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教学设计

时间:2023-03-16 15:14:24 教学资源 投诉 投稿

名师教学设计(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名师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名师教学设计(15篇)

名师教学设计1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该书以东汉末年到西晋建立期间的社会历史为背景,着重叙述魏、蜀、吴三国的兴衰过程,反映了东汉末年及三国时期政治腐败、生灵涂炭、农民起义、诸侯割据的社会现实。该书结构宏大,情节曲折,塑造了数以百计的人物形象,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三国时期,英雄辈出,令后人叹服不已。

  1.理清文章脉络,复述故事情节。

  2.分角色朗读张飞和刘备的对话,抓住描写张飞的关键词语,感悟张飞的性格特点,学习侧面描写衬托人物特点的方法。

  3.体会刘备诚心诚意、礼贤下士的品质。

  4.学会尊重他人、以诚待人、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神和品质。

  一、新课导入

  诸葛亮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在任何时候提到诸葛亮,作为一个中国人,都会有一种由衷的自豪感。因为,这是一个土生土长的、百分之百的中国的智多星。今天,我们将学习的“三顾茅庐”不过是诸葛亮众多故事之一,但是,仅仅从这一个故事中,诸葛亮的足智多谋我们就可见一斑。(板书课题、作者)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积累生字词

  (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拜谒(yè)纶巾(guān)末胄(zhòu)

  愧赧(nǎn)倾颓(tuí)存恤(xù)

  殆尽(dài)疏懒(lǎn)鄙贱(bǐ)

  如雷贯耳(guàn)顿开茅塞(máo)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窗外日迟迟:太阳缓慢落山的样子。

  未审得入览否:明白,知道。

  不胜愧赧:因羞惭而脸红。

  屏人促席:靠近。

  奸臣窃命:篡夺国家权力。

  而不知存恤:爱惜,体恤。

  总揽英雄:广为延揽。

  惟将军图之:考虑。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现在曹操已经拥有了百万军队,挟持皇帝来号令诸侯,这确实不能与他争高低。

  ②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益州地势险要,有千里肥沃的土地,是物产丰富的地方,高祖依靠它成就了帝王之业。

  2.作者链接

  罗贯中(约1330-约1400),山东东原(今山东东平)人,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等。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回答:谁“三顾茅庐”干什么?

  【交流点拨】刘备三顾茅庐寻求智者诸葛亮的帮助。

  2.以各种形式读课文,然后小组讨论——通过读课文,了解刘备、诸葛亮分别是什么样的人。

  【交流点拨】刘备求贤如渴、礼贤下士;诸葛亮满腹经纶,智慧过人。

  3.默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交流点拨】

  第一部分(1):刘备准备第三次去拜见诸葛亮。

  第二部分(2-3):刘备与诸葛亮见面的情形。

  第三部分(4):诸葛亮随刘备出山。

  (二)深层探究

  1.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

  【交流点拨】第二段中张飞、刘备的对话以及“下马步行、徐步而入、拱立阶下、等了半晌、又立了一个时辰”等细节描写;第四段中“在庄中共宿一宵”等情节。

  2.文章主要写刘备与诸葛亮的见面,却多次写到张飞,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呢?

  【交流点拨】文章多次写张飞与刘备的对话,是通过写张飞的急躁、鲁莽来反衬刘备三顾茅庐的耐心与诚心,表现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美好品质,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3.文章是怎样刻画人物形象的?

  【交流点拨】小说通过典型的人物语言和行动描写刻画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刘备礼贤下士、求贤若渴,为了见到诸葛亮,他甘愿立上“半晌”“一个时辰”,态度十分恭敬,张飞则是粗犷豪放,莽莽撞撞。诸葛亮则是一个经天纬地之才,从他未出茅庐而能对天下形势正确分析即可看出。

  四、板书设计

  五、拓展延伸

  1.学了《三顾茅庐》后,你有什么收获和启发呢?

  【交流】

  ①我们对人一定要诚心诚意;

  ②当今社会也要形成尊重人才,爱惜人才的风气;

  ③要学习诸葛亮,平时刻苦攻读,关心天下事,立志成才。

  2.课后阅读《三国演义》或观看相关影视作品。

名师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能够依据两首词的声律之美反复吟诵,做到声情并茂;

  2.准确理解两首词描述的景物情状,领悟其不同情感、意境。

  【教学重、难点分析】

  《柳永词两首》皆属慢词。《望海潮》近似豪放,《雨霖铃》纯属婉约。从词之体式入手,确定教与学的目标。课堂力求声情并茂地吟诵从而对词由声律而语言而情感意境,给予整体性认识。通过对《望海潮》所描绘的都市生活景象——杭州之繁华美丽的欣赏,领会词人抒发的思想情绪,鉴别此词别样风格;品赏《雨霖铃》离别之苦,领悟情景交融的凄约之美。两词比较,力求鉴赏有得。

  【教学方法】吟诵与比较品鉴结合、学生自读自悟与老师示范指导结合。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精心设计课前预习

  (一)查找相关资料:

  1.词的知识(包括词的起源与名称、词的分类、词牌与标题等);

  2.柳永其人其事;

  3.能够帮助自己读懂两首词的相关资料。

  (二)研读《柳永词两首》,思考下面的任务。

  1.请每位学生背诵《柳永词两首》中最喜欢的名句,最好能默写并说出喜欢理由。

  2.依据注解、借助工具书,读懂两首词的内容并声情并茂地吟诵。

  3.从填词缘起、描写的情景、词的风格和情绪意境等方面将两首词比较鉴赏。

  一、课堂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来品赏宋代词人柳永的两首词——《望海潮》、《雨霖铃》。请大家打开书,一起诵读两首词。

  针对诵读时的字音,自我纠错,后教师明确重要字词音义。

  正音正字释词——

  形胜:地理形势优越。参差:形容楼阁、房屋高低不齐。

  天堑:天然的壕沟,此处形容钱塘江的壮阔。堑,qiàn。

  重湖叠巘清嘉:白堤两侧的里湖、外湖和远近重叠山峰都很秀丽。巘(yǎn),山峰。清嘉,秀丽。高牙:原指军前大旗,因旗杆以象牙为饰而得名。词中代指高官孙何。

  异日图将好景:图,画下来。将,助词,常用于动词后,无实义。

  凝噎:噎(yē)。因为悲伤喉咙梗塞得说不出话来。

  二、回顾预习,达成目标

  (一)、学生自读两首诗。建议:教学之时,完成预习(一),让学生自读相关注解,结合自己预习搜索的资料,思考后再针对预习题发言。引导学生把握词的体式特点,了解词人身世,从而利于更好地读懂两首词。

  提问预习作业(一)1、关于“词”的相关知识,你知道多少?

  同学发言后,教师明确,投影显示

  (1)词的起源与名称:词产生于唐,盛行于宋,在唐代广为流传,最初是宋代的“流行歌曲”。词有很多别称,如“长短句”、“诗余”、“乐府”、“曲子词”、“曲词”、“歌词”等。

  (2)词的分类:

  按字数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

  按段落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阙”或“片”;

  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婉约派以写闺情、离绪为主,以清丽婉约见长,代表作家有柳永、李清照等;豪放派扩大了词的题材,对社会生活的种种感受皆可入词,大气磅礴,飘逸洒脱,代表作者有苏轼、辛弃疾等。

  (3)词牌与标题:词之标题是词之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词之主要内容;而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

  提问预习作业(一)2、关于柳永其人,你了解多少?

  同学发言后,教师明确,投影显示:

  柳永(约987—1053),初名三变,字耆卿,崇安(今属福建)人。晚年任屯田员外郎,后人称他为柳屯田。排行第七,也称柳七郎,或柳七。他出身于书香仕宦之家,但个人身世坎坷,多次应进士试却不第。生活落拓,长期出入歌楼舞馆,与歌妓们相处密切,靠为歌伎填词作曲维持生活。正由于这样的生活境遇,他便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词人。

  柳永精通音律,擅长写歌词,又擅长谱乐曲。他创制了许多词调,而且这些词调得到广泛的传播,是当时知名度很高的音乐家。许多歌妓因善于演唱他所作的词,或者得到他的嘉许使得身价大大提高。柳永词雅俗兼擅,以俗为主,他继承和发展了民间词的传统,开创了文人俚词一路。他的词作具有很深广的群众基础,形成“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局面。

  (二)、学生诵读两首诗。建议:教学之时,完成预习(二)中之第3小题时,让学生自由地对两首词诵读几次,再针对预习题发言。其引导方向可以从创作起因、表达思路和意象选择上来品读内容。提问预习作业(二)3:两首词的意象选择及其作用有什么不同?请你依据预习说说。

  同学发言后,教师明确,投影显示表格1:

  词题

  意象选择

  运用作用

  望海潮望海潮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用了动静结合、比喻、夸张等手法,极力铺排渲染,从不同角度表现了杭州的繁荣、美丽、富饶,西湖与钱塘胜景尽收眼底。极写杭州百姓之安居乐业,洋溢着祥和欢乐的气氛

  雨霖铃蝉、长亭、雨、兰舟、烟波、暮霭、楚天阔、杨柳、晓风、残月渲染凄清冷落的意境,烘托惆怅伤感的人物感情。

  提问预习作业(二)3:两首词的创作缘起和描述内容有什么不同?请你依据预习说说。

  同学发言后,教师明确,投影表格2:

  词题

  创作缘起

  描述内容

  望海潮

  P34注解②。思考:(1)应是写作于杭州;(2)据说,柳永前往京城开封应考,路过杭州,为拜谒两浙转运使孙何而作此词。

  此词着力描写钱塘的繁华,展现了一派物阜民康、和谐安定的社会风貌,借以歌颂此地的长官治理有方,政绩卓著。

  雨霖铃

  思考:(1)应为写作于汴京(今河南开封);

