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思考的教学反思

时间:2022-11-11 13:39:42 教育反思 投诉 投稿

教学思考的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如何把教学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学思考的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思考的教学反思

教学思考的教学反思1

  生1:我还有一种方法。

  师:你能介绍一下吗?

  生1:我是比没投中的个数。李晓明和赵强都是3个没投进,而陈冬冬只有2个没进,所以陈冬冬投得最准!

  师:他说得有道理吗?

  生2:我认为他的说法有道理!

  生3:我也认为是对的。

  师:行!看来这种方法很受你们欢迎!现在老师也来参加比赛,假设投了2个,投中了1个。张老师只有1个没进,该是第一吧!

  (停了片刻,“错了!错了!”学生不约而同地喊了起来。)

  师:什么地方错了?

  生4:不能比没进的个数!虽说张老师只有1个没进,但张老师投中的个数只占总个数,比、、小,所以张老师不能算第一。

  反思一道理是悟出来的

  “我是比没进的个数……”无疑,学生的想法是错误的,但对此的认识仅局限于我与极少数的优生。如何让每一位学生都明白这一道理,悟出这一方法的.错误?如果我只是简单地判定这一想法的错误,学生的思维必定还是被这一假象迷惑,同样走不出思维的困境。在此瞬间,我选择了举例——我也参加这次比赛。面对我的“两投一中”,许多学生才终于恍然大悟,明白了比没进的个数只是一种偶然或是巧合。就这样,学生一片混沌的思维在瞬间得以清晰,在徘徊与犹豫中得以坚定。道理是悟出来的,简单的告之,学生也许会知道,但缺乏必要地体验与理解的成份,这样的知道必定是肤浅的。

教学思考的教学反思2

  师:张老师好不容易得个第一,被你们这样轻而易举地否定了。但张老师还是很服气的,因为你们说得在理。同学们,其实施俊杰的想法也是有道理的,只是缺少一个前提?

  生5:我知道了。如果投的总个数是一样的话,就可以直接比没进的个数。

  师:你的思维真敏捷!其他学生也明白吗?(师留给学生“消化”的时间)

  师:在总个数一样的情况下,没投中的个数越少,成绩越好。那比投中的个数可以吗?

  生6:也可以!

  师:同学们,根据这样的一种思路,我们也可以知道谁投得准一些。我们应感谢谁?

  生齐说:施俊杰。

  师:是啊!虽说他的想法存在问题,但我们只要稍加改进,就成了一种好方法!因此,学习就要像施俊杰那样积极思考,并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与想法,这样即使观点不成熟,也会给我们以启发,拓宽了我们的解题思路。

  反思二错误成就精彩

  “我是比没进的个数”其实这一想法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只是缺乏一个前提。如何“变废为宝”?以释放这一想法的'内涵价值,并呵护学生敢于提问的勇气与勤于思考的习惯。“同学们,其实施俊杰的想法也是有道理的,只是缺少一个前提?”在这一问题的指引下,学生很轻松的得出了:在投的总个数一样多时,没进的个数越少,投得越准!

  学习难免会有错误,关键是教师能透过错误探寻出它内蕴的价值,并藉此进行合理地处置与有效地引导,以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主动参与对“错误”再认识。“错误有时前进一步就是真理。”面对课堂生成的“错误”,我们要学会珍视它,让它成为学生思维的平台与跳板,这样错误就会成就课堂的精彩!

教学思考的教学反思3

  学习物理最根本的方法是观察和实验,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中“尝试”,发现与物理有关的问题,使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自然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使学生体验物理与生活、物理与自然、物理与技术、物理与社会的密切关联,了解生活和社会中处处有物理。经验告诉我们:一个成绩优秀的学生对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具有很强的“悟性”,这种“悟性”源于对日常生活丰富的感性认识。对物理学习有障碍的人,其最大的障碍不在于智力因素,而在于缺少对日常生活的用心观察,头脑中缺乏感性经验,而这些感性经验恰恰是物理思维的基础。学习物理,首先要用自己的眼睛仔细观察周围的世界,通过思考从中发现问题,提出假想,甚至是异想天开的猜想;要善于动手“尝试”,只有实践才能证明猜想或假想是否正确,也才能最终发现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观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现象感知过程中的一种最直接的方法。通过观察可以使学生从物理现象中获取各种各样、鲜明生动、印象深刻的原始信息,为理解物理知识提供了事实根据。因此,注意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实践中多“尝试”,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动手“尝试”的好习惯,对物理的学习极为重要。

