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教学设计

时间:2023-06-13 10:12:27 教学资源 投诉 投稿

秋天教学设计精选15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秋天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秋天教学设计精选15篇

秋天教学设计1

  《北大荒的秋天》是苏教版第五册的第五课,这篇文章以写景为主,描绘了北大荒秋天的自然风光和丰收景象,向我们展示了一副令人向往的“北大荒秋天图”。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二、三、四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积累一些好词、好句。

  3、学习第4自然段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

  4、通过对课文的诵读感悟,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品味本课词句,展开想象意境,训练感情朗读。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导入:九月,从第一片树叶落地开始,北大荒的秋天就来了。(齐读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北大荒的秋天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美)那就美美地再读课题。

  二、复习字词。

  出示词语:

  第一组:

  北大荒转眼间哗啦啦

  锦缎明镜波纹脸庞

  大豆顿时映照抖动

  演唱银灰挺拔赞美

  自由读,指名读(正音),小老师带读。

  第二组:

  山岭摇铃

  fān yùe yǎn dào

  翻山越( )掩耳盗( )

  读后选字填空。齐读。

  第三组:一碧如洗清澈见底热闹非凡

  齐读。用这三个词语说说北大荒的秋天具体美在哪儿?

  指名交流,结合回答板书:天空、小河、原野……

  (设计意图:总分结构是写作上的一大特色,抓住关键词语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也是对文本内容的一个梳理过程。抓住课文的关键句,更能有的放矢地展开教学。)

  三、理解课文,感悟意境。

  自读二、三、四自然段,北大荒的秋天美在哪儿呢?选一处最喜欢的景色多读几遍,找找美的语句并画下来。

  交流汇报:

  预设一:

  (一)北大荒的天空

  1、一来到北大荒,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儿的“天空”,天空美在哪?自由读课文第2自然段。

  (1)“一碧如洗”这里的“碧”指碧蓝,天空一片碧蓝好像洗过一样干净。

  (2)欣赏图片,指导朗读。

  2、现在去欣赏只有在傍晚时分天空才会出现的那几缕流云吧。读读这段,你能找到哪些表示颜色的词。

  (2)、流云有哪些颜色?“银灰、橘黄、血红”这三个词的特点是什么?

  指导读出流云的多彩。

  (3)想象一下流云还会有哪些颜色?学习这种构词方式,前一个字代表什么东西,后一个字表示颜色,出示图片欣赏后,也来说说你想象中的流云的色彩。

  3、这么多的颜色,书上用一个词语来说就是——五彩斑斓。还可以用什么词来说?这么美的流云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4、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那似锦的流云。指名读,指导读好这个句子,注意顿号的停顿和“转眼间”这个词语的指导。

  5、指导背诵。

  6、小结:听了你们的背诵,我仿佛看到了北大荒那如锦如洗的天空。难怪作者要感叹道: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齐读)美在-----------(板书:流云似锦)

  预设二:

  (二)北大荒的小河

  1、静之美

  (1)哪句话写出了小河的美,你能找到吗?

  出示句子: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2)理解“如同”。这是一个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

  (3)小河静静地流淌着,这是一种静静的美,指名读、指导朗读。

  2、动之乐

  (1)活泼的小鱼游来了,它打破了这样的宁静,带来了另一种美。

  出示句子:一群小鱼顶着水游过来,明镜一样的水面顿时漾起了一道道波纹。

  小鱼多调皮,它顶着水游过来,水面顿时漾起了一道道波纹。(点击变红:顶漾)漾在这里指什么?换成“荡”字比较。看着欢快的小鱼,荡漾的河水,你的心情又如何?

  (2)小鱼的出现,使小河有了勃勃的生机。让我们一起来读。(指导读出欢快的语气。)

  3、动静相宜

  (1)如果说,小河躺在大地的怀抱中,那是一种静静的美!那自由活泼的小鱼则是一种灵动的美,这一静一动我们该怎么读好呢!先自己试一试。

  (2)小鱼、小河,一动一静,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他们在一起是那么和谐。我们一起来读:(女生读静静的小河,男生读快乐的小河。)

  4、小结:就在这一静一动中啊,我看到了小河不同的美,作者也看到了,所以作者要感叹道——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齐读)美在---------(板书:清澈见底)

  (设计意图:写景文的意境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其情与景之美是通过准确形象生动的语言文字表达的。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阅读、感悟、推敲、比较进入文章的.意境,从而来理解内容、陶冶情操,获得审美享受,让学生在过程中学习语言、品味语言,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预设三:

  北大荒的原野

  1、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要求:这段话围绕那句话来写的,画上“~~~~~~”,分别写了哪些事物,圈出来。

  2.这段话中哪个词能概括北大荒秋天原野的特点?(板书:热闹非凡) “热闹非凡”是什么意思?在生活中哪些地方是热闹非凡的呢?

  原野热闹非凡,到底热闹在哪呢?你们听到声音了吗?请同学们再细细地读读这几句话,能从课文中“听”到声音吗?

  3.交流:你读到声音了吗?

  (1)预设1:(我听到大豆在欢笑。)能找到书上的句子读一读吗?。

  出示图片及句子:大豆已经长出了豆荚,还发出声音,这说明——豆荚已经成熟了。难怪这里的人们喜欢用这样一句话来赞美秋天,(大豆摇铃千里金。)

  这里的“铃”指的就是豆荚,大豆摇铃摇来什么?(丰收、喜悦、快乐、财富)

  带着这样的感觉谁来读读这一句?

  (2)预设2:你还听到了什么声音?(我听到高粱在唱歌。)

  出示图片及句子:挺拔的高粱,它们乐呵呵地在演唱,会唱些什么呢?它们多快乐呀!谁能像它们一样乐呵呵地读读这句。

  4.在作者的笔下大豆会欢笑,高粱会演唱,这是把它们当作人来写。这种修辞手法就叫——拟人,这样写多有意思呀?我们一起来读。

  5.而这时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又是怎样的景色呢?

  出示图片及句子: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

  引导:其实把人们的心燃烧起来的并不仅仅是榛树叶子,那还有什么呢?出示丰收图,说感受。

  看到那么美的榛树,看到原来的荒原变成了良田,人们的心情怎样?(高兴、激动、兴奋)这种高兴快乐到了极点就说心也燃烧起来了。(点击变红:燃烧)让我们满怀激情的读读这一句。

  5.这一段话先概括写了原野的热闹非凡,再从大豆、高粱、榛树具体展开写出了怎样热闹。有总有分,条理很清楚。师生合作按总分结构读。

  6.真不愧是东北的大粮仓啊!难怪作者要感叹道——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齐读)

  7、北大荒的原野一眼望不到边,作者无法把广阔无垠的原野上的热闹景象一一写出。看!原野上还有哪些热闹景象呢?出示课件,欣赏田野里、草地上、果园里、花园里的各种景象,而后学着写几种景物,做到有拟人、比喻、声音、色彩或动作。

  (设计意图: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人一般地都是用所有者的眼光去看自然,他觉得大地上的美的东西总是与人生的幸福与欢乐相连的。”北大荒的原野是一派丰收的景象,隐藏在这丰收景象后面的是一代代北大荒人的辛勤劳作,文中的自然美、景物美是人类社会生活美、劳动美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景中有情、景中有理。在教学中透过自然美感受情感美是重点。)

  8、小练笔点评。

  四、总结。

  处处皆风景,美景看不完,正是一代又一代的北大荒人,扎根荒原、辛勤劳作,用他们的双手创造了美,用他们的双眼发现了美。使得昔日的茫茫荒原变成了今日的塞北江南,也让北大荒的秋天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心中。

  五、布置作业:

  1、完成本课《写字课堂》。

  2、背诵一到四自然段。

  3、课外自由阅读《可爱的草塘》。

  板书设计:

  天空流云似锦

  北大荒的秋天美小河动静相宜

  原野热闹非凡

  教学反思:

  《北大荒的秋天》描绘了北大荒秋天的自然风光和丰收景象,说明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表达了作者对北大荒的热爱之情。全文共6个自然段,可以分为4段:秋天来了、景色真美、物产丰富、赞美之情。其中,第二部分是重点,通过对北大荒的天空、小河和原野的描绘到秋收的喜悦,写尽了北大荒的美丽富饶。根据课文及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我进行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利用课件,展现情境

