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础施工总结

时间:2024-02-03 07:33:30 工作总结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桩基础施工总结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进行回顾和分析,从而做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它可以有效锻炼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总结吧。但是却发现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桩基础施工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桩基础施工总结

桩基础施工总结1

  关键词:基础方案;抗拔措施;基础经济性比较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广东省普宁市,地块紧邻普宁大道及揭神公路,一层地下室,地上包括28栋建筑,其中地下室范围内包括7栋4层商铺及1栋12层药材交易中心,地下室外分布20栋商铺,商铺总高度14.4m,交易中心总高度58.2m,地下一层设有人防,平时为车库,战时为核6人员掩蔽部。项目总建筑面积193211.01m,地下室建筑面积26626.34m,平面总图见图1。

  平面总图图1

  本工程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加速度为0.1g,建筑场地类别为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2地基及基础设计

  2.1水文地质情况

  根据地勘报告[1],拟建场地处为河流冲积平原地段,场地整体较平缓,场地中部及南侧发育河流,中部河流将场地分为东西两地块,中部河流由西北向东南流经场地,南侧河流由西向东流过场地。场地土自上而下依次为1人工填土层、2-1粉质粘土、2-2中粗砂、2-3卵石、2-4砂卵石、2-5粉质粘土、2-6粉质粘土夹碎石块、3砂质粘土层、4-1全风化花岗岩、4-2强风化花岗岩,场地内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渗入及地表河流补给,为松散堆积孔隙水及基岩裂隙水,且场地中部及场地南侧为河流,河流中地表水与场地内地下水联系紧密,地下水对地下室产生的浮力大,必须考虑抗浮问题。本工程场地正负零约为21.000m,选取建筑地坪(21.000m)作为抗浮设防水位。

  2.2基础选型及土层参数

  本工程基础形式可采用天然基础及桩基础,天然地基基础形式可为独立基础和筏基,桩基础可为高强预应力管桩基础、旋挖灌注桩基础、冲钻孔灌注桩基础,抗拔措施可选用抗拔锚杆及抗拔桩。

  2.3基础方案比较分析

  2.3.1交易中心部分基础选型

  可供选择的基础形式有:片筏基础、桩基础以及桩筏基础形式,桩基础形式根据工艺的不同又可选择灌注桩(包括冲钻孔桩基础、旋挖钻孔灌注桩和人工挖孔灌注桩)及高强预应力管桩基础,结合地勘报告,基础持力层选为砂卵石层或粉质粘土夹碎石块,不同基础形式的可行性分析如下:

  片筏基础在本工程中不适用:

  1)根据西区天然地基荷载试验报告,作为基础持力层的砂卵石层承载力变化幅度大,且远小于地勘报告提供数值,基础承载力难以满足要求;

  2)持力层压缩模量数值较低,基础沉降计算难以满足要求;

  3)虽然提高基础承载力及控制基础沉降可通过地基处理来实现,如采用复合地基,但场地大范

  围内存在较厚砂卵石层,该层强度较高且强度分布不均,通过打入预制桩及长螺旋灌注桩等挤密桩来提高土体强度较难实现,故复合地基也不适合采用。

  桩基础较为适宜本场地,可用高强预应力管桩及灌注桩基础:

  1)选用直径Φ500-AB型PHC预应力管桩,桩进持力层深度及有效长度不小于6m,有效桩长不小于

  12m,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约1500kN;若选用桩径800mm冲钻孔桩基础及旋挖钻孔灌注桩,计算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约2600kN,桩进持力层16m,有效桩长约21m;

  2)管桩与灌注桩的总桩长基本相同,虽灌注桩较管桩成桩质量更能保证,但管桩的市场材料价格每米约为灌注桩的四分之一,管桩的经济性优于灌注桩,采用管桩。

  2.3.2地下室内多层部分及纯地下室部分基础选型

  此部分可选择的基础形式有:独立基础加防水板形式、高强预应力管桩、钻孔灌注桩,当采用独立基础加防水板的基础形式时,抗拔措施可为增加配重或设置抗拔锚杆的形式,不同基础形式分析如下,相关造价比较详见不同基础形式造价比较表:

