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学反思

时间:2024-05-06 16:30:43 教育反思 投诉 投稿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学反思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学反思1

  这是一篇历史人物故事,课文写了司马迁在遭到残酷的刑罚之后,不忘父亲嘱托,忍辱负重,耗费13年时间,写成辉煌巨著《史记》的事。学习本文的重点是读懂第二,三自然段,理解哪些地方突出了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以感受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这是历史故事,课文内容离学生的认识和实际都非常远,学生又不熟悉《史记》的故事,很难感受西汉时期的司马迁遇到飞来横祸遭受酷刑后的内心世界,因此读懂课文内容是有难度的。

  教学前我收集了大量的资料,为这节课做了充分的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抓住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教学:

  1、司马迁为什么要写《史记》?

  2、司马迁是怎样写《史记》的?对于第一个问题,同学们可以通过阅读了解书中所讲到的知识,司马迁受到母亲河的熏陶;源于历史故事的感染;受到父亲的影响。而第二个问题,则需要针对文中的重点句子对司马迁的内心进行细致的分析,司马迁受到了酷刑,在当时对他的内心遭到了极大的残害;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忍辱完成了《史记》。

  教学时,虽然我激励学生针对文章中的重点句子和中心进行分析,但是学生始终把思想集中在了司马迁的身世上,而忽略了《史记》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重要价值,于是,学生的思想情感价值感,得不到很好的深化,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对人物的心理活动的描写,是塑造人物的性格,完美的人物形象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怀着对司马迁的无限敬佩结束了这激动人心的一堂课,感觉有以下几点是比较成功的:

  第一,用好教材,适当拓展:使语文教学从封闭走向开放,不断引入来自奥秘无穷的大自然、纷繁复杂的大社会的源头活水,让学生在开放的、无比丰富的教学内容中自由徜徉、自由搏击。鉴于学生历史知识贫乏,对司马迁所处的时代、司马迁辛酸坎坷的一生及《史记》内容都知之甚少。教学前让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司马迁有《史记》。通过课前的语文实践活动,学生在学习课文时都较好的理解了司马迁忍辱负重写《史记》的可贵品质。在课前给予相关资料、文章的阅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通过对大量资料的充分阅读,学生心中的司马迁形象渐趋生动,引起情感的共鸣,教学效果好。课后推荐相关读物或指导课外活动或开展各种形式的小练笔,以拓展学习内容,提高阅读能力。这样,既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高了写作水平,可谓一举多得。

  第二,以情促读,以情感人: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重注重“情感的熏陶、感染”,注重教师语言,以情促读。《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文,情节感人,是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的好教材。为此,我设计了煽情的教师过渡语,旨在带领学生进入情节,进入人物的内心!比如,为了让学生体会司马迁入狱受了酷刑后“悲愤交加”的心情,我插入了一段话:“同学们,我们知道,古代有许多残酷的刑罚,而宫刑是其中最惨无人道、最灭绝人性的一种。它带给受刑者的,不仅仅是肉体上的巨大伤害,更使其心灵蒙受了永远的耻辱,它使正常人身体残缺,心理残缺,使一个原本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再也不能泰然自若、昂首挺胸地活着。听了我动情的话语,学生的朗读一个比一个激动,这时的朗读,学生们已经进入了司马迁的内心!因为这是他们发自肺腑的心声,他们也愤怒了!

  第三,精心设计,整体把握:在“横祸”面前,在“巨大耻辱”面前,司马迁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但是他最终下了决心,“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史记》”,是什么原因使司马迁选择了“忍辱偷生”呢?这个问题的设计,使学生很自然地联系到了前面的段落。是第二段中“父亲的临终嘱托”,是第一段里“从小听到的英雄故事”的激励。我并没有就此打住,继续追问学生:“除此以外,司马迁可能还想到了什么呢?”这时,我又适时补充相关资料:周文王被关在羑里(yǒu,古地名),写了一部《周易》;孔子周游列国的路上被困在陈蔡,后来编了一部《春秋》;屈原遭到放逐,写了《离骚》;左丘明眼睛瞎了,居然写了《国语》;孙膑被剜(wān)掉膝盖骨,竟写了《兵法》……在这一基础上,学生就感悟到了“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史记》”,这就是“发愤”!化屈辱为动力,化悲伤为动力,司马迁忍辱负重,终成《史记》。这样从整体上把握全文,教学过程也行云流水。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学反思2

