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设计

时间:2023-04-17 17:20:42 教学资源 投诉 投稿

音乐教学设计18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音乐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音乐教学设计18篇

音乐教学设计1

  一、读准字音

  携带xié慰藉jiè上颚è颤动chàn骷髅kūlóu萦绕yíng缥缈piāomiǎo

  蟾蜍chánchú戛然jiá模型mó鱼鳍qí

  二、弄清词义

  剔除:把不合适的去掉

  声纳:利用超声波测距的装置

  征募:招收募集

  领地:占有的土地

  和弦:音乐术语,三个以上的音同时发响

  迄今:到现在

  湮没:埋没

  冒昧:言行不合地位、场合的要求,多用作谦辞

  三、语段阅读

  我们面临的问题之一,是随着我们拥挤地生活在一起……只是因为我们还有音乐。

  1、文中的.两个“之一”是否可以删除?为什么?

  2、既然说“我们很难从这噪声里选择出有意义的信号来”,那通讯系统还有什么用呢?

  3、“我们好象一定”句中的“好象”和“一定”是否矛盾?

  4、末句有什么作用?

  鸟类歌声中事务性通讯的内容已有人作了那么多的分析……我不能相信它只是在说:“画眉在这儿。”

  1、“事务性通讯”和“八小时以内的事务性语言”指什么?

  2、我不能相信它只是在说:“画眉在这儿。”这句的意思是指

  3、作者认为音乐的性质是什么?

  4、作者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答案:

  1、“之一”不能删掉。“我们面临的问题”和通讯的内容繁复的原因都很多,作者在这个话题中都只谈了一个方面,所以用“之一”。

  2、一个通讯系统内部,信号的含义还是明晰的。而在系统外,复杂的编码信号就成其为“噪声”了。

  3、用“好象”是因为假定的未来事件,不能用归纳法做出定然的结论。但人们会利用信息传递技术来“闲聊”,这一点情理上是“一定”会发生的。

  4、强调音乐的巨大作用,也为下文阐释“大自然的音乐”引出了话题。

  1、指的是鸟之间用于沟通和联系、交流的声音信号。即起着“警告、惊叫、求偶、宣布领地、征募新友、要求解散等”作用的鸣叫。

  2、“我”认为它不只是进行“事务性通讯”,而且是在进行不带功利性质的“音乐演唱”。

  3、没有功利目的,只是自得其乐,或是“沉思的、若泣若诉”地抒发情绪。

  4、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写得生动、形象、活泼。

音乐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和学唱,了解京剧艺术的基本知识:角色、行当、西皮与二黄唱腔、主要伴奏乐器。以及一些代表人物(梅兰芳)。

  3、欣赏并熟悉几段著名的有代表性的京剧唱段,能够感受京剧艺术作为国粹的独特魅力。

  4、通过学唱《甘洒热血写春秋》,使演唱有一定的京剧韵味。

  教学内容:

  l、音乐知识:中国京剧的历史、行当、唱腔等代表人物。

  2、欣赏《海岛冰轮初转腾》(选自京剧《贵妃醉酒》选段)《迎来春色满人间》(选自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选段)。

  3、学唱现代京剧《甘洒热血写春秋》(选自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选段)及模仿动作表演。

  4、节奏训练:打击乐“锣鼓经”练习。

  教学方法:

  以看、听、学、唱、做、感受相结合的师生共同活动的教学方法。

  教材分析:

  京剧是流行于全国各地的戏曲剧种之一,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它继承了昆剧、皮黄、梆子诸声腔的精华,并加以集中而成。

  京剧的行当为生、旦、净、丑。

  京剧的唱腔主要分西皮、二黄两大类。

  目前已成为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及人物扮演等多种因素的综合艺术形式。

  作品分析:(1)《海岛冰轮初转腾》是选自中国京剧《贵妃醉酒》选段。(剧情略。教材207页)(2)《智取威虎山》剧情:1946年冬件,我档人妊民解放军在东北皋战场取夯得辉郭煌村胜利,委某毁部摈团贴参谋长少册剑宽波率一支追剿队单进跋入深山,以便粘消斜灭荚逃珍进威北虎酗山的座山雕卯土匪厦武讳装健。少砒剑波旨派侦察排长杨逢子荣改甄扮责土匪,歇打入威虎山弟。杨子荣魔凭借勉丰秤富御的战斗接经烹验,多胖次战胜洋凶淘恶殴狡腊猾的座饮山雕禹的盘问棍与镇试俗探,取牟得了座笑山脉雕掷等寨人的信任闻,被柴封腋为八威诽虎库山老九姚。絮他利戴用“师九苟爷掂”监的.违身份知,以性“练糕兵濒”颂为虑名,送出情报。当舞追押剿队避得到阮情妙报整个装待沃发时,被壁我方硬逮谅捕的土匪栾在平在被押送泞途锡中逃到威虎囊山,给蝎杨子荣造扩成了宽严惶重威胁。但杨子嘿荣临筒危尘不幻惧,雨机试智沉堑着,抓住栾平车的弱点轮主动进攻估,最逗后务亲手尤处颜死汝栾鞋平锄。眠借为与座惯山雕祝寿耀之机林,杨子荣辛将全部匪掣徒集中述在威虎寺厅柬用灌酒颅灌饮醉磅,缉追一剿队蒙和片民童兵及时届赶栓到,纸与杨子红荣忍里遂应喧外合滞,彻底消畜灭炳了决这欢股顽匪。[西皮的曲调以七声音阶跳进旋法为主,每一句起拍都在弱拍,落拍多在强拍,拍点色彩明朗,多用于叙述描写。二黄的曲调以五声音阶段进旋法为主,每句的起、收拍均在强拍,委婉流畅,多用于叙事和表达人物的内心感情。]

  教学过程:

  一、提示课题:(用看、听、初步接触京剧音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请看录像《唱脸谱》教师出示《海岛冰轮初转腾》(简说《贵妃醉酒》剧情)

  二、导入新课(用问、答、讲、看,了解京剧音乐,过渡作品欣赏)

  1、提问:这段音乐是是《贵妃醉酒》中的什么唱段?是谁演唱的?(师生共同活动、了解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2、教师简单介绍京剧的历史、行当,唱腔等。使用不同脸谱:介绍着名京剧艺术家及传统剧目。三、l、聆听《海岛冰轮初转腾》全曲的音乐,分析唱腔与旋律特点。全面了解作品(用听、唱、感受及实践。培养音乐感受与表现能力,渗透思想教育)

  2、介绍讨沦“旦角”的成套唱腔特点及梅派的风格。

  3、模唱(让学生自己选一句表演),学学“贵妃”。

  4、欣赏《迎来春色满人间》和《甘洒热血写春秋》。师生谈感受①西皮快板与二黄慢板的区别。②传统剧目与现代京剧在原有基础上的创造与发展。

  5、教师小结:二黄导板高亢有力,慢板的特点委婉流畅,多用于叙事和表达人物内心感情。西皮唱腔拍点鲜明,色彩明朗,多为叙述描写性唱段,。

  从这两段的唱段中看到我国优秀戏曲文化的悠久传统,而且为此而感到自豪,我们要继承和发扬祖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从而更加热爱我的祖国及祖国的优秀文化。

  四、练习学唱与体验京剧韵。

  1、节奏练习串子(乐谱略)乐器:鼓、小锣、钹、大锣教师钢琴伴奏四位同学表演全体同学读锣鼓经

  2、集体学唱《甘洒热血写春秋》西皮快二六,请学生介绍《智取威虎山》剧情及杨子荣唱段。

  教师介绍发声方法,注意唱腔、韵的学唱听录音模唱看录像学唱学生自演自唱由教师钢琴伴奏,学生集体表演《甘洒热血写春秋》。

  五、小结、布置作业,在第二教时时交流。熟唱《甘洒热血写春秋》。

  谈谈对京剧音乐的感受(唱腔,行当,行头,脸谱,锣鼓经,流派等选一个)屏幕显示教学要点:京剧音乐

  1、20xx多年四大徽班、四大名旦、四大老旦四大行当:生旦净丑唱腔:西皮二黄板式:快板、慢板二六散板等

  2、表演手段:唱做念打场面:(伴奏)文武场打击乐锣鼓经祖国戏曲优秀文化热爱、继承、发扬。

音乐教学设计3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大雨和小雨》,活动课《寻找生活中的声音》,听听我创造的声音。

  教学目标:

  1、能寻找并模仿生活中的声音;2能创造几种声音;3学唱歌曲〈〈大雨和小雨〉〉。

  教学要求:

  1感受并模仿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声音;2能够用不同的材料创造声音(非常规音源);3回唱歌曲〈〈大雨和小雨〉〉。

  重点与难点:

  对声音的联想。学生虽然对生活中的声音有一定的感受,但没有从声音引起联想的经验。教师应通过本科的教学,使学生逐步建立起对声音的联想,为探索声音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教具:1、多媒体光盘;2、自生活中采集的各种声音的录音带或CD;3自大自然中的事物。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学生听音乐走进教室。(有关大自然中声音的多媒体课件,对各种音响感到好奇有趣,新课标要求体现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走进音乐,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

  二、寻找生活中的声音

  1、教师用猜谜语的方式,启发学生用耳朵仔细听辨生活中的声音。(谜面:左一片、右一片、住在山两边,说话听的见,相互难见面。谜底:耳朵。)

  2、启发学生走进教室时,听到了什麽声音。

  师:刚才我们听到了大自然中美妙的声音,想不想去呢?

