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高考知识点总结

时间:2022-06-16 00:18:01 总结 投诉 投稿

地理高考知识点总结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的经验方法以及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在我们的学习、工作中起到呈上启下的作用,让我们抽出时间写写总结吧。那么总结要注意有什么内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地理高考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地理高考知识点总结

地理高考知识点总结1

  1、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机械增长(人口迁移)和人口自然增长。

  2、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生产力水平(根本因素)

  3、人口发展模式:

  人口发展模式人口特点:原始型(“高高低”)极高的死亡率,平均寿命短,极低的.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慢。

  传统型(“高低高”)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代表:尼日利亚)

  过渡型死亡率低,出生率高但开始下降,人口压力大(代表:巴西)

  现代型(“三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人口老龄化(代表:德国)

  4、人口发展模式地区分布:

  全世界属于“过渡型”,正处向“现代型”转变的阶段发达国家“现代型”德国、匈牙利等负增长,美、加、澳、新西兰等国自然增长率稍高,日本等大多发达国家自然增长率接近零增长发展中国家多为“过渡型”,但韩国、新加坡、古巴、乌拉圭、中国已进入或正要进入“现代型”。

地理高考知识点总结2

  一、荒漠化

  1、概念:是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实质是一种土地退化。

  2、表现: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1、西北地区的范围:大致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大致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

  2、干旱特征的成因: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加上山岭重重阻隔,水汽难以到达。

  3、西北地区以贺兰山为界,形成东、西两大区。

  4、干旱的自然特征:地表水贫乏,河流欠发育,流水作用微弱,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平地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

  三、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1、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压力加大;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

  2、人为因素的表现: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不合理的灌溉。

  四、不同历史时期的荒漠化

  古代盲目垦耕,大部分古绿洲相继被迫放弃;近代北方农牧过渡地带大规模移民开垦,人口剧增,迫于生计,农垦规模扩大,直接加剧荒漠化;现代由于人口压力和管理失误,荒漠化越来越严重。

  五、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1、荒漠化防治的内容

  (1)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2)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3)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2、防治原则: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治沙相结合。

  3、防治措施

  (1)合理利用水资源。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5)控制人口增长。

  【问题思考】

  1、议一议:沙漠化与荒漠化有何区别?

  沙漠化与荒漠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沙漠化是属于荒漠化的一种形式,它是指单纯在风力作用下引起的沙质荒漠化。而荒漠化主要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和一些半湿润地区,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后造成土地生产力衰退或丧失而形成荒漠或类似于荒漠景观的过程。

  2、想一想: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因素。

  (1)西北内陆地区东部有大兴安岭、贺兰山、秦岭,南部有青藏高原,这样来自东南和西南的夏季风湿润气流对本区来讲,或是强弩之末,或受阻挡难以深入。

  (2)西部的天山、阿尔泰山则将已经长途跋涉的西风气流阻挡在外。

  (3)本区的北部地形比较开阔,无高大山地作为屏障,就使得冬季来自蒙古高原、西伯利亚的干冷气流长驱直入,导致气候异常干燥寒冷。

  这样,西北地区夏季缺水,冬季干冷,在极端干燥的情况下,荒漠广布。强大的风力作用吹蚀地表,沙土不断移动、堆积,并发展扩大,广袤千里的荒漠自然成了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的典型景观。

  3、想一想:草方格沙障固沙的原理是什么?

  西北地区的人们利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扎设的草方格沙障一方面可以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另一方面能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被存活。

地理高考知识点总结3

  1.目前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分布在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

  2.从陆地面积看,的是俄罗斯,中国位居世界第三位。

  从人口来看,最多的是中国,印度居世界第二。

  3.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主要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

  4.一些还没有获得独立的`殖民地和属地,叫做“地区”。目前世界上有30多个地区。

  5.国界主要依据山脉、河湖、海洋、经纬线来划分。

  6.国界范围以内的领陆、领水和领空,总称领土。

  7.目前,世界上有20多个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亚洲的日本也是发达国家

  8.目前,世界上有150多个发展中国家,大部分是二战后新独立的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9.在国际上,习惯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南北对话”;把发展中国家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

  “南”——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及北半球的南部。

  “北”——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也有少数分布在南半球。

  10.目前,世界上的国际组织是联合国,正式成立于1945年,总部设在美国纽约,其基本宗旨是“促进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地理高考知识点总结4

