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反思

时间:2023-01-21 13:56:10 教育反思 投诉 投稿

音乐教学反思(合集15篇)

  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学反思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音乐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音乐教学反思(合集15篇)

音乐教学反思1

  来到沙河二小已经许多年了,起初的时候我在想我到底应该怎样来教我的学生,怎样达到新的教学目标要求?果然我的担心不是多余的,一开始的教学就没有我想的那样简单,我一直把自己在以前的教学经验运用到教学当中去,可是我却忽略了一个重点:从来没上过音乐课的孩子们在音乐接受能力、音乐表现力、音乐实践能力等方面,因此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我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了改进,选择和摸索更适合这些孩子的教学模式,主要又以下几个方面:

  一、纠正学生对音乐的学习态度

  在一开始上音乐课的时候我就发觉很不对劲,大家都是觉得音乐课是所谓的“豆芽课”,上不上好都是无所谓的,觉得上音乐课只是唱一首歌那么简单,更别说对音乐知识的渴望。更过分的是我在上面上我的音乐课很多同学都把自己的作业拿出来做,根本就不管我在上什么课,听的同学呢还动动小嘴,不听的同学心思完全没在这堂课上。我担心了,这个该怎么办呢?小学音乐教学目标明确规定要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和基本技能才行的,要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孩子们连学习音乐这个的想法都没有,我要怎样才能让他们学好呢?最后我想我应该以兴趣来带动大家学习音乐。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教师应该在不同的教学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我从以下几点入手;

  (1)增加学生对老师上课的兴趣,渴望老师来上课,这里呢不仅要求教师的业务水平高、口语表达幽默、带动性强等外在的素质,还要教师的内心必须是以爱动其心,以礼服其人,以智动其行。爱心和责任是老师必备的东西,所以当老师上课而学生不听你的时候记住千万别发火,要爱他关心他,轻轻的一个

  提示即可了,这时他自己也会觉得不好意,所以注意力自然就到你这里了。再制作一些适合音乐教学的幻灯片教学,抓住学生好奇心理。其中还有教师上课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多进行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开心了自然就学了。

  (2)增加学生对音乐本身的兴趣。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认为,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 如果孩子本身对音乐感兴趣的话不需要教师花太多的时间去提醒她,而是他自己就有想学心理现象。好奇心是很值得利用的心理现象,比如给孩子们一些乐器的学习,音乐认识的简介等学习。

  二、课堂纪律性的管理

  作为一个教师应该应该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从而对课堂纪律进行有效的调控。在低年级的音乐课堂上,前几十分钟,同学们的配合还是相当不错,但是很快课堂就出现难以收拾的“热闹”。本学期,我主要是从事低年级的教学,根据年龄特点,必须把握好课堂的前15分钟,提高课堂的效率。为此我对自己的教学安排做了相关的调整,我通常把师生问候,练声及复习前一首曲目的时间把握在前5分钟,通过简短的导入然后直奔主题,这样一来学生能很好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及难点知识。而导入的方式也必须引起学生的兴趣,对于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于图画导入,故事导入或者聊天的方式导入都是相当感兴趣,因此,把握好学生的心理特征,课堂的效率已经可以提高一半。

  三、改变教学设计使学生更好的掌握音乐知识

  最初的我一直都是按着自己的教学思维在走,没有为孩子考虑得太多,只知道按着教学参考书上的教学任务,教学建议来固定我的思维,结果恰恰是时间不够。由于农村的孩子很少接触专业的音乐教育导致他们在学习音乐的时候接受力是有限的,基本上学习一首歌曲都要一节课的时间,而教参上的.设计内容太多了,(基本都有音乐欣赏)一节课时间不能好好把握,学生学唱歌曲时间太短了还加上有游戏活动等。因此我把学习歌曲和欣赏分开教学,游戏适当穿插,并且在上新课之前都是进行了复习的,这样的改动让我在学习歌曲上还是取得了进步的。我还在上课时尽量运用电子琴教学,这样不仅能够对孩子的音准进行更正和掌握,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还用了音乐当中的模唱教学法和跟唱法来学习歌曲,在学习歌曲前都是先把歌词用节奏来教学生的,这样对歌曲的节奏能够很好把握。

  四、把舞蹈、游戏带进课堂,展示学生的自信

  才开始上课的时候这些孩子都很胆怯,让他们自己起来自我介绍都是扭扭捏捏的,还很害怕,很没有自信。为了调动学生的自信,我把舞蹈、音乐表演等活动运用到教学当中得到了不错的收益。舞蹈、游戏在课堂的恰当运用,是可以把课堂的气氛变得最活跃。而且舞蹈、音乐表演是你能很好培训学生的节奏感。对于刚刚接触接触音乐的同学,他们会觉得学习节奏是一大难点,如果只是简简单单叫他们跟着老师来拍掌,这样枯燥的学习是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在某些节奏性强的歌曲中,先让学生跟着我用嘴和手同时打节奏,并强调嘴和手要一致。然后我再作示范,,最后每组学生中挑选几位出来表演。通过他们的表演和我的引导,下面的学生很清晰看到台上哪位学生打的是正确,那些是错误的。反复地练习多几遍,学生便很快把节奏打起来。而且这样学习节奏,会让他们感到趣味性增强了,学习起来就变得简单。而在某些民族歌曲的学习中,我就会简单介绍该民族的舞蹈手型或脚位,也上按照乐器的方式进行,这样学生就很容易跟着歌曲跳动起来。

  在音乐游戏方面我经常叫他们进行音乐接龙,音乐情景再现(小学的低断年级大多都是有情节的,在这种情况我就把快要学会的歌曲让学生上台表演,下面的跟唱),在室外的游戏大多都是设计的逮到了就要上前表演。

  这就是我在小学音乐教学的一些算不上经验只能说是一些反思,其实在课堂上还是有很多的不足,我希望自己在将来越做越好,要想学到东西,我觉得更多的是要像那些老师多学习学习实践方面知识这样自己在实践方面才会越做越好。