  生:想……

  师:有一个“快乐”团要带着小朋友旅行,看!火车来了,小朋友们上车吧。(多媒体课件:火车开了。)

  师:大森林到了。(多媒体课件:教材中大森林的声音,这几组声音都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很容易分辨、也易于模仿。为了开阔学生的思路,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提供更多的声音,特别是农村中的学生,对大自然中的声音会不会深切的感受。)

  三、歌曲〈〈大雨和小雨〉〉

  1、师:雷公公发怒了,要下雨了,快到小木屋里躲躲吧。(多媒体课件:有关整个下雨过程。)

  师:雨是一种自然现象。有大雨也有小雨,发现有什麽不同吗?

  生:声音不一样。

  师:下面我们学唱一首关于雨的歌曲——〈〈大雨和小雨〉〉

  2、由教师范唱或听录音。

  3、跟着教师学唱。

  4、歌曲处理:启发学生根据大雨和小雨的特点,如何演唱歌曲。

  5、师:雨停了,太阳出来了,花草痛痛快快洗了个澡,你看,冲着你笑呢!(师生同唱,感受歌曲整体效果。

  新课标重视音乐实践,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增强学生音乐表现自信心。)

  四、听听我创造的声音

  1、师:雨后的空气真清新,我们到外面做游戏吧。(围圈对坐)

  师:大自然给予我们很多声音,怎麽来回报呢?看,我们的身边有树叶、树枝等。能不能用身边的事物创造声音呢?(教师要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我创造的声音和别人的不一样。)

  生:老师你听。(学生从身边寻找声音并进行创造,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2、师:同学们发现了没有,用两三种声音连

  在一起能表现一个简单的内容。比如:脚步声、开门声、喝水声,好象是一个小朋友放学回家,打开门、口渴了咕噜咕噜喝水的情景。你能不能从身边找出几种声音,再把里面的小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生:(讨论)

  3、故事表演

  故事是学生通过音乐创造而出来的声音,在教学中,发挥学生创造性的机会,不用“标准答案”去束缚学生,培养和鼓励创造精神,是新课标体现。)

  4、小结

  观察身边的事物,你会发现很多有趣的事情。

  组织下课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表演唱《布娃娃弹琴》

  教学目的:

  1、通过聆听《会跳舞的洋娃娃》,感受小提琴的音色。初步感受分辨音乐的不同情绪。

  2、通过对三拍子歌曲《布娃娃弹琴》的学习,使学生能用甜美

  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能用动作感受音乐的强弱规律并了解四分休止符、圆滑线在歌曲中的的表现作用。

  3、知道节奏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音乐和热爱集体的意识,以及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的意识。

  教学内容:1、聆听《会跳舞的洋娃娃》

  2、歌曲《布娃娃弹琴》

  教学难点:1、能用甜美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并掌握歌曲的`节奏

  2、能感受音乐的情绪并随着乐曲做律动,用动作感受节拍

  教学准备: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学生随着《星光恰恰恰》律动。

  二、新课学习

  1、导入

  师:我们一(3)班的音乐舞会开得真热闹!你们瞧,谁被我们吸引过

  来了呀?引出“洋娃娃”

  师:你们猜,她在想什么呢?

  师:告诉你们吧,她看见你们跳舞跳得那么棒,也想跟你们学跳舞,你

  们瞧!她忍不住跳起来了。

  2、聆听小提琴曲《会跳舞的洋娃娃》

  A:师扮演洋娃娃,随音乐律动。

  B:师带领生一起随音乐律动。

  师:洋娃娃跳得怎么样?让我们一起去参加她的音乐舞会好吗?

  师生听音乐律动,注意节奏的准确,用动作表现出欢快、活泼的情绪。

  (1)完整聆听乐曲,感受乐曲的情绪、速度。(用简单律动表示节拍)

  (从活泼、欢快——优美抒情——活泼、欢快)?

  (2)乐曲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小提琴

  (3)复听乐曲,随着音乐律动。

  3、学唱新歌《布娃娃弹琴》——用听唱法学习

  师:有了小朋友们的参与,布娃娃的舞会变得特别热闹,为了表示对你

  们的感谢,布娃娃弹起了她心爱的钢琴,还唱起了动听的歌,你们听!

  (1)听录音初步感受歌曲。

  师:你们听见她都唱了些什么呀?

  (2)老师范念歌词(配乐)。

  (3)听教师范唱,学生跟着歌声击拍。引出三拍子,学生用简单律动

  表示三拍子。

  (4)学生跟钢琴用“LU”哼唱旋律。

  师:在布娃娃的歌声里给我们带来了两位好朋友,你们看是谁?

  引出“休止符、连音线”,让他们知道各自在歌曲里的作用。

  (5)学生跟琴试着轻轻演唱歌曲。

  注意歌中两处一字多音要唱准,四处的休止符要停顿以及“叮叮

  咚”要唱得轻快。

  (6)学生用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注意

  学生歌唱的速度,稍慢但不要

  拖拉,使歌曲演唱达到优美抒情的效果。

  (7)学生用身体乐器打三拍子节奏,再次演唱歌曲。

  三、巩固歌曲

  1、学生听音乐变对形,讨论编创简单律动。(配乐)

  2、师选择碰铃、三角铁、串铃、铃鼓敲击每小节的第一拍分组为歌曲伴奏。(配乐)

  3、利用这两种方式再次巩固歌曲。(唱歌、跳舞、器乐)

  四、师小结下课

  学生随音乐边唱边跳出教室。

音乐教学设计4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学习用打击乐器演奏,准确地按照指挥的意图,与同伴一起即兴演奏乐曲,体验配乐器演奏的乐趣。

  2、能根据音乐创编身体动作,并将领唱和齐唱的形式迁移到配器形式中。

  3、感受大家在一起演奏、呼喊劳动号子时强有力的气氛。

  【活动准备】

  1、《加油干》录音磁带。

  2、各种自制打击乐器,铃鼓、碰铃一对、双响桶一个、叉一对。

  3、在此次活动前,幼儿已熟悉《加油干》乐曲旋律。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老师与幼儿进行捕鱼游戏。(体验劳动号子的特点)这时信鸽来送信。

  二、读第一张信,幼儿领唱、齐唱歌曲《加油干》。

  1、读信,交代任务。

  师:啊!原来是月亮姐姐的来信,信中写的是什么呢?(我们下周要举行迎奥运汇演,你们来参加吗?)小朋友想去吗?(想)我们赶紧行动吧!

  2、欣赏音乐《加油干》

  (1)欣赏乐曲,让幼儿回忆乐曲名字。(播放录音)

  师:咦,原来是我们熟悉的乐曲叫——

  幼:《加油干》。

  (2)让幼儿回忆歌曲的风格。

  3、指导幼儿进行齐唱、领唱。

  三、读第二封信,引导幼儿创编身体动作。

  师:月亮姐姐又来信了,看看又有什么事情。(小朋友你们的歌唱的'真好听,能不能给这美妙的歌声再加上动作呢?)

  1、引导幼儿做身体动作。

  全体幼儿听音乐,按要求师幼集体做动作。

  2、将幼儿分组进行练习身体动作。(播放录音)

  小结:小朋友做得真棒!

  四、读第三封信,用打击乐演奏《加油干》。

  师:月亮姐姐给我们送来了礼物,是什么?(展示各种“乐器”)

  师:这些乐器可以分别代表平时我们用的哪些乐器呢?(拿一篮乐器

  与幼儿一一比较得出:竹竿——双响桶;易拉罐——碰铃;装有米的瓶子——铃鼓。)

  师:现在我们用这些乐器演奏,看老师的指挥。

  其中唱“嗬嘿”的地方用“大鼓或叉”打击。

  2、幼儿看教师指挥并演奏。(播放乐曲录音)

  3、幼儿听录音并看指挥完整地演奏打击乐。(播放录音)

  五、活动结束。

  师:小朋友们表演地真认真,为了能在下周如期参加演出,现在我们先去把这首打击乐表演给中2班的小朋友看看,听听他们的意见,我们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带幼儿离开教室)

音乐教学设计5

  设计意图:《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要创造条件让幼儿接触适宜的,各种形式的音乐作品,丰富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中班的幼儿喜欢倾听自然界中各种好听的声音,比如风声、雨声、水声等。他们也喜欢唱唱跳跳,渴望参加歌唱,律动,舞蹈,表演等活动,同时对音乐已经有了初步概念和欣赏潜力。因此,本次活动主要通过倾听,歌唱,律动,舞蹈等多种形式来充分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帮助幼儿更好的去欣赏、体验音乐,并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

  活动目标:1、认知目标:理解歌曲大致内容,知道种子发芽离不开雨水的道理。

  2、能力目标:能活泼,亲切的演唱儿歌,用动作大胆地表现“沙沙沙”、“在说话”、“真甜”、“发芽”等歌曲内容。

  3、情感态度目标:体验歌唱与表演的快乐,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

  活动重点:理解歌曲内容,初步学会演唱歌曲,并加入简单动作。

  活动难点:鼓励幼儿根据歌词进行动作创编并演唱。

  活动准备:1、物质准备:PPT课件、小雨滴手指偶、小雨、种子头饰各五个,儿歌图谱,音频等。

  2、经验准备:幼儿倾听过下雨的声音,见过种子发出来的小芽。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趣味性导入,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小雨滴手指偶导入,吸引幼儿注意力。

  2、初步欣赏音乐,仔细倾听儿歌内容。

  二、基本部分

  (一)幼儿跟图谱学唱歌曲。

  1、展示图谱,幼儿熟悉。

  2、教师带领幼儿跟着图谱学唱。

  (二)加入简单动作进行演唱。

  1、幼儿跟老师共同演唱。

  2、幼儿在座位上跟老师学做动作。

  (三)鼓励幼儿进行动作创编。

  1、引导幼儿创编新动作。

  2、加入新动作,共同演唱。

  三、结束部分

  教师讲评,趣味性结尾。

  鼓励幼儿活动后练习歌曲,创新动作。探索一下可以用什么乐器演奏,下次活动一起演奏。

  活动延伸

  1、回到家后,把儿歌唱给爸爸妈妈听,并和爸爸妈妈一起探讨加入乐器和新的动作。

  2、可以在自然区,种下种子,并观察它的生长过程。

  附儿歌 《小雨沙沙》

  小雨,小雨,沙沙沙,沙沙沙

  种子,种子,在说话,在说话

  哎呀呀,雨水真甜

  哎哟哟,我要发芽

音乐教学设计6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木瓜恰恰恰》

  2、为歌曲设计打击乐器伴奏。

  教学目标:

