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工作总结

时间:2022-02-09 12:47:03 总结 投诉 投稿

产业发展工作总结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够使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不如我们来制定一份总结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总结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产业发展工作总结,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产业发展工作总结

产业发展工作总结1

  我镇地处潜江市南陲,是个农业大镇,农业资源丰富,农业生产优势明显。为把农产品生产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今年以来,通过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努力推进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企业实力增强。现将2010年农业产业化工作总结如下:

  一、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我镇以调整农业结构为突破口,大力培育和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强农产品市场建设,培育壮大农民经纪人队伍,目前全镇已形成粮食、油菜、棉花、蔬菜、畜禽、水产、林业等七大系列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链,为推动我镇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是兴旺粮食加工厂为主体的粮食加工、销售推动了粮食生产。目前全镇水稻生产已基本实现品种优质化,销售品牌化。兴旺粮食加工厂于2002年12月成立,年收购粮食占全镇粮食总产的20%。该厂大米畅销广东,我镇 片20000亩水稻生产基地获“湖北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品在市场销售状况良好,供不应求。今年全镇38000亩水稻生产基本实现生产、收购、加工、销售一体化。

  二是以恒发棉业有限公司为龙头的棉花加工、营销体系,推动棉业生产。全镇今年种植优质棉40000亩,总产1826吨。棉花加工、营销体系实力雄厚,全年销售收入9341万元。

  三是以金旭食品为基础的龙虾、鱼片加工、营销体系,推动水产业发展。我镇水产业发展自然条件优越。近年随着渔业致富工程的实施,水产业发展迅速。龙虾和淡水鱼是我镇水产养殖主要产品,全镇年养殖面积3500亩。

  四是畜牧业的规模化发展,推动了全镇经济的快速增长。2010年全镇实现肉类总产量1.63万吨,畜牧业产值2.7亿元,同比增长21.32%,生猪存栏6.95万头,肉猪出栏16.23万头,同比增长45.4%和35.25%,家禽存笼42.8万羽,出笼152.5万羽。规模化养殖场(大户)快速发展到804户,示范村、养殖小区发展迅猛。目前有示范村5个,标准化、规模化小区5个,其中养殖小区3个,养牛小区1个,养鸡小区1个。宏钢生态养猪厂投资2000万元,建成了现代化的养殖小区。全镇形成了以李场为主体的10万头三元杂交生猪基地,以徐场为主体的200万只家禽基地,形成了产业链,基本上实现了“育种、生产、防疫、销售”一条龙。有运输专班15个,从业人数264人,在武汉、常德、岳阳、长沙开设了销售窗口,设立了代销点。

  五是林业产业的发展带动了林业加工业。全镇有林面积25376亩,今年造林1500亩,植树18万株。林业也基本上实现了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兴建有水利木材厂、潜南木业7458万元,全镇有采伐销售专班8个82人。

  二、发展农业产业化主要措施

  1、建立规模基地,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

  我镇根据资源优势和农业生产现状,围绕优质稻、优质棉、优质油、蔬菜、水产、畜禽及林业等主导产业,建立一批与企业配套、较为稳定、规模较大的生产基地和种植小区,使企业、基地、农户联为一体。目前,全镇已初步建成以四化垸为重点的3万亩优质水稻和油菜生产基地,以东荆片、潭沟片为主体的4万亩优质棉生产基地。农产品生产基地均与农产品加工企业、市场联挂,实现生产、加工、销售标准化。

  2、围绕主导产业,培育农业产化龙头企业。

  目前,全镇已有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在培育龙头企业上,一是实施名牌战略,扶持创优品牌。多年来,我镇把帮助企业创建名优品牌,提高产品知名度作为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重点工作来抓。

  3、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农产品质量。

  过去,我镇获10万头三元杂交猪生产基地认证,有“江汉鸡”、“优质稻”两个品牌。2008年我镇“勿忘我”商标获潜江市知名商标品牌,今年我镇生产的白酒申报“佳磊”牌商标获审定通过。

  4、加强流通服务体系建设,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业流通服务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是联结农民与市场的纽带,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载体。目前,全镇已有农民经纪人114人,年经营额19140万元,他们发挥熟悉农产品市场信息的优势,把农民与企业联结起来,为农民和企业开展营销服务。农民利用当地农产品加工和生产优势,与加工企业签订销售合同,再到主产区与农民签订生产合同,为我镇农业产业化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镇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3个,分别是庆宝丰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XX镇家禽产销协会和XX镇农民用水协会。

  三、存在问题

  1.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我镇几个主导产业生产有一定规模,但由于千家万户的小生产难以协调统一,品种多、杂,生产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农产品质量差别较大,不能满足主导产业企业的加工需求。

  2.产业化内部产加销连接不紧密。龙头企业和农民之间的利益分配机制尚未健全,企业和农民都存在违约的事实,对合同的履约意识不强。

  3.农业产业化科技含量不高。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签订的合同仅限于预购数量和价格等,对农户生产缺乏严格的质量要求,不能为农户提供优质种苗和先进的生产技术规程。企业对

  农产品的加工水平不高,产品档次低。

  四、2010年工作计划

  1.建立规模基地。坚持 “一村一品”,积极发展专业村组,实行区域化布局,走一户带多户,多户带全村,一村带多村,多村成基地的路子,在全镇建成专业化、特色化的生产基地。同时对生产基地实行标准化无公害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档次,为龙头企业提供高质量的原料。

  2.加强中介服务组织建设。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村专业协会、农民购销公司、运销专业村、专业户等中介服务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培育壮大农村经纪人队伍,在企业和农民之间发挥其桥梁作用。

  3.保证“订单”合同的严格执行。一要加强有关《合同法》知识的普及,如掌握订单标准文本、进行公证、实施担保、预交订金或保证金等,提高合同的严肃性。二要加强法制教育和诚信守约教育。

  4.提高领导和服务水平。发展农业产业化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服务机制,一是建立产业化领导体系,对主导产业实行一个产业,一个领导小组,一个规划,切实加强领导。二是着力抓好对农民的引导、协调和保护,重点在产业结构调整、区域化布局、企业建设上下功夫。三是改革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在龙头企业和基地建设上,大力推行股份合作制,吸引农民以

产业发展工作总结2

  春去秋来,四季轮回,公司又将迎来新的一年,20xx年的财务部也有了一个全新的开始,在领导的正确引导和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凭着责任心和敬业精神,我们逐步成熟起来。为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我们觉得有必要对一年来的工作做一简单的回顾。

  一、经营情况概述

  20xx年公司开发的外冈新苑,置换动迁农民共交付房屋56套,交付房屋面积6,775.12平米。对外销售共145套(含定金57套),已签合同88套,全款付清22套,面积4,485.16平米,销售收入2,068.79万元。报表体现主营业务利润赢利5,028万元;其他业务利润220.38万元,财务费用开支802.47万元,营业外收入167.58万元,投资收益1,065.89万元(其中安丰实业320万元),营业外支出14.5万元,实际利润总额为4,142.91万元,净利润3,965.25万元,完成了20xx年度经营利润计划目标的95.2%。

  二、融资难度增大,共渡资金难关

  1、配合各家银行,对存量贷款逐笔解包还原的重审工作

  20xx年,产业园被银监会和人民银行认定为政府融资平台。年初国务院下发清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的通知后,银监会要求各家银行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存量贷款进行逐笔解包还原清查工作,为确保原有授信不被压缩,我们对存量贷款资料重新梳理,重新包装,最终无一笔授信被压缩。

  2、坚持不懈,应对马拉松式的融资进度

  20xx年,最突出的困难,即融资困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原来公司惯用的流动资金贷款,短贷长用以及多头融资的方式,今年均被银监会明令禁止了,各家银行对于产业园也采取了太极拳式的态度,一段时间内公司的授信无法增加,基本处于“休克”状态,但在王经理的带领下,通过不断地努力和沟通,最终我们通过浦发银行的牵线,争取到了上海国际信托公司2亿元的资金支持,并且利率给予15%的优惠政策。第二方面,融资进度缓慢,我们从20xx年底就与农商行就宅基地置换项目答成合作意向,从7月份正式开始进入授信商榷过程,其间经历了银监会、农商行总行、农商行分行多批领导多次实地调研,多次方案的探讨与反复修改过程,在公司领导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直到11月25日总额为8亿的授信终于落实并启动了第一笔资金。

  20xx年,在领导带领下,全年如期归还到期贷款47000万元,新增贷款72000万元,年末贷款余额为187000万元。

  3、严把资金调度关

  20xx年相对于以往几年,资金面是最为紧张的,但是在日常资金管理中,我还是通过以下两方面降低融资成本:一方面合理地把握贷款的发放、归还和用款节奏,尽量减少无效资金的占用,另一方面尽可能利用通知存款、协定存款和即时到帐支付方式,以提高资金收益。

  4、加强预决算管理

  今年在公司领导的支持下,我们加强预算管理,在思想上高度重视预决算工作,在编制预算的过程中,秉持“认真、严谨”的态度,遇项目发生变化等情况,也及时与相关部门联系,确保预算的有效性、准确性。

  三、加强内部管理

  1、明确岗位设置,职责分别

  依据《会计法》、本公司《财务管理制度》,今年对财务部岗位设置进一步明确,做到职责分别,充分体现了分中有合、合中有分的配合精神。

  2、加强工程项目支付台帐管理,做好日常资金管理

  为进一步做到项目完工程度与支付比例相匹配的原则,财务部今年逐一对每个项目建立台帐支付登记工作,详细登记合同内容,同时每笔支付前都如实登记,使之既为付款的有力依据,又是结算审计工作的明细底稿。

  3、建立融资台帐,加大融资管理

  公司已进入借新还旧的关键年,今年又与多家商业银行建立授信关系,为了能及时详细地反映融资情况,建立了融资台帐系统管理,由专人负责登记,专人负责复核,详细反映了授信额度、贷款余额、贷款偿还日期、可用额度等一系列重要融资信息。

  4、建立商铺租赁台帐,确保公司收益

  为配合市场部商铺租赁管理工作,今年对所有商铺情况进行台帐管理,并及时与市场部进行核对,今年将各商铺的具体情况全部纳入台帐系统,使财务部起到全面了解商铺的租赁情况,并能及时告知市场部应付末付租金的情况,以便以及督促,确保公司收益。

  5、根据公司特点对公司帐务进行调整

  针对公司作为投资性企业的特点,根据董事会的要求,明确了公司作为土地一级开发公司的主体性质及利润来源方式(即由土地出让收益、税收返还、投资收益三方面组成),通过对宅基地项目的审计工作,对原有帐务处理方法进行调整,在董事会决议指引下,报国资委备案,对以前年度宅基地会计处理进行帐务调整,为公司长远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的作用。

  四、其他工作

  1、努力做好统计报表、国资报表、财政报表

  统计和国资委报表、财政资金月报是财务报表的重要补充,同时它也是公司对外报表的组成部分,是区统计局、国资委和镇财政了解公司的开发情况和工程进度的窗口。为了能及时反映实际公司开发情况,我们首先谋求建设部的帮助,了解每月的实际工程量,并与财务账本中数据进行处理,以提供较准确报表,实时反映公司的建设开发、财务借款情况。得到了统计局、国资公司以及镇财政的肯定。

  2、积极配合做好宅基地剩余房源销售工作

  11月起公司启动了剩余房源销售工作,我们积极努力做好两方面工作:第一方面,反复与相关销售人员探讨适合公司实际情况的销售模式和房款收缴流程,积极配合银行房款按揭工作;第二方面,克服财务部人员不足的困难,每位员工都积极配合销售工作。至20xx年年底完成销售金额3695.54万元。

  3、做好日常的会计核算工作,努力完成公司当年的经营目标。会计核算是财务部门的日常工作,我们公司资金使用量大,在建项目较多,如何管好资产及资金是我们工作的重点之一,我们部门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主观能动性,保证了公司财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20xx年年工作展望

  1、加强财务人员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个人的业务工作能力。

  2、继续做好资金的管理工作,谋求和更多的银行的合作关系,为公司的进一步发展筹措好建设资金。

  3、继续做好项目成本核算工作,配合成本项目审计,不断地提高公司的成本管理水平,逐渐形成适合产业园公司长远发展的成本管理体系。

  4、加强内部管理和学习,完善付款流程,不断提高部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更好的为公司和各部门服务。

  5.合理调整帐务结构,使之更贴切公司的实际性质,争取公司20xx年的信用等级上一新的台阶。

  6、在各部门配合下,做好20xx年度财务预算、20xx年度财务决算工作。

  7、配合好会计师事务所做好20xx年度的财务审计工作。以出色的财务工作质量,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产业发展工作总结3

  关于产业发展的工作总结范文

  一、主动协调服务,推进房地产项目建设

  今年,XX区委、区政府为确保全区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进一步突出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优先发展的战略,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多次深入各街道、乡(镇)和房地产企业调度,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征地拆迁、规划报建、路网配套等问题,使建设环境进一步优化。我局作为房地产行业的业务主管部门,根据区政府安排,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搞好协调,推进房地产项目建设

  一是定期调查摸底。我局行业管理科具体负责房地产项目的协调服务,年初召开了各街道乡镇分管房地产项目副职的会议,要求各街道乡镇及时掌握辖区范围内房地产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按季度上报区住建局。今年全区计划启动房地产项目91个,实际启动67个,已完工项目4个,尚有24个项目因各种原因未启动。

