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分享心理健康教学设计

时间:2022-10-19 20:36:20 教学资源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学会分享心理健康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学会分享心理健康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会分享心理健康教学设计

  学会分享心理健康教学设计1

  主题班会设计背景

  现在的学生在家庭中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父母、亲人对孩子的呵护与关爱到了无微不至的程度,家长一切以孩子为中心,孩子成了家里的“小太阳”,生活在独享的氛围里,要什么有什么,自我意识很强,所以,学生个体在学校的集体生活中所表现出的个人主义较强,缺乏与人分享的品格。怎样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与他人分享是一种快乐,让学生认识到人与人之间不是孤立的?我希望通过一节班会课能在孩子心中种上一颗“与人分享”的种子,让学生知道班级就是一个大家庭,要建立一个温馨的家庭,就需要班级每位成员的付出,更需要大家学会分享,让自己的小快乐变成大家的快乐。

  班会活动目的

  1、通过主题班会让学生学会分享,使学生感受到快乐无处不在。

  2、通过主题班会使学生知道给予能获得快乐,快乐是需要和别人分享的。理解分享是种快乐,让学生能从被动分享变成主动分享。

  3、培养学生积极快乐健康向上的心态,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善待周围的人,初步树立与人分享意识。

  班会活动重难点

  1、重点:学会与他人交流、感受分享的快乐,让学生知道给予能获得快乐,分享能把一种幸福变成两种幸福。

  2、难点:理解分享是种快乐,让学生从被动分享变成主动分享。培养他们拥有阳光的心态和初步的分享意识。

  班会活动准备

  1、课前搜集学生快乐分享的照片。

  2、制作相关的课件。

  3、编排小品《六个桔子》。

  班会活动过程

  一、导入,照片之中寻分享

  1、看照片导入。

  师:孩子们,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我很高兴能与你们一起度过。现在,我有一份特别的礼物送给大家,就是我搜集到的你们快乐的瞬间。请看——

  (点击播放学生照片)

  学生观看照片。

  师:你们为什么这么开心?(指名学生回答)

  总结:一起看书,每个人都沾到了一点书香;一起游戏,每个人都分享到了快乐;一起分享美食,每个人的.心里都暖洋洋。你们快乐的样子感染了我,所以我用照相机把它们拍了下来,现在又把照片带来和大家一起欣赏,就变成我们大家的快乐了。这就是分享!

  2、揭示班会主题。

  今天,我们的班会主题就是“学会分享”。

  宝贝们,大声地喊出我们的班会主题吧!

  过渡:一个人快乐,不如大家一起快乐。我们来看一个动画——

  二、动画之中说分享

  1、体会莫莫为什么不开心。

  (点击出示动画,播放到“就会失去很多美味”那里停止)师:谁来说说,莫莫为什么不开心啊?(指名学生回答)

  当学生回答到“莫莫觉得和朋友们分享草莓蛋糕自己就会失去很多美味”时,追问:你觉得莫莫怎么样?(指名学生回答)

  过渡:莫莫又是怎么做的?继续看——

  (点击继续播放动画)

  2、说说莫莫收获了什么。

  师:莫莫是怎么做的?(指名学生回答)他得到了什么?(指名学生回答)

  师小结:(根据学生回答)是呀!莫莫不光得到了礼物和祝福,还收获了朋友们的邀请和分享的快乐!所以说,分享不代表失去,还

  会让人得到更多,更能给大家带来快乐呢。

  (出示总结语:分享给人快乐)

  过渡:莫莫的故事啊,也给了同学们很大的启示,请看小品——《六个桔子》。

  (点击出示课件:小品——《六个桔子》)

  三、情境之中悟分享

  1、学生上台表演小品《六个桔子》。

  师:真精彩!掌声送给他们!**从莫莫的身上得到了启示,你们又从她的身上学到了什么呢?(指名学生回答)

  2、学生谈分享。

  师:在平时的生活中,你也跟大家分享过吗?

  (指名学生回答)

  (出示总结语:分享给人幸福)

  四、体验之中会分享

  过渡:善于分享的人是最幸福的。请大家来当当小法官,他们会分享吗?

