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阶段性总结

时间:2022-10-07 00:55:54 总结 投诉 投稿

课改阶段性总结

  总结是对某一特定时间段内的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发扬成绩,不如我们来制定一份总结吧。总结怎么写才不会流于形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课改阶段性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课改阶段性总结

课改阶段性总结1

  新课改走进我们的视线,在上级的正确领导和具体指导下,我确立了认识课改、研究课改、推进课改的工作思路。我对课改的认识由抽象、粗浅逐渐到具体、深入。课改为我们展现了新的舞台,新的天地,变革了教师的教育思想,推动我校的英语教学改革。以下是我的一些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和总结。

  一、课改从理论学习入手

  要搞好课改,首先要解决教师的认识问题,只要认识到位,转变了观念,就可以将课改顺利推行。学校首先应抓好通识性培训,组织有关基础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理论学习,为英语教师购买课程标准,做到人手一册,要求教师提前学习课标、解读课标,了解课改的基本要求,并且在每学期的教研组活动组织学习、讨论、交流课标,做到人人对课标有较为全面的了解。

  二、课改从教研活动中探索

  开展了扎扎实实学科培训学习,做到边学习边实践。坚持间周开展集体备课,研究教材,讨论教法和学法。把通识性学习与学科性研究有机结合,力求将课改教学做到正确把握,适用有效。同时,组织英语教师积极参加区、市组织的各种课改活动,学习借鉴兄弟学校的做法。

  三、课改在教学活动中实践

  在每学期的课堂教学中,作为英语教师们应认真实践,努力按课改理念去进行教学。以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鸦雀无声”课堂状况,英语教师想方设法调动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让师生成为学习的集体,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探究的平台,改善课堂教学气氛,使得学生能全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营造良好的师生情和学习氛围。

  四、课改在多彩的活动中深入

  1、开设“英语角”,让学生与同学、老师、外教快乐说英语。

  2、举办英语歌曲欣赏、英语故事会、英语剧表演等诸多令学生兴趣盎然的趣味英语课,让学生快乐学英语。

  3、办英语板报。不仅让学生学会获取英语信息、加工英语信息、交流英语信息,而且让学生学会用笔把美丽英语画出来。

  4、精心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种英语比赛,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不断品尝成功。

  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而全新的天地。学生们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知识、巩固知识,从而大大提高了交际能力。

  五、课改以评价改革促进

  随着课改的开展,学校还探索新的评价方式,通过综合评价展现学生学习情况,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通过学生课堂行为评价表(教师对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进行评价)、学生自我评价表、家长观察评价表和同学评价表来评价教改成果。此外还可以根据学科特点,结合教学实际,可制作【学生成长记录集】,以记录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况,记录学生发展的点点滴滴,在与家长的.互动中能为家长的辅助教育提供相应依据,建设和谐的家长教师学生新纽带,从家庭到学校全方位的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六、课改在总结中深化

  课改需要探索,也需要总结。所以每位英语教师应尝试进行反思性教学,课后试行写教后记,不断总结课改教学。学校则应定期召开课改实验专题,交流课改实验的经验、体会与困惑。通过研讨会和教研,我们可以学到了一些好的做法,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较好的解决措施。课改实验的思路更加明确,课改实验的操作更趋科学,信心更加坚定。每学期末,教研组和每个备课组应写出教学工作总结,每位教师写出教学总结;总结全期

  教学进行的系统经验和不足之处。同时,每位教师上交优秀课改案例、反思及课改论文给校教科室,以供学校统一决策。

课改阶段性总结2

  一.基本情况介绍:

  我乡地处半山区,有2所私立园,12所点园,一半是在山区。教育环境较薄弱,在进行课改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首先,我们大力对教师以及家长进行宣传,取得理解和支持。先期由中心园进行课改的尝试,并逐渐带动全乡平原区点园,私立园进行探索,再逐渐渗透到山区的点园,学前班。并努力向先进园学习,更新课程观念,在幼儿园,家庭,社会中构建以儿童发展为本的基础教育。

  二.课改现阶段进行情况:

  (一)加强学习,规范管理:

  首先,加强教师自身的业务学习,转变教师教育教学的观念。我们积极组织教师参加课改培训,在平时的业务学习中,组织教师复习巩固领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福建幼儿园教育指南》,《福建幼儿园教育用书》,并订阅《幼儿教育》,《早期教育》等,在集备时,全体教师一起学习,探讨,还创造条件,争取让教师多走出去,观摩先进园的优质课,学习先进的经验,转变教师观念,使教师在学习中不断进步。

  第二,我们还加强课改的组织与管理工作,以中心园年轻的教师为骨干,成立课改教研组。建立巡课制度,规范各种规章制度,加强评比,检查,明确职责,组织教师互相听课评课,并互相探索,确保课改有条不紊的开展。

  (二)以中心园为“龙头”,逐步向点园,私立园辐射。

  中心园定期向各点园,私立园开放,并组织学习,指导,互相交流,促进共同发展。

  (三)立足本乡特点,对课改进行初步探索。

  1.幼儿

  一日生活安排作适当调整:

  7:45—8:45(分区活动)8:45—9:30(早操,点心)

  9:30—10:30(学习活动)10:30—11:00(户外活动,离园)

  将早上点心提前到早操后,把两个集中活动的时间合在一起,便于教师灵活自主的支配活动,在有特殊活动生成时,允许教师自己作适当的调整,给教师更大的空间与弹性,使活动的安排更有创造性。

  2.各课程内容的整合,教育方式的更新。

  教育活动内容有教师预设的和幼儿自发生成的,吸收借鉴分科教学,主题活动,单元活动等课程类型,立足本园的实际特点,制定有弹性,有针对性的教育内容。在教育方式上教师应根据教育需要不断转换角色,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3.重视区角活动对孩子学习成长的重

  要作用。

  在进行课改过程中,更注重区角活动的安排,采用固定与灵活设置相讲话,创设丰富多样的,多功能的,具有选择自由度的区角。教师在幼儿区角活动中,针对幼儿的需要差异,对幼儿进行个别化的指导。

  4.注重教育环境的创设与利用。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教育价值与审美价值应同时存在,要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我园目前的环境较小,但教师还是力所能及为幼儿创造条件,同幼儿一起创设班级环境,并为幼儿留下更多空间,让幼儿发挥想象,自主创设,从学习,活动,展示成果和作品等各方面,最大限度地发挥活动室的每一个角落的教育功能。

  5.充分利用家长,社区资源。

  在进行课改过程中,如何利用家长,社区资源也是很关键的。我园改变以往单纯的由教师提供教育资源的方式,而改变为相互学习,相互支持,争取家长在物质材料上的支持,知识经验

  的帮助与教育经验上的分享。

  6.注重评价。

  首先,在幼儿发展评价上,关注幼儿的情感态度,认知能力和动作技能的发展,即关注幼儿目前的发展情况,也关注发现和发展幼儿多方面的潜能。改变以往单一的评价方式,多注重幼儿的纵向评价,并同家长一起做好《幼儿发展评估手册》的记录评价,收集幼儿的一些有进步的作品,作好幼儿成长记录。

  其次,在教师发展评价上,注重师德以及教师专业素质的成长,以鼓励和发现为主,客观地评价教师的素质。

  7.进行教学反思,注重经验积累。

  在实行新课改的过程中,我们还注重教学反思的进行。在每个活动的结束,都多本次活动进行反思,并贯彻到下一次活动或区角活动中。在每次集备中,认真开展评课活动,促使教师取长补短,共同成进步,有效地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存在的不足,以及今后发展的方向。

  在前一阶段的课改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的不足之处。比如教师专业不对口;教学的手段和方式还没有完全转变;在区角活动中,教师还不能充分提供更丰富的材料;在利用家长,社区资源方面,同家长的沟通还不够等等。

  针对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立足本乡幼教特点,根据《规程》和《指南》的要求,对各方面的工作进行更加规范的管理和调整,使我乡的幼教课改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

