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爱孩子总结

时间:2023-11-09 18:39:11 总结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班主任爱孩子总结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进行回顾和分析,从而做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它可以帮助我们有寻找学习和工作中的规律,不妨让我们认真地完成总结吧。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班主任爱孩子总结,欢迎大家分享。

班主任爱孩子总结

班主任爱孩子总结1

  反思这几年的班主任工作,发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说是好的,但是,部分学生也存在突出的心理问题。如,叛逆心理、厌学心理、攀比心理、报复心理、自卑心理等。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班主任工作中不容忽视的问题,严重的心理问题会阻碍孩子的健康成长。

  案例:

  基本情况:

  小薇,女,六年级学生,学习成绩中上,性格较外向,活泼好动,有些任性。父母在广东打工,从小就是爷爷奶奶照顾学习和生活。

  主要问题:

  该学生在学校表现还不错,活泼开朗,爱好广泛,喜欢看书,画画,还是我的语文课代表,就是在家不听话,很任性,一到周末,就整天整天的不落家,很少主动学习,经常画漫画,看课外书到很晚。

  背景资料:

  该学生在小学前五年有一段时间学习成绩很好,甚至是爷爷奶奶的骄傲,可是慢慢地就开始不听课,甚至经常逃课,小学五年换了好几所学校,每次读不到一年就开始逃课。父母在外打工也很少回来看她,同时家里还生有一个妹妹,和父母在一起。其实奶奶非常负责任,是一个退休教师,但是在学习上对她要求很高。在奶奶看来她是劣迹斑斑,逃课、上网、不读书等等。

  初步分析:

  小薇其实是个留守儿童,这样的孩子内心情感很脆弱,她非常渴望获得父母的爱,渴望得到家人和老师的肯定。可能奶奶一味的批评和对她的高要求的教育方式,让她产生了叛逆情绪。在家消极的面对学习。

  但是,她也不是一个纯粹的不听话不懂事的孩子,在刚进六年级的时候,有一次,她在一篇写人的作文中写到了自己的奶奶,她在那篇文章中提到她也知道奶奶为了照顾她很辛苦,奶奶年纪也大了,自己身体也不太好,自己有病有时候也不舍得去看病,但是对她却照顾得无微不至,她要买什么,她总是毫不吝啬地给钱给她,只要求她好好学习,不要再整天不着家了。这孩子也还比较能体谅奶奶的辛苦。她说她自己的衣服,包括袜子,她奶奶怕耽误了她的学习,都从来没有要她洗过,大冷天的时候,奶奶自已还在咳嗽,却一边很吃力地给她洗衣服,她说她当时看到的时候,其实还是挺感动的,还流了泪,但却没好意思走上前去对奶奶说一声,“奶奶辛苦了,您休息下吧!”。当时看到那些话,我觉得这孩子其实也不是那么无动于衷的,她对奶奶其实也还是懂得感恩的`,只是她不能理解和接受奶奶对她那么严苛的要求。

  辅导策略:

  1、说服家长改变家庭环境法。孩子的父母都不在身边,没有人来关心她的思想动态,有什么开心与不顺心的事情都没有人可以倾诉,这应该是孩子变得孤僻、任性、不听话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所以,我多次跟她父母通电话,跟她父母把孩子成长关键时期,父母不在身边会对她的成长造成不利影响的利害关系跟她父母掰开捏碎了讲。告诉她父母孩子将来的命运就是一个家庭将来的命运,父母现在虽然可能在外面挣多点钱,生活条件虽然好点,但是从长远来看,孩子没有教育好,成长好,这是得不偿失的。所以我想方设法让他的父母暂时先回来一方,另外一方将来也想点办法找个离家近一点的工作。

  再者,让她的父母多关心她的思想动态,多关注她的心理需要,即使不在身边,也要多给孩子打打电话,让她感受到父母其实时刻都在关心自己,让她觉得她不是被父母抛弃的对象。这样她也不会那么放任自己和放弃自己了。毕竟,良好的家庭氛围可使学生性格活泼、开朗、大方,养成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精神。

