5自然段,领略了颐和园的秀美风光,请大家找一找课文中哪一句话概括了颐和园的特色?

  第一句。

  板书:

  美丽的大公园

  2、在颐和园中除了精美的长廊,壮美的万寿山,秀美的昆明湖,还有知春亭、玉带桥、石舫……正像大家所说的那样……

  学生齐读。

  出示最后一节:

  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板书:

  说也说不尽

  “说也说不尽”是什么意思?

  3、课文最后一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4、根据板书总结全文:

  作者按游览的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写了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几处景物的美丽景色,使我们感受到了了祖国园林艺术的辉煌成就和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

  七、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八、布置作业

  观察一处景点(如学校、公园、游乐场等),按地点转换的顺序把它写下来。

颐和园教学设计9

  教学要求:

  1. 让学生了解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 利用校园网、互联网络自主查寻收集资料拓宽学生的视野,进一步增强对颐和园的了解。逐步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学习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4. 按课文记叙的游览顺序,练习给课文分段。理解课文重点词句,会用“耸

  立”“隐隐约约”造句。

  5.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二、四自然段。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陶冶爱美情趣,受到民族自豪感的教育;利用网络自主查寻,拓宽学生视野。

  教学难点 :

  利用网络制作一份“电子小报”并能用流畅的语言表述出来。

  教学准备:

  网络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生字新词。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

  教学过程 :

  一、 介绍颐和园的有关资料。

  二、 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⑴自渎课文。思考:作者抓住颐和园那些景物来描写的?

  ⑵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思考:每一自然段描写的是什么?(段意)

  三、 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耸立 、掩映、 神清气爽、 隐隐约约、葱郁等词的

  含义。

  四、 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可分三段也可分六段)

  五、 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详)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网络查寻资料制作一份“电子小报”

  教学过程 :

  一、 导入 :颐和园是我国首都一处著名的景点那里历史悠久、景色怡人,是旅

  游观光的好去处。昨天,同学们随老师走马观花初游了颐和园,已经领略到了颐和园的美。谁来回忆,昨天的游览路线?

  二、出示游览图,复习课文描写顺序。

  (学生复述,教师电脑演示)

  提问:初游颐和园,你感觉怎样?(美)课文一开始是怎样写的?(读课文第一段)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美丽的景色?

  三、学生自读课文,摘抄优美词句,体会课文的美。

  1. 学生自读课文勾划出优美词句,说出美在什么地方。

  2. 电脑输入,感情朗读。

  过渡:经过这样一番描写,再加上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这让我们感到颐和园更美了!

  四、指导学法,明确学习目的,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1、出示学习方法:

  ⑴读:找出描写颐和园的优美语句有感情地朗读。

  ⑵看:利用校园网、互联网查看相关图片、录象、文字资料。

  ⑶讲:自己来作导游把美丽的景色描述出来。

  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解决些什么问题呢?

  五、 聘请小导游。

  1、分组:长廊 万寿山 昆明湖

  2、推选“颐和园小园长”。

  3、师:下面请小导游们到颐和园的网站上去收集资料,制作一份电子简报,

  向游客解说!(电脑出示制作步骤)(请学生读)

  制作步骤:

  ㈠网络浏览查寻相关资料。

  ㈡复制图片摘抄文本。

  ㈢利用收集到的资料制作演示文稿。

  (要求:每一小组的同学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制作好以后推荐一名同学进行解说)

  六、 网络浏览查寻,收集资料制作电子作品,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在颐和园网站上查阅收集相关资料,通过自主查阅协作交流共同制作一份“电子简报”理解课文内容。)(重点 难点)

  七、 展示汇报,协作交流,演、讲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重点:二、四自然段)

  过渡:我们现在就跟随小导游,去“颐和园”领略无限的风光。

  (一)团长介绍(历史等背景资料)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长廊)

  1. 组长汇报。(边讲边演示)

  2. 对导游的解说进行评价。

  3. 组员补充。

  4. 游客质疑,导游解答。

  5. 理解课文内容:

  ① 通过导游的讲解,长廊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长)

  ② 课文中是怎样来描写的?请用笔勾出来。怎样朗读才能体会到长廊的

  长?(学生读)教师指正:哪些音要重读?(电脑出示语句品读)

  ③ 长廊还有哪些美丽的景色?(电脑演示帮助理解)“几千幅画没有哪两

  幅是相同的”我们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千姿百态、各不相同……)

