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反思

时间:2022-05-23 15:42:18 教学资源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教学反思能很好的记录下我们的课堂经验,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反思

《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反思1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短短28个字表达了朋友间依依惜别的深情。通过组内交流课执教这一课,我的收获还是不少的,有喜有忧:

  在教学中注重体会一:烟花三月下扬州——三月的扬州烟雾迷蒙、繁花似锦。在这春光明媚的阳春三月,是大家相聚的大好时光,可好友即将远行,分别时的恋恋不舍使人感到忧伤。阳春三月的美景与故人离别时的忧伤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为后面学生的想象做好铺垫。在交流过程中,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抓住“烟花三月”的传神,来引发学生对春天美景的遐想,联想长江两岸的一片春意,“形真”而“意远”。借着一喜一忧让学生说说、演演临行前,李白的心情如何?又会对孟浩然说些什么?让学生通过感受、理解,再用言语、行动表达内心情感,融理解、感受、运用于一体。这是反思一。

  老朋友乘船渐渐地远去,“我”望不见老朋友了,只能望见滔滔江水向天边奔流。作者心中“流”的仅是长江水吗?这又是一个研读点。在教学中,我巧设疑问下“金钩”,通过情景描述,诵读激情,启发诱导,学生感悟充满了灵性、洋溢着人情,教学也由此走向成功。

  师:滚滚东流的仅仅是长江水吗?

  生:流的不仅是水,还有李白心中的那份情,一份依依惜别之情。

  生:是呀,流的还有李白对孟浩然的思念之情。

  生:还有李白的`祝福之情。祝老朋友此去能一帆风顺,万事如意。

  师:这一份份情谊,都像这滚滚长江水一样,流向广陵,流到孟浩然的心上……

  一个“流”字,流露了真情,流出了真心。此时此刻,难道我们还能说作者心中流淌的仅是长江水吗?通过这样设问、点拔、交流,学生深深感悟到的是作者对老朋友孟浩然的依依惜别之情。这是反思之二。

  据史料记载,李白与孟浩然的关系非同寻常,相似的经历和遭遇,致使两人成为生死之交。他们一生中虽然相聚次数不多,但每次相聚后的离别是那么的依依不舍,《送孟浩然之广陵》也不例外。春光明媚的三月,老朋友在黄鹤楼与“我”告别,坐船顺长江水东流而下,越去越远。长江上果真只有“孤帆”吗?其实,阳春三月,长江上千帆竞发,不会只有一条船。可作者为什么把孟浩然的船称为“孤帆”?这是因为在作者看来,故人是只身而去,我不能陪伴,他是多么的孤单。这个“孤”不是客观情景,而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正是这个“孤”显出两人情谊之深。所以,“为什么把孟浩然的船称为孤帆?”是教学的研读点之一,是引导学生挖掘、体验诗句丰富的人文内涵,促成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的一个关节点。可当时我没有发现、把握这一教学契机,引发学生深入感悟。致使教学索然无味,人文熏陶和感染不能潜移默化。这是反思之三。

  语文教育首先是人文教育,人文思想渗透在字里行间,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他们的自悟是根本,但教师引导是关键。以上教学片段不正是有力的说明?教师巧妙的启发、引导,融情感于诗句之中、读者心中。所以教师须研读教材,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使自已拥有足够的人文意识和人文积淀,在语文知识教学、能力训练中有意识地贯彻人文精神,潜移默化,春风化雨,人文之光自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反思2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小学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课文,为唐代大诗人李白所写。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送别好友时无限依恋的感情,也写出了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诗的前两行叙事,后两行写景。诗人巧妙地将对好友的一片深情寄托在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将情与景自然地交融在一起,含吐不露而余味无穷。学习这篇课文旨在使学生通过诵读感受朋友之间深厚的友谊,同时继续积累诗句、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热爱之情。

  教学这首诗,我依然采用学习古诗的“四部曲”进行。所谓“四部曲”指的是“解诗题、知作者、明诗意、悟诗情”。围绕这几个环节对本节课进行了以下的设计。

  先是导入新课。在这个环节,我采用的是谈话导入,通过课前交流,师生成为平等的对话者,而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以最佳的状态进入到课堂学习中,自然导入本节课的学习。

  第二个环节是“解诗题,知作者”。引导理解“之”、“广陵”和题目的意思,并了解诗题中出现的“三名”——名楼黄鹤楼、名人孟浩然,名地广陵。通过出示课件让学生完成填空,交流查找到的李白及这首诗的背景资料,以便更好地理解这首诗。考虑到学生手上的资料匮乏,难以找到更多更好的资料,我还准备了李白与孟浩然的故事,巧妙地用导入古诗的方式讲给学生听,即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李白与孟浩然的友谊。

