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课题研究总结

时间:2023-03-14 14:10:47 总结 投诉 投稿

小课题研究总结(合集15篇)

  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提升我们发现问题的能力,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我们该怎么去写总结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课题研究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课题研究总结(合集15篇)

小课题研究总结1

  在区文教局基教科的统一组织与管理下,学校初中部本着“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成果”的原则,按照“研讨对策—合作实施(个体实践)—反思改进—总结提升”的研究的思路,引领班主任扎实开展教育教学小课题研究活动。现就研究情况进行简短汇报:

  一、开展优势

  1、年轻的研究队伍。这是我校开展小课题研究最大的优势,相对于区内其他学校,我校参与课题研究的班主任以青年教师为主,特别是初中部,平均年龄不到32岁,他们有着较高的研究积极性,为小课题研究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扎实的课题负责人。我校初中部有4个课题立项为区级课题,这4个课题的负责人均为学校科研的中坚力量,他们分别是单文华、徐宝娜、王英菊、姚林、刘洋、刘爱荣,他们工作扎实,业务和研究能力强,为小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采取策略

  1、加强领导,积极开展小课题研究工作

  全校以德育处处牵头,成立小课题研究工作小组。具体负责小课题研究的领导、指导、实施和评审等工作,制定小课题研究的组织、实施、评定、表彰奖励等制度,建立有效的运行激励机制。开展小课题研究符合当前广为开展的'校本研究趋势要求,符合教师的实际科研能力水平,符合我校教育教学的实际,我们要求全体教师统一对开展小课题研究重要意义的认识,认真筛选课题,精心组织实施,切实在全校形成“全员参与,个个尝试,人人研究”的良好局面,开展“问题即课题”研究。

  2、加强培训,为小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为避免小课题研究的盲目性和研究低效率,我们加强了教师的课题研究培训工作,加强班主任们的小课题研究意识,提高教师的科学研究能力,规范教师的科研行为,学期初召集小课题的主持人,进行集中培训。同时强调了过程材料的收集与整理,鼓励班主任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学习教育理论,要求尽可能用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研究。

  学校将在学期末,组织小课题主持人再次进行培训,让老师们明确如何梳理研究的过程,如何整理课题的过程材料,如何写出研究报告等等,力求让小课题研究的材料完整规范。同时,学期末将组织一次研究成果的展示活动,把小课题研究的成果在全校推广。

  3、加强指导

  为引领教师尽快走上科研之路,深入进行小课题研究,对立项的小课题,学校有针对性地聘请有关专家、名师进行研究指导,为我校刚刚起步的小课题研究进行了指导,让老师明确了课题研究不能追求假大空,选题一定要小、要具体、真实、是自己在实际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同时也明确了教育科研的根本目的在于:解决实际问题,探索教育规律,改进教育实践,提高教育质量。

  4、与教研活动、德育主题相结合

  学校每次教研都有主题,针对每个主题,结合课题研究,对主题进行提前研究,在教研活动中加以落实,把自己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与课题研究有关的困惑与收获进行交流,通过研讨总结经验与教训,形成上报材料,并及时把教研的成果在课堂中加以落实,提高了课堂效率。

  从确立课题以来,学期中进行以教研组、班主任研讨展开课题研讨,以学科组成员互动的形式展开,这一生动活泼的互动式学习形式,激发了广大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他们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的教研组采取了研讨课的形式,针对课堂教学进行了研讨。

  5、定期调度

  学校对小课题研究进行集中调度,每月进行一次学校层面的小课题调度会,进行集中研讨、交流,及时了解和掌握各班主任的研究进展情况。针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主题研讨,借助群体的智慧,有效地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保证了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解决研究进程中的问题。

  通过调度会等形式,引导教师树立“问题就是课题,反思就是研究”的教育科研理念,依据“小步子、低台阶、快节奏、求实效”的原则,鼓励老师用科学的态度和科研的途径完善地处理好教学中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的关系。从教育教学中的小现象、小问题、小策略入手,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指导自己的教学。

  实施教师小课题研究“三个一”制度:结合自己研究的专题每周写一份教学后记;每月提供一个教学案例或教育故事;每学期写一份课题研究阶段报告。通过金点子案例评选、教学论文评选、优秀教育论坛评选等活动调动班主任参与研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小课题研究总结2

  现在的学生自学能力差,老师讲什么,他学什么。从来没有自己去看书学习的习惯。然而,到了初中、高中、甚至是大学,我们这些过来人都知道想要学到真正的知识,光靠老师教是远远不够的,自己积累的知识更多的是靠自学得到的。因此我们从学生的基本情况出发,从“课前预习研究、课中练习、课后作业”三方面进行研究“运用研学材料对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初探”,重点研究课前预习研究。经过一学期的研究让我们真切地看到学生的进步,也感受到了自身的课题研究能力的进步。每一次的活动都给我带来一份新的收获。以下是我科组课题研究的一些做法和收获。

  1、课前预习研究使学生养成了课前自学的习惯。

  全班学生具有自学能力的人数由原来的37%增加到97%,由此可得出结论,半年来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是成功的,学生也掌握了一整套的课前研究方法。由于我们确定的自学能力培养是建立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一系列方法上的,它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且在实验过程中也是按照这一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对学生加以训练的,这就使学生的习惯与学习方法、学习能力成正比例增长。最终学生不仅养成了良好的课前研究习惯,而且提高了数学学习的能力,从而使我们的实验达到了目的。

  2、课前预习研究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要完成课前预习研究必须先自学书本知识,那么自学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课前研究就是课前的自学。课前自学的过程是学生自己根据教师布置的课前预习研究,通过自己努力去回顾旧知识,自学书本新知识去完成课前预习研究的题目,从而自主的去对新知识进行学习。教师布置的`课前预习研究中的题目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学生在经过多次有目的的自学研究以后,就逐渐掌握了对新知识的一些学习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就不会感到无从下手,而是“有章可循”了。课前预习是学生独立地接触新知识,它要伴随着各种不同的思考,只要长期坚持预习就会逐渐掌握学习的方法,自学能力就会有显著提高。

  3、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学生经过课前自学完成课前预习研究再去上课,本身他自己已经自学了一遍,上课时再学了一遍,学生学习的目的性会更明确,学习积极性也会有很大提高。学生经过课前自学,对将要学习的知识已经有了初步认识,那么对新课学习的目的性就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就更有益于新知识的掌握。大多数人都渴望被别人所认可,学生的这种心理更强烈。经过完成课前预习研究,学生对一些问题已经有了自己的见解,为了验证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听得就会格外认真,回答问题也会非常积极。经过认证以后,学生自己做出正确答案的会获得一种成就感,对知识的掌握就会牢固;不太准确的会自觉去修正反思,对新知识的印象就会加深。无论那种情况都会促进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对新知识的掌握就会更快更深。有了教师课前的认真准备为前提,加上学生高昂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效果将大大提高

  纵观我们一年来课堂教学情况的变化,我发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规律:随着学生自学习惯能力的不断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逐步提高。教师优美动听的导入被学生的胸有成竹所代替,教师耐心的启发诱导被学生的主动出击所取代,教师生动地讲述被学生热烈的争辩所覆盖,学生学得主动,学习效果显著。

小课题研究总结3

  前言:走上教师岗位以来第一年担任班主任,我对这份工作抱有满腔热情和美好的憧憬,几乎将全部的心思和精力都扑在上面。现在回想一年来的班主任工作,有成功,也有坎坷,有喜悦慰藉,也有苦恼、困惑。和其他班主任一样有这种感觉,对学生教育有时好心不得好报,学生以怨报德。我的苦心实际上做了不少无用功,多走了不少弯路。尽管我废寝忘食、苦口婆心、忙忙碌碌,一心想使学生勤学、守纪、文明、上进,得到的回报是什么呢?动机与效果不成比例。尽管我运用现代教育理论使学生在平等、民主、和谐的环境中得到生动、活泼、向上的发展。但这些理论在这帮学生前毫无说服力,往往事与愿违。我知道这是班主任工作的成效问题,也是方法问题。思来想去,我觉得我对他们缺少一种教育的吸引力。研究即将告一段落,我认真反思一年的些许的成功和不少的遗憾,得出这些文字。这里面有我成功运用的经验,也有现在才从现实的教训里总结出来的可能“方法”。

  班主任的工作其实就是一颗心与多颗心的碰撞、磨合,互动、对话的不断重组、提升过程。用心教育管理学生,这是一个永不落伍的话题。然而,班主任的用心果真能换来超值的教育效果吗?答案是不确定的。这就涉及到了一个问题:用“心”也要有“度”。

  一、处理师生关系──亲和度

  亲其师而信其道,没有爱的教育肯定是不成功的教育。但是,如果处理不好师生之间的亲合关系,也会落入几个误区。

  误区一:亲密无间型。有的老师对工作满腔热情,却忽略了自己的角色,企图和学生成为真正亲密无间的朋友,把自己完全融入到学生之间。时间一长,又发现学生不是那么听话了,等忍不住了就发脾气,闹得师生间很冷淡、很尴尬。

  误区二:唯我独尊型。我们心里总有一个念头──我是老师,就是来管你的,总是板着脸,端着一副高高在上的架子,容不得学生冒犯。

  误区三:偏好正差型。没有公平、公正,就没有信服与和谐。有时,老师带着偏见看待学生,偏爱“好”学生,疏远“差”学生,这对差生构成了一种伤害,对进步生的身心发展也产生影响,从而使学生慢慢地远离我们。

  教育界有种观点:好的关系胜过“好”的教育。教师要想方设法与学生建立和谐、融洽、信任的关系,才能使我们的教育卓有成效。

  策略一:把握好距离。距离产生美。近中远则疏;远中近则密。我们应该让学生逐渐认同我们是他的教师的身份,而后才乐于于我们成为朋友;而不应先是和学生打成一片而后再去让学生接受我们是他的老师──高雅的交往方式,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是具有感染作用的。

  策略二:树立起服务意识。班主任的职能就是服务。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服务于学生的生活、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在服务中实现管理,在管理中更好地服务──到这一点,我们一定会获得最广泛的认可与尊重。