  1、用热情、欢快的声音演唱《木瓜恰恰恰》

  2、了解一些“叫卖”的艺术形式。

  教学重、难点:用较长的气息来歌唱。

  教学过程:

  (一)学唱歌曲《木瓜恰恰恰》

  1、创设“叫卖”的场景。讨论用什么样的形式卖东西?引出叫卖的歌曲。

  2、欣赏台湾歌曲《卖汤圆》和印度尼西亚歌曲《木瓜恰恰恰》。

  3、学唱歌曲《木瓜恰恰恰》。在演唱第二乐段连续切分节奏时要注意用较长的气息来歌唱。

  4、为歌曲设计打击乐器伴奏。

  (二)表现歌曲

  1、分小组讨论设计“叫卖”的形式。如卖什么东西?怎样吆喝?演唱什么歌曲等?(除《木瓜恰恰恰》外,还可有台湾歌曲《卖汤圆》、墨西哥的`《卖玉米饼》。教师可提供录音资料)

  2、分小组表演汇报、评价。

  3、板书设计:木瓜恰恰恰卖汤圆卖玉米饼

  4、课后小结

  随笔:学会用欢快、热情的声音演唱本歌曲,并了解了一些“叫卖”的艺术形式。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尼罗河主题曲》

  教学目标

  1、欣赏人声与电子合成器《尼罗河主题曲》。

  2、与埃及、尼罗河有关的音乐文化知识。

  教学过程:

  (一)欣赏人声与电子合成器《尼罗河主题曲》

  1、听用常规乐器和电子合成器演奏的两段音乐,分辨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2、简介电子合成器。

  3、第一遍欣赏人声与电子合成器《尼罗河主题曲》,有什么感受?

  4、哼唱主题a。

  5、第二遍欣赏全曲,进一步记忆主题a旋律。

  (二)了解有关埃及和尼罗河的音乐文化知识。

  1、由教师或学生介绍有关埃及或尼罗河的知识

  2、欣赏埃及的民间音乐。

  (三)第三遍欣赏全曲,启发学生谈谈欣赏了乐曲后体会。

  (四)板书设计:尼罗河主题曲

  (五)课后小结

  随笔:认识了电子合成器,熟悉了它的音色,了解了一些与埃及、尼罗河有关的音乐文化知识。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红蜻蜓》。

  2、欣赏日本民歌《樱花》《拉网小调》

  教学目标:

  1、运用均匀的气息合唱《红蜻蜓》。

  2、画出歌曲的旋律线,根据旋律线的起伏为歌曲设计力度变化演唱歌曲。

  3、了解一些日本的代表音乐作品。

  教学重、难点:学唱二声部歌谱

  教学过程:

  (一)学唱歌曲《红蜻蜓》

  1、导语:简介日本。

  2、欣赏或范唱歌曲《红蜻蜓》。

  3、学唱二声部歌谱。

  4、练习均匀的气息:每人准备一张纸条,放在嘴边,轻轻地吹纸条,使纸条保持一样的高度。

  5、学唱二声部歌词。

  (二)表现歌曲

  1、画出歌曲的旋律线,根据旋律线的起伏为歌曲设计力度变化演唱歌曲。

  2、为歌曲的三段歌词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如领唱、用哼鸣伴唱、合唱等。

  (三)了解其他的日本民歌

  教师播放录音或由教师、学生演唱熟悉的其他日本民歌。如《樱花》《拉网小调》等。

  (四)板书设计:《樱花》《拉网小调》

  (五)课后小结:

  随笔:学会演唱本歌曲并了解了一些日本的代表音乐作品。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乐曲《火车咔咔咔》并用口风琴或竖笛演奏第1—17小节旋律。

  2、创编节奏为《火车咔咔咔》伴奏。

  教学目标:

  1、感受《火车咔咔咔》的欢快情绪。

  2、用口风琴或竖笛演奏第1—17小节旋律。

  3、了解马林巴,并熟悉它的音色。

  教学重、难点:乐器演奏、用节奏乐器伴奏、创编舞蹈或律动动作。

音乐教学设计7

  一、教学目标一课时

  知识技能目标:感受音乐节奏等基本要素,用自然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

  过程方法目标:通过“体验、模仿、探究、合作”等方式,让学生参与音乐学习中来,加深对歌曲情感的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深入领会歌曲情感,培养音乐兴趣,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音乐基本要素,用自然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教学难点:领会歌曲情感,提升音乐审美能力

  三、教法、学法

  教法:(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育原则,以启发、点拨、引导为主,辅以示范和讲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讲解法:介绍歌曲作者和创作背景。

  示范法:用自己的演唱来表现音乐,来感染学生。

  多媒体辅助法:展示以体现歌曲内涵为主题的图片、诗词,播放歌曲的不同版本。

  (还有:情景创设法、合作探讨法、启发式教学法、尝试教学法等自己选择编排)

  学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重方法的选择让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教学)讨论交流法: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找出歌曲的特点,演唱的技巧。

  尝试法:指导学生自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创造能力都得到提高。

  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过程

  本节课为多媒体教学课所采用的的教具有钢琴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等

  1、导入(5分钟)

  一般采用情景的方式导入(欣赏形式的课程多采用创设情景的方式导入)也可以采用复习上节所学的方式导入自己编入一段课程导入词(根据课程)

  2、新课(20分钟)

  (如果是欣赏性质的课程新课设计多采用多听让学生多讨论小组讨论啊教师引导提问学生多听多想多回答然后再总结的方式去设计目的一个要让学生了解体会到歌曲情感)

  比如1、讲解歌曲时代背景

  2、讲解歌曲作者

  3、学生初次聆听体会歌曲情感

  4、学生再次聆听感受歌曲旋律情感走向画出歌曲旋律线

  (小组合作方式进行)

  5、学生再次聆听歌曲带着对歌曲情感的理解再次深入聆听歌曲、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如果是教学新歌之类的课程新课设计还是以学生为主导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新课教学)

  比如1、聆听歌曲

  2、讲解歌曲节奏强弱规律重难点不好唱的.地方

  3、设计发声练习曲(可以板书到黑板上)

  4、学唱歌曲示范演奏教唱跟琴学唱跟录音学唱分小组讨论歌曲情感找同学示范唱抽唱

  5、互动环节划出2 3 4拍子适合歌曲的指挥手势图,教同学指挥,抽同学演唱,抽同学指挥这样全班互动下

  3、课堂小结(5分钟)

  自己总结整个课堂教学再次阐述歌曲旋律作者情感等肯定下学生

  4、课后作业

  同学们将自己所学歌曲演唱展示给自己的父母或者亲戚朋友

  下去聆听与本课作者有关的歌曲体验歌曲表达什么情感

  六、教学反思

  (空在那儿这个学生学习了这课后存在的问题的反思不用写空着就行)

  在教案中体现自己的教学设计理念:

  本课教学设计旨在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通过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师辅助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音乐教学四多“多听多想多体会多创作”等方式深入了解歌曲情感,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重视整个的创作过程,重视全体学生的共同参与性是本节课的宗旨。

音乐教学设计8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欣赏并演唱《龙船调》这首歌曲,学生能够体验到湖北民歌歌曲的艺术魅力,从而提升对民族音乐的兴趣,产生民族自豪感。

  【过程与方法】

  通过聆听、学唱、以及创编歌曲,能够提升音乐审美能力,以及音乐实践能力。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掌握对唱的概念与形式及衬词的特点,熟练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够熟练、完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难点】

  能够体会到歌曲中强烈的湖北土家族民歌的特点,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三、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教师通过表演导入的方式演唱三首民歌,请学生根据歌曲猜测所属省份:

  歌曲一:“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内蒙古);

  歌曲二:“达阪城的姑娘”(新疆);

  歌曲三:“人人那个都说沂蒙山好”(山东)。

  学生自由发言。

  2.教师请学生回忆湖北有什么民歌?引入本课《龙船调》。

  (二)初步感知

  1.初听歌曲

  并设问:“歌曲是用怎样的速度演唱的?又给你带来怎样的整体感受?”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速度稍快,情绪优美抒情。

  2.复听歌曲

  引导学生聆听歌词并设问:“歌曲描述了怎样的内容?歌词有怎样的特点呢?”

