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工作总结

时间:2023-04-26 17:13:56 工作总结 投诉 投稿

【热】新课改工作总结

  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做出带有规律性结论的书面材料,通过它可以正确认识以往学习和工作中的优缺点,因此我们需要回头归纳,写一份总结了。那么你知道总结如何写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新课改工作总结,欢迎大家分享。

【热】新课改工作总结

新课改工作总结1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在平时的工作中,我边教边学,利用学校为我们安排的外出听课的机会,向其他学校的老师学习,吸取他人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了解现代教育教学的新理念。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新课程标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尽量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我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平时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学研究活动。在课堂上,我时刻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环境,多给学生一些表现的机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遗憾的是,我们班还有个别学生没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上有掉队的现象。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还需不断地改变策略,以便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本学期,本人担任小学五(1)与五(2)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

  首先,根据我所任教班级的实际情况,优生少得可怜,中差生却俯视皆是。不是有人曾说:如果孩子天生就是优生,哪教育还有什么功能?又谈什么基础的素质教育呢?因而对占相对多数的中差生,我更应变嫌弃为喜爱,变忽视为重视,变冷漠为关注,变薄待为厚待。

  应该说任何学生都会同时存在优点和缺点两方面,对优生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对差生则易于发现其缺点,而看不到优点,这种不正常的现象有碍学生进步。我注意帮助他们找到优、缺点,以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其次是以平常的心态对待:差生也是孩子,厌恶、责骂只能适得其反,他们应享有同其它学生同样的平等和民主,也应享受到优秀学生在老师那儿得到的爱,我作为一个教育者,在对待中差生时应该具有自我调控的能力。

  厚爱差生,我真正做到以情动人:首先做到“真诚”二字,即我在学生面前不敢有丝毫虚伪与欺哄,做到言出必行;其次做到“接受”,即能感受差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理表现和看法,如对学习的畏惧、犹豫、满足、冷漠,错误的想法和指责等,信任中差生,鼓励他们自由讨论。最后做到“理解”二字,即通过学生的`眼睛看事物。

  由于我能善意理解他们,高兴地接受他们,因此促进了中差生不同程度的进步和发展。

  其次,认真制定教学计划,注重研究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科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上好公开课,并能经常听各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学科知识。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现实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教育是爱心事业,为培养高素质的下一代,本人时刻从现实身心健康,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去点拔引导,对于个别差生,利用课间多次倾谈,鼓励其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面对人生,而对优生,教育其戒骄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厉,再创佳绩。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典范,让学生树立自觉地从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去发展自己的观念,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

  课前做到认真备课,多方面去搜集相关资料。为提高每节课的教学质量,本人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础、重点难点外,还采用多媒体教学,如:投影、幻灯、漫画、录音等多样形式。通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按时完成教学任务。本学年还承担福州市课题观摩课《百分数的认识》受到与会领导与老师的好评。本班学生林佳琳参加全国“希望杯”数学竞赛获得三等奖。

  最后,能制定好复习计划,并能认真备好复习课,培养好尖子生,提高中等生,帮助差生。但由于本学期授课时间较短,复习内容较多,复习比较仓促,同时发觉很大一部分学生接受能力较差,学习自觉性不高,班级的差生面积较大,致使无暇顾及,导致本学期教学成绩未达所想。

  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还要多下功夫加强对个别差生的辅导,相信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我也相信有耕耘总会有收获!

  回顾一学年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收获,但还存在一定问题,比如,在工作中缺乏创新意识,存在一种惰性思想,未能取得可喜的业绩。但是,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教育科研工作会迎来一个灿烂的春天,我校的教育水平会更上一层楼。

新课改工作总结2

  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初步突破了只重视知识传承的教育理念,不仅考虑对学生传授知识,而且注重对学生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体现了新课程致力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功能。随着新课改的推行,我对于新课改有了一定的认识,也接受了新的教学理念,并结合自己的教学体验,形成了新的观念。现将我在新课程改革工作中的体会做以汇报:

  一、加强自身学习、不断转变观念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是实践的先导,教育观念的转变是课程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正确、先进的教育观念,就不会有自觉而有效的实践,一切先进的教育改革都是从先进的教育观念中生发出来的,而先进的教育观念来自不断的学习,因此,我把加强自身学习,不断转变教育观念作为我自己进行新课程改革的第一步,把新课程理念作为一切工作的指导。我对照新课程的要求,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讨论反思。通过学习、讨论和反思,提高了认识,深刻地感到: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是与21世纪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必由之路。在今后一定要贯彻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实现五个转变:

  1、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引导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还要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生存;

  2、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教师不仅要精心设计怎样教,更要精心

  研究学生怎样学;

  3、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教师不但要使学生“学会”,而且要培养学生“会学”;

  4、由居高临下的权威向平等融洽的朋友转变,师生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目的;

  5、由教材的接受和传递向教材的开发和创造转变,教师不再是教材忠实的阐述者和传授者,而是教材开发者了创造者。教与学的方式的根本转变,是此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传统的教与学,就是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师是知识的主宰者和阐述者,学生是知识的接收者和储存者,没有教师对知识的输出,学生就接收不到知识,学生没有自由选择和自主学习的权利和机会,完全处于单一的、被动的接受状态,失去了自主性和独立性。所以,在课改实验中,我狠抓课堂教学,努力实现师生角色的转变,教师由课堂的主宰者,向学生学习引导者转变;由高高在上的权威,向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转移;由单一的知识的传递者向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促进者转变。学生要从被动的接受者向主动参与者转变,由学习的主体转变。要创设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的学习环境,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自由、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真正达到师生交往,平等对话,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目的。经过多年的实践,我的师生关系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变,我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居高临下地要学生接受学习,而是放下架子,与学生进行平等的情感交流,与学生交朋友,成为完成学习任务的合作伙伴,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也不再是学习的被动者和接受者,而是积极的参与到教学中来,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和合作者,把学生参与教学,探究知识贯穿于整个课堂。小组学习时,让小组长当小老师检查、辅导本组学生,并选出学习好的小组到前边讲台教全班学生读写等等。课堂上师生配合紧密协调,关系融洽和谐,一种平等,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正在消然形成。

  二、注重方法,培养能力

  在知识翻倍增长的今天,传授给学生多少知识已经不是最重要的,而是教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和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要求教师从旧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提倡自主、探究、使用学习,着眼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目前已初步建立了问题情境—共同探究—多项交流—实践应用的课堂教学的结构模式,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自由宽松、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例如:为了便于学生多感官接受和传递信息,增加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便于学生之间相互切磋,相互合作,相互交流。我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等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小组学习互相交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注重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实社会相联系

  在传统的教学中,由于受考试考死知识多、灵活运用少的限制,教师重传授知识轻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往往导致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就事论事和现实联系较少,让学生感到学习没有意思,只是为了考试硬着头皮学。.但这次课改却发生了很大变化,学生由不爱学到爱学这些学科。主要原因我们分析主要有四点,一是新教材增添了许多图表、图像、文字资料,非常适合学生自主学习;二是在教学中教师能引导学生把有关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三是突出了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与人交流的能力;四是知识点不断循环往复,注重新旧知识的结合,让学生“温故知新”。学生由初期的不适应逐渐转变为接受,从不爱开口,到积极发言,踊跃参与。

  三、掌握教材,灵活使用

  以往教学,教师都是一成不变的使用教材,不管教材内容是否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心理,只是一味地照本宣科,成为教材内容的忠实的阐述者和传递者,而现在我领会了新课改理念后,才用了新的做法,首先要吃透教材,深刻领会教材编写的意图,然后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身边找例子,灵活的处理教材,展开课堂教学。通过一段时间的实验,老师能把学生的生活引进课堂,让学生感到生活离不开学生,学习也离不开生活。这种方法更容易达到增强学生兴趣、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

  四、密切合作,多项沟通

  课改是一个艰巨的工程很多人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所以单兵作战是不行的。我特别注意老师间的交流与合作。教育教学中遇到问题就与同行交流磋商,还定期总结一些问题与同行进行交流,在交流中使自己的知识的到了丰富,能力也的到了提高。