  接下来是初读古诗。让学生画出诗的节奏,并用多种方式的朗读,读出诗的节奏与韵味。

  第四个环节是“学古诗,明诗意”。主要引导学生运用之前学到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如查找注释、查阅资料等)理解古诗。并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对诗句的理解,进而全班交流,()达到理解诗意的目标。新课标在对古诗文阅读的评价建议中指出:“考察他们能否凭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词法句法等方面的概念不作为考试内容。”放手让学生凭借课文的注释,联系上下文进行学习,让学生在说说词语、诗句的大概意思的实践中提高阅读古诗的能力。

  第五个环节是“齐探究,悟诗情”。首先引导学生感悟“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师导入:浩浩荡荡的长江水自西向东,顺流而下,到达广陵,黄鹤楼在西,扬州在东,所以诗人说“故人西辞黄鹤楼”;孟浩然从黄鹤楼去扬州是顺流而下,而且诗人辞别的时间在春意正浓的.三月,所以诗人说“烟花三月下扬州”。诗句信手捏来,豪不雕琢。然后通过引导学生根据情境模仿句子写诗。如:“故人辞别广州城,烟花三月上(到)连南”“故人辞别小山城,烟花三月回广州”等。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又能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及写作能力,让学生觉得写诗并不是很困难的事,拉近了学生与诗歌的距离。接着让学生通过“寒冬腊月”“炎炎六月”“阳春三月”与“烟花三月”作比较,体会“烟花三月”的意境美和语言美。最后出示课件创设情境,展示一组美丽的春天图片,让学生欣赏,增加感性认识,再让学生用优美的词来表现三月的美丽,再过渡到描写春天的诗句,不但拓展了学生想象的空间,还训练了语言,促使学生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并使之得以活化,丰厚了语文的积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理解后两行诗时,抓住“孤帆”设疑:“长江是大唐盛世主要的交通渠道,江上每天都有很多帆船来来往往,可为什么李白却只看见孟浩然的“孤帆”?引发学生思考,感受,理解,领悟。

  有人说,诗歌是无声的音乐。因此在课堂中要让学生享受古诗的韵律美,画面美以及整体美,以达到情感熏陶的目的。在“悟诗情”教学环节时我用音乐渲染,感情朗读,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披文入境,涌动的是真实的情感,碰撞的是思维的火花。

  除了在课堂上创设情境调动学生情感,我还收集了李白一年后再次为这次送别写的一首诗《江下行》,通过拓展延伸,让学生进一步感悟李白与孟浩然的深情厚谊,依依惜别之情也进一步得到升华。另外,这样不仅增加诵读积累的数量,拓展学生的阅读面,培养学生积累的意识,也是一种初步的对比学习,激发并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和热爱。

  本节课,按照本人的设想,已经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教学时间的安排也合理。能够让学生通过尝试写诗,并给诗歌换一个词,让学生去感悟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激发学生热爱诗歌的情感,本人的教学风格得到体现。但是,这节课的不足之处也是很明显的。

  首先,在课堂上,我本着充分相信学生,努力给他们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给他们自读自悟的机会,争取使学生都“动”起来,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达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目的。但是学生互动似乎不够大胆,课堂有点沉闷,小组合作学习也不是很积极的交流,自己完成了就不理别人,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的习惯没有落实到位。

  其次,本人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待提高。北京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指出:语言,是教师安身立命的根本。任何学科的教学,教师和学生之间沟通的纽带都是有言语编织的。语文学科的教师更要规范、熟练、巧妙地驾驭语言。我们很多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由于不注意口头语言的规范性和艺术性,养成了重复罗嗦的语言习惯。

  语文教师要用语文的方式去表达,使自己的语言“语文化”。其实,跟我们要求学生写作文要有文采,用上一些好词佳句使文章变得生动具体等的道理是相通的。反思我的语言缺点,我是属于宁可“写”而不喜欢“说”的人,说话往往是前面一句还没说,后一句已经蹦出来,说出来后才发现前一句还没说,然后再去补充,因此让人觉条理性不强,也不够规范。此外,重复罗嗦、说话艺术性不强的毛病也是存在的。这是我以后需要加强训练的。

  此外,学法的指导、教学技巧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反思3

  我在教学古诗《送元二使安西》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下面几个方面做得比较好:

  1、引导学生借助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来理解诗题。同学们饶有兴趣地谈到了相关的内容。如,“元二”:姓元,在家里排行老二,朋友睨称他元二。“使”:出使,身带使命,不得不去。“安西”:长安以西,西北边疆地区,俗称西域。

  2、一改以往的逐句讲解和整体串讲的方法,放手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你看到了诗中的哪些画面。学生你说一个,他说一个,组成了完整的诗歌画面。虽说打乱了诗句顺序,但真正做到了让学生用自己的`话理解诗句,从而感知诗的意境。

  3、让学生披文入境,再现故事情节,感悟人物内心世界。

  不足之处:

  在引导学生体会诗人送别朋友依依惜别的情感时铺垫做得不足,以致学生对两人离别的情感体会平面化了,并没有立体起来。渭城和安西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地方,一个充满生机,一个满目荒凉;一个春意盎然,一个却黄沙满天;一个随处都可听到浓浓的故乡话,见到可亲的亲人,一个却举目无亲。可是课堂中我虽然做了一些对安西资料的补充,但是仍然没有在学生的脑海里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学生不能体会出元二与王维的离别其实是一种生离死别,王维对友人的情感是留恋、牵挂、担忧、祝福的复杂情绪。

《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反思4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为孟浩然所作的一首送别诗,但它却不同于“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样一种深情体贴的送别。从李白、孟浩然两人关系来看,虽带有一丝依恋,几许惆怅,更多的是李白表达自己的敬仰与向往,是一种富有诗意的送别。也正是基于这一点,文章充满了诗情画意。

  在教学中注重体会一:烟花三月下扬州——三月的扬州烟雾迷蒙、繁花似锦。在这春光明媚的阳春三月,是大家相聚的大好时光,可好友即将远行,分别时的恋恋不舍使人感到忧伤。阳春三月的美景与故人离别时的忧伤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为后面学生的想象做好铺垫。在交流过程中,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抓住“烟花三月”的传神,来引发学生对春天美景的遐想,联想长江两岸的一片春意,“形真”而“意远”。借着一喜一忧让学生说说、演演临行前,李白的心情如何?又会对孟浩然说些什么?让学生通过感受、理解,再用言语、行动表达内心情感,融理解、感受、运用于一体。

  教学中注重体会二:“带着朋友的句句叮咛,孟浩然毅然乘船东去,只留下李白一人独自站在江边远望,远望……他望到些什么?”以一个问题为发散点,给学生们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学生可以根据对诗文的理解,从各个方面去思考,感悟,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当学生提到“孤帆”一词时,我马上设疑:“这时长江里是不是只有孟浩然的一只船?为什么只见“孤帆”?

  站在岸边看好友孟浩然的船只由近而远心里会想些什么?”这样用三个带有层次性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目的是开启学生思维,实现学生与文本对话,与诗人对话。学生用自己的心去感受,去理解,去领悟,用自己的语言去沟通,去表达。最后让学生通过朗读把李白的恋恋不舍传递给远方的孟浩然,让他们的友情天长地久,引领学生达到声如耳闻,形如目睹,景如亲临,情同身受的意境,与文章达到共鸣。

《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反思5

  今天上午第二节课,按计划进入第六单元“人间真情”20课古诗两首的第一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但一开始就很不顺利,多媒体课件因触控笔失去控制而无法操作,许多直观的演示也无法进行。幸好课前就把自己准备好的一些扩充内容写在了小黑板上,有唐崔颢的《黄鹤楼》、李白的《黄鹤楼打油诗》、李白的《和史郎中听黄鹤楼上吹笛》,还有李白的《赠孟浩然》等诗词。

  我的计划是在学生理解这一首比较简单的送别诗和它的写作背景后,把这些诗推荐给学生,让学生积累更多的古诗,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热爱古诗词的情感。

  教学生字、读背古诗后,进入“解诗题、知诗人”环节,围绕诗题“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作者李白,让学生明白“谁?在什么地方?为谁送行?他要到什么地方去?”学生很自然地理解了:李白在黄鹤楼(设宴)为老朋友孟浩然送行。他要去江苏的广陵去。老师问:“谁知道广陵在什么地方?”白玢同学马上举手回答:“广陵就是扬州。”“你怎么知道的?”“诗中说‘烟花三月下扬州’,所以广陵就是扬州!”老师肯定了白玢能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诗题意思的好方法,让大家学习她。

  接着老师在这个地方介绍了李白和孟浩然两名同时代的大诗人,他们都非常有名气,而且人生经历也很相似和相近。孟浩然比李白大11岁,我们学过他写的有名诗歌,大家都会背诵的《春晓》,(一起背诵这首诗)。他们两人的仕途都不顺利,两人都喜欢游历名山川,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孟浩然年轻时遭遇仕途挫折后,便回归田园,写下了许多田园诗词,是著名的`田园诗人。李白就是孟浩然的粉丝,一直把孟浩然当作自己的人生偶像。这时给同学们引出李白的诗《赠孟浩然》:“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让学生感受李白对孟浩然的崇敬之情,他是把李白当成了自己的老师啊。这样的背景介绍只为让学生了解李白和孟浩然之间的深情厚谊。为后面理解送别的依依不舍的深情奠定基础。

  然后抓“关键词、字”来理解诗句意思。一二名抓住“故人”、“烟花三月”、“下”来理解。“故人”:注释老朋友。说明什么?(两人是老熟人。情谊很深!)

