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研活动月工作总结

时间:2021-01-15 10:23:45 总结 投诉 投稿

教科研活动月工作总结

  总结是对某一特定时间段内的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总结吧。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科研活动月工作总结,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科研活动月工作总结

教科研活动月工作总结1

  十月教科研活动以来,我校的教育科研工作始终秉持“为教师成功搭台,为学生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用务实的作风认真落实教研计划的每一个细节,用发展的眼光对待科研工作的每一个环节,用辩证的思维反思各项活动的每一个过程,用公平的态度评价教师们的成长效果,最终使得各项工作顺利结束。

  一所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开展得如何,关键还得看是否有一支务实创新的科研队伍,而在长江小学,教研组长的中坚作用在教科研工作中发挥得淋漓尽致。学期伊始,教科室分别召开教研组长会议和“课堂教学”研究小组会议,以“宁静致远,勤学善思厚底蕴;淡泊名利,甘做绿叶扶红花;求真务实,中流砥柱显身手;充当心桥,上传下达巧当家”的总要求规范管理这一中层组织,使他们明确各自的`职责,针对各组的实际情况开展丰富多次的教研活动。学期中,每月配合教务处组织的常规教学检查,召开教研组长碰头会,交流各组的教研状况,倾听各组教师的建议和心声,查漏补缺,力求管理上的严密与规范。

  教育科研工作从来就不是纸上谈兵的事情,而是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的,因此,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使教师们在活动中锻炼;在活动中交流;在活动中反思;在活动中提高,十月份的教学研讨和教学实践活动精彩纷呈:10月10日-15日为语文组的探讨课;10月17日-22日为数学组的探讨课;10月24日-29日为英语组的探讨课;10月31日-11月5日为文科综合组的探讨课;10月31日-11月5日为理科综合组的探讨课。在这十月份中,语文组重点进行了阅读教学的研究;数学组重点进行了“空间与图形”的主题研究;英语组针对高璐老师的两次参赛课进行了课堂指导;综合学科组针对小科目教学的“备、上、听、说、评、改”各个环节进行了逐项落实;电教组针对资源应用和整合进行了专题培训;综合实践组针对环保教材的编制进行了反复的修订。抓学习促使教师开拓教研视野;抓培训促使教师教学手段的更新与转变;抓课堂促使教师反思层次的上升;抓写作促使教师教学理论的形成;抓整体评价促使学校浓厚教研氛围的营造和保持,总之,各项常规研究活动的落实有效的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进程。使教师在教学技艺和研究水平上得到很大的进步。

教科研活动月工作总结2

  一、准备阶段:认真领会上级精神,制定切合学校实际的实施方案,做好动员。

  依据高新区社会事业局和区教研室关于“规范月”的要求,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出北集坡一中“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活动月实施方案,于 3月4日传达并进行了全员动员;

  二、实施阶段:领导有方,组织有效,扎实开展。

  1、成立以周广冉校长为组长、张连庆校长为副组长,教导处成员、教研组长与学科骨干教师为成员的北集坡一中课堂教学改革活动月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本次活动;学校在人力物力等方面予以保障。

  2、确定了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方法和过程:“学习——实践(观摩、尝试、研讨)——反思——实践”(逐渐形成有学科特色的个性化的较成功的“学案导学——六步教学”课堂模式)的不断往复。

  3、提出教研教改完成“四个1” : 1本新课改培训笔记,1份“学案导学”优秀教学设计(导学案),一节“学案导学——六步教学”的成功课例,一篇“学案导学——六步教学”的阶段反思。下面分别进行总结:

  三、查摆问题阶段:3月8日—3月15日

  (1)组织培训学习

  新课改培训,主要内容有:解读教育教学中的15个问题,各学科新课程标准,区教研室“学案导学——六步教学”课堂模式等;主要方式有:集体学、学科组内研讨学、个人学三种方式。通过活动月期间培训学习、学科组内听评课及研讨活动、观摩区优质课及区教研员的有效指导等,老师们解放了思想,开阔了视野,教育教学理念有了明显转变,为课改的进行做了思想准备。

  (2)搞好教学设计(导学案)

  学案的编制,对于“学案导学”来说是最为基础和重要的,学案设计的质量与课堂教学的效益和质量有直接的因果联系。在学习区教研室编写学案指导意见的基础上,通过各学科编制学案的研讨和评比,多数老师的学案设计较好,比较规范合理,能有效指导学生的学习。在教学设计评比方面表现突出的教师有: 周长海、张玮玮(语文),刘明涛、张志江(数学),赵玉华、罗启智(英语),杨树海(政治)、苏刚(历史)、王玉宝(地理)、李文娇(生物)、王传鹏(物理)、马兆山(化学)等。

  (3)比对学校制定的“学案导学”课堂评价标准,找出问题与不足,作为今后改进课堂教学的侧重点。

  (4)写出听区优质课的反思。

  四、内化提高阶段:3月16日---4月7日

  (1)针对学科特点和课型,学科组内研讨区“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模式,形成具有学科特点、学校特色的统一的“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模式。

  (2)针对不同课型的统一模式,学科组内研讨解读“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每一环节的疑难问题和具体操作。

  (3)骨干教师上示范课,起引领作用。周长海、张玮玮、赵玉华、王传鹏、刘明涛、苏刚、王玉宝、马兆山等分别为本学科提供了示范课,效果显著。

  (4)以学校“学案导学”课堂评价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每位教师拿出“学案导学——六步教学”较成功的课例在组内研讨交流。

  总结阶段:4月8日-11日

  (1)每位教师写出“学案导学——六步教学”课改活动月的阶段反思,总结一个多月来的感悟、收获、不足等。

  (2)对每位教师在课堂教学改革活动月中的综合表现进行评价。

  (3)写出学校“学案导学——六步教学”课改活动月的总结,整理各种材料,等待高新区社会事业局与教研室的评价验收。

【教科研活动月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武术工作总结04-25

车间工作总结04-25

围棋工作总结04-15

学院工作总结04-27

摄影工作总结04-27

督导工作总结04-26

海外工作总结04-25

海关工作总结04-20

养护工作总结04-20

茶叶工作总结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