  策略三:把阳光撒向每一个角落。关爱每一个学生是我们的职业道德准则。只要我们真正做到这点,就一定会赢得所有学生的掌声。如果有时很难把一碗水端平的话,那我们就把微笑、鼓励与掌声多留给那些学习不好的、纪律差的、邋里邋遢、笨手笨脚的`孩子吧,其实他们内心很孤独、很失落、很自卑,与其他孩子比,他们更需要老师的关爱──同情弱者也会让我们赢得强者的尊重。

  策略四:学会示弱。老师不是事事都能干的,也不是时时都正确的,有时我们需要向学生示弱,给自己找台阶下:老师也有不能做的事,老师也有老师的难处,不要让老师为难,好吗。这样往往能唤醒学生的良知和成人感,从而听从我们的教诲和要求。策略五:让学生体会老师的爱。爱每一个学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班主任的爱更是难上加难,因为独生子女占多数的班级,他们往往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无需怎样,我想干啥就干啥。只有良好家教的学生才能体会到这一点。因此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爱这是班主任工作中的重中这重,为什么?因为爱是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与班主任有了感情,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对班主任往往是敬而远之,有时你批评他他甚至咬牙切齿反击。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就要设法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的批评也是一种爱。

  二、班级管理──自由度

  班级管理,最忌讳的是分工不明,人浮于事。有的老师对班内事务每每事必躬亲,无微不至,结果,学生那里没事干,甚至不买老师的帐。这种老师忽略了学生作为主体的“人”字。学生没有了独立的人格和行为自由,他们从心理上游离于集体之外,感觉不到作为集体成员的责任和义务。

  唤起人实现自我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给学生以信任、以尊重,是教育主体性原则的体现。自由不是散漫,不是放任、更不是放纵。班主任要学会“用人,不管事”。聪明的老师,首先要学会权利下放,在班里建立起完整有效的民主管理机制,把决策权和组织管理权交给学生。如果有谁想在班级中开展什么活动,可直接把提议交给班委会讨论。经过班委会论证,认为该活动对集体有益、不影响教学,并考虑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制订详细的活动计划,即可实施。这样的班级往往都能表现出高度的自主自律和集体荣誉感。和老师的包办代替相比,学生依靠自身努力取得荣誉,哪怕一点都是沉甸甸的。

  其次,自由应该是让每个人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一些聪明而又纪律散漫的学生,不好管理的原因就是他们的潜能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失败的教育往往把天才或大才当作另类来约束,而使他们沦落成没有创造力的庸才或成为走到集体对立面的叛逆。成功的教育则是要在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为他们搭建充分挖掘自身潜能的平台,让他们更多地参与班级管理、活动组织,学生们会在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开始慢慢融入集体,并且充分认识到集体对个人发展的价值,从而提高自制力。

  教育的目的不打造神,而是培养人。只要学生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能在集体活动中有所收获,老师千万不要苛求结果。事必躬亲,不是好事,我们不要让学生做藏在翅膀下的小鸟,要做空中飞翔的雏鹰。

  三、处理问题学生──灵活度

  过去有人把老师“治”学生的“招”,总结为一拧、二按、三罚站;四抄、五写、六采砖,第七总把家长传,不来孩子跟着太阳转。随着社会文明的程度越来越高,法制越来越健全,这些都已成为城南旧事了。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的学生享受着比过去好多少倍的教育,但他们的心灵却依然表现出越来越强的去学校化倾向,甚至走到了老师和学校的对立面,这是为什么?原因就在于整治和征服的观念在一些老师心里根深蒂固,其教育方法依然简单粗暴。我们应该在真正树立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灵活务实的方法来处理问题。

  自然冷却法。学生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发生争执,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对此有的老师采用自然冷却的方法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老师对他们说,你们如果相信我,就各写一份详细的说明,明天我一定给你们一个满意的答复。第二天学生交上来的材料顶多写着:“老师,我错了”几个字。人就是这样,气头上眼里只是别人的不是,事后冷静下来,他会认识自己的不足的。我们应该学会等待,学会给学生自我反省的时间。

  真情感染法。问题家庭的问题孩子,是目前班级管理中最让人头疼的。他们致差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缺乏爱的关怀;二是家庭教育的简单粗暴。对这样的学生,爱是医治他们心理疾病的良药。老师要真诚的面对这些学生所出现的问题,而不是简单地交给学校、交给家长或推向社会。相信老师爱的关怀,使他们的行为和精神品质得到了彻底的转变。自我反省法。人非圣贤,老师任何时候都不能让心中的“我”膨胀起来。我们因好心未得好报而感到委屈时,是否考虑到实施过程出现了问题或偏离了初衷;我们因自尊受到伤害而感到震怒时,是否考虑到事先不经意的言行伤害了学生而削弱了老师的威信。学会自我反省和自我检讨,才能更好的要求别人。自省是一种自信、一种力量、一种智慧。自省能让我们勇敢地面对问题,不断地提高育人能力。

  四、评价孩子──赏识度

  鲜花因赞赏而美丽,学生因赏识而奋进。人的生命中存在着自信与自卑两种角色。肯定和表扬可以激发生命奋进的勇气和力量,而否定、嘲讽则会浇灭希望的火花。人生挫折,不要让批评把学生埋没。面对学生的失败,如果我们看中结果,而漠视了他曾为此付出的努力,那么哪怕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他也会因自卑而裹足不前。请你在学生失败之时对他说:失败是成功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失败的越多,你就会离成功越近。在集体活动中学会赏识学生,应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应让他们感到老师的信任与期待。有位老师接手每一届新生,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学生一个座右铭──行守谦勤,志存高远。让他们知道老师希望他们成为一个谦虚勤奋志趣高远的人,踏踏实实的学习,踏踏实实的工作,等到有一天机遇忽然降临到身边,他们会自信的说:我有以待。他还告诉学生:“我将和你们一起创建一个团结、和谐、上进的班集体,这个集体会因你的努力而精彩,我的生命会因你们的成就而精彩。”这样,老师让学生从自己的眼睛里读出了关切、期盼和信任。在学生遇到挫折时,老师说得最多的是:你能行──站直了别趴下──失败给了你目标──爱拼才会赢。这些看似不经意的话,却是此时孩子们心中的暖流啊,它能消除恐惧感,激发求知欲,唤起孩子对生命的自信与热爱。

  其次,赏识学生不要一味等待奇迹的出现,要给学生设计适当的门槛。人只为可能达到的目标而努力。如果目标过高,就会使学生失去自信;而如果目标过低,他们则会不感兴趣。要为学生设置恰当且分解为阶段性的目标,并建立一套保障机制,使学生每实现一个目标,就能得到一次进步。让学生持续地保持获得成功的自信力,他们会因成功而努力,因努力而更加成功。

  再次,把握赞赏与批评的“度”。赏识是赏识学生的优点和进步,而不是忽视学生的缺点和弱点。我们赞扬学生可以力争充分,但不能言过其实,不切实际的表扬是会“捧杀”学生的。批评更要实事求是,不能夸大,客观的分析和中肯的建议是最容易让问题学生接受的。相反,吹毛求疵,以偏概全是很容易使他们产生逆反的心理。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教育成功的基础,灵活的方法是班级关键,赏识的目光则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动力源泉。我们只有做到以上几点,才会在班级管理中实现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和谐的发展。

小课题研究总结4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对初中英语教学和英语学习方式的改变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广泛使用给我们的课堂带来了诸多便利,对我们的常规教学有着极大帮助,尤其在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巧妙应用电子白板,为学生建立了一个立体式的课文情境,动态的教学环境。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主动地学习并发展个性爱好,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英语阅读教学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作为现代化教育技术迅速发展的代表,交互式电子白板正在走进英语课堂,成为学生学习英语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英语教学的关键所在。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巧妙使用电子白板,发挥它在文本、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声音等多种媒体集成和人机互动的优势,在读前创设情境,激趣促学;读中突出重点,层层深入;读后课外延伸,发散思维。更有利于展示阅读教学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全面推进中学英语课程改革、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有效整合中,具有很丰富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三、课题研究的依据: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英语教学的关键所在。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对初中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是英语课程实施的重要保证。英语课程资源包括英语教材以及有利于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其他教学材料、支持系统和教学环境等,如录音、录像资料、多媒体光盘资料、广播影视节目、各种形式的网络资源等等。所以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和整个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内容和主要目标之一。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及“校校通”、“班班通”工程设备、技术和资源的推广应用工作使得交互式电子白板得到了极大的推广。交互式电子白板与英语阅读教学的整合,使英语阅读教学获得了新的发展。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及预期目标:

  培养学生掌握运用英语进行阅读的能力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学生通过阅读可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语言的能力,而且阅读能力的提高对于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以及英语写作能力的发展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过程中,我们初中英语教师首先要立足课堂教学,提高四十五分钟的教学效率,使学生牢固的掌握词汇、句型、语法等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学生有效的阅读技巧和方法,使学生养成英语阅读的良好习惯,以此提升学生的个体英语阅读能力。

  五、研究措施及方法: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如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英语的学科特点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每位英语教师都很关心的问题。认真分析学生的心理需求,明确其兴趣所在,从而巧妙设计难度适宜的阅读辅助题目,结合艺术的讲解,不断满足学生的求知欲,由浅入深,使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内容、形式产生兴趣并长期保持。

  (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牢阅读基础

  在初中英语教材中,课文篇幅很多,阅读量大,话题内容丰富。基于教材的这些特点,我们认为教材其实就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首选途径。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为了做到以点带面,唯一的途径就是精讲。讲的时间少了,练的时间也就多了。精讲首先要分清主次,而不是碰到什么就讲什么。那种面面俱到,随意发挥,甚至希望一下子解决所有问题的作法,结果通常是连基本的问题都没能解决好。

  (三)有效利用课内外阅读,掌握阅读技巧

  学生阅读技巧的掌握主要是在在课堂上完成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效利用各种阅读材料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掌握阅读技巧。坚持每天进行15分钟左右的英语课外阅读,材料长度保持在280-300个单词左右。课外阅读材料应该以消遣性的阅读为主,比如一些故事、童话、幽默笑话等等,鼓励每个学生坚持阅读,体会阅读的乐趣,中考不丢分。