  (一)用事例说分享。

  (点击出示课件)

  1、我把铅笔借给同学用,他给我弄丢了,回家后,妈妈狠狠地批评了我,以后我再也不敢把东西借给别人用了。

  2、上次,我把一本非常喜欢的书送给了好朋友,可是他却没有给我回送一本。我觉得我吃亏了。

  3、我曾经跟好朋友分享过我的小秘密,可是他却告诉了别人,让大家都知道了,害得我很没面子。

  4、放学时,我的好朋友跟我说,他妈妈生病了,他要早点回去照顾妈妈,但今天又是分值日,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师:(出示完后)来,我们一起读一读。(学生跟着老师一起读一读)小小法官们,选择你最感兴趣的话题,与同学讨论一下,他们怎么做最合适?

  2、学生分小组讨论,派代表汇报交流结果。

  学生交流,教师借机总结分享方法。

  总结:孩子们,分享,可以把一个快乐变成两个甚至更多的快乐,也可以把一个痛苦变成半个或是很小的痛苦。共同享受快乐,共同承担痛苦,这才是真正的朋友,才会获得真正的友谊。(出示:分享给人友谊)

  五、现实之中真分享

  1、老师给学生送上礼物。

  师:孩子们,打开双手,闭上眼睛,老师有一份礼物要送给大家。但是我有一个小小的要求:不要偷偷睁开眼睛,等每个同学都拿到礼物了,我们再一起睁开眼睛。

  老师给学生发礼物。

  师:现在大家都拿到了礼物,我数三下,我们一起睁开眼睛,一、

  二、三。

  教师数数,学生打开礼物。

  师:睁开眼睛,看看,是什么?

  2、学生说得到礼物的心情、收获等。

  总结:真棒!学会了分享,就得到了快乐和幸福,也收获了友谊。

  六、歌曲之中唱分享

  总结:幸福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我们二(1)班主题班会马上就要结束了。在这美好的时刻,分享我的歌声,分享你的微笑,记住这美好的时光,一起唱起来,跳起来吧!

  (点击出示音乐)

  (唱完,跳完后。)

  师:孩子们,带上你们的礼物,再见啦!

  在歌声中学生排队有序出教室。

  学会分享心理健康教学设计2

  活动目标:

  1、让学生体会与他人分享的快乐。

  2、引导学生懂得什么是分享。

  3、引导学生初步树立主动与他人分享的意识,学会与他人分享。

  活动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分享时的快乐,学会主动与他人分享。

  活动准备:

  每位学生准备好与人分享的物品,比如最心爱的玩具、最得意的作品、感受最深的故事或见闻、最喜欢的书籍等。

  编排故事《天堂和地狱的勺子》。

  教师准备好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进行活动。

  活动过程

  板块一、情境之中悟分享

  师:老师这儿有一道题,(板书6—5=)会算吗?

  6—5就一定等于1吗?我们来看一看。

  (出示6个非常诱人的实物苹果)这是什么?看着它们,你现在最想干什么?

  现在,老师将这六个苹果奖励给关心班级的一名学生。

  师问:这六个苹果都归你了,你怎样来处置它们?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学生谈自己的观点)

  把这5个苹果分给了别人,得到了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

  师小结:是呀,尽管表面上你丢掉了5个苹果,可实际上,你得到了五个人的友情和好感。当然,你还能得到更多。可能会从这个人手里得到一个橘子,从那个人手里得到一个梨,最后,你就能得到6种不同的水果、6种不同的味道、6种不同的颜色,当然,更重要的是,你得到了6个人的友谊。(板书:6—5=6+6+6+6)我们只付出了一点,但我们却收获得更多。知道吗?这就是分享。(板书:分享)

  板块二、回忆之中寻分享

  1、感动六、一

  师:太阳每天把光和热与我们分享,雨水把甘露与花草树木分享,清洁工人将整洁与我们分享,分享是一种博爱的心境。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曾经和别人分享过。回忆一下,你曾经和别人分享过什么呢?比方说,六、一儿童节那天——

  (学生交流自己和同学分享食物的情景)

  师小结:我们把自己的东西主动拿给别人分享,这需要勇气,体现的是你的仁爱,你的宽容。

  2、学生表演故事:《天堂和地狱的勺子》

  上帝派使者视察地狱和天堂,使者来到地狱,看见地狱里的人手里拿着一只1米长的勺子,勺子里有很可口的食物,可是地狱里的人却饿得面黄肌瘦,不成人样。原因就是勺子太长,饿得发疯的人们怎么也送不到嘴里。够不着洒到地上,马上就不见了,于是地狱里的人就就始终重复舀食物———够不着吃——洒到地上——然后消失的悲惨生活,能不面黄肌瘦吗?

