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学期课外阅读总结

时间:2023-03-22 11:34:56 总结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一年级下学期课外阅读总结

  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有助于我们寻找工作和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掌握并运用这些规律,为此我们要做好回顾,写好总结。那么总结有什么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年级下学期课外阅读总结,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年级下学期课外阅读总结

一年级下学期课外阅读总结1

  经过一年级上学期的课外阅读指导,已经初步激发起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本学期,我再接再厉,针对孩子们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情况,制定了本班的课外阅读计划。经过一学期的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实践,总结如下:

  一、创设氛围,人人乐读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上学期已经初步激发起孩子们的读书热情,这学期,我希望经过自己的努力让孩子们对读书产生浓厚兴趣,因此,本学期的开展课外阅读同样应首先从激发兴趣入手,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才会主动地寻找课外读物。为此,我常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学生简介与所学课文有关的文章内容,以激发其阅读兴趣。如:教学《蘑菇该奖给谁》等这些童话故事时,就介绍一些有关小动物故事的名字。如:龟兔赛跑,小猴子下山等,先简介故事内容,激发学生“欲知详情,请看原文”的欲望。

  另外:我们经常开展一些学生所喜爱的活动,创设浓郁的读书氛围,让学生不断体会到阅读带来的甘甜,让一次次丰富多彩的活动转化为一股股催动学生多读、好读的内在动力,从“要我读”转化为“我要读”,“我乐读”。

  二、组织阅读评比

  我先后开展了“阅读大王知识竞赛”、“故事大王演讲赛”、“读书经验交流会”、“成语接龙”、“朗读比赛”“课外阅读小报”等活动,给学生提供施展才能的机会。以赛促读,激发阅读的兴趣。

  三、定时定量,保障阅读

  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它可以通过后天的引导培养而逐渐形成。要学生对书籍产生兴趣,首先要让学生去接触书籍,尝试着去阅读,当渐渐地感受到书籍的魅力时,就会产生阅读兴趣,进而养成阅读习惯。据研究分析,阅读习惯是通过不断重复或练习形成的一种较为固定的阅读行为方式,它可以经过训练、强化和积累,形成定型化和自动化的反射。阅读习惯在生活中表现为学生在空闲时,或在睡觉前,在没人要求的情况下,自觉地阅读书籍,把阅读当作生活中的一部分。因此,我先要求对学生的阅读定时定量。我的做法是:

  1、先从量上明确读书时间,每天阅读半小时;明确读书数量,一天至少一千字。这项要求把它当作每天的必修课,当作一项作业来完成,并检查督促。教师在家庭作业布置时,精简书面作业量,摒弃机械重复的作业,布置一些课外阅读的'作业,这个作业由家长教师共同配合评价其完成情况。

  2、在校内,开展师生共读活动,利用课间时间,在规定时间里师生自由地阅读书籍,不作摘记,不作内容限制,每人一本书,静静地遨游书海,这样形成一个阅读的氛围。

  通过以上做法,学生的阅读数量有了最低限度的保障。课外阅读不再是放任自流、可有可无的事。从阅读数量上计算,这样做能达到新课程要求的小学生总阅读量在160万字以上。

  四、读写结合,学以致用

  读写结合是语文学习的一条宝贵经验。在阅读教学中,对于文章中的字词句,我们要让学生从语境中体会、训练、理解词语的含义,在练说中由词成句,以便为写话服务。

  1、仿照句式进行练习

  2、理解词语,再用词语写一句话。

  3、理解故事意思,用几句话复述故事内容。

  4、用一两句话写读后感。读思结合是读书的一个好方法。

  五、家校合作,保证课外阅读顺利进行

  在家长会上,我把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与家长说清楚,请家长为孩子提供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并把介绍给学生的适宜其年龄特点的有益书籍打印出来供家长参考,为孩子选阅;其次,充分发挥家长在学生语文课外阅读中的指导作用,带头每天坚持看书为孩子做榜样,通过合作阅读,相互交流、讨论,让学生充分发挥释放自己的积累,展示自己收获;再次要有一定检测方式,使学生产生相应压力,平时每天给学生规定阅读时间,并让家长督促签名,促进学生自觉地进行课外阅读。

  一个学期过去,我班孩子对课外读物的兴趣有了很大的提高,语言水平也得到发展,但是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我们会慢慢探索,争取更大进步。

一年级下学期课外阅读总结2

  本学期,根据期初学校课外阅读计划,我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情况,制定了本班的课外阅读计划。经过一学期的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实践,总结如下:

  一、激发阅读兴趣,促成阅读

  1、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开展课外阅读同样应首先从激发兴趣入手,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才会主动地寻找课外读物。为此,我常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学生简介与所学课文有关的文章内容,以激发其阅读兴趣。如:教学《蘑菇该奖给谁》等这些童话故事时,就介绍一些有关小动物故事的名字。如:龟兔赛跑,小猴子下山等,先简介故事内容,激发学生“欲知详情,请看原文”的欲望。