课改阶段性总结3

  回顾两个多月的新课改实践,我们可以用下面几句话来概括,即:走进课改,更新了教育理念;实践课改,丰富了教研内涵;收获课改,提升了办学品位。

  一、走进课改,更新教育理念

  1.重视教师学习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可能,指明了方向,交流学习促进了教师共同发展。我校学校发展、教师发展的需要,定期不定期组织专题讲座,为名师工程的顺利实施,学校尽力组织名师外出学习。学习回来汇报和展示学习成果,推动学习广度和深度。

  2.同伴互助带动了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师徒结对和推门听课制度,让一大批年轻教师逐渐成为新课改的积极分子,成为学校教学的骨干,他们在外出比赛中荣获各种荣誉,为我校的教育教学涂抹了一道道靓丽的风采。

  3.自修反思提高了教师专业素养。为了更有力地促进教师们在自修中提升自我,学校还组织教师们阅读教育教学书籍及杂志,要求每位教师的课改笔记每个学期不得少于10000字,及时写出课改总结与反思。教师在反思中得到成长,课堂效率也在反思中逐步提高了。

  4.集体备课提升了团队水平。我校课改年级以每周的集体备课为载体,在备课组长的主持下共同反思上周教学得失,拟订下周教学计划与学习策略,面对教育教学问题和课堂热点,或主导,或参与,发挥桥梁和参谋的作用,彼此相互悦纳,共生互补。集体备课中主要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对学生的分析、确立教材处理的目标和教法设计上,放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引导策略上,放在为了每一位学生发展而如何用好、用足教材上,放在针对性的作业设计上。

  二、实践课改,丰富教研内涵。

  1、学校宣传使课改实验深入人心。

  2、学校规划建设为课改实验提供了有力保障。

  3、特色实践研究培养了创新型人才。

  4、形成了初步的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的课程理念忽视了学校这一教育主体,容易把学校“工场化”,把教师工具化,把教育产品标准化,把复杂的教育情景简单化,把具体的教育对象抽象化。这只能导致学校教育机械的执行着国家课程计划,而忽略了学校自身特色的打造。然而,学校才是构成国家教育的细胞组织,才是国家教育改革的实践主体。教育的中心和灵魂在学校。新课程要求我们重新理解学校,从以往的把学校功能定位于学生的发展,转变为同时把学校看作是教师发展的场所,是师生共同发展、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具有教师发展功能和本身特色的学校才是“真正的学校”。

  在新课改的理念指引下,我校积极探索以课堂教学为核心的各学科教学模式,不同学科虽然模式不同,但对课堂教学都有统一要求,要求教师善于精讲,以确保学生有足够的主动学习的时间,使“课时”主要不是“教时”而是“学时”。

  首先,要求课堂教学中特别注意做到揭示目标的同时就是组织教学的过程,在上课一开始简洁、具体地指明教学目标,化教师教的目标为学生学习的目标,以激发学生追求目标。

  其次,“讲”应是讲在点子上,有鲜明的针对性,讲的方法也应精心选择,切实有效。

  第三,课堂要保证学生至少有十分钟的练习时间,以及时巩固、理解、消化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还要鼓励和指导学生有效进行三级预习,并作适当扩展,为提高课堂效率做准备。

  三、收获课改,提升办学品位

  回顾过去,审视今日,憧憬未来,应答时代的召唤,我们在新课改探索之路上,留下了一步步坚实的脚印:课堂的变化,教师的变化,管理的变化,学校的变化,所有的变化都是具体真实的。走近新课改,我们发现,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任重道远。

  四、课改中我们面临着不少挑战

  由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不是积极主动投入到探索之中?他们对学习是不是充满热情,是不是积极思考问题?老师是不是也投入到学生的活动中,对学生的研究进行适时的启发和指导,促进学生更有效的学习活动?是不是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是不是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思维空间等等,这些问题确实值得我们深思。

  在课改实施过程中,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也有偏颇的时候,有时设计的合作探究活动不切合实际,只是一些表面现象,只重视表面的活动,忽视内容的实质和问题涉及的梯度及内在联系。更有这样的情况,在情急的情况下,教师越俎代庖,代替学生思考、回答,又回归到课改前的方法。出现这样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教师的新课程理念学得不透彻,也有备课不认真的原因,“二次备课”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知道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1.教师唱主角的现象依然存在,学生的学是为了配合教师的教,教师期望学生按教案设计做出回答,并努力诱导学生、得出预定答案,学生学会如何揣摩老师的心理。