  学生自由发言。(讲述了妹妹去过河,请艄公来推她过河的情景;特点是有很多衬词,生活气息浓厚等。)

  教师结合多媒体补充总结:这是一首湖北民歌,一首对唱歌曲,由《种瓜调》为基础,积累了当地劳动人民长期的生活经验和智慧,充满了浓浓的生活气息,词义精炼,旋律流畅、优美动人,活灵活现地展现了土家幺妹儿的娇羞、妩媚,秀才的`酸腐、挑逗,和驼背艄公的幽默、野性。音乐特色在于其旋律起伏较大,单域较宽,节奏较自由,腔调高亢婉转,有很强的抒情性,感染力强。并在上世纪80年代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25首优秀民歌之一和《中国40首民歌大连唱》优秀民歌。

  (三)学唱歌曲

  1.进行简单发声练习,引导学生运用自然、圆润的声音进行发声;

  2.教师范唱歌曲,学生小声哼唱,熟悉曲调以及歌曲中的节奏规律。

  3.教师弹奏钢琴,学生跟唱乐谱,发现学生节奏与旋律有问题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纠正并范唱一遍。

  4.教师播放歌曲表演视频,带领学生以模仿的形式感受歌曲中衬词的特点以及表现方式。

  5.教师讲解对唱的概念及衬词的相关内容,借用音频引导学习湖北方言在歌曲中的表达。(正zeng;是si;雀qiuo;哥guo;河huo;个guo)

  6.组织学生对衬词部分进行男女分角色搭配演练。

  6.教师弹伴奏,学生填词演唱,提示注意模仿表演视频中情感的突出与表达。

  7.以对唱的形式进行男女及分组练习演唱。

  (四)巩固提高

  播放维也纳金色大厅里,宋祖英演唱《龙船调》的视频,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思考并讨论外国人在演唱中国方言歌曲会有什么样的心情?学生分享,教师给予评价。

  播放《新龙船调》,请学生对比分析有什么异同。(加入流行元素,不失民族风味)。

  (五)小结作业

  师生共同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演唱《龙船调》。了解了歌曲的背景,感受到了湖北民歌的特点,对民族音乐又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希望同学们保持对民族音乐的兴趣,更加热爱我们不同民族的音乐与文化。

  作业:请学生课后收集一些其他的民歌,进行对比分析。

  四、板书设计

音乐教学设计9

  教学内容:

  一、歌曲花蛤蟆

  二、读谱知识:倚音

  三、综合训练:声乐训练

  四、欣赏:喜庆胜利(唢呐独奏)

  教学目的:

  一、通过学生演唱《花蛤蟆》学习山东民歌的音调特点及风格,感受当地儿童的生活情趣。

  二、认识倚音记号,并在歌唱中感受表现的作用。

  三、通过聆听乐曲,使学生感受唢呐的音色及其丰富的表现力,记忆步激发起他们对我国民族音乐的喜爱。

  教材分析:

  一、《花蛤蟆》流传于山东地区,生动而形象,富有浓郁的地方风格与儿童情趣。

  二、读谱知识:根据组合来分单倚音、复倚音。根据在主音的前后分:前倚音、后倚音。

  三、综合训练:练习曲的旋律选自德国作曲家韦伯所做的歌剧《自由射手》中的《猎人合唱》。

  四、《喜庆胜利》是一首唢呐独奏曲,由刘乃羚、刘炳臣作曲,创作于1977年。

  教学重点:在声乐中,连音及跳音的唱法。

  教学难点:歌曲演唱中空拍的演唱。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花蛤蟆》这首歌曲,四度大跳是特征之一,运用大量倚音唱法,以短时值节奏为主。

  二、声乐训练,运用倚音表现猎人的形象。

  教学目的

  一、通过学唱《花蛤蟆》学习山东民歌的音调特点及风格,感受当地儿童的生活情趣。

  二、认识倚音记号,并在歌唱中感受其表现作用。

  教材分析:

  一、《花蛤蟆》这首歌曲,四度大跳是特征之一,运用大量倚音唱法,以短时值节奏为主。

  二、声乐训练,运用倚音表现猎人的'形象。

  教学重难点:倚音的演唱。

  教学过程:

  1、复习歌曲《真善美的小世界》

  2、综合训练作为发声练习短曲选自《猎人合唱》,又是倚音的练习谱例。

  1)熟悉f大调的音阶音位。

  2)不唱倚音唱谱

  3)将全曲唱会。

  4)教师加入倚音示范,让学生模仿。

  3作倚音的阅历知识讲解,小音符在唱的时候只唱音高不用唱出音名。

  4、用非连音唱法,气息要有支持,横隔膜要有弹性。”啦”的发声,要求舌尖作灵活的跳动。

  5再唱:注意2/4拍的强弱节奏及二部的均衡、协调。

  6、导入新歌《花蛤蟆》

  7、初听范唱。

  8、打拍子视谱,唱好空拍,不唱倚音。

  9、对声音提出要求,用非连音及跳音的唱法。

  10、对情绪提出要求,保持轻快、活泼、诙谐的情绪。

  11、再唱乐谱。

  12、加入倚音唱谱,强调倚音的风格,唱的自然、贴切而圆滑,切忌生硬。

  13、完整唱谱。

  14、小结下课。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一、歌曲处理

  二、欣赏《喜庆胜利》

  教学目的:

  一、通过学唱《花蛤蟆》学习山东民歌的音调特点及风格,感受当地儿童的生活情趣。

  二、通过聆听乐曲,使学生感受唢呐的音色,进一步激发起他们对我国民族音乐的喜爱。

  教材分析:

  一、《花蛤蟆》轻快、诙谐、活泼,词曲结合贴切,朗朗上口。

  二、《喜庆胜利》全曲基调热烈欢乐,描写北方农村喜获丰收的欢庆情景。

  教学重点:民族音乐的感受。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复习《花蛤蟆》乐谱。

  2、听范唱。

  3、保持轻快、活泼、诙谐的情绪演唱,以保持特有的情趣。

  4、用非连音及跳音的唱法,唱好本歌。尤其是带有倚音的象声词,要表现好。倚音主要强调吐字与风格,要结合吐字唱的自然而贴切,切忌生硬。

  5、给歌曲配打击乐,形象的烘托歌曲的气氛。

  6、前八小节采用隔二小节的轮唱。接着的第九小节开始处理成以二小节为单位的对唱。

  7、用一固定低音作伴唱。

  8复习吹管乐器。

  9、听辨第一部分模仿笑声的一段,引起学生兴趣。

  10、听第一部分主题音调。

  11、处听全曲,提出设问:

  (1)全曲是什么情绪?

  (2)全曲分几段?

  12、分段欣赏。

  13、听出第二乐段b与a的对比,以及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再现。

  14、复听全曲。

  15、写听听想想作业。

  16、小结下课。

音乐教学设计10

  【教学设计理念】

  结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多元文化,激发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产生兴趣。在对音乐作品的比较聆听中,引到学生自主探究,认识并了解我国古代音乐中具有文人情致的代表性器乐作品和这些作品中反映出的一种“曲风文雅、意境高雅”的品质和丰富的情感内涵。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聆听、赏析古琴曲《流水》,使学生初步了解古琴的基础常识,并引导学生用心感受和体验古琴曲追求的弦外之音的深邃意境。过程与方法:通过听、看、讨论、体验、探究等活动,体验名曲的意境和古琴曲的风格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思想感情,增进他们对祖国音乐艺术的热爱

  【教学重点】

  通过《流水》的欣赏,通过伯牙、钟子期的感人故事,使学生感受到古琴的魅力,同时激发学生对中华瑰宝——古琴的热爱。 【教学难点】感受、体验古琴曲的深邃意境。

  【教学方法及教学策略】

  1、用聆听、讲解、感受、思考、讨论、体验、探究等方法组织教学。 2、通过讲故事、拨动皮筋引领学生探古寻音和引发学生产生赏乐臆想3、古琴知识和乐曲意境的了解和理解,通过各种不同层次的提问,启发学生自己探索。

  【教学过程】

  一、闭目静神创心境

  导入:为更好的进入本堂课的欣赏,现在请同学们闭目静神片刻。

  二、古韵声声续心境绵情源

  师:很好,现在请同学们继续闭目静心聆听一段音乐,想想音乐会带给你怎样的心境?(注:播放古琴曲《阳关三叠》)

  生:音乐带给我一份优雅恬静的心境;音乐带给我灵动而又深远的心境;音乐带给我一种莫名无语的心境

  师:那同学们想过你为何有如此心境呢?(注:问题设坎打下伏笔)

  生:(注:此环节因不同的班级会出现不同的反应,但大多班级的同学会产生茫然无语的境地)

  师:(话锋回转,导问渐入课题)那刚才同学们听到的是什么音乐?或者说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音乐?

  生:古琴音乐;古筝音乐(注:因知识不一,会出现音色辨别的争议)说明:此环节如学生们出现音色辨别的争议,可适时加入简述古琴与古筝的基本区别。(注:此环节学生传发介绍古琴乐器的相关资料。目的是:引发学生自主学习,延伸课堂教学内容,拓宽学生学习视野。)

  师:很好,刚才同学们通过聆听古琴曲引发了很多美妙的心境,与此同时又让我们产生了无语的感觉,那么今天我们将通过古琴音乐来领悟其深邃的意境。(注:出示课题)

  三、故事反倒设悬疑,问题引入思因由

  (设计意图:高山流水“伯牙遇知音”的故事千古流传,学生中大部分同学对此故事情节有所了解和耳闻,但故事背后蕴涵的古琴曲大音希声之境界所带来的曲高和寡却让学生耐人寻味,此环节通过悬疑问由引领学生探古寻音)

  师:同学们知道一曲《高山流水》激荡出“伯牙遇知音”的故事千古流传,那同学们对于故事中俞伯牙遇知音后又失知音做出的摔琴叹息之举是如何理解的呢?

  (注:此环节请学科代表分发与古琴相关的故事资料)问题提出,同学们议论纷纷最后学生感悟到:

  师:很好!从刚才同学们对“伯牙遇知音”的故事理解以及我们刚才初步接触到的古琴琴韵,古琴曲意境之深远带给我们曲高和寡之感,接下来,我想和同学们一起通过古琴曲《流水》来尝试“演绎”一番新世纪版的“伯牙遇知音”的故事,不知同学们意下如何啊?

  生:(同学们会意一笑,满怀期待)

  四、皮筋调动心鸣,引发赏乐臆想

  (意图说明:古琴曲意韵深邃、曲高和寡,对于现代初中生在欣赏时难免会出现无所适从的`现象,通过随琴曲拨动牛皮筋的手段来促使学生与古琴音弦达到共振的效果,以此来引发学生产生赏乐臆想)

  师:在“演绎”之前请同学们拿出刚才进教室时老师分发给每一位同学的牛皮筋,(此时同学们眼神中略带疑惑)请同学们保持刚才赏乐的心境,继续闭目静心聆听古琴曲《流水》并随琴音的起伏轻轻拨动你手中的“弦”(注:皮筋),把自己置身于鼓琴者的心境,想想你在述说什么?传递什么......?