  五、认真总结,不断思考,充分做好今后实验工作

  从开展课程改革实验以来,我们的工作思路就是:实验—反思—调整—改进—再实验。对实验的每一步,我们都要作认真总结,反思,思考,详细分析,成功之点,作为经验,继续发扬;失败之处,作为教训,改进调整,继续前进,并把这些总结的经验教训作为一个专题“课改小结”记录在在自己的教案上。这样,不但积累了经验,也使我对今后的实验工作始终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明确的思路。

  课改的道路是漫长与曲折的,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总结与反思。不过我们只要坚定信心,明确目标,就一定会让新课改更加辉煌和灿烂。

  附课改实验工作主要成绩:

  1、20xx年9月,《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才是师生共同的课堂》和《新课标下教师应树立新的作业观》两篇论文或包河区20xx年中小学数学论文评比二等奖。

  2、20xx年11月,在包河区“国信杯”首届中小学基本功大赛活动中,获三等奖。

  3、20xx年9月,《浅谈创新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培养》,在合肥市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论文、案例分析及教育叙事等评比活动中获三等奖。

  4、20xx年10月10日,在六十一中学本部进行的区教研活动中,由本人指教了一节区级公开课,受到听课教师一致好评。

  5、20xx年6月,在包河区中小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活动中,获三等奖。

  6、20xx年11月,在教育部“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有效推进区域教师专业发展”课题研究中,教学论文《浅谈小学数学作业批改的有效性》,荣获区级二等奖。

新课改工作总结3

  我国本世纪初推行的英语新课改中明确提出的任务型教学理念得到了广大一线教师和学者们的普遍关注。但是在农村新课程改革的英语任务型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种种困难,致使英语新课改中的任务型教学理念实施难以为继,从而在农村英语教学中被边缘化。对此在外语教学界引起了一些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高度的关注和广泛的探讨,开始置疑英语任务型语言教学是否适合我国目前的国情、教情和学情;能否在我们这样的一个农业大国大面积地推广;是否应该在《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倡任务型语言教学;如果将它明确写进《英语课程标准》又该如何准确地描述。《英语课程标准》作为国家纲领性文件,其目标要求应该是最低标准的,要能基本适应全国各地的教学实际,而任务型语言教学恰好是高标准高要求的一种教学理念,一旦在全国性的纲领性文件中提倡,它的影响力、号召力、导向作用之巨大,很容易导致从上到下的教育领导、教育管理者和一线教师对“在教学中一定要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的误解而带来诸多的困惑和模糊的认识,也势必会影响、束缚教育行政部门乃至一线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等。因此,在已实施多年后,我们应伫足适时地反思英语新课改中的任务型教学理念实施过程和在农村英语教育中被边缘化现状的成因分析及其摆脱被边缘化的对策探讨。

  一、任务型教学概念澄清与厘定

  任务型教学(task—basedteachingapproach)是20世纪80年代初由英美国家外语教学研究者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人员在做了大量研究和实践工作的基础之上提出来的一种语言学习模式,也是对交际语言教学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和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研究的成果。任务教学(taskbasedinstruction)的理论来源最初出自于美国学者krashen的语言习得理论(languageacquisitiontheory),其理论认为“运用语言的能力是通过置身语言其中(exposuretothelanguage)并在参与其运用中来获得,在这过程中,经历(experience)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不是训练(training)。”

  二、英语任务型教学在农村教育中处于新课改的边缘

  “边缘”是与“中心”相对的一个概念,说某事物处在“边缘”,表明该事物处于发展水平低下

  和不被重视的状况,而发展水平与重视程度在某种意义上又是互为因果的。英语任务型教学在农村教育中既处于发展低水平也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逐渐处于新课改的边缘。下面拟将结合我国农村英语任务型教学被边缘化的表现从我国现实的国情、教情和学情三方面对其原因进行初

  步分析。

  (一)国情分析

  英语新课改的课程设计理念、教材内容、课改中的专家引领等诸多方面都体现了以城市化倾向为主,对于广大农村教育来说,多少有点象空中楼阁,几乎无法实现其《英语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到目前为止,由于我国英语外语教学还尚未建立起自己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理论体系,国外生发的英语外语教学理论难以适应中国本土现实的外语教学需要;西方个人本位论取向的教育教学理论主张难以调和中国社会本位论取向。英语新课程过于强调与国际接轨而忽略国内实际,尤其是农村英语教育的实际。我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0以上,基础教育是世界上最庞大的,尤其是农村教育,是国家教育发展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党中央、国务院关注的热点。可以说没有整个农村教育的发展和质量的提升就没有我国国民整体素质发展和提升。据20xx年统计,“农村中小学校占中小学总数的92。3,农村中小学生占中小学生总数的78”。3这是目前我国农村教育的规模,并且在农村中小学中大多是以大班教学为主,农村教育的班级规模过大难以对每一个学习者的学习状态进行关注,因此也就无法实现新课程的目标“关注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关注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即使在一些大城市中也不具备目的语的外语教学环境,不能为任务型教学理念的实施和推进提供支持性环境。英语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推进忽略了我国农村教育的大班额教学这一最大的实情,况且还在英语新课改的《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倡“任务型语言教学”,严重忽略了农村教育是整个国家教育中的重中之重以及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在于农村教育的发展问题的国情。

  (二)教情分析

  农村教育师资的整体素质、综合能力偏低是有目共睹的,对师资的培训任重而道远,这与英语任务型教学理念对教师的知识、能力素养的要求甚高背道而驰。农村教师队伍不稳定,英语教师极度缺乏和大量流失,沿着乡村、县城、城市的方向流动和沿着西部、中部、东部的方向流动。在英语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表现出了很强的不适应性,包括教育理念的不适应,难以转变和更新;教师专业情意不适应;教师的能力不适应,教师的知识结构不适应;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意识薄弱;教师对任务性教学理念的理解存在偏差,教师的外语教学理论匮乏等一系列的教师相关因素致使英语任务型教学的难以实施和推进,使其边缘化问题更加突出。以“课堂为中心、教材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师教学理念中根深蒂固,对英语新课改的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实施带来很大的冲击力。在课程评价体系中,也还未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完善的师生评价制度,过分的强调分数和评价的甑别功能,这都严重影响了英语任务型教学的实施和推进。

  (三)学情分析

  在学习风格上,土生土长在中国的学生深受中华民族的文化环境的熏陶,养成了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大多学生个体表现欲望和竞争意识不强,中国学生的整体学习风格表现为沉思型,课堂上学生的积极参与度不高。

  在思维方式上,在母语环境里学英语,完全排斥母语的存在和影响是不现实的,也是不科学的。英语思维是由里及外、先本质后现象,属于演绎型思维,如在英语语法方面一般是先分析主语、谓语、宾语,在写作方面是开门见山。而中国的学生大多是有外及里,先现象后本质,属于归纳型思维,及时的独立的完成任务能力差,遇到问题时一般要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思量和论证,直到具有较大把握时才能得出结论和解决问题,这与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实施过程需要学生的探索性、研究性、创造性、主动性还相差甚远。还有某些学校和教师为了营造所谓“纯目的语”的外语学习环境,禁止英语课堂上出现汉语的使用,也成为其课堂评价之一,一味地要求学生直接用英语思维方式去学习,完全排斥汉语学习的思维方式,这种“一边倒”,忽视了汉语对英语学习的积极作用和正迁移是不可取的,尤其对处在低年级和低水平阶段的英语学习者不利。

  学生的现有英语认知水平难以适应任务型语言教学。教师的任务型语言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基础上,在实施环节中不能机械化,教师的备课不能是做课,必须备教材,备学生;教师的教学过程也不能是走秀。课堂教学的途径、方法是多样的,“不管哪一种形式的课堂活动,都不能成为少数学生的表演,而要全体学生共同参与,特别要注意防止两极分化,给后进生要给予更多的关注。”4新课程改革提倡的英语任务型语言教学很难兼顾到全体学生中的每一个学生的实际英语认知水平,这于本世纪初的新课程改革的总理念“关注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相违背。