  我们身边的许多物品都可以用来供学生做物理实验,如利用吃饭用的筷子和水就可以做光的折射现象的小实验等。使用身边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实验“尝试”,既可以拉近物理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刻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消除科学的神秘感;又可以使学生利用简单的器材进行小发明和小创造,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很好的场地和条件。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等所表现的物理知识是最直观的,给学生更多的“尝试”机会来展示自我。学生做小实验,搞小制作、小发明等,又可弥补课内实验的不足。做这些实验使用的器材不受限制,回家后自找材料,人人能做到;从仪器的设计和制造、实验步骤和方法的确定,实验结果的处理等全过程,都由学生独立“尝试”着完成,这都有利于他们探索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各种物理实验,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是一种特殊的、直观的实践。学生在动手完成各种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过程中,思维异常活跃,学习欲望高涨,参与意识增强,都迫切地希望进一步探索问题。通过“尝试”实验,学生学习到的物理知识就比较深刻、牢固。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等,有很强的趣味性和知识性,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初中学生好奇、好问、好动、好学的心理特征。教师要鼓励学生做好这些课外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并有意识地在教学中加以讲评。

教学思考的教学反思4

  《数学思考》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整理和复习》这一单元的一节教学内容,它充分体现了新教材的特点,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形象思维、解题策略以及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等方面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此节内容选取了三道极具代表性的例题,融合了整个小学阶段所涉及到的数学思想方法,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巩固、发展学生找规律的能力、分步枚举组合的能力及列表推理的能力。我执教的是例7:六年级有三个班,每班有2个班长。开班长会时,每次每班只要一个班长参加。第一次到会的有a、b、c;第二次有b、d、e;第三次有a、e、f。请问哪两位班长是同班的?

  “数学思考的编排意图是什么?我们应该给学生创设怎样的学习机会?”这是我在课前思考的主要问题。数学思考也能像学习常规内容那样给学生以方法和技能为主的形态展开学习吗?或者说它更应偏重于什么?我觉得所谓数学思考,应该在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这两个点上展开会更有价值。应偏重于让学生经历数学思考的全过程,在其中体验数学探索的乐趣和困惑,真切的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从中给予学生个性化思考与能量释放机会。

  就本节课的内容而言,学生之前尽管已经解除了比较多的数学广角系列安排的内容知识,但前后的知识联系看起来并不紧密,不过数学的思想方法的熏陶却是一贯的:都强调数形结合,都强调合作探讨与交流,也都强调策略与方法的优化等,尤其是注重数学化思想的渗透。鉴于此,本课在设计时,我就比较注重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将思维充分调动起来,重视“说”的过程,在“说”的过程与基础上在进行对比交流和优化,并相机渗透数学化的思想,体悟数学的简洁美。学生只有在借助表格说思路的过程中能够充分意识到其价值,才会认同,才会自觉加以运用。这种运用的目的是对方法的认同,并非要在一节课中做对太多的推理题,这也不现实,因为也不可能有那么多的时间。毕竟,严密的推理尤其是信息条件比较复杂的更是挺费时间的。如果学生能在课后对推理知识有个比较高的热情,并且在以后遇到同类问题能够想到运用这种方法去尝试解决,应该说就已经达到了本课的基本目标。

  纵观全课,我认为最大的成功在于充分体现了浓浓的“数学味”:通过直观教学,数形结合,以简驭繁,让学生的探究有目标,学生的思考有深度,学生的交流有实效,学生对数学思考的认识更深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确有提高。

  我的困惑是对教材中表格的处理,是否该发放给学生?如果让学生自己去设计,能顺利达到同样的目的吗?如果直接发送,是不是前功尽弃?又是否存在牵着学生鼻子走的嫌疑?