  使者又到天堂视察,发现天堂的人也是一米长的勺子,也是同样可口的食物,但是天堂的人却个个容光焕发,神采飞扬!天堂的人与人之间,友好和善,非常快乐和谐的生活在一起,如此天壤之别,唯一不同的就是天堂的人不是将勺子喂给自己,而是彼此为别人喂吃,一米的距离就变成了,人与人之间的零距离。

  师:同样的食物,同样的勺子,为什么一处是天堂,一处是地狱呢?(学生交流)看来,只要学会分享,地狱也能变成天堂。(补充板书:学会分享)

  板块三、体验之中学分享

  1、分享自己带来的物品

  师:其实,分享不单单是分享食物,还有更多。比如,现在,我们大家就在分享每一个发言者的思考。今天,我发现很多同学都带来了自己精心准备的物品,请你在小组内和大家分享,好吗?

  (学生以六人小组为单位分享自己带来的物品后全班交流)

  2、分享快乐

  师: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令自己开心、愉悦的事,今天,我们要把自己的欢乐拿出来,与大家分享。

  (1)忆快乐

  师:请同学们在欢乐的音乐伴奏下,回忆自己认为有生以来最喜欢、最高兴的一件事。这件事可以是大事,也可以是小事,但必须是自己真正感到高兴的事。

  (2)说快乐

  以小组为单位,向小组成员诉说自己的“十大欢乐”。

  (3)论快乐:(以小组形式交流后汇报:)

  当你在小组里向其他同学诉说你的开心事时,你说话的声调、脸部表情中怎样的?心里有什么感觉?

  当你在聆听其他同学诉说自己的欢乐时,心里又有什么感觉?

  (4)快乐公式

  师:从同学们的表情、神态、举止上,老师可以感受到你们每个人都将自己的欢乐拿出来与别人分享了,同时,每个同学也分享了别人的欢乐。老师由哀地高兴,因为我也在分享

  大家的欢乐。怪不得有个古老的算式这样说:(课件出示:1个快乐与另一个人分享=2/1个快乐)

  我们班上每一个人都要拿出自己的欢乐与大家分享,一个人的快乐就变成了24个人的快乐。和别人分享自己的幸福快乐,幸福快乐会成倍增长。而且在欢乐中大家增进了了解、加深了友谊。所以,为了我们生活得更快乐,让我们更多地奉献自己的欢乐给大家分享吧!

  3、分享悲伤

  师:人生的道路上也会有坎坷不平,也会遇到令自己痛苦、烦恼的事。你有吗?说一说。(学生发言)

  真令人难过。大家能帮帮他吗?请你对他说一些安慰的话语或出谋划策。(学生自由发言)

  师追问:把自己伤心的事告诉大家,大家帮你出谋划策,现在还难受吗?知道吗?那道古老的算式还这样写道:

  (出示课件:1个悲伤与另一个人分享=1/2个悲伤)

  那你的悲伤有24个人分担,就变成了1/24个悲伤,这样的伤心就太微不足道了,这样的痛苦很快也就会全部溜走。

  板块四、“兵法”之中会分享

  师:知道吗?善于分享的人最美丽。但是在我们身边,也确实有些人不愿意跟人分享。其实,并不是他们吝啬,也不是他们不合群,实在是他们有难言之隐,下面,就让我们来倾听他们的心声吧!

  (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声音:

  1、我把钢笔借给同学用,他给我弄坏了,回家后,妈妈狠狠地批评了我,以后我再也不敢把东西借给别人用了。

  2、我也很希望和别人分享,但是,有点怕,怕说不好别人笑话我。

  3、上次,我把一本非常喜欢的书送给了好朋友,可是他却没有给我一本。我觉得我吃亏了。

  4、我曾经跟好朋友分享过我的小秘密,可是他却告诉别人,让大家都知道了,害得我很没面子。

  5、班上有一根大绳,他们总是欺负我个小,让我摇绳。)

  师:怨不得这些同学不愿意和别人分享,他们确实有不得已的苦衷。这些现象在我们身边也有,难道我们就因为这些而放弃能给我们带来巨大幸福的分享吗?那我们该怎样说服他们呢?