  儿童喜爱色彩鲜艳、生动有趣的事物,抓住了儿童的注意力,也就抓住了调动儿童积极性的契机。首先,我通过多媒体展示了一幅北大荒的天空图,一下子带学生走进了北大荒,感受到了天空的一碧如洗,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北大荒的天空美,美在它的一碧如洗,更美在它的绚丽、丰富,而流云不断地流动、变化更让人感到它的奇幻与神秘。接着,我又通过课件出示了流云的图片,看着“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学生一个个都张大了嘴巴,甚至还有人情不自禁地喊了起来。然后,结合教学过程,我将北大荒的小河、原野等图片及文字一一呈现在学生眼前,以此丰富学生对于北大荒的感性认识,在具体可感的画面面前,进一步超越文本,发挥想象,相机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二、以读为本,培养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能力,是低中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北大荒的秋天》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以饱满的感情和浓郁的色彩,为我们描绘了北大荒令人心醉的景色,展示了北大荒的劳动者辛勤耕耘的成果,勾勒了一幅独具魅力的北大荒秋景图,是一篇很适合用来训练朗读的教材。本堂课我设计了多种形式的读:自由读、范读、指名读、比赛读。每一次读都有不同的目的,通过多形式的读让学生体会文中所描绘的景和表达的情,并由此欣赏和品味作者那种简练而又多姿多彩的表达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课文第三自然段描写小河的文字极其优美,我很希望让学生将这段话读好。小河美,美在它的清澈见底,更美在小鱼欢快的逆水而游。精读时,我主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体会小河的清和静,小鱼的出现,使我们感受到了勃勃的生机。这时,如果说静静的小河躺在大地的怀抱中,是一种宁静的美!那自由活泼的小鱼则是一种灵动的美,这一静一动我们要在读中细细品味。首先,我示范读。接着,学生自己练读。然后,我再指名读。最后,全班齐读。这一段,学生朗读时声情并茂,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丰富想象,说写训练

  首先,我让学生轻读第四自然段,说说北大荒的原野美在哪?这时,学生纷纷回答,有的说到了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还有的说听到了挺拔的高粱扬起了黑红黑红的脸庞,像是在乐呵呵地演唱。接着,我启发学生想象:大豆为什么欢笑?高粱为什么唱歌呢?榛树叶子为什么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呢?体会原野之美不止在于风景,更美的是辛勤劳动带来的丰收喜悦之情。然后展示图片,展开想象,你能不能也学着文章中的比喻、拟人方式来说几句呢?通过这样的训练,既训练了语言表达,培养了想象能力,又能进一步巩固课文的内容。

  四、段式训练,感知结构

  段式训练是三年级的一个重要的学段目标。而课文中的第四自然段为段式训练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载体。我让学生在段中找出中心句,并且围绕这句话写了哪几种事物,就是为了体会总分这种构段方式。

  不足之处:

  1、课堂时间没有合理安排好,导致拖课了。原因有几点:课堂容量大了一些,抓的点过多;复习生字词太细,费的时间太多;有几处细节反应不够机智,例如,在教学2自然段中,指导学生朗读不够到位,学生气氛比较沉闷,没有给足学生朗读的空间。这也导致延误了时间。

  2、过高估计了学生的能力。比如要求学生用三个四字词语来概括课文的内容,在我备课时以为这会是很容易的,结果卡壳了。比如要求学生写写秋天原野上的热闹情景,还要求有拟人、有比喻、有声音、有动作、有色彩,结果发现好多学生无从下笔。是不是该先示范一下呢?毕竟这些孩子课外积累的语言少得可怜。

  3、从课堂反应中看,学生品词析句的能力还很弱,也许这是我今后在课堂教学中要进行强化的一项训练。

秋天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认知领域:了解树木的姿态和秋天的景色。

  2)操作领域: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发现生活中美的敏感性,描绘一幅秋天的景色。

  3)情感领域:通过对“秋天”粉画的创作,增加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描绘秋天的.景色及秋色的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在绘画时不敢大胆表现,用色。

  教学准备(含资料缉录或图表绘制)

  教师准备:(1)范画

  (2)图像资料

  (3)工具资料

  (4)多种秋叶

  学生准备:(1)工具材料

  (2)对秋天的观察

  教和学的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

  二、发展

秋天教学设计3

  课时2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

  2、了解秋天的特点,感受秋天的美。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重点难点分析及突破措施

  1、学习生字新词。

  2、步认识秋天的特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观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教具准备

  1、生字卡片、描绘秋天景色的投影片、课文朗读录音带。

  2、准备具有秋天特点的景物。如:树木花草、瓜果庄稼等。

  板书设计

  6 秋天

  天空: 高 蓝

  稻子: 熟 黄

  梧桐叶: 黄 落

  燕子: 飞到南方过冬

  教 学 过 程(包括导引新课、依标导学、异步训练、达标测试、作业设计等)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一年有几个季节?每个季节都有什么特点?图上画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板书课题:秋天。

  二、观察图画,初步感知。

  1、初看。学生自由地按自己喜欢的方式,看看图上都画了什么?

  2、细看。按顺序说出图画上的景色。

  三、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初读。让学生自由地读,要求不加字、不丢字、不读断词,把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

  2、细读。采用小组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图文对照,带着两个问题:

  (1)秋天是什么样的?

  (2)课文主要讲了秋天的什么景色?在小组内自由读课文,边读边讨论,然后全班交流。相机比较课后两组句子。

  3、熟读。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朗读,指导读好长句子。

  4、听录音,配乐朗读。想象课文中描述的秋天景象。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认读生字生词。

  饥饿的外星人

  1、指导生字的书写。本课生字中有些字的读音容易读错,要重点指导。蓝、金、落、池、当。

  2、分析字形时要重点指导以下几个字。

  蓝:笔画较多,上边是草字头,中间的左边是两竖,右边是半个竹字头,下边是皿落:上下结构,三点水在草字头的下边。游:左边和中间部分学生是熟悉的,右边是卧人下边一个子字。报:可用熟字服换偏旁的方法识记。

  3、写字教学。学生临写生字之前,教师要有重点地做些指导。然后让学生先观察田字格的范字,再动笔写。

  三、拓展练习。 同学们观察到了什么变化?

  四、小测验。A类:填空。

  1、稻子熟了,黄澄澄的像( )。

  2、小鱼藏在梧桐叶下,把它当作( )。

  3、蚂蚁爬在梧桐叶下,把它当作( )。

  B类:回答问题。

  1、秋天的天空是什么样的?

  2、秋天的稻田是什么样的?

  3、稻田边的燕子在干什么?

  五、布置作业课下请同学们收集有关秋天的诗歌、实物,分别举办金色的秋天的诗歌朗诵会和物品展示会,进行交流、评比。

秋天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第一课时所学的字词,交流积累更多的识字方法方法;

  2、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背诵所喜欢的部分,互相交流背诵方法;

  3、指导学生仿照课文及联系整个单元仿写片段,为习作奠定一定的基础。

  【教学重点】:

  在背诵自己喜欢的内容的基础上交流背诵方法;

  在感受课文语言美得同时,根据课文的结构模式仿写片段。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在感受课文语言美得同时,根据课文的结构模式仿写片段。

  【教学过程】:

  一、字词巩固,交流方法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跟随“秋天的雨”一起走进了秋天这绚丽多彩的世界。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接着来品味这篇小美文吧。

  昨天我发现大家在小组里自学生字生词特别有方法,看了大家的导学卡写得真不错,再考考大家,有信心吗?(出示第一张幻灯片)

  组1:我们小组跟大家介绍我们学习第一组词的方法,“钥匙、衣裳、柿子、喇叭、粮食”我们发现这几个词都是轻声词,读得时候需要注意。我想请大家跟我一起读一遍。

  师:你们的方法可真好,以后我们读课文的时候一定会注意读准这些词的。谢谢你!下面写,写生字,先考你们一个,上节课你们觉得最不好写的那个字,谁到前面来?(指名生到前面当小老师,在他的字上把重点用彩笔描一下)

  师:这篇小美文里有好多优美的词语来积累,你们都分类积累了哪些呢?

  组3:我们组把课文里的词语分成了两类,第一类有:轻轻地、油亮亮、香香的、甜甜的,第二类是四字词语:五彩缤纷、频频点头,舒舒服服;哪个小组还有补充?

  组4:我们还找了一类表示颜色的词语:黄色、红色、橙红色、紫红色、淡黄色、雪白的。谁还有补充?

  组5:我们还找到了五字词语:黄黄的叶子、红红的枫叶、金色的海洋、香甜的气味。

  师:你们说得可真好,这种把词语分类来积累,可真是个好办法啊!同学们上三年级了,学习字词的本领真是越来越大了。

  二、再次感知,梳理脉络

  师:接下来,大家回忆一下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描写秋天的雨的?请同学们静下心来默读课文。你们还记得这些句子都在课文中的······?这是这篇课文的一大特点。

  生: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

  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诉大家,冬天要来了。

  (师板书:是钥匙、有颜料、藏气味、吹喇叭)

  三、背诵积累,感悟反馈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自己选择了最喜欢的一段来背一背了,老师发现很多同学喜欢背第二段,那咱们就一起来背一背,说一说。老师和大家一起合作背诵,挺好,我会随时让你接着背,比一比看谁接的快,接的准。准备好了吗?