音乐教学反思2

  由于特殊原因没办法在音乐教室中学习。我带着"怎样能使学生在班内上得轻松自在呢?"这个问题走进二(1)班。歌词按照节奏会读之后,刚一打开录音机听范唱,一个孩子听到音乐后就脱口而出:"开始唱戏了!"随后使劲地在"咚咚咚咚呛"这一句"呛"的字音上用铅笔在他的文具盒上敲了一下。这一举动提醒了我,何不让全班同学一起来?这样既可以掌握旋律,又可以增添兴趣。于是我提出了:大家认真听音乐,当你听到"呛"字时,就用铅笔敲一下文具盒。这一来教室沸腾了,又很快静了下来。第一次没有按要求做到,所有的衬词"咚咚咚咚呛"全敲了起来;第二次在教师强调了要求之后,95%的学生能够作到。学生的兴趣极度浓厚,每个学生都特别投入地听着音乐,嘴里唱着歌词,惟恐再漏敲掉一个"呛"字。下课铃声响了,学生还再要求"再敲一遍"。

  我的教研专题是"低年级音乐教学中以动激情的实验研究",就是让学生在音乐课上动起来,通过让学生身体、情感、思维等等多方面的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有兴趣参与到教学之中。我在实验研究期间,尽量运用一些可以让学生都能参与的形式。如:说,动,表演等等。

  《过新年》一课,我的教学思路的设计是通过发现问题的方法来引入教学→教唱1、3、5乐句→学唱全曲→学生自由表现你听到的歌曲内容→在尽情的表演中学生不断的重复歌曲的.旋律,让歌曲在不知不觉中学会。

  分析:课后,仔细想想这节课,我觉得非常有收获。它让我在认为最适合自己实验方法之外又发现了新的教学方法,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身边最普遍、最简单的事物来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教学方法可以随着环境的改变而灵活变化,两种教学方法的得出,使我的实验方案中的教学方法进一步得到补充和完善。同时也使我知道了:只有适合了学生的心理特点,符合的他们的兴趣爱好,他们才乐于接受,音乐课才能让学生喜欢。

音乐教学反思3

  人教版每一册的第一页赫然列着《国歌》一曲,提醒着每一个中国人该熟悉、肃然起敬的第一歌。

  在教授这一课时,我先让学生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视频,让学生们了解国歌得由来,了解创作的时代背景、词曲作者以及歌词的介绍。接着对学生进行歌曲中难点节奏的训练,通过视听、哼唱让学生谈内心感受,知道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国歌,采用什么样的情感进行演唱,使学生明白作为一个中国的公民,每当听到我们的《国歌》奏响时,态度要庄严、肃穆。

  接着引出了《国歌》,对其中节奏不稳的部分进行弹唱指导。接下来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诵歌词和识记歌词,掌握歌曲雄壮、有力的情绪,并去理解、体会、表现,最后进行师生共唱、小组竞赛。在歌曲演唱的过程忠,我通过示范各种不同情绪的演唱,进而启发学生想到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在雄壮的乐曲声中,正以无比坚定的步伐阔步前进通过一堂音乐课,学生们不仅受到音乐的熏陶,而且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的`教育。

  《国歌》对五年级学生来说是非常熟悉的歌曲,基本都会唱。因此,指导学生有感情并准确地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歌曲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纵观本节课,本人精心设计教学流程,有效设计运用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从“歌词”和“旋律”入手,引导学生体验歌词所表达的情感内容,引导学生体验音乐旋律所表达的情感。教学中能采取多种教学手段,用想像和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很好地把握歌曲节奏,掌握了“重音”、“渐强”等记号,从而帮助学生准确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学生学习热情很高,效果也很好。

音乐教学反思4

  《游公园》是一个音乐律动活动,对于小班孩子来说,律动对他们的吸引比较大,因为有动作的加入,有时还有整个身体活动的动作,所以孩子们一上律动活动,他们的情绪就比较兴奋、整个活动氛围都处于一种活跃的状态。正由于孩子们这种亢奋的精神状态,以至于对《游公园》乐曲的欣赏就不太关注。在完成整个律动的过程中一直都需要教师的提醒,孩子们才有正确的动作表现。虽然后来在个别孩子扮演花朵的时候参与度很高,但是其他做为游客的孩子的角色意识没有投入进去,导致了扮演花朵的孩子没有起到作用。经过本次的韵律活动,我有以下几方面的感悟:

  一、欣赏感受音乐——韵律活动的前提条件

  韵律活动就是有规律的运动,多指人听到音乐后,按照节奏而通过身体的方式表达出来的那一种感觉。所以对于乐曲的欣赏和感受是特别重要的,特别是要让孩子们掌握乐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调的高低。所以在律动活动一开始首先就要让孩子整体欣赏乐曲的旋律,让孩子对乐曲有个初步的了解,然后在初步了解的基础上帮助幼儿掌握乐曲中几个特别有特点的节奏。想本次的乐曲中,是要让孩子掌握乐曲中节奏的快慢变化,让孩子知道节奏快的时候是我们在公园里逛的动作,节奏慢的时候是我们停下来闻花看花时的动作。当孩子了解到了乐曲中节奏的.不同表示动作也是不同时就可以让孩子来做律动了,这样对于动作的掌握是非常有帮助的。

  二、适时指导动作——韵律活动的必需过程

  律动律动就是跟着音乐旋律做动作,所以孩子们在律动中的动作必须要有教师的指导,但是教师的这种指导并不是一板一眼的指导,也就是说教师并不一定要让孩子做的动作完全跟老师一样,只要孩子能根据乐曲的节奏旋律配上动作,动作的同样与否不是那么重要了。就像本次的韵律活动,动作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个走和停下来闻花看花的大动作,只要老师在孩子掌握乐曲旋律后带领孩子做一次律动,然后告诉他们整个乐曲的内容就可以让孩子们自己创编动作了。这样孩子们自己创编的动作做起来肯定比教师直接教的要好,表现的好。当孩子们创编出动作之后,教师唯一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们把他们的动作根据乐曲的节奏串联起来。当孩子们跟着乐曲做着自己创编的动作心里就会有自豪和成就感,这样比教师单一的教动作效果要好。

  三、灵活扮演角色——韵律活动的经验提升

  孩子们喜欢扮演各种角色,把角色扮演加入到律动中来,孩子的兴趣会更大。这次的韵律活动《游公园》就很适合加入角色的扮演。活动一开始就可以为孩子们创设一个公园的场景,让孩子们一开始就进入游公园的情境,这样就更容易掌握律动的动作。当孩子们已经能够很好地扮演好“游客”这样一种角色时,就可以加入一些其他的角色让孩子们尝试。比如:公园的小猫、小狗、小花、小树等等。只要孩子们想到的角色并且确实可行的角色教师们都可以让孩子们扮演。在扮演的时候如果有孩子不能很好地进入角色的话,那就需要借助一些头饰或者其他辅助材料来帮助孩子进入角色。当孩子们进入自己的角色后,他自然而然地就可以做出角色相应的动作来,再也不需要教师特意地去提醒他们这个时候该做什么动作了。