  三、摆脱农村英语任务型教学被边缘化的对策

  本世纪初进行的新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次具有历史性的,划时代意义的教育改革,是一个新生事物,目前我国农村教育的境况难以应对这场历史性的、划时代的革命,不适应新生事物,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抵制这次新课程改革,相反我们应该抓住和把握好新课程改革为农村教育发展提供的契机,尽快全方位改善农村教育的现状,以增强农村教育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实际行动能力,摆脱农村教育被边缘化的现状。

  (一)关于农村英语师资队伍的建设

  任务型语言教学对教师的综合能力和素养要求甚高。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因此,农村教育的英语师资建设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这次自上而下的英语新课改能否成功。笔者认为首先必须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对自己的教师角色认识和扮演应有清晰的定位,树立全体学生全面的和谐的发展学生观、新的课程观,建构新的知识观等。林崇德教授等人的研究已证明“教师的教育观念对他们的教育态度和教育行为有显著的影响”。5其次,认真落实、务实校本培训,提高教师培训的效率和效果。为了能够真正提升教师的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也应该减轻教师的教学量和培训成本的负担,解决工学的矛盾。由于农村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本身偏低,政府理应给予大力的资助,拿出大量的资金培训农村教师并落到实处。最后,教师要建构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教师的知识结构包

  括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文化知识。本体性知识是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比如数学教师掌握的数学知识。条件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知识,它是教师关于‘如何教’的知识,具体表现为教师关于学生身心发展的知识、关于教与学的知识和关于学生评价的知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教师如何灵活有效地进行教育教学实践所应具备的知识,它是教师教育教学经验的积累。除了要具有上面的三种知识以外,还要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文化知识的广泛性和深刻性。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对教师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6在英语学科中拥有广博的跨文化知识尤显重要。

  (二)建立与任务型教学相适应的多元评价体系

  任务型语言教学理念是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适应,是我国英语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对英语教学起着导向作用。要改变任务型教学在新课程改革中的边缘化,推进英语新课改向纵深发展,就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多元评价体系。改变以学生的成绩为唯一衡量标准的师生评价方式,以发展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为取向,提倡使用多样、灵活、全面、有效的评价方法,对师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促进师生的全面、和谐、共同发展。

  任务型教学评价体系是一个相互关联的诸多因素构成的复杂的庞大系统,要使其评价体系多元化并得到实质性的突破,必须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已进行的相关评价制度的改革,尤其是考试制度这个指挥棒和考试的命题内容起着方向性的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的深入推进,与之相配套的课程评价体系的改革业已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但还需要进一步的走向完善和成熟。目前教学评价过于片面强调其评定、鉴别、区分和选拔的功能,忽视了评价是为促进教师和学生双主体的发展服务的最终目的,对教学中的主体我们不应以学生的一次性的学业成绩来定学生的终身和评判教师的优秀及其教学质量,而要以新课程倡导的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为取向,应把教师和学生双主体开发课程、实施课程以及教学运行过程中的全部情况纳入评价中,评价并非静态性的,应加强对教学主体的表现性评价,在建立学生档案袋评价的同时也应建立起教师档案袋评价,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评价要关注教学主体的处境、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坚持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

  (三)缩小班级规模,有效调控教学

  在国外任务型语言教学理念是与小班教学相适应的,尤其是在美国,还专门制定了小班化教学的法律,“美国联邦教育部于1987年5月通过了一项名为《1998年降低班级学生人数暨教师素质法》的法律”。7根据这条法律规定,美国政府于1998年开始实行缩小班级规模计划。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最近这些年又是中小学生入学的高峰期,加之教育资源和师资的数量有限性和师资的整体素质偏低。在实施任务型语言教学的过程中,这些因素致使大班额的教学无法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不能全面的有针对性的进行个体指导和帮助,使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有效性降低,使教师难以调控课堂的有序教学,因此教学任务也难以完成和教学效果的保证。这与新课程“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相违背,大班额教学已经成为英语新课程改革的一道瓶颈和一大阻力。

新课改工作总结4

  一、一期来高中新课改所做的主要工作

  1、校长、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导主任及全体高一年级任课教师分别参加了由教育部、省教育厅及市教育局组织的通识培训和学科培训。

  2、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新课改领导小组以及评价小组、选课指导小组,分别召开了专题研讨会,确定了学校新课改实施方案。

  3、学校已经制定了四个方案,分别是评价方案、教师培训方案、选课指导方案、新课程编排方案。

  4、学校严格按新课程计划开课,并将“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课程单独开设,每周1课时,由专任教师任课。

  5、进行了广泛深入地宣传。一是多次在全校教职工会上宣讲新课改的目的、意义、理念等;二是各教研组作为专题研讨新课程学科实施方法;三是教导处出了两期新课改知识专题教学简报;四是召开高一年级学生会,向学生宣传新课改的意义;五是向高一学生家长印发了《致家长的一封信》,让家长和社会了解新课改知识,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6、第七周学校在高一年级组织了一次新课改教学调研活动,进行了学生问卷调查、听课、查教案、作业等。

  7、学校制作了《学生综合评价手册》和学生成长档案袋,其内容包括: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活动和社区活动,模块成绩等内容。

  8、学校开发了《湘潭地理》及《传统体育活动》两种校本教材,其中《湘潭地理》已出初稿。

  9、举行了新课改现场观摩会,实验教师上了公开示范课,进行了新课改研讨会,做了经验交流。

  二、10年上学期新课改工作要点

  (1)继续学习新课程、新课标、研究新课程、新课标,找出新旧教材、课标的区别,以备课组为单位形成书面材料报教导处。

  (2)以备课组为单位,分学科组织教师观看新教材培训资料包的光碟,以便把握新课程。

  (3)加强集体备课,研究探讨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模式。要求由主备教师提前一周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程序,确定教学内容,每人都是主备教师,每人设计一节课,交备课组审核,审核后提前两天交给全体组内成员,然后召集组员集体审稿,提出修改意见,主备教师按集体审稿意见修改审核后形成文本,任课教师对文本再次进行理解和补充,教师共用,课后教师记下课堂后记,下次教研时再讨论交流。通过上述设计、研讨、交流、修改、上课、课后反思、总结等几个环节,使我们的集体备课落到实处,同时也形成了校本教材,在此基础上安排高一学年骨干教师模块教学研讨课赛,实现研究新课改。

  (4)为丰富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打造名师品牌,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学法指导和学科的学术讲座,讲座内容可以是学生感兴趣的时事、社会科技、学科专题等。采取教师申报和学校确认相结合的形式确定讲学内容和讲座教师。准备成熟后下发选课申请单,根据选课人数的多少,排出讲课时间、地点。

  (5)若条件成熟,在举办骨干教师模块教学研讨课赛的基础上,本着走出去、请进来的思路,拟邀请市教科院来校进行听评课的业务指导,时间安排在期中考试后进行.

  (6)面对新课改,进行校本研究课题的研究工作。要加强课题研究的实效性,切实将课题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运用于我们的教育教学之中,切实解决教育教学所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每位教师本学期至少写课题研究成果,可以是教学经验,也可以是教学案例等报教导处,从中评选出优秀论文发表在学校的专刊上或推荐到上级教研部门,实现优秀教育资源共享。

  (7)在课题研究总结的基础上进行学科模块教学典型经验介绍,实现总结新课程,创新新课程。

  (8)在实践中逐步修改完善课改的各项制度等,以彰显十一中特色,同时各处、办、高一各备课组在安排高一所有活动时都要有活动材料,整理完后交教导处。建立课改管理平台。

  三、高中新课改的困惑

  高中新课改到底怎样改?我们面临着四大困惑:

  (1)教育经费短缺

  学校财力紧张,因为学校所收取的学杂费充其量只能保证学校正常运转。可是,新课改工作的`展开确实又需要相当数量的经费支持,比如教师培训、必要的教育教学软硬件添置等,无一不需要一定量的花费,这部分钱从何而来呢?