  “烟花三月”告诉我们送行的时间是鲜花盛开的阳春三月。

  哪为什么要用“下”?而不用“上”呢?老师简单介绍一下中国的地形特点:西高东低。黄鹤楼在西,扬州在东,孟浩然乘船由黄鹤楼去扬州,当然是顺流而下。

  “李白在黄鹤楼设宴给老朋友送行,吃完饭后送老师来到楼下码头边,对老师说了些什么?老师的船走远了,消失在天边了,他还在干什么?从中看出什么?”设计这个情节,就是为了能够入情入境地让学生走入诗词报要讲述的故事,去体会诗人依依不舍的情感和朋友间的真情。然后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交流去体会李白对老友孟浩然深深的留恋。老友乘坐的船儿早就消失在了天边,看不见踪影了,李白依然站在江边不忍离开,可见他对老友的深情。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意思后,话题一转提到了黄鹤楼,问同学们知道这座江南名楼吗?想了解李白和黄鹤楼的故事吗?然后简介黄鹤楼: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在湖北省武汉市。讲李白游历到黄鹤楼,在这里看到美丽的湖光山色,诗意大发,想写一首诗。可来到黄鹤楼上一看,比他小三岁的诗人崔颢已经在黄鹤楼的墙壁上题写下了著名的诗歌《黄鹤楼》,李白读完这首诗,不得不放下了手中已经提起毛笔,感叹道(引出李白关于黄鹤楼的打油诗):“一拳捶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李白觉得崔颢的诗写的太好了,自己再写也不会超过崔颢的诗了,搁笔不写了。你们想读一读崔颢的《黄鹤楼》吗?在孩子们的期盼中,把板书好的《黄鹤楼》拿出来,让大家去读。“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去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州民。烟波江上使人愁。”然后让学生去朗读两首诗。

  最后再出示了一首李白写的与黄鹤楼有关的诗推荐给大家《和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中吹笛》:“一同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里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尽管有些拖堂耽误了一些时间,但我认为这样推荐诗歌给孩子们还是很有趣的,既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又拓宽了课程资源,引发了孩子们对诗歌的热爱。

  当然,由于内容过多可能导致学生对课文重点的理解和体会不够深刻,有些水过地皮湿的感觉,但我还是想这样去试一试,改一改以往古诗教学的形式,看看孩子们对古诗的情趣。

《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反思6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短短的28个字表达了一种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同时又有一种阔大深远的意境。这是唐代时期非常盛行的送别诗中的佳作,读来很有韵味。

  上这首诗歌前,我的本意既想教给学生一种学习古诗的方法,又希望学生能发散思维,大胆想象诗人与朋友分别时的画面。于是,在在教学设计上,我从题目入手,抓住一个“送”字,让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学生觉得就一个字来提问非常新奇,纷纷举手想要发言,在热闹的发言中,我步步启发,引导他们提出了“谁送谁”、“在哪送”、“送到哪”、“何时送”、“怎么送”、“为什么送”六个问题,让学生围绕这六个问题去反复读诗,一一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引导学生理解整首诗发生的背景、体会烟花三月的美景、感受诗人李白的难过和对友情的珍重并进行感情朗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非常的高。

  有人说:诗歌是无声的音乐。因此在课堂中要让学生享受古诗的韵律美,画面美以及整体美,以达到情感熏陶的目的。“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文心雕龙》。要使学生披文以入情,教师就必须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披文入境,进而入情。在 “悟诗情”教学环节时我让学生先朗读古诗再观察图画最后音乐渲染,通过移情,换位思考:“如果你就是李白,李白就是你。你会对即将离开的孟浩然说些什么?”学生的情感体验被调动起来,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课堂上流淌的是诗意的语言,涌动的是真实的`情感,碰撞的是思维的火花。

  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们积累背诵。同时指出: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的聚散离别,请你用几句话,写一写与亲人或好友离别时的场景或心情,并恰当运用学过的诗句来表达。这样的教学,不仅增加诵读积累的数量,也是一种初步的对比学习,激发并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和热爱。最后的练笔意在读写结合,古为今用。

  当然,这节课上也有不足之处。例如,课前学生收集的东西较少,一节课下来总觉得学生了解有关这首诗方面的信息还是太少,没有拓宽学生视野。这也许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应该注意这些,这样一来既便于老师把握课堂教学,又利于学生的进步,拓宽学生视野。

《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反思7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短短的28个字表达了一种对友人的依依之情,同时又有一种开阔大气的意境。

  这节课的.目的,既想教给同学一种学习古诗的方法,又希望同学能发散思维,大胆想象。在教学设置上先让同学逐步理解字、词、句,再整体掌握这首诗的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行感情朗读。最后把静态的画面更具体化,让李白对友人说话,活跃课堂,开阔想象。

  在操作过程中,对各个环节的时间布置不够好,在解释字、词、句上占用的时间过多,有点拖沓,导致在朗读方面的用的时间较少,想象力这一环节因时间关系而不能尽情发挥,有点草草收场的感觉。在褒扬同学方面做得比较好,能充沛调动同学的积极性,但赞扬同学的用词比较格式化,感觉与同学还是有点距离。

  在准备的过程中我学到很多新的教学技巧,但同时有发生一种困惑:保守的教学重基础缺发明,新课程重发明而底蕴缺乏,精于思维而表达却跟不上。究竟这两种教学方式是否只取一瓢,还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良?