  师:刚才我们静心完整聆听了古琴曲《流水》,请问,你在述说什么?传递什么......?

  生:畅所欲言

  五、问题拓展深入,赏乐探古寻音

  师:刚才同学们对古琴曲《流水》有如此奇妙之感受,想过它通过什么手段或手法来演绎如此神韵的吗?那么接下来,我们结合课本:“拓展与探究”中第1、2题中所提出的问题来进一步深入探知感寻古琴曲《流水》带给我们的神韵。师:首先,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段介绍古琴音色及演奏技法的视频,想想古琴曲《流水》中是如何运用琴音及演奏手法来表现其深远意境的? (注:投影板书:一、古琴音色之特点二、古琴常用演奏技法)

  师:有了对古琴音色及常用演奏技法的初步了解及之前聆听古琴曲的感悟,我们再请同学们结合课本中拓展与探究中提出的问题来谈一谈,古琴曲《流水》所表现的是实景、还是实情?还是虚幻、还是臆想?

  生:(注:问题提出,同学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讨论)师:很好!此时同学们都有各自的观点和想法,与此同时也引发了我们对古曲音乐风格特点的思考,那接下来,我们带着这份思考和疑惑再来聆听一遍《流水》,看看同学们在这次聆听中是否能找到你心中确切的答案?

  在这次聆听时请同学们带着水的流动和心的灵动继续闭目静心聆听琴曲《流水》,再入佳境探古寻音(注释:此环节老师出示若干装有水的盆或桶,引导学生把手置于水中随琴韵在水中游动)

  (意图说明:古琴曲《流水》乃表现流水之形态,意通过对山泉、小溪、江河、湖海的描绘来抒发对大自然壮丽的赞颂。此环节在前面同学们用皮筋与琴音产生共振带来的神韵中,再通过俱像的水来引发琴音(鼓琴者)与心灵(赏乐者)的碰撞,那岂止是课堂的升华更是古韵的回荡)

  师:有了水的流动和心的灵动,你已经有“弦外之音”了吗?生:畅所欲言

  师:很好,同学们对琴曲《流水》进一步的心灵感悟为我们打下了非常好的感情基础,那么同学们想过琴曲《流水》是如何通过古代音乐的语言和结构手法来表现“大音希声”之境界的吗?

音乐教学设计11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一册第91~92页

  教材简析:

  本单元主要是使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学会看整时和半时,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本节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是认识钟面上的整时数,先让学生认识时针和分针,再认识钟表(包括电子表)表面上的整时数.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认识钟面,认识时针和分针,学会看整时。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过程性目标:

  1.通过拨表针、观察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念。

  2.通过操作、观察、分析、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精神。

  3.能用所学知识,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情感目标:

  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教育学生要从小养成珍惜和遵守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正确读写钟表上的整时。

  教学难点:

  正确迅速说出或拨出钟面上的时间。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钟表、

  教学过程:

  一、引入

  猜谜:一匹马儿三条腿,日夜奔跑不喊累,嘀嘀嗒嗒提醒你,时间一定要珍惜。

  生异口同声地说:“闹钟”。

  师:闹钟有什么作用呢?

  生1:可以叫我们起床。

  生2:可以告诉我什么时候干什么。

  生3:可以告诉我们时间。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时间的知识。

  板书:认识钟表

  二、动手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1.认识钟面。

  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小闹钟仔细观察,看看钟面上都有些什么,然后小组交流交流。

  生:自由观察活动。(师:课件出示4时)

  师: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钟面上都有些什么?

  生1:我的钟面上有三根针,又粗又短的是时针,较粗较细的是分针,那个又长又细的是秒针(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逐一出示时针、分针及名称。)。

  师:这个小朋友知道的可真多,他已经认识秒针了,真了不起,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更一步地认识秒针。钟面上还有什么?

  生2:钟面上有12个数。

  师:小朋友们观察地真仔细,下面,我们再来观察一下,看看钟面上的时针、分针是怎么走的?(边说边拿实物钟演示)

  生:我知道了,钟面上的时针、分针是顺着1、2、3、4、5、6、7、8、9、10、11、12的方向走的。

  师:你能照这样的顺序拨一拨小闹钟吗?体验时针、分针是怎么走的。

  生:动手拨小闹钟。

  2.认识整时。

  请同学看这个钟面,谁知道现在表示的时刻是几时?(出示2时的钟面)

  生:2时。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妈妈教过我。

  生2: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2,就是2时。

  生3:我是这么想的,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2,这时的时刻就是2时。

  师:咱们同学真了不起。那这个时刻又是几时呢?(手指大屏幕的4时)

  生:4时。

  师:你又是怎么知道的?同桌互相说一说。

  生:同桌互相说。

  师:请同学看大屏幕,这时的时刻你能马上说出是几时吗?

  生:8时。

  师:这个时刻我们一般该干什么呢?

  生:我们在上课。

  生:有时候,晚上的8时,我们在睡觉。

  师:时间是宝贵的,我们要珍惜时间,好好学习。

  师:你能用一句话说说看整时刻的方法吗?

  生:沉默。

  师:好,我们小组讨论讨论。

  生:展开热烈的讨论。

  师:谁愿意把你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生: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这时的时刻就是几时。

  师小结:小朋友们说的都很对,是的,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这时的时刻就是几时。

  师:想不想亲自动手拨一拨小闹钟?

  生:想。

  师:拨一个8时,看谁拨的又对又快,注意时针、分针转动的方向。

  生:动手拨小闹钟。

  师:请同学看大屏幕,你拨的和大屏幕上面的一样吗?

  师:真了不起,我们再来拨一个3时。

  生:拨钟。

  师:谁愿意上来展示给大家看,说说你是怎么拨的?

  生:积极举手表现自己。教师及时给以奖励。

  [评析:教学形式上,重视学生的独立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有机结合,课堂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使每个学生都有一块属于自己思维的开拓区域。]

  3.掌握用上午、下午这些词语表示时间。

  师:想不到小朋友们的动手能力这么强,下面,我们来看看大家的观察能力怎么样?请大家看你桌上的这张图,你能马上写出钟表显示的时刻是几时吗?比比看谁写的又对又快?

  生:独立完成填空,有同学小声说:“怎么两个都一样?”

  师:你发现什么了?

  生1:两个一样,都是9时。

  生2:两个都是9时,但不一样,一个是上午9时,一个是晚上9时。

  师:小朋友们观察的真仔细。为什么会有两个9时呢?

  生3:我知道,因为一天,时针要走两圈,所以有两个9时。

  师小结:小朋友说的真好,对了,一天时针在钟面上要走2圈,所以有两个9时,因此,要准确地表达时刻,还得会用上午、下午这些词语。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你能用一句完整的'话说说图中的小朋友在什么时刻干什么吗?

  生1:小红7时起床。

  生2:早上,妈妈叫小红起床。

  生3:小红在早上7时起床。

  师:那你是几时起床,又是几时睡觉的?在钟面上拨出来,并同桌互相说一说。

  生:活动。

  师:我们要合理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时间,养成按时起床,按时睡觉的好习惯。

  师:拨一个你最喜欢的时刻,并说说这个时刻你在干什么?

  生:动手拨小闹钟。

  师:下面,我们来轻松一下,做做课中操。

  4.学习时刻的另一种表示方法

  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除了用这种钟表示时刻外,还能用什么表示时刻呢?

  生:用手表

  生:用电子表。

  (电脑出示3个时刻)

  师:请同学们看这三个时刻,你发现了什么?

  生1:都表示5时。

  生2:一个是钟,一个是手表,一个是电子表。

  生3:我发现前两个都是用分针时针表示的,第三个是用电子表显示的。

  师:仔细观察,电子表是怎么显示时间的?

  生:电子表的表面有两个点,左边是几就表示几时,右边是几,就表示几分。

  师:这位小朋友真了不起,我们奖励给他一块奖牌。说的非常好,电子表的表面有两个点,当两个点的左边是几,同时,两个点的右边是两个0,这时的时刻就是几时。

  师:像电子表显示的这种表示时刻的方法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

  生1:电话显示器上。

  生2:电视上。

  生3:手机上。

  师:你能试着用这种方法表示2时吗?

  生:练习。

  师:谁愿意上黑板展示自己的写法?

  生:积极要求表现自己。

  师:(大屏幕显示8时)8时和3时用这种表示方法,又该如何表示呢?

  生:在练习本上用第二种表示方法写。

  三、应用新知,巩固发展。

  1.师:请同学看大屏幕,时间老人还给我们送来2个钟面,你能准确地说出现在是几时,并说说这时候你该做什么吗?同桌互相说一说。

  你能试着用两种方法把这两个时刻表示出来吗?

  生:独立完成。

  师:请同学仔细观察这两个钟面,看看6时和12时,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有什么特点?

  生:6时,时针和分针成了一条线。12时,时针和分针合在一起了。

  2.师:猜谜:公鸡喔喔催天明,大地睡醒闹盈盈,长针、短针成一线,请问这时几时整?

  生:6时整。

  师:谁有补充?

  生:早上的6时整。

  师:那再过一小时是几时呢?