  (2)师资力量短缺

  “走班教学。”是课改体现成效的有效途径之一,但目前我校高中多数班级都在五十人以上,师资怎么解决?而新开的课程教师更始凤毛麟角,如新增的“通用技术”,目前没有配套的师资。同时,课改后将加强学生实验课程,缺少实验设备和教师。

  (3)教师培训与“实”相违

  对于新课改,很多一线老师感到最困惑的是,课改的理念了解了不少,但太虚,而老师做的是具体而细微的工作,要研究一个个章节怎么上,要面对一个个不同的学生;个别老师甚至感慨不知如何上课。怎样培训教师也是一个新课题。

  (4)学生管理难以操作

  分必修课和选修课后,教学模式应怎么确定?实行走班制后,如何管理学生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选课制带来的最大问题是,行政班班主任失去对学生的监管。在选修课增加的过程中,教学班的形式越发显著,甚至超过行政班的作用,如何做好教学班与行政班的衔接,显得至关重要。

  四、建议

  1、上级主管部门组织学校教导处外出考察课改搞得好的学校,以获得好的经验。

  2、统一建立新课改管理软件的平台,以减少学校教导处的工作量。

  3、对课改搞得好的要有激励机制。

新课改工作总结5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在平时的工作中,我边教边学,利用学校为我们安排的外出听课的机会,向其他学校的老师学习,吸取他人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了解现代教育教学的新理念。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新课程标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尽量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我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平时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学研究活动。在课堂上,我时刻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环境,多给学生一些表现的机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遗憾的是,我们班还有个别学生没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上有掉队的现象。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还需不断地改变策略,以便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本学期,本人担任小学五(1)与五(2)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

  首先,根据我所任教班级的实际情况,优生少得可怜,中差生却俯视皆是。不是有人曾说:如果孩子天生就是优生,哪教育还有什么功能?又谈什么基础的素质教育呢?因而对占相对多数的中差生,我更应变嫌弃为喜爱,变忽视为重视,变冷漠为关注,变薄待为厚待。

  应该说任何学生都会同时存在优点和缺点两方面,对优生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对差生则易于发现其缺点,而看不到优点,这种不正常的现象有碍学生进步。我注意帮助他们找到优、缺点,以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其次是以平常的心态对待:差生也是孩子,厌恶、责骂只能适得其反,他们应享有同其它学生同样的平等和民主,也应享受到优秀学生在老师那儿得到的爱,我作为一个教育者,在对待中差生时应该具有自我调控的能力。

  厚爱差生,我真正做到以情动人:首先做到“真诚”二字,即我在学生面前不敢有丝毫虚伪与欺哄,做到言出必行;其次做到“接受”,即能感受差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理表现和看法,如对学习的畏惧、犹豫、满足、冷漠,错误的想法和指责等,信任中差生,鼓励他们自由讨论。最后做到“理解”二字,即通过学生的眼睛看事物。

  由于我能善意理解他们,高兴地接受他们,因此促进了中差生不同程度的进步和发展。

  其次,认真制定教学计划,注重研究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科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上好公开课,并能经常听各老师的课,热门思想汇报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学科知识。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现实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教育是爱心事业,为培养高素质的下一代,本人时刻从现实身心健康,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去点拔引导,对于个别差生,利用课间多次倾谈,鼓励其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面对人生,而对优生,教育其戒骄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厉,再创佳绩。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典范,让学生树立自觉地从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去发展自己的观念,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

  课前做到认真备课,多方面去搜集相关资料。为提高每节课的教学质量,本人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础、重点难点外,还采用多媒体教学,如:投影、幻灯、漫画、录音等多样形式。通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按时完成教学任务。本学年还承担福州市课题观摩课《百分数的认识》受到与会领导与老师的好评。本班学生林佳琳参加全国“希望杯”数学竞赛获得三等奖。

  最后,能制定好复习计划,并能认真备好复习课,培养好尖子生,提高中等生,帮助差生。但由于本学期授课时间较短,复习内容较多,复习比较仓促,同时发觉很大一部分学生接受能力较差,学习自觉性不高,班级的差生面积较大,致使无暇顾及,导致本学期教学成绩未达所想。

  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还要多下功夫加强对个别差生的辅导,相信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我也相信有耕耘总会有收获!

  回顾一学年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收获,但还存在一定问题,比如,在工作中缺乏创新意识,存在一种惰性思想,未能取得可喜的业绩。但是,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教育科研工作会迎来一个灿烂的春天。

新课改工作总结6

  新课改走进我们的视线,在上级的正确领导和具体指导下,我确立了认识课改、研究课改、推进课改的工作思路。我对课改的认识由抽象、粗浅逐渐到具体、深入。课改为我们展现了新的舞台,新的天地,变革了教师的教育思想,推动我校的英语教学改革。以下是我的一些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和总结。

  一、课改从理论学习入手

  要搞好课改,首先要解决教师的认识问题,只要认识到位,转变了观念,就可以将课改顺利推行。学校首先应抓好通识性培训,组织有关基础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理论学习,为英语教师购买课程标准,做到人手一册,要求教师提前学习课标、解读课标,了解课改的基本要求,并且在每学期的教研组活动组织学习、讨论、交流课标,做到人人对课标有较为全面的了解。

  二、课改从教研活动中探索

  开展了扎扎实实学科培训学习,做到边学习边实践。坚持间周开展集体备课,研究教材,讨论教法和学法。把通识性学习与学科性研究有机结合,力求将课改教学做到正确把握,适用有效。同时,组织英语教师积极参加区、市组织的各种课改活动,学习借鉴兄弟学校的做法。

  三、课改在教学活动中实践

  在每学期的课堂教学中,作为英语教师们应认真实践,努力按课改理念去进行教学。以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鸦雀无声”课堂状况,英语教师想方设法调动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让师生成为学习的集体,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探究的平台,改善课堂教学气氛,使得学生能全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营造良好的师生情和学习氛围。

  四、课改在多彩的活动中深入

  1、开设“英语角”,让学生与同学、老师、外教快乐说英语。

  2、举办英语歌曲欣赏、英语故事会、英语剧表演等诸多令学生兴趣盎然的.趣味英语课,让学生快乐学英语。

  3、办英语板报。不仅让学生学会获取英语信息、加工英语信息、交流英语信息,而且让学生学会用笔把美丽英语画出来。

  4、精心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种英语比赛,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不断品尝成功。

  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而全新的天地。学生们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知识、巩固知识,从而大大提高了交际能力。

  五、课改以评价改革促进

  随着课改的开展,学校还探索新的评价方式,通过综合评价展现学生学习情况,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通过学生课堂行为评价表(教师对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进行评价)、学生自我评价表、家长观察评价表和同学评价表来评价教改成果。此外还可以根据学科特点,结合教学实际,可制作【学生成长记录集】,以记录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况,记录学生发展的点点滴滴,在与家长的互动中能为家长的辅助教育提供相应依据,建设和谐的家长教师学生新纽带,从家庭到学校全方位的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六、课改在总结中深化

  课改需要探索,也需要总结。所以每位英语教师应尝试进行反思性教学,课后试行写教后记,不断总结课改教学。学校则应定期召开课改实验专题,交流课改实验的经验、体会与困惑。通过研讨会和教研,我们可以学到了一些好的做法,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较好的解决措施。课改实验的思路更加明确,课改实验的操作更趋科学,信心更加坚定。每学期末,教研组和每个备课组应写出教学工作总结,每位教师写出教学总结;总结全期教学进行的系统经验和不足之处。同时,每位教师上交优秀课改案例、反思及课改论文给校教科室,以供学校统一决策

新课改工作总结7

  一、一期来高中新课改所做的主要工作

  1、校长、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导主任及全体高一年级任课教师分别参加了由教育部、省教育厅及市教育局组织的通识培训和学科培训。

  2、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新课改领导小组以及评价小组、选课指导小组,分别召开了专题研讨会,确定了学校新课改实施方案。

  3、学校已经制定了四个方案,分别是评价方案、教师培训方案、选课指导方案、新课程编排方案。

  4、学校严格按新课程计划开课,并将“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课程单独开设,每周1课时,由专任教师任课。

  5、进行了广泛深入地宣传。一是多次在全校教职工会上宣讲新课改的目的、意义、理念等;二是各教研组作为专题研讨新课程学科实施方法;三是教导处出了两期新课改知识专题教学简报;四是召开高一年级学生会,向学生宣传新课改的意义;五是向高一学生家长印发了《致家长的一封信》,让家长和社会了解新课改知识,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6、第七周学校在高一年级组织了一次新课改教学调研活动,进行了学生问卷调查、听课、查教案、作业等。

