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态度反思

时间:2022-10-06 23:31:51 教育反思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工作态度反思

工作态度反思1

  做好每一个细节在此期间,更是要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注重每一个细节。在工作中, 每一件看似简单的小事情,都能够反映出落实这件小事情的人的态度和责任心。对于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情,只有那些心中有着高度责任感和抱有正确态度的人才能够做好,才能够让工作产生更好的效益。而不到细节,或者不把细节当回事的`人,对工作缺乏认真的态度,对事情只能是敷衍了事。这种人无法把工作当作一种乐趣,而只是当作一种不得不受的苦役,因而在工作中缺乏工作热情。他们只能永远做别人分配给他们做的工作,甚至即便这样也不能把事情做好。

工作态度反思

工作态度反思2

  一、收获之处:

  1、加强理论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生眼里的教师应当是一位聪明、博学、善于思考、热爱知识的人,为了使学生获得一点知识的亮光,教师应吸进整个光的海洋。”为此,自毕业以来我不断进修学习,先后取得了专科和本科学历,丰富了自己的知识结构,同时加强专业理论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用新课程标准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使自己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不断提高。

  2、对学生能倾注全心的爱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对待每一位学生都倾注爱心,真诚对待每一位学生,用自己的真情感动学生,对学生用宽容的眼光看待,对学生尽心尽责,赢得了学生的信任和爱戴,因此学生也喜欢学习数学。

  3、落实课堂常规,关心学困生的成长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平时注重因材施教,努力提优辅差。在每学期初,就确定了班级里需要课后辅导的学困生,充分利用放学后的时间和家庭教育相结合进行辅导,使这些学生的生的成绩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我在抓教学质量的同时,又注重落实课堂教学常规,严格规范学生的作业格式和课堂学习方式,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和学习习惯,促进课堂教学效益,提高了学生的成绩。

  4、更新教育观念,活化课堂教学。

  教学是教师最重要的工作,而主方向是课堂教学改革。学生喜欢民主、平等型的课堂,期待得到老师的赞扬和鼓励。新课程标准的一个新理念,就是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合作者。因此,营造民主、平等,放得开、收得拢的课堂才能成为学生吸取知识,张扬个性的场所,课堂才会涌动出师生生命的活力。同样,教师也就真实地走进了新课程。我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我总是坚持多渠道查阅跟学习内容相关的资料,做到胸有成竹地备课、上课。课堂上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所以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也较喜欢上语文课。

  5、增强科研意识,提高自身素质。

  我深知,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要一种开放的心态全面理解、把握课程,以科学、民主的精神组织实施课程,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调整教育实践,努力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只有继续努力进行科学研究,用科学理论武装自己,才能真正的胜任肩负的使命。平时里,我经常翻阅有关教育理论专著和报刊,上网了解教育动态和教育信息,使自己的研究水平不断提升。

  二、反思与措施

  1、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1)重新反思课堂教学的本质。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关注着学生的发展。在教学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时,要时时思考如何让每个学生乐意学,学会学习,善于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解决这些困难。

  (2)要拓宽教育教学的视野。课堂教学是发展学生素质的主要场所,但它不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惟一途径。教育教学应当渗透在学生参与的各类活动中,渗透在社会、家庭、学校等学生成长的各个领域之中。

  (3)要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在教学中让学生学会探索未知比掌握现成的知识更为重要,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潜能比学会一门技能更为重要。因为今天的学生将要迎接未来可能发生的生态环境及社会变迁的挑战。

  (4)敢说一个“不”字

  实施创新教育,要敢于对目前阻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教学现状说一个“不”字。也就是说,要用质疑的目光、否定的态度、发展的思路对教学现状经常进行反思,并进行不断的创新。如教材里出现的东西是否都要教,是否可以对教材中的有关内容进行必要的增删,再者,书本上、教参上说的是否都是“真理”。

  2、精心备课,力争旧教材体现新理念

  如何用新课程标准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我需要在备课上下功夫。备课是一种个性化、创造性的劳动。备课要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要备教法,更要备学法;要备如何促进学生的全员参与,如何创设合适的教学情景;要备如何引发学生个性的绽放。备课是一个过程,它需要教师不断思考,不断收集资料,不断创新。教师要有自己的知识储备,要有自己的教学机智,要有自己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教学反思要详细具体,在学习中,广泛吸取教改的新鲜空气,力争解决课堂教学时间和教学任务之间的矛盾。