  相信今后在组织类似的韵律活动时,如果能根据以上几方面的方法来进行,相信孩子们会很乐意学习律动,教师教起来也不会太累。

音乐教学反思5

  小学阶段是青少年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和疑惑,感染性和模仿力特别强,我利用音乐教育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音乐形象的感染和熏陶,使学生在情操、品格、心灵上受到有益的影响。现在我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体会和心得,对音乐教学中的德育工作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首先,演唱和欣赏音乐作品的过程本身具有一种“教化”功能,这种功能在教育上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所谓“教化”实为教育感化的过程,早在20xx多年前,孔子就指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他认为,“乐”能对人的品格产生影响,从而起到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宁的作用。“寓教于乐”,我们可以利用这种“教化”作用从歌曲教学、欣赏教学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及品质教育。每学会一首歌曲或新学一段音乐作品后,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谈一谈有什么感受,懂得了什么道理。例如:我在教唱国歌是,先向学生介绍《国歌》创作的时代背景、词曲作者以及歌词的含义,并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诵歌词和演唱,掌握歌曲雄壮、有力的情绪,并去理解、体会、表现。在歌曲讨论会上,有的同学说通过学唱《国歌》,仿佛看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进而想到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在雄壮的乐曲声中,正以无比坚定的步伐阔步前进。通过一堂音乐课,学生们不仅受到音乐的熏陶,而且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的教育。

  其次,音乐教育可以成为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载体。中华民族有着丰厚的民族文化传统,音乐更有它独具特色的一面。我们可以通过音乐教学的形式,使学生对传统的民族优秀文化艺术建立起具体的感念和深厚的感情。特别是现在一些“流行音乐”在校园中占有很大的市场,大部分学生盲目崇拜模仿,很明显,流行音乐的侵入对学生审美和鉴别美的能力的.培养都是一种不利的干扰,特别是影响了学校正常的音乐教学工作。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爱好因材施教,把一些中外优秀的音乐曲目介绍给学生,特别是让学生多接触一些我国民族、民间戏曲和说唱艺术,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当然,这不是一天两天能做到的,而要通过长期的、具体的措施来完成。音乐教育不仅要使学生了解民族音乐的精萃,还要发掘他们潜意识具备的由来已久的民族文化意识,并利用这种意识去看问题,想事情,辨美丑,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艺术观。

  三是,加强音乐教育,还可以防止社会上不健康音乐对学生思想品质的侵蚀。音乐教师应该以教学生学好歌、唱好歌为己任,多教一些健康向上的歌曲,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音乐课成为学生增长知识和接受教育的“乐园”。

  总之,在音乐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使学生获得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感受力、鉴赏力和表现力,而且还要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特点和功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达到育人育才的双重目的教学反思《音乐教学反思》一文

音乐教学反思6

  音乐欣赏教学是初中音乐教学大纲中规定的一项重要资料,也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初中生陶冶高尚情操和培养良好气质修养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进取作用。但如何让音乐欣赏教学获得其应有的效果,在教育中发挥更进取的作用,首先要思考音乐欣赏课中常见的问题具体包含哪些方面,经过归纳总结,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音乐元素,如音乐中的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色、和声、旋律、曲式结构、调式调性等;另一类是音乐常识,如词曲作者、音乐背景故事(含相关音乐史)、地域民俗、作品体裁等。这些在音乐欣赏中需要学生学习和积累的诸多知识和素材,最终构成了他们把握音乐整体综合效果的阶梯。

  音乐的感染力是不言而喻的,但每个人都对一首乐曲或一个主题所表达的特性有自我的理解,甚至同一个人在不一样时期欣赏同一首作品,也会有不一样的感受。我们要注意的是,最重要的并不是谁的感受正确、哪一次的感受更接近作曲家本身的情感,而是如何引导学生学会运用音乐的语言表达和描述音乐所带来的内心感受,让学生从简单的“感官层次”向“表达层次”迈进来认识音乐。

  在音乐欣赏课中,我们经常会用一些常规的手段:

  一、情绪的分析——“音乐表达的情绪是什么”作为音乐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音乐元素出发去挖掘探究音乐影响情绪的因素,如节拍的特点、速度的快慢、音色的特性、力度的强弱等等,这些诸多因素的结合让音乐给人们带来了某种情绪。但由于个体的阅历不一样,学生在欣赏音乐时还应与自我的生活经历、家庭背景、教育活动、情感欲求等加以联系,在音乐意境中激活情感和精神,获得更深刻的情感体验,最终再经过学习和积累的音乐语言来描绘音乐、表达感情,这样的音乐教育才到达了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优良品格的目标。

  二、背唱音乐作品主题旋律音乐主题作为一首作品的主要乐思,所表达的必须是该作品最核心的部分,音乐的变化发展都与之息息相关。主题旋律多以歌唱性较强的旋律形式出现,表现力强,有时在作品中重复出现,或在其基础上加以变化构成主题变奏的旋律。有些大、中型音乐作品中主题也可能有两个甚至更多,在欣赏的.过程中比较聆听,感受各主题不一样的音乐性格。学唱和记忆音乐主题旋律是音乐学习的重要资料,也是学生理解音乐须掌握的学习方法,记住音乐作品的主题旋律,才能更好的感受作品中的主题发展和变化。在演唱这些具有审美价值的音乐旋律过程中,不仅仅提高了学生对音准的把握,还能在理解音乐作品的同时积累作品,构成学生人生中的文化积淀。

音乐教学反思7

  《螃蟹歌》是一首流传于四川地区的民歌的民歌,四川地方方言对于学生来说第一次接触,虽然很多字在演唱歌曲时比较绕口,但旋律诙谐,活泼,加上浓郁的湖北方言的演唱,增添了歌曲的地方色彩和情趣。

  这一课我拟订的目标是聆听歌曲《螃蟹歌》,感受乐曲所表现的内容,并能理解音乐;学会用诙谐、风趣的感情演唱歌曲《螃蟹歌》并和老师一起做动作,从中体验到学习音乐的快乐。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一开课我以谜语导入,抓住了孩子们喜欢新奇和挑战的心理,然后跟随孩子们的描述,画出了直观生动的简笔画,整堂课的教学都在有趣生动的情境下进行。