《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反思8

  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一首千古传诵的名篇。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感悟诗歌的内容,品味古诗的意境,体会朋友间的情谊。诗的起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紧扣题旨,点明送行的地点及自己与被送者的关系。第二句“烟花三月下扬州”,紧承首句,写送行的时令与被送者要去的地方,这清丽明快的诗句,正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愉快与向往。但李白又是富于感情的诗人,当友人扬帆远去的时候,惜别之情油然而生。诗的第三、四句正是写李白送别诗友时的惜别深情。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也尝试运用“板块教学”理论,在教学过程设置上设计了五大板块:初读诗文,整体感知——自主感悟,理解诗意——品读诗句,体会诗境——赏读全诗,背诵全诗——延伸拓展,积累诗歌。

  在教学时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1、层次分明,循序渐进。

  2、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如在自主感悟,理解诗意这一环节,我让学生通过自学与小组学习相结合,让学生充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训练学生自学和口语表达能力。

  3、注意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如感悟烟花三月的美丽,体会作者对友人在这么美丽的三月到扬州去的喜悦和羡慕之情。再如创设情景,让学生先朗读古诗再观察图画最后音乐渲染,想象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情景:如果你就是李白,你会对即将离开的孟浩然说些什么?孟浩然又会说些什么呢?

  4、加强了课内外的联系,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阅读的积累,感受古诗的悠远流长。在“延伸拓展,积累诗歌”这一板块时,我补充了《别董大》、《芙蓉楼送辛渐》、《送元二使安西》等几首送别诗,扩大阅读面。

  存在问题:

  1、在初读环节,还应再多找几个学生读读,扩大学生的朗读面。

  2、节奏显得前松后紧,整体把握不够好,造成学生赏读全诗的时间不够,背诵古诗的积极性不高。

  3、虽然注意让学生通过想象当时分别的情景,但还不够深入,应进一步走进诗句,更深刻地体会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4、教学语言不够精炼,有时喜欢重复学生的话。

  反思是为了提高。在这里写下自己的反思,希望大家提出批评指正意见,使我在今后能做得更好。

《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反思9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短短的28个字表达了一种对友人的依依之情,同时又有一种开阔大气的意境。

  这节课的目的,既想教给学生一种学习古诗的方法,又希望学生能发散思维,大胆想象。在教学设置上先让学生逐步理解字、词、句,再整体把握这首诗的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行感情朗读。最后把静态的画面更具体化,让李白对友人说话,活跃课堂,开阔想象。在操作过程中,对各个环节的时间安排不够好,在解释字、词、句上占用的时间过多,有点拖沓,导致在朗读方面的用的时间较少,想象力这一环节因时间关系而不能尽情发挥,有点草草收场的感觉。在表扬学生方面做得比较好,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赞扬学生的用词比较格式化,感觉与学生还是有点距离。

  在准备的过程中我学到很多新的教学技巧,但同时有产生一种困惑:传统的教学重基础缺创造,新课程重创造而底蕴不足,精于思维而表达却跟不上。究竟这两种教学方式是否只取一瓢,还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良?

《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反思10

  近日有幸参加了东北三省阅读教学大赛,我所执教的《古诗两首》,在大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是一篇选自人教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六组的人间真情专题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这两首诗都是脍炙人口、千古传颂的送别诗,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意。学习这篇课文旨在于使学生通过诵读、想象感受朋友之间深厚的友谊,同时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热爱之情。

  因两首诗具有许多相似之处,在设计教学时,我运用整合的理念,让学生在两首诗的对比学习中,理解提升。通过引导学生想象和反复诵读,使学生理解古诗的意思,并感受朋友间的深厚情谊,激起学生对我国古代诗歌的热爱之情。

  教学中,我直入课题,通过两首诗题的对比,找出共同点,初步了解诗的要点,把握诗的大意,并初步感知送别诗题目的共同特点。然后引导学生有层次的诵读训练,即初读读正确,再读读出节奏,三读想象画面,四读在对比中体会诗情。

  教学的重点放在第三和第四个环节。在我看来,诗意的理解并不是古诗教学的重点,重点应该放在借助古诗来想象画面,将无声的文字想象成有声的画面。因此,我将体会理解诗意这一环节设计成“为诗配画”,这样即降低了难度,又增加了趣味性,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第四个环节为对比升华,即在对比品读中,体会诗人的感情。这一环节分为两个部分,第一同中求异,在相同的文字中品味不同的意境。第二异中求同,在不同的景色描写中,感受都有一份情蕴含其中。