  2.教学要有程序,但不能程序化,仍有一些教师过分依赖教案,出现硬拽学生进入教师预定的轨迹中的现象。

  3.如何更好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小组合作学习表面上形式热热闹闹,但小组讨论的有效性没有很好体现,有些问题的抛出,学生没有经过独立思考就进行交流,这是没有意义的'、无效的学习。

  4.教师如何把思考还给学生。

  课改中还有以下困惑:

  1、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在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力、养成学习习惯的同时,一节课的教学任务往往会完不成,因此就面临了学生放开后如何处理好学生能力的培养与知识的传授的问题?恰当的解决课堂的效率与容量的问题?

  2、在照顾了全体学生之后,马上就面临着优秀生的培养问题,兼顾优秀生吃饱、学困生吃好的问题还尚待深入研究。

  五、下一阶段我们准备实施的改进措施:

  下一步我们的努力目标就是赶上同级同类课改先进学校,在我校原有课堂模式的基础之上,督促教师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具体做法是:

  1.加强学习交流,先培养出一批带头教师。通过外出学习、内部交流、邀请领导专家进行指导的途径,培养出一批骨干教师;

  2.采取传帮带、结对子的方法,利用骨干的引领,实现人人上好高效课,人人都是课改名师。

  3.加强教学常规的落实和教研研究和课题工作,对课改难点问题进行专门的突破。

  目前,我校教师信心满怀正致力于打造高效课堂,培养学生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成就学生的同时也成就教师自己这个目标而努力。学校呈现出一番欣欣向荣的景象,教师们通过努力,学生们的表现令人欣慰,学生们更加热爱学习,能力也得到了锻炼,教师们也找到了成就感,更加热爱学生、热爱教学,是我校步入良性循环健康发展的快车道。一节好课能让学生受益一生,课堂教学需要的是完整的人的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得一种知识,还是让学生拥有一种精神,一种立场,一种态度,一种不懈的追求,好课留给学生的精神是永恒的。为此都值得!

课改阶段性总结4

  这一学期,我校课改工作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在学校领导的正确指引下,全体师生负重拼搏,各项工作按照计划顺利开展,取得一定成果。教研室狠抓课程改革,坚持“高效课堂”实施,课题研究顺利开展,教育教学日趋实效。

  现将学校这一阶段课改工作总结如下:

  一、围绕“高效”课堂,开展教师学习活动

  1.各学科学习《课程标准》、《课程标准解读》。要将课标内容融汇贯通,特别是斟酌“三维目标”与学生实际的结合;

  2.研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保障新模式的实施

  组织教研组学习“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内容,将理论转化为各个学科具体实施。

  二、开展人人参与的达标课活动

  首先,此次听评课活动充分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发挥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真实水平,同时也增强了教师比拼精神。

  其次,加强了备课组的凝聚力和团结精神。有些老师宁愿调课也要参加听课,一是为了汲取他人长处,二是为自己的教学提供借鉴,同时也通过评课给授课教师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第三,教师在评课方面。评课的过程是互相促进、互相提高的过程,老师们开诚布公、认真细致的评课,既显示了老师们听课的水平——因为听课也是需要准备的,也显示了学科组老师们之间互相帮助和团结共进的和谐气氛。

  第四,调动教师积极反思。有人说过,没有反思的教学是难以提高的。我们的授课老师在评课之后,主动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抓住亮点,发现问题,反思失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们有的老师的反思的非常实在,非常到位。

  三、开展“课改论坛”活动

  教研组长组织、主持,每周一位教师主讲,其他老师用心倾听,记录并积极发言、讨论。搭建教师学习交流平台,有效解决教学教改中出现的问题,积极分享教师们的优点和好的思想、方法。主讲教师上交了材料,其他老师用心做了学习笔记。