  3、创设学生喜欢的民主、平等型的课堂。

  新课程标准的一个新理念,就是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合作者,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因此,营造民主、平等,放得开、收得拢的课堂才能成为学生吸取知识,张扬个性的.场所,课堂才会涌动出师生生命的活力。同样,教师也就真实地走进了新课程。新课标要求教学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讲的机会、做的过程交给学生,使学生能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而教师的作用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调控教学进程,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操作、去解决问题。因此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有大量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很多时候我就这样去做的,在学生方面,的确做到了注重学生的个性,但结果呢?不能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有时候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不得不进行刹车,取消了学生的自主时间。如何更好地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4、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虽然在学生身上化了许多心思,很多学生的学习、习惯有所好转,但还有个别同学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没有彻底养成。有部分同学做题时审题还不够仔细、严密,审题能力还须培养。有个别同学仍字迹潦草,尽管我反复教育他们,甚至让他们重写,作业的字迹没多大好转,只有老师坐在他们面旁边,他写一个我说一下,他们才会写得稍端正些。有些学生的作业还不能按时完成,时而会不做或少做作业。我想也许他们对学习缺少了兴趣才会不完成作业,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对作业能乐此不疲,这是我需要探究解决的问题。

  5、多读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理论知识,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

  书到用时方恨少。很多时候我总是想尽办法、绞尽脑汁的来设计教案,但总觉得少了些什么。要想使教学得心应手,只能是有意识地多收集资料,多看报刊杂志,多与同事交流等,以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及科研水平。

  6、加强自我反思,自我成长

  讲究一个“思”字,就是要常常反思自己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反思应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就课堂教学而言,既有教学设计过程中的“行动前反思”,又有教学过程中的“行动中反思”,还要有教学后的“行动后反思”;反思的主要内容为:教学设计是还切合实际,行之有效;教学行为是否符合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是否解决现实问题;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等;反思的目的在于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养成教师对自己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性见解,真正成为教学和教研的主人。反思自己教学行为,对自己的教学反思进行理论总结,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

工作态度反思3

  情量一:

  午休时间,大部分孩子已入睡,蒙蒙突然大声地咳嗽起来,张老师连忙把她扶起并端来温水,对一位保育员的观察反思。接着,张老师走到活动市门口,在“温馨小提示”卡片上写上“蒙蒙午休咳嗽,多喝水”,还画了只茶杯。

  毅毅还在不停地翻身,张老师走到他面前蹲下来轻声地问:“还睡不着吗?”毅毅点了点头。“你自己到活动室玩一会儿好吗?”……张老师巡视着午睡的孩子,不时地看着在活动室里玩玩具的毅教。过了二十分钟,毅毅开始不停地打哈欠,张老师便走过去轻声地问:“想睡了吗?”毅毅点点头并回到自己的床上,一会儿就进入了梦乡。

  看似平静的午休时间最需要保育员的细心与耐心。作为幼儿生活主要照料者的保育员要做有心人,细心观察幼儿的表现,及时处理一些突发事件。在“情景一”中,蒙蒙的咳嗽声立刻引起了张老师的注意,张老师不仅适时地照料蒙蒙,还把这一现象记录在小卡片上,这既能提醒该幼儿多喝水,又能把家园沟通落到实处,使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园一日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

  笔者在事后与张老师的交流中得知,毅毅和别的孩子不太一样,他较难入睡。与其让他在床上翻来覆去,加深对午休的恐惧心理,不如让他先玩一会儿,等有睡意时再让他入睡,这样效果反而更好。这是张老师在对毅毅进行较长时间的观察后采取的方式。由此可见,保育员除了了解幼儿的生理特征外,还应关注其心理需要。

  情景二:

  下班时间到了,孩子们都已回家。整理好活动室后,张老师问正在备课的马老师:“备好了吗?怎么样?”马老师说:“我下周想组织幼儿欣赏散文诗《花开的声音》,打算做幻灯片,你觉得如何?”张老师想了想说:“挺好的.若制作成动态的,效果可能更好。我有个建议,是不是可以在这一周先给孩子们听这首散文诗的录音?”“录音?”马老师疑惑地问。“把你朗诵的散文诗录下来,在这几天午饭前放给孩子们听,这样孩子们在学之前有个印象,可以更充分地感受、体验。”张老师说。“好呀,我怎么就没想到。说干就干,我来朗诵,你帮我录。”马老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虚心听取张老师的意见和建议,使得教学准备更加充分。

  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实施,保育员的角色和工作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侧重“卫生消毒”变为侧重“配班参教”,由侧重“保”到侧重“育”,幼教之友《对一位保育员的观察反思》。在“保教合一”的理念下,教师和保育员的工作内容虽有不同,但不应有明显的界线。教师要为保育员提供发挥工作才能的平台,重视保育员在工作中不断闪现的激情和智慧火花。这样做不仅有利于提高保育员的素质,而且间接促进了自身的成长。保育员除了照顾好幼儿的一日生活外,也应协助教师的'工作,以达到共同促进幼儿发展的目标。