  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总结分享“兵法”:

  ①将心比心:怕吃亏的同学应多站在对方的立场体会他们的心情,要知道“独乐乐,不如与众乐乐”。(课件出示两句名言)

  寻求快乐的一个很好的途径是不要期望他人的感恩,付出是一种享受施与的快乐。——卡耐基【美】

  在花中采蜜,是蜜蜂的娱乐;但将蜜汁送给蜜蜂,也是花的快乐。——纪伯伦【黎】

  ②多多商量:在大家有争执的时候多采用商量的方式,比如说在游戏前订好游戏规则,按规则办事。

  像玩跳绳,绳本来就是集体的,每位同学都有权利玩,谁也不能据为己有。可以事先说明大家轮换着玩,先后顺序可以用包袱剪子锤来决定。

  ③列出名单:对胆小的孩子来说,可以选择自己最信任的同学列出分享名单,试着和他们分享。

  ④提前叮嘱:借出物品前,应当声明是“借”的,要求他爱惜。

  ⑤保守秘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秘密,那些对别人毫无价值而对自己无比珍贵的人和事,是应该永远留藏在心底的'。记住:不适合分享的一定不能和别人分享。

  板块五、情感升华话分享

  师:我们生活在分享的世界里,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分享。你看:

  (多媒体出示画面)

  画面一:东北农业大学的大哥哥从自己的奖学金中拿出一部分捐赠给我校的家境贫困的市文明少年;

  画面二:东北农业大学的大哥哥为我校赠送篮球、象棋等活动用品。

  画面三:全校师生为宏伟小学白血病学生捐款。

  板块六、旋律之中唱分享

  分享是一种博爱的心境,学会分享,就学会了生活;分享是一种思想的深度,深思的同时,你分享了朋友的痛苦;分享是一种生活的信念,明白了分享的同时,就明白了存在的意义。分享是快乐的,分享是幸福的。让我们踏着欢快的节拍,一起享受分享的快乐。

  (利用《拍手歌》的旋律,全班拍手一起唱:“你想快乐的话,你就来分享吧,你想开心的话,你就来分享吧,你想幸福的话,你就来分享吧,我们大家一起来分享吧……”)愿我们学会分享,善用分享,让分享为每个人点燃一盏心灯!

  板书设计:

  学会分享

  6—5=6+6+6+6

  1个快乐与另一个人分享=2/1个快乐

  1个悲伤与另一个人分享=1/2个悲伤

  反思:

  现代的小学生一般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拥有相对特殊的地位。他们从小在相对封闭的、受到严密保护的环境中成长,缺乏对他人的关心,无形中形成了自私、独占等不良的情感。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使他们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不必要的摩擦,成为孩子人际交往中的巨大障碍。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动用积极心理学的力量,从正面引导孩子学会分享。

  为实现活动目标,我将活动过程分为六个板块。

  板块一:情境之中悟分享。使学生初步感受分享的含义:我们只付出了一点,但我们却收获得更多。

  板块二:回忆之中寻分享。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和同学分享食物的情景,顺便谈出自己分享后的心情、感受。使学生体会到把自己的东西主动拿给别人分享,这需要勇气,体现的是你的仁爱,你的宽容。

  学生表演故事《天堂和地狱的勺子》后发现,只要学会分享,地狱也能变成天堂。

  板块三:体验之中学分享。通过三项实践活动:分享物品、分享快乐、分享悲伤,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分享的意义——分享可以让我们共同享受快乐、共同承担痛苦。

  板块四:“兵法”之中会分享。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五位学生说明自己不愿与人分享的原因。接着及时引导学生交流,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教师相机总结分享“兵法”,这样就使学生明确了怎样与人分享,恰当的解决分享中遇到的难题。

  板块五:情感升华话分享。通过几张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有关分享的缩影的图片,体现的却是“分享,给困境中的人送去温暖,带来希望”。促进学生拥有分享的胸怀。

  板块六:旋律之中唱分享。最后邀请学生踏着欢快的节拍,利用《拍手歌》的旋律,全班拍手一起唱,再一次享受分享的快乐。

【学会分享心理健康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学会聆听教学设计06-21

《学会宽容》教学设计06-20

学会劳动教学设计04-02

学会分享作文03-17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02-15

《学会礼貌用语》教学设计08-23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06-21

中学心理健康教学设计12-21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03-14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优)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