  全球昼夜长短以及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要以动态的眼光(直射点的移动)分析。

  昼夜长短的变化

  昼夜长短的变化我们可以通过生活中的感觉得出,而在实际的光照图中,主要是通过晨昏线切割纬线圈的'比例来判断。

  晨昏线是由太阳光线决定的,且是垂直关系。

  太阳直射点移动,晨昏线发生偏转,相切在不同的纬线圈(与直射点度数互余),全球各地昼夜长短产生变化。自己画二分二至日图(三线图)梳理。

  二分日晨昏线平分所有的纬线圈(跟经线或地轴垂直),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

  夏至日,直射点在北回归线,相切在极圈。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且纬度越高,白昼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冬至日,直射点在南回归线,相切在极圈。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且纬度越高,白昼越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注意:有时候也会以晨昏线与经线(或地轴)的夹角来体现直射点的纬度。

地理高考知识点总结5

  乡村、城市起源的历史条件,以及世界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

  (1)乡村起源的历史条件:

  人类社会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农业与畜牧业分离)

  (2)城市起源的.历史条件:

  农业技术创新,出现剩余产品——城市起源的物质基础

  第二次社会劳动大分工(手工业和农业相分离)——促进了城市出现

  (3)世界上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

  共性:大河冲积平原;农业文明发达;但古代城市发展不稳定,自然经济始终占统治地位

  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印度河谷地、尼罗河谷地。

地理高考知识点总结6

  一、东亚:

  1、总括:

  (1)东部沿海:山地丘陵为主,平原狭小;

  (2)西部内陆:高原山地为主;

  2、山脉:阿尔泰山(蒙古),昆仑山(中国),喜马拉雅山(中国);

  3、高原:蒙古高原(蒙古),青藏高原(中国);

  二、东南亚:

  1、总括:

  (1)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北高南低;

  (2)马来群岛:地形崎岖,多火山地震;

  三、南亚:

  1、总括:

  (1)北:喜马拉雅山南部;

  (2)中:两大冲积平原(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

  (3)南:德干高原(亚洲的高原);

  2、山脉:西高止山(印度西部),东高止山(印度东部)

  四、中亚:

  1、总括:以丘陵平原为主;

  2、平原:里海沿岸平原(俄罗斯),图兰平原(乌兹别克斯坦);

  3、丘陵:哈萨克丘陵(哈萨克斯坦);

  五、西亚和北非:

  1、总括:以高原为主,平原狭小

  2、山脉:阿特拉斯山(非洲西北部,阿尔及利亚),大高加索山脉(西亚,为亚洲和欧洲分界线),格罗斯山(西亚,伊朗);

  3、高原:伊朗高原(伊朗),美索不达米亚高原,

  4、平原:尼罗河盆地和三角洲;

  六、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1、总括:

  (1)以高原为主,东南向西北倾斜;

  (2)第二大热带雨林分布区;

  2、山脉:东非大裂谷,乞力马扎罗山(肯尼亚);

  3、盆地:刚果盆地(世界上的'盆地);

  4、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

  七、西欧:

  1、总括:

  (1)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岛屿、内海;

  (2)以平原山地为主,南北分布,东西走向;

  (3)冰山地形分布:挪威峡湾海峡;

  2、山脉:斯堪的纳维亚山,阿尔卑斯山;

  3、盆地:巴黎盆地;

  4、平原:西欧平原,波德平原

  八、欧洲东部和北亚:

  1、总括:地势平坦,以平原高山为主,东高西低,南高北低;

  2、山脉:乌拉尔山(亚洲、欧洲分界线);

  3、平原: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4、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

  九、北美:

  1、总括:纵列分布,山脉与海平行;

  (1)东部:高原山区;

  (2)中部:平原区(冬冷夏暖);

  (3)西部:高山区;

  2、山脉:科迪勒拉山系,落基山;

  3、高原:拉布拉多高原;

  十、拉丁美洲:

  1、总括:

  (1)北部:以高原为主;

  (2)西部以安第斯山为主;

  (3)东部以平原、高原为主(相间分布);

  2、山脉:安第斯山脉,迪勒拉山系;

  3、平原:奥里诺科平原,亚马逊平原(世界第一大平原),普拉塔平原;