  ④ 如果此时此刻你就站在长廊的一头,会看到什么?(向前看……向上

  看……向两旁看……)

  ⑤ 通过第二自然段的学习,让我们感受到了长廊很美,为什么作者这样

  描写就让我们感到长廊更美了呢?(写作方法:用词准确;抓住特点来描写;按一定的顺序来写:从下→上→两旁。还写出了感受。)

  ⑥ 过渡:在长廊参观真是美不胜收。我们不仅能看到五彩缤粉的彩画,

  闻到淡淡的花香,还能享受微风的轻拂。

  (三)第三自然段。(万寿山)

  ⒈导游解说。(山上景物)

  2对导游的解说进行评价。

  3通过导游的解说你知道万寿山上有哪些著名的景点?你觉得这些怎样?

  怎样的美?请你用书上的语言回答。

  4学生质疑。理解“耸立”的含义。(出示佛香阁图片帮助理解)

  5过渡:那琉璃瓦光滑 透亮而且是黄的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那

  排云殿,一排排宫殿富丽典雅,光彩夺目。真是雄伟壮丽!(结合图片演示)

  (四)第四自然段。(在万寿山上鸟瞰)(学生分小组自主学习)

  过渡:要是登上万寿山,在山上俯看整个颐和园的景色那将是怎样一番情

  景呢?

  1学生按照:读—看—讲的方法自主学习

  (电脑出示学习方法)

  ⒉质疑品读。(电脑出示优美语句进行品读)

  ①品读:葱郁的树丛……………朱红的宫墙。

  “葱郁”是什么意思!葱郁的树丛让你感受到了什么?(反复朗读)

  ②品读:昆明湖…………一块碧玉。

  作者抓住了昆明湖的什么特点来写?用什么方法来描写的?(静、绿、比

  喻)这样描写你觉得怎样?(美)现在我们就通过朗读来体会昆明湖 的美吧!(重点轻读:静、一镜子、绿、一碧玉)(电脑出示相关资料)

  ③品读:此时此刻……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

  体会“滑”的含义。(结合视频理解)

  3师:在万寿上上能观赏到这么美的景色,真让我们大饱眼福。我们看看

  小导游会怎样给我们解说呢!

  4导游解说。

  5 过渡:水平如镜的昆明湖倒映着翠绿的柳条,湖水显得更绿了。置身这样的环境中让我们感到如入仙镜,下面就请昆明湖的小导游们带我们去游览。

  (四)学习第五段

  ⒈小导游解说。每位导游只抓一处景物来讲解:历史—17孔桥—和小岛……

  ⒉重点讲解17孔桥:

  昆明湖上有著名的景点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呢?学生读后回答,(洞多.柱子多.狮子多。)(结合视频理解)

  (五)齐读第六自然段。(总结归纳:物多景美)

  八、刚才我们随着导游在颐和园里细细地游览了一番。

  那你最喜欢哪处景物呢?请你用几句话写出你的感受(学生在电脑中完成)

  九、 总结:

  今天我们在颐和园里作了一次免费旅游。颐和园那绚丽多姿的美景让人留连忘返,小导游们精彩美妙的解说更让我们领略到了颐和园的无穷魅力。我们祖国有这样秀丽的景色瑰丽无比的历史文化,真让我们感到骄傲自豪。

  第三课时(略)

  教学过程 :

  一、 完成课后练习。二、朗读训练。三、指导背诵。四、听写。

  附录:教学构想

  《颐和园》教学设计

  《颐和园》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10课,这是一篇写景的游记。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用生动的语言、准确的词汇、恰当的比喻,再现了颐和园这座古老的皇家园林的秀丽景色,字里行间流露出喜爱之情,是一篇培养学生语感,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好文章。也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的好教材。课文重点段落是二、四自然段,学生不易把握的是介绍的景物较多,比较分散。为了让学生对课文有较深刻全面的理解教学中我注意从以下方面进行教学。

  一、 朗读入手,整体感知,体会文美。

  本节课是第二课时,学生在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有感情地自读课文,摘抄课文中描写颐和园的优美词句,来体会颐和园的美丽。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从而激发学生的爱美情趣。为课文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二、 创设情境,通过网络浏览查阅,制作电子作品,调动学生全