  四、部分教研组立项进行课题研究。

  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教研活动开展的卓有成效。成就是昨天的句号,开拓是永恒的主题。我们将认真学习各级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转变观念,苦练内功,与时俱进,科学发展。

课改阶段性总结5

  在前一阶段的数学新教材实验中,我们以新的课改理念为指导,认真学习、理解、使用并验证课程标准和新教材,不断实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推进教师成长与学生发展的进程。通过一阶段的实验,教师知识观、质量观发生了变化,教师明确了数学的价值所在,由原来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到注重学生态度、情感、人格、能力等的发展;由注重学习的结果到注重学生实践探索和交流的主动学习,从而带动和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学习。我们在使用这套教材时,遵循共同研讨取长补短的原则,对一年级数学新教材作了有益的探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谈谈我们一年级教研组教改以来遇到的问题、做法及体会等:

  一、遇到的新困惑。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新教材存在着不足之处,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不便。如:

  1.教材把1—5的书写安排在一起,这对刚刚学会拿笔的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2.有些插图编排有些零乱,不利于学生观察。

  3.有些练习题难度较大,如50页11题数圆形的个数,空间感很强,对一年级小学生来说较难。

  4.8和9分成几和几合在一起教学,学生也容易混淆等。

  5.学生生活经验参差不齐,联系生活实际的练习题正确率差异较大。

  6.相应的教学软件、教具学具等不配套,班级多、教具少,老师演示、学生全员动手操作的机会相对要少,学具准备较困难。

  7.学生年龄小,班额太大,实行小组探讨、合作交流有一定的难度,这也给课程改革带来很大的阻力。

  二、我们的做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在新的教学理念和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大胆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和实践,调动学生全员参与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充满活力。这一点,我们全体教师达成共识,采取多种新的措施和方法,加强新教材使用的教学研究,保证每一个学生在每一节课上都学有所得,学有所悟。

  首先,在使用新教材过程中,注意用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努力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既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又淡化对教材的依赖,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空间,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来创设活动,提供机会,促进学生情感愉快、态度主动地学习,使学生获得方法、提高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既注重教师的教,更注重学生的学,真正体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索学习的新路子。教材多用故事或精彩的'生活画面引入,紧密贴近小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儿童的天真世界。如:学习数字1—10的认识时,插图是儿童喜欢的野生动物园、值日生、和平鸽等,这些色彩明丽的插图,不仅能吸引学生去观察,还能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体现数学学科的综合性。这样,就使得数学与生活和其他学科紧密联系,而不在是孤立存在的单一数学知识。如新教材把4、5的组成分开来教学,而把6、7的组成,8、9的组成合着学,根据新的教学理念,完全可以发挥老师的创造性,结合学生的基础知识灵活安排,不必今天讲4的组成,明天讲5的组成。

  其次,我们加强集体备课,采取先个人,再集体,最后再个人的备课方式,每个教师根据新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分别备出某一单元或几课时的教案,然后利用每周统一的集体备课时间进行说课,本备课组教师听后找出优点和不足,共同修改,形成教案。每位教师在使用这一教案时,再根据自身特点和学生需要,在教案一边进行修改补充,体现自身的特点和创造性。这样我们的备课真正代表了一个备课组的水平,促使每个教师都能精心钻研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

  最后,我们注意加强相互交流,共同提高。在实验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新情况,新问题,我们不断交流对新教材使用的认识、体会和教法。如:新教材的每一课时都有生动活泼的主题图,我们在教学中发挥教师的聪明才智,自编故事或发现提出问题,进行讨论解决。在教学7、8、9可以分成几和几时,我们决定放手让学生选择学习方法,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想怎样分就怎样分,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既发挥了学生个性,又挖掘了学生创造潜能。再如教材中根据不同内容分别安排了“想一想”“做一做”“摆一摆”“填一填”“认一认”“涂一涂”“分一分”“比一比”“说一说”等题目,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性的流学习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观察、操作、实验、探究,使学生在获得良好体验的同时,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积累学习方法。