  (师生合作背诵第二段)

  师:刚才咱们合作背诵第二段非常愉快,接下来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在第3、4段中选一段背一背,说一说。上节课咱们已经试过了,再稍微准备准备。

  (介绍所要背诵的段落————跟大家说说他们背诵的方法————开始背诵————说喜欢的理由)

  组1:我们小组选择的是第三自然段,我们的背诵方式是······。我们喜欢这一段是因为……

  师:在生描述的`过程中可穿插“是啊,秋雨姑娘轻轻地,悄悄地来到了我们身边,你能读得再轻一些,再温柔一些吗?”

  组2:我们小组选的是第四自然段,我们是这样背的,······

  (小组合作背诵,并说出喜欢的理由及眼前出现的画面)

  师;你们说得可真美啊。哪个小组也选的第二段,你们也试着来背一背吧!

  组3:我们小组也选得第二自然段,我们的背诵方式是······。

  瞧,作者抓住了秋天最具特色的景物,有黄黄的银杏叶,红红的枫叶,金黄色的田野,五颜六色的菊花仙子,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五彩缤纷”。这一段写得多丰富呀!

  组3:我们小组选的是第三自然段,我们把它编成了一首小诗读给大家听。我喜欢这一段,(因为我喜欢吃香香的梨,甜甜的菠萝/我喜欢这段因为我就像他说的小朋友一样,喜欢闻这些香甜的气味,喜欢吃这些香甜的水果……)

  师:听你们读着小诗真是美得享受,立刻指名台下的学生:你闻到了这么多香甜的气味,感觉怎么样?(感觉好像吃到这些香甜的水果)是呀,老师和你们一样,。再听你们说起这些香甜的水果,更把我们大家给勾住了,馋的我都快要流口水了,都舍不得离开了。那我们就一起来美美地品味这首小诗吧!(生齐读课件展示的第三段)在这一段里,作者围绕着香甜的气味写了这么多种秋天收获的水果,相信如果让你们写,肯定比作者想到的还要多呢!

  非常感谢你们!哪个小组再来展示?我要找举手最积极踊跃的那组。

  组4:我们小组选背得是第四自然段,我们是······背诵的,我们喜欢这一段,因为······。

  师:小动物小植物们天气越来越冷了,你们赶快准备过冬吧。(指着台下的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跟他们说再见吧!再见!

  四、习作训练,片段仿写

  师:咱们小组的团结合作精神真是太出色了,你们想到的好方法也是让老

  师大开眼界。最棒的手势送给你们!我也想把这个最棒的手势送给作者,因为他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请同学们想一想,作者这么会观察,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就应该像作者一样去观察,从多个方面来观察。12课《听听,秋的声音》作者也是这样观察的。请你轻声读一读这首小诗吧,还有一个小人物,找一找概括全诗的一句话。(听听,秋的声音。)围绕这句话写出了各种各样秋的声音。好了,读了课文又读了小诗,相信大家也能把观察到的美丽的秋天写下来。老师有三点小提示:(出示幻灯片)可以想一想,想好之后就写,也可以轻声和同伴交流交流再写。

  师:老师发现每个同学都会学习。会观察,你们写得和小作者写得一样那么出色。

  【板书设计】:

  秋天的雨

秋天教学设计5

  学习目标:

  1.理解、积累“栖息、寥阔、枯涸、清洌、梦寐”等词语。

  2.有感情地反复朗读并背诵全诗。

  能力目标:

  1.结合具体的语境和全诗的意境,品味诗歌意味隽永的语言美和明朗纯净的诗意诗风。

  2.把握诗歌意境,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解读、鉴赏诗歌意象的能力。

  教育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习方法:朗读;自主、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组织学生认真预习《秋天》文章内容;查字典解决“读一读、写一写”的词语注释和加点字的读音等问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课前3分钟:检查上节课的作业

  (二)、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领略了朱自清先生那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春天,感受了老舍先生那温晴的冬日,体验了梁衡先生那充满张力的夏季,今天,我们再一起去感悟秋天的气息。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走进作者

  2、教师范读,学生完成下列工作:

  A、字音挑错

  B、用“/”画出每句诗的朗读节奏。

  C、何其芳的《秋天》给我们描绘了那几幅画面?

  3、导读提示上说这首诗写的是“乡村秋景图”,你们能从诗中找出作者都描绘了乡村秋天哪些特有的景物吗?

  4、作者抓住了最能体现乡村秋天景色的事物来刻画秋天,所有这些画面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

  5、品读探究:

  A、为什么说只“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似的影子”,到底收起的是青鳊鱼还是乌桕叶?

  B、诗的第二节“秋天游戏在渔船上”。是谁在游戏?为什么说是“游戏”?请你谈谈“游戏”写出了怎样的情景(“游戏”的可以是渔民,可以是小船,也可以说是秋天在和人和船在游戏。写出了渔民在秋天那种愉快悠闲的心情。)

  C、“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是什么意思?课题不是《秋天》吗?这里为什么写夏天呢?(点出那是夏天特有的.景物。而笛声的不知踪影,却暗含着秋天已经来临。)

  D、“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一句中作者用了“梦寐”一词。作者用它要表达或者预示什么呢?(对美好秋天的期盼和丰收的喜悦的心情)

  6、三幅画面能否打乱,为什么?(不能,因为它体现了人们在面对丰收时特有的心理和情感上的体验。)

  7、朗读

  (四)、布置作业:

  1、用何其芳的《秋天》中所描绘的乡村秋天特有的景物,按自己的喜好,写一写我们理解的秋天。

  例如:夕阳落日的余辉洒向大地,也缓缓照在乡间的小路上,一个身体粗壮结实,赤裸着上半身的农家汉子,背着自己一天的劳动成果,走在小道上。夕阳的余辉照在他蜡黄的背上,把他的影子斜斜地映在地上,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乡间田野独特的泥土味,农夫一步步走向自己的农家小院里,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2、预习《古代诗歌四首》内容;查字典解决“读一读、写一写”的词语注释和加点字的读音等问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板书设计:

  秋天

  何其芳

  农家丰收图渔家打鱼(归泊)图牧羊女思恋图

  (丰)(乐)(恋)

秋天教学设计6

  《秋天》教学设计

  一、课程分析

  新课标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是学生实践这种学习方式还是受意识、习惯、基础等因素的影响,因而还得加强教师的引导作用。本课作为现代诗歌教学,教师应提供一种可供参考的阅读方法,让学生明向、得法、有感悟、举一反三,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质量。因此教师应尊重学生的认知心理和规律,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去思考。“我”该怎样去学习诗歌。有了这种认识之后再结合诗歌语言、内容、形式等方面的特点,提供有得于学生自主阅读诗歌的基本方法:感受美——表现美——品味美——创造美。感受美就是学生自主感知诗文美的内容和美的情感;有了这个过程,才有可能激发学生对诗歌中富有表现力的语句进行揣摩、探究的热情,同时也加深了对诗歌内容、感情的理解。在此基础理论上,要求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结合个人体验,抓住诗歌中出现的形象,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并用语言将画面内容和意境描绘出来,达到初步赏析的目的。最后,让学生的思维与情意自由地同作品交流、再现。这可以说是作品的,又可以是他们自己受之启发的新的创造。如据诗意作画,进行秋的创作等等,从而将文本学习的外延扩至学生的生活领域。

  二、学情分析

  《秋天》是七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当代诗人何其芳在诗中描绘了一个生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乡村风景图。诗的意境优美,语言情景交融,富有诗情画意。学习此文既可得到文学艺术的滋养,又可得到审美的陶冶,更能激发学生热爱美好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三、教学设想

  实验教材注重朗读,首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样化的朗读可以体会课文的优美意境,培养美的情趣,形成良好的语感。同时,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通过配乐让学生感受诗的意境。还可以设计新颖的活动让学生尝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品味诗歌语言,体会意境,理解感情。

  1、重视朗读训练

  分清朗读的层次,讲究朗读的形式。

  2、教学由五个环节构成:启导美——感受美——表现美——品味美——创造美。

  四、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美读,体会诗情意境,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趣。

  2、培养学生学习现代诗文的兴趣和能力。

  五、教学步骤

  (一)情境引入——启导美

  今天借课前演讲的时间,老师请大家欣赏一段世界名曲《秋日私语》,同时献给大家一篇精美的写秋短文,一同感受音乐和文字的美。(师配乐朗诵)从音乐和文字中你感受到一个怎样的秋天。从大家的发言中,老师可以看出每个同学都独具审美的眼光。这节课我们将一起走进诗人何其芳的审美世界看看诗人用优美的诗句给我们描绘了几幅秋景图。

  (二)朗读诗读——感受美

  3、学生自由朗读诗歌

  要求:①、希望大家发扬老师朗读中的优点,改进老师朗读中的不足。

  ②、边读边在脑海中想象诗文所描绘的景物,尽量使自己融入到景物中。

  4、学生齐读诗文

  要求:一边读一边思考,诗歌给我们描绘了哪几幅画面?