  7、学校制作了《学生综合评价手册》和学生成长档案袋,其内容包括: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活动和社区活动,模块成绩等内容。

  8、学校开发了《湘潭地理》及《传统体育活动》两种校本教材,其中《湘潭地理》已出初稿。

  9、举行了新课改现场观摩会,实验教师上了公开示范课,进行了新课改研讨会,做了经验交流。

  二、10年上学期新课改工作要点

  (1)继续学习新课程、新课标、研究新课程、新课标,找出新旧教材、课标的区别,以备课组为单位形成书面材料报教导处。

  (2)以备课组为单位,分学科组织教师观看新教材培训资料包的光碟,以便把握新课程。

  (3)加强集体备课,研究探讨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模式。要求由主备教师提前一周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程序,确定教学内容,每人都是主备教师,每人设计一节课,交备课组审核,审核后提前两天交给全体组内成员,然后召集组员集体审稿,提出修改意见,主备教师按集体审稿意见修改审核后形成文本,任课教师对文本再次进行理解和补充,教师共用,课后教师记下课堂后记,下次教研时再讨论交流。通过上述设计、研讨、交流、修改、上课、课后反思、总结等几个环节,使我们的集体备课落到实处,同时也形成了校本教材,在此基础上安排高一学年骨干教师模块教学研讨课赛,实现研究新课改。

  (4)为丰富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打造名师品牌,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学法指导和学科的学术讲座,讲座内容可以是学生感兴趣的时事、社会科技、学科专题等。采取教师申报和学校确认相结合的形式确定讲学内容和讲座教师。准备成熟后下发选课申请单,根据选课人数的多少,排出讲课时间、地点。

  (5)若条件成熟,在举办骨干教师模块教学研讨课赛的基础上,本着走出去、请进来的思路,拟邀请市教科院来校进行听评课的业务指导,时间安排在期中考试后进行.

  (6)面对新课改,进行校本研究课题的研究工作。要加强课题研究的实效性,切实将课题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运用于我们的教育教学之中,切实解决教育教学所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每位教师本学期至少写课题研究成果,可以是教学经验,也可以是教学案例等报教导处,从中评选出优秀论文发表在学校的专刊上或推荐到上级教研部门,实现优秀教育资源共享。

  (7)在课题研究总结的基础上进行学科模块教学典型经验介绍,实现总结新课程,创新新课程。

  (8)在实践中逐步修改完善课改的各项制度等,以彰显十一中特色,同时各处、办、高一各备课组在安排高一所有活动时都要有活动材料,整理完后交教导处。建立课改管理平台。

  三、高中新课改的困惑

  高中新课改到底怎样改?我们面临着四大困惑:

  (1)教育经费短缺

  学校财力紧张,因为学校所收取的学杂费充其量只能保证学校正常运转。可是,新课改工作的展开确实又需要相当数量的经费支持,比如教师培训、必要的教育教学软硬件添置等,无一不需要一定量的花费,这部分钱从何而来呢?

  (2)师资力量短缺

  “走班教学。”是课改体现成效的有效途径之一,但目前我校高中多数班级都在五十人以上,师资怎么解决?而新开的课程教师更始凤毛麟角,如新增的“通用技术”,目前没有配套的师资。同时,课改后将加强学生实验课程,缺少实验设备和教师。

  (3)教师培训与“实”相违

  对于新课改,很多一线老师感到最困惑的是,课改的理念了解了不少,但太虚,而老师做的是具体而细微的.工作,要研究一个个章节怎么上,要面对一个个不同的学生;个别老师甚至感慨不知如何上课。怎样培训教师也是一个新课题。

  (4)学生管理难以操作

  分必修课和选修课后,教学模式应怎么确定?实行走班制后,如何管理学生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选课制带来的最大问题是,行政班班主任失去对学生的监管。在选修课增加的过程中,教学班的形式越发显著,甚至超过行政班的作用,如何做好教学班与行政班的衔接,显得至关重要。

  四、建议

  1、上级主管部门组织学校教导处外出考察课改搞得好的学校,以获得好的经验。

  2、统一建立新课改管理软件的平台,以减少学校教导处的工作量。

  3、对课改搞得好的要有激励机制。

  20xx年2月10日

新课改工作总结8

  江苏省公道镇中心小学地处扬州西北边陲公道古镇,他们主动学习,观念新颖,理念先进。近年来在学校校长刘春友的组织与带领下,采用“开出去”与“请进来”的方式,学习了新课程改革方面的一系列理论。本学期,他们在“如何把新课程改革落到实处”进行了思考、研究与探讨。他们觉得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是课堂,课堂教学不改革一切学习与培训都可能落空;而课堂教学改革如果没有一系列新课型来引领与支撑,也同样不能落到实处。所以,他们以生活为基础,以兴趣为支点,以自主为核心,以创新为灵魂,通过研究与实验,初步建立了五种切实可行的新课型。

  (一)“超市式”课型。把课堂变成超级市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合作性与探究性。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火山》,汤波老师是这样上的:教师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创设出一种开放的环境,将有关火山的知识尽数呈现于学生的眼前,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进行“超市式”的选取,并进行加工与整合。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仅仅充当一个“导购员”的角色。这样的课型“原汁原味”地保证了学生的自主选择与自主探究。

  (二)“切块组合式”课型。在一节课中,根据课堂实际把学生按座位分成“四人小组”,小组内分a、b、c、d四个学生,全班形成四类。人人有专门研究的任务,每大组同类的学生则是同一学习任务的合作者。他们可以下位合作,然后回到小组上当“老师”。全班所有学生既当“老师”,又当“学生”。公道中心小学一般教师都会上这种课,每个班的学生也喜欢这种课型。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三)“情境再现式”课型。把学生的生活情境引入课堂,真正实现课堂教学活动化,教学内容生活化,实现生活与学习的有机融合。教师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根据学生学习宜讲则讲,宜练则练,达到教学方法的最优化。

  (四)“擂台式”课型。公道小学根据新课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运用课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小学生特有的'年龄特点,教师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能过个人擂台、小组擂台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竞争与合作的氛围中学习。

  (五)、“现场操作式”课型。把课堂当作实验室、制作间,教师根据那些适合动手做的教学内容,放手让学生去做一做,玩一玩,练一练。从中使学生在实践中产生问题,带着问题去实践,再在实践中解决问题,从而实现知识由感性到理性的升华。

  这个学校,为了让社区了解课改与支持课改,还经常将家长请到学校来看课。有的家长们看了这些课型之后,十分高兴地说:“以前课堂教师像私塾先生一样,从头讲到底;现在课堂标标准准是‘学堂’,是孩子学习的天堂。”“我们把孩子送到这样的学校来放心!”(邗江区课改信息员胡官兴)

新课改工作总结9

  新课改在学校已经轰轰烈烈的开展了一年,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小学语文教师,有幸投入到其中,我深深的感到了压力和挑战。新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素质,大大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身为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课程改革的资料,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不断地完善自己,才能顺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才能更好地搞好教学工作。

  一年来,我积极的参与到新课程改革中来,从暑假的课改培训到一年的教学实践,从自己的亲身攻行到大家的经验交流,从思想的误区到渐入“正途”。自己在一年的实践当中也有了很多的收获,也走了许多的弯路。当然,世界上一切的改革都始于思想,新课改也不例外。应试教育在中国几千都作为成功与否的标志,即使素质教育已经提出多年,但传统的教育却始终左右着我们的思想。在开始的时候,对新课改的理解全部都局限在一个“新”字上,却忽略了“新”可不是彻底的抛弃,在教学中往往丢弃了传统教学的优势,致使在教学中走了不少的弯路。如在教学口算的时候,鼓励的算法的多样性却往往忽视了算法的优化,使学生少了比较,少了分析,也就少了借鉴。渐渐的我发现新课改既不能因循守旧固步自封,也不能盲目追求表面的形势,做表面文章。必须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的思想,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学生的思想来指导自己教学,才能从传统的封闭的教学中摆脱出来,找到教学的新方法。