教学思考的教学反思5

  数学思考的复习难度是很大的,涉及的范围比较广,主要内容是每册的数学广角的内容,小学课本12册中,每册都有数学广角,并且每一个数学广角的内容之间都没有联系,基本是都是单独的数学思考方法或数学思想。

  所以,针对上面的情况,再加上数学广角的内容本身就是个难点,如果教学起来相对单独较大,这个内容就应该一一的.复习,尤其像鸡兔同笼问题,可以用假设法也可以用方程法,这两种方法重点复习一下。还有刚学习的抽屉原理,也是挺难理解的一个内容,再重点复习一下。还有找次品问题也是比较抽象的内容,一是回顾复习一下课本,二是记一下规律。还有烙饼问题也还是比较麻烦,当时讲的时候就比较麻烦,所以再回顾一下记忆一下规律。还有植树问题的三种情况,一端栽树,两端栽树和两端都不栽树的情况,课数和间隔数的关系。

  像搭配问题算是比较简单的内容,比如三件上衣搭配两条裤子一共有几种穿法,这样的问题所有学生基本都没有问题。还有排列组合的题目学生只要细心一些也问题不大,一般是打电话问题,只是组合问题,不用考虑顺序问题。但是几个人排队照相问题就要考虑顺序问题了。

  总之,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如果出现问题,再及时的进行讲解和纠正。

教学思考的教学反思6

  20xx级高一学生是我校历史上招生人数最多、层次较为复杂的一届学生。个人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也参差不齐。如何让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得?如何因人施教,因材施教?传统的教学模式显然已不能适应新课程下的新要求。如何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人人有所获,既要让优秀生出类拔萃,又要让后进生学有进步,也成了我们教学探索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校高一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进一步学习条件不具备。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知识的深度、广度,能力要求都是一次飞跃。这就要求必须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作好准备。高中数学很多地方难度大、方法新、分析能力要求高.教材中学生自主探究的内容增多,如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问题,三角公式的变形与灵活运用等。客观上这些观点就是分化点,有的内容还是高初中教材都不讲的脱节内容,如不采取补救措施,查缺补漏,分化是不可避免的。

  2、被动学习。许多同学进入高中后,还像初中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老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主动权.表现在不定计划,坐等上课,课前没有预习,对老师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没听到“门道”,没有真正理解所学内容。不知道或不明确学习数学应具有哪些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而一部分同学上课没能专心听课,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笔记记了一大本,问题也有一大堆,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只是赶做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

  3、对自己学习数学的好差(或成败)不了解,更不会去进行反思总结,甚至根本不关心自己的成败。

  4、不能计划学习行动,不会安排学习生活,更不能调节控制学习行为,不能随时监控每一步骤,对学习结果不会正确地自我评价。

  5、不重视基础。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同学,常轻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经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认真演算书写,但对难题很感兴趣,以显示自己的“水平”,好高鹜远,重“量”轻“质”,陷入题海,到正规作业或考试中不是演算出错就是中途“卡壳”。

  二、教学策略思考与实践

  针对我校高一学生的具体情况,我们在高一数学新课程教学实践与探究中,贯彻“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原则。以学法指导为突破口;着重在“读、讲、练、辅、作业”等方面下功夫,取得一定效果。