  情景三:

  马老师正在组织孩子们玩游戏“网小鱼”,张老师在一旁协助。“小鱼”们因穿得厚,运动量大.早已汗流浃背。张老师见状,在游戏暂停时及时提醒他们脱去上衣或拉开衣服拉链。珊珊已经连续做了好几次“小鱼”,不停地奔跑使她小脸通红,汗流满面,显得十分疲惫。于是,张老师走过去对她说:“小鱼,小鱼,游到鱼妈妈这儿休息一会儿吧!”珊珊和张老师一起看小朋友做游戏。

  教师在组织集体活动时难免照顾不到每个幼儿。作为教育者之一,保育员要时刻关注每个幼儿的表现,协助教师既照顾到“面”,又看到“点”。同时,保育员可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知识,选择幼儿易接受的指导方式。在“情景三”中,张老师很细心地注意到珊珊的情况,为了让珊珊休息一会儿,她以游戏者身份介入,巧妙地把珊珊带出了游戏现场。这样做既不影响游戏进程,也达到了保护幼儿运动安全的目的。

  反思

  从保育员张老师的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到保育员不仅要关注良好的物理环境的创设,而且要注重在一日活动中给予幼儿积极的教育影响,从而与教师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

  许多人至今仍认为“保育员不是教师”,我们需要转变他们的观念。在张老师看来,只要与孩子们相关的事情都是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她的观念中.没有“保”和“教”的刻意区分。因为她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幼儿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自己是儿童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他人。

  作为幼儿教育工作的具体实施者——教师和保育员,虽然分工稍有不同,但都为“促进幼儿发展”这一共同目标而工作。“培养完整的幼儿需要完整的幼儿教育”,如果将保育员和教师进行刻意的、机械的角色划分,就会影响“保教合一”这一目标的实现。保育员应打破“保育员的职责仅是打扫卫生、照顾幼儿饮食起居”的传统观念,贵无旁贷地承担起教育幼儿、促进幼儿发展的职责,并为达到这一目标而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尽可能给幼儿有效、适宜的教育影响。

工作态度反思4

  一、角色定位: 保育员就是教师

  很长一段时间里, 幼儿园的保育员就意味着打扫卫生、负责幼儿安全、管理幼儿衣物和本班设备, 似乎保育员只负责“保”, 至于“育”则是教师的事, “保教合一”事实上难以实行。我国的幼儿教育法规明确规定了保育员的职责。如在新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 对保育员的要求除了上述一些外, 还有一条很重要却往往容易被广大幼教工作者忽视的是: “保育员要在教师指导下, 管理幼儿生活, 并配合本班教师组织教育活动。”这一方面是国家对保育员作为幼儿保育和教育的专业性的认可, 另一方面也暗含着保育员作为教育者的角色要求。上述 1 案例中的 C 老师, 在带班老师无暇兼顾所有幼儿的情况下, 没有“我只是保育员, 教学的事不归我管”的工作态度, 而是主动融入教师角色, 通过让儿童跟唱昨天学的歌曲, 避免了活动秩序混乱的局面, 既减少了过渡环节时间的隐性浪费, 又很好地配合了带班教师的工作。其实, 在这个事件当中, 她已经发挥了教师的作用, 并以教师的角色来应对特定的教育情境。如果没有一定的教育意识和教育机智, 是很难做到的。此外, 从上述案例中, 我们不难看出, C 老师没有像其他保育员那样对班上教学活动不闻不问, 而是对班上的教学活动和教育内容十分熟悉, 否则她很难把昨天孩子学会的歌曲迁移到当前的情境之中。

  二、角色转换: 实现保教一体

  在 2 案例中, C 老师在孩子们户外活动完回到教室后, 安排孩子们洗手、喝水, 履行的是传统教育观念中保育员的角色; 但是就在 A 老师让她“说说彤彤的表现”时, 其实 C 老师的角色已经超越了照顾孩子饮食起居、班级卫生的传统角色期待, 而是根据情境需要, 在彤彤要贴几个小红旗这个问题上, 转变为评价者。在这个案例中, 三位教师很自如地转换着彼此的角色: 当 B 老师对儿童进行评价时, 并没有一言堂, 而是将其他两位老师也纳入评价主体; A 老师则将评价权力交给 C 老师, 给了她走到台前的机会。正是由于平日里带班教师给了保育员很多机会, 才能使得保育员在锻炼中逐步转换身份、转换角色。