  4、高原:圭亚那高原,巴西高原(世界第一大高原),巴塔哥尼亚高原;

  十一、大洋洲:

  1、总括:

  (1)东部:山地(大分水岭)大堡礁;

  (2)中部:平原(大自流盆地→澳大利亚盆地);

  (3)西部:低矮高原(占澳大利亚面积一半);

  十二、南极:

  1、总括:

  (1)冰雪高原(平均海拔:2350m);

  (2)90%大陆冰川;

  (3)淡水水库;

地理高考知识点总结7

  (一)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1、了解聚落分布及交通线路选线应考虑的自然因素。

  2、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理解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有着深刻的影响,甚至有着制约作用。

  (二)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据有关资料,了解不同地质历史时期全球气候变化,阅读图表资料,了解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

  2、正确理解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及对地理环境、人类活动的`影响,了解人类应如何缓解全球气候变暖。

  (三)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1、了解自然资源的基本情况(概念、分类),理解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并具有社会与自然的双重属性。

  2、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应有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的原则。

  (四)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1、了解自然灾害的基本概念。

  2、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认识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危害),了解这种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防灾减灾措施。

  地理表述能力————特征表述

  (1)地形(地貌)特征——从地形种类(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山谷或河谷.冲积扇.三角洲),地面起伏状况(坡度陡缓.相对高差),海拔高度、地势四个方面概括.

  例如亚洲地形特征:地势中高周低;地形复杂、山区面积广大、平原狭小;山地、高原多分布在中部、平原多分布在河流中下游和沿海地区;地面起伏极端(大);平均海拔950米。

  非洲:①地形以高原为主,地面地伏不大;②东部纵贯着巨大的东非裂谷带;③地势特点:东南高,西北低

  欧洲:①欧洲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平原面积广大,占总面积2/3;②地势低平,为世界地势最低一洲(300m),地势南北高,中部低;③冰川地形广布

  北美洲:①地势东西高,中部低;②南北纵列三大地形区,西部是高山,东部是低矮山地、高原,中部是平原;③冰川地形在大陆北半部广布

  南美洲:①西部为南北纵贯的安第斯山脉;②东部为平原、高原相间排列

  大洋洲:①地势低平。地表起伏和缓;②地形为南北三个纵列带,东部为山地,中部为平原,西部为高地

  (2)自然环境特征——从气候(湿.热.冷.干),植被状况,土地类型(荒漠.草地.林地.耕地),河流发育程度等方面概括.

  我国西北地区:

  属温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植被覆盖率低、自东向西为森林——草原——荒漠;荒漠面积广大;河流少、径流量小且多为内流河、内流湖;

  (3)气候特征——从气温(高低的季节变化.年较差),降水(年降水量的多少.季节变化),四季的变化(冬夏季节的长短)等方面概括.

  A、热带草原气候:

  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季和湿季,年降水量750-1000毫米。

  B、中国气候特征:

  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气候复杂多样: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广大

  (4).河流水文特征——从流量的大小、水位的变化(汛期与枯水期)、含沙量的多少、结冰期、河流落差等方面叙述

  长江水文特征:

  长江流域为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有较明显的汛期与枯水期,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植被覆盖率较高、含沙量小:无结冰期;上游流经山区、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

  (5)河流水系特征——从流域面积、长度、支流、流向、河网密度、水系轮廓等方面概括:

  长江水系特征:

  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注入东海;全长6300多千米,是我国最长河流;流域面积广大,是我国流域面积河流;径流量丰富;上中游支流众多、河网密集;是典型的树枝状水系

  (6).农业生产特征——从农业地域类型.农作物种类和单位面积产量.农业各部门结构(所占比重).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专门化水平等方面概括.

  东北平原的农业生产特征:

  以商品谷物农业为主;主要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和高粱;单产高;农产品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农业生产以国营为主,是我国优质玉米的主要产地等。

  (7).工业生产特征——从工业的发达程度.工业部门结构.工业技术水平.工业产品的销售和工业原料能源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等方面概括.

