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处理工作总结

时间:2023-04-05 13:22:00 总结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地基处理工作总结

  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他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因此我们要做好归纳,写好总结。我们该怎么去写总结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地基处理工作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地基处理工作总结

地基处理工作总结1

  一、工程概况:

  (一)工程简述

  1、工程名称:神华黄骅港三期工程铁路回填区地基处理。

  2、建设地点:河北省沧州市黄骅港。

  3、工程规模

  本工程回填区地基处理总面积约30.11万m2,分三个标段,六个处理区域;其中“真空预压”三个区总面积为15.36万m2,“堆载预压”三个区总面积为14.75万m2;工程总造价约70271570.00元。

  各区加固后交工标高为+5.9米。

  (二)开竣工日期

  开工日期:20xx年9月20日竣工日期:20xx年2月20日

  (三)结构型式

  结构形式、特点:该区域地基处理为工程完成后减少沉降和不均匀沉降,提高地基承载力以致满足使用要求,采用真空预压和堆载预压方法进行地基加固处理。

  (四)工程数量

  工程主要工程数量一览表(一标段)

  (二标段)

  (五)工程造价

  工程造价:一标段: 25362180.00元二党课心得体会标段:18989705.00元三标段:25919685.00元

  按监理工程师核实的承包商已完工程量支付进度款。

  (六)、工程参建单位

  建设单位:神华黄骅港务有限责任公司

  设计单位: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监测单位: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广东金东海集团有限公司(一标段)天津港保税区海加利工程有限公司(二标段)中交一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三标段)

  监理单位:中交水规院京华工程监理有限公司现场监理机构:

  二、主要分项工程施工工艺:

  根据地基处理工程特点可分为:排水、粘土密封帷幕墙、地基预压3个分部工程。

  1、塑料排水板施工工艺

  砂垫层验收(合格)—>排水板进场、检验(合格)、排水板桩位测量放样、插板机进场、调试—>插板机移机定位(保证桩管垂直度)、装排水板桩靴—>下插桩管

  至设计标高—>上拔桩管至其下端离地50cm—>切割排水板(外露25+15~-5cm)—>回填排水板桩孔、装桩靴—>移机至下一排水板桩位

  2、粘土帷幕墙施工工艺

  施工准备—>桩位放线—>机具就位—>(制浆)搅拌下沉—>(送浆)搅拌提升—>成桩结束—>施工下一根桩。

  三、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期间工程质量控制的重点及关键点

  1、在开工前认真审批施工方案,主要分析施工单位制度与措施的制定是否健全并具有针对性,配备的施工技术人员数量是否满足现场管理的需求,配备的施工机具能否保证进度计划的如期完成。

  2、施工过程中对施工单位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材料质量及设备性能等进行全方位的检查控制,对隐蔽工程和工程的重要工序及部位实施全过程的旁站监督。

  3、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对施工单位报审的原材料的.出厂合格证及出厂检验报告进行审查,并对现场的原材料按批次见证取样,进行复检。并同时进行10%的监理平行抽检。不合格的产品严禁使用。

  4、严格执行分项工程检验程序,把好质量关:每项工程完工后均要求施工单位进行严格自检,自检合格后再由监理工程师验收。对验收不合格的项目、施工单位进行了返工处理,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5、关键工序施工进行旁站,平常进行巡视检查。

  四、主要分项工程质量检测及评定结果

  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对原材料进行抽检。监理平行抽检原材料:排水板7组策划书、中粗砂4组、土工布3组、密封膜2组、滤管2组、编织布3组、粘土2组,均达到合格要求。合格率100%。各分项工程质量检测合格率均在80%以上,评定结果合格。

  (一)施工质量的验收程序

  隐蔽工程验收应在隐蔽工程封闭前进行,承包人应根据工程质量的检查评定标准进行自检,并将评定资料报监理审查,承包人还应将报验的隐蔽工程验收计划在覆盖前三日报监理,由监理排出计划后通知承包人进行隐蔽验收;最后工序完成后,承包人自检合格后,根据施工记录,以及设计规定、监理要求的检查、检测项目自检记录,整理填写施工质量检验评定资料,报监理申请验收;监理在审核所报的资料真实性准确无误,并在现场抽验的基础上签发施工质量验收意见,合格后承包人可转入下道工序的施工。

  (二)施工质量的验收方法

  对于本工程监理的检查采用下述方法进行

  1、检查与抽检

  外购材料到货的制造质量、运输中的损坏情况,进行全检或抽电工工作总结检,发现质量问题,由承包商负责退换。

  2、巡视检查

  监理工作每天深入工地,对施工现场的施工活动,进行巡视检查,随机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对施工质量做到胸中有数。

  3、报验检查

  承包方对于重要部位、隐蔽工程进行报验,监理将按报验单进行复查,以确定其真实性。

  4、旁站监理

  对重要的施工部位规范中规定的主控项目,强制性条文,要进行旁站,获取第一手真实资料,从而保证施工质量,另一方面对预防出现重大的质量及安全事故有一定警示作用。

  五、监理工作体会

  在工程建设中,业主单位负责整个工程建设的总体规划、质量监督、进度控制、费用支付、组织协调、指挥决策等。监理单位在业主授权范围内履行好监理职责,根据业主要求开展具体的监理工作,并协助业主做好与工程有关的其它方面工作。作为一名监理工程师,除了要在业务上熟悉监理程序外,还要熟悉施工工艺和规范标准以及有关知识和经验,同时还必须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在日常的施工监理工作中,监理工作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工程施工合同的执行监督上,而应提倡监理工作的服务性,采取“监帮结合”的原则,从工程建设大局出发,努力提高监理工作的预见性和指导性,发挥监理人员管理和技术特长,为业主和施工单位出谋划策,从而使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工程中新技术的应用促使监理工程师必须认真学习,掌握新技术的性能和特点,确定工作目标,有针对性的制定监理工作重点。在监理过程中,监理工程师也必须不断的总结和探索,既是监理过程也是学习过程,通过实践提高监理业务水平。