  1、读。

  俗话说“不读不愤,不愤不悱”。首先要读好概念。读概念要“咬文嚼字”,掌握概念内涵和外延及辨析概念。例如,集合是数学中的一个原始概念,是不加定义的。它从常见的“我校高一年级学生”、“我家的家用电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及“自然数”等事物中抽象出来,但集合的概念又不同于特殊具体的实物集合,集合的确定及性质特征是由一组公理来界定的。“确定性、无序性、互异性”常常是“集合”的代名词。再如象限角的概念,要向学生解释清楚,角的始边与x轴的非负半轴重合和与x轴的正半轴重合的细微差别;根据定义如果终边不在某一象限则不能称为象限角等等。这样可以引导学生从多层次,多角度去认识和掌握数学概念。其次读好定理公式和例题。阅读定理公式时,要分清条件和结论。如高一必修2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断中由三个条件推导出一个结论;对数计算中的一个公式,其中要求读例题时,要注重审题分析,注意题中的隐含条件,掌握解题的方法和书写规范。读书要鼓励学生相互议论。俗语说“议一议知是非,争一争明道理”。新课程教材中每一节内容都辅以相应的探究内容和思考的内容。例如,让学生议论分别通过图象与单位圆的三角函数线分别掌握正余弦函数的性质等。

  2、讲。

  外国有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教师的作用在于将“冰冷”的知识加温后传授给学生。讲是实践这种传授的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教学手段。首先讲要注意循序渐进的原则。循序渐进,防止急躁。

  每堂新授课中,在复习必要知识和展示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老师着重揭示知识的产生、形成、发展过程,解决学生疑惑。比如在学习两角和差公式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五套诱导公式,可以将求任意角三角函数值问题转化为求某一个锐角三角函数值的问题。此时教师应进一步引导学生:对于一些半特殊的教(750度,150度等)能不能不通过查表而求出精确值呢?这样两角和差的三角函数就呼之欲出了,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讲授中注意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要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鼓励学生应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全过程,教、学同步。让学生自己真正做学习的主人。例如,讲解函数的图象应从振幅、周期、相位依次各自进行变化,然后再综合,并尽可能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容易接受。其次讲要注重突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注重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3、练。

  数学是以问题为中心。学生怎么应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必须进行练习。首先练习要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切忌过早地进行“高、深、难”练习。鉴于目前我校高一学生的实际现状,基??

  训练是很有必要的.。课本的例题、练习题和习题要求学生要题题过关;补充的练习,应先是课本中练习及习题的简单改造题,这有利于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让学生通过认真思考可以完成。即让学生“跳一跳可以摸得着”。一定要让学生在练习中强化知识、应用方法,在练习中分步达到教学目标要求并获得再练习的兴趣和信心。同时老师们在现有习题的基础上基础上简单地做一些改造,便可以变化出各种不同的题目;其次要讲练结合。学生要练习,老师要评讲。多讲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其中包括成功的与错误的。特别是注意要充分暴露错误的思维发生过程,在课堂造就民主气氛,充分倾听学生意见,哪怕走点“弯路”,吃点“苦头”;另一方面,则引导学生各抒己见,评判各方面之优劣,最后选出大家公认的最佳方法。还可适当让学生涉及一些一题多解的题目,拓展思维空间,培养学生思维的多面性和深刻性。要求学生掌握通解通法同时,也要讲究特殊解法。最后练习要增强应用性。例如用函数、、三角、向量等相关知识解实际应用题。引导学生学会建立数学模型,并应用所学知识,研究此数学模型。

  4、作业。

  鉴于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差异较大,为了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更好地学习数学,得到最好的发展,制定“分层次作业”。即将作业难度和作业量由易到难分成a、b、c三档,由学生根据自身学习情况自主选择,然后在充分尊重学生意见的基础上再进行协调。以后的时间里,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随时进行调整。

  以上是我这近一年来的教学体会。新课程下制约高中数学教学的因素很多,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也很多,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但要相信“没有失败的学生,只有有问题的教育。”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用最优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由此可见,只要我们立足于课堂教学改革,就能活跃课堂气氛,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防止学生出现“高分低能,低分无能”以及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错的不良现象。使每个学生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教学思考的教学反思7

  近日整理听课笔记,发现这样一个现象:课堂上诸如“对不对?”、“可不可以这样?”、“好不好”等的封闭型问题少了,取而代之的是“你认为如何?”、“你是怎样想的?”、“你能想出几种方法?”等极具开放性的提问。不可以不说这样的转变体现了教学的开放,反映了新课程的理念。笔者对此做了一些思考。