  二是定期调度。根据各街乡镇上报的情况,我局集中组织,由区政府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参加,专题调度房地产重点项目,研究解决问题,推进项目建设。

  三是协调解决工程款及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我局安排专人负责清欠工作,逢节假日及特殊时期,积极开展工程款及农民工工资拖欠摸底调查,及时引导企业将矛盾和问题解决在萌芽阶段,尽量避免爆发上访事件。

  二、积极引导,推动建筑行业新发展

  1、开拓创新,展示建筑行业新特色

  一是着力推进行业协会成立。为顺应当今形势发展需要,维护建筑市场秩序,促进建筑行业健康发展,行业科积极筹备,着力推动XX区建筑行业协会成立。XX区建筑行业协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时代帝景多功能厅顺利召开。协会的成立,对加强行业自律,促进沟通与合作,提高建筑行业整体素质,加快我区建筑行业发展都将起到重要作用。

  二是积极组织成立建筑行业工会联合会。在区总工会的悉心指导下,行业科积极准备行业工会成立前期各项工作,XX市XX区建筑行业工会联合会正式成立,这也是全省首家建筑行业工会联合会,为维护建筑工人合法权益搭建平台,标志着XX区万名建筑工人从此有了一个共同的家。XX月XX日省总民管部领导专程来调研,充分肯定了我区建筑行业工会工作,对XX区建筑行业率先实行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准备在全省各行业推广我区建筑行业工会先进做法。

  2、深化服务,塑造建筑行业新形象

  一是做好行业诚信建设服务。积极组织、深入指导企业参加全市信用等级评定及评优评先工作,湘华、西城、桐木、坪塘、岳麓山、金湘、清水、咸嘉8家企业被评为“AAA”企业;猎鹰、新望被评为“AA”企业;西城被授予“20xx-20xx年度长沙市建筑企业施工总承包十强”称号;西城、湘华、金湘、坪塘、桐木、岳麓山6家企业被评为“施工总承包先进企业”;坪塘、西城被授予“质量优胜企业”;坪塘、东方红、西城被评为“安全生产好企业”。企业诚信意识明显增强,行为更加规范。

  二是全力支持企业打造精品工程。为提升建筑单位创优意识和积极性,年初确定创鲁班奖计划,并在局长的带领下对创优工程企业进行了专程走访,制定重点扶持措施,加强跟踪指导。

  关于产业发展的工作总结范文

  19XX年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行动计划实施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推动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发展的有关文件精神,加强自主创新,把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建设和示范工作作为调整我市农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项目来抓,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一、中药材产业化开发成效显著

  二、落实各项配套措施、推进中药材产业的发展

  (一)领导重视,组织有力。

  市委市府对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工程的实施非常重视,及时成立了以市长任组长、市委副书记和副市长任副组长、市府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市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科技局,并由专人负责处理日常事务。由于各成员单位责任明确,各施其职,为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制定配套的政策措施,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根据国务院和省发展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的有关精神,我市印发了《关于大力发展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的通知》和《市中药材科技示范园总体规划及实施方案》,制定了我市中医药产业10年发展规划和促进我市中医药产业发展的七条政策措施,为我市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三)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对外交流与合作。

  一是积极组织我市中药材生产企业及制药企业参加各种展会及经贸洽谈会。xx年我局组织了7个制药企业及药材生产企业18个新技术、新产品参加了国际中医药现代化科技大会暨新技术、新产品展览会;xx年9月,由我局牵头,市政府组成了以科研机构、医院、中药材基地、中药材产业化企业及市、区、县相关部门200多人的代表团参加了第二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展示了我市科研成果近100个。

  二是利用新闻媒体加大对我市中药材生产基地及制药企业的宣传。xx年X月XX至XX日,由XX电视台等一行16人组成的新闻采访团,对我市中医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采访,引起了社会各界对中医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发展的广泛关注,进一步强化了对外交流与合作,促进了我市中医药现代化和现代中药产业的发展。

产业发展工作总结4

  年初以来,中心努力践行“生态富县、生态富民”发展战略,积极拓宽“两山”转化通道,坚定扛起磐安“重要窗口”建设中的中药使命,为推动磐安跨越发展、打造新增长极贡献中药力量,现就相关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特色亮点工作

  一是项目争取方面:今年3月,由xx省农业农村厅牵头向农业农村部申报“浙八味”道地药材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我县作为全省9个中药材重点县(市、区)之一参与申报并成功入选,计划实施磐安道地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及产地加工提升建设项目、磐安县万亩中药材绿色发展示范基地及中药材品牌提升建设项目、磐安县中药材产地加工与中药饮片共享车间项目、磐安县中药材精深加工一体化建设项目、磐安县铁皮石斛灵芝等保健食品生产线建设项目、磐安县药膳产品生产开发提升项目、磐安县中兽药研发与生产中心建设项目、磐安县“浙八味”特产市场提升项目、“浙产好药”全产业链数字平台建设等9个子项目,争取中央专项资金2850万元,其中20xx年度1200万专项资金已下达到我县。

  二是宣传推广方面:今年来,我县中药产业发展的典型做法先后被《省信息专报》、《金华政务信息》等录用刊登,并获得金华市蔡永波副书记的批示肯定。

  新华社、中新社、《xx日报》、学习强国、《今日xx》杂志等国内主流新闻媒体对我县中药产业发展工作进行了专题报道,我县中药材产业在全省乃至全国的知名度不断提升。

  三是荣誉争取方面:我县中药产业数字化改革工作入选山区26县最佳改革案例。

  中药产业发展智慧大脑成功入选xx省“观星台”优秀应用。

  二、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产品提质,增强磐安中药竞争力

  1.推进省级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示范建设项目。完成20xx年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示范建设项目考核评价,向省财政厅汇报沟通20xx年省级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示范建设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情况,20xx年度下达我县专项资金1900万元;下发20xx年度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建设和中药产业振兴发展扶持项目申报文件,完成第一批项目的立项与验收工作;完成江南药镇数字化产学研示范园、6000亩中药材绿色发展配方施肥招投标工作;完成20xx年度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建设项目任务分解等工作。

  2.开展中药材禁硫工作。联合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管局、应急管理局等单位,组织开展禁硫筹备工作,召开县禁硫工作部署会,制定联合禁硫巡查方案。通过电视、广播、微信、宣传车等开展禁硫宣传。禁硫巡查期间,共张贴《关于禁止使用硫磺熏蒸中药材的通告》

  20xx余份,发放无硫加工宣传册折页8000余份,出动人员240人次,捣毁硫磺熏蒸点7个,没收硫磺56斤。

  3.优化“共享加工”体系管理。在原有11个共享加工基础上增点扩面,上半年共新发展共享加工点4家,进一步满足浙贝母产新期间加工需求。同时,对共享加工点实行摄像监控,目前已完成15个加工点的摄像头安装工作并成功接入质量追溯系统。

  (二)多样宣传,扩大磐安中药影响力

  1.创新销货模式。1月29日,与杭州康久学社合作开展“逛中药特产市场、推中药特色产品、扩江南药镇”主题的网络直播销售活动,当日直播间人数最高达32700多人,实现交易额4万多元,启用新兴的销货模式,进一步拓宽我县中药产品的销售渠道,增加我县中药产业知名度。

  2.开展外宣推广。制定涵盖磐安中药品牌战略规划、药乡氛围打造、媒体宣传、外宣活动、线上网络直播的20xx年度品牌宣传计划。磐安中药材的知名度不断提升,5月6日至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蔡达峰来中心检查指导,对我县中药产业发展工作进行了肯定。6月22日,郑栅洁省长来中心调研指导,对我县中药产业发展工作进行了充分肯定。截止5月31日,中心已累计完成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交流考察团队65批次,722人,来宾接待量达到了3.25批次/周。

  3.开展活动筹备。明确专人负责第十四届药博会前期筹备工作,初步制定活动方案、分工明细、工作计划,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传统医药国际交流中心、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中国中药协会、中国药膳协会等单位对接药博会相关事宜并作初步邀请。基本完成全县中医药大会前期筹备工作。与杭州玄鸟文化有限公司合作设计印制《道地》季刊,内容包括优质道地药材、康养、膳食等,既体现了磐安道地药材特色,又宣传了磐安中药加工、文化等,全方位宣传了磐安中药产业,第一季3000册已完成印刷并发放。

  (三)品牌打造,强化磐安中药号召力

  1.推进“磐五味”优质优价品牌体系。与xx一方制药、xx磐五味药业公司合作,共同开展“磐五味”优质优价示范基地建设,在大盘北桥、新渥大山下、尚湖杜家庄按照规范化要求开展浙贝母、元胡、白术种植,建立示范基地200亩,开展浙贝母不同产地种源比较试验研究。

  2.开展磐安道地药材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申报工作。委托xx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研究院开展磐安道地药材(新老磐五味和黄精)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申报工作。

  3.开展中药材产业广告宣传语征集活动。在全球征集网、今日头条、凤凰网、搜狐、新浪、微信公众号、百度、腾讯等网站多渠道发布磐安县中药材产业广告宣传语征集公告,共收集全国各地投稿作品

  3221条,经初步评选、网络投票评选及专家评审等一系列环节,已成功选出二等奖作品3个,三等奖作品6个。

  (四)培育特色,加大磐安中药吸引力

  1.积极争取“中国黄精交易中心”。经申请,获黄精产业国家创新联盟批准在磐成立“中国黄精交易中心”;黄精产业国家创新联盟同意与国药文化城、三溪堂在限公司在磐安共建黄精产业国家创新联盟研究院。

  2.完成黄精产业规划编制工作。完成《磐安县百亿级黄精产业发展规划(20xx-2035年)》编制工作,4月13日,召开专家论证会,xx省药学会理事长朱志泉、xx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院长秦路平、xx中药研究所所长王志安等五位专家参加评审并提出修改意见。目前针对专家提出的意见在进一步完善中。

  3.构建黄精价格指数。在浙产道地药材价格指数发布中增加了黄精价格指数,开展了黄精街区的选址沟通工作。

  4.黄精产品宣传展示。先后组织企业8家企业到江西铜鼓、衢州江山参加黄精产业论坛和产品展示展销活动,闲人谷食品公司的黄精人参茶被评为“十佳风味”黄精产品大奖,姜神堂食品有限公司黄精茶荣获“十佳风味”黄精产品推介奖。

  (五)科技创新,增强磐安中药创造力

  1.推进中药产业大脑建设。一是迅速调整服务细节。结合县主要领导提出的中药产业大脑整体界面还有待完善、整体“智治”程度还不够高、整体架构更偏向于管理等具体问题,迅速梳理清单,落实专人负责,及时按照要求调整系统界面、子系统名称、权限设置等细节,更新产业规模、产值排名等数据,补充铁皮石斛、灵芝等药材品种从种植、加工到销售的全过程追溯。二是周密谋划项目二期。广泛征求药农、药商、药企的建设意见,形成以道地药材优质优价标准体系构建及数字化应用为基础,种植生态化、加工数字化、流通智能化的产供销一体化为特色,一、二、三产数据集成展示的数字中药产业发展体系。副县长董宇带队赴北京对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商务部、科技部,汇报磐安中药产业数字化发展情况,就项目二期建设方案(草案)征求意见,了解并对接国家层面数字化改革政策。

  2.积极申报高层次科技专项。围绕浙产道地药材优质优价体系构建,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申报科技专项,目前,完成相关申报资料起草、提交;围绕黄精产业发展,向省科技厅填报26县绿色发展专项指南申报材料。完成中药产业揭榜挂帅项目合同细化、签约。完成下寮基地杭白芍、白术种源收集,落实相关区域品比试验部署与数据采集工作。

  3.推进研究院实验室建设。进一步完善中药创新发展研究院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施工项目招投标与设备采购项目招投标材料准备。

  三、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磐安中医药强县、中药特色产业县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基本建立促进全县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形成中医药产业联动和“中医药+”新业态融合发展产业体系,产业数字化应用能力、科技创新能力、服务支撑能力进一步提高,努力打造“国家中药资源保护利用样板地”“全国精品道地药材生产示范地”“浙产优质药材集散地”“全国中药产业生产研发新高地”“长三角地区中医药康养目的地”。

  (二)主要举措

  一是突出绿色发展。

  突出“生态富县、生态富民”的发展战略,加快推动产业绿色发展变革,把绿色发展作为推进中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着力点。继续推进省级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示范建设,推进江南药镇数字化产学研示范园、中药材绿色发展示范基地等项目,同步开展已建设完成项目的验收和资金拨付工作;完成省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期满考核及年度绩效评价工作。

  二是突出质量兴药。

  继续开展“磐五味”道地药材优质优价品牌体系构建。指导做好浙贝母、白术优质优价种植示范基地管理,开展浙贝母土壤改良技术试验。基本完成研究院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实验室设备招投标。细化“磐五味”道地药材优势产业集群项目方案,推进优势产业集群项目实施。配合完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道地药材生态种植与质量保障”项目推进会在磐现场考察的工作任务。

  三是突出数字赋能。

  充分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中医药各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和应用,将数字化改革的理念贯穿中医药全领域各方面,以数字化引领中医药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全面启动中药产业大脑二期项目建设,完成项目二期谋划,落实项目二期建设。

  四、是突出融合发展。

  举办第十四届中国·磐安中药材博览会,立足磐安道地药材资源优势和生态环境优势,推进“中医药+”新业态建设,拓展中医药休闲观光、健康旅游、医疗服务、养生养老等产业,实现一二三产上下联动和全产业链融合发展。