  六、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1、课堂教学展示

  2、积累教材的教学设计案例。

  3、教学反思。

  阅读教学是一项复杂的、师生双边的语言和思维相互作用的活动过程。英语阅读教学中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应用给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教学模式注人了新的活力,加快了从传统教育向现代化教育的转变速度,使英语阅读教学质量得到了质的飞跃。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巧妙应用电子白板,充分发挥其功能优势,教学中能让学生得到更愉快更轻松简单更活泼的学习过程和更高效学习效率。以下是我们组成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交互式电子白板与英语阅读教学的整合,优化英语阅读教学。

  (一)、读前(Pre-reading)——创设情境,激趣促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青少年所处的年龄阶段,好奇心最强,对感兴趣的事物总是愉快地去探究。因此,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尤为重要。而情景又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动力和源泉。阅读前的导入环节是上好阅读课的前提。常用的策略有背景介绍法、头脑风暴法、现实关联法、新旧联系法、问题设疑法等。把这些方法巧妙结合交互式电子白板,灵活的展示、编辑多媒体材料、连接音频、视频,创设情境画面,以情激趣,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动机。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积极情绪。如在读SeaStories一文前先播放大海中出现巨大漩涡的情景,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漩涡的可怕,在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后设疑。总之,读前活动的整体目标是激发兴趣、引起思考、作好准备,主要是希望解决学生“想读”“爱读”的问题。教师的读前准备做得充分,学生才能学得轻松愉快。反之,开头开得不好,整个阅读课的效果就会打折扣。因此,读前活动不能忽视。具体的活动方法还有很多,远不止上面几个,可以根据阅读内容灵活选择,且要注意经常变化。

  (二)、读中(While-reading)——突出重点,层层深入

  阅读过程是阅读课的核心,也是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关键。阅读过程是学生逐步熟悉、掌握、运用策略和技巧的过程,是学生在新的语境中复现和实际运用学习过的词语、句式结构等语言知识的过程,也是他们进一步丰富拓展语言知识的过程。英语阅读教学离不开泛读与精读的训练。泛读是快速阅读全文,理清文章脉络,了解课文大意,建立初步的全文整体印象:精读是在学生了解文章整体大意后,让学生再读课文,学会处理信息,找出有效信息,把阅读重点转入对文章局部的深入理解和分析。在泛读与精读过程中,学生如何获取不同层面的阅读信息,这是提高学生阅读技能的关键。基于互交式电子白板英语课堂教学环境下的教学模式,是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通过对背景知识和相关问题的提问和讨论,让学生在视、听、思中丰富感性知识,产生再造想象,入境动情,形象地感知,理智地思索。因此,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可以与学生充分互动,为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的师生、生生互动提供极大的便利。在泛读中,教师可以将需要学生回答的问题展示在白板上,同时也可用探照灯功能将问题的重点突出出来,让学生快速有效在阅读材料中找到关键词或主题句,从而解决问题。

  在精读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地使用遮罩功能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用文字拉幕、页面快照等功能来突出阅读中的重点;利用前置、后置、对象移动、翻转等功能来诠释阅读材料中重难点词组与句型,并在教学中随时超链接各种多媒体材料,演示迅速便捷,手段多样,效果直观、形象、生动,从视觉到信息量上无不对学生造成巨大的冲击与震撼。

  如此这样,在阅读中易难有序、规范训练,这样就可以增加学生的信心,加大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关注度,学生不仅可以深刻地理解阅读材料,更可以良好地掌握其中的英语语言点,从而提高阅读课堂质量。

  (三)、读后(Post-reading)——课外延伸,发散思维

  阅读活动完成之后,教师需要对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进行检查,根据反馈解决疑难问题,开展巩固性和拓展性活动。做好巩固环节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有机会练习刚学的知识。一些教师认为,上完了规定的教学内容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其实不然。知识从理解到掌握需要一个过程,充分的读后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巩固阅读成果、拓展知识运用、培养提高技能。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进行学法的迁移,通过发散学生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学生大大增加听和看的机会;用文字、图像、声音的巧妙结合,可以大大增加课堂信息量,实现课内外的沟通,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在课堂中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为使课堂教学受到更好的效果,让学生的认识得到延伸,升华,读后延伸是必不可少的,在读后自由地和学生进行各种交流互动,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学习活动,它能让学生发挥创新思维,把英语阅读课堂上没有尽兴的“节目”延伸到课外完成。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阅读材料的理解,让学生在说话时身处能让其动情的情境,让他们亲身体验情感产生、发展的过程,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达到情感教学目标。

小课题研究总结5

  本学期来,我们初二备课组严格按照学校各项要求,扎实备课,抓好课堂落实,一直坚持进行当堂检测。每堂的当堂检测都是我们在集体备课的时候从各种学习资料上精挑细选或者自己设计的经典题目。

  对于当堂检测我们坚持以下做法:

  1.题目设置紧扣学习目标

  每次的当堂检测都是围绕本课的知识目标选题。一般是集体备课时先明确这堂课的知识目标,要求掌握的单词,短语和语法点。然后根据这些知识点挑选合适的题型出成当堂检测。

  2.题型考点联系中考

  当堂检测的题型都紧紧围绕中考题型或本年级期中期末测试题型来出。检测知识点的同时也可以提高解题技巧,让检测更有效。因为当堂检测主要针对当堂知识点,所以我们较多采用首字母填空,完成句子,选词填空,单项选择的形式。

  3.题目难易适中,题量适中,体现分层

  当堂检测的目的是检测本节课新授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所以题目一般设置难易适中,难题则是少之又少。一方面教师可以从检测中得到关于知识点掌握情况的反馈,另一方面学生可以从检测结果中获得成就感和培养自信。符合学校“让学生从成功走向成功”的英语学习理念。题量控制在5分钟左右可以完成。再者,当堂检测要体现分层。《张店区第六中学实施分层递进教学改革的意见》中指出实施分层教学是现阶段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通过分层,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使课堂教学尽量适合各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得到有针对性的帮助,实现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其中当堂检测的设置也可以做到分层。一开始,我们会把所有题目印制在检测学案中,检测时明确要求AB层同学各自做哪部分题目。但这样会导致改错讲解浪费时间,B层空着的题目浪费纸张等问题。因此我们又采取另一种办法,统一检测时做一样的题目,但是提前完成检测的同学可以再向教师领取能力拓展类型的题目。这部分学生在完成这部分题目后可自行订正答案,看不懂的再单独询问老师。这样就避免了之前出现的问题,提高了A层学生的'学习效率,也锻炼了他们的自学能力。

  4.及时反馈,改错

  当堂检测我采取过以下方式反馈。一是全部收起批阅,全批全改。再是检测后还

  有部分剩余时间,课上直接订正答案,讲解,学生红笔改错,教师再检查一遍学生的改错,一般讲解改错后仍会有20人左右出错,教师批阅后再次发回改错。以周或单元为单位汇总易错题,课上再次重复。当堂检测最好当天反馈,改错完毕,做到天天清。如果学生不能在课间改完的话,一般只能在放学后加班辅导。

  对于平时遇到的问题,我采取以下做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反馈改错时怎样做到一对一辅导和及时有效。

  批阅检测后,我尽力做到让学生当面改错,说出答题依据。但学生课间休息时间并不充分,加之办公室距离教室较远,往往只利用课间并不能做到这一点。所以我利用自习坐班时间,上课时间和中午放学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但是有些学生不能体会及时改错的重要性,反而在老师辅导其它学生的时候溜走,时间一长,难点增多,成绩势必受到影响。对此,小组考核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2.差异生的帮辅工作

  挑选学习态度较好,及格线以下的学困生天天辅导。对当堂检测要求做到满分卷。对新授知识坚持堂堂清,天天清。这学期采取了这个帮扶措施后,本人挑选的5名学困生在平时检测中全部合格,在期中考试中3人合格。

小课题研究总结6

  转眼间,一学期以经过去了。在小课题研究中我又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收获,现总结如下:

  一.树立信心,弹好“前奏”。

  学困生往往自我评价较低,自卑感严重,总以为自己低人一等,他们常常遭受到好学生的歧视、家长的打骂,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加上知识比较抽象、枯燥,从而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以致越学越差。要想转化学困生,首先要树立他们自强的信心。作为教师,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对学困生用心要精、要细,不可打击、挫伤,要像慈母一样,把全身心用在他们身上,使他们感受到教师的爱,从而间接喜欢你任教的学科,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在学习上,教师要耐心帮助他们,要善于抓住他们身上一个个小小的闪光点进行鼓励、表扬,切忌训斥、恐吓、体罚。还可安排他们做教师的小助手,帮助教师收、发作业本,也可安排他们跟优秀学生交朋友,使他们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生活上,教师要关心、体贴他们,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

  二.激趣、指导,弹好“主题”。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模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特别是学困生,对学知识毫无兴趣,有一种消极情态,低触、厌倦,这种消极情态阻碍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因此,要想转化学困生,培养其学习兴趣是很重要的。我们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找准联系,以旧引新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调动起“学困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改变他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状况,提高听课效率,教师应善于结合课堂教学,讲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或他们比较感兴趣的事情,让他们感到知识在生活中很有用处,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由原来的“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使学习对他们来说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愉快的体验,他们越学越想学,越爱学。因此,教师在钻研教材时,要善于找准知识间的衔接点,运用迁移规律,以旧知引出新知,这样,容易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求知的兴趣。

  2.明确责任,督促学生生趣。并不是所有的学习内容都能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间接兴趣,培养他们学习的责任感。即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知道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从而产生兴趣。如:统计图表的知识就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通过这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充满着数学,学好了数学,生活的本领也就增强了。这样,也会对这些数学知识产生兴趣。