  思考一:“你发现了什么?”应是理念的转变

  案例一:揭示比例意义的概念(学生计算各比的比值后,教师板书)

  3∶5=18∶30 0.4∶0.2=1.8∶0.9 ∶=7.5∶3

  师: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比例。观察这三道等式,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3∶5=18∶30中3到18扩大6倍,5到30也扩大6倍。

  生:我发现0.4∶0.2=1.8∶0.9中,0.4是0.2的2倍,1.8是0.9的2倍。

  生:我发现前项扩大几倍,为保持比值不变,后项也应扩大几倍。

  师(面露难色)我们看看表现形式,直观看有什么特点?

  (生疑惑)

  师:(无奈,分别指向三个等号)这些等号说明了什么?

  终于有个学生说出表示两个比相等。

  师:对了,像这样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比例。

  案例中“观察这三道等式,你发现了什么”这一开放性提问“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答案五花八门,课堂气氛很热闹。可我们也不难发现,教学效果不尽理想,虽然学生的回答可以说十分精彩,但离教学目标相差甚远,最后执教老师不得不“无奈地分别指向三个等号问:这些等号说明了什么?”这样生涩地把教学带向下一步。

  应该说开放性的提问正符合了新课程提出的“数学学习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数师应激发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等理念。但本案例中的“你发现了什么”却阻碍了教学。可见,开放性的提问应是一种教学理念的转变。这样转变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课堂开放了,学生灵动起来了,智慧在师生互动中流淌。但任何一件事都是一把“双刃剑”,“你发现了什么”的开放性提问如果用在了不适当的内容,不恰当的地方,就起不到积极的作用,反而会像上述案例那样适得其反。

  思考二:构建“发现”平台,在过程中建构知识

  案例二:乘法分配率教学片段

  教师出示三道题请同学们至少选择一题,用两种方法解答。

  (1)上衣每件114元,裤子86元。如果购买50套需要多少元?

  (2)桌子每张56元,椅子每把24元,买三套需要多少元?

  (3)学校给鼓号队48人买队服和鞋。每套队服65元,每双白球运动鞋5元。一共需要多少元?

  同桌互相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哪种方法简便,为什么?

  (约5分钟后,学生说明思路及计算方法,师板书。)

  (114+86)×50 114×50+86×50

  (56+24)×3 56×3+24×3

  (65+5)×48 65×48+5×48

  师:每道题两种方法都能够得出相同的结果,我们就可以说左右两个算式是什么关系?

  生:左右相等。

  师:请仔细观察、分析这三个等式,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吗?

  生:我们小组的同学发现这三个等式左右两边都有加法和乘法。

  生:我们发现左右两个算式都有相同的数。

  师:你们找到了共同点,有相同的数和运算符号。很细致的比较,那么有不同的地方吗?

  生:我们发现:左边算式先求和再求积,有小括号;而右边的算式先求两个积,再求和,没有小括号。

  生:我们发现每道题的两种方法,在计算时有一种方法简便,另一种不简便。

  生:左边的数50、3、48只用一次,而右边的算式中用了2次。

  生:我补充,我们发现左边的算式中先求两个的和,再乘一个数,而另边的算式只不过用两个数分别去乘这个数。

  师:非常好。正因为有了细致的观察,大家才会有如此多精彩的发现。刚才这位同学回答时用了一个词特别好。想想是哪个词?