产业发展工作总结5

  今年上半年,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把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放在首要位置来抓,龙头企业保持快速发展势头,促进了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民增收,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市20家重点龙头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良好,预计实现销售1.85亿元,利税1400万元,分别同比增长32%和30%,完成全年计划的56%和55%。

  一、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特点:

  1、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积极组织实施林业“866”工程,突出重点,主攻难点,超额完成了20xx年度植林任务。去冬今春共调农植林5.2万亩,其中成片营造意杨林4.1万亩、茶园0.45万亩、果园0.15万亩、花卉苗木0.5万亩。新拓意杨成活率90%以上。落实林经、林草、林蔬、林粮等间套复种1万多亩,扩种牧草5000多亩。依托风鹅、茶叶等特色农产品资源,加大品牌力度,搞活经营机制,拓展了市场营销。

  2、龙头企业运行态势良好。

  全市龙头企业领头羊扬州市馋神食品有限公司上半年克服“非典”对企业的严重冲击,完成销售收入4630万元,实现利税577万元,利润422万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35%、71%、56%。

  ①龙头企业开拓市场能力增强。馋神公司今年通过央视七套宣传,增加地区总代理70多家,新开辟多处销售市场,企业营销能力进一步增强。扬州赵刚食品有限公司的风鹅产品已经顺利进入了“苏果超市”。凌云饲料有限公司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开发鱼饲料,打入南京周边县市市场。仪征市种子公司在全市的销售网点增加到了97个,采用广告宣传和宣传车形式,逐步扩大了市场覆盖率和市场知名度。

  ②龙头企业利用外资取得新进展。扬州赵刚风鹅食品有限公司和澳大利亚投资控股公司、天宝工艺品公司和美国所罗门公司洽谈的合资项目进展顺利,预计可分别利用外资100万美元。扬州绿地乳业有限公司正在和外方洽谈合作项目。

  ③食品深加工企业发展迅速。扬州亿豪食品有限公司上半年产值过3000万元,同比上升2.5倍,显示出强劲地发展势头。

  ④龙头企业注重标准化建设。扬州馋神食品有限公司通过了ISO9002质量保证体系认证。盛达面粉厂和大仪米业有限公司均获得了“QS”(国家质量安全许可证)。月塘茶场同时申报省著名商标和国家有机茶,打造“登月”名牌。

  3、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20xx年全市农业重点项目,上半年完成投资6137万元。

  ①扬州星河生态已完成投资500万元,已栽苗木400亩,着手二期工程图纸设计。

  ②扬州馋神公司种鹅研究试验示范基地,完成投资430万元,建设厂房3500平方米,鹅舍4000平方米,种鹅厂、孵化厂完成基建工作,正进行内部装修和添置设备工作,租地1300亩,种植意杨2万株。

  ③梅花鹿养殖及鹿制品深加工项目已完成投资800万元,引进梅花鹿200头,种植玉米、牧草,维修了办公用房。

  ④大仪鹅业食品链项目已完成投资380万元以及土地租赁、厂房设计,土建工程开始启动,建设厂房800平方米。

  ⑤新集东欧生态农业项目,到资100万元,注册公司名为扬州高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⑥朴席三益生态园,完成投资30万元,已栽种苗木2.8万株。

  ⑦青山镇欧黑意杨林项目,完成投资300万元,已栽种意杨4400亩。

  ⑧乳业产业化项目,喜悦食品、润悦食品累计投资400万元,开工建设厂房4300平方,预订牛奶灌装、冰淇淋、冷饮3条生产线相关设备及配套设施,预计9月份全面投产。绿地乳业公司100多万元,引进优质高产奶牛60多头,并对加工设备进行了完善,通过了“学生奶”认证。绿杨乳业公司投资200多万元,奶牛养殖场基本建成,现正在着手奶牛引进工作。

  ⑨优质稻米基地项目进展顺利。上半年已完成投资397万元,占计划的63%,投劳、土方、平田整地等均超过原定目标任务,小沟建筑物、衬砌渠、机耕路等也完成工程量的80%。

  4、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迅速。

  我市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势头,到去年底,全市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达29个,比20xx年增加了23个,我市较早成立的朴席草席合作经济组织,上半年实现销售3928万元,比同期增10.2%,利税255.3万元,比同期增10.5%,今年共生产天然淡水草席、绣花草席50万条,已全部进入了超市销售。席草基地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席草面积达20xx亩,比去年增加近千亩,目前草席生产运行良好。借鉴高邮鸭集团企业运作模式,我市着手筹备成立仪征市茶叶协会和仪征市鹅业协会,从整体上包装仪征茶叶和鹅业企业,以便对外整体宣传、开拓市场、包装项目、争取国资、民资和外资,对内统一规范、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品牌,形成拳头、形成优势、形成规模效应,真正把仪征的特色产业做大、做强,使之成为我市的有竞争力的富民产业。目前,协会的筹备成立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之中。

  二、“非典”对农业产业化的影响。

  1、“非典”对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影响。

  上半年“非典”对我市的农业生产影响不大,而且“非典”致使外地农产品流入我市渠道不畅,数量将会减少,本地农产品市场占有率反会提高,加之小麦、油菜、蔬菜、生猪、菜鹅价格有所上扬,农民出售农产品的现金收入将会增加。同时“非典”使部分外出劳务人员回流,增加了本地消费群体,农村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金融保险不会有大的变化,批发零售等行业有一定的增长。“非典”对我市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乡镇企业生产的玩具、服装等产品落实的订单较少,产品销售受到了一定的阻滞。

  2、“非典”对农民增收的影响。

  受非典影响,我市返乡人员约2万人,预计5、6两个月内将减少收入约20xx万元。但随着农产品价格恢复性上涨,夏熟粮油减产不减收,经济作物扩面增收,畜禽养殖提价,二、三产业提速,新增5000人劳务外出等增收因素。预计上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可增加201元左右,比去年同期增长11.8%,高于预期增幅3.8个百分点。

  3、“非典”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影响。

  突如其来的“非典”对我市重点龙头企业的生产销售产生了较大影响,产品销售不畅、部分产品价格下降、招商引资工作受挫,除了花木、草席、茶叶、种子等少数几个行业所受影响较小,企业生产经营保持正常秩序以外,其他行业的龙头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影响,扬州馋神食品有限公司,5月份销售收入只有503万元,利润出现了负增长,公司损失200万元,少交税金120万元。扬州绿地乳业有限公司由于“非典”,邻近市场全部停销,盛达面粉厂由于南北方饮食习惯,直接导致销售不出。凌云饲料公司在市场价格仍维持不变的情况下,成品价格高居不下。

  三、当前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 部分企业改制不彻底。

  企业的运行机制直接关系到企业自身发展,在我市20家重点龙头企业中,粮食系统企业虽然进行了企业改制,但是由于改制的不彻底性,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市盛达面粉厂和凌云饲料等企业由于改制不彻底,产权不明晰,导致企业负责人想上新项目却有后顾之忧,只能考虑短期经营,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2、学生奶推广较为缓慢。

  乳业产业化作为我市鼓励发展的特色产业,去年取得了较大发展,但在奶牛补贴政策方面,仅执行了1年,产业政策缺乏连续性,农民有意见。国家积极推广“学生奶”,绿地乳业公司为争取通过“学生奶”认证,先后投资600多万元,建设一座现代奶牛养殖场,并对牛奶加工设备进行了技术改造,现已全面通过省组织的“学生奶”验收,但我市受“非典”等因素影响,学生奶推广缓慢,迫切需要加大对学生奶的组织领导力度,以推动我市奶业产业化经营健康发展。

  3、龙头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发展壮大速度慢。

  近几年我市龙头企业虽有了较快的发展,但总体看,企业规模不大,辐射范围小,除了扬州馋神公司、扬州亿豪公司等企业保持高速增长外,多数企业发展速度偏慢,少数企业甚至负增长,对农民带动力和拉动力弱。

  四、20xx年下半年农业产业化主要打算。

  随着我市提出20xx年率先实现“两个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实施。我市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抓住发展机遇,迎接挑战,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中心任务,以龙头企业建设为重点,以科技为依托,以项目为载体,全面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

  1、积极推进结构调整,加大基地建设力度。

  要及早谋划20xx年农业结构调整计划,围绕构建区域特色和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基地,培植壮大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和种植业,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按照既定的林业结构调整工作目标,全面实施“866”工程,加快建设沿江生态园和中部茶叶、果品经济林果产业园。围绕大中城市“餐桌”,发展蔬菜、禽蛋、奶、优质米、专用麦等优势产品,继续做大做强鹅业产业化经营。

  2、进一步壮大龙头企业。

  把扶持壮大龙头企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突破口来抓,采取切实措施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对带动能力强、技术含量高的馋神、亿豪等优势企业重点扶持,使之成为支撑当前、推动今后发展的骨干。对有一定规模和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如捺山茶场、大仪米业等则引导、帮助其加快技改步伐、加强经营管理,并通过政策、信贷支持等措施,促其发展。同时,积极鼓励龙头企业实施外向带动战略,采取多种形式与国内外、省内外有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合作,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资金,使龙头企业在短期内获得很快发展。

  3、进一步发挥经合组织和协会的作用。

  采取积极措施,引导、推动以流通为主要服务内容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提高经合组织和协会的运行质量,提高龙头企业参与度和组织的调控手段,发挥其自我管理的作用。围绕我市即将成立仪征市茶叶协会和鹅业协会,进一步整合我市鹅业、茶叶的资源,形成拳头优势,在项目争取、对外宣传和策划,协调业内利益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4、狠抓农产品质量标准工作。

  积极引导龙头企业执行国家农产品质量标准,参与“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加大对龙头企业的质量抽检力度,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实施标准化生产。突出我市风鹅产品优势,努力使企业标准成为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茶叶、米业等特色产业尽快取得国家绿色食品、ISO9000系列质量管理体系等项认证,出口企业要争取得到HACCP认证,并努力争创名牌。

  5、重视农业产业化的宣传工作。

  积极采取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形式,加大对龙头企业的宣传力度,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鼓励龙头企业制作自己的网页,宣传企业,推广馋神公司成功经验,制作龙头企业产品光盘和专题片上央视播放,积极参与省龙头企业农产品展销会,有计划、有步骤对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特别是龙头企业进行整体宣传。

产业发展工作总结6

  一、市推动车产业发展的主要做法

  在打造“西部车城”的过程中,市委、市政府不断创新工作思路,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政策和措施:

  (一)依托骨干企业做大车产业。通过积极推动优势企业兴建园区,构筑企业发展平台,走出了一条企业扩张——政府支持——企业建园——以园招商的路子。近年来,全市相继建成了机车工业园、汽车工业园、橡胶工业园、南骏工业园、现代商用车生产基地等一批以优势企业为依托的工业园区或生产基地,利用优势企业的凝聚效应,引导外来企业和新建企业向园区集聚,逐步形成一个又一个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现代商用车生产基地建成后,已成功引进了利原座椅、岱摩斯变速器、韩一内饰、斗成轮毂、森特尔直拉杆、世钟消声器等多家配套企业入驻,形成了以现代商用车为核心的车产业集群。

  (二)立足招商引资做强车产业。充分发挥“西部车城”的品牌效应,通过招商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集聚企业。近年来,我们先后引进了湖南同心、四通车业、晨风传动、现代等车企业及配套企业,特别是现代,它是拥有世界一流的汽车制造企业-韩国现代和中国商用车行业骨干企业-南骏汽车两大集团强强联合打造的具有全球竞争力和自主研发能力的世界级商用车产业基地,大大提高了的车产业的制造能力,是车产业的龙头企业。对于车产业的配套企业,我们要瞄准车产业发展方向,细化产业分工,加强产业协作,努力实现配套本土化、发展规模化和经营国际化。重点发展与车产业配套件及零部件的生产。已从单一的机车向以“车”为链条的产业群发展,初步形成了车产业龙头企业与车配套企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

  (三)围绕项目建设做实车产业。为进一步强化商用车项目的建设服务,确保现代商用车项目的'如期投资。一是在服务机构上打破常规,市上成立了现代项目推进指挥部,遇到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难题,书记、市长亲自牵头协调解决。办公室设在市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室人员分别由发改、经信、规划、国土、环保、水务、住建、安监等有关部门抽调,具体负责该项目建设协调,兑现“只要企业定了干,一切手续我们办”的承诺;二是在审批方式上打破常规,经研究决定,凡涉及现代商用车有关项目,各部门独立审批,互不为前置,有效加快了项目在审批环节上办理速度;三是在对上协调上打破常规,在涉及生产企业准入、产品市场准入和内燃机产品生产许可证上、市经信、发改、环保等相关部门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采取灵活方式,加快实现了现代商用车项目市场准许。

  (四)面向市场定位做活车产业。根据车产业的特点,自我定位,两手齐抓,开发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积极瞄准国内市场,努力构建和完善营销网络,培育市场资源,依托市场拉动车产业发展;努力开拓国外市场,大力实施“走出去”的营销策略,寻求新的发展空间。机车厂已完成了在东南亚、非洲,中亚、欧洲等主要机车进口国的营销布局,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出口机车供应商。现代汽车有限公司是南骏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和韩国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各持股50%的中外合资企业,拥有比较丰富的市场信息来源、比较完善的营销渠道或营销网络以及相应的营销人才。现成的营销渠道可以大大缩短合资企业产品进入国内外市场的时问,降低进入成本,消除许多进入障碍,消除一般新企业普遍存在的营销瓶颈效应,使整个企业生产经营迅速走上正轨,从而有利予从整体上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加快资金回收。