  这是一篇历史故事。讲述了汉代史官司马迁在遭到残酷的刑罚之后,不忘父亲嘱托,忍辱负重写成辉煌巨著《史记》的故事,由于历史故事的年代久远,所以学生在理解、体会人物情感时的难度较大。特别是司马迁在遭受酷刑之后,经历了怎样的生与死的考验;再比如司马迁后来又是怎样发愤写书的,文中只是一段简单的描述,对于学生深入体会司马迁这个英雄形象的说服力不强。因此,课前我布置了学生查看了有关《史记》的资料。

  预习中,学生写下了这样几个有价值的问题:

  1、司马迁受酷刑后,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他到底经受了怎样的磨难?酷刑是怎样的一种刑罚?

  2、司马迁为什么会发愤写《史记》?是什么原因、什么力量让他忍辱负重地活下去,并坚持写完52万字的辉煌巨著《史记》?对于这样两个有价值的问题,我采用了反复诵读,一唱三叹,走进司马迁的内心。

  学生对课文的反复诵读,能够通过有声语言再现作品的艺术形象,从而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食物的味道需咀嚼才能知道;水果的营养要吃下去才能吸收。好文章非反复诵读,很难领悟其意境。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反复诵读,细细品味,是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最有效的方法,我在引领学生解读文本的方法是反复诵读,一遍一遍的读,一层一层的读,但整堂课又不是“朗读”的简单相加,而是朗读的层层深入、领悟的层层深入,让学生能“披文以入情”。

  我在教学《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中重视导读的设计,学生循导自读。学生每次阅读的深入都离不开老师的推动和指引。

  第3自然段中有这样一句话:“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如果让学生就文字来理解文字,学生很难感同身受,很难体会到司马迁生不如死的屈辱绝望的心情。教学时,采取迂回策略,分几次导读。第一次是让学生仔细阅读第三自然段和老师多媒体上的补充材料——“ 酷刑就是宫刑,又称腐刑,这是因为,对受害者来说,不但肉体痛苦,而且心灵受辱,受刑者从此断子绝孙。一般人在受宫刑以后,因创口极易感染中风,若要保全一命,一般要留在似蚕室一般的密室中,在不见风与阳光的环境里蹲上百日,创口才能愈合。这在十分重视子嗣(sì)和后世香火的'封建社会,确实是十分严酷的处罚。此外,宫刑还有摧残受刑者的身体与精神的目的,使受刑者终生受辱,生不如死。”搞清楚宫刑是怎样一种刑罚,初步感知、感受文本,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第一次照应“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接着我进行这样的语言渲染,引导激情——同学们,酷刑这种惨无人道、灭绝人性的刑罚,既残酷地摧残人的身体和精神,又极大地侮辱人格。使一个原本顶天立地的血性男儿在人前人后再也抬不起头来,再也不能泰然自若,昂首挺胸地活着。这对于一个从小听着英雄故事长大,血液里流淌着自尊自强的信念,胸怀大志,有着建功立业理想的伟男儿,怎能不感到万般屈辱呢!何况这种屈辱又是不应该降临到他头上的。他是含冤入狱,受了酷刑。

  再读读这句话(手指“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看看怎么读,才能把司马迁的悲痛和愤慨给读出来。自己先练一练。

  以上是第二次照应“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第三次配乐诵读《报任安书》中的片断——我遭受了这场灾祸,为人耻笑,污辱了祖先,又有什么脸面再去谒拜父母的坟墓呢!每天愁肠反复回转,在家里恍恍忽忽,若有所失,外出不知道自己要到哪去。每当想到这种耻辱,就汗流浃背,沾湿衣裳。自己简直就是个宦官,连深山岩穴之中都没有自己的藏身之处!进一步激发情感,继续照应上面那句话。从学生的朗读中,可以看到在这样一次次导读、引导的过程中,学生的感悟得到步步提升,学生的体验、情感得到步步升华。在这个环节中,既有朗读的指导,也有情感的熏陶,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和谐统一。

  第3自然段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

  看似简单的一句话,表面意思同学们都懂,但是怎样让同学们透过文字表面想到文字背后深层次的含义呢?