  2、巧用故事悬念,诱发阅读兴趣。故事人人都爱听,尤其是一年级的孩子,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个个精神抖擞,双耳立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迫不及待地想听一听为快。随着教师声情并茂,娓娓宣讲,被激化、被渲染了的故事情节早已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或有趣、或令人感动、或悬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正当孩子们津津垂听、情感交跌、期待大结局之际,我就戛然收声地告诉孩子:欲知后事,可自读原文。此时,就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相关读物,如:《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记得有一次,我给学生讲《松鸡和乌龟》的故事,当我讲到松鸡没法飞走了,他们的目的也达到了。可是有一天,正当它们玩得开心时,突然,黄鼠狼窜进洞来,扑向松鸡,一口咬住松鸡脖子讲到这儿我戛然而止,学生迫切知道结果,而我却让他们先猜结局,在一一否定了他们的答案后,便出示《一千一零一夜》一书,告诉他们,可以从中找到答案。这样,学生被故事情节激起浓厚的兴趣,比任何说教都有效果。

  3、谈自己读书感受激发学生兴趣,平时,经常讲述自己或组织学生讲述阅读后的收获和体会,或与学生共同讲一个故事后交流体会,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

  二、定时定量,保障阅读。

  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它可以通过后天的引导培养而逐渐形成。要学生对书籍产生兴趣,首先要让学生去接触书籍,尝试着去阅读,当渐渐地感受到书籍的魅力时,就会产生阅读兴趣,进而养成阅读习惯。据研究分析,阅读习惯是通过不断重复或练习形成的一种较为固定的阅读行为方式,它可以经过训练、强化和积累,形成定型化和自动化的反射。阅读习惯在生活中表现为学生在空闲时,或在睡觉前,在没人要求的情况下,自觉地阅读书籍,把阅读当作生活中的一部分。我的做法是:

  1、先从量上明确读书时间,每天至少20分钟;明确读书数量,每天至少1千字。这项要求把它当作每天的必修课,当作一项作业来完成,并检查督促。我在家庭作业布置时,精简书面作业量,摒弃机械重复的作业,布置一些课外阅读的作业,这个作业由家长教师共同配合评价其完成情况。

  2、每学期开学初指导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阅读计划,对一学期内读哪些类别的书,读几本书作打算,把计划张贴于每天必用的语文书上,便于经常对照计划,自我督促。平时,对学生阅读了的书名在语文书上由家长或老师作登记。期末时,对学生的阅读计划完成情况进行评价、评比,以督促学生按计划阅读,鼓励表扬超额完成的学生。

  通过以上做法,学生的阅读数量有了最低限度的'保障。课外阅读不再是放任自流、可有可无的事。从阅读数量上计算,这样做能达到新课程要求的小学生总阅读量在160万字以上。

  三、传授阅读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为使学生读好书,读更多的书,我主要引导我班学生通过以下几个结合来开展阅读:

  1、循序渐进,逐步养成习惯

  刚开始我让学生边学拼音边认字,然后让他们学读整段话,首先找出这段话中的生字,利用拼音扫除生字障碍,然后读通每句话,再读通整段话,最后联系生活实际或通过文中插图理解内容。

  2、阅读与思考相结合。

  学而不思则罔。阅读中不动脑,印象就不会深,效果也就不佳。因此边读边思,我在学生阅读时常提些问题,比如,读了一篇文章你怎样评价主人公,或读后有什么收获等,如《快乐王子》一文,是我利用阅读课上读给他们的,读完后,我让学生说对“快乐王子看法”,有些学生就说得很不错,有的说:“快乐王子太善良了,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穷人”,有的说:“我要向快乐王子学习,像他那样有爱心!”

  3、动眼动手相结合

  动眼即阅读,动手则指动笔,故云:不动笔墨不读书,这里的动笔指记读书笔记,写读后感,但一年级学生刚学写字,做不到这些,我就让学生边读边划,把不懂词句或认为用得好的词句划下来,与其他同学或父母老师共同交流。

  四、家校合作,保证课外阅读顺利进行

  在家长会上,我把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与家长说清楚,请家长为孩子提供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为其准备适宜其年龄特点的有益书籍;其次,充分发挥家长在学生语文课外阅读中的指导作用,带头每天坚持看书为孩子做榜样,通过合作阅读,相互交流、讨论,让学生充分发挥释放自己的积累,展示自己收获;再次要有一定检测方式,使学生产生相应压力,平时每天给学生规定阅读时间,并让家长督促签名,促进学生自觉地进行课外阅读。