  员参与,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这一节课中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工具性,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创设一种接近真实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接近实际的仿真情境中学习,完成对问题的`理解对知识的运用。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国际互联网,搜索查寻颐和园的相关资料,利用Internet中的丰富的教学资源,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教学信息,扩大学生知识面。学生通过在颐和园的网站上查阅、收集颐和园各景点的相关资料,制作电子简报来理解课文内容。制作前,教师根据课文内容,把学生分成长廊、万寿山、昆明湖三大小组。教师教给学生制作简报的方法。各小组根据不同的分工查阅相关景点的资料。活动中,各小组的同学根据自己的任务自主查阅,在网站上复制有典型意义的图片,摘抄描写优美的文字,通过小组内的协作交流,把收集到的资料整合在一起,共同制作一份电子简报。这不仅培养了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电子简报制作好后,通过小组内的解说,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这样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景中理解了课文内容。

  三、 加强自主、协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课文第四自然段是重点段落。学习这一段时我让学生按照读、看、讲的学习方法分组进行自主、协作学习。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文章的美。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学生利用互联网、校园网查看相关资料,增加表象积累,这样学生对颐和园就有了真切的感性认识,更利于对课文的理解;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说话训练,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通过分小组自主、协作学习,学生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讨论交流,自由发挥,自由想象,多种不同观点的碰撞与交流,更充分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总之这一节课学生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中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学得轻松而愉快,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颐和园教学设计10

  教材分析:

  颐和园是人教课标版第七册第五单元“我国的世界遗产”为专题的一篇课文。课文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观,作者按照游览顺序,用生动的语言,恰当的比喻,再现了颐和园秀丽的景色,让学生领略颐和园的无穷魅力,为祖国有这样的历史文化感到骄傲和自豪。

  设计创意:

  整堂课创设旅游情境,让学生当小导游结合课文内容进行介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达到深入理解课文的目的,为本单元的习作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道作者的游览顺序。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抓住景物的特点。

  3、通过学习,能当好小导游把景物特点介绍清楚,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方法与过程目标:

  1、能在课文中找到作者移步换景的句子。

  2、在老师的引导下能自学课文的相关段落。

  3、能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写一篇游览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学会欣赏颐和园的美景,受到美的熏陶。

  2、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中优美的语言,激发学生探究中国“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的优美景色,受到情感熏陶。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写作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老师相信你们一定都认真地预习了颐和园这篇课文,谁能说说这篇课文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这么美的景色,你们想去看一看吗?(出示课件)

  2、我们看到的颐和园很美,作者写得也很美,这节课,我们还要比一比谁能当好小导游,把颐和园介绍得更美,有兴趣吗?可是,要当好一个称职的小导游并不容易,要求同学们一定要认真地去学习这篇课文,只有学懂了,才能做个好导游。比一比,看哪些同学能做一个合格的小导游。

  二、初读课文,理清顺序。

  1、配乐范读,创设情境。

  提出要求:你如果要当好小导游,就一定要认真听,仔细看,想一想作者到过颐和园的哪些地方?

  2、指名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过渡;刚才不少同学表现得不错,弄清了作者的浏览顺序,是个初步称职的小导游,不过,还有更难的考验在等着你们呢?有信心吗?

  3、分清段落,找出作者浏览时地点转移的句子。

  a、启发:小导游们,你们是从课文中的哪些句子得知作者的游览顺序的呢?请你把笔拿出来,用横线在书上作上记号。

  b、抽生回答。

  c、小结:同学们真聪明,找得非常准,这些句子在自然段的开头点明了游览地点的变换,说清了游览顺序。

  三、重点学习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1、激趣:小导游们,我们先介绍长廊可以吗?

  2、抽生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听,边听边想:作者介绍了长廊的什么特点?

  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4、你是从哪些地方知道长廊很长的`?用笔作上记号。

  5、哪些句子在写长廊的画和花的呢?

  6、“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说明了什么?

  7、美读课文第二自然段,通过读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8、抽生上台当小导游。

  提醒学生应该怎样去介绍,学生上台介绍时出示长廊的课件。

  四、自学课文后面的内容,选择其中的一个景点进行介绍。

  1、过渡激趣:你能把后面的介绍好吗?