  二、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喜爱民族音乐的兴趣。

  本课的一大亮点就是用简笔画、螃蟹图片、模仿螃蟹动作深刻让学生了解螃蟹特点,增进对歌曲中的螃蟹形象的喜爱。指导学生结合本地方言特色轻松用来演唱这首四川民歌《螃蟹歌》。通过这些环节的`教学,激发了学生演唱歌曲的浓厚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情感。

  三、重难点突出,为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打好基础。

  在新授歌曲这一环节,我主要是以视听结合律动来教学。几次范唱都对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使他们有意识地听更利于集中注意力,随之进行的唱歌教学便水到渠成。学生在视听歌曲三遍后,再让学生轻声跟琴哼唱歌曲,这时学生对歌曲已经有了一定的熟悉,然后让学生结合歌曲情境讨论该用什么样的声音富有表现力的演唱?教

  师进行点拨让学生达到风趣地演唱歌曲《螃蟹歌》的目的。

  四、课堂延伸

  在学生唱会歌曲后,我用游戏的方式和学生一起跳螃蟹舞,再一次的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有趣。在最后的让学生再次欣赏了四川方言歌曲和宁夏方言歌曲,让学生充分感受方言的独特魅力和有趣。

  五、运用现代远程教学和媒体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为展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收到很好的效果。

  六、在教学中,也注重了学科之间的整合。如:教读四川方言发音,朗读歌词;用身体动作来表现音乐等。

  通过反思,我觉得这节课中,我的评价语言有些单一,在今后要注意对于个别孩子要多鼓励,多给机会展示,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表现力。

音乐教学反思8

  一日在家休闲,便信手拈来一本散文集,其中一篇毕淑敏的散文<<谁是你的重要他人>>深深地吸引了我。但越看越觉得触目惊心,请允许我完全引用文中语句。书中写到:“小时有一次,我很荣幸被选上班级小合唱参加歌咏赛。音乐老师亲任指挥。一次练习时,老师突将指挥棒一丢,走到队伍里,歪着脖子一个个地听过来。只见她铁青着脸转了一圈,最后停在了我的面前,作了一个斩钉截铁的动作,队伍瞬时安静下来。她*着腰,一字一顿地指着我说:‘你!我说是谁在跑调,原来是你!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现在我把你除名!’我当场呆在那里。而后又过了两天,音乐老师又找到我,先是不耐烦地说:‘小小年纪怎么长这么高?!’接着又怒气冲冲地说到:‘就因为你跑调,还站在中间,你要走了我这边还得走一个才平衡。但现找个这么高个的女生也难。就剩最后一个法子了……’音乐老师绷着好似新纳好的鞋底似的脸对我说:‘你人可以站回队伍,但你不许发出任何声音,只准干张嘴!’说完还有意地伸出手指,笔直地挡在我的嘴唇间……”

  看到这儿,我简直是瞠目结舌。带着丝丝不安,我屏息静气地继续往下读:“……我默默站回队伍。从此随着器乐的节奏,口形动,却不得发出任何声音。即便如此,音乐老师还是不放心,只要一听到不和谐的音,锥子般的目光第一个就刺到我身上,……之后我从此遗下再不能唱歌的毛病,不是不愿,而是根本就发不出音……”哦,可怜的孩子,也许在她的内心,却是实在不愿再听到任何与音乐有关的声音了吧?哪怕是一声莺啼,一句蝉语?更不用说是歌唱了。那是一根怎样具有魔法的手指啊,它如同一道符咒,锁住了一个孩子的咽喉,又好似孙悟空的“划地为界”,生生扼住了一颗想要放飞的心灵!做个深呼吸,继续:“……如今,我虽然已能以一个成年人来理解她的苦衷了。但我仍无法抹去她在一个少年心里留下的惨痛的记忆,烙下的伤痕直到数十年后依然冒着焦糊的青烟……”庆幸的是,作者在多年以后终于争脱了禁锢已久的枷锁,“宽恕”了她的这位音乐老师。

  对于我来说,这次的阅读实在是一次“惨痛的经历”。它让我震憾,让我汗颜,让我迫不及待地想借用“小叮当”身上的时光追速机去回忆我十三年教学生涯中的点滴,反思我的课堂中,是否也在无意中扼杀过一个孩子对音乐的激情,对老师的期望?因为任何一个我的学生在多年以后的“宽恕”都会是我终身无法解脱的心灵枷锁!

  反思:我是否也用过同样“严禁出声”的动作:

  记得刚走上讲台时,我也碰到过同样的问题,班级演唱时,总有那么一些不谐和合音混在里面,实在是束手无措,于是有人建议我,你让他们坐在同一个角落,让他们轻唱或别出声。“行吗?”我疑惑了。但为了教学效果,我也尝试着运用了这个方法果然被我揪出了四五个不入调的人。于是将他们安置在最*边的一排,看着他们个个诚惶诚恐的小脸,我最终还是未能开口说出不许出声的话,只是让他们小声地跟唱。因为心存不舍,所以边上课边溜眼观察这几个人的表情。有无奈的,有愤恨的,更多的是失望。当时我想他们大概是为自己感到失望吧。现在想来真象有人扇了我一巴掌那样难过和疼痛,因为他们失望的是我啊!

  还好,那几天,我总也觉得不是滋味,看看孩子们的脸,倒象我做了贼般的浑身难过。于是仍让他们回到原位。但不久我便发现这几个孩子似乎有意和我作对,胆大的故意用别扭的声音唱,胆小的则索兴闭嘴不唱。我知道是我的错。所以也没有为难他们,只是更善意地去安抚。过了好一阵子,这事才算过去了。

  值得庆幸的是,当时我没有绝决地伸出那根手指。随着教学经验不断地积累和近几年来不间断地学习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思路,让我更明白了当时的做法是完全违背人本主义的。唱歌是每个人的权利,而人又有着许多千差万别,其中不能抛却没有先天“五音不全”的人,他们是没有错的。作为教师更多的应是给予鼓励,指导,用敏锐的嗅觉去察觉和发现他们本身还不自知的潜能,帮助他们挖掘和利用,让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闪光点。“以人为本”,这是所有行业,乃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必须遵守的最起码的尊重人权的表现。这让我又不由得想起去年到新加坡与那里的学校作文化交流时的一段情景。当时我们正好赶上新加坡的国庆节,学校为了庆贺搞了一台节目。我们也出了几个与他们同台演出,没想到,最让我感慨的是这一台节目中,没有一个人穿规定的舞台装,也没有类似我们搞文艺演出那样兴师动众地化妆,穿一律的服装,一看就知道要上台了。他们的小合唱,男女都是T-shirt外加牛仔裤,健身鞋。没人描眉,涂唇,看起来是那么清新,自然,散发的就是学生气。他们的表演处处透着率真,有的地方还有些小遗憾,但老师们却说这是孩子们自己排练的,不要紧!而这些老师看来真的就象是学生的协助者,合作者。学生上台是老师请上去的,学生让老师帮忙去拿个什么,老师笑嘻嘻的就去了。回想我们呢?孩子表演的是我们教的动作,错了还得挨批!如果在演出后台站一会儿,保准会听到一声声的喝止声,教训声,当然这当中也有我的声音。老师们,还不改吗?我却一定要改的,一定!