  (嗯,感情很到位,我都忍不住要被陶醉了。现在谁能告诉老师,你觉得一共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试试看能不能用比较优美精练的语言把它归纳出来。)

  板书:农家丰收图

  渔船归泊图(渔家打鱼图、晨霜归渔图)

  秋天牧羊女图(少女思恋图)

  (三)探究诗歌——表现美

  诗人用生动优美的诗句为我们描绘了三幅秋景图可谓各具特色。在每一幅画面中都不乏极富表现力,饱含情感的词语。如:“饱食”一词用拟人手法写出丰收之景,表达收获的喜悦。再如:“稻香”一词从嗅觉角度暗示稻子的成熟,展示丰收的图画。

  1、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你感兴趣的一节诗歌,对能突出此节诗画面特点的词语进行赏析。(小组交流,代表发言)

  要求:先有感情的朗读这句诗,再进行赏析。

  第一节:飘 饱食 肥硕 栖息:清幽而有喜悦

  第二节:冷雾 满 轻轻 游戏:清冷而的闲情

  第三节:寥阔 满流 香与热梦寐:清静而有香甜

  2、作者抓住了最能体现乡村秋天景色的事物来刻画秋天,所有这些画面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呢?

  (四)欣赏诗歌——品味美

  诗歌的语言相对比较凝练,它往往通过组合的画面表现一些事物特征,我们在理解它时就必须对诗歌展开联想和想象(①在一幅画内展开联想和想象,补充出言外之景;②在画与画之间展开联想和想象,使画面组成一幅完整构图。)

  1、教师示例:

  2、大家也试着来写一写我们理解的诗中秋天景象。可以象老师这样对全诗进行再现,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一节展开描写。(学生创作)

  3、小组中相互交流,选出写最好的全班展示。

  (五)自主探究——创造美

  请大家从对这首诗歌学习的环节中交流一下学习诗歌的方法。

  (六)作业:

  根据本诗意境自己创作一首写秋的诗歌,搜集十首写秋的诗文、对联,或者画一幅秋景图(任选其一)

  板书:

  秋天 何其芳

  农家丰收图

  渔船归泊图

  秋天牧羊女图

  教后反思:

  从教学环节来看,尊重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权,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以供学生参与;重视了诗歌学法的指导,有利于学生形成诗歌阅读能力;在层次分明的诗歌朗读要求与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但时间把握上不够好,特别是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两个问题。

  学生在归纳赏析诗歌的方法这一点上感到有难度。当然,这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由生动的直观到具体的抽象,学生年龄小,抽象思维还不够发展。但是,如果教师在这里多想方法设计有梯度的问题,降低难度。而不是操之过急,在教学环节中循序渐进地发展学生的思维,效果会更好。

  学生在探究“抓关键词语赏析诗歌”上做得较好,但在体会诗歌境界上做得不够。我分析原因是:一、是课文多描写的是农家的、渔家的、原野的秋天,这些离学生实际生活较远,﹙根据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间接经验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学生直接经验不足,间接经验又不够,理解起来自然困难。为了攻破这个难点,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尽量采用动态的视频让学生真切的走进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中,还要利用调动学生已知的间接经验来学习新知识。比如,可以请去过农家、渔家、原野的同学描述在那见过的秋景,借此带学生间接体验课文中的优美意境,进而理解诗歌的感情。

秋天教学设计7

  教材分析:

  《秋天》是本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本文抓住时间特点,选取初秋季节典型景物的变化,描绘出一幅天高云淡、大雁南飞的秋景图,展现出作者对秋天的喜爱、赞美之情及迎接秋季的喜悦之情。

  学情分析:

  秋季景色众多,但作者所选的景色都很有代表性,学生们对“天气”“树叶”“天空”“大雁这些常见的景物有一定的了解,他们也能感知它们的变化,这样便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突破难点,培养学生热爱秋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教学目标:

  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复习生字和词语。会写“了”“人”两个生字和横撇一个笔画。

  教学重点:

  1.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 会写“了”“人”两个生字和横撇一个笔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和词语

  1 .出示生字

  秋 气 树 叶 片 飞 会 个

  (1)从字的结构、组词、音节等角度交流识字方法。

  (2)复习木字旁、口字旁和人字头。

  2.出示词语

  秋天 天气 来了 树叶 一个

  叶子 一片片 南飞 一会儿

  (1) 学生自己读词。

  (2) 开火车读词,小老师领读。

  二、观看《秋天来了》视频

  你看到了什么?你觉得秋天是个怎样的季节?小结:是呀!秋天真是一个美丽的季节呀!今天我们学习的.《秋天》这篇课文里,作者也描写了很多秋天的景物呢!

  三、整体感知课文

  自由出声朗读课文,一定要把字音读准哦!指名读课文,学生评议。说说课文写了秋天的什么?

  板书: 天气 树叶 天空 大雁

  四、朗读课文,随文识字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天气凉了

  (1)学习生字"气” 一>汽

  “气”与气体有关系“汽” 与水有关系。

  (2)当堂练习:把汉字送回家

  气 汽

  天( ) ( )水 空( ) ( )油

  (3)指导读句子,“凉”字读重音,板书“凉了”。

  2. 树叶黄了

  (1)课件出示树叶,观察树叶的形状。

  (2)课件播放树叶由绿到黄的变化过程。

  小结:哦,原来秋天到了,树叶也悄悄地发生了变化,由绿色变成了黄色。看来,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大自然的这些奇妙的变化呀!

  (3)指导读:树叶黄了,“黄”要重读,板书“黄了”。

  3.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1)对比句子:

  一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一片片”和“一片”有什么不同.

  (2)课文用“一片“行不行?

  (3)你能说几个像“一片片”这样的词语吗?

  出示: 一个个 一朵朵 一束束 一棵棵

  小结:以后我们说话时如果多用上一些这样的词语,表达就更生动了。

  (4)想象情境,指导朗读

  师:你能想象树叶是怎样从树上落下来的吗(轻轻地 慢慢地)

  板书:落下来

  那就把“落下来”这个词语的语速放慢,声音放轻,让一片片黄黄的叶子轻轻地、慢慢地落下来。

  4.齐读第1自然段

  (二) 朗读第二自然段

  1.出示秋天的天空课件.

  2.引:秋天的“天空那么蓝,那么高”

  指导朗读,读好“那么.... 那么”,板书:蓝 高

  3.出示“大雁”图,学生介绍大雁的迁徒特点。板书:南飞

  4.大雁是怎么飞的呢?

  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

  5播放视频,指导朗读

  6.感受“一”字的变调

  (1)细心的同学发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同样是“一”为什么有时候读一声,有时候读二声,有时候读四声呢

  (2)出示课件读词: 一片 片 一群 一会儿 “一”字

  (3)小结:这是“一“字变调的不同读法, 汉字可真有意思呀!

  7.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师:秋天真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我们]有感情地朗读吧!

  (三)品读第三自然段.

  过度: 秋天可真美呀!作者不禁发出了这样的赞叹!

  课件出示第3自然段

  1.指导读好感叹句。(语气要强烈)

  2. 创设情境,激发朗读兴趣.

  播放秋天美景画面,教师渲染情境引读

  a.秋天,凉风习习、硕果累累,我们高兴地说道——啊!秋天来了

  b. 秋天,金桂飘香、天高云淡,我们不禁赞叹道——啊!秋天来了!

  五、观看学生自己秋游的视频,感受秋天带来的快乐。

  六、引导观察,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了”

  2.学习“了"的书写.

  (1)观察课件中“了”的笔画及占格。

  (2)教师范写。

  (3)学生练写.

