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的教学反思

时间:2022-10-07 19:21:16 教育反思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数学《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的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在写教学反思的时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失误,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数学《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的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数学《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的教学反思

  数学《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的教学反思1

  这节课中,在引导学生揭示出分数化百分数的一般方法后,我让学生研读课本中的结语:“把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遇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化成百分数”。读后提问:在这段结语中,有一个词挺特别的,你发现了吗?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呢?学生提出了:“这里为什么要用两个“通常”呢?这里的两个“通常”意思一样吗?两个“通常”之外的含义是什么?”教师接着提问:“对于这些问题,谁能结合刚才的例题作出合理的解释?可以先商量一下”。学生在经过讨论后说出:“第一个“通常”的意思是如果分母扩大若干倍后,恰好是10、100、1000时,可以直接把分数化成百分数。如=25%;第二个“通常”的.意思是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时,一般保留三位小数;通常之外是指有特定要求时,应按要求保留小数位数。”教材中的两个通常,显现了数学结论的简约性和严密性。而学生的回答是那样的准确,这是我所未预想到的。

  在本节课中以通常为突破口,展开了师生与教材的对话。随着对话的不断深入,学生对数学结论的固有内涵和丰富外延获得了个性化的领悟,数学知识的意义在师生对话中得到建构和生成。在以后的概念教学课中,这样的方法应常用。因为在学生主体先逐字逐句地阅读教材内容的同时,本身就在努力从整体上建立对数学知识的初步感知,从而获得对文本内容的深层次的感悟和理解。

  数学《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的教学反思2

  学习完百分数的意义之后,紧接着就是百分数与分数、小数互化的教学,为以后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教学铺平道路。教材中没有先给出互化的方法,而是直接提出“怎样互化”的问题。因此我在教学中,先引导学生回忆小数转化成分数的方法:一位小数化成十分之几,两位小数化成百分之几,三位小数化成千分之几……然后提示学生再把这些分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写成百分数的形式。

  因为学生对于小数转化成分数的方法早已经掌握,而转化成百分数只是再多了一步,因此学生掌握较快。而在接下来的百分数转化成小数的过程中,我原先的教学设计是先把百分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然后再化成小数。但是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直接提出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再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就可以了,既然学生已经找出规律,因此,我就直接改变了我的教学过程,就让发现规律的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找到规律的?再小组讨论一下小数转化成百分数有没有规律,这样一来,学生更加主动,而且规律的发现也是由学生来完成的,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很高,因此在接下来的巩固练习中,学生完成得很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