  3.手势游戏:由老师给大家做几个手势,看看哪个小朋友能根据老师的手势马上说出是几时整?(3时、6时、9时、12时)

  4.下面,我们来玩个拨钟表的游戏,同桌两人一人在钟面上拨针,另一个人说时刻,交换练习。

  5.我们来玩个小品好不好?请几个小朋友上台来做几个动作,你猜他时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用你的小闹钟拨出时刻,谁最先拨好就上好闹钤。

  (1)洗脸:拨的时刻有6时,6时半,7时,9时理由是晚上睡觉前洗脸。

  (2)睡觉:拨的时刻有8时,9时,10时,1时理由是午休。

  (3)读书:拨的时刻有8时,9时,10时。

  (4)吃饭;拨的时刻有7时吃早饭,12时吃午饭。

  小结:小朋友们真能干,表演的小品真精彩,拨出的时间也很合理,一节课马上就过去了,时间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很宝贵,我们不但要珍惜时间,还要合理利用时间,准确掌握时间,按时起床,按时睡觉,不浪费时间,做个遵守时间的好学生。能做到吗?

  四、全课总结。

  能和小朋友共同上一节课,老师感到非常的高兴,那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把你的收获告诉大家好吗?

  充分利用了学具和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密切联系实际。体现数学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整节课以玩为主线,把教学内容清晰有趣的串了起来,设计新颖。教学过程科学合理,层次分明,层层递进,高潮迭起,教师科学有效地引导,给人一种渐入佳境、耳目一新的感觉。整节课的设计和课堂教学的实施主要体现了以下几点:

  1.注重学生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中注意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更贴近学生。注意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身边的各种事物,学会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并设法解决问题。

  2.强调数学学习的实践性、探索性。教学中设置了许多新颖有趣的实践活动内容,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发展,增强数学内容的趣味性、开放性,强调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

  3.教学形式、学习方式灵活多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交流彼此的情感、求得新的发展。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现的老师决不包办代替。做到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师生共同活动相结合,教学形式有分有合,方法多样,学生参与程度高,最大限度地拓宽了学生的思维,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4.评价使课堂教学焕发生命光彩。李老师绝不吝啬对学生的赞扬与激励,教师的一颗爱心使评价焕发出艺术的魅力。

  5.整节课收放自如,学生和谐发展。师生角色分明,关系亲切融和。教师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又一个的情境,引发一环又一环的问题,促使学生层层深入的思考,让学生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用心发现、用心思考、真诚交流,时而困惑、时而高兴,在跌宕起伏的情感体验中自主完成对知识的建构。]

音乐教学设计12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简介中国民歌的分类,欣赏《川江船夫号子》、《上去高山望平川》、《放风筝》三首民歌。

  教学难点:听辨号子、山歌与小调

  教学过程:

  一、简介中国民歌的三大类的不同特点:

  劳动号子:音调铿锵有力、豪迈。

  山歌:节奏舒缓、旋律明朗。

  小调:结构规整、旋律优美。

  二、欣赏一组民歌。

  1、四川民歌《川江船夫号子》:感受歌曲的演唱形式对歌曲所起的作用。

  说说歌曲音调有什么特点?属于哪类民歌?

  2、青海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感受歌曲的`旋律特点—延长音较多。

  说说山歌为什么用那么多长音

  3、河北民歌《放风筝》:想一想这首歌与刚才的有什么区别?你能根据歌词内容画一幅图吗?

  三、活动与练习:分组说说自己收集的有关中国民歌的知识。

  四、教师小结民歌种类及特点。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结合音乐知识进行民歌欣赏,引导学生从民歌的不同特点进行区别、归纳。

  教学难点:说出号子、山歌与小调不同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赏陕北民歌《脚夫调》,想一想:歌曲属于哪种民歌类型?

  二、哼唱云南民歌《放马山歌》,感受山歌的曲调特点——节奏自由、衬词多。

  三、欣赏河北民歌《盼红军》,想一想:歌曲的曲调属于山歌类吗?为什么?

  四、随伴奏音乐哼唱《盼红军》,感受小调旋律优美、结构规整等特点。

  五、听辩练习:

  1、《黄河船夫曲》、《码头工人歌》属于哪种类型的号子?

  2、《牧歌》、《小白菜》、《茉莉花》属于哪种民歌类型?

  六、活动与练习

  1、你会唱哪些广东方言歌?

  2、创作民歌:

  应用1、2、3、5、6五个音创作一首有民歌风格的歌曲。

  3、教师示范再集体创作。

  七、集体评议。

  八、小结。

音乐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用较长的气息与和谐的声音演唱《晚钟》。

  2、了解一些俄罗斯的民歌。

  教学过程

  1、欣赏合唱《晚钟》

  阶段目标:通过欣赏合唱《晚钟》感受歌曲的思乡情绪。

  师:请同学们欣赏一首俄罗斯的民歌《晚钟》,听一听是什么演唱形式?

  生:欣赏并回答(参考答案:演唱形式是合唱)。

  师:这是一首领唱与合唱的歌曲,合唱部分是起衬托作用的,表现了一种意境。现在我们再听一遍。想一想,歌曲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

  生:欣赏并回答(参考答案:表现了怀念故乡的情绪)。

  2、学唱歌曲领唱部分

  3、阶段目标:能用较长的气息、连贯的声音演唱《晚钟》领唱部分

  师:这是一首表现思乡情绪的歌曲,从傍晚的钟声联想起故乡的往事,和我们前面学过的《枫桥夜泊》的意境有些相似,只是音乐的风格不同。现在我们来视唱领唱部分。

  生:学生视唱。

  师:这虽然是一首四三拍的歌曲,但它和圆舞曲的四三拍不一样,不能太突出强、弱、弱的强弱规律,速度要慢一些。如果按圆舞曲的风格来唱,歌曲的意境就被破坏了(教师通过对比的演唱,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意境)。

  生:演唱。

  师:这次唱得稍好一些。因为这首歌曲的速度比较缓慢,所以一定要有较长的气息支持,我们来练习一下长音的呼吸,两个声部的'同学都要注意声音的平衡。

  生:练习长音的呼吸。

  师:哪位同学来试试,看谁的气息长,声音又平稳。

  生:比赛。

  师:经过刚才的练习,同学们的气息长了一些,现在我们再来唱一遍,相信一定会比刚才更好。演唱时最好两小节一吸气,如果可以的话,四小节一吸气最好。

  生:演唱。

  师:这次好多了,现在我们再听一听歌曲,看看我们的演唱还有什么不足?

  生:欣赏并提出问题再演唱(首先要肯定成绩,再提出不足)。

  4、学唱合唱部分

  阶段目标:能用和谐的声音演唱合唱部分。

  师:这首歌的合唱部分很有特点,描绘了钟声当当的宁静意境。现在我们分声部来视唱乐谱。

  生:分声部练习合唱部分,教师纠正。

  师:现在我们把两个声部合起来唱。

  生:合唱。

  师:现在我们按课本上的要求用“Hm”和“当”来演唱。

  生:合唱。

  师:现在请一位同学领唱,其他同学合唱,注意合唱部分进入时要准确。

  生:教师指挥学生合唱。

  师:现在我来领唱,请同学们合唱,还要请一位同学来指挥。

  生:学生指挥并演唱。

  师:在结尾处要渐慢渐弱,更需要较长的气息支持,我们再来唱一唱。

  生:演唱。

  5、欣赏手风琴曲《小苹果》

  阶段目标:了解一些俄罗斯民歌,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

  师:关于这首歌曲还有个故事。这首歌虽然是表现思乡情绪的,有些哀愁的感觉,但是在苏联卫国战争期间,苏联合唱大师阿斯维什尼柯夫把它改编成了一首无伴奏合唱,改变了原来歌曲伤感的思乡情绪,好像敲响了保卫祖国的警钟,成了一首号召人民起来战斗的战歌。你们来听一听,为什么同样的歌曲会产生两种不同的情绪呢?

  生:音乐的力度、速度有了变化,所以情绪也就不一样了。

  师:说得非常好,音乐是通过音乐的要素来表现的,不同的音乐要素就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俄罗斯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民歌,谁能说出几首?

  生:《伏尔加船夫曲》《小苹果》《雪球花》等。

  师:《小苹果》是一首欢快的歌曲,被改变成许多器乐曲的形式。其中,手风琴独奏是最受欢迎的一种演奏形式,最后我们来欣赏这首欢快的《小苹果》结束我们今天的课。

  生:欣赏手风琴独奏《小苹果》。

音乐教学设计14

  设计理念:

  以积极的态度感受非洲音乐,以宽广的胸徽接纳、了解、吸收世界多元的音乐文化。

  1、本节音乐课将以非洲近代和当代社会生活的优秀歌曲作品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和喜欢非洲的音乐文化,增宽音乐视野,培养审美情趣。

  2、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鉴赏和创编优秀乐曲作品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通过对音乐作品的结构、形式、情绪、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可以学生培养音乐鉴赏和评价的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观,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艺术世界里受到陶冶、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和健全的品格。

  设计思路:

  一、确立主题

  本人以“快乐的非洲之旅”为主题来展开这一节课。

  二、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材

  由于这一节课歌曲涉及作品众多,除了选教材规定欣赏的曲目外,还应选择一些最具有代表性、最富有时代特点的乐曲,因此我选择了最具有艺术感染力的“战之舞”和中国的“击缶而歌”等。

  三、在感受、体验、理解非洲鼓的基础上,采用讨论的方式,拓展探究非洲音乐的特点。

  教学目标:

  本节课以聆听非洲鼓乐作品为主线,对比中国鼓乐的主题和风格不同点,比较中外作品风格异同,拓展思维训练。并根据本班学生自身特点的开展综合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高尚的音乐兴趣,发展音乐鉴赏评析能力,创造并表现音乐作品能力,提高了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重点:

  1、新的时代为音乐发展揭开了新的篇章,这一时期世界音乐题材广泛,题材多样,民族文化多元化,音乐作品浩如烟海。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乐曲的情绪,认识乐曲的时代特点及社会内容,进而了解当时创作歌曲的基本特征。

  2、通过合作演奏,鼓励学生参与尝试创作和表演的综合活动。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图片、音响、影象等有关的资料,制成课件使学生更直观的了解教学内容。

  2、以小组为单位就坐,随时进行讨论和交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中国音乐“击缶而歌”片段,提出音乐是一种无国界的艺术。

  2、接着通过播放非洲音乐“战之舞”片段引出课题——“快乐的非洲之旅”。

  二、感受认知

  1、鼓室非洲最普遍流行的乐器。

  (1)、看,热情的非洲朋友正在友好的问候我们哪。(播放非洲鼓乐片段视频)

  让我们热情的做个回应吧。

  2/4XX X | XX X‖

  (2)使用的是什么乐器?