  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读课文,找一找原因是什么。然后我仍旧采取迂回策略,分几次导读。第一、找第一个原因,“司马迁出生在……心里十分激动”,因为古人、英雄们在逆境中发愤有为的故事鞭策着他,激励着他,所以他想“……”。第一次照应“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第二、找第二个原因,“受父亲的影响……、历史资料。” 因为司马迁从十岁起就努力读书,可以说是满腹经纶,才华横溢,如果放弃编写《史记》,满腹才华就都付诸东流了;司马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奠定了著书立说、编写《史记》的基础,就此放弃,真是太可惜了,所以他要坚持下去。所以他第二次照应“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 第三、找第三个原因,“司马谈临终之时,……史书哇!”,正因为父亲的临终嘱托时时提醒着他,所以他想:“……”。第三次照应“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 第四、找第四个原因,“他想: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因为他要死得比泰山还要重大,还要有价值;他要成就一番事业,他要有所作为,他要给后人留下点什么;他要建功立业,他要活出生命的价值;他要活下去,他要写完《史记》,而且决心很大。他要写完《史记》,完成父亲的遗愿,如实地编写从皇帝到汉武帝2600间的历史,让后人以史为鉴,以史为镜,更好地去演绎历史。(让后人通过阅读历史从中受到教育,获得启迪。)第四次照应“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这是在引导学生进一步探幽发微,深入到司马迁的内心,想一想他要干什么?感受人物的精神和形象,不露痕迹地点出《山谷中的谜底》中的一句话:“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随即完成第五次导读:女同学,请读出一个对天发誓的司马迁——男同学,请读出一个把屈辱埋在心里暗暗下决心的司马迁——全体同学,请读出一个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司马迁——

  这样分五个层次引导学生读司马迁的话,教学达到了高潮。至此,司马迁的形象开始在学生心中立起来,并变得丰满、厚重。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学反思3

  “父亲的嘱托”在文中一目了然,学生无须费力即找到。“黄河的熏陶、英雄的感染”隐藏于文字之中。哇!好陌生的字眼。

  我不能不承认,学生是理解文章语句所蕴藏的内涵的。不然,他们是发现不了这些语句的。可发现了重点语句,心中有认识,言语上却无法表达,能算作真正的语文吗?我们的课堂需要的是“此时无声胜有声”、“一切尽在不言中”吗?语文课堂要的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有了内心感受,人文表现了出来;可缺少了语言表达,工具就无从谈起了。

  再往深了想,学生缺少了自己的言语,从中表露出的难道不是自我意识的缺失吗?正是长久以来缺乏自我意识,才导致学生在课堂中“忘我”。这种“忘我精神”是很可怕的。久而久之,学生不仅仅是丧失语言表达能力,它更可能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形成“以本为本”的习惯,更严重的是,学生将可能丧失思考的兴趣。

  作为教师,我们不能不严正面对这一严峻问题。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要将“以书籍为平台,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训练进行到底。首先,要引导学生多看书。只有多看书,学生才能积累相关的知识、信息,才能打下一个扎实的文化底蕴。其次,要教育学生会看书。看书不等于读文字,单个文字是的死物,而文字后面所包涵的意义才是我们更应该去关注的'。要引导去思考、去发现文本的内涵。再次,要教育学生会迁移。“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这句话其实也在告诉我们,天下的文章在文理上是相通的。读文章、思文章不能只局限于一篇之中,要让学生学会触类旁通。教育学生时要做到“举一隅,不以三隅返,则不复也。”最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切忌不能因为要完成任务,要赶时间而剥夺学生思考、表达的权力。即使思考的最终结果仍然是“0”,学生至少有了一个思考的过程,多了一次思考的经验。切记、切记!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学反思4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文讲述了司马迁在遭受酷刑之后,不忘父亲嘱托,忍辱负重,完成辉煌巨著《史记》的事,赞扬了司马迁矢志不渝的精神。

