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考总结反思

时间:2022-03-28 15:53:45 总结 投诉 投稿

联考总结反思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或工作情况作加以回顾检查并分析评价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因此好好准备一份总结吧。你想知道总结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联考总结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联考总结反思

  联考总结反思 篇1

  联考成绩出来了,72分,让一直期待的我有些失落。不过成绩虽在意料之外,却仍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是看到自己竟然连前一百都没进,而且相同的成绩竟然有24位同学。情理之中是因为自己平时阅读训练从没做过,考前也没有做准备,考这个成绩也算正常吧。

  之前一直找时间不够、压力太大、无话可说等各种借口来逃避写反思报告。但这次联考让我沉重地发现:我真的该好好反思反思了。有些反思,太迟就来不及了,有些反思,再迟也来得及。

  我错过了扎实的阅读写作训练,这是遗憾的;我错过了及时的查漏补缺,这是愧疚的;我错过了全面细致的考前准备,这是让人追悔莫及的,但这次的反思,我一定不能错过。

  这次联考是我第一次参加,事前也没有准备作文,拿到卷子有种“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天要亡我”之感。对着阅读题,因为平时懒于背技法,所以大脑一片空白,没有按老师要求的在题干上画“主谓宾”,在题侧列提纲,更别提每题题型的严密分析了。直到下笔写答案,我才深刻意识到,老师总结归纳的阅读技法对阅读的重大帮助。导致阅读只得了20分。然后在研究过几位高手的试卷后简直仰天大呼:“背技法,得永生啊!”仔细对比得出这点结论:只有扎实理解掌握阅读技法,并熟练运用,才是阅读的王道。

  作文是考试现场写的,事前只粗略想了想,考试时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才拟下文章题目。接着由于平时写作训练太少,在脑海中苦苦搜寻素材无果,只好套上曾经看过的故事。因为阅读磨得时间太长,导致文章有些虎头蛇尾,一些细节也是一笔带过,甚是惋惜啊。自身教训证明:写作贵在平时积累,切勿考试抱佛脚。我不是李白,无法下笔成章。

  此外,书写也是我试卷的“硬伤”让老师头疼的字在卷子上密密麻麻凑着热闹,不仅没有美感,更重要的是在看了优秀试卷后,我才真正认识到:卷面整洁真的很重要。

  古人云:“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确实,一次全面的反思就是一次深沉的自省,一次必须的成长。缺少反思的学习就如同缺氧的游泳者,只会沉溺在知识的水中,却止步不前。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没有付出,哪有回报。这些虽熟知的道理,我却从没有深刻理解,现在我真的明白了:这是真理啊!

  写后小记:联考对我触动很大,尤其是段老师的讲评。这是我的第一篇反思报告,我感觉我平时的反思太少了。

  联考总结反思 篇2

  一、试卷分析

  1、基本情况

  考试时间为60分,共四个大题,24个小题,满分100分。

  2、试卷的结构

  第一大题为单选题,共10个小题,共30分,第二大题为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第三大题为实验作图题,共20分,第四大题为综合题共20分。

  3、试题有考察面广,题型丰富,也突出了对重点知识的考查,试题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基本符合考试的要求,对三维目标都有考查。

  4、考生答卷部分情况分析这次考试从改卷分析来看,低分段学生人数也很多,部分学生对一些反复练习的问题不能作出正确判断和计算,下面就一些问题较多的小题逐一进行分析,以其对以后的物理考试有所帮助。

  第七题是一道看图分析,来判断那幅图是电动机工作原理的一道题,抽样结果得分率为68,这道题在平时的复习中多次出现,学生并不陌生,但部分学生没有认真观察和分析,结果造成错误。

  第12题是一道有关机械能的试题,得分率只有62这种类型的习题平时练习过不少,但结果为何不尽人意呢,这说明一些学生对动能,势能的概念及大小的判断没有掌握,所以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第23题,24题是计算题,题目不太难,但得分率只有45和40说明学生对基本的计算学的不扎实,必须认真反思。5、成绩统计