  2、总结学法。

  3、学生自学。

  4、小组汇报。

  5、抽代表汇报。

  (学生上台介绍相关内容时,教师就出示相应的课件,有没有听懂的可以提问)

  6、学生当小导游介绍时,教师要相机出示重点句和字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重点句: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重点字:“滑”字用得好,好在哪里,要让学生多读去体会。

  五、抓写作特点,促作文教学。

  过渡语:同学们也到过不少的地方去游玩过,你能像作者一样把游玩的景点写出来吗?

  师生共同回忆、归纳。

  1、按一定的顺序写。

  2、运用好过渡句,交待清楚游览顺序。

  3、抓住景物的特点写。

  4、选择有代表性的景物来写。

  六、拓展。

  仿照本课的写法写一篇游记。

  七、全文总结。

  今天,我们在一个个小导游的带领下作了一次免费的旅游,小导游们精彩的介绍让我们感受到了颐和园的无穷魅力,我们为有这样的历史文化感到骄傲和自豪。

  板书设计

  长廊(内—外)

  18颐和园万寿山(上—下)美丽的大公园

  昆明湖(堤—岛—桥)

颐和园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的15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3个,小学语文第七册教案-颐和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了解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4. 学习课文写景状物的叙述顺序以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1. 让学生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观,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发民族自豪感。

  2. 学习本课按照浏览的顺序记叙,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二、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 提出自学要求。

  (1) 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 标出生字在文中的位置,理解词语意思并想办法记住生字。

  (3) 在文中标出作者描写了颐和园的哪些景点。

  2. 检查自学情况。

  (1) 指名朗读课文。

  (2) 学生汇报怎样记住生字的字音和字形的。

  (3) 汇报作者所描写的颐和园的景点。

  (4) 汇报自己通过努力弄明白了什么,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

  3. 指导小组合作学习,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小学语文第七册教案-颐和园》。

  (1) 把课文第二至第五自然段每段开头的第一个句子画下来,再读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颐和园的。

  (2) 认真读读每个自然段,想想作者抓住了每个景点的什么特点,向大家介绍。

  (3) 将自学过程中还不理解的问题在小组内提出。

  4. 小组汇报学习情况。

  (1) 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颐和园的。

  (2) 作者向我们介绍了每一处景点的什么特点?

  三、 学习第一自然段和最后自然段。

  1. 读了课文,你觉得颐和园给你留下的总的`印象是怎样的?课文哪个部分很明确地为我们指出来了?

  2. 指导朗读,注意突出大和美。

  四、 总结。

  五、 要认的字,练习要写巩固的字。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引入新课。

  二、 学习第二自然段。

  1. 一进入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长廊就展现在我们眼前了。

  2. 学生汇报。

  (1)长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你是怎么体会到的?

  (2)长廊还有什么特点?

  (3) 结合理解“神清气爽”。

  (4)指导朗读。

  三、 学习第三自然段。

  1.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这一自然段作者又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呢?请大家默读第三自然段。

  2. 通过这一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3. 指导朗读。强调“闪闪发光”和“金碧辉煌”。

  四、 学习第四自然段。

  1. 一转眼,就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作者又看到了什么?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2. 作者向我们介绍这些景物分别抓住了它们的什么特点?

  3. 这一自然段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的?

  4. 指导朗读。

  五、 学习第五自然段。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到了昆明湖,你又看到了什么?

  1. 自读第五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

  2. 从课文的描写中,你能看出十七孔桥有什么特点吗?

  3. 指导朗读。

  六、 朗读全文。

  七、 完成思考?练习3。

  八、 学习作者的叙述顺序和抓住特点介绍景物的表达方法,练习向你的家人或朋友介绍一处你熟悉的景物。

颐和园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学会11个生字及新词,认读7个生字。了解按总述、分述、总结的顺序连段成篇的方法。体会顿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背诵第7自然段。了解颐和园的景物特点以及其地位,产生热爱首都之情。

  教学重点

  1、体会连段成篇的方法.

  2、了解颐和园景物特点及其地位,产生热爱首都之情。

  课时安排:2 课时

  第1 课时

  教学目标

  学会11个生字及新词,认读7个生字。了解按总述、分述、总结的顺序连段成篇的方法。

  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体会同为游记但《记》与《颐和园》的写作顺序不同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出示学生在颐和园中照的照片,说一说你们去过颐和园中的哪些景点。

  新授

  (一)学习生字

  1.默读课文,在课文中画出本课要求会认和会写的生字

  两个同学互相读这些生字,要求读准字音

  2.生字从课文中走了出来,出示会认的生字,你们认识吗?