  1)独立基础加防水板的基础形式具有施工方便且造价较低的优点,采用不同的.抗拔措施会影响底板的做法,进而会影响地下室造价,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种:

  (1)抗拔措施采用锚杆抗拔,底板顶标高同基础顶平,底板下设80mm厚苯板,此做法优点为施工方便,不需额外开挖及回填,底板仅承受水浮力,虽抗拔锚杆施工工期较长,但可提前施工;

  根据造价分析表,高强预应力管桩的基础方案最为经济,设计采用管桩。

  2.3.4地下室外多层部分基础选型:

  因场地内局部区域持力层砂卵石层埋置深度较深,若采用天然地基的基础形式,开挖回填量较大,综合施工及造价的原因,采用管桩基础。

  3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不同基础形式的可行性分析及造价分析,本项目最优基础选型确定为地下室内外部基础形式为管桩基础。

桩基础施工总结2

  关键词:桩基础技术;建筑工程;土建施工

  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也在不断的总结和发展之中,土建施工作为建筑施工的基础和工程安全完工的前提保证,经过工程建设的不断总结,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一套技术和经验。这一套经验和技术突出地体现在了桩基础技术的应用上。经过不断的经验总结和探索,桩基形式、桩的种类、桩基施工工艺和施工设备以及桩基的设计方法和理论,都得到了极大的演进。[1]桩基已经成为在具有不良土质的地区进行建筑物修建尤其是重型厂房、高层建筑以及具有特殊要求建筑物修建所采用的基本形式。

  1桩基础技术的实用与选择

  关于桩基础技术方案的选用,通常是在具有以下工程要求的情况下会考虑采用桩基础技术施工方案:

  1.1不允许工程地基有不均匀沉降或者过大沉降的情形

  在高层建筑或者其他具有特殊要求的重要建筑物施工工程中,不允许工程地基出现不均匀的沉降或者过大沉降现象的情形,通常会考虑采用桩基础技术施工方案进行施工。[2]例如,对于重型的工业厂房或荷载量巨大的建筑物如粮仓、仓库等,宜采用桩基础技术施工方案,以防止建筑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地基沉降的现象。又比如输电塔或者具有烟囱等高耸建筑结构的建筑物,宜采用桩基础技术施工方案,以使建筑物地基能够具有较大的水平力或上拔力的'承受力,从而避免建筑物发生倾斜的隐患。

  1.2需要减弱基础振动对建筑结构影响、减少基础震动的情形

  对于一些需要装备大型精密设备基础的建筑物,为了减弱基础振动对建筑结构的影响、减小基础震动对精密设备的影响,通常会考虑采用桩基础技术施工方案进行施工,从而有效地避免基础振动的影响,控制基础沉降的情况。[3]

  某建筑工程项目桩基施工

  1.3在软弱地基或者其他特殊地质基础进行建筑施工的情形

  由于软弱地基或者其他类似的特殊地质基础极不稳定,很容易发生沉降现象,因此在软弱地基或者其他特殊地质基础上进行各类建筑施工中,宜采用桩基础技术施工工艺,从而有效地避免建筑物因地质沉降而发生危险,也能够以桩基作为有效的抗震措施。此外,在遇到地基的上部软弱而在地基下部极深处埋有坚实地层的情形下,宜采用桩基础技术施工方案。假如地基上层的软弱土层厚度很大,桩基的末端无法达到良好的地层,在这种情形下需要考虑桩基沉降的问题。

  总而言之,桩基础技术施工方案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地基的承载能力以及地基变形的基本要求。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实际应用实践中,由于在设计或者施工过程中考虑不周的原因,导致桩基不符合工程要求,甚至导致重大事故发生的情况并非罕见。因此,在进行施工方案的选择和制定时,事先做好地基的勘察,仔细分析、考虑各项因素,慎重制定施工方案,精心设计,细心施工,是桩基础技术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应该切实遵循的准则。