  话又说回来,我真的没用过那根手指吗?还真用过的,用得最多是在聆听音乐的时候。因为现在有许多孩子存在不会“听”音乐的问题。只要音乐一响,他们就开始说音乐,舞音乐,就是不去安安静静地听音乐。众所周知,音乐是流动的语言,是要用听觉去感知的,耳朵里,心里什么都没进去,如何去了解,怎样去领悟?人只有完全沉浸到音乐中去了才能感悟到许多,也才能知道音乐到底有多美。而所谓的“音乐感知能力,鉴赏能力,创造能力”才会变得有可能。所以每接一个新班,我第一个便是请学生们学会倾听音乐。于是“手指”的出场率也随之多了起来。因为我不可能在美妙的音乐中不停地冒出“不要讲”,“快听好”的句子。那样就象是一锤子砸在晶莹透亮的珠子上,除了听到一声嗓音外,其他的都成了破碎的记忆,大刹风景!此时的这根手指,让孩子得到的却是一段段涓涓的音律,无尽的乐思和沉醉的怡然自得。该用,还要多用!!

  反思:我说过莫名其妙、讥讽学生的话吗:

  “年纪小怎么个子长这么高?”别说作者本身听后立刻弓背驼腰了,我也看得有些百思不得其解。唱歌与身高有什么关系?孩子健康地成长难道也有错吗?看来文中这位老师真是急疯了。但她不知道,她的一句不耐烦,却让一个生理,心理都处于发育状态的孩子莫明地扣上了一个绳锁,让她处处别扭,形惭心

  愧。我真的很想知道现在这位教师,在如今这个课改的浪潮席卷大地,教育教学理念更趋于自然、人本化的时代,她会对她所做的一切作何解释。她将如何去为孩子心灵深处被烙出伤痕的、至今还冒者焦烟的伤口作“整容手术”?

  记得有这样一个男生,没有哪个老师见了他不头疼,还没接班大名就已如雷贯耳了。等正式给他们班上课,我才发觉他真的挺与众不同。其实他讲话倒不是很多,只是不停地在干着自己的话,看书,折纸,画画样样都来。我先抱定一个宗旨:他不烦别人,那我也不去烦他,先冷他一段时间。这样有一个多月过去了,一次课上,他出乎意料地回答了一个问题,我立刻抓住机会大肆表扬,还说:“你们别看他老在忙着别的,但其实听着呢!老师还发现他一个最好的地方——他从不忘带书,比有些同学强多了,这更说明他把音乐课是放在心里的,谢谢你!”同学们都自发鼓掌了。他也许实在意外,脸都红了,以后他真是一天一个进步。课桌上的其他东西早消失了。可有一次我又发觉他在偷偷地看杂书,不动声色,我轻轻地对大家说:“可能有的同学上课觉得累了,想放松一下看看书,看书是好事,可以在课余时间看,如果课上你真累了,就是趴下睡觉,老师也不怪你!”说完继续上我的课。等我再瞄眼过去,他已是正襟危坐,自此再也没有此类事情发生。在元旦过节是,我给每位送我贺卡的学生回送,字里行间写的都是他们的个性特点及寄语一类的话,我至今还记得一位学生捧着贺卡,闪着泪花,向我鞠躬致谢的场景。就在这时,我抽出最后一份,指名给了这位小调皮。他楞在当场。旁边同学替他接了过去。第二天,我收到了他的'一份小礼物,引得班主任一个劲的说意外。

  我常常在思考一个问题:我要做个怎样的老师?是人见人怕的?是见时怕,背后骂的?这些都不行,我也实在不愿意孩子们见了我像见了猫一样,那样上课还有什么趣?所以我先要与他们拉近距离,再是像朋友一样处理问题,先捧出我的心,才能得到他们所有人的心!曾有一位班主任向我说了一句班里学生的话,让我每每想起便心生自豪:“我们上课时看着音乐老师的脸都舒服呢!”有生如是,夫复何求?这更提醒我在爱生时,先要尊重他,信任他,千万别“冷语一句六月寒”啊!

  我愿成为孩子们一生中的“重要他人”:

  当我看到办公室桌上一块小蛋糕和一封信时,我知道这又是我的学生做的。打开信纸,一行行娟秀的字体映入眼帘:“老师,今天是我的生日,请你吃蛋糕,它很小,但却是我每天吃早餐省下来的钱买的。你是我见过的最……喜欢的一位老师!”她一连用了十个“最”。这封信一直夹在我的钱包里,它时时提醒我,学生是要用心,用情去爱的。这种爱,我们可以将它细化到教学的每个细节中,让你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都能潜移默化地传达给孩子们这样的信息:“孩子,老师很喜欢你!”而爱的春风雨露浇灌出的是一株株生理、心理都能茁壮成长的小苗苗。

  然而“爱”不光在于无私“给予”,也在于“倾听”,在于“尊重”。在《谁》一文的最后作者这样写道:“……我把自己的经历讲给所有老师听,希望你们能谨慎小心地面对孩子稚弱的心灵,童年时烙印下的负面情感,是很难简单地用时间的橡皮轻易地擦去的。”是的,在我的教学生涯中就有过这样一件痛苦的事,直接导致的原因便是我太过武断,没有“谨慎”,不会“倾听”,不够“尊重”。在这里我实在不想再重复那一次愚蠢的做法。虽然事后我很快便当着全班学生的面向那位学生道了歉,而这位学生后来给我的信中也写了:“老师,我能原谅你,而且我很喜欢你能有错就改,你还是我心里的好老师!”尽管如此,我却仍然深深的自责。虽然我的真诚感动了学生,虽然我身体力行地实践了一次我常告诫他们的做人的道理:错了马上就要改!但我还是在心里无数次地问自己:为什么当时不去倾听一下孩子的理由?为什么一定要用自己的思维去判断是非,去强压给别人?为什么?我想这还是一些“师道尊严,不可侵犯”的古怪思想在作祟。我的那些可爱的孩子们用他们的善良,谅解了老师,但老师却始终不能释怀。这个教训将伴随着我前进,就让它成为一根鞭子吧,时刻抽打我一下,让我清醒,而后再倾出我所有的情感去面对我的孩子们。