  二、面临的困难

  (一)自主研发能力不足,缺乏技术人才

  市科研能力在西部地区具有一定优势,但在汽车整车与零部件研发、设计以及人才培养上与国内其他汽车产业聚集区域有较大的差距。市整车企业的研发中心多在国外和省外;的一些零部件企业具备了一定的设计研发能力,但整合本地产学研资源攻关核心关键技术的案例较少;服务于整个产业的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和提供公共检测、认证服务的平台目前还没有建立;培养汽车技术人才的职业学校是近几年才成立的,还处于起步阶段,未形成规模,培养出的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都难以达到市汽车产业综合功能区汽车产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二)关键零部件缺失,配套体系错位

  市汽车产业综合功能区机械类和电子类零部件配套企业较多,产品种类多种多样,但是发动机、汽车电子、自动变速箱等核心关键零部件缺失较严重。另外市汽车产业综合功能区的零部件与整车配套存在一个错位问题,表现在本地零部件配套企业多为外地整车(机)厂配套;而本地整车的配套体系尚未完整建立起来,本地生产的零部件难以进入本地整车企业的配套体系,本地整车的配套多从外省采购,这种错位造成了企业成本的增加。

  (三)企业各自为政,缺少有效协调机制

  汽车产业是少有的集技术密集、资金密集与劳动密集于一体的产业,而汽车是由上万个零部件组成复杂产品,涉及钢铁、电子、机械、橡胶以及能源、金融、保险等行业。汽车产品的复杂性决定了其制造过程涉及多个领域,需要多方的参与,这样就难免形成多头管理、政出多门局面,同时各利益相关方各自关注点不同,缺乏必要的沟通和协调,难以有效整合资源,从而制约了汽车产业发展壮大。

  三、建议与意见

  针对以上市汽车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我们提出了以下几方面建议和意见:

  (一)建议进一步创造良好环境,促进人才引进,提升自主研发能力

  首先做好人力资源规划,通过校企联合和订单、定向培训等形式,加大各层次人才职教培训力度,出台人力资源引进培养的政策机制,特别是高端人才和研发人员的引进和培养。其次加快生活服务设施的建设,为科技研发创造一个好的配套生活条件。再次是构建一个好的金融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等创业服务中心,围绕汽车研发产业发展,创建一个好的创业环境,“筑巢引凤”,吸引更多高水平汽车研发人才入驻汽车产业园区。

  (二)建议大力引进市内缺少的关键汽车零部件企业,并支持和鼓励零部件企业做大做强

  一是大力引进市内缺少的关键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面向国内外大量引进发动机、变速器、车桥、转向器、制动器、电控系统等高技术含量、高精密度的零部件制造企业,适应汽车产业日益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二是在财税政策上鼓励市内零部件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既提高了产品竞争力,又降低了综合成本;三是出台支持政策促进市内整车企业主动提高零部件配套本地化率,以解决进口零部件成本太高,影响整车竞争力和盈利能力问题,进而带动零部件与整车同步发展。

  (三)建议成立“汽车行业协会”,实现造车企业资源、信息共享

  造车产业门类齐全,既有机车、又有商用车、改装车、零部件,各有专长,各有特点,建议建立有效沟通机制,成立“汽车行业协会”,整合各方资源,实现造车企业资源、信息共享。

  成立“汽车行业协会”势在必行:一方面从宏观上“把脉”汽车行业,及时有效地与国家汽车行业协会及各个省市汽车行业协会进行广泛沟通对接,做好市场调研,做好为汽车行业发展进行统一、科学的规划,调节供求关系,引导企业横向联合,走网络化、专业化发展道路,促使汽车从附属型走向独立型,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从微观上汽车行业不正当竞争、价格问题市场散乱等为的存在,需要汽车行业协会利用中介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和行业自律作用来稳定汽车市场。

产业发展工作总结7

  20xx年来,区住建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服务经济发展大局,强化房地产业和建筑行业管理,充分发挥协调和服务职能,为岳麓区产业发展项目顺利推进做了大量工作,现将20xx年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动协调服务,推进房地产项目建设

  今年,岳麓区委、区政府为确保全区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进一步突出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优先发展的战略,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多次深入各街道、乡(镇)和房地产企业调度,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征地拆迁、规划报建、路网配套等问题,使建设环境进一步优化。我局作为房地产行业的业务主管部门,根据区政府安排,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搞好协调,推进房地产项目建设

  一是定期调查摸底。我局行业管理科具体负责房地产项目的协调服务,年初召开了各街道乡镇分管房地产项目副职的会议,要求各街道乡镇及时掌握辖区范围内房地产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按季度上报区住建局。今年全区计划启动房地产项目91个,实际启动67个,已完工项目4个,尚有24个项目因各种原因未启动。

  二是定期调度。根据各街乡镇上报的情况,我局集中组织,由区政府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参加,专题调度房地产重点项目,研究解决问题,推进项目建设。

  三是协调解决工程款及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我局安排专人负责清欠工作,逢节假日及特殊时期,积极开展工程款及农民工工资拖欠摸底调查,及时引导企业将矛盾和问题解决在萌芽阶段,尽量避免爆发上访事件。

  二、积极引导,推动建筑行业新发展

  我区现有总承包企业32家(其中一级资质企业13家,二级企业14家,三级企业5家),专业承包企业26家,劳务分包企业

  26家。总承包企业以房屋建筑为主项的达31家,占总承包企业的97%;资质覆盖面达25个,占60个专业的42%,上半年坪塘建设集团填补了我区铁路专业资质空白。建筑业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产值持续攀升,对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不断增强。预计全年完成建安总产值140亿元,同比增长25%;上缴税收4.5亿元,同比增长25%,建筑企业发展态势良好。

  1、开拓创新,展示建筑行业新特色

  一是着力推进行业协会成立。为顺应当今形势发展需要,维护建筑市场秩序,促进建筑行业健康发展,行业科积极筹备,着力推动岳麓区建筑行业协会成立。岳麓区建筑行业协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时代帝景多功能厅顺利召开。协会的成立,对加强行业自律,促进沟通与合作,提高建筑行业整体素质,加快我区建筑行业发展都将起到重要作用。

  二是积极组织成立建筑行业工会联合会。在区总工会的悉心指导下,行业科积极准备行业工会成立前期各项工作,长沙市岳麓区建筑行业工会联合会正式成立,这也是全省首家建筑行业工会联合会,为维护建筑工人合法权益搭建平台,标志着岳麓区万名建筑工人从此有了一个共同的家。11月29日省总民管部领导专程来调研,充分肯定了我区建筑行业工会工作,对岳麓区建筑行业率先实行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准备在全省各行业推广我区建筑行业工会先进做法。

  2、深化服务,塑造建筑行业新形象

  一是做好行业诚信建设服务。积极组织、深入指导企业参加全市信用等级评定及评优评先工作,湘华、西城、桐木、坪塘、岳麓山、金湘、清水、咸嘉8家企业被评为“AAA”企业;猎鹰、新望被评为“AA”企业;西城被授予“20xx-20xx年度长沙市建筑企业施工总承包十强”称号;西城、湘华、金湘、坪塘、桐木、岳麓山6家企业被评为“施工总承包先进企业”;坪塘、西城被授予“质量优胜企业”;坪塘、东方红、西城被评为“安全生产好企业”。企业诚信意识明显增强,行为更加规范。

  二是全力支持企业打造精品工程。为提升建筑单位创优意识和积极性,年初确定创鲁班奖计划,并在局长的带领下对创优工程企业进行了专程走访,制定重点扶持措施,加强跟踪指导。在各

  级部门和施工企业的共同努力下,由我区湖南省长沙湘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承建、湖南省西城建设有限公司参建的湖南省肿瘤医院门诊、医技、住院大楼工程项目喜获20xx20xx年度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捧回了我区第一个建筑工程质量最高荣誉。

产业发展工作总结8

  乡地处边,有耕地面积1.3万亩,山地面积16万亩,总人口2.6万,辖12个村,一个居委会,156个村小组。今年以产业化、投入科技化”的工作思路,认真探索产业发展新途径,全面发展山区特色产业,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产业发展格局。

  一、在产业发展规模,产值增长实现新突破

  我乡牢固树立“小乡镇也有大作为”的思想理念,坚持政府主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把做大做强新产业作为新农村建设重要工作目标,列入乡村班子和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大力实施“四万一千”工程,壮大传统产业,即大力发展万亩油茶基地,万亩工业原料林基地,以西瓜、工业滤布杨梅、脐橙为主的万亩瓜果基地,以小辣椒、生姜、藠头为主的万亩山区蔬菜基地和千亩烟叶基地,并积极引进大棚蔬菜,花卉苗木等各类现代高效农业,以农业集群发展推动农民生活改善。政策拉动、利益驱动、典型推动,一任接着一任干,一级带着一级抓,力度一年更比一年大,走特色化、规模化、集约化、高效化之路。全乡种植小辣椒2500亩,产量400万斤,实现产值1600万元;种植杨梅2200亩,实现产值35万元;生姜1000亩,实现产值1200万元;脐橙20xx亩,产量110万斤,实现产值200万元;西瓜种植面积1600亩,母猪保有量500多头,生猪出栏10000多头;烟叶种植面积310亩,实现产值79万元,烟税13.6万元以上;扩建禾江四方油茶基地20xx亩,还确定、龙头、高坎三个村为产业示范村和田心小江脑等13个示范组。油茶、杨梅、西瓜、生姜、烟叶五大主导产业的产值达到2952万元,占全乡农业总产值4060万元的73%。

  二、在建立区域基地,培育优势产业方面实现新突破

  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区域化布局,做大做强脐橙、烟叶、小辣椒三大农业主导产业和发展杨梅、生猪、西瓜、生姜等区域特色产业,建立专业化、区域化的农业生产基地,杨梅以金山果业为中心,通过加强管理,提升品质,辐射到周边的种植户,今年实现产量5万斤,产值35万元以上;生猪产量通过扶持大户,加强培训,今年新增饲养能繁母猪20头以上和年出栏生猪30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4户,累计共8户,还涌现1户年出栏500头以上和150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形成商品、加工和销售批量。现了农业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的转变、传统农业优势县向现代农业示范县的转变。我乡还专门成立了绿色食品(脐橙)标准化生产基地领导小组,滤布按照“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运行,加强了对标准生产基地的建设。已启动20xx亩油茶林的开发,开发工作进展顺利。

  三、在制定优惠政策,创新发展机制方面实现新突破

  我乡大力开展了“产业帮扶到户行动”,一是在观念、技术、资金、信息、流通方面实行帮扶。县直机关单位干部在挂钩的新农村建设联系点中与农民群众结对帮扶,每个干部每年重点帮扶三户农户,实行“城乡互动1+3,合力建设新农村”;二是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实行帮扶。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帮助挂钩村理清发展思路,制订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搞好产业导向;三是在完善农民利益联结机制方面实行帮扶。主要是帮助农民发展订单农业、引导农民与龙头企业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四是在做大龙头企业方面实行帮扶。帮助制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延伸到村。帮助立新村组建了一个由4户加工烟叶种植大户的高新烟叶专业合作社,活动正常,会员之间利用农闲时间交流经验、分析市场行情、了解销售信息,帮助龙头村组建了一个14户生姜种植户的“隆兴生姜合作社”,合作社理事聘请专业技术人员6次授课,实地指导生姜种植、加工、贮藏技术;五是在建立农业产业化投入融资机制方面实行帮扶。主要是协调有关金融机构放宽贷款担保条件、增加贷款额度、改善金融服务,降低农产品加工增值税收等。

产业发展工作总结9

  区委、区政府:

  XX省具有发展特色农业得天独厚的条件,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农业投入不足,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于是xx年初,农牧厅党组分析研究决定利用国家开发银行政策性贷款及其管理理念,加大对全省农业的投入。国家开发银行XX省分行对此也高度重视,并经双方共同努力,成立了有双方主要领导参加的XX省农业开发性金融合作领导小组。作为投资和担保主体的XX明德农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和XX陇塬农业信用担保有限责任公司登记注册,并通过了国家开发行组织的信用评级。7月13日正式在宁卧庄宾馆召开座谈会并签署了合作协议。

  座谈会之后,我们便着手捕捉、搜集有关方面的信息,并多次和省厅一些重要处室的领导接触沟通,密切关注此项资金的运作动态。xx年10月10日,省农牧厅在XX县召开了全省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现场会,会上农牧厅厅长就今后几年全省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做了重要讲话,明确指出,今后几年,省农牧厅将利用10亿元国家开发行政策性资金扶持全省畜牧业发展及标准化小区建设。

  永昌会议后,我们深感到我区发展畜牧业的机遇已到,于是立即着手,多次争取机会找武厅长专题汇报我区畜牧业发展现状和优势,在我们的多次争取下,武厅长同意10月底来我区现场查看,对此,我们高度重视,马上给区政府领导汇报,并得到区委、区政府领导的大力支持,与此同时,我们精心选点,布点,将我区畜牧业发展的亮点一一展示给省领导查看,此行得到了武厅长一行的高度赞同。初步同意倾斜资金对我区畜牧业给以扶持。之后,我们立即安排专人负责,尽快编写了。分别呈区委、区政府有关领导和财政等相关部门的专业人员审稿,随后我们再次同区委原书记王立泰、区长王洁岚一同前往省农牧厅争取立项。