  生:分别。

  师:对了,那么谁来结合例子具体说说“分别”的意思。

  ……

  数学知识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间蕴涵着人们丰富的创造性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就是将前人的经验转化成自己的知识财富的复杂过程。案例二中“仔细观察、分析这三个等式,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吗?”的提

  问引导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问题、把生活原型转化为数学模型的过程,让学生亲身经知识发生并逐步构建数学模型的过程。

  同样是观察几道算式,问学生有什么发现,比起案例一来讲,案例二显然是成功的,教学效果是有效的。为什么会这样呢?关键是为学生构建一个发现的平台。案例一中只让学生计算了一下各个比的比值,初步看了一下后就问学生你有什么发现,此时学生的观察体会都是浅层次的,浮浅的,再加上提问没有明确的指向性,学生抓不住教师的要点,自然回答不到点子上。而在案例二中,教师创设了生活情境,在解决问题中列出算式。教师适时提出要求:同桌互相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哪种方法简便,为什么?让学生深入思考,充分交流。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抛出“仔细观察、分析这三个等式,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吗?”这一问题,学生的交流自然是精彩的,发现当然是缤纷的,生成必然是创新的。

  其实,“你发现了什么”这样的问题设计,目的是为了课堂教学的精彩生成,而这当然少不了教师课前的精心预设,这是一个师生互动、互学的过程。案例一中的设计,如果能放在比例意义概念揭示以后,让学生多写几组比例,然后仔细观察写出的比,体会写比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提问: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其实它有着很多有趣的特征。请仔细观察,看看你有什么发现?这样教学就会事半功倍了。

  思考三:提供“发现”时空,在操作中寻找规律

  案例三:

  教师借助演示,引导学生学习“有6个梨,每3个装一盘,可装几盘?”并诱发学生列出算式6÷3=2。接着,教师把“梨”的个数分别设为7个、8个、9个、10个、11个,让学生把教师发给的“纸片梨”、“纸片盘”拿出来,同桌间进行操作、讨论,并要求出算式。交流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6÷3=2(盘)……0(个)

  7÷3=2(盘)……1(个)

  8÷3=2(盘)……2(个)

  9÷3=3(盘)……0(个)

  10÷3=3(盘)……1(个)

  11÷3=3(盘)……2(个)

  师:根据上面这一组算式,你们能发现什么?

  生:除数都是3。

  生:被除数一个比一个大1。

  生:余数只会出现0、1、2三个数。

  师:那么,余数会不会出现3呢?

  生:不会。因为如果还余3个的话,那么就可以再装一“盘”了,这样余数又为0了。

  师:除数为3时,余数有0、1、2三种可能,这说明了什么?

  生:我猜,余数要比除数小。

  师:是这样吗?大家再举一些例子,比如我们现在令除数为4,写几道算式,研究研究。

  (学生操作)

  师:你现在又有什么发现?能用一句话概括吗?

  生(高兴地):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

  这一教学片断以学生活动为主,学生亲自参与探究过程,而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创设亲自动手操作的情境,充分提供给学生发现的时空,让学生积累一些感性认识。教师通过两个开放性提问:“根据上面这一组算式,你们能发现什么?”、“大家再举一些例子,比如我们现在令除数为4,写几道算式,研究研究。你现在又有什么发现?能用一句话概括吗?”引领学生观察、比较、讨论。使学生的自主探索、小组合作有的放矢,有章可循。

  教学实践给我们这样的启示:书本上的知识是前人总结出来,但对于学生来说,又是有待发现的新知识。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领(你发现了什么只是其中一种有效的手段)学生按一定的步骤去自学地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知,从而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精神体验。即使学生一时不能发现问题,教师也要有足够的耐心,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等待学生去思考,去操作,去交流,去发现知识,寻找规律。

  思考四:提高“发现”质量,在思考中发展思维

  案例四:组两位数

  教师出示:有5张数字卡片1、2、3、4、5,从中抽出2张组成两位数,你能组哪些呢?你知道一共有几个两位数?

  生:12、23、34、45、42、

  生:21、24、13、51、35

  ……

  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说着,教师一一板书在黑板上。

  师:还有其他答案吗?

  生:想不出来了。

  师:很好,一起来数一数,一共有几个?