  五、鼓励先进,坚持阅读,并给其展示平台

  课外阅读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如不及时检查督促容易自流,为激发学生持久兴趣,把该项活动引向深入,我经常用不同方式表扬鼓励课外阅读积极分子,如给所读书盖朵小红花,课前表扬等,及时地鼓励,让其体验成功的喜悦,个人进步同时又是其他同学效仿的范例,这样班上会逐渐形成阅读氛围,另外,还要给他们展示机会,在阅读课上组织小组交流,班级交流,如:讲故事,进行认字比赛等,并给予及时鼓励,激发阅读兴趣。

  总之,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为让学生在书海中遨游,为让其在知识滋润下茁壮成长,我们必须重视读书,并认真引导,让学生在大阅读环境中不断提升语文素养。

一年级下学期课外阅读总结3

  根据制定的阅读教学计划,我们进行了积极的研究、探讨经过一学期的课外阅读教学实践,总结如下:

  一、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课外阅读的巨大动力。我们常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学生简介要读的文章内容,以激发其阅读兴趣,也常利用故事中精彩、紧张、感人的情节创设悬念,让学生产生寻根究底的好奇心,以此激趣。为此,我们做到了以下几点:

  1、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既希求读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获明显,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们的认可与赞许,从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可开展一些读书心得交流会、朗诵比赛、讲故事、猜谜语、读书经验交流会等活动,让学生有施展才能的机会。比如:我在班里开展了一次“读一本好书”讲故事比赛,参赛同学讲得滔滔不绝,观众听得津津有味,不但增长了知识,而且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阅读兴趣。所以大力开展多样的读书活动,能极大地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信心和热情。

  2、古诗词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璀璨明珠,它句式整齐,富有韵律,易读易记,琅琅上口,深受人们喜爱。让学生从小诵读古诗词,不仅有利于发展语言,提高智力,而且能陶冶情操,培养文字鉴赏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二高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

  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方法,这样你才可能事半功倍。读书亦是如此。然而,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阅读时往往带有盲目性、随意性,这样就不能提高阅读的质量。因此,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也很重要。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1、指导学生选择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

  课外阅读益处多多,但开卷未必有益。别林斯基说得好:“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时下出版物众多,鱼目混珠,所以指导学生正确地选择课外读物非常重要。笔者认为选择课物要注意下面几点:

  l)思想健康。好书,以健康的思想教育人,以感人的事迹鼓舞人,以高尚的情操陶冶人,以科学的知识丰富人。

  2)考虑学生的各方面差异。据有关方面调查,因学生年龄、学段、性别、性格、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其阅读兴趣也随之不同。

  3)有趣味性。知识的海洋对于少年儿童有着极大的诱惑力。宇宙的奥秘,诸如地球的形成,人类的起源,海底世界的趣闻,森林中的动物之王,历史上的人物故事,以及关于未来世界的科学幻想……都会引起他们认识世界的炽烈欲望。教师要有计划地帮助学生选择适合他们阅读程度的课外读物。

  2、指导学生有计划地合理地进行课外阅读

  儿童的意志、毅力、水平与定型的成年人有区别,要克服小学生常见的好奇心和盲目冒进的心理,所以要讲究阅读的先后,阅读要有计划地进行。笔者认为安排学生的课外阅读可从下面三个角度考虑:

  (1)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古人云:“世间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确实在社会上处处有语文,人人时时学语文、用语文。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去感受中国语言文字的美,让学生接触了各种类型的文章,在老师的引领下,文字带他们进行了时空的穿梭,领略了各种风情,遨游了艺术殿堂,

  在平时的课外阅读教学安排时,我们还结合一些特殊的课文,特殊的节日,特殊的事件,特殊纪念日等,有计划地开展系列活动,请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相关资料,并根据资料,配合班级或者自己进行各种形式地处理与表达。帮助学生广开信息渠道,大量储存了各种信息单元,使学生初步具备集中与扩散相结合的信息处理能力。

  (2)从体裁考虑我们安排童话、寓言、四大名著拼音版的读物。

  3、指导学生从课外读物中吸取营养,学会积累

  语文学习的基本途径是积累与训练。常言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道理就是如此。

  “学习的过程是逐渐积累的过程。”因此,我们创造一切条件,帮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激发其读书兴趣,积累尽可能多的典范性的语言材料,积淀尽可能多的语感经验,不断丰富学生的“心理词典”。

【一年级下学期课外阅读总结】相关文章:

一年级课外阅读活动总结12-09

一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的活动总结12-05

一年级课外阅读活动总结6篇12-09

一年级课外阅读活动总结(6篇)12-09

一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活动总结11-19

课外阅读活动总结04-15

课外阅读活动总结07-30

课外阅读情况总结04-18

小学课外阅读活动总结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