  在省畜牧兽医总站的大力支持下,11月7日在省农牧厅武厅长主持召开了关于我区发展肉牛产业的专题汇报会议,区上主要领导汇报了我区的区位优势以及发展畜牧产业化的信心和决心,并就利用国家开发行资金发展肉牛产业试点项目在我区实施,当场拍板承诺了八项优惠政策,武厅长听完汇报后征求了省厅几位厅长、处长的意见和建议,认为我区地方党政领导对此项工作很重视,思路清,信心足,决心大,当即宣布:**区肉牛产业化养殖基地开发试点项目启动。并由省畜牧兽医总站全力支持配合做试点规划的编制。

  从11月14日起,我局召开了系统副科级以上领导会议,传达了省上专题会议精神,要求大家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大对肉牛产业发展的宣传力度,同时专门安排布署此项目的启动运行,至目前共做了以下几项基础性前期工作。

  一是经请示区委、政府领导同意,成立了**区肉牛产业标准化基地开发项目领导小组。

  二是成立了项目办公室,抽调了工作人员。

  三是制定下发了,要求挨社逐户统计母牛存栏数,进一步摸清家底。

  四是编制初拟的已上交省畜牧总站专家审阅后三易其稿,已基本定稿,待专家评审通过。

  实施该项目的下一步打算及思路。

  该项目规划的制定是根据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内在要求,以农业结构调整、西部大开发为契机,以市场为导向,发挥比较优势和科技推动力,坚持多元驱动手段,完善利益共享机制,以西门塔尔改良牛为主的优质肉牛生产,以畜牧业增效、农户增收为目的,建成以**区为中心的全省规模化、产业化的优质肉牛基地,实现特色优质畜产品规模化、产业化的安全生产、加工、销售,推动我区乃至全省畜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优质肉牛产业化项目实施主要从以下几个关键环节着手:

  优质肉牛良种服务体系建设;

  优质肉牛养殖基地建设;

  龙头企业体系建设;

  饲草料体系建设;

  市场体系建设。

  项目经过五年的建设,优质肉牛年饲养达60万头,出栏达到23万头,规划期内投入资金134910万元,其中开发行贷款51800万元,自筹资金83110万元。完成“个、十、百、千、万” 工程,即:

  个——建成1个年屠宰加工肉牛20万头规模的屠宰及精深加工企业;

  十——建成10个千头肉牛育肥场,达到年出栏10000头以上;

  百——建成100个肉牛育肥小区,年出栏12万头以上;

  千——建成1000个百头肉牛育肥场,年出栏10万头以上;

  万——发展xx0户饲养5头以上适龄母牛繁育大户,建立起稳定的“河西肉牛”新类群基础母牛选育群xx头,核心群300头。

  该项目计划分两步实施:第一步,基础建设阶段,按照扶优扶强,分步实施的原则,大力发展优质母牛繁育基地建设、加工龙头企业、饲草料建设及市场体系建设、肉牛育肥基地,至20xx年底,完成肉牛育肥基地以外全部建设内容,同时积极培育产业品牌,为肉牛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二步,规模化发展阶段,完成肉牛育肥基地全部建设,规范完善产业运行机制,产业品牌初具规模,龙头企业、养殖大户及产业内部、产业相互之间实行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形成更具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和产业龙头,充分发挥其带动示范作用,使肉牛养殖业步入产业化发展的轨道,至20xx年达到规划目标。

产业发展工作总结10

  一、成立机构,强化领导

  我局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举办第二届乡村旅游文化节的号召,成立了县城管局旅游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局长担任,副组长由副局长担任,成员由局相关领导和下属各股室(所、中队)负责人组成,并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各项保障工作落实到位。

  二、提高认识、高度重视

  举办旅游文化节是我县展示客家新面貌的又一大盛事,是我县“强攻工业、主攻旅游、产业兴县、富民强县”的重大举措。强化环境整治,做好第二届乡村旅游文化节的环境保障工作,是我局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局干部职工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充分认识到旅游工作的重要性。

  三、打造精品工程,提升城市品味

  大道景观绿化提升工程是我局的重点工程项目,是旅游文化节我县对外展现城市形象的一个重要窗口。大道原有设施档次低,绿化残败,路沿石损毁、材质风化严重,旅游文化节前重点打造该路景观绿化迫在眉睫。为避免重复建设产生的巨大浪费,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局依据县委、县政府的要求,按照“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科学调度,狠抓质量,实行工程进度倒排工期,每天一上报,每周一调度,全力以赴将大道景观绿化打造成我县的精品工程,力争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不落后。该工程招标价约1300万元,实际工程造价达1800万元,该工程经专家评议可申报省级优质工程。

  四、开展环境整治,提升管理效果

  (一)抓环卫保洁,确保环境洁净。为提升县城环境卫生质量,全面消除卫生死角,在城市“牛皮癣”治理、主街道清扫保洁市场化的基础上,由保洁作业公司全面接管小街小巷,新增清扫面积20余万平方米,城区清扫保洁实际总面积已达165万平方米,基本实现城区环卫保洁全覆盖,达到保洁工人增加、保洁时间延长、保洁范围扩大的目的。为确保旅游文化节期间的作业效果和卫生质量,在作业公司日常保洁与监管的基础之上,制定网络式巡查机制,监察管理人员不间断巡查监控,及时发现问题适时督办整改,确保了城区道路更加干净整洁,街道面貌焕然一新。结合大畲“三送”精品点的建设要求,制定了环卫工作方案,在重要节点部位,实现垃圾袋(桶)装,设立垃圾临时存放点、垃圾桶、钩璧箱等,配备卫生保洁人员,重点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置和道路、河流整治保洁工作,确保第二届乡村旅游示范点生活垃圾收集率达到90%以上,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以上。为进一步提升农村环境卫生质量,拟在20xx年投资990余万元在新建城区、小松镇、高田镇、横江镇、屏山镇等建设8个垃圾中转站,现已做好可研报告,并制定了实施方案,项目建成后,实现转运生活垃圾达100吨/日。

  (二)抓城管监察,改善市容秩序。为迎接和备战第二届旅游文化节,我们按照“依法治城,管教结合,标本兼治”的原则,对城管监察职能进行了重新界定,由单一的市容秩序管理到依据法规综合行使环境卫生、市政道路、园林绿化等方面执法监察职能,把城管监察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创新了管理机制,节约了行政资源,提升了工作效能。其次实行网格化精细管理,将城区划片分块,按照定人、定时、定岗、定责的管理模式,建立党员示范岗和管理示范路,设立岗位公示栏,公开管理信息,主动接受群众监督,使一个党员成为一面旗帜,让一面旗帜形成一个样板,每一个样板都充分展现管理成效。再次是严格标准规范管理,以市容秩序监管为侧重点,着力根治城区街道乱停放、占道经营、户外广告设置等市容管理顽症,重点抓好市场“脏乱差”、夜宵摊点扰民、出店经营等难点热点问题的集中整治。据统计,今年以来,余土监管中队整改、制止渣土运输污染550余起、查处50余起、责成清理污染路面300余起;城管监察各中队开展专项整治30余次、查处夜市摊点60余个、疏导整改流动摊点3200余个、整改查处出店经营3000余起、纠正查处乱停放车辆4600余起、清理查处违章户外广告760处等,坚持整治一起巩固一处,改变以往“整治-反弹-再整治-再反弹”的不良现象,有效改善市容环境,逐步提升城市形象。

  (三)抓市政管护,完善设施功能。按照为民、利民、惠民的基本原则,对市政设施维护实行无缝隙、无死角、全覆盖管理维护,多渠道争取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功能,及时恢复受损设施,避免城区道路残缺、窨井盖缺损、防护栏破损造成的安全隐患,认真做好下水道疏通工作,尽可能地减少雨季发生内涝。强化主次干道路灯管理,推进小街小巷简易路灯安装,全面消除夜间照明盲区。旅游文化节前先后更新维修市政设施近200余处,给南苑路、邮政北路等十余条小街小巷新安装简易路灯200余盏,投入53万余元资金,对检察院南侧约160余米道路进行路面硬化,投入600百余万元完成大道人行道提质改造,消除断头路、泥巴路、修复破损道路及窨井盖数十处,进一步方便群众出行与休闲需要,便利惠及城区千户万家,及时消除了各类安全隐患,受到人民群众广泛好评。

  (四)抓好节点美化,扮靓县城环境。一是营造了节日喜庆氛围,做好城区旅游文化节期间的美化、亮化工作,先后采取自筹方式投入近十万元,在大道、站前广场、沿江路、琴江路、西华中路等繁华路段摆放了花圃,两边树上悬挂了小红灯笼3万余个,并对重要节点进行了美化绿化。二是结合我县第二届乡村旅游文化节整治任务,从亮化美化入手,着重做好城区主要节点、交通要道美化装饰,新安装火树银花等亮化设施,从而优化感官视角。消除脏、乱、差地段,抓好陈旧受损设施的修复改造,对桂花屋进行立面修缮,改造客家风情街亮化等,努力彰显客家风貌,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

  (五)抓好城区绿化,改善人居环境。紧抓绿化种植时节,按照“高标准种植、高水平管护”的基本要求,倡导植绿、护绿、爱绿理念,高质量做好城区绿化苗木种植补植,加强绿化设施的日常管护养护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损毁,努力提高植被成活率。重点做好主要干道的绿化美化,先后投入近60万余元完成城北大道行道树香樟种植、沿路亲水平台柳树近600余株柳树、3000株爬墙虎的栽种,扎实做好沿路绿化改造,协助做好业主单位规划建设了琴江公园、城南入口景观等,新增绿地面积近20万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35.52%,新增0.5个百分点,城区人均绿地大幅增加,城市品位大幅提升、人居环境大幅改善。

  在城管局广大干部职工众志成城,共同辛勤努力工作下,城区及旅游沿线的卫生干净整洁,秩序畅通良好,确保了旅游文化节期间“街净、路通、城美”,展现了客家的新貌,彰显了赣江源头旅游新城的靓丽风景,赢得了各级领导、各地来宾的赞誉和好评。

产业发展工作总结11

  xx年,商务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破旧立新,解放思想,担当作为,在康美经济发展中作出了应有贡献,也取得了一定成绩。我县在全省xx个服务业强县培育三类地区中名列第二,获得省政府充分肯定;在第十六届中国会展大会上,xx被评为“中国最佳会展目的地城市”;成功获评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创建名单,是x省首批x个示范县之一,也是x地区唯一入选的区县;xx农产品网销典型鱼妈妈荣获商务部国际电商中心颁发的xx年度中国农村电商致富带头人;xx年,商务局首次获得绩效单位业绩考核优胜(满意)单位。

  一、xx年工作总结

  (一)全力推动深绿发展

  1、招商引资科学性实效性进一步提升。招商引资着力告别低小散和遍地开花的局面。一是招商考核从数量向质量转变,在我县因为临湖整治和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调整,招商可用资源变少的情况下,我局及时将考核从数量转为质量方向,全面取消乡镇具体项目任务指标,不考核乡镇硬性的招商到位资金,侧重项目服务、落地,实行绿色激励发展考核。xx年,新引进个性化产业项目xx个,实际到位资金xx.xx亿元;总部税源企业新引进xxx家,累计达xx家,实现税收x.xx亿元;实际利用外资xx万美元。二是强化三级推进机制服务重点项目,围绕推进重点招商项目,充分发挥商务局、县领导联系招商引资小组和县主要领导“三级推进”工作机制,基本做到每月召开一次招商引资联席会,切实服务银泰项目、x岭项目、姜家山地探险公园、总部共享经济等一批重大项目,通过三级推进机制全年协调解决问题近xxx个,如银泰项目从xx年x月x日破土动工,xx年xx月xx日开业,刷新了以往银泰项目的建成开业记录。集中力量在建立深绿产业资源共享平台、片区组团考核等方面开展尝试,改变各个乡镇平台各自为政、分散考核、单打独斗的招商局面,力求统筹全县资源要素,精准产业发展,推进重点项目。三是紧盯“两时两业”力求拉长短板,“云上石林”山地公园项目、xx汽车公园、xx银泰城等项目开业,有序推进鲁能亚运场馆、姜家山地探险公园等项目建设。积极推动xx国际会议会展中心选址建设,完成选址论证。积极对接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等一级协会,成功引进第十一届中国(x)城市会展发展大会和全国青少年电子信息智能创新大赛x赛等活动,吸引品牌会展落户。在水饮料产业上,引进丹然饮用水生产项目总投资xx万元,生产线设备已进场;在生态农业上,引进冠维生物科技项目总投资xx万元,投产后预计税收可达每年xxx-xxx万元;在数字经济上,依托xx智谷大厦,引进x每日互动、远算、微链、禧越等x家企业。