  教学生之所想学,传学生之所疑惑,这就需要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不在是独占课堂的“霸主”,教材也不是课程的唯一内容。新课改中是这样形容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的:学生是内因,教师是外因。教师的教是永远也代替不来学生的学的,我要做的只是打翻知识的“五味瓶”,让学生自己去咀嚼其中的味道。科学无非在于实践,我想提供一切尽可能的机会让学生充分的去实践,去探索。哪怕是自己发现的一点点小小的规律,对学生的学习来说就是莫大的刺激。在教学《位置》的时候,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场景,让学生自己设计电影票,然后在拿出一张准备好的我自己做的电影票,让学生自己评比自己的电影票和我的电影票的差别。学生发现自己的电影票少了日期和座位,(学生按照自己座位的顺序写上了座位号)但同时也说出了自己设计的理由。然后我选了一个售票员,学生交换电影票对号入座,学生在一片欢笑中大都找到了位置,这节课也达到了它应有的效果。但是有个学生提出了疑问说自己看电影的时候没有座位号,也没有对号入座……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很强的,在他们看来世界上很多东西都是很新鲜的,对他们来说很多东西都需要一个感知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灌入的过程,这就必须体现学生在感知过程中的主体。把时间真正的还给学生,让学生从充分的实践中做会学习的主人。当然,任何东西都是有尺度,在教学中对于如何让学生学会正确的评价他人,认真的聆听,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一个值得学习和探讨的问题。

  新的课改让人精神一振,给我的教学带来了新的突破,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无数的创造空间,确实强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我愿意为它不断的学习,大胆的实践,大胆的创新,让学生走在“阳光下”。

新课改工作总结10

  一、首先,我们要把握新课程的宗旨:让学生在娱乐中不知不觉掌握教学内容,得到情感体验与教育,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变被动接受为主体参与,学生变要你学为我要学,教师变传授者为引导者。在这一宗旨的带领下,注重设计,注重方法,注重课堂实效,从而实现“知识技能为基础目标,过程方法为核心目标,情感、思维和价值观为最终目标”的三维整合。教学中要抓过程和方法,通过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到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全面训练学生思维以及想象力、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永远要高度重视对学生自信心的树立和培训,培养吃苦耐劳、乐观向上的精神,为他们人生第一节作好奠基。

  二、这十天的培训,实际上就是培训备教案的方法,在教案里面,体现了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的思想。设计的具有梯度的,环环相扣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备学生,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结构以及兴趣爱好来设计问题。教案中设计的各种故事、游戏、谜语、出示图画、以及学生拼一拼、摆一摆、量一量、画一画、描一描各种实际操作,就是备方法。通过设计问题和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的具体过程,实际上就实现了教材上的知识和技能目标,在学生回答问题、讨论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动手操作中,就不断地实现着三维目标里的其它两中目标。

  三、教师设计问题、学生提出问题,师生互动,最终解决问题,就是教学主要内容和教学目标实现的具体过程。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是实施新课程在思想方法上的精髓,因为童心本来是快乐的,快乐就体现了儿童的童真童趣,这就是转变观念。我们要抓住“乐”和“趣”二字,但不能一味地为乐而乐、为趣二趣,要使你设计的问题和创设的情境以及采取的游戏、故事、谜语等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乐趣,这才是“乐中学和学中乐”的要义之所在。我们要还儿童美好的蓝天,通过活泼有趣的课堂教学,争得最大的效益,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教案设计得好不好,课前准备充分不充分,这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设计教案时,要读大纲,明确教育目标,教学环节要大致保持齐全,如导读、新授、巩固练习、知识的拓展延伸、总结、作业等。这就是我们这次培训中学到的备教案的方法。

  四、作为教师,我们要彻底转换角色,变原来的主演为导演,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导课,当然也要讲课;变学生原来是观众为主演员,是他们在具有乐趣的气氛中人人思考、人人参与、人人活动,使知识、情感在每个孩子的心中流动,人人能得到能力的提高,分小组讨论学习就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好方法。

  教师要充分地相信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

  在新课改的实施当中,教师应成为教材的研究者,探索者,而不是单纯的照本宣科的传授者,教师要成为新型的、民主的、研究型的、艺术型的老师,我们要把教育工作当一番事业来干,不能只当一份工作来做,只有这样,才能受到儿童和家长的欢迎。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改变教学中“懒”的问题———思想懒、行动懒。

  五、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人人都能想问题、提问题、解决问题,是开启智慧的金钥匙。在做好一系列工作的同时要特别注意识字(学生做生字卡)以及词语的积累,数学课要时刻注意和实际生活相联系,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来源于生活。教学中,我们要全方位考虑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如现代设备,教师和学生的聪明才智和课堂中随和的一些发明创造,各种直观教具身边的事物等等。

  六、今后,我们还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不断丰富我们的知识,刷新概念,改变方法,新旧结合,创出我们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为我乡教育事业服务。

  教委设想,今后如果有机会,我们可以聘请在新课程上有经验的外地、外校老师给我们的学生讲课,我们从中就可以学到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经验,或者也可以出外听课,学习课堂教学的经验和方法,以提高我乡教师的教学水平。

新课改工作总结11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在平时的工作中,我边教边学,利用学校为我们安排的外出听课的机会,向其他学校的老师学习,吸取他人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了解现代教育教学的新理念。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新课程标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尽量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我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平时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学研究活动。在课堂上,我时刻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环境,多给学生一些表现的机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遗憾的是,我们班还有个别学生没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上有掉队的现象。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还需不断地改变策略,以便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本学期,本人担任小学五(1)与五(2)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

  首先,根据我所任教班级的实际情况,优生少得可怜,中差生却俯视皆是。不是有人曾说:如果孩子天生就是优生,哪教育还有什么功能?又谈什么基础的素质教育呢?因而对占相对多数的中差生,我更应变嫌弃为喜爱,变忽视为重视,变冷漠为关注,变薄待为厚待。

  应该说任何学生都会同时存在优点和缺点两方面,对优生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对差生则易于发现其缺点,而看不到优点,这种不正常的现象有碍学生进步。我注意帮助他们找到优、缺点,以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其次是以平常的心态对待:差生也是孩子,厌恶、责骂只能适得其反,他们应享有同其它学生同样的平等和民主,也应享受到优秀学生在老师那儿得到的爱,我作为一个教育者,在对待中差生时应该具有自我调控的能力。

  厚爱差生,我真正做到以情动人:首先做到“真诚”二字,即我在学生面前不敢有丝毫虚伪与欺哄,做到言出必行;其次做到“接受”,即能感受差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理表现和看法,如对学习的畏惧、犹豫、满足、冷漠,错误的想法和指责等,信任中差生,鼓励他们自由讨论。最后做到“理解”二字,即通过学生的眼睛看事物。

  由于我能善意理解他们,高兴地接受他们,因此促进了中差生不同程度的进步和发展。

  其次,认真制定教学计划,注重研究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科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上好公开课,并能经常听各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学科知识。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现实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新课改工作总结12

  新课改走进我们的视线,在上级的正确领导和具体指导下,我确立了认识课改、研究课改、推进课改的工作思路。我对课改的认识由抽象、粗浅逐渐到具体、深入。课改为我们展现了新的舞台,新的天地,变革了教师的教育思想,推动我校的英语教学改革。以下是我的一些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和总结。

  一、课改从理论学习入手

  要搞好课改,首先要解决教师的认识问题,只要认识到位,转变了观念,就可以将课改顺利推行。学校首先应抓好通识性培训,组织有关基础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理论学习,为英语教师购买课程标准,做到人手一册,要求教师提前学习课标、解读课标,了解课改的基本要求,并且在每学期的教研组活动组织学习、讨论、交流课标,做到人人对课标有较为全面的了解。

  二、课改从教研活动中探索

  开展了扎扎实实学科培训学习,做到边学习边实践。坚持间周开展集体备课,研究教材,讨论教法和学法。把通识性学习与学科性研究有机结合,力求将课改教学做到正确把握,适用有效。同时,组织英语教师积极参加区、市组织的各种课改活动,学习借鉴兄弟学校的做法。

  三、课改在教学活动中实践

  在每学期的课堂教学中,作为英语教师们应认真实践,努力按课改理念去进行教学。以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鸦雀无声”课堂状况,英语教师想方设法调动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让师生成为学习的集体,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探究的平台,改善课堂教学气氛,使得学生能全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营造良好的师生情和学习氛围。