  然后,我也跟她的奶奶好好地谈了好几次,我表明了我很能够理解老人家的心情,孩子的父母不在身边,没有对她细心照顾,总觉得对她有所亏欠,所以老人家总认为应该为儿子带好孙女,要让她把学习搞好,各方面都要得到较好的发展。由于有这样一种“急于求成”的心理,所以老人家对小孩子要求过于苛刻了,容不得她有丝毫的懈怠,却忽视了她其实还是一个孩子,心理是比较脆弱、敏感的,她现在很需要父母及其他长辈的关爱,根本承受不起父母及至祖父母辈对她的这种过高的要求。听我这样讲过之后,她奶奶也开始更加关注她的心理的细微变化,开始从生活方面、爱好方面、交友方面跟她进行沟通、交流,她也变得慢慢愿意跟奶奶聊心里的话了。

  2、谈心法:我经常借她送作业本的机会和她谈心交流,随意的聊天中鼓励她,让她从内心接受我,喜欢我,成为她最亲近的人。有时当她在家不听话,当奶奶告诉我时,我没有批评她,而是放下老师的架子,平心静气的讲道理,甚至安慰她。通过各种渠道,让她感觉到亲人就在她身边,所以她经常说喜欢在学校,不喜欢呆在家里。

  3、目标激励法。她喜欢看漫画、画漫画,奶奶说她是不务正业。有一天中午吃完饭,我进教室恰好看见她在画漫画,我拿在手里仔细看了很久,她画了一些服装设计的内容,对于一个没有学过画画的孩子来说,确实画得还不错,所以我很欣赏的跟她说,小薇,你画的画真不错,老师很喜欢,不过,要合理安排自己的休息时间。中午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保证下午的学习,也可以写写作业。你看先把学习搞好,将来读大学学一个服装设计专业多好!这是你感兴趣的专业啊,所以你现在要好好努力!她听了欣然点头。

  4、集体关爱温暖法。在改变其家庭环境的同时,我也想了一些办法,在班上通过班集体的关爱来温暖她。让她感受到来自这个大家庭的温暖,让她不愿意离开这个大家庭。例如,我会把他带到我自己家,让我的家人和我一起来给她一些温暖,把她当成自己的妹妹一样,跟她谈心,听她诉苦;或者我又利用节假日的时间把她带到其他的那些家庭气氛比较和谐、温馨的同学家里,让她感受不一样的家庭之爱。

  平时搞活动的时候,我都会安排她一些特别的活动。她比较擅长的活动,例如绘画比赛,我会和同学一起帮她想点子,出主意,让她在活动中感受温暖,也找回自信和勇气。

  辅导效果:

  六年级一年了,她没有换学校,她喜欢这里的老师,喜欢这里的同学。我和她建立了良好的师生感情,我是她的知心朋友,她经常主动帮我做事,和班上同学也相处融洽,我经常看到她灿烂的笑容,虽然她有时还会犯点错误。

  案例评析:

  案例中的这个学生,在校表现其实还可以,成绩也是中上等,可是在家里却是判若两人。在家里很任性,一到周末,就整天整天的不落家,很少主动学习,经常画漫画,看课外书到很晚。出现这样反常的情况,老师就肯定不能一概而论,肯定还得做细致深入的工作,查明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而找根本原因就必须得了解她生活的周围环境,包括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

  现在社会当中,留守儿童的情况比较多,像这样家庭环境的孩子,由于得到父母的关爱较少,跟祖父母辈生活在一起,祖父母要么就是过于溺爱孩子,百依百顺,而对孩子的学习则听之任之,或者管起来有心无力;要么就是生怕怠慢了孩子的学习,自己在学习、生活条件上以最高规格来满足孩子,而与此同时,就开始对孩子的学习进行发号施令,与其说这是在培养、教育孩子,倒不如说是在和孩子进行一种交易。其实,父母或老师真正要做的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多去思考,多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习。