  当然,我还清楚地知道,做教师,教孩子怎样做人音乐,甚至能够让他们迷恋上音乐是我的教学宗旨。暂举一例借以说明:

  有这样一个班级,一直到五年级,他们几乎没有专职音乐老师教过,反正就是一年换一个,到我的手上时,第一次的演唱让我差点晕倒,没一个音是准的,更别说无伴奏清唱了,怎么办?于是我先从声音的练习入手,让他们辨别不同的演唱效果,面带笑容,尽量让自己的声音“轻,脆,甜”。渐渐地,声音统一起来了。第二步便是音准问题,要解决它可不是一早一夕的,而且他们在应该打基础时已经错过了好时机。不急!我晓之以理,并用了十二分的耐心,让他们一句一句地听琴演唱,碰到难点,则是我一句句地范唱,跟唱。每进一步,我便让大家鼓掌激励自己。而这时,就是我们班师生最愉快的时候。一天,当大家用清唱的形式一音不差地唱完一曲时,孩子们欢呼了起来。第三步则是演唱时的情绪调动。我发挥出自己的幽默特长,用轻松愉快的语言去打动孩子们,还适时地提醒孩子注意书中的一些表情记号,在不露声色中就将烦人的乐理知识贯穿了下去。渐渐地孩子们越来越爱听自己唱歌了。一位学生说:“老师,我们从不知道我们的歌声有这么美!”我还请来班主任为孩子们作鉴证,她说:“和从前比,天壤之别!”就是这群孩子,在我病假期间,在他们的日记上写上了:“老师,我们想你,盼你早日病愈!”而当我病好出现在班级门前,却赫然发现,黑板上已是满满地写上了“老师,欢迎你回来!”

  无尽的回忆和反思暂先告一段落吧。我不知道我到底能成为哪位学生的“重要他人”,我也不知道在学生们今后的成长历程中会不会也在下意识中记住我,也会在回忆一生中的重要他人时能算上我一个。不管怎样,只要带着“爱”和“善”,我坚信我的学生会喜欢我,喜欢我教的音乐课,会非常欢迎我成为他们一生中的重要他人的!是重要的,而教会他们一项知识、技能则更是义不容辞的。如何让对音乐一无所知的孩子去热爱

音乐教学反思9

  这首歌曲是一首4/4拍子弱起节奏的歌曲,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接受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学生最难接受的就是弱起节奏的旋律,也最怕唱弱起。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打破学生对弱起节奏“恐惧感”,在备课的过程中我设计了“先入为主”的教学方案,直接进行弱起部分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用的这种打破常规,出其不意的'办法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弱起部分我采用的方法,根据这个班的孩子识谱能力比较强,大胆、放手是这部分的主要教学方式。把更多的时间、空间交给孩子,鼓励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自学弱起部分,教学效果也有了,学生在快乐中掌握了歌曲。

  需要改进的地方:本节课学生能很快的学会弱起部分如何换气,但学生不会与下一乐句自然衔接,缺少相互间的融合。

  原因之一:由于刚刚接触弱起歌曲学生的能力不够;

  原因之二:学生之间缺少配合合作意识不够。因此,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节奏技巧的训练,不断地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合作、学会享受音乐的和谐。

音乐教学反思10

  这是一个充满浓浓友情的音乐活动《小指勾一勾》,孩子们在与好朋友进行互动游戏的过程中,在边打节奏边念歌词的情形下,深深地被这首歌曲所吸引。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的是给孩子自由的空间,让孩子在自由的空间中学习、歌唱,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尽量减少对他们的限制,多给他们表现自己,展现自己的机会,这样孩子才会更有兴趣,有了兴趣,才能迸发出超乎想象的东西来。以下是我们中(四)班小朋友在音乐活动《小指勾一勾》中的教学片段,我抓住了幼儿精彩的生成来丰富我先前预设的内容进行的活动实录。

  小朋友在音乐的伴奏中,学习着歌曲《小指勾一勾》,和孩子们边唱边做动作,最后我说:“我们勾了手指头就是好朋友了。”一个孩子突然大声说:“是永远的好朋友!”听到这句话,我很激动,马上说道:”对,老师要和你们做永远的好朋友!”我想如果不是我主动走进他们,主动和他们去勾手指头,怎么会有这样的一句话,又怎么会让这样普通的一节课充满了温馨和感动呢!我鼓励幼儿说:“想一想,除了小指勾一勾、手臂挽一挽的方法和好朋友做游戏,还可以用身体的哪个部位去和好朋友做游戏?”小朋友们踊跃地讲出了许多方法:杨止幽:“我用小手拍一拍和好朋友做游戏。”李雨阳:“我用小脚碰一碰的动作。”刘彦希:“我用背靠背的动作。”杨国玉:“我用头碰头的`动作。”

  小朋友想出了这些动作之后,我和他们一起和着音乐创编起了歌词,“伸出你的小小手,拍拍手、拍拍手,我们来做好朋友。”“抬起你的小小脚,碰一碰、碰一碰,我们来做好朋友。”

  孩子们都沉浸在愉快的创编游戏中,我也为这次预设活动的顺利完成而感到高兴,活动就要在小朋友的欢快游戏后结束了,这时突然听到有位小朋友说:“老师!我们可以笑一笑和好朋友做游戏。”

  这样一说,一下引起了许多小朋友的兴趣,“是呀!老师可以这样笑,老师可以那样笑。”孩子们争着在我面前展现着自己的笑容。“你们笑得真漂亮,我们一起把你们想出来的各种笑编进歌曲里去,好吗?”我顺着孩子们的话说。“咧开你的小小嘴,微微笑、微微笑,我们来做好朋友。”“张开你的小嘴巴,哈哈笑、哈哈笑,我们来做好朋友。”“翘起你的小嘴巴,咪咪笑、咪咪笑,我们来做好朋友。”

  看着孩子们的表现,我想:“小朋友们这么感兴趣,我们是不是可以启发孩子们用更多的表情来创编呢?”