  (2)伤于离别而作。

  此词着力描写在萧瑟的秋天里,词人与其红颜知己伤心地惜别之情。

  (三)学生再次自由诵读两首词后进入自由讨论,针对预习题发言。其引导方向,可以从布局谋篇、氛围格调、思想情绪等视角来欣赏作品。

  提问预习作业(二)3《望海潮》《雨霖铃》词的.风格和情绪意境有什么不同?请你依据预习说说。

  同学发言后,教师明确,投影表格3:

  词题

  风格特征

  情绪意境

  望海潮自创慢词。

  1)以大开大阖、直起直落的笔法,描述杭州之繁华景象,仿佛展开了一幅宏伟壮丽的历史画卷;(2)大量运用数字组成的词组,带有夸张语气,对豪放词风形成起了帮助作用。整首词因期盼孙何的召见、赏识而唱赞美奉承之词。上片再现了杭州的繁荣和美丽,下片描绘了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画卷。但是,画面之美与音律之美交融,别具神韵。

  雨霖铃取唐时旧曲翻制。

  (1)词调声情哀怨,委婉吞咽凄恻;(2)语言通俗,感情真挚,声情双绘,凝练有力。(3)章法起伏跌宕,变化多端,不拘一格。比如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白描手法。整首词撰一对恋人饯行时之难分难舍之别情,渲染浓烈,融情于景,暗寓别意。浓情厚意从低徊婉转、一唱三叹的旋律里汩汩而出,离愁别恨也从悱恻动人、缠绵哀怨的诗意里幽幽而泻。

  (四)学生自由讨论,总结学习柳永词的体会,获得鉴赏古代词的方法。

  提问:如何来通晓一首词,请你依据前面的学习,说说自己读懂一首词的方法性体会。

  学生发言后,教师明确,投影显示:

  第一,把握词的体式特征;

  第二,了解词人创作动机;

  第三,理解词的描述内容;

  第四,品味词的情绪意境。

  教师小结。解读意象——整串文本——领悟意境

  三、表演诵读,独自品味

  建议:让学生在对词的体式特征、词人个性、文本内容和情绪意境比较全面的理解之下,再自我表演性地诵读,做到声情并茂,大家品评。

  四、反复研读,撰写评论

  布置作业,投影显示:

  王灼评《雨霖铃》“颇极哀婉”。而徐培均评《望海潮》“世人论宋词,说起豪放派作品,多推东坡的《念奴娇》,即使上溯,也只及于范仲淹的《渔家傲》,殊不知柳永此词早于范作十多年,其写景之壮伟、声调之激越,与东坡亦相去不远”。请你依据上述评家之论,就两首词之风格写一篇400字左右的小评论文。

名师教学设计3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走进唐诗,就是走进一个神奇迷人的王国。那是一个人类精神之花全面盛开的季节。我们的大师从一张薄薄的书页上站起来,沿着字里行间向我们走来,一袭古装,长发飘飘,风姿万千……

  用眼睛去读,用心灵去读,用人生去读。永远的唐诗,永远也读不尽……

  他是谁?

  他是唐代最伟大现实主义的诗人。

  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年代。

  他的诗多沉郁顿挫。

  后人尊称他为“诗圣”。

  他的诗反映了当时的现实,故被誉为“诗史”。

  杜甫

  世人对于杜甫还有其它哪几种称呼?

  子美(字)、杜少陵、杜工部

  为何称之为杜少陵?

  因为杜甫曾经居于长安城南少陵这个地方。

  为何称之为杜工部?

  因杜甫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工部。

  二、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世称“诗圣”,其诗是“诗史”。因曾居长安城南的少陵以西,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官致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在文学史上,他把现实主义传统推向了一个新的更高更成熟的阶段,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有《杜工部集》。

  杜甫的诗歌分类:

  青年时期《望岳》(25岁,现存最早的杜诗)

  《春望》(被安史之乱叛军所俘,带回长安)

  安乱时期《石壕吏》“三吏”“三别”(《新安吏》、

  《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

  《垂老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安史之乱平息)

  《蜀相》《春夜喜雨》《江畔独步寻花》

  成都时期《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老年时期《登高》《登岳阳楼》《江南逢李龟年》

  三、初读课文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四、整体把握:

  这首诗是杜甫的早期做作品。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轻的诗人离开了长安,到衮州(今属山东省)去省亲—其父杜闲当时任衮州司马。此后大约三四年内,他一直在山东、河北一带漫游,结交了不少朋友。这首诗就是这期间写的。诗中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

  诗文解释

  泰山是如此雄伟,青翠的山色望不到边际。大自然在这里凝聚了一切钟灵神秀,山南山北如同被分割为黄昏与白昼。望着山中冉冉升起的云霞,荡涤着我的心灵,极目追踪那暮归的鸟儿隐入了山林。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那众山,而众山就会显得极为渺小。

  1、《望岳》可分两大层,都是切着“望”字写的,但望的角度不同。试对此做具体的解释。

  前两联为第一大层,着力写泰山的整体形象。

  后两联为第二大层,也写了泰山景物,但着力

  表现的是诗人的感受。

  2、这首诗歌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

  地域之广阔齐鲁青未了

  景色之秀美造化钟神秀

  山势之高峻阴阳割昏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品读体会

  首联——远望仰慕之情溢于言表

  挺拔雄伟横跨齐鲁

  颔联——近望神奇秀丽

  巍峨高大

  颈联——细望云气层出不穷

  心胸为之荡涤

  尾联—望中所感望岳而生登顶之意愿

  五、主题分析

  诗篇描绘泰山雄伟而磅礴的气象,以及诗人企望攀登绝顶的心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之雄心,抒发了诗人向往登上绝顶的壮志,表现了一种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显示出诗人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极富哲理性,充分显示了青年杜甫卓越的创作才华。

名师教学设计4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作者回忆了幼时保姆“阿长”的几件琐事,通过对阿长语言,表情及行为等细节的描写,展现了阿长的性格与思想活动,进而展现了乱世中“小人物”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作者“哀民生之多艰”的人文关怀以及“爱莫能助”的深深无奈。

  教学目标

  1、掌握以下字词:“骇掳悚惶急疮疤诘问渴慕霹雳疏懒惧惮孤孀”,整体感知课文。

  2、准确把握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人,体会作者“不虚美、不隐恶”真实写人的主张。

  3、领会文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词句,体会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领会作者围绕人物特点选择典型材料的方法。

  5、学习用一两件事真实、生动、传神地写熟悉的人物。

  6、把握文中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体会鲁迅先生对长妈妈的怀念、同情和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主要性格的写法。

  2、领悟这篇回忆性散文的用双重眼光看待人物和欲扬先抑的写法。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一)导语

  同学们,还记得《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那个神秘莫测的美女蛇的故事吗?它给百草园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讲这故事的人是谁呢?——对,是长妈妈。长妈妈是作者儿时的保姆,长妈妈知道许多事情,懂得许多道理,可以说,她是民间文化的载体,对于鲁迅来说,她可是一个有影响的人物。可是在《阿长与<山海经>》里,鲁迅却将长妈妈称为“阿长”,这是为什么呢?作者究竟是怀着怎样一种感情来写长妈妈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悟作者对长妈妈的深切感情。(板书标题、作者)

  (二)资料链接

  鲁迅简介:本文选自《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本散文集,其中收录了十多篇回忆性文章。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是现代世界文坛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

  鲁迅作品简况:小说集两部《呐喊》、《彷徨》;历史小说集一部《故事新编》;散文集一部《朝花夕拾》散文诗集一部《野草》。

  阿长,鲁迅称之为长妈妈,浙江绍兴东浦人,是鲁迅儿时的保姆,做了一辈子的老妈子,平时也不回家,直到临死。患有癫痫,1899年发病身故。鲁迅对长妈妈怀有深厚的感情,在好几篇文章中提到过她,这篇是专门用来回忆和纪念她的。

  (三)出示教学目标

  (四)检查预习情况

  (1)字音

  憎恶(wù)惧惮(dān)粗拙(zhuō)掷(zhì)震悚(sǒng)

  chuāng(疮)疤孤shuāng(孀)jié(诘)问pī(霹)雳

  (2)词义

  辟头:开头。

  震悚: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

  烦琐:繁杂琐碎。

  絮说:絮絮叨叨地说。

  疮疤:疮好了以后留下的疤。比喻疼处、短处和隐私。

  诘问:追问,责问。

  渴慕:非常思慕。

  疏懒:懒散而不习惯于受约束。

  孤孀:寡妇。

  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

  1、学生带着问题速读课文。

  (1)课文围绕长妈妈写了哪几件事?重点写的是哪件?为什么这样安排?

  (2)你从这些事中,看出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情有怎样的变化?

  (3)课文题目为什么称长妈妈为“阿长”?