  这个案例就恰好是反映了这样一种状况。作为老师的我们,不能跟家长一起“狼狈为奸”,把孩子逼上绝路,既然孩子还保有了对老师的那一份信任,那我们就要把这一份信任好好利用起来,发挥它的最大功效,把一个处于这样一种迷茫阶段的孩子,采用“怀柔政策”,想方设法地争取到“正义”的这一边来,那么以后的工作就会比较好开展了。

班主任爱孩子总结2

  关于教育需要爱这个观点,广大教育工作者均已达成共识,在此不必赘述。最重要的是我们还得深思下一个问题——怎能去爱?我们都知道中国的末代皇帝溥仪长期受到无微不至的爱,吮奶经历竟达八年之久,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以至二三十岁了都还不会系鞋带。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何在昵?难道溥仪没有得到爱吗?事实恰恰相反,他得到了无微不至的爱',本来应该溥仪自己做的一丁点儿小事都有人替他代劳。正是这无微不至的爱',使溥仪丧失了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由此可见,爱不能越俎代庖。

  '溥仪现象'毕竟是历史,我们更关心的是现实。令我们痛心的是一些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却正在有意或无意之中扮演着太监和侍女的角色。近年来,随着家庭物质生活条件逐渐优裕,对独生子女宠爱、偏爱、溺爱的风气也有逐渐扩大的趋势。在生活上,有的家长对子女总是采用'抱养'的方式,代子女洗衣、叠被、穿鞋,甚至出现老师布置劳动,家长奋勇代劳的怪现象;在教学中,有的教师对学生一味采用注入式教学法,代学生'拾柴'、'烧火'、'做饭'、甚至于出现了代学生'品味'的怪做法。教育者(广义)将无微不至的关怀,方方面面的照顾,多种形式的包办代替视为无私的爱。教师的思维代替了学生的思维,势必扼杀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浇灭了学生智慧的火花。这样教育的结果是学生失去了自理能力,失掉了自立意识,丧失了自强精神。这些孩子普遍缺乏生活经验,自我服务能力差;热衷于自我设计,缺乏社会责任感;在人格道德方面存在严重缺陷,缺乏健康的心理素质,成了名副其实的小皇帝'、发生了许多闹剧。诸如'鸡蛋无缝无法剥'、'鸡蛋外壳很脏,洗干净后放在太阳下曝晒'、'拿麦苗当韭菜'的笑话以及高分低能现象。从1995年关于'中日夏令营中的较量'的热烈讨论,可以看出我们的孩子在生活实际中缺乏生存能力、责任感以及对困难和挫折的承受能力,缺乏与困难作斗争的意志和毅力,往往因失败而颓废,从而失去了进步的勇气。尽管事情已告一段落,但它的冲击波是永存的,警钟是长鸣的。如果我们不引起高度重视,那么,我们便会有比夏令营之忧更忧的经济之忧、事业之忧、未来之忧。

  其实,解忧的方法也可以从溥仪后半生的转变中得到启示。解放后,溥仪成了秦城监狱的囚犯,什么都得自理,经过多年的劳动改造,终于变成的自食其力的公民。倘若溥仪继续过他的皇帝生活,继续受到应有尽有的爱',恐怕到不惑之年也未必会系鞋带,更不要说自食其力了。看来人的能力是靠锻炼培养起来的,不锻炼就会丧失起码的能力。我们应该懂得爱不能强迫,不能包办,更不能代替。一位伟人说过:'教育者的任务不在于交给下一代一个完整的世界,而在于引导并帮助他们用智慧和力量去创造新的世界。'因此,我们再次疾呼:家庭、学校、社会一定要给孩子们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练出多种能力,千万不能像侍从们对待溥仪那样过分溺爱孩子。倘若溺爱,那是走溥仪前期之路,是走断送人才之路;倘若放开手脚促其自理,那才是走溥仪后期之路,是走培养英才之路。社会给了溥仪锻炼的机会,使他由皇帝变成了自食其力的公民,我们的孩子能否具有自食其力的能力,主要取决于我们在教育中能否下决心,下狠心,不为其'送饭',不为其'穿衣'、不代其'品味',让他们多参加实践锻炼。实践锻炼是要使每一个孩子在接触社会,接触大自然,接触先进科技中得到锻炼;实践锻炼要引导孩子在实践中进行全面素质的训练,全面发展;实践锻炼要重视孩子的实际,因材施教,通过活动来培养孩子的群体意识,合作精神,身体素质,动手能力和社会观察力;实践锻炼,要在教学中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能引导学生学习,绝不能越俎代庖。