  ((4)投影展示,学生评议,再写两个

  3.同样的方法学习“人”。

  七、布置作业

  1.写本节课学会的两个生字。

  2.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1、 秋天

  天气 树叶 天空 大雁

  凉了 黄了落下来 蓝 高 南飞

秋天教学设计8

  1 秋天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词,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掌握1种笔画,认识3个偏旁。

  3.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秋天的一些特征。

  4.认识自然段,并尝试给课文标段。

  5、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一”的不同读音。

  2、背诵课文。

  三、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掌握生字词,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掌握1种笔画,认识3个偏旁。

  3.认识自然段,并尝试给课文标段。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导入: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在大自然中,我们发现了美,感受到了美。现在让我们走进美丽的大自然中,去欣赏那迷人的景色。

  2.播放秋季美丽景色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美丽的画面。

  3.你知道刚才呈现的画面是哪个季节的景色吗?你又有怎样的感受呢?(板书:秋天)

  4.小结:是呀,美丽的秋天到了,那可真是迷人的景色呀!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课文——《秋天》。

  5.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认识自然段。

  2.学生尝试找出其他自然段,在第2自然段、第3自然段前面标出序号。

  3.(多媒体课件展示)引导学生明确课文一共有3个自然段。

  4.教师范读课文,同学们认真倾听,注意自己不认识的生字。

  5.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6.教师逐段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朗读情况,要求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

  (1)指名读第1自然段,相机指导生字读音。

  (2)检查第2自然段的朗读情况,教师相机指导。

  “一会儿”为儿化音,引导学生读好儿化音。课件出示“儿子、女儿”,指名读词语,与儿化音区分开。

  (3)指名读第3自然段。

  7.同桌互读,检查生字读得是否准确。

  三、随文识字,品读课文

  (一)品读第1自然段。

  导学:秋天到了,我们周围发生了很多变化,(课件出示课文插图)一边看课文的插图,一边朗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看看课文里写了哪些变化。

  1.天气凉了。

  (1)学习生字“气”。

  这里有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一个生字(出示字卡“气”),有一个和它读音相同的字——汽,“气”与气体有关系,“汽”与水有关系。

  (2)(课件演示)做辨别形近字游戏,把汉字送回家。

  气 汽 天( ) ( )水 空( ) ( )油

  (3)指导读句子,“凉”字读重音。

  2.树叶黄了。

  (1)出示各种“树叶”的标本。(出示多媒体课件)

  过渡:这些小宝贝就是树叶。看,它们的形状各有不同。

  (2)学习生词“树叶”。认识偏旁:木字旁、口字旁。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树叶”?

  加一加:“木”加“对”就是“树”,“口”加“十”就是“叶”。

  实物出示:拿出树叶标本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

  (4)你能读出秋天到来时的这种变化吗?指导学生朗读,强调“黄”要读重音。

  3.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1)比较“一片片”和“一片”有什么不同。(“一片片”是很多片)

  (2)你能结合课文的插图说说为什么作者要说“一片片”吗?

  (3)小结:课文插图会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词语,结合课文插图真是个好方法。

  (4)拓展词语。你能说几个像“一片片”这样的词语吗?

  (6)想象情境,指导朗读。

  你能想象树叶是怎样从树上落下来的吗?(轻轻地、慢慢地)那就请你把“落下来”这个词语的语速放慢,声音放轻,让一片片黄黄的小叶子轻轻地、慢慢地落下来。

  4.齐读第1自然段。

  (二)品读第2自然段。

  1.自由地读一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

  2.学习第2自然段。

  (1)在这么美的蓝天下你还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第2自然段)一边观察课文插图,一边读这句话。

  (2)大雁南飞与秋天有什么关系呢? (3)大雁是怎样飞行的,你能结合课文插图来说一说吗?

  (4)小结:课文插图会帮助我们理解句子。

  (5)过渡: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大雁飞行时的样子吧!播放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大雁到底是怎样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的。

  (6)谁愿意读出大雁飞行时的画面?指名读第2自然段。

  (7)你能用“一会儿……一会儿……”说句话吗?

  (8)学习生字“大、飞、会、个”。

  “个”一般用做量词,引导学生试着说一说:一个( )。

  3.初步感受“一”字的变调。

  (1)细心的`同学发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同样是“一”,为什么有时候读y,有时候读yí,有时候读yì呢?你在课文中找到了吗?读一读。

  (2)课件出示词语:一(yí)片片 一(yì)群 一(yí)会儿 “一(y)”字

  指名读,请小老师领大家读,齐读。

  (3)小结:这是“一”字变调的不同读法。汉字可真有意思呀!

  4.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

  过渡:秋天真是个美丽的季节,我们一边欣赏画面,一边有感情地朗读吧。(配乐朗读课文)

  (三)品读第3自然段。

  过渡:秋天可真美呀!作者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课件出示第3自然段:啊!秋天来了!)

  1.指导读好感叹句。

  2.学习生字“秋、了”。

  秋:秋天是禾谷成熟、收获的季节。古代庄稼收割后,人们往往在田间就地焚烧禾草。这种做法一方面可以使土地肥沃,另一方面可以烧杀害虫。所以“秋”字是禾加火组成的。组词:秋天、秋季。

  了:运用数笔画的方法来识记“了”,也可和“子”对比来识记。强调“了”由两笔组成,注意“了”的笔顺。

  4.齐读第3自然段。

  四、引导观察,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本节课要书写的四个字“了、子、人、大”。

  2.学习“了”字的书写。

  3.运用迁移法学习“子”的书写。

  3.熟读课文。

  4.小结: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现在正值秋季,请同学们投入到秋的怀抱中去找一找秋天的变化,寻找秋天的足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秋天的一些特征。

  3、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一、复习词语

  1.开火车读词语卡片。

  秋天 天气 一片片 树叶 叶子 飞来 一会儿 一个

  2.过渡: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争取把课文背诵下来。同学们,有信心吗?

  二、指导书写

  1.指导书写“人”。

  (1)教师示范,讲解要领。强调书写规则:先撇后捺,呈三角形,撇从竖中线上起笔,两个笔画收笔处在一条直线上。

  (2)学生练习。

  2.运用迁移法学习书写“大”。

  (1)观察比较“人”与“大”中“人”的区别,引导学生注意这两个字在书写时占格位置的不同。

  (2)教师一笔一笔做示范,学生观察。

  (3)学生练习描红,书写生字,教师强调书写姿势。

  (4)师生评议,培养学生写字兴趣。

  4.小结。

  三、指导背诵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想象课文中描绘的画面。

  2.指导背诵第1自然段。

  过渡:这篇课文把秋天描写得非常美,对于这样优美的语言我们要想办法背诵下来。背诵也是需要一定的方法的,这样才会背得又快又牢。

  (1)找一找秋天的变化,提炼出关键词语:天气凉,树叶黄。

  (2)出示画面引导学生背诵。

  (3)小结:我们抓住关键词语,想象美丽的画面就会很快把课文背诵下来了。

  3.指导背诵第2自然段。

  (1)抓住关键词语说一说:第2自然段描写了哪些景物呢?(大雁南飞)

  (2)课件出示句式:一会儿……一会儿……。

  (3)练习背诵。

  (4)同桌互相检查背诵,指名背诵,男生女生竞赛背诵。

  4.齐声背诵第3自然段。

  5.小结方法:背诵也是要有方法的,抓住关键词语、想象画面,都是不错的背诵方法。

  6.出示课文画面,齐声背诵课文。

  五、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想一想,说一说,画一画。

  想一想你见过的秋天景色,用几句话描绘出来,也可以用手中的画笔画一画,给画起个名字。

  2.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画一画自己眼中的秋天,并写上一句话。

  3.小组内交流。

  4.全班内展示。

  5.说话练习。

  秋天美吗?你喜欢秋天吗?为什么?

  五、总结全课

  同学们,一年有四个季节,春天风儿轻,夏天百花开,秋天菊花雅,冬天梅花香,每个季节都有自己的可爱之处,让我们多到大自然中去走走,去寻找,去发现,好吗?

秋天教学设计9

  教学预设:

  1、 在秋天的回忆中,理解母爱的内涵。(母之爱)

  2、 在怀念的情意中,感受爱母的思绪。(儿之思)

  3、 在秋天的怀念中,获得自己的思考。(我之悟)

  层次目标:读出感情,读出韵味,读出思考。

  一、导入

  同学们,上周六,我到深圳参加一个课改研修班,晚上,到书城闲逛,突然,一本书吸引了我,那是史铁生的《灵魂的事》。史铁生,是一位苦难的作家,他是北京人,1951年生,今年54岁了。16岁毕业于清华附中,当他正是风华正茂的时候,18岁去延安地区插队;21岁时,当他活到最狂妄的年龄时,却因一场大病,双腿忽然残疾了,一个本是活蹦乱跳的男孩子,突然间不能走路了,只有靠两手摇着轮椅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后来又受到尿毒症、肾衰竭等病症的残酷折磨。有谁能经受住这种苦难呢?我沿着文学翻动书页,我的泪水也悄悄地涌满了眼睛。

  史铁生的母亲也是一位活得最苦的母亲。每次儿子摇着轮椅动身前,她便无言地帮他上轮椅,看着他摇车拐出小路,每一次她都是伫立在门前默默地看着儿子走远。后来,她猝然去世了。她匆匆离开儿子时只有49岁。

  请看史铁生在《合欢树》中的一个片断:

  课件出示:(请轻声读)

  我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闭上眼睛,想,上帝为什么早早的召母亲回去了呢?很久很久,迷迷糊糊的我听见了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就召她回去了。”睁开眼睛,看见风正从树林里穿过。——《合欢树》

  你读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史铁生的很多文章都渗透了对母亲的深厚情感,今天,就让我们循着他的笔迹,走进秋天,走进秋天的怀念吧。

  打开书第51页,第10课《秋天的怀念》。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 拿起笔来,读一读,划一划,也可以在旁边写上你的感受。

  2、 同学们,请你给自己刚才读的情况作个评价,在课题旁画上☆:

  (课件出示:

  读书自评榜☆☆☆

  一级指标:正确☆

  二级指标:流利☆

  三级指标:有感情☆

  3、 你有几颗星?你想读一读你最感动的`片断、你认为最精彩的语句吗?