  找同学读

  全班齐读

  回忆课文中所组的词语

  全班齐读词语

  3.出示会写的生字

  分成小组利用部首查字法,把这些生字注上拼音

  小组内读这些生字,把字音读正确

  读课文中的词语

  4.记住生字字形

  自己看生字,找到易写错的地方

  同学互相交流

  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说一说怎样写才能漂亮

  自己练写生字

  全班进行交流

  5.这些生字你们都认识了,能把课文读得更加熟练吗?

  自己练习朗读课文

  请同学读课文

  全班齐读课文

  6.课文中有哪些词语的意思你还不理解,画下来

  查阅汉语词典,掌握词语的意思

  请同学交流这些词语的意思,说一说他们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

  (二)初读课文

  1.自己小声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讲了什么?把每一个自然段的内容进行批注

  同学之间进行交流,订正

  再读全文,思考《记》与《颐和园》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小组内交流,请同学发言。

  2.你们在读书过程中有什么问题提出来。

  认为能够解决的同学之间相互解决

  最后提出解决不了的

  三、巩固

  朗读课文

  作业

  1.读课文

  2.写生字词语

  作业

  收集有关的资料

  课后小结:帮助学生比较了《记》与《颐和园》的写法的不同,并且进行了分段,还给学生补充了一篇按照游览顺序记叙《颐和园》的例文,学生更是对写作的顺序一目了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按总述、分述、总结的顺序连段成篇的方法。体会顿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背诵第7自然段。了解颐和园的景物特点以及其地位,产生热爱首都之情。

  教学重点

  1、体会连段成篇的方法.

  2、了解颐和园景物特点及其地位,产生热爱首都之情。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她,构思巧妙,建筑精致,全国各地有名的园林都能在此看到影子,有“皇家园林博物馆”之称,园内的长廊还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之中。她,就是北京的颐和园。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细细游赏这个美丽的'大公园。

  二、新授

  1.认真默读每一个自然段,思考:这段写了哪里?景物有什么特点?

  自由选择最喜欢的一处景点,结合课外资料,变文中语句为自己的语言向大家介绍。要求突出景物的特点;语言简练。

  2.学习并背诵第7自然段。

  自由默读,思考:这段是围绕着哪一句话写的?介绍了哪些景点?各有什么特点?

  放到全文中体会与其他景点的描写有什么不同?

  师引读,生接读,引导背诵,体会特点。

  独立背诵。

  3.出示两个句子比较,体会逗号和句号的用法不同。

  帮助学生进行总结用法的不同,练习朗读这样的句子

  三、巩固

  以竞赛的形式训练词语积累。

  课后小结:文章语言优美,内容十分容易理解,因此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请学生多读书的方面上,采用了品读,学生在反复的读书中,能够感受景色的壮丽与优美。

颐和园教学设计13

  教材简析

  颐和园是一座依山抱水、气象万千的皇家园林,是中国传统典范。课文共六个自然段。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了颐和园的美丽景色。课文记叙的游览顺序大体是: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及十七孔桥。全文蕴含着对建造颐和园的劳动人民的赞美,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民族自豪感。

  教学设计思路

  在品读、欣赏中让学生了解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观,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才干,激发民族自豪感;了解并学习本课按空间变换的顺序记叙、抓住特点写景状物的表达方法。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写景状物要抓住特点。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从中得到陶冶;在欣赏、品读养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是哪儿吗?(颐和园)颐和园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呢?(又大又美)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去游览这又大又美的颐和园。

  (板书:颐和园)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上节课我们大致了解了课文,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游览颐和园的?画出二--五自然段的第一句话。你发现了什么?(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

  2.作者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长廊,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课文,想一想长廊有什么特点?你从哪句话看出的,说一说?