  实践锻炼的具体内容、要求、形式复杂而多样,在此不想一一论述。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根据具体环境、具体条件,孩子的实际情况等具体分析。如生活自理方面,要使孩子充分意识自己的事要自己做,克服依赖别人和怕苦怕难的思想,从身边生活琐事做起,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令人欣喜的是我们的家庭,学校,社会已经对这个问题有了认识并作了一些探索。有的组织孩子参加磨难教育;有的让孩子假期打工;有的让孩子假期卖报;有的让幼儿园小朋友自己到银行存零花钱或者到超市购物(有老师暗中保护,中央电视台记者暗中摄像)……当然,孩子在这些实践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我们不必惊惶失措。我们应该让他们懂得没有百折不挠的性格,没有坚韧不拔的精神,没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一个人奋斗目标的高低,是与可能遇到的挫折的大小成正比的。古往今来成大事的英雄豪杰,无一不是在挫折中一再奋起,在惊涛骇浪中一生搏击的人。'玉经琢磨多成器,剑拔沉埋更倚天'。正是挫折和艰难的磨练,使他们具备了坚韧不拔的意志,从而成就了伟业。

  总而言之,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的爱,但我们在给予孩子无私的爱时千万不能越俎代庖。

班主任爱孩子总结3

  '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这一教育名言告诉我们,爱是教育的生命,是教育的催化剂、润滑剂和粘合剂。素质教育对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必须全面地爱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这要求每一位教师胸怀一颗爱心,用心灵去耕耘心灵,让每一位孩子都得到应有的爱。

  关于教育需要爱这个观点,广大教育工作者均已达成共识,在此不必赘述。最重要的是我们还得深思下一个问题——怎能去爱?我们都知道中国的末代皇帝溥仪长期受到无微不至的爱,吮奶经历竟达八年之久,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以至二三十岁了都还不会系鞋带。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何在昵?难道溥仪没有得到爱吗?事实恰恰相反,他得到了无微不至的爱',本来应该溥仪自己做的一丁点儿小事都有人替他代劳。正是这无微不至的爱',使溥仪丧失了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由此可见,爱不能越俎代庖。

  '溥仪现象'毕竟是历史,我们更关心的是现实。令我们痛心的是一些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却正在有意或无意之中扮演着太监和侍女的角色。近年来,随着家庭物质生活条件逐渐优裕,对独生子女宠爱、偏爱、溺爱的风气也有逐渐扩大的趋势。在生活上,有的家长对子女总是采用'抱养'的方式,代子女洗衣、叠被、穿鞋,甚至出现老师布置劳动,家长奋勇代劳的怪现象;在教学中,有的教师对学生一味采用注入式教学法,代学生'拾柴'、'烧火'、'做饭'、甚至于出现了代学生'品味'的怪做法。教育者(广义)将无微不至的关怀,方方面面的照顾,多种形式的.包办代替视为无私的爱。教师的思维代替了学生的思维,势必扼杀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浇灭了学生智慧的火花。这样教育的结果是学生失去了自理能力,失掉了自立意识,丧失了自强精神。这些孩子普遍缺乏生活经验,自我服务能力差;热衷于自我设计,缺乏社会责任感;在人格道德方面存在严重缺陷,缺乏健康的心理素质,成了名副其实的小皇帝'、发生了许多闹剧。诸如'鸡蛋无缝无法剥'、'鸡蛋外壳很脏,洗干净后放在太阳下曝晒'、'拿麦苗当韭菜'的笑话以及高分低能现象。从1995年关于'中日夏令营中的较量'的热烈讨论,可以看出我们的孩子在生活实际中缺乏生存能力、责任感以及对困难和挫折的承受能力,缺乏与困难作斗争的意志和毅力,往往因失败而颓废,从而失去了进步的勇气。尽管事情已告一段落,但它的冲击波是永存的,警钟是长鸣的。如果我们不引起高度重视,那么,我们便会有比夏令营之忧更忧的经济之忧、事业之忧、未来之忧。