  整节课的设计过程中,努力做到以生为本,重视孩子的'想象、诵读和感悟,将古诗教学以一种更为简易的学习方式呈现给学生,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这节课使我想到了,我们的教学应该更多地从学生的角度上去考虑,学生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而不是老师要教什么。也许这样的教学才是更具实效的。

《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反思11

  “文包诗”把学生学习古诗的难度降下来,也能让学生乐于学习古诗,因为是在叙述一定的故事,而就因这孩子喜欢的故事,就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有心去学,那就变得简单了。课文用优美的语句,真挚的情感,精彩的对话向我们展示了李白送孟浩然的情景,文中文很美,图也很有意境,真是图文并茂,抓住这个特点,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这是很好的教材。

  那如何处理这“文”和“诗”,孰重孰轻?这需要教师的引领。在上课伊始,导入非常重要,因为“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如何让学生很快走进课堂,走进文本,并能对文本产生兴趣,这在课堂的导入上要下一番功夫。用比赛激趣,我国有很多诗人,你知道谁?学生可能会谈到李白,那你会背有关他的古诗吗?看谁背得多?那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一首李白的诗,自己来读读课题,你知道什么意思吗?文中就有答案,就请学生翻开书大声的读读课文,看自己弄否弄明白这题目?学生很高兴的读课文,这样的激趣应该是有效的。

  明白课题之后,看看这课的生字,本人认为在小学阶段,扎扎实实学习识字写字是非常有必要的,为学生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基础。当然,在高年级的课堂教学中可以换种教学方式,但识字写字教学是一定要有的。可以让在课前预习,在课堂中抓住重点字词,让学生来理解新字新词,比如你在什么时候就会这些字的说说看,对了,“生活处处都有语文”,只要细心观察,就一定会有收获的。

  看看这些生词,你发现了什么?能连起来说段话吗?课文生字学完了,我们来读课文,谁愿意齐读课文的,那就站起来一起来读,不愿意也没关系,如果你想读了,需要等大家读完这段之后,你才能来读。如果你读累了,就可以坐下来休息,等想读课文了在继续。那下面的文本,我想当齐泯王了,一个一个来读,谁愿意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书就要多读几遍。这么美的文章更要多读。说说你都读到了什么?说说看,那你知道本文主要写了什么?你能根据课题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吗?学生描红练字。

  在精读课文时,让学生默写生字,这是很有必要的,扎扎实实的学语文。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这是让学生对上节课内容的回顾,也为下面教学打下基础。在体会古诗的含义时。我先从古诗入手,让学生读读古诗。把诗句中不懂的地方标出来边读边想,在带到全文中去思考,静心默读,这样一定有收获。让学生交流一下,自己是如何让把原来不懂的'内容读懂的。(结合课文内容,利用工具书、、、)这些都是理解课文很好的方法。诗句的前两句是写饯行话别的情景,它与课文的哪几节相对应?后两句呢?小组交流,可以任意选择一至三节或四五节为学习内容,并在小组中头论讨论1.你对文中内容印象最深刻?2.你还想提出什么问题供大家思考?全班交流,重点引导学生读好李白与孟浩然的对话,体会他们的依依惜别之情。人是有请,景也有情,课文中描写了哪些景色?从中你感受到什么?这叫“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因为心情不一样,景色也在自己的心中就有不一样的,你在以前有这样的感受吗?试着写一写。李白这是因情而动,因为离别的不舍和伤感,按耐不住内心的情感,于是写下来这千古名诗。情动而辞发。很多文中都是内心所感所想,那就让我们再一次来读读这课文,这古诗,感受那真挚的情感。

  最后齐读古诗,能背下来吗?我们来朗诵比赛,看看谁朗诵的有感情。课堂伊始从比赛中来,这又在比赛中去,这去来的中间,是学生情感的放飞,思维的古今的碰撞和交流、、、

《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反思12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的阅读目标中,第一条就是“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古诗的教学更应如此。所以在古诗的教学中更应注意“趣”的导向。

  [教学过程及反思]

  诗句引入,激发情感

  师:同学们,你能说出带有“春”字的诗句吗?

  生:“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生:“不只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生:“春色满圆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生:“红豆生南果,春来发几枝?”

  生:“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

  [根据本班学生爱学古诗的特点,为突出本首诗中“烟花”一词的教学,设计用背带“春”字开头的古诗来引领,让孩子在背古诗中不知不觉进入情境,自然产生我想读,我要读的想法。学生的求知情感也就被激发了。]

  创设情境,抒发情感

  创设情境,课件配乐播放“烟花”美景,教师动情地诉说:“春天,是百花

  争艳、花红柳绿的季节,那是多么美啊!诗人李白在这样春光明媚的日子里送别自己的老朋友,那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

  生:“高兴。”

  生:“开心。”

  生:“喜悦。”