地理高考知识点总结8

  1、意大利工业小区模式:以一项经营活动为中心,有比较稳固的协作关系和产供销体系。它的基本特点:

  ①以中小企业为主;

  ②以轻工业为主;

  ③集中了大量同类或相关企业;

  ④生产高度专业化;

  ⑤企业分布于小城市甚至农村,实行家庭包工等形式,生产过程分散。

  2、传统工业区当前发展状况:

  (1)原料和能源消耗量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

  (2)20世纪70年代以来出现衰落,急需改造。

  3、德国鲁尔工业区:

  (1)主要区位条件:

  ①丰富的煤炭资源(铁矿较少,需由法国和瑞典进口);

  ②充沛的水源;

  ③便捷的'交通;

  ④广阔的市场。

  (2)衰落原因:

  ①生产结构过于单一;

  ②煤炭地位下降;

  ③世界性钢铁过剩;

  ④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3)整治措施:

  ①调整产业结构;

  ②发展第三产业;

  ③调整工业布局;

  ④完善交通网络;

  ⑤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4、新工业区基本特征:

  (1)时间新:出现于二战后;

  (2)地区新:形成于无传统工业基础的乡村地区;

  (3)形式新:以中小型企业为主;

  (4)部门新:以出口型轻工业或高科技电子工业为主。新工业区主要包括两种类型:

  ①以新兴工业即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工业区,如美国硅谷、德国慕尼黑、日本九州岛、英国苏格兰地区、俄罗斯新西伯利亚。

  ②以出口型轻工业为主的出口型工业区,如意大利萨索洛、普拉托。

  5、德国鲁尔工业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工业区(五大湖工业区)、中国辽中南工业区等都属于传统工业区,它们的主要特征:

  (1)建立在丰富的煤炭、铁矿等原料及燃料基地附近;

  (2)以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等传统工业为主;

  (3)以大型企业为核心。

  6、美国硅谷电子工业区

  (1)主导区位:科技、环境、交通。

  (2)主要优势:

  ①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

  ②气候宜人;

  ③高等院校集中,科技发达,人才集中;

  ④便捷的交通;

  ⑤稳定的市场(美国国防部的军事定货);

  ⑥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

  (3)主要特点:

  ①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

  ②增长速度较传统工业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

  ③研究开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比例高;

  ④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地理高考知识点总结9

  1、我国典型地区:西北;华北地区(世界分布:中亚、美国、北非)

  2、自然原因:

  ①气候干旱,降水少;

  ②快行冷锋天气影响,春季大风日数多;③地表植被稀少

  3、人为原因:

  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破坏植被;

  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

  ③开矿。

  5、治理措施:

  ①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

  ②控制载畜量;

  ③营造“三北防护林;

  ④退耕还林、还牧;

  ⑤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⑥禁止采挖发菜等。

地理高考知识点总结10

  1.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东部沿海地区:需求量大,能源相对贫乏,供不应求;;中西部内陆:资源丰富,需求量小,供大于求。

  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长期以来,我国以煤炭作为最主要的能源,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及交通问题,所以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提高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比重,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同步发展。

  3.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我国东北、华北地区的大部分油气田,陆续进入了产量全面递减阶段,增产难度大,导致东部地区油气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而西部地区丰富的'油气资源尚未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今后奖成为我国油气工业新时期战略接替区。

地理高考知识点总结11

  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

  原料:临近某原料产地,原料充足──原料指向型工业

  能源:临近某能源产地(如煤、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能源充足──动力指向型

  土地:土地平坦开阔,利于建厂

  水源:临近河流、湖泊或降水多,水源充足

  2.经济因素

  市场:人口稠密或人口密集,市场广阔(对市场指向工业更明显)

  交通:临海或海港、临河湖或河流交汇处、临铁路高速公路或航空港,交通便利

  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密集型工业

  技术:科教发达或临近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劳动力素质高──技术密集型

  农业基础:临近商品粮基地或农业产区,农业基础雄厚或农业发达

  3.社会因素

  国家政策:国家政策的扶持、鼓励,国家政策变化(解决就业的工厂设在不盈利的区位;为缩小经济差距进行的西部大开发)

  国防安全:某时期国防需要

  个人行为(或偏好):如海外华人、华侨的投资

  工业惯性:考虑搬迁费用或政府的影响或出于对当地经济的考虑等

  4.环境因素

  风向:严重污染大气的工厂,应该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口地带,或者在主导风向的垂直两侧选择厂址,季风区布置在当地最小风频的风向的上风地带