  (1)长廊的颜色美,“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长廊上有红有绿十分美丽。

  (2)长廊的形状美,“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像一条长成卧在万寿山脚下。

  (3)长廊上的画美,“每一章的横槛上都画着五彩的国”这些画颜色各异,内容丰富,精美绚丽,堪称艺术珍品。

  (4)长廓周围的风景美,“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又开了“这一句写出了长廊两边鲜花盛开,五彩缤纷就像一条鲜花铺成的小路。

  (5)长廊上游人的心情美,“神清气爽”看出游人的心情十分舒畅。

  3.小结:这一段描写了长廊的颜色、形状、画、花、游人的心情等几方面的美,突出了长廊的精致美观,以及那些创造者的高超技艺。

  4.指导朗读。

  (1)谁愿意带领大家去游览一下著名的长廊,通过你的朗读,让同学们体会到长廊的美。

  (2)教师评议,再指名朗读,找同学评议。

  三、学习第三段。

  1.作者走完长廊,又来到了哪里?(万寿山)

  作者在万寿山脚下看到什么?请同学看图回答。

  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你从哪些词或句子感受到的?

  (万寿山雄伟壮丽,佛香阁巍峨壮观,排云殿金碧辉煌。)

  2.还有哪些地方表现了万寿山的这种美?(注意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观察顺序)

  (1)“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2)“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滑”可以换成“划”吗?为什么?

  3.指导朗读

  (3)指导朗读。注意重点词要读出重音。例如“大半”、“静”、“绿”、“一点儿”等。

  3.小结:这一段描写了作者在万寿山脚下和登上半山腰所见的`景物,突出了万寿山雄伟壮丽的特点。从万寿山下来,作者又来到了哪里?

  四、自学第四段。

  请同学们以组为单位讨论,说一说昆明湖有什么特点?

  1.同学自由讨论。

  2.指名发言,检查自学情况,其他组的同学补充发言。

  3.每组选出代表读课文,比一比,那一组读得好。

  4。拓展练习:说说石狮子有的在(),像在()。

  5.教师小结:这一段写了昆明湖的静和绿,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秀美的风景画。在颐和园中除了精美的长廊,壮美的万寿山,秀美的昆明湖,还有哪些美景呢?

  正像大家所说的那样,“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学生齐读)“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五、根据板书总结全文。

  1、当小导游介绍你喜欢的一处景点。

  2、作者按游览的顺序,以万寿山为中心,描写了长廊、佛香阁、排云殿、昆明湖、十七孔桥、湖心小岛几外景物的特点。赞美了祖国园林艺术的辉煌成就和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

  3、。通过本篇课文的学习,你知道游览景点的文章应怎样写了吗?(按顺序、抓特点、突出重点)

  六、布置作业。

  观察一处景点(如学校、公园、游乐场等),按地点转换的顺序把它写下来。

颐和园教学设计14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理解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颐和园》的特点及美景,激发热爱祖国的感情。

  3、培养学生抓住特点,有序观察能力和按地点转换顺序,有序有重点描写见闻。

  4、概括中心,体会作者怎样围绕中心进行表达。

  二、教学准备

  1、《颐和园》多媒体课件

  2、组织学生搜集中国世界遗产资料

  3、世界遗产风景书签

  三、课时分配

  二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播放课件、师语导入:在我国的首都北东西郊,有一个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它就是颐和园。(板书课题)那里风景秀美。是古代园林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大花园。今天老师作一回导游,寻着作者的足迹,带同学们去领略——颐和园的美丽风光。

  2、简介颐和园。

  (出示课件)感性认识颐和园的几个主要景观。

  3、学习生字、新词。

  (1)出示生字灯片,检查字音正误,区别字形,理解词义。

  (2)让学生说说自己所认识的字、词,并回答认识理解这些字词的途径及方法。让学生从中交流学习经验。

  (二)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

  2、让学生说说作者按什么顺序介绍了颐和园的哪些景点?(长廊、万寿山、昆明湖)

  3、学生分组接力朗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

  4、自由读并讨论、理清课文思路。初步了解课文大意和记叙的游览顺序。

  (三)合作学习

  1、小组交流:作者的游览顺序。

  2、默读课文。思考:哪几自然段分别介绍了颐和园的长廊、万寿山、昆明湖?

  1、欣赏长廊部分:

  (1)朗读训练:找出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朗读。

  (2)思考:长廊有什么特点?

  (3)出示课件,指导看图(长廊图)板书:长廊长、美、奇

  (4)在长廊中游赏,给人一种什么感觉,划出有关语句,把你的感受通过朗读把感情表达出来。

  (5)出示文字灯片。

  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①

  走在长长的长廊中,饱赏那美景,让人神清气爽,下面让老师带同学们去游览万寿山。

  2、欣赏万寿山部分:

  (1)指名读3、4自然段。学生评朗读的效果。

  (2)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按什么顺序写的?有什么特点?