  学校共有143人参靠,及格人数为94人,及格率为65、73优秀为18、88二、后段复习的几点想法

  中考迫在眉睫,如何在最后一段时间内对初中物理进行全面的,针对性的,有效的复习,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下面就是我的几点想法。

  1、突出基础性

  中考都特别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但是近两年中考题基本不考纯粹考查记忆性知识的试题,更多的是将物理学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放在真实、生动、具体的情景下进行考查,而且往往是将多个知点融合在一起,要求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解答。此类题难度不大,但是情景性强,涉及面广

  2、注重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近两年中考题更加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试题提供给学生一些具体的日常生活情景,而且大多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的情景,要求学生对这些情景做出合理的判断。从而通过学生对问题情景的分析与解决过程来考查学生认识世界和理解世界的能力。

  3注重科学探究,注重过程与方法

  近两年中考题更加注重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培养和发展,关于科学素疑提问、科学猜想、科学实验设计与验证、科学分析、交流与评估等科学探究题在各中考题中所占的分量极重。这些试题特别注重“过程与方法。4注重考查学生处理和表达信息的能力

  近两年中考题更加注重通过各种形式考查学生处理和表达信息的能力,在各地中考中,主要通过文字描述、表格数据、数理图像、曲线或统计图、示意图等方式呈现大量信息,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选择适当的方法,对题给信息进行处理、分析、综合。此类题突出体现了注重“过程与方法”的课程目标。5关于社会热点问题

  近年中考题特别关注环保、能源、可持续发展、高科技、国内外时政大事等社会热点问题,此类题重视渗透科学、技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突出科学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结合。此类题不仅能较好地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极大的促使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关注国家、人类和世界的命运,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是中考命题的焦点。

  联考总结反思 篇3

  由武汉十一中命制的高一语文联考试卷,既紧扣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又和高一课本知识点相呼应,整份试卷题型和命题难度均符合考纲精神。本次考试,我校文科最高130分,理科最高134分;文科平均分110分,理科平均分107分。下面,以高一(20)班68名学生为样本,对试卷展开具体分析。

  一、学生考试答卷情况

  第1题语音辨析题,3人选错,得分率96%,此题难度不大,说明对课本字词抓得比较实,有成效。

  第2题错别字,2人选错,得分率为97%,选错原因或是对字形不熟悉,或是缺乏应变能力,平时教学还需增加随堂检测环节,并注意字形的辐射式教学。

  第3题成语题,32人选错,得分率仅53%,失分原因主要是对于成语本身太陌生,做题时只能瞎蒙。需尽快抓紧落实成语的记忆。

  第4题语病辨析题,23人选错,得分率为66%,这一题包括了病句的各种类型,有区分度,是一道很好的考题。

  第5题标点符号的用法,26人选错,得分率为62%,这个考点练过多次,这个得分率实在太低。同一知识点,反复练习,多见题型,非常重要。

  第6题筛选“始祖鸟”的相关信息,6人选错,得分率91%,证明学生基本阅读能力比较好。

  第7题筛选“始祖鸟进化”的相关信息题,17人选错,得分率75%,学生对于原文的“模棱两可”和选项的“斩钉截铁”之间的差别,还缺乏认识。

  第8题内容分析和概括题,26人选错,得分率62%,失分原因同第7题。

  第9题推断题,23人选错,得分率66%,选项中的“最理想”“一定会”“最早的”混淆了判断,而D项设题有疏漏之处,“还不能”的结论也只是建立在“人们推测”的基础上,不够严谨。

  第10题文言实词,10人选错,得分率85%;第11题3人选错,得分率96%这两题难度不大,得分情况较好。

  第12题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33人选错,得分率51%,“在洛阳有良田美宅”迷惑性较大,而“对自身际遇的感慨”又藏此文转自得较深。文言阅读教学,需兼顾字词及整体理解,考试时尤其不能忽略细节。

  第13题文言翻译,第一小题平均得分28,得分率93%,第二小题平均得分33,得分率82%,第三小题平均得分27,得分率90%,显示了学生文言翻译已基本具备“踩点意识”。