  结论:鼓是非洲最普遍流行的乐器。

  2、鼓是非洲人最喜爱的乐器。

  (1)、介绍非洲鼓的种类。

  (2)、非洲为什么有这么多鼓得种类?

  (3)结论:非洲人非常喜爱鼓,并且用途广泛。

  3、鼓在非洲人生活的重要地位是不可被替代的。

  (1)、播放视频请同学们思考非洲的鼓都有什么用途?

  (2)、结论:鼓在非洲主要有四种用途音乐性、实用性、象征性、宗教性。鼓在非洲人生活的重要地位是不可被替代的,被称为“非洲传统乐器的灵魂”

  4、感受探究非洲音乐的灵魂-------节奏

  (1)、这种只有简单音高的乐器靠什么来表达思想感情或情绪哪?

  (2)、结论:靠得时节奏、力度、变化。在非洲,节奏被称为“非洲音乐的灵魂”、

  5、感受探究非洲节奏最重要的特点------复杂多变

  (1)、教室演奏鼓乐片段,请同学们探究非洲鼓乐的节奏哟什么特点?

  (2)、同学们亲自尝试敲非洲鼓。

  (3)、结论:非洲音乐节奏的特点是复杂、多变。

  三、体验探究

  1、感受探究非洲节奏最典型的'特征----跨节奏

  (1)做“跨节奏”联系。

  沙锤2/4XX X | XX X ‖

  响板2/4OX OX | OX OX‖

  铃鼓2/4O XX | O XX‖

  (2)、这种方式被称为“跨节奏”是非洲音乐最典型的特征。

  2、通过欣赏“啊伊亚”探究非洲歌曲形式的特点-----乐句短小,经常重复,多声部。

  (1)、播放“啊伊亚”片段。你对哪一句印象最深?为什么?

  结论:第一句是歌曲的主题,一直在重复。

  (2)、模唱训练。

  (3)、重复的时候有无变化?

  结论:非洲歌唱的特点是,乐句短小、经常重复,常为多声部。

  (4)全曲都是非语义性的歌词,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结论:表达思念,相互呼应的心情。

  四、归纳总结

  总结非洲音乐的风格特点。

  和学生一起总结归纳非洲音乐风格特点。

  a、非洲音乐中最重要的乐器是鼓,被称为传统乐器的灵魂。

  b、非洲音乐中最突出的因素是节奏,其特点为复杂多变。

  c、非洲音乐中歌唱的乐句较短,常做反复,常为多声部。

  d、非洲音乐最典型的特征是“跨节奏”。

  四、结束部分

  五、播放一段关于非洲鼓在中国演出的情况视频

  1、播放视频

  这段视频是由几段不同的地方演出组成,请找出它们的共同点。

  结论:都是非洲鼓乐在中国的传播,中国人都喜爱并热烈参与到演出中。

  2、这个情况你们的心中有什么样的感想?为什么?

  结束语:

  我们看到了中国正在敞开心扉不断地接纳、吸收世界多元音乐文化,用来不断地充实、完善、发展自己的音乐文化,展现了优秀民族和大国的宽广胸怀。中国的盛唐时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然而我们更希望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欣赏中国的音乐,通过音乐了解中国,喜欢中国,把中国灿烂的音乐文化传播到世界的每个地方去。吧世界上优秀文化融入到中国的文化中来,让我们一起做一个地球村的文化交流使者吧。给学生留一道课后拓展题“非洲音乐知多少”,同学们各自查找,非洲音乐还有怎样的艺术形式,有什么特点?然后相互交流,谈谈你的感想?

音乐教学设计15

  教学内容:

  1、唱:《跳柴歌》

  2、听、动:欣赏、学跳黎族的“竹竿舞”

  3、拓展:黎族的文化习俗

  教学目标:

  1、能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演唱歌曲《跳柴歌》;在跳竹竿舞时,动作协调、合拍。

  2、通过学习跳竹竿舞,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在活动中增强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

  3、通过歌曲的欣赏与学习,感受音乐与舞蹈的完美结合,对黎族的歌曲、舞蹈和文化习俗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复习歌曲

  二、欣赏导入《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

  1、师:接下来我们要听的歌曲中赞颂的是我国的大好河山,你从歌曲中听到那些景色了?生:五指山、万泉河

  2、师:你知道五指山、万泉河位于我们国家的什么地方吗?

  师:这些美丽的景色藏于我国美丽的海南岛,那里气候温湿、风景秀丽、四季常青、物产丰富,还有雄伟的五指山和秀生:海南省丽的万泉河,现在那里也已经被开发成为旅游圣地了。

  (播放课件,展现秀丽景色)

  三、竹竿舞教学

  1、师:黎族是最早居住在海南一带的民族,黎族妇女精于纺织黎族人民每年三月初三这天各村寨的黎族同胞聚会在旷野上,举行射箭比赛、黎族男女吟歌对唱、跳竹竿舞等有浓郁特色的民俗民风活动。在黎族人民的眼中,竹可以当柴,跳柴是他们民间流行的一种游戏。竹子相打会发出卡卡的节奏声,所以他们也编了一些节奏来配合这种舞蹈。

  下面这条节奏就是最简单的`舞蹈节奏(出示节奏卡)

  2、师:你能借用身边的东西模仿出这个节奏吗?生敲凳子、地板等物(以小组为单位打节奏)

  3、师:谁愿意上来试一试手持竹竿打一打这个节奏?请六――八位学生演奏

  师:你们打的真不错,请你们做小老师带我们一起打竹竿好吗?小组打节奏

  4、师:跳柴必须体现出跳,谁想来试一试怎样从开开合合的竹竿中自由的穿梭呢?请一到两位学生上来示范

  5、师:你跳的很成功,你是如何跳好的能将你的经验告诉大家吗?学生介绍经验,或者让学

  师:他为什么会被夹到脚,你有好的办法帮他解决吗?生互相说一说如何跳好

  6、师:我想请一个小组上来试试看好吗?小组示范

  (整个跳的过程中循环播放《跳柴歌》)

  四、新歌教授、歌舞表演

  1、师:黎族人民爱跳也爱唱,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在跳柴时边(播放歌曲)跳边唱些什么呢?

  2、师:你听到了什么内容?五指山、万泉河……

  3、师:那就让我们一起学唱《跳柴歌》,体会黎族人民的快乐吧。跟琴学唱,注意弹跳的感觉,按分句、连句、全曲的步骤跟琴练习,努力表现出歌曲的弹跳性和快乐的情绪。

  4、师:你觉得这首歌曲的情绪如何?欢快活泼的……

  师:每一句歌词都表现出黎族人民对家乡的热爱和赞颂,你觉得歌曲中什么地方轻轻唱才能表现他们的快乐呢?生:每一句话的最后两字

  5:师:那就请同学们跟着音乐唱出黎族人民的心声吧。

  (播放歌曲,跟音乐演唱)

  6、师:咱们现在既会唱也会跳竹竿舞,就请同学们跟着音乐纵情的歌舞吧。

  以小组为单位,一组上来表演,其他小组为他们演唱。小组协作表演

  7、师:说说你觉得哪个小组表演的最好,为什么?小组互相评价

  8、师:其实还有很多老歌也在歌唱着美丽的海南,让我们继续来欣赏聆听美丽的万泉河吧。(播放《万泉河水清又清》)

  9、师小结:这节课,同学们不仅学会了唱《跳柴歌》,还学会了“跳竹竿舞”的基本舞步,下节课咱们继续进行“竹竿舞”的创编和练习。

音乐教学设计16

  教学目的:

  1知道《小小少年》是德国影片《英俊少年》的插曲。

  2初步掌握歌曲中的主歌与副歌的概念,并会简单的区分。

  3有感情演唱歌曲。

  教学重、难点:

  区分歌曲中的主歌和副歌

  新授:

  1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一首德国故事影片《英俊少年》中的插曲《小小少年》。

  2让我们听一听中文版本的这首歌曲。中文范唱

  3歌曲中的少年究竟遇到了什么事情?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英俊少年》的故事梗概。影片描写了从小失去母亲,父亲遭诬害入狱的少年海因切。在女律师雷娜特的'帮助下,以自己诚实善良感动他的外公,最后一家重新团聚的生动故事。

  4你对这首歌曲印象最深刻的部分是哪里?为什么?

  (将歌曲自然的分成主歌和副歌两部分。)

  5首先让我们来学习第一部分,请同学找一找这部分的典型节奏,有几句都是哪句?

  (学生找出典型节奏后,按节奏划一划,并唱一唱)

  6视唱歌词,根据教师的提示小结本段的结构。

  (歌词是在叙事,节奏比较简单,情绪上比较平稳)

  7应该怎样的声音(连贯、流畅)情绪(舒缓)来演唱

  将第一部分连起来演唱。

  8象这样的部分我们通常把它称作歌曲的“主歌”

  出示重点内容:主歌

  9进入第二部分,用同样的方法找出典型节奏。

  (学生找出典型节奏后,按节奏划一划,并唱一唱)

  10你发现了什么?