  其实,解忧的方法也可以从溥仪后半生的转变中得到启示。解放后,溥仪成了秦城监狱的囚犯,什么都得自理,经过多年的劳动改造,终于变成的自食其力的公民。倘若溥仪继续过他的皇帝生活,继续受到应有尽有的爱',恐怕到不惑之年也未必会系鞋带,更不要说自食其力了。看来人的能力是靠锻炼培养起来的,不锻炼就会丧失起码的能力。我们应该懂得爱不能强迫,不能包办,更不能代替。一位伟人说过:'教育者的任务不在于交给下一代一个完整的世界,而在于引导并帮助他们用智慧和力量去创造新的世界。'因此,我们再次疾呼:家庭、学校、社会一定要给孩子们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练出多种能力,千万不能像侍从们对待溥仪那样过分溺爱孩子。倘若溺爱,那是走溥仪前期之路,是走断送人才之路;倘若放开手脚促其自理,那才是走溥仪后期之路,是走培养英才之路。社会给了溥仪锻炼的机会,使他由皇帝变成了自食其力的公民,我们的孩子能否具有自食其力的能力,主要取决于我们在教育中能否下决心,下狠心,不为其'送饭',不为其'穿衣'、不代其'品味',让他们多参加实践锻炼。实践锻炼是要使每一个孩子在接触社会,接触大自然,接触先进科技中得到锻炼;实践锻炼要引导孩子在实践中进行全面素质的训练,全面发展;实践锻炼要重视孩子的实际,因材施教,通过活动来培养孩子的群体意识,合作精神,身体素质,动手能力和社会观察力;实践锻炼,要在教学中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能引导学生学习,绝不能越俎代庖。

  实践锻炼的具体内容、要求、形式复杂而多样,在此不想一一论述。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根据具体环境、具体条件,孩子的实际情况等具体分析。如生活自理方面,要使孩子充分意识自己的事要自己做,克服依赖别人和怕苦怕难的思想,从身边生活琐事做起,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令人欣喜的是我们的家庭,学校,社会已经对这个问题有了认识并作了一些探索。有的组织孩子参加磨难教育;有的让孩子假期打工;有的让孩子假期卖报;有的让幼儿园小朋友自己到银行存零花钱或者到超市购物(有老师暗中保护,中央电视台记者暗中摄像)……当然,孩子在这些实践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我们不必惊惶失措。我们应该让他们懂得没有百折不挠的性格,没有坚韧不拔的精神,没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一个人奋斗目标的高低,是与可能遇到的挫折的大小成正比的。古往今来成大事的英雄豪杰,无一不是在挫折中一再奋起,在惊涛骇浪中一生搏击的人。'玉经琢磨多成器,剑拔沉埋更倚天'。正是挫折和艰难的磨练,使他们具备了坚韧不拔的意志,从而成就了伟业。

  总而言之,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的爱,但我们在给予孩子无私的爱时千万不能越俎代庖。

【班主任爱孩子总结】相关文章:

对孩子爱的句子03-04

家长给孩子的爱的寄语08-09

表达对孩子的爱的句子03-15

爱发脾气的孩子教案06-21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03-02

教育心得-用爱对待孩子07-22

表达爱孩子温馨句子文案10-20

【精品】父母对孩子的爱的作文三篇02-26

精选《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三篇07-05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11篇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