  ……

  师:“借这样的景来抒这样的情,这种写法就叫‘借景抒情’。让我们一起有

  感情的读一读这两句诗句吧!”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舒缓的音乐,美丽的景色,加上老师声情并茂的解说,学生被老师创设的情境深深吸引了,又一次投入到诗的意境中,从朗读中去发现,去探究诗句的韵味。学生对诗的情趣得到了进一步激发。]

  欣赏音乐,陶冶情感

  为了让学生更深地了解古诗,教师三次播放《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歌曲,反复地出现。第一次是让学生边听歌曲边读古诗,学生极为好奇,于是和着音乐很有诗韵的读起来,有的学生还摇头晃脑的,足有古人的风味。第二次是在学生理解了诗意,教师指导朗读之后,再次让学生欣赏这首古诗的歌曲,不仅学生兴趣大增,而且有一部分学生已能朗朗上口。第三次是在结束的时候,教师富有激情地说:“这些千古绝句都带着浓浓的离别情绪,带着深深的友情。让我们记住这位伟大的诗仙,记住他的诗吧!”学生全体起立,又一次播放这首曲子,此时学生已经被陶醉了,一个个唱了起来,真是情谊深厚呀!

  [音乐本是一种艺术,它能陶冶人的情操。教师在初读古诗时用上乐曲,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在充分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指导朗读,学生已经能感情朗读了。若再配上诗的歌曲,更增一份情趣。到了最后,再次出现曲子,学生已经产生共鸣了。他们的每一个手势,每一个表情,每一个音调都诠释着对诗的理解。课堂上歌声悠悠,有一种“意浓浓而又情深深”的境界。]

  迁移习作,流露情感

  师:“李白看到‘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情景,将会怎样?”

  生:“难过。”

  生:“悲伤。”

  生:“留恋往返。”

  生:“依依不舍。”

  师:“那李白又是怎么想的呢?他还会说什么呢?有哪些神态和动作呢?请用‘孟浩然扬帆而去,李白……’作为开头写一段话。”

  学生习作。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语文教学还要以教材为基点,培养学生对语言的运用能力。把课文的语言材料加以引申运用,迁移反馈,让学生的语感得以深化、内化,开发学生的语言潜能,这是阅读教学的最高目标。教师在创设情境的基础上,循循善诱。学生真情投入,也就在这样的创作中获得了成功的乐趣。]

  生成教学,提升情感

  师:“李白恋恋不舍地送走了自己的`好朋友孟浩然,可见情深意浓。今天老

  师还带来了另外三首诗,请四人小组学习:1、读通诗句,理解诗意。2、各诗抒发的是诗人怎样的感情?”

  学生四人小组学习,学习劲头很高。有的读,有的写,有的讨论,有的

  指手划脚……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三首诗分别如下:

  赠汪伦 送远二使安西 别董大

  李白 王维 高适

  李白乘舟将欲行, 渭城朝雨邑轻尘, 千里黄云白日曛,

  忽闻岸上踏歌声。 客舍青青柳色新。 北风吹雁雪纷纷。

  桃花潭水深千尺, 劝君更尽一杯酒, 莫愁前路无知己,

  不及汪伦送我情。 西出阳关无故人。 天下谁能不识君。

  (教师请学生逐个分析诗的意思,并加以指导、补充。)

  师:“同学们,你能说说这三首诗各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生:“《赠汪伦》一诗所抒发的感情是李白与汪伦的感情比桃花潭水还深,说

  明他们的友情无比深厚。”

  生:“《送元二使安西》也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作者对朋友离去依依不舍之情。

  生:“《别董大》一诗中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对朋友的鼓励和劝慰,真切、感

  人。我很喜欢。”

  生:“这些诗告诉我们要珍惜友情。”

  生:“他们的情意真是太深了。”

  师:“让我们带着友情好好朗读古诗吧。”

  师朗读指导。

  [生成性教学是对教材的拓展,是对教学内容的提升,是对教学资源的开发。

  它不仅有利于对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也有利于对学生智力的挖掘,更有利于对学生情感的熏陶和培养。三首诗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送别”。题目中也都有一个“别”的意思,这与本堂教学是相吻合的,是一致的。学生对送别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离别感情更加深厚。在生成教学中,学生的情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反思13

  a 这篇课文我自身没有教学,是杨金枝老师开公开课时帮我上的。读了课文,感觉到课文真的是写得很美。一是搭石美。课文中写到:搭石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人们会早早地将搭石摆放好。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二是走搭石的美。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三是故乡的人美。假如看到此处没有搭石,或者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有人来搭好。假如两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让对方先走。假如遇上老人来走,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着老人过去。在教学时,应当紧紧抓住这些美的地方,让同学通过朗读、想象来体会这种美。

  b 我最近的讲课在“读”和“听”的方面有了一些新的尝试。

  《搭石》这片课文的语言朴素而秀美,内容非常贴近实际生活,所以在上课时两个班的课堂气氛都比较活跃。但两个班的特点不一样,一班的同学管不住自身,热爱表示,朗读方面要加强练习;二班的`同学沉不住气,不够自觉,无论在读和听方面都的加强练习。