  3.体验成功,引发兴趣。

  学习成功带来的愉快感,可以增强学生的信心,使他们产生新的需要和更浓的学习兴趣。教师对那些学困生要低目标、小起点,让他们也能体会到成功的欢乐。有兴趣的学习事半功倍,用目标来激励他们的学习,在实现这些学习目标时,让他们自己去体验成功的喜悦。在感兴趣的基础上,教师与他们一起共同制订一些切实可行的小目标,用这些目标来激励他们的学习,在实现这些学习目标时,让他们自己去体验成功的喜悦。例如,简单的问题让学困生回答,答对了,老师向他表示祝贺;对学困生的作业,老师先让他们只做一题,做对了再奖励做第二题这样,就会使学困生感受到学习的成功感,就会逐渐对学习产生兴趣。

  4.开展活动,巩固兴趣。

  学生受其年龄特征的影响,对知识产生的兴趣往往不稳定,因此,教师要组织开展各项活动来巩固兴趣,特别注意为学困生设计特长比赛,分成小组,根据他们本身的能力特点开展活动,发挥他们的优势,促使兴趣的`巩固。

  三.持之以恒,弹好“尾声”。

  造成“学困生”学困的原因有多种,如家庭环境的影响、社会环境的影响、教学方法不妥等,加上受年龄、知识、性格的影响,他们的思想与行动往往具有很大的反复性。今天认识的东西,明天又会忘记,刚刚得到表扬,转身又做错事,教师必须正视这一点,不怕麻烦地耐心疏导,要允许学生多次反复,事情的发展往往会有曲折,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也一样,我们在做学困生转化工作时,不能企图通过几次谈话、补课、家访就立竿见影,对他们转化过程中出现的反复,应客观地加以分析,明确“反复”是学困生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特点,作为教师,应一而再,再而三、持之以恒地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弹出意犹未尽的“尾声”。

  总之,转化“学困生”,使他们由厌学变为乐学,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时刻面临的艰巨任务,真正做到这一点,要求我们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下,具有渊博的知识、无私的爱心、奉献的精神,更要求我们掌握精湛的教学艺术,三者完美地结合起来,才能不辱没我们教师的神圣使命。

小课题研究总结7

  (一)、课题背景

  现阶段在我们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广泛地进行“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研究,是旨在通过对现行的以知识为主要教学目标,教师传授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的个性探索与小组的合作探索有机结合,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体性、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及合作意识、交往品质等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时代的呼唤,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处于课程改革的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学要领悟改革的真谛,顺应改革的思路,以课程改革的精神和《课标》的精神为指导,确立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大力改革课堂教学,探寻一种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提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理论建构

  《数学课程标准》中也强调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而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通过自主研究、民主探索、平等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相互启发、共同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增加学习质量和个体素质,形成一种生动活泼、潜力无尽、人人参与、主动积极学习的活动形式。

  (2)研究目的

  1、分析目前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开展的广泛的小组自主合作学习中存在的误区,寻找对策,构建科学的、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理论体系,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2、探索在小组自主合作学习中师生角色的转变。合作学习要协调师生、学生同伴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学习,从而为未来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点。

  3、科学的、合理的小组自主合作学习,增强学生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4、培养学生参与、互助、民主、合群、合作、竞争、交往等道德观念和现代意识。要使学生对数学学习有兴趣,有明确的目的,积极主动地始终参与探索学习的全过程。

  (三)研究的内容

  (一)目前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误区原因分析。

  1、过于强调合作的形式。

  2、没有明确的合作任务或合作的任务缺乏挑战性。

  3、忽略了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4、忽视了对学生合作习惯的培养。

  5、合作学习中忽视了学生良好个性的培养。

  6、合作学习忽视了学生学习的差异性。

  (二)小学数学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策略的构建。

  1、增强合作意识

  (1)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去发展自己的数学思想,去倾听别人的想法,去学会进行数学交流,以增强整体合作意识,那么如何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呢?平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特点,设计一些适合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并通过激励性的评价,使学生体会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每个人的长处都能在集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通过数学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让数学走进学生的生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是现代课堂教学的必然趋势。因此,教师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组织一些合作参与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合作,并让学生在生动、活泼、有趣的学科活动中体会到合作的作用、合作的乐趣。

  2、训练合作技能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主要是通过讨论、争辩、表达、倾听及参与实践等形式来展开的。为了提高合作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合作技能的培养。

  (1)学会倾听

  在小组讨论过程中,要求1人先说,其他人必须认真听并且不能打断别人的发言,要能听出别人发言的重点,对别人的发言做出判断,有自己的补充或独到见解,在这样要求下训练,学生不但养成了专心听的习惯,而且培养了学生相互尊重的品质。这种品质的功能也能延续到学生的一生发展。

  (2)学会讨论

  合作学习中,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通过共同讨论、相互启发,从而达到合作的目的。为了提高讨论的质量,教师要教给学生讨论的方法:各组由一人汇报自学或独立思考的内容,其它成员必须认真听,并且有自己的补充和见解,最后,还应将各自遇到的问题提供给全组成员讨论,对达成共识和未能解决的问题分别归纳整理,准备发言。

  (3)学会表达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的友好交流和自我表达都离不开语言的表述,为了达到训练目标,首先教师要提供讨论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敢说、会说,培养学生善于倾听、思考、判断、选择和补充别人意见的好习惯。其次要求小组成员人人都说,而且要能大胆完整地说,要鼓励礼貌用语。

  (4)学会组织

  合作讨论的.成败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内的组织者,具体做法是:指导组织者进行组内分工、归纳组内意见、帮助别人评价等,另外,为了体现小组内的主体性,可定期培训、及时更换组织者。通过训练不但提高了合作学习的效率,而且为学生今后立足于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学会评价

  合作学习活动中评价不只是教师对学生做出的简单的评价,其中包括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等。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师的范评引导学生互评,如让学生倾听他人发言后,用手势表示对或错,用准确流畅的语言评价,以增强评价的能力勇气、提高评价的水平。

  (三)、选择合作的时机

  合作学习强调集体荣誉和个人责任,能充分发挥小组内成员的主体性,但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个人独立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学习的关键是:教师提供合作学习的内容必须适合每位学生参与,使学生有话讲,有一定的争论性,能激发学生的合作兴趣。

  (四)、研究方法

  (一)该课题主要采取以下研究方法:

  1、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如:经验总结法、观察法等。

  2、调查法:了解当前我校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与能力情况。

  3、问卷法:了解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态度、需求,研究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真实所想、所需。

  4、研讨法:针对实验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研讨、分析,借以不断完善操作方法,提高实验操作水平。

  (五)、研究成果

  1、建构“自主、合作、探索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

  2、探索“自主、合作、探索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规律。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3、探寻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索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

小课题研究总结8

  1、课题的提出

  1.1选题的背景

  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课堂深受传统教育思想与模式的束缚,只把学生当作教育的对象,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它恰如其分地提醒我们:课堂导入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环节。开始时的“几分钟”导入设计得好,会给一堂课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开始时的“几分钟”抓不好,就会直接影响整堂课的教学步骤和教学内容的完成,甚至还会影响到整个教学的成败。因此,学生需要活泼生动的课堂;需要教师用导入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需要教师巧妙地设计导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进入学习准备状态。

  1.2课题的实践意义

  第一、导入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教学环节。第二、在教学过程中,导入起着十分具体的作用。

  2、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2.1加涅的教学理论

  加涅根据信息加工心理学原理提出了一个得到广泛认可的学习与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型。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如果个体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信息未加注意,那么,这些信息就会在很短的时间内遗忘。知识教学的基本目的是要使学生将知识存入长时记忆;因为只有存入长时记忆的知识,学生才能用它来学习新知识或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开始时,即课堂导入时,必须要考虑:怎样才能引起学生对学业的注意。

  2.2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1987)研究了思维发生、发展的过程、特点和规律,认为新知识的形成乃是连续不断的构成的结果,认识过程存在同化和顺应两种机能。

  2.3《语文课程标准》

  在新的教育观念指导下,教师积极提供学习的策略,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角色。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是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和教材成为学生的“对话者”、“商谈者”,充分尊重、理解学生,平等的对待学生。

  教学方法上,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地位。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首,兼顾能力目标、知识目标。教师指导学生为自己的人生确立正确的价值判断。

  3、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3.1课题研究内容: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多种导语设计,使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体验迅速融入到语文教学中,引领学生进入文本情境,使学生由苦学变为乐学。3.2语文课堂导入的形式3.2.1开门见山导入法

  这是阅读教学常用的一种开讲方法,揭示课题后,单刀直入,由题及文。例如,揭示《草原》后,老师就讲:这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访问内蒙古时写的一篇访问记,学习这一课我们不仅要理解课文内容,而且要认真学习作者如何掌握事物和环境的相互关系和变化的特点,把文章写得又生动又具体。这样,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前,就已了解了课文的'梗概,有助于他们对文章的理解。

  3.2.2设置悬念导入法

  借鉴说书人“且听下回分解”的奥妙术,其奥妙就在于讲到最扣人心弦的时候,有意避而不讲,吸引听众非听完不能满足心愿这个要害处。说穿了,就是善于设置悬念,紧紧吸引听者的注意力。这种技巧运用于新课的导入之中,以悬念作为挑逗学生好奇心的触发点,也会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欲望,而一经造成这种欲望,就非要扒根究底,弄个水落石出不可。这种导入法,也很适用于通讯报道、报告文学、小说、戏曲等课文。总的来说,设置的悬念要做到三个字,即“精”、“新”、“奇”,一下击中学生的兴奋点,促使构成学习掌握知识的意图。具体而言,在内容上要突出主要人物、主要事件;在手法上可以浓缩全文,也要以从中截取片断;在技巧上必须发人深思,留有无穷余味,能引人入胜。如讲《草船借箭》一文时,我在课堂初始扮演说书人,来了一段说书:

  话说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三足鼎立。当时,曹操刚刚把刘备打败,又要进攻孙权。这时的孙权、刘备都像热锅上的蚂蚁,惟恐曹操一下子吃掉自己,于是这两家就商议联合起来对付曹操,先下手为强。刘备就派遣自己的军师诸葛亮到孙权那协助作战。