  (3)播放一段万寿山录像片。

  (4)设问,在万寿山上看见了什么?

  板书:佛香阁排云殿鸟瞰颐和园大半景色。

  (5)出示灯片,图文对照找出各景物并重点理解“金碧辉煌葱郁掩映”的意思。

  (6)师对照图着重介绍佛香阁,排云殿两面大景点。板书:雄伟壮丽

  (7)出示文字灯片②,生填空练习。

  ②

  登上万寿山,站在职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正前面,是向东远跳,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和。

  (8)师小结。置身于万寿山中,欣赏其美景,给人感觉如何?启发想象。

  (9)生小组交流。

  4、小结学法,自学第5自然段。

  (1)自由读、自学讨论。a、从万寿山,就来到了哪里?b、昆明湖,十七孔桥各有何特点,划出有关词语。

  (2)出示幻灯片:让学生图文对照,并理解“姿态不一”意思。

  板书:昆明湖物多景美

  (3)齐读第5自然段。

  5、师小结。a第二段描写了颐和园的景点长廊、万寿山、昆明湖的特点,段与段之间又是如何过渡的呢?划出过渡句。

  6、齐读第1自然段。

  (1)导语:《颐和园》的美景可以看出北京的颐和园简直就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

  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花园。

  (2)出示文字灯片③

  (3)齐读

  (4)小结:这是全文中心句,总起全文。

  7、学习第6自然段。

  (1)指名读。

  (2)设问:游览完颐和园后,给人的感觉如何?(让人流连忘返)

  (3)齐读。

  (4)小结:这一段是起总结全文作用。

  四、课外拓展

  1、复述课文内容

  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花园,美丽的长廊让人神清气爽,雄伟壮丽的'万寿山使人大开眼界,物多景美的昆明湖让人心旷神怡,置身于这美丽的在花园中,真叫人流连忘返。

  2、学了这课文,你感受如何?请你把颐和园的美景告诉大家。这是游记的写作方法,值得我们学习。课文是按参观(地点转换)顺序写的,全文结构特点,总一分一总。

  3、讲述学生自己眼中的世界遗产知识。

  [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均有发放风景书签激励学生环节]

  五、教学赏析:

  1、《颐和园》

  是第七册的一篇写景的讲读课文,它具体描绘了《颐和园》的美丽景色,赞赏了祖国园林艺术的辉煌成就和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围绕这一中心,作者抓住了长廊,万寿山、昆明湖这几大景点描写,为此,教学时,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景物美,理解课文内容,展开合理想象,培养学生抓住景物特点及仔细观察能力,掌握按参观顺序(地点转换)有序有重点叙述见闻的写作方法。引导学生把学习语文与认识事物相结合,进一步培养学生们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巧妙地将风景书签激励学生与课堂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起到课堂生机灵动的效果。

  2、教学媒体设计:

  多媒体直观展示各景点特点,让学生从感性,直观认识景物特点。通过助于学生从动态中去欣赏美景,理清景点的结构布局。文字灯片,有助于学生重点词句的理解,总之,集图、声、像等为一体的教学媒体,有助于本课教学目标落到实处,达到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

颐和园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认读及会写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叙述的顺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4.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5.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朗读感悟颐和园的美,培养审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

  领悟并学习作者按游览地点变化,抓住特点写景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学习完位于北京的长城,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位于北京的一处被录入世界遗产的景观。同学们知道现存的三大皇家园林是哪三大吗?北京西郊的颐和园和圆明园,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现在大家来看看这幅景区地图,你们知道这是哪吗?我们今天学习《颐和园》。

  板书:18、颐和园(边写边说颐字的写法)

  二、整体感知

  1.检查字词认读

  自由朗读,开火车,再全班齐读。

  (你们在预习的过程中,发现了这篇课文要学习的多音字是哪一个啊?)

  老师黑板展示易错字。

  2.自由朗读,边读边思考:(小组讨论)

  (1)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哪几处美景,从课文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找出课文中有关作者游园路线的词语。)按照什么游览顺序写的?

  (3)看看课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依据是什么?并说说每一部分的意思。

  (游览先后顺序,总分总结构)

  作者向我们主要介绍了哪几处美景?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文章是按照什么浏览顺序记叙的?