  四、课改在多彩的活动中深入

  1、开设“英语角”,让学生与同学、老师、外教快乐说英语。

  2、举办英语歌曲欣赏、英语故事会、英语剧表演等诸多令学生兴趣盎然的趣味英语课,让学生快乐学英语。

  3、办英语板报。不仅让学生学会获取英语信息、加工英语信息、交流英语信息,而且让学生学会用笔把美丽英语画出来。

  4、精心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种英语比赛,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不断品尝成功。

  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而全新的天地。学生们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知识、巩固知识,从而大大提高了交际能力。

  五、课改以评价改革促进

  随着课改的`开展,学校还探索新的评价方式,通过综合评价展现学生学习情况,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通过学生课堂行为评价表(教师对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进行评价)、学生自我评价表、家长观察评价表和同学评价表来评价教改成果。此外还可以根据学科特点,结合教学实际,可制作学生成长记录集,以记录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况,记录学生发展的点点滴滴,在与家长的互动中能为家长的辅助教育提供相应依据,建设和谐的家长教师学生新纽带,从家庭到学校全方位的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六、课改在总结中深化

  课改需要探索,也需要总结。所以每位英语教师应尝试进行反思性教学,课后试行写教后记,不断总结课改教学。学校则应定期召开课改实验专题,交流课改实验的经验、体会与困惑。通过研讨会和教研,我们可以学到了一些好的做法,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较好的解决措施。课改实验的思路更加明确,课改实验的操作更趋科学,信心更加坚定。每学期末,教研组和每个备课组应写出教学工作总结,每位教师写出教学总结;总结全期教学进行的系统经验和不足之处。同时,每位教师上交优秀课改案例、反思及课改论文给校教科室,以供学校统一决策。

新课改工作总结13

  随着《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实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我校正式推开,新课改工作总结。新课改实施一年多来,我们学校,在上级教育部门的亲切关怀和校领导的全力指导下,积极行动起来,开展了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活动。应该说,新课改给我们学校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教师素质有了极大提高,学校的教学研究气氛空前浓厚,课堂教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综合实践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进一步提高,总之,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带给了我们新理念、新方法、新尝试、新探索。经过辛勤的工作,大家对此次新课改有了更深的体会和认识。现把我们实施新课改的具体工作做一总结。

  一、收获

  1、教学理念发生了真正的转变。

  记得新课改刚开始实施时,新课程教学理念对于我来说,是干巴巴的理论,是冷冰冰的文字,我无法理解它们的真义。随着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我才对这些新理念有了全新的认识。这些理论也实实在在成为新课堂的指针,成了有血有肉的东西。比如对思想政治课中'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这一课程理念,我在实践中通过给学生呈现一个真实的生活世界,不断拓展教学空间;通过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既引领学生动脑思考,又给学生提供动手解决问题的机会。

  2、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改变。

  教师不再是传统的满堂灌',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而是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真正从台前退到幕后,做学生的台阶、引路人、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者,把体验的过程留给学生,让学生不仅获得知识,更要掌握获取知识的过程。

  3、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改变。

  课改以来,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被动的要我学'变为主动的`我要学'。首先由学生在自主自习独学、对学,在课堂上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启动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生活,主动寻找答案、澄清概念、领会知识的意义,使学生在积极思维过程和社会实践过程中建构知识,形成观点,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升华情感,工作总结《新课改工作总结》。这样不仅轻松学到了知识,同时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融洽了人际关系,收到'一石三鸟'之功效。

  4、课堂氛围真正做到了民主平等。

  讲台的拆除,让老师真正从圣坛上走下来,融入到学生之中,及时了解学情,把握簇展动态,并给予适当点拨。这样把师生的关系拉得更近,而学生也敢敞开自己,平等地与教师交流探讨,有利于深层次地解决、理解问题。

  二、不足

  1、教学模式运用缺乏灵活性

  一年来,我们一直在套用这种模式,无论什么样的课型,无论什么样的教学内容,都必须按模式进行。学校在评价考核时也显得生硬教条。因此课堂千人一面,看不出较明显的特色。

  2、评价体系不够科学合理

  做任何事情时,制订一套评价制度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不科学的评价机制不但起不到激人奋进的作用,反而产生消极影响。

  三、成长

  回顾一年多来的课改工作,对课改的认识深刻了很多,现在我们实践过程中面临的不是改不改的问题,而是如何改得更好的问题。也就是说课改观念已经真正深入人心并能做到常态化运用新模式,我们正在探索临帖之后的破帖之道,探索在新模式下如何让政治课堂能够大放光芒。为此我将从几个方面来要求自己。

  首先,要继续加强学习有关新课程的理念和经验,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课改培训,进一步理解新课程,接受新课程,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在此基础上加强新课改实验的探索、研究,不断总结经验,调整和充实教学,为新课改实验的成功尽心尽力尽责。

  其次,丰富课改的内涵。新课程改革的实质,不在于教学形式、手段如何新,而在于教法上如何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思维,在这个思维过程中让学生去感悟新知识。

  最后,做到'勤反思'。反思教师,反思学生。在反思中改进,在改进中提高,在提高中升华,让每堂课尽可能多地闪出思想的火花。坚持写教学后记,让自己在实践中出经验,在缺憾中找不足,在思考中找答案。

新课改工作总结14

  传统教学观的核心是“仓库理论”,它以教师为圆心,把学校当成单纯传授知识的场所,把书本当作主要教学内容,把学生当成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工具,把分数看成是评估学校教育、教师教学和学生成绩的惟一标准。其结果,严重的妨碍了学生的积极思维,忽视了学生自我能力的培养,高分低能,不利于现代新人的成长。而现代教学观念完全摒弃了这些落后的想法和方式,试图用崭新的教学观来改变这种现象,因此在现代教学观念的指导下进行了一系列的现代教学改革。下面对现代教学观念的基本主张进行简要的阐述。

  1、学科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学科教学作为教育的基本活动形式,其目标应全面体现教育的培养目标,体现教育功能的前瞻性,体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总之,学科教学的终极目标,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而且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与此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形成健康的个性品质。即学科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1)教学的基本价值决定了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2)教学的基本作用决定了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3)教学的基本任务决定了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综上所述,教学的基本价值、基本作用、基本任务都决定了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全面育人。全面育人既是教学的终极目标,也是深化教学改革的目标。在这方面。许多有识之士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例如,江苏南通李吉林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以“诱发学生的主动性”为出发点,渗透“教育性”,着眼“创造性”,贯穿“实践性”,从而达到学生主动参与,在学习中受到教育、发展能力等教学的根本目的。

  2、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为“以学习者为中心”

  (1)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两个基本要素。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都以确定的对方为前提。只强调某一方,取消或忽视另一方,都不可能构成或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教与学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赖,彼此以对方的存在为依据。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正确认识以下问题:

  ①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

  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其主体作用体现在对学生学习的引导与指导,即帮助学生实现认识过程的转化,从不知到知,并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学生是学的主体,其主体作用体现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即学生是教学过程中学习任务的承担者,是认识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要通过学生实施和落实。

  首先,教师是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起主导作用。教师的责任决定了他在教学过程中的导向和组织作用。这种导向、组织作用表现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都是由教师设计、组织和实施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要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帮助,指导学生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对教学质量与效果全面负责。

  其次,学生是认识活动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和思想品德的提高,都必须通过自身的主观努力才能达到。教是为了学,教的目的在于学生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体现在学的方面,体现在学生认识的转化和行为方式的变化上。如果把学生看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就不可能使教学协调有效地进行。因此,教学过程是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过程。

  ②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过程。

  现代教学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单向活动方式。而是强调教学是一种多边活动,提倡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动。教学的多边活动论,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教学过程的本质特点,与传统教学相比是一个重大的突破。传统教学,关注教师如何教,而对学生如何学论及很少,因而是一种由教师和学生的单向交流模式,这种单向交流模式不能反映教学活动的复杂性。现代教学认为,多向交流能最大程度地发挥相互作用的潜能,因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项互动,形成了一个信息交流的立体网络,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因此教与学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的互动关系,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多向互动的过程。如果教学过程实现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那么教学过程就不再是简单的传输过程,而是学生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的参与过程。这对于开充分开发与利用教学系统中的人力资源,减轻师生的负面负担,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度,增强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标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实际教学中要实现教学过程的多边互动性,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主主体意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为根本,要认识到教学过程是教师的引导作用与学生的学习主人作用结合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