  水源:有废水排放的.工厂应布局在远离水源地或远离河流上游区;自来水厂布局在居民区的水源地上游或河流上游地区

  距离居民区、农田的远近:占地面积小无污染的工业,布局在城区;用地规模较大、污染较轻的工业可布局在城市的边缘或近郊地区;严重污染难以治理的大型企业,宜布局在远离市区的远郊或郊外

  生态环境:工业布局应远离生态环境脆弱地区

地理高考知识点总结12

  1.晨昏线的概念

  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天(昼半球),背着太阳的半球是黑夜(夜半球)。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圈)叫晨昏线(圈)。它是由晨线和昏线组成。

  2.晨昏线的判读

  在日照图上,晨线和昏线的判断方法,一是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昏线,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二是根据昼夜半球判断:位于昼半球西部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线,位于昼半球东部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昏线。赤道上地方时为6时的.是晨线,18时是昏线。

  3.晨昏线的特点

  (1)如果把地球看作一个正球体,同时不考虑大气对太阳光线的散射作用,那么,地球上昼半球与夜半球的面积应相等,时间管理,即晨昏圈是一个过球心的大圆,且平分地球。(2)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垂直。晨昏线上的各点太阳高度为0,昼半球上的各点太阳高度大于0,夜半球上的各点太阳高度小于0。(3)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4)晨昏线只有在春、秋分时才与经线圈重合。(5)晨昏线在夏至、冬至时与极圈相切。(6)晨昏线自东向西移动15°/小时,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4.晨昏线的移动

  一般地,如果地轴的倾斜方向不变,晨昏线在如图1~3范围内移动。1、2、3分别表示冬至、春秋分、夏至日时晨昏线的位置。即3月21日与9月23日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导致全球昼夜平分;6月22日摆动幅度,导致北半球昼最长,南半球夜最长;12月22日摆动幅度也,导致南半球昼最长,北半球夜最长。

  知识点总结

  1.提供能量:●太阳的主要成分:氢和氦。

  ●太阳辐射是以电磁波的形式辐射。来源:内部的核聚变。

  ●纬度差异热量差异:纬度低,太阳辐射强,生物量多;反之。

  2太阳活动:●太阳大气层从外到内分为:日冕(最外层)、色球、光球(太阳表面、最亮)。

  ●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太阳黑子(周期11年)。

  耀斑也是重要标志,它是太阳活动烈的显示。

  ●太阳风在日冕层;太阳风暴发生于太阳表面。

  ●太阳活动的三大影响:

  (1)太阳电磁波扰动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

  (2)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电磁场产生磁暴

  (3)带电粒子流进入大气层产生极光。

地理高考知识点总结13

  ⑴按能源开发利用的状况分类:

  ①常规能源:大规模广泛应用,利用技术比较成熟的`能源资源,如:矿物能

  (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生物能等。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占主要地位。

  ②新能源:目前技术水平所限,未被广泛应用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核能等。

  ⑵按能源的形成和来源分类:

  ①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煤、石油、天然气、生物能、水能、风能等。

  ②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地球内能):地热能、核能。

  ③来自天体引力的能量(日、月对地):潮汐能。

  ⑶按资源性质分类:

  ①非可再生能源:各种矿物燃料、核燃料。∴应该节约使用、综合利用

  ②可再生资源:生物能、水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等可以持续利用。∴应该合理利用,保护和促进更新,最充分利用。

  ⑷能量是否转换分类:

  ①一次能源:上述四种分类中除沼气外的各种能源。从自然界直接取得的天然能源

  ②二次能源:如:电能、煤气、焦炭、汽油、蒸汽、酒精、热水、沼气、液化石油气、激光等。

  ⑸清吉能源:指不污染环境的能源:如水能、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风能、潮汐能、氢能、沼气等。

地理高考知识点总结14

  备战高考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工业区

  1、工业区位选择的一般规律:

  (1)、从经济因素看,要考虑土地成本、原材料、运输、消费市场、劳动力价格等因素分析;

  (2)、从环境因素看,需要考虑风向、河流流向等因素,大气污染严重的工厂布局时应选择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与冬夏季风垂直的郊外或城市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水污染严重的工厂则要考虑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的工业则要远离农田和居民区。