  2常用的桩基础施工技术

  2.1挖空桩施工工艺

  挖空桩一般采用人工或者机械方式进行挖掘开孔。人工进行挖土时,在挖深到0.9米到1米时就进行圈混凝土护壁的浇灌或喷射,在上下圈之间进行插筋的连接。当深度达到所需的要求时进行必要的扩孔。[4]最后需要在护壁之内进行钢筋笼的安装和混凝土的浇灌。挖空桩的直径应该大于1米,深度在15米的,桩径应该在1.2到1.4米以上,桩身的长度应该限制在30米以内。

  2.2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

  对于钻孔桩的施工,需要把钻孔位置上的土清除出地面,将孔底的残渣清除干净,放置钢筋笼,最后再浇灌混凝土。对于直径为600毫米或者650毫米的钻孔桩,通常采用回转机进行开孔,桩长一般在10米到30米之间,单桩的承载力在1MN到2MN。

  2.3沉管灌注桩施工工艺

  沉管灌注桩通常采用振动冲击、锤击振动的方式进行沉管开孔。进行锤击沉管灌注桩的制桩尖的直径通常为300毫米到500毫米左右,桩长一般在20米以内,可以打到中、粗砂层或者硬粘土中。这种施工工艺具有设备简单、成本低、打桩速度快的优点,但是很容易出现断桩、局部夹长、缩颈和混凝土离析等事故。

  3桩基础技术应用中对质量问题的处理

  在桩基础技术应用中,当发生质量问题时,若处理不及时或不恰当,就会给建筑工程留下隐患,因此在处理桩基础技术施工中出现的问题时,应当注意及时有效地予以解决。

  在处理质量问题之前,应该明确目的,摸清事故问题的范围和性质,在施工之前最好已经预定处理方案,这样在发生质量问题时,才能及时、准确地“对症下药”。

  在处理事故问题时,要求处理方案应该符合安全、可靠的要求,同时在经济成本上也应该是合理的。充分考虑事故的处理对于已完成的建筑工程质量以及后续工程的影响,对于未施工的部分,应当根据已经发生的质量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预防的方案和改进的措施,防止再次发生类似的事故。

  4桩基础技术应用在其他参数上需要注意的地方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建筑工程数量的不断增加,我国建筑行业在桩基础技术施工方面广泛地采用灌注桩的施工设计方案,积累了不少的应用经验,在灌注桩基施工工艺方面的技术经验有了巨大的发展。

  对于灌注桩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一般须在C15以上,骨料一般须在40毫米以下,坍落度一般在50毫米到70毫米之间;采用水下导管进行混凝土灌注的情形下,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须在C20以上,骨料的粒径应该小于管内径的四分之一,最大的粒径不超过50毫米,坍落度最好在160毫米到200毫米之间。

  在混凝土灌注桩的桩径计算符合设计要求的情形下,桩身可以不配备抗压钢筋。对于桩顶伸入到承台中起到连接的作用的插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需要而确定。对于桩身按照计算需要配筋的,在轴心上受压的桩,其主筋最小的配筋率最好不要小于0.2%,在受变的情形下应在0.4%以上。在地基上部是可液化土层或者软弱土层的情形下,主筋的长度应该超过可液化土层或者软弱土层的深度。

  3结束语

  随着建筑工程项目的持续进行,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在不断的总结和探索之中得到长足的发展,土建施工中的桩基础技术经过总结和发展,也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一套技术和经验,并且在建筑施工建设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然而时代在不断进步,技术也在不断更新,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桩基础技术的应用也需要继续不断总结经验,以保证建筑工程建设继续不断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丁海波.浅谈建筑施工中桩基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9):18-19

  [2]王强,孙娇.浅谈建筑施工中桩基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3):27-28

桩基础施工总结3

  1工程概况

  本工程地质状况如下:①素填土松散,层厚1.5~1.8m;②粉质黏土可塑,中等偏高压缩性,层厚0.5~1.1m,承载力特征值140kPa;③淤泥质粉质黏土流塑,高压缩性,层厚7.5~9.9m,承载力特征值为70kPa;④粉质黏土可塑,中低压缩性土,层厚0.7m,承载力特征值为180kPa;⑤粉质黏土硬塑,中低压缩性,层厚7~8m,承载力特征值260kPa;⑥闪长岩强风化,承载力特征值350kPa。地下水位深度-1.4m。