  ③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充满活力的人。

  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不是也不应该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而应是积极主动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是实施简单的加工改造,而是要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要把学生看成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充满活力的人。不但要认识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承担者,他们在学习活动中能够表现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而且要认识到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与完善,而且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能仅把学生作为认知你来看待,更重要的是把学生作为完整的生命来看待。要认识到学生不是知识的“接受器”,而是知识的主人;学生不仅是认知的主体,更重要的是具有生命的人。

  (2)创建全新的教学方法。

  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人的创造性活动。现代教学决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内在创造潜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这就要求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创建全新的教学方法体系,更充分地发挥教学的多方面功能,以实现人的素质全面和谐的发展。要建立全新的教学方法体系,转变教学观念是最基础的一环。具体地说,要实现四方面教学观念的转变。

  ①从注重学生外在变化转向注重学生内在变化。传统教学追求的目标是知识的掌握,也就是使学生从不知到知,从知之较少到知之较多。因此,教学的注意点放在学生外在的活动与变化上,主要是注意的集中,记忆的牢固,答题的准确。这些虽然也是必需的,但却不是最重要的。现代教学论把教学的注意点转向了学生内在的变化上。

  ②从强调学习的结果转向强调学习的过程。现代信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从知识型转向能力型。为适应这种情况,教学相应发生了重大转变,这个转变涉及到如何看待知识?当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知识乃是一个过程,不是结果。”这句话极为深刻地揭示了现代教学观的一个重大转变,就是从强调学习的结果转向学习的过程。学生思维方法的形成较之具体知识点的掌握是更重要的目标。因为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应用。应用,更多的是在新的情况和条件下去寻求未知的东西,这就需要思维能力。长期以来,由于强调学习的结果,在学习解答问题时,只要求做出一个惟一正确的'标准答案,而这个问题的情境往往与书本上的情境相同。因此,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记忆和背诵上。强调学习的过程,主要目标不是要求学生提出一个标准答案,而是要求学生寻求解答的思路,它引导学生重视思维的方法,经过长期训练,达到发展智能的结果。

  ③从单纯教师的教转向师生共同活动。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知识为特征,势必导致教师中心论,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忽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师生之间的合作。其教学方法是单纯教师教的方法,讲授几乎占据全部课堂教学的时间,教学过程中信息是按照师——生的形式单向传递,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所以为改变这种状况,陶行之提出“教学合一”,并在教育实践中具体实施。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教学合一”的观点越来越为教育界所接受,并成为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布鲁纳认为,现代的教学方法是“教师与学生合作”的方法。前苏联合作教育派的教育家们指出,教育教学过程应该是“人际合作关系”,认为“在今天,正是师生关系的问题已被提到了学校工作的首要地位。”把传统的认为教学法只是教师教的方法转变为师生共同活动的方法,就是要使教学成为合作的过程,这是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的。因为教育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单一的讲授法难以胜任。学生智力和技能地培养,需要亲自参与,才能得到提高与发展。

  ④从封闭的教学组织形式转向开放的教学组织形式。传统教学那种单一的、封闭的教学组织形式,适合传授知识的要求。素质教育要求建立一种开放性、综合性的教学形式,它在空间形态上、综合运用集体教学、个别教学与分组教学等多种形式,在时间流程上,根据实际需要设计教学环节与结构。素质教育是一种更科学、更高层次的教育,它要求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观念更新的前提下,这个教学方法应特别注意学生信息加工处理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并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健康而和谐的发展。

  3、从“教学生学”到“教学生自己学”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都是教师教学生学,学生处于被动的情景,没有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有“灌输”一词。而现在,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日益加快,科学愈来愈呈现出高度分化由高度综合的格局,人们的智能急剧增长,环境恶化,只是陈旧、更新等问题都扑面而来。如果学生在学校学习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么它一生将永远是模仿和抄袭。学生的创造性属于创造性学习一样,是使个人和社会做好准备。为了在行动上与新情况相协调的一种读书模式,它能使学生在理解书本知识的基础上,学会使用预测、模拟、模型和情景描述等方法技巧,来考虑趋势,制定计划,评估目前决策的未来后果。同时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创造性的解决各种复杂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让学生学会知识,更要抽出大量的实践来培养学生自己学习的能力,这是现代教学观念的最重要之处。

新课改工作总结15

  新课改走进我们的视线,在上级的正确领导和具体指导下,我确立了认识课改、研究课改、推进课改的工作思路。我对课改的认识由抽象、粗浅逐渐到具体、深入。课改为我们展现了新的舞台,新的天地,变革了教师的教育思想,推动我校的英语教学改革。以下是我的一些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和总结。

  一、课改从理论学习入手

  要搞好课改,首先要解决教师的认识问题,只要认识到位,转变了观念,就可以将课改顺利推行。学校首先应抓好通识性培训,组织有关基础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理论学习,为英语教师购买课程标准,做到人手一册,要求教师提前学习课标、解读课标,了解课改的基本要求,并且在每学期的教研组活动组织学习、讨论、交流课标,做到人人对课标有较为全面的了解。

  二、课改从教研活动中探索

  开展了扎扎实实学科培训学习,做到边学习边实践。坚持间周开展集体备课,研究教材,讨论教法和学法。把通识性学习与学科性研究有机结合,力求将课改教学做到正确把握,适用有效。同时,组织英语教师积极参加区、市组织的各种课改活动,学习借鉴兄弟学校的做法。

  三、课改在教学活动中实践

  在每学期的课堂教学中,作为英语教师们应认真实践,努力按课改理念去进行教学。以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鸦雀无声”课堂状况,英语教师想方设法调动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让师生成为学习的集体,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探究的平台,改善课堂教学气氛,使得学生能全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营造良好的师生情和学习氛围。

  四、课改在多彩的活动中深入

  1、开设“英语角”,让学生与同学、老师、外教快乐说英语。

  2、举办英语歌曲欣赏、英语故事会、英语剧表演等诸多令学生兴趣盎然的趣味英语课,让学生快乐学英语。

  3、办英语板报。不仅让学生学会获取英语信息、加工英语信息、交流英语信息,而且让学生学会用笔把美丽英语画出来。

  4、精心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种英语比赛,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不断品尝成功。

  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而全新的天地。学生们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知识、巩固知识,从而大大提高了交际能力。

  五、课改以评价改革促进

  随着课改的开展,学校还探索新的'评价方式,通过综合评价展现学生学习情况,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通过学生课堂行为评价表(教师对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进行评价)、学生自我评价表、家长观察评价表和同学评价表来评价教改成果。此外还可以根据学科特点,结合教学实际,可制作学生成长记录集,以记录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况,记录学生发展的点点滴滴,在与家长的互动中能为家长的辅助教育提供相应依据,建设和谐的家长教师学生新纽带,从家庭到学校全方位的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六、课改在总结中深化

  课改需要探索,也需要总结。所以每位英语教师应尝试进行反思性教学,课后试行写教后记,不断总结课改教学。学校则应定期召开课改实验专题,交流课改实验的经验、体会与困惑。通过研讨会和教研,我们可以学到了一些好的做法,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较好的解决措施。课改实验的思路更加明确,课改实验的操作更趋科学,信心更加坚定。每学期末,教研组和每个备课组应写出教学工作总结,每位教师写出教学总结;总结全期教学进行的系统经验和不足之处。同时,每位教师上交优秀课改案例、反思及课改论文给校教科室,以供学校统一决策。

【新课改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新课改工作总结01-20

新课改工作总结01-26

新课改工作总结【热】04-16

新课改培训工作总结04-25

小学新课改工作总结04-29

新课改工作总结【热门】04-16

【推荐】新课改工作总结03-16

新课改工作总结【推荐】03-15

【热门】新课改工作总结03-31

学校新课改工作总结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