  3.2.3比较旧知导入法

  也叫同中求异法。运用于讲读教学之中,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然而把它运用于新课导入的时候,在比较上是有所不同的。前者是把两种或几种作明确的比较,后者则只需联系已学的旧知识作比较提醒(即暂不作具体比较)。提醒学生带着旧知识去学习新知识,再通过自己比较,体会而摸索出带普遍性的知识规律。这就是它们之间的根本区别。在比较提醒时,不能贪多求全,根据所学新知识的重点难点确定一点即可。

  3.2.4介绍作者导入法

  教师在讲解那些比较著名的作者的作品之前,可以先从介绍作者入手导入本课,这样的导言,由作者到作品,顺理成章,引入自然,如案例:《我的叔叔于勒》3.2.5趣味导入法

  抓住课文要点,用富于趣味的语言来激发学生兴趣,使之注意力集中,

  3.2.6联想导入法

  即提出与新课有关的事情、有关的知识,引起学生回忆,加以联想,来启发学生思维的一种方法。如讲《海底世界》之始用这样一段导语:“提到大海,同学们都会联想到蔚蓝色的海水,一望无际的海面,还有那点点白帆、群群海鸥。然而说到海底,同学们了解的并不是很多。今天我们通过学习《海底世界》一文,将会获得更加鲜明、更加深刻的了解。”这样用人们对海面熟悉,而对海底较为鲜知的谈话导入新课,使学生先联想到大海,进而激发学生探知海底世界奥秘的兴趣。

  4、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

  4.1本课题的研究时间为xxxx年4月到xxxx年4月

  4.1.1准备阶段(xxxx.3-xxxx0.4)收集有关理论资料;学习相关的理论;申报立项。

  4.1.2实验学习阶段(xxxx.5-xxxx.6)拟定课题实验方案;学习相关资料;确定实验班级。

  4.1.3全面实施操作阶段(xxxx.6-xxxx.10)按课题实施计划,展开课题研究;开展研讨观摩活动和论文交流会;整理保管资料。

  4.1.4实践总结阶段(xxxx.10-xxxx.11)结题,实践总结,推广经验;积累研究资料,进行理论分析,撰写成果报告;召开结题报告

  4.2课题预期成果

小课题研究总结9

  一、课题的提出

  1、词汇是言语的三大体素(语音、词汇、语法)之一,是言语的根基材料,分开词汇就无法表达思惟。

  2、《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次如果激发和培育学生学习英语的乐趣,使学生树立自决心,养成优秀的学习习惯和构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使学生节制必然的英语根本知识和听、说、读、写手艺,培育学生初步用英语干工作的能力。

  3、现行牛津版小学英语教材,词汇量较大,从四年级起,要求学生节制的“四会”单词越来越多,大大都学生靠机械地背字母挨次来记忆单词,费时多,效果差。

  4、农村小学的学生,家长素量良莠不齐,学生学习英语缺乏优秀的言语情况,教师划定的读书、记忆任务近三分之一的学生不能完成。

  基于以上考虑,我们确立了《指导学生有效识记四会单词》课题。

  二、课题界定

  所谓“教学方法”,就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方针或教学狡计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处置行为方式。有效教学方法对当于单词教学,可以是某一环节的一类策略或一组策略,也可以是讲堂教学上的一套教学策略。

  三、课题的理讲价值及实践价值

  1.本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关心农村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策略的研究,提高讲堂教学的有效性,能切实提高学生的立异认识和实践能力,提拔学生的分析素量,以顺当将来社会成长的需要。

  2.本课题研究的理讲价值

  试图通过组织、实施“农村小学英语单词教学策略”课题研究,进行初步的理论归纳综合,丰硕和拓展现代讲堂教学的实践性理论,推进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成长。

  四、研究方针与方法

  (一)研究方针:

  通过组织、实施本课题的研究,切实提高学生的立异认识和实践能力,提拔学生的英语素养,以顺当将来社会成长的需要。

  (二)研究方法:

  1.查询拜访法

  2.文献法

  3.步履研究法

  4.经验总结法

  5.案例分析法

  五、研究内容

  英语单词的教学表现正在每堂英语讲堂上。若是学生只是一味跟灭教师频频朗读,是很难真正节制和利用单词的读音纪律的。故英语单词教学的有效性将直接影响英语教学的效害。学生学习的有效性起首表现正在学习可否积极自动地参与体验学习过程;教师教学的有效性起首表现正在可否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推进学生对知识的自动建构。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但愿能从教与学两个方面来切磋有效操练的路子,寻找根治频频低效的英语单词记忆方法,力让使讲堂教学有效、高效,为推进小学英语单词教学的有效性供给必要的按照和内容,从而让教师和学生更好的互动,提高英语教学有效性。

  六、课题研究的阶段性功效

  (一)创设了和谐、宽松的学习空气

  (二)提高了学生拼读、识记单词的能力

  (三)正在学习中彰显了学生的个性

  (四)为教师提高素量搭建了舞台。

  1、教师教学理念的改变。

  2、教师业务素量与科研能力的提高。

  一年多来,学校英语教师的业务能力获得了提高。其中,刘珍教员被评为校“名师”,有多位教师的论文、教学案例、教学设计正在县级评比中获奖,并有部门教师的论文、漫笔正在省级刊物上颁发。同时学校多次开展了课题组

  校级展现动,并获得县教研室的好评。泛博教师通过课题研究,逐渐利用新课程理念来沉新建构本身的知识体系,优化教学设计。优秀研究空气培育了一批骨干教师,教师的教学能力获得全面提高。

  七、课题研究存正在的问题和勤恳标的目标

  1、存正在的问题

  课题研究刚刚起头迈出第一步,我们所做的工做也只是正在进行试探考试考试,同时也面临灭良多的坚苦。比如正在研究课中,人人都能把词汇的'有效教学放正在第一位,想方设法地为学生搭建拼读的桥梁,把它设计成本课的亮点。但正在日常平凡的教学中还不能持之以恒地进行音标拼读法的教学。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英语做为学生的第二言语,确实需要不竭地频频,可正在实际教学中,没有这么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做专项训练。所以正在此后的教学中,我们还要不竭降服新的坚苦,找到训练的冲破口,把词汇有效教学进行到底。

  2、勤恳标的目标

  (1)继续加大培训力度,不竭优化考试考试教师步队的素量,让取研究工做少走弯路。

  (2)深切进行课题考试考试,激励课题组教师斗胆考试考试,正在讲堂教学中充实表现学生的从体地位,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点,频频实践、频频研究、对比分析,总结课题研究的经验教训,正在实践中怯于试探。

  (3)设法子,找启事。多做研究的冷思虑,权衡利弊,不竭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乐趣和能力程度,让取获得学生家长的理解与收持。

  (4)自始自终捕好常态研究,总结经验,力让做出具有自创价值的功效。

小课题研究总结10

  一、问题的呈现:

  如何才能切实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一直以来是我们在实践中困惑的问题。“新课标建议我们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与表达,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为了达到这些要求,我曾在作文教学中耗费了不少功夫用来指导、批改和讲评,但效果都不是很理想。打开学生的作文就会发现,仍然有生编硬造,内容平淡的现象。而学生的日记却比作文的内容写得真实,在一定程度上能表达出学生真实而朴素的感情。于是我进一步研究了日记与作文的关系,认识到生活日记是学生热爱生活、感悟生活、记录生活、积累生活的表现,也是擦亮文笔的磨石。但是由于以往对学生的日记关注不够多,加上学生普遍懒得动笔,没有写日记的积极性,日记并没有发挥它的作用。这不禁使我想到:如果能在指导学生写好日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勤于观察、勤于思考、勤于动笔以及不断积累生活、不断琢磨文思文法的习惯,学生的作文能力一定会有所提高。于是我确定了自己的实验研究课题《指导学生写好生活日记,提高学生作文能力》。希望能把学生的生活日记与课内作文结合起来,在实践与探索中总结方法,积累经验,找到切实可行的、能有效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途径。

  但是在小课题计划实施之前,虽然有教研员的指导和领导的支持,我还是很担心的。因为当时面临着很多问题,比方说:怎样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愿意写;怎样指导学生把日记写好,能坚持写;怎样把日记和作文结合起来等等,课题计划中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只是预想出来的,实践起来会怎么样都还是个未知数。

  二、研究的过程:

  当我向学生宣布有关本学期将开展写日记活动后,学生有的兴奋,有的惊讶,有的茫然。写啥呀?怎么写呀?写的日记字数少点行不行?我的日记不想让别人看怎么办啊?学生七嘴八舌的问我。针对这些具体问题,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我主要运用了以下五法。

  1、欲擒故纵:陶行之老先生说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和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于是我要求:只要你不编造不抄袭,可以“随心所欲”。日记可以发表在公开的日记本上,也可以写在私密日记上,随自己的心情就好。”学生紧张的情绪马上放松了,最不爱写日记的袁满也兴奋了,自言自语说:“哦,这么简单啊,行,我也能写了!”就这样,学生们毫无压力的兴致勃勃地寻找生活题材的时候,已经是开始关注生活,开始积极思考了。

  2、润物无声:

  学生每天的日记按要求只选取三分之二评改就可以的。但是我无论多忙,每一篇日记我都要仔细阅读批改。开始几天,我注意看内容,发现学生除了写游戏就是帮妈妈做了什么,再不就是如何写作业,写完作业看了什么电视,看完电视就睡觉了等等,有的学生好容易找到题材却写的跟造假的似的。针对这些问题,我鼓励学生用眼看、用耳听、用手摸、用脑想。做生活的有心人。我抓住每一个机会,适时地引导学生观察事物,感悟生活,遇风则风,遇雨则雨,遇事则事,遇景则景。记得去年4月23日上午十点多,我们正在上课,窗外下起了雪,大片的的雪花在窗外飘飞,落到地面上又很快的融化,把地面滋润的黝黑发亮,来不及融化的挂在树上,粘在枯草上,真的很美,于是我带着学生走出教室,投入到雪中,有的学生说:“哦,像棉花糖一样,”有的说:“哇,雪花落在脸上,真爽啊!”还有的说:“雪把我的运动鞋变成皮鞋了又黑又亮了!”引得学生开心的大笑起来。我趁机引导学生从天空到地面,由看到的到想到的,调动学生所有的感官感受雪的美丽,并且自由表达这场雪独特的美。我随口吟道:“忽如一夜春风来”刚一出口,就有学生抢着说出后半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下提醒了学生,有一个学生大声说:“还有呢,毛泽东的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学生情绪高涨。平时不太爱表达的毕玉也若有所思的说:“哦,看来雪也是春天的使者啊!”就这样样抓住机会,既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又引发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看似随意,实际上是有意暗示学生去选择有意义的内容。不用我说,当天的日记都写的是雪,虽然写得内容有的侧重描写雪中的'情境,有的侧重写雪后的美丽,有的侧重雪中的遐想,但是都表达了对春天里雪的特别的爱,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震惊中外的512四川大地震发生后,我和学生交流过的许多感人的事和有关话题也都被学生收进了日记。