  (共有三句典型节奏,并且每一句中都有相同的部分,只有个别地方出现不同。)

  11结合歌词看一看,为什么不象第一部分一样,用完全相同的节奏?

  (人的情绪是起伏变化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在节奏的设置上是会有所变化的。)

  12对照第一部分,小结:第二部分的歌词反复出现是在抒发情感,旋律起伏将歌曲的情绪推向高潮。我们把它称为“副歌”

  出示重点内容:副歌

  10应该用怎样的声音(嘹亮、悠扬)情绪(饱满)来演唱

  12一首简单的歌曲通过同学们的分析,歌曲的结构已经清晰的展现在我们的面前,现在让我们来齐唱这首歌。

  主歌:声音(连贯、流畅)情绪(舒缓)来演唱

  副歌:声音(嘹亮、悠扬)情绪(饱满)来演唱

  1个别学生领唱主歌,其他学生齐唱副歌

  2女生齐唱主歌,男生齐唱副歌

  小结:

  在小小少年中小主人公遇到了不小的烦恼,他被烦恼打倒从此消沉了么?他是怎样做的?我们同学的年龄跟他相仿,也许在某一天你的烦恼也会悄悄来临,希望你能象他一样用自己的智慧和爱心将困难克服掉,勇敢的迎接生活的挑战,做一个生活的强者!

音乐教学设计17

  教学内容:

  歌曲《牧童谣》

  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歌曲,学生能够对mi,sol,la,re”的音高有所感知

  2、能够风趣、准确的演唱歌曲,唱出湖北民歌的这种味道。

  3、通过演唱歌曲,学生了解4/4拍的强弱规律,并能在歌曲中熟悉运用。

  教学重点:

  1、了解4/4拍节奏的强弱规律,并能准确表现

  2、学唱歌曲《牧童谣》,体会民歌的风格,感受歌曲的情绪。

  教学难点:

  歌曲中第三小节旋律的音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材分析:

  歌曲《牧童谣》是一首湖北民歌,4/4拍子,五声调式。歌曲的节奏抒展,旋律活泼欢快。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描绘天上太阳放光明和地上草儿青又青的田野风光,抒发了小牧童悠闲放牧的愉快心情。歌词中巧妙运用“那斯那斯嗨”的衬词,简单易学,利于传唱。也方便学生编创回答式的歌词。全曲由re、mi、sol、la四个音构成,以生动有趣的问答式的歌唱表演形式来反映牧童在放牧时的愉快心情。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学生按顺序座位坐好

  二、引入主题

  1、通过古诗句,引出牧童的概念

  师:同学们之前是不是都学过这样的一句诗,借问酒家何处有,( )遥指杏花村?生:牧童遥指杏花村!

  生回答牧童后,牧童作为新朋友出现,贯穿整节课适合儿童的心理富于童趣

  2、教师点击课件,请出这位小牧童。 (课件)牧童和小朋友们打招呼

  同牧童相互问好使学生产生好奇心,活跃课堂气氛。

  三、学习新歌

  1、节奏游戏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拍手玩儿水果节奏游戏,并提问相应音符时值让学生回答。

  不仅带动了课堂气氛,增加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巩固了之前学过的`乐理知识,一举两得。

  2、节奏引入

  (教师点击课件,出现歌谱)教师通过水果节奏游戏,将各种相对应的音符时值带入到本课歌曲节奏中。让孩子更容易快速学会歌曲节奏的同时,加深学生印象。

  3、引出4/4拍及其强弱规律的概念

  师:同学们,4/4拍,是以几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几拍呀?

  生: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四拍

  师:老师告诉大家,4/4拍的强弱规律是:强弱次强弱

  让学生看着课件内容,用手势表示出来,之后看着曲谱,一边按节奏念歌词,一边拍强弱规律。

  4、认识mi,sol,la

  师:学会了节奏呢,老师下面给大家介绍三个小伙伴,他们分别是,mi,sol,la(出示课件)

  让学生指出这三个音在五线谱中的位置

  5、学唱旋律

  师:认识了这三个主要的小伙伴之后,让我们一起来演唱歌曲的旋律吧指导学生识谱演唱,强调第三小节的音准

  四、新歌教学(点击课件)

  1、师用琴带小朋友先唱较难唱乐句的歌谱,(歌曲中的第三小节),再带领学生跟着钢琴伴奏唱完全曲

  2、分角色,学生分角色,划节拍,有感情的演唱歌曲。通过分角色演唱,增强彼此之间的合作精神

  五、歌曲创作

  1、师:让我们把这首《牧童谣》的歌词变一变,使它成为一首新的歌曲。

  (1)学生自由讨论,创作歌词。

  (2)教师下位巡视辅导

  (3)师弹琴伴奏

  (4)教师点评

  (5)各小组派代表演唱新歌曲。通过创作歌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六、知识拓展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跟随新朋友---小牧童,学习了一首欢快活波的湖北民歌《牧童谣》。那么,现在让我们跟随小牧童的脚步来到国外,一起欣赏捷克斯洛伐克民歌《牧童》。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国外小牧童的快乐生活。

  让学生体会不同地方风格的民歌,不同的韵味和风格,增强学生多元化的意识,扩展学生的音乐领域

  七、下课(点击课件)牧童和小朋友们道别!学生演唱《牧童谣》和小牧童道别让学生在音乐中结束本节课,回味无穷!

音乐教学设计18

  教学目标

  1、认识切分节奏xxx,并运用在歌唱中表达奔放、欢畅的感情。

  2、学习歌曲,感受特立尼达人民载歌载舞的热烈场面和乐观,奔放的性格。

  3、运用歌声,体态律动表达无限欢乐的心情。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歌曲,运用打击乐、身体律动为歌曲伴奏。

  2、切分节奏xxx的掌握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复备

  一、组织教学

  学生听音乐进教室:孩子们让我们随着欢快的音乐进入教室。师生问好。(放歌曲《哈里罗》伴奏音乐,师生准备上课。)

  二、节奏游戏:

  放课件:哎呀孩子们真高兴,你们看谁在看着我们呢?看看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礼物?(出示课件)

  1、课件中出现叫卖的声音“卖豆腐”这是什么声音。谁能模仿一下(指一、二名学生模仿)这三个字中谁的音又长又重?

  2、师:在生活中也有这种节奏的语言,你来想一想,如果想出来告诉老师(给学生想的机会,学生说一说)。

  3、师:这种节奏在音乐中是这样表示:xxx(出示课件)

  4、节奏练习(慢慢地走走)

  ①打着拍子说“慢慢地走走”。②学生用“da”读一读。

  5、老师也送给你们一份礼物,你想知道是什么吗?那你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

  ①老师模仿汽车的汽笛声,这是什么声音呀?你来学一学。学生模仿。②这种节奏在音乐中是这样表示的xxx③孩子们用“da”读一读

  6、节奏接龙练习:

  ①读节奏(打着拍子,说“慢慢地走走”,“听嘀嘀”)②分组接龙(学生随老师弹的乐句伴奏)学生互换接龙。③学生随音乐把“慢慢地走走”,“听嘀嘀”连起来说。④老师也想和你们做接龙游戏,你们欢迎吗?我说“跑跑跑跑走走”你们说“听嘀嘀”。(师生随着琴做节奏练习)

  三、学习歌曲:

  1、学生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旋律

  同学们的表现真出色,现在你们放松一下,我带你们到中美洲的一个小岛上去旅游,这个岛上有个国家叫“特立尼达和多巴哥”那里濒临海洋,风景秀丽,那里的人们能歌善舞,热情奔放。你们听他们用音乐欢迎我们呢。(学生听音乐)

  2、听到音乐感受到了什么?你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出来吗?

  ①学生听音乐,感受音乐。②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音乐的感受。③请一位同学来领大家做。

  3、你再来听一听,音乐中有没有我们“听嘀嘀”的`节奏,你在听到时做“听嘀嘀”的动作。

  ①听到“听嘀嘀”的动作。②把“听嘀嘀”加进歌词。③在“听嘀嘀”后面加入两下拍手。(老师示范、学生随音乐做拍手动作。)

  4、听录音范唱,唱了什么内容?

  5、再听老师范唱:歌词中唱的最多的一句词是什么?(哈里罗)“哈里罗”是特立尼达人民表示高兴时发出的一种感叹。

  6、学生再次听范唱,在“哈里罗”后加上拍手。

  四、学生学唱歌词

  1、随琴轻声唱歌词,学生边唱歌词边加入拍手。

  2、在学生演唱时注意歌词中的“哈里罗”的节奏

  3、学生随着琴完整的唱歌词。

  五、歌曲处理:

  1、老师范唱歌曲学生再次体会歌曲情绪。

  2、学生分乐句唱,体会“哈里罗”的不同变化。

  3、师生轮唱:老师唱“哈里罗”你们唱其它的歌词;师生互换。

  4、学生完整的演唱歌曲。

  六、表现歌曲

  特立尼达人民特别喜爱唱歌、跳舞,你想加入到他们的行列中去吗?(学生加入打击乐、舞蹈律动来表现音乐)

  1、、全班展示,孩子们让我们随着音乐跳起来吧,尽情的表现这首歌曲。

  2、老师示范动作。

  3、师生展示。(你觉得老师的动作漂亮吗?你喜欢哪一种动作把它加入到你创编的动作中去,我们大家一起跳起来吧!)

  七、小结

  旅游的时间过的真快,让我们唱着歌跳着舞和特立尼达的小朋友再见吧。

  板书设计《哈里啰》

【音乐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音乐教学设计01-10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02-14

《音乐之声》教学设计10-19

《鹰》音乐教学设计08-14

喜爱音乐的白鲸教学设计01-22

初中音乐教学设计01-10

小学音乐优秀教学设计03-28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15篇)02-16

《红绿灯》的音乐教学设计03-17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15篇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