  学生展示读。

  同伴评议。用第二人称“你……”体验面对面的评价,平等、真诚的评价。

  同伴指导、范读,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三、品味课文,读出韵味

  1、课件出示:

  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收音机里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得把手过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这时,母亲就会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注意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地看着我。

  体验“我”的暴怒无常,母亲的对我的安慰、爱。

  史铁生病了,如果你是他的家人,你会怎么做?——感受母亲的心情。

  2、课件出示:“不,我不去!”……“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体验“好好儿活……”的含义。

  3、课件出示: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过,絮絮叨叨在说着:……

  想象母亲的神情,体谅母亲的心情。

  4、 课件出示:对话

  母: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子:不,我不去!……我活着有什么劲!

  母: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子:什么时候?

  母:你要是愿意,就明天。

  子:好吧,就明天。

  母:那就赶紧准备。

  子: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

  (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

  5、课件出示: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为什么母亲那么敏感?她悄悄出去了,会怎么样呢?

  6、课件出示: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生病的儿子,还有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母亲没说完的话是什么?试说一说,“好好活……”

  7、课件出示: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引申:我们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四、掩卷沉思,读出思考

  1、“秋天的怀念”,怀念的仅仅是母亲吗?还有什么?

  2、母亲为什么老是要去看花呢?

  3、“好好儿活”对于我们的思考是什么呢?

  五、小结,板书:

  母:坚强、无私、伟大

  儿:愧疚、热爱、怀念

  我:(学生板书)

  六、推荐作品:

  《我的遥远的清不湾》(1983)《奶奶和星星》(1984)《我与地坛》《病隙碎笔》《务虚笔记》《灵魂的事》

秋天教学设计10

  教学内容:

  1﹑唱:《秋天红艳艳》

  2﹑动:音乐游戏《夸秋天》

  教学目标:

  1﹑声情并茂地演唱《秋天红艳艳》,感受秋天的美.

  2﹑通过音乐游戏的活动,尝试创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

  用舒展优美的情绪唱歌.

  教学难点:

  音乐游戏中各声部之间要求节奏准确,声音和谐.

  教学用具:

  钢琴,录音机,磁带,图片

  教学过程:

  (一)说一说

  1﹑师:秋天,红枫叶象火一样红艳艳的,漫山遍野,美丽极了!同学们,你们见过这样的情景吗?你们知道红枫叶长在哪里吗?

  2﹑学生各抒己见。

  3﹑师:大家说的真不错,今天我们就要来学唱一首日本歌曲《秋天红艳艳》。

  4﹑出示图片,观赏歌词描绘的景色。

  (二)唱一唱

  1﹑教师声情并茂地范唱

  2﹑节奏练习:弱起小节,用加连线的方法来练习

  3﹑跟琴轻声唱谱

  4﹑朗读歌词

  5﹑听唱法学唱歌词

  6﹑引导学生展开讨论,选择最佳的情绪来演唱这首歌

  7﹑听范唱录音

  8﹑练习用舒展优美的情绪来唱歌

  (三)动一动

  1﹑按照节奏来读一读第二声部

  2﹑分组讨论,创编第一声部的歌词,选择好的,大家按照节奏读一读

  3﹑师生一起创编第三声部的歌词,并唱一唱

  4﹑分成三个声部,先进行两个声部的配合练习,再进行三个声部的配合练习

  (四)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唱了日本歌曲,了解了日本的秋天,看来大自然的'秋天确实太美了!课后,同学不妨再去了解收集一下别的表现秋天的音乐作品。

  教学反思:

  《秋天红艳艳》是一首舒展优美的日本歌曲,二段体结构,曲调清新而富有活力。在整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安排了三个内容:听《采山谣》、节奏游戏《夸秋天》以及歌曲《秋天红艳艳》。我把教学的切入点放在了分辨乐曲欢快活泼和舒展优美两种不同的演唱方法上,并将之贯穿于整堂课中。首先是欣赏《采山谣》,分辨乐曲的这两种不同的演唱方法,了解A+B+A′的三段体结构,听赏的同时穿插了音乐游戏《夸秋天》。歌曲教学时,同样先请学生体会不同的演唱方法,然后再展开教学。教学过程还是比较流畅的。

  当然不可避免的,在教学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首先,教学内容安排得有些太满了,以至于有些没来得及完成。《采山谣》这首歌曲本身比较长,听一遍就要三四分钟,我已经尽量少听,只是完整和分段听了两遍,还是显得时间用的比较多。第二,在歌曲教学这一环节中,感觉教学方法的使用上单调了一些,在难点两拍半的长音的演唱上,我只是简单地指导学生划了一下拍子就过了,虽然学生后来唱的问题不大,但感觉总是不够扎实,可能在指导上还应该想一想更好的办法,比如通过一些肢体动作等来帮助一下,可能会更好。第三,本来我在教学环节中安排了在歌曲唱完后,进行一个简单的双声部练习,可由于第一个原因,这一环节就没有上。这样就使整个的教学流程缺少了一个前后呼应,因为前面的节奏游戏《夸秋天》就是一个双声部的练习,也算是为了后面歌曲中双声部的演绎做个铺垫。由于这个环节没上,节奏游戏就显得有些突兀,好象没有什么必要了。课后,我仔细想了一下,觉得自己还是不够灵活,有些唯教材。《夸秋天》中用到的节奏是后十六分音符,而在歌曲中出现的是切分节奏,如果我把《夸秋天》中的后十六分音符改成切分节奏来练,那么不管后面歌曲中双声部的环节上不上,它都能起到为歌曲教学服务的作用了。

秋天教学设计11

  教材分析:

  本文是“秋天”单元中的一首小诗歌。共有三节,三节的句子结构基本相同,小节与小节、句子与句子之间基本对称,格律整齐,朗读起来,琅琅上口,简短的句子中包含了丰富的内容,把秋天的景色、特点等描写了出来,很适合儿童朗读、背诵和理解。

  课标目标及要求:

  1、认识生字13个,会写生字7个。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体会诗歌整齐的格律,并能熟练背诵。

  3、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诗歌和生活中的观察,认识秋天的特点。

  4、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和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走进大自然和亲近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

  2、诵读。

  教学方法

  1、教法:言语激励法、启发引导法

  2、学法:观察法、讨论法、朗读体会法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录音机、投影仪。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猜,梁老师在一年四季中最喜欢哪个季节?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当说出是秋季时,让学生猜一猜老师为什么喜欢。)

  2、教师提供古诗《秋夕》,教学生诵读。

  3、谈话揭题: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一篇关于秋天的小诗《秋天到》。(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4、观察图画,你看到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练读,要求学生找出不认识的生字,想办法解决。

  2、全班交流不认识的字和识字的方法。

  三、再读课文,体会课文严整的格律

  1、教师范读,学生感受课文严整的格律。

  2、学生练习有节奏地朗读(方式:同桌互帮互学)。

  3、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句式的对仗工整:

  (1)请学生观察第一小节中的句子有什么特点。

  (2)师生练习对对子:天对 ,凉对 。

  (3)依次做第二、三小节。

  对对子:鱼虾对 ,肥对 ,枫叶对 ,红对 。

  4、同桌交流:看谁读得有节奏,谁读得流利。

  5、指名学生诵读课文。

  四、三读课文,教师指导理解朗读。

  1、教师设计问题,指导学生理解:

  (1)从诗中,你知道秋季有几个月吗?

  (2)秋天天气有什么特点?

  (3)秋收都能收获什么?谁收获鱼虾?谁收获瓜果?都有哪些瓜果在秋天成熟?

  (4)“金浪”指的`是什么?

  (5)大雁要到哪里去?它们会在什么时候回来?