  2、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讨论明确。

  交流点拨

  (1)共写了7件事:①常喜欢切切察察。②限制我行动。③睡觉时挤得我无法翻身。④懂得许多规矩和麻烦的礼节。⑤长毛攻城时护城。⑥谋害“我”的隐鼠。⑦为“我”买《山海经》。

  重点写为“我”买《山海经》,略写的那些内容能使人对长妈妈有个初步了解,她的外形特征,真实地反映长妈妈的一些毛病,但这些并不能削弱对长妈妈的敬意,而详写买《山海经》一事,却令人对长妈妈刮目相看,在作者看来“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情,她却能够做成功”,我们可以想到幼小的鲁迅对长妈妈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2)对她不好的习惯,我最先是“憎恶”“讨厌”的;当听到“长毛”的故事后,“我”对“阿长”产生了敬意——“却不料她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但当“阿长”踩死隐鼠后,“我”对她的敬意突然消失了;当“长妈妈”买来了“我”渴望已久的《山海经》时,“我”对她产生了新的敬意,认为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3)不同称呼,标志着不同身份。品味文章前一部分所写的人物行为,作者用的是抑笔,倘用“妈妈”称呼,名实不符,用“阿长”名副其实。所以,文章的标题其实标示文章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将“阿长”与《山海经》联系起来,又是一个看似矛盾的联系:一个文盲妇女和一本古典名著怎样联系起来了呢?有什么联系?令人好奇。再则,题目用的是45岁时作者的口气,适宜用“阿长”来称呼,而且“阿”字又有亲昵的意味。

  三、文本精读深入研讨

  1、精读课文1~5段,从这5个自然段的描写中,可以看出长妈妈有什么特点,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交流点拨从这几个自然段的描写中,可以了解到长妈妈“生得黄胖而矮”;喜欢“切切察察”;对“我”管得很严,喜欢到母亲那儿告“我”的状;夏天睡觉喜欢在床中间摆“大”字,挤得“我”无法翻身。这些描写真切生动,作者采用戏谑的口吻来描写,又显得很风趣,刻画出长妈妈饶舌多事而又不拘小节的性格特征。

  2、分角色朗读第6~17自然段。长妈妈懂得哪些“我”所不耐烦的规矩?从对这些规矩的描写中可以看出长妈妈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1)元旦除夕吃福橘,说是吃了它,一年到头,顺顺流流……

  交流点拨寄托着长妈妈善良真诚的愿望!她希望自己和孩子“一年到头,顺顺流流”,这其中更重要的是孩子,因为并不是写“我”自己吃福橘,而是由她“塞在我的嘴里”。

  (2)说人死了必须说“老掉了”;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应该走进去;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拣起来,最好是吃下去;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

  交流点拨从对这些烦琐的规矩的描写中可以看出:长妈妈是关心爱护“我”的,不然她不会这样“切切察察”、不厌其烦的告诫“我”。

  作者还用诙谐的笔墨叙述长妈妈讲“长毛”的故事。使人看到了长妈妈的无知、淳朴。这在一个孩子的眼中,她有“伟大的神力”,从此对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

  3、齐读第18~28自然段,指名学生复述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的起因、经过、结果。

  交流点拨起因:“我”曾在远房的叔祖那里看到过,后来一直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

  在远房叔祖那儿已无处可寻,买吧,又没有好机会。因此,“我”对《山海经》一直念念不忘。

  经过:阿长向“我”问《山海经》的事,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将《山海经》给“我”买来了。

  结果:“我”深受感动,从而不由得对长妈妈产生了新的敬意。文中用一个“霹雳”的比喻和词语“震悚”写出了“我”十分震惊的心理,也表现了“我”对长妈妈产生“新的敬意”的原因。作者得到绘图《山海经》的欣喜之态宛然可见。

  4、文中哪些地方抒写了作者这种怀念之情?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交流点拨最后两个自然段,直接抒发了对长妈妈的深切怀念之情。文章最后一句“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这正是作者深沉怀念的真实写照。

  5、文章中“我”对长妈妈的感情前后有什么变化?有前半部分充满贬义的文字后面,你能感受到作者对阿长的同情与怀念吗?

  交流点拨态度变化:不大佩服她——特别的敬意——这种敬意逐渐淡薄,最终完全消失——发生新的敬意。“憎恶”“讨厌”是儿时的心理,在具体的描写中流露出同情和怀念。鲁迅透露了阿长身世,就表明她的粗俗是情有可原的。她的管教很不合儿童的心理,但心是好的。她青年守寡,非常不幸,只求一年顺顺流流,鲁迅在具体描写中饱含同情。

  四、分析人物感受形象

  作者在刻画长妈妈的形象时,采用了多种方法,在文中找出来并感受长妈妈的形象特点。

  交流点拨

  (1)描写法:如写长妈妈是个普通劳动妇女,作者除简介她的身份、地位、名字的来历外,着重选择了两个生动的细节:一是她在“向人低声絮说些什么事”的时候,还要“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二是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长妈妈质朴、略带粗野的性格在这些细节中刻画得栩栩如生,收到了此处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本文中对人物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别具特色。如元旦时,她教“我”说恭喜的话和吃福橘的情节,作者通过“伸出……按住……惶急……”“摇……笑……塞……”这些动作和“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聪明!恭喜恭喜!”充满欢欣和热情的语言写出了真诚的祈求,表现了她善良而迷信的一面。

  心理描写,突出中心。如当长妈妈买回了《山海经》后“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这个心理活动,写出了“我”的吃惊。正是这种吃惊,引起了另一心理活动——对长妈妈产生了“新的敬意”,从而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2)对比、映衬法:文中将“叔祖”与长妈妈进行了对比,突出了长妈妈对“我”的热情和关心。《山海经》的模样和“宝书”进行对比映衬,突出“宝”的特殊意义——视“长妈妈”给“我”买书的伟大神力为宝,视《山海经》的内容为宝。

  五、品味语言感受魅力

  本文的语言有的含义深刻,有的诙谐幽默,有的感情浓烈,细细品味,妙趣无穷。

  交流点拨如:“这实在是出于我意想之外的,不能不惊异。我一向只以为她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罢了,却不料她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从此对于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似乎实在深不可测;夜间的伸开手脚,占领全床,那当然是情有可原的了,倒应该我退让。”这是“我”听了长妈妈给“我”讲了长毛的故事之后的心理反应的一段文字中,作者以儿童的心理来认识长妈妈的“伟大神力”,实际上是对长妈妈的愚昧迷信以一种苦笑进行讽刺。整段文字寓庄于谐,增添了幽默风趣之感。

  再如,当长妈妈给“我”买回了《山海经》之后,“这又使我发生了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这段文字中“发生新的敬意”,是对长妈妈能做成“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的“伟大神力”——中华民族“最值的宝贵的民魂”,对青少年的关心爱护和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的歌颂。

  又如:“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这段文字里对刑天“执干戚而舞”再次描写,既前后照应,又表现了“我”的思想感情。刑天在故事中是富有叛逆精神的神,他蔑视天帝,死而不屈,表现了极强的反抗精神,而“我”酷爱刑天,正曲折地表现了鲁迅不屈服于20年代围攻他的黑暗社会势力的斗争决心,使文章具有了“自叙传”的色彩,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感和战斗力。

  六、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总结写法

  (1)详略得当、欲扬先抑的写法。

  文章前面部分略写了长妈妈“切切察察的毛病”“管我很严,喜欢告状”“摆成‘大’字的睡相”“令人厌烦的种种规矩”“‘长毛’的往事”等几件让作者厌烦、讨厌的事,大揭其短;但后面又详写买《山海经》,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意思,表述出自己对长妈妈的敬意和怀念。因此而略写其他,作者力求写出一个真实而鲜活的长妈妈的形象,也为后面抒写对长妈妈的敬意和怀念作了铺垫,是采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

  (2)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主要性格的写法。

  用“喜欢切切察察”“对我管束很严”“摆成‘大’字的睡相”写她“饶舌多事、不拘小节”的性格特点;用“元旦早晨塞福橘”“令人厌烦的种种规矩”“长毛的往事”写她“淳朴善良、迷信、关心孩子”的性格特点;她为“我”买回《山海经》表现她的真诚热情、乐于助人,这些事情有详有略,但都是作者选取的典型事例,更好地展示了人物性格。

  2、拓展延伸

  写阿长买《山海经》的笔墨并不多,这就给读者留下了一个想象的空间,大家想象一下她是怎样到处打听,怎样跑书店打探,操了多少心才买到这本书的。

  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四人小组交流,并选出代表全班交流。

名师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聆听乐曲,学会欣赏乐曲,感受乐曲的意境。

  2、从乐曲声中听辨各种鸟鸣叫声,以体验这种描绘功能,从中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3、在欣赏乐曲的过程中,记忆各段主题曲调的顺序,提高音乐记忆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1、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使学生真正从内心感受音乐、体验音乐、享受音乐。

  2、能将乐曲进行分段,清楚分辨出乐曲中的各种演奏乐器。

  3、能够用自己的语言生动描绘歌曲的意境,感受歌曲的内涵。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准备:

  图片,录音机,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欣赏了交响童话《彼得与狼》并结识了许多的动物小朋友,同学们还记得吗?请同学们说说,每一个动物都用西洋乐器不同的乐器音色来演绎,不仅形象还很生动,同学们还记得哪种乐器代表了哪只可爱的动物?聆听一次。

  二、欣赏《森林的歌声》

  导入:《彼得与狼》中的'小动物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到的,它们的声音融合成了一段美妙的旋律。今天老师将带同学们去聆听一个特殊的音乐会,在同学们听的过程中好好想想老师提出的几个问题:

  1、森林中的歌声来自哪里?是孩子们的歌声吗?还是什么歌声?

  2、有多少动物在唱歌,你们见过吗?

  3、听完乐曲给同学们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生听完讨论回答。

  师:接下来我们再来欣赏一遍。大家在听的时候要注意乐曲在重复演奏每个主题时,有一些小的变化,大家想想是什么样的变化?这三段主旋律分别用了哪几样乐器来演奏?同学们能分辨它们的音色特点来吗?这三样乐器的合理搭配给同学们一种怎么样的感受呢?

  生听完讨论回答。

  师:听完这首乐曲,你们觉得乐曲的高潮部分在哪一段呢?

  生讨论回答。

  4、师:请同学们跟着老师前面提出的问题最后在欣赏这首乐曲,并想想学习了《森林的歌声》对大自然有一种怎么样的想法或是情感?