  2、商贸流通业态品质进一步提升。一是丰富商贸业态,形成以骑龙巷、银泰城、鱼街、秀水街、万诚广场、啤酒小镇为支点,覆盖全城的主客共享消费格局。xx银泰城(广场店)推进顺利,已与xx月xx日盛大开业,是我县首个集购物、餐饮、休闲、娱乐、文化于一体的现代城市商业综合体,招引了周大福、鲍师傅、横店影城、星巴克、屈臣氏、绿茶等xxx多个品牌业态入驻,招商入住率xx.xx%,开业前四天,总客流突破xx万人次,总销售实收业绩突破xx万元。因为银泰城,xx有了城市生活的新感觉。二是做亮美食品牌,唱响xx味道,比武研发提升餐饮水平,全年举办美食比武活动x次,邀请x卫视、x电视台等省市县媒体全程参与,扩大比赛的影响面和宣传效应,其中“杭+新闻”发表的《色香味俱全的“白汤鱼头”上桌啦,“xx鱼头王”做的就是不一样》阅读量达xx余万人次。在“舌尖上的x”厨神争霸赛之xx鱼头王争霸上,xx鱼味馆(x店)的宋建仁夺得了专业组“金牌鱼头王”,千发集团捕捞一队许能和赢得了民间组冠军。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探索发现》栏目专程来我县制作了美食纪录片《千城百味》,宣传我县地方特色美食与手艺传承。骑龙巷街区倾力打造“味道镖局”,集成街头小吃(全县xx个乡镇的本土特色小吃)、本帮菜品、异国佳肴,成为x餐饮圈的著名网红打卡点。三是优化城市旅游,骑龙巷街区在x月xx日正式开街,成为xx城市旅游的网红打卡点,仅五一期间就接待游客xx.x万人次,被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网等xx家全国媒体刊播新闻xx条,全年接待客流量约xxx万人次。提升老街区,秀水街先后举办了新春游园活动、花卉展、全民饮茶日、铁人三项、国际网红美食节、龙虾啤酒节、泼水节、贺齐庙会等活动,吸引市民游客达xx万人,营业额达到xxx万元。

  3、市场供给强监管惠民生促消费。一是抓监管,全年各类检查行动出动人员xxx余人次,全年商贸流通领域保持平稳;积极牵头有关部门组织商贸流通领域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检查,加强商超、市场等人流密集场所管理,督促开展宣传、培训、演练,主动消除安全隐患;主动抓好成品油市场专项整治,发现并督促整改消防安全问题xx个、合法经营问题xx个、流动加油问题x个,自储柴油问题xx个。二是惠民生,认真做好节假日期间和极端天气期间重点商贸企业监测工作,抓好重要商品保供工作,确保突发事件时生活必需品不断供;做好粮食保障,扎实推进“放心粮油”示范企业(店)创建,顺利完成x家示范企业、x家示范门店的创建任务;做好应急物质储备工作,完善物资仓储条件,及时足额采购防汛救灾物资、冬季救灾物资。三是促消费,积极开展市场促销,先后开展奇屿市集年货节、x月全城消费狂欢、骑龙夜市、春秋两季汽车展销会、金秋购物节、新春购物节等消费促销活动,仅秋季汽车展销会成交额就超xx万,通过市场促销,累计拉动消费x亿元。

  (二)服务大局担当作为

  1、积极承担机构改革新增职能。在划入会议会展、成品油、应急物资储备职能,但没划入人员的情况下,提高政治站位,克服人员紧缺,主动担当,推动工作不等不靠不抱怨。一是会议会展工作不停步,屡获肯定。在特别生态功能区建设中对上争取政策过程中,加强省市主管部门互动,与市商务局就特别生态功能区会展板块推进实施方案及政策措施清单达成共识。完成xx国际会议会展中心选址研究规划,成功举办xx第十一届中国(x)城市会展发展大会、全国机器人青少赛x赛、xx论坛等精品会展,“xx论坛”荣获xx年度x市会议展览业优秀品牌会展项目,我局被评为xx年度x市会议展览业会展工作先进单位、第xx届中国国际丝绸博览会最佳组织奖。针对xx旅游淡旺季明显,会议会展对住宿、餐饮、旅游等延伸产业的带动作用发挥不足,与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中国饮料工业协会等国家一级协会对接,洽谈中国健康产业大会落户xx事宜,争取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力争品牌会展永久落户xx。二是成品油管理不缺位,平稳有序。在工作中锤炼队伍提升能力,成品油职能划转却无人员划转,商贸监察中心在一个科室一个人的情况下,也圆满完成各项任务,笑称同一个人管地沟油和管成品油。在护航新中国成立xx周年启动社会面防控一级响应时,从x月xx日至xx月x日,我局正常工作不耽误、巡防工作不打折,局机关干部全部参与,同时xx粮储公司职工xx人,总计xx人班倒在xx镇城区xx个加油站和规模超市到点值守,连续上班半个月,累计值班xxx人次。三是应急物资储备不等待,走在全市前列。我县在物资采购、仓储提升和制度建设等方面均走在前列。x月完成部门应急物资交接,x月完善物资仓储条件,x月购置防汛救灾物资,并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2、主动破解重点项目推进难题。一是落实“三级推进”工作机制,及时研究解决招商引资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加速项目落地,全年预审项目xxx个,县领导牵头召开招商联席会议x次,帮助山地探险公园、银泰城、总部共享经济等项目解决各类问题近xxx个。二是成立项目专班,先后x岭专班、银泰专班、总部产业专班、骑龙巷工作组等重点项目服务机制,任务明细化、目标节点化,加快项目推进。针对重点盯引的“两时两业”x岭冰雪项目,每月召开项目推进专班会议,对项目落位、“多规融合”协调、项目方案等问题开展服务,两次形成书面材料向县主要领导汇报;针对“海岛政策”取消,总部经济政策没有优势,成立总部产业专班,大力发展总部共享经济,截止目前共招引总部共享经济企业xx家,实现税收x.xx亿元,成为税收增长的有力支撑;针对骑龙巷的业态优化升级,成立骑龙巷工作组,实行“一周一报”工作机制,各成员单位按照各项工作任务倒排时间表,在设施建设、业态打造、项目落地、活动导入、宣传推广、政策保障六方面力推骑龙巷业态打造。先后召开工作组会议x次,新导入驻唱酒吧等业态正常运营,城市民宿即将开业,谦岛书院开工建设,策划打造了“骑龙夜市”、“味道镖局”等夜间旅游新载体,举办xx新春“游龙会”,以活动聚人气,累计接待客流量约xxx万人次。三是深入开展三服务,省市交办的x年未解决的“三服务”难题得到实质性突破,积极协调xx公司淡竹加油站经营权变更,在明确加油站地址为二级水源地红线范围外,向省市商务部门对接现企业通过经营主体变更路径重新申领成品油零售经营许可证书,协调有关部门落实材料办理。帮助银泰协调解决营业执照注册变更、办公场地用房、供电用电、人员招聘、开业庆典等问题xx多个。完善“亲商卡”制度,共发放“亲商卡”xxx张,为xxx位持卡客商提供健康体检服务,发放旅游大门票xx张。以亲商卡为桥梁和纽带,营造亲商、重商、爱商、敬商、护商的投资环境,优化我县营商环境。

  (三)讲求方法突出绩效

  1、产业推进,聚焦绩效更重贡献。招商引资产业推进,改变以往的项目数量观、资金总量观,从项目签约率转向项目落地率、建成率、贡献率。强化绩效考核,进一步聚焦项目落地率、建成率和贡献率,以结果为导向,招引空间占用小,经济效益好、投入产出比高的优质产业项目。xx年至xx年,经我局认定的招商引资产业项目共xxx个,正常推进建设或开展业务的项目共xxx个,xx个项目处于终止推进或已经注销状态(其中xx个项目由于企业自身原因,迁出xx或注销企业而终止项目,x个项目选址问题暂时处于停滞状态),综合项目建成率为xx%。目前产生税收xxx万元,解决劳动力约xx人,项目认定当年所有项目全部完成公司注册并注册资本金到位,即项目当年落地率为xxx%。

  2、电子商务,聚焦农村更重富农。成功获评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是x省首批x个示范县之一,也是x地区唯一入选的区县,顺利争取xx万元中央专项资金支持。一是开创一个农村电商新模式。以推广特色农产品网销、农村电商物流班车为载体,积极打造“线上营销+线下物流+公共服务”为一体的xx农村电商发展新模式,解决农民销售农产品“开始一公里”难题。二是持续开展电商助农活动。按照全年生鲜农产品的季节分别,举办电商助农产品上行系列活动。做到统一文案策划、统一包装设计、统一宣传转发、统一货源品控、统一物流合作,让农产品转为网货变得简单易行。三是培育一批农产品网销大军。建立“xx情结人”“农村情结人”等特定超级用户群,着力打造以xx农品馆、安厨电商、千旅电商平台为支撑,以社群营销为主线的线上农产品营销体系,成功培育“秋莲妈妈、xx鱼妈妈、梓桐粉丝妹、汾口村姑”等xxx多位农产品网销大军,直接带动基地销售近xx家,受益农户超xxx户。xx年,实现农产品电商销售额x.xx亿元,同比增长xx.xx%;实现生鲜类农产品线上销售xx万元,同比增长xx%;县农品馆销售农产品xx万元;千旅电商农旅融合平台实现线上销售额x.xx亿,同比增长xx.xx%。

  二、xx年工作思路

  xx年,县商务局将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县委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践行新发展理念,深化破旧立新,强化担当作为,加快推进高标准保护、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水平创新,精准产业招商,加快业态转型升级,践行深绿发展,争当“两高”发展排头兵。

  (一)以“产业地图式招商”为统领,促深绿产业高质量发展

  产业地图式招商就是编制项目落地端地图和项目来源端地图,在两者之间通过专业招商小分队、落地服务的三级推动机制构架一条“x+X”的专业的招商服务路径。重点解决“招什么项目,到哪里招,往哪里落”等一系列困境,实现精准招商、深绿发展。

  一是编制落地端“产业资源图”。根据县里的产业导向目录和空间布局指引,一平台一主业,形成五大平台差异化发展格局,对于五大平台、重点乡镇有明确、详细的战略规划,包括发展现状、产业定位、产业体系、建议项目、实施方案等,并且制作成地图式图样,对于这些区块的产业发展,形成“一盘棋”招商思想,让专业招商人员耳熟能详。深度挖掘现有可用土地、闲置楼宇和厂房、绿色生态资源、产业配套资源等,融合产业导向和产业政策,汇聚于xx县深绿产业资源信息共享平台。根据各个平台、乡镇的空间布局和产业定位,鼓励“平台+乡镇”、“乡镇+乡镇”合作招商,抱团发展,突出优势整合资源,精准项目落地,形成全县“一盘棋”招商体系,全力发展和打造相关大旅游、水产业、环xx生态金融资本圈等特色产业。

  二、编制来源端“产业招商图”。深入调研、细分大旅游、水饮料、生态农业、健康产业、金融资本等我县重点发展的产业,了解哪些是xx所需要的、哪些是企业想要的。根据本地条件和该产业的对接点,以世界xxx强、国内xxx强、央企、行业xxx强企业、投融资机构、协会、商会等为重点,通过科学分类、详细整理、系统筛选,形成招商的xx公司名单,并对潜在投资者进行分析和锁定。明确产业招商半径和招商方向,编制来源端产业招商图,实现外出精准招商。围绕产业导向和产业链目标,对全国范围内目标招商地区、目标招商客户等精准排摸,深度挖掘朋友圈体系,不断挖掘意向客户群体和目标项目,按图索骥、精准突破。

  三、构建“x+X”的产业招商体系。“x”是打造一支专业的产业招商队伍和统一的招商服务平台。x支专业的产业招商队伍,优化招商考核体系,组建以平台、产业部门平台、重点乡镇为核心的专业招商队伍;一个统一的招商服务平台—深绿产业资源信息共享平台,涵盖项目洽谈、预审、审批、建设、完结的“一条龙”服务。创新招商审批红绿灯功能,督促审批单位加快审批时效,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对客商地域,资源点击率、资源搜索偏好,项目转化率等指标大数据分析,实现精准招商。提高产业服务部门对在谈项目和重点项目联合审查、联合服务的水平。“X”是指专业招商小分队、项目预审机制、三级协调推进机制和重点项目专班。三产牵头部门建立招商小分队联系主导产业,文广旅体局牵头组建大旅游招商小分队,农业农村局牵头组建大农业招商小分队。充分发挥商务局、县领导联系招商引资小组和县主要领导“三级推进”工作机制。

  (二)以商贸规划为统领,促城市旅游品质内涵提升

  一是抓业态调整规划。聚焦“两时两业”,着力在夜间经济上寻求突破,重点做好三个业态调整规划,日月天地板块夜市布局规划、大排档音乐酒吧一条街业态提升规划和新安大街商业步行街业态调整规划。日月天地是xx大排档的原址所在地,充满市民夜宵的怀旧元素,而且日月天地和市民小区有一定距离,发展夜市不影响周边居民生活,该板块也已经初步形成了夜宵夜市的零散经营形态,稍加规划调整、业态提升,就可以打造成为xx最具代表性的夜宵夜市。结合鱼街现有的业态特点,编制大排档音乐酒吧一条街业态提升规划,打造xx夜间经济新亮点。骑龙巷和银泰城相继开业,而新安大街两侧商贸业态单一,形象参差不齐,已无法满足全新商贸格局下的消费需求。启动新安大街的商业步行街业态调整规划,打造从骑龙巷到银泰城,贯穿新安大街的城市商贸新商圈。

  二是抓会议会展提升。结合“十四五”规划,加快xx会议会展产业专项规划编制,同时完善县级会展产业发展专项扶持政策;大力推动xx国际会议会展中心建设,争取今年有实质性突破;做好与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中国饮料工业协会等国家一级协会的对接工作,争取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引流更多大型会议落地xx,努力争取中国健康产业大会等优质品牌会展落户xx,