  学生逐渐学会了选择材料。学生写出来的日记或多或少的出现错别字、病句,流水账也不少,于是我忍不住要告诉学生他们写的日记的问题所在,“这个字写得不对”,“那句话表达不准确应该改”,“你这个文不对题了”等等类似的话刚说出去,就会发现,不是这个低头了了,就是那个一脸茫然,还有的干脆第二天不交日记了。到第二周时,我简直快要崩溃了,但是冷静下来再想,是不是我急于求成,方法不对呢?我一边反思自己的行为,一边读书学习,在内心不断强化那些教育教学理念,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乐于写,总会有进步的,就像春天那又小又丑的青果总要汲取了日月精华,等到秋天才会芬芳诱人的。我改变了以前的方法,对于过于简练的地方教学生学会“添枝加叶”来修改;表达不清楚的地方,面对面的探讨,保持态度亲切,让学生敢于表达清楚。

  修改做不到面面俱到,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我按计划有侧重点的进行,希望学生既能够有所提高,又不至于感觉到自己的日记太糟糕。这一点我做得很小心。但是很快发现,无论我的态度多好,一味的帮助学生修改,学生并不是很高兴。于是我研究了学生的心里,改变了策略。鼓励学生自习时间阅读修改自己的或同桌的日记,我批改的重点是指出学生日记中的闪光点,如准确的词语、经典话语,模仿来的段落创造性的发挥等等,我都给出标记,以示认可和赞扬。如果日记内容生动感人,立意独特,思想积极健康,我就在日记下面写上鼓励的话,如果日记中流露出消极思想,我就写上对他的理解和期待。

  当学生拿回他们日记的时候,我总是对学生认真地说,“题目不错”,“你今天的日记让我很感动”、“你还会进步的!”、“你日记的结尾含义深刻,我很欣赏”等等学生听到这样的话,绝对有成功的感觉,这从他们得意的表情就可看出。这促使我也更加愿意给他们戴高帽子。在总结日记情况的时候,我会说“谢谢你们把自己的感受和老师分享,你们每个人的日记都能让我感到惊喜,有的日记不仅内容非常有意义,我还从日记中看到了你们诚实善良的心。实际上并不完全是这样,但是这么说了之后,学生自然很开心的朝着这个预期目标努力。比反复强调“要语句通顺”“要内容真实”“要怎么怎么样”之类的话效果好得多。

  慢慢的,学生不仅对写日记写作文甚至对其他方面的学习都充满了信心。

  4、日记分享:

  在第3周时,学生已经养成写日记的习惯了,而且进步很大。最明显的就是错别字日趋减少,无论写什么,表达的得都比较清楚了。但是局限在师生之间和同桌之间的交流,学生的收获是很有限的。日记分享活动的开展对提高学生表达能力,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日记分享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优秀日记的评选,另一方面是优秀日记的阅读。评选优秀日记的过程是“一读、二品、三评”。“读”就是选择自己最得意的最想与大家分享的日记朗读;“品”就是阅读后大家来品评。可以给出修改建议,可以对日记中的人或事作出评价,还可以赏析精彩片段;“评”就是学生投票评出优秀日记和日记成长之星。

  每周评出的优秀日记编入《优秀日记选》,并将《优秀日记选》在学生间传阅。学生在读的时候还是发现了细微的问题,来找我修改,我就把这个机会留给读者和作者,鼓励读者和作者经过探讨、切磋后,在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允许学生在日记上圈点,谈感受,写评语。这样我轻松了,学生阅读的兴趣也增强了,而且逐渐养成用心写、认真读、反复琢磨、细心修改、品评赏析的好习惯。日记分享这几个环节学生非常喜欢,后来我调整了计划,把日记分享每两周一次改成每一周一次了。

  时间长了,学生感受到生活日记是自己情感表达的需要,而且每个学生在日记分享中无论是给同伴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是被评上了“日记成长之星”,还是给优秀日记写评语,都使学生进步的同时产生成就感,心灵上得到了满足。

  4.迁移引导:

  在作文课上,我鼓励学生运用生活日记中积累的材料。有的日记稍加改动就是一篇特别好的作文。学生从中体会到了日记与作文的密切关系,懂得了生活日记不同于作文,但是日记和作文都源于生活,都是表达我们真情实感的工具。后来学生的许多好作文都是从生活日记中受到启发写成的。甚至包括神奇的想象,美丽的童话,简短的寓言,儿童诗等。如《孙悟空大战如来佛》、《我是老虎》、《狐狸和乌鸦系列童话》、《淘气的雪》。

  当生活日记成了学生生活的一部分之后,我把语言的积累和训练提到了重点。因为有时候学生真的是找不到准确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我一方面继续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坚持写读书笔记,另一方面开展“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语言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电视广播以及身边学习生动活泼的语言。学生的日记里经常出现名言警句和小品里的经典台词。

  班里有个男生读了朱自清的《匆匆》一文之后,在日记里写自己的感想时,就恰当引用了当时流行的一句话“人生的一生老短暂了,你看吧,眼睛一闭一睁一天过去了,眼睛再一闭不睁一辈子就过去了”幽默风趣,耐人寻味。

  5、毛遂自荐:为了不断地激励学生写写作的热情,我鼓励学生向《小学生阅读报》自我推荐作品,并且写上推荐的理由,后来我班学生袁满的《花猫胖胖》发表在xxxx年9月5日的《小学生阅读报》上,更加激发和带动了其他学生推荐作品的积极性。

  三、研究的成效:

  1、教学相长。经过一年的实践,学生爱上了写作,养成了勤于动笔的好习惯,书面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都提高了。对学生而言,在自己的日记本上发表日记,成了兴趣爱好;修改日记已经成为习惯,日记分享也成为学生心灵沟通的需要,推荐日记为学生走向成功搭建了桥梁。每名学生都写了厚厚几本日记,记录了童年多姿多彩的生活。孩子们经常会对我说,他们老了的时候,也还会拿出这些日记来看的。而那两本《学生优秀日记选编》也受到在校学生及家长的好评。学生毕天元在全国小学生语文读写知识竞赛中荣获了二等奖。

  伴随着孩子们取得的这些成绩,我也有不少的收获。不仅学习了相关的理论知识,还作了读书笔记,撰写了计划开题报告、阶段性总结、以及其他过程性材料。研究了“指导学生写好生活日记的方法和途径”,“调动学生写作热情的方法和策略”等问题,积累了部分教育教学经验,在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同时,我自身教学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2、反思总结。回想小课题的研究过程,感到小课题研究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就这个课题研究来说还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如许多方面还缺乏必要的理论指导;许多有价值的案例和有关思考,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没能及时记录下来,在努力实践之后,才发现积累下来的材料太少,当要把实践中那些零散的材料整理总结的时候,又感觉自己是那么力不从心。但是当我把实践中那些零散的材料整理总结后,我深切体会到小课题研究促进了我的学习和思考,使我总结出要指导学生写好生活日记提高学生作文能力,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开始时适当降低要求,激发学生兴趣很重要。

  2.平时要给学生充分的自由,特别的关注。

  3.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要抓住生活契机。

  4.辅助学生修改时一定要讲究策略,与学生交流时态度一定要真诚。

  5.必须给予积极肯定的评价,保持学生写作热情。

  6.定期开展日记交流活动,促进能力提高

  7.引导学生有效地把日记和作文结合起来。

  8.在语文学习和生活中积累生动活泼的语言是写好日记和课内作文的保障。

  从08年3月开始到12月末,经过一年来的实践,我的小课题终于比较成功的结题了。现在我正在研究与这个课题相关的内容。我觉得作文应该是通过一种生动的再现,把事实展露出来,使别人倾听或阅读之后,能得到同样的印象。但能做到这样并不容易。除了有真实的生活,语言是最重要的。所以我确立了课题《引导学生学会积累和运用语言,提高作文能力》,在4月中旬日开始实施研究工作,主要研究如何引导学生学会积累语言,并且能够运用到作文中,达到准确表达的目的。同时,在小课题研究中,我还要多读书多记笔记,勤于思考勤于总结。与学生共同成长,不断丰富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能力,提高研究能力。希望在金色的秋天里,我们满眼都是累累的硕果!