  2、区域工业发展条件分析

  (一)分析思路

  某地发展工业的条件,一般从以下几方面来加以分析:地理位置;资源条件;农业基础(农业可以为工业提供粮食、副食品、原料、劳动力等);交通条件;市场条件;劳动力条件;技术条件;历史条件;政策条件等9个大的方面。

  注:

  ①在分析某地工业发展条件时,不需要把每个方面都分析到,要抓住当地特色,前面提供的只是分析角度;

  ②分析时应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个大的方面去分析。

  (二)举例

  例l:分析我国沿海四大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条件是:

  (1)均位于我国东部沿海,海运方便,有利于对外开放,铁路、公路、水运、管道运输连接国内各地,便于物资、人员、信息交流;

  (2)当地及邻近地区资源或原料丰富,如,辽中南地区的铁、石油,京津唐地区的煤、铁、石油、海盐、棉花等;

  (3)京津唐和沪宁杭地区科技力量雄厚,辽中南地区工业基础好,珠江三角洲靠近港澳台和东南亚,为侨乡,有吸引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优势;

  (4)四大基地中有不少的开放城市和经济特区,享有发展经济的优惠政策。

  例2:上海建立大型钢铁企业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上海无煤无铁,缺乏原料、燃料,它之所以能发展钢铁工业具有以下有利条件:

  (1)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上海位于长江人海处,居我国大陆南北沿海航运中点,京沪、沪杭两条铁路在此相接,是水陆交通枢纽。可以利用便利海运、廉价的河运从内地和国外输入煤铁,发展临海型钢铁工业。

  (2)接近消费市场。上海市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上海所在的长江三角洲工业区又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区,各种工业的发展需要消耗大量钢铁,建立钢铁企业,可以就地消费,减少运输费用,降低成本。

  (3)工业用水方便。上海位于长江人海口,大型现代化宝山钢铁联合企业就建立在长江之滨,工业用水极为方便。

  (4)技术力量雄厚。上海工业的发展有悠久的历史,是我国沿海地区老工业基地,知识技术密集,高等教育、科学技术都很发达,能为我国生产高、精、尖、新的产品,为全国钢铁企业培养和输送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

  3.传统工业区与新兴工业区兴安岭以西及长城以北的广大地区主要以游牧业为主。

地理高考知识点总结15

  1、描述大气与地面的热量传递过程(图)

  2、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

  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和地面辐射(大气的直接热源)。

  大气的.削弱作用:吸收和反射;晚上的保温作用:大气逆辐射。

  3、高低纬度间的温度差异(根本原因)——水平气压差——水平气压梯度力(直接原因)——大气运动

  4、热力环流:热低冷高(高低压是相对水平方向而言的);画图(海陆风)

  注意:实验及步骤

  5、三圈环流:(重点是气压带与风带)

  季节移动:7月北移、1月南移。

  6、东亚季风环流:

  (1)成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2)陆地:1月是亚洲高压,天气:寒冷干燥;

  7月是亚洲低压,天气:高温多雨

  7、亚欧大陆两岸气候差异:会考纲要

  8、热带雨林:受赤道低压控制(上升气流),

  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温带海洋性气候:盛行西风则终年湿润

  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压带与西风带的交替控制,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过境时天气

  过境后

  冷锋

  冷空气强大

  大风、下雨、降温(锋后下雨)

  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暧锋

  暧空气强大

  连续性降水(锋前下雨)

  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准静止锋

  冷暖气团相当

  如5、6月份长江:梅雨天气

  10、气旋(低压):气流辐合上升,阴雨天气;

  反气旋(高压):气流下沉辐散,天气晴朗

  11、台风(热带气旋):西北太平洋频率强度;灾害由狂风、暴雨和风暴潮造成。

  寒潮:冬半年,尤其是秋末和春初农作物易遭冻害

  12、全球气候:历史时期(1万年)气温是波动上升,近代时期气温升高(近50年来主要是人为造成的)。影响:海平面上升;低纬农业减产,高纬农业增产;影响水循环过程。

【地理高考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12-22

地理高中知识点总结05-25

地理必背知识点总结07-14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03-10

数学高考知识点总结08-26

地理八下知识点总结07-13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08-22

地理水平考知识点总结归纳06-20

高考语文复习知识点总结08-19

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总结08-19