  2、学生在理解地基础上继续朗读,同桌一起试着先朗读再背诵。

  五、课后延伸

  秋天到了,你观察你周围的变化,然后完成:(两个题目任选一题)

  1、收集有关秋天的好词好句。

  2、用“秋天到,”开头,写一首儿歌,或一段话,并配上合适的插图。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1、指名学生朗读全文。

  2、学生自愿合作朗读全文。

  3、小组比赛朗读全文。

  4、学生自愿背诵全文,其他同学帮助纠正或提示。

  二、交流作业情况

  三、认识生字

  1、出示下列词语,学生认读。

  转凉 凉爽 蟋蟀 秋收 鱼虾肥 翻金浪

  寒霜降 枫叶 菊花 大雁 排成行

  2、学生当小老师教读上面词语。

  3、出示单字,学生认读。

  转 凉 爽 收 肥 翻 寒 霜 降 枫 菊 雁 排

  4、学生做“一字开花”的练习。

  用上面的生字组词,并用所组词语说一句话。

  四、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7个生字,指名读。

  2、学生观察7个生字的笔画、笔顺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然后在全班交流生字的写法。

  3、教师强调“转”和“黄”的笔画笔顺,特别是“黄”字别少了中间的“横”,“由”字要出头。

  4、学生练习写生字两遍,注意写字姿势,教师相机指导。

  5、写字反馈

  教师展示学生写得好的字,指出优点和不足。(用投影仪)

  五、学生自由完成“语文天地”中的第三题和第四题,全班交流。

  六、拓展

  1、把你学了本文的收获,告诉爸爸妈妈,也可以自己记下来,写在日记本上。

  2、仔细观察你身边的变化,把自己观察到的秋天的变化记下来。

秋天教学设计12

  一、教材分析:

  《北大荒的秋天》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文章描写了北大荒秋天的自然风光和丰收景象,说明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表达了作者对北大荒的热爱之情。文章共有六小节。先写了秋天来了,再从天空、小河、原野三方面写出北大荒秋天的景色美丽,第五节写了北大荒的物产丰富,最后作者包含深情地赞美了北大荒的秋天。总分结构是本文构段的特点。

  二、学情分析:

  同学们对北大荒的情况并不了解,无论是对北大荒过去的开垦,还是如今的繁华都了解甚少。教学前可让学生查找交流有关资料,为学习课文作好铺垫。

  三、设计理念:

  根据课文特点,充分运用电教媒体创设情景,指导学生诵读课文,通过充分地诵读,让学生体会文中所描绘的景象和表达的情感,并由此欣赏和品味作者那种简练而有多姿多彩的表达方式。

  四、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对课文的诵读感悟,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学习总分的构段方式,尝试围绕中心句写话。

  五、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已经走进了《北大荒的秋天》,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进北大荒,去细细地感受它、欣赏它。

  1、师配乐朗读课文第一节,生闭眼想象。

  2、谈自己的感受。

  二、学习课文

  整体感受:

  1、北大荒的秋天究竟美在哪里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2—4自然段。

  2、你觉得哪的景色最美,就读哪里,边读还可以边和同桌进行交流。

  3、有人说秋天是一首诗,有人说秋天是一幅画,还有人说秋天是四季中最美丽的季节。你觉得北大荒的秋天哪里最美呢?

  (板书:天空美小河美原野美)

  (一)品味天空的美

  (1)书中一个词概括了天空的美,什么词:一碧如洗。什么叫一碧如洗?想看看这样的天空吗?(看屏幕上的图片)

  (2)北大荒的天空不仅仅是一碧如洗的,它还多姿多彩。读课文,你看到的傍晚天空是怎样的?(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想一想除了这些,傍晚的天空还会有什么颜色?(金黄、茄紫、粉红、浅红、玫瑰红)

  (3)我们一起来欣赏流云的美丽(看图片)

  (4)这么美丽的景色,谁能读好这句话。(生练读,生配乐读)

  (二)品味小河的美

  1、出示图:这是一条怎样的小河?(学生看图,练习说话)

  2、是呀!小河是多么的清澈,多么的平静啊!谁能把这句话读好?

  3、看,小河的清澈和安静,把谁给吸引来了?(出示课件)如果说,那静静的小河躺在大地的怀抱中,那是一种静谧的美!那自由活泼的小鱼则是一种灵动的美,这一静一动我们该怎么读好呢!先自己试一试。

  4、小鱼的出现,使小河不单调,使小河有了生机和活力。让我们一起来读。

  (三)品味原野的美

  1、原野的特点是什么?(热闹非凡)什么意思?

  2、非同一般的.热闹是一种怎样的景象呢?请同学们大声的朗读这一段,看看作者是怎样具体些“原野热闹非凡”的?。

  3、看图感受原野的热闹非凡。体会农民丰收的喜悦。

  4、看图,练习说话:棉花、稻子、柿子、石榴等

  5、通过朗读让我们亲身感受到北大荒的原野——热闹非凡。

  (四)品味物产丰富

  1、北大荒的秋天不但景色优美,而且物产丰富。(引读第五自然段)

  (板书物产丰富)

  2、提出北大仓的名称,更名《北大仓的秋天》。

  理解:“大豆摇铃千里金”(板书)

  3、北大荒的秋天不仅景色优美,而且物产丰富,所以作者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齐读课文最后一节)

  4、总结:北大荒的秋天是一幅画,一首诗,一曲丰收的歌。

  板书设计:

  5北大荒的秋天

  天空一碧如洗

  小河清澈见底

  原野热闹非凡

  物产丰富“大豆摇铃千里金”

  《北大荒的秋天》教学反思

  这篇文章写得很美——文美、境美、情美。文章描绘了北大荒秋天的自然风光和丰收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北大荒的热爱。

  在教学中,我以“品味词句,想象意境,训练朗读”为重点,引导学生在此过程中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意境。

  一、结合挂图,充分利用朗读引导学生领会文中所描绘的优美意境。在学习课文的第四自然段的时候,先让学生通过图片感知“挺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接着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想象豆荚的样子,想象“哗啦啦的笑声”和“乐呵呵的演唱”的情景,然后带着自己的独特体验再来读读课文的这一段,学生们很快就读出了那份喜悦和热闹非凡。

  二、结合文中语言品味词句。北大荒对于学生来说是很陌生的,所以他们对于文中有些词句的理解也就有着困难,比如“大豆摇铃千里金”,在我们的生活中对于这种景象的见识是很少的,为了便于学生想象那种画面,我就让学生找找和“大豆摇铃”、“千里金”有关的句子,学生们很快就找到了“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哗啦啦的笑声”和“遍地金黄”,从而想象到了大豆成熟的景象。读出那份收获的喜悦也水到渠成了。

秋天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读懂课文内容,说出自己感兴趣部分。

  过程与方法目标:多种方法理解“五彩缤纷”的意思,发挥想象,仿照例子写一写。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秋雨的特点,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图片激趣导入

  1.春天的雨润物细无声;夏天的雨说来就来轰轰烈烈;冬天的雨水化成了雪花纷纷扬扬飘落大地......那秋天的雨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再次走进陶金鸿的笔下,感受他眼中的秋。(板书:秋天的雨)

  2.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回顾课文内容,完成学习单上任务一。

  二.探究新知,整体感知

  1.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它为我们打开了什么呢?(秋天的大门)

  2.请同学们自由读2-4自然段,勾画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交流)

  3.全班一起读第二自然段,用括号把颜色的词括起来,并完成学习单任务二。

  4.秋天的雨把颜色给了谁?想不想看这些多彩的颜色和美景呢?(出示图片)

  5.菊花仙子的颜色就只有这么多吗?你从哪里发现的呢?你还看过什么颜色的菊花?

  6.这么多菊花所以作者用了哪一个词语来概括?(五彩缤纷)那同学们现在理解“五彩缤纷”的意思了吗?除了用五彩缤纷这个词语,你们还能用那些词形容秋天的颜色呢?(找近义词)

  7.请同学们再次读课文,感受“五彩缤纷”的秋雨。

  8.秋天的雨用那盒五彩缤纷的颜料把万物描绘的如此美丽,在你眼中它一定还会把颜料撒向更多的地方,展现出更动人的画面,那么展开丰富的想象,写写秋天的雨还会把颜色送给谁?(完成学习单任务三)

  三.析读文章,体会秋景图

  1.秋天的雨不但有五彩缤纷的`颜色,还藏着许多好闻的气味呢,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呢?(抽读)老师听了你的朗读仿佛闻到了香甜甜的味道呢!

  2.秋天的雨里还藏了什么香味呢?仿照说一说。你们此时心情怎么样?想吃吗?你们站在这么多好吃的水果园里老师叫你们回来上课你们愿意吗?爸爸妈妈叫你回家你们愿意吗?你们被这香味“勾住”了脚,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什么景象?(丰收)

  3.秋天的雨不仅带来很多美丽的颜色和好闻的气味,它还会关心好朋友呢!瞧!它正拿着小喇叭在喊话呢,听听,它对小动物们说什么呢?小动物们听了它的话在干什么呢?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什么秋景图?(忙碌,活跃)

  四.总结提升,情感归纳

  1.同学们,学到这里我们看到一幅怎样的秋天?