  教学本课时,我直奔第三段,引导学生了解“飞来横祸”这个词的意思,接着,通过补充有关司马迁受酷刑的资料,让学生明白了司马迁受到了怎样巨大的屈辱。我接着说:在“横祸”面前,在“巨大耻辱”面前,司马迁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但是他最终下了决心,“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史记》”,是什么原因使司马迁有这样的转变呢?引导学生抓住司马迁对人生价值的思考,紧扣人物的心理活动,让学生想司马迁所想,最后读出语言文字中蕴含的司马迁的那份坚决和执著。司马迁为什么要为《史记》而活呢?学生很自然地联系到了前面的`段落,是第二段中“父亲的临终嘱托”,是第一段里“从小听到的英雄故事”的激励。这样就有效地整合了教材,有助于学生的理解。最后,抓住“13年”和“52万余字”这些抽象的数字,引导学生体会和想象司马迁写史的艰辛和付出的心血,司马迁的形象在学生心中也高大起来。学生也真正体会到“发愤”的内涵。

  所有的课堂都不是完美的,一节课上完,有几个值得思考的地方:

  第一,自己说得过多。虽然我在提醒着自己,当学生回答得不准确的时候引导得还不是很到位,有时候为了赶进度干脆自己把答案说出来。回过头来想想这节课,教师的话语过于臃肿,今后应在这方面多下功夫。

  第二,没有照顾到全体,虽然在这课的设计中我想让后进生和不爱发言的同学多表现,但是由于他们回答问题不准确,而且耗时较多,所以给他们的机会还不是很多。相反,那些平时回答问题较多的学生这次又成为“主力军”了。今后要多给那些不经常发言的学生一些机会,让全班同学均衡地发展。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学反思5

  师:板书课题:司马迁发愤写《史记》,问:“读了课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1:司马迁为什么写《史记》?

  生2:司马迁怎么写《史记》的?结果怎样?

  生3:司马迁如何“发愤”写《史记》的?

  师:你从课题中获得什么信息?

  生1:我知道这篇文章写“司马迁”(人),他写《史记》(事),重点是围绕“发愤”二字来写的。

  师:我们曾经学过一个词“发奋”你知道它的意思吗?题目中的“发愤”改成“发奋”好不好?请说说你的理由?请把你的看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等会儿我在每个小组请一位同学代表发表你们小组交流后观点。

  (同学们在组长的带领下七嘴八舌的交流)

  八个小组一致认为课题中用“发愤“一词好。

  陆文蔚:“发愤” “发奋”它们是近义词可以通用,都含有努力去做的意思。但我感觉用“愤”字,可以看出司马迁发了狠去做,程度还要深一些。

  李嘉诚:我也感觉用“愤”看出司马迁非常勤奋地去写《史记》。

  蔡广益:昨天我在网上看到,司马迁在写《史记》时遭到了灭顶之灾,被汉武帝判了“腐刑”,那种刑法对于司马迁来说,比判死刑还重。课文中也讲到“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在这样的情况下,司马迁还记得写《史记》,最终《史记》用了司马迁13年时间,写成了52万字。用“发愤”作为课题,可以显出司马迁写《史记》时是卯足了劲,排除了一切困难的。

  黄伊然:古话说,“大丈夫宁被杀不可辱”,司马迁经受如此奇耻大辱后还坚持活着,他就是记着父亲的嘱托,想到父亲的遗愿还没有完成。他是克服了外界的重重困难,尤其是战胜了自己的思想顾虑后再去写《史记》的,所以用“发愤”。

  陆婓怡:“发愤”还有克服困难努力去做的意思,“发奋”我觉得只有自己思想上努力去做。

  蔡子扬:我同意刚才蔡广益、黄伊然的说法。用“发愤”一词好,体现了司马迁能屈能伸、忍辱负重、坚强不屈的'品质。

  反思:

  “好一个体现了司马迁能屈能伸、忍辱负重的品质”我为孩子们这样的辩解喝彩!