  建筑上部结构荷载标准组合值约50 000kN,设计管桩102根,桩长18m,桩尖进入第⑤层土,端承摩擦型桩,单桩承载力特征值700kN。

  2倾斜原因分析

  该建筑物原设计为预应力管桩基础,施工过程中,因基坑开挖不当造成南侧管桩发生倾斜、断桩现象。地基加固方案为:改桩基为复合地基,取消桩承台,采用压密注浆加固处理地基,处理后的地基上做500mm厚的砂石垫层,砂石垫层上做700mm厚C40混凝土整板基础,按复合地基确定承载力。

  从以往经验看,压密注浆加固处理地基特别是淤泥质土地基效果不佳,水泥浆通常只能在压力作用下进入土体空隙或薄弱部位,形成水泥块和淤泥的混合物,这与预期的水泥浆充分和土体混合形成水泥土有很大差距,往往达不到加固效果,因此压密注浆加固地基应慎用。纠偏施工过程中,开挖出来的土体证明其加固效果很差。地基加固处理方案不当导致地基承载力不足是该建筑物发生倾斜的根本原因。

  3加固纠偏方案

  3.1纠偏方案比选

  建筑物纠偏方法可分为迫降法和顶升法。该工程若采用顶升法,可以以原基础底板或原桩基为顶升反力点。前者需切割底板基础以上剪力墙及柱构件,对原结构损伤较大,切割处钢筋重新连接与混凝土重新浇筑都存在技术问题,不宜使用;若以原管桩为顶升反力点,需要大量较大吨位千斤顶,千斤顶同步顶升难度较大,桩节点处理复杂且质量不易保证。这两种顶升方案风险及技术难度均较大,施工费用150万~200万元。而采用迫降法纠偏风险较小,施工费用不超过100万元,综合考虑采用迫降法纠偏。

  3.2地基加固方案

  3.2.1加固方法

  复合地基加固失败,上部结构荷载实际仍由原管桩承担,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选择桩基础加固较为合适。对于发生倾斜或不均匀沉降的建筑物,首选锚杆静压桩,因为既有建筑物室内空间小,大型机械无法进场,锚杆静压桩设备小,操作灵活;施工噪声小,不扰民;压桩力由油压表反映,桩实际承载力值明确,且压桩力可以控制;采用预制桩,桩身质量得到保证。采用250mm×250mm预制桩,桩长16~18m,经计算,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400kN,偏于安全,压桩力取800kN,为确保桩基质量,采用焊接方法接桩。

  3.2.2加固量

  该建筑使用2年以上,建筑南侧沉降逐步缓慢发生。总体判断是:在建筑南侧,原管桩可偏于安全地认为已达极限承载力,桩顶竖向力与桩基极限承载力基本处于平衡状态,这是因为,若桩基极限承载力远小于桩顶竖向力,沉降应较明显。因此,该处管桩的实际承载力特征值约为桩顶竖向力的1/2。加固设计时,计算各桩桩顶竖向力,根据规范要求补足地基承载力即可。为便于计算且偏于安全,取原设计桩基承载力特征值为桩顶竖向力值,取锚杆静压桩压桩力为桩的极限承载力标准值,该楼F轴南侧原有47根管桩,经计算,新增42根锚杆静压桩即能满足要求。设计确定桩位时,还需考虑新增及原管桩重心与上部结构重心基本重合。设计时实际新增锚杆静压桩43根。