  三、角色期待: 保育员是课程的实施者、审议者

  (一) 保育员是课程实施者

  1. 保育员在幼儿健康教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教育指导纲要 ( 试行) 》明确要求:“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足见健康教育在幼儿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幼儿健康教育的内容涉及幼儿生活的全部范畴。因此, 幼儿健康教育是生活教育, 应当在盥洗、进餐、清洁、睡眠、锻炼、游戏等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环节渗透健康教育理念, 实施健康教育策略。而保育员可以说和幼儿一日生活联系最为密切, 如果保育员能够在以上几个生活环节中适时融入健康教育的要素, 渗透健康教育的理念, 其作用要比教师专门组织的健康课大得多。具体而言, 在盥洗、清洁时, 保育员不仅起到督促、

  监督、帮助的作用, 而且还应当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在进餐时, 如果保育员能够超越以往为了尽快收拾餐桌、餐具, 只关注孩子是否定时定量吃完的情况,更多地和教师一同关注幼儿的进餐自理能力、进餐量变化的原因、进餐情绪等等, 保育工作的教育价值就凸现出来了……可见, 对于保育员来说, “处处是教育, 时时是教育”。关键看保育员能否抓住一日生活中的保育契机, 从中发挥教育作用, 做到“以保促教”。可以说, 保育员在促进幼儿身体的发展, 满足幼儿生理的需要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他们承担着幼儿发展中最基础性的任务。

  2. 保育员在课程具体实施中起到辅助作用。在课程物质材料准备上, 保育员的职责不应仅局限在分发教具、材料上, 而应根据自己平日对儿童的了解和关注, 就材料制作提出自己的意见, 进而帮助教师改进玩教具的制作和摆放。在具体活动进程中, 以往保育员只是简单配合教师维持秩序, 在必要的时候参与并帮助教师完成教学活动。其实, 保育员还应当在活动中细心留意孩子们的状况, 尤其是个别能力较弱的孩子, 并及时调整他们的状态,引导和帮助他们参与到教师的活动之中。在活动结束后, 保育员除了负责收拾物质材料之外, 也应及时向教师反映在活动中发现的问题, 包括自己的困惑, 这样才能在不断的总结和反思中得到成长。事实上, 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 保育员都是必不可少的, 幼儿园课程作为与儿童生活紧密相联的课程, 更是少不了保育员的参与, 如此, 才能更好地发挥保教人员的教育协调作用。

  (二) 保育员是课程审议者

  审议是指通过对特定对象、现象的深入考察、讨论及权衡以做出一定选择的活动。课程审议是课程开发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幼儿园课程审议特指以幼儿园课程开发为目的的课程审议。而课程开发不是单凭个别教师就可以完成的, 而是要借助幼儿园团队的力量, 团队组织方式可以是多层次、多样化的。班级作为幼儿园课程实施的重要基地, 为以班级为核心的课程开发提供了可能, 保育员作为班级中重要的一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对课程实施提出建议, 从而催生出一些新的策略。以下是一位保育员写的工作感想: “以往在活动结束时, 我主要负责收拾整理各种材料。现在, 我除了做好这些工作以外, 还及时和教师交流我在活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如个别儿童的特殊兴趣点和需要等等。主班老师发现问题后, 我们又一起想了许多办法来解决问题。没想到, 我也可以做得这么好! ”事实上,这个保育员已经参与了本班的课程审议, 只不过这种审议相对于有组织的正规审议, 在形式上更为自由。所以, 在幼儿园, 每个参与者都有权力对课程进行审议和开发, 不同的是每个人的侧重点和角度。因此, 参与者可以对同一问题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和探讨, 课程在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开发得更好。

  在家园共育方面, 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 “幼儿园应主动与幼儿家庭配合, 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 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幼儿园可采取多种形式, 指导家长正确了解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内容、方法, 定期召开家长会议, 并接待家长的来访和咨询。”不难看出, 规程中所指的共育, 既包含教育, 也包括保育。而一直以来家长开放日变成了幼

  儿园教育展示日, 保育这一十分重要的因素常常被忽视。其实, 幼儿园完全可以在家长开放日给保育员一个展示自我的空间, 让他们结合自己的保育经验和实践, 为家长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保育策略, 这样既调动了保育员的积极性, 同时也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

  当然, “保教合一”并不只是要求保育员要做到“保中有教”、“以保促教”。作为教师同样也要转变自身固有认识, 放下架子, 从小事做起, 珍惜保育员的劳动成果, 积极参与保育员的工作, 帮助保育员提高教育水平, 优化班级氛围, 使得保、教两方面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工作态度反思】相关文章:

端正的工作态度10-11

工作态度评价03-08

工作态度的口号02-11

工作态度的座右铭10-06

有关工作态度评语10-04

关于工作态度的名言02-22

员工工作态度评语10-16

工作态度总结15篇08-26

工作态度总结(15篇)08-26

工作态度总结14篇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