  我们实施“学程导航”的范式已经二年了。孩子们已经有了“先学”垫底了,教师何不把下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提前让学生交流呢。课堂上,在揭示课题环节,我用了10分钟时间没和学生讨论了“发愤”一词。我觉得值得,因为孩子们在这一环节,对课文内容较为熟悉,很想“一吐为快”。第二课时,我决定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品读司马迁立志写《史记》,及有关《史记》故事的赏读上。

  农村的孩子课程资源有限,我就在课堂上为学生读几则《史记》故事吧,孩子们喜欢听故事,也更会体会《史记》是一部“前无古人”的鸿篇巨制的力量。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学反思6

  我们都知道,语文课不仅仅具有工具性,同时还具有人文性。而上了《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课在人文性方面我认为有所偏失。

  一、注重全面解读。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对教材解读到何种程度决定着课堂的走向。课堂上洋溢美感,是因为教者首先感受到了美;课堂上充满睿智,是因为教者挖掘到了深层内涵;课堂上体现创新,是因为教者做到了别具一格。作为一名教师,应注重对文本的解读。文章介绍的是司马迁的事迹,司马迁是伟大的,这一点学生已经体会到。可学生能体会到何种程度呢?有一位高中生的话最具有代表性“我以为你会玉与石俱焚,血与火共熔;我以为你最后留下的文字会是名与节同在,士可杀不可辱。”在世人看来,遭受如此大的侮辱,愤恨是必然的。的确,司马迁曾经愤恨,但那只是曾经。司马迁的伟大超越了学生的理解,他的伟大“已经超越了世间的荣与辱,情与志,义与愤,生与死。”他在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时是坦荡的,他在写《史记》时内心是平静的,只有做到这一点,《史记》才能成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二、进行有效拓展。课本只是一个载体,作为教师应围绕这个载体进行资源开发,使它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本课中教师已注意依托文本进行有效拓展。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一次写话练习,这便是在语文工具性方面的一个资源开发,这能使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但不能忽视的是,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它还承担传承民族精神和人类遗产的作用。语文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学生情感态度、气质性格、思想修养、心理品质在熏陶渐染中得到潜移默化的过程。关于司马迁伟大的认识正是在语文人文性方面的资源开发。不引导学生全面认识司马迁的伟大,那他们的情感态度还是停留在课前水平,他们可能超越不了“玉石俱焚”、“士可杀不可辱”的意气用事,而不会认识到世间的另一种伟大:坦然地面对个人的荣与辱;为了毕生的追求,甚至能可观的评定仇人的功过,不引导学生认识司马迁的`伟大,他们失去了一次使心灵受到震撼的机会。

  三、实现同生共构。注重语文工具性,有助于提高学生表达能力;注重人文性,则能使学生人格趋向完美。因此,作为教师应追求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同生共构。在本课中,如何实现两者的同生共构呢?在学生将自己对司马迁的认识融入小练笔之后,教师便可引导学生比较“怀着激与愤,含着血与泪写《史记》”与“坦荡,平静地写《史记》”有什么不同。相信这种比较不仅能使学生对有着“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及其作者有更深的认识。内心深处更会生成一种近乎激动的崇敬来……

  总而言之,要落实语文课的人文性,便要注意文本的解读、拓展、整合。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学反思10-07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学反思4篇10-14

【经典】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学设计01-24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学设计07-26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学设计02-15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的教后反思10-06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学设计范文10-07

读《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有感10-06

〈史记〉》教学反思10-07

《史记》教学反思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