  读的方式有多种的,先是默读找出生字词,解决生字词的读音后,自读课文,为督促会偷懒得同学一定得亲自巡视。然后自读读通顺,再齐读,分小组赛读,抓错字的字音。选择喜欢的句子反复读一读,每次的要求都不同。而我在一旁调动气氛,一节课下来,大家都颇有兴致的。

  而且,我最大的收获是学会捕获即使生成的教学机遇,抓住生成的教育资源,点燃同学的表示热情,使课堂真正成为我和同学一起创作的舞台。在课堂上,我即兴让同学把几个走搭石的场景都演了一遍,加深了印象,感受也深刻多了,有时想想:备课太详细了,反而局限了自身,有时抛开教学设计的束缚,自由的发挥还会有一想不到的收获。

《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反思14

  上周二的课例研讨,我挑战自己,选择了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我在备课时对这首进行解读,观看了3个教学实录。《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为孟浩然所作的一首送别诗,从李白、孟浩然两人关系来看,虽带有一丝依恋,几许惆怅,更多的是李白表达自己的敬仰与向往,是一种富有诗意的送别。也正是基于这一点,文章充满了诗情画意。

  因此,我设计教案时,一二句从感受烟花三月的美好,着重体会两位诗人之间是诗意的送,浪漫的别。后两句,抓住“孤”和“唯”来体会诗人之间的依依不舍之情。

  古诗教学应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体会诗中的意境,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促进学生对古诗优美语言的感受、积累、内化。因此,本节课让孩子们熟读成诵也是目标之一。

  这节课上完,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

  第一,我自己的情感不够投入,朗读不到位,所以不能利用自己的语言将学生带入情景中,这点,我今后还要多加练习朗读。

  第二,对诗意的讲解过于琐粹。四年级的孩子具有初步独立阅读的能力,在解释诗意时不宜太碎,可以让孩子们自读,借助解释理解诗意,有不明白时老师做指导解读。

《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反思15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反思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能和大家一起研讨古诗的教学模式,我感到万分荣幸,在这儿,我要感谢我们学校领导给我的这次宝贵的锻炼机会,感谢局领导一次又一次的悉心指导,感谢四年级教研组的老师们给与我的支持和帮助,还要感谢在座的老师们给与我的鼓励,这节课我执教的是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是一首千古传诵的名篇,重点是引导学生感悟诗歌的内容,品味古诗的意境,体会朋友间的情谊。这节课下来,我的总的一个感受就是:“怎一个情字了得!”大家都知道,短短的二十八个字,却寄情于景,为我们用语言文字描绘了一幅江畔送别图,我自己在备课的时候,无数次的诵读的时候,都被诗中情深深感动了,怎样把这种情感传递给学生呢?刘勰曾经在《文心雕龙》里说过这样的一句话:“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所以在预设教学设计的时候,我是这样想的:在感悟准备阶段,读懂诗题,整体把握情,在读悟阶段,想象意境,赏析词句,体验情,最后在感悟的形成阶段,反复诵读体会情。从今天的'课堂效果看,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学生通过诵读理解感悟到了诗歌的内容,通过品悟交流体会到了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有效达成了三维目标。我以为比较突出的有:

  一、注重多种形式的读。

  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还曾经说过:“学习语文主要是读,听别人读,自己读,七读八读,课文读熟了,内容也就理解了。”所以,我还设计了多种形式的读,默读、朗读、齐读、引读。做到读有层次,读有要求,读有指导,读有评价。以读悟情,以读入境。尤其是引导学生读后两句的时候,我创设情境发自内心的引读,使学生不禁进入诗中意境,为情所动,随情而读!

  二、注重让学生入情、入境地感悟。

  本节课的教学我没有停留在传统教学中字、词、句的解析,也没有停留在读、背等应付考试的知识点的掌握上,而是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让学生带着独特的个性色彩在生动感人的离别场景中读悟结合,品味别意,感悟真情,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要让学生从短短四句诗中去体会诗人的情感,感悟诗歌的意境,无疑是有很大的困难。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超越文本,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动作、神情等,去再现这感人的“话别场面”。学生通过想象当时分别的情景,走进了诗句,走入了诗人的内心,品味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感受到了两位诗人浓厚的友情。

  然而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课后静静地反思,觉得在初读环节,还应再多找几个学生读读,扩大学生的朗读面;在学生想象朋友告别的情景时,还应再深入些,还应再多找些学生想象当时告别的画面,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他们分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最后我想说,反思是为了提高,展示是为了做得更好,希望大家提出批评指正意见,谢谢大家。

【《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01-16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07-04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08-16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经典优秀教学设计02-23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06-01

改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作文09-04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改写作文02-05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反思10-08

桥之美教学反思06-01

《惊弓之鸟》教学反思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