  第14题诗歌鉴赏题,第一小题描述赏析画面,平均得分25,得分率63%;第二小题抒情特色辨析,平均得分24,得分率61%学生还缺乏诗歌鉴赏术语的积累和运用经验,需经过高二的系统学习才能真正上台阶。

  第15题名篇名句默写,平均得分53,得分率89%对于失分原因,需排查学生,落实措施,补好漏洞,该记的记牢,该一笔一划写规范的就写规范。

  第16题比较“绿色”的特点,平均分39,得分率97%

  第17题关系分析,平均分35,得分率84%

  第18题语句阐释,平均分48,得分率80%

  第19题结尾语据分析,平均分36,得分率90%

  这四个题区分度并不大,但不得不承认文章选得很好。在散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需告诫学生,一定要联系上文有关内容,找出与题干匹配的主要信息来思考。

  第20题补写省略号的内容,平均分085,得分率21%因这题紧贴课本,失分如此严重,证明在教学中对课本的关注还不够。

  第21题仿写,平均分3,得分率75%今后练习关注准确的表达就可以了。

  第22题拟标题并提忠告,平均分22,得分率55%部分同学忽视了题干中的“给矿主”信息失分,而阅卷时对不同大案的宽容度也不够。

  第23题作文,平均分45,得分率75%。失分主要原因是审题意识不强,扣“心窗”不准确。表述过程中只会堆砌素材,导致空泛无生活内容。

  二、考后教学策略

  1、夯实基础,提高得分率

  前五题的语言基础题不能忽视,还要强化,错误率高的学生可以反复做题研究找出命题规律和解题方法,提高正确率。文言文翻译中暴露的问题很多,有的实词积累得少,有的虚词没有掌握,有的文言句式没有过关,学生的语境意识差,对策是精讲文言文,让学生反复读记一些典型例句和特殊用法。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涉及的分析表达特色题要补充相关修辞和表现手法知识:表达方式(叙述、说明、议论、描写和抒情)、表现方法(想象、联想、象征、渲染、衬托、对比、悬念、类比)、行文结构(承上启下、起承转合、衔接、铺垫、照应)、修辞手法(比喻、比拟、排比、反复、借代、对偶、夸张),一般来说,对表现手法一是阅读后加以确认,二是会分析如何运用(主要指语言表达),三是能分析说出它表达上的好处或效果。

  2、“导练”结合,提高教学针对性

  到目前为止,学生已经了解了高中语文考试的知识点要求方向,要提高学生的高考语文成绩,需在落实课文解读的基础上,又在应试技巧上下点工夫。平日要精选习题,对出错的题进行解剖分析,让学生去分析评分标准和标准答案是怎样得出来的,使学生了解正确的解题思路,掌握思考分析问题的方法,熟悉规范答题的表达要求。指导可以把学生写的答案和标准答案进行比较,让学生分析有哪些差距,可以得多少分,在原有基础上重新做一次,看提高了多少得分。指导可以和学生面对面的沟通,一起寻找失分的原因,分析提高的方法。

  3、阅读剖析,提高作文

  本次作文反映出来的问题较多,审题意识不强,题目不好好读,没有完全读懂题目就下笔。不少作文的内容空洞,缺少对现实生活的关注,没有来自现实的生动新鲜、生活气息浓的材料;运用材料过程中,很少对材料作分析,特别是不能把材料和所给题目合起来具体分析说理,导致扣题不紧,说理无力;文体意识和语言规范意识也较差。指导学生选准对象,研究几篇适合自己写的高考满分作文,从中借鉴手法和得到启示;读一些简短的美文,尤其要熟记带哲理的精彩语句。

【联考总结反思】相关文章:

学习反思与总结01-18

课文《山雀》反思总结11-02

藏戏课文反思总结10-09

灯光课文反思总结10-09

学生月考反思总结(13篇)03-05

学生月考反思总结13篇03-05

考试后的总结与反思08-25

学生月考反思总结(汇编13篇)03-05

学生月考反思总结(合集13篇)03-05

《小露珠的梦》课文反思总结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