地基处理工作总结2

  (一) 一般规定

  1、应根据设计要求和采用天然地基存在的主要问题,确定地基处理的目的、处理范围和处理后要求达到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

  2、应结合工程情况,了解当地地基处理经验和施工条件,对于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应了解其它地区相似场地上同类工程的地基处理经验和使用情况。

  3、应调查邻近建筑物、地下工程和管线等情况。

  4、了解施工场地的环境情况。

  (二)松软地基的处理

  1、浅层软弱地基及不均匀地基的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宜采用换填垫层法。

  2、换填垫层法施工应根据不同的换填材料选择施工夯实机械,粉质粘土、灰土宜用蛙式夯、快速冲击夯,砂石等宜用振动夯等。

  3、垫层的施工方法、分层铺填厚度、每层压实遍数等宜通过试验确定,垫层的分层铺填厚度宜为200mm~300mm,为保证分层压实质量,应控制机械碾压速度。

  4、粉质粘土和灰土垫层土料的施工含水量宜控制在最优含水量±2%以内;粉煤灰垫层的施工含水量宜控制在±4%以内。最优含水量宜通过击实试验确定,也可按当地经验取用。

  5、当垫层底部存在古井、古墓、洞穴、旧基础、暗塘等软硬不均匀的部位时,应根据建筑物对不均匀沉降的要求予以处理,并经检验合格后,方可铺填垫层。

  6、基坑开挖时应避免坑底土层受扰动,可保留约200mm厚的土层暂不挖去,待铺填垫层前再挖至设计标高,严禁扰动垫层下的软弱土层,防止其被践踏、受冻或受水浸泡。

  7、在碎石或卵石垫层底部宜设置150mm~300mm厚的砂垫层,以防止软弱土层表面的局部破坏,同时应防止基坑边坡坍塌。

  8、换填垫层施工应注意基坑排水,除采用水撼法施工砂垫层外,不得在浸水条件下施工,必要时应采用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

  9、垫层底面宜设在同一标高上,如深度不同,基坑底土面应挖成阶梯或斜坡搭接,并按先深后浅的顺序进行垫层施工,搭接处应夯压密实。

  (三)膨胀土基底(路基)处理

  1、膨胀土地区的路基应避免在雨季施工,土方工程及防护加固工程应连续施工,避免路床和边坡长期暴露。

  2、挖方路段应先做好路堑堑顶排水工程,施工期内不得沿路基坡面排水。

  3、膨胀土地区的路基可采取换填好土、设置隔离层以及改良土质等措施。换填普通土时,可按路基土的施工要求进行压实,挖出的土不应堆积在路基两侧,以免积水。

  4、良好排水条件下的路基可用原土填筑,施工中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洒水均匀,大于25mm的.土块含量应小于40%,且不能相对集中;

  b) 宜采用含水量均衡(在一定的土层部位,土的含水量呈稳定不变状态)的土作为填筑用土。

  5、膨胀土路基可采用水泥、石灰处治方法增加其稳定性。施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 石灰处治法适用于塑性指数大于7的土,石灰用量不宜低于8%;

  b) 水泥处治法的水泥用量宜为4%~8%;

  c) 石灰、水泥处治法适用于塑性指数大于30的土。拌和分两步,石灰与土拌合均匀后,再加水泥拌匀。

  6、膨胀土压实宜采用重型压路机在最佳含水量条件下碾压,要求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

  (四)湿陷性黄土基底(路基)处理

  1、湿陷性黄土路基应重视排水。无论在路基施工期间或道路竣工后,都应防止地表水浸入路基。

  2、黄土路基基底处理,应按土的湿陷类型和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对墓穴、坑井等路基隐患,应作彻底处理。

  3、湿陷性黄土路基的地下排水管道与地面排水渠道,应采取防渗措施。

  4、湿陷性黄土的路基基底,若无不良地质或地下水影响,设计无特殊要求时,只按一般土方施工技术要求,可不作特殊处理。

  5、湿陷性黄土的路基基底处理方法有:

  a)重型压路机碾压;

  b)浸水湿陷;

  c)重锤夯实;

  d)石灰桩挤密加固;

  e)换填土。

  6、黄土用作路基填料时,其压实要求与一般粘性土相同,为保证填土质量,填筑用土应使用充分扰动的土,大于100mm的土块应打碎,并应注意掌握黄土的压实含水率。

  7、道路路床两侧的碾压宽度应各超出设计宽度500mm。

  8、黄土路堤的边坡应整平拍实,并予以防护,防止地面水冲刷。

  (五)淤泥(沙)基底(路基)处理

  1、淤沙路基的施工应避免过度扰动地下水位,防止因地下水位流动而造成大面积路基下沉。

  2、淤沙路基的处理宜采用换填透水性材料法,换填层的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采用抛石挤淤处理软基时,应从中间向周围抛投块石,将淤泥挤出路基范围,以提高地基强度,石材宜采用不易风化的大石块,平面尺寸一般不宜小于300mm×300mm,石块厚度不宜小于200mm,块石应尖端向下,由疏到密夯入土中。

【地基处理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地基处理总结03-21

地基与基础施工工作总结05-01

处理投诉工作总结03-16

地基基础施工年终工作总结12-30

水处理工工作总结01-09

水处理车间工作总结04-14

水处理安全工作总结04-09

水处理工作总结01-20

事故处理工作总结01-17

Copyright©2013-2024duanmeiwen.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