  小结:

  今天,我们聆听了来自森林的歌声,一起演奏了奇妙的森林之歌。森林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美妙的音乐,还带给我们健康美好的生活环境。在我们享受美妙音乐的同时,不要忘了森林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最好礼物。想象一下,如果没有了森林,那我们的生活环境会是个什么样呢?我们现在要做的,并且能够做到的就是“爱护树木,保护森林资源”。

名师教学设计6

  【设计理念】

  基于“研究性学习”理论的“研究性阅读”教学模式,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探究、自主发展的语文综合素养,《草船借箭》教学设计。《草船借箭》一文,无论是从课文主题、人物形象看,还是从写作手法、语言风格看,都是实施“研究性阅读”教学模式的极好载体。

  【设计特色】

  以研究性阅读实现学生的主动发展。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通读课文,把握研究主题

  在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全部到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哪个词语最有研究价值。经研究后一般会认定为“神机妙算”。

  二、精读课文,领悟研究策略

  教师引入:“请同学们自由读‘雾中借箭’这部分内容,把你认为最能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划出来,再用心体会,诸葛亮到底神在哪里、妙在何处。”以“诸葛亮知天文”为例,教学过程设想如下:

  1.“谁来说说,你从课文的哪些词句中体会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指名口答: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这场大雾,诸葛亮和鲁肃都看到了。请大家体会体会,鲁肃看到这场大雾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鲁肃会感到很害怕。那么大的雾,船要是误进了曹军的水寨怎么办?”“鲁

  肃会大吃一惊:前两天还是好好的,怎么现在会有这样大的雾?”)“假如你是鲁肃,怎么读这个句子?”(引导学生读出害怕、吃惊的语气。)

  “那么,诸葛亮看到这场大雾又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诸葛亮会暗自高兴。这场大雾,我在三天之前就已料到。)

  “假如你是诸葛亮,怎么读这个句子?”(引导学生读出暗喜、得意的语气。)

  2.“但是,光读这句话,就能看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吗?不能!为什么?因为这场大雾也许是凑巧碰上的呢?所以,你得再往前面读一读,你得联系联系上文,谁找到了可以联系的句子?”(指名口答: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此句,要读出诸葛亮的胸有成竹、从容不迫。在读中悟到诸葛亮早在三天之前就已算准了这场大雾。)

  “不过,我觉得这个句子写得太啰嗦!前两天不是没动静嘛,没动静有什么可写的?完全可以写成这样嘛: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这样写既清楚又简练,多好!改不改?为什么?”(组织学生议论。)

  3.“只有这样写,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诸葛亮的胸有成竹。大家看,这就是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周瑜的一声叹息:“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三、回读课文,类化研究体验

  在读好周瑜的长叹一声之后,教师对研读的策略做如下概括:“刚才,我们通过抓住前后句子之间的联系,真正体会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同学们,用联系的方法来研究问题,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读书能力。请大家用这种方法,再次研究‘雾中借箭’这部分内容,看看你还能从哪些句子的联系中读懂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学生研读,教师巡视。读后组织交流。

  1.以“识人心”为例,感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l)“谁来说说,你从哪两个句子的`联系中读懂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指名口答:①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②曹操在营寨里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

  “《草船借箭》这篇课文中,写诸葛亮说话的地方有11处之多,但只有这个地方写到了诸葛亮的笑。你们说,诸葛亮他在笑谁?”(联系鲁肃的吃惊,指出他在笑鲁肃的忠厚老实、不知底细,这是宽厚的笑、幽默的笑;联系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指出他在笑曹操的生性多疑、轻易中计,这是讽刺的笑、轻蔑的笑;联系“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指出他在笑周瑜的自不量力、阴谋落空,这是潇洒的笑、胜利的笑。)

  (2)“老师觉得诸葛亮的话并没有说完。‘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这是话中有话、话后有话呀!你能把诸葛亮没说出来的话写出来吗?”(学生练笔,写后组织全班交流。)

  学生交流例示:

  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一定会叫弓手朝我们射箭;

  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一定会叫弓手朝我们射箭,箭一定会像下雨一样;

  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一定会叫弓手朝我们射箭,这10万枝箭我是借定了。

  “你们真是诸葛亮的知音啊!既然如此,那课文为什么把这些话写出来呢?”(引导学生体会语言的含蓄,留有回味的余地。)

  2.以“懂地利”为例,感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引导学生找出:(1)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去受箭。(2)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已经飞一样地放回20多里,追也来不及了。)讨论:诸葛亮是怎样算准借箭的地理位置的。

名师教学设计7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词,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自读自悟,能理解诗句中词语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凭借古诗诗句,感受古诗美的意境,使学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感受古诗的意境,让学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教学准备

  1.课前请学生搜集王冕的资料

  2.制作好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王冕写的《墨梅》(电脑出示全文),先听老师把这首诗读一遍。

  二、解题

  1.你们也试着读读,看看能否读通,开始。

  2.好,能读通吗?那老师来考考大家(电脑出示词语)。

  吾家洗砚淡墨痕乾坤

  谁来读一下,读对了其余同学跟读两遍。

  3.齐读古诗。

  三、看来通过第一遍读大家已经把这首古诗读通了,收获挺大的。

  下面,老师再让大家大声地、自由地读读这首诗,看看自己能读懂哪些,当然有问题也可提出来,好不好?开始

  四、讨论

  大家读得很认真,有收获吗?也有问题吧?这样,老师给大家一个机会,把你的收获(当然也包括问题)在小组里交流交流、讨论讨论,你们说好不好?畅所欲言吧!

  五、师点评

  同学们讨论得非常热烈,有几个小组特别的投入,老师要表扬他们。下面,我们就来汇报一下讨论的结果。

  还有没有什么疑问?老师有一些问题,不知大家愿不愿意回答?

  六、思考

  1.请同学们仔细看图(电脑出示《墨梅》图),这画的梅花有什么特点?

  2.看着这朴实的'梅花,想想梅花有哪些品性。

  3.王冕擅长绘画,他为什么尤其喜欢画梅花呢?

  4.王冕自学成才,鄙视权贵,在素洁的梅花身上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操?

  5.对啊,这素洁的梅花不正是诗人鄙视俗流,贞洁自守高尚情操的写照吗?

  七、同学们,再让我们一起来读这首诗,从中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八、说说本首诗与《石灰吟》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点。

  九、欣赏课外的两首托物言志的古诗,学生进行自读自悟(电脑出示两首古诗)。

  梅花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名师教学设计8

  教材简析

  《船长》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中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选自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短篇小说,全文笔墨集中,以哈尔威船长为中心人物,通过描写船长在“诺曼底”号客轮遭到“玛丽”号大轮船猛烈撞击即将沉没的时候,镇定自若,指挥60名乘客和船员有秩序地乘救生艇脱险,自己却屹立在船长岗位上,随着客轮一起沉入深渊的故事,展现了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已救人的崇高精神。

  目标预设:

  1、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通过朗读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想情感,表现危机到来时的紧迫和危险。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探究,训练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在具体的阅读实践中,通过对比突出了船长忘我镇定、临危不慌的品质;通过语言动作描写刻画船长果断坚决的性格;通过典型的特写镜头,展现船长的高大形象。

  3、情感态度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文,让学生理解船长在生死关头,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亡留给自己的舍己为人的精神和尊重妇女、关爱儿童的伟大人性美。

  教学重点、难点:

  简单分析哈尔威船长的形象。通过朗读和感悟课文片段的练习,让学生感受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伟大精神。

  设计理念: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在于让学生实行自我教育”根据“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新课标要求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我在实践中努力做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和谐统一。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和多种角度,为学上提供一个“发展”的语言环境,培养语言智能。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目的。

  设计思路:

  《语文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逐渐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的能力。教学中,我注意捕捉探究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与发现。在训练语感方面以四句话为突破口,运用自由读、指名读、分角色读等形式,引导学生读中感知,读中理解,读中悟情。另外在处理教材上。我不拘泥课文的原有顺序;问题开放,学生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写;操作开放,鼓励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研读、交流,可以读一读,可以说一说,也可以演一演,较好地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充分借助电教媒体,透过音频效果,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进入角色,加深感受人物的形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设置悬念。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法国伟大作家雨果写的一篇小说《船长》。故事发生在英国南安普敦附近,那是1870年3月17日的夜晚,船长哈尔威像平常一样把“诺曼底”号轮船从南安普敦开往斯恩西岛,谁也没想到一场可怕的灾难正悄悄逼近“诺曼底”号轮船,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请同学们翻开课本。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放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词。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件什么事?

  三、自主研读,理解体味。

  1、速读课文,说说在这件事中,谁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2、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引导并提炼出研读专题:

  你觉得哈尔威船长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3、教师推荐研读方法: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划一划描写船长的句子。

  (2)自由选择说一说、议一议等方式体会船长的伟大形象。

  (3)四人为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同桌合作学习,也可以自己独立研究。

  4、学生自主研读,教师巡回指导。

  5、学生交流,集体讨论。(以下按学情展开)

  (1)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道:“大家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60人全都就出去!”

  ①指名读,注意“吼”的读法指导。

  ②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读?(当时船上很乱)你又是从哪里读懂的?(读相关句子)

  ③出示课件:倾听一段音频资料,想象画面中的情景,谈谈自己的感受?随机指导学生朗读相关句子。

  教学时就是要运用多媒体手段来适应学生特点,发挥它的穿透力,串起英雄的精神,让学生从文字走进人物的心灵深处!

  ④此时此刻,如果你就在这船上,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学生畅所欲言)而船长最先想到的又是什么?(再次朗读船长说的话,体会船长的镇定、沉着)

  (2)船员赶紧解开救生艇的绳索。大家一窝蜂拥了上去,险些把小艇弄翻了。奥克勒大副和三名二副拼命维持秩序,但整个人群简直像疯了似的,乱得不可开交。

  ①事实上,人们并没有照船长所说的那样做,船上发生了更可怕的事,看看发生了什么?

  ②引导学生读第五自然段。

  ③照这样乱下去将意味着什么?(死亡)

  (3)救援工作进行得井然有序,几乎没有发生什么争执或斗殴。

  ①引言:然而,局面发生了急剧的变化。

  ②学生读课文第24自然段。

  ③此时,你的心中会有怎样的疑惑呢?(学生质疑,预设:什么是“井然有序”?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④指名学生回答。

  (4)就在这时,船长威严的声音压倒了一切呼号和嘈杂的声音,黑暗中人们听到一段简短有力的对话:………大家沉默了,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的上空。

  ①这仅仅只是船长与船员的一段对话吗?还是话中有话?