  于是我又接着问:“脸上除了的嘴巴可以和好朋友笑一笑,还可以用什么和小朋友打招呼呢?”“眉毛、眼睛、鼻子……”孩子们兴奋地边说边做着各种不一样的表情,看着孩子们七嘴八舌地抢着动脑筋,我接着又给孩子们布置了一个小任务,那就是:让小朋友把想出来的动作,和其他幼儿交流讨论。小朋友很高兴地接受了这个任务,大家恨不得马上就去完成。不言而喻,我们又把这次的创编音乐活动推向了一个高潮。

  在《小指勾一勾》的创编活动中,我预设的活动是鼓励幼儿根据自己不同的肢体动作来创编歌词。不料,孩子们在教学中能表现出非凡的热情,不仅能想到用不同的动作来创编歌曲,还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运用面部表情来创编歌曲。面对孩子们的热情,我因势利导,启发幼儿运用多种创编手法,并启发幼儿用符号来记录创作的过程和成果,把教学过程又推向了一个高潮。

  反思这个活动,我认为在教育过程中,当孩子有精彩的火花出现时,我们要把这些火花看作是一种新的教学资源,去利用这些资源,并通过积极的回应和引导,带领孩子走向更高的挑战。这样的话,小朋友的积极性被提高了,思维自然活跃了,创编也就更丰富多彩了。所以,面对孩子们的这次生成,作为教师我扮演的角色是等待者、支持者和引导者。我等待着孩子们的生成,因为孩子们的生成和他们的生活经验是分不开的,所以我等待着孩子们的成熟,同时当孩子们有新的火花出现时,我一方面能及时关注孩子们的生成,另一方面调整自己的教育手段,来扶持孩子们的生成,更关键的是我还能积极引导孩子把生成的活动走向更精彩,更好的为大的教育目标服务。所以通过我的努力,我和孩子们一起使活动开展得更精彩。

音乐教学反思11

  在我上的<娃哈哈>这堂课上,我共放入了"创""律动""新授歌曲""游戏"四个环节。其中"创"和"游戏"是想进行对上节课的教学成果的验收,看他们是否掌握了上节课的内容。在实际上课过程中,学生的"搭搭拍拍"做的很好,可是在"小乐器"的游戏当中碰到了一些问题,经过我的总结,应该是我课堂上的分工不明确,导致学生在实际操作当中不知道应该为哪个目的服务,而出现了课堂秩序有点混乱的`情况。"踏踮步"和"娃哈哈"都是这节课的新授内容。因为<娃哈哈>这首歌歌词比较复杂,所以我选择了

  1:将"踏踮步"的背景音乐改为<娃哈哈>让学生首先熟悉<娃哈哈>的音乐

  2:将歌词写在黑板上,可以让学生一边看歌词一边唱。在"律动"环节中,学生基本掌握了踏踮步,但是在歌曲新授方面还是因为我的分工不明确,导致学生一直是边唱边跳踏踮步,对歌词的记忆不是很完善。

  总结这节课,我发现我自身存在很多问题,如:

  1:上课时语言的表达及分工不明确,时常会出现想的和实际让学生做的出现差异。

  2:碰到问题,不及时改善,反而跳过该问题,进入到下一环节。

  3:上课还不够投入,不能作到与学生完全溶为一体。

  综上所述,这些是我现在自身存在的比较大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逐步进行改善的。也希望老师们可以时常对我进行教导

音乐教学反思12

  在本次幼儿园青年教师公开课展示活动中,我设计的是一节小班音乐活动《鞋匠之舞》。鞋匠之舞这首音乐节奏鲜明,形象性强,是作为一节小班音乐活动的很好的素材。活动结束后,针对这堂音乐活动,观摩的园领导和老师们给我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现将这次活动的反思如下:

  在设计这次活动时,活动的重点我是把节奏放在首位,预设先从感受音乐、熟悉音乐入手,结合打击乐和动作培养幼儿的节奏感提高幼儿的`音乐素质和其他方面的能力,所以这是一节集打击乐和律动为一体的综合音乐活动,主要是通过乐曲节奏的变化,让幼儿感受节奏的快慢和长短,并通过肢体语言和打击乐器表现出来。这次活动的总体氛围还不错,幼儿很感兴趣,都能大胆、积极地表现。环节设计的也还清淅。首先,我用一段律动导入,小朋友和老师一起跟着音乐有节奏地拍手、搭肩、跺脚入场,由于人多、音乐不是很清晰,小朋友显得有些兴奋。在第二环节,模仿鞋匠修鞋的环节时,孩子们很感兴趣、要求我再来一遍,我满足了他们的要求,所以这个环节我拖得时间有点久,而之后的节奏又偏快了些。另外,课前由于对幼儿能力的质疑,我又临时做了调整,很多的环节都没有按照原设计的来进行,使活动缺失了重点。在第三环节,让幼儿用圆舞板敲击乐曲的节奏,显然小朋友很感兴趣,我班幼儿的节奏感不错,都能跟着乐曲有节奏地敲击,但我为了让教学保持有序,没让他们尽兴,真是得不偿失。如果能在敲击乐器时,加上图谱,教师能渗透一些游戏情节,效果会更好。

  这次活动的目标定位是:

  1.感受乐曲节奏的变化,能按乐句敲击。

  2.能体验和大家一起表演、游戏的乐趣。虽然,目标是都达成了,但由于对孩子能力的质疑以及缺乏对幼儿现有水平的了解,让这次活动少了几分色彩。通过这次教学研讨活动,我深深体会到,要想组织好一堂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了解本班幼儿能力和需求以及教师充分的课前准备之上。另外,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的引入或创设一定的情境色彩、形象生动的场景,这样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行为体验,从而帮助幼儿有效参与。

音乐教学反思13

  我在教学中一直认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是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所以,凡是小学阶段所开设的课程,只有课程设置节次的多少之别,并无正副课之分。只要是学校分配的课程,都得无条件的完成任务。

  总之,音乐教育不仅具有辅助、强化德育和智育的功能,还具有德育和智育所不能替代的独具的教育功能。音乐教育对于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包括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两大方面,结合我校学生的音乐基础,实际上现阶段我们主要以歌唱课为主。我的具体做法是:

  一、读谱训练。

  在识谱时先给学生标准音,即歌曲的调号。当学生按标准音唱有一定的困难时可进行音阶训练。由于学生音域窄,确实难以达到标准音时可以适当降调,并鼓励学生要经常练习音阶,达到拓宽自己音域的目的。

  二、教唱歌词。

  这一步是前四步的`综合训练。首先教师应泛唱二至三遍让学生视听,对于较长或难度较大的乐句可以先分小节教唱在连接起来唱,以至圆满完成全部教唱。在学生对本歌曲没有完全学会之前不能让学生练唱,因为学生自己识谱能力有限,一旦个别乐句唱错,则难以纠正。