  总之,经过这一阶段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新的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应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课堂,它既要注重知识的生成过程,又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能力的培养。新教材能够使教师发挥更大的主动性、创造性,使学生拓展思维的空间,真正达到用中学,学中用,提高学生的素质,使学生不只是进行数学教学,而且在进行数学教育。因此,我们要转变教学观念,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以新的理念指导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课程改革走向成熟、日臻完善。

  二〇xx年一月三日

课改阶段性总结6

  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在我县全面推进已经一个多月了,小南海初中在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新课程改革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下,全体课改实验教师和七年级新生共同谱写了小南海初中教育教学的新篇章。为了使今后课改之路走得更好,我们记录了以下一些体会与感受、困惑与思考:

  一、 课程改革带来了核爆般的裂变

  ㈠、管理之变:变盲目为科学,化形式为务实,

  1、学校管理

  纵观以往学校的管理工作,往往只讲形式,不讲内容;只见计划,不见落实。学校新课程改革领导小组自成立以来,不仅制定了《新课程改革实验方案》、《新课程改革实验教学管理工作意见》、《新课程改革校本培训计划》、《新课程集体备课制度》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并明确工作要求、责任人、完成时间等,层层把关、层层落实,层层推进,工作针对性极强,营造了浓厚的课改氛围。课改工作有条不紊,富有实效,对学校整体、其他年级、非实验教师都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2、班级管理

  从前一阶段来看,班主任工作是课改的一个亮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各班教室更美了:

  七年级的十个班主任都能在教室环境布置上下功夫,努力营造适合学生发展的育人环境。一走进七年级的教室,课改的气息就能迎面扑来,班风由“合作、探究”代替了以往的“勤奋、守纪”,学习园地也变成了成功展示台。七(9)班还设立了“班级图书角”,把学生手中的课外书集中起来,实现资源共享。七(10)班墙上还挂着一只写有“畅所欲言”的小箱,又多了一条师生交流的渠道。在教室环境布置评比中,七年级各班在三个年级中脱颖而出。

  ⑵、管理方法更活了:

  班级管理上倡导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积极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很多班级推行了“班务承包责任制”,把班务工作细化为几十个岗位,如“讲台长、收发员、图书馆长”等,明确其职责范围,竞聘上岗。通过这种形式,班务工作落实到人,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管理能力都得到了锻炼,也缩短了进初中的适应期。

  ⑶、班主任更亲切了:

  班主任能经常走到学生中间去,积极地看,耐心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就像学生的朋友,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各班主任都在努力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表扬多了,批评少了,言语亲切了。

  ⑷、班级的活动更多了:

  单调、重复的作业少了,学生的负担轻了,自由支配的时间多了。班主任不失时机地组织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而且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了能力、锻炼了自己。

  ㈡、教师之变:变单干为合作,化传授为引导,

  新课程的综合化和探究性学习的出现,使教师个人不能像以往那样完全单独地完成教学工作,因为单个的教师不能驾驭对学生在知识、方法、过程、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所有指导工作。针对这一方面的情况,根据我们学校的实际,我们制定了集体备课制度,分学科组织了九个学科备课组,由备课组长制定备课和听课、评课计划,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内容。每组每周一次集体备课,讨论备课情况,并及时交流上周教学情况,重视教学反思,做到“不议不谈,不进课堂”,并认真填写《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每组两周一次公开教学,听课、评课。学校开放七年级课堂,提倡教师之间随堂听课。由于新课程综合性加大,又没有以往常用的教参,教师手头的教学用书也不多,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信息,因此现在到电脑室、图书馆查阅资料的教师也多了

  新课程改变了教师一味传授知识的权威地位,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过去,讲台设在教室的中心,教师往讲台上一站,讲台和教师便成了课堂的中心,久而久之,它成了教师和学生之间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新课程中,教师从讲台上走下来了,不再“居高临下”。教师不再把自己当作无所不知的传授者,而是把自已当成学生的合作伙伴,碰到不会的问题,教师坦诚地说:“我也不太清楚,咱们一起研究。”如果教师说错了,就勇敢地向学生承认错误,放下了架子,反而变得很轻松。这样,课堂上出现了喜人的变化,出现了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过去的一言堂的教学方式正在被“你说、我说、大家说”的课堂气氛所代替。在这种氛围下,许多教师都说“经常有惊喜”、“经常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的头抬起来了,手举起来了,话也多起来了。他们主动参与,大胆提问,积极性、主动性被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