  ②师生参与讨论并交流:你从这段对话中了解到了什么?你再一次感觉到这是一位怎样的船长?

  ③面对猝然而来的灾难,可以说是死亡,在惊慌失措的人群中,为什么船长却能够做到如此镇定、沉着呢?(体会人物忠于职守的精神品质)

  ④船长尽到自己的职责了吗?(结合课堂的需要,适时展开小型辩论)

  ⑤指导学生分角色读课文对话或表演。

  四、创设情境,激情品味。

  1、师小结后,诵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2、创设情境:看着船长渐渐消失的身影,这一刻你的心里又会有怎么的疑问呢?(学生质疑)

  3、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谁能就这个问题谈谈看法?(发散学生思维,思考各种可能性)

  4、师小结:危难中出英雄。危急时刻,是放弃责任,违背天良,只求独自活命?还是舍己救人,舍生取义?哈尔威船长已经用自己的行动给我们做出了响亮的回答。让我们再看看船长吧!

  5、自由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进行角色转换,想象说话。

  假如你就是生还者之一,你想对船长说:……

  假如你就是船长,当你随着船儿慢慢下沉,你想说:……

  假如你就是这艘在英伦海峡上堪称最漂亮的轮船“诺曼底”号,当你身受创伤,目睹遇难的这一幕,你想说:……(拿笔写下你想说的吧)

  6、让我们将无穷的敬意化为美妙的旋律,献给他吧!(学生配乐齐读课文最后三段)

  五、全班学生齐声呼唤船长的名字——哈尔威船长!

名师教学设计9

  活动目标

  1、幼儿在了解“家”的基础上,尝试用寻找、记录的方法,了解家中各种物品的数量;

  2、进一步理解6以内的数字的实际意义,并能将数字从小到大排列。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张记录卡;家里的数字

  2、课件:我的家(厨房、客厅、卧室。)

  活动过程

  一、认识数字,理解6以内各数字的实际意义。

  1、幼儿交流记录卡,说说在家中发现了哪些数字?

  (1)直观的数字(数序):如、电话上的数字、钟上的数字、电器上的数字;

  (2)数量:如家中有6把椅子、3只沙发等

  (3)小结:小朋友记录了很多数字符号,这些数字有的在家中直接就能找到,而且排列是有顺序的'。而有的数字是我们数出来的;如家里有2张桌子、3双鞋等;

  2、家里有很多物品可以用数字表示,现在请说说家里还有哪些物品也可用1――6的数字来表示。

  3、教师出示数字,幼儿说出物品的名称。如:家里有2台电视机可用数字来表示、家中有6只杯子可以用数字6来表示。此时教师还要注意幼儿量词使用的正确性。

  二、继续理解6以内数的实际意义并尝试将数字从大到小排列

  1.看图:说说都有哪些物品(鞋、桌子、椅子、茶杯、玩具、电视机等)这些物品各有几样?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2.看图:物品归类;

  (1)画面上是家里的什么地方?(厨房、客厅、卧室)

  (2)想一想刚才我们看到的物品都放在哪里?为什么?(如:碗和匙我们可以放在厨房,玩具可以放在客厅,也可以放在卧室里等)

  (3)数一数每个房间共有几样?哪个多哪个少?

  (4)引导幼儿将数字从小到大排列。

  (5)小结:今天,我们小朋友交流了家中很多物品可以用数字表示,也知道家中的物品要分类摆放。这样家里才能既美丽又整洁。

  三、延伸活动:记录班级里的数字。

  幼儿可以运用操作卡,继续将各种物品分类摆放,并用数字表示。

名师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一、熟读成诵,进行直觉思维训练。

  二、理解、分析本文中作者的情感变化,体悟形象思维、逻辑思维、思辨思维的运行,进行思维训练。

  三、联系历代文人墨客有关“死生”的名句,探究文中王羲之的“死生观”及其所提倡的精神境界带给我们的启发,体悟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形成,进行思维训练。

  【教学重难点】

  理解、分析本中作者的情感变化,体悟形象思维、逻辑思维、思辨思维的运行规律。

  探究文本中王羲之的“死生观”,及其所提倡的精神境界,体悟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形成。

  【教学方法】分组讨论,教师点拨,学生小结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设计:

  于丹说过:“未来不迎,当时不杂,过往不恋。”即以平静从容之姿活在当下,把握此刻的每分每秒。也许生活的意义常在我们的眼界之外,让我们许多身在局中的人无法理解,且生活常常像个不管不顾的老顽童,把我们逼到人生的墙角,让我们在万般无奈之下,痛苦地接受它的旨意,但真正在我们完成之后,也许豁然发现那原来是件大好事。活在当下,就是不管未来是繁华还是阴暗,不管现实是平坦还是坎坷,也不管过往是辉煌还是惨淡,我们都会勇敢而踏实地生活,为未来而珍惜现在。因为只有现在,才是我们能够真实触碰的现实。活在当下,不求延伸生命的长度,只为拓展生命的宽度,活出灿烂无悔的人生!

  二、小组自检

  1、“序”的文体常识。

  2、字词理解。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三、“声情并茂”,品味文本。

  1、先欣赏多媒体范读初步感受本文情感变化,再自由诵读全文并勾画出具体表明作者情感变化的句子。

  ①“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②“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③“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

  2、作者描写的“乐”是纵声欢笑、划拳行酒之乐,还是从容自如之乐?诵读文章一、二段,找出作者为何而乐?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名士相聚之乐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映带左右。”——美景之乐(美景)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聚会活动之乐(乐事)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气候宜人之乐(良辰)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视听享受之乐(赏心)

  小结:

  王实甫在《西厢记》中唱:“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人生四大美事即: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谢灵运曾感叹:“自古以来四美难全!”而于此次兰亭盛会中,四美俱全,五美齐臻,足可乐也。通过山水竹酒,作者极力为我们营造出素淡、雅致的格调,因此,即使喜悦也不过分显露,这是作者从容淡雅的心境所致,这“乐”是从容自如之乐。

  3、课前预习环节中有部分同学反映:本文思维跳跃性太大,前两段讲“乐”,第三段情感就急转直下,直逼“悲”、“痛”,过于突兀,那么,由“乐”到“痛”是否真的突兀?

  ⑴“痛”由何生?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情迁)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景陈)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人生短暂)

  ⑵兰亭盛会本为修禊事,即为消灾祈福。人生最大的福莫过于健康而快乐的活着,最大的灾莫过于死亡。所以由修禊事联想到生命,死亡,想到此刻所有美好的事物包括生命本身,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归于消亡,于是便产生浓浓的惆怅和哀痛,并最终将这种痛归结于“死生亦大矣”,就显得自然而然,毫无突兀之感了。

  4、对于“痛”“死生”的.话题曾引发过无数人的感慨: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连一代枭雄曹操都免不了感叹“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由此可见王羲之笔下特别强调的死生之痛,并非独属他一人的情感。请同学们从第四段找出还有哪些人有此感受?

  明确:“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昔人、今人、后人(古今同悲)

  5、请大家思考作者深刻论述的“悲”是否消极?

  明确:不是。“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由此可知,作者在感慨“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时,没有走向消极无为,而是在一定程度上批判“一死生”“齐彭殇”的虚无主义哲学观,还能于悲伤感叹中“列叙时人,录其所述”以遗后人观览,足以见得他对生命珍惜郑重的态度。王羲之虽出身名门之后,却能淡然脱身名利场之外,从自然中发现、理解美,从而在自然中汲取人生的活力与能量,在文风浮华的年代能写出如此清新优美的文章。

  四、拓展:

  《论语》中有这样一则记载: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可见孔子反对盲目崇拜鬼神,反对不把人世间的事情做好,而把时间精力金钱都花费在敬奉鬼神上面。提倡以人为本,活在当下。因为只有活在当下,才可能沉着应对未来。那么,孔子的这种看法不正是对王羲之提出的死生观最好的回答吗?

  课堂练习:结合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提到的死生观及提倡的精神境界,联系自身实践生活,思考对自己的启示,写一段不少于80字的感悟。(5分钟,然后找学生展示成果)

  五、小结:

  于丹说过:“未来不迎,当时不杂,过往不恋。”即以平静从容之姿活在当下,把握此刻的每分每秒。也许生活的意义常在我们的眼界之外,让我们许多身在局中的人无法理解,且生活常常像个不管不顾的老顽童,把我们逼到人生的墙角,让我们在万般无奈之下,痛苦地接受它的旨意,但真正在我们完成之后,也许豁然发现那原来是件大好事。活在当下,就是不管未来是繁华还是阴暗,不管现实是平坦还是坎坷,也不管过往是辉煌还是惨淡,我们都会勇敢而踏实地生活,为未来而珍惜现在。因为只有现在,才是我们能够真实触碰的现实。活在当下,不求延伸生命的长度,只为拓展生命的宽度,活出灿烂无悔的人生!

  六、板书设计。

  (聚会之)乐——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死生之)痛——情迁、景陈、人生苦短

  (古今之)悲——昔人、今人、后人

  七、作业布置。

  以“活在当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小文章,文体不限。

名师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感悟理解诗句的意思和意境,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2.生字词。

  重点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和意境,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你们爱游山玩水吗?都去过哪些山?

  2.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祖国大好河山看不完、道不尽。有一位唐代诗人,他游历了许多名山古川,写下了千余首流传千古的诗歌,被人们称为“诗仙”,又被称为“游侠”。他就是——李白。(板书)

  3.出示课件(《望庐山瀑布》读后揭题:他还去过一座山,山名就在刚才那幅字里,看得出是去哪座山吗?(师板书:天门山)

  4.今天,就让我们随大诗人李白去望天门山。(师板题)释题:“望”就是看,那么李白在这儿望到了什么,又是在什么位置望的?让我们去诗中寻找答案吧!