小课题研究总结11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语文教学的落脚点。所以我们进行了大胆的研究和尝试。

  一、研究活动

  对作文教学的研究,我们从写和改两方面出发进行研究。现在,教材中所需要写的一般是由要求的作文。过去的做法是当堂布置,当堂指导,当堂完成。学生没有充分准备,急得团团转,写了又勾,勾了又写,一节课下来,连个作文开头还没写出来。

  我们全组老师坐下来展开讨论,如何让学生作文时既感到轻松,又言之有物。大家一致认为,要给学生充分地观察、走访、查阅的机会,并且交稿时间延长到一周。稿子交上来就万事大吉了吗?不,改这一环节不可忽视。怎么改?大家各抒己见。一致认为首先是自批自改,就是让学生对自己的初稿进行加工,修改;然后组织互批互改,小组内4名同学轮流交换,并且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对方;最后全班交流,每组选出一篇优秀作文,在全班宣读,学生发表评论,指出优、缺点,以利于进一步修改,实现共享。

  当然,在修改前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确,文题的确认,主题的'确认,题材的确认,文章层次的安排等,同时包括对字、词、标点的修改。

  二、研究进展

  一学期共有八篇大作文,每次作文教师都相机进行实践。并且对写景作文和叙事作文进行重点研究操作。

  在写第一篇作文时,在真正让学生写之前,让学生去观察,查阅资料,或去体验,从物到人仔细观察,做到心中有数,然后静下来开始习作,很多学生初稿就很棒。再经过一系列修改,作文就更棒了。

  写人间真情的叙事作文前,先让学生走访,也可以查资料或向家长了解相关事例,使学生受到触动,然后成文。现在全体教师都集中精神探索不同类型作文的指导和修改,探索作文后进生的补救办法,总结前段经验,在新学期作文教学中加以落实。

  三、研究成果

  经过一学期的研究实践,各位老师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自己写出了高质量的反思、案例、小故事等。

小课题研究总结12

  一、问题的提出

  从学生看到题目到动笔解决问题之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这个过程便是审题。审题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先导。审题能力是综合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一种能力,它需要以一定的知识储备、认知水平为依托,更需要有良好的读题习惯、有效的思考方法为保证。而这种能力的获得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有一个学习、积累、反思、巩固、发展的长期过程。而小学低年级,是学生真正面对学习的开始,面临着独立思考,独立作业,自主审题的开始,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具备良好的`审题能力极其重要。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遇到孩子在看到自己的错题时,抱怨自己太粗心、后悔自己做题的时候审题不清;低段老师也常常苦恼于学生不能在正确理解题目意思后再做题,我们认为这都源于学生存在较严重的审题障碍,由此可见,关注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更是迫在眉睫。古人云:“授人一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生受益。”

  二、审题不清的归因分析

  低年级学生在审题过程中,仅凭“经验”审题的现象比比皆是:读题不完整,没读完就急于动笔;对相似题型较易混淆;对题目中的

  关键词视而不见;对题目中数量关系缺乏思考等等。分析这些现象,发现低段学生中出现的审题障碍在很大程度上受学生自身特点的制约:一是生活经验,二是认知特点。

  1、受生活经验影响

  学生生活在信息丰富的社会里,形形色色的生活现象时时刻刻地进入他们的认知领域,成为他们的生活经验,而生活经验是儿童学习数学的重要资源,儿童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经验的激活、利用、调整、提升的过程,是自己对生活现象的解读。

  而现今,在丰富、拓宽着学生生活经验的同时,有时生活经验也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些负迁移。例如,学生接触以下这类练习,由于生活中表达的习惯使然,往往发生理解上的错误,看到“多”便先用加法来求女生人数。当然,小学低段学生,尽管生活经验有一定程度的拓宽,但毕竟只有7、8岁的孩子,生活经验还是相对缺乏的,像解决有些实际的问题,想当然的列式非常普遍。这是一道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题,而不少学生对锯6段其实只需要锯5次这一事理不熟悉,因而思路无法展开,失之毫厘,谬之千里。

  2、受认知特点制约

  小学儿童感知觉尚处于初步发展水平,他们对事物的空间、时间和运动特性的感知有很大的局限性。有研究者针对小学低中高年级学生的观察品质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小学低段儿童在观察的精确性方面,他们只关注事物的大致轮廓与整体特征,不能作精细分析和细节把握。在审题中,主要表现为对相似题型较易混淆和对题目中关键字

  词句的忽视等。像这样填写的同学占了一大半,原因主要是看到有些练习,学生就想当然地认为是自己“经验”中的题目,比如接龙练习,学生只要认为大致形式很接近,而并未关注到前者是用等号连接的连等练习,而后者是用箭头连接的接龙练习。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来说,解决有些问题是没有困难的,而真正从练习情况来看,正确率还是比较低的,正如图中所显示的,计算完成后,学生习惯性地将得数按一定顺序排列起来,而忽略了其中最关键的字眼“算式”,真正要进行排队的是“算式”而非“得数”。另外,在观察目的性方面,小学低年级儿童的随意性和抗干扰能力较差,无法保证长时间的持续观察,他们感知事物常常跟着兴趣走,所以显得凌乱、跳跃、不系统,缺乏完整性。在审题中表现为:审题不完整,如不看范例、只看一半就动笔、漏做等等。

小课题研究总结13

  培养学生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注意力是人的心理活动集中在一定的人或物上的一种能力,是人最重要的心理素质之一。它包括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基础教育阶段学习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并养成良好的习惯。学习习惯之一就讲到注意力集中倾听的习惯。可见,学生注意力集中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前提和保证。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注意是学习的门户”。门开的越大,我们学到的东西就越多。因此,注意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结合我校学生课堂学习注意力不集中的实际情况,开学初提出了“如何培养学生注意力”为题的小课题研究。经过一系列的上课、听课、评议、交流、探讨、实践等形式的活动开展。就“培养学生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作如下总结:

  一、树立责任意识

  “学习即责任”。这是作为老师首先要向学生渗透的一种思想,要让学生潜意识里有一种认识,“学习就是作为一名学生的责任,而不是凭兴趣想学就学”。老师的责任是教书育人,医生的责任是治病救人,农民的责任是种田收割,学生的责任就是学好知识。只有当学生真正的把学习当作自己的一份责任时,他们才能明确自己学习的目的。目标明确以后,老师要引导学生增强对目标的重视,增加对完成目标的重要性与有用性的认识。只有对目标对象、责任明确了,重视程度提高了,注意力也就可以集中了。

  二、着重兴趣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兴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他对学习或某一事物染上兴趣后,就会集中精力努力去做好。那么,如何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兴趣呢?

  首先,学习动机是决定学习兴趣的先决条件。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学习动机是什么?为了得到家长的奖励、为了完成家长交给的硬性任务、或是为了得到他人的肯定、还是真正认识到学习就是自己的责任。只有让学生真正的从内心深处萌发出对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才有支撑他学习的动力,也才有学习的兴趣。

  其次,积极合理的评价,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必要条件之一。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个性。他们有不足的一面,也有闪光的一面。作为老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务必做一个有心人,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善于捕捉他们学习生活中闪光的点点滴滴并及时给予表扬或鼓励,即使是学生通过努力没有取得成功的一些事儿,也应及时地合理地评价。让学生体会到来自老师的认可。这样他们的心灵就会得到慰藉与满足,他们也才有信心、有兴趣投入到学习中。

  第三,构建宽松和谐、丰富多彩的课堂。

  学生在没有压力、宽松、愉悦的环境中所释放出来的学习能量是最大的。学习环境是否和谐,决定课堂教学效益的好坏。一堂课就是一个剧本,老师就是导演,学生是剧本中扮演不同角色的演员,要导演“悲剧”或“喜剧”,一切皆由老师掌控。因此,老师要在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的同时,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情,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每一堂课,老师都要精心设计。复习、导入、传授、小结,每一环节都应考虑周到,井然有序。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教材及学生实际,设计丰富多变的教学活动,吸引学生眼球,激发学习兴趣。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讲究教学艺术,不断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兴趣。

  三、注重劳逸结合

  小学生的'注意力,尤其是低年级孩子,是以无意注意(自发的、不需要努力的)为主的,这就决定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相对较短,注意力就会发生转移。因此,一堂课学生不可能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当中。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要注重劳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内容及学生年龄特点,设计合理有趣的教学活动,辅助教学,从而不断培养学生有意注意(自觉的、有目的的,需要一定的努力)的学习品质。

  四、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教育教学亘古不变的主旋律。在培养学生注意力的过程中,同样不可缺少来自老师对学生的爱,只有当学生真正爱上老师时,他定会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过程中。这就要求老师要自身形象(外在的言行举止、内在的气质涵养)、基本功(教学语言、教学机智)过得硬的同时,老师对学生的关爱更重要。因此,老师在教学工作之余,要多与学生沟通,与他们交心。老师与学生在一起,不仅谈学习,更多的要了解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只有让学生体会到来自老师内心深处的关爱,学生就会“爱”上你,他们才更愿意主动地溶入到学习的主流当中。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在师生心与心的交流,便会生成新的教育资源,而学生的注意力在新的教育资源生成的过程中也逐步得到提升。

  学生注意力集中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前提和保证。善于集中注意力的人,就等于打开了智慧的天窗。所以。老师要最大限度地培养、控制好学生的注意力,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小课题研究总结14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认识数学是从认数和计算开始的,它是学习数学的最基本能力,《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计算能力,应该要求学生算得正确、迅速,同时还应注意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和灵活性,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是学生今后学习、生活及参与社会所必需的基本素质之一。实施新课程以来,我们发现,学生在计算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我们重视了学生的动手实践、相互合作,关注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的养成以及实际计算能力的提高,或者说在计算教学这一块花的力气小了,导致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

  小学阶段是学生计算能力的最佳培养期,是培养学生认真、细致、耐心、不畏艰难的优秀品质,踏实、求真的科学态度的关键时期。为此,我们确立了《如何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研究》实验课题,探索如何在平时的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计算作为数学的基础技能无时不刻不渗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生产、经营交易当中,是人类生存的必备素质之一;《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计算始终贯穿于小学数学各学段的四个主要领域“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概率与统计、实践与综合应用”;计算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可是随着电算化的普及,人们从大量繁琐的计算中解脱了出来,孩子们对电子计算器的过分依赖反而使他们对计算的算理一知半解,更何谈准确的计算。我校地处农村,学生多为农民子女和外来民工子女,家长本身受教育程度就不高,普遍教育意识淡薄,专注于务农和工作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更不要说关心学生的数学计算了。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我们发现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率,的确需要结合农村教育教学形式和学生的学习实际,从不同程度上去研究。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组部分有经验的教师从多年的实践中也探索到了一些实用性强的方法,但是对于中下学生计算的准确率的提高总找不到有效途径,经过查找大量的资料,我们发现在这方面的研究很少。为此我们小学数学教研组提出了《如何提高小学中下学生计算的准确率》的小课题研究,以期使我校小学更多中下学生提高计算的准确率。

  二、研究的基础和指导思想

  根据我国《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其中,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是异常重要的,在新课程改革向纵深推进的过程中,作为一线的数学教师越来越感觉到学生的计算能力有所下降,许多学校就这方面也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如:提高学生兴趣的情境教学法;呵护学生的心理分层次作业布置;让学生充满自信的'竞赛激励法等等。