  ㈢、课堂之变:变静为动,化讲为学

  走进七年级课堂,你很快就能发现,现在的课堂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以往要求学生安静地听老师讲课,除发言、朗读外一般不充许学生讲话。现在的课堂上,学生可以随时发言,提问,每堂课都有分小组讨论的环节。以往都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现在经常是学生提出问题,又在教师的指导下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争先恐后抢着发言的情况经常可以见到。

  ㈣、学生之变:变接受为探究,化被动为主动

  虽然课改推进只有一个多月时间,但教师们普遍反映大部分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很快。以前的学生最喜欢老师给他现成的答案,现在问题一出现,学生会说“让我们自己想”。

  二、课程改革带来了困惑与思考

  1、课改倡导小班化,可我校学额足,教室少,七年级各班学生数基本在60人左右,新教法的运用难以产生预期的效果。

  2、课改在进行通知培训和学科培训之后,在实施阶段似乎全凭教师摸索,缺少专家指导,难免要走弯路,能否借老实验区的经验,减少一些盲目性,少做一些无用功呢?

  3、实验教师普遍关注课改的评价与考核制度,都觉得心里没底,有后顾之忧,都希望评价制度能早一点出台。

  4、个别教师的观念更新步子慢,新的教学理念落实不到位,新的教学行为落实滞后,给整体工作的向前推进带来一定的阻力,此种现象怎么解决?

  6、在教学中,信息的呈现形式多样而有可选择性,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答案不惟一而有开放性,这在很大程度上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励学生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师发现,智力较好、反应较快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可能掌握了较多的方法,但对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来讲,很可能一种方法也没有掌握,有的甚至连最基础的知识都不能落实。怎样才能两者兼顾呢?

  5、课改确实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但教师更苦了,更累了,怎么才能减轻教师的负担?

  小南海初中课改进程

  第一周(8月31日-9月6日):

  1、新课程改革动员会。

  2、班主任培训会议。

  第二周(9月7日-13日):

  1、七年级《历史与社会》大组成员会议在我校举行,我校姜华英老师开出观摩课。

  2、七年级新生分发《学生行为规范手册》,并组织学习。

  第三周(9月14日-20日):

  1、语文教研员陶百妍老师来我校调研,七年级教师徐红军、徐雄军、徐建红开课。(17日)

  2、完成并实施《课改实验方案》,并上交有关部门。

  3、校课改领导小组成员深入课堂随堂听课。

  4、召开七年级学生座谈会,并开展问卷调查。

  5、新课程教学情况会诊

  第四周(9月21日-27日):

  1、七年级英语学科公开教学(徐宁老师)

  2、继续进行课改会诊,进一步完善集体备课制度。

  第五周(9月28日-10月5日):

  1、初一语文、数学、科学教师备课会

  2、初一教师撰写《基于网络教案》,参加县评比。

  第六周(10月6日-11日):

  1、校课改领导小组成员继续深入课堂听课。

  2、教室环境布置评比。

  第七周(10月12日-18日

  1、七年级课改阶段性总结(分教学管理、德育实施、教科研,学科组工作与班主任工作三方面)

  2、七年级班主任填写学生成长记录册。

  3、语文青年教师优质课评选:

  时间:10月13日-15日

  上课课题: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春》、《济南的冬天》、《山中访友》

  上课教师:七年级语文学科组教师徐雄军、徐红军、徐建红(13日)

  初二年级教师周巧红、付莉、徐明亮、叶琴燕(14日)

  初三年级教师王红燕、吴建芳、汪振宇(15日)

【课改阶段性总结】相关文章:

小学课改阶段性总结10-13

课改总结05-21

课改培训总结10-07

学期课改总结01-26

课改经验总结10-06

课改经验个人总结05-28

课改工作总结05-26

高中课改培训总结07-12

课改实验工作总结10-07

学校课改工作总结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