  二、读通诗文,初悟诗意

  1.学生自读古诗两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读,正音,强调:“中”是个多音字,“中断”就是“中间断开”的意思,因此在诗中读第一声。

  3.教师范读,学生评议。

  4.学生自由练读,读出节奏。

  5.指名读。

  6.有人说:一首诗就是一幅画。如果说这首诗是一幅画,画里都有些什么呢?

  7.再读诗,画出诗中写景的词语。

  8.全班交流。(课件出示:天门、楚江、孤帆、日。)

  三、感悟诗境

  1.请同学们再去读读诗句,想象这些画面。

  2.谁愿意用朗读和大家分享自己想象的画面?

  3.你认为天门山是怎样的山?你是如何感受到的?

  4.是啊,名为天门,必为天之门户也。(师板画天门山。)诗中哪一句写到这天门山?(出示第一句)

  5.传说中这天门原是闭合的,只因一把利剑以不可抵挡之势将它劈开。再读读这句话,你找到这把利剑了吗?引导学生根据注释理解“楚江”。

  6.让我们想象着奔腾东去的楚江水,咱们一起读!

  7.这又是怎样的水啊!诗中哪一句写了?又是谁有如此能耐让汹涌不可挡的楚江“至此回”呢?理解“至此回”。指名读读!(出示第二句)

  8.看,湍急的河水流到这里受到了山的阻挡。闭上眼睛,让音乐带着我们走得更近些。

  9.你们读出了山的气势,水的澎湃!诗中还有哪儿让你感受到了这样的气势?

  10.(师板画两岸的青山)这又是怎样的山呢?仅仅是绿吗?你是从哪个字里读出来的?(引导学生抓“出”理解。)

  11.两岸的青山相对着,怎么会有出来的感觉呢?让我们再来读读下一句:“孤帆一片日边来。”你知道了什么?谁来画一画?(生板画孤帆、红日。)

  12.现在我们联系这两句来探讨探讨诗人李白是在哪儿望天门山?你又是从哪个字读出来的?

  13.引读3、4句。

  好一个“出”字啊,让我们觉得这两岸的山象在比高矮。读——

  好一个“出”字啊,让我们知道了诗人的船是由远及近,这两岸的山就好像张开手臂在迎接他。读——好一个“出”字啊,尽显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的文采。读——

  四、入情入境,深悟诗

  1.师述:唐玄宗开元13年,25岁的李白第一次离开家乡,怀着济世安民的雄心壮志,又带着对未来前途的忐忑之心。当他乘舟顺江而东,途经天门山,天门山就像大门一样敞开,让他的眼前豁然开朗。于是,他挥毫写下了这首《望天门山》。

  2.听完老师的介绍,你觉得诗人当时是怎样的一种心境呢?

  3.看,在那水天相接的地方,一条小船慢慢地驶过来了。让我们和诗人一道坐上这只小船,望见这样的山——“天门中断楚江开”。(齐读)望见这样的水——“碧水东流至此回”。(齐读)小船顺流而下,从两山之间穿过,只见——“两岸的青山相对出”。(指名读)穿过狭窄的河道,看见的又是——“两岸的青山相对出”。(指名读)再拐过一道弯,看见的还是——“两岸的青山相对出”。(指名读)这是因为——“孤帆一片日边来”!(齐读)

  4.是啊,这幅草书行云流水,好像让我们看到了天门山的气势,(读1、2句)这幅字畅快淋漓,仿佛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喜悦的心情,(读3、4句)

  6.配乐背诗。

  五、总结

  让我们一起把这首诗留在心底吧!(加动作背《天门山》。)

名师教学设计12

  【设计理念】

  有人说,幸福是个比较级,有人垫底你才能感觉到。诗词也是比较级,有比较才能更好地鉴赏。

  基于这种指导思想,我在设计《声声慢》这一课时,从始至终都在比较中进行,引导他们学会深入到语言里挖掘其深层意蕴,为此,我这一课设计了三次比较,三次比较环环相扣,层层深入。

  第一次是在学生诵读的基础上,通过让学生给《声声慢》和《一剪梅》搭配朗诵配乐的形式,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片段中比较二者愁情深浅的不同,为第二次比较作铺垫;

  第二次比较是《一剪梅》和《声声慢》相同意象不同修饰语不同表现力的比较,让学生分析相同的意象怎么传达出不同的愁情,通过这次比较,让学生领略李清照高超的语言表现力,同时认识到要把握诗歌情感,除了要关注意象,还要关注意象的修饰语,为下面的比较打基础;

  第三次是让学生根据第二次比较得到的认识,比较自创的山寨版《声声慢》和原版《声声慢》的优劣,再次体味李清照语言的高超表现力。接下来,在三次比较的基础上,让学生总结从上面的分析中学到的把握作者情感的方法。最后,我仿照余光中的《乡愁》设计了一个续写式的目标检测题,要求根据李清照的身世经历,化用李清照的词句、体现愁情的程度变化。三个句子,正好体现了李清照人生三阶段的三种不同的情感,再次体现了比较教学的理念。

  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反复诵读,通过自读、默读、齐读、学生美读等种种形式,来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领会诗文内容,体会诗人情感。亦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通过自学质疑来自由疏通诗意;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来品味语言、探究把握作者情感的方法;通过仿写练习来训练语言……总之,希望在这节课的学习中,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学有所用。

  【教学目标】

  通过反复诵读和比较阅读,体味词人浓重的愁情,品味词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把握透视作者情感的方法。

  【教学方法】

  诵读法、比较法、讨论法、多媒体展示等。

  【教学过程】

  导入:今天我们学习李清照的《声声慢》。这节课我们主要通过反复诵读和比较阅读,体味词人浓重的愁情,品味词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把握透视作者情感的方法。

  一、初读感知:

  1、一读——自读,读准字音

  二读——默读,疏通文意

  三读——齐读,把握感情

  2、李清照的`《一剪梅》,大家都比较熟悉,我们也来齐读一遍,关注这里表达情感的句子。

  3、我有两段音乐,想分别作这两首词的朗诵的配乐,你认为哪个适合《一剪梅》,哪个适合《声声慢》?为什么?(播放《琵琶语》与《楚歌》片段、提问学生)

  提问后教师总结:

  《琵琶语》:细碎如雨的琵琶声,很古典,很舒缓,淡淡的音乐,表现淡淡的惆怅,展现一种欲说还休、难以割舍的情愫,很适合表现闲愁。

  《楚歌》:用民族乐器埙演奏,呜呜咽咽,悲悲切切,特别适合表达浓重的愁情。

  4、同是写愁,程度却大不相同,这是因为这两首词写于不同的时期。

  李清照的一生,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多媒体展示)

  18岁之前,快乐的闺中生活,外美如花,内秀如兰

  18---44岁,幸福的婚姻生活,情投意合,神仙眷侣

  45岁以后,凄苦的南渡生活,孑然一身,孤苦无依

  (教师介绍)18岁之前,是她快乐的闺中生活。“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写得就是她快乐的少女生活。

  18岁嫁给门当户对的宰相之子赵明诚为妻。两人情投意合,是一对让人羡慕的神仙眷侣。

  后来金军入侵,北宋灭亡,李清照一家被迫南渡避难,她经历了国破、家亡、夫死等人生的苦难,无儿无女的她一个人漂泊异乡,孑然一身,孤苦无依,甚至无人知道死于何时,葬于何处。

  《声声慢》写于李清照一生的哪个时期?看注释

  《一剪梅》应该写于哪个时期?“云中谁寄锦书来”“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一剪梅》就写于李清照新婚后不久,

  了解这些史实之后,我们能更深刻地理解李清照这两首词中表现的不同的愁了吧?《一剪梅》中的愁是闲愁,是相思之苦,也是一种甜蜜的痛苦,因为有人可思,有人可等,而且思念的人也在思念自己,“一种相思,两种闲愁”。晚年的李清照国亡了,家毁了,情投意合的丈夫死了,无儿无女,孑然一身,漂泊异乡,已是无国可念,无家可回,无人可思,无人可盼。对李清照来说,世上最痛苦的事,不是苦苦相思,而是无人可相思;不是苦苦等待,而是无人可等待。所以《声声慢》表现的愁,要比《一剪梅》浓重得多,这里有家国之悲,有亡夫之痛,有漂泊之苦。

  5、请大家带着我们了解背景后感受到的李清照晚年的凄苦,参照白板上的诵读指导,再读《声声慢》,读出节奏,读出轻重,读出愁苦。

  6、请一位同学范读,注意停顿、节奏、感情等(配自制视频)。

  二、比较探究:

  1、《声声慢》最后,词人直抒胸臆:“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次第”具体指哪些情形呢?或者说词人的凄苦是从哪些意象中表现出来的呢?

  花雁梧桐细雨淡酒晚风

  2、《声声慢》中的意象,哪些在《一剪梅》中出现过?