  2.齐读最后一自然段,感悟秋天带给孩子们的快乐。

  3.希望秋天里点点滴滴的细节能滋润着同学们的回忆,快乐着同学们的生活,希望你们脑海里能永远留有秋天的美丽身影。

  五.板书设计

秋天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习第四自然段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

  3、 通过对课文的诵读感悟,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读生字词。

  二、讲读课文2——6自然段

  (一)自由读2——4自然段,说说这几段都写了北大荒哪里的景色?

  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2、北大荒的天空怎么样?(显示天空图片)

  3、文中把多彩的'流云比作什么?

  4、练习朗读。

  学习第三自然段

  1、我们抬头看见一碧如洗的天空,低头又看见什么呢?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2、你们看到了什么?(显示小河图片)

  3、作者把小河比作什么?

  4、假如你是一条小鱼,在这清澈见底的小河里,会做什么?心情怎么样?

  5、朗读课文,再填空。

  学习第四自然段

  1、课件出示自学要求

  2、大豆会笑吗?高粱会演唱吗?这句话把“大豆”和“高粱”当作人来写了,这样写更能表现出原野的热闹。指导读。

  3比较句子。(课件显示)

  4、练习朗读。

  学习第五自然段

  1、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北大荒的秋天有什么收获呢?读课文。

  2、理解“大豆摇铃千里金”

  3、宝物图片欣赏

  第六自然段

  指导朗读,用赞美的语气读。

  三、总结全文

  1、课文学完了,你们觉得北大荒的秋天美吗?哪儿最美?把你认为最美的一段读给大家听,美要大家一起来分享。

  四、作业(显示)

秋天教学设计15

  (第一课时)

  教 学 目 标备注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 学 过 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指名读课文。

  2、简介北大荒。北大荒是指黑龙江省嫩江流域、黑龙江谷地和三江平原的广大地区。过去那里是一片荒芜,解放后,经过建设者的开垦,荒地已变成良田。

  3、北大荒的秋天是什么样儿的呢?

  二、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1、轻声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3、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北大荒的秋天怎么样?找出能概括课文的 绛紫 透明 波纹 燃烧 山岭 荡起 北大荒 一碧如洗 清澈 见底 几缕

  自由读。说说哪些生字在读的时候要特别注意。(紫是平舌音,烧、澈是翘舌音,岭、缕是边音,纹是前鼻音,岭是后鼻音,荒、绛是三拼音)指名读,齐读。

  2、读句子。

  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这是一个长句子,在读时要注意合理的停顿。

  教师范读;学生练读。指名读,齐读。

  3、读课文。

  指名分自然段读。

  师生共同评议。

  4、回答问题。北大荒的秋天怎么样?文中用哪一句话来概括?

  三、理清课文脉络:

  默读课文,想想课文是从哪两方面写北大荒的景色优美的?

  四、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指名读。

  2、识记生字字形。

  3、指导书写。

  五、作业

  1、用钢笔描红。

  2、组词:

  先( ) 火( ) 此( ) 冷( ) 文( )

  洗( ) 灰( ) 紫( ) 岭( ) 纹( )

  3、朗读课文

  教学反思

  北大荒的秋天(第二课时)

  教 学 目 标备注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习第四自然段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

  3、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地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地思想感情。

  教 学 过 程

  一、 总领全课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北大荒的秋天》。

  师:九月,从第一片树叶落地开始,北大荒的秋天也就来了,北大荒的秋天怎么样啊?

  师:出示“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

  指导:北大荒的美不是一般的美,你从什么字看出来?

  “真”字,对呀,只要我们注意了这个字,就能读好这句话。

  师:北大荒的秋天美在什么地方啊?

  交流板书:天空、小河、原野

  二、 天空美

  师:北大荒的天空怎么样?

  出示:一碧如洗,什么是碧?碧就是碧蓝。

  一碧如洗就是?(天空碧蓝碧蓝的,像是用清水洗过一样。)

  朗读体会天空的一碧如洗。

  师:北大荒的天空,只有在傍晚时分,西边的天上才会有几缕流云?这些流云怎么样呢?请你轻轻地读这个句子。

  出示流云的句子

  师:你觉得这些流云怎么样呢?从哪儿看出来?

  讲读两个重点:

  (一) 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

  要求读的时候,一边读一边想象颜色的鲜艳和美丽。

  这四个词组连在一起的时候,要有起伏。

  (二) 锦缎

  师:作者把这些流云比作锦缎,真美啊!

  1、什么叫锦缎?色彩很鲜艳、上面有花纹的很漂亮的绸缎。

  2、这锦缎上面有什么?

  指挥齐读“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

  锦缎上就这些颜色吗?其实何止这些呢?也许还有……也许还有……(金黄、茄紫、杏黄、玫瑰红……)

  这么多的颜色既多又美,就叫做“五彩斑斓”

  师:多美的锦缎呀!齐读,体会。

  3、这锦缎是谁的?(美丽的仙女)

  师:那更是无与伦比,再读。

  4、这锦缎在仙女的手里还在不停地……?(抖动)

  师:多么轻盈、多么飘逸、多么瑰丽、多么神奇,再读

  5、怪不得人们忍不住赞叹“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

  6、总结:这北大荒的天空白天天空一碧如洗,到了傍晚,就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瑰丽的画卷!拿起书,齐读第二小节,音乐起(班得瑞的仙境)

  三、 小河美

  师:在这美丽的天空下流淌着一条小河。这是一条怎样的小河?赶快把描写小河的句子找出来,有感情地读一读。

  师:指名读,你觉得这是一条怎样的小河?出示

  交流点出清澈见底,蓝绸子

  理解蓝绸子,看,书上,就是这条蓝绸子,光光的,滑滑的,长长的,他就是小河。这小河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看,它多么像一幅画,谁来读小河,读得清清的,谁来读小河,读得静静的。

  师:这时,一群小鱼顶着水游过来了,(明镜一样的水面顿时漾起了一道道波纹),引读,两遍。

  师:如果刚才的蓝绸子是一种静态美,那么现在的漾起波纹则是一种动态美。小鱼的出现让小河显得更有生气。

  四、 原野美

  师:北大荒的天空、小河是一种自然风光美,那么北大荒的原野又是一种独特的美。

  师:瞧!原野热闹非凡,对比读热闹、热闹非凡,理解非凡,就是不同寻常,超出一般的'。热闹非凡就不同寻常的热闹。

  师:围绕了热闹非凡, 作者写了那些景物?在书 上把这些景物圈出来。

  交流板书:大豆、高粱、榛树叶子

  师:大豆怎么样?出示大豆,谁来读。

  点拨:谁来读得更开怀一些,放声大笑的感觉。他们什么笑?(丰收)原来这是因为丰收的喜悦的笑。谁再来读。

  师:高粱怎么样?,出示高粱,谁来读?

  点拨:他们在唱什么?师:这是丰收的歌声

  总结以上两样景物:大豆会笑,高粱会唱,这些都是把植物当成人来写,这叫做拟人的手法,如果,我们运用在作文中就会让显得生动、有趣。

  师:(引读)榛树叶子怎么样呢?燃烧了人们一颗怎样的心?

  (因为丰收而激动、喜悦的心……)

  深化:明明是哗啦拉的豆荚声,为什么会笑?

  明明是高粱,为什么会唱?

  明明是火红的榛树叶子,为什么会点燃人们火热的心?交流总结:其实,不是豆荚在笑,高粱在唱,而是人们在 笑,人们在唱。

  师:同学们,在原野上有很多热闹的声音,听,到处是歌声、笑声;你们看到了吗?有大豆的金黄金黄,有高粱的黑红黑红,有榛树叶子的火红火红,他们都在向人们展示着成熟的美;你们感受到了吗?人们因为原野丰收而一片欢欣鼓舞、喜气洋洋的景象。齐读,体会。

  师:这里大豆、高粱、榛树叶子都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那这一句就是中心句。

  出示填空,指导背诵

  深化:原野这么热闹,他的美不同于天空、小河,你觉得这又是一种怎样的美?(劳动创造的美)

  五,总结板书

  5 北大荒的秋天

  天空 一碧如洗

  小河 清澈见底 美

  原野 热闹非凡

【秋天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秋天》教学设计11-26

秋天教学设计01-04

《秋天到了》教学设计04-14

《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04-01

教学设计:秋天的怀念04-17

《秋天的雨》的教学设计04-19

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09-03

《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03-31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01-17

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