  生:20个。

  很显然,这是一道开放式练习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答案找到了,一共有20个。但本案的教学似乎总缺了点什么?用我们现在流行的话说:味道没有做足,蛋糕没有做大。开放练习可以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来发展学生的思维。量指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想得多”和“想得快”;质指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想得全”,即不重复、不遗漏,有规律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或全部答案。这是对学生思维的更高的要求。而本案例中学生的表现却是想到什么说什么,思维是零散、无序的。教师也仅仅停留在从量的方面上发展学生的思维,忽视了对“质”的追求,忽视了习题中隐含的规律,忽视了对学生有序思维的培养。利用开放性问题的独特作用,我们可以这样组织教学。

  师:靠着集体的智慧我们终于找到了所有的答案。可我总感觉不是很好?你们呢?

  (让学生也感觉到这样零散地想,不够系统,容易遗漏或重复。一个人想的话,就更不容易想全了。)

  师:让我们把刚才大家写出来的两位数排排顺序。

  学生的排列方式有很多,教师引领学生统一一种排法,即:12、13、14、15;21、23、24、25;31、32、34、35;41、42、43、45;51、52、53、54。并分行排列,如下

  12、13、14、15;

  21、23、24、25;

  31、32、34、35;

  41、42、43、45;

  51、52、53、54。

  师:仔细观察我们排列好的数,你有什么发现呢?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观察、交流,发表意见,最后引导学生认识到找两位数的较好较快的方法是先确定十位上的数,再确定个位上的数。按这样的方法写两位数,能做到有条不紊。按照年段的不同,我们可以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如果这一内容放在高段,我们不妨再提高要求,可以引入乘法原理的初步知识。不管怎样,通

  过这样的调整,即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更能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科学性。

  思考五:体验“发现”快乐,在感受中健康成长

  案例五: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出示题目:求12和30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学生很快都用短除法的形式求出12和30的最大公约数是6,最小公倍数是60。这显然不是本节课探求的重点。本节课的目的是要让学生通过深入的观察、分析、比较、总结,发现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异同。于是执教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师:其实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有着密切的关系,请大家仔细观察用短除法求解的过程,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集体交流时,学生发言很踊跃。

  生:我们小组得出求最大公约数和求最小公倍数的相同点有:都是用短除法的形式分解质因数的,都要用它们公有的质因数或公约数去除,都要一直除到两个商互质数为止。

  生:我们发现了不同点是:最大公约数是将所有的除数乘起来,也就是公有的质因数相乘,而最小公倍数要将除数和商都乘起来,也就是公有的质因数和它们每个独有的质因数相乘。

  师:分析地很好,这是它们最本质的区别,正是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方法不同的地方,最容易混淆,咱们在做的时候要注意别乘错了。

  生:老师,我们小组有一个发现,12和30的最小公倍数60是它们最大公约数6的10倍,这正好是除到的两个商2和5的乘积。

  师:有意思,还有什么发现呢?

  生:我也有个发现,不知对不对。我想可以用12×5或30×2,积都是60,这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师:将这两个数和短除法后所得的商交差相乘,还真能得到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生(高兴地):这样不就可以用来检验了吗?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连验算都想到了。不过,我有个疑惑,这些发现是否真的正确,换其它的数能否成立?

  生:我们可以举例验证一下。

  师:这是个好提意,大家动手做吧,也许你还会有新的发现呢?……

  学生兴致勃勃地投入到新的探索中去,争辩声、笑声不时回荡在教室内。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在课堂上,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究与创造。学生通过积极思考、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同时也增强了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在上述案例中,学生之所以会有那样的发现,开放性的提问(几次问你有什么发现)、教师的鼓励无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学生不但自己首先品尝到了“发现――成功”的快乐,同时还引领其他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思考,于是便有了更精彩的发现。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的思维过程得以尽情展示,情感得以尽情宣泄。这样良好的氛围,积极的心理场,激励着学生向科学的殿堂攀登。

  教学需要关注细节,让我们进一步思考“你发现了什么?”,也许你会有新的发现。

【教学思考的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数学思考的教学反思08-09

教学思考的教学反思15篇02-12

化学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最新12-27

小草教学反思 《草》教学反思11-04

乌塔教学反思教学反思11-29

写字教学教学反思12-31

学前教学教学反思02-25

教学数学教学反思02-12

故事教学教学反思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