  图1工程平面

  3.3纠偏方案

  3.3.1纠偏方法

  该建筑物采用管桩基础,迫降可采用的方法有:①桩端高压射水法迫降在原管桩旁压入ф209×8钢管,使钢管端部达到原桩尖以下0. 5~1m,采用高压水冲射桩端土,使其形成泥浆排出,降低桩端承载力,使桩及上部结构同时沉降;②截桩法迫降将桩顶部截断,使上部结构沉降。前者风险小但沉降速度慢,对桩的承载力有影响。后者风险大,沉降速度快,纠偏后将截断的桩和基础底板重新连接,对桩承载力基本无影响。经前期勘察,该楼基础埋深不大,现场具备截桩条件,且建设方要求的工期紧,综合考虑选择以截桩法迫降为主,桩端高压射水法为辅的方案。纠偏时,对A,B轴处新增桩采用临时封桩措施,使建筑南侧沉降终止,在建筑北侧从M轴处逐步向南截桩,随截桩数量增加,上部结构将以南侧A,B轴为支点(旋转轴)逐步回倾。回倾时,除A,B轴处的桩基本维持静止外,未截断的管桩将随上部结构一同沉降,纠偏至目标值时,这些管桩及基础底板各点的沉降值可以根据线性插值计算。

  根据现场条件,北侧第1,2排桩及底板外侧的桩可以截断,底板中心部位的管桩截断比较困难,采用高压射水法使其承载力下降,并随上部结构整体下沉,避免纠偏过程中局部桩承载力过高导致房屋下沉困难或上部结构受损。纠偏完成后,在钢管内压密注浆填实因高压射水掏空的管桩底部空间,恢复管桩承载力,同时将钢管作为工程桩使用,提高地基承载力。

  3.3.2截桩数量确定

  考虑以B轴为支点(旋转轴),当未截断桩的总抗力力矩小于建筑上部结构荷载引起的力矩时,建筑开始下沉。桩的抗力取承载力特征值计算时,北侧M,I轴处截桩数约10根时,建筑开始下沉。考虑迫降时,沉降速率最大可达5mm/d,未截断桩随建筑下沉,能达到桩极限承载力值,若取抗力为管桩极限承载力,截断28根桩时建筑开始下沉,I轴截断桩数为6根,I轴以北管桩22根应全部截断。即截断桩数达10根时,建筑

  有下沉趋势,不一定发生沉降,当截断桩数达28根时,所有桩达极限承载力,建筑开始快速下沉,因此,截桩数量可以大致确定为10~28根。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J轴处除两侧的桩外,其余桩截断有困难,初步确定J轴桩不截断,采用高压射水法处理,高压射水钢管共6根(见图1)。施工时,准确的截桩数应根据沉降观测结果确定,保证信息化施工,动态控制。

  3. 4防护措施

  原管桩截断数量逐渐增多,需对上部结构采取防护措施,否则下沉速率很难控制,风险极大。采取防护措施的目的是使不可控沉降转化为可控沉降,确保结构安全。

  在截断的管桩附近增设保护桩,使由管桩承担的'荷载转移至保护桩,保护桩也采用前述锚杆静压桩,保护桩施工结束后,用钢梁临时封桩。这样,在管桩截断后,上部结构荷载由保护桩承受,上部结构不会突然、快速下沉。当截断的管桩达到预估数量时,通过调节固定钢梁的螺母,使建筑按照预定的速率下沉。

  保护桩的数量根据保护桩总的极限承载力(压桩力)与截断的管桩总承载力特征值相当的原则确定,这样,保护桩能发挥保护作用,同时,保护桩的数量及发生费用也较少。根据这个原则,保护桩数量最终确定为25根。纠偏过程中,保护桩在承受上部结构荷载时也可能发生整体下沉,其极限承载力会有所提高,这也有助于更好地发挥保护作用。纠偏结束后,保护桩承载力可作为地基承载力的安全储备。

桩基础施工总结4

  关键词:预应力管桩;单桩承载力;贯入度控制;桩基检测

  中图分类号:TU473.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xx)06-0140-02

  1工程概况

  长沙某住宅小区位于湘府路旁,整个地块东西长约360m,南北长约130m,底部为一层全埋式地下室,其上5栋塔楼均为剪力墙结构,建筑总层数为26层,建筑总面积为230000 m2。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

  2场地工程地质状况

  根据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书中对该工程场地的描述,该场地主要土层分布从上至下依次为人工填土、粉质粘土、中粗砂、强风化泥质粉砂岩及中风化泥质粉砂岩。整个场地地下水位较高且地下水丰富。基础施工前场地已进行平整。