  纵观世界各国,在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上,大都有较高要求,如英国虽然不赞成烦琐笔算,但十分重视心算和估算能力的培养;日本在新修订的课程大纲中明确提出了增加数学教学时间进行“计算的反复训练”。

  本课题将充分利用国内外已有的计算教学的经验与理论,在国内外已有的调查,研究,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充分结合当前我校学生计算能力的实际,进一步开展讨论,力求构建符合我校教育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计算能力作了如下的要求“体会数和运算的意义掌握数的基本运算”,“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逐步形成计算技能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每一个目标要求都没有离开“算”,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保障其进行任何数学活动的基础,是保证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能力,这是终身有益的事情。而且,学习数与计算的过程是培养和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纵观整个小学数学教学,其中计算教学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单看各册的教材目录就可以明了;并且在教学评价中,计算的比重也是显而易见的,单是一张数学试卷,从简单的分值来看,100分的试卷中计算就占了40分,还不包括综合运用中的计算。对此我们想通过此课题的实践研究,克服计算教学的一些弊端,使我们的计算教学充满活力与生机,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学生喜欢上计算课,做计算题。

  三、研究内容和目的

  (一)、研究内容

  1、造成一至六年级中下学生学生数学计算的速度慢、计算正确率低和计算灵活性的差的原因。

  2、寻找能够提高一至六年级中下学生学生计算速度、计算正确率、计算灵活性的教学突破口和教学训练方法等策略。

  (二)、研究目的

  总结出一至六年级中下学生计算准确率不高的初始原因;探究出一套提高一至六年级中下学生计算准确率、提高计算速度,

  提高计算灵活性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四、研究的特色和创新点

  本课题研究特色:

  1、将原已淡化了的口算地位提升。通过常规化的口算训练,口算比赛等各种形式使口算恢复原有的优势和特色。

  2、重视算法归纳。关注过程性学习,采用各种手段帮助学生理解算理的同时注重算法。

  3、在获得计算技能的同时,保证练习质量。本课题创新之处:

  本课题立足于新课改后计算教学现状,结合传统计算教学优势,针对我校一至六年级中下学生计算真实状况,在实施过程中充分实践后在进行总结,具有现实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五、课题研究过程及作法

  (一)成立实验机构

  研究的组织,由县教研室xx主任、教研员xx和xx教务主任xx为课题组特邀顾问,指导引领课题的实施。由xx担任课题组组长,组员有一至六年级数学教师。

  (二)实验阶段与步骤

  本课题研究实践为一年,具体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xx年9月11月)

  主要任务:建立课题研究组,确定研究对象,建立研究对象的个人档案,选择实验的方法及撰写实施方案,对研究对象进行前期测评,组织培训实验教师,做好开题报告和开题课的工作。

  第二阶段:实验实施阶段(20xx年12月20xx年7月)

  主要任务(一):采用行动研究法。进行行动反思再行动的方法进行实验、研究,不断讨论、反思、总结、修正、交流研究成果,探索出提高学生计算准确率的有效方法。

  主要任务(二):采用行动研究法。探索出提高学生计算速度的有效方法。

  主要任务(三):探索出提高学生计算灵活性的有效方法。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xx年9月)

  主要任务:对研究对象进行中期测评,整理研究成果,总结研究经验,撰写研究报告。

  六、主要结论

  一二年级以口算为突破口,加强学生口算训练,每天安排35分钟口算训练。控制一定训练量,培养学生一定的数感能力。训练把握基础性,突出针对性,寻找规律性。

  加强练习,运通过实验我们小学数学组寻找出一套适合各年级段提高计算的方法:

  用多种形式,使学生形成熟练地技能技巧。

  三四年级加强计算教学,上好新授课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透彻理解算理掌握法则,平常练习严要求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书写工整认真审题分析的良好习惯。

  培养学生自觉检查验算,独立纠正错误的习惯

  五六年级收集错题类型,做到对症下药,每堂课加入前一天作业的易错处,让学生纠错几节新授课后,在练习课中安排一节专门易错题类型的课以巩固,运用新知识为主要任务,目的是及时针对学生作业中输出的错误信息集中分析订正,是学生准确掌握知识并在改错中化知识为能力。

  七、课题实验的效果、体会。

  课题实验的效果:

  1、速度。

  以口算为例。口算具有快速、灵活的特点,学生口算能力的高低,主要表现在正确率与运算速度上。口算时又快又对的学生,能迅速地再现计算时所需的基本知识,且其知识已经条理化,并善于缩短运算的环节和推理过程,合理选择口算方法,简捷地得到结果。通过1年的实验,学生基本上掌握了口算的技巧,口算速度较实验前有了明显的提高。实验前,多数学生5分钟最多能做20xx道简单口算题,有的学困生只能做10道左右。通过23个月的口算训练,多数学生能在5分钟内做完50道复杂口算题,学困生能基本上完成40道左右,经过一个学期不间断的口算练习,学生的口算速度有了飞速的发展,全班学生都能在5分钟时间内,轻松完成50道各种类型的口算题。

  2、正确率。

  在口算速度加快和掌握大量简便方法的前提下,学生计算的优秀率、良好率和及格率也随之有很大的提高。我校经过实验训练的学生的计算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也说明了我们的实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3、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基本养成。

  实验前,对于计算题,有的学生不会认真审题,提笔就算。在计算过程中,经常出现抄错数字、符号、等现象,书写草率,学习马马虎虎。这些现象不能简单地认为是粗心,而是缺乏对学生的严格训练,没有养成他们良好的计算习惯。通过实验,学生养成了做计算题时,认真读题,看清运算符号,分析计算数据,看有无简便方法,再确定运算顺序,最后再动笔演算的好的计算习惯。碰到数字大、步骤多的计算试题时,能做到不急、不燥、冷静思考、耐心地计算,大部分学生的作业也做到了书写整洁,格式规范,方法合理,就连演算也非常的认真、仔细。学生不仅养成了认真计算的好习惯,还养成了计算后认真检查演算的习惯,能把检验当作计算题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检验时做到了耐心细致,逐步检查,由于学生养成了良好地计算习惯,学生计算的正确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从而形成了良好的计算习惯。

  做课题体会:

  教师也有很大的提高,实验前,教师普遍存在对计算重视不够或者叫无能为力的现象。比如,在教学中,对能口算的式题,也让学生慢慢动笔算,觉得不管用多长时间能做对就行了,从而弱化了学生的口算能力,也失去了训练其思维敏捷性的机会,导致了学生对复杂的计算算不快,算不准。经过近1年的实验,教师的观念与行为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教师不仅认识到了计算教学的重要,而且掌握了比较可行的教学方法。

  八、展望

  通过做《提高小学一至六年级中下学生计算的准确率的研究》小课题研究,中下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率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也得到了提高,逐步由实践型向经验型、进而向科研型转变。相信我们每个人会延续对本课题的研究,还会探讨出一套比较好的提高计算准确率的方法。

小课题研究总结15

  记叙文是用来描述事物的文章.时间,人物,地点,事件(起因,经过,结果)是记叙文的6要素,(或者四要素)。描写物体的就要从运动状态,物体形态或变化上来说了。记叙文写作,是把自己的亲身感受和经历,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给读者。记叙文包括的范围很广,如记人记事,日记、游记、传说、新闻、通讯、小说等,都属于记叙文的范畴。记叙文写的是生活中的见闻,要表达出作者对于生活的真切感受。总的说,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叫记叙文。

  广义的记叙文,包括记叙性的文学作品,如散文、小说,等。狭义的记叙文是指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的情态变化和发展进行叙述和描写的一类文章,常见的如消息、通讯、特写、报告文学、游记、日记、参观记、回忆录,以及一部分书信等。正因为记叙文写的是生活中的见闻,所以一定要表达出作者对于生活的`真切感受。经过一个学期的研究,先总结如下:

  (1)初步形成了“阅读积累咀嚼消化感悟创新”的作文教学思路。“阅读积累”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要积累生活材料,二是要积累写作经验。“咀嚼消化”指对阅读积累的内容有自己的思考,并内化为自己的经验。“感悟创新”即让学生对自然、生活、实验等现象进行探究,领悟其中的奥秘,然后学生学生写作,教师及时批改、及时评讲,教师、学生都对自己的教或学进行反思。

  (2)初步建立了高一的记叙文写作序列体系,可操作性强,能够解决作文训练无序、学生缺乏写作兴趣的问题。具体如下:解决记叙类文章写作的技巧问题:次数训练重点作文训练题

  1、写出事件的波澜(如何叙事)以“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为话题。让同学们掌握兴波澜的方法:铺陈误会法、巧合兴波法、设置悬念法。

  2、写出人物的个性(如何写人)以“感情的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为话题。掌握写出人物常用的描写手法,写人要写出人物的个性。

  3、写出景物的特征(如何写景)以“季节”为题。掌握写景的技巧,充分的抒发自己的情感。

  4、记叙要选好角度,学会运用各种人称。

  5、学习描写,掌握描写的方法。

  6、学习抒情,归纳那个文字的特点。

  7、开头、结尾的技巧(如何引人入胜)以“留给明天”为题

  8、融入个性色彩以“读”为话题

  9、达标:突出的中心,流畅的叙述,生动的描绘,适当的详略,巧妙的点题以“一步与一生”为题

  (3)通过举办例文指导课、说写训练课、评议例文课等课型,开设写作讲座、研讨课、示范课,探索出课堂教学提高高一学生记叙文写作能力的五种教学模式:

  ①讲座式:在高一作文教学之初,教师利用讲座形式,比较系统地介绍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根据标准中对记叙文的要求讲授记叙文写作方法。

  ②讲授式:针对序列中的专题,教师先通过小型练习讲授有关的思维方法和写作方法,并结合配套例文,指导学生仿写。

【小课题研究总结】相关文章:

小课题研究总结03-12

小课题研究阶段总结03-15

小课题研究总结15篇03-12

小课题研究总结(15篇)03-12

小课题研究总结(精选13篇)03-31

小课题研究计划05-23

小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03-12

小课题研究总结通用15篇03-12

小课题研究总结(集锦15篇)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