  我教的是三年级学生的音乐。对于三、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了一定的自制力,但识谱能力较差,我采用听唱教学法,即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听力,在反复视听的过程中来完成教学任务,效果不错。

  三、指导学生熟读歌词。

  四、用多种方法,努力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针对本校特点,配合新课程改革,在学习音乐教材的同时运用多功能电子琴进行音乐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具体为:

  1、利用多媒体、电视、音响等不同教学设备,欣赏大型的交响乐和民族管弦乐作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感受音乐。

  2、课堂上,让学生上台演唱,培养他们的参与、实践能力,学生情绪高涨,使音乐课上得更加生动活跃。

  3、在音乐欣赏课上,有些乐曲可以利用乐器,结合新课程标准上的要求,给学生示范演奏,改变以往放录音让学生单纯欣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既开拓了视野,有提高审美能力。

  以上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的点滴体会,真切的希望能有更多的学生来喜爱音乐,热爱艺术。

音乐教学反思14

  二年级教学内容《小红帽》是一首欢快、活泼的巴西儿童歌曲,这个童话故事也深受学生的喜爱。本课的教学目标是:用轻快的声音、有感情地背唱《小红帽》;学唱唱名;引导学生根据歌词即兴创编动作进行表演。为了能较好地达到教学目标,我采用以下方式展开教学:

  1、童话导入,创设情境。

  《小红帽》是个学生们都很熟悉的童话故事,在导入环节中,请一名学生来讲一讲《小红帽》的故事,其他同学来补充,使学生走入到童话故事的情境中,并且总结出小红帽机智、勇敢、活泼、可爱的性格特点,为歌曲学习做好准备。

  2、理解故事,学唱歌曲。

  学生在理解《小红帽》的故事后,将部分故事内容以歌词的形式出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词,学生也能够较容易朗读出歌词的情绪。在学唱过程中,学生能够根据歌曲的节奏,自主学习歌词,并能够较好地听唱歌词,对于歌曲音高、节奏把握较好,能够用轻快的`声音表现小红帽快乐、活泼的形象。

  3、借助旋律线,学习歌曲唱名,理解歌曲形象。

  本首歌曲的前四乐句都采用了1 2 3 4 5 3 1自然音阶的形式,我将这些音符标注在

  黑板上,请学生将音符用一条曲线连接起来,形成旋律线,学生一边用手划着旋律线,一边听唱音符的唱名,我提示学生:这条旋律线起伏有什么特点?感觉像什么?大多数学生根据歌词的内容体会出这样旋律线像是小红帽走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要去探望外婆,这种方式学生乐于接受。在一、三乐句中都出现了 1—1的八度大跳音程,旋律线也呈现了大跨度的上行,我提示学生:在高音1的位置出现了哪些歌词?(“郊外”、“僻静”)表现出外婆家远而偏僻,因此用了大跨度的音程。学生能够理解歌词形象,并通过听唱较好地把握音准。借助旋律线的形式,不仅使歌曲唱名的学习更加生动有趣,而且还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歌曲形象。

  4、即兴创造表演,增强表现力。

  在学唱并理解歌曲形象的基础上,请学生分组合作,根据歌词的内容为歌曲创编动作表演,教师进行巡视指导。在创编的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学生更够根据歌曲内容创编简单的动作表演,但不够形象、生动,我提示学生:小红帽是个活泼可爱的小孩,她走在路上是什么心情?应该怎样表现?要按照歌曲节拍表演。学生在我的提示下表现出多种动作形式,效果较好。再引导:当她担心要遇到大灰狼的时候是什么心情?应该怎样表现?学生表现出紧张的情绪,并用双手环抱肩膀、小碎步来表现紧张的情绪。最后,我又引导:小红帽探望外婆后平安地回家了,和妈妈一起进入甜蜜梦乡后是什么感受?应该怎样表现?学生表现出甜蜜、幸福的表情和动作。通过我的引导,学生能根据歌曲的内容,创造歌表演,增强了音乐表现力。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演唱上没有给学生创设更多的空间,学生没有演唱充分在指导通过旋律线理解歌词以及歌表演上用的时间较长。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引起注意,更加合理安排教学过程。

音乐教学反思15

  韵律活动是幼儿非常喜爱的一种集体音乐活动,但韵律活动动作多、难度大,幼儿较难掌握。我给孩子们执教的活动《狮王进行曲》该课的设计主要通过(听听—————说说————玩玩————演演几个环节)紧紧围绕兴趣是学习的基本动力,让幼儿感受、熟悉、理解、表现音乐。针对幼儿爱听故事的特点,我尝试利用故事和音乐匹配,让幼儿对音乐的内容和结构有初步的印象。并根据音乐设计了一份图谱,让幼儿听音乐,看图谱,做身势,让幼儿在动动玩玩中感受、理解音乐,享受音乐活动的快乐,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本此活动的目标我定位在:

  1、是感受音乐性质的基础上,学习用富有个性的动作表现作品的.故事情节、角色和音乐变化。

  2、是能随音乐合拍地表演,体验神气、高兴、害怕三种情绪,享受情节表演带来的乐趣。

  由于整个活动在构思、设计、教学程序、组织形式上都打破了原有韵律活动的模式,幼儿一贯的模仿学习变为创造性学习,提供给幼儿主动活动的空间,让幼儿在匹配的音乐刺激下,产生激情,又在激情的驱动下调动自身已有的生活经验,创新出与同伴不一样的身体动作,让幼儿在主动探索中学习和发展,从而使孩子在活动中更感兴趣、更富有成就感。

  活动后,我进行了反思,觉得在活动中有几个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

  如:

  (1)教师只有一个如何更好更细致地关注到幼儿的表现,让幼儿富有个性的艺术表现为教师利用,为同伴所学习?

  (2)整个活动中,幼儿的表演栩栩如生,很好地表现了音乐形象,但教师在整堂课中一直处于高亢状态,幼儿一直处于兴奋状态,好不好?

  (3)利用故事和音乐匹配,该方法是否也适合小班、中班的幼儿?

【音乐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音乐的教学反思01-29

音乐教学反思12-30

音乐教案教学反思01-27

箫音乐教学反思02-15

音乐春天教学反思02-07

音乐教学反思范文02-22

《音乐之声》教学反思10-20

小学音乐教学反思08-16

关于音乐教学反思04-15

大班音乐教学反思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