  三是抓xx味道推广。成立“xx味道”特色美食品牌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梳理餐饮发展的体系、路径,加大扶持力度推进“xx味道”特色美食品牌的打造。充分挖掘本地特色美食,聚集并分享xx的特色小吃、风味美食,塑造“一乡一品”,重点打造xx本土美食一条街。鼓励“名菜、名宴”市场推广,提升餐饮行业创名店、做名菜、造名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进集收购、加工、冷藏、销售等功能为一体的本地特色优质食材供应链平台建设,加大“餐饮+消薄”的深度融合。做好美食产品研发,鼓励餐饮企业传承并发展“xx味道”,不断提高xx餐饮的认知度和美誉度。

  (三)以电商示范县为统领,促xx电商模式上台阶

  一是补短板,抓项目推进。按示范县既定项目推进进度,加快项目落地,补足我县农产品电商发展中的短板,加大流通端的电商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依托xx生态优势及产业基础,开展生鲜活鱼、生鲜水果、特色食材、茶叶等电商产品供应链的升级和改造,建立电商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和电商农产品标准化及溯源应用。同时,在前两年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夯实线下电商物流的基础,继续推进好村级电商物流班车项目,强化资金保障。

  二是扬优势,抓网销队伍。进一步发挥我县电商优势,加大线上营销体系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力度。强化我县独有的社群电商体系建设,在线上品牌店搭建和电商农产品区域品牌打造进行进一步的提升,做出亮点。结合疫情期间的实际,进一步扩充“网销大军”的队伍,重点引导旅行社业主、导游、民宿主等文旅行业从业者在线上营销xx特色农产品。同时,在公共服务端进一步强化县乡村三级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将公共服务真正下沉到乡镇、企业和基地,助力农产品优质优价促增收。

  三是找亮点,抓信息宣传。重视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创建的经验总结,持续在各级媒体、平台大力宣传示范县推进过程中的做法和成效,打造xx乡村振兴品牌工程。同时,依托官媒、传统媒体、新媒体等途径形成完整的宣传矩阵,引导企业、旅游届、异地商会等群体,利用社群营销、新媒体等多方式、多渠道宣传xx特色产品、产业及品牌,扩大xx农产品网销的辐射面和带动性。

  (四)以健全机制为统领,促粮食和物资保障更顺畅

  一是抓物资储备体系建设。推动政府储备与社会储备,实物储备与技术储备,分散储备与集中储备有机结合,将粮食、食用油、应急救灾物资、冻猪肉储备等纳入储备范围,全方位、系统化提高民生物资保障能力。

  二是抓采购轮换机制建设。进一步改进紧急采购机制,提升紧急物资采购现款结算的时效性。同时积极对接省市有关部门,明确物资轮换、报废的指导年限,细化物资报废、轮换和清退事项,明确物资报废的具体操作流程和不回收物资的资产划拨事项。

  三是抓部门联动机制建设。巩固并完善粮食应急保障体系,修订粮食应急保障预案,有效解决紧急情况的粮油保供。搭建救灾物资信息管理平台,实时动态掌握应急物资储备情况,建立健全我县救灾物资储备使用管理机制、县物资储备管理办法和救灾物资应急保障联动方案。在已有物资保障基础上,建立起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共建共享、协同应对、体系完整的粮油和物资保障机制。

  (五)以党建工作为统领,促商务铁军服务上新水平

  一抓教育提队伍。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永葆政治忠诚、强化思想武装上更加走深走实,在提高政治站位、服务大局全局上更加有力有为,在强化政治担当、推进守正创新上更加稳中求进,在优化营商环境上更加风清气正,努力做到思想认识站位更高、对标看齐理解更深、落实落地行动更快、走在前列示范更好。深入开展最强支部创建活动,夯实党建基础工作,提升商务局党组的战斗力。

  二抓项目提服务。始终坚持围绕中心、聚焦难题,在推动项目落地中,提升项目服务水平。深入开展“破旧立新深化年、重点项目攻坚年、助企发展服务年”活动,以完善深绿平台建设开展产业地图式招商,来创新招商方式,提升精准招商;以亲商卡为载体,鼓励干部争当“模范店小二”,营造亲商重商氛围,优化我县营商环境;以深绿平台的招商审批红绿灯功能,督促审批单位加快审批时效,优化项目服务。围绕服务重点项目,成立项目专班,加快项目推进。

  三抓品牌提效能。始终坚持党建品牌创建工作,提升服务效能水平。在产业项目推进上,持续推进“五员招商”,鼓励党员干部,争当康美产业把关员、招商项目联络员、困难问题协调员、项目落地督查员、招商成效考核员,当好五员,争当康美产业发展带头人。在电商线,积极开展“党建+电商”工作,以“红色商务人、助农E路行”为党建品牌,党员送服务下乡镇、进农村、上基地,每季开展农产品网销活动,助推农产品上行。在商贸线上,大力开展“党建+餐饮”,在餐饮行业中推广党员示范店,鼓励诚信经营,垂范新风,通过在xx城区及农家乐示范村范围内开展“党员示范引领,打造放心美食”活动,通过“党员亮身份”、“党员示范店”等活动评选,推进餐饮行业的创先争优。

产业发展工作总结12

  20xx年,全市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发展,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和试验区建设、抗震救灾、灾后重建及“两枢纽、三中心、四基地”建设等重大部署,切实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和通信枢纽建设,有效推进区域信息化、信息产业化和无线电事业发展,为实现“两化融合”和灾后经济较快恢复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信息化基础设施和通信枢纽建设全面启动

  信息化基础规划基本形成。按照国家信息化和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规划,结合市委、市政府打造西部经济高地、推进“两枢纽、三中心、四基地”发展和加快灾后基础设施重建等战略部署,组织力量对我市基础通信环境、产业资源条件、应用需求预期以及国际国内重点城市对比等,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和比较分析。提出了以干线交汇、信息集散、基础设施布局为核心内容构建国内领先、国际先进、覆盖西南、辐射西部、服务全国和沟通世界的国家级通信枢纽总体构想。完成了《通信枢纽建设规划纲要》及其建设性详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方案》及其技术与标准体系和《5·12震灾后通信基础设施发展性重建实施方案》等的编制。确定了三大体系,24个重大项目(其中,建设数字高速直达国际专用通道和数据存储灾备中心两个项目,已纳入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总体规划和六部委专项规划),信息化基础规划基本形成。

  基础设施七大工程全面实施。电子政务骨干传输网实现了与中央和省的对接,互联网同城交换中心完成了机房建设和链路接入;交互式业务支撑系统的政府门户统一平台加紧建设,政务信息资源交换共享开始应用试点,统一行政审批服务平台上线运行;数字证书认证中心完成1万张CA证书投放;人口、企业、宏观经济和空间地理等基础数据应用试点取得成效;数据存储与容灾系统一期工程建设完成;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系统启动试点和标准验证;社会信用信息系统完成企业信用数据整合和政府及个人信用数据库指标体系建设;800M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完成扩容与延伸二期工程进入建设招标流程;行政中心基础网络完成改造工程并投入使用。

  通信枢纽建设工程正常启动。国际通信出入口工程有效推进并取得阶段性进展;“无线城市”工程的技术体系和应用体系建设相继展开,“扫盲”计划、3G试验网计划和Wi-Fi网状网计划及移动政务、移动商务、移动支付等应用计划陆续实施;国家级数据存储灾备中心开工建设,以存储装备研制、存储空间提供、数据灾备服务、信息资源开发和综合应用配套为标志的信息数据应用及处理生态体系逐步形成;国家级高性能计算中心建设的社会投资主体基本确定,并进入投资可研和建设规划编制;基于高端业务同传目标的“三网融合”工程取得重要突破,从政策支持、网络环境、设备研发到应用拓展,逐步形成互动态势。

  应急通信工程及时部署。公众通信保障、信息灾难恢复和政府应急指挥三大通信工程灾后迅速启动;互联网传输安全、数据安全和应用安全预案不断完善,通信保障能力有效提升;国家重点支持的无线短波、超短波和机动通信系统建设顺利推进;极重灾区和重灾区信息化基础设施重建工作全面展开,受灾区域的受损信息化基础设施全部恢复运行。到目前为止,信息化基础设施和通信枢纽工程建设以及灾后损毁通信系统恢复等,已累计完成社会投资105亿元。

  二、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全面推进

  电子政务应用进一步深化。全市统一的行政审批服务平台和行政效能电子监察系统一期工程按时完成,并在武侯等7个区(市)县先期部署。并联审批系统向区(市)县延伸应用,对促进规范化、服务型、高效率政府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统一政府电子门户工程加紧建设,内容保障和政务、事务等公共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不断强化,电子化市民办事、政府办公运行机制开始建立。新都、大邑等区(市)县加强政府门户网站建设,服务内容和业务功能进一步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在我市得到有效实施,依托政府门户网站建立的全市统一政府信息公开管理系统运行良好,月均发布各级政府公开信息3000余条,较好地发挥了政府信息公开主渠道作用。

  国民经济信息化加快推进。加大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信息化示范工程推进力度,深入邛崃金利、蒲江巨丰、崇州丰丰等10多家企业展开调研,积极探索“公司+经济合作组织+农户”和“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的信息化应用工程实施,以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强化了“三农热线”建设,丰富了涉农市场、科技等信息资源,全年解答有关咨询1万余次,利用西部农业在线、“三农热线”平台发布农村经济信息1.5万余条。通过农村经济信息网络,实现网上招商引资超过2.5亿元,网上农产品交易额超过3亿元。制造业信息化试点工作稳步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示范工程部署实施。温江、郫县工业集中发展区信息化规划编制完成,相关项目启动建设。青白江、龙泉驿企业信息化示范区建设开始起步,并锁定一批企业,引导其开展信息化技术改造,逐步推进“两化”融合。区域电子商务门户平台的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模式基本形成,花木、蔬菜等市场营销、供需对接的电子商务应用初见成效。锦江、温江等电子商务示范区建设规划深化编制。红旗连锁、国美、苏宁等商业企业电子商务应用逐步深入。

  社会信息化步伐加快。加快实施“宽带进村工程”,全市行政村(社区)宽带可接入率达85.36%,比去年提高了15%,建成753个农村便民信息服务中心(站) ,提前超额完成农村信息化民生工程,都江堰、彭州、崇州。

  个极重灾区受灾群众安置点新建信息服务中心(站)100个。农村信息化培训普遍开展,“信息大篷车”流动服务受到欢迎。完善了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信息平台建设,全年全市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信息平台共办理各类救助事项152万件。积极推进网上办税服务,全市纳税人网上申报达7万余户,占纳税户50.87%,入库税金49.45亿元。全市出租车电子识别系统和移动稽查系统建设完成,实施了道路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优化改造、中心城区智能停车诱导系统二期、公交GPS营运调度系统及电子站牌、交通信息采集和智能交通指挥等重点工程。全市教育信息网建设加快推进,教育科研资源覆盖面不断扩大。卫生、食品、文化和就业等行业信息系统得到有效应用。城市管理数字化和网络化水平不断提高,“数字社区”工作取得成效,促进了网络资源和社会服务向基层延伸。银行卡刷卡环境进一步改善,行业支付得到较快发展,“天府通”卡发卡270万张,日刷卡交易200万笔,综合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三、信息产业持续较快发展

  信息产业保持较快增长。今年1-11月,全市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19.63亿元,同比增长33.79%。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业完成465.78亿元,同比增长32.4%,软件及信息服务业完成353.85亿元,同比增长35.67%。预计,全年总收入将突破1000亿元。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业突破600亿元,软件及信息服务业突破400亿元,软件外包服务出口超过3亿美元;全市“双软”认证软件企业达到563家,登记软件产品1885个;电子信息产业主要集中区保持高速发展态势。1-10月,高新区软件及信息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172亿元,同比增长30%,占全市54.2%。武侯区、金牛区软件及信息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分别达71.17亿元和46.07亿元,占全市22.4%和14.5%。龙泉驿区结合国家电子元器件产业园建设,大力推进IT制造业和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都江堰在5·12震灾后,全力支持东软等电子信息企业加速灾后重建,迅速恢复生产。同时,加大了与上海市IT产业尤其是软件业的对接,上海都江堰软件园建设项目取得重大进展。锦江区、温江区分别围绕电子商务示范区、国际金融中心和动漫游戏竞技、体验、研发、销售核心区建设着力打造信息服务业。

  大企业大集团战略有效实施。完成了《市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编制,明确了做亮六大产业方向、做强十大产业集群和做优六大产业链的工作部署,并由市政府颁布实施;完成了《市信息服务业发展规划》,并纳入市域经济社会发展总规;财政、金融、市场和人才等政策加紧研究和完善;IT人才培训体系初步建立,实用型软件人才培养取得成效;电子信息地方产品配套目录完善和经济运行监测稳步推进;鼓励和支持电子信息企业上市等政策颁布实施,川大智胜和卫土通实现在深交所挂牌上市,三泰电子和吉锐触摸完成上市辅导和证监会受理;三零、国腾、迈普、颠峰、华诚等一批重点企业集团发展规划纳入全市产业发展规划整体推进;第六届软洽会、第六届电脑节、全球知名IT企业座谈会、微软外包CEO峰会以及Gartner外包峰会等成功举办,本地企业与国际知名企业的合作交流不断加强,电子信息产业的国际影响明显提升。