  3基础方案的选择

  近年长沙地区高层建筑的桩基较多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及长螺旋钻孔灌注桩这几种桩基形式。建筑方首先认为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方便、造价低廉,施工机具及技术都很简单,而且可以一柱一桩,承载力高,施工进度可以很快,因此要求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的基础方案。但根据对工程地质勘探报告的详细研究发现,整个场地地下水丰富,附近有充足的水源补给,而地下土层中中粗砂层具有强透水性,层厚达到4~5m。如果人工挖孔桩在开挖过程中不能将水抽干,则砂层在地下水的作用下,有可能使孔壁坍塌而引发安全事故。为了进一步验证,在场地上实际开挖了一个Φ800的孔并进行抽水试验,发现孔中水量很大且根本无法抽尽。因此从施工安全及保证桩身混凝土浇灌质量的角度考虑,人工挖孔桩在本工程中并不合适。

  关于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与长螺旋钻孔灌注桩选择的问题,从桩身强度、承载能力、施工周期以及工程造价等方面经过充分的分析及市场调研后,将上述两种桩型方案比较如表1、表2所示:

  从表1、表2中可以看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与长螺旋钻孔灌注桩比较,其单桩承载力相差不大,但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桩身强度高,施工周期短,单桩造价相对低些,而且使用管桩时其承台面积比钻孔灌注桩要节省很多,经济优势较为明显。

  从施工工艺角度考虑,长螺旋钻孔灌注桩需要将孔内的泥浆全部用混凝土置换出来,现场将排出大量泥浆,而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时则完全没有这种现象,现场简洁。而且长螺旋钻孔灌注桩是在混凝土浇灌快至顶部时,再加压插入钢筋笼,很难插得太深,钢筋笼的位置及保护层也较难得到保证。因此综合上述考虑,我们最终决定本工程基础方案采用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基础。桩径Φ400,采用穿透能力强的十字型桩尖,以强风化泥质粉砂岩作为桩端持力层,桩长约为18m左右。该基础选型方案也得到了建设方的认可。

  4基础设计

  4.1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

  在设计初期,我们要求建设方在场地上试打3根试验桩,希望通过对试验桩的检测结果分析来确定设计所采用的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但由于建设方的原因,设计期间无法进行试桩工作,因此对于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的取用,我们参考《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的经验公式计算:

  Quk=UΣqsikli+qpkAp

  式中Quk――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U――桩身周长;

  qsik――第i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

  li――桩穿越第i层土的厚度;

  qpk――极限端阻力标准值;

  Ap――桩端面积;

  按照地质勘探报告上提供的各土层的物理参数代入上述公式计算,换算为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约为Rk=100kN,但这个结果与管桩厂家提供的该地域其他已完成工程桩基的实测承载力相差较大。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管桩进入土层后,桩周及桩端的土体经受剧烈的挤压后,其物理力学指标相对于标贯试验的参数大大增强,实际桩承载能力比公式计算值大幅提高。若仍按公式计算结果为依据来进行设计,势必会造成很大的浪费。因此,我们经过对邻近几个已完工工程桩基的试验数据进行大量的分析比较后,最终将本工程桩的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取为Rk=130kN作为设计依据,并且仍留有一定的安全余地。

  4.2桩基收锤标准的要求

  在锤击式管桩基础工程中,收锤标准的控制是成桩质量好坏的关键。我们对施工单位提出了以桩长及贯入度双向控制的要求,因该工程桩主要受摩阻力为主,所以将桩长定为主要控制指标,贯入度作为辅助控制指标。桩长达到设计要求时,要求贯入度基本控制在最后3阵不大于3~5cm/10击。接桩焊接及桩头锚固封堵等措施均要求按国家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管桩》03SG409的规定施工。

  5桩基施工及检测

  管桩的施工方法目前主要分为柴油锤打入法和液压式静压法。柴油锤打入法,震动强,噪音大,但施工机械费用相对较便宜,多用于城市郊区或对邻近建筑物影响较小的地区。液压式静压法,压桩力大,偏差小,且噪音小,特别适用于市区施工,但施工成本相对较高些。本工程处于城市郊区,相邻建筑均为正在建设中的工程,不存在对噪音及震动方面的控制,因此选用了锤击式施工方法。