  三、文段分析

  1.找出课文中有关作者游园路线的词语。这些词语有什么作用啊?将每个转换的景点,段与段形成一个过渡连接。所以,这些句子是什么句呢?过渡句。有什么作用?承上启下。

  2.作者先游览了哪一个景点?长廊。全班齐读第二段,边读边想:长廊有什么特点?

  (1)长廊长,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

  这里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列数字。 用具体翔实的数据来表现长廊“长”“间数多”的特点。

  (2)画多,漂亮,美丽。从哪句话看出来的? “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你们从“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中感受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什么呢?上一课学习长城的时候,我们体会到了修筑长城时,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那么,你们从这里感受到了什么? 智慧。

  (3)长廊两旁给你怎样的感受? 自然美景。风景美。

  全班齐读,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那么,作者是怎样介绍长廊的呢?

  从整体看——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

  看廊内——“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看廊外——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3.走完长廊,作者还去到哪些地方呢?

  读一读3-5自然段,说说每个自然段主要描写了什么景物?

  我们先看第三自然段,谁来说说这一自然段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景点?

  万寿山上的景物:佛香阁、排云殿。

  介绍完佛香阁、排云殿,作者向我们介绍了?

  万寿山前的昆明湖

  最后呢?从万寿山下来,我们跟随着作者看到了什么景物?

  昆明湖的长堤、湖心岛和十七孔桥。

  同学们知道了这些景点了,你们有没有对哪些景物是特别喜欢的。

  现在:

  自学要求:

  1.选择最喜欢的景物,把描写景物特点的语句用“_______”划出来。

  2.划完后有感情地多读几遍。

  3.想想景物有什么特点。

  汇报要求:

  1.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个景物;

  2.读一读描写景物特点的语句;

  3.讲一讲景物有什么特点。

  现在,我们一起来到了万寿山的佛香阁,有谁喜欢佛香阁的,请举手。

  (学生汇报) 外形精美。高。

  只回答了高:佛香阁仅仅给你们的`感觉是高吗?佛香阁的外形是怎样的啊,黄色的琉璃瓦又如何?说了外形的精美,皇家建筑的宏伟气势。

  只回答了外形:老师给你们提示:从“耸”字感受到佛香阁的什么?高。

  走完了佛香阁,我们来到了排云殿,有哪些同学是喜欢排云殿的呀?

  (学生汇报)雄伟壮观。“一排排金碧辉煌”。

  那么,这一段作者又是怎样介绍的呢?观察点是什么?

  从山脚下抬头看到的佛香阁和排云殿的壮观景象。

  离开了排云殿,我们站在佛香阁前面向下看,正前方看到了什么?喜欢昆明湖的同学又在哪里呢?

  (学生汇报)静、绿。

  还有哪里写出了昆明湖的“静”?

  我们看一下这句的“滑”字,如果老师将“滑”改为这个“划”字好不好呢?为什么?

  为什么第一个“滑”字会显得更静?滑,用在平滑、光滑的地上或冰上,这样的滑,湖面的波纹痕迹会很大吗?

  如果用“划”,你们想一想,划船的时候,船桨使水荡起波纹,这种时候你们会觉得湖面是静的吗?

  所以,这个“滑”字,与前面一句“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相衬托。一静一动,更加突出了湖水的静。

  作者又是怎样介绍景色的呢?

  站在佛香阁的前面,从哪里呀?从山上向下、向前、向东远眺所看到的美丽景色。

  我们继续跟随作者的脚步,离开了美丽的昆明湖,我们看到了一座长长的石桥叫?十七孔桥。

  谁喜欢十七孔桥的呢?(学生汇报)

  哪里看出了狮子姿态不一? “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你们从这里感受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什么? 智慧。

  四、布置作业

  1.阳光评价2.小练笔

  3.家听、抄词、拼音

  五、板书

  长廊(内-外)

  颐和园 万寿山(下-上,上-下) 颐和园

  (又大又美) 昆明湖(远-近) 美景说不尽

【颐和园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颐和园》教学设计02-15

颐和园教学设计01-14

颐和园教学设计15篇03-02

颐和园教学设计(15篇)03-03

《颐和园》教学设计15篇05-10

《颐和园》教学设计(15篇)05-11

颐和园教学设计精选15篇05-13

《颐和园》教学设计(通用22篇)06-17

颐和园教学设计(集合15篇)03-29

颐和园教学设计通用15篇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