  四、无线电事业稳步发展

  以继承、创新、发展为主题和以资源、技术、应用、管理、产业、人才为核心的《市无线电事业发展规划》基本形成;无线电组织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进一步优化;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频率指配和台站管理加大力度,年检率95%以上;依法行政有效加强,多部门、跨区域、跨行业联合执法体系不断健全,无线电专项整治取得成效,受案查处率100%,无线电干扰申诉受理率和排除率均达到100%;无线电频率资源效用充分发挥,新技术、新产品加快推广应用;抗震救灾、奥运火炬传递、海博会、西博会等重大活动无线电通信保障任务顺利完成并获得省无委通报表彰,恶意干扰、非法插播等得到有力和有效控制。

  五、抗震救灾工作取得突出成效

  救灾救援全力投入。地震使我市公众通信系统遭受重大破坏,全网因话务量巨增,造成系统阻塞和通信严重障碍。通过积极协调各电信运营商,紧急调集力量,采取应急措施,大规模恢复损毁通信设施,全市公众通信迅速恢复正常运行;及时组织力量赶赴极重灾区建立无线应急调度基站,有效保障了通信指挥和现场救援;动员IT企业参与抗震救灾,摩托罗拉、海特、川大智胜等企业为救灾提供了优质的信息化保障服务,兴网、汇源、信息港等公司无偿提供抗震救灾设备,任我行、鼎天等公司紧急开发抗震救灾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和灾民安置救助信息管理系统,为救灾救援和灾民安置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政府门户网站及时发布政府公告和抗震救灾信息,并协调电信运营商发送公益短信上亿条;协助东软学院师生完成异地转移复课;新建灾区群众临时安置点便民信息服务中心(站)和“亲情信息服务站”及时提供便民服务,受到普遍欢迎。

  灾后重建迅速展开。震灾发生后,及时走访慰问了三零、迈普、颠峰、国腾、东软等企业,了解受灾受损情况,共商恢复生产方案,积极帮助我市IT企业在较短时间内全部恢复生产;多方协调交通运输、商务、银行等部门和单位,全力帮助企业解决在产品运输、资金周转、技术改造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并组织企业申报项目争取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认真研究和分析了震灾对我市信息化和信息产业造成的影响,并提出了招商引资、科技创新和产业扶持等对策措施。及时组织灾后全球知名IT企业座谈会,Intel、摩托罗拉、微软等企业对在发展仍然充满信心;积极争取工业与信息化部的支持,灾后重建规划、重大项目安排、救灾资金投入、资源配置倾斜等逐步得到落实,受灾镇(乡)对口联系工作有效推进。

产业发展工作总结13

  1998年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行动计划实施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推动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发展的有关文件精神,加强自主创新,把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建设和示范工作作为调整我市农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项目来抓,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一、中药材产业化开发成效显著

  二、落实各项配套措施、推进中药材产业的发展

  (一)领导重视,组织有力。

  市委市府对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工程的实施非常重视,及时成立了以市长任组长、市委副书记和副市长任副组长、市府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市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科技局,并由专人负责处理日常事务。由于各成员单位责任明确,各施其职,为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制定配套的政策措施,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根据国务院和省发展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的有关精神,我市印发了《关于大力发展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的通知》和《市中药材科技示范园总体规划及实施方案》,制定了我市中医药产业10年发展规划和促进我市中医药产业发展的七条政策措施,为我市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三)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对外交流与合作。

  一是积极组织我市中药材生产企业及制药企业参加各种展会及经贸洽谈会。20xx年我局组织了7个制药企业及药材生产企业18个新技术、新产品参加了国际中医药现代化科技大会暨新技术、新产品展览会;20xx年我市又组织了“川白芷GAP基地建设及深加工”、“肤清舒”等9个项目赴港参加“川港合作发展周”洽谈会,其间香港中成药商会与我市皮肤病研究所签订了“肤清舒”产品合作开发日本市场的合作协议;20xx年9月,由我局牵头,市政府组成了以科研机构、医院、中药材基地、中药材产业化企业及市、区、县相关部门200多人的代表团参加了第二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展示了我市科研成果近100个。二是利用新闻媒体加大对我市中药材生产基地及制药企业的宣传。20xx年8月15至16日,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科技日报、香港大公报、香港文汇报、日报、人民广播电台、电视台等一行16人组成的新闻采访团,对我市中医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采访,引起了社会各界对中医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发展的广泛关注,进一步强化了对外交流与合作,促进了我市中医药现代化和现代中药产业的发展。

产业发展工作总结14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提出“一白一黑加一绿”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对产业结构进行合理调整,按照南棉北粮的格局发展壮大第一大产业。镇党委、政府紧紧按照县委的安排部署,以提高农民收入为目的,立足资源优势,加大棉花种植规模,引进优良品种,加强对棉间的管理,建立棉花加工收购点,已经形成了一条产、供、销一条龙的服务网络,为我县成为棉花基地提供了保证,也加快推进了我镇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一、基本情况

  **镇地处县城以南,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接壤,气候干燥,四季少雨,适宜棉花的生长。全镇土地总面积为912平方公里,适宜耕种面积达18.5万亩。截止到20xx年未,棉花种植面积14.5万亩,其中亩产皮棉在130公斤以上的种植面积达13.5万亩,棉花总产量达45万担, 比20xx年增加3万余担。

  二、发展棉花产业的优势

  1、领导重视,形成合力

  棉花产业是我镇的支柱产业,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 镇党委坚持把发展棉花产业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真正抓到手上,坚持“改良品种,优化布局,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思路,形成科学合理的棉花生产区域布局,坚决退出低产低效棉田,向高产高效棉田集中。加快棉花向优质产业化发展的步伐,以提高单产,增加收入为重点,调整棉花产业内部结构,把棉花种植引向优质高产,增强市场竞争力。不断巩固其主导产业地位,在确保粮食安全前提下,稳定棉花种植面积,防止棉农盲目种植及低效种植。

  镇党委高度重视在有关会议上,多次研究解决棉花种业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坚持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党政领导和分管领导经常深入现场,进行实地调研。领导分片包干,与村(场)干部密切协调,以棉花相关环节实施量化管理与年终评先评优挂钩,引起村干部重视,形成有机的管理局面,为全镇棉花丰产提供了保障,把握了方向。

  2、重视技术

  技术服务指导与培训始终是棉花产业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我镇20xx年选送部分村干部及种植能手共28名到县党校学习种植技术。广泛开展村(场)内“种植能手”“致富能手”经验交流,大大提高了棉农民的操作技能。以及利用“科技之冬”、“科技下乡”等活动,组织广大棉农进行先进管理技术的培训,共举办培训班40余场次,提高了棉农的专业素质和全镇棉花管理总体水平,为先进种植技术的推广奠定了基础。全镇14.5万亩棉田全部采用宽膜高密度栽培技术,并实现集中连片种植模式。

  3、因地制宜,选用良种。

  良种是棉花增产增效最有效、最直接的技术途径。我们选用株型紧凑、丰产性好、品质优良、抗病性强的中棉所35号、长绒棉(新海21号、14号)为主栽品种。从中优化了种植模式,使生产趋向优质、高产、高效区域发展

  4、优化配方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

  根据我镇土壤养分含量和棉花目标产量要求,进一步优化配方施肥,及时补充所需微肥,在盛蕾期、盛花期实施两次叶面喷施锌、硼等微量元素,同时认真实施氟乐灵化措施,防止草荒,提高肥料利用率。

  5、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维护农民利益,提高农民人均收入。

  镇党委、政府认真分析当前棉花市场形势,结合**县经济发展战略,依托棉花产业优势,立足提高农民收入,在降低棉花收购成本上下功夫,牢牢的把握“久玖棉业”对全县经济的拉动作用,通过“招商引资”这一有效途径,引进了一批“龙头项目”,带动了全镇棉花产业的发展。20xx年、20xx年两年先后与疆内大型企业纵横集团、香港百隆集团久玖棉业等达成协议,引进资金近20xx万元在“塔南片区”建成了棉花收购站3处,有效地解决了多年以来塔南棉农售棉难的问题,实现销售旺季日均收购量达300吨以上的良好景象。此外,还引进资金1000万元在镇中心区域修建了日收购量达到200吨以上的“富丽”棉花收购站。通过收购点片的合理布局,有效的降低了售棉成本,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同时,一批大型企业的引进,也带动了全镇经济的快速发展,拉动了二产、三产的增长比例,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又增添了新的渠道,农民增收也进一步提高。

  6、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水平。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切实将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春季为广大棉农提供棉种、地膜等农业物资信息,而且有效杜绝了假冒伪劣农资的销售渠道,也保证了农资质量,有效降低了棉花的投入成本,仅此一项就为全镇棉农节约投入成本上百万元。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20xx年我镇棉花生产将沿着“面积求稳定,产量求突破,效益上水平,套种上档次”的发展方向。以优质、高产、高效、创新为发展目标,确保棉花生产的稳中求增。同时,在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前提下,保持主导产业地位坚决不动摇,继续按照“稳棉增粮”的工作思路,调整好粮棉比例,紧紧围绕**县“一白一黑加一绿”发展战略,走好“招商引资”这步棋,进一步加快优势产业转换步伐,在“转换”上多谋划、多设想,将棉花产业做优、做强。

  (一)稳定面积、改良品种、科学种植。

  20xx年灌溉用水将会出现紧缺现象,为确保丰收,我镇将采取稳定“中棉”、减少“长棉”、调整密度、提高单产等措施,在具体种植品种上,选择性的进行调整,种植一批高产量、耐旱耐碱性强、抗病性强的品种,尤其要推广产值高、产量大的品种,彻底改变多年来棉花种植品种单一化,而阻碍丰产增收的现象。增加棉花生产的科技投入,加强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进一步推广高密度宽膜种植、滴灌等先进技术,实行科学管理,降低投入成本,提高亩均效益。

  (二)推广科学套种、提高亩效益。

  为在有限的土地内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提高植棉效益,将在棉田中套种一些小农经济作物,切实提高小农经济作物的品质和档次,淘汰低价位的其它经济作物,选择价位高,棉经共生时间短,相互影响小,市场销路好的经济作物品种进行棉田套种,实现合理利用有限土地、创造更大经济效益、提高农民纯收入的根本目的。

  (三)结合地域资源优势,优化棉花区域布局。

  按照“三南三北”战略布局,进行种植区域的合理规划,进一步促进“南棉北粮”种植格局的形成,逐步消除低产田、进一步提高优质棉花向高产区聚集,形成塔南棉花高产密集种植区。在管理上,充分利用地理资源优势,对片区土地进行合理规划,实行连片种植模式,便于机械作业,降低人力成本投入,加速将资源优势转换为产业优势。

  (四)引进资金项目、促进产品深加工。

  首先针对“棉花一身都是宝”这一认识,继续引进一批项目,开发棉花产业的深加工,从现有的棉花收购,发展到棉籽榨油、棉杆压缩制板材、青贮饲料加工、贮藏等棉花周边产品的开发,建立一、两个“龙头企业”,有效促进全镇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同时,鼓励、扶持村级合作经济,利用地域产业优势,围绕棉花做文章,推动我镇乡镇企业的发展,从而达到不断提高棉花产品附加值的目的。还可以结合建立的项目,有效解决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

  20xx年是充满希望的一年,镇党委、政府有决心、也有信心带领全镇各族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统一认识,继续坚持棉花产业的优势资源主导地位,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优势产业转换步伐,坚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道路,坚持以带动农民增收为根本目标,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抓住机遇,把棉产业做得更大更强更好。

产业发展工作总结15

  一是依托旅游产业,打造功能旅游度假服务区。充分利用我乡地处AAAA级光雾旅游环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在公路沿线大力发展光雾农家乐,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增设农家乐10家30个床位,现已形成旅游、餐饮、住宿、休闲为一体的多功能旅游度假服务区。

  二是托传统产业,培育新型农产品销售模式。近年来,我乡以扶贫连片开发项目为契机,在、桂花园、后坝大力发展巴山土鸡、黄羊、猕猴桃、猪苓等特色农业,在村成立了映山红土鸡养殖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通过在电子商务平台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为自己的农产品销售创造了更广阔的营销网络,也为农户增收提供更可靠的保障。

  三是加强规划引导,推动规范化社区建设。结合社区网格化管理,我乡在村“塝上”聚居点进行规范化社区建设试点,通过加强规划落实,完善社区基础设施,提升居民素质,打造干净整洁的居住环境,探索发展社区健康持续发展的多种模式,提高社区综合服务水平,促进社区的规范化建设取得实效。

  四是强化资源整合,大力发展特色商业网点。通过整合现有网点的资源和新型商业设施的有序建设,形成总量平衡、布局合理、业态先进、配套完善,开放、竞争、有序的城乡商贸流通业网络体系。

  五是立足服务本职,强化超市规范化建设。我乡大力进行超市规范化建设,在集镇街道以百姓超市为试点,要求超市环境整洁,货物摆放标准,销售产品放心,价格公平合理,服务诚信热情,努力提升超市便民服务的职能,创造了良好的超市服务环境,。

  下步打算

  1、以目标任务抓落实。严格按照20xx年县委、县政府的要求,进一步狠抓商务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全面完成下达的目标任务。

  2、以商务经济促发展。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出台鼓励措施,推动电子商务村建设,提高农村经济的活跃力度。

  3、以商贸服务优环境。继续抓好重点区域、重点商品、重点市场、重点时期等商贸服务业市场整治工作,确保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商品和服务消费安全可靠。

【产业发展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总结01-22

房地产是第几产业11-17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总结9篇01-22

公司发展寄语08-06

企业发展标语08-16

未来的发展作文12-19

教师个人专业发展总结01-27

学生素质发展评语12-02

儿童发展读书心得11-13

交通工具的发展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