  该工程桩基施工队伍分为三个班组,其中两个班组施工经验丰富,能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施工,其成桩结果也比较理想。但有一个班组由于经验稍欠缺,在施工初段,对某根桩接桩处焊好后,未等焊缝充分冷却就急于打桩,结果由于土中含水丰富,焊缝经过骤冷变脆;当桩长达到设计要求后,该班组又片面强求最后10击贯入度不大于3cm,结果造成桩身在接头处断裂,失去承载能力,只能用补桩的方式处理,耽误了工期而且造成了浪费。后经过组织技术交底会议,要求焊接时分三层对称施焊,内层焊必须清理干净后方能进行施焊外一层,焊缝应饱满连续,不得有任何裂缝或缺焊。而且应在焊接接头自然冷却8分钟后方可继续沉桩。该班组吸取经验教训后,在施工过程中再也未出现断桩的现象了。

  该工程桩基施工完毕后,共抽取330根桩(约占总桩数的10%)采用低应变动力检测反射波法进行检测。实测纵波波形曲线规律性较好,未见明显的桩间反射波异常,表明桩身完整,连接良好,未出现明显的桩身质量问题,均评为一类桩。静载试验选用33根工程桩进行,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附录Q中的规定,静载试验取用2Rk即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进行分级加载,根据试验结果,在各级荷载的作用下,桩顶沉降量较小,而且Q-s曲线平稳,符合规范要求且承载力仍有一定的`富余。综合上述试验结果我们得出结论:该工程桩基承载力及桩身质量均达到设计要求,说明该工程采用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基础及设计中单桩承载力特征值Rk=130kN的取用是安全的。

  6工程经验总结

  通过对该住宅小区桩基设计及现场施工服务的实践,笔者总结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技术在本工程中应用的优点及一些心得体会如下:

  6.1承载能力高

  根据静载试验结果,在本工程场地条件下单桩极限承载力可达到260kN,承载力高则柱下桩数少,承台小,直接节约了土建成本。而且由于建设方的原因设计前不能进行试桩工作,使桩的承载能力不能得到充分发挥。根据对Q-s曲线拐点延长后的分析,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应可达到150 kN左右。因此本工程若能提前进行试桩,再根据试桩结果进行设计,则基础总造价应还可以节省15%左右。

  6.2施工周期短,施工费用低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方便,现场简洁,施工周期短。本工程总桩数为3200多根,分为6台桩基三个班组同时施工,从施工开始到检测完成仅用了40天时间。为主体结构施工节约了工期。

  6.3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中对桩的最小中心距作出了严格的规定。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挤土效应非常明显,若处理不好则打桩时会引起明显的桩周土体上涌现象,有时甚至可以将桩抬高,影响其承载能力。本工程局部剪力墙核心筒处,原设计桩中心距为3.5d,但由于桩数量太多达到24根,施打过程中也出现了土体上涌的现象。后经过及时调整,将桩中心距改为4.0d,则挤土的问题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6.4复杂地质条件下,比如土层分布不均匀,起伏变化很大,会造成施工单位配桩困难,截桩数量多,浪费大。或者场地下有未探明的孤石和障碍物以及坚硬夹层,很容易造成桩打偏或打断,给建设单位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本工程桩施工过程中曾遇到以前湘府路修路时遗留的部分碎石块,造成少量桩击打过程中折断,只能采用补桩方式来处理。所以勘察单位应能准确如实、尽量详细地描述场地下的土层分布情况,以免给工程带来不必要的被动和损失。

  7结束语

【桩基础施工总结】相关文章:

钻孔灌注桩施工总结12-08

工程基础施工的实习总结07-15

地基与基础施工工作总结05-01

基础培训总结01-28

怪事一桩作文10-08

电工基础教学总结08-01

电工基础实习总结01-03

关于梅花桩活动反思10-06

经济法基础总结07-31

电工基础工作总结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