  花、雁

  3、这两首词里,用了两组相同的意象:花和雁。相同的意象怎么传达出不同的愁情呢?或者说,同样写花,同样写雁,你从哪看出愁情的轻重不同呢?(学生讨论后自由回答,教师最后总结)

  花:

  《一剪梅》从什么角度写莲花?“红藕香残”“红藕香尽”,色和香。红总给人明快、有活力之感。红色尚在,香气犹存,虽然“残”字让人伤感,但这伤感并不深切,生活的热情还在。

  《声声慢》用拟人的手法,从神态写花,她笔下的菊花憔悴不堪,无人采摘,更能触动飘零人的愁肠。

  飘零和堆积:都写了花的凋零,但凋零的程度不同,表现的愁情深浅也不同;《声声慢》中,用落花的堆积的厚重感,写出了愁绪的厚重。

  雁:

  《一剪梅》雁——回,一个“回”,带有目的性。中国一直有鸿雁传书的说法,雁的回,带来的是对外出求学丈夫回来的盼望与思念,但也带来了“云中寄锦书”的希望。

  《声声慢》雁——过,一个“过”,无停留之意。雁飞过,却和看雁的人无任何联系,更别说云中寄锦书的希望。更恼人的是,偏偏又是旧相识,偏偏是那只曾替自己和丈夫传书的大雁,传书的大雁还在,丈夫却已不在人世,心中的思念再也无人可诉,无处可传,以前的雁回,带来的是希望,如今的雁过,只剩下痛彻心扉的绝望。真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教师总结:从大家刚才的分析中我们可以体味到李清照用语的精准,同时我们也认识到,要准确地把握词人的情感,除了要关注意象,还要关注什么?——关注描写这个意象的前后的词语。

  7、我们来看一首山寨版的《声声慢》

  声声慢

  黄花憔悴无人收,

  酒亦难敌晚风秋。

  旧识雁过伤心处,

  窗外梧桐雨中愁。

  《声声慢》中的意象,在这首诗中都出现了,词好还是诗好?具体好在哪?给大家两分钟时间讨论,每组抓住其中一处进行分析。

  通过比较,引导学生体味下面加点的词句

  淡酒——酒

  梧桐雨——梧桐更兼细雨,点点滴滴。

  守着窗——窗外

  独自怎生得黑——到黄昏(写出了时间的变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句式:三个反问句、多用短句表达强烈的情感。

  淡酒——1、李清照的词中,有不少写到酒的句子:“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把酒临风黄昏后,有暗香盈袖”。都没有写到酒淡,反而显得酒力不小,这里为什么特意强调酒淡?这“淡”是针对什么显得淡?(并非酒淡,只因愁情太浓、太多、太深、太重,作者本想借酒浇愁,发现根本浇不了愁,才会觉得酒淡。)

  2、用酒的寡淡无味来表现生活的无聊无味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百无聊赖、强烈的期待

  在《一剪梅》中,词人还有心情“独上兰舟”排解愁绪,在这首词里的词人,连排遣的心情都没有了,或者说,愁多得无法排遣,也就不再寻求排遣,只是守着窗,等待一个永远也回不来的人。

  (1)人在什么情况下爱守着窗?(盼归人)(小时候盼父母下班)

  (2)词人还有没有亲人可盼?

  (父母兄弟死了,丈夫死了,无儿无女,对李清照来说,世上最痛苦的事,不是苦苦相思,而是无人可相思;不是苦苦等待,而是无人可等待。

  (3)“独自怎生得黑”是什么意思?人在什么情况下觉得时间过得慢?(无聊、孤独、痛苦的时候)

  席慕容:“我可以握住我的笔,却握不住我的忧伤,快乐总是乍现又飘零,走得最快的,总是最美的时光。”

  白天时间难熬,盼着天黑,天黑了时间就好过吗?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雨天,天的沉闷——心的沉重

  外面是细雨蒙蒙,并非大雨滂沱,细雨打在梧桐叶上那种点点滴滴的声音,一般人是听不到的,什么境况下能把这种细微的声音听得真真切切?(百无聊赖、孤寂)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1)人在什么情况下寻觅?(丢了东西或心中怅然若失)

  (2)李清照丢了什么?她想寻觅什么?(寻找她以前所有的美好时光)

  (3)找到了吗?(找的结果直是冷冷清清。“冷冷清清”写出了词人所处环境的特点,也写出了丈夫去世后,只身度日的孤苦无依的生活处境。“凄凄惨惨戚戚”则是自己内心情感的直接抒发。)

  (4)三组叠词,顺序可否颠倒?(这三个句子,写了三个层次:动作――环境――心理,或从精神状态到生活处境,再到内心感受,清晰地概括她不幸的经历和生活状况,及身心和心灵上受到的摧残。奠定了全词凄惨愁苦的感情基调。)

  (5)可否改为寻觅、冷清、凄惨?(使用叠词可以舒缓节奏,形成如泣如诉的音韵效果,委婉细致地表现出诗人愁苦凄楚的心情。且读起来音律和谐、朗朗上口)

  三、总结探究:

  刚才各组各抒己见,赏析了《声声慢》的语言,品味了李清照语言的精妙,《声声慢》值得我们品鉴的地方还有不少,如(教师补充大家刚才没找到或找到没说到位的地方),大家在课下可以继续探究。艺术的美是无限的,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这节课对《声声慢》的赏析就先到这里,现在大家根据我们刚才的分析,来作一个总结:

  从这首词的分析中,你学习到了哪些把握作者情感的方法?(提问)

  (1)找直抒胸臆的句子,把握情感方向

  (2)通过意象,透视情感

  (3)关注意象前后的关键词,透视作者情感

  (4)知人论世,透过作者的生平身世,把握情感。

  四、目标检测:

  根据李清照的身世经历,续写后面的句子。要求:1、化用我们学过的李清照的诗句;2、要体现愁情的程度变化。

  年少时,

  愁是雨疏风骤后绿肥红瘦的感伤;

  长大后,

  愁是;

  后来啊,

  愁是。

  结束语: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认识到,作为一个女人,李清照何其不幸;作为一个诗人,她又何其伟大。苦难没有压垮李清照,反而让她的灵魂飞得更高。一杯残酒,一片落叶,一阵秋风,一滴秋雨,一声雁叫,李清照都能点石成金,赋予它浓郁的感染力。一首《声声慢》,字字含愁,句句写愁,满纸悲愁;让我们再次齐声有感情朗诵全词,读出词中愁肠百结、肝肠寸断的深重的悲苦,以此向这位风华绝代的女词人献上我们深深的敬意。

名师教学设计13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画面内容,体验诗歌所展示的大自然的美和欢快的情绪。

  2、引导幼儿用诗的眼光观察周围物体,大胆进行艺术想象。认识汉字“绿”。

  3、帮助幼儿在理解的基础上,尝试仿照诗歌结构,根据个人经验、想象仿编诗歌。

  活动准备:

  红黄蓝绿彩片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起幼儿的兴趣。

  小朋友看,黑板上有些什么?这些东西是什么颜色的?

  二、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瞧,老师带来了什么?(眼镜)这是什么颜色的眼镜,这个眼镜很神奇,咦,你看看带上这绿色眼镜发生了什么变化,老师给你们每人准备了一副眼镜,你们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看,蓝色的天空换成“绿色的天空”(4个依次换)三、认识汉字“绿色”

  戴上绿色的眼镜这些东西变成了绿色。出示“绿色”。让每个小朋友念一遍。哎,老师用黑色的笔写的它们念什么呢(绿色)以后我们在认识字宝宝的时候不能光看颜色,要看字的笔画。

  四、集体欣赏诗歌

  1、戴上绿色的眼镜我们看到了“绿色的__绿色的__……”这儿一片绿,那儿一片绿,到处都是绿绿绿,当我把绿色的眼镜拿掉,你们猜会发生什么变化?(绿色的世界还有没有了)

  2、那你们知道为什么绿色的眼镜拿掉了绿色的世界不见了,它又恢复到原来的样子了。(太阳折射出的光是七彩的,但是射到绿色的眼镜上就把其他的`颜色吃掉了,就只剩下绿色了。

  3、如果我换成红色的眼镜只会什么颜色呢?换成黄色的眼镜呢?

  4、我们戴上绿色的眼镜就看到了绿色的世界(集体朗诵诗歌)朗诵1—2遍

  五、引导幼儿仿编诗歌

  1、戴上绿色的的眼镜我们会看到绿色的世界,如果你戴上红色的眼镜呢?又会看到一个什么颜色的世界呢?

  2、老师帮你们准备了各种颜色的眼镜,你把看到的什么颜色的东西编进诗歌里面,谁会来把你看到的编进诗歌里?你拿到的是什么颜色的眼镜就会看到的就是__的世界。

  哇,戴上这神奇的眼镜我们会看到一个不一样的世界,我们拿着这眼镜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吧!

名师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墨梅》。

  2.学会“砚”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3感受古诗的意境,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4.积累关于梅的诗句,感受古人对梅的情结。

  教学重点:理解古诗的词语,并说说诗句意思。

  教学难点:感受古诗意境,体会作者贞节自守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会读诗

  1. (幻灯出示课题,播放音乐《梅花三弄》)伴随着这首古朴典雅的古筝曲《梅花三弄》,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墨梅》。

  2.作者王冕,简介作者。(幻灯)

  3.一读:自由读诗,反复读,要做到字正腔圆,读通读顺。

  指名读,讲解生字读音“砚”,“乾坤”

  二读:光把诗的字音读准还远远不够,还要有板有眼,不破句,读出节奏来,读出味道来。再指名读,注意速度。

  三读:师生合作读,前四个字你们读,后三个字我读。味道出来了。再换读。

  老师读题目,作者,生读全诗。

  二、读懂诗

  1.要想读得更原汁原味,还要读懂诗的意思。同学们边读边琢磨,看看每个词每句话的意思都懂吗,遇到自己不懂的词语和别人交流。然后试着把每句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2.质疑:有没有什么不懂的?

  3.理解“墨梅”:(出示幻灯)梅花有红色、粉色、白色等颜色,墨梅指的是只用黑色水墨画成的梅。王冕爱梅,且擅长画梅,素有“画梅圣手之称”,我们一起来欣赏他晚年的巅峰之作——《墨梅图》

  (介绍题画诗。)这是一首题画诗,题画诗,就是在中国画的空白处,往往由画家本人或他人题上一首诗,抒发作者的感情,咏叹画面的意境。从而形成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们比较熟悉的苏轼的诗《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就是一首题画诗,只不过这是苏轼描绘的是惠崇和尚的画面上的意境。

  4.看看王冕是怎么描述这株墨梅的?

  读一二句。在哪儿?理解“洗砚池”(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常常在池边练习书法,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这里借用这个典故而成“洗砚池”)

  理解“淡墨痕”(每一朵梅花都呈现出淡淡的黑色,没有浓妆艳抹,没有鲜艳的色彩)“痕”进一步突出了梅花的墨色淡雅到极点,简直若有若无,使人对其产生了轻灵飘逸的感受。

  读三四句,说意思。“清气”“乾坤”

  说全诗的意思。

  5.把自己的理解送回诗里,再诗读,是不是诗味更浓了?

  三、悟梅魂

  1.墨梅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诗人抓住了墨梅的哪些特点来写的?你能找到诗中的关键词句吗?

  板书:墨痕——淡(清雅素淡)清气——满

  2.(幻灯回《墨梅图》)《墨梅》中的梅花个个清雅素淡、冰清玉洁,可有人却说:“王冕,你不去画娇艳的荷花,只画这素淡的梅花,哪里还会有人喜欢你,还会喜欢你的画呀!”于是王冕就给这画题上了诗,也给了回答,你能找到吗?(为什么不画富贵的牡丹、艳丽的挑花和丰腴的海棠花?为什么不画粉色白色红色的梅花?)

  3.为什么不画得鲜艳夺目一些呢?(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梅的颜色好不好看?我们来看一看。

  (1)拓展写“色”的诗:苏轼诗《红梅》:梅花的内心是适应寒冷的,不愿随春天到来而展示自己的美态,但是那像酒后泛起的红晕无来由地表露在少女的面容上。美不美?

  再看曹雪芹的。(有好颜色却刻意不画,墨梅与那些红梅、白梅相比,显得多么与众不同,她不靠鲜艳的颜色来取悦别人,她只想让——清新的香气充盈在天地之间)

  (2)与墨痕的淡相对的,是清气的——(满)

  拓展写“香”的诗:爱梅的诗人多,赞梅花之香的诗人也有不少。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零落凋残变成泥又碾为灰尘,只有芳香依然如故。)现在有一首歌就是由此句而来——当花瓣离开花朵,暗香残留。

  (只不过暗香一词也并非词作者原创)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林和靖《山园小梅》(在靠山的花园里,百花由盛到衰,最后纷纷飘落,这时,园中的梅花却依次开放,由少到多,由疏到密,最后独占花园。青山脚下,小园一角,有清泉一潭,水清见底,潭边有梅一簇,梅枝横斜水上,清瘦的身影倒映水中,梅下清水,水上疏梅,相映生辉。每当夜幕降临,月洒青辉,晚风袭来,梅香四溢,满园芬芳。)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王冕《白梅》(忽然一夜花开,芳香便传遍天下。)

  (3)这么多人钟情于梅花的清香?在这里吸引文人墨客的仅仅是香气本身吗?香气还代表什么?(继续出示诗句:坚强品格、高贵气节、勤奋、刻苦、高洁、脱俗)

  为什么不两全其美?

  (色——外表,气——内在,不流于世俗,不追求虚浮绮丽的外表,而钟情于梅花的精神)王冕独爱梅花的清香,以至于放弃渲染梅花固有的色泽,而选择以“淡墨痕”来画梅,目的是为了突出——香气,清香。

  4.感受“人”

  同学们,王冕一生写了无数咏梅的诗,以这首《墨梅》最为有名。他笔下的墨梅有着它独特的淡雅和清香。

  出示:“画梅须具梅气骨,人与梅花一样清”这是后人对王冕的评价,你能说说王冕是个怎样的人吗?

  现实中的王冕与他笔下的梅花一样,坚贞不屈、孤芳自赏。相传由于王冕的画画得特别的好。当地的县官和一个有权势的大财主慕他之名,几次想见他都遭到了拒绝,最后,当县官亲自下乡见他时,他听到消息后赶紧躲了起来,又让县官吃了闭门羹。读到这里,现在你眼中的“清气”,还仅仅是梅花的香气吗?(流、留比较:后者留存、留下,前者流动、流溢)王冕仅仅是在写梅花吗?

  (自喻,他不在乎“颜色好”,一指梅的颜色,他并不希罕那些庸俗的人们来夸奖梅花的颜色艳丽,暗指名誉、钱财、地位,只求保留那清新的香气充溢在天地之间,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因而《墨梅》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他所画的梅花的风格,也反映了作者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鲜明地表明了他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这种借助事物表达感情的手法就叫托物言志,你还知道这样的诗吗?(石灰吟、竹石)

  5、小结:就是由于王冕这种鄙视流俗、贞节自守的高尚情操,才有了这素净淡雅超凡脱俗的墨梅。让我们再读读这首诗,读出梅花的高洁,读出王冕的高洁。

  四、拓展延伸,追溯“梅”文化

  1、梅花,不畏严寒,冰肌玉骨,人们喜爱它的`形态,更敬佩它的精神,古往今来,有许多关于梅花的诗。现在我们来追溯一下梅文化。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被赋予了很多的性格和含义,梅花的大红大紫是从宋朝开始的,当时有所谓的“咏梅两千卷”。当然,捧红梅花最不遗余力的就算林和靖了,梅妻鹤子。在古诗中,以梅为题的诗作很多,情感走向也是多方面的。

  (一)借梅叹国恨

  古往今来,国家兴亡,民族荣辱,百姓悲欢,最牵动文人墨客的情思,像梅花这种自然中最普通的植物,也成了抒发伤感之情的桥梁。南宋诗人刘因的《观梅有感》就是这类题材的代表作。

  前两句写东风把战场上的灰尘吹落了,意思是说南王朝已被元军消灭,战争已经停息,作者想到了曾隐居杭州西湖的北宋文人林逋。因南宋的都城在杭州,作者实际怀念的是南宋朝廷。后两句写作者想象南宋灭亡后江南百姓的的不幸遭遇。江南水乡,自古闻名,苏杭更是封建时代的繁华都市,晚唐诗人杜牧曾有“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的诗句。但现在国家已经灭亡,江南当年的繁华景象早已不在,江南百姓的生活更加困苦,战争所带来的满目疮痍、生灵涂炭,使作者在再也没有闲情逸致欣赏梅花了。

  刘因是跨越宋元两代的文人,他目睹了南宋兴亡、江南兴衰的过程,他在《观梅有感》中,以梅为载体,抒发自己对江南的怀念和对南宋的悼念之情。

  (二)以梅喻人如本诗,陆游

  (三)以梅寄闲情

  (四)借梅诉乡情

  现代的的诗作有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陈毅的<红梅>,还有有关梅花的歌曲<红梅赞>

  五、作业

  1.课外自学《竹石》

  2.自由组合,出一期“梅花赞”的手抄报。

名师教学设计15

  【教材分析】

  《杞人忧天》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寓言四则》中的一则寓言。七年级的学生在本单元的前几课童话、诗歌、神话的学习过程中,已充分调动了自己的练习和想象,学习本课,要求学生调动自己的体验,通过快速阅读、联想和想象,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深入理解课文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积累“亡”、“中伤”等字词;疏通文意,理解“杞人忧天”的含义。

  2、通过多种朗读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把握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

  3、激发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难点】

  把握作者的思路,理解“杞人忧天”的含义。

  【教学方法】

  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用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提到这句话,我们不禁会想到古时候的一则寓言故事——“杞人忧天”,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则寓言。(板书课题)

  二、诵读

  1、教师配乐范读,出示朗读要求:(1)读准字音(2)明确节奏(3)读出情感。

  课件展示:重点字音和重点句子的节奏:(1)又 有 忧 彼 之 所 忧 者,因 往 晓 之。(2)日 月 星 宿,亦 积 气 中 之 有 光 耀 者。

  2、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明确节奏。

  3、全班齐读。

  4、分角色朗读:两人一组,分别扮演杞人和哓之者,体会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

  杞人——忧虑、恐惧;

  哓之者——真诚、耐心劝导。

  5、学生展示朗读,教师评价并总结。

  三、疑读

  1、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疏通文意,质疑解疑,全班交流。

  2、教师指导:课件出示重点字词:

  (1)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2)若躇步呲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3、假设让你把“杞人忧天”这个故事说给别人听,你会怎么说清楚明白呢?

  学生讲述故事。

  四、思读

  1、杞人“忧”什么呢?“忧”到什么程度?

  明确:天地崩坠、废寝食

  2、讨论:杞人的忧有没有必要?

  教师提示:天崩地坠发生了吗?

  教师小结:对于不会发生的或毫无根据的事没有必要忧虑,而让自己陷在一个牢笼中。

  3、哓之者是怎么为他解忧的?

  教师提示:哓之者劝了几次?每当杞人提出新的忧虑时,他的态度是怎样的?

  4、在哓之者耐心的劝导下,达到了什么效果?

  5、小故事,大道理:读了这则寓言,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五、拓展延伸

  人们常用“杞人忧天”讽刺那些不必要的担忧,也有人认为其中传达出强烈的忧患意识,你同意哪一种理解呢?

  六、课堂小结

  其实,杞人忧天似的做法大可不必,但生活中大大小小的.烦恼忧愁也在所难免,如何更好的化解忧愁,笑对人生?相信大家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会有所感悟和启迪。

  七、作业布置

  寓言的寓意与其情节设计有密切的关系。任选课文中的一则寓言,重新设计情节,赋予其新的寓意,把它改写成一篇新的寓言。

  1、嘴和眼睛的对话

  2、树和斧子

  3、画笔和颜料

  4、蜜蜂与花朵

【名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名师的教学设计03-17

名师教学设计02-06

《手指》名师教学设计模板06-26

名师的教学设计 14篇03-18

名师教学设计15篇03-16

名师教学设计(精选20篇)02-07

天窗名师教案教学设计04-04

名师作文教学设计04-18

《牧场之国》名师教学设计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